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一篇新闻报道(通用6篇)
“新闻”,何谓“新闻”?简而言之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随着公司不断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作为百金集团的员工,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把自己身边的新变化、新成果展示出来,让社会了解百金、让员工认同百金,从而树立起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那如何写好一篇新闻报道呢?
1、内容要新。
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
2、报道要快。
快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新闻讲时效性,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3、内容要简。
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一篇新闻报道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四部分组成。在写作时我们应当注意:
1、标题要亮。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俗话说“读书读个皮,看报看个题”,意思是说:一本书从其目录就能知道大致内容,一则新闻从标题就能看出主要意思。因此标题应当非常准确地反映新闻内容,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
2、导语要精。导语是新闻的灵魂。导语,就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3、主体要详。主体是新闻的身躯。它承接导语,对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主体部分要紧扣读者最想知道的典型问题,做到详细而不罗嗦,让读者印象深刻。
4、背景要显。背景是新闻的补充与衬托。它为进一步烘托活动的意义及价值服务。
写新闻报道时要谋篇布局,做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由于新闻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它讲求一定的文采,又要以从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叙事突出动感、描绘富有美感、修辞强调实感。
举个例子:2010年8月13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播出反映舟曲救灾新闻,标题是:舟曲之夜的“静”与“动”。荧屏上出现舟曲夜景,先有一位记者采访几位帐篷里的灾民,她们说已经住进几天了,政府送来了各种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蓬区设立卫生所,大家过得很安心,接着出现小孩甜睡的镜头。通过夜之“静”,观众可以看到当地政府对灾民安置及时到位,物资供应及时充足;之后是另一位记者,出现在救灾现场,采访连夜抢救生命的解放军官兵,播出救灾场景:机器轰鸣,人声噪杂,人们满身泥污,正忙着搬、扛、拉、抬、挖。通过直接的“动”镜头,反映夜以继日、争分夺秒、指挥有序的抢救工作。
此报道策划有创意,标题起得“活”。一前一后,两个记者,一“静”一“动”,两个场景,利用对比式排列,反映了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侧面,观众对“安置”和“抢救”这两个救灾主要环节的工作,有了一个简明的了解和把握。不用记者说教,记者隐含的各级党委政府、解放军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全力以赴进行救灾的新闻主题,活灵活现,由于形式新颖,这篇报道所取得宣传效果非常好。
新闻宣传工作是企业的“喉舌”,是社会认知企业的一个通道。公司的形象、企业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都可以通告我们手中的一只笔宣传出去,因此,我们报道的作品要迎合公司的新政策,通过自己的笔身边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反映广大员工热爱生活、热爱企业、热爱我们共同家园的人和事,把基层发生的先进事迹,涌现出的一些好人、好事、好风气等等通过我们的新闻报道反映出来,给大家以启迪。写一篇新闻稿为是什么呢?为的就是能够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事情经历。但是怎么才能够处理好这每一点呢?需要把把握每一点的细节,否则会贻笑大方。新闻还讲究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得有用之地。
1.第一个方面是时间。写时间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在于不能够记录错误了,同时也不能表达错误了。比如晚上的九点不能表示成晚上的21点。时间整体构造是某年某月某时。分分秒秒就不讲究了。
2.接下来是地点。有时候这个开头表达会出现一种累赘的感觉。关键点就是介词的使用。就像这样“于晚上9点,于某地。”这样表达会好一点:晚上9点,于某地。地点一定要表达的详细,不能够模模糊糊的。模糊的结果就是让读者不知道地点。
3.然后就是人物。人物可是一个关键之处了。一篇新闻写出来是给大家伙看的,难免会被那次参加的领导看到,但是由于领导很多,自己又没有记全,结果你可想……所以,可以用适当的方式把主持稿借过来看看。人物还可以适当描写特征。
4.接着就是事件。新闻讲究简洁,所以这个对于事件的概括一定要准确。这个时候就一定只能是事件,不能再参杂人物之类的了。事件除了概括的好,用词一定要有吸引力。
5.然后就是原因。这个原因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写这篇新闻稿,所写内容为什么值得让人们知道,这个事件发生的宗旨在于?都需要表达清楚,这样才会让读者没有参加会议也明白所发生的一切。
科技新闻报道有对科技知识、科技成果说不透彻的特点。为此在采写科技新闻时要学会“翻译的艺术”, 也就是要给科学以通俗的阐述, 使普通读者能够读得懂。
2010年3月12日, 南方新闻网登载的《为何高盛等国际金融大鳄喜欢中国地沟油》一文, 写北京嘉博文生物技术公司开发“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科技报道, 就做到了以上两点。这篇文章跳出了科技新闻的传统写法, 进行了创新, 可作为写好写活科技新闻的借鉴。
在这篇新闻里, 作者在准确掌握大量相关材料和信息的基础上, 以国际金融大鳄喜欢令人作呕的“地沟油”这样极大反差的现象作标题, 一下子引起了受众的广泛瞩目。“在过去, 泔水总是会被拿去喂‘泔水猪’或提炼成令人作呕的‘地沟油’, 现在, 它们是AIG、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金融巨鳄竞相追逐的盘中餐。”以这样的导语开头, 很自然吊起了受众的好奇心本能, 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探求其中的奥秘。
报道抛弃了科技报道的一贯做法, 以故事情节的形式来告知读者详细情况。
“化腐朽为神奇。上午10点, 一辆白色的环卫卡车准时驶进了北京金六环资源循环处理站的大院。身穿蓝色工作服的王师傅是北京嘉博文生物技术公司的员工,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车内从昌平附近大学、政府机关以及餐饮机构收集的餐厨垃圾, 俗称“泔水”, 做些特殊处理。处理站空旷的厂房内, 放着两台不起眼的设备, 空气中没有想象中泔水的酸臭味。升降装置将垃圾桶送入投料口, 泔水被倒进处理设备——一个高约4米的发酵罐中, 王师傅再加入特制的复合微生物菌和一定比例的调整材料, 80℃的高温中, 泔水开始自动搅拌。此时的发酵罐中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温几乎“杀死”了所有有害的病原菌, 而“活跃的”复合微生物菌则把泔水当做自己的粮食, 同时产生大量代谢产物。6至8小时后, 自动搅拌、降解发酵后, 发酵罐里倒出了一堆堆像土壤一样的褐色粉末。至此, 一车“泔水”变身成了水分低于10%, 具有新陈代谢活力、安全卫生的固体再生资源。下午5点, 这些褐色粉末在处理站被包装成袋, 兵分两路:一路送往几公里开外的饲料加工厂, 制作成有机饲料;而另一路, 则送往昌平的加工车间, 按照行业标准制作成高能微生物菌剂, 再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在此之后, 这些发端于肮脏泔水的有机饲料被送进畜禽养殖企业, 用以助力畜禽的生长速度;而微生物肥料, 则通过昌平区政府的政府补贴途径, 发放到农民手中, 助力草莓等作物的生长。一桶泔水的旅行就这样结束了。在过去, 泔水总是会被拿去喂“泔水猪”或提炼成令人作呕的“地沟油”, 通过无良餐馆, 悄悄返回人们的餐桌。而在嘉博文的微生物发酵技术中, 泔水同样实现了“从餐桌到餐桌”的循环, 但显然这个循环是相对健康和安全的。“这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全球著名风投高盛曾经这样赞誉。
这条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地沟油”经过技术处理后成为再生资源, 也不仅在于其广阔的经济效益,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健康和安全这一社会效益。而这, 也是读者最为关心的焦点。于是这篇报道自然成为读者喜欢看, 引起社会大众关注的科技新闻。这篇科技新闻运用“翻译”的艺术, 转变话语体系, 把深奥的高科技写得浅显易懂, 人人明白。
现在有的科技报道喜欢“学术腔”, 或者过于学术化、理论化, 文章因而显得枯燥无味, 内行不愿看, 外行看不懂。要克服这一弊病, 做到吸引读者, 就要求我们的记者将具体的科技实验中的重要环节等其中的精华“翻译”成群众想要知道的东西, 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科技新闻。从这篇新闻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通俗是沟通科技报道与读者的灵魂。科技报道要用平民视角研究和报道科技。体现了对受众的人文关怀, 报道中力求语言的平民路线, 多从小处入手, 落实“三贴近”原则, 锤炼语言的软化、生活化和大众化, 而不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例如在对资源节约的报道中, 如果我们不是单纯地谈通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 有多少企业节约了多少度电, 而是换一种说法, 这些企业节约的电可供同样规模的企业再用一个月;在谈到燃气空调的推广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时, 我们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 而是报道燃气空调用户已有多少家, 他们使本来十分紧张的高峰供电减少了近1/10的负荷……这样, 读者接受起来就会容易些, 原本专业性很强的科技报道也就变得通俗易懂了。
科技报道的确有其专业化、抽象性的特点, 比其他新闻更重视数字性、规律性的东西, 更具有理性色彩, 因此, 在采写科技报道时, 不仅仅要通过具体的数字说服人, 更要通过精彩的故事、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诸多的细节转变来感染人, 让科技报道脱掉以往过于严肃的“外套”。
这篇新闻之所以受到读者的好评和欢迎, 还在于其以“用经济眼光看科技, 以职业眼光看新闻”进行科技报道。在采写科技报道时, 只有多问几个为什么, 认真研究分析材料, 报道才会有新思想, 才会有深度。每一个科技新闻事件的发生, 都有其背景、原因、事件的全过程及随之而来的深刻影响, 单纯对其中的信息片断进行报道, 往往是不全面的, 读者也难以理解事件的深层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在组织科技报道时, 特别要注重从提供零散的信息片断向提供相对完整的叙事文本转变, 让读者了解某一重大科技的背景及深刻意义, 才能获得读者的支持和激发他们的热情。
该篇新闻对新闻背景进行了充分的人性化展示。通过这些翔实生动的背景性报道, 抒写出科学工作者艰苦的创业史, 突出了其在困难面前坚韧的科学精神。
新闻:公交司机春节连续工作22天 为省时间7小时不喝水
昨日(29日)是292路公交车司机胡学才在线路上连轴工作的第22天。从1月8日春运开始,他就没休息过一天,每天都要在公交车上度过7—9个小时。
今年45岁的胡学才,从2006年292路开线以来,就一直在这条线路上工作。今年春节7天,他每天都要跑足6趟、3个来回。
正月初一,他上早班。当日凌晨4时30分,他就来到位于汉口火车站的292路起点站做发车准备。6时,他发第一班车;下午1时,他下班;全天6趟车每趟至少耗时1个小时。由于客流量大,他和292路所有司机一样,为了不上厕所节省时间,确保乘客随到随走,工作7个小时连口水都不敢喝。
感想:
向为春节忙碌的人们道声谢
春节是中国人阖家团聚的喜庆节日,节前又是人们一年中似乎最为忙碌的日子。在忙忙碌碌的人群中,一大部分人是为自己一家人团聚在奔波,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为了让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而辛苦工作。
每年春节将至,异常忙碌的各行各业里,最为忙碌的是两拨人,一拨是忙碌春运的人们,一拨是忙碌春晚的人们。春运与春晚,仿佛两只沉重的翅膀,载着14亿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飞向春天。人们的希望越大、梦想越高,春运与春晚的翅膀就越沉重。但是,无论这两只翅膀有多么沉重,人们都不能没有它们。因此,每年忙碌春运与春晚的这两拨人,付出了最多的辛苦,同时也得到了最多的批评。辛苦和批评,从一个侧面说明过年离不开这两拨人。当为春运和春晚忙碌的人们不再辛苦,也听不到批评,好像年味都少了点“作料”。“年年难过年年过”,大概用来形容春运与春晚最为恰当。
我知道,为人们过好春节而忙碌的人们何止成千上万。全社会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动员起来,在为欢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进行准备。在“拜年”声响起时,我特别想对那些为我们过好春节而辛勤忙碌的人们道声“谢谢”。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春节才显得充满爱的包容和德的厚实。
丰富多彩的生活
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人生是苦辣酸甜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我们享受着成功的快乐,体悟着青春的绚烂,沉醉于亲情的幸福,获得了逆境中的坚强。
岁月如歌,时间带走了每个角落里的点点滴滴,夕阳收走了最后一抹余晖,山峦遮掩了最后一排树
影,圆月收起了最后一缕清辉„„但唯一夺不走的,是我们那份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隽永、执着的向往和憧憬。
有的人用抱怨来评价生活,但是当你不抱怨了可能也该闭上眼睛了,每个人犹如一个被宠坏的公主,总是向生活不断被索取着,越是拥有,越是担心失去。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一旦失去,便不容我们找寻。有时幸福就像手心里的沙,握得越紧,失去的越快。有的人用回忆来浪费生活,每天都在回忆中过着,过去就过去吧,只要偶尔回忆一下,便可有人生的启迪,但整天都在回忆,那么就会失去更多更有意义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把握现在。
有的人用微笑面对生活,人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遇到挫折、磨难,有的人便从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而是更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把这些挫折当做一份非常这贵的礼物,微笑着去面对。
所以用微笑面对生活的人,生活也会给予他快乐。
生活就像一杯温热的咖啡,当你尝第一口,你的舌头会告诉你:真苦。但你耐着性子把它喝完。然后细细品味,你的心会告诉你:真香。生活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你我倘佯其中,静静地感受生命的真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他们是我们五颜六色生活的点缀,生活正是由它们才变得丰富多彩。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让我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树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宏伟壮志,怀揣自己的梦想,用自信与坚韧,把生活的旅途装点得更加精彩,去拥抱灿烂的未来吧!!
地球泪眼的忧烦
我和小q在宇宙旅行,这天我们来到绿宝石星球,啊!真是太美了,你看这些参天大树,叶子绿油油的,树冠如盖,就像一把绿色的油纸伞;在一望无际的草坪上点缀着几朵怒放的鲜花,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绿地毯上,镶嵌着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等等各色宝石;在清澈见底的河流里,我们能看见可爱的小鱼在吹着各色的泡泡。来自:作文大全 这里,如果有工厂在排放废气的话,不用怕,环保树能吸收废气,把有毒气体进行净化,并且还能生产制造出生命所需要的氧气,这样就能给人们带来新鲜的空气了;工厂排放
地球爆炸了。我和小q从椅子上滑了下来,尖叫了一声:“请救救地球吧!
” “丁铃铃、丁铃铃”我被闹钟声吵醒了,哎,原来是一场梦啊!
虽然是一场梦,但是我们现在需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不要让这个恶梦真的来破坏我们美丽的环境,来破坏我们美好的生活!篇二:看新闻图片写作文简案
看新闻图片写作文
施教内容:人教版小学第11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
教学目标: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教学重、难点:1.想象是否合理。2.在体现鸭子之间、人与鸭子之间感情的部分是否写具体、生动了。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图,引发自由联想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幅新闻图片(课件出示图片,见下图),它没有复杂的构图,没有缤纷的色彩。但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深深地被震撼了!现在,请每个同学静静地、细细地看这幅图片两分钟。边看边联想,你看明白了什么?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静静地看图,看后请学生回答:你看明白了什么?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是啊,都在静静地、静静地等待着这一群可爱的小生灵自由地穿过马路。这是多么温馨,多么感人的画面!那么这张图片来自什么地方呢?我们来看——(课件出示,教师朗读)
“据古巴《起义青年报》9月29日报道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正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突然,几只小鸭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危急时刻,鸭妈妈沉着冷静,向巡警求助,并带领他赶到出事地点,巡警从下水道中捞出了将要被冲走的小鸭子,目送他们摇摇摆摆地上路了。[摘自《参考消息》2001,10,9]”
第二板块:扩图,丰满故事情节
引入:同学们,这幅新闻图片的画面可真有意思。张老师想问大家,如果这位记者幸运地拍下了事情的全过程,那么他有可能拍了哪些画面?
1、说得真好,同学们刚才说的,也许记者真的拍了,也许并没有拍。不过,你们这么一说,就让这幅静止的画面活起来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前些日子,我请一位朋友帮忙把这个故事所呈现的几个主要画面给画成了卡通,想看吗?(出示图画)。
2、同学们,就是这样六幅图,组成了完整的故事。你觉得这六幅图当中,哪一幅特别特别地有意思,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3、随学生回答灵活施教,如学生提高第五幅,就问:如果你是小鸭子,你会怎么感谢?如学生提高鸭妈妈求助图,可以师生共同表演情节;如学生提高巡警营救小鸭子图,提问:营救有什么困难?巡警想什么办法营救?等。
第三板块:创作,留驻美妙想象
过渡:好,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可真多。张老师提一个小要求,方案要巧妙、实用,一套不行,两套;两套不行就三套,总之把鸭子救上来为止。同学们,经过这么一表演,这么一“风暴”,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呢?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写这个故事了。接下来,让我们先来关注本次习作的要求,一起读——
1、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写具体,是不成问题的;那么如何写得有真情实感呢?张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我们可以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以第一人称来写。比如,我是张巡警,今天我在温哥华街头巡逻,忽然对面来了一群鸭子,鸭妈妈带着三只小鸭,它们向我“嘎嘎噶”直叫??这就是以巡警的口吻来写故事。我们还可以鸭妈妈的角度来写,以落水小鸭子的角度来写,还可以从司机、行人的角度来写,这样一来,就把自己摆进了这个故事中,真情实感就出来了!(学生确认站在哪个角度写故事)
2、写的时候要关注我们本次习作的要求,要把故事写得有意思,写出真情实感。第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写清楚;第二,用生动的细节展开最有意思的部分,把这个最有意思的画面写具体。第三,写出自己在这个故事中的真切感受。
3、让选择同一个角色的孩子坐在一起,两个同学合作写故事,一个写前三幅,另一个写后三幅,写作时间18分钟。写完之后,教师让孩子们展开自我对话——出声朗读,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写得蛮有意思?是否展开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4、抽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文章。
师:同学们,听别人的文章,是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大家要边听边关注: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这个故事是否写出了真情实感?
第四板块:拓展,引发深度思考
1、回去之后将自己没写的那部分写好,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同学们,既然是一个故事,总得有一个题目吧,你认为出什么题目好?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看了新闻图片,创作了一个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老师再给大家从另外的角度思考的问题,回去后好好思考,也许能写出一篇新的文章。
课件出示
1.这幅新闻图片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
2.从摄影的角度看,这幅图片给你什么启发? 3.从生命的角度开,这幅图片给你以什么启发?
4.中国的报纸问什么要刊登外国的新闻图片?篇三:新闻大求真观后感
《新闻大求真》观后感
今天,老师让我们下午回家收看,湖南卫视的《新闻大求真》,安全日特别节目。原来三月的最后一周是世界安全教育日,这个节目是教我们学习安全知识,养成安全习惯的。平时没有看过这个节目,我和妈妈便怀着好奇的心情看了起来。节目里说,根据统计,平均每天会有二千二百七十多个孩子,由于意外事故而离开人世,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危险无处不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其实隐藏着很多的危险,比如火灾、交通事故、溺水、突发意外„„
今天的节目主要讲了,发生溺水时怎么办?溺水的原因分析,发生溺水的施救方法。通过节目里的小故事和一些实验,我懂得了很多安全知识,一:一定不要随便去野外游泳。二:如果有同学朋友溺水了,一定不要盲目的下水去救援,千万不要几个人手拉手一起救人。三:应该利用身边的工具器材,比如棍子、树枝,或把衣服捆成绳子,还可以用没有打开的薯片或者塑料袋来做救援工具。四:赶快喊大人来帮忙救人。五:救生方法有按压胸口,做心肺复苏等等。节目最后,还介绍了两个大哥哥,自己发明的防溺水装置。他们的发明很有用,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呢!
从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到作为研究人员,几乎很少有人真正研究过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在读书期间,导师一般是交给学生专业知识和获得专业知识的方法,而不会叫给学生写好论文的方法,从事研究之后,大多数人又忙于写论文,给予发表论文,而不会去考虑撰写论文的方法。因此,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为拿学位、为职称、为获奖而撰写论文,基本上不会去考虑如何使自己的论文有学术创新。结果,都很难发表出来,而为了发表出来就走关系,找熟人。一旦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学术就永远拜拜了,什么学术研究、学术创新,都不过是人生目的的手段而已,根本就不是目的。因此,有学术责任感的学者越来越少,甚至根本没有,而为学术之外的目的来捞取学术功名的确比比皆是。也难怪有中国学术大多数是垃圾之说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撰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必须要掌握好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本人从事研究二十余年,从事学术刊物的主编已有近十年的经历。从事学术研究使我有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学术问题,而作为主编则使我有机会抛弃学术研究的浮躁而冷静地从刊物的角度来思考学术创新的可能性。因而,我可以有机会把两种不同的眼光和视角交织在一起来谈谈如何撰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
一、选题
选题是否成功是研究成功的前提。有一种说法,哲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没有成功与不成功之说,只要愿意去做,最后必然成功。此话谬矣。没有好的选题,即便是洋洋洒洒数万言乃至数十万、数百万言,结果都是无用的废话。这就不能视为成功的研究。成功的研究一定是建立在成功的选题之上的。那么,什么是成功的选题呢?简而言之就是选题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是什么呢?
一是指研究的目标取向。成功的选题应该是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也就是要使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研究的目标取向所反映的是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研究。因此,从选题来看就可以知道该问题研究的状况和可能发展的趋势。如果选题没有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而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那么就意味着该研究不值得研究,或者说前人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在目前的状况下已经没有深入的可能了。这种选题就不应该去选。二是指研究的具体范围。成功的选题应该是范围具体,不是大而全的。也就是选题不能过大,过大的选题会使研究无法深入下去,只是如蜻蜓点水。另一方面是题目太小,研究就会过于沉迷于琐碎的细节,从而使研究失去了价值和品位。特别是有的细节并不具有代表性,也不能真正反映事物发展的趋势,但由于研究者的视野太小,没法从细节中发现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做历史史料研究的往往都有这样的毛病。
三是要对一个学术问题产生质疑,或者说要有争鸣性。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真理更是无止境的。很多学术观点在当时是对的,或者说是真理,但时间和条件都变化了,因而其真理性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选题一定要敢于质疑,但质疑必须要有理有据,而不是随便怀疑。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的怀疑,这样的选题一定是有价值的。
总之,选题是很讲究技巧的。选题实际上是积累后的第一次思想井喷,没有积累就无法进行选题。好的选题可以使研究事半功倍,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前提。在选题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题目的表达,即怎样把这个内容表达出来。这里也有几个讲究:
一是题目不宜太长,太长表明作者缺乏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题目要求精炼、简洁,要力求达到多一个字太长、少一个字太短的水平。二是核心概念不宜多,最多两个,最好一个。这就必须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核心概念超过两个,论文到底研究什么就非常难把握了,而且概念太多通篇很可能就是在解释概念,实质性的内容就被冲淡了。
三是表达要精准,题目如果引起歧义,或者模糊不清,那么论文在写作是很可能出现跑题现象。
二、文献梳理和文献的使用
文献是写好论文的材料,也是研究的基础。它反映的是研究者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没有文献,就相当于造房子没有砖块一样;同时,没有文献也像在空中造房子一样没有基础。文献是学术传承和学术伦理的载体。尊重文献就是尊重前人的研究,尊重文献,也体现了学术发展的脉络。因此,文献在撰写论文中至关重要。在撰写论文之前,一是要对文献进行必要的梳理,二是要善于使用文献。
(一)关于文献梳理
1、梳理文献的目的是什么?
选题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问题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二是基于既有的研究而发现问题。梳理文献的目的在于: 其一,梳理所选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发展脉络,不了解学术发展的脉络就不能对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从哪里来的,然而才能预判这个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是什么。不仅要梳理这一问题国内研究是的现状,而且还有梳理国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从而全面把握这一问题研究的基本状况。如果打开电脑就直奔主题,对某一具体问题洋洋洒洒地写下去,也不去查阅相关文献,结果可能是低水平重复的东西。这样的论文时没有任何价值的,即便发出来,也仅仅是作为工作量或评职称的成果而已,并不代表它对学术有什么贡献。在学术论文中,开头就直奔主题的论文,一般都不是好的论文。人贵在直,文贵在曲。论文的贵也在曲。而这种曲是通过对前人既有研究的追述和分析表现出来的。
其二,梳理文献是充分肯定前人所做的学术贡献。任何人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这就是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研究中,这个巨人不是具体的一个人,而是所有对该学术问题作出了贡献的前人。学术的传承就是要尊重历史,不尊重前人的学术贡献,就难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也难以对学术研究进行深入研究。不尊重历史,我们同样会陷入盲目自大的学风,以为别人都没有达到自己的水平,从而最终也会陷入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故事,浪费学术资源。其三,梳理文献最根本的目的是发现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口。学术问题大多不是一代学人就能解决的,一代学人只能解决那一代学人的认知水平之下所能解决的问题,但即便如此,也存在着研究的疏忽和漏洞,也会因主观能力的不足而存在着研究的缺陷。因此,后辈学人就是要反复不断地阅读、比较和分析前人的既有研究成果,从中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这样,自己的选题就有可能或者延续前人的研究使之深化,或者发现前人研究的漏洞和不足以进行弥补,或者在原有的问题领域发现新的研究处女地。这才真正体现了所做选题的研究价值。
2、如何梳理文献?
不少作者喜欢在引言中一口气把所有相关的文献都罗列出来,认为这就叫文献梳理。但是,把所有相关文献罗列出来肯定会占据了论文的篇幅,会导致宣兵夺主的论文结构。文献罗列太多,正文就要腾出篇幅来,结果正文想写下去但发现篇幅越拉越长而不敢深入下去了。这种文献梳理方法是最不可取的。正确的文献梳理方法是:
其一,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即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权威论著,这些论文论著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状况。不能把那些不入流的刊物上的文章都罗列出来。其二,选择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论文,也就是权威学者,或者是活跃在学术界的作者的论文、论著。这些论文论著同样也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态势。
其三,选择研究的视角来梳理文献。也会是结合你要研究的视角特别是具体的问题来梳理文献,这样范围就大大缩小,也有利于作者把握文献。
其四,不一定千篇一律地要在引言中进行文献梳理,引言可以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适当阐述,在正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对具体的观点进行文献追述。这种方法要求作者对学术史特别是前人的学术观点十分清楚,对论文的写作已经有娴熟的技术。这就不是一般的新手能够把握的了。
(二)如何使用文献?
在文献的使用上,相当多的作者以为文章有注就是使用了文献。但是,论文究竟使用了什么文献?还有就是所用文献是否与所引用观点具有一致性。在使用文献上有以下几种错误倾向:
1、为文献而文献,也即是在文献上凑数。用一大堆文献来吓唬读者,显示作者是看阅读了大量文献的,但仔细看后,会发现文献与论文的观点关联度不高。实际上就是假文献。一般的审读者可能不会认真看文献,但作为编者,特别是主编第一眼就是要把我好文献关,决不能让作者在文献上鱼目混珠。
2、文献与所引用的观点属于张冠李戴,引用的观点本来是张三的,但作者因有惰性不愿意去查对,只是在二手文献中看到了李四用了该观点,于是就以为这个观点就是李四的。这种情况非常严重。
3、绝大多数是自引文献,完全回避其他学者的研究。这种情形体现作者的是自傲,以为这个问题没有人超过自己,因此不愿意引用他人的观点。甚至为了突出自己,把自己在非常不起眼的刊物、报纸上发表的小文章都自引出来。这种情形表明作者有沽名钓誉之心。
因此,使用文献是不能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上的,必须老老实实。使用文献体现了一个学者治学是否严谨,研究是否下功夫。因此,使用文献时:
1、切忌文献堆砌,使用文献的价值在于体现论文的研究深度和严谨性,而不是通过堆砌文献了炫耀自己的专业知识多么广博。如果是这样,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
2、切勿张冠李戴,一定要去查找文献的源头,如果是经典著作的文献,就更加需要去阅读和查对。比方说,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是合在一起的,但有的作者没有去读他们的著作,而是从别人的引用中直接就引过来。同时由于没有弄清楚究竟是马克思的观点还是恩格斯的观点,可能会弄错了。这样就成为学术笑话了。切记要查阅文献,不可“人云亦云”。尤其是外国文献有的作者不愿意阅读,而别人引用之后,自己在没有阅读的情形下而引用了,甚至还想用外文形式来冒充。这在学术界是有公案的。张冠李戴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引用观点时是一个学者,但注释文献时却是另一名学者。这表明,作者根本没有读过背阴观点的学者,而是从注释文献归属作者的论文中看到了这句话,同时又不愿意花时间去查对,所以也是一种张冠李戴的情形。
3、切勿只用网络文献、报纸文献。学术的浮躁与否,学术的严谨与否,从文献的使用上一看就清清楚楚。如果通篇文章的文献都是网络文献或者是报纸文献,这样的论文无论如何都是不深入的。有的作者会说,网络文献、报纸文献表明论文时最新的观点。但是,网络文献和报纸文献并非是学术观点,也并非是经过严格论争的学术观点。或者说,这样的观点没有学术底蕴。因而,这些文献不能支撑一篇学术论文。当然,网络文献、报纸文献是否就不能用了呢?那也未必。有的数据必须通过网络来发布,如一些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调查数据等都是从网络上发布的。简而言之,权威机构的网站、权威学术机构的学术网站、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网站等,这些网络文献完全可以用。
4、切勿想当然地使用文献,包括弄错出版时间、引用内容错误、页码错误、作者和译者错误等。这些会导致论文出现严重的硬伤。
三、论证的逻辑
研究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然而,当前众多的论文缺乏这种思维,大多数用发散性思维来写论文的,因而论文就缺乏深度。论争的逻辑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层次感,而不是平面感
好的论证逻辑一定是立体的、有层次感的,而不是平面性。世界是平的,这只是一种臆想,论文的论证逻辑是立体感的,这是一个刚性的现实要求,而不是臆想。好的论证逻辑就像博洋葱,一层一层拨到中心,最后才知道洋葱中心究竟是什么。而平面性的论证逻辑缺乏新奇感,就像摊大饼,一开始就知道大饼中是什么内容了,所以这样的论证不会给人遐想,也不会带来新奇。好的论文,同样要给读者带来出人意料的结果。
2、缜密性,而不是一盘散沙
论证真缜密性体现的是作者的思维能力,也体现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专业基础扎实的,其逻辑思维能力肯定要强。相反,没有扎实的专业根基,那么其论证肯定是碎片化的。因为,他掌握的专业知识本身就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专业知识,只能导致碎片化的论证逻辑。有不少学者,虽然在学术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了,但专业基础并不扎实,所以在撰写论文时,基本上就是用1、2、3、4……进行罗列,而缺乏缜密的逻辑推理和逻辑证明。这种状况可能还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代人的问题。因为,中国又一代学人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读书不多,且能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缺乏专业素养,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也的确跻身于知名学者之列,但这种缺陷他本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弥补。所以,这一代人基本上是在碎片化的知识结构中提出一些碎片化的观点,而不可能成为治学严谨、有深厚学术底蕴的学者、思想者。
3、科学性,而不是宣传性
学术研究无疑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事实或史料经过逻辑论证之后才能得出结论。正是这样,学术才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然而,当今的学术研究越来越缺乏这样的精神,做历史研究的不愿泡图书馆、档案馆,做现实研究的不愿做田野调查,用的是二手材料和二手数据,并且先预设一个价值立场,用这些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预设的立场或观点。殊不知,同样的材料和数据可以证实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这样,学术研究因没有按照学术规范而导致学术失去了科学性和真理性。反过来,预设一个观点,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相应的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观点,这同样也会导致难以找到学术的真理。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对学术的伤害,即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学术研究,学术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其尊严,也无所谓学术权威可言。正确的方法是在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而形成新的观点,然后再回到材料通过更多的材料来证明你的观点的科学性。
预设观点然后来找材料这是宣传的基本方法。当前学术的科学性越来越被宣传性所取代,原因在于:一是当今行政干预学术的现象非常严重,学术质量(评奖)、学术水平(各种学术称号)、学术考核等都是行政领导来评价的,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行政级别与学术水平成正比。在行政干预之下,学术就越来越多地为行政服务,从而使学术成为政治的附属品,为政治宣传服务。二是一些学者为了尽快地提升自己的行政级别而不断做政治宣传的“学问”,学理性的研究被束之高阁,应景性的宣传文章则一挥而就,但往往是正确的空话、无用的废话。三是宣传性的“研究”比真正意义的学术研究容易出成果,而且也轻松。看积分报纸,浏览几个主流网站的文章,就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篇文章。而且,只要政治正确,这类文章不愁没有地方发表。学术界的浮躁也就可想而知。
4、学理性,而不是口语化
学术论文肯定是学术性很强的,它必须要超越日常生活的口语化表达。口语强调是能让读者听得懂,所以具有随意性。而学术论文并不是要大众听得懂,而是要有专业背景的人才能听得懂。如果都能听得懂,那就不是学术论文了,那就是日常的讲话了。有一种观点在嘲笑,学者的论文时在自娱自乐,别人都看不懂,这种论文对社会根本就没有用。我觉得这种观点实在是肤浅可笑。学术论文都听得懂、看得懂,那就不叫专业学术论文了,学术论文肯定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而且学术论文传承的不是一般的文化,而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发展最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的影响是战略性的,而不是当前的普罗大众能不能看得懂和听得明。当然,学术的思想肯定要进行大众传播,这时候就需要用通俗的口语化方式来跟大众交流。
5、严谨性,而不是随意性
学术研究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因而需要研究者必须在论文写作中要有严谨的态度。当前学术的浮躁特别是科研管理部门要求快出成果,从而助长了学术上的各种不端行为。例如,一是随意使用数据。学术论文在使用数据时一定要是权威性的数据,也就是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然而,由于当前数据发布的机构比较多,一些作者在选取数据时太随意,不去研究一下机构本身的权威性,结果所用的数据被学界所质疑。有的甚至因找不到数据的来源而随意改动数据,导致数据时去了真实性。包括所用材料和文献也是一样,近年来,外国著作引进翻译太多,翻译也太随意,甚至译著中曲解了原著的意思的都有,但作者在使用这些翻译著作时没有认真挑选,手中有什么就是用什么,结果把错误的文献内容引入自己的论文中,导致论文出现一些硬伤。此外,研究的严谨性还可以从使用文献中体现出来。有的丛书文献出版时间是不一样的,而引者可能会想当然地就整套丛书都是同一出版时间,这也是论文的严重硬伤。如《邓小平文选》(1-3卷)其出版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关于调查的可靠性在于,调查的手段是否可行,抽样的方法,以及统计的方法等。
6、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而不是学术散文天马行空 学术论文肯定有一个核心观点,因而在论证过程中就必须是围绕这个核心观点展开,所有的材料的目标都是指向这个核心观点的,而不是从核心观点延伸出去。一旦延伸出去就有可能偏离主题。然而,现在不少作者完全是为了凑字数,为了这个目的,论文的关键词非常多,几乎是每一小节讲述一个关键词,整篇论文很有可能是一个拼盘,而不是在一个关键词或者一个核心观点统领之下的论文。结果,篇幅很长,但不知所云,完全是如脱缰的野马,怎么也拉不回来。这样的文章之可以说是学术散文,而不是学术论文。
四、论文的修改与查证
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研究的一种态度。如今大多数人不愿意修改,也不愿意查证文献和材料。这显然缺乏对学术研究的认真和严谨性。
作者自己修改文章的要求:
其一、对文章的总体结构在进行斟酌。主要是看是否在结构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如虎头蛇尾;或者是结构上的不相称性(把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讨论)。
其二,对文章的逻辑进行梳理,看是否存在逻辑上的不连贯性。其三,对文句进行斟酌,看表达是否存在问题 其四,对文献进行查证,是否存在着文献的错误 其五,对数据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数据的错误 其六,对注释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差错 u 如何对待编辑部的修改意见
Ø 在正常情况下,编辑部提修改意见就意味着此文有可能经过修改后达到发表的水平。而没有任何新意的情形下和没有人脉的情况下,编辑部不会对没有任何新意的文章提修改意见。Ø 编辑部看问题一般视野要宽一些,看问题的视角要大一些,提出修改意见,作者尽可能满足编辑部的要求 Ø 如果编辑部的修改意见确实不妥,作者可以回信阐述自己的观点,编辑部认为说的有道理的话,一般也会尊重作者。Ø 不要以为编辑部可以刁难,多次的来往只能回使论文跟家完善,而不是在修改多次后否定作者的文章。即便有的修改时多余的,编辑部也会反复推敲的。
五、论文的结尾
论文的结尾既是整篇论文的点睛之处,也是揭示学术在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因而,结尾一定要有气势,气势磅礴的结尾,往往能够凸显论文的整体品质。从当前的学术论文来看,结尾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
其一,论文根本就没有结尾,当论证完毕后,论文就嘎然而止。这是典型的虎头蛇尾。
其二,没有对前面的研究进行总结,而是离开前面的研究谈体会,因而没有体现结束语的作用。
其三,对前面的研究泛泛而谈,没有集中到观点上来,从而显得太平淡。其四,太简单,有结尾与没有结尾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结尾就没有意义。
那么,什么样的结尾才是好的结尾呢?我认为至少要体现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能够从宏观上对论文进行观点性的总结。前面主要是论证,证实或者证伪,但尚未突出自己的观点,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结尾来提炼作者的观点,使读者更清楚作者的观点。
二是要有大气磅礴之势,有行云流水之气。前面的论证是一个小心求证的过程,不能展示作者的文笔,但在结尾部分,可以放开手脚,解放思想;可以充分展示作者的文采来归纳和抽象论文的要义。
三是结尾除了归纳观点外,也可以对该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及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六、遵守学术规范,信守学术道德
学术规范是学术的生命线。学者必须要按照学术规范从事学术研究,而不可随心所欲题“想法”。如果仅仅是提“想法”,没有被证明的“想法”,仅仅是一个假设而已。一个假设性的观点决不能代表一种学术水平。只有用理论方法进行了符合逻辑的证明之后,如果这个“想法”具有创新性同时又符合学术逻辑,那么这个“想法”才转变为学术观点,这个观点就代表了学者的学术水平。当前,社会的浮躁也同样渗透到学术领域,使学者不再沉寂与象牙塔,而是通过学术论文的大跃进而成就自己的虚名,从而获得各种各样的学术荣誉和学术奖项,最终捞取相应的学术地位。结果,有的就不折手段,通过各种学术不断行为和学术腐败进行学术制假造假。当前,学术不断、学术制假造假行为在论文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抄袭剽窃
或抄袭观点,或抄袭材料,或抄袭段落,或抄袭文献,或将别人的文章略作改动整体性剽窃,或仅仅是把题目改动署上自己的名字。
2、强行在他人成果上署名
这主要有一下几种情形:一是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导师规定学生发表文章必须把导师的名字署上,甚至要求署名第一作者,但导师并没有审阅文章,一旦文章被人举报,导师就千方百计回避;或者公然宣称自己不知道,是学生自作主张署上的。二是上下级同事关系,尤其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或者是下级刻意为领导捉刀代笔;或者是上级借用行政权力强行要求
3、篡改文献和数据、故意断章取义
这主要是不愿意去核对数据和文献,而自己的论文可能又特别需要这样一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果只好对边缘有数据进行为我所用地篡改,或对文献的观点进行刻意地曲解,或断章取义地引用,以迎合自己研究的需要。
4、注释有误或做“伪注”,如前面所说的张冠李戴
5、低水平重复
不愿意去阅读文献,因而不知道学术发展动态,导致自己的研究在重复着前人的研究,甚至重复着同辈学人的研究。
6、转引二手文献并且未核对导文献导致以讹传讹
7、只引证自己的论文,自我吹嘘
8、阅读中文文献却引用外文表达文献,结果弄巧成拙
9、源于外文书刊却译成中文,结果牛头不对马嘴
10、转引外文注释却不注明原出处,让人难以查找原文献,难以辨认其真伪
一、说说下面的文字在观点及其推理方面有无问题?
世上少有一帆风顺的事,而失败却随时会有,否则,那些“发明家”、“文学巨人”的美名岂不轻易地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去了?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的成功很多,一生的失败更是不计其数,他曾为一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越王勾践,失败后虽然沦为阶下囚,但最后一举击败吴王夫差,一雪前耻,走向成功。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行过大江南北,经历千辛万险,还遍尝百草,有时候甚至被毒昏过去,辛辛苦苦的坚持了二十七载,才有了医学名著《本草纲目》的诞生。所以说失败并不可怕,失败是成功之母。
二、评析下面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文章的逻辑性和思辩性。
(2016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虚拟吃灵魂
浙江一考生
蚜虫吃草,锈吃铁,虚拟的世界吃灵魂。
当今,人工智能日益发达,得益于智能的现代化,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全部都是虚拟的,在人们都在为这些技术叫好的时候,我不免有一种惶恐,真的要拥抱它,让它发展下去吗?
虚拟世界的确对于人来说有一种无法拒绝的吸引力,像一个黑洞不断将我们吸向它,一旦吸入便一发不可收拾。拿网络游戏来说,不少青少年选择了将自己血气方刚的青春献给了这个无底洞般的虚拟世界,他们愿意将原可以飞奔在篮球场上的身体变为电脑前那几近曲折的佝偻的躯壳,早已没有那神采奕奕的灵魂,灵魂在里头,躯壳在外头。
虚拟使灵魂空虚,将来的一天,我们将全方位生活在虚拟里,难道我们就没有恐惧感吗?全地球都缩小到了一个屋子,从地球村转变为地球屋似乎触手可及。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信息数字组成的社区中,我们在其中不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串数字、一串编码,我们似乎是被人控制、根据编程在生活。在虚拟世界,我们不用动腿,不 1 用走路,交谈的对象是数字,穿的是数字,吃的也都是数字,真的不可怕吗?想想进化论吧,到那时候的人类,都退化得只剩下那个只有脑子在动的肉团了。
船停在码头上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待在家里是最舒服的,但那不是人生存在的意义,也不是我们所要的追求。难道我们的追求就是生活在一片虚拟之中吗?在舒适的虚拟世界里安乐死?
周国平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只有在乡村里才保持着上帝创造时的样子,它是岁月与光阴;在城市里,时间已经被抽象了,它是日历和数字。”城市好比虚拟的世界,在虚拟之中,一切都已被抽象,不是原本的东西了,因为虚拟吃的是灵魂。
人的生命之中总有些历练,总有些事物要自己亲自体验,不能像未来有虚拟现实设备那样所有的事都可以一体化完成,这样的生活未免太好了。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说过,北欧人有理性的思维,但这个地区却是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就是因为太好了,有些人就不想再活下去了。
如上所述,我们不要被一片大好的虚拟所诱惑了,虚拟吃的是灵魂,不要做虚拟的奴隶,行尸走肉。
现实世界有明月陪伴着我,有微风轻抚着我,有无涯的大海让我观望,有无数的回忆尽我思量,若孤身活在虚拟之中,是乐,还是痛苦?
张开双臂,拥抱新世界
《宋史·王安石传》曾云:“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确,面对新生事物,切不可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简单轻率地反对拒绝,而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用智慧的大脑、敏锐的眼光去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冷静思考,张开双臂,拥抱新世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世界必将代替旧世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时代无时无刻不在滚滚向前,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并不断替代旧事物,这是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决不能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更不可逃避与远离。正如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等,这些新生事物是世界潮流,是时代发展的滚滚大潮。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当VR(虚拟现实)来袭,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我们能抗拒逃避吗?我们不能抗拒,不能逃避,无路可逃,无处可逃。对待新事物,我们唯有正视它,审视它,宽容它,适应它,张开双臂拥抱它,才能真正顺应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现实生活中,面对新生事物,总是有人怀疑、否定、反对、排斥。当年“余额宝”、“微信理财通”刚出现,一度被质疑排斥;现在“嘀嘀打车”、“优步打车”,在很多城市依然被声讨封杀;就连“电动自行车”,今天在某些城市竟然禁止通行„„难道仅仅因为它们是新生事物,我们就要盲目地否定排斥?君不见“余额宝”等新型理财形式出现后,银行对大客户的门槛要求统统被打破了;君不见“嘀嘀打车”等打车软件的出现,既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并未改变城市出租车运营的实质;君不见“电瓶车”绿色环保、方便轻巧,无污染无噪音,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普通民众的出行,我们怎能以城市道路的拥塞为由,堂而皇之地禁止它呢?
那些安于现状,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人,是不欢迎新生事物的;那些既得利益者,是讨厌排斥新生事物的;那些老迈、保守的人,是反对新生事物的。而推动历史进步的,恰恰不是这些人。唯有改变,才有突破;唯有突破,有才创新;唯有创新,才有发展。
当然,张开双臂,拥抱新世界,并不是一味地肯定褒扬,更不是盲目地全盘接受。毕竟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都需要实践和时间的检验,除了宽容之心,还需要足够的耐心。
一、着眼全局, 核心要素是基础
不少学生在写案例分析时容易犯的一个问题是, 拿到老师发下来的案例文章就从第一个字开始翻译, 眼前只有一个一个的单词和句子, 至于全文在讲什么, 则完全没有概念。
正确的做法是, 首先提炼整个研究案例的核心构成要素, 对于医学研究案例来讲, 一般至少应包括如下几点:科学背景、问题 的引入和 提出、实验 材料和对 象、实验技 术和方法、数据统计方法、实验结果、结论和意义;少部分文章还有工作亮点 (Highlights) 、科学价值 (Significance) 、补充数据等只要按照这个基本要素构成, 把文章的核心信息整理出来并不需要关注每个单词、每个句子, 文章80%以上的内容就抓住了。一个比较实用的技巧是, 把文章的摘要部分按照意群进行分解, 然后对照上述要素列出一个框架, 再到文章里面找到每个部分相应的详细信息, 分别补充到分解后的摘要框架中, 这样就快速掌握了整个文章的基本要素,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陈国强教授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孙汉董院士在《自然·化学生物学》上联合发表了题为“Adenanthin targets peroxiredoxinⅠandⅡto induce differentiation of leukemic cells”的研究论文 , 证实从腺花香茶菜中提取的活性天然产物Adenanthin能够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并在此基础上成功捕获了该天然产物在细胞内的靶蛋白———过氧化还原酶Ⅰ/Ⅱ, 阐释了白血病细胞分化的新机理。该研究是一个以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的化学生物学经典案例, 体系完整设计规范, 曾作为我校2012年《化学生物学案例讨论课程》的考试题目, 考核的基本要求就是学生能够完整地理出文章的各个关键要素, 理解并能够初步掌握化学生物学研究课题的顶层设计、思路策略, 从而有效指导课题研究。
二、拨云见日, 逻辑链条是关键
逻辑推理能力是我国研究生科学素养训练中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对大部分学生而言, 他们解决老师指派的特定问题的能力很强, 掌握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也很不错, 但如果需要自己从头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解决一个科学问题, 或者从已有的大量数据中推理出科学问题, 却一筹莫展, 这就是逻辑推理能力欠缺的表现。
案例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非常好的机会。通过案例分析, 教会学生“拨云见日”, 像拎出“链条”一样把一个复杂案例背后隐含的深层次逻辑关系清晰地整理出来, 对学生将来的科研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意义。
我们在《化学生物学案例讨论课程》教学中经常以美籍华人科学家董子刚教授的一个经典研究案例———姜辣素通过白三烯A4水解酶 (LTA4H) 发挥抗结肠癌作用的靶标发现和验证———为例, 教学生如何层层推进, 深挖逻辑链。这篇文章严格遵循了药物靶标研究的逻辑推理过程, 即探针小分子 (姜辣素) 的体内外功能 (抗肿瘤) 确认→潜在靶标 (LTA4H) 的预测 (计算机辅助柔性反向对接 ) →体外酶活 (水解酶活性和氨基肽酶活) 验证→亲和色谱和结构生物学验证→体内干扰沉默和基因敲除实验验证→最终确认化合物的靶标。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并与老师讨论补充, 可以很好地掌握药物靶标发现和确认研究的基本设计和实施过程。
三、跳出窠臼, 独立思维来点睛
学生如果能够做到“以核心要素为基础、以逻辑链条为主线”, 就已经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案例分析论文, 如果要做到让人眼前一亮, 就必须继续下工夫———提出独立思考。
例如, 2009年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中药“常山”的有效成分“常山酮”可以通过激活氨基酸饥饿应答反应 (AAR) 抑制小鼠和人的Th17细胞分化, 从而发挥治疗硬皮病、多发性硬化症及肿瘤的作用, 该结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如果学生写案例分析论文, 那么应该包括“氨基酸饥饿应答反应的背景”、“基因芯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方法的运用”、“研究结果和意义 (解释了常山酮治疗自身免疫病的分子机理) ”、“逻辑关系和推理过程”等内容, 最后感叹“这是一项多么完美无缺的研究”。
果真是这样吗? 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已知氨基酸饥饿应答反应通路 (AAR) 是普遍存在于多种细胞中的, 如果常山酮可以通过激活AAR通路抑制有害的Th17细胞分化, 为什么常山酮没有抑制其他有益的免疫细胞呢? 这个问题不是课上学生提出的, 甚至不是老师提出的, 而是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几个科学家提出的, 由这个问题引发的系列研究促使研究者进一步阐明常山酮激活AAR途径的精细分子过程, 其结果相继发表在《自然》和《自然·化学生物学》等国际顶级期刊, 这就是独立思考。
【如何分析一篇新闻报道】推荐阅读:
如何写好一篇通讯稿11-11
如何分析托福成绩05-25
如何进行质量分析07-14
如何分析企业文化09-13
如何分析环保行业10-06
如何分析财务报表12-15
如何分析网站优化情况06-12
应用文如何分析10-01
如何分析企业盈利能力10-24
如何写一篇好的演讲稿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