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的习俗及特点

2025-0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霜降节气的习俗及特点(精选10篇)

霜降节气的习俗及特点 篇1

霜降有什么特点呢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有什么习俗

1、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2、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农谚有“霜降萝卜”一说,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

3、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

霜降吃什么好

1、白萝卜

霜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冬季将要到来,养生首先推荐白萝卜。萝卜性清凉,有一定的润肺止咳功效。

2、红薯

红薯富含富含人体必需的铁、钙等矿物质,属粗粮,消化慢,糖尿病人吃一些也无妨,生活中与细粮主食进行交换,对身体会更好。红薯含粗纤维,内火比较旺的人,多吃一点,有助于缓解便秘等症状。

3、山药

山药为补中益气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

4、白果

中医认为白果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入肺、肾经。可益肺气、治咳喘,是霜降节气养肺食补佳品。

5、兔肉

霜降节气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篇2

山东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秋后萝卜赛人参。萝卜是种家常菜,也被认为是秋冬的看家菜之一。生吃,凉拌着吃,做成热菜、汤饮、粥品、主食,甚至还能做成药膳。白萝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萝卜一是下气,解腹胀之围;二是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白萝卜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肠运动,“肺与大肠相表里”。

萝卜含有辛辣成分芥子油,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作用,可避免脂肪在皮下堆积,可以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能够防治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对于脾虚便溏、大便不成形肠蠕动亢进的病人应该慎用,或加入少量生姜之后食用。

白萝卜、青橄榄各适量,煎水代茶饮,预防治疗流行性感冒;生白萝卜250g米醋适量。将萝卜洗净切成小的薄片,放花椒、食盐少许,加米醋浸4小时即可。食用时淋香油,佐餐食用,每日2次,辛凉解表,消食解毒。用于治疗便秘、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动脉硬化等,也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

广西霜降吃牛肉

大陆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和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物别适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

福建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柿子不但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还可以补虚、解酒、止咳、利肠、除热、止血,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最甜的金果子”,而霜降节气之后,被霜打过的柿子更是绝佳的美味,既好吃又不贵,还能滋补身体,因此福建人都习惯了在“霜降”前后买上几斤回家慢慢品尝。

不过,柿子中的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使这些营养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导致这些矿物质缺乏。又因为柿子中含糖较多,所以人们吃柿子比吃同样数量的苹果、生梨更有饱腹感,从而会影响食欲,并减少正餐的摄入。一般认为,不在空腹的情况下,每次吃柿子不超过200克为宜。

台湾霜降吃鸭子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

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

鸭属于水禽,鸭肉味甘、无毒,有补内虚、消毒热、利水道的功效,可用于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低热等症。经常食用鸭肉对体弱阴虚、水肿食少、大便干燥、低热不退者最为有益。夏秋的燥热季节最适合吃鸭子。

鸭肉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其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此外,鸭肉中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化学成分和橄榄油很相似,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100克鸭肉里面大概含有300毫克的钾,钾跟心脏节律有关,而且钾高了能够对抗钠。而高钠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原因,所以,平时多吃点鸭肉取代其他的肉菜,是非常健康的。

台南霜降吃白柚

霜降时台湾南部的二期水稻已经成熟准备收割,也是台南麻豆镇白柚的收获期,白柚具有降低血压和退热的疗效。南部的高雄和屏东东港有硼串和目贼等鱼类,北部的淡水出海口有龙虾。另外十月二十五日是台湾光复节。

霜降节气的习俗及特点 篇3

霜降物候特征

霜降节气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霜降节气的风俗

霜降物候特征

一候豺乃祭兽

“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曰:“豺不祭兽,爪牙不良”。意思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如同人间新谷的收获,用以祭天,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是兽之义,也是人之本也。

二候草木黄落

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秋天,西风漫卷,催落了叶,吹枯了草。逐渐寒冷的气候,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毁灭性的摧残。翠减红消,雁影无踪。而人的情感,也进入深沉的低谷。离愁别恨,凄风苦雨,尽皆展示深秋的悲苦,触及人心。

三候蜇虫咸俯

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此时的大自然,是一种寂静的美。经过了生机勃勃的春,热闹蓬勃的夏,收获喜庆的秋,生命的轮回,又进入休眠的状态。蜂蝶不见踪迹,蜇虫无声,都为经历漫长的冬天而作准备。那是以修行的姿态,期待来年的新生。

<<<返回目录

霜降节气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1、西南等地:开始进入少雨期

从11月开始,华西秋雨基本结束,从此进入了一年当中的少雨期。西南地区有的地处高原,有的地处盆地、丘陵,天气自然会有些差异。但总的来说,此时的平均气温还没有达到冬季的标准,即不如夏季潮湿,也不像春季干燥,早晚温差也不像春天那样明显,应该说是一年当中天气较为舒服的时段。四川盆地地区,在此期间,气候温和,田畴青葱,橙黄桔绿。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2、西北、东北等地:初冬的天气特点

在10月下旬—11月初,我国的西北、东北等地区,都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冷空气在这些地区不仅是常客而且是最先被接待的客人。一般的冷空气给途经之地带去的不是干风就是雨雪,而降温则是每批冷空气都要送上的特产。由于我国自80年代中期进入了偏暖的周期,特强冷空气少见。但遇到强冷空气,最低气温降至-7、-8℃,甚至-10℃以下,寒风与雪花共舞,也让人冷得可以。少数情况局地的大雪容易形成雪灾,北部海区的偏北大风也值得注意。

冷空气也并非一无是处,每当冷空气过后,天空晴朗,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有人把冷空气称作城市大气污染的清洁工,这个美称可真是名副其实。在某些湖边、林区、谷地等湿度大的地方,人们有时可以亲眼目睹到玲珑剔透、洁白高雅的雾凇身影。

<<<返回目录

霜降节气的风俗

1、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2、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杂五行书》说:在屋舍旁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驱风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间作驱病疗疾之用。

3、送芋鬼

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4、登高远眺

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九月节,寒露、霜降、重阳到。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5、扫墓祭祖

古时候,霜降时节有扫墓祭祖的习俗。据《清通礼》中说:“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6、进补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霜降节气特点是什么 篇4

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

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能种植什么

它不容易生虫子,平时做菜也经常需要用到。可能我们小时候经常看到老人们种它。很实用的作料。播种的话,刚开始像头发一样细,但是后期会长的很快的,吃的时候,掐的吃,留下根继续长,也能吃很久的。

芹菜

在长江流域和南方可露地栽培,在9至11月播种,于12月至次年4月收获。在北方可用保护地栽培。

芹菜是喜冷凉的蔬菜,在凉爽气候和短日照条件下营养生长旺盛,产量高,品质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季最适宜芹菜的生长。所以露地芹菜以秋季栽培为主,面积最大,但芹菜的适应能力强,只要选择适应的品种和种植上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春、夏、冬三季也可栽培。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城市已实现春、夏、秋、冬四茬栽培方式,基本上形成可周年生产供应的栽培制度。

白菜

原产于中国北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也包括小白菜以及由甘蓝的栽培变种结球甘蓝,即“圆白菜”或“洋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白菜种类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青天津麻叶大白菜、东北大矮白菜、玉田大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白菜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

菠菜

又名波斯菜、赤根菜、鹦鹉菜等,属藜科菠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物高可达1米,根圆锥状,带红色,较少为白色,叶戟形至卵形,鲜绿色,全缘或有少数牙齿状裂片。菠菜的种类很多,按种子形态可分为有刺种与无刺种两个变种。菠菜原产伊朗,中国普遍栽培,为极常见的蔬菜之一。

霜降是什么季节

秋季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的养生食物及传统习俗 篇5

霜降时节吃秋梨是个不错的选择。梨味甘性凉、微酸,具有清热生津、润肺化痰的功效,是防治秋燥的佳果。梨能维持细胞组织的健康状态,还能软化血管。生食梨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作用;煎水或加蜜熬膏,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梨含果酸多,不宜与碱性药同用,如氨茶碱、小苏打等。用以止咳化痰者,不宜选择含糖量太高的甜梨。梨不应与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泻。因梨味甘,微酸,性寒,而蟹味咸,性寒,具有微毒。二者皆为冷利之品,同食伤肠胃。吃梨时喝热水、食油腻食品会导致腹泻。

小暑节气的食俗及习俗 篇6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

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小暑养生保健食疗

小暑养生食疗1、西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个,番茄3个大小适中。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小暑养生食疗2、炒绿豆芽

配料:新鲜绿豆芽500克,花椒少许几粒,植物油、白醋、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豆芽洗净水淋干,油锅烧热,花椒入锅,烹出香味,将豆芽下锅爆炒几下,倒入白醋继续翻炒数分钟,起锅时放入食盐、味精,装盘即可。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疗疮疡诸疾。

小暑养生食疗3、盐萝卜汤

配料:胡萝卜250克,盐3克。

做法:在胡萝卜中加盐,并煮烂、去渣取汁,一天分3次服完,连服两天。

按注:一方单用胡萝卜加水煎汤也可。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疳积。

小暑养生食疗4、大枣高粱粉

配抖:红高梁5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大枣去核炒焦,高梁炒黄,共研细末,2岁小孩每次服10克,3-5岁小孩每次服15克,每天服2次。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小暑养生食疗5、粟米山药糊

配料:粟米20克,山药10克。

做法:上述二味研细末,加水煮成糊1白糖适量调味服食。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小暑养生食疗6、莲子百合煨猪肉

配料:莲子50克,百合50克,猪肉200克。

做法:将猪肉切成小块,把莲子、百合放入锅内加水,再加入调料,用旺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炖1小时即成,食莲子、百合、猪肉、喝汤。

雨水节气的由来及传统习俗 篇7

雨水节气的来历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溶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头,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头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表示降水开头,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后,春风送暖,人们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

“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相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殊重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准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的油菜要准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头,应留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雨水节气传统习俗

1、回娘屋

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气这一天,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需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哺育之恩。

2、拉干爹

雨水节气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这天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找干爹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女健康平安的成长。

3、接寿

接寿习俗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砂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哺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假如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福女婿人生旅途顺当平安的意思。

雨水节气应当怎样养生

不要过早减冬衣

需要提示的是,大众不要过早减去外衣,应多捂一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保暖的重点在腿脚

在初春乍暖还寒的季节,更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

与其上身穿厚厚的外套、羽绒服,下身的衣裤鞋袜却过于单薄,不如加强腿和脚的保暖,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

年老体弱者少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尽管养生道上有种说法,称常年用冷水洗脸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在雨水季节,年老体弱者若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简单侵入关节,加之没有充分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在手上,就简单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在头上就简单消失痛苦等症状。

24节气之处暑时节的由来及习俗 篇8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时节的由来及习俗

处暑的由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的习俗

祭祖、迎秋

霜降节气的句子 篇9

2、深秋霜降,气温骤降,多添衣裳,小心着凉,加强锻炼,身体棒棒;手机铃响,问候送上,气温下降,深情不降,暖在心上,朋友情长,愿你身体永远健康!

3、霜降到了,我用快乐做花绒,幸福做外表,好运做内胆,祝福做针线,为你做了一件防寒衣,希望你穿上它之后,能够抵御霜降的寒冷,冬季的风雪,霜降快乐!

4、霜降是秋雨的相思,秋雨是霜降的情怀,美梦是心灵的呼唤,心灵是美梦的港湾。霜降来临,愿你快乐幸福!暖暖生活!

5、萧索的是季节,喧嚣的是心意;寒冷的是天气,温暖的是情意;无缘的不相逢,有缘的会相聚。霜降到,把祝福遥寄,跨越思念的距离,愿你快乐幸福永续!

6、默默祝福,平息了秋风,深深问候,温暖了秋寒,绵绵情意,缠绵了秋叶,滴滴问候,融化了秋霜,霜降到来,祝福送你,愿你身体健康,万事吉祥。

7、兰花香,菊花香,霜降时节树叶黄。一阵秋雨一阵凉,一脉秋水一寸芳。朋友,霜降到了,天气渐凉,及时添衣,愿你身体健康哦!

8、秋来菊花香,霜降树叶黄,近冬天变凉,人心知冷暖,季节多变化,人情记心上。不管你身在何方,我们的友谊会永放心上,祝好友霜降快乐!

9、天欲凉,秋染霜,加衣赏,暖心房。有我的祝福霜降天冷不惧凉。祝霜降日福从天降,幸运当头,事事顺心不发愁!

10、防晒霜,遮起了娇颜;防冻霜,闪亮了笑脸;美容霜,总是人见人爱;寒霜降,你也不必心寒:霜降到,祝福成双到,祝你喜事成对,安康成串,幸福从头到尾不断线!

11、寒霜降,天气凉,大雁向南方;红叶舞,染清霜,莫忘添衣裳;菊花香,蜜柚黄,为你送吉祥;竹露清,秋草黄,全家都安康。祝你金秋快乐!

12、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她,有朝一日寒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愿友学习青松志,祝你前途比梅红。霜降将至,注意添衣保暖!

13、霜降了,那是我的祝福感动了上天,霜降了,那是我的祝福飘落了人间,霜降了,那是我的祝福要让你看见,霜降了,我在告诉你,天冷了,注意身体!

14、今日霜降,福、禄、寿、喜四星从天而降,福星帮你带来好运成双,禄星帮你带来功利名望,寿星帮你带来平安健康,喜星帮你带来快乐欢畅,四星共祝你:幸福永久绵长!

15、寒冷,无法阻止我写上问候的信息;冰霜,无法阻挡我发送信息的毅力;霜降的祝福,总是满满的送给你;祝你霜降快乐美意,幸福甜蜜!

16、气温降,寒霜降,早晚莫忘添衣裳,日渐短,夜渐长,工作辛苦碍健康,别人忘,我没忘,发条短信把你想,为了我这一毛钱的问候,也要拼命照顾好自己,记得噢!

17、霜降到,我温馨问候、温馨祝福,从天而降,如天女散花,落到你的、头顶,降到你的心房。祝福你幸福快乐,如意吉祥,天天牙齿晒太阳!

18、霜降到来露成霜,寒风凛冽降温忙。四季轮回又将冬,温暖离去备冬裳。保暖工作应做好,免得冻坏身体家人忙。气温下降思念增,时刻把你记挂在心房。愿你健健康康过霜降!

19、霜降天凉问候忙,一缕牵挂诉衷肠,文字如衣暖心房,御寒护体抵风霜。信短情真梦无疆,点滴关心汇成行。加衣保暖莫要忘,你的健康我护航!

20、秋尽冬来寒霜降,大雁行行向南方。如火红叶满山冈,天凉莫忘添衣裳。秋菊簇动送暗香,秋月莹莹落满窗。祝你金秋体安康,幸福快乐又吉祥!

21、寒霜悄悄降,天气渐渐凉,大雁向南飞,蚂蚁储粮忙,红叶随风舞,晨霜满地落,天高气清冷,莫忘添衣裳,菊花香飘逸,蜜柚透金黄,霜降节气至,为你送吉祥,祝君霜降幸福快乐!

22、霜降到,民俗闹,柿子苹果吉祥宝。事事平安生活好,天天开心没烦恼。栗子柿子添财气,大吉大利开市早。健康平安财神到,一生无忧乐逍遥!

23、霜降来临冬快到,气肃而凝冷悄悄,露结为霜晨满地,如雪小下慰人心,花草树木叶俱黄,友情之花寒自芳,天冷莫忘添衣裳,善自珍重多吉祥,贴心问候暖心房,一生幸福保安康。霜降祝愿朋友开心快乐!

24、一片落叶随风飘扬,带着春草的寄托,绿坡的梦想;夏花的馨香,山野的酣畅;秋实的微黄,归途的舒畅,轻轻捎你一份安祥:霜降了,记得添衣裳!

25、生活证明人的心情接近摄氏“零度”以下,面部也会凝结成霜,名为冷若冰霜。霜降节祝你经常保持快乐开心,热力四射的状态,以有效防止脸部结“霜”现象的发生。

26、霜降节,祝福来敲门,敲开你冷若冰霜之门,放进温暖,热情;敲开你风刀霜剑之门,放进互爱,互敬;敲开你积雪封霜之门,放进沟通,友谊。霜降节祝你心底无霜。

27、霜打了忧愁的额头,降低了烦恼的指数,开心的生活来临了;霜冻了幸福的`瞬间,降落了美好的祝愿,甜蜜的日子启程了。霜降了,愿你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28、所谓霜降,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熊蛙冬眠,气温骤降,兔肉羊肉,进补适宜,瓜果蔬菜,千万莫忘,充足睡眠,调养精神,谨防感冒,身体健康!

29、一片清霜一片心,一枚红叶一片情,一湾碧水一个梦,一种思念无处停。霜降到了,愿你身体好好,心情好好,休息好好,休闲好好!

节气霜降的特色风俗 篇10

霜降的介绍

“霜降”是24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霜降预示着天气会慢慢地变冷、初霜就会开始出现,是秋季的最后1个节气,正进入苏轼诗中:“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的景象中。

“霜降”节气属于秋季,主体为“金”,对应的就是肺脏。依据《黄帝内经》秋季养生要早睡早床,以顺应秋季肃杀之气,防范秋燥,多食润肺的食物,如芝麻、梨、苹果、香蕉、百合、银耳、白果等。

食物应该是以清淡为主,不可过度食辛辣,寒凉、以及烧烤、油炸食物,除此之外就是,还应该注意保护肝脏,不适合过量的饮酒,要保持心态平和,不可发怒。“霜降”节气,为秋季最后1个节气,历法也称为四季月,五行为土,因而,这个时候也要注意调理脾胃。

霜降时节,经常就有冷空气侵袭,温差变化非常的大,是疾病多发时节,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添减衣物,以不冷为度,不适合过度追求保暖。应该进行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防止因受凉、感冒而引发其它疾病。

霜降的民间传统习俗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柿子虽然美味,但一定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时候也要适量,每次最好不要超过100克;未熟的柿子不要吃;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用。

2、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

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带根手杖,这样既省体力,又有利于安全。在爬山时要注意力集中,并注意脚下石头是否活动,以免踏空。在陡坡行走时,最好采取“之”字形路线攀登,这样可缓解坡度。

3、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霜降节气的特点

“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天气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进入霜降节气后,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尤其在江南、华南地区,气温的起伏愈发明显;而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早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

霜降期间,一般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由于干冷空气逐渐一统天下,暖湿空气已被边缘化,带有夏季和初秋特征的许多天气退出,天气相对更为简单。在立冬前后,往往出现较强的大风降温天气,一些地方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跨入了冬季。

★ 霜降节气有哪些含义

★ 霜降节气祝福说说

★ 霜降节气传统风俗

★ 霜降节气养生原则

★ 霜降节气养生短信

上一篇:特殊工种培训管理制度下一篇:森林防火宣传活动总结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