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刍议(精选8篇)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35-01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个体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的。幼儿园环境对日常教育活动起着最基础的承载作用。虽然幼儿园校区内是我们所熟悉的环境,但是如何理解环境对教育所起的作用,构成幼儿教育环境必要要素以及如何创设适宜的幼儿园环境等问题,却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事实上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教育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让儿童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经验、技能培养其健康的身心、活泼的性格和有益的兴趣爱好。
我觉得在布置环境和准备投放材料时,要真正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臆测,这样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对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针对教育目标,要有效地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体现出环境的教育价值。要想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我们必须对每一个活动、每一种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有所了解。如积木是幼儿园里最常见的材料,在结构游戏区幼儿能接触到。幼儿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积木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运用积木进行操作活动,幼儿可以发展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认识各种几何形体,培养初步的艺术造型能力和完美能力,并能实际地了解重心、平衡等物理概念。要充分发挥环境材料的作用,我们还必须明确每一个墙饰的教育价值。在墙饰设计制作过程中,由于墙饰的内容和材料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关注的话题,所以幼儿很感兴趣也易于接受。教师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把环抱教育引向深入,并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这些做法为幼儿真正理解环抱的意义、形成自觉的环抱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收集、整理材料,丰富墙饰内容。在此过程中幼儿彼此交流和分享收集到的环抱信息,他们开始学会关注周围环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
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标来设置环境和投放材料是基本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还必须有教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能想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2.要给幼儿自主选择使用材料的权利。实践证明: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参与区角设置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影响着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应尽可能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便于幼儿不断地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
3.给幼儿出错的权利,找出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在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做法和得出的结论并非都是正确的,难免会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这时我们不应简单化地批评职责幼儿,而应设法搞清楚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
4.培养幼儿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长期以来,有些教师很少注重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不给幼儿尝试的机会,习惯于由自己来判断幼儿的对错,使幼儿感到真理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他们关注的是教师的态度,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这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一种依赖和迎合心理。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从“教师讲,幼儿听”转变为“让幼儿主动探究,自己找答案”,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参与教育活动,逐步培养幼儿形成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5.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无论是师生共同准备和创设的环境材料,还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提供的环境材料,我们都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探究和操作活动。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环境,创设策略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初中生很难真正理解这样一门探究性学科。 所以, 为了达到物理教学的目标, 老师需要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课前做好准备, 调动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 物理显然是一门新鲜的学科, 所以在教学之初, 老师要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学生能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 在开始课堂教学前, 老师要布置学生先对于课本知识进行预习, 这种预习不是单纯地把课本浏览一遍, 而是要带着问题去看, 主动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1]。 所以, 老师需要掌握好学生学习的综合水平和能力, 以便为学生提出难度适当的问题, 布置适当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在课前能够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 在教授《物体的沉与浮》时, 可以在上课之前布置学生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回家观察煮汤圆过程中汤圆浮沉的变化, 并设计问题:“1.为什么汤圆刚放入锅里会沉下去?2.为什么煮熟之后的汤圆就又浮起来了? 3.怎样让煮汤圆的时间变得短一点?”这些问题的设计, 让学生在课前就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找到学习知识的一些门道, 而且这种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课堂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学习过程中, 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 对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有多种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 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 举出一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现象的例子, 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 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时, 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帮助学生对这个定律进行探究[2]。 实验是:让玩具小车三次从同一个斜面高度滑下, 探究小车在三个不同平面上运动的速度和距离。 通过这样的一个小实验, 指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 并得出结论。 通过创设情境, 为学生营造出了宽松的学习氛围,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下面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并且通过这样直观的感受, 学生对于这个定律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对于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学习效果也会很显著。
三、授予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养成习惯
学习方法对于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老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 首先要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给予学生正确的方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能够结合实验, 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相关操作思考其中存在的知识。 老师要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给予正确引导, 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授“平面镜成像”时, 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共同讨论, 然后给学生进行分组, 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实验所产生的结果, 之后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此时, 因为学生已经从实验中得到了一定结论, 所以讨论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最后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总结, 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这样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3]。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经常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就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四、指导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 老师要能够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对于实验仪器、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及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和探究, 让学生从中理解实验的意义。所以, 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 老师要能够在学生身边, 为学生提供相应指导, 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难点。
例如, 在教授《欧姆定律》时, 需要探讨电流、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 老师可以通过“卡门”创设情境, 从中阐述舞台声音的大小, 灯光的强弱都是电流控制的, 电流越大, 声音就越大, 灯光也就越强。 之后老师可以顺势发挥, 问学生是什么影响电流的大小变化的? 老师此时可以举例, 让学生从中得出电阻电流及电压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提问让学生在问题中不断进行思考, 并从中得出结论, 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随之增强, 对于今后物理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五、结语
对于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创造, 老师要能够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引导学生能够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要能够重视学生主体作用,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要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探究和实践方面能力,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并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以此营造师生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青心.“授人以渔”更应“授人以渔场”——高三物理创设有效学习环境的刍议[J].物理通报, 2015, 07:35-38.
[2]白雪超.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4.
关键词:化学学习;原动力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07)12-0072-02
化学是一门文理两科的有机结合体,在众多的化学问题中既含抽象的空间想象,又有具体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运用,故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化学感到吃力。要想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知识,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设让学生获得化学学习原动力的环境,通过主动学习来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的本质和规律。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几点来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
一、通过促进学生参与化学学习创设环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参与化学学习的环境,是激发学生积极而持久学习的原动力的前提:
1.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习兴趣。在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人类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化学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
2.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充分利用了趣味实验这个抓手。我一般因材施教,简化或重组演示实验,如将氨气与氯化氢的化合反应改为“空瓶生烟”;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或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如介绍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增加“黑色面包”实验;在铁盐的教学中增加“自制墨水”实验。
3.揭示化学之美,巩固学习兴趣。寓美于教,以化学所固有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不少化学实验具有美的魅力。如氨气急剧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会变成红色的喷泉;铝热剂的反应火光四射,犹如钢花四溅……这些神奇美妙的化学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二、通过搭建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创设环境
学生学习要善于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从化学自身特点来看,化学实验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使理性的化学充满乐趣,这也是许多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直接原因。但是不少学生往往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感知兴趣上,老师特别要注意在保护这种兴趣的同时,把学生看热闹的好奇心引入分析现象本质,结合启迪思维,理解概念,掌握规律,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因此在保证教师过好实验关的前提下,更应注重推陈出新,过程中还要注意吸收学生参与,让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例如实验室制取甲烷实验、对丁达尔现象观察实验,前者师生共同探讨后进行了小改进:采用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中加入适量氧化铁,并用座式喷灯加热的方法,使甲烷气体产生平稳,燃烧火焰达2CM以上,效果显著;后者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制了特殊的暗室,既大大提高了实验可观度,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通过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环境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由于基础等原因造成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时就感到吃力,更何况有机化学知识内容复杂、反应类型多,要想让学生牢固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则应该从变革教学方法入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应。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强调学习方法。例如有机物的结构决定其化学性质,性质又反映其结构。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由结构推导其性质,将化学性质与结构特征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分析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的特征,可以确定其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在介绍各类烃时应注意以一种烃为代表,着重阐述它的结构、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然后归纳推导出这类烃的通式和通性,脑海中则逐渐形成了“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类物质”这条线索。
2.充分运用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每讲一种物质的分子结构式时,首先让学生自已动手组合模型。两人一组,开始时学生组装很慢,随着组装次数的增多,组装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我趁热打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了一次制作分子结构模型竞赛。学生们劲头很足,回家后自己采集材料,用牙签式小木棍代表键,用水果、小颗粒、小泥团、小面粉等代表各种原子,五彩缤纷。我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学习热情正一浪高过一浪。
四、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设环境
学生一旦有了创新的欲望,便会朝既定目标奋勇前行。因此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善于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但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又引导他们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又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努力让学生的自觉行为成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靳玉乐,徐学福.探究教学论[M].西南大学出版社,2001.
[3]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它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它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园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来自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则对环境的创设与布置提出了要求,他们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正是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
那么幼儿园环境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1、教育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不是为美化而美化,各项装饰都要围绕幼儿园总的教育任务来进行。各年龄班的装饰,要结合各年龄班的教育特点和内容,要让每一块墙壁都变成一位“不说话的老师”,通过直观和具体生动的形象告诉孩子应该学什么、做什么,分清美丑,体现教育性。
2.审美性:幼儿园环境装饰要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装饰要按照对称、均衡、和谐、变化与统一等规律,色彩要鲜明、协调、有主调。这样装饰才能给人以美感,才能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
3.趣味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充满童趣,即取材内容要结合幼儿生活,形式要生动活泼,形象也要夸张,可适当变形,“拟人化”的手法幼儿最喜欢。
4.参与性:幼儿园的环境装饰要吸取幼儿的意见,要同幼儿一道美化装饰。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不仅在美化环境中培养幼儿初步创造美的意识,还使幼儿从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5.幼儿园的环境装饰要注意节约,尽量做到一物多用。可充分利用无污染的废旧材料,如挂历纸、画报纸、包装纸、各种纸盒、塑料瓶、布头及就地取材的自然物等,因材施艺。这样,可充分利用一切能用的材料,少花钱,多办事,既经济又实用。
幼儿园环境的优化创设,是教育与幼儿技能有机结合的体现。在园所环境建设中,室内环境的布置与美化,如孩子们利用身边的玉米皮、高粱秆、各种树叶、种子、石块、泥块、各色羽毛等,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小动物、建筑物、图形等体现农村特色的作品;室外幼儿活动场地的安排规划,动、植物区的饲养,如看一看小白兔怎样吃草、种子怎样发芽长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教师与孩子们的参与设计、操作实践。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引导幼儿去观察发现周围事物变化的兴趣和能力,启发幼儿探索发现,引导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优化创设的园所环境也是进行美育,促进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优美活泼的园所环境都表现出了艺术、审美的集合,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处处给人美的享受,如各室创设各种专栏,通过小歌手、小画家、故事大王比赛、讲卫生好孩子评选,张贴在专栏内或奖励小红花等活动。能有效地熏陶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打动他们的情感,让你愉快的接受教育。以此帮助幼儿明是非、知善恶、识丑美、以德为美、言行文明、举止大方;另一方面,优美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导向功能,使孩子们最终能够调节心理平衡,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性认同,使自己在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上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本学期12月20日,我园迎接了省优质园评估专家来园验收,在做好省优质园评估验收准备工作的时候,我发现环境创设对于我来说是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最烦恼的事情。每当要布置环境的时候我都会觉得不知道做什么,于是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布置环境,却没能够从幼儿的视角、幼儿的本位去设计环境,没有真正理解环境、真正服务于幼儿。通过这次环境的创设我终于明白了,环境创设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幼儿学习的过程,环境创设的主体决非教师,不管是环境还是区域我们都要围绕着幼儿去创设,区域材料的制作首先要考虑幼儿,要让幼儿看到材料后想玩,还必须耐玩,所以在制作好材料之后我们要自己先去玩一玩,试一试材料的耐玩度到底如何,可以围绕情景游戏和角色去创做材料,材料的目标性、操作性、引导性要强,让幼儿看了就知道怎么玩,材料不仅要讲究美、品味,更重要的是要突显文化,要让材料成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始终牢记没有美感的材料是杂乱,没有教育内涵的布置是堆砌。
在通过本次的环境创设活动,我收获了很多经验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环境的创设要贴近孩子的生活
孩子是幼儿园的主角,因此,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方面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孩子为中心,创设一个孩子喜欢、孩子热爱的环境,这样才可以调动孩子积极的情感,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促进孩子更好的学习。
2、环境的创设要有知识的体现
幼儿园墙面的创设主要孩子的主题活动为主,孩子们在学习相关主题后,会有表达表现的欲望,他会迫切的想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讲给他人听,因此,教师要尊重孩子的这一特点,帮助孩子孩子创设的一个表达表现的空间,让孩子们充分的发挥这种表现的潜能,帮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增加孩子的自信。除了课上的学习活动之外,环境对于学习内容的体现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对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创设专栏,供孩子们继续学习、总结梳理经验。
3、环境的创设要有孩子与家长间的互动
在创设环境的时候,教师要注重环境的互动性。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孩子通过和家长共同收集资料获取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可以让我们的家长知道幼儿园里给孩子们提供了哪些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实施与开展丰富了孩子的哪些经验与技能,家长可以通过教师主题墙和互动墙的环境创设,了解我们的教学进度和内容,回家后帮助孩子巩固知识、丰富经验,让孩子收获的更多。
4、环境的创设要有美的表现
不同的表现形式,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孩子的作品有的时候是简单又凌乱、单一又抽象的,因此在其他人欣赏的时候很难看出孩子的内在发展变化。因此,如何让大家感受到孩子的这种进步与发展,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独特智慧,让环境变的美观,有内涵,并且能够表现出孩子的韵味。教师可以通过边框的修饰还有小装饰的配搭来实现美观的视觉冲击效果。
《娃娃家》设计意图:新学伊始,小班的幼儿入园难免会产生与父母分离的焦虑,他们的思维处于直觉行动阶段,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幼儿园的陌生环境不适应,更不要说让他们参与活动创设了,所以小班布置环境首先应考虑的就是创设亲切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幼儿开辟了一个“娃娃家”。首先用图形给“娃娃家”做了几扇门,幼儿可以爬进去;然后用图形数字垫给幼儿铺上了床,以便幼儿在上面可以尽情得爬爬玩玩,而且还可以认识图形和数字;还给幼儿在“娃娃家”里面开出了一个“玩具区”,让幼儿把平时在家里玩的最喜爱的玩具拿来,给他们贴上标签,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在感到陌生时玩玩自己的玩具,和他们说说话,拉进家园的距离,又可以把他们的玩具区分开来,让幼儿初步体验大家一起玩的乐趣。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幼儿减少陌生感和分离焦虑,还可以使幼儿在玩的基础上学到知识也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共同创造温馨、和谐、游戏性较强的环境,尊重孩子的选择,顺应孩子的自然状态,给孩子们心灵的抚慰,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活动目标:一是通过适宜的情境化的环境设置,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美并体验活动的快乐。围绕这一目标,在娃娃家设置了如:倒、舀、穿、切、串、夹、捣等系列动作练习,这些动作的练习为幼儿在用餐,穿衣服、鞋子,倒水等生活自理方面打下基础。
1、从材料的目的性上看,每一种操作材料都是突显出一个主要的练习目的,如,我们有倒的动作练习,舀的动作练习,穿的动作练习等等,因为小班幼儿只有通过操作目的性明确的材料才可以发展他们该阶段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动作与能力。
2、从材料的操作性上来看,每一种材料的操作范围与材料的大小尺寸我们都作了严格的控制,如为什么每一种材料我们都会使用托盘盛放并分类放好,因为这样做能使幼儿非常方便地拿取到材料,降低了活动的难度与使用时的混乱。同时,在材料尺寸的大小、材料的属性方面,我们也尽量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方便幼儿的操作。
3、从材料的层次性上看,同样目的的操作活动,在材料的提供上有难易程度的不同。在娃娃家,如:给娃娃穿衣,娃娃衣服上的扣子有粘扣、按扣和纽扣的不同。
4、从材料的情境上看,我们在区域中再现了幼儿生活的真实场景,整个环境温馨、有序、给幼儿家的感觉。
《语言区》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刚刚入园,看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不会正确拿书,正反颠倒,不会一页一页的翻书,争抢书本,造成了书籍损坏严重,看书缺乏耐心的现象。此外,小班幼儿语言表达不够连贯,不会说连贯的一句话,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语言活动时经常随便插嘴,大声喧哗。这些情况都需要我们去改变,创设良好的语言区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比较重要。我们要从环境入手进行创设,采用贴照片让幼儿对应摆放书籍等方法,效果明显。
《书吧》所需材料:低矮的图书架,便于孩子挑选书籍、塑料拼图,靠垫。 活动方法:可以根据本班幼儿人数、图书角面积大小、图书数量,确定一次允许进入图书角的幼儿数。在创设图书角之前,教师还可组织幼儿讨论,集体制订图书角阅览规则。与成人制订的规则相比,幼儿更乐意遵守自己制订的规则。教师可将幼儿制订的规则制成醒目的标贴,张贴在图书角的墙壁上,以时刻提醒幼儿自觉遵守。
《海绵宝宝餐吧》所需材料:整套厨具(煤气灶,换气扇,锅,铲,擀面杖,烤炉等),塑料餐盘,餐具架,小餐桌,椅子, 厨师衣帽,就餐区。 活动方法:1、定厨房开放日。2、有主题,比如:包饺子,羊肉串,面条,包子,蛋糕,粽子,月饼等。(材料橡皮泥)3、亲子厨房开放日,家长为孩子准备所需材料,如蔬菜,面粉,水果等,协助孩子共同完成真正的食物,让孩子感受自己做饭的成就感。4、就餐区共同分享。 活动目标:1、大胆选择喜欢的游戏内容和材料,自主,愉快的游戏。2、锻炼孩子创新思维。3、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整理归类的能力。4、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妞妞理发店》所需材料:吹风机,喷壶,梳子,剪刀,大镜子,毛巾,洗手池,挂图,小夹子,理发师衣服。
游戏方法 : 1、开放日设定。2、请专业理发师为孩子演示一次理发,洗头,烫发造型,流程。3、争当设计师。4、根据游戏场地规定人数参与。5、展示自己的设计形象。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喜欢艺术造型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萌发幼儿爱妈妈、爱他人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艺术创造活动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丰富想象能力和敢于创造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初步感知美发厅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制作发型了解毛根的特性。学会运用折、卷、弯、绕、拧等方法。4、渗透:安全教育,礼仪教育,培养合作意识。
三楼区域布置:
《演艺吧》设置意图:表演游戏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活动。在表演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努力去营造快乐的氛围,与同伴交往并获得快乐体验。
地点:三楼大厅向右拐最里面的小房子。
所需购置材料:衣服挂杆两个,衣架若干;塑料小篮子若干;小竹席两张。
区域内材料投放:
1、设置一个小舞台或“卡拉OK厅”,幼儿可以表演时装秀或模仿秀。收集一些以往幼儿“六一”演出的服装道具,供孩子表演话剧;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利用挂历纸、包装纸、报纸、竹圈、棕榈叶、树枝等自制“时装”,幼儿穿上这些富有特色的服装即兴表演,会有一种愉悦感和新鲜感。
2、演奏区:打击乐器发出的不同音色和动听的节奏,往往会吸引许多幼儿进去活动。我们在演奏区投放一些简易的乐器,如:响板、沙蛋、碰铃、小鼓、钹等,让他们在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感知各种器乐的音色,学习各种节奏型。
3、木偶戏 :用大纸箱制作一个木偶台,投放各式各样的木偶,如:乒乓球偶、瓶子偶、手指偶,引导幼儿自行操纵,绘声绘色地表演木偶戏。
表演区:用醒目的标志图限制人数,让幼儿分区活动,教师指导。
《超市》设置意图: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社会、反映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带有很大的模拟性。幼儿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模拟来熟悉社会、了解社会,老师提供了一个游戏的场景,创设了一个游戏情节,让幼儿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社会。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通过角色活动能培养孩子交往的能力。
准备材料:
1、购置柜台、货架若干。
2、购买学具钱币若干。
3、收集、自制货物,分类标签。可按物体的名称、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如食品专柜,(塑料水果模型,各种易拉罐模型,废旧饮料空瓶。)生活用品专柜,包装纸袋、包装盒、化妆品盒等等。
超市:制定购物卡,同一货区的柜台标志与幼儿手中的购物卡标志一样。购物前,教师发卡(每类货架2-3名幼儿)幼儿凭卡到相应的货架前自主挑选一两样商品,进行交易。
一楼大厅:欢迎幼儿入学为主题
空中挂饰:1、幼儿作品展示。2、自制纸花。
窗户:海底世界
二楼大厅:童话故事为主题
空中挂饰 :自制蜻蜓、蝴蝶。
三楼大厅:特色:民俗风情
主题墙:说唱脸谱
空中挂饰:1、购买:风筝、中国结。
2、自制:青花瓷灯
柱子:花瓶墙贴
窗户:1、靠校场路:挂盆景花卉。
2、靠文卫路:剪纸
教室布置分为两个主题:
1、六个教室均已我爱――为主题设计。
2、根据本学期活动彰显班级特色设计主题墙。
1到2楼拐弯处墙面:悬挂草帽子做的脸谱。
幼儿园环境, 是指幼教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幼儿园内部环境;学习环境, 是指供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新发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征求意见稿中提到, 要“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要“合理利用资源, 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 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这都说明环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 而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要素, 对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就意味着, 幼儿园环境应当是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 即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中要突出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环境的操作、探索、控制作用, 幼儿才能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进行自我建构和实现自主发展。
幼儿学习的性质由环境决定, 孩子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选择的环境, 来培养和表现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而这个可选择的环境有一定界限, 通常情况下由教师所提供。教师可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 也可以从孩子的问题和矛盾冲突中确定孩子的学习内容;教师可选择各种不同的材料, 通过接触具体事物和感性形象, 来感受信息积累经验的学习。选择的原则是尽量让学习材料传递更多的信息, 蕴含更多的学习价值。然而在具体实践中, 教师们往往根据自己教育教学的方便性考虑环境创设, 凭主观感觉评价好看或不好看、适合不适合。本文将关注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
二、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
探索周围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吸引人的环境, 孩子们自然就会被吸引去进行摸索, 不论这个环境是家庭、公共场所或者是幼儿园。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好玩的、受欢迎的学习环境, 需要经过认真考虑和规划。幼儿玩乐的场所, 日常的活动区域以及将家庭文化融入环境的方式等, 都是需要进行规划的内容。此外, 还应该考虑空间的灵活性, 保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适应孩子们年龄、兴趣以及特征的变化。
1.创建肯定的环境
肯定的环境, 意味着幼儿能够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都是安全的, 并且适合他们使用。要保证这一点, 幼儿园里需要有成年人持续做安全检查, 在确保环境安全之后, 教师就可以退到一边留出空间让孩子们自由探索。有时候幼儿会以让我们极度惊讶的创造性方式来使用材料, 当感觉一项活动让我们担心时, 不妨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这项活动危险吗?孩子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如果确认这项活动只要有人在旁看管就是安全的, 那就呆在附近。对于孩子们可能学到的内容要多想一想、思想开放一些。如果活动不安全, 除了粗暴地制止, 更应尝试寻找其它类似活动以安全的方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例如, 孩子发现摇晃杯子液体就会出来, 开心地四处摇晃, 倘若担心地上的水太滑会让孩子摔倒, 可以在室外或者水池提供塑料瓶给孩子以替代这个活动。教师有责任保护孩子的安全并且鼓励他们从好奇中学习。
2.根据孩子的特点布置环境
孩子们经常为玩具发生争执, 由于自我中心是这一时期幼儿的突出特点, 对他们说“不”或者让他们分享是很困难的。在某些活动和场合里, 幼儿能够进行分享、合作, 但仍需教师较多的指导。因此, 阻止冲突的一个方法, 是建立一个能满足幼儿需求的、足够丰富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 他们玩乐的方式才能够让自己也能够让老师满意。为实现这一点, 环境布置的时候老师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游戏时孩子们最需要什么最喜欢什么?
孩子们喜爱的玩具都有多个吗?
什么区域最容易被成人说“不”或者需要最多的成人引导?
如果孩子想自己玩或者只跟几个好朋友一起玩, 有没有足够的空间?
有没有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运动空间?
思考的过程中, 除了增加玩具的数量, 老师可能还会想出别的办法对空间进行改变或进行新的尝试, 从而使空间更符合需求, 减少孩子的冲突和老师说“不”的次数。
此外, 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兴趣往往并不稳定, 喜欢的区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要跟随孩子们的兴趣随时做出改变。
3.投放开放式材料
有时候其实不必花太多钱, 就能找到孩子喜欢的东西。例如, 孩子手中的勺子。勺子很轻, 孩子能够握住它;他尝了尝发现不好吃;他长时间抓着勺子发现了各种可能的玩勺子的方式, 包括触碰、品尝和制造噪音。对于孩子来说, 这些体验都充满了发展各种感官的机会。
当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玩乐材料时, 最好的玩具是那些能带给他们不同体验的材料。能以各种不同方式使用的玩具被称为开放式材料, 如积木。积木可以用来建造塔、房屋、动物园、床以及孩子可以想象出的任何东西;积木还可以成为凳子、道路和斜坡。孩子们往往有着令成人惊异的玩法, 在类似的活动, 孩子的想象力、操作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 这是电动玩具所望尘莫及的。
教室里可以考虑的开放式材料:积木、毛绒、泡沫、硬纸板、装酸奶、咖啡等的干净空容器、饼干盒, 纸箱、量杯、洗衣液瓶子的盖子……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工作区, 提供沙子、木屑、肥皂水、海绵、石块、土、树叶、纸屑、纸条, 等等, 那里很快会变成孩子的天堂。
4.走进自然环境
孩子们非常渴望体验真实的世界。有没有见过一个孩子迷恋一片树叶?有没有注意到孩子在看到小虫的时候会有多么不同的反应?体验过青草、小虫、树木、岩石和山间的孩子将更可能关心自然环境, 具有更多的爱心。很多幼儿园场地有限, 但即使很小的空间也可以创建花盆式花园。为孩子寻找生长容易的植物, 撒下种子, 当长出草叶的时候, 鼓励孩子们观察、记录。
如果幼儿园有适当的户外活动区域, 在户外活动时可以让孩子带上一些室内的玩具。要知道, 沙坑里积木跟教室里的不一样, 有了完全不同的吸引力。水泥地上画的粉笔画可以拍下来, 这样即使被雨水冲走也不会被忘记。室内的几乎所有活动都能以某种形式在户外开展, 当教师足够开放的时候, 孩子们就能在新的空间进行自由的尝试。
总之, 环境在幼儿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好玩的、受欢迎的学习环境, 需要经过认真考虑和规划。幼儿玩乐的场所, 日常的活动区域等都是需要进行规划的内容。此外, 还应该考虑空间的灵活性, 保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适应孩子们年龄、兴趣以及特征的变化。我们可从孩子的游戏和活动中, 确定孩子的需要, 尽量让学习材料传递更多的信息, 蕴含更多的学习价值。
摘要:探索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中, 要突出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环境的操作、探索、控制作用, 幼儿才能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进行自我建构和实现自主发展。从创建肯定的环境、根据孩子的特点布置环境、投放开放式材料、走进自然环境等方面探讨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
关键词:幼儿园,学习环境,创设
参考文献
[1]李质坚, 匡玲艳.为幼儿的成长创设适宜的环境[J].学前教育研究, 2007, (7、8) .
[2]张金梅.对美国幼儿园环境朴素现象的思考[J].幼儿教育·教师版, 2008, (2) .
关键词:浅谈: 幼儿园; 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07-001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成长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个优美整洁、充满童趣的学习环境能让幼儿倍感愉悦和自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瑞吉欧学校的工作者对环境的诠释和实践更让人叹服,他们认为:“环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应具有教育内涵,学校没有一处无用的环境。”[1]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一、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环境创设可开发幼儿智力
环境创设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班的环境创设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创设的,内容丰富,有庆祝各种节的主题,有爱祖国、爱家乡的、环境保护主题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内容深深吸引着幼儿,他们不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而且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
2.环境创设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温暖和煦的春天来临了,我们班开设了种植活动,活动不仅可美化环境,更能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还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与动手能力。在我们班级开辟了自然角,放了适合室内生长的植物,他们会自己动手画观察日记,记录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孩子们因此掌握了许多植物的知识。
3.环境创设可引导幼儿有环保的意识
在各区域的环境创设中,都有幼儿提供的材料与作品,这是他们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在我们班级各区域环境创设过程中,有幼儿从家里收集了带来的各种瓶、盒、罐、小挂历、旧包装纸、塑料泡沫板、吸管、蛋壳等废旧材料。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孩子们用牙膏盒做成了高楼、汽车,让蛋壳变成了许多可爱蛋壳宝宝与风景画。用这些作品来装扮我们的班级各区域,孩子们可真开心,面对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则更有兴趣了,幼儿在积极投入、参与的过程中,既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创设中的主客体关系不明确
部分幼儿园老师在环境创设上过于追求完美,手段单调,孩子没有完全参与进来,这是目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老师辛苦做出来的墙饰既吸引不了孩子,又剥夺了孩子的参与性,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教育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与教育品位的体现,在塑造教育环境时,不能只追求一种高效应的显色,更要体现内在品质的秀色。”[2]所以,为了使环境创设取得实效,就必须搞清环境创设中的主客体关系,坚持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2.环境创设内容过于简单化
把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等同于作品展示。有的教师认为,既然环境创设要求孩子参与,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孩子的画、孩子的手工作品贴到墙上,这样既省时省力,孩子也一定会喜欢。但实践证明,这样的“作品展示”类环境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意义很小。另一方面,教师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过于求新、求奇,没有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
3.环境创设过程过于主观化
环境创设过程缺乏连贯性,随意性太强,不利于幼儿养成秩序感和系统获得知识。一个好的环境创设,是具有整体性的,是一个系统,从班级设定到环境布置,都是具有一贯性的。有的教师认为环境创设应该与课程主题相一致,一个主题实施结束以后赶忙换成另一个主题,把前一个主题布置的环境全部推翻从头再来,这也是不太科学的。[3]
三、解决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的对策
1.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
环境创设的过程应是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因此,作为教师应与幼儿共同确定环境布置的主题、作品、风格等,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创设的环境,使之能真正支持幼儿的发展。让幼儿参与布置环境,就是注重了活动的过程,而不是追求活动的结果,在活动过程中,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习惯和能力。
2.启发、鼓励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
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还必须有教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在发动幼儿集体讨论决定了区角布置或墙饰的内容后,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并进行设计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4]要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实践证明: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参与区角设置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影响着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3.增强幼儿园环境的一致性和科学性
当前幼儿园虽然都很重视环境创设,但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追求美观,对环境的科学性和教育性考虑很少。为使环境为教育目标服务,幼儿园应该考虑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创设环境时,对幼儿体、智、德、美四育不能重此薄彼。应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对环境创设做系统规划。幼儿园在制订学期、月、周、日及每一个活动计划时,都应考虑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才能保证教育计划的顺利实施与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
环境对于孩子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良好的环境引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让环境成为孩子们的第三任教师,让孩子在宽松、和谐、快乐的幼儿园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4]賈莹.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2011(7)
[2]杨文.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7)
【幼儿园环境创设刍议】推荐阅读: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要求06-25
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总结06-07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教学小结07-20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09-12
幼儿园教室环境布置06-12
幼儿保护环境教案06-27
幼儿环境卫生标语09-17
幼儿中班主题《好吃食物》主题环境创建10-18
幼儿园幼儿评语表05-27
幼儿园幼儿资助计划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