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墙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共14篇)
每个幼儿都有热爱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学习艺术的潜能.幼儿阶段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更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丰富的活动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使幼儿从中获得发展.在小班幼儿的音乐学习特点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幼儿他们对鲜明而有特点的节奏具有浓厚的兴趣,节奏性活动是幼儿阶段主要的音乐活动.因此,我们要利用各种不同的利于幼儿接受的方式来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幼儿的发展。墙饰是环境中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怎样能利用墙饰这样的方式,和幼儿进行互动,充分挖掘幼儿的潜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通常,幼儿园的音乐区都是以有关音乐的画面如:小动物唱歌跳舞的场景,利用音符等和音乐有关的形象进行装饰,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这就是音乐区,这就是音乐区的墙饰。这样做比较直观,一目了然,但是却忽视了墙饰功能的作用。怎样充分利用墙饰与幼儿产生互动,进行互动,更好、更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呢?我尝试了如下做法:
一、有目的性的对墙饰进行创设
由于本班的孩子是小班幼儿,因此对于节奏感的培养主要以感知为主。孩子们主要:通过听、唱、肢体表现和小的音乐游戏这样的形式感知音乐的不同节奏。在了解了小班幼儿对音乐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征后,因此,我创设了墙饰“真好玩”,目的就是使幼儿在和墙饰互动和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学习和发展,让幼儿在宽松的游戏氛围中进行节奏感的练习和培养。
二、注重墙饰内容的选择性应用
(一)小动物的.老师——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出示动物头像如:大老虎和小老虎,(大老虎和小老虎是和孩子们商量后选定的动物,因为今年是虎年,所以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虎比较多,孩子们认为这个动物比较熟悉)大老虎和小老虎表示的是音乐的强和弱。大老虎表示强音,小老虎表示弱音。这样做幼儿就会在模仿大老虎和小老虎的叫声、走路中更形象的感知节奏的强和弱。引导幼儿从中进行模仿和感知。
(二)“叫一叫”——幼儿喜欢不同形象的小动物,对小动物充满兴趣。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寻找来他们喜欢的采用不同形象、不同大小的动物头像,进行投放。幼儿根据“小动物的老师”这一栏目,模仿教师出示的节奏范例。可自由选择不同的小动物,模仿大小不同、形象不同的小动物的声音,从中感知强弱节奏的变化,这样做也是根据孩子的需要,由于这种直观、形象、可爱的动物造型的应用,孩子们对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很感兴趣。他们在游戏和操作中,在自然的状态下通过游戏根据大老虎和小老虎的范例对应不同小动物的叫声进行通过对不同动物叫声的模仿,更形象更生动的模仿感知和巩固节奏。
(三)“走一走、跳一跳”和“叫一叫”这个栏目目的相同,但是却突出了小班幼儿学习中需要动作伴随的特点,加入了运用肢体促进对节奏的感知的策略。幼儿可自由选择不同大小、不同形象的动物进行肢体的模仿,从中感知强弱及不同节拍。因为肢体语言同样也是幼儿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有些东西幼儿利用肢体语言能够更好的进行表达。在艺术活动中,同样也是一种艺术语言,艺术是形象语言,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所以艺术语言的形象性特征也使之成为幼儿表达的最佳方式之一。通过运用肢体的表现形式,幼儿可以更积极更形象地进行节奏的感知。
(四)“玩一玩”这个栏目自然的和亲子活动以及美工区相结合,孩子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废旧材料和家长以及在幼儿园的美工区进行小乐器的制作。利用制作好的乐器进行模仿,感知不同的节奏。
(五)“我做的”除了模仿教师提示的节奏型以外,幼儿在玩中也可以自由的进行创作,从中感知不同的节奏。这样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如:幼儿可以自由创造不同的小动物的叫声,不同小动物的行走和跳跃,利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自由的创造不同的节奏。从中获得乐趣,感受不同的节奏。
三、精心布置后所收获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五个环节,幼儿可以以自己喜欢的不同的方式进行音乐节奏的表现和感知。从感知示范节奏——感知不同动物的叫声——模仿不同动物的走、跳这样的肢体表现——利用自己制作的小乐器进行伴奏游戏的感知——我做的,产生自己创造的节奏,通过递进的形式使幼儿由易到难、由模仿到表现到创造来感知不同的节奏,从中积极主动的利用和墙饰的互动得到发展。
《大雨和小雨》是孩子们喜欢的音乐之一。
在和墙饰的互动下,孩子们体会着游戏的快乐以及墙饰所带给他们的“乐趣”。“雷电这边应该是大雨,乌云那边应该下小雨”,小朋友之间互相讨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分配着角色。
四、总结
一、 促使教师注重学生的内涵发展,拓宽教育教学视野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由此可见,任何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 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随笔作为教师教学反思的一种, 应该受到所有教师的重视。例如,笔者在教学《凡卡》一文时,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小凡卡过着衣不蔽体, 食不果腹的生活时, 突然有位学生站起来质疑: 既然凡卡生活在这样困窘的生活之中,哪有钱上学?他怎么又会给爷爷写信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把大家愣住了,一阵静思过后,有的说是爷爷教的,有的说是从鞋匠店里偷学的, 还有的说是碰到了一位好心的富人教的。面对此情此景,笔者引导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 寻找有理有据的答案。笔者私底下将这件事写成教学随笔,并从中体会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自主学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力量,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
二、 让教师在对比学习中不断成长,在反思实践中趋于成熟
教学随笔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如果一名教师从教数年, 但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佳, 那很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做好课后反思。教师只有经常写教学随笔,不断反思,才会不断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才会细致地、冷静地推理总结,才会在对比学习中不断成长, 在反思实践中趋于成熟。例如,笔者曾听过支玉恒老师的一节课, 将感触和所得写成教学随笔后, 终生受益:教师上课要始终面带微笑,语言极具亲和力,说话落地有声,教到感人至深处要懂得真情流露。
三、 让教师在成长旅途中提高境界,挑战自我,敢于创新
新的课堂呈现的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 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教师在上课下课的往返中, 要不断孕育新的希望,在白天黑夜的交替中,要不断寻思学生取得进步的良方。要知道,教师在反思和探索时,就已经登上了成长的阶梯。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审视、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 发挥应有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写教学随笔解释自己的教学活动, 分析教学事件等, 这实际上为教师提高境界,挑战自我,敢于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一次, 笔者班上的班长对笔者说:“李老师, 我发现你上课提问时总照顾那些学困生, 很少提问我们。”笔者猛然间想到,小班长的发问不仅仅是一位好学生不经意间的疑问, 也道出了她的真实感受。事后,笔者立刻写了一篇教学随笔, 警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上下求索,寻找一条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成长的发展之路。
每一个行业都有强者和弱者之分,但这并非是永恒的。强者只要满于现状,不求上进,终究也会变成弱者;弱者只要勤学好问,不断进取,终究也会变成强者。作为教师,我们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灰心丧气, 因为我们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重任。要成为一个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教师和适应社会新潮流的教师, 我们必须要有勤奋好学、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不甘落后于人的精神。事实证明,撰写教学随笔正是广大教师通向专业化成长的必然之路。
[关键词]主题墙;幼儿教育;西方文化
前言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幼儿只要接受幼儿园教育就会每天接触,幼儿的世界观的建立,社会化的加深,个性的发展都收到影响。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尤其墙壁是幼儿园日常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当瑞吉欧的教育思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我们开始接受和尝试“墙壁会说话”。它是一种全新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的具体展现,它是对我们已往的环境创设的挑战;它让我们对环境创设的目标、原则、策略进行了新的审视。为此,我们以互动墙饰为切入点,探索墙饰与课程、教学、幼儿以及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来实践“墙壁”与家长、幼儿的“对话”。
一、主体墙饰的设计和思考
幼儿园环境已不再局限于幼儿园内,它还包括幼儿园外的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处于这么大的环境中,必然会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产生疑问,这时教师应从与儿童的交谈中及时捕捉儿童的这些疑问,从中提炼课程的主题。结合新班入园教育,我们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可以把班级设计成工程角,医疗角,教学角,外语角等等,每一部分墙壁可以设计成一个主题环境,在这个主题环境里可以设计幼儿的自主表达训练。比如在工程角(积木摆放的地方)可以让幼儿体验自己是一个工程师,教师可以设计几句简单的描述,让幼儿模仿和重复。
主题墙随着季节要有更换,比如冬天即将来临,教师要让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变化,可以把班级的墙壁设计出冬季的大雪覆盖美景,可以设计出可爱的雪人的形象等等。可以让幼儿描述季节变换带来的变化,比如气温降低,比如一切覆盖上了白色,还可以让幼儿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构思、动手,不但获得了新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前所述的“多彩的秋天”。同样,当春天、夏天、冬天来临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让幼儿收集、交流、布置环境。随着不同季节的来临,教室的墙壁在孩子们手中不停地“说话”,而幼儿在布置中也深刻体会到了四季的含义和特点。
主题墙可以关注各种节日,比如国庆节即将来临,教室可以布置成某部分画天安门和火红的大灯笼,并画上国旗等等。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设计主题墙的样式,比如可以选择我们国家的地图,可以在地图上标注重要历史建筑,可以一起画天安门等等,让孩子们告诉大家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者喜欢的地方,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在相应的位置上插上自己亲手做的小国旗,让幼儿了解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二、中西文化主题墙的文化对比
主体墙上撰写名人名言是幼儿园很通常的做法,但这些名言警句基本都是中文,在外语教学如火如荼的今天完全可以在主题墙上写一些英文的名言警句,在学习英文单词和短语的同时,了解一点西方文化扩大幼儿的知识面。例如:Have courage follow your dreams,字面翻译是有勇气跟随你的梦想。这是时下最主流的世界观,是告诫人们时刻不要放弃,要拥有自己的梦想。可以在类似这样的短语上面配可爱的小狮子的图片,它梦想着长大以后向爸爸那样强壮。Dare to be different,字面翻译是敢与众不同。这是最典型的西方文化的代言,即突破传统,向传统挑战,勇敢的活出自我。可以在类似这样的短语上面配一只羽毛非常艳丽的鹦鹉的图片,它的羽毛实在是太艳丽太特殊了,但是要敢于与众不同,敢于拥有最不可思议的色彩。Reach for the stars,字面翻译是抓到星星。其实是说要有崇高的目标,同东方文化里的人要有雄心壮志,雄心勃勃。可以画一只可爱的长颈鹿,把头伸向高空,星星就在它的周围环绕。Hang in there,字面翻译是挂在那。其实是想表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意思,告诫人们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坚持到底才是取得最后成功的唯一途径。可以画一只小猴子用一只手臂挂树叉上。Always be yourself,字面翻译是永远做你自己。这句也属于最典型的西方文化的价值倾向,即注重个体,尊重个人等等理念。可以画一只小金钱豹,它满身满脸长满了奇怪的斑点,但是还是那么自信和可爱。Never forget that you are loved,字面翻译是别忘了我们爱你。可以画一只弱小的小动物被大家关注着呵护着。有大量的类似这样的英语短语可以选择,在选择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在名词和动词的使用时不要使用过多的抽象的词,要尽量使用具象词;第二,尽量使用日常的最简单的单词;第三,短语和短语之间尽量避免重复,以扩大幼儿的认词量;第四,尽量寻找代表西方文化核心内容的名言警句。
与英文主题墙向对应的汉语主题墙可以选择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或句子,比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勇恭廉等等,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之类的说教虽然有封建糟粕的部分,但是从积极的角度看,是阐述了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偏重于人的社会属性。西方文化以个体为中心,通过努力实现自我来回馈社会,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隐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幼儿园教师可以在中西文化的各个落脚点找到相关的对比,以丰富幼儿对整个世界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陈莎莉.带孩子走进传统文化的高远意境——关于幼儿园墙饰的几点思考[J].教育导刊,2002年06期
[2]潘吉星.中国古代的社会与科学[A].李约瑟文集[C]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刘红星.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孙学勤.浅谈幼儿园墙饰的创设[J].山东教育,2002年Z3期
[5]郭俊玲.韩国幼儿园印象(上)[J].启蒙(3-7岁),2011年05期
[6]俞水静.跋涉路艰险 风光却无限——探究幼儿园主题背景下主题墙创设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2年12期
[7]李莉,张峰.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山东电大学报,2008(02)
[8]杨超美.中美主流文化对比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J].河南社会科学,2001(05)
[9]高潇怡,庞丽娟.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03)
虽然我只是坐在下面听课,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位班主任教师是依据什么选择的呢?我不禁联想到另一个场景:早晨升国旗时,教师发现升旗手因病缺席了。“让我来吧!”好几个孩子跳跃着,争先恐后。教师的目光扫了一圈,用手一指,说:“你去升旗吧!”只见那个被选中的孩子兴奋地奔向升旗台,其他的孩子则悻悻然沉默不语。之后,落选的孩子们照常唱国歌、做早操,丝毫没有异常。看来大家都已经习惯于这样的选择与被选择了。
确实,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选择谁”这样的问题。同一个提问,选择谁来回答?每日升旗,选谁来担任升旗手?值日生工作该由谁先来做?游戏中出现争执时,该听谁的?谁来定规则?这类选择折射出不同班级的不同文化氛围,而和谐的班级风气与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息息相关。
当然,我们可以采取“轮流制”进行选择,如“轮流回答”“轮流表演”“轮流游戏”等,让孩子们轮流当值日生、升旗手,这样一个也不漏,一个也不少,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皆大欢喜的方法确实能够做到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件事都适合采用“轮流制”的办法,如同本文开头大师遭遇的选择谁当“模特”之场景,显然就无法“轮流”。但毕竟面对了,那么,该如何解决才好呢?
当下,诸如“以儿童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等教育理念都已被教师熟稔于心,在国家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反复强调要理解与尊重儿童,出现了许多如“保护”“接纳”“允许”等词语。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呢?
幼儿园的屋顶农场丰收了,教师带领中班的孩子们去挖土豆。孩子们一边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大声嚷嚷:“发财喽!发财喽!”土豆被挖出来了,教师让孩子们数一数究竟有多少个土豆,接着又说:“你们有38个人,一人一个土豆还有多的,怎么办呢?”孩子们回答说:“今天没来的小朋友,我们给他们留着吧。”教师又说:“但还是多了2个呀!”一个孩子想了想说:“婷婷和朗朗营养不良,让他们多吃点。”孩子们纷纷表示同意。
原来,一旦让孩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立刻会收获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现孩子想法和愿望的方法,才是真正能让孩子“口服心服”的办法。
在大师的课堂上,面对选择的难题,或许年轻的教师更在意的是在那一刻快速作出决定,让现场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故此情此景尚属情有可原。但我还是建议事后教师要记得“关注”,不仅应该有目的地去观察孩子们的反应,更应该深入思考,找寻今后应对此类“选择谁”的棘手问题的适宜方法,以此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育随笔:如何发挥幼儿成长档案的评价作用
结合小班幼儿的发展目标,针对幼儿成长档案,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将幼儿各个发展领域的作品及相关材料收集起来,通过对这些物品的收藏,促使家长对幼儿的学习过程进行一种客观的反思,并尝试参与到幼儿及主题课程的评价中来。成长档案的建立不但能激励幼儿积极从事各种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而且也可以将留在成长档案里的作品作为自己阶段性回顾的一个参照。
首先,充分利用小班开学前的两天新生适应活动时间,我们将吴江幼儿园肖菊红园长分享的“成长档案视频”播放给家长们看,让他们清楚地了解应该如何来制作孩子的成长档案,深刻地明白这本成长档案对于孩子成长历程的珍贵性。
其次,在平日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教师有机地将成长档案中孩子的作品内容(例如:我的第一幅画)安排在教学活动中,简单、高效地完成档案制作,并且教师及时地对于作品进行评价;教学活动中教师时刻做个有心人,紧抓孩子们趣味性高、意义珍贵的教学活动掠影,及时地将活动照片分享到班级博客中,以方便家长们选择精彩照片布置在成长档案中;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我们也及时地发放“主题活动评价表”,教师、幼儿、家长三者合一,详细、准确评价孩子的点滴成长,记录在档案中。
最后,教师对于家长的制作效果进行有效地反馈,给予肯定与指导,并通过家长之间互相阅览的方式取长补短,促进更多家长能够积极、认真地制作孩子的成长档案,充分发挥幼儿成长档案的评价作用。
从事教育十几载,从不敢懈怠,因为教育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不只是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它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命运。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教师成长感悟随笔,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教师成长感悟随笔
我每时每刻都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了敬畏,都在不断地警省自己,有没有尽全力,足不足够真诚,„„一路走来,总在反思,在这里,我愿采撷思海浪花里的那么两三朵,全为抛砖引玉,以与各位教育同仁共勉。
教师激情的源头活水是对教育、学生的爱。心中没有爱,试问,怎么能教育好学生、感动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转变。一个缺乏爱的教师就不可能充分理解人性。这样的教师,不会在心中有阳光,不会拥有教育的智慧和灵感;这样的教师,不会爱护、尊重学生的人格,缺乏对社会和人生的责任感。夏尊丐先生说过:“爱对于教育,犹如池塘之于水,没有水,便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便不能称其为教育。
所以,教师的激情源于对学生的爱,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孜孜以求,才能够精益求精,专心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吃透教材、熟悉教案、了解学生,正真成为教材文本和学生的“知音”;才能够每天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声情并茂地滋养学生的心灵。
教师幸福是个人需要满足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体验。教师有生理的需要,即物质生活的保障;心理的需要,期待尊重和爱的滋润,渴望心灵自由的空间;社会性的需要,有自我实现的梦想和追求,需要得到满足,教师才可能营构幸福的教育人生,凸显主体生命的意义,范文《见习教师感悟随笔》。
做为教师,当你对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自如时,那是一种幸福:当你不断进取,执着追求自己的教育信念时,那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教师的幸福是看到学生的毕业证书上,是节假日收到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
只有那些一直往前走的教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脚步;只有那些勇于付出的教师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时光;只有那些善于不断进去的教师才能登上教育幸福的天堂,只有那些执着追求教育理想的教师才能真正体验教育的幸福。
教师有了微笑,才能有师生心灵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使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时时并发出创新的火花。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体现出的是一种正确的教育理念。保持微笑,是自信、是乐观、是热情,是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希望;而这些,恰恰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洒向学生,也滋润着教师自己的心田;抚慰着学生,也愉悦着教师自己的心田。
教师,请保持微笑,莫以师道尊严代替微笑。做生活中真实的你,就能还给学生真实的生活。学会享受生活,才能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学会享受生活,才能呵护孩子的情感,关爱孩子的生命;教育才不会是驯兽式的冷酷,你关注的目光才会在孩子的心灵生起灿烂的太阳!
要学会享受生活就要珍惜、善待自己;敬畏生命,用生命点燃生命,力求使自己“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
美好的生活属于每个人,教师学会享受生活,让微笑永驻你心间吧
篇二:教师成长感悟随笔
在漫长的暑假过后,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期。在暑假期间,通过阅读中国师德手册一书,让我对教师的定义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而师德的核心就是爱,因为爱可以改变一切。只有当我们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真挚的爱,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教育,才可能有丰盛的教育果实。
本书的第四章提到,教书育人,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应该拿出无比的热情来对待和研究“后进生”。在场的很多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触,有时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不一定是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而是那些成绩并不突出,却与众不同、而且很有特点的后进生。成功是每个学生都渴望的,特别是“后进生”,应为他们更希望用成就感来使自己树立信心。这让我想起了曾经三班的学生王洁蕊。王洁蕊,一个皮肤白净很可爱的小女孩,却有着邋遢的行为习惯,她常常在音乐课上用嘴巴啃音乐书,更为震惊的是,课下她会去啃教室旁边的护栏,而且还留下许多口水,虽然我多次提醒教育,但效果甚微。因为她邋遢,成绩又不好,所以身边几乎没有朋友,这样子的后进生,大家都不愿意和她在一起。我对她的印象不仅仅止于此,她糟糕的课堂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成绩,让我直摇头。直到我接手三班的第二个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对她的印象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她尽然主动要求在我面前吹奏我布置的葫芦丝作业,当她完整流利的吹奏完整首乐曲后,我惊呆了,上个学期葫芦丝成绩几乎不合格的王洁蕊居然能有这样的进步。班主任朱老师和我说,她一有空就很努力的练习。在上学期的期末音乐考试中,她动听的歌声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和掌声。她微笑着,但是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个教师,我并没有给她过多的指导。虽然她其他科目成绩不好,但她却在音乐方面却有闪光之处。
通过这个身边的事例,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决不能放弃后进学生,应该拿出无比的热情来研究她们,挖掘她们的特长所在,对她们循循善诱,更加细心,更有爱心的去照顾她们,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只有当后进生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得的成功的喜悦时,才能树立起她们的信心和愿望,才能发挥出她们的特长。所以,我们一定要坚信,后进生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后进生的转换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这么的不可能。
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各位班主任、党员和檀枫小学的老师们在岱山高亭小学进行了教育教学交流,我们就“学生惹你生气时,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但几乎每位老师都提到,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应该保持冷静,不能够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批评学生。就我而言,如果在我的课堂上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会先坚持将课上完,在课后和这位学生进行耐心的沟通,询问其当时的想法以及产生如此情绪波动的原因。如果这位学生做的真的比较过分,在批评的同时也必须注意用词的委婉,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整个过程必须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但能让学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们也能够起到一个示范者与引导者的作用。每位学生都品性各异,学有高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无论是在处理细节的问题上,还是在把握大局的问题上,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以宽厚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的一切,这样我们才能够教好书,育好人。
一、自主学习———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
1. 在阅读中学习。
学习是终身的, 也是不断前进的必要的前提, 博览群书则是最好的方法。《学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书籍中的理论有科学的依据, 有详细的指导, 是教师实践必备知识;《纲要》、《指南》中的五大领域指导也尤为重要, 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认真阅读, 摄取营养, 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另外, 《早期教育》、《幼儿教育》等幼儿教育类书籍有着最新的幼教信息、理念及优秀、精彩的教学实例, 这些书对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 在培训中学习。
作为基层的幼儿园教师, 专业水平非常有限。在开展园本教研过程中, 我们一方面定期邀请专家名师来园指导, 通过专家名师指导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教学实践。另一方面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 采取短期外出培训、专家讲座、轮流外出观摩学习等方式, 园部也从时间和经费上提供保障, 让大部分教师都有获得学习提高的机会。
3. 在研究中学习。
参与课题研究可以使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反思能力、实施教育的手段、引导幼儿学习的方法及对幼儿成长的分析评价等这些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因此, 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 结合园部的总课题拟定子课题, 并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 研究案例、分析记录、发现问题。教师们不断地经历着观察、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的过程, 而这些过程反反复复, 也是不断调整与改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实践过程。
二、行动反思———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意识
1. 坚持反躬自问。
所有的反思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例如:在幼儿园经常会有一些捣蛋鬼做出一些违背常规性的行为, 当遇到这些问题时, 教师就应当反躬自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是孩子对常规缺乏理解, 还是因为自己交代得不清楚?或许是因为这些规则根本就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而我们还要维持这些常规的目的又是什么……只要经常反思总能找到真正的原因所在,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也就是在这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升的。
2. 开展案例交流会。
一个人的反思是有局限性的,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们除了参阅相关书籍和杂志以外, 每个学期我们都鼓励教师以课堂实践展示、录像、照片、ppt文稿等多种形式让大家交流与分享。通过这样的交流研讨, 不光是诊断教师教育行为的适宜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情况, 还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个案做出对比、反思, 提高分析、解读幼儿行为的技能, 从而“把好脉”、“下好药”, 达到“对症下药”的良好教研效果, 有效地改进教育行为。
3. 总结教学得失。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 我们鼓励教师要及时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发生的事件、自己的感想等, 这些都有利于教师抓住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 能在记叙中理清思路, 在思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效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逐步使自己成长为经验型教师。
三、同伴互助———教育实践中的集体智慧
1. 师徒结对。
我园年轻教师比较多, 为了给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建“扶手”, 使其迅速成长起来, 在园领导的支持下由专门的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年轻教师的带教指导工作, 在日常的工作中介绍幼儿园的情况、传授教学的要求、示范课堂的驾驭能力等, 让他们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尽快成为教学骨干。
2. 集体备课。
每周我们都有固定的时间, 按年级组进行集体备课活动, 备课范围也不仅局限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 而是想办法在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智慧、教师语言等进行拓宽, 在教学的反思、教学的环节的更改、教材的新解读等方面有所扩大。正所谓“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在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相互交流中, 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既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劳动, 又实现了新老教师不同智慧、不同经验、课程资源等多方面的共享, 提高了大家的合作研究意识。
3. 一课多研。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 我们要求每个教研组挑选三个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活动开展一课多研。在活动中, 大家结合真实的课堂场景相互学习、讨论, 甚至是争论。从“一课三研”活动我们认识到:从教材的选择到实施教学过程, 教师们在评课时能够用“新纲要”的理念, 深入地挖掘设计、且不断反思在活动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提出了整改的设计方案。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听别人上课、别人为自己评课、为别人评课, 大家畅所欲言, 谈出各自的想法, 也能从评课中找到存在的问题, 能够开始客观地深层次地剖析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教育行为, 许多老师发现了自身需要学习的地方, 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 找到了今后提高的方向。
4. 园际互动。
园际互动是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互助型教师培训活动。我们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参观优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与姐妹园结对联系、承办公开教学活动……园际互动充分挖掘了不同幼儿园的潜力和资源, 从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教师们也从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
教师,一个神圣的职业,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我深感身上责任二字的重大。
学校最近组织我们听课、评课。我学到了很多,也发现了很多,我发现:在上课时我和大多数的老师在上课时普遍存在着一个统一的现象,那就是老师教的太多而学生活动明显不足,一堂课有40分钟。孩子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前15分钟,可是后25分钟呢?我想老师应组织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上多多组织学生活动。可是在讲述的过程中,我们却往往忽视了这些问题。
新课标中要求我们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学生的听方面: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过于生硬,并且过多的重复自己或同学们已经回答过的答案,这样学生便产生了厌烦感,上课时的注意力往往也会发生转移,或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或产生走神的现象;说:说是写和做的基础,现在学生已经试着在说了,但说些什么?怎么说?却又不知该怎么下手,在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做适当的引导,比如:对课文内容的延伸,通过对人物的学习,你想对文中人物说的话,在课堂上的随笔,对一句或一段话的适当批注等。另外,我想,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我在上课时就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问题的方面,渐渐地,我欣喜的发现我的学生已经开始上课时提问问题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提问的范围太窄,语言过于单调,知识性欠缺等。我想应多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只有积累的多了,才能会说,而积累方面的问题就牵扯到读了。给孩子多一点读书的时间,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边读边做笔记,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会更广,自然在说的时候也就有话可说了,提问的问题也就会有深度;写在三年级开始边开始练习,但学生的语言依旧匮乏,有时说可以说出来但在写时却还是那么几个词,再多读书时,还要多记,多背多写随笔,这样才能有话可写,可是,在写时怎样把这些话应用到文章中,这是我面对待解决的又一难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可是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我们教师进行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现代的教学模式中教导我们,课堂学习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课堂实践,我发现学生主动性,学生的兴趣还是要靠学生的活动来带动,学生的兴趣需教师从课堂教学内容中激发,教师应在课堂中求变,大胆创新,把常规课堂变成游戏课堂,让学生从游戏中学习知识,培养主动性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听话,表达的能力。另外小组合作也是一个很好的调动所有同学积极性的方法,但小组合作却很容易乱怎样从乱中求有序,这就需要确立明确的活动目标,设置具体的任务,和具体的负责人,确立好小组内的组长、发言人、记录人分工明确让每一个人参与中来,这样,课堂秩序也就整齐有序了。
总的来说,课堂要活,要动起来,就需要教师有序的指导,减少非语文的教学方式,注重多种内容的整合将语言实践与情感结合在一起。而学生学习语文的进步,则应在学生的读中去发掘,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在默读中体味真情。
每次去幼儿园接孩子,许老师总是笑眯眯地竖起大拇指,说:“朱朱表现很好呀,蒙氏数学学得很棒!”所以,这次幼儿园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家长们互相交流、分享育儿经验,许老师就说要不你来分享一下朱朱学习蒙氏数学的一些经验吧!其实,对于蒙氏教学方法,我是不太懂的。仔细想想,朱朱之所以能很轻松地融入蒙氏数学,应该是得益于平时对生活的体验,而生活体验的获得,则得感谢他的那些好伙伴和好习惯了:
一、沙和水
孩子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玩沙玩水了。朱朱一岁多的时候,每次看到沙子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扑过去,这时我才意识到沙子对孩子的诱惑力有多大,于是便在网上淘了十斤决明子,放在一个大盘子里让他尽情玩耍,他每天都玩得不亦乐乎,似乎永远都不觉得腻。而对于水朱朱更是不陌生,洒水壶、小勺子、小水枪都是他的好朋友。请别小看这些看似渺小的沙和水,在铲啊舀啊的过程中,不仅让朱朱的手部精细动作得到了发展,也慢慢地培养了他的专注力。
二、亲子阅读
阅读是一种好习惯。亲子阅读,其实从胎儿就开始了。而朱朱最早接触的益智书籍,应该是《魔法早教》的贴纸,妈妈读题,宝宝寻找贴纸,然后粘贴到题目中。在两岁多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疯狂地做着贴纸,沉浸在做贴纸的.乐趣中,欲罢不能。就是从这个时候,他学会了认100以内的数字,并且能准确地翻到妈妈报给他的页码。同时,在玩贴纸的过程中,也锻炼了他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大一点的时候,他开始要求妈妈给他买他喜欢的书了,《黑猫警长》、《葫芦兄弟》、《三个和尚》、《喜羊羊与灰太狼思维游戏》等等,都让他爱不释手,每天晚上睡觉前,便成了我们的亲子阅读时间。从三岁开始,朱朱爱上了去市图书馆,每个星期都会有半天时间会在图书馆度过。
三、亲近大自然
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是最健康最和谐的教育方式。周末的时候我们经常带着朱朱去爬山、喂鱼,去认识大自然的风雨雷电,领略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朱朱一岁的时候,我们抱着他游了龙虎山;两岁的时候,背着他登上了三清山;三岁的时候,朱朱自己在庐山爬上爬下,爸爸妈妈和奶奶都累得不行了他却仍活蹦乱跳的。虽然孩子的记忆很短暂,虽然带着孩子出游很辛苦,但还是很值得,因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孩子的天性可以得到很好的释放,能够使他感受到世界的博大。亲近大自然对于孩子的情感发育、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都是有益的。
一、实施教育, 观察先行
(一) 在观察的基础上, 调整对不同层次的幼儿的指导。
幼儿在区角进行活动时, 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幼儿是否对所提供的材料感兴趣;材料所呈现的坡度是否适合幼儿的心智水平, 是否需要增加或降低坡度;材料的数量、大小是否合适, 可玩性是否比较强;幼儿是如何操作和使用这些材料的;幼儿在使用这些材料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有哪些独创的做法, 以此来分析该幼儿达到何种心智水平, 教师要如何为该幼儿提供合适的引导、帮助或适合他的“最近发展区”的材料。案例1:乐乐和星语正在美工角活动, 他们非常专注地根据墙面上所挂折纸的图示进行自主学习, 但是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我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 很快地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乐乐的问题是在第三步正方形的折法上, 而星语的问题是看不懂图示上“翻转”和“打开”的标记。为此, 我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不同的指导方式:对乐乐我则用手工纸更为直观地把所要折纸的第二步到第三步的折法展示出来, 帮助她解决了这个难题, 并鼓励她继续进行自我学习。而对星语我则把折纸图示中每个标记的意思逐一解释, 让她能看懂后再去尝试, 最终他们都成功了。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进程与发展速度各不相同, 因此, 教师应耐心而深入地观察区角活动中的每一个幼儿, 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强项和弱项, 优点和缺点, 以此来确定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而这也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为教育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 有效的观察需要教师学会忍耐和减少干预。
区角活动充分地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机会。但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 而应学会忍耐, 以便让幼儿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案例2:浩浩正在玩扑克牌, 媛媛走过去站在他的身边看。浩浩抬头看看媛媛说:“你到其他地方去玩吧!”媛媛不理他, 自顾自地拿起扑克牌说:“这张牌错了, 方块5不能排在红桃6下边, 你不会, 让我来!”浩浩伸手去抢媛媛手中的牌, 并说:“这里我在玩, 你走开!”媛媛抱紧双臂, 护着手中的牌, 并说:“你错了, 让我来!”“老师……”浩浩大声地喊着, 并用求助的眼光看着不远处一直在观察他们的我。我并没有马上走过去, 只是打了一个安静的手势。浩浩见我没过去, 朝着媛媛瞪圆了双眼, 理直气壮地说:“老师说过的, 这个游戏只能一个人玩, 你要玩的话等我玩好了再来。”媛媛看看我, 又看看浩浩把牌扔在桌子上, 咕哝了一句:“那你玩好了给我玩。”便走到其他活动区玩了……在这一过程中, 我看似只是一个旁观者, 但事实上是给他们创设了一个无形的自我体验的空间, 以使他们在冲突中或学会保护自己, 或学会调节自己过度的行为, 以适合的方式与他人相处。试想, 如果幼儿间一发生争吵, 教师就急于以权威的角色替他们作出这样那样的安排, 幼儿的亲身体验又从何而来?长此以往, 只能使幼儿养成告状, 依赖成人的习惯, 不利于其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二、尊重幼儿, 倾听幼儿心声
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我从一个学生转变到老师的角色,开始难免有些不适应。而且自己并不是幼教专业毕业的,虽然自己很喜欢孩子,但是对于幼儿教育这块来说相当欠缺,因此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自己也有了一些想法和体会。
在没有进入幼儿园时,一直以为这个工作应该不是太难做!和孩子们一同玩耍是件非常快乐、幸福的事情。当自己真正涉入的时候,才发现幼儿教师这份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幼儿是未来的希望,幼教的工作是在启发幼儿,并从生活到学习上的引导过程,涉及了很多领域,并不是象中小学教师教单一的课程,更注重的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发展问题,这需要我们在各个幼儿的一言一行中慢慢去了解他们,以寻求到最适合教育他们每个人的方式。
现在幼儿教育开设的课程也很多,对于我这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更是一个挑战。幼儿的教育必须寓教于游戏中,这样才能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就拿语言课来说吧,第一、二两节课课后我发现我准备的不是太充分,缺少了吸引幼儿“眼球”的东西——没有什么挂图、录音等可以让幼儿更直观、更容易接受的辅助教材。后来的一次语言课,我就准备了点小道具,课间我也让几个幼儿参与分角色对话,表演这个故事。这样一来,整个课堂的气氛也活跃起来了,把语言和表演相结合,孩子们听故事、参与表演更能理解整个故事的内容,又培养了孩子们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有时候他们的回答、表情、动作等都很出乎我的意料,这些都让我自己对孩子有了更深的感受。
作者:道南小学 米丽
阳光一班,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有57棵茁壮成长的小苗,每一棵小苗都是那样与众不同。每次和你们在一起学习、游戏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你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坚信你们都是纯洁无暇的天使,赐予我快乐和对你们无止境的爱。我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颗纯净的种子,在爱的沐浴下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先来说一说让老师傻傻分不清,奇特的“双胞胎”小苗。蒋一诺,蒋一凝;刘宇兵,刘翼兵;董浩伟,董浩杰。每天一样的发型,一样的穿着,就连说话时的表情、声音、动作都一模一样。经过我的仔细辨别,鼻子两边各有一颗痣的是董浩伟,没痣的是董浩杰。个子高的是刘宇兵,瘦小的是刘翼兵。可是,蒋一诺和蒋一凝至今我也没有分清,到底哪里不一样呢?“蒋一凝,这个问题你来回答。”“米老师,我不是凝,是诺,今天我俩的裤子不一样,你看裤子就能分清我俩了。”心想:好吧!老师叫错就错了呗!这点小事非要每次纠正!
“社交王”牛捷宁。课间你在每个代课老师之间游刃有余地穿梭,忙碌着,一张抹了蜜的小嘴叭叭的,把老师哄得特别开心。“米老师,你咋啥都会?唱歌、跳舞、画画、弹琴,样样都行。” “米老师你太漂亮了,我好喜欢你。”“米老师,我每天就在楼道门口迎接你,你是我的神!”天哪!我已经飘飘然快成仙了。
“小才女”赵宸萱。课堂上有你声情并茂地朗读,舞台上有你优美的舞姿,学习上你是同学们的榜样,元旦联欢会上你又变成美女主持人,你以自己的才华赢得了同学们的青睐!老师给你点赞!
“机灵鬼”赵林泽。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圆脸、大眼睛、单眼皮,平时眼珠总是骨碌碌地转,别看他的嘴巴小,上下嘴唇一碰,说出话来清脆响亮,还充满了智慧。 只要老师的眼睛往地上一看,他马上弯腰低头,手脚并用。干啥?剪纸片!哈哈!
“沉思者”丁紫哲。课堂上总是一副思考问题的样子,不知道你的小脑袋里到底再想啥。在你不爱说话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天真、无邪的心。我再三努力也没解决你平翘舌分不清的可爱!“sì jì、shìjì,米老师,我妈妈也给我教不会。”一脸的无辜,自己先乐了。呵呵!其实老师早已经被你的天真打败。
“智多星”王晨阳。酷爱读书的你,眼镜下面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个非常聪明,非常帅气的小男孩。课堂上经常能听到你富有“创造性”的发言。葫芦丝,下棋样样拿手,不愧为我的弟子。嘻嘻!
57棵小苗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聪明漂亮、舞姿优美的美女万佩希、王可馨、谢丹;写的一手好字的王硕、赵梓桐、刘静雯、潘欣怡;恬静文雅的温舒蕾、阮可心、张雯、沈星;虎头虎脑的牛子奇、王浩然、武泳吉、吴攸;帅气十足的李煜呈、陈俊熙、朱宇轩、何文举;乖乖女杜佳莹、杜凌宣、黄煜婷、张艺菲、王丽雅、汪子涵;热心肠的赵研、张睿伊、雒子轩、王志杰;非常有礼貌的胡舒轩、胡沛滋、师梓毓、丁亦菲、毛思彤、魏煜菲;热爱班集体的杜欣悦、王然、孙金田、王嘉杰、王欣瑶、张金辉、李子豪。
“体育之春”强健了你们的体魄,操场上踢毽子的、跳绳的、打篮球的、踢足球的,你们快乐的像一群小鸟,还有那韵律欢快的藏舞课间操,瞧!一个个跳得多带劲,老师都被你们感染了,我们一起舞起来吧!
“艺术之夏”57棵小苗光荣的成了少先队员,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飘扬,自信、自豪,精神抖擞。舞台上,你们快乐地歌唱,尽情地舞蹈,像可爱的精灵降落人间。 书法展,你们闻到了墨香的味道,懂得了学习书法需要耐心,要持之以恒。绘画、手工展,原来只要我们肯动手动脑,笔、颜色、纸、废旧物品……都会在我们的双手下像施了魔法一样创造出完全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读书之秋”你们每天快乐地阅读,积极分享自己读书的喜悦,我们有了自己的`读书小报、阅读记录卡、精美的创意书签,大家都争着上台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科技之冬”会跳舞的机器人、科技绘画展、讲科学家的故事、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科技开拓了你们的视野,让你们领略了科技的神奇。一个个科技小制作在你们的小手中诞生,亲自参与科学小实验,声情并茂地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哇!你们咋这么厉害,老师不得不佩服,老师相信只要肯动脑多动手,你们都是未来的发明家。
安全牢记我心。这一年我们学到了丰富的安全知识,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火防灾、防地震等等,哇!我都可以当小小安全员了!
6月14日 星期四 晴
小区附近新开一家咖啡馆,据说很有情调,中午约上两闺蜜去坐坐。
一进门,耳边传来悠扬的钢琴曲,昏黄的灯光,考究的桌椅,精致的小盆栽,还有各种精致的小摆件…
感觉这地方还真不错!我环顾四周,转头被楼梯边一整面的书墙吸引了,暗想,还真是与众不同啊!除了图片馆,还没有哪个地方有这么多书呢!各种典集小说杂志排列有序,像是一排排整装等待检阅的战士!
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氛围,在闲暇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又或者是一个人坐在窗边,听着音乐,一本书一杯咖啡,那定会是一段惬意的时光!
品着咖啡闲聊的间隙,我忍不住走向那面书墙,取出一本书来。咦!感觉不对劲,拿在手里好轻,并无一本书应该有的分量!打开一看,难怪!它原来只是一个模型,一个做得很逼真的书的模型!
尽管它足以以假乱真,如果不是近距离接触,没有人会怀疑那是一本假书。但是,它却是一件毫无内涵的纸壳做成的装饰品。就似那些蜡像,可能外型与真人无异,但它并无人的灵魂,只是虚有人型的物质,你能说那是一个人吗?
我心一沉,把那东西放回原处,又抽出旁边的“书”,结果,一连几次,拿起又放下,无一例外,这些厚薄不一图文各异的“书”全都是空心的装饰品!
哎?我带着微微的失望回到座位,闺蜜问我“没找到喜欢的书?”“找是找到了,但都只是假书,一些,书壳而已,而且全都是!”我无奈地撇嘴苦笑。
“这…这样也可以的?”她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天哪!我一直以为那都是真的,好多人都以为是,我一些朋友都还在说这书墙!”
“嘿嘿!有些东西只适合远观不可近触,否则就会颠覆你的想象力!”我笑道!
就比如,一个女神般的妹子,你近距离接触,发现她卸妆后的满脸雀斑;摄影作品中的人间仙境一般的大草原,你去到却发现遍地的垃圾和牛粪;你羡慕某人的优渥生活,却不知道人私底下的艰辛的屈辱;某些行业所谓的大神,你却发现他只不过善用套路,干一些不能见光的勾当?
我是今年新工作的幼儿教师,在师范学习了五年,学到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学得了一定的技能技巧,自以为对幼教有了相当的了解。当我满怀自信,踏入幼儿园的大门时,才发现,自己懂得的仅是一些皮毛。幼儿园是那么的生动活泼,而我在校所学的是一些文本化的基本理论。一下子我迷失了方向,不知怎样才能
找到理论和实践的交点。[文章-http:///找范文,到]
在我面前的是一群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对幼儿园有着好奇和陌生,正如我一样。我们彼此迎接着对方的到来。新学期的前几天,孩子们对幼儿园有着诸多的不适应,他们用哭来宣泄他们的情感。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孩子们玩,吸引他们的注意;用双臂来拥抱他们,擦去他们腮边的泪水;不断的点头回答他们:宝宝吃完午饭睡一觉,醒了以后玩一会爸爸妈妈就来接了。“用话语给他们安慰。当傍晚孩子一个一个接走,关上教室门才发觉,手臂有酸胀的感觉,喉咙不太舒服,一股疲惫感涌了上了。不禁反问自己,为什么和孩子一整天我不觉得累,孩子走了反而觉得累呢?一段时间以后,我找到了答案:孩子们是一群幼苗,在我的注视和影响下成长;我的教育生涯也像一棵幼苗,伴随着孩子一起成长。
听音乐。孩子们很喜欢听着钢琴声一起唱歌,听着音乐一起做动作。看着他们点头拍手若有其事的唱歌;伸胳膊伸腿跳着自己的舞蹈,才知道他们是这么喜欢音乐,音乐让他们自由的表达着自己的情感,才知道音乐是他们的摇篮。出于孩子们的热爱和自己的喜好,我和孩子们一起做着和音乐有关的事:晨间活动时在教室放着世界名曲,一起欣赏美妙的音乐;游戏中一起拍手打节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饭前饭后放着悠扬的音乐,用耳朵仔细聆听;活动时随着音乐一起快乐的舞蹈或进行表演……虽然知道这些事情我做的是对的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但我还不能将这些事情系统的组织起来,希望孩子们能够支持我的探索。
数学活动中的闲暇。数学活动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是严谨的。尽量让每个孩子有一份学具,给他们平等的机会锻炼。当孩子们一起体验或评价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边的小朋友在操作那边的小朋友在说话,那边的小朋友在操作时这边的小朋友又在说话,显得整个活动有些杂乱。分析原因:孩子没有错!不是他们不想听老师说话,而是老师不和他们说话,让他们有了一段无事可干的时间。问题出在活动结构上,有必要调整整个活动的设计,尽量的面向全体孩子,让每个孩子看待老师的眼睛听到老师说话。孩子在活动中学习,学习体、智、德、美、劳,学习成长;我也在活动中成长,学习如何设计活动、组织活动,如何对活动进行反思。
家园联系本。星期五要让坐接送车的孩子将家园联系本带回家,在写联系本是发觉有两个孩子的情况我不了解,脑子里浮现出他们的形象却不知道写什么。原来在无形中我忽略了某些孩子。这些孩子属于懂事、平凡的一类,不会以调皮来吸引你的注意,也不会以机智来吸引你的目光。平时自己玩耍或和小朋友一起玩,很少和小朋友打架。在你批评的对象中很少有他们的名字,在你表扬的对象中他们也不会频繁的出现。这是一类差点被我忽视的孩子,但是他们在班级中却占了很大的比例。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了自己的失误,很庆幸!我可以及时纠正!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关心孩子的每一天,积极的和家长沟通,更深入的了解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听故事入睡。孩子们在家习惯了有大人陪,有玩具有依恋物,在幼儿园午睡有着诸多的不习惯,没大人陪,没依恋物,因此在睡觉时有的孩子哭闹着要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偶尔给他们讲了个故事,发现孩子们马上就没有声音了,注意力很集中的听我讲故事,吵闹的房间一下子安静下来。听完故事孩子么南京了许多,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第一次给孩子们讲故事效果就这么明显,可见这是个让孩子安静入睡得好办法,逼近能使他们的心情平静下来,还能够丰富孩子的经验和语言表达。这个小小的发现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是自然人,在幼儿园阶段慢慢学习作社会人,慢慢学习懂规矩遵守规则。我是孩子的引路人,应哟你记得方式引导他们,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游戏化的方式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在游戏和故事中成长。而不是用消极的方式呵斥孩子,如,午睡时摆放鞋子跟孩子说:鞋子也要睡觉了,赶快把他们藏到床底下,让他和你一起睡觉;排队时和孩子一起开火车……
犯错。在自由游戏时,小远跑过来跟我说他没有玩具。小远是个月份很小的孩子,很天真也很调皮。我让他自己去找玩具,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也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当我再注意到小远时,他在和小朋友抢玩具我没有立刻阻止他们,适当的争吵有利于孩子提高解决
问题的能力。只见小远生气地把玩具扔远了。过了不久又见小远在抢小朋友玩具了,心里顿时有些生气:老师的话到底有没有听,怎么三番五次和小朋友抢玩具。走过去教导了一番,把玩具给了另一个小朋友,小远一声不响的站在那里,脸红红的。转身的刹那我忽然意识到小远抢玩具是因为她找不到玩具,是材料投放不够不是故意要抢。认真的解读了这份错误,我不再埋怨小
远的调皮。小远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地得到玩具,我从中学到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犯的错,以一种宽容信任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拿球。在一次分辨红绿颜色的游戏中,我让拿绿球的小朋友来排队,拿绿球的小朋友都过来了,峰峰拿的是红球,他偷偷地来到我身后,从篮子里换了个绿球来到队伍中;当我让拿红球的小朋友来排队时,他又偷偷的把手中的绿球换成了红球,两次都成功时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只当没看见,试问有几个孩子能有他这样聪明的狡颉呢!这正是孩子的机智呀!这样的孩子很聪明也很让人头疼,因为他们往往很调皮。不过只要他们的举动不影响活动的进行,就让他们的小机智尽量发挥吧。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如果画上了相同的画,那么再漂亮的画也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尽量的让他们呈现出不同的图案不同的色彩。因此,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会变得活泼有朝气,为今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的我还不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但在我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会将你们的闪光点逐一地挖掘。
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和孩子们都在适应和探索,孩子们能够愉快的来上幼儿园,在幼儿园快乐的游戏;我似乎明白了理论和实践的交点在哪儿。我的又一个学习生涯开始了,第一个目标:和孩子一起成长,把我在校所学的知识和这些可爱的孩子结合在一起。
【成长墙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推荐阅读:
幼儿教师个人成长记录06-05
幼儿园大班教师成长总结06-09
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09-20
教师成长随笔10-18
幼儿班快乐成长10-10
幼儿园成长记录06-06
优秀的幼儿成长故事06-20
读幼儿成长档案有感07-06
幼儿园小班班主任个人成长计划05-26
幼儿园宝宝成长记录册老师评语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