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观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观(共8篇)

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观 篇1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在学习委员的带领下,最近阅读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是我第一次拜读这篇著作,虽然文章只有短短的十一条,一千余字,但其中所蕴含着的超强哲理和智慧,说实话,本人理解得不太明白,只好结合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和对生活的一点感悟来写对这篇哲学文章的一点粗浅的想法。如果有写得不合适的地方还请谢老师多多指正。

我认为,这篇文章其论述的中心是实践观点。《提纲》共有11条,其基本思想是: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意义和作用,阐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的观点,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者的根本缺陷是不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由此导致了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和唯心史观。贯穿《提纲》的中心线索是实践观点,它是《提纲》的中心思想和灵魂。

马克思在文章里很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尤其是对于人的感性活动的观点,不管你怎么去认识世界,你对这个你感觉可能很糟糕的世界有什么奇特的想法,但是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不能离开实践活动去认识他,因为那样的话,所有的这些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比如当你有了什么想法或者什么计划,你不能只停留在“想”的层次上,必须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把“想”的东西得到检验和修正甚至是推翻,然后再去把另外的想法去付诸实践。费尔巴哈的思想客体就是纯粹的理论,他只想从脱离了人的活动去谈这些东西,但是这就是他和马克思的最根本的区别,也就在这里他和马克思所讨论的问题将会渐行渐远,所有的分歧也将由此产生。也正是这分歧,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特征的形成,即实践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我们无论生活在哪里,实践都是与我们分不开的。我们作为大学生,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收获,但是这一份份收获无不是我们通过实践而得来的。而我们学习的知识,也是通过实践而得来的,也是经过实践的证明的。同样,我们知道知识是不断更新和进步的,但是这些新的知识同样也是由于新的实践而产生的,所以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认识对实践也有巨大的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我们开展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就是经受了实践的证明的科学理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正是在实践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扎实掌握和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今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我们大学理论学习后,要想尽快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学习期间,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摆正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困难和挫折的磨炼,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

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观 篇2

一、开放观的新认识和当代大学的新挑战

在同一社会, 大学因其发展水平不一而面对不同的开放要求。而知识经济又要求大学进一步扩大开放。[1]

(一) 对开放观认识的新变化

大学开放, 第一, 意味着“开放入学”, [2]即大学作为施教者应该担负起给予普通民众平等入学机会的责任。第二, 大学开放应与国家开放相一致, 与国内外大学相互交流合作。第三, 大学开放意味着大学教育资源的共享。当前科技日新月异, 大学发展速度加快, 但各类学校的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距, 这就亟需建立起教育资源能够共享的平台, 并通过做大做强来构建大学教育资源立交桥, 推进各类大学在教育理念上更新, 在体制机制上创新,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破, 进而实现大学发展新跨越。[3]第四, 大学开放意味着大学要不断走向社会中心并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第五, 大学开放指的是大学打开方便之门, 让民众进入大学锻炼、休闲、阅读, 接受文化的熏陶, 提高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二) 当代大学的新挑战

一是管理过程开放。包括校内、校外两个开放。校内开放即学校管理对广大师生开放, 学校事务由他们共同参与管理。校外开放即学校管理对社会开放, 接受社会对大学的监督。但目前校内开放做得不够, 校外开放还未起步。大学若想取得长足进步, 就必须勇于迎接挑战, 实现自身转型。

二是教育时空开放。以信息化促成的现代科技是大学实现教育时空开放的条件, 它给予人们接受更多教育的选择、享受到不出家门就能学习的便利。借助信息平台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对传统教学进行数字化延伸。大学能否主动搭乘信息化这辆高速列车, 是其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三是办学体系开放。目前大学办学体系比较单一, 办学模式缺乏弹性, 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的主体性, 并且与企业沟通不够, 不能及时了解企业对大学的需求。因而大学办学体系的开放也就是意味着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能否实现此目标, 重点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四是办学理念开放。开放办学理念需要进一步探究新型教育生存方式, 创新教育思想。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 大学办学理念也会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大学办学理念开放的主动权在大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 是大学免遭社会淘汰的生存之道。

五是教学模式开放。传统教学模式形式单一, 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 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注定是一条“不归路”。[4]因而大学要发展必须要正确看待教学模式的开放与改革。

六是大学精神的开放。大学精神是大学开放层次的制高点和内核。大学精神开放要求大学不断追求真理, 具备海纳百川的胸怀, 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精神。因而大学精神开放要求大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二、开放观之于当代大学发展的独特地位

(一) 开放观在当代大学中的新角色

角色一:大学发展的保障者。这是所有大学树立开放观时所必须的首要要求。具体而言, 开放就是为每个有意愿、具备相关学习能力的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和便利的服务, 为大学的优质资源共享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5]

角色二:大学责任的维护者。大学开放不应该停留在言辞界说上, 而是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措施。关注大学在开放过程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引领未来。大学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 超越“象牙塔”的围墙, 重塑大学的理念与价值。[6]

角色三:大学质量的捍卫者。大学开放要“量”与“质”并重。例如招生, 不仅要使更多的学生招得进来, 而且还应该让他们分得出去。从“招得进来”到“分得出去”, 这说明了大学开放既有“数”的增长, 又有以“质”为重点的提升。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 用质量引领当代大学的开放, 是大学开放观的应有之义。

角色四:大学多样化的推动者。大学开放不应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研究型大学开放应聚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成为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火车头”;研究教学型大学开放的重点应是研究、解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型大学开放重在为社会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而大众化教育型大学开放主要在教育普通民众、传递科学知识方面做出贡献。多样化的开放能够发挥各类学校的特长, 使其百花争艳。

角色五:全体人民的助梦者。人民都有提升自身素质的期盼, 都有接受更好教育的追求。大学通过提供良好而平等的教育机会, 帮助广大民众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大学开放观的确立必须树立这种意识。

(二) 开放观对当代大学的时代价值

其一, 精神文化建设的起搏器。开放观要求全体大学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 凝聚全体成员的创造力量和智慧, 这是当代大学开放发展的必然选择。[7]

其二, 大学改革的助推器。开放观起着引领当代大学迈向更高层次而转型升级的催化剂作用。在创新中求生存谋发展, 在改革中扩大开放是大学教育发展的首要前提。当下背景中的大学开放需要全面改革, 需要发挥开放意识在大学发展中的独特魅力, 体现出开放意识的时代价值。

其三, 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大学开放观的形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开放意识使当代大学更加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 更加清楚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更加理解自己的职责而自觉担当, 使大学更好地发展。

三、如何以正确的开放观引领当代大学科学发展

(一) 多方开放是当代大学科学发展的环境依托

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 处于一个丰富多变的环境之中, 并与环境存在着多样而频繁的交流。大学应尽可能在多方面与更多组织之间形成交流机制, 从而使大学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物质”加速运转。对开放环境的理解, 一是增加开放的环境“细胞”数量, 创造条件, 加大其互相接触的强度, 使大学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 以质量提升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二要加快开放的环境对象的弹性建设, 开放应该包括高校之间、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开放, 还应包括向全社会及国外大学的开放。

(二) 适度开放是当代大学科学发展的特色呵护

大学的生存发展必须以一定程度的开放为条件, 封闭只会导致落后, 开放才能使大学进步。然而, 是否所有大学的开放都会带来大学的发展, 是否大学越开放就发展得越好?显然不是, 文革时期实行大学“开门办学”的政策, 结果不仅没能为我国培养出众多的人才, 还差点葬送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可见, 大学不是说越开放就越好, 对大学开放的认识应该要以事实为依据, 以效益为评判标准。对大学而言, 不同的开放程度将会给大学带来不同的影响。

开放对大学发展也可能存在消极作用。有时开放不仅不能为大学输入新资源, 反而导致大学资源流失, 而且还使许多带有消极性质的东西充斥校园, 这就是弊大于利。特别是没有做好准备的开放可能负面影响大, 但也不可因噎废食。

大学通过开放, 在与各类环境对象的联系中所获得的新资源远远大于大学运转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 可以促进大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开放, 也是大学发展的至高追求。由此可见, 大学的开放要同时注重“开放”与“封闭”, 开放的限度取决于趋利避害的能力, “文革”中“人人都上大学”的政策很明显不是大学开放的本义。

(三) 协调开放是当代大学科学发展的系统本色

大学的协调开放表现在其开放的程度与社会环境和发展需求相协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以适应环境为条件, 大学从环境中获取自身运转所必需的资源与环境, 又不断地提供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服务, 才能与环境相铺相成共同发展。既然大学开放受其所处环境制约, 为提升大学的开放水平就必须逐级分类地对环境进行研究, 以调整大学的开放战略。

一是政治环境。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大学可以放开手脚,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政治环境动荡, 大学不可能超然于政治生活之外, 大学要以做出正确的政治选择为基础, 适应政治变化的要求。

二是经济环境。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形态中, 大学完全可以独立于经济生活之外而获得发展。科技发展日益社会化的今天, 大学与更多的环境对象建立相应的交流渠道不仅是大学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前进的必然选择。科技水平越高, 大学所能接触的世界就越大、服务范围也就越广阔。

三是文化环境。大学是传承和创造文化的特殊场所, 不同的文化环境必然会影响大学开放的程度。文化的合成性越高,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快, 则大学开放的水平也就越高, 美国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全球化的今天, 大学只有对不同的文化持开放的心态, 才能不断适应、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

四是制度环境。不同的教育制度将会对大学开放效果产生不同的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 大学完全是由政府包揽, 大学是真正意义上的“象牙塔”。而市场体制之下, 大学拥有相应的办学自主权, 政府也不再是大学的“保姆”, 大学的发展也须遵循市场规律。大学要想获得教育资源, 就必须通过自身努力从社会环境中获取, 这就要求大学扩大开放, 与各种社会组织建立联系, 为其服务并获取所需。

由上可见, 大学开放与人类文明提升、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乃至大学自身的延续都息息相关。科学地确定大学的开放战略与策略和行动路线, 使大学的开放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步或适当超前, 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 也同样是大学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条件。[8]因此, 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精神, 树立正确的开放观, 找准大学的时代角色定位, 明确开放方向与时俱进, 必将是当代大学发展的活力源泉、精神动力和价值体现。

注释

1[1]张守波, 王坤, 刘广远, 刘丽娟.开放办学:凸显教育新理念——渤海大学“开放办学”模式个案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10, (4) :22-23.

2[2]文冬毛.论大学开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8, (3) :19-23.

3[3]徐彬.开放大学:助职业人学习成长[J].中国远程研究, 2012, (1) :15-16.

4[4]刘建平, 汪跃平, 张竹英.开放大学教学模式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 (2) :4-5.

5[5]王锋.开放大学办学理念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1) :77-80.

6[6]杨美靓.大学开放——责任没有围墙[J].科教导刊, 2012, (7) :16-17.

7[7]方志刚.开放大学的新课题:建设共有精神家园[J].中国远程教育, 2012, (1) :8-9.

论当代大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矛盾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矛盾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如今,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所说的这道门已经很难闭上了。在就业竞争的压力下,不少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访师兄问师姐,钻研走向社会之道,为此不少教授学者很揪心。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在外界现实利益的诱惑下,大学精神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呼吁大学回归净土,营造宁静校园。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人民网联合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1 004人参与)显示,25.8%的公众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不够社会化,过于强调理论”;17.2%的公众觉得他们“过度社会化,缺乏理论修养”,54.5%的公众认为如今的大学生“理论和实践都缺乏”。那么大学生到底应该“走出去”多多参加社会实践,还是应该“坐下来”老老实实读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

一、学习的重要性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管理学专业的王芳,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里。在很多同学看来,她这样的“书呆子”不会找到好工作。但是,她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进入了一家顶级保险公司做业务员。王芳说:“我并不认为在大学阶段进行社会实践就能获得多么好的能力和经验。很多没有想法却盲目跟风的人反而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失去自己的判断。”2008年秋季学期我在担任学校党课小班讨论指导教师期间就讨论过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以自身经验为例说:“我认为大学期间就是应该学习,学习不好,毕业时能力再强也没有用,而大学4年你认为锻炼的能力,只要毕业一年往往就能锻炼出来,所以我告诫师弟师妹们大学期间一定要一心学习。”调查显示,17.2%的公众觉得当下的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缺乏理论修养;32.3%的公众认为大学生应该留在学校,安心读书;35.8%的公众更担心“走出去”会让学生变得急功近利。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文艺学的耿波老师认为,在不同的阶段应该做不同的事情,大学生还处于求知的婴儿期,更应该关注自己知识体系的形成。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党委副书记王建文强调大学就应该注重理论知识,若过分地锻炼动手能力跟技校就没有区别了。

二、实践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由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从某种角度说明了其重要性。当今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高校作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良好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将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作为自身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磨练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技能水平,增长和巩固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良的处事作风,更重要的是能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走出去,社会不喜欢“乖孩子”了

北京某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张帅算了算,自己每周有22节课,按道理来说,她应该是乖乖呆在学校好好学习的,但是她没有,因为在张帅心目中还有“头等大事”——跑新闻。张帅不久前开始在北京某都市报实习。从那时起,她总会想尽办法请假、逃课去跑新闻。采访回学校后,她还要写稿,甚至为此经常熬夜。有老师质疑张帅这是瞎忙活,学习成绩不好将来怎么找工作?但是张帅心里很有数:“我们学校很多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甚至不会写消息。”她认为,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是两码事,新闻单位在招聘记者时经常将“是否有实践经验”放在首位考量。这让久经考验作品多多的张帅感到“很有底气”。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出现了个别大学生回炉高职院校(技工学校)的现象。本科生往往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实践能力不强,上岗后不能马上进入角色。于是,一些大学本科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再深造”,弥补自己理论多、实践少、上手慢的不足。

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曾坦言,国内高校专业技能教学与企业人才技能需求脱节。他说,学校教出来的技能很多是企业不需要的技能,而企业需要的技能,学校没有教或教得比较肤浅。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大学校园的生活、思想风气的过度社会化,这不是真正的‘走出去’。”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的刘运生教授提醒说,对“走出去”的观念要具体分析和看待,当下很有必要的应该是专业和知识的“走出去”。

四、保持学习与实践的平衡

“我已经坐不住了,静下心来看书已经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王胜永说,以前的大学生个个都是“天之骄子”,既不用发愁学费,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可以安下心来去追逐理想,但是我们这辈儿没那福气了,我们注定很“纠结”。

一位参与调查的网友留言说,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做学问,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来洞悉“世事”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做学问”。所以学习和社会实践并不对立,正如《红楼梦》里的一副对联所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调查显示,68.9%的人觉得“走出去”应该有个度,不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应该“走出去”,部分学科的学生应该潜心治学。

但是,究竟什么情况下要“走出去”实践,什么情况下要“闭门”读书,其中的“度”又怎么把握呢?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副主任陈鹏认为,“度”的关键在于“你想要做什么”。陈鹏说,无论你想做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自己将来的道路——是考研,还是找工作,或者明确找什么样的工作。这些都决定着自己如何分配实践和理论的时间比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希望校园回归宁静,与人们鼓励大学生走出去参与社会实践,两者之间并不冲突。”陈鹏说。

五、结论

有的学生都上大学一年了感觉自己还很茫然。大学之前有很多想法:要多参加实践、要努力学习,要培养自己的特长等。但是真正体验了大学生活才发现,要想锻炼自己的能力就必须投入很多时间在社会实践上;对于学习稍微差一些的学生来说,学好专业知识已经很困难了,再去参加各种活动基本上不可能,所以觉得实践和学习很矛盾。那么应该怎样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已经成为了每位学生心理急需解决的困惑。

那么大学究竟要学什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不要把大学当做第二个高中来上,很被动的等着老师来教,自学是很重要的一个能力,高中我们都在挤独木桥,但是大学我们要学会走立交桥,学会独立!

对于校学生会,如果感觉学不到东西,那么可以选择离开,去寻找能学到东西的环境。学习成绩不好,那很可能就是学习方法不对,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想想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现在企业看重的就是:学历,实践经验,综合能力。所以一定要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尝试。

在学生阶段,如果要参加社会活动,必须把握4个标准:力所能及、锻炼提高、志愿服务、兴趣所在。如果你参加的社团活动影响了你的学习,那就需要做出调整,做到“力所能及”。如果参加的社团活动对你的锻炼提高不大,那么就要考虑这种活动是否对他人有帮助,而且自己对为他人服务是否有兴趣;如果这种活动对他人没有帮助,或者即使有帮助但自己不感兴趣,那么也可以考虑退出。

现在一些学校的学生社团氛围不是太好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看不惯,就不要强迫自己为了学校里的有关奖励而参加这样的社团,你以后会发现学校的这些奖励对你而言都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因为毕业时又将是一次你面对社会重新选择的机会,那时靠的都是自己的“真本领”而不是这些所谓的“虚名”。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要只是为了培养合作沟通能力而参加社团,因为在学习(比如学业的交流,课程实践项目)上也可以得到相关训练,所以不要强求自己参加不喜欢的社团活动。

當然,参加社团必须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之下,所以你必须要把握你能够参加多少社团活动,能花多少时间。如果你觉得学习实在太重了,那你也可以利用暑假的时间,找一些能达到上列建议的暑期工作,这样既可以得到人际关系的培养,情商、沟通的训练,又不会影响学业。

最后希望同学们都能把握好学习和实践二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好自己的时间安排,能够度过一个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开复.世界因你不同[M].中信出版社, 2009.

[2]郑永廷,江传月等.主导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

[3]刘义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中国教育科学研究, 2007(05).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观 (13) 篇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大量的信息使大学生的认知负担加重,大学生更加会迷失方向。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知识内容打破了原有的书本的束缚呈现出如大海般的网络知识体系,无穷无尽。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往往容易“淹没”在知识“海洋”之中造成认知负担,不知学哪个,用哪个。网络学习环境具有丰富的信息,但是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庞杂的信息同学生的有限的注意力产生矛盾。与此同时,在网络学习中,冗余的信息和和庞杂的资源,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不可避免的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与学习无关的信息,甚至带有片面性,误导性,在真养的环境下,学生往往会分散注意力,分配过多的注意力以甄别,筛选,过滤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也加重了认知的负担。

其次,对于网络过分的依赖导致学习主动性的丧失,网络资源的广泛性使得学生分需要的基本知识不断增多。部分学生对于老师留下的作业只是在网路上去收索一下,复制粘贴就敷衍了事了,而不去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思考总结,长此以往导致了部分学生思想的惰化,变得不再用心去思考,只要老师留作业就想都不想就去百度,学习的主动性大大降低,千篇一律,同时也打消了授课老师的积极性。

再次,片面的网络交流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缺失。网络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交流渠道,消除了地域上的距离障碍,使远在天边的人也顷刻成为近邻。在这样相对宽松,自由和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不同人之间可以通过QQ、飞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对话交流。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仅限于机械行的知识交流层面,忽略了及时的语言,神态的反馈。非人性化的工具代替了人性的教师角色,冰冷的语言文字冲淡了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导致了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疏远,强化了作为学生的我们自我孤立的学习方式。从心理层面上讲,网络将人们的心理距离拉大了,加大了人际关系的裂痕,更加增加了学生的自我封闭和离群索居的趋势。

最后,网络在实现大学生学习变革的同时,也给学生们的道德意识带来了负面的冲击。虚假的信息、错误的价值观念,使得学生们的思想遭受到各种扭曲的信息的污染,使得蕴藏在人性心中“向善”本性日趋削弱。久而久之,控制力不足的学生便会陷入泥潭之中,不能自拔。致使道德意识薄弱,道德行为失衡,道德防线下滑,诱发了学生畸形人格的形成。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当今网络的环境下应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学会合作学习,反思学习、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自控能力、从分利用网络资源,将网络与实践结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才能在求学的路上给越走越远!

姓名:韩香子

当代大学生择偶观浅析及思考 篇5

摘要由于生理、心理的差异和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对男女两性不同的影响,当代女大学生在择偶心理方面与男大学生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关心女大学生的情感问题,研究她们择偶心理的特点,对于促进女大学生自身成熟与发展,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的在校大学生乃至已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都面临着择偶这一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并且融合时代的特点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择偶观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女大学生;择偶观(婚恋观);婚恋观教育

2005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废除了“在校大学生不准结婚”的规定。在赋予了在校大学生更多权利的同时,这些新的、更加以人为本的政策,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婚姻、恋爱观念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

一、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基础观

对婚恋基础所持有的观点决定着人们婚恋观的性质和方向。探明青年的婚恋基础,是研究当代中国青年婚恋观的出发点。

黄希庭等(1994)认为,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基础观主要包括:(1)爱情基础论,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的婚姻基础就是爱情,不再有其它因素;(2)混合基础论,认为现阶段婚姻的基础是爱情和物质的混合,二者共同起作用;(3)前提基础论,认为婚姻基础应归结于体现社会再生产能力的物质关系,爱情作为一种精神关系,只能是第二位,因此物质关系是婚姻的社会本质和根本前提,由它决定婚姻的道德基础、感情基础、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等具体影响婚姻的因素;(4)综合基础论,认为婚姻的社会本质或根本基础是物质关系,由它决定人们各种婚姻关系的本质属性。[1]吴立萍认为,现阶段我国青年的婚姻基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高层次的婚姻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婚姻关系;第二层,亚层次的婚姻基础,这层则是以爱情作为婚姻的条件之一;第三层,低层次的婚姻基础,这层是以小农生产方式派生出的低级婚姻,只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手段。其表现形式是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功利婚姻、情欲婚姻等。[2]

二、当代女大学生的择偶观分析

择偶观指人们对男女两性婚姻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包括人们对爱情的基本观点(恋爱观),人们对爱人的期望,人们对各种婚姻形式及其变异的看法,人们对性行为的态度等方面的内容。21世纪大学生的婚恋观折射出这个时代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社会的婚姻家庭状况,其中女大学生在这群体中的地位更值得人关注。目前在校女大学生年龄大多在18— 22岁之间,性生理成熟、性心理发展使她们产生了恋爱的需要。对婚恋问题的关注和对恋爱的尝试成为女大学生在校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生理、社会的各种原因,女大学生更易在婚恋中受伤害,进而妨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了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在实施性教育过程中适时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是高校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之一。[3]

(一)当代女大学生的择偶观的特点:

1、当代女大学生在择偶时自主性显著提高女大学生择偶的自主性较强;

当代大学生中以“80后、90后”为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择偶

一事大部分女大学生不再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调择偶的自主性(即自由恋爱)。《80 后女性群体婚恋观的社会学探析》一文的调查结果表明, 80 后女性大多都拥有她们的婚姻自主权。80 年代前出生的女大学生在择偶时虽然倾向于自主决定, 但父母的意见仍然很重要。

2、情感的需求和满足是择偶第一要素,表明女大学生对婚姻基础层次要求较高;

大部分女大学生渴望高质量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注重情感的需求和满足。这种观念从女大学生的爱情,择偶,生育,失恋观中能够充分地显示出来。在择偶上,女大学生不再像传统的婚姻观念那样注重对方的家世、门第、出身,也不只是单纯地看对方的经济收入,看重的是两人之间是否有爱情;在生育的目的上,不再是单纯的传宗接代、养儿防老,更为重要的是满足双方的情感需求;在失恋问题上,当恋爱双方之间没有感情时,女大学生常常会理智地选择分手,不再勉强维持恋爱关系,爱情和婚姻呈现日益分离的状态。

3、物质是影响女大学生择偶观的重要因素,其婚姻基础观偏向于“混合型”;

尽管女大学生把情感因素放在第一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女大学生婚恋的“含金量”急剧增加。其原因有:市场经济抬升了金钱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女大学生在现实婚恋中感受到了它的“魔力”;市场竞争和消费诱惑给女大学生婚恋生活带来了压力;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较大程度影响着当代女大学生。部分女大学生更是放弃参加各种招聘会,纷纷投入了婚介所的怀抱, 甚至有的参加电视相亲活动。她们前脚刚刚迈出校门, 后脚就急于迈进婚姻的 “围城”。她们一手高举毕业证, 一手又捧着结婚。社会赋予这群不找工作找老公的女大学生们一个新名字---“急婚族” [4]。不少女大学生将婚姻视为就业的一条捷径, 找个好工作还是嫁个好老公成了摆在大学女生面前的新问题。因此,女大学生在婚恋中追求情感的同时,也追求金钱,物质因素在女大学生婚恋中亦占有相当的重要性。

以上现象中,女大学生将金钱等物质因素列为择偶条件,同时表明女大学生仍然有依赖和依附的弱者心理及理想化倾向。她们虽然被学校和社会灌输“女人也是半边天”的思想,但是现实原因及受传统的“男强女弱”、“男智女愚”、“郎才女貌”、“男主外,女主内”等性别角色观念影响,当代女大学生的自卑、自疑等弱者心理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5]。

4、性观念呈现多元化发展

女大学生性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呈现日趋多元化的倾向。在“问卷星”网上一份名为“女大学生性观念调查问卷”中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过恋爱,近61%的 女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最亲密动作为“接吻”,其中16.2%学生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8%的女大学生可以接受婚前同居,49.1%的女大学生认为,只要是“双方愿意就可以接受”。在“您认为在什么时候发生第一次性行为可以接受”一题中,16.2%的女大学生认为只要过了18岁就可以发生性行为,50.4%的女大学生仍然认为要等到结婚以后才可以发生性行为。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最想知道的性知识包括“自我保护方面的知识”、“怀孕避孕的知识”以及“两性生理特点等”。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女大学生大部分对性保持着“传统观念”,但是性观念已经向多元化发展。

(二)当代女大学生的择偶观的负面影响

幸福的婚姻需要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为了一份物质利益或唾手可得的房子车子,便将自己的青春牺牲,以幸福作抵押的婚姻何来幸福可言?。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代女大学生更多地看到了女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方面的劣势,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去独立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因此“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依托的温馨的港湾”。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女性一种思想上对外界的逃避。但是,在恋爱与婚姻生活中,如果双方不能独立地、平等地相处,如果女性在思想上只是一味地依赖别人,时间一久,男人对女人

就仅仅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而不是一种思想感情上的相互交流与认可,女人就很容易成为男人的“包袱”。

依赖、依附心理是当代女大学生注重家庭取向,轻视自我社会价值取向的思想状况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她们积极进取的决心,淡化她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不利于当代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悖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应当注意加以引导和教育。对于当代女大学生来说,理智地处理感情问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本研究发现,有一部分女大学生头脑清楚,认识客观,知道什么样的男性更适合自己,能够充满自信地处理择偶问题。加强女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就是要培养她们理智、客观地认识和充满自信地处理择偶、恋爱、婚姻等问题的能力,使她们能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避免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生活的小圈子里,多接触社会,多学习、多思考,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会独立地面对生活、事业和爱情。

三、学校教育有必要正确引导女大学生择偶观(婚恋观)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孙彩平说:“大学生的婚恋指导应该分两个层次:一个是普及性指导,即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婚恋常识、基本的权利与义务,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恋爱观,甚至包括与婚恋对象独立交往的礼节、安全与健康教育等。这些内容的教育,学校可以开课或者以定期讲座的方式进行”。通过这些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恋爱观是人们关于爱情和恋爱的根本观点,是人生观在恋爱方面的表现。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女大学生的情操

身处校园,女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努力构建一个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氛围,根据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健康的 电影电视、进步的书籍杂志等形式,对她们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使女大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受到“真、善、美”情感的熏陶,形成正确的婚恋观。

(二)把婚恋观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纳入课程体系

要把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提高到人才培养的高度,开设相应的课程。如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就开设了《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针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人格、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绪、婚恋观和行为(恋爱、婚前关系、性知识、性伦理、生育知识)等多个专题的教学,均获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三)重塑女大学生的婚恋道德

要向女大学生灌输婚恋的社会性理论,培养婚恋的社会责任感,让她们明白恋爱不仅仅是两个人感情上的事情,还会牵涉到两个人的方方面面,甚至也会牵涉到双方的家庭,这就使恋爱具有社会关系,产生社会责任。同时恋爱关系的建立,必须出于男女双方共同的感情和意愿,只有真诚的互爱才能建立起健康和谐的恋爱关系。但恋爱毕竟不是婚姻,还有相对自由的选择性,本着恋爱自由的原则,任何一方都应当允许对方中断恋爱关系并重新做出选择。要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认识“性”,爱情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生物属性就是以“性爱”为基础,这在感情生活中不是肮脏、龌龊的东西,是正常的生理反应,爱情不等于纯粹的精神之爱。但爱情同样具有社会属性,是有思想、有理智成分的,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没有赤裸裸的性,也没有赤裸裸的爱”[6],当代女大学生必须建立性与爱的专一的内化结构,构建性爱的和谐,正视性爱的社会责任。

结束语

当代中国女大学生择偶观的成因不是单一的, 而是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女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也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然大学生的婚恋教育是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大学生的婚恋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张进辅.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2]吴立萍.也谈婚姻基础[J].婚姻与家庭,1988,(5).

[3]魏青.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27—236.

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观 篇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497.[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97:277.[3]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教育出版社.2009:153.[5]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62:775.[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9.[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34.[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二、期刊类:

[1]刘环.让生死不再“两茫茫”[J].思想.理论.教育,2003(7).[2]黄丽萍.对大学生生命危机的现状分析及管理处置策略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3]苗春霞,张万红.大学生四维生命初解[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4).[4]李舜.论“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昆明学院学报,2009(01).参考文献

三、学位论文类:

[1]潘美姬.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Z].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崔小娜.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Z].海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3]李卿.云南省高校“三生教育”现状与路径研究[Z].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4]盖丽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与教育引导[Z].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5]郑梓南.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和保障机制研究[Z].重庆医科大学硕士论文.[6]范琼.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Z].海南大学硕士论文.[7]候金环.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Z].中国石油大学硕士论文.附录

致 谢

时光总是匆匆,在这和煦的春风中,我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这宝贵的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是我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三年里,我对学习和生活的感触颇深,在系部各位治学严谨的老师的引导中,我对专业课的理论学习有了更多的感悟,在导师赵枞安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加强了教师专业的实践学习,锻炼了自我能力,同时也涉猎了专业以外的如心理学、法学等人文知识,收获颇丰。

一路走来,在生机勃勃的校园中伴着高歌前行,在前行中成长,待即将走出校园的这一刻再回首,心里满满的感激。感谢母校安大,给了我这次充实提高自我的机会。感谢我的导师赵枞安教授,这三年里,您给了我太多学业上的帮助以及生活上的关怀,您在繁忙的工作、科研任务当中,还要腾出时间对我毕业论文进行指导。从此次论文的选题、到开题报告以及文章正文的撰写,都严格把关,给予无私的帮助。此外,我还要感谢方爱东老师、胡昂老师、许华老师、凌宏彬老师、王建文老师、丁成际老师等,都给予我许多指导和热情的鼓励。感谢我们一起风雨同舟的2012级同学们,三年里我们共同学习、相互鼓励,这是我终身难忘的美好回忆。感谢父母多年的无私付出和支持,让我得以心无旁骛地完成我的学业。

最后,衷心感谢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和教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邬焱兰,台德志.从“两个凡是”到新的“两个凡是”——浅谈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J].红河学院学报.2013,(6).[2]邬焱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微探[J].法制与社会.2013,(8).[3]邬焱兰,台德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微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6).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结语

和参考文献)

附 录:

大学生生命观和生命观教育调查问卷

同学: 您好!我们正在做一项有关大学生生命观和生命观教育的研究课题,本问卷不涉及您的个人隐私,调查结果也仅用于学术研究,谢谢您的合作!

1、你的性别? A、男 B、女

2、你所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研究生或博士生

3、你所学专业?

A、文史类 B、理工类 C、艺体类

4、你的家庭环境?

A、非常和睦 B、一般 C、不和睦 D、离异或单亲

5、你对死亡的认识?

A、是自然规律,坦然面对 B、害怕死亡,不敢想 C、死能够解决一切痛苦 D、没想过,从不曾与他人谈及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结语

和参考文献)

6、是否曾经经历亲友的患病(意外)死亡及经历时的内心体验?

A、有,生命脆弱,好好珍惜 B、有,对死亡产生恐惧感 C、从未 D、其他

7、当遇到火灾、地震、溺水、车祸等非常事件,你是否有自救(逃生)或挽救救他人生命的能力?

A、学过相应知识,能够运用 本文由会员购提供。B、没学过,知道大概方法

C、不知道,不能自救或救他 D、学校从未教过

8、你身边的同学朋友是否有自杀现象? A、3例以上 B、1~3例 C、没有

9、怎么看待大学生自杀?

A、生命美好,失去太可惜 B、对亲人不负责,我绝对不会 C、感到可惜,可以理解 D、很正常,死亡也是一种解脱

10、当遇到他人需要救援,你会怎么做? A、马上救援 B、报警,等待救援

C、很犹豫,观望一下什么情况再说 D、不关我事

11、你对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的看法?(多选)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结语

和参考文献)

A、漠视生命,藐视法律,应当处罚 B、琐事引起杀意,教育者应反思 C、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不足为奇 D、应当以此为戒,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E、自我生命可贵,他人生命一样可贵

12、看到小动物痛苦你的感受?

A、很难过,生命平等 B、有点难过 C、没感觉

13、是否认为捕杀小昆虫,摘折花草是伤害生命的行为? A、是,从未做过

B、是,但曾经做过 C、不是 D、不清楚

14、觉得自己是可有可无的?

A、经常这么觉得 B、偶尔这么觉得 C、从不

15、在火灾中的消防战士,为挽救他人生命而牺牲,你的看法?

A、赞同,换成你也这么做,本文由QT刷单平台整理。B、赞同,但我不会 C、不赞同,自己生命也很重要

16、当你面对极大挫折和痛苦是,曾否有过自杀念头,如果有,是如何打消该念头的?

A、有过,这么做父母会痛苦 B、有,我还肩负着社会责任 C、有,因为对死亡的恐惧 D、从未有过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结语

和参考文献)

17、你认为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多选)A、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B、对家庭的责任 C、贡献社会 D、吃喝玩乐,享受人生 E、受社会认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F、追求自己的信仰

18、你对你现在生活的满意程度?

A、丰富多彩,很满意 B、生活平淡充实,满意 C、内心感到空虚,迷茫,不太满意 D、生活很无趣,不满意

19、你的与室友、同学、老师相处融洽么?

A、非常融洽 B、融洽 C、有时好有时不好 D、特立独行 20、你对你的人生有规划吗?

A、我对人生有清晰的规划和思考 B、有大概的人生规划但不清晰 C、考虑过要有,但还没有 D、没有,走一步算一步

21、生活中你的主要压力来源?

A、就业压力 B、学习压力 C、人际关系压力 D、感情压力 E、来自家庭的压力 F、其他

22、你认为当今引发大学生放弃生命的原因何在(多选)?

A、竞争压力大。本文由穿搭术编辑。B、父母期待过高 C、心理脆弱而心理健康得不到关注 D、情感挫折 E、缺乏生命观指引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结语

和参考文献)

23、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受过生命观教育,什么途径?(多选)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传媒

24、你所在的学校是以什么方式展开生命观教育的?(多选)A、开设生命观教育课程 B、通过思政理论课 C、开展专题讲座D、开展学生活动 E、通过其他课程渗透 F、从未有过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新探索 篇7

一、交往实践

在传统的实践观中, 人们对实践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 它忽视了主体间的交往实践, 而把实践看成是单一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在我国随着对实践和主体性问题讨论的初步深入, 交往实践开始引起了哲学界的注意,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交往实践也为人们看待、分析网络空间及其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任平教授给交往实践下的定义是: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相互联系的中介客体而结成社会关系的物质活动。任平教授解释说交往实践是以中介客体为基础的多极主体, 表现为社会交往性, 双向建构性、双重整合性、系统上升性, 具有广延性、层次性和历史性、三重结构性等特点, 构成了全球性交往实践的系统。这些特点, 决定了它能够凝聚起新全球化时代的本性, 解决后现代哲学所关注的“主体际”难题, 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视界。笔者认为, 交往实践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是人们对传统实践观认识的纠正, 也拉近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正确认识,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 特别是在日益来临的网络时代交往实践更是为人们正确认识虚拟世界, 特别是网络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主体及由虚拟主体的交往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主体间性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因此可以说交往实践及其在网络时代的发展对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马克思实践观在当代的发展开启了一扇窗。

二、虚拟实践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人类生活的浸透, “虚拟”这个词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言说的话语, 有关虚拟哲学的思考和研究也在学术界凸显出来, 有望成为哲学研究和发展的新的学术生长点之一。

张明仓学者认为, 虚拟实践是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周甄武, 于洁平认为虚拟实践既是对现实实践的突破和超越, 又是与现实实践相互交织和融通的。吴宗铖学者认为虚拟实践从属于实践范畴, 虚拟实践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 不在于实践的虚拟化, 而是在于以“虚拟”为对象的对象化活动不能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随着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探索的深入, 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幅大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条件下的图景。那就是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电脑的广泛普及, 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人们之间的交往环境也由原来的现实生活扩展到虚拟的网络世界。现时代的从事科技创新的人们立足于当代实际,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代人类实践特殊性质的哲学反思的指导下, 不断进取、开拓创新。

通过以上对近年来马克思的实践观研究的梳理不难看出, 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在马克思实践观的新探索方面如交往实践、虚拟实践等领域的探索还是不够深入处在初级阶段。笔者认为实践观领域的新探索是有极大的理论探索空间的, 是马克思实践观在当代新发展的理论土壤。就当下来看,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探索之路还很漫长, 需要理论界学者的共同努力。使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和时代科技发展同步, 推进理论创新。是当前马克思理论研究者的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勃勃生机和活力的马克思实践观在当代中国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摘要:在新的时代和理论背景下, 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 探索哲学研究的新出路。立足于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新探索, 试图从交往实践、虚拟实践这两方面入手, 总结和回顾马克思实践理论在当代的探索历程。

关键词:实践观,交往实践,虚拟实践

参考文献

[1]任平.走向21世纪的交往实践观[J].哲学动态, 2000 (5) [1]任平.走向21世纪的交往实践观[J].哲学动态, 2000 (5)

[2]张明仓.走向虚拟实践:人类存在方式的重要变革.东岳论丛,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3 (1) [2]张明仓.走向虚拟实践:人类存在方式的重要变革.东岳论丛,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3 (1)

[3]周甄武, 于洁平.论实践在虚拟性上的分化与融通[J].哲学原理, 2005 (9) [3]周甄武, 于洁平.论实践在虚拟性上的分化与融通[J].哲学原理, 2005 (9)

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观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当代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阶级观

马恩阶级观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经济范畴,社会范畴

首先,阶级的存在是一种历史现象。马克思认为,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其次,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這样一些集团 ,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再次,阶级是一个社会范畴。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指出“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斯大林肯定并继承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同时他提出阶级斗争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决定性力量”。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阶级观

1.重视阶级和阶级斗争

毛泽东1925年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将中国社会分为5个阶级以此来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他说“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打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邓小平继续肯定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已经大大加强,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的长期存在。江泽民也指出“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 胡锦涛在新时期也充分肯定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他指出“中国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2.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完成了三大改造,消灭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邓小平同样很重视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表现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理论也是邓小平率先提出并创立的。江泽民认为阶级斗争“集中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斗争的核心问题依然是政权问题”,“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要长期坚持下去”。 胡锦涛则提出,要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审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三、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当代意义

1.当代更应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自1949年建立新中国以来,我国经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到今天,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阶级阶层结构不断分化,趋向复杂。

首先,基本国情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江泽民说:“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种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我们贯彻社会主义与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

其次,理论价值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新中国建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但是今天仍然存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仍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消灭剥削阶级的残余,消灭阶级差别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在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指导下正确处理我国各阶级阶层的矛盾

首先,要遵循一个总的指导原则,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阶级阶层结构要动态分析,本身我国目前就是处在一个过渡阶段,这种结构也具有过渡性质和不稳定性。因此,应该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阶级状况,经济发展状况,采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政策措施。

其次,最根本措施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因此,要处理好当代我国道阶级阶层状况,最根本的要把经济抓上去。

最后,不仅经济上去了,同时还要处理好思想上的问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因此,一定要加强包括青年,领导干部,企业等在内的全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列宁.伟大的创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8] 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上一篇:北京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复习教案下一篇:上课睡觉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