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精选13篇)

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 篇1

第11周11.10~11.14第八课洗手绢2 第12周11.17~11.21第八课洗手绢 第13周11.24~11.28第九课火车开啦2 第14周12.1~12.5第九课火车开啦

第15周12.8~12.12第十课唢呐配喇叭1 第16周12.15~12.19第十一课新年好2 第17周12.22~12.26第十一课新年好 第18周12.29~1.2复习1 第19周1.5~1.9期末检测1 第20周1.12~1.16期末检测1 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韵母。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da、dadadada、da(a)、dadada、dadadada、da(aa)、da空da等节奏。)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

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教学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习。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艺术性: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 篇2

刚上一年级的学生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 对新的环境、新的上课方式有种陌生感。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不要急于按照课本进行教学, 要引导学生逐渐适应这种生活, 让学生有个适应期。那么, 在适应期, 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呢?首先, 师生之间要相互认识, 通过自我介绍, 彼此有了熟悉感, 能够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其次, 老师要带领学生认识音乐教室里自己的座位, 让他们记住自己上课时该坐哪个位置;再次, 教师要带领学生认识音乐教室的钢琴以及其他乐器, 对音乐有初步了解, 调动学生兴趣。最后, 教师要告诉学生上课时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学生,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适应期, 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 教师要带领学生感知音乐。如上课前学生进教室时播放一些具有进行曲风格的音乐, 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踏步很有精神地走进教室 (或者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姿势进教室) , 初步培养学生乐感。还可以引导学生伴随老师的琴声, 学会起立和坐下 (钢琴上行的琶音代表起立, 下行的琶音代表坐下) , 师生之间的问好也可以用唱来表现。

例:

听赏课的教学中, 第一, 教师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听音乐。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 上课好动, 很难坐得住, 这就要求老师先教他们学会安静地听音乐。第二, 教学生学会交流音乐的听后感, 并且能够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不需要整齐划一, 每个学生对音乐都有自己的感受, 每一个学生做出的反应教师都要及时肯定。

唱歌课的教学中, 第一, 教师要教会学生认识音符的唱名, 慢慢地能够视唱一些简单的歌谱, 为以后中高年级的教学打好基础。有些老师不重视学生识谱的教学, 习惯了老师教一句, 学生唱一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如果教会了学生识谱, 让他们自己能够跟随钢琴视唱简单的歌谱, 自学歌曲岂不更好?第二, 教会学生正确的唱歌姿势。不正确的唱歌姿势会影响学生身心发育以及唱歌时气息的流畅性。第三,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一年级的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有的学生一节课都不张嘴唱歌, 也从不举手发言, 就在那安安静静地坐着。这是我们平时忽略了对孩子们自信心的培养, 导致他们对自己没信心, 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所以, 我们应该从一年级开始, 鼓励学生能在同伴面前大声歌唱,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我尝试用分小组演唱、找小伙伴一起唱、独唱等方法引导这类学生逐渐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开口唱歌。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用批评的方式会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 对音乐课、对老师产生厌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各种方式引导每个学生愿意和同伴们一起整齐歌唱, 一起参加唱游活动, 并且能够愿意与老师以及同学交流。

在学歌曲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正确体会这段音乐的情绪并引导学生自主创编一些简单形象的动作来表现歌曲。其次, 每首歌曲表现的节奏是不一样的, 教师带领学生按着节奏读歌词、或者说话, 可以帮学生更快地掌握这首歌曲。

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 篇3

【关键词】一年级 音乐教学 自我主体感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46-01

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督促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音乐教育越来越具有吸引力,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口传心授”变为“师生互动”,课堂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强调“培养学生自我主体感”。同时教师的形象由教书匠转变成了设计师、指导师、合作伙伴。诚心诚意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把学习的舞台让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这才是时代呼唤的课堂,是符合现代教学基本理念的课堂,更是学生渴望的课堂。现在的音乐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

一、建立学生自我主体感意识

个人主體感是指儿童通过主动地感受音乐,形成丰富的内在体验,进而实现作为生命主体的成长与成熟。这种主体的内在体验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1、感悟生命。 “在我们的内心及周围,引领一切的音乐在宇宙中持续演奏着”。音乐蕴含着人类生命中所有的情感与灵性,又是人类解读和感受生命之美的表征。所以对处在社会化早期的中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教学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悟生命、思索生命,要让他们在感悟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这种对生命的感悟不仅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潜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使师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丰富人格。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社会生活的前提,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应促进儿童人格的形成与丰盈,包括对现实生活世界中诸关系的理解。如:《小小少年》、《送别》、《七子之歌》、《红蜻蜓》等的学习与欣赏,使儿童在对自己、他人、祖国、大自然的理解中体味生活、学会做人。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学生只有个性的差异、只有人格表现的不同,但无论是具有出色表演才能还是缺乏音乐天赋甚至是“五音不全”的学生都具有美的体验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凭借自己独特的感受方式成为众星中的一颗。二是教育教学中的年龄特性。音乐欣赏、音乐演奏、音乐学习都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度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 传承文化。文化即“人文化成”,是人全部生命实践的过程及结果。文化是相通的,因为人类具有相同的生命本性和生命需要;文化是多样的,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会生成不同的文化。音乐作为文化形态中重要的构成因素,当然也具有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要求下,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应追求并保持标准多样、内涵丰富的理念。音乐是无国界的,世界各国的优秀音乐都可能适合中国某一地域儿童欣赏,音乐的表现手段又是民族性的,区域音乐是民族乃至世界音乐的有机构成,没有个性就无所谓整体。音乐表现与音乐体验只有在生成它的区域文化中才有可能获得真实的生命和意义。音乐学习、欣赏、表现都需要建立在这一前提下,其标准不应该外在于儿童生命需要和生活理解,儿童教育教学应该立足于传统、本土、自然特色,同时根据实际条件积极放眼现代、异域与社会风情,才能正确解决新时代音乐发展带来的文化传承问题.

二、培养学生自我主体感

强调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主体感”的核心理念,实质是要通过整个互动过程张扬学生心中的音乐体验、放飞学生的音乐想像、成就学生的音乐意识,使学生有心情体验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成为一个具有人格之美的人。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美是人生命的固有尺度和追求,从儿童时代形成的这种素养对于实现美丽的人生来说格外重要。以下针对一年级学生音乐课堂提出几点培养学生自我主体感的方法。

1、暗示。

可以采用语言、事物、背景音乐等手段,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影响并改变学生的认知态度,自然流畅地引导学生实现教学意图。如为感受彝族《阿细跳月》的风情,要让学生先了解其节奏律动,可以说“今天我们一起外出,请大家跟上老师的节拍,可不要掉队呦!”于不经意间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2、模仿。

模仿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声音动作、性格表情甚至思想情感等。模仿是随时进行的,学生可能是自觉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这就要求教师示范得合理有效,在发声练习、器乐演奏、舞台表现等整个教学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人格权威。

3、感染。

通过创造生动真实的情境,引起学生对作品所表现的情绪状态的无意识趋从。感染的方式是多样的,凡是与音乐作品相关的信 息 都 可 以 经 过 有 效 把 握 而 成 为“感染源”。可以利用幻灯片:如学习《太阳出来喜洋洋》时,用幻灯片来创设大山里云雾之中太阳刚刚升起的场面,这样一个既有听觉、动觉又有感觉、联想的立体空间将学生引入了大山。可以去亲身感受大自然:如学习和演唱《春天在哪里?》时带学生去公园、原野、或春意盎然的郊外。可以演说音乐创作者的经历和作品背景:如欣赏《二泉映月》,介绍阿炳辛酸的生活和不屈的性格。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生动的表象,还受到情绪上的感染,进而引发学习的欲望,激扬起生命的热情。

4、引导。

在引导歌曲风格中,解决难点问题每个地区的民歌都有自己特有的风格。如上新疆歌舞音乐时,就设计了难点问题:你认为新疆歌曲有什么风格?让学生很快说出答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设计上我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引导。首先老师边跳边唱歌曲,让学生观察老师运用了新疆舞蹈中哪几个有代表性的动作,让学生模仿老师一起做一做。然后教唱这首歌曲,让学生找找歌曲中的特殊音,听听是怎样演唱的,老师一边演唱一边做动脖子的动作,全班学生全体模仿,感受新疆歌曲的韵味。学完了整首歌曲,让学生说说新疆歌曲的风格。在每一个音乐作品欣赏或者学唱时,巧妙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快乐参与课堂。

5、鼓励。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教师要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变成演员、导演,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为此音乐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在自信中进行,引导学生自信表达、自信探究、自信创造。如歌曲有一次一堂教唱课将结束时,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们已学会了全曲,我建议全班来合唱。”我鼓励说:“好,你安排。”这位学生将同学们分成三组,有的唱第一声部,有的唱第二声部,有的用打击乐器伴奏,还有一个人指挥。歌曲一唱完,我热烈鼓掌,给学生极大的鼓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完全能够展现自我,充分发挥了自我优势。

参考文献:

[1]王英奎《音乐新课程教学法》(北京)开明出版社*

[2]莫林·德拉帕%音乐疗伤&(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年级音乐教学总结 篇4

时光荏苒,忙碌中时间脚步已经悄然走远,转眼半个学期就过去了。的确,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新的一年即将结束,在这里,我对自己这一学期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做一个回顾和总结,以促进今后能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学的工作。

一、教学方面:

1、认真备课:本学期我采用的是书面备课的形式,按要求有单元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每一课也都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和详细的教学过程(学生、教师活动预设)。

2、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在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析、对教材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当然教学计划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教学计划应该再详细一点。

3、认真上课: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听音乐起立问好、听到相应的音乐保持安静。按照备课的准备实施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本学期期末,多数同学能达到优秀。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在课堂中我开设了“小舞台”等栏目,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表现欲。同时我还注重学生学习、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学生的肆意课堂的行为掌控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注意把握尺度,增强幽默力量。

三、教学研究

为了使自己在教学水平及业务水平都有所提高,本学年,我加强了自身素质的培训,积极参加了组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对音乐学科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从每一节音乐课教学开始,都以打造一节优质课这样的理想来入手,对于每节课我都提前做了相当大、相当多的准备,在汇报课中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篇5

听赏歌曲《劳动回家转》

教学目标:

l.听赏歌曲《劳动回家转》;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的前奏。

2.练习山谷回声(词语卡农)。

教学过程:

(一)听赏《劳动回家转》

1。初听歌曲《劳动回家转》。歌曲描写了七个小矮人从矿井劳动完之后回家的情景。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想象一下,小矮人劳动一天是满载而归,还是空手而返?

2.教师提问,一上课同学们就回到教室,同学们是怎么知道开始上课了。学生回答,上课铃响了。教师继续启发学生,火车开了,有什么声音?“发出‘呜――”的汽笛声;军人齐步走,听什么信号?“一二一”的口令;运动员比赛,听裁判的鸣枪声;门铃响了,有人来了等等。

生活中许多声音就是信号,传递消息,给我们提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和帮助。

七个小矮人劳动的矿井里,他们用什么声音做信号呢?

3.复听《劳动回家转》

请学生边听音乐边思考,七个小矮人劳动的矿井里,他们用什么声音做信号提醒大家劳动结束了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歌曲前奏部分由慢到快的敲铁声:

4.敲打击乐器

清学生思考,怎样用学过的打击乐器模仿劳动结束的节奏。例如;

三角铁:

4个四分音符敲4下三角铁,十六分音符则用小金属棒在三角铁的两条对边滚奏。

5.第三次听音乐,回答问题

这首歌曲为什么是《劳动回家转》而不是《劳动歌》?除了敲铁声,歌曲中还有哪些声音告诉我们劳动结束了?

例如,小矮人吹口哨的声音。人们常在轻松愉快时,吹口哨。

例如,歌曲结束时,小矮人歌声越来越弱,表明小矮人在行走的路途中,而且越走越远,歌声渐渐消失。介绍了歌曲背景的移动和变化。

再如,歌曲开始一声声“嗨嗬”再接一声声“嗨嗬”,仿佛小矮人行进在山谷中,高亢的呼喊声在山谷回荡,给人以开阔深远的环境联想。

(二)词组卡农

1.山谷回声

听《劳动回家转》,说说山谷回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一个声音还没完,第二个同样的声音又传来,第二个声音还没完,第三个声音又传来。

请学生模仿歌曲,用“嗨嗬”一词,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做二声部或三声部卡农练习,营造山谷回声的效果。例如:

学生A:嗨嗬――――――――――――――――――――――――――――

学生B:嗨嗬――――――――――――――――――――――

学生C:嗨嗬――――――――――――――――

2.用学过的歌谣《唐僧骑马咚得咚》,进行二声部卡农。

3.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熟悉的词语或歌谣,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做简单的二声部或三声部卡农。例如:

(三)听音乐,走步

1.认识小矮人

请学生介绍七个小矮人的名字:害羞鬼、万事通、喷嚏精、瞌睡虫、开心果、糊涂虫、爱生气。

2.带着表情做动作

根据教材提供的插图,请学生各做一个劳动动作。例如,有挑担的、扛锄头的、推车的、抬筐的、铲矿的等。

跟着音乐,边做动作边列队齐步走。

(四)分组表演

请两组学生表演,一组用打击乐器敲前奏,一组演小矮人,注意在音乐渐弱时,慢慢回到各自的座位。

教学评价:

l.学生用打击乐器敲击前奏时,节奏是否准确。

2.学生是否喜欢与其他同学合作练习词语卡农。

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篇6

那么第二个环节我呢运用了动画片《龟兔赛跑》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先通过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再通过学学乌龟和兔子走路让学生根据音乐形象来挑选小乐器,跟着鼓点和琴声走一走,反复感受两段音乐不同的情绪,同时也很好的复习和巩固音的强弱、快慢,再通过形式多样的故事表演,让小朋友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收到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第三个环节也是一个拓展部分,让小朋友把三段音乐和三段影片配对,提高他们对电影音乐的理解。授课中,我用“音乐编辑遇到了麻烦”的假设,让小朋友帮助音乐编辑找一找的表现形式,既发挥了小朋友乐于助人的精神,又调动了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让小朋友融于此景、此音乐,很好的活跃了课堂学习的氛围,较好的巩固了前面学过知识。

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 篇7

据了解, 目前有“一定量”的中小学仍继续维持在以歌唱为主, 促进学生在学会歌唱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教学制度。对此, 我们不禁要问, 其中的“感受音乐”究竟感受的是什么?是音乐的本身, 还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开拓精神与创造性人才的长远教育目的?答案显然是模糊的。笔者认为, 强化、深化中小学以歌唱为主的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是非常必要的。长时期的歌唱教学告诉教者, 学生们很愿意唱歌, 但就歌声中所应感受的内容和教育目的而言, 却着实令人担心。作为新世纪、新形势、新特征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必须审时度势, 要有足够的能力使学生从小就要牢牢定位在热爱祖国、关心父母、关爱他人这个红色的主导动机上来, 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开拓精神与创造意识。

记得柯达伊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培养一名音乐教师要比培养一名指挥家重要十倍!一名憋足的指挥, 他只不过会失败一次, 而一名憋足的音乐教师要连续失败30年, 扼杀30批儿童的音乐爱好。”因此, 笔者认为, 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出现的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可能与我国中、高师音乐教育的不完善有一定关系, 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他方面的原因, 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问题是否出现在专业设置、目标建设或管理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 国外的一些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先后在我国扎根落户, 如:奥尔夫、柯达伊、铃木、卡拉姆·科恩、综合、达尔克罗兹等教学法。其中的“综合”强调的是综合音乐感, 而达尔克罗兹多是指体态律动。经较长时间的实用检测, 这些教法均有不同的美育特征, 总体应视为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而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总是围绕着歌唱打转转, 不能恰到好处的把握其中的新思想、新体系, 表现出更多的随意与盲目。致使奥尔夫教学法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拍手跺脚;达尔克罗兹教法造成了一派热烈与欢腾;综合音乐感教学就是让学生用笔画音乐, 这种“高即兴”中的随心所欲把中小学的音乐综合课搞得形似神离。

以上阐述了“以歌唱为主与歌唱过程中的感受问题”。接下, 仅就某教师课堂教学如何对待音乐中的“听”和班级内几位同学已近变声初期的教学安排, 扼要发表一些粗浅的认识与看法。

古往今来, 无论你是否从事音乐工作, 音乐中的“听”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问题, 它既是音乐和美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又是社会每一成员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高度关注音乐美与感受音乐的同时, 还要注重学生听觉能力的发展, 这是歌唱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歌唱中的“听”是发展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根本基础, 舒曼曾说:“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这句话千真万确。如果听觉能力不足, 将直接制约音乐能力的发展与建设, 甚至丧失音乐的欣赏能力, 导致生活质量的降低, 对于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来说将是无以弥补的遗憾。

稍大一些同学的变声期更不应忽视, 因为变声期是每位学生不可回避的生理现象, 此时教学中的高声放歌显然不妥, 所以教者要高度注意监测和观察。中学阶段往往是学生人生立志的关键期, 强烈的求知欲、浓厚广泛的兴趣早已不能在教者精心选择的歌曲中得以释放。同时, 变声期的嗓音又会不同程度诱发他们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落差, 致使轻者自尊心受挫, 重者可使本来较好的音乐天赋丧失殆尽, 从此终身告别音乐, 所以教者一定要高度重视。

教者不妨在音乐课中有针对性的添加调换一些围绕音乐其他知识的内容予以填充, 这样不仅可以抚慰他们不能放声歌唱的遗憾, 反而会激记起他们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 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合理、人性的解决了他们变声时段的嗓音保护问题。据了解, 国外有些做法虽不是为了大龄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而设, 但对我们可能会有些启发。早在30多年前, 澳大利亚著名音乐家卡拉威教授就曾在《澳大利亚音乐教育》杂志上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 意思是说:“从表演音乐到聆听音乐, 再到创作音乐是十分可行的。”并特别指出:“成人与孩子自己弄音乐得到的乐趣是加倍的。”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也有卡拉威教授所指的这类情况, 目的多是针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诸如:在多数音乐发达国家, 中学一年级就设有歌曲创作课, 允许学生随心所欲、大胆自由的创作, 同时还有更多的内容供变声期孩子练习。如做一些旋律与节奏游戏性质的写作练习, 这些与歌唱相比会更卓有成效的发展学生的智能, 增强与建立他们对音乐的感受, 对音乐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奥地利、德国、瑞士等国都各有千秋, 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世界上没有一本可以适用于任何人的教科书, 因为会受限于每个人的个性、性格、兴趣、能力、理解的差异等因素, 所以教师必须要予以精心打理, 相互调配, 实施教学。

面对祖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只争朝夕的开拓改革意识, 紧紧围绕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 不断丰富综合课的内容建设与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创新, 相信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春天一定会早日到来。

摘要:为尽快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教委最新“普通高校专业设置与管理规定”和我院的“四年规划”。文章对我国现行的中小学以歌唱为主的制度设计, 在课堂歌唱教学中的“听”与部分变声期学生在教学进行中的保护性施教问题, 借鉴并整理国外部分切实可行的教育理念与措施, 予以综合, 独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具体的方法手段。

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 篇8

关键词:“一师一优课”;小学音乐;有效利用

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大脑发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传统的音乐教育比较死板,学生就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和示范来进行学习和模仿,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提高,也没有很好的想象力,而改革之后创新的“一师一优课”就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传统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育部门虽然已经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是,由于教育部门没有经过实地调查,对学生学习音乐的状况加以了解,再加上一些老师不能认识到音乐教学的真正目的,不能深切体会音乐带给人们的艺术性,不能把音乐的精髓传递给学生,导致学生学习音乐的问题频发。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仅仅靠一本教材来教授音乐显得那么单调、枯燥,这样的局面令人担忧,急需改变,由此,“一师一优课”应运而生。

二、“一师一优课”的提出与认识

“一师一优课”是现阶段最火热、最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国各地的小学课堂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开展此项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校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使现代的网络资源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全面提升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进行具体教学的能力,改变传统落后陈旧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同时,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影像资料等高科技手段,能够充分把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调动起来,让课堂变得充满活力,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如果这样的课堂多开展一些,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出更加优秀和有能力的教师队伍,并创造出优秀的课堂教学资源供大家分享和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网络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

三、“一师一优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小学新版人教版音乐教材的指导和与网络及信息资源的结合下,“一师一优课”的具体应用方式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音乐教师在网上“晒课”。音乐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班学生的音乐教授讲义,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制作自己的网上授课视频,在“晒课”前要进行具体的研究课程活动,在“晒课”之后还要进行观察和改进。

第二阶段,进行评选“优课”活动。各位音乐教师在网上“晒课”之后,学校要根据音乐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标准,对这些课程进行筛选、投票、推荐,最后选出所谓的“优课”。

第三阶段,在“优课”基础上制作精品课程,供各位同级及同学科的音乐教师学习和借鉴,并通过音乐老师之间的交流,给出合理的建议,不断进步。

第四阶段,评选出整个活动中表现最出色的一位音乐教师,授予“名师”称号,作为其他教师今后学习的榜样。

四、“一师一优课”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

1.对于音乐教师的积极作用

在“一师一优课”的活动指引下,音乐教师学会了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来使课堂变得灵活、有趣味,自己授课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并且在丰富的资源利用下,教师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大力提升,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体会音乐带给人们的灵感、美感和艺术感,在音乐的世界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造诣,尤其是对于资历较老的音乐教师来说,更是如此,让他们更快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音乐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更大的进步,创造出更好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学习。

2.对学生的巨大帮助

“一师一优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是对教师的挑战和帮助,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更大,因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学生。在“一师一优课”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会感到好奇,产生了解这门课程的兴趣,进而逐步参与到这样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来,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认知能力以及创造力等都有巨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真正魅力,因此,热爱音乐的学生能陶冶情操,使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一师一优课”是适应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程体系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改进传统小学音乐教学的弊端有很大的帮助。笔者认为,其他学科也应该借鉴和运用这种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极大的帮助,能够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魏媛.学生音乐素养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Z5).

[2]龙哲妮.以音乐实践活动促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土风舞》的教学与反思[J].新教育,2014(08).

一年级音乐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篇9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本学期,我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二、基本情况

本级共有学生135人,女生55人,男生80人,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遵守纪律,课堂能够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思想品德高尚,热爱集体,表现积极良好。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学习没有兴趣和上进心。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作业拖拉,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制定如下计划:

三、教学目标

(一)思想教育:贯彻党的两思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健全德育、美育网络,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改革进取,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爱老师、爱父母的优秀品质。

(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与兴趣

5、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6、通过律动训练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7、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材重点难点

1、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加以德育教育。2、动、听,特别是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以及节奏训练。

5、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

6、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7、让学生在“唱游”、“律动”、“表演”中学习,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

8、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9、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10、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2、让学生在“唱游”、“律动”、“表演”中学习,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

3、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4、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5、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2——3周 演唱《我今天上学喽》 第4——5周 演唱《温暖的家》

第6——7周 演唱《爷爷过生日》 第8周 听赏《雁群飞》

第9——10周 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听赏《小列兵》

第11—12周 演唱《小白兔乖乖》 第13——14周 演唱《好孩子要诚实》

一年级上音乐教学计划 篇10

2012—2013学第一学期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真正让音乐教育成为美育教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在音乐的良好氛围中体验情感,深化情感,升华情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才入校,需要老师进行大量的引导规范工作,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以及上课习惯等方面加以规范。在兴趣中掌握最基础的音乐技能以及音乐感受。

三、教学要求:

(一)、歌唱

1、学习演唱课本上的歌曲。

2、教学中融入简单的音乐知识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兴趣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3、教唱歌曲遵循听录音范唱,教师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4、每学一支歌曲,每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展示,若有不正确的地方老师及时教正。

(二)、发声练习: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音高;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时保持音高,声音要饱满、圆润。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演唱本册书中的歌曲,并能通过演唱体会歌曲的情感,表现情感。

2、在歌曲的学习中获得相关的音乐知识,并能对这些音乐知识进行运用。教学措施及方法: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在宽松的气氛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各单元课时安排:

课题课时

一、小手拉小手3

二、听,谁在唱歌3

三、快乐的一天3

四、花儿朵朵3

五、秋天的歌3

六、森林里的故事3七、八音盒响丁冬3

八、新年老人走来了3

周艳

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 篇11

关键词:音乐课堂;游戏教学;注意事项

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音乐游戏教学十分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形式灵活多样且极具趣味性。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等,形式活泼,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对音乐教学的简单认识

音乐游戏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入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游戏活动,并将游戏和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等高度结合在一起。音乐游戏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创造性等,可以显著提高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开展音乐游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开展的意义

1.增加音乐课的趣味和活力

经过长期的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人们发现对于很多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音乐”是很有趣的东西,大家也普遍表示出对音乐的喜爱和浓厚兴趣。但是,学生却并不喜欢上音乐课。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很多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认为音乐课十分枯燥无趣,且教学教学形式呆板。所以,有限的趣味无法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但是,音乐游戏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音乐游戏具备了较强的趣味性,充分地满足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实际需求。通过各种音乐游戏,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于是,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的催化下,以往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的沉闷和枯燥一扫而空,音乐课堂变得趣味十足、生机盎然。

2.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表现空间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希望将自己的才能充分地展示给身边的人,并得到大家的认可。以往的小学音乐课形式刻板,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很少。现今,在音乐游戏教学模式下,学生拥有了较为充足的表现空间,得到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动物说话》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听一下各种动物的唱歌声。然后,教师便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做游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分别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例如,小兔子、小鸭子,还有小马等。并引导学生一边表演游戏,一边演唱歌曲。于是,学生全身的器官都被利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表演和学习之中,从而充分地表现出自身的才能,并且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通过参与音乐游戏,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也得到了锻炼,音乐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通过认真观察加深理解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几乎不经过大脑的思考。但是,采用游戏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亲自的参与,细致地观察和思考,可以更好地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打击乐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鼓上的小米粒》音乐游戏。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五颜六色的小米粒,然后将小米粒分发给学生。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将小米粒放在小鼓上,采用不同的力度敲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力度下小米粒的情况。于是,学生发现,小鼓敲得越响,小米粒就跳得越高。通过观察和思考,更好地加深了学生对打击乐的认识。

三、音乐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开展的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广大教师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1.游戏选择问题

在选择课堂教学所用到或创设的具体游戏时,教师要注意充分考虑教材相关的音乐知识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2.游戏说明

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要对游戏进行适当的说明,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游戏的相关注意事项。

3.教师指导

在具体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虽然是主体,但教师也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相互配合等。

4.具体形式

在游戏的过程中,具体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形式,例如,学生集体参与,或者分小组进行表演等。

总之,音乐游戏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热爱音乐、学习音乐。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效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吴嘉阳.让游戏架起更好体验音乐的“快乐之桥”: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7).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浅析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 篇12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中首先是激发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情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设计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奇妙的课堂学习舞台, 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积极、主动投入学习, 展现自己的个性。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精彩开头, 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如欣赏二年级《动物狂欢节》一课时, 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调作好开场白, 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设计的场景。“同学们, 开往森林王国的汽车马上就要出发了。”让同学们随着音乐律动进入教室, 这时我采用多媒体营造了强烈的森林气氛, 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美丽、神奇的大森林, 许多动物在迎接他们, 还有漂亮的蝴蝶、小鸟翩翩起舞地飞出, 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心, 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 这时,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听辨各种动物的叫声, 并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 虽然没有看见真实的动物, 但他们能通过音乐感受到狮子的威武神气和大象的憨态可掬。这样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需要, 刺激了同学们的求知欲, 达到培养学生们学习兴趣的目的。

通过教师的引导, 同学们在听辨和模仿的过程中, 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时学生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模仿的能力。有的同学表现出象只威风凛凛的狮子;有的象只温柔可爱的小狮子,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不仅为教学的下一个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趣。

二、让音乐课堂动起来, 活起来, 为音乐课堂注入活力

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中, 当学生听到欢快、富有动感的音乐时, 他们往往会很开心, 并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热情舞动;当学生听到低沉、舒缓、抒情的音乐时, 他们的动作就会变得轻柔、舒展起来。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 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 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大鹿》这首歌曲, 从歌曲曲调上看比较平淡, 而且音准不容易掌握的“4”多次出现, 如果直接教唱, 学生不易学会。根据这种情况, 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内容, 然后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小兔和大鹿, 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扮演小兔的同学充分表现了兔子为了逃命的那种急切心情;扮演大鹿的同学也表现出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游戏表演进行的顺利而愉快,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分组表演后, 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随后教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 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

三、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有限,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巧设问题, 并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的设计, 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 鼓励学生自由探索, 自由创造, 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低年级学生对打击乐器兴趣很浓,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 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 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在音乐课堂上, 激发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 树立自信心, 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发展, 天真活泼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在这种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 孩子们学生通过歌唱、表演、创作, 达到对歌曲的体验, 师生之间平等互动, 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认知情趣, 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 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上, 运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 激发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 树立学生自信心, 采用科学方法, 让音乐课堂动起来, 活起来, 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发展, 天真活泼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同时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包含了“听听”、“唱唱”、“拍拍”、“动动”、“敲敲”、“跳跳”、“玩玩”、“想想”、“看看”、“画画”等部分,将学生带进音乐的世界中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将学生置于活生生的音乐体验之中,充满着学生们浓郁的生活气息。根据一、二年级的学生好动、爱玩的特征;好奇心强、喜欢动物的特征;喜听故事、喜欢带有情节性音乐的特征,提倡:在玩在学。在教学中,以音乐的各种要素如:音高-节拍、节奏-节拍、调式-调性、速度、力度、音色、和声、曲式等作为“经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各种要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历史”、“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科学”等系列板快为“纬线”,“经纬”交融,从而形成了整体与局部的多层建构和别具一格的教材体系。重难点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的、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加其他音乐表现活动,乐于参与即兴创作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本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教材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十六课, 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重点内容),依次是《童谣新唱》、《感知音的高低

(三)》、《十个小印第安人》、《律动音乐〈向前走〉》、《感知音的力度

(二)》、《学唱中外童谣》、《认知音乐节奏

(一)》、《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小鸭和大灰狼》、《感知音乐节拍

(一)》《小小的船》《感知音的高低

(四)》、《到这里来享受音乐

(二)》、《落水天》、《唱唱,跳跳》、《我要做好孩子》、《看画听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歌曲16首:《落雨大》、《海娃变油娃》、《小铃铛》、《瑶家儿童爱唱歌》、《十个小印第安人》、《先前走》、《火车跑得快》、《拍手谣》、《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小毛驴》、《划船比赛》、《小小的船》、《牧童遥》、《摇篮曲》、《落水天》、《哇哈哈》、《好孩子要诚实》、《小鼓响咚咚》、《司马光砸缸》。其他为欣赏内容。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四、教学重点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

2、听长短音;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4、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作出相应动作;

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片段,初步感受风格。

五、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

六、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5、强化有关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音乐能力。

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赶海下一篇:童年,再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