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钱学森》有感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看《钱学森》有感(共12篇)

看《钱学森》有感 篇1

带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我看完了电影《钱学森》。不得不说心里被钱老的故事所震撼和鼓舞。深深感受到了钱老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科学家对祖国的热忱的爱。

电影回顾了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创建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而钱老则是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关键人物。钱老作为清末庚子赔款第二批出国深造的留学生,在加州理工学院苦心研究,且成为冯卡门的得意门生。在美期间,他曾被美国人喻为使美国人成为军事强国中的一颗耀眼的星。可以说他在美生活优越,可他放弃了金钱,地位和名誉,为了祖国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他的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回国后,钱老立刻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在短短的十年里,他成功地引爆了两颗核弹,并发射“东方红”,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使落后的中国在这两个领域突飞猛进,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但这看似辉煌的背后,是荆棘满地,困难丛生。可以说,钱老是用他毕生的力量在爱国。在美的百般阻挠和软禁下,历时五年才远渡重洋回到中国。可这仅仅是开始。面对国内机械技术、人才、物力各方面的不足,钱老不但没有丝毫的退却,反而更坚定了信心。他和他的战友们在面目疮痍,黄土漫天的大漠里,刻苦研算、讨论、学习,饱受寒冷、风沙、饥饿之苦,但却从不言放弃。在失去了苏联老大哥的帮助后,钱老仍没放弃。他用智慧和经验使工厂造出了数以千计的零部件,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别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也行!但作为观影人,真的不得不感叹当时科研条件的艰苦和自然条件的恶劣,革命工作者经历着大跃进,经历着政治风暴,经历着一切我们现在看来不可想象的困难,但他们心怀祖国,团结一致,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影片带给我的正是这种革命者的正能量,爱国的正能量,永不放弃的正能量。

他们夜以继日地干,没弄懂的问题钱老就反复讲,手把手教学生,争分夺秒搞科研,在他带领的众科学家的一致努力下,1960年发射了中国的第一颗导弹“东方一号”。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也爆炸成功。“两弹合一”也顺利完成。钱老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当东方二号发射失败后,钱老安慰大家:“不就是天下掉下来一个‘东二’吗,今天它掉下来,明天咱就把它给射上去。”正是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才使大家团结一致搞科研。

记得影片末尾,钱老和夫人的对话也感人至深。钱老对夫人说:“如果你不是嫁给了我,将会成为一名著名的歌唱家。”而钱夫人却说:“在中国,可以没有蒋英这样的歌唱家,但不可以没有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二老的爱情也那样让人敬畏和感动。正是有蒋英这样的贤内助,有她的支持和理解,让钱老更安心事业。

回首现在,还有多少像钱老一样热衷于祖国,甘于为国奉献的青年呢?这部电影让正处于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心怀

中国梦,满腔爱国心,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这个国家才会有前途。而现代大学生中有多少是在苦读研究的,可能大多是松懈而迷茫的吧。

看《钱学森》有感 篇2

那是初春的一个下午, 我精神饱满地来到田径场, 准备要带领十几名体育高考生进行考前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是考前最关键的时期, 训练队的学生们非常努力, 训练也十分刻苦, 今天学生们又是早早站好队列, 用期待的眼神等我布置任务。

我来到队列前, 在用赞赏的目光肯定每一位学生时, 突然发现了一个很不和谐的黄色脑袋, 我定睛一看, 原来是队里的活跃分子黄鹏 (化名) 。黄鹏一米八的个头, 人很帅气, 性格外向, 虽然有时比较懒散, 但很热心, 愿意帮助学生是他的优点, 同学们都说他讲“义气”, 所以人缘不错, 在训练队里颇有“人气”。“这个臭小子, 竟敢染发, 都什么时候了, 还有心思臭美”我心里的火气有些压制不住。“不行, 我得想办法让他变过来”, 可是怎么办呢?我的第一个想法是:等训练结束后, 将他带到办公室, 狠狠地训斥一顿, 责令他明天必须把头发染过来。可是这样处理能行吗?回想起以前处理的很多事情, 凡是强制学生改正的事效果都不好。而且黄鹏自尊心强, 吃软不吃硬, 如果强行处理, 他一定会有抵触情绪, 不但头发变不过来, 还很有可能影响关键时期的训练和学习。整堂训练课我的脑海里不停地琢磨着对策, 想了一个又一个办法, 又一个个否定了。

这时我忽然看到手里拿着的训练计划和笔, 我灵机一动:对, 用纸条。因为纸条无法显现出我气愤的神情, 激怒的声调, 它可以把一些刺激性的话语变成富有哲理的语言, 让我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在字里行间流淌。于是我在训练计划的后面撕下了一条白纸, 赫然写上:“黄鹏:全队十几人, 唯有你的头发最不同, 你认为很美吗?老师真的希望你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下课时我悄悄地将纸条递给了他, 我期待着他的变化。

可是, 第二天没有变化, 我只是有意地看了他几秒钟, 心里虽说有些生气, 但还是选择了等待。

第三天下午, 我仍然提前来到田径场准备上训练课, 一名学生提着杠铃从我身边走过, 我吃了一惊, 原来是黄鹏——黑头发的黄鹏, 于是我微笑着低声说:“还是这样好”。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放下杠铃, 走进了队伍中。

我思考着自己的做法, 为什么一张小小的纸条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我想, 纸条虽小, 但它让我能用心与学生平等对话, 通过信任和等待, 终于使黄头发变黑了, 达到了我的教育目的;我还想, 学生的改变可能也不仅仅是头发, 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变化。一张小小的纸条, 实际上在我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与理解的心桥。

观《钱学森》有感 篇3

今天观影《钱学森》,从去年听到这部电影,到今天观看这部电影,大学的第一年在波澜不惊中流逝,也在期待中迎来这部记录钱老人生轨迹的电影。之所以等了一年而没有从网上下载,是因为我决心要在党校课上观看,我期待那不一样的感觉,寻求更强烈的震撼。今天,我们在一起静静观看,但内心早已不宁静„„

在我过往的二十年中,钱学森和爱因斯坦是我最早知道的科学家,并且一直是我最敬仰的两位科学家。爱因斯坦,无需多说,因为他的伟大理论;钱学森,则是更为亲近,更具灵魂接近感的中国人,叹服的不仅是他的学术造诣,更多的是那赤诚报国的精神气质。我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有两位伟人,一位是周恩来总理,另一位就是钱老。我曾经对党有过迷茫,但我从未对国家的未来感到迷茫,从未对科学真理产生怀疑,我亦努力追求对国家的贡献。

影片中,钱学森和好友郭永怀去美国留学,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的钱学森心系祖国,准备回国参与新中国建设,却被美国阻挠甚至拘禁。在威胁和困难面前,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从未动摇。我尝试想象当我在那种情形下,我是否害怕是否畏惧是否妥协,我不敢回答,或许我还缺少那样一颗执着、顽强、冷静、智慧的心,那种坚定的信念。在钱学森和郭永怀在电话中一起听着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时,能够感觉他们体能沸腾的热血,那学成回国的信念,即便种“苹果”,也要回到那一片亟需他们振兴的大地。

反观现今,出国留学的人,尤其是那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大多恐怕信念已经不存在了。出国之日,就抛弃了学成回国的想法,抑或从来没有这个想法,为的只是国外更好的条件,不论是生活还是研究,为了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难道人生的价值仅仅表现在学术上吗?我不懂,为什么抛弃这赋予他们扎实基础的土地?为什么清华北大能够为欧美培养大量优秀的本科生,却不能换回顶尖人才学成之后的归国?我想,或许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信念,缺少精神,只是单纯的追求经济成功、学术成就、个人成就,缺少一颗想让祖国强大的心。的确,某种程度上,这个时代病了,精神迷失了,热血在成长中逐渐冷却,心逐渐集中于个人,心逐渐冷漠于社会。一切变得有些急功近利,无论是育人者还是受教育者。但是,我们看得见,还有一大批人怀着信念,饱含热血,一直在努力前进。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另外,蒋英与钱学森的爱情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没有多么轰烈,但却是那么的真挚。蒋英为钱学森牺牲了很多,钱学森为祖国奉献了余生,点滴之间透露着两人的真情和对祖国建设事业的支持。晚年钱老对妻子充满愧疚,但妻子的理解让钱老很欣慰,我们也颇为感动。

观《钱学森》有感 篇4

——观《钱学森》有感

敬爱的公路学院党总支:

今天下午四点,党校第二十九期全体学员在学校图书馆的学术报告厅观看了红色电影——《钱学森》。其中充满了各种感动,各种鼓舞,心情澎湃。电影最后学术报告厅各处不约而同地响起热烈的掌声,同时也让我们对钱学森肃然起敬。

在美国,钱学森有车有房,可爱的孩子,幸福的家庭,他的生活是那么的优裕。更重要的是那儿有他的事业,上门的宾客都是在军界、科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自己已是名动世界的火箭专家。当得知他回国的讯息,他的老师冯·卡门先生,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先生极力恳请他留下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杜布里奇把形式分析的一清二楚,言辞恳切。说回到中国能做什么,当时的中国航天科技一片空白,在刚刚诞生不久的建立在农耕社会基础的新中国,他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你在那儿种苹果吗?”这一个看似幽默的诘问其实何尝不是当时的事实,相信勤于了解祖国新闻的钱学森不会不知道。他的回答很平淡:“如果我什么也做不了,愿意种苹果树。”钱学森的报国情怀是多么的真挚,他回国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决,哪怕是忍痛割爱离开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被美国移民软禁了五年之后,都没有动摇回国的信念。

“我一定要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在刚刚建立的新中国,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没有实验数据,他们就自己计算;没有实验器材,他们就自己造;没有科技人才,他们就自己培养,总而言之,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全国人民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搞建设,团结一致创辉煌。

在导弹的研究建设当中,不仅钱学森,还有很多科技工作者也付出了自己的毕生的精力。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半路出家的张工农。军人出身的张工农,勤奋刻苦,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成为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张工农作为工农阶级的代表,象征着为了祖国的腾飞,无数人都在积极向上的努力着。有这样的干劲,让人对新中国的导弹事业的腾飞,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看完《钱学森》这部电影,我深深的感受到祖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勤劳朴实、艰苦奋斗的作风,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托起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形象。

在他心里,国家为重,家庭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钱老去矣。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悼念这位曾改变中国科技命运的大家。

愿我们在怀念他的离去时,接棒他的精神境界,同感于他的激动,同化于他的境界。

恳请党组织给予批评与指正。

汇报人:xxx

观钱学森有感 篇5

钱学森观后感(一)

曾经有这样一位英雄,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在那个特殊的战场上,用自己的武器,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打下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他用那份固执和可贵的纯净,向世人展现了一位举世闻名科学家的高大。他,就是钱学森。

在电影《钱学森》中,倒叙与插叙相结合,讲述着钱学森在美国时期对美国的科学贡献,钱学森与妻子生活爱情点滴,影片生动再现了钱学森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观看电影前,我对于钱学森的了解只有“中国导弹之父”,看完电影后,各种感动、敬仰充满脑海,让我们对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肃然起敬。

钱学森临危受命担负起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重任,这些科研项目和科研环境对当时的中国而言举步维艰,甚至对美国科学家看来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借助美国先进的科学条件足以让钱学森顺利施展其天才般的科学创造力助其享誉盛名,可是钱学森宁愿“回家种苹果”也不远忍受美国的不信任和不自由而毅然回国报效祖国,此处家国情怀通过中美之间现实的物质条件和科学环境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钱学森的家国情怀和通过所学技能报国的执着。

甘肃科研基地漫天黄沙、物质匮乏,正直中国面临三年重大自然灾害时,苏联政府雪上加霜撤走苏联科学家导致科研进程遇到严重阻碍,钱学森带领着中国科研人员和部队战士彻夜奋战,面临着种种现存的和未知的挑战,冲出重围最终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枚自主研发的导弹,而后原子弹、氢弹和卫星的研制成功壮大了国家的军事和科研实力,当蘑菇云腾空而起之时,所有为新中国两弹一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已经无憾于人民、无憾于国家、无憾于人生了!

他们的梦想和执着已经随着蘑菇云和卫星的升腾绽放在了宇宙中,化作了永恒的一幕!

影片中不得不提到的`还有钱学森与妻子蒋英的爱情。蒋英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富有音乐天分的女子,和钱学森互相支持,相濡以沫。特别是在钱学森在美国被困期间,蒋英所展现出的冷静和从容,以及回国后全力照顾家庭,无条件支持丈夫事业的责任和担当,都让我对这位夫人充满了尊敬。钱学森遗体告别会上,蒋英和他脸贴脸的一幕感动了许多人。这种爱是伟大的,是刻骨铭心的,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在影片的尾声,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在公园散步时这样说过:“中国可以没有蒋英,但不能没有钱学森!”声音柔和,但,这坚如磐石的语气感动了所有的人。他们把深深的伉俪之情融入到了对祖国的大爱,一个他为了祖国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一个她为祖国奉献了无悔的韶华青春。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实现崛起,主要表现在文明创造,反映在科技发展上。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大量创新成果,方可证明自己、成就自己。所以,正在崛起的当代中国,弘扬钱学森的科学创新精神,对于引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走向极其重要。而对于我们普普通通的一员,我们的工作可能不是什么高科技,但是我们也一样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任何事情,只有奋斗才能有所成就,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钱学森观后感(二)

文/王佳慧

随着第一朵“蘑菇云”的升起,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世纪,迎来了一个航空科技鼎盛的时代。

今天中午,我们坐在教室里观看了影片——《钱学森》。钱学森一个让人敬佩的名字,他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为中国的导弹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影片《钱学森》讲了:钱学森在美国留学,专门攻读科技研究,想着将来能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出一点绵薄之力。在美国,他勤奋苦读,学业成绩非常优秀。当他得知,中国解放了,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之情,急切地想回中国。他怕自己潜心研究的科技资料被美国人盗取,便用一把火给烧了。在临行前,美国人又将他逮捕了,几经波折,钱学森才回到中国。回来后,他不顾辛劳,整日都沉浸在科技研究上。终于,他发明出了核导弹、火箭……不愧为“中国航天之父”。

影片放完了,我却始终忘不了最后一个镜头:钱学森离开了人世,他为中国的强盛付出了自己的一辈子。(www.lz13.cn)回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但缺少了前辈们那种强烈的爱国热情。现在的我们,最主要的就是好好学习,心中永远装着祖国,长大后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出一份力!这样,我们以后才能昂首挺胸,自豪地告诉后人:“看,我们为中国作出了贡献,我们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中国,无愧于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认准目标,努力去做,终有一天,你会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钱学森观后感(三)

今天是钱学森同志逝世三周年的日子,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科学家,今晚我们钱学森实验班全体同学观看了关于钱学森生平介绍的记录片《钱学森》,在此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钱学森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

出生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眼看着自己的国土战火纷飞,任人践踏,钱学森看到了中国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外来侵略国家,于是他毅然决定出国留学学习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报效我们的祖国。身处异乡的钱学森深刻体会到没有受到尊重的滋味,活在屈辱中是痛苦的。他化悲愤为力量,努力学习。当钱学森在美国工作步入正轨的时候,新中国的成立使他盼望回国的心激动不已,他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把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是钱学森说的话。

看《钱学森》有感 篇6

1 社会环境奠定营销基础

社会发展的同时, 人们往往会有怀旧的情结。而纪录片以全景式的视角记录真实的生活景象, 成为人们怀旧的载体, 越来越为观众接受和喜爱, 并成为广电频道新的亮点。《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 对2500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发现, 2010年多达85.9%的受访者看过一部或多部纪录片, 没看过的人仅有14.1%。特别是2011年新年伊始, 6集纪录片《美丽中国》, 揭开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面纱。随后, 纪录频道相继播出《玉石传奇》、《隐蔽战线》、《地球脉动》等纪录片, 受到观众热捧, 成为央视新年的收视热点。这为纪录片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和人脉, 纪录片营销, 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除了庞大的受众群体外, 品牌的力量为《舌尖上的中国》一举走红提供了保障。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通过多种渠道, 打造国产纪录片播出平台, 国产片播出比例占70%, 目前覆盖人口超过6.5亿, 也就是说全中国接近一半的人都会收看到这个节目, 收视人群从开播之初的每天2700万增加到4200万。这样庞大的一个营销对象, 再加上中央电视台的品牌力量, 让“舌尖”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人文关怀感动观众。《舌尖上的中国》通过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七个不同的主题, 对一个又一个最原始、最生态、最环保、最传统的食物生产和烹饪方式进行了朴素而细腻的描述, 向人们讲述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独特的饮食习惯。讲述的过程充满了对普通劳动者辛勤劳动的赞美, 同时也通过美食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亲情、友情、爱情、感恩……一系列的情感在这里面都通过最朴实的语言和行动展现出来, 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和久违的乡土气息。人们往往或多或少在最原始的记忆中保留了曾经制作、享受美食的经历, 感受到的是一种对往事的回忆, 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能够激起内心深处的情感, 从而不自觉的想起许多年前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通过情感价值来达到营销的目的。

2 营销策略多处运用新招

好的标题吸引观众的眼球。国内各电视台拍摄的美食纪录片不少, 多个美食节目也长年播出,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 与其片名让人眼前一亮不无关系。戛纳电视节上, 《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国所有参展纪录片中问询量位居第二, 电视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也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他说他被这个名字吸引住了。”该片总导演陈晓卿如是说。优质的拍摄制作给观众美的欣赏。《舌尖上的中国》按照欧美流行纪录片拍摄模式, 用碎片式的叙述方式来介绍美食。影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 历时13个月拍摄完成, 这也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摄制组行走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70个拍摄地, 动用前期调研员3人, 导演8人, 15位摄影师拍摄, 并由3位剪辑师剪辑完成。鲜醇爽口的毛豆腐、热气腾腾的黄金馒头、肉色红润的金华火腿……《舌尖上的中国》将各地的美食娓娓道来, 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挑战着观众的食欲, 尤其是看着影片中的食材如何从原材料一步步制作成美食, 更是让人边看边流口水, 连影片总导演陈晓卿都笑称, 《舌尖上的中国》绝对是一部既养眼, 又养胃的文化大餐。运用网络搞营销是该片的创新。《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 网络推动作用力很大。陈晓卿作为纪录片导演和美食专栏作家, 在纪录片尚未开播, 就积累了好口碑。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超过16万, 其中更有众多名人粉丝, 一条节目预告的转发率和评论率就相当可观。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 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 更是形成了持续效应。陈晓卿即时更新的微博吸引了众多“吃货”, 同时采用不同于以往纪录片风格、更为国际化的叙事手段, 吸引了微博众多的文化人。从节目开播到首播结束, 百度指数从最开始的8494 (5月14日) , 到452870 (5月24日) , 可谓节节攀升。纪录片主创团队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 加上网友自发组织的“晒零食”、“晒夜宵”、“深夜发吃”等活动, 让该片人气越来越旺。随着节目的开播, 微博上是宣传页随之展开, 很多观看过节目的观众自发转发相关信息, 进行二级传播, 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因此央视九套纪录频道重播期间, 收视用户数多于首播。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微博传播也很“给力”。第一条相关微博是该纪录片导演陈晓卿于2011年5月21日下午发布的, 这条微博只得到19条的转发。但第一次引爆微博热力传播的是发布于2012年5月11日13:44分, 纪录片正式播放前3天。截止5月29日下午14:23, 该条微博共转发1595次, 评论197条。仔细观察其转发量可发现, 此条微博的转发呈现两次高峰, 一次是在11日该微博发布后, 另一次为14日此纪录片正式播出后的短时间内。说明该纪录片的高质量受到观众认可, 更增强了其传播效果。此条微博的传播层级众多达2.69, 说明该微博穿透力非常强。且该微博的扩散呈现多角度多方向的趋势, 均匀分布, 可见在传播中多是普通粉丝的自发转发。当然其中也有纪录片宣传方的推动因素。@新浪传媒和@下厨房两个官方微博带来了很大比例的转发量。5月11日13:44发布微博后的4分钟, @新浪传媒立即转发该微博, 从时间和文案设计上, 可明显看出, 此为双方的合作传播, 该微博带来了31条的转发量。5月14日, 该片首播完毕后, @下厨房立即转发了此条微博, 以提问方式引爆话题, 带来237次转发。这是前期整个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转发。这个转发保证了后续网友在微博中对该纪录片“有迹可循”。在本身片子质量不错的前提下, 传播得到了延续。由此可分析, 纪录片宣传方十分懂得选择合适的时机、账号和文案进行宣传, 只用了两个合作账号带动转发, 就将此话题初步引爆。在此条微博的传播中, 除2个合作账号外, 我们了解到, 加V粉丝占比非常小, 只有3.83%, 转发者的粉丝人气主要集中在“草根”。由此说明《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纪录片。几乎全为普通网友的观看和支持, 这个话题的火爆, 前期是基于纪录片的高质量的庶民的胜利。

微话题出现。随着纪录片的热映, 5月17日, 出现了微话题“舌尖上的中国”及页面。当天的曝光数为60627169, 截止5月29日15时, 该话题量达到了5, 450, 333次, 在23日又一次呈现爆发井喷式增长。在话题整体传播中, 五百多万次的话题量分为三方面:草根单纯转发、专业角度评析和商家造势。各草根账号纷纷表达自己对于这部纪录片的喜爱, 14日晚上23点20开始至15日零时短短40分钟的微博数就达到3201条, 完美达到“刷屏”的效果。观察整个话题传播过程中转发量最高的三条微博, 均出现在5月23日, 且均为百万级电影类草根大号原发视频微博, 可见红人账号对于话题的传播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网购“加温”, 双方共赢。每天晚上每一集播出结束后, 不少网店卖家乡特产时, 已经打着“舌尖”旗号了。自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开播之后5天内, 共有5844791人上淘宝网找过零食特产, 搜索次数达471万次, 搜索量环比增长13.54%, 有2005万人浏览相关美食页面, 成交729万余件。5月24日, 淘宝网推出“舌尖上的淘宝”, 集纳了纪录片播出的几十种美食特产, 在短短24小时内, 超过31万人关注, 浏览量高达1000万次, 成交7万多件。在此带动下, 食品相关类目支付宝成交额达2195万元, 环比增长16.71%。尤其是在“舌尖”第三集出现的徽派土特产“毛豆腐”, 搜索量暴涨了48倍。淘宝网零食特产频道搜索量大增, 购买高峰转移到每晚22-24点, 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时间段。第一集中提到的云南诺邓火腿, 某出售诺邓火腿的淘宝店在14日之前只有1件成交记录, 当天立即产生了33笔订单, 其中32笔都是在当晚11点后产生的, 单价从298元、338元、368元、398元一路涨到458元。

3 互动引发连锁反应

在现代商业的营销理论中, 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持续的共赢效果, 因为只有相互获取了利益才能够有助于长期的效果。而“舌尖”把这个理论运用到了极致, 在播出“舌尖”的同时他们都赢了。首先电视台赢了, 通过央视收视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 5月14日至5月22日《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期间, 节目播出前收视并发数是400, 播出20分钟后, 收视并发数达到800, 节目播出过程中收视并发数一直保持在800左右, 基本无波动。尽管节目是在22:40才开始播出, 播出时间较晚, 但播出过程中收视并发数一直呈缓慢增长的趋势, 说明节目优质度高, 留住了观众, 整个过程中无大量观众跳出。通过“舌尖”赚得了不少的收视率, 从而使得更多的电视台愿意主动去宣传“舌尖”和播出“舌尖”以获取收视率, 从而带动该台的其他节目的收视率。那么当下一次有类似节目的时候, 就会有不少的电视台会主动出资来搭建这样一个免费的播放和营销平台。

观钱学森有感 篇7

——题记

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是中国物理科学的奠基人——钱学森。

是什么,让它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又是什么,将他的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齐?——是信念。

他曾说过:“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带着这坚定的信念与炽热的爱国之心,出身于加州理工学院并且在美国拥有优越的研究环境和资源的教授钱学森,归心似箭的他,一心想用自我的学识,回报自我的祖国,而意识到钱学森巨大价值的美方对其归国设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以间谍罪名逮捕钱学森。

但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我至始至终相信,怀有坚定信念的钱学森必须能克服一切困难并且回到自我的祖国。与此同时期间充满了各种感动令人心潮澎湃:

他说:“不要服我,要服科学。”

他说:“我必须要让中国人拥有自我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

他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了么,今日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

听到这些,我顿时感到肃然起敬。他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的名族气节,他的奉献精神无不令人敬仰,尤其是他的坚定信念与炽热的爱国之心。

俗话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要想成就一番大业,“苦”是在所难免的,而要想在苦中坚持下来,那信念是最基本的条件。试问,哪一位名人,伟人在经历苦难,在事业最艰难最苦的时候没有坚定的信念呢?包括钱学森在内,虽然在回国时遭到了种种困难与挫折但他不也是怀着坚定的信念从不放弃,因而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最终回到祖国的怀抱并研制了第一颗导弹,实现了立志报效祖国的伟大梦想。他这一生不为利所累,不为名所困,不为权所惑。

人生有涯,死而不已。纵观古今中外之集大成者,无一不是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们或许视金钱如粪土或视名誉如草芥……,然而,在信念面前,他们却都如信徒一般,虔诚的顶礼膜拜……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它说明了“苦”是不可逃避的,而如果正视“苦”,那就需要我们要坚定的信念。

观电影《钱学森》有感 篇8

电影《钱学森》中,导演浓墨重彩的刻画了一个心怀祖国,舍弃荣华富贵而毅然投入到一穷二白的新国家建设中的高级知识分子钱学森先生的一生,虽然电影的前半部分因噎废食,但是整体上还是对钱老奉献的一生做了完整的刻画。在这里我不想在对钱老的做出的牺牲和为这个国家做出的贡献重复一遍,那样的话再多的文字都无法表达。

记得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字已经忘记,背景就是以钱老为代表的一群在战乱年代的年轻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求学,以求实现国家科技的发展,他们在美国认真刻苦,并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就,最后突破美国的重重封锁回到祖国。那个时候看的电视剧或电影,讲爱国必然是战场上英勇杀敌,面对敌人不怕牺牲忠诚不屈。那部电视剧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在另一个领域里头,还有不一样的,却也能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英雄,后来随着看书越来越多,联想起来就知道,这部电视剧说的就是钱老他们的一生,从那个时候开始对钱老的尊敬便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我读初中,却开始无比疯狂的关注国家的命运,当然只是停留在什么时候GDP超过美国,如何在未来战争中消灭印度之类的极热民族主义情绪中,也是在那个时候,做像钱老他们一样的科学家成了我们的理想。那个时候这个国家在空中还是一个瘸子国家,空军和二炮吓不着别人。我和我的一个哥们当时希望将来发明类似“杀鹰机”(战斗机,美国是一只雄鹰,即专门用来

干掉美国的战斗机)和“屠象弹”(当时正流行中印之间的对比,史称龙象之争,即用来屠杀印度的飞弹),这种幼稚初级的极端爱国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这样一群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等。

虽然狂热的崇敬与崇拜钱老,但是对于钱学森的了解似乎只停留在“两弹一星” 的丰功伟绩和他千辛万苦归国的斗争,但是对于其中他经历的苦难和归国后他遇到的困难确实少有研究的,一个富饶美丽,设施先进,人才济济,一个一穷二白,连颗精准的螺丝都难以制造,大片文盲的国家,他在这个过程中的选择得需要多么执着的理想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而我却轻描淡写而过了。正如美国人问他,你现在回中国来能干什么呢,回去种苹果吗?他用他的智慧一点点的改变着这个国家,在这场电影中有几句话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没有剑和有剑不用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要用我自己的知识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短短两句话便诠释了他的一生,他的一生不就是在做这两件事情吗?这场电影结束后,我才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要相信人生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一旦懈怠,中将瓦解。这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人生的价值在于担当,人的价值也在于担当。担当得越多,价值就越大;担当的越小,价值就越小。人生就是在敢于担当中成长,在能够担当中前行,在担当中辉煌。

钱老从1955年10月8日回国,踏上中国国土到2009年10月31日去世,为了祖国的振兴与国防现代化,奉献出他的全部智慧与

精力。他去世的消息瞬间震惊了整个国家,悲恸弥漫着整个国家,一个人的价值如何,从他去世时人们的表情便可以看出来,钱老一路走好。

在这个电影的前半部分着重写了钱学森先生在美国的经历,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当时是我,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与两个国家冰与火一样的差距,我会做出像钱学森先生一样毅然决然的选择吗?我很想对自己说我一定会的,可是我并没有站在和钱学森一样的舞台上,我不敢说自己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今这个国家在国外滞留的顶级人才数不胜数,很大一批还是当年以国家公费的形式出去深造的,我们无权利去对他们的选择说三道四,可是这个国家目前的形势是毅然像当年一样急需人才,可是像钱老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的人却又有几个呢?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国外绿卡与自己国家之间我们如何选择,虽然怎么选择是个人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但是这个国家这10年来疯狂一样的移民热,社会精英纷纷出走,每年向国外转移的财产数额之巨大,让人叹为观止,我们怎么了?

我说当代年轻人并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他们都以不同的形式怀揣爱国之梦,可是他们为什么宁可放弃自己的梦想去追求自己曾经鄙夷的东西呢?民族主义者纷纷耻笑他们,政府官员则翘着二郎腿说一些大义凛然的话语,不痛不痒。当代年轻人的爱国梦与现实的巨大冲突,这才是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现在留不住国内培养的顶尖人才,更别提国外培养的人才了。我们给了这些人才什么呢?是拼爹的社会,是等级的社会,是关系的社会,却不是努力实现理级的社会,就是这么坑爹的现实让人才由进口转为出口还倒贴钱。

然而当前政府留住人才的方法方式可以说是一种霸王行为:给你钱,给你头衔,留下来吧!有钱就行吗?人家欧美不比你有钱啊,头衔这玩意儿,真正钻研学术的会为了那些虚无的投降折腰吗?想以玩弄钱权的思维解决目前国内的人才荒,可笑而无用。用官方的话语就是:构件全方位留住人才的机制;通俗的说就是:抛弃认为只要给钱权就有人才的想法,创造正常的学术环境;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以我们目前的能力没有办法去改变,我们只有好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就努力学习,为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打牢基础;是党员,就履行好党员的职责和义务,融入同学,真诚无私奉献,为社会良好风尚的建立作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做一个优秀的忠诚爱国的大学生党员。

钱学森 篇9

是, 那是因为, 你还不够明白, 钱学森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的意义。

在中国, 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而且是一个爱国者, 更是一种精神和骄傲。在很多人的记忆中, 与这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钱学森一个人, 顶得上5个师”, “宁可枪毙他, 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样让中华民族血脉贲张的话。一个从美国人的软禁中挣脱出来返回祖国的科学英才, 他创建和领导了这个国家的航天事业, 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 把卫星送上天, 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 到迅速拥有了强大的防御能力。对这个国家和民族而言, 钱学森的功绩似乎作任何解读都不为过。

“中国人”钱学森

(一)

钱学森到加州理工学院求学时曾有过一句掷地有声的名言:“现在我们中国跟你们美国不能比, 但我钱学森这个中国人论单个、人比人, 就要跟你们比赛。”

比赛的结果是, 30多岁时, 他就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在他即将回国时, 他的导师、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的权威冯·卡门对他说:“你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

(二)

1955深秋的一个上午, 香港九龙港, 钱学森终于搭乘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归来。一下船, 记者们便蜂拥而上, 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一位香港记者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对他提问。

钱学森说:“对不起, 请你用中文和我讲话。”

“为什么?”

“我是中国人!”

(三)

钱学森回国后不久, 就对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提出了长远规划。创建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钱学森清楚, 它的难度不仅仅在技术层面, 而更多的在中国当时的特殊环境———薄弱的工业基础设施, 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等等。

但这并没有浇灭钱学森的理想主义火焰, 他开始在没有任何技术和人才储备的土壤里“开荒”。在他的领导下, 1957年, 100多名大学毕业生来到导弹专业教育训练班。他们几乎对导弹研究一无所知, 钱学森给学员们开设《导弹概论》课程, 从零开始教授相关知识。

陈赓大将曾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答:“为什么不能搞?外国人能搞, 我们中国人就不能搞?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曾经有一段时间, 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认为搞“两弹”是个错误, 花那么多钱, 没有用来发展生产。钱学森说:“如果不搞, 没有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那中国是什么地位?你要搞经济建设也不可能, 因为没有那样的和平环境。”

他的学生回忆说:“钱学森凡事都站在国家的层面, 没有私心, 凡是只要为国家好, 就去做。”

对学生, 钱学森提的最多的也是“国为重”。他的博士生学成回国时, 他告诫: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不要挑剔高低好坏。即使是一些很基础、很简单的研究, 也要做。

(四)

1985年,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基沃思访华时表示, 钱学森对美国的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军事科学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 想邀请他访美, 并由政府和有关学术机构表彰他的重要贡献。

钱学森对此回复说:“我不宜出访美国。当年我离开美国, 是被驱逐出境的。如果现在去美国, 将‘证实’了许多完全错误的东西, 这不是我应该做的事。”

对于美国人给他的荣誉, 他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 那就是最高的奖赏, 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

“科学家”钱学森

钱老的秘书涂元季对钱老的严谨治学有着切身的感受。他说, 钱老从来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 一点不含糊。这是他从青少年时期就有的实事求是的品德。

在上海交大的时候, 有一次考试教授给钱学森判了满分。但卷子发下来以后, 他发现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老师没有注意, 马上举手说:老师我没有全对, 我这儿做错了。

钱学森在教学上要求非常严格。他在加州理工时候的一位学生米博恩说:“有次上课, 钱老说, 如果你5道题做对了4道, 按常理, 该得80分, 但如果你错了一个小数点, 我就扣你20分。他常告诉我们, 科学上不能有一点失误, 小数点错一个, 打出去的导弹就可能飞回来打到自己。”钱学森曾在黑板上给学生写下“严谨、严肃、严格、严密”几个大字, 这是他对学生的要求, 也是他学术精神的体现。

在上世纪60年代, 那时候钱学森已经是世界级的力学大师, 他的一篇论文中间有个小错误, 被一个在新疆农业大学工作的人发现了, 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给钱学森写了一封信。没想到钱老收到信后非常重视, 很快回信:看来你是一个很动脑筋的年轻人, 我非常感谢你。凡是学术论文当中的错误都得及时公开指出, 以免后来人引用耽误事, 所以我建议你把你的意见写成一篇论文, 投给力学报, 在整个力学界公开这个错误。后来在钱老的推荐下, 这篇论文公开发表了。钱老经常说:我们知道就说知道, 不知道的就说还有待研究, 绝不能含含糊糊, 因为我们写出的每一个字都是要对读者负责的。

“淡泊者”钱学森

钱老的家位于航天部大院内, 房子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普通居民楼。这位“两弹一星功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整套住房的面积竟然还不到100平方米, 而他在这里一直住了50多年。这期间, 领导曾多次动员钱学森搬家, 表示会按相应级别给他盖一栋小楼, 可他不要:“我在这里住惯了, 你让我住进小楼, 我浑身不自在, 能对身体有好处吗?”

“我姓钱, 但我不爱钱。”钱老曾讲过一句诙谐而意味深长的话, 或许能够诠释他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

2001年, 钱老曾获第二届“霍英东杰出奖”, 奖金百万港币。他分文未取, 将这笔钱捐给中国科协沙草产业基金会。可以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的他, 却几十年如一日过着简朴的生活。几十年不换的相机, 穿了一辈子的中山装, 用了五十多年的破提包。和别人联名发表文章, 他总是把稿费都给合作者。

钱老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 哪怕是一点点小事情。上世纪90年代初, 有一天他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关于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文章, 马上给秘书写了一个字条, 请他帮忙咨询和办理缴税事宜。

上世纪80年代初, 老百姓的日子还不怎么富裕, 钱老对借开会之名搞大吃大喝的事很反感, 在北京开会绝不住会, 饭也回家吃。群众对有些官员借出国考察之机游玩有意见, 钱老说:我不出国, 哪儿也不去。

晚年, 钱学森还给自己定下了四条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后来, 这“四条原则”还有了“升级版”———不兼任任何顾问或名誉顾问, 不到外地开会, 不出国;报刊上颂扬他的文章被打招呼“到此为止”……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 这不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观电影《钱学森》有感 篇10

------------观《钱学森》有感

他,是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他,为了回到自己深爱的祖国,历经千辛万苦;他,为我国的航空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谁,为祖国呕心沥血?又是谁,永远有着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他,就是中国伟大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

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钱学森早早的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他在离开祖国的那一刻就在心里默默地说,我一定会回来的。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欢呼声中,在礼炮声中,也在钱学森的心中,诞生了。他想回去!迫不及待的想回去!祖国此时刚解放,到处战火纷飞,千疮百孔,早已被折磨的贫穷不堪,面目全非。但纵使在祖国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的情况下,钱学森那颗归国急切的心,丝毫没有动摇。而且,他在美国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拥有大量的金钱,有车有房,还有数不尽的荣誉。若是别人,早就沉迷于着巨大的诱惑之中,而钱学森却没有。他没有忘记来美国是为了学知识,将来更好的报效祖国,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当然,美国人也没有轻易的放过钱学森。在美国,无人不晓钱学森。对于他们来说,钱学森是一个人才,如果让他学以致用,把学来的知识用于美国军事方面,绝对前途无量。美国一高级将领曾说过,钱学森走到那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尽管如此,美国人的阻挠,同时的劝导,都没能拦住他归心似箭。终于,经过了五年的漫长等待,他终于踏上了回国之路。就在船上,他依然在焦急的等待,这一天,他等了多久!他多么希望脚下就是火箭的舱壁!多年来他虽人在外,可心依旧紧紧地拥抱着祖**亲。

《钱学森》观后有感心得 篇11

钱学森是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学生,他写出了一本堪称经典的《工程控制论》,他的老师称钱学森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他。这本《工程控制论》迄今为止,依然享有盛名。不仅如此,钱学森还成就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导弹事业,被光荣地称为“导弹之父”。

钱学森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相反,经历过许多磨难,其间,他曾被美国政府软禁过五年,五年啊,多少个春秋?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分分秒秒?在这五年里,钱学森不但没有向美国政府投降,相反,在他的心里,始终只有一句说:我要回祖国去!当时美国政府授予钱学森终身教授的称号,还声称只要他留下,无论什么都可以满足他,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糖衣炮弹啊!但是钱学森毫不动摇。最后,在多方努力下,钱学森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钱学森的事迹让我十分感动,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回到自己祖国的怀抱,一个人爱国竟到了如此地步。他回国以后,为我国的科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枚原子弹研制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胜利升空……他还拒绝采访,拒绝写传记,心中挂念的是祖国的科技以及祖国人民的水平。在他的身上,我终于明白什么是“以国为重”!

钱学森爱国思想研究 篇12

一、钱学森爱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钱学森爱国思想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学者们从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进行了考察、论述。笔者试图将钱学森爱国思想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 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

在一代代学子中, 勤奋学习、成绩优异者虽不乏其人, 但是学习的目的和动因却各式各样。而钱学森为报效祖国而刻苦学习的目的性是很明确和很突出的, 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激励下, 加上他的天资, 使他终成一代伟大的科学家。

钱学森的爱国思想首先是他的学习方面。钱学森从小品学兼优, 他的老师曾毫不吝啬地为他写下“学业上、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出类拔萃的”评语[1]。在考大学时钱学森是以机械学院第三名的成绩被录取的。钱学森回忆到:我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二部 (理工科) 毕业后, 于1929年夏考入上海交大机械工程学院。记得当录取名单在上海《申报》公布时, 我在机械工程学院的名次是第三;第一名是钱钟韩, 现在的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第二名是俞调梅, 现在的上海同济大学教授。不过他们二位后来都转入其他学院, 只有我留在机械工程学院, 并于1934年毕业于机械工程学院铁道机械工程门 (注:指专门化) [2]。然而, 钱学森并没有沉溺于自己的书斋生活, 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在留学于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一学年, 他尽可能地搜集了全世界关于航空学方面的资料, 每天花在读文献的时间可超过10小时。另有件趣事发生在一年的圣诞节。那天, 别人都出去庆祝, 有一个犹太学生清早去教室复习功课, 他以为教室里只有他一个, 于是将收音机开到最大音量。但一会隔壁墙上传来“咚、咚、咚”的敲击声, 他才知道原来还有更用功的学生, 后来知道是中国学生钱学森。这种努力学习, 对知识的孜孜以求使得钱学森的知识逐渐广博, 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诸多领域崭露头角。在钱学森勤奋的背后, 是家人和祖国人民的殷切期望, 正是这些期待支撑着钱学森一直努力下去、奋斗到底!正如他所言:我是中国人, 我到美国来是学习科学技术的, 我的祖国需要我, 因此, 我总有一天要回到中国去的。我从来也没有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3]。

(二) 历尽艰险, 回到祖国

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中写到:五年归国路, 十年两弹成。对于钱学森这位大科学家艰难的回国路程,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钱学森的回国只是由于美国政府的迫害, 其实跟美国政府的行为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写到:事情本来可以不这样的。钱学森本可以等待事情平息, 先从事一些不涉及国家机密的研究工作, 忍到麦卡锡主义逐渐消失于历史的记忆中。如果在这一连串事件中有一个微小的环节没有衔接上, 钱学森的故事以及世界历史可能被改写[1]。同时, 钱学森也面临种种的诱惑:钱学森比谁都清楚, 回国不只是意味着要放弃一个在备受支持的环境下与一流人才共同解决最前沿问题的机会, 一旦他返回中国, 他在科学领域继续有所突破的日子就结束了[1]。但是, 钱学森为了使祖国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毅然放弃了一切, 只身回到祖国。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个留学人员学习。

(三) 倾其一生, 奉献祖国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 做一阵子好事也不难, 难的就是做一辈子好事。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 为国家奉献一阵子不难, 难的就是奉献一辈子。而钱学森的一生是忘我奉献的一生, 尤其是在其回国之后。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焕然一新, 但是新的几乎是一张白纸。1954年6月毛主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 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4]就是在这样的工业基础上, 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回国为祖国的现代化服务, 使我国的国防工业有了迅迅猛的发展。“两弹一星”的成功凝聚着钱学森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和汗水, 但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切成就归于党, 归于集体[5]。《党章》明确指出: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克己奉公, 多做贡献[6]。笔者认为, 像钱老这样的大科学家对祖国做出的贡献是难以用物质衡量的, 钱老享受一点也是应该的或者说是合情合理的。然而钱老却不认同。几十年如一日, 他居住的房子仍是20世纪50年代盖的公寓房。在晚年, 由于钱老听力的原因, 保健医生为他买了进口助听器, 当他听说几千元时就不戴了, 还用原来的旧的。钱永刚说:父亲一生都非常节俭, 生怕浪费国家的钱。而他用自己的钱却“毫不含糊”。1962年, 钱老将所其著的《物理学讲义》和《星级航空概论》的稿酬全部捐给了国家。1978年, 又将为他父亲钱均夫落实政策补助的3 000多元作为党费全部捐给国家。1994年荣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获100万港元, 2001年荣获第二届“霍英东杰出奖”获100万港元, 这两笔奖金的支票钱老还没拿到手就让秘书代他写委托书全部捐给了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 他不仅为国家奉献了自己毕生的智慧, 而且为国家捐献着属于自己的财富。

二、钱学森爱国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往往要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 既包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也有家庭环境的影响;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又有人类先进文化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研究和学习钱老的爱国思想, 而且要探寻钱学森爱国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为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探索历史性的启示, 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

(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任何人都会生于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在这些社会环境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 人在不断成长, 影响着社会环境, 同时也受社会环境的制约。而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 钱学森也不例外。钱学森出生于辛亥革命后的几个月。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清王朝,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随后,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古老的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大批仁人志士、爱国者前仆后继为祖国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由于钱学森的父亲身居要职, 使得钱学森从小就可以接触上层社会和古都的千年风韵。同时, 钱学森所处的环境跌宕起伏、风云变幻, 在这样的环境中, 他自觉不自觉地萌发了爱国的思想和情感。

(二) 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长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那么家庭环境的作用更大。家庭环境是人才造就的第一环境, 尤其对于一个优秀的人来讲, 特定的家庭成员的文化结构、道德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等所形成的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 必然会使生活其中的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无法抗拒的, 是在长期的不经意间完成的。钱学森的爱国思想在受家庭环境中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家训的影响, 另一个是父母的影响。在杭州钱家是大家, 历史上的钱镠曾是五代十国中的吴越王。钱镠一直亲民、爱民。他礼贤下士, 广罗人才;奖励垦荒, 发展农桑, 为“人间天堂”的杭州奠定了基础。为了使百姓少遭受战乱之苦、流离之苦, 他“纳土归宋”成就了千古美名。据考证, 钱学森的父亲是钱镠的第三十二代世孙。他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 对子孙要求极严, 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吧。”[8]在其家训国家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执法如山, 守身如玉。爱民如子, 去蠹如仇。严以驭役, 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 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 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 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 利在万世者更谋之。”[9]钱学森爱国思想的深层次原因与其父母是分不开的。钱学森曾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8]钱均夫早年就读于杭州求是学院 (浙江大学前身) , 后留学日本, 品学兼优。钱均夫是个爱国学者和教育家, 看钱学森对书籍感兴趣, 便对他说:“长大了要好好读书, 不光读这些我们先人留下的书, 还要读外国的书, 不光学习国学, 还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才能把中国建设得富强起来。”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是杭州富商的女儿。她知书达礼、为人热情、性格开朗、心地善良, 同时具有极强的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和刺绣技能。钱学森惊人的数理逻辑天赋得益于母亲的遗传。章兰娟配合丈夫“兴教救国”的抱负, 给钱学森讲述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讲述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故事……这些都深深的烙在钱学森心里, 潜移默化地铸就了他那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心。

(三) 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 是个人发展的重要依托, 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关乎每个人能否健康成长。而钱学森所上的学校几乎都是一流的学校:在北京上过蒙养院 (幼儿园)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附属小学校 (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堂附属小学校 (今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和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 (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以及交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这些不仅是当时, 即使是现在也是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校、一流的老师培育了一流的人才。这些老师在不同程度上陶然着钱学森的爱国之心。钱学森曾回忆道:他的中学国文老师董鲁安, 经常在课堂针砭时弊, 表示厌恶北洋军阀政府[9]。学校老师们对钱学森的影响颇深, 后来他说:“我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 皆与老师教育不可分!”

(四)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古老的中国, 由于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国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存在方式, 这就酝酿了中国独特的“家国同构”现象, 形成了宗法社会。“家即是国, 国即是家”的理念深深影响着一代代国人。钱学森从小生活在一个优越、富足但又充满书香气味的家庭, 在父母的熏陶之下, 已经深深地烙上了国即是家的痕迹。父母给他讲《水浒》的故事, 带他参观岳飞庙, 教他中国古代经典书籍, 这样爱国的思想慢慢地浸染着钱学森。钱学森曾说过:“这里谈的是青年人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的国家具有举世瞩目的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继承”。[10]

三、钱学森爱国思想的当代启示

钱学森爱国思想留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研究钱学森的爱国思想, 探寻钱学森爱国思想的博大精深及成因, 弘扬钱学森崇高的爱国情感、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的高贵品质也许是我们的重点。

(一) 学习钱学森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的一生漫长而短暂, 保尔柯察金曾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而钱学森的一生是孜孜不倦求索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在美国的20年是钱老奋发图强、努力学习、超越自己导师冯卡门的20年。从1955年回国到80年代退休是他为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拳拳奉献的几十年。80年代钱老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 本是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安度晚年的时光。但这一切对于钱老来讲不是结束, 恰恰相反是钱老学术、人生的第三个辉煌时期。钱老开始深入钻研自己的学术领域, 并始终关注国家的发展。沙草产业理论、山水城市、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等诸多领域都闪烁着钱老天才般的见解。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后, 钱老亲笔写了贺词:“热烈祝贺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向新一代致敬!”在生命的最后, 钱老仍关注的是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并引发了一场教育界的革命。钱老家里最多的家具是书柜, 有将近50个。他亲自剪过的629袋剪报 (总共24 500份) 、阅读过的15 000多册期刊以及他3 300多份端庄秀丽的书信[8]等, 早已告诉了我们成为大师的秘诀。只有拥有了这份执着、这份坚持、这份生生不息的精神, 才能拥有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 才能为祖国更好的做贡献奠定基础。

(二) 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

回望钱学森的一生, 我们不难发现, 他的一生与国家的命运联系的是那么的密切:他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将自己的一生融于国家的建设需要之中。不论读大学还是出国留学, 钱学森的事业发展总是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相结合。1881年, 以西方零配件组成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问世, 而从开平煤矿到附近的大运河的一段7英尺长的铁轨是当时中国仅有的铁路[1]。人们似乎看到的是铁路逐渐成为一种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武器, 人们认识到控制铁路, 也就控制了中国。这时铁路工程师的需求逐渐上涨。为了能够成为合格的工程师, 满足祖国的需要, 钱学森毅然填报了当时机械工程系最好的交通大学。在一·二八事件中, 钱学森清晰地看到靠铁路是不行的, 中国的空军力量几乎不堪一击, 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这大大刺伤了正在上海读书的钱学森, 他认为航空专业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他通过“庚款留学”, 在美国一待就是20年。据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回忆:钱老一直认为搞“两弹”这种工程项目是组织上的任务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因为那些都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而他真正的兴趣是在学术领域, 是在思想创新。当然“两弹”也有创新, 但原理是早已经解决了的。但由于当时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 钱老毅然选择了“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 使中国的导弹、原子弹研制成功提前了20年。

一个人一生如果能够从事自己所爱的专业是件幸福的事, 但一个人如果能将自己所爱的专业和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并为祖国做出贡献则是件伟大的事情。

致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 得到了导师钱永刚教授和卢黎歌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 谨此鸣谢。

摘要:钱学森是科学的巨匠, 更是爱国者的楷模, 他的爱国思想博大精深, 曾影响着许多莘莘学子回国效力。钱学森爱国思想主要内容有: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历尽艰险, 回到祖国;倾其一生, 奉献祖国。其成因既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 也有学校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钱学森爱国思想告诉我们:不但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而且要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的优秀品质, 这对增强个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有裨益。

关键词:钱学森,爱国思想,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纯如.蚕丝:钱学森传[M].鲁伊,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叶永烈.钱学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3]祁淑英, 魏根发.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学森[M].保定: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5]钱学森.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N].光明日报, 2001-5-10 (A01) .

[6]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7]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8]叶永烈.走近钱学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9]钱氏家训[J/OL].腾讯新闻http://news.qq.com/a/20100731/000135.htm.

上一篇:青干班学员培训学习心得下一篇:我想发明健康机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