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群体性事件启示

2024-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处置群体性事件启示(共8篇)

处置群体性事件启示 篇1

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不能仅用传统的方式去解决,而应该用全新的理念、手段、方式和机制来处置。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群体性事件是群体心理失衡下的过激集体行为,其产生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是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部分群体失衡心理支配下而表现出的一种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发泄。心理失衡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七种类型:

一是权力异化引起的心理失衡。权力异化即权力的腐败和滥用。

二是官僚腐败引起的心理失衡。

三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引起的心理失衡。

四是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引起的心理失衡。

五是教育机会、卫生费用等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引起的心理失衡。

六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引起的心理失衡。

七是社会管理方式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不相适应引起的心理失衡。

正确处理当前的群体性事件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预防和解决。相关部门在继承和运用传统方式的同时基础上,要进一步用创新的的机制、手段、理念和方式来处置群体性事件。

1.预防解决群体性事件应坚持七项处置原则。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在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指导上,应坚持“七项处置原则”。即党委、政府主导原则、现场第一原则、就事论事原则、依法果断处置原则、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真相原则、反思自责制原则以及慎用警力原则。其中:问责是重塑政府形象,让群众恢复信心的重要途径;慎用警力则是避免事态扩大的关键中的关键。

2.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发生前的心理引导。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前,加强特定人群的心理引导和干预,建立起国家、省、市三级社会矛盾预测、评估、化解机制,将“群体性事件”消弭于未萌期。

3.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后的心理干预。建立相应的利益表达机制,确立群众利益问题解决机制,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参与群体的心理紧张。

4.加强对群体性事件整体过程的信息公开和权威发布。政府应该针对群体心理,选择信息发布的形式和方法,让被流言鼓动的群众及时听到信息公开和权威发布的声音,从而让更多人能够及时结束观望、做出判断,不轻易地让群体形成,或者促进群体的瓦解。

5.构建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一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二是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改善干群关系,三是建立健全社会安全机制,消除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四是进行深入持久的法制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法制意识。

处置群体性事件启示 篇2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基层组织,群众路线

一、群体性事件的内容及其特点

群体性事件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 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 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所以人民内部矛盾引发众多人员参与, 扰乱社会治安秩序是群体性事件的三个要素。

(一) 群体性事件最明显的特点便是群体性, 每一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较以往来看, 目前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人数呈上升趋势, 因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 而且言语上, 思想上也较为相似, 情感上也容易接近。如果一些人在自己的意愿、诉求得不到满足时, 就会联合起来, 采取一些行动。过去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多是农民、厂矿企业退休人员, 而现在在职和下岗职工、个体业主、复转军人、教师、学生、技术人员、干部等各阶层人员也参与进来。

(二) 具有组织性, 经过分析多次群体性事件, 发现越是组织得严密, 其事件导致的结果就会越严重。群体性事件中人员组成往往划分为核心层、复合层、围观层, 若是这三层的人员按着核心层中领导组织者和出谋策划者的组织计划行动, 那么解决问题会变得相当棘手, 且一旦行为被催化, 造成的后果不可估量。

(三) 突发性, 出人意料, 来不及反应是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特征。最开始的苗头往往不易察觉, 但是当矛盾激化, 且达到一个爆发点时, 这才使人们突然感觉到, 而有着某种共同利益诉求的人又能很快抱成一团, 使政府部门、公安机关由主动变为被动, 解决事件的难度也大幅度增加。

(四) 扩张性, 又称为互动性。因为参与人数的众多, 在早期形成过程中易通过各类信息的传播, 引起模仿效应, 乃至迅速蔓延扩散, 甚至将一些不知情的无关人员卷入其中, 致使事态扩大。所以在处置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向大众媒体说明真相, 告知实情, 尽最大可能解决问题。

(五) 变异性, 变异性也可称为可变性, 可激化性。许许多多的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初, 都是简简单单的群体性行为, 不带有任何的偏激和政治色彩, 而当事件发生之后, 常常会受到难以预料的外界因素影响, 从而出现各种激烈的带有攻击意识的行为, 甚至是更为恶劣的违法行为。就像球迷在体育场周围的闹事, 经催化之后会演变成打、砸、抢、烧或者是侮辱妇女等恶性骚乱;就算是合法的公民请愿行为, 经过一些列催化之后, 都会变成极具政治色彩的反政府活动。

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力及其处理事件的难易程度是靠以上五条的特点反映出来的。

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途径

(一) 发挥治安基层组织力量。群体性事件的主体是人——处在基层的人, 而负责基层的治安管理机构是当地公安部门的治安机关, 他们是处于维护社会治安第一线的组织, 基层治安管理机关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和上级公安机关决定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具体的管理措施和防范措施, 所以治安基层组织是维护稳定的第一条防线, 而建设一支负责任、工作能力强的基层队伍对处置群体性事件起关键性作用。

(二) 建立有关的应急预案, 做到有备无患。在很多造成较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中, 除了有关机构低估了事件的恶劣性以外, 就是未能做好应急预案, 当事件发生时自己先措手不及乱了阵脚。一些干部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 要么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 要么麻木不仁, 任由事态扩大, 上升为性质更加恶劣的事件。那么针对于此,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或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当然也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对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事件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 如果一旦发现事件的苗头或直接发生事件, 可直接启动相应预案, 只有积极争取主动权, 才能把事件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三) 面对任何困难都要全力解决, 最大限度控制局势。及时有效地控制现场事态是发生事件之后处置的目标, 也是应急处置的关键, 一旦进入现场就要有所作为, 给制造者讲明事件的危害和他们所应担当的责任, 在政府或有关部门任职或了解法律法规更多、更透彻的人员在此方面更能发挥优势, 这样便能让群众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失当, 以此来扼制事件进一步升级。在这个前提之下, 还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应依法办事, 执法部门及有关部门的人员一定要做好执法的标准化, 按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办事, 群众提出的问题如有出现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 在场人员绝不可随便表态;如果群体性事件中出现违法犯罪活动的, 要迅速依照国家有关行政法律法规进行处置, 对一些以身试法的人坚决给予打击, 手段一定要坚决, 否则后患无穷, 引发更多的群体性事件, 给社会秩序造成不可弥补的危害。

(四) 坚持走群众路线, 及时做好群众工作。群体事件涉及面广、规模大, 对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政策性强、难度大, 因此, 党政机关应及时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当然也要对群众提出的各种化建议及一些合法的要求给予解决, 这时干部要以身作则, 起好带头作用, 保持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甘当人民公仆, 树立在群众中的威信, 这样一旦发生问题, 就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 如果能遇上思想觉悟高的群众, 办起事来将会事半功倍, 所以有关辖区、部门和单位领导要继续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以免再次发生群体性事件。

三、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处理

将群体性事件善后处理, 才能将矛盾彻底解决, 起到刮骨疗伤的作用, 当然也是成功处理一件群体性事件的标志。

但现场的平息并不等于事件得到彻底解决, 因为真正大量的工作是后期的善后处理工作, 群发性事件的善后工作有以下三点:一是凡群众反映上来的问题是合法且积极的, 政府部门应该为此问题进行协商研讨, 如果群众反映的问题是不合理的问题, 应向群众出示相关的法律法规, 或政府签发的文件, 耐心向群众解答问题, 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使他们心服口服。二是依法追究相关的责任人, 往往群体性事件会伴随违法现象的产生, 所以事后对在事件中有违法犯罪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有利于惩前毖后。三是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全面的总结, 尤其对处置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升华, 分析存在的不足, 工作中的失误甚至错误的环节, 从而进行修改、重订一些群体性事件的紧急预案, 要经常性开展教育学习活动, 如果有条件的话进行模拟演习, 应突出预演的真实性和群体性事件的随机性, 切记不搞形式主义, 这样举一反三, 提高各个部门的配合性, 确保同类型事件不复发或复发后立即解决。

四、结束语

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 各级部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为正确、有效处理当前的群体性事件提供了理论指导, 各级政府机关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认真探寻群体性事件的客观规律, 并经过广大代表的讨论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对策, 再加以平常的走访行动增加群众的认知, 缓解各级社会矛盾。同时, 各级领导从思想上应高度重视, 提高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为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严励.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及预防处置机制[J].政法学刊, 2000 (1) .

[2]李波.浅析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法制与社会, 2009 (24) .

[3]陶德麟.社会稳定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4]杨和德.群体性事件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5]张希贤.群众工作[M].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5.

处置群体性事件启示 篇3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处置;治理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55-03

中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也是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高发期,群体性事件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改革进入“深水区”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暗礁”。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置群体性事件,直接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事关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的构建,不仅是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更是紧迫任务。

一、群体性事件概述

1.群体性事件的含义

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相关部门和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公安部于2000年制定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第2条规定:群体性治安事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具体包括十种行为。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皮华英在《群体性事件心理分析》一文中定义为:群体性事件是指为了满足某种共同利益或表达某种共同关心而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实施的集体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的行为。陈晋胜、张涛在《群体性事件性质、原因的辩证分析》一文中定义为:群体性事件是指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由一定数量的人参与并形成一定组织和目的的集体上访、集会、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聚众闹事等,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影响的群体行为。

考虑本文的行文逻辑和研究对象,对群体性事件概念定义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导因于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相同或近似的利益诉求团体所共同实施的诸如聚众集会、游行示威、群体上访、冲击国家机关、阻碍交通等一系列行为,对社会秩序、经济秩序、治安秩序等造成一定影响,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群体性活动。

2.群体性事件的性质

正确分析事物的性质是妥善处理好相关问题的关键。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笔者认为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社会矛盾凸显期。根据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并不偶然,它将会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矛盾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必须在这样的宏观背景和前提下来认识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分析一下近年来各地发生过的群体性事件,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主要是由于相关的利益冲突引起的,且不具有普遍性和本质的对抗性,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绝大多数人主观愿望是希望自认为合法的利益得到保护,且目前这类矛盾处于局部性的和可控的阶段。事件参与者的真实意图并非西方媒体所恶意宣扬的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取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所以,群体性事件所导致的并不是对抗性的矛盾,仍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不可否认的是,群体性事件也有个例,一些群体性行为也触犯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构成了一般的治安违法行为甚至是刑事犯罪,依法必须予以相关的处罚,这也是我们在认识群体性事件的性质时应当予以注意的问题。

3.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通过对群体性事件的考察,当前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具有相应的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一般集中在诸如征收土地、拆迁房屋的补偿、灾难灾害、食品卫生安全、企业改制、拖欠工资、公职人员野蛮执法等矛盾集中点上,因此每一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尽管有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经济利益的原因无疑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群体性事件参与者也大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相关利益,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是具有一定的规模。群体性事件都是由一些特定的或不特定的人所形成的群体,他们就是想通过这种群体的规模性来引起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的注意,达到实现自己相应利益的目的。

三是具有相当程度的组织性。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已经由过去的偶然发生、少数人临时起意而演变成现在的具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内部分工明确、有确定的目标和统一的行动。比如有的群体性事件人数达上千人甚至上万人、持续时间为数月甚至数年,因此处理的难度之高、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四是具有公开性。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就大张旗鼓地向社会、政府等相关部门表达他们的意愿和要求。时间上主要是选择在国家重要的政治活动期间或是国家的重要节日期间,地点上主要是一些公共场所或是政府机关门前或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方式上主要是采取公开集会、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拉条幅等过激行为。

五是具有复杂性。群体性事件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参与的主体越来越复杂,工人、农民、复转军人、社区居民、社会闲散人员等都牵涉其中,有的群体性事件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控制或者利用;事件发生的原因越来越复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宗教等问题相互交织,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相互掺杂,很难理清。

此外,个别群体性事件还受到国内外敌对势力一定程度的支持,这些势力唯恐中国不乱,直接插手一些群体性事件,提供资金等物质支持,妄图把个别群体性事件演变成类似西亚、北非的“颜色革命”,破坏我国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还有一些群体性事件通过互联网进行组织、煽动,事前进行动员、串联,事中进行联络,事后进行沟通,使个别问题扩大化、社会化、国际化。

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根据对群体性事件含义、性质、特征的分析,为我们进一步探究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而弄清它的规律,为处置机制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1.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考虑

我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体制逐渐转轨、利益格局发生变革、社会矛盾逐渐显露,一些民生领域,如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社会利益分配、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处置不公、不当而导致群众利益受损的问题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一些地方政府违背群众意愿片面追求政绩、不顾群众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群众又缺少相应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从而导致群众对政府产生对立不满情绪,聚积到一定程度便以过激方式爆发,来回应政府和社会,最终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出于对政府以及官员行为的质疑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以及少数干部的工作作风不正、公权力失范、形象不佳,一些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甚至贪赃枉法,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政府的公信力降低,使群众对政府以及公职人员怀有很深的不信任感。无论政府出台的政策、实施的举措动机、目的如何,公职人员操作、执行的如何,往往都会引起群众的误解和质疑,缺少群众的拥护,从而产生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结果是政府为公众办了好事得不到群众的赞扬和回报,而好事因为缺乏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也往往办不好,干群关系形成长期的对立化,一旦发生群众不理解或者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没有及时化解,多数会导致矛盾逐渐激化,进而扩大化,极易酿成群体性事件。

3.出于法制环境的不成熟

分析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都和法治有一定的关联。健全有效的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反之,则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党委和政府管得太多,长期以来使民众形成过多的依赖,有问题就找党委和政府解决。又由于我国的法制环境相对不成熟,不仅诉诸法律成本太高,而且由于司法相对的独立性差,解决问题难,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怪现象,群众认为“法大不如权大”,从而导致“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有问题就找党委和政府,找的级别越高越有效果。同时,一些越级上访、闹访的人成为既得利益者,客观上误导了一些人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纠集的人越多、造成的影响越大,解决得就越快、获利就越丰厚。因此,制造群体性事件,自然成为一些人给党和政府施压的有效手段。这说明我国目前的法制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也就是说在法律的框架内,尚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纠纷。

三、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的构建

群体性事件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必要的代价,需要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化解群体性事件,使其始终保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是,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机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对群体性事件内涵的剖析和对其发生原因的分析,从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角度出发,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民众建立畅通的法制化和制度化的利益表达途径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民众和政府良性互动的机制。因此,要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和对话平台,把群体性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首先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目前我国地方各级人大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缺乏把最基层民众的声音及时传达上来的有效机制,导致民众的问题堆积在基层。长此以往,就有可能酿成群体性事件。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大多数发生在基层,因此要发挥基层人大的职能,创新人大有关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履行好基层人大对基层政府的监督职能。如果基层的政府和官员能够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按照人民的意志办事,不仅会增强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公信力,而且会进一步筑牢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从源头上防控好群体性事件。

其次要监督规范公权力的行使,开展廉洁政府建设和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政府机关的不作为、乱作为有关,和个别政府官员的贪腐行为有关,和部分公务员的工作作风有关,因此一方面要坚决遏制公权私用、以权谋私、执法腐败行为,防止一些官员因个人私利而与群众的利益产生冲突,进而发生群体性事件;另一方面要改善公务员队伍的工作作风,加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努力维护民利、改善民生,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使政府有能力、有威信引导群众共建和谐社会。

2.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民众建立公平的社会利益分配体系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结构的调整而导致的利益冲突,由于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而引发的社会心理失衡,因腐败现象导致的政府信任危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为此,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改善民生,让民众从经济发展中受益。

首先要严格限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不合理收入。对不合理收入的来源渠道加以限制,把公职人员的收入控制在社会中等水平,不能与工人、农民的收入差距拉得过大,防止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同时加强财务和审计监督,确保财政拨款用在公共事业建设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该用的地方。

其次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进行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通过对高收入的调节,实现二次分配,通过税收、补助的方式将一部分过高收入转移到低收入者手中。并针对漏税严重的情况,完善存款实名制。将有价证券等金融财产也纳入实名制范围,建立个人基本账户和全面的个人收入核算体系,为个人所得税创造完备的稽查平台。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逐步开征遗产税、社会保障税等,充分发挥税收在调节高低收入中的作用,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再次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收入差距的缩小,达到共同富裕。各级政府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尤其要保护社会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

3.重点推进法律机制的建设,为民众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工作异常艰难而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法律机制。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为群体性事件的依法依规处理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首先要坚持依法处理的原则。柏拉图曾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法律权威,这个国家离覆灭就不远了”。目前在一些地方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出现的以言代法、权力支配法的现象,无疑使我们处置群体性事件陷入被动,势必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以及依法治国方略价值的贬损。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法律的统一性、规范性、程序性,使民众能够明确预知自己行为的后果,防止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长官意志”的影响和渗透。依据法律来调节群体性事件能够有效解决矛盾、化解纠纷,为处理同类的事件提供示范的作用。而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化解决途径可以减少对党政机关的冲击以及对正常工作的影响。

其次要加强有关群体性事件的立法工作,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提供法律依据。一是要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赋予民众应有的基本权利,拓宽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与其“堵”不如“疏”,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民众的利益多元化,矛盾多元化,需要我们逐步放宽对公民依法集会游行示威的限制,让民众更好地拥有并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利,维护法律的尊严,化解民众的矛盾,从法律的角度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二是要继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群体性事件防治法》,使这部法律更适合我国的国情,为更好地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法律保障。

再次是完善我国的信访制度,切实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现行的信访制度与信访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面对在基层普遍存在的推脱的现象,信访部门基本是接受来信来访,做一些原则性的答复或是批转下级、其他的部门处理,既缺乏监督又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改革完善我国的信访制度,缩小信访范围、规范受理的事项,把一些能通过司法或行政救济等其他的渠道解决的问题交由相关的部门处理,减少中间环节,避免矛盾的扩大。同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力度,创新信访制度。比如一些学者就曾建议把一些归属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的信访机构统一划归同级的人大或常委会,这样的机构设置既可以更好地实现人大的监督职能又可以避免相关部门互相推诿,更好地实现民众的权益,达到有效防控群体性事件的目的。

四、结论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是一种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但它一般情况下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防控群体性事件的意义是维护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方法是立法、司法、行政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和有效衔接,重点是防止矛盾转化。本文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机制更多的是从本源上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参考文献:

[1]陈晋胜.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R].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

[2]宋宝安,于天琪.中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

[3]于建嵘.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6).

[4]施伟东.依法应对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犯罪研究,2009,(3).

[5]于建嵘.压力维稳的政治学分析[J].战略与管理,2010,(4).

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篇4

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机构编制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的规定,特制定《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预防和处置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遵循“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的原则,坚持“教育疏导、防止矛盾激化和扩大”的原则,对群体性事件及其苗头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坚决制止违法行为,尽快平息事态。力争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二、范围和级别

(一)本预案适用于我县机构编制方面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引发的,通过集体上访、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的群体性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二)本预案中的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机构编制方面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引发的、众多人员参与的危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此类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大规模人员违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

2.人数较多的非法聚会、游行、示威,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等重要单位;围攻、挟持国家公务人员;

3.聚众堵塞公共交通,非法占据公共场所等;

4.跨地区、跨行业联动上访请愿;

(三)根据参与人数的多少,群体性事件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参与人数在5人以上、30人以下,为一般性群体性事件;

2.参与人数在30人以上(含30人)、300人以下,为较大群体性事件;

3.参与人数在300人以上(含300人)、1000人以下,为重大群体性事件;

4.参与人数在1000人以上(含1000人),为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

在实际工作中,评估群体性事件的级别,还应统筹考虑事件的发展演变趋势、性质、影响范围等因素。

三、工作要求

(一)县编办履行下列职责:统一领导、部署排查调处全县机构编制方面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县机构编制方面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工作机制;督促检查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全县各单位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组织排查、调解可能引发的机构编制方面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搜集、上报群体性事件情报信息;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做好群体性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宣传普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引导群众以理性方式表达诉求,通过合法途径反映和解决问题。

四、监测和预警

1.县编办各有关科室认真执行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有关规定,强化值班制度、落实监测人员,完善监测网络,收集可能造成重大群体性事件的信息,采取积极应急措施。对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

告、早处置;

2.发生群体性事件后,编办相关责任领导应在事件发生30分钟内,向应急办报告事件主要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事由、经过、影响范围、动态趋势、已采取的处置措施、现场指挥员的联系方法等,可先口头报告,随后及时提供书面情况报告,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及时书面续报动态信息。发生群体性堵塞主要交通干道、围堵党政机关、非法占据公共场所等特别重大事件要立即报告;常规静态信息可定期报告。

五、处置程序和方法

(一)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县编办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应在接报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必要时成立现场指挥部,协助公安等部门开展警戒、控制现场、疏散救护等基础处置工作;收集现场动态信息,分别向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等有关部门报告。参与处置事件的单位要信息共享、协同作战、高效联动。

(二)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现场,县编办领导及有关负责同志要面对面地做群众的工作,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准确判断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发展趋势,掌控局面,把握尺度,讲究策略和方法,采取措施,尽快平息事态。对群众提出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当场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无法当场明确表态解决的,要责成相关部门或单位限期研究解决;对确因决策失误或工作不力而侵害群众利益的,要如实向群众讲明情况,公开承认失误,尽快予以纠正;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讲清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三)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有关责任人对现场处置时向群众承诺解决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到位,不得搞虚假承诺或者久拖不决。要坚决避免违背承诺、失信于民,重新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现象发生。

(四)对于群体性事件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员,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可令其具结悔过或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本系统内党员和干部等违规参与群体事件需追究党纪和政纪责任的,通报其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县编办设立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主任)

副组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

成员:县编办相关科室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综合科,负责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的协调工作,确定同志为综治维稳工作联络员。

(二)相关单位协调保障。县编办应与维稳及综治、公安等部门联系协调,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建立联系网络,保障突发事件后果最小化。

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篇5

为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平安医院”创建要求及其它相关法律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1.组织机构:

组长:杨进山(院长)

副组长:刘远会(业务副院长)

成员:张传江(防疫专干)

谢永英(总护士长)

钟美(妇幼专干)

2、职责:

(1)凡出现涉及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苗头或群体性事件尚处在酝酿过程中的,由科室直接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出面做好化解疏导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应当解决的要明确答复群众;不能解决的,要说明原因,讲清道理,并做好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同时,要将工作情况及时报应急领导小组,并准备好处置预案。

(2)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单位负责领导小组成员应迅速到达现场指挥、处置。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工作人员应诚恳听取群众代表的意见和要求,面对面地做群众的工作,对群众提出的要求,符合法 1

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当场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无法当场明确表态解决的,责成涉事单位或部门限期研究解决;对确因决策失误或工作不力而侵害群众利益的,讲清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说服教育工作。稳定群众情绪,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和冲突,控制事态发展。

二、工作原则

处置群体性事件总的要求是: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

2、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事件控制在萌芽阶段,及时消除诱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

3、依法处置,防止激化。

4、加强教育,正确引导。要教育群众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合法、正当渠道和方式反映问题。

5、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事前处置做到信息反应灵敏,事中处置做到依法、及时、稳妥,事后处置做到精确处理,追踪掌控。

三、善后工作

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对已经承诺解决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到位,不得搞虚假承诺或久拖不决。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

规定而没有落实到位的,办公室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单位或部门加以落实;对群众因不了解有关规定而存在误解的,要说明真相,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法制教育工作;对有关规定不够完善的,及时修改完善。坚决避免违背承诺、失信于民,重新引发群体性事件。

普洱中心卫生院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 篇6

(1)伤员分类:根据伤情、放射性污染和辐射照射情况对伤员进行初步分类。

(2)伤员救护:对危重伤病员进行紧急救护,非放射损伤人员和中度以下放射损伤人员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救治,中度及以上放射损伤人员送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或核和辐射损伤救治基地救治。为避免继续受到辐射照射,应将伤员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3)受污染伤员处理:对可能和已经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伤员进行放射性污染检测,对受污染伤员进行去污处理,防止污染扩散。

(4)受照剂量估算:收集可供估算人员受照剂量的生物样品和物品,对可能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照射的人员进行辐射剂量估算。

(5)公众防护:根据需要发放和指导服用辐射防护药品,指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开展心理效应防治;根据情况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建议。

(6)饮用水和食品的放射性监测:参与饮用水和食品的放射性监测,提出饮用水和食品能否饮用和食用的建议。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处置 篇7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 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 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 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 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 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 来表达诉求和主张, 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 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 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二、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矛盾多发期, 20世纪90年代, 中国平均每年群体性事件不到1万起。到2005年以后, 我国每年爆发的群体性事件都在9万起以上, 之后, 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十余万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矛盾主要围绕征地拆迁、劳动争议、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环境污染、涉法涉诉等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3年《社会蓝皮书》指出, 现阶段中国社会处于矛盾多发时期, 且社会矛盾多样而复杂, 2012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 以征地拆迁冲突、环境污染冲突和劳动争议为主, 被称为引领群体性事件的三驾马车。其中, 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一半左右, 环境污染和劳动争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30%左右, 而其他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20%左右。虽然, 群体性事件涉及众多方面和领域, 但从爆发根源上看, 群体性事件主要起源于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利益矛盾。

2. 矛盾涉及多阶层, 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 但是仍以弱势群体为主

主要包括失地农民、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业者、出租车司机、转业退役军人、原民办教师等人群。参与的人员复杂, 各种职业、不同社会阶层, 既有利益直接受损者, 也有利益相关者。不同的主体和阶层, 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获取, 矛盾日益明显。具体表现为先富阶层与贫困阶层、市民与农民、雇主与雇工、本地人与外地人等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但是, 大部分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还是社会底层民众, 也就是相对获益较少的群体。

3. 行为方式日趋激烈, 暴力对抗程度加剧

部分群体性事件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受到“不闹不解决, 大闹大解决, 小闹小解决”等错误的心理导向的影响, 越来越多地采取各种极端或违法行为发泄不满情绪, 有的动辄围攻冲击党政机关、拦截公路、破坏公共设施、打砸抢烧等行为方式日趋激烈。有些一般性矛盾纠纷因处理不及时、不妥当, 容易演化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流血事件, 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和矛盾。

4. 各类矛盾交错复杂, 组织性增强, 处置难度增大

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 群众诉求也千差万别, 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 复杂程度加大, 处置难度增大。参与主体众多, 有具体事件的当事人, 有利益相关者, 也有不明真相的群众, 更有少数发泄私愤、打砸抢烧者, 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煽动者, 而且组织性也越来越强, 有组织挑头者, 也有相对专业的策划团队, 加大了解决难度。如果处理不当, 局部问题就可能影响全局, 非对抗性矛盾就可能转化为对抗性矛盾。

群体性事件频发, 我们不排除一些团体或个人有计划有目的的破坏活动, 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社会底层积聚的问题和矛盾。

三、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误区

虽然近年来, 群体性事件频发, 可供借鉴的应对经验也很多, 但是个别基层政府的应对依然有两个方面的倾向, 一是乱扣帽子, 动辄动用武力, 加剧冲突。一些地方政府把群众正常的诉求表达行为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 本应该为民排忧解难, 但是却异化为驱散、限制、跟踪、截访等侵犯公民权的行为。二是丧失原则, 妥协退让。某些民众为了谋求一己私利, 甚至借敏感时期、敏感地区动员群众以冲突“要挟”政府, 而当地政府在维稳压力下, 为平息事态换取所谓的稳定, 往往也被迫让步, 这种做法往往会助长一些人的机会主义意识, 形成错误的是非观。这两个方面的倾向都不利于矛盾的解决, 我们经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 就是要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拿在手里, 及时解决, 及时反馈、回复、通报办事的情况和进度, 老百姓就不会被轻易煽动。但最可怕的是某些基层政府的个别官员与老百姓站在对立面, 本身就有利益的对立和冲突, 这就更加激起了群众的不满。

四、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处置

1. 预防为主, 防患于未然

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就是要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及时消除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畅通社会沟通体系, 把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 进行日常的矛盾纠纷排查, 加强基础工作, 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入手, 从源头上化解矛盾、解决矛盾。增强预警分析, 提高防范意识, 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 有效控制危机, 建立完善的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比如, 各地探索的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将街道、社区等分割细化成更小的管理单位, 胡同里、街坊间的小事, 不出“格”就能解决。群众的诉求有地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自然也就减少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很大程度上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2. 以人为本, 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就要尊重群众、理解群众, 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设身处地站在大多数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习近平指出,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努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 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地关心群众生活, 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 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 也是最根本的群众工作。站在群众的立场, 从群众的视角来考虑问题, 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要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 做到不拖沓不推诿, 对群众积怨较深的问题要敢于讲真话、办实事, 争取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3. 信息公开, 把握话语主动权

新媒体时代不仅影响着公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而且也改变了政府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以及法治和民主化进程, 公众对知情权、参与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政府的某些遮遮掩掩的行为很容易激起民众的不满。一旦有群体性事件发生, 如果采用堵塞、拒绝、拖延、隐瞒等方法不愿公布真相, 将引发更大矛盾。所以, 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 政府必须及时、准确地公开相关信息, 遵循全面公开相关信息为主, 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在信息社会, 如果不在第一时间及时公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 那么, 很快就会有各种小道消息通过互联网铺天盖地袭来, 让谣言有机可乘, 会造成更大的不稳定。与其让谣言混淆视听, 不如主动公开信息, 如果确实是政府自身内部出了问题, 要立场鲜明, 公布措施, 进而消除危害, 取得公众的谅解和支持。

4. 利益协调, 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畅通诉求表达渠道, 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化解矛盾的前提和基础。要畅通和拓宽诉求表达渠道, 推动形成利益协调, 诉求表达, 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特别要强化和改进新形势下体制内的诉求表达渠道。比如, 群众信访工作完善信访工作制度, 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等联系群众制度, 深入开展多部门联合接访, 及时化解信访积案。同时, 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行业协会以及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与此同时, 还要拓宽群众利益诉求的渠道, 比如, 建立政务微博以及领导干部个人微博, 接地气, 与群众交流, 倾听群众的呼声。建立网上信访大厅等常态化的机制, 畅通诉求表达机制, 确保群众的正当利益、合理诉求能够得到满足, 利益受损的群众能够得到补偿。

5. 依法处置, 牢固树立法律权威

法治社会, 就是法律要在社会系统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并具有最高的权威,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所以, 要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 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诉求, 依法行使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惩戒个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 比如, 对没有利益受损, 打砸抢烧的泄私愤者, 对社会存在不满的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或刑释解教人员, 对一些采取极端手段报复周围人群或在公共场合滋事闹事者, 对教唆或挑动群众闹事以达到个人目的的别有用心者, 要从法律上追究其刑事责任。通过及时打击群体性事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 才能最大限度的震慑、警醒那些游走在犯罪边缘的人员。当然, 运用法律手段打击涉嫌犯罪时, 应该严格法律标准, 分层次处理。对于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或者危害后果不大的, 通过说服教育方法解决;对于影响大、危害大、后果严重的滋事闹事者要予以严厉打击, 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 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问题属实的, 有关部门要严格依法依规尽快解决。只有牢固树立法律权威, 才能震慑犯罪, 有效地遏制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政干部读本编写组编写.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政干部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1.

[2]孔令栋, 马奔主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1.

[3]杨俊一, 罗晓梅, 邓泉国, 主编.政府社会管理教程[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2.

[4]何增科, 主编.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9.

处置群体性事件启示 篇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阶段,新旧制度相互影响,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关系、利益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再加上国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导致各种矛盾大幅度加剧,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而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社会上的部分群体为了满足某种共同利益或表达某种共同诉求,临时聚集在一起实施的集体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的行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大致有:

1.效仿性

效仿性是指群体性事件具有示范和模仿的性质。部分群体性事件在刚开始发生之时,大部分限于少数人或者少数地区,随着事态的升级,影响的扩大,引起周边区域或相关者的心理共鸣。

2.反复性

由于群体性事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涉及到社会各方利益,因此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很不容易的,处置群体性事件很难一次性彻底解决。同时,有关部门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表面上虽然稳住了事态,防止了矛盾激化,但是实质上还是没有妥善解决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群体性事件极易再次发生,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处置好群体性事件将更加困难。

3.可转化性

由于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是多层次性的,所以群体性事件表现出极容易发生转化的特点。群体性事件通常由于行为性质的变化、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控制手段的变化而发生转化。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如果处置不及时、不合理,矛盾就可能转化升级,由局部问题转化为整体问题,由简单问题转化为复杂问题,由经济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

二、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1.滞后性

当前,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一些群体性事件没有具体处置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完善明显落后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这些规章制度对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不同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没有进行归类,对一些原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由于公安机关使用了错误的处置方法,使得矛盾激化而引发大规模对抗性群体性事件。

2.模糊性

当前我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相关规章制度中,有的规章制度过于原则化,实际操作性不强。这就直接导致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缺乏完整的法律依据,处置效能大打折扣。

(二)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不完善

1.处置预案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一般都制定了处置预案,但是这些预案过于简单和抽象,缺乏详细处理程序和处理手段,可操作性不大。而国外公安机关的预案中针对不同情况,却可以具体到警力使用的多少、武器的选择、路线的安排、队列小组的合作等,甚至天气、环境对事件处理的影响都考虑在内。

2.情报信息渠道狭窄

由于公安机关的工作性质,公安机关对社会上出现的社会隐患比较容易了解,但是公安机关不能完全掌握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这暴露出公安机关情报信息渠道不够广泛,这些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如果能及时被公安机关发现并有效处理,很多群体性事件在萌芽阶段就能被有效处置。

三、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一)健全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相关规章制度

1.填补规章制度漏洞

目前我国公安部可以制定规章制度将群体性事件定义为三类,一是内部矛盾型群体性事件。对于这种群众反应诉求之类的聚众上访、围堵单位等内部矛盾型的群体性事件,规章制度应当规定公安机关要慎用警械、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维护现场秩序,争取调解处理。二是内部矛盾转化为过激型群体性事件。对于这种现场发生过激行为的或者出现严重违法行为的群体性事件,规章制度应当规定公安机关必须迅速调集警力赶赴现场,依法采取措施、强制驱散、制止违法行为、惩治不法分子。三是政治型群体性事件。对于带有政治色彩或民族因素的群体性事件,或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民族群体性事件,规章制度应当规定公安机关必须迅速介入,及时处置,处置方式内外有别,对内要依法严厉处置,对外要尽量淡化政治方面的因素,防止境内外敌对势力挑拨群众与党委政府的对立情绪、煽动群众暴力对抗。

2.细化相关规章制度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规章制度存在模糊性,需要公安部对其进行细化。细化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相关规章制度是当前公安机关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规章制度中应体现以下原则:一是最小伤害原则。民警在处置过程中使用警械和武器要保持冷静,根据不法分子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性来合理使用警械和武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和避免人员伤亡。二是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指民警使用警械和武器时对不法分子造成的损害足以阻止其继续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限制民警使用警械和武器,并不是禁止民警使用警械和武器,而是在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人权之间取得平衡点。

(二)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

1.科学合理制定处置预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安机关应该按照不同环境,科学合理制定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预案,这些预案必须要指明处置原则、警力配置、方法步骤等具体可操作性内容,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模拟演练,通过演练和实际处置群体性事件,深入分析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处置预案,切实提高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2.拓宽情报信息渠道

情报信息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核心,公安机关准确掌握群体性事件的必要前提是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拓宽情报信息渠道,完善情报信息工作,从而把情报信息工作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的动态。把情报信息工作扩展到公安机关的科、所、队,提高民警的情报信息意识,广泛收集情报信息。

四、結语

上一篇:热烈的运动会作文下一篇:三比三看个人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