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为话题的说明文(精选15篇)
暑假里,我每天都会在空调外机上放一些米粒,这样它就会来吃了。第一天,我在距它两三米的地方看着它。它先在巢穴旁边,瞪着玛瑙似的小眼睛,警惕地探视着四方,犹如一位正在巡逻的侦查员。确认没有危险了后,再飞到空调外机上。起先它很小心,后来,它见我不去伤害它,于是放心了,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后来,我每天接近它一点,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现在,我把脸贴在窗户上它也不怕了。就这样,我和它成为了好朋友。当做作业时,它都来陪伴我。有时候,有一些难题,只要看一看麻雀就会了。
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我看见麻雀看了我几眼竟钻进了空调外机,好像在说:“朋友,对不起,我不能出来陪你了”。这可不是“好景不长”,“好景不长”还在后头呢!过了几天,老爸突然说:“天气太冷了,我们要开暖空调了!”我一听,连连阻止道:“不要,里面有麻雀一家!”…。
阅读下面这首诗, 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 (三四) 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 读懂材料, 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 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 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往往托物言志, 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 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 主要的事物 (作者依托的对象) 的特征, 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 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 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 然后结合平时积累, 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 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 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 代表着一般、典型, 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 (三四) 》, 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 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 “滚滚”和“细小”, 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 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 或者说, 创造伟大事业的, 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 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 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 全面理解, 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 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造成审题失误, 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 全面理解诗歌材料, 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 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 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 自己确定话题, 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 其一, 波浪滚滚惊天动地, 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 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 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 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 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 波浪借风乘势奔涌, 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 波浪滚涌激情阵阵, 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 波浪是外在的现象, 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 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 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 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 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 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 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 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 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 善于缝合, 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 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 抛弃试题材料, 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 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 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 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 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 写几个排比的句子, 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 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 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 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 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 准确为文, 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 激励创新思维, 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 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 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 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 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 使文章生动活泼, 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 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 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 欲扬先抑, 注意安排情节, 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 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 则要角度换位, 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 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 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 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 染白, 一条小路。沿着小路, 我, 走回去, 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 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 “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 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 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时候, 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 “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 “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 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摘要: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关键词:小学生;说明文;阅读兴趣;教学模式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一册课本中都会安排一到两篇说明文,这些文章一般比较通俗易懂,学生自己读几遍就明白了,所以当正式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老师也不敢深入挖掘。这显然不是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显得至关重要,笔者通过一些浅显的研究,希望能帮助到老师们。
一、以兴趣为导向的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兴趣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只要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他自然而然就会认真学习课文知识。并且这种学习是快乐,他不是被迫在学习,在这种自主状态下的学习可想而知效率是最高的。因此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也都论证了这一观点。卢梭认为:“的确,一个主要的动机,就是孩子当前的兴趣,这是确实的,并且是有效的。”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皮亚杰更强调兴趣的动力性,在他看来,“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足以使工作具有兴趣,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能减少疲劳。”我国心理学家也指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叫做求知欲。”从古至今,国内外的许多科学家都用他们的研究证明了兴趣的推动作用。我们发现,在学校中,有些学生在某些科目上有自己的特长,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他们对这些科目很感兴趣,是主动学习的结果。这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可以反映出兴趣这种内在动力的推动作用。学生只要对学习有了兴趣,这个兴趣就成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就会使他们产生“希望掌握”“自主探索”“不断研究”的现象和行为。因此,以兴趣为导向的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激发兴趣,提高小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二、以兴趣为导向的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以兴趣为导向的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目标不仅注重以上三个教学目标,而且还充分发掘说明文中的兴趣目标,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将兴趣的积极作用推向最高限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强烈的参与性,使他们的注意力专注于说明文教学过程,使他们由原来的被迫学习改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该模式较传统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式而言,不仅关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的目标,而且更加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兴趣目标的实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课文的性质和内容合理安排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更高的积极性,时刻保持高涨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兴趣目标是十分必要的,它既关系到本目标的实现,还关系到其他目标的实现。(1)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知识指一种收获,一种结果;技能则是知识的运用。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使他们收获的知识也就更多了。同时,学生对课文产生的兴趣还会激发他不断地寻根究底,学生会在课外主动地了解相关的资料,这样不仅扩充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这些内化了的知识也就更容易在生活中运用。(2)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我们知道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具体经过,一旦调动了情趣,他们会竭尽所能,不仅集中注意力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还会采用自己的方法来广收信息。(3)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小学生对课文中的说明对象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必然能体会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必然对说明对象产生向往、热爱之情,这种情感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
三、以兴趣为导向的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是指完成教学目标所展开的步骤和过程,也称为该模式的进程和阶段。一般说来教学模式是相对固定的,它的操作程序也是相对固定的,但这并不代表它是一成不变的。所谓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这个意思。每一种教学模式的存在都有它特有的固定的操作程序。
以兴趣为导向的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初步设想为:(1)激情导入。薛法根说,判断一堂课的好坏,只要看导入部分就知道了。有趣的开场,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对下面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奠定作用。(2)明确课文主要探讨的问题。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掌握这些问题的意义和好处,激发他们学习、研究该问题的兴趣。(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新知识的学习不能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随机应变、灵活多样、充满新鲜感的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性。教学方法的选择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其要有多样,要有乐趣、要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增强他们的参与性。(4)解决问题:在这里教师要更正观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问题的解决要靠学生。(5)奖励机制:这个机制不是说一定要给学生奖品,也可以是精神上的鼓励,让学生产生自豪感,让他有兴趣去深入探究。
四、以兴趣为导向的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以兴趣为导向的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是:首先,要把兴趣作为目标,使兴趣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力图采用该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被迫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实现两方面的兴趣发展:一是遵循有趣—兴趣—志趣的发展轨迹,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以兴趣为依托发展学生的智力,即掌握与兴趣对象相关的各种能力,通过对说明对象的学习,让学生对说明对象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其次,将兴趣作为手段,旨在通过该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课本知识,主动追求其他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徐宗林.西洋三千年教育文献精华[M].北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一次,家里打扫卫生,爸爸毫不犹豫地把一把旧扇子扔到了角落里。
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正准备睡觉,突然听见之前那把旧扇子和空调在对话。空调傲慢地说:“你是什么东西,怎么身上又脏又臭。”
扇子听了并没有生气,却不慌不忙地对空调说:“你是在问我吗?我可是制冷大王——扇子。”
空调听了哈哈大笑:“扇子,你以前是制冷大王,可是这都什么年代了,人类若还是用你这破东西制冷,不仅没那么凉爽,连自己手腕都受不了了!要说制冷大王,非我莫属!”
扇子反驳说:“空调老兄,若是没有电,那你怎么办?你就别吹牛皮啦!”
“什么?电这破东西有什么用,再说,我的风可比你的风大好几倍呢!”说着就拼命向扇子吹了两阵风,扇子有些站不稳了。
突然,不知怎么的,只听得“嘣”的一声,停电了!家里的电灯啊、电视啊,全都“罢工”了。当然,空调也蔫了,动弹不得。顿时,我们汗如雨下。爸爸手忙脚乱地找出了那把旧扇子,这才稍稍有了一丝凉意。
偶然发现茉莉花的枝叶间悄悄地露出了几个小花苞,引起了我的注意。青绿色的花苞儿小小的,很不起眼,后来越来越饱满,花苞绿色的表皮慢慢变黄,又渐渐泛白。花苞形状鼓鼓的,肥硕好看,像个装满东西的小袋子,仔细闻,有淡淡的香气飘逸出来。
一天早晨,第一朵茉莉迎着晨光开花了。洁白的花瓣舒展开来,静静地绽放自己的美丽,沐浴在晨曦中,闪烁着圣洁的光芒。我仔细端详着它,椭圆形碧绿的叶子,衬托着雪白的花朵,小小的花蕊,真是非常素雅美丽。接下来的几天,好多白色的小花陆续开放,浓郁的绿叶间,点缀着点点洁白,像是闪烁着满天繁星。
茉莉花开得越茂盛,它散发的香气越浓。我发现它的花香比任何一种花都要好闻,芬芳扑鼻,又令人神清气爽。于是,每天放学回到家,我总会先去看看这盆茉莉花。在它沁人心脾的香气中,紧张学习的劳累都消失殆尽,看着看着,我幻想着自己化作一朵小小的、洁白的茉莉花,将自己的一份芳香无私地送给别人。
其实,想做到自己的责任并不算难,首先要有足够的自控力,控制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因为人不能总是随心所欲,这样的人成不了大才。另外一点就是要勤奋,不能嫌困难,怕麻烦。还有,要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给自己前进的动力。也不能目光太过短浅,光对现在事情考虑。最后就是要有实际行动,而不只是口头承诺。
我现在只是一个小学生,要做到的事情并不多。最起码要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注意纪律。不过,我们不断地在长大,大人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不把我当成小孩子来看待。所以,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随之增加了。在家里,要帮助家长们进行简单的家务,少给家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
不过会有人认为做这些事情的力量简直是太渺小了,但是要做到这些就要从小事开始做起,才能做成大事。
要知道责任的重要性,也就是给自己一份责任的原因。要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没有自己的责任,那么这个世界可想而之,肯定不成样子,十分邋遢。就是因为有了责任,现在的社会才有规有矩。
道义责任论又称客观主义责任论, 主张以行为为中心, 认为行为是评价危害的客观标准。以意志自由论和行为中心论为理论基础。
意志自由论认为在责任层面, 人类具有共同的本性, 即趋利避害。以这种理论为支撑, 犯罪人才有可能以趋利避害的心理支配结果发生或不发生。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复旦大学投毒案件时, 我认为这种趋利避害的心理即是犯罪动机, 案件审理中关于犯罪动机的对峙对林某的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
行为中心论认为犯罪人之间的区别在于其行为所引起的外部事实。犯罪事实应当是认定刑罚轻重的标准。刑法中犯罪客观方面实际上犯罪事实成立的一个前提。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犯罪人作用于社会、危害社会的唯一途径, 没有它就不可能有犯罪事实的成立, 也就不可能有犯罪。在刑事立法中, 规定犯罪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描述客观方面; 在刑事司法中也主要是以客观事实来认定犯罪、评价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以及所适用的刑事处罚。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中, 林某实施了投毒这一危害行为, 行为是客观的, 构成犯罪事实, 具备危害对象即黄某, 造成了危害后果即剥夺了黄某的生命权, 同时犯罪的时间、地点等要素都十分清晰, 根据刑法犯罪构成理论, 以故意杀人罪定罪是合理的。
道义责任论在综合两种理论的前提下, 以行为中心论为主要理论。作为案件当事人的林某, 其辨别是非的能力、选择与支配行为的能力以及他在学术上取得的系列成就无法让人怀疑其作为犯罪主体的适格性。在道义责任论理论下, 归责的核心是行为, 因为行为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权益。这种理论框架也和现在的刑法归责的四大构成要件相符合。因此, 林某的行为理应受到谴责和非难, 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
二、用主观主义的社会责任论分析投案案件
相比道义责任论, 社会责任论倾向于主观主义, 主张以行为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 即行为人中心论。
该理论强调犯罪人的性格与人身危险性等主观因素是评价犯罪的主要因素。此处提及的人身危险性是指根据犯罪人的一些个人情况如年龄、心理状况、生理状况、教育程度以及刑法中规定的酌定情节如犯罪前的表现、犯罪后的态度等所决定的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实际上, 人身危险性这个概念在我国刑法的具体条文中未被使用过。在对复旦大学投毒案林某的责任评价时, 应当避开使用人身危险性进行评价。但犯罪人的心理状况及生理状况又足以说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 也是考量是否具有人身危险性的最主要依据。所以在认定复旦大学投毒案中林某的责任时, 应该侧重对其犯罪时心理状态和主观恶性的评价。就林某而言, 他应当对自己的社会危险负担责任。对于社会来说, 社会有责任以相应的刑事政策或社会政策改造教育犯罪人, 履行对其实施施救的责任, 使之复归社会排除对社会的侵害。
三、规范责任论对案件的分析
规范责任论以道义责任论为前提, “又渗入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责任本质”。期待可能性理论是随规范责任论而形成的概念, 是从行为时的具体情况来看, 可以期待行为人不为违法行为, 而实施适法行为的情形。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精髓在于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要考虑行为人实施时有无选择适法行为的可能, 来揭示客观条件对人的意志自由的限制程度。如果客观条件限制了行为人的意志自由而使行为人不得已而为之的话, 我们对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照顾, 其承担的刑事责任也就相应的减轻了。
本案中的分析重点在于林某在实施投毒行为时有无选择适法的可能性。如果犯罪时的客观条件, 比如投毒时宿舍恰有别人在场林某没有机会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改变决定将投毒后的饮水处理掉, 阻止了黄某死亡结果的发生, 那么便阻止了林某选择违法行为的可能性而选择合法行为。事实上, 即使没有这些假设的条件干预林某的投毒行为, 林某也可以选择合法的行为而放弃投毒。但林某在其意思自由支配下, 能够选择合法行为而弃之不顾, 满足了责任能力和期待可能, 加之故意的心理状态, 林某的行为应该受到责难, 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
没有哪个人生来就是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危险。我们无法揣测林某投毒时的心理是基于因生活琐事的报复还是愚人节的玩笑, 但当黄某的生命被无情剥夺时, 我们因为林某的行为感到愤怒, 也因黄某的离去感到惋惜。“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但我们不应因自己的主观意识就将其定性为“可恨”。事至今日, 案件在争议中尘埃落定, 无论是被害人还是加害人都已离去。我们应该做的是, 尊重争议更尊重法律。
参考文献
[1]张小虎.当代刑事责任论的基本元素及其整合形态分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3 (1) .
员工个人培训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找出自己哪些能力项需要接受培训。个人培训需求分析应首先立足对自身工作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立足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对个人能力进行分析,明确个人培训需求。它由个人自主开展,开展的时机也可结合单位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同时进行,也可根据需要随时开展。
一、开展员工个人培训需求分析工作的基本原则
立足自身找原因的原则 开展培训需求分析,根本目的在于寻找员工现有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差距,通过培训予以弥补,因此,在进行岗位能力测评时,发现不足,尽量避免归罪于外的原则,立足自身找原因,从而找出个人能力方面的缺陷,找得越准,对培训指导作用越大。如果总是把工作干不好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那么,培训需求分析可能就走了过场,失去了它实际的作用。
工作要求为第一的原则 从工作方面分析,开展培训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员工个人能力满足岗位工作需要(包括现在维持用人单位高效运作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其它任何额外的投入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都是无效投资。因此,开展培训需求分析,首先立足于岗位工作对员工能力的要求,是否应该培训,岗位工作对能力的要求是第一重要的判断标准,其它的应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结合实际确定需求的原则 实际工作中,通过开展能力测评,我们可能会发现员工多数人或多个能力项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但由于用人单位资金、师资、设施等资源有限,或者员工必须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参加培训的时间有限,经常长期离岗参加培训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确定培训需求时,应给合用人单位、员工实际情况目前能解决的培训需求确认出来,为开展培训提供参考依据,对于一时解决不了、或无法解决的,可暂时放在一边,等条件具备时再行提出,列入年度培训需求,作为制定培训计划的依据。
轻重缓急分别对待的原则 人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且随着社会、科技、生产工艺等技术不断发展,员工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一次培训得到完全的解决,将所有的能力不足通过一次培训完全给予弥补是不可能的,因此,确定哪些能力是急需通过培训提升的,哪些是可以暂缓一缓的,都需要进一步明确,这样才能集中优势资源,首先解决对个人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性问题,以点带面,推动个人能力的全面提高。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检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二、开展员工个人培训需求分析工作的主要操作流程
分析自身年度工作完成情况 分析自身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可以从宏观上发现阻碍个人作用发挥的因素,从而确定自身能力测评与分析的重点,做到分析工作有的放矢,目标性强。这一分析,可采用事例分析和综合归纳法,对个人一年工作中的重要事件、重要项目进行分析,并进行综合归纳,找出个人能力测评分析的侧重方向。
分析自身素质、能力能否满足工作的需要 将自己工作中涉及的知识、技能逐一列出,与工作中用人单位对自己的要求进行分析,找出自身能力结构中的缺陷,填写《***员工个人能力测评分析表》(见附表2-1)。本阶段主要以对比分析法为主,逐项进行。
对《***员工个人能力测评分析表》进行进一步分析 分析哪些能力不足是需要通过培训来解决的,通过分析找出需求通过培训提升的能力项。填写《***员工****年度个人培训需求确认表》(见附表2-2)。本阶段分析,应以个人有差距的能力项中存在差距的程度或对工作质量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为依据进行区分,一般来说,差距大或特大的能力项或对工作质量起关键作用的能力项应作为分析的重点。
结合自身工作安排,提出个人下年度需要提升的能力项,对每个能力项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 把它们汇总整合,形成一个或若干个待落实的培训项目。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时间等要求,制定《***员工****年度个人培训项目需求统计表》(见附表2-3)。确定培训项目时,应把知识、技能相关程度较大的、可以放在一起组织培训的能力项综合形成一个培训项目;对于相关性不大的,原则上另外再设立新的培训项目,以保证培训项目的可行性。对于内容特别多的,也可分设两个及以上培训项目,相继组织实施。
三、开展员工个人培训需求分析工作的注意事项
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培训有关的能力项 开展培训需求分析,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通过培训能够解决的能力项上,因为一个人能力是多方面的,也通过多方面培养锻炼来增长,培训不是解决能力不足的唯一途径。也有许多能力不可能仅仅通过培训来提升,例如实际工作经验、尖端技术的突破、一些特殊的操作技巧等,因此,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通过培训得到提升的能力项上,首先把它们筛选出来,再加以进一步分析,避免过多的无谓工作牵扯我们的精力。
考虑个人需求的同时兼顾组织需求及今后发展问题 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在充分考虑满足个人岗位工作需要的同时,还要兼顾组织(即用人单位)的需求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对能力的要求。从战略方面提前考虑,为个人更好的发展,更好适应组织对自己的要求做好铺垫。当然,还应避免提出与组织需要毫不相干的培训需求,以免生产用人单位对员工个人职业忠诚心的怀疑。与组织不相干的培训需求提出得太多,会影响个人在组织中的形象,也不利于个人在本组织中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客观直面现实问题,采取冷静的态度分析和处理 对于个人能力分析,要采取客观的态度,以岗位工作要求为准绳进行认真分析,不要让个人情感因素主宰一切。对于分析出来的问题,也不要因问题多,一时解决不了影响个人工作情绪。要采取冷静的态度去处理,既考虑个人的需要,也考虑组织的实际。即不能对自己存在的能力差距熟视无睹,也不能因存在差距而丧失工作的自信心和热情。
对能力项测评方法的选择 个人对能力项目测评可采用等级评定和量化评分两种方法。
等级评定主要方法是将岗位能力项目要求分为熟练、较熟练、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然后根据岗位工作实际需要确定对员工在该项能力方面的要求,例如,对一个采油工来说,必须熟练掌握采油有关设备操作,对于计算机绘图与计算操作也要懂一些,但不需要特别精。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采油有关设备操作能力方面的要求确定为熟练,而对于计算机绘图与计算操作方面的能力要求确定为一般即可。这种评价方法直观明了,操作方便,仅靠感觉即可完成对能力的评价,但相对宏观、粗放一些,没有量化评分显得更为精确。
量化评分的主要做法就是将岗位各个能力项目中对员工的最高要求确定为满分100分,然后通过实际考核或打分的办法评价员工实际具有的能力能达到的水平。对于能力差距的认定,可将90分以上认定为优秀(或熟练)、70-90认定为良好(较熟练)、50-70认定为一般、30-15认定为较差、得分在30分以下者确定为差。这种方法评定比较精确,易于区分员工之间的差距,也存在打分量化的不好掌握等问题。况且有些能力要素的评定本身就是靠感觉进行的模糊评价。如“能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履行岗位职责”、“能正确使用生产过程中所用工具、用具及材料选择。”、“能够熟练完成对***的操作”等,只能靠感觉判断得出结论,没有精确尺度可测量。
——题记
责任是什么,责任是晶莹的露珠,折射出高贵的品性;责任是炽热的岩浆,喷发出无穷的潜能;责任是凝重的砝码,称量出真实的价值。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为国家奉献了一生,在遭遇腐朽政府迫害,当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前进时,当被生命的希望诱惑时,他拒绝了放弃国家,拒绝了逃离国家,他毅然站在法场上,迎接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责任的内涵。
责任是沉重的,沉重得如大山一般压在我们的肩头,尽管责任有时候让我们身疲力竭,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乘着历史的快车,我看到了蔺相如的举璧护国,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用责任述写了英雄的光辉,深久地印刻在我们的心尖。
因此我们也应该肩负责任,继承着这美好的品质,用责任谱写历史,让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鲜丽绽放。
或许有人认为是负担,但仔细一想成功的一半来自责任。
莫泊桑《项链》中的马蒂尔德,一个有着千般风韵的爱美女子,贫穷而美丽的她面对丢失好朋友的“钻石”时没有逃避,毅然决定用一生来偿还这一笔债务,用的艰辛和最美的年华,偿还这一笔“误会的宝石”。在那一刻,她成为了最美丽的女人。还有美国的林肯总统,面对那12.5美元的债,艰辛打工,为的就是那一份责任,也是这一份责任造就了以后的他。
我渴望漫步在杏花粉艳火红的美景中,在春天可以和朋友们欣赏桃之天天的景致,领略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清爽,我更渴望在温馨和谐的社会中畅想遨游。我知道这需要人人从责任出发,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这“电视控”便是最近来到我家的表妹珊珊。她一来到我们家,便要看电视,我们没太在意,她便欢天喜地地去看了。
可是,她最近越来越过分。一天早上,她刚起床,还没洗脸刷牙没吃早饭,就嚷嚷着要看电视,我当然不同意。她便阴沉着脸,恨恨地看着我。我看她这幅样子,正准备对她进行思想教育。
她“哼”了一声,眼圈儿迅速红了起来。作为姐姐,我当然不希望她哭。我刚想安慰她,她便嘴一歪,眼一闭,眼泪哗啦啦地流了下来,嘴里还不断发出“呜呜……啊”的哭喊声。我又想安慰她,可她不等我发出一点声音,一只“巨掌”就高高举起,接着快速地、重重地朝我身上落下来。我以为小孩子打人一点儿也不疼,就依然直挺挺地站在那儿。“啪!”她的手打到了我身上,清脆有声——疼极了!我想总不能让这个“小不点儿”看到我的窘态吧。于是,我依然直挺挺地站在那儿,动也没动。她看我动也没动,更加生气了,另一只手也加入了“战斗”。于是,客厅里响起了一阵“啪啪啪啪啪”的声音。我再也撑不住了,转身便逃。她像打了胜仗一般,高兴极了,擦干眼泪就开始看电视。
一、科学构建以感恩为核心的责任教育内容
依据柯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学建构高、中、低段以感恩为核心的责任教育内容,充分挖掘周边优势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教师在为学生内心深处播下感恩之种的同时,也滋养自己的感恩之情。
以感恩为核心的责任教育内容体系
二、积极营建以感恩为核心的责任教育氛围
在浓浓的责任教育氛围熏陶下,教师们以敏锐的眼光关注教育细节,以睿智的行动夯实教育土壤,给学生心中感恩之种以营养,滋润其健康成长。
1.物质环境“三化”建设。学校从绿化、净化、美化三方面努力建设一个舒适、美观、温馨的责任教育环境,既做到校园四季鲜花相伴,绿树为友,又规范学生干部校园清洁卫生监督岗负责制,还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灯箱、名人画像、学生作品、名言警句、温馨提示语、班规班训、班级“责任之星”评比栏等静态布置,于无声处教诫学生学会感恩,施行责任意识教育。
2.精神文化“三个”构建。按照制度文化、历史文化、特色文化三方面构建校园精神文化,集中体现校内人员精神风貌和价值选择。一是大胆探索人性化管理制度,建立校长室规划下的德育处、教导处、科研室、后勤处、工会、党支部与共青团相互监督制度;二是积极挖掘学校历史积淀,以“苦难篇、发展篇、辉煌篇”三个部分作为责任教育的校本资源;三是结合学校“扬责任之帆、显英语之长、育创新之苗”的办学特色,彰显以感恩为核心的责任教育魅力。
三、精心打造以感恩为核心的责任教育文化
有效的道德教育能对学生精神体验与生活实践产生正迁移的影响。落实责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优势,从学科教学、课外实践、评价调控、资源整合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感恩意识的形成。
1.学科教学“三线”渗透。教学的教育性决定了各门课程应该渗透德育。为此,我们根据新课改对学科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要求,相机渗透责任教育。
知识、能力训练线。即关注“抓住本年级学科教材知识与能力训练点;寻求同学科教材内容前后联系处;挖掘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关联处;关注不同学科教学内容融合处;教材内容与校内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处”五个方面。
过程、方法体验线。即不仅关注自制教具、书写小黑板、简笔画等传统教学手段,而且看重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如自制“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的实地采风节目,通过互联网查找与学科课程相关的感恩资料等。
情感、态度交流线。即梳理学科教材中各年段以感恩为核心的责任教育要点,建立实施责任教育的框架体系,并配合开发与使用《南精灵在行动》的责任教育校本教材。
2.课外实践“三个”面向。以感恩为核心的责任教育既是道德教育,又是情感教育,更是人性教育。为此,我们积极利用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
寸草春晖,感恩父母。感念双亲的养育之恩是人的基本道德。基于此,学校开展了“让爱飞翔”感恩系列活动,内容包括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三八妇女节感恩作业,评选十封最感人信件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被感动,明事理。值得一提的是“寸草春晖”主题队会获得了区感恩主题队会一等奖,并被《少年先锋报》头版头条报道宣传。
真情校园,感恩师友。老师如父母,同窗似手足,师友之恩皆需图报。为此,我们以行动感恩师友:组织全校师生学唱《感恩的心》,欣赏一篇感恩美文,制作一张DIY感恩卡;见到老师问声好,主动让道,听老师的话,按时完成各项任务,等等。
爱心传递,感恩社会。感恩世界的和谐美好,不同处境的人以各自的智慧、汗水、热情、金钱无私回报着社会,积极施恩于他人。我们抓住任何一个机会,在细节中凸显爱心的价值。典型事迹一:开展“爱心温暖英雄女儿”活动,为救落水儿童牺牲了生命的英雄女儿——陈思静同学捐款;典型事迹二:启动“救助大巴山野生动物”捐款仪式,全校师生共捐款11080元;典型事迹三:为盲校孩子捐献旧挂历,解决了他们近一年的作业用纸……爱心的甘露,播洒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间。
3.过程评价“三层”调控。为收到理想教育效果,评价应遵循共性与个性结合,关注被评价者主体地位,重视评价过程管理的原则。在以感恩为核心的责任教育中,我们按照各年段教育内容设置考评指标,务实考评管理,做好学生、教师、家长及相关社会人士三个层面的适时调控:一是学生制订发展目标,自评和互评感恩内容达标情况,自我总结学期收获;二是教师综合鉴定学生学月与学期成长情况;三是家长及相关社会人士对学生成长给以点评与寄语。据此在教育过程调控中提高学生责任意识,促使其健康个性的形成。
4.教育资源“三个”结合。学校主动与家庭、社会联系,让学校“感恩小环境”带动社会“感恩大环境”,让学生怀着感恩之心,处处与他人为善,与自然亲近,与社会融合。
多元化指导家庭教育。通过“制定家长学校各组织机构的章程,建立各类家校联系制度;利用校园网发表家教指导文章;凭借校报刊登家长教育心得;设立校长公开电话;制定校长接待家长制”等多途径、多方式指导家庭教育,让家庭成为孩子责任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亲人成为学习楷模,积极参与感恩行动。
协同式服务社区教育。主动向社区开放学校教育场所;与社区合作,举办社区艺术节或体育竞赛;与街道工作人员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公益劳动;利用校园网展示社区教育实效;带领学生主办社区黑板报;组织学生慰问孤寡老人与军烈属;邀请社区领导到校举办“走进社区”讲座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承担责任并感恩社会。
综上所述,教育工作者要胸怀感恩,承担起以睿智、勤劳、进取、创新回报教育的使命,倾力形成以感恩为核心的责任教育工作特色,突出学校道德思想价值的积极趋向,从而在我们孜孜不倦的教育征途中沉心静气引领学生存责任之心,践感恩之行,让新时期的接班人在感恩中学习、在感恩中生活、在感恩中成长。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
一、树立“企业公民”理念
濮阳公司以《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为指引, 树立“争做优秀企业公民”理念, 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运作、经营活动和工作计划相整合, 关注社会的福利和健康, 全面考虑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 包括客户、员工、社区、供应商和自然环境等, 遵守商业道德、职业健康、生产安全、支持慈善事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
积极宣贯全面社会责任理念, 坚持理念先导、领导表率, 公司党政主要负责人亲力亲为, 开展社会责任全员宣贯, 自上而下宣贯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检验、深化和完善, 全面提升公司和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 将履行社会责任上升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全业务融入社会责任理念
将社会责任管理要求融入到各决策层和各执行层, 深入到各职能部门和各级组织, 变为每个岗位和每位员工的自觉行动, 真正融入到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中, 成立由公司总经理担任主任的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 下设工作办公室, 确保组织保障有力。推动社会责任管理的“全过程覆盖、全方位融合、全员参与”, 全面融入公司生产运营全过程, 包括战略规划、电网建设、供电服务等各个环节, 负责任地开展电网规划、电网建设、电力供应、电力营销、农电运营和环境保护等, 把“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的社会责任管理目标落到实处。
在电网规划环节, 立足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充分体现电网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期望和社会各界要求, 推动各方合作推进电网建设。濮阳公司提出并全面建成“双核三环”目标网架, 为地方经济“赶超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在电网建设环节, 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因素, 全面落实基本建设项目的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 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积极争取各方对项目建设的理解与支持, 妥善开展征地、拆迁和补偿等工作, 切实保证各方合法权益。2013年, 濮阳公司实施“电亮城市”工程, 城市主干道采用景观化线路设计, 使横担与周围街景浑然一体, 极大美化了城市, 成为“电亮城市”典范工程之一。
在电力供应环节, 加强停电计划管理, 大力推广配网状态检修、零点检修和带电作业, 最大限度减少停电造成的电量损失, 优化电网运行方式, 提高电网供电能力, 积极协调上级调度, 细化濮阳电网断面管理措施, 最大程度满足用户供电需求。
同时,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方案, 针对濮阳市大气污染严峻形势, 把新出台的《濮阳市蓝天工程实施方案》有关综合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整治燃煤锅炉、提升空气质量的要求落到实处, 开展电能替代工作, 增加节能减排工作实效。
三、实施精准扶贫
把实施精准扶贫上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 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扶贫工作部署, 扎实落实《黄河滩区扶贫开发五年攻坚行动实施意见》, 以服务滩区民生用电和对口帮扶为重点, 加强滩区电网建设, 加快供电服务提升, 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加快滩区电网发展, 编制完成濮范台滩区专题电网规划, 投入资金建设滩区电网。提升滩区供电服务, 加大县城区、产业聚集区、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强化对于县域电网的管理和支持。认真落实全市扶贫工作部署, 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带领村民致富, 公司中层干部与村民结成对子, 多次组织致富座谈会, 积极宣传滩区扶贫政策, 带领村干部到外地考察农业项目, 开阔眼界, 激发热情, 坚定村民脱贫致富信心。
实施光伏扶贫项目, 按照“统筹推进、分批实施”的原则, 充分考虑分布、建设等要素, 筛选出的53个村作为试点, 帮扶贫困户1000余户, 重点扶持无劳动能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的特困户以及达到电网接入条件的贫困村发展光伏产业。
四、培育社会责任根植项目
开展“送光明”志愿服务活动, 按照“3+3” (健全三项机制、深化三个服务) 的工作思路, 实现“送光明”党员服务队模式化、痕迹化管理, 推动党员志愿服务规范化、长效化, 架起了公司党员队伍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 赢得了社会认可、群众满意。
不间断开展慈善活动, 大力宣传弘扬慈善文化, 增强全员慈善意识, 推动慈善工作进企业、进班组、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 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 扶贫济困, 奉献爱心, 共建和谐, 形成了常态化帮扶、助残、济困、助学的工作机制。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结合濮阳地域特点, 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 所募集到的款项全部用于为“黄河滩区”留守儿童建设。同时还开展“安全教育进乡村”“大手拉小手”“特殊关爱1+1”“和你一起过儿童节”等贴近孩子心灵的关爱活动, 为全省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工程奉献电网企业的一份爱心和力量。
不想灾难再次降临,儿子在18岁那年患上了白血病,高昂的医药费让本来就很贫困的他们雪上加霜。血每天都要换,而每袋血就需要大几百元钱,这让父亲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能借的钱已全借了,人到患难的时候方知原本很亲密的亲戚和朋友到此时才显的如此陌生。
人竟然也有冷血的。
医生说这样换血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找到合适的骨髓或送到国外去化疗才可以保住他的性命。然而这样的骨髓犹如凤毛麟角很难得到。
父亲的也不合适。
那么,就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了。
父亲问医生,去国外化疗需要多少钱?
医生说,最少也要50万。
父亲一个踉跄,差点晕倒。
儿子自知死期将至,便趁着父亲回家的时候把医生叫了进来。
他说,我本不该生活在这个世上,这是命中注定的,然而父亲却任劳任怨十几年如一日辛苦地把我带大,生活虽清贫,可和这样的父亲生活了,我也感到满足了,我只有一事,望您可怜成全。
医生说,你说吧,我会尽力帮你的。
他说,作人子女本该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而我,却再也无法照顾赡养自己的父亲了。父亲为我辛苦了十几年,家里早已一贫如洗,而现在又为我借了许多的钱,我心里愧疚啊!此情此恩,我永远也无法报答。我的生命也该终结了,我只希望我死后可以把我身上能用的器官全部都卖了,得到的钱希望可以让父亲的日子好过一些,这样,我的心里也可以好受一点,我死而无憾……
医生点了点头。
就在儿子坦然受死的时候,医生告诉他,他的父亲已把他去国外化疗的钱凑齐了。
儿子非常震惊,怪不得这几天不见父亲呢,可是这么多的钱怎么可能……
医生心情沉重地说,你的父亲是在银行里贷的款。
儿子泪流满面。
儿子临走之前,父亲没有来送他。父亲似乎为了还债而忙的无暇顾及。
时光荏苒。
一年后,儿子化疗归来,头发也稀稀疏疏长了出来。儿子兴奋的跑向家,父亲在邻居的搀扶下站在村口迎接病愈的儿子。儿子一下子奔到了父亲的面前,激动的地抱着父亲大哭起来。
令人震惊的事情一瞬间发生了。
父亲的双目竟失明了!
原来那50万竟不是父亲从银行贷来的,而是父亲用自己双目的眼角膜卖来的。
纵观中国历史,几千年来,中国人用绵延不决的责任感,注解着民族精神: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身影和其匆匆;漫漫长路,屈原上下求索。心志何其虔诚;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责任何其炽热;虎门销烟,林则徐铸我中华尊严,神情何其坚定!因为责任,毛泽东指点江山,开天辟地;因为责任,邓小平海纳百川,开启改革开放大门;因为责任,我们一代又一代领导人继往开来,点燃民族伟大复兴之火。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美好,可爱的时代。身边无时无刻不见证着种种负责任的行为。黄志全,一个普通的公交车驾驶员。在一次行车途中,他心脏病突法,在生命的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停在路边,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刹车阀,把车门打开,让乘客都安全下了车,将发动机关闭,确保车,乘客的安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一个普通的公交车驾驶员,做了一件平凡那而又伟大的事!在生死关头,他把对别人负责,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的行为,让责任二字闪闪发光!
因为爱的责任,潭千秋老师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毫不犹豫将四名学生紧紧护在身下,用双臂给学生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自己却献出了生命。
因为爱的`责任,孟祥斌纵身一跳,把生的机会留给一个素昧平生的女青年,而自己却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留下一个温暖的启示。
因为爱的责任,洪战辉背起拾来的妹妹走进大学,多少个春夏秋冬,不离不弃。
或许你会说,作为一个中学剩在这里妄谈责任为时尚早,但培养美好的品质,树立远大的志向,做好今天要做的每一件事,就是我们的责任!在家里孝敬父母,尽自己所能帮助父母,在外不乱花钱,勤俭节约,是对家庭负责;在校认真听课,遵守纪律,按时完成劳动任务,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事件回放
2010年10月24日17时12分, 河南省周口市发生地震。河南省地震办在5分钟后, 通过手机短信息群发了有关此事件的信息。
河南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快速响应, 迅速通过手机短信和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地震信息, 稳定社会秩序。
中国地震局官方网站在2010年10月24日17:12发布消息:“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24日16时58分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扶沟县、西华县交界 (北纬34.0°, 东经114.6°) 发生4.7级地震, 震源深度8公里。”
“今日16时58分, 河南省周口市发生4.7级地震, 郑州有震感。”5分钟后, 郑州很多市民看到了河南省地震办这条群发短信。市民施平停下车, 焦急地拨通了老家周口扶沟县老父亲的电话询问情况, 消息说他家距地震震中仅15公里。不久, 信息反馈回来, 父亲听到了玻璃晃动的响声, 还有地动的感觉, “除此之外一切还好”……
政府传播主体的社会责任
满足公众知情权, 实现公众的民主权利。知情权指的是民众享有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权利。而新闻媒介对政府行为的报道就成了公众享有和行使知情权的重要途径。公民通过新闻媒体获得和传播国内外信息, 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的重大事务、国家工作人员实行监督, 尊重和保护新闻记者采访、报道和反映真实情况;通过新闻媒体获取知识, 参加娱乐, 满足文化生活的需要。由此可见, 公众的知情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权利, 是实现民主权利的基础。人们先要知情, 然后才谈得上去行使其权利。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是政府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从理论上说, 政府的一切行为, 除涉及国家安全、保密的信息外, 都要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的方式有很多, 如部门公告、公众主动询问、领导发表讲话等。相对来讲,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最便捷、及时、有效的方式, 它可以以较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息等方式, 向最广大的公众传达政府的信息。
引导舆论, 协调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之间的矛盾。政府传播主体是政府借助媒介平台与公众沟通, 为公众提供信息, 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 获取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成为现代高效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式。政府传播主体可以协调政府机构想要在相对保密的环境下工作的要求和新闻记者及公众要求充分披露政府信息之间的冲突。政府传播主体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源, 通过社会传播协调政府、媒体和公众关系。同时, 在此基础上引导舆论。从传播学角度看, 政府传播主体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对舆论进行控制, 通过发布一些权威的、经过审定的信息来引导公众关注哪些事情、忽略哪些事情, 从而引导舆论, 协调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
促进政府形象的建设, 提高政府在公众中的美誉度和公信力。政府在公众中的美誉度是根据公众的赞赏度来衡量的, 美誉度和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综合体现, 是对政府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政府传播主体意识的确立, 正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表现, 其本身就代表了政府的开放形象。政府的开放程度影响到公众对于政府的廉洁、勤政、效能等程度的具体评价。由于政府传播主体在公众的意识中具有权威性, 所以其对某一事件发表的看法、言论等, 在公众的心目中, 就是政府的形象。
政府传播主体的构成要素
在现代媒体环境下, 政府主体传播是一个动态的、交互的、复杂的双向传受过程。从传播过程的诸环节来看, 政府传播主体主要由信息源、价值取向、发布人、传播载体、受众、传播效果等六个要素构成。
信息源。信息源是传播的源头。政府传播主体要具备还原事实的权威与公信力, 表达真实的能力与素养, 传播务实的诉求与策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信息和意见表达不仅便捷, 而且巨量, 真假混杂, 传播媒介和环境广泛。政府传播主体是以准确还原事实真相赢得话语权威和公信力, 以真实、权威的信息, 澄清和消除不真实信息的传播源、传播媒介和传播影响, 让公众从政府传播主体获得真实的信息。
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政府传播主体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决定了政府对客观事实的判断标准和评价依据, 影响或引导公众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取向。另一方面, 不同媒体出于自身所代表的集团或阶层的利益诉求, 会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 选择、加工和放大政府在处理事务中的某些形象, 造成政府整体形象在传播中产生偏差, 从而使受众在媒体所营造的拟态景象中对政府产生误读。
发布人。政府传播主体的发布人通常由政府机构、政府官员、新闻发言人和网络发言人等具体承担, 并与一定的传播与互动方式相对应。政府机构主要是通过公报、通告、门户网站、向媒体提供新闻稿、主动或被动接受信息申请进行政务信息公开等方式进行传播, 以从政府到媒体、公众的单向传播方式为主。每个政府官员除了以语言表达的政府信息传播形式之外, 其工作行为也是一种直接的传播方式, 可以被媒体和公众披露、解读和评论, 并直接承担着与媒体和公众进行交流、服务的责任。新闻发言人和网络发言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体现了政府传播主体在传播过程中面向媒体和公众的主动性和社会责任, 是政府专门行使传播主体功能的具体责任人, 必须主动做好与媒体和公众的信息沟通, 组织实施各种政务信息的传播, 回应媒体和公众对政府的信息及意见的诉求。
传播载体。目前, 随着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传播载体也由过去的以传统媒体为主, 扩展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重的格局;同时, 以人际交流形成的口头传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在新兴媒体技术条件下更加便捷。就传统媒体而言, 其报道深度和话语的权威性仍然占据着优势地位, 在现阶段是政府主体传播的重要载体。新兴媒体更多地是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信息传播的平台, 其传播的功能更为强大。政府主体传播必须重视和发挥新兴媒体的传播功能, 实现政府意志与公众意愿、政府形象塑造与公众对政府形象认知的充分沟通与良性互动。
受众。政府主体传播的目的在于形成、巩固或改变目标受众对于政府的认知, 从立场、观点、方法的理性思维, 到态度、情感和信心等感性体验, 都是政府形象得以构建、修复、完善或颠覆、损毁、缺失的环节, 这也是媒体传播效果所要实现的深层次目标。受众认知是政府形象传播的归宿, 根据人们一般性的认知规律, 可以从情感共鸣、观点认同、行为激励等三个递进的方面, 不断提升受众对政府形象的认知水平和认识积累。
【以责任为话题的说明文】推荐阅读:
以需要责任为话题九年级作文07-13
责任为话题高中800字作文10-22
高一作文关于责任为话题700字06-19
以礼貌为话题的作文05-24
以代价为话题的作文05-26
以心情为话题的范文05-26
以台阶为话题的作文06-04
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06-07
以志气为话题的作文06-11
以生机为话题的作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