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培训 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素质
义县头道河满族镇中心校 吴廷顺
【摘要】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校本培训活动,做到在政治上引导他们,业务上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工作上大胆使用、理解信任他们,从而极大的调动他们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快的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
我乡3年新上岗教师共14名,占我乡一线教师总数的30%,这些教师现均在教学一线担任着教学工作,可以说这些新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所以,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早日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几年来,学校始终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素质”这项工作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来抓,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校本培训活动,使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1、岗前培训。
“先培训,后上岗”这是我校对新教师使用的原则。所以新教师报到后,我们并不急于让他们上岗,而是将他们集中到中心校,由中心校的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培训小组的成员由主管培训、教学、德育的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分别从师德、班级管理、教学常规入手,课程标准等内容,开展面对面的有针对性的培训,理论培训后让新教师插班实习,通过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历时一周时间,通过培训考核后再让他们上岗。
2、跟踪指导。
集中培训后,新教师被分配到基层学校上岗任教,通过实践,暴露出许多问题,我们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下乡对新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二次跟踪指
导,在指导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新教师上岗后存在的班级管理方法单一,尤其对学困生辅导方法不得当,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准等现实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从而为他们解决了工作的疑难,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3、以学促训。
利用每周五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新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撰写教学随笔和反思,不断的丰富他们的理论素养。并且在学校的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新教师培训中从不吝啬,舍得投入。几年来,我校先后派吴波,贡洁冰,杨悦,张佳颖,杨艳春等13名青年教师到沈阳、葫芦岛、大连,锦州、义县等地参加国家、省、市、县级学科教研活动,通过“走出去”学习使这些教师们的眼界开宽了,通过“请进来”把学到的东西及时运用的教学实践中去,使他们的教学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以赛促训。
我们紧紧抓住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教学竞赛活动,组织青年教师们参加竞赛,让他们在竞赛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例如:我们利用小教部开展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学科教学竞赛等活动。组织我乡14名新教师参加此项活动。活动开展前,我们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开展赛前培训,组织教师们研究教材,备好参赛课,通过反复试课对教案进行多次的调整,在不断地试课与调整教案中,提高了新教师钻研教材,写好教案,驾驭课堂的能力。师校小教部的领导听完我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后,对我们的新教师吴波,贡洁冰,张丽,王辉的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我们新教师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5、锤炼内功。
举行全乡教师四项基本功竞赛(朗读、评课、命题、备课)此次竞赛,是我校强化师资培训,大力提高师资水平的又一项新举措,也是我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大亮点。此次活动做到了计划周密、组织严细、过程务实,全员参与,真正达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训、以赛促提高”的目的。通过竞赛使吴波,贡洁冰,张丽等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并且在竞赛中名列前茅,脱颖而出,从而反映出我乡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成果。另外我乡每学期都组织青年教师们开展三笔字、朗读、书写教学随笔和反思等活动,现已形成常规,通过锤炼,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6、搭建平台。
大胆启用青年教师参与各种竞赛和教研活动,给他们搭建平台,加担子,让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几年来,中心校先后派吴波老师代表县参加锦州市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优,在全县数学学科新教师培训会上示范课;夏阳,杨悦组织音乐,英语等学科的竞赛活动;吴波,贡洁冰分别与老教师同台在全乡教研活动中做课;王辉老师刚工作2个月就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上校教研课;王辉、张丽两位新教师代表我乡参加了全县班主任基本功擂台赛;王辉,杨悦,杨洋,李洪艳几位青年教师代表全乡参加师校组织的学科基本功竞赛。可以说选择他们并不是我乡竞赛的最佳阵容,也许会影响我乡各项竞赛的成绩,但年轻人需要舞台,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定会用实际行动还我们一份精彩。
1新形势下教师普遍存在的现象
(1) 部分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位移:一些人失去终生从教的信念, 认为教育低人一等, 永远是“老九”, 且生活清贫、辛苦, 无前途, 更无“钱图”, 工作马虎, 得过且过, 缺少敬业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少数教师为一己之私利, 不顾大局, 干出有损教师和学校形象的事。
(2) 教育观念陈旧、落后;知识单一、老化;科研能力薄弱;信息技术水平不高。调查发现:教师素质不佳, 已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2良好的教师素质:
(1) 良好的教师素质是实现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实现和完成。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身心和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惟有德才兼备的教师, 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并享有威信, 学生才能接受他的教育。大量事实说明:同一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师所教, 其效果就是不一样。有威信的教师, 学生一般能心情愉快、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并积极与教师配合, 努力实现教师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反之, 学生会不以为然, 甚至顶撞, 走向极端。而教师的威信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品行、业务能力及对学生的爱心和个人的仪表举止的状况, 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 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与敬爱, 教学活动才能很好的进行。
(2) 良好的教师素质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 其工作是复杂、艰苦、细致而难以量化的, 一般都会超过社会规定的工作量, 付出与报酬很难成正比。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 要始终将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置身于自觉的基础之上。唯有这样, 教育工作活动才能健康进行且有保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进程中, 在校本培训中, 应着力提高教师的哪些素质呢?
第一、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 因此, 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古人云:“师者, 人之标本也。”无德, 无以为师, 难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所以, 教师的言行和道德行为, 不仅反映着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的高低, 而且时刻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每天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 对面有几百双精敏的、富有敏感的、即善于窥视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 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在学生心目中, 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学生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努力学习的榜样。他们模仿教师的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记等, 尤其在儿童眼里, 教师永远是正确的, 由于他们好模仿, 因此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个性、品质的发展。所以, 师德修养不高, 不仅会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会让学生从心理上疏远老师, 使教师的说教在学生心目中“贬值”,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在行为上排斥教师。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 能在情感、意志、信仰、交往、行为规范等方面为人师表, 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学生。
第二、不断提高文化素养。知识是教师籍以教育学生的最基本的手段,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代社会, 加强学习并不断学习,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取得通往知识、信息时代通行证的关键所在。21世纪的教师, 首先必须走向专业化, 成为像医生、律师、建筑师之类的专业工作者, 但如果教师仅仅是某一学科的教学专家, 只精通某一专业知识是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 而必须是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的“全面型教师”和“完整型教师”,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 又要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和美学知识等, 要善于打破专业局限, 拓宽知识面, 通过各科的相互渗透, 学科间的横向联系, 不拘泥于现状, 及时学习新知, 吐故纳新, 打破学科界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实现自我充电。尤其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教育理论, 善于将各科知识合理地融合到实际教学中, 让学生从教师那儿取得“取之不尽”的“活水”, 尽管教师不能人人都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但具有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教师将愈来愈受到学生的欢迎, 也愈来愈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三、不断提高综合能力的素养。教学是一门技术, 也是一门艺术;每堂课都是一部独具匠心、独具魅力的艺术创作, 它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教师, 不仅要对学生正确传知、授法, 还应培养其能力、发展其智力、提高其素质、激发其学习兴趣, 让他们会学、乐学、学会。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全面的素质, 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素养。首先要有融知能力, 即对各方面的知识兼容的能力, 如现代科学前沿知识;社会与生活知识;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等知识。由于教师是用语言为媒介与学生沟通的, 所以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能力, 特别课堂教学语言要规范、贴切、幽默、文明, 充满激情, 富有感染力;因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 让学生充分发展, 教师应向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和电影“导演”学习。再次, 要有“扩展能力”, 即较强的掌握信息的能力和知识更新的能力。其次, 教师还应具有心理教育能力、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 善于发现并提高学生潜能的综合能力。
总之, 素质教育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和关键。
摘要:新形势下部分教师普遍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位移;教育观念陈旧、落后;知识单一、老化;科研能力薄弱;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校本培训中提高教师素质势在必行。
一、 分层推进 携手共同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在教师的培训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我校按上级的要求全员达到了中级水平,部分教师达到了高级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教师仍有一系列问题得不到解决。学校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本学期,经过和骨干教师的商议,认为此项培训任务可以完成,于是就利用周三政治、业务学习后的时间把教师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培训,主要针对教师不会的问题查缺补漏。这样,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既节省了资金,又使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 师徒结对 带动教师成长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体现教师资源的整体优势,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我校开展了青年教师拜师活动。该活动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有效的平台。拜师活动中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具有本学科教学经验,取得优秀教学成果,如市、区级骨干教师,以及教研、备课组长等。师徒结对子遵循相同学科之间一师一徒或一师多徒的原则,兼顾师徒任课年级。拜师活动实行动态管理,随着学校教师情况的变化,结对子情况也会作相应调整。指导教师和对应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共同制定简明的活动计划,师徒双方均要写出总结,师傅每学期要写出活动小结,青年教师每学期要写出学习总结。同时师徒双方要互相听课上课进行评议反思,指导教师每学期上示范或观摩课不少于1节,青年教师则每学期上汇报或研讨课不少于1节,平日每两周对口听课不少于1节。指导老师在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等方面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双方共同参加校内外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承担课题研究工作,参加各级教学评比活动,共同参与青年教师任教班级教学质量分析,寻求改进办法。师徒结对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不仅使结对师徒像朋友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而且使结对的班级之间也增加了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的平台。
“师徒结对”已成为我校培养新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培养骨干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打造书香校园 引领教师成长
以“创建学习型组织,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目标,以读书为基本切入点,以系列读书活动为载体,关注教师的阅读状态,提倡一种读书风气,开拓一个相对广阔的读书视野和精神天地,努力建设学习型校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让校园成为教师发展的乐园,让阅读成为教师诗意生活的一部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使我们的校园因阅读而变得精彩,并打造出校园生活的新时尚。
为了使教师的读书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提出了读书活动的六点建议和三条要求:
1. 读书贵在坚持
读书要收到好的效果,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必须持之以恒,每天最好抽出20—30分钟的读书时间,坚持下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要求之一就是一学期必须读一本教育专著.
2. 要善于选择
书海茫茫。要选择对自己有帮助、有启发,特别是选择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价值的书来读,同时也应选择对自己所教学科和专业有引领和提升作用的书来读。
3. 要联系实际
就是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是选择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再有针对实际中的困惑和问题或自己认为最有研究价值或最能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难题的书来读,以达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或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的目的。要求之二就是联系教学实际一学期写出一本读书笔记。
4. 要思考吸收
对书有所选择之后,要带着问题去读,带着思考去读,把自己在实践中的困惑和书中的观点相融合,不断地扬弃,经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5.要厚积薄发
读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教师增强底蕴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一定多读书,读书涵盖的面要广,从教育理论到教学实践,从教学评价到典型课例,从普通作品到名著。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教师只有广泛地涉猎多方面的书籍,才能够以丰厚的学识应对激烈的竞争局面。
6.重在实效
读书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最好对自己的做人、做事,特别是对教育教学能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最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要求之三就是期末要写出读完教育专著的《读后感》。
四、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成长
1.领导、骨干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做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教学校长,更应深入一线,着力整合学校教导处、学科教研组等各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发的学校教研网络,以座谈、交流、研讨等方式了解教师的困惑与收获,及时而有针对性的组织学习和对教学问题的研讨。如2008年9月我校开展了主题为构建“民主、真实、开放、有韵味”的学科教学活动。活动结束后,为了使活动收到预定的效果,确实使教师有所得,我及时以业务讲座的形式,深入地对主题进行了剖析,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教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同年10月,针对班主任工作,逄校长又做了主题为“教师的工作艺术”的讲座,从点滴小事,全面阐述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使大家一致认可。同时我们还积极主动地创造一切条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牵线搭桥,使教师能够与校外同行(教师、教研人员、研究者等)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交流,获得必要的专业引领。
积极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校本教研最终的目的应是引领广大教师占领课改主阵地,通过学习他人的好经验、好做法来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优秀教师的案例、课例、成长历程、专访等都是广大实验教师的榜样,他们的示范导航将激励着更多教师的成长。所以,教研活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教研骨干教师。学科教研骨干教师必须制定明确的研讨主题,设计合理的活动程序,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并善于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典型的、有价值的问题,捕捉各种重要信息,积极引导研讨,使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逐步深化,还要及时归纳,落实预定的教研目标,以免教研活动看着热闹而失之低效。如我校组织教师在共备一课的前提下,由骨干教师赵英杰和翟敏月分别做了典型课引路,最后进行点评。这种“备、讲、评”一体的教研活动,使教师成长很快,为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学科骨干教师队伍,打下了基础。又如本学期,我们就又开展了骨干教师的业务讲座,由区级骨干教师翟敏月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以“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为题,为全校教师做了经验介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典型课例剖析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指导我校教师把新课标的理念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观摩名师课例,引领教师成长”校本培训研讨活动。
我们先后安排了教师观看了东北师大附小王廷波老师的课例《灰雀》;解放大路小学王占双老师的课例《体积和体积单位》。首先听,然后就不同专题进行点评。在观看过程中,老师们陶醉着,思索着,并深深地被两位老师那独特的人格魅力、深厚的文化功底、高超的教学艺术、诗意的课堂语言所折服。看完录像后,老师们就两节课踊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专题点评我们看到了老师们前所未有的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同时我们也从不同侧面看到了老师们的探索、反思和困惑。就教师的发言,我和逄校长分别进行了总结式发言,并总结出我校课堂教学的“四不准、四允许、六个善于”。
这次研讨,真正达到了要让老师们有所思、有所得、有所获的目的,使老师们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深刻认识到一个教师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磨炼自己的基本功,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为我校课堂教学水平的规范和提高提供了范例和规则。
3.小课题研究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可见,思考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教学反思已经逐步成为多数教师的自觉行为。但我们认为只有单纯一节课的反思是远远不够的,让老师们在反思之余开展进一步的教育教学研究,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取得反思的更大效益。
(1)我们积极引导教师将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组织教师进行连续不断的研究性反思,让科研成为帮助教师解惑答疑的重要手段,既化解了教师对教科研的神秘感,又使教师将“问题意识”转化为“课题意识”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也使教师的反思水平不断提高。如我校马东凤老师从“造句”入手,通过强化参与意识、增加参与机会、提高表达能力等方面开展研究,切实提高了语文课教学实效,班级学生进步很快;语文教师李静通过反思体会到“用关爱融化‘问题学生”受到学校教师的广泛好评;翟敏月老师坚持通过作业本上的批语教育引导学生,写成的反思《师生留言——架起沟通的桥梁》在骨干教师业务讲座中为全校教师做典型发言。
(2)学校各学科组组织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困惑,提出阶段性小课题。如语文的二类课的讲法;口语交际课的讲法;数学复习课以及计算教学的讲法。将这些小课题综合,集腋成裘,提出了“新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课题,加大日常教研力度,教学校长组织、领导、分工,加强沟通与协调交流,教研组结合教学实际,有序开展课例研究,用观摩课、研究课、教育叙事、教后反思等形式,广泛开展课题研究,使教育科研工作真正与日常教学实际相结合,不搞架空的理论,确保一切经验来自于实实在在的教学探索之中,促进了教研和科研的有机连动结合,也使全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
(作者单位:长春市二道区教育学会)
近几年来,针对教师年龄层偏高的现状,我校教师培训的内容以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加强教育科研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同时加强了信息技术培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以上内容的培训,让中老年教师观念得到更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让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并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是我校在教师培训工作上的一些做法:
一、立足课堂,积极开展教学展示活动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要求教师要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轨,倡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效益型”的而不是“时间型”的,通过培训彻底改变那种“高耗时、低效益、重负担、低质量”的现象。
学校规定,学科领导首先执讲示范课,然后学科组长执讲立标课,并认真评课,教师听课观摩,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达到了“听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另外,教师的课堂授课面向全校所有教师公开,即每位教师都可以随时推门去听其他教师的课,以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同时,青年教师也得到了边学边教、随时都能提高自身授课水平的机会。
1.重点开展“过关课”活动。学校对新上岗教师制定了三年培养目标,即“一年熟悉教学业务,二年教学出成绩,三年教学成骨干”。为使新分配的教师尽快适应课堂教学,学校重点开展了“过关课”活动。活动过程中,新教师认真准备,全教研组人员分头听课,然后学校组织评委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量化评估。课堂教学过关的,度过“试用期”,课堂教学不过关的,限期进行整改,进行二次过关,直至课堂教学过关为止。
2.积极开展“汇报课”活动。
为充分发掘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学校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为每位青年教师指定一位老教师为“导师”,规定老教师要定期听青年教师的课,审查青年教师的备课。一个学期后,青年教师举办“汇报课”,学校组织评委评出不同的奖次。青年教师受奖的,帮扶教师同样受到学校的表彰和奖励。
3.适时开展“优质课”评比。为迎接市优质课的评比,学校每年举办优质课评比活动,从全校各个学科组中层层推举出课堂教学突出的教师参加,并将优质课教案装订成册,供其他教师参阅。
4.努力开展“研究课”活动。学校定期举行研究课,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观摩全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录象带、光盘等,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或模式。公开执教后,对于成功的案例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对于先进的教学模式,邀请市教研室人员进行论证,并在全市推广。
二、创造条件,全面打造教育科研人才
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的龙头,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为深化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办学理念,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学校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全面打造教育科研人才。
1.全员参与:为教科研配备“精兵强将”。
搞教科研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事,也不仅仅是教科室几个人的事,广大教师必须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学校要求以个人名义或所在教研组、备课组名义申报一个校级应用型研究课题,要人中择优申报县级以上课题。我们把选择研究课题的空间与权利充分还给教师,力求让教师将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课题化,主动去研究自己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研究、改进、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
2.搭建平台:为展示研究备好“打谷场”。
(1)开辟业余“碰撞台”。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全力为教师搭建形式各样的教育科研平台:学科教研组长牵头;组织各种教研活动,轮流讲课,全员评课;交流案例,百家争鸣;采集信息,共享收获;热点研讨,思维交融;读书汇报,升华理论……这种师师互动、横向沟通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人人受益匪浅。
(2)创办校报《校园风》。为及时报道教师开展教科研的情况,我们创办了《校园风》,栏目有“理论研讨”、“经验交流”、“聚集课改”、“评价视角”等,及时刊登科研中的好做法、新点子,让广大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把“科研强师”落到实处。
(3)举办教研年会。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教科研年会,教师带着各自的研究成果参与活动,进行汇报课的评价,反思教育教学的研讨,或是师生健康心理的研究,教师各显其能,学校在评比的基础上,将优秀论文、教科研成果推荐参与国家、省、市、县评比。
3.健全机制:为参与研究“改良土壤”。
学校不断加大教科研工作在教师业务考核中的力度,在“考核细则”中明确规定了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执教优质课等项目所应得的奖分。
实 施 方 案
为加强对本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推进我校校本培训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围绕朱校长提出的“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模式;集体备课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校本教研、加快提升教师素养;以问题为抓手,以切合学校实际,解决实际需要为原则”的工作思路,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教、科研兴校”科研管理理念,紧密结合学校教学的中心工作,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开展教师综合素质校本培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 品位的提升提供指导。
根据和省、市、区教育部门关于《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和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指导思想、目标
以人为本,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提升的教师;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经过3—5年左右的努力,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二、组织管理
为加强对本校校本培训的管理,使我校校本培训顺利进行,决定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校本培训,确认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名单如下:
组 长:&&&副组长:&&&、&&& 成 员:&&&、&&&、&&& &&&为执行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由&&&、&&&、&&&负责,副主任由杨筱华、何斌担任。导评小组成员由&&&、&&&、&&&组成。承担各教研组培训任务及对学科小组和教师进行指导与考核。
三、培训内容
根据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选用&&&、&&&、&&&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中的《有效教师》、《有效教学》和北京出版社出版,“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研制工作组”组编,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评审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中的《课程的反思与生建——我们需什么样的课程观》、《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教材,对我校教师开展全员培训,重点解决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评价观问题。
四、培训形式
(一)培训的主要方式与环节
以教师所在教研组为单位,以“自修——反思——实践”为主要培训方式。要求体现以下几个环节:
1、自修教材。先粗读教材,弄清基本内容;然后精读教材,有重点有选择做好读书笔记,找出自己的发展障碍(薄弱环节);再在精读、反思的过程中,寻求用新的教育观念、理论和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2、自评自结。在自修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的自主实践、自主评价、自主总结、自主完善。具体要求是:各参训教师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2 以及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阶段、分专题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和小结。
3、互评交流。即在自评的基础上,组织教师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评议,相互交流。各学习小组定期进行学习进展、方法、心得、疑难问题的学习讨论与交流;并把新老教师、强弱教师进行搭配,结成对子,进行互评互带,共同提高。
4、校长导评。校长通过进入课堂、参与教研活动、同教师座谈等形式和教师直接接触,面对面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备课、理论学习、教学基本功等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校长组织学校导评小组对教师是否达到该段发展目标给予评定,对教师的学习小组(自评报告),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差距,找出存出问题,对教师下步发展做出规划,指明发展方向和学习目标。
把技能培训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经常性地开展“新课程研究课”、“青年教师示范课”、“班队会观摩课”,给每一位教师都创设展现的机会,以此促发技能的提高。
在相互听课后,在办公室内,在一堂研究课后进行,给教师创设一个交流看法的机会,相互沟通、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根据教师需要确定几个重点专题,组织集中培训,邀请本校讲师团成员及市、区内外专家来校讲课。
以考代训式培训:如心理健康教育自考、计算机等级考、公共英语等级考等内容。
5、实践验证。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新问题,应用所学习的新理念、新知识指导教学实践,通过讲课、听课、评课、说课和开展专题研究等活动,在实践中改进教学,体验参加培训、提高理论水平的收获,以学促教、研学互助,实践升华。
3(二)培训的基本方式
1、理论学习式。以理论学习为主,帮助教师在联系实际的理论学习中逐步形成以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基本的实践分析策略。理论学习式的一般步骤是:设计学习主题、展开实例分析、提出发展建议。
2、研究交流式。通常是以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组织的经常性的集体学习活动,充分利用本校教师资源,共同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共同研究如何解决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3、案例分析式。学校可根据需要分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教学案例,引导教师针对案例进行学习、研究、反思、感悟、借鉴。
4、课题研究式。抓住在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选择课题、确定学习专题、开展学习研究、合作学习讨论、研究结果反馈、专家点评、确定新课题。
5、问题诊断式。针对教育教学中带共性的问题和教学中重点疑难问题或学科遇到的突出问题,组织教师集体会诊,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理念得到提升,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专题讲座式。学校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带共性的需求,每年确定几个重点专题,聘请校内外专家组织集中培训。专题集中培训应注意分层教学。
7、远程教育式。以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天网(因特网)、地网(校园网)、人网(校园沙龙、读书看报活动、各类交往活动等)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组织教师的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上网、看报、读书,广泛搜集整理信息,利用信息提高自身素质。
8、区域合作式。区域合作式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校际之间、学科之间的交流、研讨、分工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也是校本培训的延伸和补充。
9、研训互动式。学校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科研立项和向上级申报立项,确定集体和个人承担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紧紧围绕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同时,在培训教学中,培训内容又以课题项目为骨干支撑,给学习者以极大的吸引力,既能提高专业知识,又能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三)运用“五步学习培训法”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每个教研组(教科室、年级组)、每位教师,在学习培训每个专题时,都要运用每个专题的基本理念、基本理论,联系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找出1——2个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步);分析原因(第二步)‘制定改进计划(第三步);用于实践检验(第四步);进行理论总结,形成成果(第五步)。此过程和方法简称“五步学习培训法”。
(四)注重发挥团队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要营造专业引领、同伴互帮、合作分享的学习氛围,通过理论小组、科研小组、教学观摩、教学诊断、上“交流课”、校园论坛、成果展示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团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形成。
五、培训时间 1、2009年1月8日——1月17日为宣传发动阶段。2、2009年1月——2009年11月主要研修内容:《有效教师》 3、2010年1月——2010年10月主要研修内容:《有效教学》 4、2010年9月:学校全面总结培训工作,写出自评报告上交区项目培训办,区教育局对各校培训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和检查验收(专题总结,成果登记、提交一篇培训成果、上交《报告册》)。5、2010年10月培训考核
六、培训管理与措施:
(一)以各教研组为主开展“教研日”活动,把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 5 进行有机结合。
学校为把技能培训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在培训和教学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排课时各年段各学科备课组专门排出半天进行活动,开展有“培训目的和研究专题”的公开课、研究课活动,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研究活动;“优质施教”说课、议课、评课活动,开展教材教法研讨会、教材比较分析会,优秀教案、学案评比等活动。要求各备课组活动在每学期初订出“教研日”活动计划,由教务处对照活动计划进行检查、评估,确定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学分。
教师自身素质发展各不相同,教育能力也各有差异,因此教师除参加市区教科所及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以及校内统一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外,还应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一个培训项目。
根据我校教师现状,拟设培训项目为:
1、普通话培训;
2、计算机操作培训;
3、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
4、科研(实验)方法培训;
5、现代教育手段使用培训;
6、教育理念培训(限50周岁及以上教师);
7、新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限三年内新教师)
8、教育管理培训(班主任及中层干事以上)。
(二)与区培训项目专家指导组及兄弟学校进行合作,提高我校校本培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要充分体现区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的领导作用,邀请他们对本校的校本培训进行指导、评估、反馈;采取请进来的形式给本校教师作讲座,了解最新教育教学信息;同时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开眼界、见世面”,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提高我校校本培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及时做好培训资料积累及总结反思。
1、培训过程中要做好培训记录,包括参培教师、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授课教师;
2、学校教务处负责填写考勤考核表;
3、对校本培训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校本培训的实效。
4、每学期培训结束后写出书面总结;
每年结束后(8月)及时将以上材料交区培训项目办公室评估,确定学分,同时根据区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意见改进以后的校本培训工作。
5、建立培训档案。
七、保障和考核
1、为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加强对开展培训工作的条件建设。学校领导和相关人员要带头学习研读所培训的教材,正确理解和把握培训理念和内容,成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带头人,成为培训项目的内行和专家。
2、实施《中小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发展报告册》制度。《报告册》是培训实况记录本,是对教师培训进行过程管理与痕迹管理的一种方法和形工式,主要记录参训教师从开始培训到整个专题学习结束的全过程中的一切重要学习、活动、心得、体会、成果;每个专题填写一本报告册,作为检查评估的依据。
3、实行培训项目申报制度。各教研组根据本组教师培训实际,对培训项目按进行申报,申报时需填写《红塔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申请表》一式二份,并附学员名单,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名称、主持人、培训对象、培训目标、课时数、参加人数、培训形式、地点、课程内容、日程安排、任课教师、培训结果呈现方式等。申请表报学校及区培训项目办公室审批后执行。
4、实行项目培训考核和学时学分审核登记制度。由校长和导评小组参训教师进行考核。根据参训教师参加集体培训、自学笔记、学习小结、小组学习讨论情况(即《报告册》完成情况),特别是学期末总结的情况,7 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考核结果报区项目办审核认定学时学分,每个专题合格以上记25个学时、2.5个学分,登入《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册》和《继续教育证书》
5、实行培训项目考核结果与教师履职考核、职务晋升、评优选模、骨干教师评选挂钩制度。教师每年参加培训不少于48学时与5学分。学校评优选模时,应将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情况作为重要的评比条件;教师履职考核、职务评审、骨干教师评选,对本项目培训学时学分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
6、对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佛山市冼可澄纪念学校吴英智
我校是一所1998年新开办的年轻学校(第一年只有一个年级,之后一年扩招一个级地发展,六年后才有六年级)。开办八年来,一批为数不少的大专以上高校毕业生(13人占教师总数23%)招聘到学校,57名教师来自51所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如何让新(青年)教师迅速适应教育工作,是摆在学校面前的紧迫课题。
学校发展教师,无论从学校发展的需要,还是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作为校长的我,明确提出“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和教师成长的摇篮”,为了让这一愿望落到实处,我们的做法是:
寻求对策,面对“队伍年轻化的”强力冲击。
一、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 思想道德教育
青年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更应该具有较好的政治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青年教师的言谈举止、思想情感、政治素养、个人德行等各方面都会对青年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青年教师应努力成为青年学生乃至全社会青年的表率和榜样。在校本培训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育, 要求青年教师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热爱本职工作,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以培育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同时青年教师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 做到为师要有知识, 为表要有美德, 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既注重言教, 更注重身教。因此, 校本培训必须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和师德现状, 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 专业训练
青年教师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 具有较高的学历、合理的知识结构、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青年教师所学的学科专业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然而“如何教”的问题却是学科专业解决不了的。目前我国大学教师的师范教育缺乏, 大量青年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教师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的职业培训。从教后, 对青年教师专业训练的培训也仅仅限于短暂的岗前培训。因此必须在校本培训中为青年教师“补课”———补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的课, 切实解决青年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具体而言, 青年教师的专业训练应包括补充教育管理学、心理学、教育方法、教育艺术、如何开展科研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包括对青年教师承担的课程进行学科专业知识的补充。
(三) 创新精神和能力
青年教师创新有先天优势, 他们富于想象, 少有观念束缚, 敢于打破陈规, 敢于创造, 因此, 在青年教师校本培训中, 要充分发扬青年教师的自身优势, 以培育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是培育青年教师的素质教育观念, 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鼓励和帮助青年教师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规律, 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育创新, 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模式、学生管理等方面大胆改革, 不断创新;三是培育青年教师的团队精神, 鼓励青年教师在团结协作中开拓创新。与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学识的教师共事, 谦虚谨慎, 通力合作, 公平竞争, 团结友爱, 主动关心集体, 关注学校发展[2]。
二、校本培训的现状
坚持校本培训,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青年教师成长和成才、关系学校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 在青年教师培训中, 传统的校本培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反而出现了弱化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对校本培训重视不够
许多学校十分重视岗前培训、学位培训、国内进修、出国培训等, 而忽视了利用本校资源对青年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导致许多学校缺少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系统的校本培训计划、完善的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和充足的经费保障, 培训内容和形式也很随意。
(二) 校本培训流于形式
目前, 青年教师校本培训主要包括举行教师座谈会、给新教师制定导师、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教研室研讨、安排优秀教师宣讲、邀请教育专家开办讲座等等。但这些简单易行的培训方式也显得形式化, 组织者不重视, 青年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 培训活动处于放任状态, 校本培训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
(三) 缺乏相应的评估和监督
学校对校本培训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没有对培训进行实时监督和阶段性评价。培训中和培训后也未及时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 对青年教师培训后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缺少相应的跟踪及考核。因而校本培训没有起到应有的加强青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作用[3]。因此, 学校在每一次对青年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后, 都必须及时地对培训系统作出系统地评估, 从培训的反映层次、学习层次、行为层次进行系统地跟踪评估。
三、坚持校本培训, 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策略
(一)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我校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和学术造诣较高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的骨干作用, 使其对青年教师在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上做好传、帮、带, 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 尽快使青年教师成才, 特实行了青年教师导师制。
1. 导师的基本要求。
原则上具备教授、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具有良好的师德和优良的教风, 治学严谨, 业务能力强, 工作认真负责, 为人师表;富有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 具备指导、辅导青年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在本专业中有一定造诣, 在学术上有较新的成果, 在教改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2. 导师的职责。
全面了解所指导、辅导、培养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表现及业务水平、工作情况, 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体培养方案和发展目标;根据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确定分段指导计划;指导青年教师的选课、备课 (每学期不少于20学时) , 帮助青年教师搞好教学设计, 并掌握一定的授课方法;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 每学期随堂听课不少于被指导教师课时总数的1/10学时。每次课后要交换意见, 指出本节课的优缺点, 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并将其详细地记录在导师制纪实记录册中;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 在指导期内 (四年) , 被指导者须在省级公开刊物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篇;指导青年教师上实验课, 并要求青年教师听导师的课或协助导师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填写《黑龙江科技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纪实记录册》及附表, 详细记载青年教师培养的全过程, 及时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通过导师的传授、帮助来引导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过程中教好书, 育好人, 及较好地开展科研工作, 使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师德水平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 加强青年教师实践锻炼
坚持“按需派遣、重点培养、提高能力、发挥作用”的原则, 分批次、有计划地逐年推开, 把教师选派到校内工程训练实践基地、生产科研和社会实践第一线, 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锻炼, 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
电气、机械类等校内有实践基地, 矿业工程及其它工程类应在熟练应用校内相关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基础上, IT、管理类应在熟悉校内相关学科工程背景和本专业实践基地的基础上, 人文、外语、体育类、公共基础类应在重点熟悉学校各工程学科背景和实践条件的基础上下实验室锻炼:到校内、校外相关实验室对相关实验进行学习和研究, 具体指导学生实验及管理等。
(三) 积极推进教师“校内盯课”
为实现学校建设新型科技大学的目标, 建设一批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培养一批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名师, 根据学校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实际情况, 学校决定对专业课程建设负责人和各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盯名专业、名师一流水平的课程和专业, 各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盯校内名师课程。
1. 针对性原则。
教师“盯课”应符合学校新型大学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紧密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及课程建设, 围绕立项建设的各级精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主要基础课程, 通过专业课程负责人和各类课程主讲教师有针对性的“盯课”, 切实提高专业课程建设水平,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2. 主动性原则。
凡进行“盯课”的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充分利用“盯课”的机会, 吸收和借鉴校内外一流专业、优秀课程和优秀教师的经验和做法, 推动学校专业课程建设,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 递进性原则。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盯校级精品课或校级省级名师的课程;专业课程建设负责人、各级精品课主讲教师和各级名师到名校、名专业, 盯名师的课程, 盯一流专业和课程的建设。
进行校内“盯课”的教师由各教学单位负责组织安排和考核, 随堂听课、助课, 参与教学研究和讨论, 原则上不少于计划学时的2/3。对于教学工作量大的教师, 由教学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掌握和考核。进行校外“盯课”的教师由所在单位与所“盯课”院校进行沟通、协调, 盯课时间原则上为一学期, 专业课程建设负责人聘期内须进行一次“盯课”活动。
摘要:教师培训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渠道, 但现在的教师培训正面临着弱化的困境, 因此, 作为教师培训重要模式的校本培训成为解决问题的催化剂。本文从教师培训的内容和现状出发, 从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做法出发, 对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加快教师成长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青年教师实践锻炼、积极推进教师“校内盯课”等策略。
关键词:教师培训,校本培训,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陈卫红.运用校本培训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导刊, 2009, (7) .
[2]王德勋.教师校本培训的原则及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 2009, (8) .
压力就是动力,动力促进改革。影壁山小学领导班子坐下来细细思考,认真研究,终于作出重大决定:立足校本培训,发挥教师潜能。即针对外语教师少;一些教师课改理念认识不到位;课堂教学模式不清等问题,认真搞好校本培训。我校自我培训外语教师,使全校70%的班主任接受外语培训,这样充分发挥了年轻教师的潜能,使我校告别一位教师任两所学校外语课的现状,走出一条外语教学的新路。经过一学期的培训、教学和实践,我校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外语教学质量提高幅度较大。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一、开好动员会启动新改革
我校领导班子认真研究怎样实施教学改革后,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方案,组织召开了全校教师大会。在会上将我校面临的产峻形势向全体教师公布,并认真分析了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广泛征求全体教师意见之后,公布了外语教学改革的决定,并将年度教学成绩评定办法落实到人。即兼课教师年终教学成绩分为两部分,教师本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占总成绩的70%,兼任其它班级的外语成绩占30%。不任外语课的教师的年度成绩也分两部分,即本班语文、数学成绩占70%,外语成绩占30%。这种捆绑式的教学成绩评定办法在大会上正式公布了。全体教师有了新的压力,也有了新的动力。
二、搞好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针对我校教师的具体情况,我们搞了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1外语教师集中培训。
本学期被选定的外语教师大部分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培训起来较容易。我校将已有的六位外语教师分成四个组,担任培训工作年組长,年组长负责讲课,培训同年组的其他教师。根据培训计划,每个周六在中心校进行集中培训,年组长在培训时先从教材单词教起,再讲解教材中的重难点,使每位教师在讲课前就能备好课。我校给每位教师配备了一本英语辞典和一台复读机,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为教师更好地上好课打下了基础。
2其他教师以村小为单位搞好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从课改理念到课程标准;从教学方法的学习到教学模式的研究;从教学基本功训练到教学反思与总结,每位教师都投入到教学大练兵中,全体教师都感到时间不够用了,要学习的内容太多了,危机感强了学习积极性高了,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3搞好阶段总结,及时反馈培训效果。
我们在期中考试前后先后搞了几次调研,将校本培训的效果进行了阶段分析总结,及时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并做了及时纠正,特别是外语教师培训,我们将年组长培训的单一模式打破,改为年组长先培训,其他教师轮流讲课的模式,讲课的教师将其他教师当作学生上一节20分钟的课,这样的培训特别锻炼教师的外语授课能力,使外语教师成长更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以奖代罚,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
针对外语教师工作压力大,培训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的实际情况,我校推出以奖代罚策略,即参加培训的教师按出勤考核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参加培训的教师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
三、总结经验筹划未来
当然,他们产生这些心理障碍也是有具体原因的,除了学生个人因素更多的是家庭、教师对他们的影响:
一、学生语文基础差、意志薄弱、忽略生活积累。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它不仅需要运用字、词、句、段、修辞、逻辑等“硬件”作支撑,还需要调动社会阅历、生活感受、写作情感等“软件”来支持。如果这两方面存在问题,写作就会遇到障碍。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小学时没有打好语文基础,他们掌握的词汇量过少,缺乏基本遣词造句的能力。
二、家庭教育不得当,让孩子失去了表达的欲望。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长,自己可能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理想,就把自己的希望全寄托在学生身上,不顾学生的先天条件,一厢情愿地要求孩子多读书、多练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他们产生了厌学情绪。还有些家长到外地打工,把学生托付给年迈的父母或亲戚看管,使这些学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直接管教或关爱,很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或产生一些诸如胆怯、自卑、自弃等心理问题。也有些学生因为家长的过分溺爱、凡事包办,从而产生了依赖心理。
三、孩子生活枯燥乏味,没有丰富的体验就没有了写作的动力和资源。一切创作必须是建立在生活之上的,如若要求学生作文避免假大空,必须就要让他们有体验生活的空间,而这恰恰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忽略的一部分。
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刻板陈旧,作文命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陈旧的教学方法使作文课变得沉闷、枯燥,使学生听得费劲,学得吃力,写得艰难。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作文、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知道接受拼音教学的主体是理解能力差的儿童,他们更善于记忆形象、生动、具体的材料;从接受心理上趋向于情趣和童真;从接受环境上更乐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变枯燥为生动,变生动为具体,把枯燥的拼音教学变得充满情趣、充满童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拼音,并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喜于用拼音表达所见、所闻、所想。
一、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以形象的内容记忆枯燥的字母。除了教材提供了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图片,还适时选择他们喜爱的动画形象、可爱的小动物,动画形象变形成字母样,这样可使学生在欣赏可爱的动画角色的同时,对字母进行对比记忆。
二、以学生的角度设置情景,提高参与兴趣,寓教于乐。我们可以通过模仿他们这个阶段的语言和行为,把自己融入到孩子们中间,诱使他们积极加入到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童趣中消除畏惧感。
三、将拼音教学设计到游戏、谜语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中,为孩子们创设轻松、愉悦、积极的氛围。让孩子在充分表现时学会更多知识,在成功后得到及时的表扬,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拼音教学路有多种,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老师去开发一种适合于学生,能使学生在形象、趣味、童真、愉悦中活泼快乐的学习和运用,能够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能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追求的拼音学习之路。
一起快乐学习
——关于识字教学的一点感受
刚接手四年级语文时突然感受到:对于四年级学生,虽然字词教学还是语文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课上根本拿不出多余的时间来帮学生消化生字。后来在此次培训中听到到这样一句话给了我一点灵感:“识字时不应该硬硬地灌输给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我想必须要让学生在主动识字情感的支配下,自主识字、交流、合作,能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这样促成一个良性循环。使学生在兴趣中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所以我开始尝试在课堂上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有时,用谜语识字;有时用讲故事 记生字;有时用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有时用熟字稍加变化记生字。这样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再加上适当的赞美,和洋溢着民主平等的意识,课堂上,孩子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一年以来,我感觉字词教学容易了很多,期中考试时基础字词题很少有失分的学生。
最近,我又在尝试让学生借助一些学习工具进行自学,从而深入了解字义。因为汉字一字多义,所以对于字义应结合在文中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才能让学生识记字形、掌握字义,灵活运用,从而提高自己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课前预习,次日早自习同桌互助互检,读懂字音后,进行字形的识记,并通过多次的朗读读通课文,对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听写练习。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字义。希望也有好效果。
我眼中的课堂教学
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人们总是把目光更多地关注的是教材的剪裁、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和选择。但是经过此次提高培训,我想其实解决好“为什么教”的问题远比上述两个问题更为重要。
“不为生计而教,不为功利而教,不为完成任务而教,不为应付检查而教,不为表演作秀而教。”尽管事有例外,情有特殊,但教师的主观意识上,也就是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该如此。那么“为什么教”?为孩子的发展而教,为孩子的一生幸福而教,为若干家庭的希望不致破灭而教,当然,也是在为教师自己的生命之树常绿、生命之花灿烂而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说学生爱听的话、同学学生喜爱的方法而教学生爱学的知识,营造有爱的课堂氛围,培养出有爱的学生。
七月的武汉,热情似火。7月12日至21日,带着教学工作中的困惑,我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参加“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教育提高工程”初中教学副校长培训班,进行了短暂、紧张、为期十天丰富的专业培训,获益匪浅。
一、华科印象
华中科技大学——这所位于我省的全国重点大学,名字早已是如雷贯耳,但真正走进华科,零距离地感受华科,这还是第一次。
一走进校园,就被她优雅的环境,非凡的气势所折服。校内树木葱郁、碧草如荫,外面是烈日酷暑,校内的林荫小道却难见阳光,一排排高大整齐的法国梧桐矗立在道路两旁,结实的树干支撑着巨大的树冠,像列队站岗的士兵,一直排到很远,没有尽头。人从树下走过就像从树洞中穿过,十分惬意。这些高大的遒劲的树干,也增添了这所学校古老的味道。
华中大的魅力首先在于她的博大,她的7000多亩的校园,几乎相当于我们的一个县城了,每次在校园中穿梭,总有一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至于她的繁多的学科门类,就更令我望而生畏了。
在这里,我感觉到的是自身的渺小。在这个令人敬仰的校园内,我只能对她仰视,对她顶礼膜拜。曾经很多次感叹此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未能真正在大学里读过书,现在,尽管在这里待过十天,我们也只能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在华中大的档案里,没有我们的记录。但我们仍会珍惜。
对华科大的美感,还来自于她处处洋溢着的的人文关怀。不要说学校在此之前所做的精心努力,给每间学生公寓都装上了空调,就是每一位工作人员所体现出来的细心呵护,都让我们感到一种温馨。我们县的学员是最后到校的,直到晚上11点才到,但一到报到地点,各方面的接待都井井有条,学校校车还专门把我们送到住的地方,班主任、生活辅导员时时在我们身边,既是一种监督,更是一种我们离不开的照顾。
尽管只是一个短期培训班,但仍然可以开出华科大严谨的办学风格。每个学员都固定了座号,有时还要点名,上课要做笔记,课后要写心得,结束了要写总结。短短的十天,学员写的心得简报就发了好几期。还要评优秀学员,对每一位讲课的老师进行民主测评,对学校进行测评,等等。窥一斑可见全豹,华科大的科学规范的管理由此可见。
关于师德
师德,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当下,关于师德的重多负面的报道让老师们感到很憋屈。今天,当我们坐在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聆听孙杰老师、邓丽老师的事迹报告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教师的师德?
孙杰,湖北省郧县大柳乡天井山小学校长。说它是一所学校,其实只有4名学生,说他是校长,其实只有他一个老师。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啊?这里离大柳乡政府有三十多公里,其间只有一条勉强能过三轮摩托车的山路,途中要翻一座山,涉36道水。在方圆三十多平方公里的荒野里,零零星星地居住着40多户人家,100多村民。村民们抬头就是山,出门便是河,就像生活在一个被高山、峡谷和河水阻隔的天井中,很多上了岁数的村民已多年没走出村子了。村里的中青年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孙杰是村里唯一的中年人,留给他的还有这4名孩子,他在这里一坚守就是26年。
26年的教学生涯,他落下了一生疾病,他“狠心”的断送了自己孩子上学的机会。他扎根偏僻农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事迹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北教育》、《现代教育报》、湖北教育信息网、十堰电视台、十堰教育电视台、十堰日报、十堰晚报、郧县电视台、郧阳通讯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和跟踪报道。他朴实感人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人。2007年9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1月,孙杰以最高选票数当选湖北省十堰市“感动十堰人物”,被表彰为“农村教育工作者的榜样”。评委会评价说:26年的坚守,只为把希望的火
种传递;26年的奉献,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山里娃。深山红烛的寂寞守望,以自己的家庭幸福为代价,燃烧青春,传颂着又一曲“凤凰琴”音。
邓丽,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高原小学副校长。
高原小学地处高寒地带,海拔1800多米,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在邓丽到来之前,学
校只有7名男老师,平均年龄52岁,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严重。邓丽的到来,给学校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她对每位学生都给予关注与关爱,许多问题学生在她的面前变得阳光、积极向上,她也因此成为学生最贴心的朋友。
支教几年来,邓丽先后被评为恩施州师德模范,鹤峰县优秀共产党员,恩施州优秀校
长,并在全州各县做师德巡回报告。2011年11月,邓丽在全国中小学教师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2年9月,她被央视评为“最美乡村教师”,随后,她将“最美乡村教师”荣誉获得的10万元个人奖金,投入到新成立的“鹤峰县阳光助学志愿者协会”。近三年来,她还为孩子们募集到了新课桌,新衣服,学习用品等等。2011年10月,她为全校孩子们募集到免费午餐基金20万元。她的阳光助学志愿者协会已吸纳82名会员,筹款4万多元,资助了大山里35名孤残儿童的学费。
邓丽的到来,改变了一所学校,改变了学生的一生。
孙杰、邓丽,人如其名,一个是全国优秀,是全国数以万计的农村偏远教师的杰出代
表,一个是最美丽的资教老师。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是爱生如子,什么是无私奉献。
七彩星
尽管只有短短的十天,但培训的内容丰富全面。既有教师师德的报告,也有关于新能
源的发展战略的报告。既有依法执教的大政方针的法律讲座,也有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以及课程开发、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评价等典型案例。给我印象最深的当数宜昌市夷陵区实验中学姚太元校长所做的本校经验介绍。
该校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坚持“八要素”的基本环节,即情景导入——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疑难点拨——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课堂检测——反馈延伸。建立了常态的培训学习机制、研训机制、巡课机制、考评机制。
对学生则采用类似于QQ升级办法,评选学习星、文明星、才艺星、运动星、卫生星、科技星、合作星。凡课堂内外凡达到评价标准者,每人每次可以获得一颗“星”,每十颗“星”换一个“月亮”,每十个“月亮”换一个“太阳”。学校每周对获得“月亮”及以上的学生进行奖励。对评出的星级学生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这种评价办法,抛弃传统唯成绩至上的评价模式,不仅让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更亮,还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改变自我的信心,让他们变得更加阳光,学习变得更快乐,是素质教育的大胆尝试。
后记
短短十天的学习与交流,让我们——特别是一行人(不管是校长还是主任,还是一般的教师)感受颇深,最大的感受可以用山里山外两重天来概括。
一方面,外面的学校素质教育抓得轰轰烈烈,而我们当地是应试教育抓得梆梆紧。外
面的学校教学形式多样,课堂内外丰富多彩,而我们还是天天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读书,读死书,师生都觉得枯燥乏味,只是为了那令人头疼的分数。
外面的学校都在打造各种形式的高效课堂,我们连有效都谈不上。每节课上课有一半的效益就不错了,有的学生一上课就睡觉,老师只求他不捣乱就行,这样的课堂哪来效率。
作为分管教学的领导,我每天都在担心有没有老师上课——尽管在开学通过各种努力
安排好了课,但中途随时可能有人离开——有的资教老师可能考到其他岗位上去了,说走就走,容不得你不放,也不管你学校差不差人;有的老师可能随时会查出这样病那样病(我们学校仅这一年来就查出4人患病,一人已去世),每堂课只求有人到位就不错了,哪还有心
思和精力来抓教师素质的提高。老师则因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愿主动投入到教学研究中,教师的理论水平、课堂教学艺术也与山外的老师有巨大差距。
这种巨大差距的背后也折射出另一种差距,那就是待遇的差距。据了解,中国的教师地位低下在全世界是倒数、在中国的历史上目前也是倒数,而湖北的教师工资在全国也是倒数,恩施的教师在湖北又来个倒数。一个工作了30年的教师,其工作每月只有2500元,不仅不如农民工,还不如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省财政每年发3.5万,县里还配套一万。正是这种巨大的差距,使原来的教师积极性普遍不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第一需要是生理上的需求,如果连生活都有问题,何谈实现自我需求?
摘 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各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培训等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系列举措,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将直接影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发展目标的实现。校本培训作为传统的青年教师掌握教学、科研技能的有效途径,必将适应新形势要求,转换思路进行革新,寻求更具生命力的发展方式。本文以某省属地方高校为例,以实践经验为基础,阐述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增进校本培训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青年教师;校本培训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为各个高校为广大教师提供助力和支持的全新途径,教师培训作为师资培训的永恒课题,结合新时代、新背景,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进行革新举措,充分利用校本培训的灵活形式与内容,将培养教师发展的两个拳头形成合力,更有利、高效的实现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一、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支撑作用
在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本科教学工程”的五大建设任务之一,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文件指出,“引导高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今后将重点建设一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承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实践研究,组织区域内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管理人员培训,开展有关基础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开展全国高等学校基础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由此,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工作,重点提升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方向。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咨询服务机构,核心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各个高校教师队伍中均占较高比例,绝大多数新晋青年教师是在没有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开始教学生涯,或只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便走上讲台,成为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但他们当中很多人在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取舍、课堂驾驭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为咨询服务机构,着眼于制定有效的高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帮助教师克服这些问题,帮助其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并为教师的发展和职业规划提供助力。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研究机构,宗旨是促进教师发展。教师发展的核心是为了实现四个目标,即个人发展、专业发展、教学发展和组织发展。个人发展包括提高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沟通能力,培养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提高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维护健康,进行职业规划。专业发展包括促进个人成长,获得或提高与专业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与意识。教学发展包括学习材料的准备、教学模式与课程计划的更新。组织发展集中于营造有效的组织氛围,促使教师采用新的教学实践。
二、校本培训的提升作用
校本培训是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新的运行机制。校本培训,即“以学校为本”的培训,目的是使广大新教师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观念,掌握从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心理学知识,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增强职业道德修养,为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奠定基础。校本培训“以学校为本”培训方式,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立足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突出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展开培训、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以某省属地方高校为例,学校根据青年教师诉求,结合学校培养计划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灵活配合,开展了一系列适应本校发展规划、符合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培训、专题讲座及座谈。首先,加强新晋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规范青年教师师德行为,提高师德水平和端正教育行业风气,有利于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素质。第二,重点培养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青年教师往往具有教学经验不足、知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影响其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因此培养提升其教学能力是高校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首要任务。第三,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高校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很多教师在从事教学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青年教师既是教学的主力军,也是科研的新生力量。面对着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双重挑战,帮助广大青年教师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二者的关系成为该校校本培训的重点,通过聘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举办申报科研项目讲座,向青年教师传授课题申报的经验与技巧,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实现自我定位,确定研究方向,对提高其教学和科研能力、水平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
三、合力发展,互利共赢
高校教师培训是为教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而进行的继续教育,即高校师资培训。岗前培训是高校师资培训的一部分,是为了使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观念,掌握从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心理学知识,是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增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校本培训广义上是面向全体教师进行的有针对性和自身特点的继续教育培训,狭义上是指作为教师培训岗前培训的辅助方式,针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进行的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专项培训。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宗旨是为了促进教师发展,而非简单的教师培训,如何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将直接影响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目前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存在职能单一、形式简单等问题。与此同时,校本培训受到资源有限、影响面小的条件制约,也无法充分发挥其助力作用。因此,将校本培训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结合,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充分利用其教师资源、资金优势等有利因素,同时发挥校本培训形式灵活的优势,实现合力效果,采取“组合拳”的方式实现青年教师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长远目标。
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增进校本培训要注意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探索适合本校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养方式的管理制度、考评制度,同时应适当采取激励机制,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校本培训由青年教师被动接受,到主动制定适应青年教师自身职业发展方向的发展目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青年教师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立亦是大势所趋,顺应时代进步新要求,将校本培训依托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聚力作用发挥到极致,形成合力,才能创造共赢。
参考文献:
[1]姜绍辉.搭建校本培训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2].
[2]漆艳春.地方高校发展中心活动效果调查与分析.考试周刊.2013.
[3]朱正伟,袁侨英.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思考.2014[24].
[4]王海文.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12[11].
[5]刘继荣,杨潮.试论高校肯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田.教育发展研究,2008[4].
【立足校本培训 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推荐阅读:
整体推进校本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10-16
教师校本培训心得10-19
新型教师校本培训材料07-13
美术教师校本培训教案10-28
2019年教师校本培训总结07-03
教师培训校本课程纲要11-21
教师立足本职工作体会06-04
高校教师立足本职工作09-11
立足课堂观察 引领教师成长10-16
新教师校本培训计划表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