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专业理想与规划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的专业理想与规划

我的专业理想与规划 篇1

想要让自己的青春在花样的年华完成最美丽的蜕变,就必须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详细的规划,这个规划会给我们带来前进的动力。

尼古拉曾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至于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至于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所以,何不趁青春,让自己多一些理想,多一些挑战呢?

年轻的我们,有过许多理想。想拥有日出的潇洒,日落的诗意;想体味春花的清新,秋月的多情;想用绵延不断的丘陵,写意冬天特有的迷离。而当潜心寻觅了很久之后,才发现,现实有现实的高度,理想并不容易实现。回首间,时光如白驹过隙,那些随风而逝的日子也越飘越远。于是,我们开始奋起,一条条曲折的路在脚下延伸。那平淡的足迹,分明鲜活着昨日的汗水和明天的方向。当青春走到某一高度时,理想之路便开始跨入坎坷,沾满汗水的脸记录了真实的生命历程。即使风雨再大,也折不断理想的翅膀。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编织理想的摇篮;用自己的双脚,去完成现实的迈进。我们如破茧之蝶,翩翩起舞,朝着自己的理想,展翅飞翔。

20岁的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来到这个遥远的城市,进入这个陌生的学校。当我从漫漫长假的余晖中走出来时,一切早已进入预定轨道,放松的心态开始收拢,等待着我的便是属于我的大学生活。四年的时光将要怎样度过?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深知:态度决定高度。光有理想是不够的,未来之路,何去何从,我必须细细规划。大一大二是学习基础知识的两年,看似短暂,实则意义重大。我们只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在未来将所学的知识挥洒自如。我会多看书,扩充知识储备,拓展视野,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当然,大学和高中不一样,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所以,我会有选择的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结交朋友;积极参加学校有关英语方面的竞赛,参加新东方四六级英语培训班,并通过四六级的考试,充分发挥自己在英语方面的长处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大三大四是学习专业知识的两年,一方面我会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钻研;另一方面会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培养社交能力,拓展交际网络,明确就业方向,积累操作经验,为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的专业理想与规划 篇2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教育理念

谈及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ce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人们耳熟能详的通常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等教育理念。事实上,在UNESCO的发展历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为人们所忽略,这就是产于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规划”思想。当教育的理想遭遇资源相对短缺的现实时,“教育规划”的理念孕育而生。今天,世界各国面临全球经济危机的挑战,重拾并深度理解UN-ESCO“教育规划”的思想,为各国切实推动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的基本理念

UNESCO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教育活动,致力于保障人们的受教育权。但“二战”后人口的增长以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成为战后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958年,UNESCO和美洲国家间组织(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简称OAS)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美洲教育全面规划研讨会,并通过了《教育全面规划的哲学和范围》建议书。该建议书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UNESCO关于“教育规划”的概念。

UNESCO认为“教育全面规划”是一个持续、系统的过程,它需要社会公众、私人企业和国家政府的参与和支持,涉及教育、管理、经济、财政等各个领域的原则和技术。“教育规划”的目的是确保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目标明确且阶段清晰的教育,以发展每一个人自身的潜能,并促进国家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1]因此,UNESCO强调“教育规划”具有以下几点基本特征:(1)科学性,科学研究是“教育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全面地考虑教育、文化、人口、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2)民主性,即专家在国家的授权下承担技术责任,同时允许公众对“教育规划”的目的界定、选择和建议措施,发表批判性或建设性的意见;(3)可行性,“教育规划”的制定必须根据可获取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结合各国的发展实际,认清影响规划实施最重要的因素,以有效地解决教育问题;(4)国家性,“教育规划”不仅仅是某些个体、某些群体或者某些部门的事情,而且是一个国家应付诸努力,并关系国家发展前途的事情。[1]

1962年7月,UNESCO和国际教育局联合召开的第25届国际公共教育大会通过了《关于“教育规划”的建议书》,更加深入、细致地阐述了UN-ESCO有关“教育规划”的基本思想。《建议书》指出“其他领域业已证明有用的规划技术,如适当加以修改,将有助于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教育必须保持它自身的特点,如陶冶人格和实现德、智、体诸能力的和谐发展”。[3]关于如何制定“教育规划”,《建议书》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应做好“教育规划”的准备工作,借助于教育文献、信息、研究中心等资源,分析教育需求,调查现有的人力和物力,确定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行为步骤和变革措施。其次,在制定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教育的因素,还应考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第三,要运用比较教育研究确定一国相对于别国的位置,并通过教育发展的趋势促进教育预测,但前提是获得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可比较。第四,“教育规划”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立起教育需求的优先发展顺序。最后,“教育规划”需要一大批专业人员的支持,包括教育规划技术、社会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的专家,共同组成一个精良的“教育规划”小组。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的话语场域分析

UNESCO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提出“教育规划”呢?这与当时的国际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一场影响深远的民族独立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爆发,大批新独立的国家纷纷要求加入UNESCO,截止到1962年,共有26个新独立的国家加入UNESCO,占UNESCO会员国总数的近1/4,第三世界国家在UNESCO中的力量迅速加强。[4]对于这些国家而言,“政治的独立并不等于经济和社会的独立与发展。这些国家要在经济上真正获得独立,就必须解决向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5]与此同时,工业化国家在这一时期也遭遇了劳动力短缺的发展瓶颈,“到20世纪50年代初,现有的熟练人力资源已经被这些重建的经济体吸收殆尽,劳动力‘瓶颈’于是迫在眉睫,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6]工业化国家急需做出更为广泛、更具长远眼光的筹划和安排。而在工业化国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十月革命后,苏联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然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54年苏联政府加入UNESCO,同时也将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和信心带入了UNESCO。

而在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搭起桥梁的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以往被视为奢侈消费的教育,现在成为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且收益颇丰的投资,这似乎为世界各国解决本国的发展瓶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1966年,联合国“技术援助扩展计划”与“特别基金会”合并成立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简称UNDP),专门加大了对UNESCO教育活动的支持力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先投入的是职业技术教育和工程师培训项目,认为这是回报最直接、最快速的投资;其次投入的是中等教育阶段,因为中等教育既能培训中等技术人员,同时也能培养基础教育阶段所需的教师,这两方面都是解决各种欠发达问题的关键。[7]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简称U-NICEF)、世界银行和其他一些区域性的发展银行也加入了教育援助的队伍。

认识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后,“教育规划”也自然成了经济规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61年,UNESCO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首次召开区域教育部长会议,非洲各国负责经济规划工作的部长也应邀前来参加会议。UNESCO根据非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非洲未来20年的教育发展规划《非洲教育发展计划纲领》。[8]与此同时,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lanning,简称IIEP)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1963年,IIEP在巴黎正式成立,其使命就是通过培训各国教育规划人员,开展“教育规划”方面的研究,加强成员国规划与管理其教育系统的能力。[9]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话语陈述分析

当“教育规划”的理念落实到UNESCO的政策层面时,“教育规划”的目的、对象、原则、策略究竟是什么?笔者运用N-Vivo8.0对1960年至1976年的9份UNESCO大会决议关于“教育规划”的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共得树状节点58个,所有节点被引用次数679次。具体而言,UNESCO大会决议中关于“教育规划”的政策话语陈述包括以下9个方面:

1.“教育规划”的目标

UNESCO大会决议所列举的“教育规划”目标中,“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的来源包含7项,被引用次数高达18次,覆盖率平均值为2.41%,各项指标都显著高于“个体全面平衡的发展”和“效率”这两个节点。这表明UNESCO的话语陈述中,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教育规划”长期、主要的政策目标。

2.“教育规划”的分类

UNESCO大会决议列举了三类“教育规划”:“长期教育规划”、“短期教育规划”和“优先事项”。其中,“长期教育规划”被引用的次数最多为8次,覆盖率平均值也最高为1.09%;而“短期教育规划”和“优先事项”的被引用次数均仅为3次,覆盖率平均值分别为0.15%和0.46%。显然,“长期教育规划”是UNESCO特别予以重视的规划类型。

3.“教育规划”的指导思想

UNESCO大会决议共提出了“教育规划”指导思想的4个关键词:“合作”、“统一协调”、“创新革新”和“终身教育”。其中,“合作”被引用的次数最多,共36次,覆盖率平均值也最高为1.63%;其次为“统一协调”,被引用的次数为11次,但覆盖率平均值仅为0.61%;“创新革新”的被引用次数略低于“统一协调”,为9次,覆盖率平均值略高于“统一协调”,为0.72%;“终身教育”虽然是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思潮,但在这一时期“教育规划”的指导思想中并未占据太多的分量,共被引用6次,覆盖率平均值为0.45%。

4.“教育规划”的对象

“教育规划”的对象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节点是“国家”,共被引用45次,覆盖率平均值也最高,为2.45%;其次为“弱势群体”,被引用次数为21次,覆盖率平均值为2.26%。由此可见,UNESCO的“教育规划”主要以“国家”为单位,关注“弱势群体”。

5.“教育规划”涉及的范围

“教育规划”涉及的范围中,“教育筹资和教育财政”被引用的次数最多,共55次;其次为“教育设施基建”,共被引用29次;再其次就是“教育体系规划与管理”,被引用25次;其他节点的被引用次数相对较低。但这些节点的覆盖率平均值与被引用次数之间并不成正比,如“教育机会均等”的被引用次数仅为15次,但覆盖率平均值却最高,为3.39%,而“教育筹资和教育财政”的覆盖率平均值反而为2.88%。同样,“解放殖民统治”的被引用次数仅为12次,但覆盖率却高达2.73%。这一方面与词语本身的构成有关,另一方面“教育机会均等”、“解放殖民统治”、“反教育歧视”和“人权”的来源较少,仅为3项,分别为1972年、1974年和1976年,这意味着指向“教育机会均等”且带有革命色彩的“教育规划”是70年代之后的产物,并非UNESCO“教育规划”的初衷和主流。

6.“教育规划”的影响因素

在UNESCO大会决议中提及的诸多“教育规划”影响因素中,“外部资源”被引用的次数最多,为8次,但覆盖率平均值较低,仅为0.50%;而“经济规划”的被引用次数虽低于“外部资源”,为6次,但覆盖率平均值却高达1.76%;“就业及人口”在以上两项指标上都表现欠佳。可见“经济规划”和“外部资源”是影响“教育规划”最为重要的因素。

7.“教育规划”的参与方

在“教育规划”的诸多参与方中,“会员国”被引用的次数最多,共64次,但由于词语构成的原因,其覆盖率平均值仅为2.10%;“IGO、NGO和各类银行”被引用的次数其次,为35次,但覆盖率平均值却高达4.96%;“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以及UNESCO下设的“区域教育规划中心”被引用的次数位居第三,均为20次,覆盖率平均值分别为3.26%和3.83%;此外,UNESCO下属的“IIEP”和“区域教育基建中心”被引用的次数也较为突出,分别为16次和14次,其对应的覆盖率平均值分别为1.80%和3.22%。

8. 推广“教育规划”的主要途径

在UNESCO大会决议中提及的诸多“教育规划”的推广途径中,“调查研究”被引用的次数最多,共47次,覆盖率平均值为1.62%;其次为会员国提供的“人员培训”,被引用次数为35次,覆盖率平均值为1.42%;位居第三的是各级各类“会议”,共被引用30次,但覆盖率平均值为3.34%,这与会议名称纷繁复杂的词语构成相关;为会员国提供“咨询建议”和“发布信息数据、传播经验”被引用的次数也较为可观,分别为25次和18次,对应的覆盖率分别为1.26%和1.78%。

9. 推广“教育规划”的主要活动

UNESCO开展的“教育规划”推广活动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是“制定教育战略和计划”,共9次,但其覆盖率平均值仅为0.89%;其次为“提高规划技术”,被引用7次,覆盖率为0.77%;“建立教育规划机制”虽然被引用的次数仅为5次,但覆盖率平均值高达1.66%。

由此可见,“教育规划”就是针对各个“国家”,尤其是这些国家中的“弱势群体”,依据“统一协调”和“合作”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外部资源”和“经济规划”的影响,充分调动“会员国”、“IGO、NGO和各类银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以及UNESCO下设的“IIEP”、“区域教育规划中心”和“区域教育基建中心”的资源,通过“调查研究”、组织召开“会议”,“发布信息数据、传播经验”,并为会员国提供“人员培训”和“咨询建议”等活动,帮助会员国在“教育体系规划与管理”、“教育筹资和教育财政”以及“教育设施基建”等领域,“提高规划技术”、“制订教育战略和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教育规划机制”,进而最终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四、“教育规划”话语实践的现实主义特征

与前一时期的“基本教育”相比,UNESCO“教育规划”的话语陈述呈现出了更多的现实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国家”地位的提升

首先,“教育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以“国家”为单位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基本教育”中的“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教育规划”的对象首先指向“国家”;其所涉及的范围也基本是在“国家”层面而非“个人”层面开展的教育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育规划”不仅将UNESCO对教育领域的关注从“基本教育”中的“校外教育”转向了“校内教育”,更注重整个“教育体系”及其配套支撑的发展。由此可见,UNESCO的“教育规划”将关注的重心从“个体”转向了“国家”。第三,“教育规划”的参与方中明显地体现了由“国家”组成的各类机构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基本教育”中发挥突出作用的个人英雄式“专家”在“教育规划”中也不得不转换身份,淹没在以“政府代表”身份出现的各类机构中。

2.“经济发展”的至高无上

现实主义另一大突出特色在于特别重视“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教育规划”政策话语陈述中有4个节点直接采用了与“经济”相关的符号:一是“教育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事实上在1976年之前,UNESCO大会决议的文本中仅仅提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直至1976年才将“文化”纳入其中。由此可见,“教育规划”的主要价值取向之一就在于能否促进“经济”的发展。二是“教育规划”涉及重要领域之一就是“教育筹资与教育财政”,这是此前在UNESCO的教育政策中从未出现的新兴领域。由此可见,经济在教育中的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三是与“基本教育”相比,“教育规划”的参与方中“IGO、NGO和各类银行”的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各类银行在“教育规划”概念的推广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国际重建与发展银行”(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美洲发展银行”(the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非洲发展银行”(the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和“亚洲发展银行”(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等。四是在制定“教育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两大因素“外部资源”和“经济规划”都或是间接或是直接地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教育部长会议要邀请负责经济规划的政府官员出席,UNESCO与当时的联合国经济委员会之间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原因。

“教育规划”的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占据了绝对主流的地位,但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这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指标的“国家”权力之间的平衡很快被打破。同时,随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新独立的国家加入了UN-ESCO的行列,国际社会对于“教育规划”的质疑逐步升温。但“教育规划”并未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开始了它华丽的转身。一方面,“教育规划”不再特别强调教育与经济结构之间如此的密切联系,并不断提升教育的社会和文化功能。正如20世纪70年代末希腊教育经济学家乔治·萨哈罗波洛斯(George Psacharopoulos)所言:“在过去的20年间,‘教育规划’的唯一目标就是如何增加国民收入,如何提高经济效率。如今,‘教育规划’越来越关注公平和分布问题。”[10]而另一方面,“教育规划”又不断将“教育管理”、“教育财政”、“教育基建”这些问题独立出去,同时完成了它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规划”,到包含社会文化发展,且具有引导服务意义的“政策”这一华丽的转身。因此,如今的“教育规划”是一整套政策指向程序的组合,包括“批判的分析系统、政策制定与审议、行动规划、管理与监测、回顾与评估”。上一轮政策实施、监测与评估结果将为下一轮政策的制定、审议以及行动规划提供充分的经验和教训。[11]这一理念已深入到UNESCO各个会员国中,并对各会员国教育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2]UNESC0.Philosophy and Scope of Overall Planning for Education.Paris: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1958,2,4.

[3]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建议书专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33.

[4]United States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UNESCO.UNESCO in a Decisive Decade.Washington D.C.:United States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UNESCO,1963,1.

[5]顾明远.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42.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教育规划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6.

[7]UNESCO.UNESCO on the Eve of Its 40th Anniversary. Paris: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1985,25.

[8]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frica.Oudine of a Plan for Africa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Paris: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1961,11.

[9]IIEP.Our Mission[EB/OL].http://www.iiep.unesco.org/abou tiiep/about-iiep.html 2009-12-31.

[10]George Psacharopoulos.Educational Planning:Past and Present Prospects.Vol.Ⅷ,No.2,1978,142.

范小源:我的理想与麻辣烫无关 篇3

是在抗议过分自由/还是荒谬的地球

一个人在创痛的时候/按着难以痊愈的伤口

究竟应该拚命奋斗/还是默默的溜走

只有你会理解我的忧/让我紧紧握住你的手

我们曾经一样的流浪/一样幻想美好时光

一样的感到流水年长/我们虽不在同一个地方

没有相同的主张/可是你知道我的迷惘

——《你知道我的迷惘》(黄家驹)

范小源似乎对父亲有着很大的怨气,他每天做得最多的三件事就是,睡觉,和父亲吵嘴,长久的沉默。

他对现实有着颇多不满,他说:“我讨厌每天一起床,就闻到麻辣烫的味道。”

1

二月末的武汉,细雨迷蒙。

范小源被父亲范志国在门外剧烈咳嗽的声音吵醒,不耐烦地嘟囔两句,翻了个身,拉过被角蒙起头又沉沉睡去。

但是不久他就被门口弥漫进来煤烟味熏得再也睡不着了。这几天一直下雨,堆在屋檐下的蜂窝煤受了潮气,生炉子时总是升腾起大团大团呛人的浓烟。

“你能不能把煤炉子拿远点啊!”范小源满肚怒气地坐起来,冲着门外喊了一句。范志国正蹲在屋外的水池边用钢丝球费劲地刷着铝锅,水流的哗哗声淹没了儿子的声音。

窗外淅淅沥沥下着雨,风将没有栓严实的窗户震得轻微作响,屋子里没有开灯,一切鸽灰仿佛傍晚。范小源仰头看了看对面墙上那个布满油垢的塑料钟:8:13。

四围的早点摊陆陆续续开张,锅盖的开合声、碗筷的碰撞声、男人的喝叱声、妇女的笑声、小孩的哭声此起彼伏,范小源裹着被子坐了一会,索性穿衣服起床。

这是一间不到30平米的低矮民房,原本是单间,被范志国用一块印着龙凤呈祥图案的旧床单隔成两部分,里面靠窗户的地方摆着范小源的床,外面则是他和妻子的房间,一顶40瓦的灯泡,一个旧衣柜,一个扶手和靠背部位磨破露出暗黄色海绵的人造革沙发,一个二手市场淘来的小电视机,几张桌椅板凳,熏黑了小半面墙的煤气灶台,还有墙角零乱堆着的一些杂物,除此之外再无多余摆设。

范小源拿起毛巾走出去在水龙头下接水胡乱抹了把脸,刺骨的水温一下让他精神了许多。在那件颇为宽大且布满皱痕的黑色风衣的筒罩下,这个刚满二十岁的少年看上去有些佝偻而瘦小。细长而浮肿的单眼皮,零星散落在两颊上的雀斑,一冷就发红的鼻头,一缕一缕耷拉在脑门上的头发,不高的个子,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小一些。

范志国正在往炉子上的铝锅里一瓢一瓢加热水,一时间水雾蒸腾。范小源一边用手扒拉脑袋后面睡得有些翘起来的头发,一边甩着毛巾往屋里走,此时他的母亲梁秀玉正坐在门口的挡棚下往那些不锈钢的小盘子上套塑料袋。

2

范志国一家祖籍江西省吉安市官田乡,祖父一代曾是当地有名的私塾先生,“据说当时吃饭都是用的银筷子”,范志国向记者说起这段传说中的家史,依旧语带自豪。他当村办会计的父亲在文革中被打倒,理由是“孔的小崽子”,念完小学五年级的范志国被迫回家帮忙务农。1983年,刚满18岁的范志国与大舅南下武汉淘金。

范志国做过货车司机、贩过瓜果,甚至倒腾过建材生意,最终无一不以失败告终。归结起原因,他的妻子梁秀玉瘪瘪嘴:“太老实。”这个精瘦的江夏女人20岁不到即嫁给范志国,“当初就是看上他的老实,嫁过来的时候他家唯一值点钱的东西就是一辆破自行车,凤凰牌的。”

由于做这些小本生意居无定所,范小源出生两个月就给抱到了江夏的外婆家,夫妻俩闲暇时就提些东西去看望,顺便交上下个月的生活费。直到13岁,范小源才被接到他们身边生活,也是从那时候起,范志国才开始做现在的生意----麻辣烫。

从汉正街角的一辆小推车做起,范志国的麻辣烫生意一做就是七年,最辉煌的时候他曾在那里拥有过一家店面。“40多平米,比这个要大得多”,范志国向记者比划到,“前面放着6张小桌子,里面还有个大点的包间,菜就串好摆在旁边的架子上,客人想吃什么自己拿。”

两年前汉正街街道整治,范志国不得不辗转找到了现在这块地方——武昌某高校旁的“唐人街美食城”。与其称其为“美食城”,不如说它是一条小巷子——短短不到两百米的一条路被星罗密布的小摊位分错占满。

范志国的摊位就在巷子口的第一家,他在租下的民房前用一块崭新的油麻布撑起一片遮阳棚,下面是八条矮桌子围成的一个长方形,中间摆着一个巨大的炭炉子和铝锅,里面熬着麻辣烫的汤料。做生意的时候范志国就系着围裙站在那些桌子中间的铝锅旁边,听坐在周围辣得哼哧喘气的学生们喊:“老板,两串白菜!”“老板,一串丸子!”

麻辣烫生意的高峰期集中在晚上,中午和下午放学后也会有一拨一拨的学生过来,其余时间则零零散散来几个散客。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范志国便会喊坐在屋子里看电视的范小源出来帮忙给学生们摆碗筷和加辣椒酱,通常要喊上几遍才能看到他趿着拖鞋一脸不耐烦地走出来,而且翻找碗筷时总是弄出很大声响。

“一张臭鱼脸。”范志国说,“迟早要吃亏的。”

3

“这孩子以前不这样的,”梁秀玉对记者说,“他小时候,真的是非常乖的。”

梁秀玉还记得范小源小时候的样子,“白白胖胖的,穿着汗衫和小短裤,系着红领巾,趴在外婆家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安安静静的写字。”

回忆起这些的时候,这个脸上刻满生活艰辛的女人低头一笑,目光一下子变得遥远而温柔。

对儿子颇多不满的范志国在说起这些时语气也柔和下来,“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去参加家长会,班主任当着全班家长的面对我说,‘你儿子以后一定会出息’。”

那是范志国到现在为止唯一参加的一次家长会,还是因为范小源考到年级第一的奖励。以前他和妻子忙于生意,一直都是外婆代为参加,后来儿子转到武汉读书,则是由妻子做代表,还是有空的时候才能去。

在梁秀玉看来,儿子的急剧变化是在转到武汉读初中之后。出于对儿子不在身边长大的愧疚,夫妇俩“找了很远的关系”,以每年2000的借读费将儿子安插在武昌一所还算不错的初中读书,希望他“能和这些城里孩子一样得到好的教育,将来考个大学,出人头地。”

然而不久梁秀玉就发现儿子变了,“不爱说话,老发呆,脾气也越来越大,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发火。”

作为一个清晨就要起来帮丈夫摆摊,夜晚还要忙于一家人饭食,缝补浆洗的中年妇女,梁秀玉无暇顾及儿子心中的微妙变化,然而她却清晰的记得一件事。

那是个周末,因为不远在办一个露天的服装展,那天的客人特别多,临近中午的时候麻辣烫店里涌进很多人,正坐在角落里写作业的范小源忙合起课本起身帮忙。

门口突然有个小男生喊范小源的名字,“是个长得白白净净的小孩,和爸爸妈妈一起,穿着带钩钩的衣服,蛮精神”,梁秀玉边说边用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下,但想了半天也没想起那个“钩钩”到底是个什么牌子,“总之肯定很有钱啦。”

范小源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还是过去和小男孩打招呼,“估计是同学”,梁秀玉猜测,于是也赶紧邀请他们一家过来坐。在梁秀玉转身找开水瓶倒水的时候,她突然听到小男孩妈妈低低的说:“走吧,脏。”

“当时他(范小源)脸就红了,咬着嘴巴半天没吭声。”梁秀玉说,“那家人走了好远,他突然小声骂了一句,‘脏你妈*’。”

那是她第一次听到儿子说脏话。

4

范小源的中考成绩一般,由于学籍还在江夏区,为了让他进武昌的某普高,范志国一家又折腾了很久。

那所高中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基本上都是住读,平时不允许离校,两周放一回假。

“他每次回来总是提着一大袋要洗的衣服,书包里却空空的,偶尔才有两张卷子,也不见他做。”梁秀玉说,她突然为儿子的这种变化感到不安。

直到有一天,梁秀玉在洗衣服时从儿子的裤兜里掏出了一盒已经被泡软的烟,拿给丈夫看,当时正在门口绑扫帚的范志国吭哧吭哧喘了两口粗气,二话不说跨进房里对着正在看电视的儿子抡起来就是一下。

扫帚上的铁丝还没理平整,打过去的时候把范小源的后颈刮了很长一条的血印,当时是夏天,伤口溃烂了很久才好。

高二上学期的一天,范小源突然脸色铁青的回家,对父亲说:“老师要你去一下。”

这是范志国自儿子五年级之后第二次去他们学校,却不是去参加家长会,而是直接被带到了校长办公室,那个“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校长隔着办公桌对范志国说:“把你儿子带走吧。”

范小源当时被班主任领着站在门外,没有看到里面发生的一切,他只听到先是低低说话的声音,然后带点哭腔,最后有声闷响,之后是长久的沉默。

父亲出来后范小源以为他会扇自己两巴掌,然而范志国没有,跟儿子的班主任点头示意了之后,他小声说了一句:“走吧。”却没有看范小源。

从学校回家需要转车,那时候正是十月最热的时候,父子俩沉默无声地站在正在修路的站牌下等车,下午三点的太阳像毒箭一样的射在地上。一辆529过来,范小源刚要抬脚,范志国突然说了一句:“再等等,这是空调车。”

范小源说,那是范志国那天对他说的唯一两句话。

5

对于某些好事的邻居们询问范小源退学的原因,范志国一家出奇一致的保持了缄默。

“不是读书的料。”梁秀玉讪讪地笑笑,这是给予最多的回答。

范志国现在所在的美食一条街本是武昌三环线旁边一个偏远湖区,却因为接二连三的建起大学而逐渐繁华起来,房子的租金也开始水涨船高,这间不到30平米的民房就是范志国以400块的价格租到的,房东还嚷嚷着要涨价。据隔壁那个在这边已经卖了五六年鸭脖子的讲,原来这样的房子“100块都可以租到。”

然而范志国还比较满意,因为学校边上的生意比较好做,“这里学生多,又肯在吃上花钱。”

这是一所一级大学下属的独立学院,一些高考成绩不佳而家里又有能力负担这里动辄上万学费的学生们聚集于此。学生们的到来让这个原本黄土一片的国道突然热闹起来,周边的歌厅、餐馆、钟点房和小吃摊也雨后春笋一般地冒出来。

范志国的麻辣烫素的5毛,丸子和鸡柳之类的肉类1块,捎带卖点啤酒和饮料,以平均三分之一的净利润算,他一天基本能卖出100多块,一个月就是3000多,这对于他们一家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收入。

最让范志国自豪的是,他已经在江夏替儿子买了座93平米的房子,“付了6万首付,正在还贷,08年跌的时候买的,2700多一平米,现在都涨到三四千了。”

说到这里,他又有些忧心:“贷款是20年的,一个月1000多,现在我们两个老的做得动,还可以帮着点忙,要是哪天没了,他怎么办。”

6

范小源从学校回家后就一直赋闲在家,期间姑父给他介绍过一个在正规酒店当门童的工作,却因为身高没有达到别人要求的“必须1米72以上”而被退了回来;后来他跟表哥去过丝宝集团应聘仓库管理员,也因为没有高中文凭被刷下来。

旁边有家饺子店的老板和范志国交情不错,问范小源愿不愿意去他那里打下手,一个月八百管中饭。梁秀玉喏喏着答应,范小源却黑着脸穿着拖鞋啪塔啪塔进屋,重重地摔上了门。

“个狗崽子!”范志国冲着屋里大声骂:“还有端盘子的大学生,你为什么不能?”

范志国对于儿子颇有些无可奈何:“小的时候在外婆家被宠坏了,心气高,又懒得做事,小孩子就不能给老人带。”

今年过年的时候范志国一家回了趟江夏,因为买的那新房还是毛坯,一家人住在了外婆家。外婆对他们一家的到来很是高兴,把范小源拉到身边瞧了又瞧,一口一个我的乖乖。

初三上午,大舅领表哥过来拜年,刚刚参加工作的表哥提了一大箱牛奶和桂圆。发红包的时候他看了一眼范小源,迟疑了一下,然后拿出钱包翻出50块钱,范小源坚决不了肯要,被硬是塞在了裤兜里。

过年回家后不久,范小源突然跟父亲说他想做点生意,夫妇俩很高兴,给了儿子500块钱,让他去汉正街批点小件东西回来先卖着试试。范小源出去了一天,下午提着两旅行包的文具回来,兴奋地跟父母说那人跟他算的特别便宜,一个本子批发给别人8毛,给他才6毛。夫妻俩觉得不对劲,把包包里的东西清点出来看,果不其然,标着240根的笔芯盒里实际只有不到100来根,而范小源看也不看的进了10来盒,东西还没卖出去,钱却被别人骗去了一半。

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范小源主动要求和父亲一起喝酒,“不到三杯两个人就醉了”,梁秀玉说,喝到最后,范小源大哭了一场。

7

那些批发回来的文具到现在还放在范小源的床底,他也从此开始了标准的“宅男”生活。

他每天都会睡到自然醒,当然在这个早点摊集群的巷子里被吵醒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冬天或者下雨的时候他会在被子里待更长的时间,每当范小源揉着惺忪的睡眼出门洗脸,范志国都会没好气地骂一句:“躺尸!”

心情好的时候范小源会主动帮母亲洗一下菜,或者把切好的菜按份串在竹签上。他明显对母亲要亲近得多,母子两个一起做事聊到高兴的地方范小源还会露出少有的笑容。

范小源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坐在门口听大学生们叽叽喳喳聊天,有时候听得入神,他会忘记帮忙去收拾那些前一拨学生吃剩下的碗碟,范志国喊上几遍就会吼:“像个游魂!”

父子俩似乎从范小源退学起就积起了深深的怨结。“就没有一天对儿子好好说话的,”梁秀玉说,“孩子小的时候打,现在孩子都这么大了,又开始骂。”

“你还晓得他这么大了,”范志国一激动起来嗓门就大得吓人,“都快20了天天窝在家里吃喝拉撒,你说我烦不烦!”

听多了父母这样的争吵,范小源筹划着想去广州,但是这个想法一经说出就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我同学说那里钱好赚,来得快,很多小学和初中没毕业的人都成了大老板。”范小源说。而范志国对儿子的这个说法嗤之以鼻:“人家那些老板是因为脑子活,又肯做,像你去了给人家提鞋人家都不会要。”

“你晓得?”范小源显然对父亲的这个说法很羞恼。

“好,那你自己说,你去了想做么事,或者说,你能做么事?”

范小源不吭声了。

父子之间为此爆发了长时间的冷战,一直护着儿子的梁秀玉这次破天荒的站在了范志国这一边。“儿子自小就不是在我们身边长大,现在才回来没几年,我不想他走,而且他才刚二十岁,什么都不懂,在外面肯定受欺负。我们还是希望他在武汉找个工作,钱多钱少都不重要,慢慢干着就行。”

范小源好像很不喜欢母亲这样说,压着声音吼了了一句“我自己晓得,你们乱操什么心”,转身钻进了屋子。

不过一会儿,屋子里传出了范小源的哈哈笑声,那台21寸的小电视机正播放着电视剧《奋斗》,陆涛那句“让他把遗产打我卡里”,范小源觉得很搞笑。

“喜欢看这个电视吗?”趁着放片尾曲的时候记者问他,“还可以,”一直沉默的范小源少有地笑了,“蛮好笑的。”

“里面的哪个角色,你最喜欢哪一个?”范小源想了想,说:“都不喜欢,他们的生活太假,理想实现的太容易了。”

“你觉得理想应该怎么实现,或者说,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的职业理想和大学生活规划 篇4

一直以来我都自认为是一个很有目标,很有追求的人。我努力学习,努力快乐着。可是到了大学我似乎找不到方向了~~~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迷上了音乐,仿佛音乐起,我的心起,音乐落,我的心就落。唱歌更成了我最大的乐趣,伤心时它是调剂,生病时它是解药。我不可救药地陷入了每篇动人的歌词中,我常常会想作词的大概就是现代最美的诗人吧。很自然的,我那时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歌手,想用我的歌清洗每个听者的灵魂。现在我是那么强烈的不想长大,因为长大了就会发现现实的残酷与梦想同现实的差距。其实我明白所谓长大成人,并非是抛弃曾经的坚持,但即使明白这个道理,却已经变的胆怯。

渐渐的,我开始懂得梦想也许不同于理想,理想亦不同于职业理想吧,就像彩虹虽然美却遥不可及,就像流星美的太短暂。以前我只是单纯地努力学习,努力唱歌,从初中到重点高中,从重点高中到北京,我想我来北京就是因为这里的机会比较多吧。但是半年了,我看到了自己在慢慢走向反方向。

似乎眼前模糊不清,未来被乌云遮蔽,但我知道人要是没有了方向,失去了激情,就会如同行尸走肉般麻木无趣。所以我放弃了那个如泡沫的美梦,回到现实中,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考研,并不适合我;历史,不是我的爱好。不过我喜爱学习语言:英语,韩语,我想我有语言天份吧。身为朝鲜族的我想到韩国首尔大学继续深造,接受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扩展自己的视野,毕竟人类是渺小的。需要不断向内心扩张,从内而外是自己伟大起来。

想到这儿,我似乎找到了一条暂时的路:学好韩语英语,多参加实践活动,充实我的大学生活,为出国做准备。

现在我很开心,能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课程。其实我最欣赏周老师的一点,就是他的自信,由内而外的那种自信。曾几何时,我也曾拥有。此时此刻我的目标就是找回我的自信,幸福快乐的扮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找到那个真实的自我。为我的理想奋斗

题,就像说起生死一样,不敢轻言。现在人们可能很难理解在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年,理想这个词汇本身经历过一轮被高调谈及也被极度嘲笑的过程,今天在和君创造的这个环境里我们终于可以逐渐心平气和的谈论了。

人的理想其实都埋藏在他成长的历程里,我也不例外,人很难超越自己的经验。懵懵懂懂的过了十七八年后,我逐渐有了一点追求和自我意识,开始对一些话题、知识感兴趣,开始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了,最有兴趣学习的是历史和数学。我偏科很严重,因此我考不上什么一流大学。

199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作为社会生活的主角刚刚开始。我阅读的一些经济、企业的粗浅知识给了我一点启迪,成为一名企业家。我的大学志愿是自己选的,学习会计,我自己感觉会计就是企业的历史,而会计人员是企业的司马迁,账簿就是企业的《史记》。在当时做会计的大多是女同志,即使有些男的,也是谨小慎微的样子,不会有什么出息,我的理想是被人嘲笑的,家人也反对,不过我说服了他们。真正学习会计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会计学在说什么。当时我国的会计制度在剧烈的变革中,1993才有了新的统一的会计科目,会计条例。现在同志们学习的大部头会计书,那时是没有译本的。我大学更多的时间用来阅读历史书,尤其是思想史、经济史和企业史。并逐渐期望自己从会计人员起步,成为一个企业家,当时的偶像是松下幸之助和亚科卡。真实的工作开始后,会计从业中的不良感受让自己放弃了会计这个职业,转而从营销起步,但是期望成为企业家的梦想还是没有放弃,现在我的偶像是郭士纳和乔布斯。我常问自己,自己希望成为企业家的动机是什么?财富、名誉、地位、权力、受尊重的感觉?有,似乎又都不是,最终我认识到,想要成为企业家,是出于创造出新的产品提供给大众,优化了别人的生活,并获得认可和回报的感觉。在企业里成长为企业家,自己创业成为企业家的努力都在不断尝试,可是不明什么原因,总有说得清楚和说不清楚因素导致结果并不理想。我想我需要认真的研究企业的管理问题,弄清企业成败的因果。这就是我学习管理学、到商学院求学、申请和君的原因。

现在的自己感觉还介于明白与不明白企业管理的边缘,入门的状态,有一知半解的自得也有不知究竟的困惑。理想随着认知的变化也在变化。以前我想对管理有一定的感悟后,回到企业去,缔造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现在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管理学的老师,帮助企业管理的从业者学习和研究企业管理之道。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不缺少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而缺少一个杰出的管理学教师。对于未来的中国来说,需要的是成千上万的杰出的企业管理者,是一个个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卓越的企业支撑起强大的国力。他们需要思想上知识上先行者的启发。

张载所言的求学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现在的我逐渐明白,天地无心,以民心为心,生民之命主宰于自己的一次次选择中。往圣之绝学需要与时俱进。万世之太平基于今日之太平。谁也无法为别人做出选择。作为管理学教师的我,所作所为只是在别人做出选择时增加一个备选项,而我尽可能的让这个备选项对选择者的目标有支撑作用。

更为准确的说,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文武兼备的管理学教师。成为一个张伯苓、陶行知、晏阳初、王阳明那样的教师。

二、我如何做一个管理学教师?

一个人为什么要有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的认识是:理想就是一个人的阵地,一个人的根据地。根据地一丢,人就流离失所,无家可回,无粮可筹,无兵可战。所以理想首要是立、其次是守,再次是变,因时因势而变。春节前后看了电视剧《井冈山》《长征》,感觉可以作为组织、战略课的重要案例,也描述了个人的理想如何成为组织理想,又如何在艰难险阻里坚持理想。验证了先生中共党史的学习对于在中国进行企业管理有重要意义的论断。战士的阵地是足下的土地,政治家的阵地是民心,企业家的阵地是客户的购买力。教师的阵地是讲台,是学生的成长,那就是我的阵地。千百年来,中华不绝是因为中华文明不绝,不管国运困窘到什么程度,只要还有人能聚徒讲解《四书》《五经》《老庄》,这个民族就有再次崛起的希望。

作为管理学教师的我会想:文明衰亡了有国家,国家衰亡了有企业、企业衰亡了有家庭,家庭衰败了有人才,人才衰亡了有教育,教育衰亡了有我,我衰亡了有学生。这是一个逆向的推理,正向的推理我想也应该成立。中国复兴有我,我精于管理学,就有精通管理的学生,有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就有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有进步的企业就有发达的经济、富裕的员工,有经济的繁荣就有强大的国家,就要求有民主的社会、有尊严的公民,中国就会成为真正的强国。目前的中国有两个前途,一个是向权贵社会的方向演化,一个是民主社会的方向,前者的力量看来很强,但那是一个落后的方向;后者的力量看来很弱,但那是一个光明的方向。历史从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事,都是我们一点一滴的建设来争取来的。就像墙上的阳光,一点一点的移动。佛在寂灭前拈花一笑,传法脉于迦叶,据说迦叶东行到云南鸡足山做法场,开传禅宗。我不做迦叶,不成佛,不做花。我作花香一缕,无形无相,留在学生心里。

和君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培养企业家的完整体系,我的使命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丰富他的内容,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在培养对象时因材施教。

三、我如何做一个武术老师? 对于今日中国人来讲,精神萎靡、放纵欲望是最大的祸患,仿佛钢铁的腐朽,眼见发生确束手无策。学习贯穿了体育精神的武术是振奋人心的良方。

学拳先要立志,志之不立,拳之不行。我会鼓励学拳者立下大志,发出宏愿。立志的不同会很快就反映在练拳的方式、方法、风格上,一望便知。

内家拳是一种自明的拳,老师的传授很重要,自己的练习思考感悟更重要,没有发奋进取、持之以恒、自我反省的精神,没有想要看破生死、直面天崩地陷王朝轮回、承担看护家国的责任,只是想要学两招防身、让身体强健不被人欺负,想要学到内家拳真谛,让功夫上身是很难的。

内家拳的学习与我们大多数习惯了看书本学习考试的人习惯的学习方式是极大不同的,看书学拳是学不好的。拳主要不是知的功夫,而是行的功夫,做学问要知行合一,练拳要行知合一。

学拳更像是学艺术,比如音乐、美术、舞蹈、戏曲、影视演员,看看一个戏曲演员怎么练习的,就会明白拳怎么练,但要明白戏是让人看的,拳是不让人看的,要让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和一个国家的军备一样;戏是让人乐的,即便观众哭了也乐,拳是让人死让己活的,即便赢了,也不见得有欢乐。

或者更形象的说,学拳象学工艺美术,我们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工艺美术家,象做紫砂壶、做砚台、竹雕、瓷器、琉璃(看看琉璃工房的器物怎么做的)。材料和作品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要靠自己的身体来说明我们学了什么、学的如何、哪里还有不足、还要如何改进?身体的极限是材料的极限,思维的极限是路径的极限,所以我们会在身、心、智几方面进行修炼。我们可以先放下想要打人、或防止挨打的心态先看看这些方面的大师们是如何学艺的。比如顾景舟如何制壶;王献之如何学书法;朗朗如何学钢琴;齐白石如何学画;梅兰芳如何学戏的;表演大师如何学习表演的,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大师级的演员,研究一下他如何成为顶级的演员,而不要研究如何成为超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和保护练习者的兴趣,任何伤害练习者兴趣的事情都是好老师所不能做的。学生从某种角度说不是老师教会的,是被自己教会的,老师是创造了自己教育自己的环境,保佑他不放弃、不抛弃。

曹刿论战中讲: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多数习武者的兴趣就是在老师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中丢失的,在加上人天性的怠惰,使习武成功者如凤毛麟角。

中庸上说:治学之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能入此道,虽愚必明,虽弱必强。练拳之道也是一样的,这就是内家拳的真谛。我想这和我们精通管理之道也是相通的。

样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多采绚丽,那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有一个美好、全面、科学的规划。有效的计划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大学在校时间充分提高自己,为毕业进入职场做准备。青春的含义就在于不管我们选择了什么、成功与否,都不后悔。我希望通过3年的大学生活,深切地体会到青春和成长所带来的喜悦和甘甜。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在经历3年的历练之后,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勇敢、坚强,并且积极向上。告别了中学时代,迈进了大学的校门,人生的历程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莘莘学子的我们满怀希和憧憬踏进了工院,人生的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的大学也将从这里开始。面对新学期崭新的环境,也是重要的基地,我们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并做好一系列相应的规划。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大学,对于读书数载的学子来说,无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而人生的规划也恰恰在这一时期开始起笔。开始大学生活的你,打算为自己设计一个怎样的未来?它或许五彩斑斓,或许平淡和谐,或许充满挑战和荆棘——但,无论怎样,厚积薄发,是一个必然的守则。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水大是一个大的百花园,我只是百花园里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可小小草有一个大大的理想,就让我在这里畅想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吧 在做好我们的大学生涯规划之前我们应做的以下几点: ① 客观评价自我 我是材料系冶金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一名学生,未来我们的工作就是和钢铁在一起,工作环境当然不是最好的,但我很喜欢这个专业。我有许多的爱好如听音乐、跳舞、唱歌、弹吉他等,我认为这正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有了这些爱好我的生活不在空虚了,它变的丰富多彩!大学是一个培养个人能力的殿堂,我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很多方面都还不够好,因此我要在大学时期尽量把自己锻炼的更有能力。②正确进行职业分析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客观评价自我做到了知己,而正确进行职业分析,了解目前社会职位分布的现状就是知彼了。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是一个当今很热门的专业,它在未来几十年内都将领导我国的经济事业的发展!钢铁事业在我国的企事业中占具了很大的比重,是我过经济发展的主导事业。而在这些行业中的技术人才还不是很多,这就为我们将来的就业留出了很大的空间。进行正确职业分析,有助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既然选择了自己适合的行业、领域与具体的岗位就要进行到底!③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职业目标是我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确立目标可以获得追求成功的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的职业目标应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实现的可能性。我的职业目标是要把咱国家钢厂的生产总值成为世界上遥遥领先的钢厂,虽然我的目标有点不切合实际,但我会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一辈子。要完成这么大的一个目标,我又把目标分成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下面是我在大学时的短期目标。◆在大一,我要尽可能多的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多给自己一些锻炼的机会,这其中就包括:定期递交对党的章程的学习、认识及实践,以及自己的言、行、感受,争取早日通过审核,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校内外文体艺术活动、校内社团活动、演讲赛、辩论赛、书画比赛等,以此充分锻炼胆量、能力,展示个人风采。学习一些新的东西(简单的交谊舞,篮球、乒乓球等)但一切活动的前提,都必须是学习第一位!

◆在大二,扎实学习专业技能,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校外购书城及网络信息,开拓视野,扩展知识范围,以此,激发、开拓思路,尝试设计开展学术创新、科技创新。多做些兼职,多接触社会实践,让自己多点了解社会,为毕业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开始准备一些资格证的考试,目标英语过

二、计算机一级等

◆在大三,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接本。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多总结经验,尽快为自己的职业定位,并努力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除次之外,我们还需要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因为用人单位,不仅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注重大学生的可塑性和一些潜在素质能力。多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训练。对自我职业能力、职业适应性和职业价值观的科学测评等内容。总的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挫折应对能力,培养自身意志力与塑造良好的个性。

然而,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终究是迷茫了,总以为大一是碌碌无为,大一是无聊浪费,时光在指间悄然而逝,却不知珍惜!我们在慢慢找寻,找寻大学生活的方向,渐渐才知道在大学本科期间,我们并不指望能学到什么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是应该把重心放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一个人贵在知道自己应该去干什么,“明其志,方能知所赴!”学校提供的平台是许多专家的共同认可的,适合大部分同学的需要,然我们自己应该更清楚自己的实际需要,在学的课程上有所侧重,有所安排,另外选学一些对自己有价值、有益处的课程......这将更具个性化更能挖掘你的潜力。

大学同样是一个施展表现你的才华的大舞台。好好利用它,也是一个任务。怎么说呢?有人说:“社会经验道义后社会上去培养也来得及,现在读好书不就行了么?”我认为这是各误区能力的培养其实不是一朝一夕的。就比如语言能力,我们从小就开始训练,对么?但你可以说——我现在的语言功底、交际能力非常出色了么?很少有!即使我们平时一直在培养的东西尚且如此,更何况工作能力呢?它常需要一定条件,一定时间空间的。许多大一没有从事任何社会工作的同学,往往到了大

二、大三就很难加入学生会、团委,等等,为什么呢?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把握大学里这个机会充分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

因为在以前太懒惰了,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坏习惯对我的生活的影响,我决意要去改掉它,现在看起来情况还不错。我给自己的生活目标是:少说废话,多做事。探索修身处世最高境界。个人因素对于自己能否融入一个集体很重要,并不是你去改变社会,而是你怎样融入这个现实而残酷的社会。所以我修身,要变得更成熟,更有主见,非人云亦云。细致的安排如下:

1.首先生活要有条理,卫生问题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也让人心情舒服,做起事来也更有干劲。

2.作息时间要大致确定好。我不要求自己做到几点起床,几点睡觉,这个并不现实,因为受其他人的生活习惯影响,包括周边宿舍的影响,我是一个比较容易受他人影响的人,换句话说是定力不够,所以现在要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进行生活。

3.对于电脑的安排。以前只是把电脑作为游戏机,但现在不行,不可以这样做。我完完全全知道一味玩游戏的后果,而这个后果比我自己骨折进医院更加严重。可能会影响到我的一生。好在现在我对游戏的感觉慢慢的淡了下去。只是追求电脑极致的性能,看看这部电脑有多BT。更多的,是把电脑作为一种工具,无论是学习,消遣,还是其它用途。

4.关于恋爱,我一直把它作为大学的附加物,并不是说可有可无,而是这个并不是我在大学所要最寻的东西。只是顺其自然,任其发展,该来的,还是回来的。

5.金钱,现代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也在追求着,所以我想着,在这里能不能做些小生意,为自己垫些社会经验。原来是想做手机代理的,但发现早已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做其它打算。

6.社团组织,我已经加入了社联的计算机协会,希望在那里可以学到额外的能力。

7.多与师兄或师姐,导师或辅导员沟通,多多学习生活上的经验。

8.大二的时候报名做导生,我相信这是一个帮助别人和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时光如箭,它穿梭在我们身边,也会毫不留情的带走我们的一切。时间永远都不会等人,它不会为了任何人,任何事而停留,我们能做的只是跟着时间走,我们永远无法抓住时间,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未来,更要珍惜我们的大学生活。

对我而言,大学是一个神秘而又向往的地方,初来乍到,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觉得很无聊,很孤独。经过了严酷的军训后,我认识了新同学,也认识了新老师,他们个个都待我很好,在他们的陪行下,我的生活也渐渐变得丰富多彩,让我觉得大凡事物都会因神秘而美丽,对于未知事物也产生了好奇心,就好像是振奋剂一样能唤醒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然后再不断的摸索前进,哪怕是荆棘丛生也不怕,而这种好奇正是我以后学习的动力。

刚上大一,认识这里的一切,和老师们,同学们投入更多沟通和交流,可以避免走弯路,在班上竞选班干部,这样一来可以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面试练好兵。,二来可以为老师分忧,为班集体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只希望我们在同一个地方学习,能够共同开心,共同健康成长。除此,我也加入了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并且投入实干的精神和百倍的热情,虽说大一的学习任务很轻松,但大一正是打牢地基的阶段,在观念上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脚踏实地学好基础课程,搞好专业课程,学好英语,为大

二、大三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

大二是本质转变时期,要完完全全扮好大学生的角色,就要把高中固有的思维和学习、生活方式切实的转变过来,我们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高中时代,因为大学又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而这一年是最重要的一学年,要适应这里的一切,在这里种下希望,放飞梦想,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也一步步的朝着目标迈进。在大二这学期,学习的任务大大加重了,也有相应的技能证要考,相关的社团活动也有必要的作出取舍,把大量时间投入学习中,把该要考的技能证书一次性考到手,这时正是需要那种不断摸索前进,哪怕荆棘丛生也不退缩的精神来作为我们学习的动力。当然,在忙碌的学习当中,适当放松,做到劳逸结合。

大三是一个面向社会的阶段,经过大

一、大二的锻炼,我们已经成长了很多,变得成熟了,学会了独立生活和面对集体生活的能力,懂得如何与别人交往,而我的目标也已锁定了,要学会如何写求职信和个人简历,并要为心目中的职业进行实践,在此同时作一个大学三年的生活学习的总结,作为大学旅程的一个圆满的结束。

我的理想与理想的我-作文 篇5

我的理想与理想的我,字都是一样,内容实在是不一样的。聪明的你看出来了吧。

我的理想是我的理想,从自己心里规划出的一个理想,以能看见的事物为基础,给自己规划出的一个理想,这个规划的我的理想,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理想,也就是说这个我的理想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从孩提时代到青少年时代到中年时期到年老时候,从有理想到更新理想到 达到理想到不知所想。这都显出我的理想不够理想,我的理想不能够达到成为理想的我,因为这我的理想是以能看见的物质世界为基础的,以我(人)的理想为出发点的,他所想的不能超越他的范围,他所有的理想不过是世界上在人看可羡慕的,即便得到他所爱慕的最大的理想,就是全世界上所有的都归于一身又怎么样呢?他满足吗?这是我的理想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好像与理想的我有着天壤之别。

理想的我是理想的我,理想的我是怎样的理想的我呢?理想是什么意思呢?是完美 是标准是本位(不错位)。你肯定说:嗨! 你在说什么啊?我不懂的,哈哈,是的,因为这理想的我不是出于你自己的理想,而是出于创造你的上帝所给你的.设计的,因为人已经堕落败坏,以自己为中心自己想要的我的理想我的理想,当他到达或者达不到的时候,都会感觉自己的虚空,为什么呢?因为上帝创造人,把人放在世界之上,让人可以管理世界。人是管理世界,世界在人的手下被管理,人的满足就不是这世界可以给予的。理想的我也不是世界可以成全的,理想的我乃是上帝造你的时候给你的完美。上帝造你的目的是以荣耀上帝使你成为理想的我,你的生命被成全了。你真正的满足不是物质世界,乃是回到你生命的源头创造你的上帝面前,(就像浪子回到父亲的家一样)。

耶稣基督来了,他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恩,他的死里复活,叫一切接受耶稣基督的人,罪得到赦免,就回到创造天地的天父上帝面前,耶稣基督是神人之间的中保,是进入天国的门,透过耶稣基督的救赎,你的罪得到赦免,并且上帝赐你重生的生命。理想的我,不是自己做成的,乃是上帝在你身上做成的,这个理想的我 就是按照那造他的主的形象。

就业指导课教案之职业理想与规划 篇6

教案 2008-09-18 10:55 阅读3156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讲座对象与时间:讲座对象为一年级学生,讲座时间为一小时三十分。

一、讲座目的

讲座应达到的目的是:使一年级学生对职业有较全面的了解,对高职培养目标有清醒的认识,对我院培养的学生就业岗位有一定了解,能够树立职业理想并初步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

二、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指导》。

三、讲座大纲

一、就读高职高专教育院校大有前途

很多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甚至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总认为是本科落榜生才就读高职。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世界多数国家十分重视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最近几年,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是党和政府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积极完善目前高等教育体系的战略性举措,对于培养大批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规模上看,高职高专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半壁江山”从1998年到2004年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职高专教育招生数从54万人增长到237万人,在校数从117万人增长到596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3.1%和在校数的44.7%。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1047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87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5%。此外,还有600余所普通本科学校举办高职高专教育,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高专学校的格局,成为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为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02年增加了35万,而就业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截至2004年9月1日,在全国增加了40万高职毕业的情况下,就业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达到61%。北京、浙江等地区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左右,与本科生基本持平。截至2004年2月,根据对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7所高职高专院校27.1万名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的有效数据统计,2004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3.34%

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参考高职教育研究所网页2003级新生入学教育讲座

二、职业分类

1、产业和行业

2、我国的职业分类

3、职业分类和行业分类的区别

(参考教材第3~12页)

三、我院各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状况

由就业办提供

四、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教材第90~108页)

一、就业形势与高职生的就业特点。

(一)高职生就业形势

“十五”期间国家的就业形势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力供给总量较大,而岗位的增加相对较少,一般劳动力就业压力很大。在末来十年间,我国就业市场总体上呈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态势。

第二,高职生就业前景看好。从对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分析,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急需各类人才。专业人员和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的就业前景十分看好。从宏观上分析,我国就业岗位的增加将是刚性的。开发中西部、建设小城镇,中国加入WTO等都是衍生出新的行业、职业和岗位,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十五”期间,我国20世纪60年代毕业的知识分子已全部超过退休年龄,需要补充大量青年知识分子。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专业人员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已经严重青黄不接,高职生因其理论和技能兼备的特点,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令人乐观。

高职生就业特点

总体而言,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尚不高,劳动力素质较低,在劳动力市场上,高职生仍然在人力资本素质方面处于优越地位,因此,与劳动力市场上的其主体相比,其就业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高职生受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较小,由于高职毕业生尚不是常规就业市场上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高职生的需求独立对于普通劳动者的需求。具体而言,我过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不足而导致的就业严峻性,以及类似性与“非典”疫情传播导致的短期就业困难,都会严重影响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需要。因此,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可能在长期中表现出来,而某一特定时期出现的问题,则往往是以往的矛盾积累的结果。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校和国家,都需要有长期战略,需要未雨绸缪。其次,高职生不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困难群体。无论就高职生的年龄结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还是就他们享受的政策待遇如户籍指标等来说,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都是有竞争优势的。与之相比,下岗职工具有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调整能力差等劣势。而农村进城劳动力则在户籍身份上,甚至在就业机会上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因此,如果说促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需要更多市场机制以外的政府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亟待消除一系列制度障碍的话,高职生的就业需要的是完全的市场机制,高职生就业出现困难,原因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在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具有大学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是供给导向型的,许多专业培养的学生并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因此,在总量供不应求的条件下,也可能出现结构性供给过剩的现象。这种情况为教育向需求导向型转变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就业生就业及深造体现以下新的情况:

(1)专升本

(2)出国留学

(3)放弃就业。最近几年,申请暂时不就业成为高职毕业生的一种新选择。高职生选择不就业,其原因很复杂,有自己所钟情的专业不景气暂时躲一躲的,有想出国留学的,有想专升本的。

(4)自主创业。近年来自主创业风头甚健。主要有自己创立公司当老板和自由择业两种。

(5)报考公务员。公务员因其职业稳定、地位较高的原因,受到应届毕业生的青睐。我过公务员考试每年进行两次,除博士毕业生只需面试外,其余人员都必须先笔试后面试。

总之,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特点,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带来机遇和便利,同时也给毕业生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十五”期间国家急需的几类人才

拒国家人事部预测,今后几年急需的人才主要是以下八大类:

(1)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

(2)信息技术人才。

(3)机电一体化人才。

(4)农业科技人才。

(5)环境保护人才。

(6)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

(7)经贸人才。

(8)律师人才。其中,与信息产业相关的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和精通WTO规则的经贸、律师人才的需求量最大,他们将成为最热门的人才。

一职业理想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一、职业理想与人生

① 职业理想的内涵

职业理想的内涵有4个要点:(1)它反映了个人的职业愿望和需求,是源于显示的有形化构想,是建立在现实可能的基础上,是不同于脱离实际的空想,也不同于远离现实的幻想;(2)它与经济收入联系,与人们提高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的追求直接相关;(3)它追求社会对从业者劳动的认可,追求自己的职业生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4)它表现为一个具体的职业或有一定范围、标准的方向,是具体的追求目标。

案例:桥梁专家茅以升和一个高职生的职业理想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从小好学上进,善于思考,11岁时在家乡看到端午节龙舟比赛中桥塌人亡的悲惨情景,暗下决心:长大一定学造桥。从此,他处处留心桥,观察桥,15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在五年里,他记录了二百本笔记,约900万字,摞在一起,足有一人多高。他学成以后,就为人民造桥。1937年,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中国桥梁建筑史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铁路公路两用桥。茅以升的名字和我国许多新建大桥一起,永远留在祖国大江南北。他实现了个人的职业理想,也实现了为人民造福的宏愿。

一位由高职生成长起来的路桥建设先进工作者,小时候生活在偏远的河边小村,因为没过河的桥,去对岸上学必须绕很大的弯子,走很远的路,还多次遇到过危险。因此,中学毕业时,他根据自身的条件,怀着为人民修路建桥的理想,报考一所高职学院新开设的路桥专业并如愿以偿了。毕业后,他用所学的技术,出色地奋战在路桥建设第一线,很快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并当上了全行业的先进工作者。

② 职业理想的特点

职业理想随着社会职业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社会职业的增加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1)职业理想的社会性

职业理想的社会性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人们提出和设定职业理想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同样,职业理想的实现也要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因素,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条件。比如职业流动,从历史上看,由于生产力底,职业种类少,人们选择职业的余地小,职业变换就很少。只有到了现代社会,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新的职业不断产生,人们选择、变换职业才有了更多的可能,实现职业理想也有了条件。

(2)职业理想的时代性 任何时代的职业理想都受该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所制约。生产方式越先进,社会经济越发达,社会分工越精细,职业种类就越多;科学技术越先进,职业演化越迅速,人们选择职业的机会就越多,职业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也越大。

(3)职业理想的发展性

从社会发展和职业演变的总体看,人们的职业理想随职业声望和职业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从社会存在的个体看,一个人的职业理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阅历的增强而逐渐由朦胧、幻想变为现实,由波动变化而趋于稳定。

(4)职业理想的阶级性

职业理想是社会意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因而必然受到社会中不同阶级意识的影响。这就是它的阶级性。

(5)职业理想的个体差异性。

职业理想源于现实,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点。各人的政治思想觉悟、道德阳修养水准及人生观,决定着人的职业理想方向;个人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决定着人对职业理想追求的层次性;人的性格、气质、情感、意志等个性特征,对人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理想形成都有较大影响。

每个人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加之个体之间的差异,在职业发展上,实际上又充满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变化,所以每个人的职业理想都与他人有差异,不可能完全雷同。

③职业理想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缺少动力的人,犹如没有燃料的汽车,无法在人生道路上前进

(1)职业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

没有追求的目标,就没有动力。在人生道路上,人们通过职业活动来追求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认生价值的实现,追求社会对自己的认同。

职业生活占人生的绝大部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往往要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所以,职业理想的确立,就是为人生实践活动确定了目的,为人生认准了奋斗目标。

(2)职业理想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的目标越高,直接激发出来的动力就越强。职业理想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实现职业愿望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职业理想一经确立,就会激励人们为之付出孜孜不倦的努力,就可以转化为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以坚定意志来获取事业的成功。

职业理想在人生发展中,不仅可以激励人们对自己献身于其中的事业充满自豪感和光荣感受,而且促使人们产生实现理想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职业理想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生价值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层面。个人的生存、发展是个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改造社会的过程,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无论从什么角度去体现人生价值,总要依托某一职业,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必然促使人生价值的实现。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

④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为实现职业理想奠定基础。

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曾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实现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宽敞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扣开职业理想的大门,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奋斗。高职学生必须认识实现职业理想的持久性和艰巨性,珍惜高职在校的学习生活,为实现末来的职业理想打好基础。

实现职业理想要从现在做起。“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之功。”(《荀子·劝学》)也就是说:没有专心致志的学习,就没有豁然贯通的智慧;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著不凡的功绩。在为实现职业理想的奋斗中,必须脚踏实地,从眼前的具体事情做起,如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实操训练,搞好每一项社会活动┉人生道路是漫长的,职业理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人的实践能力水平有差异,这种差异并非先天形成,而是由所处的环境、受教育程度及自身实践状况等因素造成的。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因此,为培养实现职业理想的能力,必须积级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同学们,就让我们珍惜现在宝贵的光阴,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吧!

二、天生我才必有用

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为高职毕业生大显身手提供了舞台。我们高职生要树立起“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理念,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信心。

每个人都有其特长,也有其不足,要敢于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特长。些一般来说,高职生在理论功底上不如大本生、硕士生,但其实践能力强的优势将使他们成为用人需要的人才。只要努力奋斗,具有实践能力、掌握一定特长的高职毕业生,也能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高职生在学习期间,要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发展自己、按照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提升自身素质,有目标地弥补自身的差距,主动适应职业的要求。

在择业时,高职毕业生要选择能让自己“扬长避短”的职业,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走出盲目从众、单凭主观愿望择业的误区,做到既不清高自傲、眼高手低,也不悲观失望、无所适从。扬长避短,就是要正视自己在职业活动中,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正如《水浒传》所描述的张顺:在陆地上他是李逵的手下败将,可在水中,他却占了上风。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生应该对照今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做自我分析,发现自己胜任这一职业的长处,以此来克服自身的不足,消除自卑的心态,为提升自身素质确定可以实现的目标。首先,对即将从事的职业要有自信,要敢说“我能行”。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他就能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自卑心态。大胆参加竞争,接受挑战。在自信心建立的同时,必须树立职业理想,这样由自信心引发出的学习和工作热情,才有行动方向、奋斗目标。

其次,要对照即将从事的职业的要求找差距,克服自傲心态。人需要的自信,但过分的自信就是骄傲。自傲的人就会过高地估计自己,最后必然走向失败。要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对自己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优点和长处不夸张一分,缺点和长处也不掩盖一分,这样才能为提升自身素质准确地定位,做有效的努力,为今后取得成功达到理想目标奠定基础。

第一节 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即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的职业和工作植物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即就业环境和本人实际情况,制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是落实职业理想的实施计划。职业生涯设计的实质是追求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

职业生涯设计由分析发展条件、确立发展目标、构件发展台阶、指定发展措施四个环节组成,均着眼于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发展。

一、分析发展条件

分析发展条件是确保职业生涯设计方向正确、目标实在、符合实际的基础,也是防止设计者把生涯规划设计成脱离实际的空想和远离现实的幻想。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在充分、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所处环境和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即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进行。

眼高手低是许多青年人走向社会、初涉人世是易犯的毛病。因此,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是,首先分析自身、家庭条件及变化趋势,分析所处的就业环境、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即进行内外环境的分析,“衡外情,量己力”,客观地把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对制定能真正实施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① 自身条件及变化趋势分析。

自身条件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使职业生涯设计符合本人实际。自我分析的内容包括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交往等情况。

自身条件对职业生涯设计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实事求是,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材料”根据材料决定用途,防止目标脱离实际;二是扬长避短,使设计能符合自己的长处,让长处得到更好的发挥,并按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弥补自己的短处,以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来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只有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生涯目标做出最佳的抉择,才能设计出一个即务实又能激励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自我分析即“知己”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要了解“现在的我”。了解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能力潜质。可先记下学习工作简历、爱好、特长,近年职业兴趣的变化及原因,成功和失败的经历,然后根据记录的情况给自己一个书面评价,也可以对自己做些测评。为了提高可靠性,最好能在第一次书面评价半月后,在重新评价一次。

二、要预测“明天的我”。这种预测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在现有基础上对自己通过努力而产生变化的趋势分析。预计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以及变化可能达到的程度。这即是确定职业生涯目标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实施目标的具体措施和安排的基础,要相信自己,知识不够可以通过勤奋学习来补充;技能较差,可以通过刻苦训练来提高;个性有弱点,可以通过努力来调试。

通过了解“现在的我”,预测“明天的我”,细致、深刻、全面地了解自己,是提高职业生涯设计质量的基础。知己的核心是要找准优势,找出差距。找准优势才能有信心,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扬长”;找出差距,才能根据职业发展目标的要求提升自己,才能及时“补短”。

家庭条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对于家庭条件的分析以及变化趋势的预测,实际也是“知己”的一部分,是对自身在社会上所处位置的判断。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关系、成员的健康状况均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分析自己的家庭环境和变化趋势也是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基础。例如,经济条件差就应首先考虑就业,而不是“续本”。家庭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考虑职业变化的因素。例如,家庭挣钱的人少,需要负担的人多,经济条件比较困难,而过几年后,可能挣钱的人多了,而需要负担的人少了,经济条件就会大大的改观。

③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发展分析

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发展分析是“知彼”。所谓知彼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把握,对行业特点及变化趋势的洞察。对自身所处就业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的了解。此类分析即是包括近期和远期职业生涯发展机会的重要手段,也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保证。

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即离不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也离不开个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小背景。只有把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按照行业特点及其变化来设计的职业生涯计划,才是有意义的、能落实的职业生涯规划。

“知彼”不仅要有宏观的知,还应有微观的知。如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对从业者的要求及其变化趋势;这些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干这一行的晋升和职务阶梯。各阶梯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是否了解、熟悉行业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是职业生涯设计质量高低的重要保证。

“知己”和“知彼”做得越好,越细致、越深刻、越全面,确立职业目标的基础就越牢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所以,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来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二、确立发展目标 高职生应当审时度势,为自己设计符合实际的末来。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是职业理想的进一步地位和具体化。目标之所以有用,在于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末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将理想的人生化为现实的人生。有目标,生活才不麻木;有追求,生活才有动力。目标是成功的前提。一个人要想取得人生的成功,必须及早设定明确、正确的人生目标。没有蓝图,休想建成高楼大厦;没有目标,难以拥有美好人生,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激励人们努力奋斗,并积极去创造条件实现目标,才会避免随波逐流,浪费青春。

在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之前,需要先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即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我想往哪一路发展?二是我能往哪一路发展?三是我可以往哪一路发展?

高职生应在发展路线上做出四类抉择:一是向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方向发展,还是向公务员发展;二是在企业里,向管理路线发展,还是向技术路线发展,或者先走技术路线,再转向管理路线;三是毕业后,先升本,还是先就业;四是毕业后立即创业,还是先就业,后创业,或者只就业,不创业。发展路线不同,对人的智能、个性要求不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设计是,必须做出发展路线的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各种行动措施沿着职业生涯路线预定的方向前进。职业生涯发展路线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许多管理人员,原本就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而面向社会招考公务员,椰油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报考并被选用的机会。

案例:高职毕业毕业升小顾困扰于是走技术道路呢,还是冲刺管理职位?他请教职业指导人员,并进行了个人类型、就业方向诊断与测试。诊断的结论:小顾表现出研究型与传统型的个性特征,即喜欢需要思考、分析和创造性的工作;同时,不喜欢扮演“恶人”,希望与其合作的员工能有序、自主地完成各自的工作。根据他的个性、偏好、职业满足感的特点,职业直到师建议他选择能塑造自己成专业人士的工作。

在发展路线确定之后,就可以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了。确定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专心致志于目标的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包括职业生涯发展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于短期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为一至二年,中期目标一般为三至五年,长期目标为五至十年。目标的设定要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

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个人理想和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具体化,是指可预想到的、有实现可能的目标。远期目标或人生目标、长期目标,既可以是个奋斗方向、范围,也可以是十分具体、想象、激励作用强的职业。无论确定哪种类型的远期目标,都应以发展条件的分析结果为依据,防止目标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人的实际。

大凡最后获得成功的人,都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有锲而不舍的劲头。不会为一时的风吹草动所左右。在回答想得到什么,想成为怎样一个人?这样的问题时,有许多人都想“鱼”与“熊掌”蒹得,实际上这是很难实现的。如有的人想成就学术,却耐不住一时的寂寞,甚至清贫,于是常常左右为难,最终学术没做好,钱也挣得不多。

三 构建发展台阶

远期目标要通过努力达到一个个阶段目标来实现,即要想达到人生目标、长期目标,必须先完成与人生目标、长期目标方向一致的中、短期目标规定的任务。

远期目标是分阶段实现的,有无具体的阶段目标是职业生涯设计优劣的重要标志。远期目标的实现不应该企图一步登天,需要奋力攀登一个个由阶段目标构成的台阶。

高职生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尤其是确定近期目标,这实际与择业密切相关。很多人认为选择最热门的职业就意味着对自己最有前途,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职业,然后努力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

可以采取“倒计时”的方式来制定阶段目标,即根据达到远期目标所需要的台阶和希望需要的时间,一步步往回倒着设计。阶段目标有三个特点:一是必须“跳一跳才够的着”,即必须为之付出努力,为之拼搏才能达到,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达到;二是可望又可及,及通过努力能达到,不脱离自身条件,不脱离社会现实;三是要十分具体,及能让自己确定这个职业到底需要你具有什么职业素质,作出哪些努力,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弥补自身的差距。

第一阶段目标,即近期阶段目标,要更具体、更明确,是“稍加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使自己在努力攀登一个个台阶的过程中,首先品尝取胜的乐趣,得到“成功者”的心理体验,树立起“成功者“的信念。

各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阶梯形的,前一个目标是后一个目标的基础,后一个目标是前一个目标的方向,所有的阶段目标都指向远期目标。

案例:16实际意大利杰出的画家达·芬奇开始学画时,启蒙老师委罗基奥给他上的第一堂课,是拿出一个鸡蛋让他照着画。画鸡蛋看起来却很难。达·芬奇拘谨从命,反反复复地画了两年,练出了一手相当过硬的基本功,后来终于成了举世闻名的大画家。可以说,他的一幅幅价值连城的名画,就是从鸡蛋里“孵化“出来的。

在制定职业生涯中要留有余地,职业的目标和方案可有高、中、底三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可能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提供的机会灵活选择。显示中有很多目标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有些人只看到最后到位是的职业形象,忽视要达到这一职业目标要从初级岗位干起。

二、制定发展措施

如果动机不转换成行动,动机终归是动机,目标也只停留在梦想阶段。目标变成显示,需要为之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集体措施是根据“现在的我”变成“明天的我”之间的差距制定措施,不但应该具体,而且要有标准。时间安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什么时候达到这个这个目标,即目标的现实应该有期限;二是什么时间落实达到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即任务完成的时间落实。

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高职学生尽早制定一个方向正确、目标实在、符合实际、步步攀登、内容翔实、措施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和自己的条件、周边环境的变化,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根据这些变化作及时的调整。

一、调整的必要性

计划赶不上变化。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有的变化因素则难以预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需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修正,调整的内容包括发展目标、发展阶梯、发展措施,调整的依据是发长的内、外条件的变化。

成功的职业涯设计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且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目标的存在只是为了前进指示一个方向,而制定者是目标的创造者,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更改它,使之更符合自己的理想。不断休整自己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制定规划是为了发展,调整规划也是为了发展。在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为适应社会变化,必须经常思考“我要怎么做”、“我的下一个工作要做什么”、“当我做现在的工作时,将为下一个工作做什么准备”等问题,主动去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调整规划并非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而是让自己的规划更适应社会、更适合自己。万万不可因为外界的变化而丧失信心、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科学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技术、新工艺早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人们的就业岗位或因新技术、新工艺运用推广,或因设备更新,或因其任务、职责的变化而对就业者的要求就会发生变化。每一次变化,都会引起一些人不适应正在从事的事业而流动。而他们对新职业也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适应不了就还会继续改变职业方向。

面对变化多端的职业岗位,高职生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也还需要得到实践的经验。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从业者应经常称称自己的“斤两”,并分析所追求的目标及人生价值实现的情况。工作一段时间,就必须反省:自己喜欢的工作到底是什么?自己的专长是什么?现在工作对自己的重要性、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是什么?有哪些工作机会可供选择?与工作有关的其他考虑呢?存在的威胁是什么?许多不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源于自己、对外界变化分析的忽视。调整职业生涯设计的实质就是要通过对以往成长经验的反省,检视自己的价值,以适应新的变化。

整调的时机

对于初次走上社会的高职生涯规划调整的最佳时期有两个:一是毕业前夕,有了求职的实践,根据新的就职信息和供需实际,在求职过程中进行调整;二是工作三年左右时,有了从业的实践,根据从业过程对自身条件的检验,根据周围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变化,及时予以调整。两次调整,既可以是近期目标即具体岗位的调整,也可以是远期目标或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调整。

在工作三年左右时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高职生初次择业,难以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的职业;二是在校时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毕竟是从学生的角度看社会,自己确定的职业发展目标是否符合实际,缺乏实践检验;三是已有从业经历,对社会、对人生有了切身体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就业两三年后,重新审视自己,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对今后几年的职业生涯有重要意义。

案例:小胡高职毕业后,按照自己设计的目标进入一家外资公司,工资不底,同学们都很羡慕他。他从前台做起,先后干过仓库管理、生管助理、厂长助理、行政人士主管、客户服务主管、ISO内审员等,三年转换角色多达七个。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感觉自己就象一块摸布,哪里需要往哪里摸;一旦公司有了适合的人选,我必定退出,因为他们的确比我专业、能干。”这份工作让她睡不好、吃不好,就象患上了职业恐惧感,害怕上班、担心看到老板。

职业指导师认为小胡的职业恐惧感来自于:三年来始终没有明确自己专攻的方向、应积累的相关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没有打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基地”。职业指导师发现她的兴趣是从事指导、激励或与人沟通的工作;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人越多表现的欲望越强烈;与任何一种类型的陌生人打交道,她都能游刃有余。围绕着小胡的职业满足感(适应性)、个人兴趣及行业发展潜力、竞争性、社会需求等诸多因素,为她设计了一套职业发展方案:从印刷、培训、快递、办公用品等行业的销售代表,或客户服务出发,经销售主管、区域销售经理等职位,最后到达销售总监的位置。

现在,小胡已“跳槽”,接受了一家台资办公家具公司的销售经理职位,干得又起劲、又快乐,很快就被提升为销售主管。

就在一个公司内调动工作岗位而言,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可有三中选择。一是纵向发展,即职务等级由低级到高级的提升。二是横向发展,即在同一层次不同职务之间调动,如由部门经理调到办公室任主任。这种横向发展可以发现自身才能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同时又可以积累各个方面的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三是向核心方向发展,即职务虽然没有晋升,但是却担负了更多的责任,有了更多的机会参加与公司的各种决策活动。三 调整的步骤方法

步骤一,重新剖析自我。掌握个人条件的变化及其在职业实践中检验的结果,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检验自己的职业素质是否合适所从事的职业,弄清“我能干什么”。在此基础上选择更合适自己的方向,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为自己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步骤,重新评估职业生涯机会。在从业过程中,内外环境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机遇和挑战。对此,自己要认真地进行重新评估,如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会是什么样子,所从事的职业在目前与未来社会中的地位将如何,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有多大,自己所在企业的内外环境和个人的人际关系怎么样等。弄清了这些,就会明白对于自己什么是可以干的,什么是不能干的。

第三步骤,修正职业生涯目标即调整远期目标或阶段目标。

第四步骤,修订落实计划即为制定措施创造条件,制定一个新的自我提升发展计划,进一步明确“我应该怎么办?”每过一段时间,职业人要审视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变化并且及时调整自己原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整并非放弃,而是与时俱进。当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时,调整的过程往往可以使人的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职业生涯设计能力和调整能力是从业者终身必备的能力,也是从业者终身受益的能力。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不仅需要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工作、能从事什么工作,更重要的需要知道以什么策略、手段实现职业生涯的进步。

上一篇: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勿忘九一八学习及心得下一篇:项目劳动竞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