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作业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业(精选12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业 篇1

第 次

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们都说啄木鸟是勤劳的树医生。啄木鸟的嘴又尖又硬,好像一把凿子。舌头又细又长,舌尖上长着钩子。啄木鸟发现树皮下面有害虫,就先把树皮啄开,然后伸出带有钩子的舌头,再把害虫一个个串在舌头上,最后把唾液把小虫和卵都带出来。

1、第二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第四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短文中打比方的句子。(1分)

4、找出表示啄木鸟捉虫顺序的词,写在括号里。(2分)

()→()→()→()

5、读了这段文字后,谈谈自己的感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留学。由于当时中国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留学生常常受到别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动

激怒)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地说

先生

你不是说中国不行吗

那好

我代表我的祖国

你代表你的国家

我们比一比

等到学习结业时

看看谁才是人才

谁是蠢才

从此,徐悲鸿学习更勤奋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的时候,常常是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时间不出来。德国画家达仰非常(高兴 喜爱)徐悲鸿,他从这个中国青年学生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和对未来的信心。他主动邀请悲鸿到他家画室里画画,并亲自作辅导。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美术界引起了轰动。这时,那个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1、把括号里不合适的词划掉。(1分)

2、给第三节没加标点的部分,加上标点。(3分)

3、写出第三节的意思。(2分)

第三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志者,事竟成”是指(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上“√”。(3分)

(1)深.造:①距离大()②时间久()③程度深()

(2)临.摹: ①到()②将要()③靠近()④模仿()(3)歧. 视: ①不平等()

②不相同()

③岔路()

6、“从此,徐悲鸿学习更加勤奋了。”(2分)

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7、徐悲鸿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在正确选项后打“√”)(2分)

A、他有为国争光的决心。

()

B、他不想让别人说他是蠢才。

()

C、著名画家的指导。

()

D、他学习非常勤奋,经常去临摹名画。

()

E、他很幸运。

()腊品小学三年级阅读作业

第 次

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说它粗壮,确实也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的,同学们最爱在大树底下游戏、玩耍。一阵阵风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响,似乎老槐树也同我们一起发出欢呼。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过分.(fēn fân)树干.(ɡān ɡàn)树冠.(ɡuān ɡuàn)似.乎(sì shì)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树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段有几句话,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里打上“√”。(1分)

⑴三句()

⑵四句()

⑶五句()

⑷六句()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3分)

高大的()

笔直的()

茂密的()巨大的()

绿色的()

灰褐色的()

5、根据原文填空。(2分)

说槐树高大,一点也不过分,是因为()。说它粗壮也确实够惊人的,这是因为()。

腊品小学三年级阅读作业

第 次

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片断,回答问题。(21分)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竹子是怎样生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萌发。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是,这时候,常常因土壤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顶土而出,一天能长高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们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给多音字组词。(4分)chánɡ()zhuǎn()ɡān()cánɡ()长 转 干 藏 zhǎnɡ()zhuàn()ɡàn()zànɡ()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3分)(1)尖尖的竹笋破.土而出。()①打败 ②使分裂 ③损坏

(2)春笋吸足了水分,顶.土而出。()①从下面拱起 ②对面迎着 ③担当 ④顶替

(3)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①使人满意的 ②自愿 ③甜

3、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3分)吸________ 干燥__________ 开始_________

4、竹子的用途有哪些?请在文中用“~~~”画出。(2分)腊品小学三年级阅读作业

第 次

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5分)

狼着急了,赶忙说:“请您相信,我的的确确是狗。不信,你看我还会摇尾巴。” 狼把尾巴使劲摇了几下,扑扑扑,把陷阱里的尘土都扫了起来。老山羊看到了这条硬尾巴,心里完全明白了,就说:“你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你干尽了坏事,谁也不会来救你的。”

狼终于露出了凶相,咧开嘴,龇着牙,对老山羊恶狠狠地叫嚷:“你这该死的老东西!不快点过来,我就吃掉你!” 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说:“你不会活多久了。猎人会来收拾你的。”说完就走开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着急()赶忙()凶恶()轻蔑()

2、狼摇尾巴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山羊看到了这条硬尾巴,心里明白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3、听了老山羊的话狼终于露出了_________,________嘴,_______着牙,对老山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叫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老山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看了狼一眼,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完走开了。(4分)

4、你认为老山羊做得对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春天的钓鱼台美极了。清澈的河水潺潺(潺chán: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地流着。两岸都是茂密的树林,树枝在微风中摇曳(摇曳:摇摆动荡),好像在欢迎我们。小山坡上开遍了各种颜色的花朵,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像绿色的地毯一样。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话。(1分)

2、第一句话总写春天的钓鱼台美极了。二、三、四句话分别写了河水、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2分)

3、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5分)

清澈—— 茂密—— 摇曳——

4、文中有一个比喻句,找出来写在下面,回答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句话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业 篇2

第一步:精心设计, 奠定口头作业实效性的基础

1.根据教材内容, 设计形式多样的口头作业。作为语文作业, 我觉得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的潜在功能, 使作业真正起到巩固和延伸教学的功能。尽管口头作业在内容上较宽泛, 但不能天马行空, 与教学内容无关。同时, 语文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要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来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在学完二年级下册关于“春天”这一单元课文后, 我围绕“春天”这个主题, 设计了“我要找到你”、“和春天留个影”、“我是春天的小画家”、“我要在春天播种”等系列口头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 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真异彩纷呈。有的把踏青时看到的美丽春景拍下来, 照片中绽放灿烂笑容的学生, 仿佛他们就是春天的小天使;有的找来好词佳句、诗词对联来赞美春天;有的制作了一张精美的手抄报, 表达对春的热爱;还有一些小朋友把自己种的小植物也带到了教室, 与其他同学分享春天耕耘的喜悦……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 学生不但加深和拓宽了和对“春天”的理解, 而且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真可谓一举两得。

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设计趣味性作业。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 喜欢新鲜, 好玩的事物。因此, 老师要设计一些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富有趣味性的作业, 让学生看到作业就来劲, 就跃跃欲试爱罢不能。在教完一篇课文后, 我一改以前读读背背的老套路, 总是设计一些有趣的口头作业让学生动一动, 看一看, 想一想, 听一听, 问一问, 查一查, 说一说, 唱一唱, 演一演,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知识, 在享受中学会知识。

3.根据学生的差异性, 设计自主作业。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自主”作业就是让学生根据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个人的兴趣, 自己到诸多作业“超市”中去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作业, 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设计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完成的作业内容和形式。

记得还是上个学期的事, 一天快要接近放学的时候, 我突然想为何不把“一成不变”的作业变成学生“灵动自主”的作业呢?思考了一下说:“同学们, 今天的作业由你们自己来布置吧。”“耶!”全班都轰动, 当家作主的感觉就是不一样。随后纷纷举起手来, 有的说做生字卡片, 有的说和爸爸妈妈进行朗诵比赛, 有的说给生字宝宝找朋友……“那好吧, 今天你们就做你们自己布置的作业吧。”又是一阵欢呼, 随后如小鸟般飞出了教室。第二天当我上新课时, 觉得很多小朋友都预习充分。在惊喜之余, 我还是问了平时作业比较怠慢的几个学生都做了些什么作业, 完成的怎样, “自己布置的作业当然会认真完成啦!”他们的回答让我彻底放心了。

第二步:有效指导合作完成, 让口头作业有的放矢

一直以来, 由于口头作业的随意性大实践性强, 内容涉及面广, 所以学生操作起来有点难, 完成的效果不会很理想。因此, 我们应该好好思考如何使学生有效完成口头作业。我想做到两点很重要: (1) 方法上要指导, 关键地方要点拨; (2) 多方合作, 共同完成。在学习新课文之前, 老师总会让学生查点资料, 可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无疑是件难事。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经常引导学生可以从哪里获取资料, 告诉他们可以翻阅图书, 如他们接触较多的《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新华字典》等;也可以请教他人, 如父母等对该知识了解的长辈;当然在现代信息社会, 最便捷的就是从网络中获取。在“大语文”观念下, 低年级的有些口头作业需要走向生活, 实践性很强, 但靠学生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 这就需要多方面合作完成。

第三步:多元化评价, 推进口头作业的实效性

(一) 评价主体多元化

由于口头作业随意性较大, 所以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也有点难度, 但是如果作业的评价不到位不及时, 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不能真正发挥作业的作用。着眼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口头作业评价中, 家长、学生自己、同伴、教师等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

1.家长参与作业的评价,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老师经常会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口头作业, 如看课外书10分钟, 但是因为低年级学生贪玩, 有些调皮的学生就会忘记做或干脆不做。对此, 可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让家长成为作业评价的参与者。我是这样做的:把书中最精彩的地方读给或讲给父母听, 让爸爸妈妈把点评记下来。家长在评价学生作业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而且家长也能主动关注自己孩子学习情况, 使他们能较好地配合教师帮助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自评, 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参与作业批改, 就是要求学生做完作业后, 自己检查, 自己评价自己的作业。如:我是认真完成作业的给自己画一颗漂亮的“闪闪红星”;我觉得自己完成的不错再奖励自己一面鲜艳“红旗”。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 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 提高作业的质量, 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增强自信心。

3.同伴互评, 一起进步

同学们在相互评价中学会欣赏别人, 懂得反思自己, 从而促进学习上的主动发展。有一次我布置了“我是小小朗诵家”的口头作业, 即让学生练习朗诵《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这首诗。到了评价阶段, 我先让学生上台来朗诵, 再引导学生该如何评价诗歌朗诵, 然后我让学生把预先发给他们的小花送给你觉得朗诵最好的小朋友, 谁得到的小花最多, 谁就是“小小朗诵家”了。

4.教师评价, 点石成金

教师对学生口头作业的评价不但要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促进学生对自己知识的反思和内化, 同时还要像徐徐清风, 推波助澜, 激励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所以在平时的作业评价中, 我除了让学生知道自己作业的优缺点, 启发对知识和能力的理解和运用, 更多的是激励他们, 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二) 评价内容多元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从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再说, 低年级语文要注重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所以, 我对学生口头作业的评价内容也是多方面的, 包括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运用, 尤其关注学生的作业态度和完成作业的兴致。

精心设计作业, 使语文口头作业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有效指导和多方面合作, 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多元化评价, 赋予作业生命的色彩。我想只要我们老师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 平时多花点心思, 语文口头作业一定能成为低年级孩子们的心头之爱。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对口头作业的兴趣, 使作业真正起到联系知识的作用, 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活动空间, 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笔者从“设计”、“指导”、“评价”三个步骤, 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 来谈谈如何落实低年级语文口头作业的有效性。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业 篇3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三、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发愤 乐坛 享受 不屈不挠

B. 码头 撕裂 游厉 人山人海

C. 赠送 沉寂 残生 波涛滚滚

四、按要求答题。(20分)

1.请你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a.扶老携幼( ) ①带, ②提着, ③拉着手。

b.惊叹不已( ) ①完成, ②停止, ③已经。

c.严阵以待( ) ①等待, ②对待, ③停留。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倾诉 倾注

①好久不见,大家在一起尽情地( )。

②妈妈将毕生的精力( )于教育事业。

增强 增进

③他为( )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的工作。

④知识( )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心( )诚服 ( )臂一呼 ( )经风霜

夜以( )日 互通( )( ) ( )定自( )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①化险为夷(含有反义词)

②奇珍异宝(含有近义词)

③浩浩荡荡(AABB式)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阿炳非常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②请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比喻句。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业 篇4

一、积累运用

1、我能选出读音完全正确的那一组,将序号写到括号里。(2分)()①蒸发(zhēnɡ)尽管(jǐn)几乎(jǐ)因为(wei)②远古(ynǎn)盘子(zǐ)箭法(jian)较好(jiǎo)

③热量(lanɡ)预防(yu)杀菌(jūn)黑暗(an)

2、我会看音节写词语,还能写好。(8分)zēnɡ tiān si yǎnɡ yě lian wǎnɡ luo

jiǎ ruo bian bu ren yān xī shǎo

3、比一比,我能组成词语。(4分)赏()博()旅()jiāo()

裳()搏()旋()jiao()

4、我也会像这样写。(4分)例:动静 爱憎

5、我也会写这样的词语。(6分)好聚好散:

四面八方:

面面俱到:

南辕北辙:

6、我知道括号里填什么词语合适。(6分)郁郁葱葱的()滔滔不绝地()眼睛睁得()零零星星的()和颜悦色地()拳头握得()

7、我先选一选,再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尽:①完;②全;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1)商场里各种商品应有尽有。()(2)她用尽力气才把桌子搬开。()(3)赶车人向马狠抽了一鞭子。()(4)所有机器齐开动,很快就把水抽干。()

8、我能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10分)①“长河渐落晓星沉”一句中,“长河”具体是指()A、很大的河 B、长长的河 C、银河

②“碧玉妇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是出自于贺知章的

《 》其中“妆”的意思是:()。

③写出一句积累的比喻句。

○4补充诗句。,穿尽红丝几万条。

不知细叶谁裁出。

花有重开日。张飞穿针。,冰在薄处裂。背上的羽毛像。

二、阅读(一)课内阅读(12分)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的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冒”字原意是指液体或气体往外或往上涌。在文中是形容

,它可换成 这个词。

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来表示荷叶多的词语是,用来表示荷叶颜色的词语是,用来表示荷叶形状的词语是。

3、选择正确的答案,将题号写在括号里。(1分)这段主要写的是:

①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③荷花开了,显现出各种美丽的姿态。

4、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2分)

5、这段话中写荷花开放的样子各不相同,请按提示摘录句子。(3分)半开的荷花:

全开的荷花:

含苞欲放的荷花:(二)课外阅读(14分)课外阅读

送给自己的礼物

有一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老板,说自己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好好地享受天伦之乐。

老木匠的手艺远近闻名,老板板舍不得他走,再三挽留,可是老木匠去意已决,不为所动。老板只得答应他,但希望他临走前再帮忙建一座房子,老木答应了。

在建房子的过程中,大家都看得出来,老木匠的心思已不在工作上。选料不像以往精打细算了,用料不那么准确了,木工活也有失往日的水准,不再精雕细刻了。老板看在眼里,却没有说什么。

房了建好了,老板把钥匙交给老木匠说:“这是你的房子,是我送给你的退休礼物。”

老木匠愣住了,他说不出的后悔、羞愧。他这一生盖了那么多房子,没想到最后给自己建了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

1、给带点的字选正确的读音画“radic;”。(3分)老板舍不得(de de děi)老板只得答应(de de děi)

大家看得出来(de de děi)

2、从文中摘抄两个四字词语。(3分)并选一个说一句话

3、联系短文内容,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水准:。

粗制滥造:。

4、从文中的哪些句子能看出老木匠建的房子是“精制滥造”?请用“ ”画出。(2分)

5、老板把房子送给了老木匠时,老木匠为什么“说不出的后悔、羞愧”?(2分)

6、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写下来吧!(2分)

三、习作(30分)题目:假如我会飞

提示:假如你有一对翅膀,假如你是一只风筝,你最想飞到哪里?你到那里要做些什么事情?请展开你的想象,编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字数在300字以上。

三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试题 篇5

一、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8分)

12×20= 50×70= 4.9+21.6= 250÷5=

21×50= 808÷8= 3.7+2.2= 30×300=

210÷3= 25×10= 8.6+9.3= 20×80=

800÷4= 346÷2= 9.7-2.2= 3.4+2.6=

二、 填空。(20分)

1、一年中大月有( )个,闰年二月有( )天,平年二月有( )天。

2、填上适当的单位。

教室的面积大约为( ),一根绳子长15( ),一座森林公园的占地面积约为30( ),数学课本的封面大约为(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一家商店从上午8:20营业到下午17:20,这家商店一共营业( )小时。

5、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

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00公顷=( )平方千米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500公顷=( )平方米

700厘米=( )米 5元3角=( )元

6、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 )位数或( )位数。

7、把0.69, 0.71, 0.96, 1.0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8、在一年中有两个连续的大月分别是( )月和( )月。

三、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是闰年。 ( )

2、4.5元<4.50元。 ( )

3、两位数成两位数,积只能是四位数。 ( )

4、小数都比1小。 ( )

5、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比较。 ( )

四、用竖式计算。(24分)

425÷5 609÷3 5.0-1.7

28×15 56×33 4.8+3.4

五、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8分

六、解决问题。(30分)

1、1只小兔一天吃4个胡萝卜,3只小兔15天吃多少个胡萝卜?

2、学校图书室新买了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一共装书135本。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

3、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块黑板,面积是3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的蜂蜜。照这样计算,24箱蜜蜂2年可以酿多少千克的蜂蜜?

5、一辆汽车从上午7:45开始到下午3:45共行驶了432千米。这两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 19 篇6

1. 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三年级第一天收集了350个,第二天上午收集了220个,下午收集了180个,第三天收集了300个,三年级平均每天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5分)

2.星光小学三年级4个班参加“我做小雷锋”做好事活动,第一天做好事30件,第二天做好事24件,第三天做好事26件,平均每天做好事多少件?平均每班做好事多少件?

3、.从6月1日开始(包括这一天)到8月25日(包括这一天),共有多少天?

4、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今天上午10时开出,第二天下午1:00到达,路上经过了多少时间?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业 篇7

一、认识——整体把握是前提

导学措施根据不同学段有所侧重, 通过单元导语、吐泡泡、课后习题、语文园地等形式有机渗透、有序编排。黄色的提示性文字“小泡泡”作为导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材的一大亮点, 大部分是体现该学段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学习要求的提示语, 承载着导思、导学、导行的作用。细细翻阅12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小泡泡的出现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以各个年级下册为例, 小泡泡具体出现频率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吐泡泡编排的三大特点:第一, 吐泡泡频率随着年级上升呈递减趋势;第二, 五六年级课文中没有涉及吐泡泡, 而集中出现在综合性学习和课外导读;第三, “小泡泡”在二三年级课文中出现最为频繁, 往往成为课文学习的方向和拐杖。

但事实上, 小泡泡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此类教学研究薄弱, 许多教师对其编排意图不领会, 地位认识不深刻, 要求把握不到位, 或视而不见我行我素, 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或干脆将其作为一项可有可无的课外作业放任自流, 现状不容乐观。

二、思考———精心梳理是关键

面对教材中出现的许多小泡泡,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散落在教材角落的小泡泡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 提示型

每个“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在低年级引导发现识字方法、词句规律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以拓展。在出示具有同一规律的词句后, 均以吐泡泡的形式予以提示, 引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寻找语言文字背后的规律。如:“我发现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 (反义词构词方式) “我发现每组的第二句话……” (比喻修辞手法) “我发现同一个字的意思……” (同一字不同语境的意思) 这些小泡泡语言简短, 配以一个省略号, 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 激励学生读而思, 思而行, 从而总结、归纳有趣的语言现象, 揭示了遣词造句的规律, 强化了语文本体。

2. 任务型

“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没有标题, 只有学习伙伴的图片和泡泡吐出的文字, 因此, 这里的小泡泡其实就是给学生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学习任务。如语文园地二中“展示台”三个小伙伴分别吐出这样的话:“这是我写的关于保护环境的建议书。”“这是我设计的保护环境的标语牌。”“这是我们办的‘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这里虽没有提出要求, 但胜过明确的要求, 小泡泡充当了标题的角色。学生可以在建议书、标语牌和手抄报三者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参与设计制作, 既落实了本单元保护环境的主题, 也锻炼了语文实践能力。

3. 理解型

这类小泡泡都随文出现, 有帮助理解词语意思、掌握解词技巧的, 如在《亡羊补牢》文题下面, 吐泡泡:“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 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又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 在“输血迫在眉睫。”一句旁边, 吐泡泡:“联系上文, 我读懂了‘迫在眉睫’的意思”于无形中落实了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两种方法。也有帮助理解句子、品味语言的, 如《七颗钻石》开篇描写人们焦渴难耐的情境时, 吐泡泡:“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

4. 疑问型

这类小泡泡一般出现在课文中间和结尾, 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把握本文价值取向。这些疑问, 有些是学生读着文章油然而生的, 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思考, 如《燕子》结尾“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有些是紧扣关键词句要重锤敲打的, 如《画杨桃》中“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有些是编者有意而为之的、在课文有悖常理之处引发学生矛盾冲突的, 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中“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呢?”这样不断用吐泡泡的形式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和路径, 学生不仅解决了疑惑, 也学到了质疑的方法, 而且活跃了思想, 发展了思维, 有助于培养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

5. 拓展型

《珍珠泉》文后吐出泡泡:“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美好的景物……”旨在让学生仿照课文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法, 动笔描绘家乡的美景;而《一面五星红旗》文后吐出的泡泡“我想对那个面包店老板说……”则是让学生一吐为快, 畅谈学习课文后的感悟和收获;《可贵的沉默》一文, 在学生读懂应当学会表达爱的基础上, 文后吐出泡泡:“我也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更是联系儿童生活实际, 给那些天真纯朴的孩子布置了回报父母的实践作业。这类小泡泡一般出现在课文的结尾, 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或练笔, 或交流, 或导行, 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宝贵资源。

三、实践——智慧引领是保障

针对小泡泡不同的导学功能,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 探索出相应的五种导学策略。

1. 整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本册教材中八个“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共有七个小泡泡, 都提示了构词规律和修辞手法。唯有“语文园地七”中的“我的发现”没有配以小泡泡。为此, 我运用迁移理论, 将多个“我的发现”进行整合教学, 提高了教学实效。

如: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 (没有吐泡泡)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前六个“我的发现”, 在小泡泡的提示下, 我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语文现象和规律?

生:我们发现了由反义词构成的词语, 有形声字、多音字, 有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 还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一样。

师:这里没有小泡泡, 你能帮他补一个吗?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

师:真聪明, 你已经学会自己吐泡泡了, 可以当小编者了。大家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生:这些词语都是AABC类的。

将八个训练点进行整合教学, 不但可以节省教学时间,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能让学生尽早将所学的知识辐射到日常学习, 及时积累运用, 形成读写能力。

2. 前置———引领单元整组教学

有些小泡泡的提示语和单元提示语、课文导语紧密结合, 浑然一体, 提示整组课文学习重点, 此时可把它当作“大任务”, 放在一个单元开篇教学之前, 将其前置。

如:《夸父追日》文后, 吐泡泡:“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

师:今天我们走进第八组课文,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单元导语, 想想这组课文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师:是的, 学习这类题材的课文, 我们要边读边浮现画面, 感受神奇的想象, 读出自己的感受。请看135页小泡泡, 希望同学们做学习的有心人, 带着这个任务,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积累真切的感受和学习的方法, 等学完这组课文后我们将进行读后感交流展评。

此法开门见山, 直击重点, 教学目标鲜明, 教学任务清晰, 使学生有的放矢, 避免了课文结束后重新梳理回顾。

3. 涵泳———探寻语言精妙秘诀

涵泳的“涵”是“沉浸”的意思, “泳”即游于水中。语文教师要学会指导、诱导、开导、教导、倡导涵泳, 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涵”, 自由地“泳”。许多文本将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置于“小泡泡”中, 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遣词造句的精妙, 揣摩表达方式的精准, 这些小泡泡往往是最佳语言训练点。教师要善于在教材中发现, 在课堂上捕捉这些训练点,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推敲语言, 既丰厚文本的内涵, 也丰厚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文能力。

如:《荷花》一文写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吐泡泡:“‘冒’用得真好。”

师:你觉得哪个词用得最好?

生:冒。

师:它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生:长、露、钻、冲、顶……

师:读读这段话, 想想怎么样长出来才算冒?

生:一下子、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喜气洋洋、满心欢喜、兴高采烈……

师: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 仿佛_______

生1:想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

生2: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生3:想和飞舞的蜻蜓亲吻。

……

师:就这么一个“冒”字, 它不但把白荷花写美了, 而且把一池的荷花都写活了, 好一个神奇的“冒”字!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段话。

师:我们写文章就得这样, 反复琢磨, 不断推敲, 使词句不光优美, 而且传神, 这也是写作的秘诀!

上述案例中, 教师紧紧围绕小泡泡中的提示, 重锤敲击“冒”字。这样引导学生逐步体味“冒”所传达出的神韵, 思维训练和语言实践并重, 整个课堂赋予更多的人文内涵, 学生不但感受了作者用词的精妙, 也探寻到了语言精妙的秘诀。

4. 追问———激活学生无限思维

本册教材的课文中共出现34个小泡泡, 问题式的小泡泡多达11个, 约占三分之一, 而且这类问题都是围绕课文中心和重点编排, 是学生思维的指明灯, 也往往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 要把这些问题作为中心任务, 深究重点, 不断追问, 及时跟进, 让学生困惑迎刃而解, 使教学目标不攻自破。

如:《燕子》结尾, 吐泡泡:“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师:蓝蓝的天空, 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 多么像五线谱啊!读到这里, 你有什么疑惑?

生: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师:这里的五线谱指什么?音符又是什么?

生:电线和停在上面的燕子就是五线谱。

师:难道仅仅是外形上像五线谱吗?

生1:燕子在跃动, 就像音符在跳动, 在演奏。

生2:燕子有大有小, 停得错落有致, 就像是音符。

生3:燕子是春天的音符, 正在唱春天的赞歌。

师:猜猜, 还有谁也在演奏着春天的赞歌呢?

生:小鸟、小虫、小鱼、风、小朋友、作者……

师:是啊, 我们也何尝不想唱一支春天的赞歌呢!让我们以读代唱, 一起美美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郑振铎的《燕子》文质兼美, 画面感强, 但不少学生在理解“五线谱”时存在着肤浅现象。文中的小泡泡将学生疑惑抛出, 通过追问, 激活了学生思维, 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 学生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春之画, 也水到渠成地感悟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和喜悦之心。

5. 拓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不少课文中间和结尾处吐出泡泡, 一般用“我想对某某说……”的形式表述, 这其实是进行文本拓展最佳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利用小泡泡, 找准课堂的延伸点, 用口语、书面、实践等形式进行拓展训练, 最大限度发挥小泡泡的作用。

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后, 吐泡泡:“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

师:课文学完了, 我们看着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变成了一片废墟。此时你站在小村庄的遗址旁, 看着被洪水肆虐过的地面和残存的树桩, 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请你用这样的句式写两三句话:人们啊人们______, (生交流)

师:的确, 这场灾难, 让小村庄的人们幡然醒悟, 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环境, 珍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简短的提示, 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但不是每个提示都要求动笔, 除了拓展练笔,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劝说, 将阅读资源转化为口语交际资源。不同形式的拓展和延伸, 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语文实践天地, 语言训练更富有新意和实效, 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业 篇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例1。

教材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将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的总体情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

此时的学生虽已初步具备信息分析、处理、解决的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仍需要依据实际经验支持,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针对这一特点,在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操作和动态演示,将概念的关键属性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使学生掌握概念。

【设计理念】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深对“平均数”和“平均分”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问题引入

现在黑板上摆两排圆形磁铁,第一排有9个,第二排有5个,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使每排磁铁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引导:现在每排都有7个,7是这组数的什么数?

(3)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

二、探求新知

1.设置知识冲突

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平均数,那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呢?

2.学习例1

(1)出示统计图:请大家看屏幕,这里是小丽、小华、小兰、小明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废瓶子的统计图。

(2)观察: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出示问题:“这一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你们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再请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像这样的题目,首先求出他们的总数,再看他们是平均分成几份,就除以几,这样就求出了他们的平均数。

三、联系生活

学会了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那么在平时生活中你遇到过平均数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数学问题,如本次期末测试三年级数学平均成绩90分。

四、巩固应用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芳得了98分,小强得了96分,小明和小兰都得91分。你能算出這四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吗?

五、课堂总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及疑问?

三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篇9

1、下面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指明公差,不是的说明理由,

(1)2,5,8,11,14,17 (2)14,12,10,8,6,4,2

(3)1,5,1,5,1,5 (4)1,3,7,13,21,31 (5)3. 5 .8. 11 .15。21

2、1+5+9+13+17+21+……201

3、3000-2-4-6-8-10-……-62

4、求首项是14,公差是6的等差数列的前25项的和,

5、求首项是3,末项是263,公差是5的`等差数列的和。

6、已知等差数列4、7、10、13、……求出它的第21项和第26项?

7、1+2+3+4+5+11+12+13+14+15+21+22+23+24+25+……+81+82+83+84+85

8、17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227,其中最大的奇数是多少?

9、礼堂共有25排座位,第一排有40个座位,以后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3个座位,这个礼堂共有多少个座位?

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业 篇10

60.一张课桌60元,比一张椅子贵34元,一套课桌椅多少元?

61.一辆车上午8时从上海开出,每上时行55千米,晚上6时到达南京。你知道上海到南京有多远吗?

62.王伯伯家养白兔45只,养的黑兔比白兔少18只,王伯伯家一共养兔多少只?

63.李大伯家去年养鸡800只,今年养鸡的只数是去年的3倍,今年多养了多少只?

64.商店运来梨455千克,运来的苹果比梨的3倍少160千克,商店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65.从甲城到乙城的铁路长560千米,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18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3小时后能到达吗?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业 篇11

一、书写整洁美观。(5分)

二、把下面的题目默读一分钟,然后听老师读短文(两遍)。注意,听仔细了!最后完成填空题。(7分)

(附短文: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这是作者站在____看瀑布。(远处、近处)

2.因为瀑布的水花是____色的,而且闪着一__,所以瀑布是一座____的屏。

3.作者把被风吹起的水汽比喻成___、___、

三、乍一看,这些字很相似,请你仔细辨一辨再组词。(5分)

析( )蜓()键( )疗( )

折( )蜒()健( )辽( )

四、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填一填,幂谁积累的词语多。(8+3+1分)

游人如()望而生()喜出()外

不()为然谈笑风()星罗棋()栩栩如() 一()风顺

你在课外一定也积累了许多成语,比一比,谁写得多,写出三个就能得满分。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最喜欢上面的哪个成语?请用上它写一两句话。

五、仔细阅读下列要求,然后填空。如果你能很顺利地写下来,那你一定是读书认真的同学。(9+10分)

1.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词语。

2.在横线上填上我们在课文《庐山的云雾》《荷花》《望庐山瀑布》中学到的优美词句。

shǔjià

pàn wàng

( )里,爸爸带我到()已久的庐山游玩。

xiù lìlong zhao庐山的景色真()呀!那些()在山头的云

chán ràn雾,像是____;那些()在半山腰的云、

qiānzǐ bǎi tài雾,又像是____……真是()。看,那香炉峰上的瀑布,好像是银河从天上飞流而下,我不由得想起李白写的这么一句诗:“____,____。”山道上,野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开得十分热闹,它们有的____,有的____,

mì fēng有的____。成群的()和蝴蝶在花piān piān pǐ wǔ间()。这么美的庐山真令人()。

六、这个学期我们学了六首古诗,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

你能将课外积累的古诗挑选一首默写下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5分)

七、平时你有收听收看新闻的习惯吗?试着填填空。(4分)

1.2005年中国斯诺克公开赛中,__球神童丁俊晖打败了世界排名第二的苏格兰名将,获得世界冠军。同时这也是中国选手第一次获得斯诺克世界冠军。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任国家主席是__,国务院总理是__。

八、口语交际:学会商量。(4分)

学校开设兴趣班了,有舞蹈班、写作班、田径班、书法班、脑培训班等。如果你是小明,你想参加哪个组呢?回家怎样跟妈妈商量呢?

小明:__________

妈妈:你准备参加哪个小组呢?

小明:__________

妈妈:________

小明:________

九、向你推荐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你一定很感兴趣,快细细地读一读吧!后面的题目你定能得心应手!(6+3+30分)

用砖瓦、木料、钢筋混凝土造房子,需要大量的材料、人力和时间。可是建造一座充气房屋那就方便多了。

在工厂里,人们根据图纸,用塑料薄膜做成各种各样的套子和管道,然后把它们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用一辆大卡车拉到工地上,再用空气压缩机把压缩空气打进去。不一会儿,这些套子的管道就被“吹”得鼓起来,一座美丽的房子就矗立在人们的面前了。

充气房屋很软,可以建得高高的。美国底特律有一座充气体育馆,有20多层楼房那么高,能容纳8万多位观众。

充气房屋搬起来很方便,只要把空气放出去,折叠好搬上汽车,就可以运到别的地方去。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做成展览馆、剧院、商店和住宅。

充气房屋造价低。建造一座和土木结构同等面积的充气房子,造价只是土木建筑的十五分之一。

可以相信,不远的将来,五光十色的充气建筑,会以它更新的奇妙面目,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1.这篇有趣的短文向我们介绍了充气房屋的三个特点,它们分别是:

(1)__;(2)__;(3)__。

2.用心读一读短文,看哪些自然段分别有下列3个意思,把自然段的序号标在括号里。

(1)建造充气房屋很方便。( )

(2)介绍充气房屋的特点。()

(3)展望未来的充气房屋。()

3.快张开想象的翅膀,你还知道或想发明哪些奇特的有用的东西?给大家介绍一种。要尽量把话写明白,写具体,让人一看就喜欢。(另加稿纸)

设计理念:

本次命题以新课标的精神和实验教材要求为依据,力求体现“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构建大语文教学观,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让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从而使他们不仅能主动积累、感悟,并且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被有意识地凸现出来,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学习方法习惯等的融合。因此在试卷命题时,从内容上来说重“综合”。笔者不仅考查了课内的语文学习情况,还考查了课外语文学习情况;不仅考察了学习习惯(认真书写与阅读、主动积累语言与获取信息等)、基础知识,还考查了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等)。

本试卷从形式上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试卷中的第四题和习作题)。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和灵活性。例如题干用语既做到要求明确,又不失真切关爱;又如试卷中第四题,它需要在学生熟读成诵好词佳句的基础上根据语境正确运用所积,累的语言,体现了一定的实践性。

希望通过试卷的导向功能,引起广大教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不要只为命题而教书,而应当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部分答案:

二、1.近处 2.白,光泽,珍珠 3.烟、雾、尘。

四、游人如(织) 望而生(畏) 喜出(望)外不(以)为然 谈笑风(生) 星罗棋(布)栩栩如(生) 一(帆)风顺

五、shǔ jià pàn wàng xiùlì lǒngzhào(暑假)

(盼望)

(秀丽)

(笼罩)

chánrào

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缠绕)

piānzībǎitài

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千姿百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全都展开了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还是花骨朵儿mìfēng piānpiānqǐwǔ

liúliánwàngfǎn(蜜蜂) (翩翩起舞)

(流连忘返)

六、《望庐山瀑布》、《绝句》、《滁州西涧》、《明日歌》、《塞下曲》、《夏日田园杂兴》

七、1.台 2.胡锦涛温家宝 杨卫泽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业 篇1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紧扣第二单元主题“永远的童年”编排, 包括《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 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选编的目的是通过理解诗意, 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诗中展现的童年趣事, 与当今城市孩子的生活有比较远的距离。探究千年以前的儿童生活, 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本着以诵读为主, 在情境化、故事化的吟诵中, 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从整体入手, 指导学生展开了逐步深入的比较阅读。

一、初读比较, 整体把握内容

在学生课前预习, 能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 课始, 就让学生三首连读, 比较它们的异同。学生能纵观三首诗词, 发现异同。相同点:都是写有趣的童年生活的叙事诗, 都有可爱的孩童形象呈现。不同点: (1) 三首诗词中儿童形象不同。有晚归休憩的一个牧童, 有渔船中的两个孩童, 有乡村人家三个可爱的儿子。 (2) 三首诗词中儿童所做之事不同。牧童或放牧吹笛, 或卧在草丛休息;渔船中的两个孩童在船中费力撑伞;乡村人家的三个儿子锄豆、编织、剥莲蓬。 (3) 三首诗词中描述的地点不同, 分别为乡村原野、安仁江上、农村人家, 呈现出不同的景致。

二、品读比较, 入境想象体验

这一环节, 我先留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 让4人小组合作互助, 结合注释, 交流三首诗词的意思。我分组聆听, 对“笛弄晚风”“怪生”等处作了指导, 学生汇报疏通诗意, 作好了深入品读的铺垫。

古诗词意境的品读开拓, 诗词中孩子对诗人感情的体会, 是我此次尝试比较阅读要突破的难点。我琢磨设计, 又按范读入境—插图浓境—想象创境的教学思路展开比较阅读。《牧童》这一课, 我配上笛子乐曲进行范读, 学生边看插图边用心聆听。请一男生用动作和表情范读《舟过安仁》, 其余学生试着从书中画面听出活动的小故事。《清平乐·村居》则配以古乐, 让男女生分开读词的上下阙, 漫步乡村。范读带入诗境, 插图染浓诗境, 我趁势让学生带上美妙的感受多次吟诵, 用心在脑海中创造更清晰和个性化的解读。如《牧童》中牧童放牧原野, 草色葱茏, 何其开阔, 归时晚风中笛声悠扬, 尤其是牧童饱饭卧月夜, 多么惬意!再如, 《舟过安仁》里渔船上稚气的两个孩童, 不再费力撑篙划桨, 异想天开地撑伞, 借风行船, 很是聪明!《清平乐·村居》低矮的茅屋前, 溪水潺潺, 安详的老夫妇略带醉意地闲聊, 三个儿子各自忙碌, 真是和谐幸福的一家人。

最后巧抓“诗眼”悟情感, 透过诗眼体会每首诗不同的情趣。三首诗词的诗眼分别是 (闲) “弄” (奇) “怪”“喜” (欢) , 联系每一首诗词, 体会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我适时补充, 介绍诗歌创作背景, 让学生体会《牧童》流露出诗人吕岩 (吕洞宾) 对恬静闲适生活的向往。《舟过安仁》表现了杨万里对聪明伶俐的两个渔童的喜爱和赞赏。《清平乐·村居》则表达了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 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读出自己的感受, 使新课标“在诵读积累中感染熏陶, 培养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能力”的目标得以落实。

三、赏读比较, 感悟不同写法

在学生吟诵兴味正浓时, 我又引导学生对三首叙事诗词的写法进行了探究:《牧童》首句写景, 视野空旷, 平缓舒展, 第二句风中弄笛, 牧童由远及近。“六七里”“三四声”数量词的使用, 笔触活泼。三四句时间推移, 叙黄昏至月明时吃饭休憩之事, 平直自然。尾句“月明”渲染气氛, 一切又归于宁静、幽远、美好, 呼应首句。相比之下《舟过安仁》叙事更为直接, 用诗人的视角观察, 叙事动词使用准确, 突出孩童有趣的行为。三四句颇似自问自答, 表现出诗人童心未泯。《清平乐·村居》以词的形式表现田园之美、田园之乐, 更加清新、委婉和细腻。以景开篇, 词中一家五口各具情态, 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安详老夫妇写起, 一一描写, 着力于“小儿”的描绘, “溪头卧剥莲蓬”生动塑造出他调皮自在的可爱形象。

上一篇:美丽校园展示下一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