南通市中考分数线(精选7篇)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9901 江苏省南通中学(统招)9902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统招)
9951 江苏省南通中学(择校)
9952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择校)
9903 南通市第三中学(统招)
9904 南通市启秀中学(统招)
9905 南通市第二中学(统招)
南通市启秀中学(原紫琅中学校
9906
区)(统招)
9907 南通市小海中学(统招)
9908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统招)
9953 南通市第三中学(择校)
9954 南通市启秀中学(择校)
9955 南通市第二中学(择校)
南通市启秀中学(原紫琅中学校
9956
区)(择校)
9957 南通市小海中学(择校)
录取 分数线
备注
总分694.5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694.5
低于410.5
总分675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低
675
于405.5
总分685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低
685
于413.5
总分671.5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
671.5
低于405
总分623.5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
623.5
低于357.5
总分644.5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
644.5
低于382
总分599.5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
599.5
低于343.5
总分602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低
602
于366.5
总分619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低
619
于340.5
总分658.5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
658.5
低于397.5
总分607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低
607
于374
总分629.5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
629.2
低于376
总分582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低
582
于345
总分595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低
595
于347.5
599
总分599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低
于371.5
总分650.5的考生中:语数外三门成绩之和不
650.5低于386.5 9958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择校)
2011年南通市区中招录取工作按原定日程正在有序、稳步推进,录取工作进展顺利。在6月26日完成全市提前批次师范定向生、统招生录取工作的基础上,备受关注的普通高中录取工作已于6月27日晚完成。市区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已正式划定,其中:通中统招694.5分(694.5的考生中:语、数、外成绩之和不小于410.5分),择校685分(685的考生中:语、数、外成绩之和不小于413.5分);一中统招675分(675分考生中:语、数、外成绩之和不小于405.5分),择校671.5分(671.5分考生中:语、数、外成绩之和不小于405分),其它高中录取分数线详见明细表。
今年为了维护考生权益,彰显中招诚信,确保录取公平,继续采取有效举措。一是全市统一网上评卷。所有考生试卷都实行双评,成绩由计算机自动化合成处理,确保了考生成绩的公平性。二是全市统一录取平台。全市普高实行集中录取,为了防止录取操作差错,减少人为因素,普高录取全部在中招录取管理系统平台上统一进行录取,确保了录取工作的规范性。三是统一录取工作规程。在具体录取中,严格按照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志愿顺序,依次录取,录满为止,确保了招生录取的严肃性。
另外,根据全市中考改革意见,规定了录取普通高中,地理、生物毕业会考成绩必须全部合格,同时,在普高录取中仍实行对报考普高的考生提出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等级要求。整个招生录取中,严格执行“三限”政策,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一律不得突破。因此市区在普通高中录取中,对尾数同分的考生则根据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成绩之和,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若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成绩之和仍然相同,则根据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成绩之和,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若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成绩之和仍然相同,则根据数学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富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这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命题透视
2014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题面用词朴实清新,审题指向清楚明了。命题者立足于现代生活,注意考查考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以及选材立意、构思行文等基本的语文素养,确保人人有材可选、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更重要的是,所有考生都能在写作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与创新潜能,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具体说来,这道题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 紧扣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这既是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中考作文命题的方向引领。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力求让考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有所观察和思考,并通过个性化、有创意的表达写出喜爱流连之情,无论是对考生的成长进步,还是对语文教学,其引领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
2. 贴近考生实际。
一个人,自从来到世间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纷繁复杂的画面便在其眼前不断呈现。初中生无论身处学校、家庭,还是上学路上、游览途中等,每天也会接触到无数画面。因此,“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让考生没有审题障碍,他们在某一主旨的统领下,从这些精彩各异的画面中选取一帧或几帧,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应当不是难事。
3. 颇具考查效度。
与近年来南通市中考作文命题一脉相承的是,“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限而不死,活而不泛。“画面”举目尽然,比比皆是,考生人人有话可写,这是面向全体的应有之义。但是,作为毕业检测与升学选拔合二为一的诊断性考试,中考的甄别作用不可或缺。对考生而言,生活中的“画面”司空见惯、触目皆是,但要写出形象具体、与众不同、“让我流连”的画面,没有一定的写作功底是不行的。因此,这道题就为不同层次的考生提供了相应的发挥空间,颇具考查效度。
4. 彰显人文情怀。
这道作文题本身并不难理解,其中的关键词“画面”“流连”,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因此,如果仅以裸题“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出现,亦未尝不可。但是,命题者唯恐对考生的呵护不够,在题目前面用一段凝练的文字,对“画面”的发散性指向、“流连”的丰厚意蕴等进行了详尽的点拨提示,以帮助考生进一步打开思路,找准选材构思的触发点,对考生的拳拳关爱之情彰显无遗。
评卷扫描
根据阅卷现场的反馈信息,本次作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叙事偏多,画面感不强。
对“这样的画面”,大多数考生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但对“让我流连”的意蕴表达则显得比较单薄。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流连”意为“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唐代诗人韩愈的《惑春》诗中有“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流连少环回”之句。可见,写作此文必须有感而发、有情可抒。并且,这里的“感”和“情”要浓墨重彩、精心描摹。心理刻画、细节描写以及记叙与抒情、议论的有机结合,是获取高分的关键所在。
遗憾的是,不少考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或者文笔功底不够,行文中心余力绌,难尽人意。
2. 内容平淡,选材雷同的现象仍然存在。
“画面”人人可见、随处可见,但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一双慧眼,从众多的“画面”中精挑细选,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画面”,不仅让自己“流连”,而且让阅卷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顿生好感,这是本题对考生选材与构思的潜在要求。
可以肯定的是,不少考生在考前准备了一些素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考生如果抱着投机取巧的思想,不假思索地将这些素材进行套作,只在开头、结尾处略作简单的所谓“扣题”变通,尤其是将自己平时写得很多的亲情、友情、环保类材料机械套用,就不仅有违命题者的初衷,而且不利于自己在激烈的考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一深刻教训,当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迷津指点
1. 拓宽视野,精心选材。
写作是一种以独创性为基本特征的智能活动,考场作文尤其如此。这里的独创性既指行文过程中的立意审美、语言运用、构思照应等,更与考生对材料的选择密切相关。就本文而言,如何有效地拓宽视野,从自己十多年来触目可见的“画面”中精挑细选,找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且极具视觉冲击效果和情感张力的“画面”,并通过自己的笔写出这“画面”所特有的审美意蕴,不进行一番斟酌比较和思量推敲是肯定不行的。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审题门槛低,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门槛。“让我流连”的原因所在,便是本题用以甄别考生生活积累与思维品质的题点所在。同学们要切切记住,考场作文越是看似简单,越是没有审题障碍,对大家个性化选材行文的能力要求往往越高。司空见惯的画面、人人经历过的画面,往往也是让阅卷教师昏昏欲睡、审美疲劳的画面,选择这样的画面来写,要想得高分,自然不易。相反,那些来自历史深处的画面、影视作品中摄人心魄的动感画面、自然生态中心旷神怡的和谐画面等,则会让阅卷教师耳目一新,从而使得你的文章上台阶、升档次、得高分。
2. 精细描摹,情在其中。
本道作文题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在于“画面”对读者的情感震慑力和影响力。
叙述中的画面、场景既可以是瞬间的闪现,也可以是永恒的定格;既可以是动态的过程,也可以是静态的图像。画面中的物象,既可以是身边的人和物,也可以是自然的场景,还可以源自梦幻及文学、影视作品等。
聚焦生活细节,描摹精彩画面,表达令人欣喜、沉醉、流连不舍的思想感情,都离不开精细的描摹和形象的叙说,因此,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便成了突出画面震撼效果的重要手段。同学们要精细描摹画面,对画面出现的背景及前因后果等进行必要的、形象的铺陈交代,这样才能很好地解释“这样的画面”为什么“让我流连”。
这样的写作能力和语言功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应在这些方面多思考、多感悟、多尝试。
3. 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贴近题目要求选材构思的前提下以情感人,是中考作文屡试不爽的制胜之道。本道作文题中的“让我流连”四个字更是直接隐含了“以情感人”的行文要求。
文采斐然、形象生动、凝练隽永、情真意切,往往能描绘出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抒发出感人至深的情感,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凭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众多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巧妙地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将留恋、不舍的“流连”之情融注于字里行间,是使文章不断增强形象性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如果掌握了这一点,就会在写作实践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文点评
一类文: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光是这葳蕤的山色,就足以让我陶醉,可更令我流连的,则是阳光的金辉里,人与猴盛大狂欢的画面。(开头点题,要言不烦,三言两语即将读者带入美好的画面意境,极具感染力)
一年暑假,我们全家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玩。一到那里,我就被这自然之美震慑住了,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阳光透过绿叶的间隙轻柔地洒下,在我身上投下斑驳的美丽光点。眼前翩然飞过一只蝴蝶,幽蓝幽蓝的,似从梦里飞出一般,轻轻地,在我身边环绕、起舞。阳光为它的翅尖镀上了神圣的金辉。它绕了几圈,又无声地穿过树林,隐进绿色之中。耳畔不时响起清脆的鸟鸣。前方,还是一片葱茏。绿,像是要把人吞噬。来到一块开阔地,抬头仰望,天蓝得像要滴出水来,悠悠飘着的几朵云,也掩映在那无边的绿色里。(巧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景物写活了,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蝴蝶的活泼可爱、阳光的温暖和煦……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漫步山林间,我突然发觉身边现出溪流来,耳边是潺潺的水声。溪边的树上挂着牌子:“小心野猴出没!”
我被惊住了!野猴?不是吓唬人的吧!(细腻的心理感受,将读者的视线吸引到猴子身上)继续流连于这美丽的山色,不出百米,耳畔忽然响起了细细的尖叫声,是猴子!我的每一个细胞一瞬间都似乎活跃了起来。我激动地四处张望,一抬头,只见一只棕色的猴子正挂在枝上荡秋千呢!还没等我看清楚,它已经纵身一跃,“飞”到另一棵树上了,身手真是敏捷!(巧用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猴子的身手敏捷)
再往前走,就是猴子的海洋了,眼前是一片闪动的棕色。每一次跳跃,猴子们几乎都要配上一声快活的尖叫,似乎在得意于自己跳跃的本领。此时,我已听不清溪水的潺潺声,满耳都是猴子们的叫声。溪水里也有上百只猴子在嬉戏。忽然,一只母猴也从树上跳下来加入了这场狂欢。有趣的是,它背上还挂着一只小猴,只有拳头大小,紧紧搂住妈妈的脖子,左右摇晃着。瞧它那满脸的皱纹,还有那和小脸蛋比例严重失调的超大眼睛,真是滑稽极了!(点面结合,描写猴子在自然森林中自得其乐的生活情态。这真是令人神往的境界!)
身边,一位游人拿出一个苹果刚准备吃,一只小猴从天而降,一把将苹果夺去,而且一溜烟就没了踪影,让我忍俊不禁。一位阿姨拿出一袋饼干,又一只小猴不知从哪里窜了出来,飞快地抢了一片就往嘴里送,还连连点头,好像在说:“味道真不错!”吃完后,它小小的黑眼睛还紧盯着那袋饼干,不愿离开。阿姨索性将整袋饼干都递给了它,它也毫不客气,津津有味地大嚼起来。游人们也都被它逗得笑了起来。(猴子与游人和谐互动的场景描绘得非常有感染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这欢乐的氛围)
这里的猴子竟是这样不惧怕人。它们会在你的身边自由地跑跳,做滑稽的鬼脸,甚至会碰碰你的肩头,好像在和你打招呼……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人与动物竟可以如此亲近。这里的猴子大胆地与我们嬉戏,是因为它们信任我们,知道我们不会伤害它们,把我们当作了朋友。人与动物,在这里没有了距离!顿时,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动,为这和谐的画面而感动。(“人与动物,在这里没有了距离”巧妙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阳光为这和谐的画面抹上了一层金辉,眼前的景物定格成了一幅鲜活的油画。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令人神往。(结尾点题,起到反复吟咏、深化主题的作用)
总评:本文构思精巧,小作者选取在景区游玩时的一个片段,截取人与猴子之间的和谐互动,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主题。“人与动物,在这里没有了距离”这一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好地凸显了主题。
文章语言优美流畅,用词贴切,长短句式的有机结合使得文章错落有致,富于音韵美。尤其是人与猴子和谐互动的画面描写得非常细腻,小作者巧用多种修辞手法,将猴子活泼可爱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便于情感的抒发和对文章主旨的挖掘与表达。文笔的流畅优美与和谐画面的相得益彰,也让读者流连其中。
二类文: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蒸腾的热气,裹挟着馒头的香味;跳动的灶火,映红了人们欢喜的脸庞。那景,那人,那画面,在记忆中定格,成为永恒。(以排比句开篇,长短句交替使用,极具画面感)
每年过年,爷爷家都要蒸上几笼馒头,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我就和叔叔、妹妹奔赴老家。等我们到达时,爷爷已经开始做馒头了。只见他摘一个面团,左右揉一揉,前后搓一搓,用力压一压,几个回合下来,面团就变得匀称柔韧、光滑细腻了。他又将面团“啪啪”地拍了几下,拍得平平扁扁的,然后往里面加一些馅儿,如豆沙、青菜、香菇、萝卜丝等,再用手捏一捏,把馅儿封起来,稍微揉搓一下,一个馒头就做好了。(描写爷爷做馒头时一气呵成的熟练动作,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受到感染,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我抓起一个面团,但面团立刻像胶水一样粘在了手上,甩也甩不掉,引得爷爷哈哈大笑。爷爷告诉我,我少掉了一个环节,在抓面团前,要把手心、手指缝用干面粉搓一搓,这样,面团就不那么粘手了。原来如此!我把手洗干净,均匀地搓了点面粉,然后学着爷爷的样子将面团揉压、打扁、包馅儿、封口、揉搓,还挺像个馒头样,只是比爷爷做的小了一些。(“打”“包”“封”“揉搓”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我”学做馒头的具体过程,其乐无穷)
看着自己做的馒头下了蒸笼,我又忙着去帮奶奶烧火,往灶膛里扔进一个又一个木块,把火烧得旺旺的。我脸上的汗越来越多,屋子里的蒸气也越来越多,轻轻的,白白的,弥漫了整个屋子。在这浓浓的缭绕的蒸气中,我看不清大人们的脸,只听见他们欢快的谈笑声以及灶膛里的噼里啪啦声,还有一阵阵的馒头香直往我的鼻孔里钻。大约20分钟后,白白胖胖的馒头出笼了。看到自己做的馒头,我迫不及待地抓起来,不等热气散去就咬了一口:真香!(此处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极力写出了等待馒头出笼和品尝馒头时的喜悦)
“点红点咯!”叔叔喊道,我和妹妹直奔过去,学着叔叔的样子,在豆沙馒头上点个红点,祝愿来年红红火火、甜甜蜜蜜;在菜馒头上点个绿点,祝愿来年丰收兴旺、枝繁叶茂。最后,还要做几个鱼馒头,祝愿来年吉庆有余。(点明主题,升华中心。过年蒸馒头的习俗意在期盼来年五谷丰登、红红火火。年味溢出来了)
“今年的馒头真白呀!”“今年的馒头真好呀!”……一声声笑语,一张张笑脸,一幅幅画面,汇入中华文化的长河,让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过年咯!蒸馒头咯!”……每到过年,我的耳边总是回响着记忆中妹妹那欢快的呼喊声。(有点突兀,如果在第二段前补上一段“‘过年咯!’‘蒸馒头咯!’……妹妹欢快的呼喊声拉开了又一年蒸馒头的序幕。”,这样首尾呼应,更能彰显小作者构思行文的整体功夫)
总评:读罢此文,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年味。过年自家蒸馒头,农村一直保留着这样的习俗,可是能真正用心观察、积极参与,并把它作为写作素材的同学却少之又少。
本文的小作者就是一个极其用心的孩子,懂得收集生活中点滴的精彩和细节。“点红点”是其中重要的一笔,因为蒸馒头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寄托了老百姓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祝愿,从而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和立体感。
如果能在文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心理描写,进行巧妙的议论抒情,将会更加有效地增强文章的情感张力。
新题预测
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精彩纷呈、形形色色的美,不仅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快乐和美好,更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温馨、和谐。
请以“你的美,其实我们都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个地方收藏着我们的秘密,镌刻着我们的脚印,生长着我们的信心,承载着我们的欢乐……这一刻,总有一种力量在我们心头流淌,让我们泪流满面,让我们热血沸腾,让我们发愤图强……
请以“有一种力量叫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富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这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命题透视]
2014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题面用词朴实清新,审题指向清楚明了。命题者立足于现代生活,注意考查考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以及选材立意、构思行文等基本的语文素养,确保人人有材可选、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更重要的是,所有考生都能在写作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与创新潜能,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具体说来,这道题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 紧扣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这既是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中考作文命题的方向引领。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力求让考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有所观察和思考,并通过个性化、有创意的表达写出喜爱流连之情,无论是对考生的成长进步,还是对语文教学,其引领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
2. 贴近考生实际。
一个人,自从来到世间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纷繁复杂的画面便在其眼前不断呈现。初中生无论身处学校、家庭,还是上学路上、游览途中等,每天也会接触到无数画面。因此,“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让考生没有审题障碍,他们在某一主旨的统领下,从这些精彩各异的画面中选取一帧或几帧,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应当不是难事。
3. 颇具考查效度。
与近年来南通市中考作文命题一脉相承的是,“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限而不死,活而不泛。“画面”举目尽然,比比皆是,考生人人有话可写,这是面向全体的应有之义。但是,作为毕业检测与升学选拔合二为一的诊断性考试,中考的甄别作用不可或缺。对考生而言,生活中的“画面”司空见惯、触目皆是,但要写出形象具体、与众不同、“让我流连”的画面,没有一定的写作功底是不行的。因此,这道题就为不同层次的考生提供了相应的发挥空间,颇具考查效度。
4. 彰显人文情怀。
这道作文题本身并不难理解,其中的关键词“画面”“流连”,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因此,如果仅以裸题“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出现,亦未尝不可。但是,命题者唯恐对考生的呵护不够,在题目前面用一段凝练的文字,对“画面”的发散性指向、“流连”的丰厚意蕴等进行了详尽的点拨提示,以帮助考生进一步打开思路,找准选材构思的触发点,对考生的拳拳关爱之情彰显无遗。
[评卷扫描]
根据阅卷现场的反馈信息,本次作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叙事偏多,画面感不强。
对“这样的画面”,大多数考生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但对“让我流连”的意蕴表达则显得比较单薄。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流连”意为“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唐代诗人韩愈的《惑春》诗中有“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流连少环回”之句。可见,写作此文必须有感而发、有情可抒。并且,这里的“感”和“情”要浓墨重彩、精心描摹。心理刻画、细节描写以及记叙与抒情、议论的有机结合,是获取高分的关键所在。
遗憾的是,不少考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或者文笔功底不够,行文中心余力绌,难尽人意。
2. 内容平淡,选材雷同的现象仍然存在。
“画面”人人可见、随处可见,但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一双慧眼,从众多的“画面”中精挑细选,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画面”,不仅让自己“流连”,而且让阅卷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顿生好感,这是本题对考生选材与构思的潜在要求。
可以肯定的是,不少考生在考前准备了一些素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考生如果抱着投机取巧的思想,不假思索地将这些素材进行套作,只在开头、结尾处略作简单的所谓“扣题”变通,尤其是将自己平时写得很多的亲情、友情、环保类材料机械套用,就不仅有违命题者的初衷,而且不利于自己在激烈的考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一深刻教训,当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迷津指点]
1. 拓宽视野,精心选材。
写作是一种以独创性为基本特征的智能活动,考场作文尤其如此。这里的独创性既指行文过程中的立意审美、语言运用、构思照应等,更与考生对材料的选择密切相关。就本文而言,如何有效地拓宽视野,从自己十多年来触目可见的“画面”中精挑细选,找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且极具视觉冲击效果和情感张力的“画面”,并通过自己的笔写出这“画面”所特有的审美意蕴,不进行一番斟酌比较和思量推敲是肯定不行的。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审题门槛低,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门槛。“让我流连”的原因所在,便是本题用以甄别考生生活积累与思维品质的题点所在。同学们要切切记住,考场作文越是看似简单,越是没有审题障碍,对大家个性化选材行文的能力要求往往越高。司空见惯的画面、人人经历过的画面,往往也是让阅卷教师昏昏欲睡、审美疲劳的画面,选择这样的画面来写,要想得高分,自然不易。相反,那些来自历史深处的画面、影视作品中摄人心魄的动感画面、自然生态中心旷神怡的和谐画面等,则会让阅卷教师耳目一新,从而使得你的文章上台阶、升档次、得高分。
2. 精细描摹,情在其中。
本道作文题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在于“画面”对读者的情感震慑力和影响力。
叙述中的画面、场景既可以是瞬间的闪现,也可以是永恒的定格;既可以是动态的过程,也可以是静态的图像。画面中的物象,既可以是身边的人和物,也可以是自然的场景,还可以源自梦幻及文学、影视作品等。
聚焦生活细节,描摹精彩画面,表达令人欣喜、沉醉、流连不舍的思想感情,都离不开精细的描摹和形象的叙说,因此,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便成了突出画面震撼效果的重要手段。同学们要精细描摹画面,对画面出现的背景及前因后果等进行必要的、形象的铺陈交代,这样才能很好地解释“这样的画面”为什么“让我流连”。
这样的写作能力和语言功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应在这些方面多思考、多感悟、多尝试。
3. 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贴近题目要求选材构思的前提下以情感人,是中考作文屡试不爽的制胜之道。本道作文题中的“让我流连”四个字更是直接隐含了“以情感人”的行文要求。
文采斐然、形象生动、凝练隽永、情真意切,往往能描绘出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抒发出感人至深的情感,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凭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众多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巧妙地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将留恋、不舍的“流连”之情融注于字里行间,是使文章不断增强形象性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如果掌握了这一点,就会在写作实践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文点评]
一类文: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光是这葳蕤的山色,就足以让我陶醉,可更令我流连的,则是阳光的金辉里,人与猴盛大狂欢的画面。(开头点题,要言不烦,三言两语即将读者带入美好的画面意境,极具感染力)
一年暑假,我们全家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玩。一到那里,我就被这自然之美震慑住了,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阳光透过绿叶的间隙轻柔地洒下,在我身上投下斑驳的美丽光点。眼前翩然飞过一只蝴蝶,幽蓝幽蓝的,似从梦里飞出一般,轻轻地,在我身边环绕、起舞。阳光为它的翅尖镀上了神圣的金辉。它绕了几圈,又无声地穿过树林,隐进绿色之中。耳畔不时响起清脆的鸟鸣。前方,还是一片葱茏。绿,像是要把人吞噬。来到一块开阔地,抬头仰望,天蓝得像要滴出水来,悠悠飘着的几朵云,也掩映在那无边的绿色里。(巧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景物写活了,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蝴蝶的活泼可爱、阳光的温暖和煦……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漫步山林间,我突然发觉身边现出溪流来,耳边是潺潺的水声。溪边的树上挂着牌子:“小心野猴出没!”
我被惊住了!野猴?不是吓唬人的吧!(细腻的心理感受,将读者的视线吸引到猴子身上)继续流连于这美丽的山色,不出百米,耳畔忽然响起了细细的尖叫声,是猴子!我的每一个细胞一瞬间都似乎活跃了起来。我激动地四处张望,一抬头,只见一只棕色的猴子正挂在枝上荡秋千呢!还没等我看清楚,它已经纵身一跃,“飞”到另一棵树上了,身手真是敏捷!(巧用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猴子的身手敏捷)
再往前走,就是猴子的海洋了,眼前是一片闪动的棕色。每一次跳跃,猴子们几乎都要配上一声快活的尖叫,似乎在得意于自己跳跃的本领。此时,我已听不清溪水的潺潺声,满耳都是猴子们的叫声。溪水里也有上百只猴子在嬉戏。忽然,一只母猴也从树上跳下来加入了这场狂欢。有趣的是,它背上还挂着一只小猴,只有拳头大小,紧紧搂住妈妈的脖子,左右摇晃着。瞧它那满脸的皱纹,还有那和小脸蛋比例严重失调的超大眼睛,真是滑稽极了!(点面结合,描写猴子在自然森林中自得其乐的生活情态。这真是令人神往的境界!)
身边,一位游人拿出一个苹果刚准备吃,一只小猴从天而降,一把将苹果夺去,而且一溜烟就没了踪影,让我忍俊不禁。一位阿姨拿出一袋饼干,又一只小猴不知从哪里窜了出来,飞快地抢了一片就往嘴里送,还连连点头,好像在说:“味道真不错!”吃完后,它小小的黑眼睛还紧盯着那袋饼干,不愿离开。阿姨索性将整袋饼干都递给了它,它也毫不客气,津津有味地大嚼起来。游人们也都被它逗得笑了起来。(猴子与游人和谐互动的场景描绘得非常有感染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这欢乐的氛围)
这里的猴子竟是这样不惧怕人。它们会在你的身边自由地跑跳,做滑稽的鬼脸,甚至会碰碰你的肩头,好像在和你打招呼……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人与动物竟可以如此亲近。这里的猴子大胆地与我们嬉戏,是因为它们信任我们,知道我们不会伤害它们,把我们当作了朋友。人与动物,在这里没有了距离!顿时,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动,为这和谐的画面而感动。(“人与动物,在这里没有了距离”巧妙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阳光为这和谐的画面抹上了一层金辉,眼前的景物定格成了一幅鲜活的油画。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令人神往。(结尾点题,起到反复吟咏、深化主题的作用)
总评:本文构思精巧,小作者选取在景区游玩时的一个片段,截取人与猴子之间的和谐互动,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主题。“人与动物,在这里没有了距离”这一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好地凸显了主题。
文章语言优美流畅,用词贴切,长短句式的有机结合使得文章错落有致,富于音韵美。尤其是人与猴子和谐互动的画面描写得非常细腻,小作者巧用多种修辞手法,将猴子活泼可爱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便于情感的抒发和对文章主旨的挖掘与表达。文笔的流畅优美与和谐画面的相得益彰,也让读者流连其中。
二类文: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蒸腾的热气,裹挟着馒头的香味;跳动的灶火,映红了人们欢喜的脸庞。那景,那人,那画面,在记忆中定格,成为永恒。(以排比句开篇,长短句交替使用,极具画面感)
每年过年,爷爷家都要蒸上几笼馒头,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我就和叔叔、妹妹奔赴老家。等我们到达时,爷爷已经开始做馒头了。只见他摘一个面团,左右揉一揉,前后搓一搓,用力压一压,几个回合下来,面团就变得匀称柔韧、光滑细腻了。他又将面团“啪啪”地拍了几下,拍得平平扁扁的,然后往里面加一些馅儿,如豆沙、青菜、香菇、萝卜丝等,再用手捏一捏,把馅儿封起来,稍微揉搓一下,一个馒头就做好了。(描写爷爷做馒头时一气呵成的熟练动作,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受到感染,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我抓起一个面团,但面团立刻像胶水一样粘在了手上,甩也甩不掉,引得爷爷哈哈大笑。爷爷告诉我,我少掉了一个环节,在抓面团前,要把手心、手指缝用干面粉搓一搓,这样,面团就不那么粘手了。原来如此!我把手洗干净,均匀地搓了点面粉,然后学着爷爷的样子将面团揉压、打扁、包馅儿、封口、揉搓,还挺像个馒头样,只是比爷爷做的小了一些。(“打”“包”“封”“揉搓”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我”学做馒头的具体过程,其乐无穷)
看着自己做的馒头下了蒸笼,我又忙着去帮奶奶烧火,往灶膛里扔进一个又一个木块,把火烧得旺旺的。我脸上的汗越来越多,屋子里的蒸气也越来越多,轻轻的,白白的,弥漫了整个屋子。在这浓浓的缭绕的蒸气中,我看不清大人们的脸,只听见他们欢快的谈笑声以及灶膛里的噼里啪啦声,还有一阵阵的馒头香直往我的鼻孔里钻。大约20分钟后,白白胖胖的馒头出笼了。看到自己做的馒头,我迫不及待地抓起来,不等热气散去就咬了一口:真香!(此处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极力写出了等待馒头出笼和品尝馒头时的喜悦)
“点红点咯!”叔叔喊道,我和妹妹直奔过去,学着叔叔的样子,在豆沙馒头上点个红点,祝愿来年红红火火、甜甜蜜蜜;在菜馒头上点个绿点,祝愿来年丰收兴旺、枝繁叶茂。最后,还要做几个鱼馒头,祝愿来年吉庆有余。(点明主题,升华中心。过年蒸馒头的习俗意在期盼来年五谷丰登、红红火火。年味溢出来了)
“今年的馒头真白呀!”“今年的馒头真好呀!”……一声声笑语,一张张笑脸,一幅幅画面,汇入中华文化的长河,让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过年咯!蒸馒头咯!”……每到过年,我的耳边总是回响着记忆中妹妹那欢快的呼喊声。(有点突兀,如果在第二段前补上一段“‘过年咯!’‘蒸馒头咯!’……妹妹欢快的呼喊声拉开了又一年蒸馒头的序幕。”,这样首尾呼应,更能彰显小作者构思行文的整体功夫)
总评:读罢此文,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年味。过年自家蒸馒头,农村一直保留着这样的习俗,可是能真正用心观察、积极参与,并把它作为写作素材的同学却少之又少。
本文的小作者就是一个极其用心的孩子,懂得收集生活中点滴的精彩和细节。“点红点”是其中重要的一笔,因为蒸馒头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寄托了老百姓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祝愿,从而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和立体感。
如果能在文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心理描写,进行巧妙的议论抒情,将会更加有效地增强文章的情感张力。
[新题预测]
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精彩纷呈、形形色色的美,不仅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快乐和美好,更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温馨、和谐。
请以“你的美,其实我们都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个地方收藏着我们的秘密,镌刻着我们的脚印,生长着我们的信心,承载着我们的欢乐……这一刻,总有一种力量在我们心头流淌,让我们泪流满面,让我们热血沸腾,让我们发愤图强……
请以“有一种力量叫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横线上可选填“感动”“书籍”“亲情”“友情”“坚持”“包容”“爱”等词语;③叙事清楚,文中至少有一处细节描写或心理描写。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那一刻”的内心变化;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个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一阵雨过后,空气也像被雨冲洗了一般,格外清新,如茵的草地上,点点露珠挂在草叶上,像一个个晶莹的水晶灯笼,太阳光照在上面,映出了青的蓝,赤的红,紫的绿。
明天就是13号,要中考了,我的心中掠过一丝迷惘与担忧:三年的奋斗即将体现在这三天,三年的等待只为这一战,万一考不上重点,万一临场失常„„带着忧虑和不安,我走出了家门,——出去散散心吧!
路边的花儿被风雨打折了,想要站起来重新开放,似乎不可能了。——这是不祥的预兆吗?明天,后天,大后天,我会失败吗?泪水不知不觉地滑过我的脸颊。迷蒙中,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白色的身影——是纸吗?不,现在没有风,它却在微微颤动。走近一看,哦,是一只白蝴蝶,只见它全身湿湿的,显然是被雨淋的,两只触角极细微地颤动着,身上芝麻大的黑点依然可见。它停在花瓣上,似乎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就算周围有什么敌害,小白蝶也无力反抗,它太虚弱了!
此时,我仿佛看到它在雨中挣扎的情景:大雨哗哗地下着,显示着它的淫威,小白蝶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却被一个大雨点给打在了地上,它抖着翅膀想要飞起来,可它那细弱的脚连站都站不稳。第一次,它没有站起来,第二次,它又倒下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啊,它终于站起来了,爬出了水洼„„我的心怦然一动,多勇敢的小白蝶啊!
我轻轻捉住它的翅膀,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朝阳的地方,让它感受一下阳光的温暖,它的身体又抖起来了,是怕我吗?噢,不要怕,我的小勇士,我微笑着离去。刚走不远,我突然想到我怎么可以把这么弱小的生灵放在那里呢,我又跑了回去,令人震惊的是,小白蝶飞向了天空。飞去之前,它在我的身边转了一圈,似乎感谢我,然后又飞走了,飞向了天空。——多顽强的小生命啊!
如果说经历是贝壳的话,我就是会收藏贝壳的伯乐;如果说记忆是垃圾的话,我就是个捡拾感动碎片的拾荒者。其实,一片片花草、一朵朵浪花、一颗颗真心、一份份小爱也会让我们心声感动。
永不停息的母爱
我记得李密的《陈情表》中有这样的一句肺腑之语:“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总是让人感由心声。那我呢?我看到妈妈头上的一缕白发,顿时一股热流冲向眼眶,才刚过不惑之年,为何就有了白发?是不是因为我
不听话让您费心?是不是因为我考的不好让您寒心?
是不是因为家庭经济拮据让您劳心?是不是。。。妈妈,白发就是您付出的最好见证。现在重温这份情时,却只能抱怨自己为何不提早认识“感动”。
纯真无邪的友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镏金泻银成长情。”孩提时代,我与我的好朋友(她)一起玩耍、一起上学、捉泥鳅。有一天,我们在小河里游泳突然我的腿抽筋,好像渐渐往下沉的感觉,那时的我是多麽的无助、惶恐、不知所措。是你,不顾危险,艰难的拖我上岸。柳枝上的蝉鸣记录了我们纯真的友谊。(每一份友谊都值得珍惜、回味、珍藏。好想送你一段最真的话语:“一朵花摘了许久,枯萎了也舍不得丢;一把伞撑了许久,雨停了也记不起收;一条路走了许久,天黑了也走不到尽头;一句话想了许久,清楚了才说出口:有你真好!” 肩负责任的大爱
责任的存在是上苍六给世人的考验吗?
5.12的四川汶川大气地震夺走了数万个无辜的生命。看着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倒塌的房屋,成堆的瓦烁
这些让我揪心的痛。白、红、绿色的灵魂义不容辞的接受使命,他们托起生命的方舟,留下的是为肩负责任而发出呐喊的声音,这声音是多少汗、泪、血凝聚而成的,13亿华夏儿女是那些幸存者永远的后方。让我们勇敢的面对灾难一起化悲痛为力量。因为“巨大的灾难除以13亿=微不足道的挫折;小小的爱心乘以13亿=爱的海洋”
感动。
感动就是感于心而动于情。它无须太多的言辞,只需深深的凝眸。去收藏感动心中一时的共鸣、去收藏因感动而被解动了尘封已久的记忆、去收藏感动后心中所受到心灵的震憾。收藏了这些昔日的感动剪影,才终于发现:小小的感动碎片合在一起就是感动的海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像,深刻的哲理,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
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⑤不少于600字。
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⑧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题析】
这是一道人文性和情感性极强的中考作文题,完全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有必要对这道作文题作一番认真的审视和研究。
1.人称的稳定性。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展示自我”“完美自我”成为命题的主旋律,如果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忽视“我”这一主体形象,那么只能导致审题错误,一旦审题错误,就意味着你的失败。
2.选材的宽泛性。针对“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一话题,我们认为可供选择的话题,是相当宽泛的,再加上那一大段让我们近乎有些“目不暇接”的提示语,使得我们的考生在选材时产生了一种难以“取舍”的难度。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唯有抓住材料中的那一个个“一”去立意,从一个小的角度出发,重点写一个细节,一个情节,然后把它写深、写透,选择自己身边的那些极小极熟悉的小事,这样写起来,也就有了真切的体会和感受,也就是说你的身边真正让你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的事情其实是很多的。
3.语言的情感性。可以这样说,“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个话题,是一个重点写情感的话题,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没有情感投入,那么怎么能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呢?“心动”起于情,发于情,也止于情。情感是否真实、是否丰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要找准寄情的载体: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事。要用心去感受,用语言去表达,使情感能够借助于语言表达得更加具体,更加深刻。不过我们也反对那种空洞的、无病呻吟的、不实的矫情式的抒情语言。
4.文体的自由性。话题作文的出现,使得考场作文的文体也跟着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虽然“文体不限”,但你写作的内容已经决定了所要选择的文体。审视一下提示语,我们会发现,这个话题一定不能写成说明文,至于选择其他什么文体,考生还得根据自己平时的喜好来选择确定,笔者认为针对这样的一个话题,我觉得还是首选记叙类文体比较好一些,记叙类文体写起来也更容易出彩,如果在文体的选择上大胆创新,再在文章的形式上适当作些包装,定能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一定会使阅卷老师也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
【优秀作文展示】
怦然心动的感觉
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从打记事起,我爸曾多次对我说,农村苦,农村的孩子要比城里孩子更多一份坚强。十几年来,我就是这样一直伴着“痛”的爱长大的。
也不知是上帝对我的垂青,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小学毕业时,我由于成绩优异,被县城一所民办中学免费录取。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开学的那一天,爸骑着那辆跟他二十多年的老“凤凰”,为我驮着铺盖。我跟在后面,背着大包、小包,一路紧骑。一路上,父女俩没说一句话。我知道,爸还赶着去干活呢,他说过误半天工要扣十来块钱呢。
来到新的学校,一切的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新鲜,学校里的人多得像赶集似的。校门口停满了小轿车、面包车和各式各样的摩托车。爸把他辆破“凤凰”倚靠在一棵小树上,也没上锁,扛着铺盖卷,走过拥挤的人群。我紧跟着爸,生怕走散了。我周围都是大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挤了过去。爸帮我找到宿舍,挑了挨着窗户的一个床铺,爸说这儿阳光好,不潮,冬天暖和。至于其它安慰之类的话一句也没说,放下铺盖卷,转身就走。“爸!”我大声喊了一声,爸转过身来,“啥事?”我望着爸爸没吱声,只是苦笑了一下,转身又走了。我强忍着泪水,自己上收拾床铺。看着别的家长帮着孩子铺被褥,整理东西,我的泪刷地流了下来,但我马上擦干了泪水。爸说过,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坚强。
以后,学校每次放假,我都是自己回家,有时坐车,有时步行。回家以后,自己生火做饭,并拾掇房间,然后边看书边等着爸爸、妈妈、小弟回来,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从未改变过。
光阴荏苒,一晃就是三年。今天就要中考了,早上五点钟我就起了床。妈妈昨晚去厂里干活还没回来,爸爸已早早地去干活了。我自己做熟饭,饭后,坐车去考场。就在我将要走过考场的大门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万万没有想到,是爸爸,爸爸还是骑着他那辆破“凤凰”来了。顿时,一股怦然心动的感觉流遍我的全身,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一个劲儿地在眼里直打转。“爸,你怎么也来了,误一天工十几块钱呢!”“农活再忙,你一个人考试,我不放心,快进去吧,一回儿就考试了,爸在外边等着你。”
写到这里,我的泪水禁不住又流了下来。爸爸,您放心吧,我一会考好的,因为有您在外边等着我,还有您多年来嘱托我的那句话永远让我产生怦然心动感觉的话语……
怦然心动的感觉
今年的春天,妈妈给我带了两条蚕宝宝回来。
初次见到它们时,我给吓了一跳。这是蚕宝宝吗?怎么像两粒黑不溜秋的面包屑呀!我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仔细地观察着。嘿!这两粒“面包屑”还在不停地蠕动着呢!但是我见到过的蚕都是白白胖胖的呀,这“面包屑”是怎么回事呢?妈妈见我半信半疑的样子笑着说:
“傻孩子,这是刚生出来的蚕宝宝,所以才这么小,过些天才会长大!你先把它养着吧!”
“知道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我的蚕宝宝已经从“灰姑娘”变成了“白雪公主”了。它们已经长的白白嫩嫩、圆滚滚、肉嘟嘟的。把它放在手上,手心痒痒得、凉丝丝得,真舒服啊!个长大了,食量也大了,毕竟一根手指那么大的身躯可不是白长的。以前一片桑叶它们吃不完,现在一片桑叶两条“巨无霸”十分钟就已经抢完了,还不时扬起圆圆的小脑袋向我要食物哩!
又过了几天,蚕开始往它的四周吐丝结茧。一天之后,在我眼前出现了两只椭圆形的白色小茧。过了漫长的一个星期,在蚕宝宝已经长成了飞蛾,破茧而出的飞蛾立即开始了交配,它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从科学书上读到,破茧而出的飞蛾只能再活十来分钟。两只飞蛾要在最后的时间里,产下自己的卵。十分钟飞一般的过去了,蚕茧上面布满了黑芝麻一样的卵。两只飞蛾在我眼前轻轻飞过,旋即如两片雪花轻轻飘在地上。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颤,像被锤子砸来了一样。我想到了和我的蚕宝宝相处的四个星期,蚕宝宝除了吃桑叶就是睡觉,默默无闻地活了四个星期,还留下了一个精美的茧。这是制造丝绸的原料。蚕的这一生只有奉献,没有索取,直至变成飞蛾死去。
蚕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它也为造福人类出了一份力。相比之下,我们人类留在世界是不是更长一些?能做的贡献是不是多很多呢?我们的科学老师——叶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已经年过半百,但是人老心不老,依然像年轻老师那样劲头十足地为学生授课。叶老师上课时讲课的声音像解放军发令、报告声那样铿锵有力,令你不想听课都难。叶老师讲课虽然认真,但也不忘开几个玩笑来活跃课堂气氛,搞得我们哈哈大笑,教室里充满了生气。五十岁的外貌,二十岁的心,严肃而又不失幽默,叶老师,这个可爱的老头儿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学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古人的这句名言不正是叶老师的真实写照吗?
我的心又为之一颤,一位平凡的老师,在我看来也是一个伟大的人!他们都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难到不应该得到我们的尊敬吗?或许我心头的那一颤就是怦然心动的感觉吧!
怦然心动的感觉
近来零零散散地读了一些关于项羽的文字,不禁萌生出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英雄心动,为那个充满刚气与热力的时代而心动。
《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借主人公桑蒂亚哥说道: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绝不会被打倒。项羽便是这么一个人,而且打败他的不是刘邦,不是其他什么人,而是他自己,是他自己的那种英雄刚气。
英雄总是爱怜崇敬英雄的。项羽是英雄,他也敬重英雄。项羽容不得小人,所以他看不起刘邦;项羽磊落,所以他不屑于暗使手段。鸿门宴的酒场上,项庄挥舞着长剑,优美刚硬的舞姿暗藏杀机,只等英雄的一个暗示。项羽是英雄,他没有暗示;想必此时的沛公刘邦早已是心魂俱散了吧。樊哙来了,大喝了一斗酒,猛啃了一个生猪腿,目中无人般地指责起座上的英雄项羽偏听偏信,诬蔑“忠良”。项羽被“骂”反而高兴了。因为他认为樊哙这一个护卫车夫似的人物要比刘邦英雄。于是英雄项羽放走了狼犬一般的沛公。
英雄总会死得很悲壮。英雄的死让他所处的时代也会悲壮起来。乌江岸边,英雄项羽以身上十几处刀伤换得敌人数百条犬羊般的命。当他看到前来索命的居然是昔日旧部时,却坦然大笑,“听说你们花大价钱买我的人头,我就送个人情给你吧!”于是历史上最悲情的一幕便开始了。一个英雄的躯体横倒在了乌江边上。可是后来呢?后来那群狼犬般的汉军为谋得一丝封赏蜂拥般地争抢起英雄的躯体来,甚至相互残杀起来。可怜的英雄啊!那滚滚乌江水,当是江东父老的滴滴悲情浊泪吧!
英雄远去,时代远去,每每忆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便由不得自己为英雄,为那刚气十足的年代怦然心动。人所需要的不就是这种败而不倒的刚气吗?
庐山“恋”风
智者临水得宽广,仁者临山得高远。
初登庐山,适值初夏,一夜春风,万树梨花,吹面不寒,润物无声,绿了匡庐,暖了鄱阳,浓了香花,桃红梨白,夏风似剪,清新宜人。
若说春令人怀,夏令人恋,秋令人思,冬令人悟;若雨令人爽,露令人傲,雪令人洁,那么风则集自然变幻之精华、灵气于一身。
我伫立于大汉阳峰顶,面临九江,山风拂面,格外神爽,右下方几百米处,是当年周郎练兵的地方,前面即是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正下方是陶渊明当年隐居的地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心驰神往,对于——一个生活在平原上17年的孩子而言,是多么的新奇与壮观。山风依旧款款而来,如和风拂柳,风声依旧悦耳动听,似燕语呢喃,随行的人都陶醉于这亘古不变的美景之中,而我已深深陷于这美丽得让我笨拙的笔都无法再形容的美景之中,此时此刻,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由有到无,又由无到有,再由滋生到扩张,终于完全迸发出来了,那种感觉哟,似踏入仙境一般。
和风稍急了一些,云雾漂渺,我那心动的感觉将我虚幻出了人间,我仿佛超脱了时间和空间,超脱了大自然中的一切。
风云变幻,大浪淘沙,风萧萧兮荆轲易水出征,荡气回肠,大风起兮刘邦振臂高歌,气吞山河,长风破浪,李白失意作诗,意气风发,“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
天风荡荡,我身临其境,内心涌出无比的感动。海市蜃楼诚可贵,临风慨古价更高。
风啊,风,是你让我一个自以为坚强的男子汉流下了心动的热泪,17年来,有谁曾让我怦然心动,惟有你——庐山风。
庐山风,你让我树鸢飞戾天之志,鹄飙风临云之念,树激浊扬清之心。你让我拥有了一颗感动的心,你打开了我那尘封已久的心扉,你让我又一次拥有了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满分揭密】读罢这篇考场作文,不禁为我们初中学生中有这样富有才气的学生而拍手叫绝,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我们都觉得这是一篇无可挑剔的考场满分佳作,语言优美,文笔流畅,确实写得非常大气,透过这篇考场作文的背后,我们感受到一个学生要想写出好的作文,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是很难在考场作文中走得更远的。
心动在唐诗间
手中诗册还未翻开,一汩怦然心动的感觉已悄悄溢出胸口,荡涤我的思绪……
——题记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荡涤着一个盛世的唐朝,于是令华人为之一振的唐装才重回到我们的衣柜,中国节才重回我们的裙袂。
唐朝的月明——慰藉
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于是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寞。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明月光依旧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女的牵挂,在捣衣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之人。
月让我怦然心动,原来月是人们情感的慰藉。……
唐朝的烈洒——销愁
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会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何,临月把酒酹江。醉里挑灯受创,醉卧中人皆宠辱偕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酒,让我怦然心动,原来此刻你已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唐朝的诗人——清高
一壶酒,一把剑,一轮弯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饮出一位唐代诗坛的谪仙,舞出一颗大唐前的剑胆。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褒名,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从此你踏遍故国山水,纵情天地之间。
诗人,是你让我怦然心动,因为你是不羁的旅客。……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沏一杯菊花茶,品一品这令我怦然一动的唐月,唐酒,唐人,思绪在此刻飞扬。
【满分揭密】这篇考场作文能够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我认为有这样三点理由:
一、选材的角度与众不同,考生能够从唐朝的月,唐朝的酒,唐朝的人这个角度去立意,的确不同寻常,而且所写内容也确实有让人怦然心动的感觉。
二、结构的安排不拘一格,考生能够从大唐着笔,提炼出慰藉、销愁、清高这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又可见这位考生在结构的安排上比较合理,不仅注重了结构,同时又注重了内容,可谓一箭双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彼此分享,将生命千丝万缕地关联。高山流水,春华秋实,我们分享自然的馈赠;诗书礼乐,衣食住行,我们分享人类文明,至爱亲情。
分享与成长一路相伴。分享知识、见解、体验,激活思维,启迪了智慧;分享美食、雅趣、乐事,升华情谊,斑斓了岁月。分享是爱的给予式,令幸福加倍,痛楚减半,还原了生命原本的亮色。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解题指津]
2016年南通市中考作文一样延续近年来南通市中考命题作文的人文性特点。但是针对2016年的中考题,我觉得还是有几个方面值得我們静下心来好好分析和研究一下。
(一)细心审题南通市“中考复习指导”在中考作文这一板块,一直淡化“审题”,但是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所以这里我们不妨对“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来进行一下复习,。
这个题目涉及到的关键词有三个,分别是“分享”、“成长”、“亮色”。其中“分享”是一个带有一定哲理意味且具有丰富内涵的话题,如果考生能够涉及到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也就是说能够紧紧地扣住“成长”,将会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成功与否。因此这里的“分享”,我们既可以是有形物质的分享,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分享。比如,一本优秀的书籍,可以与人“分享”,一次旅行的快乐,可以与人“分享”。“成长”一词对考生来说,并不陌生,也根本没有审题的难度,但是如何将“成长”与“分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這才是审题的关键,也就是说,你写的“分享”是否与“成长”有关,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如何有效地将“分享”与“成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无疑就必须考虑到“亮色”,所以选材的关键在“分享”,立意的关键是“亮色”。
(二)强化升格如果考生能够准确把握“分享”、“成长”、“亮色”之后,就会发现,文章写作的重点应该是“分享”,但是“分享”的着眼点应该是“成长”,那么这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很显然,应该是“亮色”,也就是说考生所写的“分享”应该对“成长”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也就是所谓的“亮色”。所以文章在用大量的文字写“分享”时,最后的落脚点应该回到“成长”和“亮色”上面来。文字不在于多少,关键是你有没有回到这儿来,实际上就是文章的升格问题。比如当别人与你“分享”,帮助你摆脱了物质上的困境,你是否也能在关键的时候去帮助他人,与他人一同“分享”,这就是“升格”。如果文章掌握到这一点,文章不仅立意高远,而且也能够反映考生构思的睿智和深沉。
[满分作文一]
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
南通市一考生
初夏,微雨。
汽车驶上了西湖边“龙井问茶”村的山路。空气中仍弥漫着荷叶的清香,山间的水汽中氤氲着梧桐的清冽,我深深地呼吸,肺腑中荡起一种亲切,仿佛我正分享着古余杭的呼吸,分享着千年前白居易、苏东坡的呼吸。
山路越来越窄,可我们的目的地“九溪十八涧”在哪?正当一家人踌躇不敢前进时,一位茶农从山上走下来。好一个神仙般的老太太!蓝印花布的衣袖裹着丰腴的白手臂,精致的斗笠压着一根根银亮的发丝,手挎一篮茶叶,步伐从容闲雅。我们赶忙上前问路。
“‘九溪十八涧’?呦,那里汽车可上不去,你们得下来步行——这样吧,我带你们走一程。”
于是,我们跟着她走上山路。
行走在山间,满心只有一个字——绿!自然毫不吝啬地把它最美的绿分享给我们。像竹叶那么嫩,像荷叶那么润,像蕉叶那么亮。行走在其中,我如行走在米芾恣意的点染中,行走在塞尚灵动的色块中。清凉的雨丝将绿滴落在我的额上,深吸一口绿色的空气,我心中便流淌起大自然最纯净的灵气与诗情。
老奶奶一边走一边向我们分享起诗句:“郭沫若写‘九溪十八涧’道:层层叠叠山,高高低低树,叮叮咚咚泉,曲曲环环路,说的可不就是眼前!”
她吟诵着诗句,欣赏着眼前之景,好像热忱地期望着我们也能体会这种诗文与美景交融之美。
我和妈妈相视一笑,我愉快地接话:“是呀,这里面使我想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意趣。”
这时,她回头笑了,眼角的鱼尾纹如一朵水莲花,在凉风中温柔地绽放。她放慢脚步,与我并肩走着,像遇到知己般交流起诗句,我们一唱一和,时而一起吟诵,一老一少的笑声和泉水一样叮咚流淌。我暗中惊叹她学识广博,一边猜测她会不会是个退休的老教授,一边欣喜这一路的诗情能与她分享。杭州之行无疑为我的成长添了一抹亮色,我分享了杭州景美丽的馈赠,分享了杭州人烂漫的诗情。当老茶农与我再见,在青山绿水归去时,我的心中,迎来一片前所未有的幸福亮丽。
分享,真美。
[满分揭秘]
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这篇作文能够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并非偶然,原因有二:
一、优美娴熟的语言细细看一下,从开篇到最后,没有一句话不是那么的娴熟,那么的富有诗意。比如“空气中仍弥漫着荷叶的清香,山间的水汽中氤氲着梧桐的清冽”“行走在其中,我如行走在米芾恣意的点染中,行走在塞尚灵动的色块中”凡所应有的语言都是那样的娴熟和生动。
二、深刻独到的立意如果不静下心来,认真品读这篇作文,也许就很难发现“她”立意的独到之处,恰恰就是这篇文章的立意深深地吸引了阅卷老师,考生在文章中通过与大家一同分享杭州美景的同时,也在荡涤心中的那份纯净和美好。此时此刻如果你身在阅卷现场,还能被该考生工工整整的钢笔正楷所折服,你说这不是成长,这又是什么呢?你说这样的立意,怎能不让老师为之拍案叫绝呢?!“分享,真美”!
[满分作文二]
nlc202309091055
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
南通市一考生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小时候,我便结识了你。你与我分享了作诗的飘逸,喝酒的豪情,长歌的韵律,剑术的精湛,为我的成长添了一抹亮色。谢谢你,李白。
一首诗
你最初与我分享的,是你的诗。初学语文,便读到了你的《静夜思》。不能读懂,只觉得韵律极佳。后来你与我分享了更多的诗,朗朗上口的音韵,勾起了我对文学的向往。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也为你折服,是你分享的诗,为我打开了文学的大门,为我的成长增添了亮色。
一斗酒
你又与我分享了你的酒,不是酒本身,而是你的豪情壮志与潇洒、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啊,人最重要的是过好当下。你有时也会举杯销愁,与我分享你的愁苦。
虽如此,但你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因为你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你分享的酒,让我懂得了人要过好当下,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你的酒为我的成长添彩。
一曲长歌
与你结识了数月之后,你又与我分享了你引以为豪的长歌。“飛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你的长歌也如这飞瀑一般激荡着我的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再怎样难,也阻挡不了你的脚步!
是你分享的长歌让我懂得了如何面对挫折,为我的成长增添了光彩。
一剑天涯
与你结识久了,你我便成了老朋友,你又与我分享你的剑术。很多人只知道你是诗仙,却不知你是剑仙。“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你用你的剑惩恶扬善,让我懂得乐于助人、维护正义的道理,为我的成长增添了一抹亮色。
谢谢你,让我分享你的诗、酒、长歌与剑术,让我受益匪浅,为我的成长抹了光彩。我也会将这些分享给他人,为他们的成长增光添彩!
[满分揭秘]
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这篇作文能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并非偶然,原因有二:
一、清晰独到的结构纵览全文,作者用“一首诗”“一斗酒”“一曲长歌”“一剑天涯”这四个意象作为小标题,既巧妙概括大意,又使文章结构分明,具有层次感。
二、高远深刻的立意了解诗仙不难,而难的是體会诗仙独到的精神品质。作者与青莲居士的邂逅,分享着“诗”“酒”“长歌”“剑术”的文化精髓,也分享着人生哲理层面积极旷达、勇于进取等可贵品质,强大的思考能力怎能不令人击节赞叹?
[满分作文三]
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
南通市一考生
有风,从田垄旁游曳而来,摇响了深秋悬停的空气,摇响了烈火涂红的暮色。天地间万物缄默,唯剩一抹夕阳,酿出风情万种的秋的颂歌。
素风浅缀的田垄旁,我与阿婆分享着这活色生香的风景。
阿婆念过私塾,满腹诗书,极爱宋词。她所回忆的少女时代,让人坚信人生最大的满足就是,案头有本宋词,桌边有杯清茶。
就着晚风,阿婆牵起我的手,开始浅浅地吟诵。她的眉梢扬起,笑眼仿佛托起整个世界。她额上浅浅的纹流淌着厚重的历史长河。她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那声音似绵亘的秋雨,似痴缠的秋风。
我被这暗藏波澜的声音勾了魂去,一字一句地跟读。阿婆总在这时用她略带沧桑的音调追上我的声音,在一串活泼后缀上一段沉稳。
活色生香的风景中,我与阿婆分享着温婉含蓄的意境。
望向阿婆,熠熠的光晕裁下她轮廓的剪影。她就这样伫立着,朝着夕阳。我能感受到她的肃穆与沉醉,宛如一刹那,世间只剩下她和她挚爱的宋词,只剩那由时光来牵线的心灵的交汇。
我的心也沉静。田垄间吹来一阵裹挟着清香的风,将我的四周包围。那风是带着苦涩的,是否一并吹来了易安居士缠绕不断的泪水与思愁?
目光流转,我望向阿婆。她宠爱地将我搂入怀中,她的眼神溯金黄的光线,化成一滩清水,环成一个温柔乡。笑容在她的眼角绽成花朵:“璇儿爱词,阿婆欢喜呦。”
稍寒的空气凝住,泛着柔光的夕醺打着旋儿。吟诵间,我与阿婆徜徉于文学的灿烂长卷,陶醉于宋词的绚烂华章。
温婉含蓄的意境里,我与阿婆分享这逶迤千年的精魂。
远处浅青色的田埂上,一抹斜阳自亭上。我与阿婆就这样分享着最美的秋色,最美的宋词,最美的时光。
我将这分享背入我成长的行囊,珍藏。这分享为我开启了文学殿堂的大门,让我迷恋长短句的动人韵律。
踽踽独行过许多路口,一个人。这分享让我学会执著,走过迷茫,成为我成长过程中那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那永不磨灭的亮色。
阿婆,为你填词一曲,致最好的分享。
潇湘曲
夕醺旋,田垄翠。似花笑靥淡淡秋。
暮引进风谁人醉?吟词赏景宛如仙。
[满分揭秘]
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这篇作文能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并非偶然,原因有二:
一、优美清新的语言全文读来口舌生香,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流露于字里行间,“似绵亘的秋雨,似痴缠的秋风”“这逶迤千年的精魂”,用字精到,用词精美,用句典雅,只觉身处那“夕醺旋,田垄翠”的田园风光,与作者分享着人性深处的诗情画意。
二、高雅独到的选材作者独具匠心,将文化韵味浓厚的宋词文化与清新平常的生活图景融合,“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既亲切地活化出心灵人性之美,又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令人叹服!文末的考生信手拈来的填词更是让“成长”增添了不少“亮色”,这才是真正的“成长”,也才是真正的“分享”。
把心举上天
周德东
那天晚上月朗星稀,我和美兮在草坪上坐着,聊起了一个很成人的话题:一个女孩如何变得高贵。
我说:一个男人要变得高贵,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他要有成功的事业,尊贵的地位,足够的钱财,良好的学识和修养……一个女孩要变得高贵则十分简单——她不一定非要有公主的身份,豪门的背景,华丽的服饰,贵族的教育……她只需做一件事,那就是像花蕾一样把自己严严地包裹起来。
美兮有些不解:爸爸,什么意思呢?
这时候,我意识到跟她谈这个话题太早了。我想了想说:就是要和那些臭小子保持距离,永远尊重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美兮说:哈,我们班还有男生女生亲嘴呢!
这句话把我吓了一跳,马上又感到今天的聊天是必要的。
我说:决不是爸爸的观念老旧,不管什么年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对于两性来说,一个女孩只要凛然不可侵犯,她在男人心中一下就会高贵起来。这个跟什么年代没关系,跟什么地域没关系,所谓新潮的观念都是暂时的,爸爸说的是一个永恒的道理。
美兮立即表态说:爸爸,我从来不跟那些男生拉拉扯扯的,嘿嘿。
一个父亲对女儿的谈话肯定是诚挚的,庄重的,发自内心的。至少,说出这个看法的人,是男人之一,我很清楚男人对什么样的女性不敢轻视,甚至终生难忘。如今,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多女性认为和男人一样开放,去追寻和制造没有质量的性享乐,是男女平等的一种表现。实际上,这样恰恰是在降低自己,成为某种玩物。
一个人不应该追求美丽,而应该追求美好。一个高贵的女孩一定是美好的。尽管这个时代令人花了眼,却依然还能遇到这样的女孩,她们也许地位卑微,也许一贫如洗,没有高档时装,甚至没有漂亮的外表,但是她们把一颗心高高地举起来,放射出星光月华。我爱她们。
过去,美兮总问我:爸爸,我像不像一个小公主?
我是作家,不是国王,为此一直对女儿充满歉意,但是我希望通过我的建议,她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活得心性高洁,那样的话,我相信她就拥有了公主的高贵,男人的仰视。
【南通市中考分数线】推荐阅读:
南通语文中考作文范文09-28
13年南通语文中考模拟10-15
南通市基本情况10-05
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06-08
南通市农村饮水安全分析10-15
南通房产政策11-27
写南通的作文06-03
南通中学语文试卷10-15
南通初三历史试卷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