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团组织(精选9篇)
一、基本情况
此次换届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1099名,其中,女性263名,有350名同志新当选、749名同志连任。选举产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38名,其中,女性6名,有45名同志新当选、193名同志连任。其中致富带富能手178名、大学生村官6名、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10名、优秀复转军人23名、返乡创业人员12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9名。
二、主要做法
工作推进中,我们主要坚持“四个三”工作思路,确保村党组织集中换届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立足“三先行”夯实基础。我市立足早谋划,坚持“三先行”,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是调研摸底先行。乡镇党委换届结束后,市委组织部联合纪检、政法、农口等单位组成5个调研组,到村开展换届工作专题调研,做到村党组织班子现状、党群思想状况、后备干部储备情况等“七个清楚”,排查出43个难点村、重点村、后进村,全部建立“一村一策”应急预案。二是集中整顿先行。对党员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分类建档立案,累计排查隐患矛盾215起,并逐一化解。对组织涣散、发展滞后、管理薄弱的后进村党组织,通过机关干部下村挂职、优秀村书记跨村兼职、在外能人返乡任职等方式,调整党组织书记20名,同时对离任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三是人才储备先行。持续推进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通过个人自荐、联名举荐、组织推荐,定人帮带、定期培训、定岗锻炼,个人自评、党群测评、党委综评“三荐三定三评”方式,动态储备培养863名村级后备干部,247名后备村党组织书记,为换届提供源头活水。
坚持“三到位”有力推进。强化组织领导是换届成功的有力保证。我们做到“三到位”,确保换届整体工作平稳有序。一是领导推动到位。全市村党组织集中换届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成立由市委书记亲自挂帅、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8月18日全市动员会后,各乡镇党委也成立由党委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并相继召开动员会,党委书记亲自进行动员部署,迅速全面启动换届工作。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市委常委和党员副市长分别联系指导一个乡镇,各乡镇党委建立了领导干部分片包村责任制,按村制订工作计划进度表,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责任体系。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政法委、妇联等参与成立4个指导组,负责各片区换届选举的业务和政策指导,帮助处理各种问题,定期汇报各乡镇换届工作进展情况;由市纪委牵头,信访局、公安局等部门参与成立监督组,负责换届信访案件的接待处理,查处贿选、破坏选举等行为,维护换届秩序;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文广体局等参与成立宣传组,负责全市村党组织换届选举的氛围营造、政策宣传、新闻报道及舆情监控工作,及时上报换届工作推进信息,做好各种宣传报道相关资讯收集整理。三是业务指导到位。坚持上下结合制定村党组织换届工作方案,通过编发《村党组织换届选举操作程序》、以会代训、专题学习、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对市指导组成员、乡镇分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等选举工作人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让他们学深学透并熟练掌握选举业务,保证在实际操作中程序不出错、政策不偏差。实行换届工作日报制,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共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聚焦“三重抓”奋力攻关。村党组织换届关键要换出新气象,换出精气神,我们突出抓好三个重点,确保换届后面貌焕然一新。一是重抓难点村后进村换届。对全市排查出的43个换届工作难点村、重点村、后进村加强“点对点”防范和指导,实行组织部领导分片、专人挂钩联系制度,从纪委、组织部选派22名同志驻村全程督查指导,规范选举程序,把控现场秩序。二是重抓党组织书记选配。坚持把换出“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重点任务,通过拓宽选人视野,鼓励推荐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党员参选;将大学生村官、市乡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纳入推荐范围,并为他们入选当选创造有利条件。三是重抓女性党员进班子。把推动女性党员进班子作为优化班子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抓紧抓实。对少数村情复杂、优秀妇女人才缺乏的村,选举前采取女大学生村官、市乡机关女性党员干部调配等措施,确保村村都有女性人选;在两推环节,每村至少推荐1名女性初步人选;村党组织研究报批至少有1名女性候选人预备人选;在选举环节,广泛动员党员给女性候选人投票,力争女性人选顺利当选。
坚持“三从严”匡正风气。换届风气关系换届成败,我们坚持三个从严,确保换届规范严谨、风清气正。一是从严把控换届程序关口。严防换届“偷工减料”“暗箱操作”,认真把握换届工作每一个关键环节,确保换届工作规定程序不变、规定步骤不少,换届过程公开透明。严防换届把关不严、自由散漫,认真把好党员和村民代表推荐人选资格审核关,候选人预备人选考察关,确保农村优秀党员进入候选人队伍。我们在严格落实省委提出的“五选七不选”选人条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10类人员不具有被推荐资格,各乡镇党委对照标准严格把关,资格审查时,对11名不具备候选人资格条件的初步人选坚决审查掉,组织考察时,对5名不符合任职条件的候选人坚决否决掉。二是从严把控换届舆论导向。通过灌南在线、灌南电视台等媒体网络平台发布有关村级党组织换届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宣传;加强换届网络舆情监控,成立专门监控小组,制定负面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对与换届有关的重大网络舆情及时进行跟踪、分析和协调,适时做好解疑释惑、澄清事实、舒缓情绪等工作。目前,共接到各类信访举报22件,比上届减少7件,网络舆情2起,均已妥善处理。三是从严把控换届纪律要求。按照中央、省委“九个严禁”“三在先四必查”纪律要求,坚持做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把控换届纪律。“自上而下”做到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制作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村党组织换届纪律宣教动漫片》,在市电视台滚动播放,刻录成光盘发放至乡村,组织广大党员群众收看;制作印发《换届风气监督漫画》《关于严厉打击贿选、破坏选举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4000余份,下发到自然村、人口集中区醒目位置张贴;全面推行乡镇党委书记与候选人集体谈话制度,签订纪律承诺书,引导党员群众增强法制观念,有序参与选举。“自下而上”做到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反映违反换届程序和纪律的有关问题。专门设立举报电话,明确专人值守,专人接访,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做到第一时间汇报、第一时间调查、第一时间向群众说明情况,把各种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存在问题
我市村党组织集中换届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村女性委员比较难选。换届中,对女性委员做出了要求,部分村女性党员较少,加之年龄偏大,符合条件的女性委员比较难选。二是部分村的优秀人选比较缺乏。当前农村党员年龄老化、能力弱化现象不容回避,青壮年党员长期外出务工经商、乡土人才外流严重,致使换届选举中优秀人选贫乏,村干部待遇不高,回乡参选的积极性不高,选出合适的带头人较为困难。三是换届信访不确定因素增多。换届过程中,先后受理来信来访来电22余件(起),分析信访缘由,有传统的宗族派系斗争、历史矛盾纠纷等缘由。新的信访缘由就是,此次换届实施“两推一选”,村民代表参与推荐,因村民代表资格认定引发的信访异议相对较多。
四、两点建议
一是因地制宜推进女性委员进班子。此次换届,要求党组织班子至少有1名女性委员,党员妇代会主任100%进村(社区)党组织班子。从实际运作中看,部分村由于女性党员偏少、年龄偏大,加之党员发展指标紧张等原因,适合人选比较难以产生。建议不搞“一刀切”,村“两委”班子中配备1名女性委员即可,可以实行交叉任职。
关键词: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转移支付,村级财务监管
汉中市辖十县一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235个乡镇, 2 733个行政村。和其他地区一样, 农村税费改革后, 由于税费体制的变化, 过去靠“三提五统”维持运转的乡村组织陷于更加困难的境地。2005年, 市委督查室曾作过一次专题调研, 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县乡财政缺口增大, 乡村组织运转困难;二是乡村债务沉重, 化解困难;三是“一事一议”难推行。尤其是村级组织按当时1万元的补助标准更是杯水车薪, 村干部年报酬人均达不到1 000元, 公用经费更无从谈起, 许多村级组织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对此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反应十分强烈, 社会各界也呼声很高。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础,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尽快解决村级组织运转困难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严肃而紧迫的重大问题。
一、积极采取措施, 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村级组织运转困难成因纵然复杂多样, 但关键症结是财力保障过低。2005年之后,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市县财政部门以提高补助标准为目标, 想了许多办法,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全市农村基层组织逐步恢复了活力, 村级组织运转普遍困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一) 增加转移支付, 基本保证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最低需求
2005-2007年, 省上连续三年把村均补助由1万元提高到2万元, 但与实际最低需求仍有一定差距。汉中市不少县区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千方百计挤出资金, 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给予了增加。汉台区2006年以高于省上的补助标准, 将村级财政转移支付标准提高到了小村17 000元, 大村22 000元。2008年每村又增加了5 000元, 村均达到2.33万元。宁强县2008年省财政转移支付补助714万元, 县本级配套108万元, 共计822万元全部下拨到村, 全县村均经费达到了3.05万元, 为全市之最。据统计, 2008年全市2 733个行政村, 村干部10 744人,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共计6 045万元, 其中省上拨付5 564万元, 县区配套481万元。村均财政补助资金已由2005年的1.38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2.21万元, 村干部人均报酬补助已由2 500元提高到3 900元, 村级办公经费也由2 600元提高到6 600元。
(二) 加强制度建设,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
各县区把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激发村组干部工作活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治本之策, 从制度建设入手, 制定了村组干部报酬管理办法、村级组织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离任村干部定额补贴制度、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实施办法等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 构建起了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制度基本框架。由于有制度作支撑, 全市大多数行政村运转困难状况逐步得到缓解。镇巴县按照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村组干部报酬制度化、村级组织运转正常化的总体目标, 在全县24个县乡镇全面推行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建立起了以“两个办法、三种机制、四项规范”为特点的长效性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 收效非常明显, 全县221个村“两委会”犹如久病大愈的强汉, 精神百倍, 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三) 撤村并组, 村级组织的运转成本明显降低
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过程中, 各县区采取大村并小村、扩大村级规模、村组干部交叉任职等办法, 精简村组干部人数, 减少村级支出, 成效明显。据统计, 全市行政村数量由2002年税改前的3 429个, 减少到2008年的2 733个, 撤并696个, 撤并率达20%。村民小组由21 479个减少到16 386个, 撤并5 093个, 撤并率达24%。全市共有村干部10 744人, 村均3.9人;组干部16 386人, 村均5.8人。村级规模的扩大, 村组干部的减少, 收到了既提高现任干部的报酬, 减少公用经费支出, 又提高办事效率的多重效果。
(四) 规范村干部补贴发放标准和办法, 村组干部报酬有了保障
随着补助标准的逐步提高, 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镇巴、西乡、勉县、留坝、略阳等县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对村级补助资金的保障范围、使用原则、管理方式、报酬标准、发放办法等进行了统一和规范, 作出了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镇巴、西乡、留坝等县还为现任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 对离任村干部发放了生活补贴, 为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上述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极大地激发了现任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许多村支书、主任纷纷表示现在当村干部有劲头, 再苦再累有盼头, 干到老了有念头。
(五) 全面推行“村财村用乡代管”, 村级财务管
本栏目由陕西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开办
理逐步规范
全市各县区普遍推行了“村财村用乡代管”管理模式, 在坚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债权债务不变的前提下, 由乡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按照委托服务、代理记账、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村设账的原则, 将村级资金纳入管理范围, 确保了村级资金的安全运行。镇巴县早在2003年就已试行“村财乡管”改革, 2008年又进行了整改和完善, 将村级财务由“集中核算”向“委托代理服务”实行转变, 全县221个行政村全部与乡镇签订了“村财村用乡代管”委托服务协议。城固、勉县、略阳、宁强、西乡等县结合各自县情, 积极推行“四统一” (机构设置、银行账户、管理制度、会计核算) 和“双代管” (村级财务、村级资金) 为主要内容的“村财村用乡代管”改革, 有效防范了村级财务管理中的混乱现象, 使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基本做到了由“暗”变“明”, 由“宽”变“严”, 由“难”变“易”, 由“乱”变“治”。大大减少了农村社会不稳定的诱发因素。
二、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的措施
“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是党中央国务院早在2000年就提出来的农村税费改革三大目标之一。2009年中央又明确要求“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 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前不久, 中共中央办公厅向全党全国发出了通知, 专门就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问题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政策措施、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这就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 汉中市财政局于9月1日在镇巴县召开了全市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现场会, 在对镇巴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 提出了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完善村级组织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推动全市村级组织保障再上新台阶的五项措施。
(一) 充分认识建立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的重大意义
保障村级组织运转, 是关乎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维护农村稳定和谐和长治久安的一件大事。各县区一定要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迅速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 完善政策, 分类指导, 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 努力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
当前, 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关键是加强资金支持。第一, 村组织运转经费要正式列入支出预算, 底线是全额落实每村每年2.5万元标准, 并及时、足额拨付到村。第二, 逐步建立村干部报酬稳步增长机制, 完善发放办法。第三, 对符合条件的村干部, 要落实好退休养老、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第四,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通过激励和保障措施, 把村级组织建设好, 干部队伍建设好。第五, 继续推进撤村并组, 调整村级规模, 实行村干部交叉任职, 有条件的村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鼓励乡镇干部到村任职, 降低村级成本, 减轻村级经费支出压力。
(三) 切实完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和管理制度
一是明确工作责任。村级组织运转财政保障的支出责任在县, 管理责任在乡镇。各县区要制定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科学合理确定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数额和支出标准;乡镇要在保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债权债务不变的前提下, 全面实行“村财村用乡代管”, 由乡镇财政所或农村财务服务中心代理村级财务, 按村设账, 民主理财。二是确保规范管理。各县区要将村级运转经费足额列入年度预算, 实行专人负责、封闭运行、专账核算, 对村办公经费和村内公共服务支出要严格实行报账制管理。三是合理确定标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 重点保障村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和村内公共服务的基本支出需要, 其具体标准应综合考虑行政村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确定, 实行包干使用;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和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制度。
(四) 强化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监管
要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用的监管机制, 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关键是切实完善“村财乡代管”制度、村民议事和民主理财制度, 强化经费开支审批。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拨付不及时、发生截留抵扣现象的, 以及对乡镇落实村干部待遇不到位、不及时的, 要坚决扣回村级运转转移支付资金, 并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 大力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充分发挥财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 认真做好发展规划, 积极整合归集项目资金, 加大优惠政策扶持, 鼓励村级组织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 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积极组织引导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有较强实力的单位和个人, 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结成共建帮扶对子,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共同发展, 壮大集体经济, 为村级组织运转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1.村级组织运转难的原因
1.1村级运转经费难保障2002年全省税改时核定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标准相对较低,只相当于税改前村提留的一半,村级经费明显减少。如东丰县黄河镇黄泥河村2002年核定的村转移支付资金为38000元,而税改前2001年统筹提留为152750元,其中村提留为76375元,比转移支付标准多出38375元。村级可支付资金明显减少,加之村干部工资的提高,造成了村里该办的事办不了,发展缓慢,举步维艰。
1.2村级经济难发展 一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无资金、发包无资产、经营无企业、收入无来源,每年只能靠转移支付资金勉强维持运转,新的债务不断发生,严重地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1.3村级费用难控制 村级经费的标准已核定8年时间,随着物价指数的增长,各项费用明显增加。如取暖费用比2002年增长近3倍,加之一些不可预见的费用,如防疫、治安、普查、保险、惠农资金的发放等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费用,造成历年的费用大大突破限额,无法控制。
1.4公益事业的发展难运作 税改后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实行“一事一议”,通过几年的实践,存在着“会难开、事难议、议难成、成难行”的问题,造成筹资尾欠严重,部分村靠借款、贷款、干部垫付来支付工程费用,严重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新的债务不断增长,因扰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1.5村級债务难化解 沉重的村级债务限制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村级组织的债权缺乏政策和措施支撑,难以清收,村级的债务却不断增长,其原因之一是借款利息的支付,村里每年仅有的收入不够支付利息。而且费用的超支、公益事业的借贷,使村级债务不断增长,严重困扰了集体经济的发展,造成村级组织无法正常运转。
2.对策及建议
面对当前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较低,村级组织运转普遍困难的实际,为了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两办《关于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央发[2009]21号)文件精神,加大财政支付的力度,增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保障能力。
2.1加大转移支付资金的力度,明确保障范围 国家适度调整村级补助资金的标准,以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一是适度提高村干部的工资标准,可参照当地劳动力的年收入水平、人均纯收入情况及当地在岗人员的工资水平核定;二是适度提高各项管理费、办公费及其他费用标准,每年应在2~3万元,以充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保障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2.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公益事业的发展 各级政府加大农村公益事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公益事业的发展,解决“一事一议”难的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
2.3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项目支持,鼓励和支持村级组织利用自身优势、当地资源开辟新的增收渠道,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提高自我保障水平。
为加强村级团组织建设,全面调整配强村团支部书记,增强团组织活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青年群众的执政基础,按照团省委《关于利用201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契机推进村(社区)团组织统一换届的通知》(青团发„2011‟5号)精神,循化县各级团组织认真开展了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扎实推进了村级团组织的民主建设和组织建设,增强了团组织的领导力量,对今后基层团的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我县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科学部署、精心准备
在去年团建工作考核期间对农村团组织状况调研的基础上,今年年初,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村社,进一步强化调研,摸底调查团情,掌握农村青年工作状况,结合全县换届选举工作部署,针对今年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团县委召集乡镇团委书记、党委分管领导召开了全县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动员会,成立了循化县农村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全乡的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切实加强对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会上制定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的实施意见》(循团发[2011]05号),明确目标,详细说明选举办法及程序,具体安排选举时间和阶段任务。
二、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开展顺利
一是全县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召开后,乡镇团委主动联系党委,寻求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在乡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了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动员会,发动全体团干部,精心策划工作,制定详尽工作计划。同时,深入农村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换届选举的有关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珍惜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团内政治生活,有序参加选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举氛围,全县各团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共45余次。二是组织实施,集中换届。各乡镇团委按照《关于认真做好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的实施意见》(循团发[2011]05号)精神,结合实际,组织力量深入到村社,与村党支部沟通交流,探索新举措,努力争取工作支持,具体指导村团支部换届工作,并广泛听取青年群众意见建议,科学归纳,梳理建议,召开座谈会15次、团干部会议18次,为更好的开展村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打下基础,换届选举期间把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较高、致富能力较强、热爱青年工作的35岁以下青年,尤其是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大学生等青年选拔到村团支部书记岗位上来,为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村团支部书记进入村“两委”班子做准备;在村上多次召开青年团员学习会议,系统学习《选举法》、《团章》等知识,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交流会等方式,全面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引起青年团员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高度负责,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活动和团内最大盛事,全心全意为基层团组织的事业发展着想,广大青年选民依法积极参加换届选举,把最能胜任的、最受爱戴的青年候选人提上去。通过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推荐进入村团组织班子,实现了村团支部书记进入村“两委”班子。三是以此次调整配强村团支部书记为契机,每个村团支部配齐3-5名青年,其中至少1人为青年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通过配齐配强村团支部班子,推动了班子整体优化,增强了村团支部组织机构力量。四是进一步强化培训,尽快融入到工作轨道。乡镇团委结合工作任期规划和工作计划,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同时健全和完善“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并把新任村团干部纳入到全县团干部培训范围,乡镇团委着手深入村社巡回开展培训工作。
三、村级团组织结构合理,组织格局突显创新意识 在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以及村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积极协助下,在团县委正确指导和乡镇团委精心安排下,全县9个乡镇154个行政村团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村级团支部班子,村团支部书记连选连任127人,新当选27人,共选举产生团支部委员486人,其中男328人,女158人,其中25周岁以下的58人,25-35周岁的345人,35周岁以上的83人,大学本科54人,大学专科31人,中专及高中107人,初中162人,小学132人,全县共92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团支部书记,3名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兼任担任村内团的职务。
四、工作启示
全县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团员青年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总结全县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我们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是这次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成功的保证。从县委到村党支部,对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从团县委到村团支部对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投入了很多力气,费尽心思,对每一项、每一阶段工作十分重视,细心钻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时间安排、操作程序、选举办法等,做到明确目标、任务清楚、操作得当,整个换届选举工作有序、高效、圆满完成,赢得了各族青年的好评。
2、村级党组织和乡镇团委的具体指导、全心负责是村级团支部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成功的关键。在此次换届选举工作中,村党支部书记为换届选举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了责任,保证了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开展。
3、各族青年团员的积极参与是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成功的基础。广大各族青年团员积极响应党团组织的号召,踊跃参与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认真学习换届选举的方法和步骤,主动协助团支部开展工作,勇于承担宣传、讨论会议、选举会场等方面的各项任务,争做一名宣传员和勤务员,同时,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增强了青年团员的责任心和凝聚力,为有条不紊地开展换届选举创造了条件。
五、加强村级团组织建设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党建促团建工作。加强农村团组织建设是巩固党对青年群众执政基础的主要途径,也是党组织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坚持党团同研究、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对基层团组织建设具有政治保障作用,同时巩固了党群关系,更加密切联系青年。今后,团县委将主动联系党政部门,争取更大支持,并采取多种工作措施,不断提高党建带团建工作水平,加大团建跟党建力度。同时,尽力提升团干部的政治地位,让更多的团干部进入村“两委”,有利于以村政促团务、以团务助村政,同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挑重担、接任务。
2、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团支部工作制度。一是加强对今年新一届的村级团组织成员的管理,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二是搞好培训工作,尤其加强党政理论、经济、人才管理、科技、法律等方面培训,不断拓展青年团干部的知识层面,增强团干部接受和操纵新事物的能力;三是进一步规范、完善团内工作制度,明确责任,推动团组织机制建设。
3、充分发挥村级团组织的组织作用。积极引导新一届的村级团组织成员尽快进入角色,积极开展团的工作。第一,组织村级团支部对青年团员、村级经济发展、青年文化生活情况进行一次摸底,切实掌握真实可靠的资料,为团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进一步明确团员的义务和权利,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增强青年团员的思想信念、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增强学习意识、竞争意识和模范意识。针对团员分布不均匀、过于分散、文化素质不高、年龄偏高、组织观念薄弱、流动频繁等特点,充分发挥村级团组织密切联系团员的职能和作用,主动联系青年、寻找青年、了解青年,多沟通多交流,倾听时代青年的呼声和要求,了解青年的思想观念、掌握青年的所求,通过实施“一帮一”“多帮一”的工作机制,采取各种工作措施,帮助青年团员解决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的困难,来提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工作水平。
根据团区委《关于认真做好村级团组织统一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我镇于今年4月份起,组织开展了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截止4月15日,全镇34个村团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部结束,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镇团委根据团区委工作实施意见,充分认识做好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向镇党委领导请示汇报,主动争取党委的支持,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岭下镇村级团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落实责任。根据我镇农村实际状况和工作需要,经镇班子成员会议通过,确定岭三村和包村作为换届选举试点村,实行无候选人直选。
2个村团总支在上级团委和村级党组织的指导下,在村委换届选举结束后,按照换届程序安排、有步骤地进行换届选举工作:摸清团员底数,进行登记造册,确定应参选人员数。发布一号公告,通知竞选人报名。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团员学习有关法律、章程和文件规定,使他们明确民主选举的意义。研究召开团员大会的有关事宜,确定召开团员大会的时间、主要议程、下一届委员会的选举产生办法等。研究召开大会的筹备事项,包括工作报告等材料。并口头向镇团委汇报会议筹备情况。发布二号公告,公布选举日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团员名单、参加书记、委员候选人竞选名单。准备选举材料。如选举办法、会议主持词、选票等。召开团员大会正式选举村团总支、支部委员(会议议程:一是通过上届村团总支工作报告;二是通过选举办法(草案);三是竞职者作自我介绍及发表演说;四是通过监、计票人;五是选举)。及时向镇团委上报选举结果,发布三号公告,公布选举结果。
在镇党团组织和村党组织的指导下,此次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均严格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的有关规定进行换届选举,做到了程序不变通、标准不降低、时间不拖延,使2个村的村级团组织都在统一安排的时间内健康有序地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切实加强了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
岭下镇34个行政村团支部除直选2个村外,其余32个团支部书记人选均依据岭下镇村团支部书记任职条件: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素质高、年纪轻、对团工作有热心、有经营致富能力、年龄一般要求在28周岁以下的团员青年进入农村基层团组织班子。书记要求一般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委员要求一般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助理、35周岁以下村两委成员和村妇女干部兼任村团支部书记。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推选出来,并在村民代表以上会议通过,及时调整了长期外出、年龄偏大、对团工作缺乏热心、素质不高的团干部,使换届后的团支部班子焕发生机和活力。
村团组织班子成员进行调整后,新一届村团支部书记新上任的有11名,占团支部书记总数的32.4%。
村团组织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新一届村团组织班子成员实际人数为34人,其中有2名团支部书记交叉兼职村两委会班子,占总数的5.9%。新一届村团支部书记平均年龄27.5岁。
村团组织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新一届村团组织班子成员中党员数比换届前有所增加;新一届团支部书记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占到总数的26.5%,大专文化以上的占11.8%。
根据通知要求,我部认真组织对全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相关情况开展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级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全区XX个镇共有行政村XX个,设立村党委X个,村党总支XX个,村党支部XX个,行政村下属党总支X个、党支部XX个;有党员XX名,其中35岁以下的XX名、60岁以上的XX名,大专以上文化程XX名,高中(中专)文化程度XX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XX名;有村支两委干部XX名。
二、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情况
1、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来源
在农村税费改革前,村级组织的运转主要 “三提留”、“五统筹”,以征收农业税、农业特产税附加的形式为村级组织运转提供经费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农业税以后,除XX镇、XX镇个别村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提供经费保障外,大部分村级组织依靠上级转移支付维持运转。2008年全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总额达XXXX万元,村均运转补助达到XXX万元。
2、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全区XX个行政村,XX年集体收XX万元以上的村X个,占X%;X万元以上不足X万元的村X个,占X%;X万元以上不足X万元的村X个,占X%;X万元以上不足X万元的村X个,占X%;1万元以上不足X万元X个,占X%;X万元以下的村X个,占XX%,其中空壳村XX个。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有8个收入渠道。一是房屋租赁收入。主要是城郊村,如XX镇XX村、XX村,XXX镇XX村、XX村等。二是市场承包收入。如XX镇XX村、XX村,XX镇XX村等。三是企业协调管理费收入。如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等。四是土地征用补助收入。这种收入具有不稳定性,与政府的用地开发政策及规划有关,但收入可观,重点受益村为城郊村和重点产业规划所在村。五是集体土地租赁流转收入。如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六是公益设施管理收入。主要是公益性公墓,如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等。七是集体资源承包经营收入。主要是对村集体所有的林地、矿山、山塘等资源进行发包,收取承包费。如XX镇XX村(发包茶场)、XX镇XX村(发包茶场)、XX镇XX村(发包荒山)等。八是村级集体出资兴办工厂、企业经营收入。如XX镇XX村兴办了停车场、XX公司,XX镇XX村村办水泥厂、和XX村村办砖厂、XX村村办XX公司等。
3、村级债务情况
我区各地把切实化解村级不良债务作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列为农村阶段性重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了不良债务持续上升的势头。2008年,区财政划拔XX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化解XXXXXXX镇所属部分村办公阵地建设产
生的债务问题,并规定各镇在还款后,一律不得新增村级办公阵地建设债务,如因需要,确需新建、改建村级办公楼的,必须事前报经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共同审核同意后,方可动工修建。但从各镇上报的统计数据看,目前村级债务总额为XX为:一是个别村不顾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当地的资源、市场条件,对项目缺乏科学论证,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轻率决策由集体举债或担保借款兴办集体企业,加上不善管理,产品销路不畅,致使村办企业亏损欠债。二是举债进行办公楼改造,主要是XX年以前办公阵地建设欠债;三是农村税费改革后遗留问题欠债,主要是水库占地赔付、公路占地赔偿等;四是开展农村建设项目、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项目贷款。
4、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情况
目前,全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主要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镇级财政投入、村级集体资金三个渠道解决。从统计情况看,全区每年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总投入在XXX万元,其中:区、镇每年财政投入XX万元,村级组织自行投入XX万元,村级投入除村集体经济资金解决外,各镇还通过计生返还款、工作奖励、单项工作经费补助等方式加大对村级组织工作经费投入。区委党建办也通过区财政专门划拔资金弥补村级党组织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XX年按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和党员人数下拔XX万元用于解决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XXX年,区财政按每个社区党组织XX元、二类村(居)每个党员XX元、三类村(居)每个党
员XX元的标准拔付XX元用于解决村级工作经费困难问题。并拟按照每建成X个村(社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补助X万元的标准兑现XX万元补助资金。
5、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措施制定执行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举措的实施, 大量资金和财物投入到农村, 使农村财务管理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村级组织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在制度建设、人员素质、村级组织运转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村级财务始终走不出“边清边乱, 前清后乱”的怪圈, 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因此, 构建和完善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监督体系、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已迫在眉睫。
关于村级组织财务管理问题, 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文拟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回顾。
二、关于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贾淑华 (2002) 对辽宁省本溪市进行实地调研后, 指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会计核算不规范;2、货币资金管理混乱, 票据管理不严;3、集体资产严重不实, 呆死帐问题普遍存在;4、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5、财务公开仍存在不真实、不及时现象等。
谢振莲、秦福利 (2005) 认为,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账簿设置极不规范, 正规账簿设置不健全, 但是“账外账”、“小金库”的现象却又屡见不鲜;会计凭证的使用和管理混乱;会计档案管理混乱等。
廖昌规 (2007) 认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在取消村提留、农业税后, 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财务状况显得捉襟见肘, 运转艰难。
魏文君 (2009) 认为,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村级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制度虚设甚至缺位;2、村级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监管缺乏力度;3、农村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会计交接工作不规范。并深入分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首先, 村级基层干部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认识, 没有形成财务工作的概念, 也认识不到财务工作的重要作用。其次, 村级组织忽视了对基层会计人员的重视和培养, 从而影响了会计人员从事基层会计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最后, 县、乡 (镇) 的审计部门未能正常开展审计工作, 加上部分农村宗族派别势力使群众不敢监督, 以至于农村财务监督不到位, 造成财务管理工作混乱。
朱艳 (2009) 认为,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即使有执行也难到位;2、财务收支违规违纪现象常有发生, 农村财务制度执行混乱:坐收坐支现象严重, 巧立明目, 多发工资, 乱发奖金和实物, 乱支乱借现象较为普遍;3、农村财务监督机制的问题, 民主理财小组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胡亚莉、方珍 (2009) 在对湖北省英山县进行调研后认为,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包括:主管机关认识不够, 代理服务工作长远发展面临经费瓶颈问题;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贫乏, 干部待遇保障面临瓶颈问题;村级报账员待遇不高, 素质不一, 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吐尔逊·卡依尔、吾日古丽·阿吾力 (2010) 认为,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村级债务严重, 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2、在村级财务管理权问题上意见不一致, 部分县市客观上存在着村级财务由乡镇农经站、乡镇农税双重管理, 导致机构重叠、人员冗杂, 管理职权、范围不明确等。
三、关于完善村级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
针对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专家学者进行了积极探索, 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于芳华 (2007) 认为,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包括:1、提高村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具体包括健全财务人员培训体系、加强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3、提高村民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
魏文君 (2009) 认为, 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内外参与的监管机制。村组应建立健全采购、销售、投资、现金管理等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明确审批人、经办人的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措施。加强财会人员业务学习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一支业务过硬、作风正派、思想素质好的高素质财会队伍, 才能有效地规范和提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赵锦 (2009) 认为, 解决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包括:1、实行村级财务公开, 加大民主理财力度;2、执行村级财务审计, 确保村级财务规范;3、加大惩处力度,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等。
胡亚莉、方珍 (2009) 建议推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 使农民群众对年度财务收支清晰明了, 财务管理细化具体;全面推行村级财务管理电算化。
张睿、蒋艳玲 (2010) 认为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1、开展民主理财, 遏制乱支乱用;2、发展农村经济, 化解历年债务;3、继续推行“村财乡管”委托代理制度, 即在保证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 村级财务统归乡镇的“村级财务代理中心”进行管理, 农业主管部门要对“乡管村用”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逐步完善, 并全面推行电算化管理。
四、关于村级组织财务管理的改革取向和模式选择
陈喆、邹文良和郭二男 (2001) 指出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农村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框架的初步设想, 明确了乡 (镇) 农工商公司、乡 (镇) 资产经营公司和乡 (镇) 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在乡 (镇) 集体资产管理中的主要职责。
车元章和綦好东 (2003) 总结了我国村级财务管理的四种主要模式, 包括村有村管、村账乡管、会计委托代理制和会计委派制, 并进行了比较和评析。
綦好东和王爱华 (2004) 探讨了我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背景下乡村财务规范体系建设的框架体系。他们认为, 与新的税费制度相适应的乡镇村财务管理规范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建立责权利明晰、科学民主、运作规则完善高效的乡镇村财务管理规范体系;国家在乡 (镇) 村财务管理规范体系建设中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制度供给, 制定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同时还指出了乡 (镇) 政府在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职责以及村民会议及村民委员会在村级组织财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王丽芹、李文德 (2006) 深入分析了农村税费改革后财会工作的内容、性质变化和角色转换, 指出了农村财会工作的发展趋势, 即规范化、法制化和电算化, 提出农村财会工作的管理模式, 即村财、民理、乡代管。
于连京 (2008) 分析了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由村财村管模式、农村会计委派制、农村会计代理制发展到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历史沿革, 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对各种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五、研究展望
纵观目前的研究文献, 绝大概多数研究成果侧重于理论推演和制度解读, 实证调查较少, 即使有也只是对个别村寨的调查, 缺乏深入而广泛的实证调查。事实上, 只有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实证调查才能对目前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有清晰、准确的把握, 提出的对策建议才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从研究内容看, 目前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村级组织会计基础工作、村级财务工作监督、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村集体资产管理、村财乡管制度等问题。对村级组织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公开制度、会计人员选聘机制、村级组织运转等问题鲜有涉及, 这些问题亟待正视和研究解决。
摘要:健全、规范的村级财务管理规范体系,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本文从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完善对策、改革取向和模式选择三个方面对村级组织财务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回顾, 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会议强调,一是充分认识重大意义。此次换届工作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全面深化改革之中,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主力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从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基层基础的站位,从推进国家基本体系和建成农村现代化的高度,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等方面充分认识重大意义;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不断充实农村基层基础。二是全面把握,严格要求。要切实强化党的领导,严格依法依规操作,充分保障民主权力,坚持先谋事、后选人,注重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三是抓实抓好换届选举,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切实保证选举规范,严格执行换届纪律,努力做好工作衔接。四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要强化领导责任,各级都要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加强领导;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教育和宣传,借用媒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宣传报道换届选举工作,使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家喻户晓,切实增强党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换届选举的准确性和自觉性;三要做好信访工作,各地要指定专人为党员群众提供法律顾问咨询服务,对换届选举的来电来访,要及时调查落实,妥善解决;四要加强指导督导,成立巡回指导组和督导组,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重点村、难点村的关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迅速传达此次会议精神,周密部署;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积极实施;要统筹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强化基层基础建设。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情况调查与思考
在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保障村(居)集体组织基本运转,缓解村(居)组织财务困难,调动村(居)干部积极性,显得尤为迫切重要。为此,笔者近期对我县望直港镇21个村(居)组织目前财务运转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目前村(居)经济组织运转中存在问题。
1、村级组织收入渠道少,资产资源增值空间有限。由于该镇大部分村没有村办集体工业,村经济主要来自农田发包收入,村集体经济显得十分脆弱。少部分村虽有一些陈旧校舍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对外出租,但收益极为有限。尤其是望直港镇西片几个村,几乎没有集体有收益的资源,主要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来发放村干部部分工资,依靠争取土地复垦资金来维持日常工作运转,部分村虽争取了土地复垦项目,但还存在着土地项目资金存在层层扒皮现象,最后真正到村到项目资金所剩无几。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较突出。
2、公益项目要求配套多,村级负担难解决。由于村级组织承担农村许多公益项目建设与管理职责,村部改造、道路、桥梁、泵站、河沟渠道、环境保洁、秸秆禁烧、路灯绿
化、项目维护等均需要各村自筹资金予以配套。目前农户基本没有出义务工,村集体公益项目只得花钱雇杂工,因农村青壮劳力长期在外打工,村里所雇老年杂工有出工不出力、工日单价偏高现象。农村五保户供养经费一直由村承担,虽有上级专项补贴,但仍需由村级三项资金安排,受资金预算约束,农村五保人数受县镇人头指标控制,应享受而未享受五保户待遇人员只能由镇村纳入农村低保给予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村贪大求全,不顾财力实际举债建设,加重了村经济负担,给农村社会的稳定留下隐患。
3、村级财务核算不规范,陈欠两项往来清收难。目前乡镇农经部门注重农村“三资”管理,对村级财务进行“双代管”,村级财务能定期公开,但由于现行农村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核算内容不衔接,会计核算科目口径不统一,许多项目支出列在“其他支出”或“公益金”、“公积金”科目名下(如: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村民看不懂、有意见;有的村项目资金核算不规范,招投标手续不全,预决算资料不全,长期不结账,自制白条单据较多,有白条抵库现象;部分村主办会计变动频繁、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专业培训很少,代理会计和村级主办会计的素质尚有待提升。农户陈欠两项往来资金占用过大,村干部人手少,清收难度较大,主要集中在:部分欠款农户长期外出打工,承包土地委托代种,承包上交户主村难落实;由于部分因病困难户、因宅基地旱方地历史矛盾难以解决户、刁难拖赖户等因素影响了村级往来清收进度。
4、村组干部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据调查,该镇在职村干部平均月报酬在20xx元左右,一部分是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的,另一部分由村集体收入发放的,他们与在打人员相比,收入报酬有很大差距,心理上有落差。此外,村干部养老金保险由于起步迟、基数低、自缴比例高(50%)、领取收益少(每月每人500元左右);与农户一样享受农村医保待遇。每年都有一些村干部因待遇低、工作量大,生活不如一般村民而主动要求辞职。另外,目前村干部职数偏少,一般配备5—7人;目前行政村区域范围大,即使少部分村配备了生产小组长(年报酬约4000元),由于待遇偏低,生产小组长队伍也极不稳定。据调查,还有部分村原自行选配的编外退职干部退职金负担也不少,如马垛村达12人。
二、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几点建议
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级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笔者认为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拓展集体增收空间,不断化解债务。一是各村(居)组织应依靠本村(居)的土地资源、人脉资源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找项目,立足实际谋发展。村(居)组织可以土地、厂房及其他资源入股的方式,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的项目,提高自身增收造血功能。二是各级政府从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信息上、项目上予以扶持;继续加大扶贫村建厂房帮扶力度,确保村级组织有稳定的经营租金收入。
三是采取多项举措,化解村级债务。建立村(居)债务预警机制,严格控制负债规模。对村(居)现有债务,通过清欠消债、核销减债、拍卖还债、划转抵债等多种方式,积极化解村(居)债务。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提高经费保障标准,减少村级配套。
一是建议省财政加大对村(居)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财政对农村五保经费投入,可以改革农村五保户供养经费按乡镇总人口全员负担办法。改变过去村里五保户人数越多、村里负担越重的做法。加大对村干部基本报酬和村级办公经费保障力度,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标准。
二是加大支农力度,减少村级配套。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针
对目前农村基础条件差,建设资金需求量大的实际,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小城镇和中心村庄。注重整合各种渠道的财政支农资金,鼓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自筹,发起社会仁人捐助,发挥支农项目资金的社会效应,尽力减轻村(居)经济负担。加强农村土地复垦及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真正用于村(居)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杜绝层层打扣现象。
3、建立村干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稳定基层干部队伍。建立村干部报酬保障与年增长机制,对在职、离任村干的工资,建议全部由县级财政统筹扎口管理,实行农户“一折通”
发放。根据村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规定,县财政可在报酬中预留部分资金作为目标责任抵押金,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再予以补发或扣除。基本做到“六统一”,即:统一村干部职数、统一村干部工资补助标准、统一报酬打卡发放、统一村(居)办公费补助标准、统一村干部社保待遇、统一财政转移支付增长幅度。
【村级团组织】推荐阅读: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升 村级汇报通稿09-21
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汇报11-02
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11-27
某镇村级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总结01-04
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报告07-09
2024年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总结01-05
对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10-05
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经验材料10-11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前期调研报告06-13
某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经验交流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