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长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推荐14篇)
我参加农村小学校长现代远程理论的学习,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学习,使我不仅更深层次了解教育政策法规,而且准确把握《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法规》《校长专业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施策略》特别是《校本培训设计》为谁培训设计?如何整合和利用培训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薄弱学校改造的对策》《校园安全》等课程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这次培训学习,不仅是一次理论性学习,更重要是如何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来更有效指导学校工作,努力使学校工作更好的适应新形式下学校发展的新需求。为此,我个人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通过校本培训班学习,树立了创新的观念和思维,实现学校教育的稳步发展。例如:在学习《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使我深刻认识到农村课改几年来也取得可喜的变化。教师的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改变。但在不断变化的前提下,对新课程实施影响因素依然存在,不同水平的人更加深刻理解课程实施为成功课程实施创造条件。如《校本培训设计》以往我们当校长的忽视理性认识,认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是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情。但通过学习有关教育法,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校长的责任感,它是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必须参加五年一轮的继续教育。促使基层学校一定制定好《教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通过集中培训、分散培训、自学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要求教师结合实际,立足教学实践,由学校和教师自主开展。不必脱离工作岗位,教学中需要什么?教师需要补什么?只有一线的教师知道。因此,学校必须把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好,更好的让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好。
二、通过培训学习,就要求我们将理论落实到工作中,贯穿于工作中。
通过培训学习,专家的引领,我本人通过网上四个模块学习,认识到专家的讲解针对我们一线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解答。尤其是一线教育案例,使我们做教育工作者必须反思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什么?如何在《校长专业发展》中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校长对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是否用新理念解读课程标准,是否站在解读角度中了解课程带来的变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对校长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并通过案例的研讨,专家对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校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给予具体案例,每一个环节都详细提出教学建议,便于教师实施。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认识到我们忽略的问题,正是我们学校今后中要解决的问题。
三、通过培训学习,就要求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增强责任心,正确审视学校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培训,促使教师面对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如何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如何面对农村学校师资老龄化,学生流向城市学校。说明家长对教育期望值比较高。更重要的说明我们忽略农村教育的师资培训,学生渴望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面对农村学校薄弱的环节。通过培训,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的对策》不仅仅是一个理性的认识,更深层次的从实际出发,思考面对薄弱我们应该怎么办?更清醒的认识到学校不仅仅是基础的薄弱、更重要的是硬件设施的薄弱。其次是师资的薄弱?我们应该构建学校制度,实现薄弱学校改造校本管理制度建设及学校文化营造。努力使薄弱学校走出困境。其次加强教师培训,我们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学生?值得当今校长的不断反思。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
缩小城乡差距,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课题之一。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 农村小学校长的素质至关重要, 搞好农村小学校长培训意义重大。
1 农村小学校长培训现存问题
1.1 政策落实不力
198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 指出要在五年内对中小学校长普遍进行一次不少于300学时的岗位培训, 1997年教育部颁发《实行全国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的规定》, 规定中小学校长必须参加岗位培训, 并获得“岗位培训证书”。1999年12月,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签发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规章, 该《规定》就培训的指导思想、内容与形式、组织与管理、培训责任等做出了详细规定。
1.2 培训经费不足
培训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农村小学校长培训的一大难题, 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校长。这些学校, 每年的办学经费都捉襟见肘, 甚至举债进行“普九”。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校长没有经费参加培训, 只能是固步自封, 关门办学。如果行政命令要求必须参加培训, 有些农村小学校长不得不自掏腰包, 甚至举债参加培训。
1.3 工学矛盾突出
农村小学校长大多数居住在农村, 而且绝大多数兼课, 同时也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 校长既要为学校的生存忙碌, 又要承担家庭的生活重担。农村小学校长希望参加培训, 愿意更新自己的知识, 扩大自己的视野, 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但是, 农村小学校长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日常事务, 使得他们疲于奔命, 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培训。
1.4 培训师资匮乏
校长培训的师资队伍对校长培训的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由于基层教育资源贫乏, 教育经费短缺, 各地校长培训机构是依托于教师培训机构的, 是教师培训机构的一个职能科室, 以干训部的形式存在, 甚至有的县区仅有一两个教师负责干训工作, 很多还不是专业对口, 缺乏中小学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 不能深入农村小学一线, 对农村小学校长的实际工作不够了解, 所进行的培训也只是纸上谈兵, 根本谈不上校长培训师资建设的问题, 致使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实效性不高, 难以满足农村小学校长培训的需要。
1.5 培训方法单一
农村小学校长一般参加县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培训, 由于种种原因, 很多进修学校硬件设施不够, 人员配备不齐, 所采用的培训方式仍然是单纯的讲授式课堂教学, 忽视实践活动, 缺乏交流、研讨和互动, 很少有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参观考察等教学模式。这种培训方式很难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致使培训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1.6 缺乏评估体系
农村小学校长参加培训之后, 并没有有效的评估体系对校长的参训情况进行评估, 有些校长忙于事务性的工作, 不来参加培训, 也会蒙混过关。缺乏高效的校长培训评估体系也使得农村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不高。
2 提高培训实效性的对策
2.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在国家制定的有关校长培训的规章制度基础之上, 建立健全适合本地区农村小学校长培训的政策法规制度, 把校长培训工作放到较高层次来抓。要使培训规范化、制度化, 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引导培训者的培训行为。整个培训活动需要完整的制度或规定来规范, 需要清晰的流程设计, 对培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或标准。教育行政机关、培训机构以及参训校长都要严格遵守各项培训制度, 从而在制度规范上提升培训的实效性。
2.2 建立专项培训经费
根据各地预算内财政经费对培训经费的支持程度和本地教育费附加增收的数量, 按照一定的比例对校长培训经费进行拨款, 制定一个最低比例, 各地教育费附加中必须有不低于这个比例的经费用于校长培训。要充分发挥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作用, 设立中小学校长培训专项经费, 还可以加大宣传力度, 吸引社会资金, 资助农村小学校长培训。
2.3 提升培训队伍素质
农村小学校长培训师资力量欠缺, 能够担任校长培训课程的教师比例很小, 这是短时期内难以解决的客观现实。改变这一现状, 要立足现实, 农村小学校长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用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办法, 培训机构的专职师资主要从事培训管理组织工作, 教育行政机构的官员以及资深的中小学校长聘为兼职教师, 适当聘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2.4 创新校长培训模式
实践性课程必然呼唤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模式。农村小学校长培训应创新培训模式, 打造更加适合的培训模式, 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例如: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培训、行动研究式培训、技能训练式培训、问题解决式培训、个性化培训等, 将理论、实践、问题、探究、反思、协作等多项元素融合在一起, 呈现出问题导向、实践本位的校长培训模式发展的新趋势。
2.5 依托优质资源培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网络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 网络培训模式悄然走进中小学校长培训, 并起到重要的作用。网络培训模式具有省时、省力、经济, 并能充分体现“学员中心”价值取向的优势。农村小学校长培训工学矛盾突出, 将网络培训模式与其他培训模式结合使用, 对于提升校长培训的实效性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2.6 开展校长培训评估
建立农村小学校长培训质量检测体系, 不仅要进行培训期间的教学评估, 还要对校长培训后的效果进行后延性、实践性的跟踪监测和评估, 对校长培训进行发展性的评价, 建立校长培训跟踪调查档案, 以此促进农村小学校长的职业发展。
在农村小学校长培训的实践过程中, 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提升培训结果的实效性, 既是广大参训校长的迫切需要, 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保证, 这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 实现农村小学校长培训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褚宏启.走向校长专业化[J].教育研究, 2007 (1) .
[2]程振响.略论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3 (6) .
[3]苏君阳, 尚志远.校长如何参与培训[J].教育科学研究, 2008 (8) .
[4]褚宏启, 杨海燕.走向校长专业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5]应俊峰, 何杰.构建促进名校长成长的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3) .
[6]王铁军.名校长名教师成功与发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课程开发优势劣势
一、远程培训的内容定义
远程培训,顾名思义,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师生之间由于空间距离产生的问题,而形成的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远程培训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培训教师和学生不在同一空间;其二,教育机构对教育课程进行规划,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产生相应的影响;其三,远程培训的载体是网络媒体,它是连接培训教师和学生的唯一纽带;其四,提供交互平台,以供培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其五,在远程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在单独接受培训教师的授课,而非集体的形式,但是,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也可能集体接受授课,或者培训教师和学生集体进行面对面的授课。
二、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的优势
(一)开放性
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无论是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方式等都是具有开放性的。其中,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表现在:培训过程中,重视对校长才能的培养,校长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使得教育的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教学管理的开放性表现在:培训过程中,校长能够获得更多的基础教育的信息,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方式的开放性表现在:培训过程中,校长能够获得更多的不同背景下的教育服务资源,从众多的教育资源中各取所需,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二)灵活性
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中小学校长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这样有针对性的学习,可以更能满足校长自身的需求外,同时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其二,学习时间的灵活性。中小学校长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来调整每天的学习内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更快、更直接、更准确的学习,在网络覆盖和传播之广的基础上,教育资源可以随时被中小学校长所利用。
(三)学习的终身性
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知识的更新也是非常迅速。中小学校长必须不断的接受新知识、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新的教学方式等,这就要求校长要储备足够的知识,才能适应万变的环境。而网络的远程培训课程,能够结合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对课程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更新。中小学校长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
(四)资源的共享性
通过远程教育,利用网络给中小学校长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传统教育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在远程教育模式下打破,培训不需要考虑教室的问题、食宿的问题、交通费用问题和教学时间的问题,节省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同时,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可以被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受课的校长们所共享。
三、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的劣势
(一)校长对远程培训模式要求的不适应
网络培训与传统培训有很大不同,这种学习方式缺少传统学校的校园环境,培训者和受训者以及受训者和受训者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分离,受训者主要借助多媒体的教学资源和网络环境进行资助学习。很多校长对于远程学习环境和远程培训的特点不熟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因而,存在对远程培训的排斥心理。
(二)远程培训课程缺乏特色
现有的“远程培训课程”往往都是国家或地方对面授培训教材的网上“克隆”,还远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远程课程。
(三)远程培训质量监控体系薄弱
我国当前远程培训中学习测评相对滞后,学校监控机制缺失,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效果,使远程培训的可信度降低。在学习监控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对受训者学习的动机、自主意识和自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正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四、如何对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的措施
(一)培训中小学校长首先要培训其网络的学习能力
在网络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远程培训不仅提高培训的效率,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远程培训中需要用到的网上搜索,网上下载,网上学习等一系列的内容,同时还能用到一些对文字内容做相应的处理,对表格图标的标注,对特殊段落的标记等,要能够使中小学校长从根本上认识到远程培训的重要性和便捷性。不仅如此,还应该给他们安排一些学习课程,使其除了在线接受培训的知识外,还能在业余时间,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其逐步的形成自我学习和自我创新的意识,并能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中小学校长的远程培训,必须要使其对远程培训有更深的理解,这同时也是能够提高远程培训的先决条件。
(二)注重网络远程培训课程的研制与开发
第一,要能够合理的设置培训的课程。由于中小学校长在任职期间,有着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同时也具有教学的管理思想,在对他们进行培训的课程设置上,要能够结合其实际的工作和经历,立足于根本,设置课程的同时也要能够着眼于他们在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疑点难点。在课程的培训中,要能够听取中小学校长的管理理念和个人观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第二,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设计合理的课程,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课程支持服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以相关的问题或案例为出发点,采用网络技术的相应手段将实际工作中的情境再现,不仅能够引导校长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时也能够对学习的深度进行加深。对校长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培训教师要能够及时进行回复,形成教学的交互性,与此同时,也可以为他们提供网络交互的平台,以供进行随时的沟通。
第三,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对于网络教学资源,要能够同时结合各级培训机构,立足于根本,建立多方面、多元化、多角度的培训网络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中职教育、基础教育资源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最终为提高网络远程培训的发展做贡献。
(三)加强对远程培训的测评和监督
首先,要及时的对校长登录学习的次数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采取督促和提醒,以便其完成相应的学习。其次,对于培训教师和校长之间的互动,建立专门的监管平台,使培训教师能够及时并且完整的回复校长所提出的问题,提高互动的效率。最后,对培训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采取随机抽查制,最终保证培训的质量。对于测评的结果,培训教师要能够及时的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中小学校长的远程培训是一项纷繁复杂的重要工作,其存在着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最大化的发挥远程培训的优势来缩小其劣势,是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之一。推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的工作,是教育培训功能的深层次体验,同时也是网络教育所必经的过程。在网络化的大潮中,中小学校长的远程培训工作,是基础教育领域方面的又一突破。
参考文献:
[1]全宏瑞,温守轰,姚惠伶.论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方式方法[J].教育探索,2014,(07) .
[2]张晓艳.信息时代下远程培训的利与弊[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1).
二、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树立五种意识
1、学习意识——校长要做终身学习的引领者
社会的发展依托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看学校,而学校的发展还得看校长。俗话说,什么样的校长决定什么样的学校。要当好一名校长,首先必须勤于学习,唯有学习,才能进步。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要认真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和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刻苦学习的典范,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创新。
2、服务意识——校长是教师的后勤主任。
一名好的校长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zuowen.zk168.com.cn意识,当好师生的公仆,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镇守住自己的“阵地”,正确处理好和自己团队的工作、生活关系。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团队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教育质量意识——确立教育教学的质量意识,做“质量型”校长
政府和人民评价教育、学校的工作虽然是全面的、多角度的,但核心问题、关键点仍然是看教育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校长工作的核心是务必抓好教育质量。关注教学成绩,也关注育人功能。一所学校是否有竞争力,就必须看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要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
4、团队(合作)意识——实施精细化管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能动性
广安区郑山九年一贯制学校 蓝素文
今年9月,我认真参加了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完成了12门课程的学习。作为分管教育教学副校长的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方向,坚定了信心,努力提高贯彻国家教育政策的自觉性和执行力。
一、理念更新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校长既要正确把握办学方向,规划办学目标,领导教育教学改革,又要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懂得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还要懂得知识分子政策及特点,善于引导全体教师教书育人。
因而要实现三项转变:由行政领导向思想领导转变;由上传下达被动执行向创造决策转变;由片面追求升学率向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转变。
还要更新五种理念,这是一种力量,一种气质,一种氛围,一种个性,一种最宝贵的教育发展资源。
课程理念: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保障学生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要给学生留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教学理念:学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切实改变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做法,大胆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业绩科学评价的新方法,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创新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教材、1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注重实施校本管理,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与育人质量。
制度理念:校长有责任建立严谨有序的管理机制,依法规范学校内部治理机制。依法制订学校章程,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做到依法、按章办学。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体作用,促进学校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
文化理念:学校管理中比制度更重要的是文化建设。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夯实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不单纯是知识的简单传授,更重要的是施以学生厚重的文化气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风貌,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我们应根据自身的定位、文化背景和文化资源,提出办学目标,确立办学思想,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并贯穿于办学过程、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教研理念:学校要着力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气氛,坚持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能有成果的原则,鼓励冒尖、促进变化。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以课例或案例为载体,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基本要素的校本教研制度,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会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在解决教 2 学实际问题中,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改进行为方式,提升专业能力,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以更加彰显教师的专业化品质和职业魅力。
二、善于管理
校长应实施集体领导,倡导团队合作,在学校中构建一种团结、和谐、合作、宽松、上进的浓厚氛围。意识到: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校长第三。事前出思路、做计划、定目标;事后检查抓落实,具体的事情放手让各部门的同志去做,校长自己的任务就是检查结果抓落实。
校长还要激励教师乐于奉献,必须在满足教师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更重要的是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学校管理归根结底是教学常规管理,把常规管理抓实、抓细就一定能提升学校竞争力。校长要做到六少六多:少带课,多听课;少坐自己办公室,多进教室办公室;少开大会,多开小会;少看最高分,多看最低分;少看优秀率,多看及格率;少看升学率,多看上升率。
同时还要带领学校建立与家长、社会沟通的良好机制,更好的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积极性,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为教育资源。
三、自我修炼
校长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既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又要具备慧眼识才、知人善用的能力;既要有真才实学,又要有宽阔的胸襟和气度;既要痴情于教育事业,以万分的热情投入教育事业 3 和学校工作,还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既要学会系统思考,还要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校长只有不断磨砺自我,打造优秀品质,努力成为教育家,才能抓好教育、管好教育,学校才有前途,教育才有希望。
“五自德育”是z外国语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实践。他们不断打造以“五自”为特征的德育特色,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和考评制度,培养高素质的“镇外人”。“五自”包含“健体自觉、行为自律、学习自主、交往自信、生活自理”五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都有明确的实践要求,旨在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参与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能力和正确的价值判断,这是一种“重在体悟”、“知行合一”的“自塑性”德育模式。学校的“五自德育”分年级实施、分阶段评价,体现了学生养成教育从“他律”、到“自律”、进而到“自觉”的一般规律,遵循了德育外化、规约内化和行为再外化的实践路径。
三年来,该校推进德育课程的实施,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现已形成三大德育课程体系,一是由《“五自德育”课程标准》、《“五自德育”规范100条》、《“五自德育”班会实施策略》等构成的认知性德育课程体系;二是由“艺术节”、“科技节”、“校园嘉年华”、“入校课程”等活动构成的活动性课程体系;三是由创新型学校文化为主的隐形课程体系。
每一届,都在起始年级七年级时,在军训期间进行政训,主要内容是《“五自”课程标准》,让学生从内容上初步理解“五自”课程的基本内容,为转化成自我认识和自觉实践打下基础。开学后,班主任针对“五自”课程细则,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不断解说具体要求,并通过各种途径贯彻执行,比较突出的方法有:利用晨会进行“五自”的专题教育,利用夕会小结每天“五自”得分情况,每月考评“五自”达标情况,期末组织评选“五自之星”。
三年来,在“五自德育”课程体系影响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成效显著,在市级以上科技类、英语类、体育类、艺术类、征文类等各类活动及大赛中有700多人次获奖。学校教育品牌的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
z市实验学校秉承“奋斗”的校训,遵循“培养人、发展人,为学生奠定人生根基”的办学理念;朝着“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前进。的艰苦创业,该校形成了一整套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概括成下列四名话:教案学案一体化,学生德育自主化,校本研修课题化,体艺工作社会化。
走进z实验学校,你看不到一张飘落在地上的纸屑,而是干净整洁的路面;你看不到一个斜挎背包,懒散行走、奇装异服的学生,而是一队队双肩背包,腰杆挺直的阳光少年,男生一律是小平顶,女生一律是马尾辫,周一到周五学生都穿校服;
按照“重心在年级、重头在班级、重点在学生”的管理原则,建立起学生自愿参加并能发挥作用的各级学生组织:
1. 学校层面上,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具体负责,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自主德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各年级部自主德育开展进行效能评价和方法指导。
2. 政教处:值日生总队。主要参与管理校园环境、班级文化、路队建设、文明礼仪、就餐秩序、自行车管理等。
3. 团 委:志愿者总队。主要参与校内宣传(广播站、橱窗、板报、摄影等)、文明示范岗、主题活动的志愿者、校内公益性劳动。所有橱窗、教室内外墙面上的书法作品都是学生自己的话,教师自己的话,没有名人名言;
学生会:主要负责学校内部各社团、兴趣小组。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社下辖:文学社、艺术社、科技社、星期天体校。
4. 年级层面上,成立以级部德育行政为首,年级部主任、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小组。级部工作组根据德育目标分层要求(七年级着重抓“适应初中生活、养成良好习惯”的“适应与养成”教育;八年级主要抓“学会学习、主动发展”的“学会与发展”教育;九年级重点抓“努力学习与实现理想”的理想教育。),结合年级实际,在年级层面上对自主德育建设进行规划、建立制度、成立校级组织的年级组织。
5.班级层面上,成立由班主任为指导的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班级是学生自主德育建设的主阵地,是全员参与,全面提高最重要渠道。学校鼓励各班根据自身特点,改革沿用多年的,以班主任为中心,负责安排布置,班委协助监视,学生被动执行的班级管理模式,大胆创新,坚决做到:班级干部自己选、班规班纪协商定、班级文化自己建、班级活动自己搞,班级纪律自己管。班级管理组织一般为:
竞选委员会:负责班级干部的定期竞选、班级制度的制定、对班委工作评价及班级重大问题的仲裁等。
执行委员会: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卫生委员、生活纪律委员、体育委员、宣传委员、文娱委员等。负责班级常规管理和级部下发各项工作。
小组长:负责管理本组成员的学习、劳动、卫生等。班小组是班级的基本组成单元,班小组的工作上去了,班级的整体工作才会有起色。
课代表:作为任课教师的助手,协助学习委员做好本学科的作业收缴、学业互助、资料共享等。
6.大力开展自主德育活动
该校每天重点抓的或者说做的有五项非常朴实、普通的常规工作,也就是日常管理突出五个观察“窗口”。该校在校内全面实施“文明路队、自主监考、自主早操(含跑操)、无声自习、安静就餐”制度,并以这五项活动作为学生自主管理的观察窗口,进行评价和指导。
“文明路队”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排队,有序活动的公民意识;“自主监考”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检验,也是诚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早操”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活动安全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无声自习”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考验,自主学习,无声自习是最可贵的学习品质;“安静就餐”是对学生公众意识,节约意识的培养,“食无语”、“粒粒皆辛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皆应根值于学生思维,内化为学生的行为。
主题活动创设平台。学校围绕社会实践、运动会、艺术节、班级文化建设等展开,为学生创设自主管理的平台。
该校社会实践活动摒弃以吃为主的春、秋游活动,而代之以如:景区地质考察、公园植被调查、文明之旅、环保之旅、文化之旅等主题教育,锻炼学生自学学习、自主研究、自学管理的能力。不断拓展运动会的内涵,把运动会从纯粹的田径竞赛,变为一个学生自行组织、自愿参与,自助竞技,集田径比赛、师生共乐、摄影比赛、新闻采访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生活动平台。活动的参与面更广了,内容更丰富了,有了深度,上了层次。
2010年10月18日, 由教育部和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联合实施的2010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影子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该项目是“中国移动蓝色梦想教育捐助提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计划用2009年至2011年三年时间为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校培养33000多名推进学校改革创新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带头人, 参与项目的西部省份将派遣中小学校长到东部教育发达地区设立的实践基地学校担任"影子校长", 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在2009年项目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 2010年的培训持续10天, 期间天津市教委、天津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安排34名西部中小学校长在全市6所实践基地学校参加“影子培训”。参训校长与专家校长形成“如影随形” (贴身) 的近距离接触, 按照研修目标和工作方案, 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细致观察专家校长的领导、管理行为以及学校的主要工作。 (消息来源:新华网) ★
摘 要:为顺应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微培训”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培训模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文章对“微培训”的背景、内涵与意义作一简要论述,以期促进学界对该培训模式的深入研究,更好推进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的发展。
关键词:“微培训”;背景;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2-0062-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步伐不断提速,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对培训模式改革创新的呼声也不断提高。一种新型培训模式——“微培训”,以其鲜明的模式特征和在一定范域应用实践取得的成效,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笔者试从“微培训”的缘起背景、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为促进学界对该模式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二、“微培训”的缘起背景
分析“微培训”产生的背景,首先要对“微格教学”“微型学习”“微型课程”有个基本认识,才能够全面把握“微培训”的历史发展性。
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了教育改革运动。斯坦福大学的德瓦埃特·爱伦(Dwight Allen)等人在对“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摄录像设备录制受训者的教学行为并分析评价,以期让受训者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后来逐步完善形成了“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也称“微型教学”),并被推广应用到师资培训和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去。
“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是知识经济社会环境(微型内容、媒介生态微型化交融的环境)下学习媒介生态变化的产物。“微型学习这一概念于2004年提出”[1],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马丁·林德纳(Martin Lindner)将“微型学习”表述为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介的新型学习。[2]这一提法不仅得到学习者的广泛认可,也在社会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微型课程”简称“微课程”,“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因为这样的微课程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拥有感,微课程的开放性及后续补充与开发的潜力也为教学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3]由于“微课程”具备满足现代社会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独特优势,受到广大学习者的认可和好评。
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时代的APP广泛应用,加之APP+微博+微信等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合,一种新型自主培训学习模式——“微培训”(Micro training)应运而生。“微培训”在继承了“微格教学”“微型学习”“微型课程”的“微”的实效基础上,充分借助APP、微博、微信、QQ等新型媒介,使自身更具社会化和移动性。“微培训”因其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学习者的需求而被应用于各类培训中去。
可见,从“微格教学”到“微型学习”,再到“微课程”和“微培训”,“微”字当头,步步发展,既体现了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体现了人类对知识学习的不懈追求。
三、“微培训”的基本内涵
1.概念
从“微培训”产生的背景来看,“微培训”在我国属于一个新事物,国内关于“微培训”概念研究较少,笔者整理了相关文献资料,其中,汪志广认为:“微培训是指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借助新媒体(E-mail、QQ、飞信、飞鸽、微博、微信等),以学员微讲座、微论坛、现场体验、活动观摩、快乐聊吧等形式,建构学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新型培训方式;它是微目标、微时间、微活动、微内容、微规模、形式灵活多样的培训,是由培训教师引领并参与活动,由学员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培训的一种新型辅助性培训形式。”[4]严以华认为:“‘微培训就是用短、平、快的方式开展培训,节省时间,提高实效。”[5]张志兵认为:“对于微培训,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微知识微表达,即对于一些细节性的知识要把握好讲解的时间,简单地一带而过;小故事讲解大道理;重视细节处理,即对学生的一些不良实验习惯或者学习方法耐心地提点,讲清楚道理,然后鼓励他们改正;小语录成规矩,即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两句简单明了的话语对如何学习,或者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提及,突出语句的短小精悍,并且富有哲理。”[6]牛麟认为:“微培训以学习者为核心,以‘微为主要表现形式,构建微环境,传播‘微知识‘微技能,能利用网络方便地进行交流互动,实现全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7]从上述“微培训”概念来看,“微培训”是在网络环境状态下进行的,是一种微型化的培训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模式,在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场域下应用性较强,由此,我们可以简要定义“微培训”:“微培训”是基于网络环境状态下的微型化培训模式。当然,“微培训”具有动态性特质,其概念也会不断变化发展。
2.特征
关于“微培训”的特征,汪志广认为,“培训活动微型化、培训管理自主化、培训效果持久化”。[4]严以华认为,“主题精练,目标明确;时间短,每次培训时间大约为5~10分钟;针对性强,能解决困扰教师们的普遍性问题;内容新,操作性强”。[5]张志兵认为,“小、准、精、常和专”。[6]
结合我们对“微培训”的简要定义,我们可将“微培训”的特征概括如下:
(1)培训环境微型化。“微培训”是在微型网络环境下开展的,这是相对于面授培训而言的,这种微型网络环境具有充分的人性化和自主性,这对学习者自主培训学习的自律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2)培训形式微型化。“微培训”的形式是微型化的,可以借助QQ、微信、微博等多种现代网络传播媒介进行学习研讨和交流互动,而媒介选择的多样性可以锻炼学习者的发散性思维。
(3)培训内容微型化。“微培训”内容讲求“精简”且“美妙”,来自于教育实践的精华内容,既能激发学习者喜爱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学有所动,又可以让学习者体验到培训学习的乐趣,学有所获,达到学乐交融的境界。
(4)培训目标是促进学习者发展。“微培训”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通过满足学习者的培训学习需求和情感需求,来促进学习者发展,培训目标贯穿于“微培训”始终,打破时空局限,具有显著的发展性,这也是“微培训”的一个鲜明特征。同时,“微培训”在培训时间设置上更具有灵活性,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培训学习。
四、开展“微培训”的实践意义
任何一种培训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和改变。“微培训”是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理论基础上的,是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产物,是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学习者需求的一种新型培训模式,对于推动我国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模式改革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为转变学习者的培训思维提供了可能
微型化是“微培训”最显著的特征,这有效克服了目前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存在的培训内容繁多、培训时间有限、自主选择性较弱、“被培训”等弊端,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微培训”让学习者在遵循“信息输入-信息存储-信息提取-信息加工-信息输出”的信息获取一般过程条件下,对自我进行反思,形成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的培训思维品质,这种思维品质在“培训启动-培训实施-培训结束”三个阶段中通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阶段性学习成果得以体现,“灌输式”的培训思维也将逐渐消除,主动学习、有效学习、持续学习的学习理念也会在“微培训”中得到强化和落实。
2.改进完善了原有的培训模式
当前我国实施的“国培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长国培计划”等国家级培训项目所应用的培训模式,主要有面授培训、网络培训、面授+网络三种,三种培训模式各有利弊。就面授培训而言,尽管面授培训可以实现近距离的直观接触,交流研讨互动性较强,培训者的体验感较好,但是,也存在诸如培训费用高、影响正常教学工作、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实施效果不理想等突出问题。“微培训”不仅克服了面授培训的突出问题,而且创新发展了网络培训的优势,强化发挥其微型化优势,并在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如江苏省高邮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福建省厦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等都应用“微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微培训项目丰富,涉及电脑基础、办公软件使用、课件制作、电子白板交互操作等,使广大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并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8]“中小学校长在微培训中逐渐养成科研意识和培训习惯,将研究纳入微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将培训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实现由‘经验型校长向‘研究型、‘专家型校长的转变。”[4]
“微培训”除了被应用于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以外,还被推广应用于企业培训中。如有人探讨了“微培训”应用于企业培训的问题,“由于‘微培训时间和方式灵活,内容针对性强,可作为集中式培训的有效补充,对提升企业培训质量必然会发挥重要作用。”[9]“微培训完全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迎合了员工学习习惯的改变,随着社会化媒体软件功能的不断开发和技术升级,微培训必将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完善空间”。[10]可见,“微培训”在企业培训中也是大有作为的。
五、结束语
深刻认识“微培训”缘起背景、基本内涵与实践意义是进行“微培训”研究的前提。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针对性、精选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强化培训自主性、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等问题也是学界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将“微培训”这种新型培训模式应用于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有助于促进教育培训模式改革,提高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TheoHug,MartinLindner,PeterA.Bruck.Microlearning:EmergingConcepts,Practices and technologies after e-Learning-Proceedings of Microlearning2005[M].Innsbruck: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5.8.
[2]MartinLindner,PeterA.Bruck.Micromdia and Corporate Learning: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Microlearning2007Conference[M].Innsbruck: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7.8.
[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4]汪志广.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开展微培训的研究[J].中小学校长,2013(5):4-5.
[5]严以华.用“微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6):16.
[6]张志兵.加强“微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教书育人,2014(1):33.
[7]牛麟.微培训下的中小学教师混合培训模式[J].成人教育,2014(8):89-90.
[8]肖东等.高邮:微培训给力教师专业成长[N].江苏教育报,2013-05-15001.
[9]喻明姬,王晶,李明霞,陶富莲.延伸的培训课堂——“微培训”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J].石油教育,2014(6):18-20.
更新时间:2008-03-17
【字号:大中小】
据调查,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一是培训经费紧张,基本没有专项经费,有的培训机构虽然有一定经费支撑,但是经费的缺口较大 ;二是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强。在培训中的“大统一”(统一编班、统一授课、统一作业、统一课时)脱离农村学校实际;三是培训资源匮乏,主要反映在师资和地方教材方面的匮乏;四是培训的考核评估体系不健全,培训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反映在:评价考核标准与农村校长的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差距。
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重要性,将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确保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常抓不懈,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加大投入,确保培训经费落到实处,努力拓宽培训经费的渠道。在以政府拨款为主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资金,力争培训经费逐年有所增长,教育经费中应确保有一定比例用于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
3、优化整合培训资源,加快市、区(县)师资培训中心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开放式农
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市、区(县)师资培训中心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适应培训工作的专职教师,并聘请一定数量的优秀校长,校外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作为兼职教师,充分发挥教育科研人员、骨干校长、知名校长在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协作,依托高校优势,提高培训质量。结合农村校长的实际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适合本地区培训要求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地方补充教材的编写和补充课时。
4、建立健全培训质量的评估机制。实行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登记制度,按照农村中小学校长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分级建立培训档案,将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情况作为校长选拔和聘任、晋升、考核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对不具备校长任职资格且经培训仍不合格的校长,要及时予以调整。将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纳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加大培训工作的评估检查。建立健全培训质量的评估体系。
2、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
(1)加大对农村中小学资金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的发展。
(2)根据农村学校班额小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大农村中小学的师生比例,逐步减少农村学校包班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3)根据农村中小学校长工作特点,在职称评定方面,制定与城镇教师有所区别的评定标准,适当给以倾斜政策,促进校长队伍的稳定。
(4)加大推行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力度,通过责、权、利的有机结合。鼓励校长爱岗敬业,做出成绩。
3、建立健全评价与激励机制。
(1)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中小学校长评估与激励机制。建立以重思想、重能力、重业绩和重社会影响的科学评价体系。制定农村中小学校长考核的具体标准和办法。
(2)加强对校长常规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将推进学校的发展作为考核校长的重要依据,并逐步健全考核制度。
一、当好校长必须注重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
教育需要创新,创新离不开学习,从这一点说,学习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因为校长在学校里是管理者、指挥者,在各项工作中起核心、主导作用,起决策的决定作用。而要做好这些工作,校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注意学习、勤于学习,这种学习提高必须是经常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知名校长对学习的执着与坚持。校长要有一个好习惯——学习,那我们的眼界大开了。
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掌握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法律法规,才能做到思想为先导。树立良好的人格魅力和个人魄力,工作、讲话才有感召力。
二、校长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
校长不仅是学校的行政领导,更重要的是校长要以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较高的专业水准引领团队发展。
冯主任对校长的阐释让我深切的感知到校长是一位思想者、创新者、设计师、实干家、引路人。这说明一位校长必须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让我知道了这种源自校长有过人的学术修养而形成的学术研究感召力在学校教科研中比单纯的行政命令与领导优越程度之所在。正是因为校长拥有渊博的学识、深刻的见解和游刃有余的实践驾驭能力,老师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才能够由外在的命令与服从升华为内在的羡艳与追求。
二、校长应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
通过几天的学习使我意思到了坚持教师第一,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学校要把教师视为办学之基,把教师第一的人本管理思想做为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使老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着主人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一方面可以激发其主人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了认同,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和归属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体现出教师是学校的主人。
三、当好校长必须要关心教职工。必须以人为善,不能斤斤计较,工作要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决策要科学合理,在行为上,作风要民主,加强同班子成员沟通,多引导、多激励,要学会放权,尊重信任领导班子的每一位成员,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放心、放手、放胆地抓所负责的学校管理工作。校长只要抓大事,抓全面工作就行。做到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同时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尽量满足教师的需求层次的提升。
1.1 参训和学习效果不理想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社旗县小学体育班应参加培训人数为50人,实际登录注册仅有32人,仅占分配名额的64%。其中有14名教师经最终考核合格,18人考核不合格,合格率为43.8%。以上数据说明,社旗县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整体效果有待提高,参训学员教师的参训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
1.2 参训教师远程学习动力不足
参加远程培训学习的教师大多是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按县区和学校分配名额,然后由学校指定人员参加学习。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往往是被动的,缺乏积极主动性,加之远程培训内容以理论学习为主,较少针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实际,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作用甚少。尤其是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往往过分关注实际教学中的知识及运用,而对体育教学理论知识缺乏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参训动力不足,使远程培训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1.3 农村小学网络学习设备不足
经调查得知,社旗县农村小学都没有机房,有一部分学校仅有一台办公电脑,乡镇中心小学的教学条件稍好,用于办公的电脑也仅有2台左右,普通教师根本没有办公电脑。部分农村学校还没有实现网络连接,部分连接上网络的学校,其网络速度仅有2MB,带宽严重不足,不能有效支持网络学习。据了解,参加远程学习的教师,几乎都使用的个人配备的电脑,一些没有装备个人电脑的教师,虽然有参与学习的愿望,由于学校条件限制,只能“望洋兴叹”。另外,农村小学缺乏专职电脑设备维护人员,技术力量薄弱造成仅有的网络设备使用率低下。
1.4 远程培训组织与管理不到位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是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学员;以继续教育网络为平台;高校教师具体实施培训课程计划;依据县区和学科为班级选任辅导教师,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辅导评价的培训模式。这种主管的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参训学员学习但不参与教学管理,参与学习管理的单位和辅导教师,没有人事管理权,不能针对参训学员进行有效管理。并且,参训学员学与不学,上线不不上线,没有具体制度加以规范。这样一种多层次,多梯度的远程培训行政管理与学习管理分开的模式,往往由于监督不力,导致培训管理效果不理想,容易使学习流于形式。
1.5 参训教师专业不对口
通过调查得知,社旗县小学体育班教师实际登录注册的有32人,其中有11人是体育专业教师,仅占参训人员的34.4%。学习合格的14人当中,仅有1人是专职体育教师,占合格人数的7.1%。这说明,社旗县小学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专业不对口,导致教师学习积极性不高,造成远程培训效果不理想。
2、农村中小学远程培训工作的建议
2.1 履行职责,全程跟踪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远程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对每位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按学科和班级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专门人员任各培训班的班主任,责任到人,全程参与培训管理,随时关注学员的学习参与情况,定期与学员和学员所在学校联系,反馈远程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2 辅导教师与学员双向交流
辅导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继续教育网及其教育论坛,经常和学员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学、辅关系。另外,辅导员应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发布学习简报;发现优秀作业、教学日志等随时推荐,发动学员学习。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为学员的学习注入行为动力。
2.3 学员选派要以专任教师为主
根据实际参加远程培训的学员情况得知,社旗县小学体育班教师实际登录注册的有32人,仅有11人是体育专业教师。这说明,在农村远程培训过程中,存在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专业不对口的现象。非专任教师学习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学科,主要是为完成学习任务,是被动的学习,不能有效地调动参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致使远程培训效果不理想,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所以,在远程培训学习的学员选定时,要以专任教师为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安排参训教师时,一定要根据农村学校的师资情况,合理安排专任教师参与学习,让专任教师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2.4 建立有效的培训管理制度
农村远程培训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着“重投入轻产出”、“重数量轻效益”等现象。继续教育制度被行政化,没有建立针对培训单位和组织部门的培训效果的考评制度,致使花了钱,而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应建立继续教育经费精细化管理制度,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原则,一手抓培训,一手抓管理。健全继续教育监督机制,落实行政管理人员、培训者和参训人员责任和义务,明确培训和学习目标,对培训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避免远程培训行政化。
2.5 加强自主性培训
培训工作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参训教师自主积极学习的精神。参与远程培训的部门不做被动接受任务者、消极旁观者,而是主动研究培训工作,制定培训方案。各中小学校长要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校长的重要职责,要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制定相应措施、成立相应组织、落实相应责任。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相应的保障,更要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引导、激励和必要的帮助。参训教师要树立发展的大局观,把培训学习作为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2.6 奖励学习,鼓励先进
由于一线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只有充分调动全体学员的积极性,关注教师的心声,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才可能实现远程培训学习的目的。所以,应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奖励学习,让教师的继续学习成为教师职业素养。对学习先进的学员进行必要的鼓励,使教师乐于学习,潜心钻研。通过专家引领,同伴学员之间互动,形成了强大的学习活力。能够使参训教师在继续教育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2.7 严格考评,保证成效
为了保证培训学习实效和质量,让每一位学员学有所获,应当应严格考评制度。将远程考评制度通知到学员个人,学员考评结果不仅关系学员自己的学习是否合格,还应与学员所在学校工作业绩挂钩,形成从领导到学员人人关注远程培训学习,使学员们明确了远程培训学习的“标准”和“要求”,把握学习方向,围绕“考核方法”自觉进行网上学习,以便按时保质的完成学习任务。
3、小结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对远程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员自主学习,改变教师被动应付培训工作的局面。让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研修成为教师内在的需求,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研修培训工作,并能在继续教育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以适应当前教学教改的发展要求。
摘要:“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集计算机、网络、视听教育于一体,具有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上教学等功能。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快速、有效的满足国家教育教学的需要。本文通过对2011年社旗县小学体育班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小学体育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尊敬的校长:
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完成这份问卷!为了了解您对校长培训有何需求,以便在以后我们有所改善,为此我们设计了这份问卷,希望您能够认真完成。问卷中的所以资料我们都会替您保密。
第一部分:校长资料
姓别:_______民族:________教龄:_______学历:______
第二部分:培训需求的调查
1.你是否参加过校长培训()
(1)是(2)否
2.你对校长培训持下列哪种态度()
(1)积极(2)一般(3)不愿参加
3.您认为决定您参加校长培训的因素是()
(1)时间问题(2)经费问题(3)认识问题(4)体制问题
(5)工作问题(6)培训内容(7)个人原因(8)培训形式
(9)其他,比如
4.您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
(1)脱产培训(2)阶段式培训(3)专题研讨式培训
(4)函授培训(5)挂职培训(6)短期集中面授
(7)阶段式培训+教育考察+专题研讨式培训
5.根据您对下列培训重要性的认识,请对下列培训方式进行排列
(1)岗位培训(2)提高培训(3)高级研修
(4)学历培训(5)其他,比如6.下列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中您认为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应是(1)政治理论(2)教育基本理论(3)领导科学
(4)教育管理科学(5)中小学德育(6)教师的管理
(7)教育评价(8)现代教育技术(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0)比较教育(11)成功教育(12)教育法规
(13)课程管理与开发(14)其他,比如
7.你认为培训课程安排的模式是:()
(1)只开设国家和省上规定的课程
(2)国家和省上规定的课程+选修课程
8.你希望培训内容的展开形式采取以下哪种()
(1)选读教育理论书籍(2)听取学术讲座报告
(3)开展独立的调研活动并形成书面报告(4)参加体现自我的演讲活动
(5)撰写一篇能综合反映培训绩效的文章(论文、案例等)
9.您认为校长培训班的内容从其重要性来讲,应该是(进行排序)(1)学校行政管理(2)教学管理(3)教师队伍管理
(4)学生管理(5)校园文化管理(6)学校经营
(7)学校特色建设(8)其他,比如
10.您认为校长培训内容应该主要突出()
(1)前沿性(2)理论性(3)专业性(4)针对性
(5)实践操作性(6)其他,比如
11.培训过程中,你最希望关注教育前沿的哪些问题()
(1)传统文化(2)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前沿(3)推进素质教育
(4)目前中国教育流派与教育改革趋势(5)教育信息化
(6)新课程改革
12.通过培训,你希望获得学生方面的哪些知识、理论()
(1)学生的权利与义务问题(2)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4)学习理论的学习(4)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3.你通过培训希望获得的首要成就是()
(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自我发展(3)本校教育水平发展
14.你认为自己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是()
(1)学校发展策划能力(2)识人用人能力(3)人际沟通能力
(4)教学指导能力与政策分析和运用能力
15.您认为校长培训的时间安排最合适是 天。
16.您对干训专职教师有哪些期望?
尊敬的许秘书长、雷秘书长、周院长、陈书记、各位领导、校长:
大家下午好!我叫袁xx,是来自xx镇一所农村教学点的校长。非常荣幸和感谢主办方能给我本次代表全体学员发言的机会。
11月的花城xx鲜花依旧灿烂,阳光依然明媚。我们来自xx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县小学的六十一位校长怀着喜悦的心情聚集到美丽的xx第二师范学院参加xx省第二十五期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县农村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学习。平时我们农村小学的校长参加培训大都局限于县域内,所学到的知识也极其有限。而这次我们居然能够参加如此高规格的省级培训,名额不多,机会非常难得,我们深感荣幸与自豪。因此,在短暂七天培训学习的时间里,我们非常珍惜本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求知若渴,认真听课,踊跃交流,积极分享,学到了许多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在参观考察珠三角的名校中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这一星期我们在xx不仅学得好,还吃得好、睡的香,让我们有一种在家的感觉,这些都得益于组办方xx教育基金会和xx第二师范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周到服务。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衷心感谢xx省教育基金会与xx第二师范学院各位领导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在前面四天的专业理论学习中,我们在座的每位老师都专心听、认真记,大胆问,真正做到了谦虚好学、不耻下问。我们先后聆听了xx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周峰院长所作的《优质学校创建的路径与方法》等八位专家教授所作的专题报告,这八个专题报告非常全面适用,涵盖了学校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有理论学习,有特色经验介绍,有优秀办学案例剖析,有教育政策解读,有学校法律知识讲解。各位专家教授在专题讲座中,还细心的考虑到我们都是农村小学的校长,有意识的结合当前农村小学办学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下药,析疑解难,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我们聆听后茅塞顿开,受益匪浅。通过本次的四天理论学习,我们在座每位农村校长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办学理念得到了及时的更新,办学视野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在最后的两天时间里,我们还分两组参观考察了珠三角的几间办学特色小学。我分到的是第二组,参观考察的学校分别是番禺区南村镇中心小学、xx南沙区中心小学和东莞东城中心小学。每到一间学校我们都认真参观校容校貌,详细了解办学校园经验特色,用心感悟文化氛围。这几间名校给我们留下总体的印象是他们都有清晰的办学思路,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有浓郁的校园文化,有显著的办学业绩,这些都是我们农村小学最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就是通过和这几间名校的校长深入交流,我发现无论是年轻校长还是年长校长,他们都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是那么的满腔热忱和孜孜不倦。这也正是我们农村小学校长所缺乏的,农村小学一直以来由于经费少、条件差、师资弱,导致我们很多农村小学校长对教育渐渐失去激情和动力。所以对比这些珠三角名校,我不仅看到了物质上的差距,更感受到了精神上的巨大差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校长就是那一点点微弱的星星之火,衷心希望我们把本次省级培训班学到的知识经验带回农村,辐射当地,带领广大农村教师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虽然农村教育现阶段还面临诸多的主客观困难,但我们可以清醒看到党和政府对农村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也逐年增加,我们应该满怀信心,砥砺前行,努力实现农村小学跨越发展。
由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可知,教学工作是一项专门化的职业,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熟练业务,实现专业成熟,必须不断学习、探究并拓展自身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远程教育培训逐渐成为农村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模式。目前,教育部“国培计划”将教师远程培训摆在老师继续教育的主导位置,希望从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更多层次上去提升我国农村地区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最终促进我国的教育质量的提高。 然而,远程培训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虚假的考核、他人帮学、 学习动机难以维持、形式性学习任务完成,等等。在过去的几年里,远程培训在课程内容模块、考核方法、组织管理、培训人员培训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远程培训的有效性逐渐引起广大在职学习教师和培训工作者们的关注,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现在研究多从实施完成方面去考虑其有效性,少有研究从远程教育在满足教师自身需要以及实际教育学促进方面去考虑其有效性,更无此方面的调查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培训实效和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自编农村中小学远程培训有效性条目进行调查,分析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的有效性现状,为将来进一步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提供现实参考。
二、方法
1. 调查对象
从2014年5月到2014年10月,在石门县城郊和乡镇的200多所中小学校中随机抽取了20所中小学。问卷由湖南省石门县教师进修学校统一组织调查人员各带15份下至学校且当天回收。然后在学校里随机抽取教师参与调查,问卷填写采取无记名方式。一共发放问卷300份问卷,回收275份,问卷回收率91.67%。 其基本情况如表1:
2. 调查材料
冯延平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师培训表征包括五个方面:培训目标有效性, 培训内容有效性、培训方式有效性、培训管理有效性和培训评价有效性。本研究的调查内容根据这五个表征自编调查问卷,表征所对应的自编条目详见表2。共设置了16条目,每个表征有2至4个不等条目。每个条目提供五个选项可供被试选择,从“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比较不符合”到“完全不符合”,计分方式依次从5至1。
3. 分析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描述统计、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三、结果
1. 问卷填写的可接受性
调查过程中共有25份问卷没有收回,但调查人员没有对未能回收原因做出统计和追踪。从被试对“远程培训有效性”条目的填写情况来看,有31人在所有项目上均选了“完全符合”,有14人在所有条目上均选了“比较符合”,有2人在所有条目上均选“完全不符合”,共计47人(17.10%)的选项单一。此部分教师可能只是为了应付任务而填写问卷,乱填的可能性较大。与剩余228人相比较, 两部分被试在教龄、学校级别、目前学历、目前职务和婚姻现状上不存在比率差异(p>0.05),但在性别上的比率差异显著(x2=5.827,p<0.01)。在选项单一的47人中,男性(26人) 的所占的比例(55.32%) 比228人中男性的比例(36.40%)更大,即男性教师更倾向于选择某个固定的选项。
2. 项目分析结果
在对自编问卷进行信度分析时,其研究对象仅考虑问卷选项有变化的228名教师。条目和条目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551~0.821(均p<0.01)。以总分高低27%处的分数作为高低组的临界分,条目的CR值范围为6.931~ 15.918(均P<0.001),说明各条目具有良好的鉴别度。
3. 问卷的信度特征
对15个条目进行球形Baterllet检验,KMO值为0.924,P<0.001,说明适合进一步做探索性因素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旋转法抽取因素,以特征值大于1为抽取因素的个数。结果表明可以抽取2个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7.923%。除目标4个条目之外的所有条目均落在一个因子上,因子负荷范围为0.634~0.775,特征值为7.638,方差变异解释率为35.598%,其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917。关于目标内容的四个条目在一个因子上,因子负荷范围为0.421~0.809,特征值为1.320,方差变异解释率为22.325%,其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786。整个问卷的信度Cron- bach’s alpha为0.923。各因子及整个问卷信度良好。
4. 远程培训有效性的特征
仅以228人分析被调查教师对远程培训有效性的主观认知,整个问卷总分为75分,总分平均分为61.21±9.50,位于一半总分之上,所以,整体而言被调查教师认为远程培训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男性教师得分为60.66±9.43,女性教师得分为61.52±9.56,男、女教师之间的得分差异不显著(t=0.658,p>0.05);教龄在10年之下的教师得分为60.80± 7.94,教龄在10年之上教师的得分为61.44±10.16,两教龄分组之间的得分差异不显著(t=0.514,p>0.05);小学组教师的得分为62.79±8.68,中学组教师的得分为60.29±9.85,小学组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学组教师的得分(t=2.004, p<0.05);学历为大专的教师的得分为63.50±8.53,学历为本科或研究生的教师的得分为60.56±9.65,大专学历教师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本科或研究生学历教师的得分(t=2.027,p<0.05);行政教师的得分为64.29±8.17,学科教师的得分为60.59±9.65,有行政职务教师的得分要显著高一般学科教师的得分(t=2.531, p<0.05);已结婚教师的得分为60.87± 9.93,未结婚教师的得分为62.57±7.52, 两组之间得分差异不显著(t=1.083,p> 0.05)。
四、讨论
本研究自编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有效性调查问卷,就某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远程继续教育有效性的认可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较好地配合了此次调查,他们对农村远程继续教育有效性的认可度较高,认为农村远程继续教育从学习内容、目标要求、管理、组织到考核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有效性,实现了对他们继续教育的促进,也实现了对他们教学能力的促进。 但是由于远程继续教育缺乏面对面交流,多方面因素会影响其目标的实现,其有效性一直备受争议。此研究是国内首次用量化得分的形式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也为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提供了实证材料。近几年兴起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虽现存着许多障碍因素,但还是取得相当大的效果,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可将远程培训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去大力推广。以往关于远程培训有效性的研究多属于理论研究,研究者对远程培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对如何提高远程培训的有效性提供了大量策略性建议。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说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注重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的有效性仍是组织者、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根据教师培训表征,从远程培训的内容、目标、管理、方式和评估五个方面自编的远程培训有效性调查问卷。在教育理论上存在着五个维度,但本研究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仅抽取了两个因子,目标表征独立成为一个因子,其他四个表征落到了一个因子上。从培训的五个表征密切联系的特点来看,这些因子汇聚在一起是具有可接受性的,未来研究需从实证的角度做出进一步的验证。 信度研究结果表明,本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其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一个可靠可信的测量工具除了具有较好的信度外,其良好的效果也是必需的,但由于研究基本的缺乏,我们没有对量表的效度做出证明,未来研究可从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促进去进一步对本研究调查工具的效度进一步研究,为未来培训有效性的测量提供研究基础。另外,有效性测量工具的提供也可以为我们进一步从实证角度研究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基础。
【农村中小学校长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农村小学校长培训心得11-05
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05-26
农村小学校长工作计划10-28
农村小学校长年度工作总结12-04
农村中小学教育07-19
2024农村教师远程培训心得体会09-09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01-08
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浅析 封咪07-27
因地制宜改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