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医院简介范文

2025-0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专科医院简介范文(精选8篇)

专科医院简介范文 篇1

自建院以来,医院注重内涵建设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完善;根据卫生部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健全组织、修订科室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强化医疗医技质量、药事、病案质量、护理质量、教学科研、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实行量化管理,将任务指标下达科室,责任到人,由医院医疗质量、医德医风考核小组督促落实,每月考核,将结果与工资、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从而使医院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医院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筹措资金建成了门诊大楼、住院大楼、标准化中药制剂室,能够生产膏、丹、丸、散等30多种中药制剂;二是按照临床需要,先后购进300mA双管电视透视系统、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韩国麦迪逊B超、中美合资激光治疗仪、微电脑骨科牵引床、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纤维结肠内窥镜、六合多功能治疗仪、心电图机、裂隙灯显微镜、连体牙科治疗机等医疗设备,改善了医疗条件,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和服务质量奠定了基础。特色就是效益,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静宁县中医院按照 “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的原则,重视专科专病建设;在组织领导、人才培养、专科设置、专药开发、器械配备等方面努力打造一个中医特色独到、疗效突出、深受群众欢迎的专科医院。医院先后建成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风湿病科、肝病专科、血栓病专科,其中骨伤科、肛肠科列为市级重点专科。

针对静宁及周边地区腰腿痛、骨伤病发病率高的特点,医院重点扶持中医骨伤科,由一名副主任医师作为学科带头人,把传统中医治疗技术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起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研制开发出外用洗剂,消肿Ⅰ、Ⅱ号,内服椎间盘Ⅰ、Ⅱ号,接骨丹Ⅱ号等药物;率先在静宁县开展了椎间盘脱出摘除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af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成功率均在95%以上,股骨头坏死人工置换手术成功率达到97%。

肛肠科为我市起步较早的专科之一,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西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级中医医院专科建设项目”。医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发挥中医药特色,通过临床病例总结,研制出具有清肠疏风、凉血止血,治疗肠风便血、痔疮肿痛、便秘等疾病的中成药“克痔Ⅱ号”;利用本地野生中药材红豆草资源,制成红豆软膏,治疗各种痔疮,取得较好疗效,获得省级科研成果进步奖。目前,肛肠科能开展肛裂松解术、肛瘘剖开、高位肛瘘挂线、混合痔外剥内扎、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大肠肛门癌根治手术、采用点状瘢痕内固定术治疗中重度直肠脱垂。

针灸科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特色科室,开展了穴位注射、穴位割治、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火针、神经阻滞、骶管等疗法治疗各类疼痛性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以及痛风等;2002年选派专业人员赴北京学习小针刀和新注射疗法,治疗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颈肩腰背四肢痛、关节强直及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骨质增生、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临床疑难病症效果良好。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静宁县中医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具规模;年诊治门诊患者6万余人(次),收治住院1600人(次),被国家、省市评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和“先进医院”。

你们披星戴月,早早来到医院准备好接待病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你们每天认真倾听每一个患者的声音,仔细地做出每一个诊断,换来患者的一声“谢谢医生”。

随着年岁的增加,在当地渐渐有了一点名气,也积累了一帮固定的病人。

医院,是由一个又一个向你们一样专业的医生所组成;患者的信赖,是由一次又一次准确的诊断沉淀而得到。

可惜的是,每一个付出辛勤劳动的医生并不广为人知,每一次从阎王手中抢回患者,只有双方知道。

你们是默默无闻的英雄,是潜伏在人间的天使。

是时候让大家知道你们的力量了!

现在,你们可以在医院信息系统完善:医院/科室、身边医生 或者 自己的信息。

专科医院简介范文 篇2

台安医院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所属医疗机构, 遍及全球600多所姊妹医院之一。1949年由上海迁移至台北。创院人米勒耳医师负责筹划创设「台湾疗养院」 (Taiwan Sanitorium Hospital) , 于1955年3月28日正式揭幕。后来因医疗范围扩增, 则更名为「台湾疗养医院」 (Taiwan Sanitarium and Hospital) 。

医院创始之初, 设有病床70张。尔后, 医院设备与服务项目扩增, 病床数也增加至220张。1971年起,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 医院除了基本工作外, 也加入小区保健的工作。因此, 原使用的英文院名亦即更改为「Taiwan Adventist Hospital」。直至1986年因原建筑不敷使用, 于原址兴建完成新大楼, 得以提升医疗质量, 倡导保健观念。1994年, 经台湾卫生部门评鉴晋级为区域教学医院。同时, 经由台北市卫生部门同意正式更名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台安医院”, 简称为“台安医院”。于2006年通过台湾卫生部门“新制医院评鉴暨教学医院评鉴”。目前, 医院总病床数为454张, 诊疗科室20个。

2 医院特色

医院自创院以来即不遗余力地推动预防保健工作, 例如:与陶声洋防癌基金会合办乳癌筛检义诊、开办清新戒烟班、产前夫妇保健班、免费糖尿病讲座、CPR心肺复苏术课程等。为使患者感受医院对特殊族群的关怀, 更成立许多病友联谊会, 包含更年期妇女保健联谊会、母乳支持团体联谊会、台北市温馨协会 (乳癌病友联谊会) 、糖尿病病友联谊会等, 以提升病友对健康生活的信心。

1 9 9 7年, 本院引进新起点 (NEWSTART) 健康生活计划, 透过营养、运动、水份、阳光、节制、空气、休息及信靠上帝八大生活原则, 教育民众预防、治疗慢性及退化性疾病来让人们回归自然, 餐厅提供无精炼糖、无提炼油、无动物奶、无蛋、高纤的新起点—健康天然的素食, 吃出营养与健康。

为了提升民众对自我健康的维护与促进的态度, 并贯彻台湾卫生部门“健康是权力, 保健是义务”的理念, 医院着手推动“小区健康营造计划”, 于2000年成立“松山健康营造中心”, 并结合松山区各机关团体及热心人士, 共同推动预防保健的事业。并于2006年成立预防医学事业部, 致力提升预防医学的两大目标: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此外, 并在2008年六站台安医院荣获第一届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医院台湾网络首奖“健康全方位典范奖”, 医院一直以来, 致力推动预防医学的成果获得最大的肯定。

3 致力于国际医疗

台安医院于2008年正式设立国际医疗中心, 其下包含特诊中心及VIP住院中心, 满足外籍病患门诊及住院无语言隔阂的医疗需求。

台安医院亦为全球多家著名保险商业公司及机构之指定特约医院, 例如:Blue Cross Blue Shield、ISOS、Prestige International、World Access、美商安泰人寿保险公司、台湾杜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捷运公司等, 共约50多家公司, 特约机构并享有记账缴款等多项福利, 故外籍人士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设立于1989年的特诊中心, 提供外籍病患一个无语言障碍的门诊就医环境, 并采取约诊的方式, 使病患等候时间缩到最短。驻诊医师以流畅的外语沟通能力, 及时提供病情解说, 是外籍病患就诊的第一选择。中心工作人员特别遴选具多国语言能力、专业且亲切的同仁担任, 协助整体就医流程、领药及给予必要的卫教咨询, 让外籍人士即便身处他乡亦能接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并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每年服务的外籍人士约1.5万人次。

除了提供多国语言的特诊中心, 本院亦基于病患的不同需求, 于2007年将八楼病房规划为“VIP病房”, 除该楼层之硬件设施有别于其它楼层外, 更配有VIP级之照护团队, 每位入住的病患均有专属的个案管理师, 除提供语言翻译服务外, 并亲自为每位病患规划护理计划, 清楚了解每位病患病情与治疗进度, 协助病患与医师之间作紧密的联系, 并安排于出院时针对病患及家属作特别卫教咨询, 及预约回诊服务, 出院后, 个案管理师亦将视病情需要作进一步电话随访。

4 结语

专科医院简介范文 篇3

上海中山医院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该院创建于1937年,是为了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上海中山医院是上世纪30年代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目前,该院拥有中高级技术的人员2986人,有高级职称的37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设有除小儿科以外的所有科室,其中肝肿瘤科、骨科、普外科、心外科及心内科等科室是该院的重点特色科室。上海中山医院拥有包括64排128层超速螺旋CT、全数字平板式心血管造影机、直线加速器、1.5T磁共振断层扫描仪、同位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高能超声聚焦治疗机、震波碎石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电子胃镜和介入放射造影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对肝脏疾病、肾脏疾病、骨科疾病、心脏疾病的诊治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该院每年都承担着近百项国家卫生部及上海市的重大科研项目,荣获了百余项国家级、教育部、卫生部及上海市的科技成果奖。现将该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及著名医生介绍如下:

肝肿瘤科

上海中山医院肝肿瘤科创建于1968年,并于1969年正式建立内外科结合的肝肿瘤小组,1978年经卫生部批准正式成立肝癌研究室,1988年10月扩编为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该科室率先在国内开展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肝癌复发后再切除及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等临床科研项目,其中小肝癌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60%~70%。以外科治疗为主,将内外科、中西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理念是该科室治疗肝肿瘤的突出特色。近年来,该科室开展的肝移植术在治疗终末期肝硬化、肝脏先天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及胆汁淤滞性疾病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海中山医院肝肿瘤科是以原发性肝癌为主攻方向的内外科紧密结合的临床科室,拥有近百张专科病床及设备精良的实验室,现有医技人员40余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目前,该科室年均实施肝肿瘤手术近千例,肿瘤切除率高达60%~80%,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0%~50%、手术死亡率为1%~3%。

汤钊猷医生简介

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医科大学国际抗癌联盟理事。汤钊猷教授是国际上著名的肝癌专家,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的首批院士,曾任第15、16届国际癌症大会肝癌专题会主席、第5届上海国际肝癌肝炎大会主席,曾应邀在多场国际会议中作演讲80余次,擅长诊治各种肝脏肿瘤。汤钊猷教授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章、美国癌症研究所金牌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医学科学奖、中国工程科技奖等奖项。

樊嘉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肝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外科学会肝脏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樊嘉教授擅长使用手术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巨大肝癌、肝门区肝癌、尾状叶肝癌、累及下腔静脉肝癌、腔静脉肝癌、肝硬化、肝纤维化、胰腺癌等疾病,尤其在实施肝移植手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首创肝癌门静脉癌栓多模式综合治疗技术,使伴门静脉癌栓的晚期肝癌由不可治变为部分可治。近年来,樊教授共累计完成肝肿瘤手术5000余例,其中疑难、危重、复杂肝肿瘤手术2000余例,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3项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骨科

上海中山医院骨科成立于1936年,由我国骨科创始人之一、著名骨科专家李鸿儒任首任主任。上世纪40年代末,该科室开始尝试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研究,1953年在国内率先进行椎间盘造影的研究,196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小血管外科技术的实验研究,并成功地研制出一整套小血管手术的显微外科器械,1963年成功地进行了上臂断臂再植手术,1966年与上海华山医院合作,成功地完成了5例第二足趾一期移植再造拇指术,1970年完成了上海首例金属全肱骨置换术,同年成功地设计出II型人工股骨头,1976年率先开展膝关节镜检查项目,对整个上海地区早期关节镜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82年,被医学界誉为“世界显微外科之父”的陈中伟院士任该科室主任,并成立了显微外科中心实验室。上海中山医院骨科现有医师34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0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核定病床64张。该科室擅长诊治各种关节创伤、骨髓炎、周围神经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与软组织肿瘤、骨与关节结核、骨与关节先天性畸形等疾病,年手术量达1500余次,年门诊量高达50000余例次。

姚振均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关节外科专业组常委、上海市骨科学会委员、上海市骨科学会关节学组副组长、亚太人工关节学会中国分会理事、华裔骨科学会关节外科分会理事。姚振均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1987年7月赴法国LA-ARBER康复中心进修,并多次赴美国、德国进行短期的参观学习。在来到上海中山医院工作以后,姚振均教授在陈中伟院士及张光健主任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技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了无数例高难度的手术,深得广大骨病患者的信任。姚振均教授擅长诊治骨关节创伤、脊柱创伤及各种骨科疾病,尤其擅长做S-ROM人工关节置换术、ZIM人工肘关节置换术、各种复杂性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及颈椎、胸腰椎肿瘤切除、矫形手术。

nlc202309010456

陈峥嵘医生简介

历任上海中山医院骨科主任,现为上海中山医院骨关节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创伤学会委员、中华手外科学会上海分会委员、国际矫形外科学分会会员、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市司法科技鉴定研究所顾问、上海市人身伤害司法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手外科专科委员会委员。陈峥嵘教授长期从事骨组织工程学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诊治各种骨肿瘤、关节外科及脊柱外科疾病。

普外科

上海中山医院普外科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外科专家沈克非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该科室在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等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涌现出黄家驷、崔之义、吴肇汉、吴肇光、孟承伟、王承棓等国内外著名的外科学专家。上海中山医院普外科擅长做各种外科手术,如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乳房肿块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全胃切除术、胃大部分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人造血管移植术、肠系膜下腔静脉吻合术、剖腹探查术、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等。

吴肇汉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临床营养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临床营养支持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上海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欧洲肠内外营养学会委员。吴肇汉教授擅长诊治各种外科疾病。

许剑民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大肠癌诊疗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外科协会结直肠肛门病学组副组长、卫生部大肠癌早诊早治专家组成员、卫生部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规范制定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基金评审专家。许剑民教授在诊治普外科疾病、肠梗阻、胃肠道肿瘤、结直肠肿瘤、肛门疾病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做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全系膜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梗阻性结直肠癌手术、重度痔疮切除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近年来,许剑民教授参与研究的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以及结直肠癌肝转移等多项科研成果,已得到美国外科学学会、亚洲外科学学会等多家权威机构的认可,并荣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心外科

上海中山医院心外科创建于1947年,由我国著名外科专家黄家驷教授任首任主任。1958年,石美鑫教授任该科室主任,同年成立上海市胸病研究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前身),是国内最先开展心血管手术的单位之一。该科室率先在国内开展的心脏手术多达十余种,如动脉导管切断缝合术、右径二尖瓣闭式分离术、主动脉弓切除同种异体主动脉弓移植术等,成功地研制出我国首台静立垂屏式人工心肺机,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法乐氏四联症纠治术、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及二尖瓣修复术。1978年,该科室成立了上海瓣膜中心,成功地将同种硬脑膜、猪主动脉瓣和牛心包膜制成生物瓣膜,并将其应用于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替换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复杂性心脏病手术、大血管转位、局限性肥厚心肌病(IHSS)等手术当中。作为国内首批的硕士和博士授予学科,上海中山医院心外科共培养了博士10余名,硕士20余名,并为国内许多省市培养了大批胸心外科专业人才。目前,该科室共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主治医师12人,拥有普通床位87张,特需病床2张,独立心外科监护病床18张。该科室擅长诊治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冠心病、大动脉瘤、心脏肿瘤、马凡氏综合征及终末期心肌病,尤其擅长做各种高难度的心脏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移植术、动脉瘤手术及各种瓣膜手术,年手术量达1000余次,手术的成功率高达98%,治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王春生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心脏瓣膜中心主任、上海市胸心外科临床质控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瓣膜病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大血管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专家。王春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脏移植专家,是我国心脏移植技术规范和准入制度的主要制定人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大血管外科及心脏瓣膜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他累计完成各种复杂性心血管外科手术8000余例,其中包括心脏移植手术250余例,年均完成心外科手术1000余例,其中包括心脏移植手术40余例、大血管手术100余例、心脏瓣膜及冠脉搭桥手术800余例,曾荣获2002年卫生部吴阶平医学研究一等奖、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008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2008年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十余个奖项。

心内科

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成立于1958年,由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陶寿琪教授任首任主任。1989年,该科室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1994年被评为上海市领先学科,1997年被列入“211工程”发展规划重点学科,并被指定为中国临床药理研究基地。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自50年代起,率先在我国进行了左右心导管检查、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体外电除颤复律、冠状动脉造影、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经导管消融室速、经静脉安置自动起搏复律除颤器、冠脉内激光溶栓、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等课题的研究工作。该科室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大型心血管造影系统及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其中包括2台GE-INNOVA2000数字血管造影系统、64导电生理记录仪、CARTO射频消融系统、心脏程序刺激仪、血管内超声成像仪、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测定仪、冠状动脉内血流储备分数测定仪、冠状动脉内斑块旋磨仪及血液动力监测系统。该科室擅长诊治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擅长进行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心律失常的电学治疗、定向旋切、药物涂层支架及干细胞移植手术。该科室年均完成各种心导管基础手术4000余例,包括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经导管治疗、起搏器植入、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病的介入治疗等。目前,该科室开设有4个病房,其中包括1个干部病房和1个监护室,实际床位190余张。此外,该科室还开设有心内科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冠心病介入治疗随访门诊、起搏器门诊、房颤门诊、高血压门诊、高脂血症门诊、心律失常门诊、晕厥门诊等特色门诊,每年接诊人数高达16万例次,年收治慢性病患者5000余例次,位居全国各大医院前列。

葛均波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心脏病学院(FACC)院士、欧洲心脏病学会(FESC)院士。葛均波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为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在心肌肌桥、冠状动脉综合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他发现的心肌桥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半月现象”,被编入国际权威心血管病教科书,被美国医学界称为“葛氏现象”。此外,葛均波教授还成功地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冠状动脉旋磨技术,首次开展了上海地区全天候的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

钱菊英医生简介

现为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心导管室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钱菊英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擅长诊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她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曾荣获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白钢老师简介范文 篇4

白钢老师简介

白钢老师是著名爱国演说家、企业高级培训师;全国300多所大中小学校院校的客座教授、德育顾问:心灵成长教育专家;被媒体誉为“感恩教育心灵震撼之旅第一人”。白钢老师出身于粤东地区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自幼便志向高远,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族的命运。

只有小学学历的白钢老师,先后在部队,担任排长、指导员、宣传干事、政治处干事、警种指挥学院教员等工作。2009年放弃部队的优越职位,走进慈善事业。被誉为“感恩教育心灵震撼之旅第一人”,为中国的慈善感恩事业作出了艰苦卓越的尝试,而后又成为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白钢老师在大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感恩教育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缺乏,并为这种缺乏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所深深震撼,他开始潜心研究感恩教育,并积极投身到感恩教育的推广和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白钢老师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感恩教育演讲风格和教学模式,并将感恩教育由学校教育延伸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企业内部等其他领域。“心灵震撼之旅”感恩教育主题演讲是白钢老师感恩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精华释放,每一场都震撼人心,催人泪下,被众多媒体誉为“最震撼心灵的演讲”、“令人终身难忘的演讲”、“价值百万的演讲”。白钢老师还肩负着一个伟大的使命—感恩教育511工程,他将在五年内一心一意培养100名贫寒人家孩子成为财富英雄。向全国10万名家境贫寒的学生提供救助,培养100名中英文感恩教育王牌讲师,向全国100所城市向1000万人传播感恩教育思想,并影响到10亿人,白钢老师为着这个伟大的使命每天都在全力以赴。他呕心沥血用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谱写著作《会感恩·会快乐》、《让夫妻成为永久的情人》这两本爱的教科书,并把此书的全部版费全部用于推广感恩教育和公益事业上,这位草根英雄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无私地奉献给感恩教育事业,并立志打造中国德育教育“感恩心灵震撼之旅”第一品牌!

骨科简介(范文) 篇5

在院领导的英明决策下,我科于2002年7月6日正式成立。初有四名医师,七名护理人员,其中副高职称一名,主治医师一名,医师两名;主管护师两名,护师两名,护士两名,招聘护士一名;开放床位30张。随着学科的发展,大家的共同努力,就诊人数不断增加,院领导为我科增加医务人员和增设床位。现有临床医师7名,护理人员12名。其中,副主任医师一名,主治医师一名,执业住院医师3名,尚未取得执医的住院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一名,主管护师一名,护师一名,执业护士8名,未取得执业护士的护士一名。开放病床60张。

近十年来,我科非常注重学科发展。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我们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理念,专业诊疗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可以说一年一个台阶。这期间,曾先后得到厦门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和贵阳医学院骨科专家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也邀请到了部分省内外知名骨科专家亲临我院技术指导。同时,曾先后派出5名临床医师和3名护理人员到省内外医院进修学习。这样来,我们的诊疗水平得到了很大地提高。目前,已能开展经皮腰椎间盘旋切术、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胸腰椎骨折侧前方入路钢板内固定及后入路椎弓根螺钉技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腰椎滑脱RF-Ⅱ型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全髋置换术,动力髋、动力髁、交锁针以及四肢解剖型钢板、锁定板的运用、椎体扩张及成形术等等具有一定难度的骨科手术。随着学科的发展,增添了骨伤治疗仪、CPM功能锻炼机等骨科专有设备。当然,我们也很注重学术交流,每年均派1-2名医师参加本省举办的骨科年会和部分骨科专题会议,偶尔也参加省外举办的骨科专题会议和骨科年会,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2篇,部分论文被刊登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上。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03年,我科开展的经皮腰椎间盘旋切术荣获铜仁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被本单位评为先进科室,2005年被评为优质服务科室。

权益部简介(范文) 篇6

权益部是大学生的维权中心,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代表同学的权益和利益,与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权益部以争取权益,保护权益,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基本工作原则,保护同学权益为工作重心。作为一个生活服务职能型部门,我们力求做到想同学们所想,急同学之所急,了解并解决同学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维护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并且在同学中广泛地宣传维权理念,倡导通过合理渠道维护正当权益,积极听取同学意见。同时做好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互通,不断完善学生权益领域的工作。

在本次纳新活动中,我们希望纳入的成员具有一定的素质: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工作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要有对工作的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进入学生会,锻炼的不仅仅是工作能力与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教会你怎样与人更和谐的相处,使你变得更加成熟,做事更加稳定。

美术系学生会这个大家庭,期待你的加入。

我们的工作与大家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

权益部会与各班负责人建立联系,把工作更贴近于同学。

定期对学校的热点问题采用调查问卷、采访的方式进行调查,及时接收和整理相关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相应的工作。

与各班负责人就同学们的生活情况召开座谈会。

定期进行维权行动。

发挥桥梁作用,保障学生权益:

权益部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会部门,更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在维护学生利益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协助校方做好相应的学生工作。使学校与学生之间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医院消毒灭菌设备简介 篇7

关键词:医院,交叉感染,消毒灭菌设备,原理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的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而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它包括医院病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诊疗用具、器械、药物的消毒、灭菌,以及接触传染病患者的消毒隔离和终末消毒等措施。为了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而消毒灭菌设备的应用,可以让医院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使医生、病人以及家属能安全的在医院工作和治疗。下面介绍几种医院常用的消毒灭菌设备,以便医护人员及维修人员了解。

1 紫外线灭菌消毒

紫外线是指波长在200nm~380nm之间的太阳光线,包括3类:1、UV–A波长为315nm~380nm,2、UV–B波长为280nm~315nm,3、UV–C波长200nm~280nm。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290nm~2000nm)中紫外线约占13%,其中UV–A占97%,UV–B占3%,UV–C则接近于0。对人皮肤损伤的只有UV–A、UV–B。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UV–C紫外线灯,用来进行消毒灭菌。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波紫外线,254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具有广谱性。

UV–C波紫外线的杀菌(如图1)原理是通过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照射,以破坏其机体内DNA(去氧核糖核酸)的结构,紫外线对核酸的作用可导致键和链的断裂、股间交联和形成光化产物等,从而改变了DNA的生物活性,使微生物自身不能复制,使其立即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紫外线灯管是一种人工制造的低压汞石英灯管,管内注入压强0.4~0.6k Pa的氩气和水银数滴,管子两端用钨丝作成螺旋状电极。通电后,氩气先电离,然后冲击水银电离,发放紫外线。经5~7min后受紫外线照射的空气,才能使氧气产生臭氧,因此消毒时间应从灯亮5~7min后计时。用于物品消毒时,如选用30W紫外线灯管,有效照射距离为25~60cm,时间为25~30min(物品要摊开或挂起,扩大照射面)。使用紫外线消毒时,要注意眼睛、皮肤的保护,照射时嘱病人勿直视紫外线光源,可戴墨镜,或有用纱布遮盖双眼。用被单遮盖肢体,以免引起眼炎或皮肤红斑。

2 臭氧灭菌消毒

臭氧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气(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将其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普通氧原子(O2),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故称无污染消毒剂。它不但对各种细菌(包括肝炎病毒,大肠杆菌,绿浓杆菌及杂菌等)有极强的杀灭能力,而且对杀死霉素也很有效。

臭氧灭菌的过程属于生物化学氧化反应,臭氧灭菌有以下三种形式:(1)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2)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其细胞壁和DNA和RNA,分解蛋白质、

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物质代谢生长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3)渗透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胞发生通透性畸变,导致细胞的溶解死亡,并且将死亡菌体内的遗传基因,寄生菌种、寄生病毒粒子、噬菌体、枝原体及热原(细菌病毒代谢产物、内毒素)等溶解变性灭亡。由此可见,臭氧灭菌属于溶菌,而且不会杀死健康细胞。臭氧消毒灭菌器由管式臭氧发生器构成核心部件,C型整体铁芯高压电源给臭氧发生器提供稳定的高压。消毒器工作时臭氧发生器以空气为原料产生高浓度臭氧,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实现对空气的消毒。臭氧消毒无死角,消毒结束后臭氧会自动分解成氧气,无残留,无副作用(图2)。

3 环氧乙烷灭菌消毒

环氧乙烷是一种简单的环氧化合物,液体无色透明,具有芳香的醚味,有剧毒。大量吸入环氧乙烷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头昏、虚弱、恶心、神经毒性反应等。液态环氧乙烷可引起皮肤刺激、皮炎和水泡。眼睛接触环氧乙烷可引起严重眼损伤,高浓度气体泼溅可引起严重眼刺激和损伤。

将环氧乙烷气体置于密闭容器内,消毒室是双层壳壁,中间的夹套可以确保消毒室的加热效果。将物品放入消毒柜内,关闭消毒柜门,蒸汽增湿系统将腔内温度加热至40~60˚C。真空排气系统将腔内压力从一个大气压排至21k Pa左右。环氧乙烷安全穿孔系统将环氧乙烷气筒穿破,环氧乙烷泄漏进入压力腔,用量1kg/m3。在最适相对温度(60~80%)情况下,其中42˚C消毒150min,55˚C消毒60min,从空气过滤系统进入的无菌空气作用6~12h。灭菌完毕后通风排气系统将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排入大气。打开柜门,取出物品,消毒完成。控制及打印系统控制设置程序的完成,打印系统记录程序过程。安全系统为环氧乙烷消毒程序提供温度压力及有毒气体排放的安全保障。该设备特别适用于不耐高热和温热的物品,如精密器械、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心肺机、起博器、书籍文件等,均无损害和腐蚀等副作用。消毒完的环氧乙烷剩余气体,通过催化加热,环氧乙烷被转化成安全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图3)。

4 预真空式高压蒸汽灭菌消毒

在通入蒸汽前有一预处理阶段,即柜室内抽负压至2.6k Pa(空气排除约98%)。预真空式高压蒸汽灭菌器温度可达132~135˚C,具有灭菌周期快、效率高,完成整个灭菌周期只需8~10min,节省人力、时间和能源;冷空气排除较可靠与彻底;对物品的包装、排放要求较宽,而且真空状态下物品不易氧化损坏的特点。但设备费、维修费较高,对柜体密封性要求较高,漏气量每分钟不得使负压升高值超过0.13k Pa。存在小装量效应,即欲灭菌物品放得过少,灭菌效果反而较差。小装量效应的发生主要由于物品体积愈小,在柜内残留空气愈多,对蒸汽接触物品的阻隔作用愈大所致,瓶装液体不用此法灭菌。该设备适用于耐高温、高压,不怕潮湿的物品,如敷料、手术器械、药品、细菌培养基等。

图4为预真空式高压蒸汽灭菌消毒锅的通用程序,前面三次抽真空—注入蒸汽通过真空排气系统和蒸汽发生器进行,目的是为了抽掉被消毒物品里的残留空气,保证消毒的效果,一般排到80mbar。然后注入大量蒸汽,双层压力腔能很好的保证其压力温度恒定,在加热消毒的这段时间,抽真空是为了更好的渗透,消毒时保持温度134˚C,3500mbar消毒8~10min。然后真空排气至负压,通过干热空气干燥消毒物品。空气过滤系统进入无菌空气恢复到一个大气压,消毒完成。控制及打印系统控制设置程序的完成,打印系统记录程序过程。安全系统为高压蒸汽消毒程序提供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安全保障(图5)。

5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消毒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消毒是一种新型的灭菌消毒方式,它可取代传统的灭菌器,如:消毒液体浸泡、熏蒸,化学气体灭菌等。其灭菌速度快,可大大提升被灭菌器械的利用率,方便于医院进行连台手术。大幅度的减少对医疗器械伤害,有效的延长了器械的使用寿命。同时,灭菌后的器械没有药物残留,对医护人员没有伤害。由于其灭菌原理的更新,已经跨入绿色环保的行列。

等离子体属于物理概念,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状态(即固体,液体和气体之外的第四太)。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系统采用过氧化氢液体做为灭菌介质。在真空条件下,过氧化氢液体超声雾化后输入到灭菌室内,并自然扩散均匀。等离子激发源及调配系统将射频电磁波(13.56MHz)馈入灭菌室内壁的等离子激发电极,使过氧化氢气体分子产生连续不断的辉光放电,形成带负电荷和等量正电荷的离子相互共存的物质状态,当电离率与复合率达到平衡的时候,这种稳定存在的物质状态就称之为等离子。形成的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活性氧离子,高能自由基团等成分,极易与细菌,霉菌,芽孢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而变性,从而使各类微生物死亡,达到对各类器械灭菌的目的。控制及打印系统控制设置程序的完成,打印系统记录程序过程。安全系统为等离子体消毒程序提供安全保障。该设备适用于由不锈钢、钛、铝等金属材料和陶瓷、玻璃、硅橡胶、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尼龙、硅树脂等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医疗器械及医疗电子仪器、器件、导线、电极、电池、光纤软硬式内窥镜,金属手术器械,非金属手术器械,电极片,颅脑钻,呼吸面罩,探头,扩张器,导联线,机电器械,实验室各类非耐热仪器等(图6)。

参考文献

[1]刘冬兰.温静.张其迈等.壁式氧气管道装置消毒方法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第417-418页.

[2]冯丽琪,邹志飞;.环氧乙烷消毒后的残留与影响解吸因素[J]护理学报;2006年11期

[3]张霞,周雯,王有森;环氧乙烷在灭菌物品中残留量测定及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年02期

[4]张红玲.对155所医院消毒灭菌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第232页.

[5]周红.王月云.敖新等.呼吸机内部气路管道系统消毒方法的研究[J].医学设备信息杂志.2008.18(2).第215-217页.

[6]田桂登.梅幸福.一种新型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机及临床效果监测[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2).

[7]liu H.Co-regulation of pathogenesis with dimorphism and phenotypic switching in Candida albicans,a commensal and a pathogen[J].Int J Med Microbionl,2002,292(5-6):229-311.

[8]Kumamoto CAA.Contact-actiated kinase signals,Cansisa albicans invasive growth ans biofilm development[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5,102(15):5576-5581.

[9]书名: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管理规范,作者:张镇静,霍孝蓉

[10]书名:基础护理学

专科医院简介范文 篇8

妇产科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教委博士学位授予点、妇产科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也是全国妇产科疑难重症诊治中心、卫生部妇产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妇产科药物研究基地、国家级妇产科继续教育基地。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人才济济,医疗梯队完整,专业设备齐全,学科发展均衡,实验仪器精良,现设有产科门诊、妇科门诊、计划生育门诊、妇科常规门诊、妇科肿瘤门诊、妇科内分泌门诊、妇女保健门诊、滋养细胞肿瘤门诊、急诊、特需门诊等诊室,拥有住院床位221张。该科室擅长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宫颈疾病、卵巢功能衰退、月经异常、生殖功能异常、围绝经期疾病、性发育异常及各种复杂疑难性妇产科疾病,擅长做羊膜腔穿刺、脐静脉穿刺、经腹早孕绒毛活检、胎儿镜等检查及宫外孕手术、异位环取出术、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息肉和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及各类人工流产术。

郎景和医生简介:

郎景和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科普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科内镜学组组长。上世纪70年代初,郎景和主任曾协助我国现代妇产科的奠基人林巧稚教授从事妇产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1982年,他首次在国内实施了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并把手术的各个关键步骤、手术的彻底性评价及再次减灭术、分期手术等概念推向全国。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郎景和主任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并提出抗粘附、抗侵袭、抗血管形成以及卵巢抑制或孕激素对抗的内异症治疗理论,并于2001年获得中国妇科肿瘤特殊贡献奖。郎景和主任擅长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妇科肿瘤及各种妇科疑难杂症。

边旭明医生简介:

边旭明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产科主任、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国优生学会理事。边旭明主任197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曾赴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修,此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妇产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她擅长各种妊娠期高危重症及分娩期合并症的诊治、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及治疗、重大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及产前筛查。近年来,边旭明主任多次承担国家卫生部及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曾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呼吸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呼吸病专业科室之一,由我国已故著名呼吸病学专家朱贵卿教授创建,目前已成为我国一流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及研究中心。该科室历史悠久,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涌现出罗慰慈、朱元珏、黄席珍、林耀广、李龙芸、蔡柏薔、陆慰萱等国内外著名的医学专家。目前,该科室开放住院病床82张,拥有在编人员37人,其中正教授10人,副教授5人,主治医师13人,技术人员1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1人,科内设有肺癌诊疗中心、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中心、睡眠呼吸疾患诊疗中心、肺功能实验室、血气分析实验室、支气管镜室、细胞学实验室、基础研究实验室等亚级科室。

肖毅医生简介:

肖毅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老年呼吸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呼吸和结核病学会睡眠学组成员、亚洲睡眠研究会专家、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医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肖毅主任1984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1998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诊治睡眠呼吸疾病等方面有极深的造诣。

蔡柏蔷医生简介:

蔡柏蔷医生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现为呼吸内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阻肺学组副组长、美国胸科学会(ATS)会员、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资深会员、欧洲呼吸学会(ERS)会员。蔡柏蔷教授师从我国著名呼吸内科专家朱贵卿教授,曾多次赴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医学中心进修,回国后一直从事呼吸内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呼吸系统的疑难杂症,尤其在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哮喘等方面有极深的造诣。

nlc202309030356

基本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成立于1921年,是该院建院之初即成立的核心科室之一。数十年来,在历届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的不懈努力下,该科室在国内率先细化并建立了十余个外科专业组,包括胰腺专业组、胆道专业组、胃肠专业组、血管专业组、乳腺专业组、肝脏专业组、外科营养专业组、重症专业组及相关临床专业实验室,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基本外科疑难重症的诊治及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共有住院床位158张,拥有教授8人,副教授12人,主治医师25人,博士21人,硕士13人。该科室擅长诊治各类胰腺疾病、胃肠疾病、胆道疾病、肝脏疾病及各种外科疑难杂症,尤其擅长做各类外科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赵玉沛医生简介:

赵玉沛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基本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学组组长、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院士、亚洲外科学会主席、国际胃肠肝胆胰外科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赵玉沛院长从医近30年,一直工作在基本外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第一线,擅长诊治各种基本外科疾病,尤其擅长诊治各类胰腺、胆道、胃肠、甲状腺疾病。他医术精湛,治学严谨,特别关爱患者,深受百姓的信赖。赵玉沛院长带领他的团队通过刻苦钻研,提出了“胰腺癌高危人群”的概念,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胰腺癌的误诊误治率。同时,他还提出并建立了“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进而规范了胰腺癌的诊治流程。这对于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减少不必要的开腹手术、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手术成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他领导的课题组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成功地完成了我国首例通过腹腔镜摘除胰岛素瘤的手术,使患者避免了因剖腹手术给其带来的痛苦,缩短了手术和住院的时间。医学界的同仁赞扬说:“赵玉沛院长的手术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艺术表演”、“手术做得又快又好,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皮肤愈合好,深受病人的拥戴”。

于健春医生简介:

于健春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营养支持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营养学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于健春主任曾赴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进修,擅长诊治各类胃肠疾病、胆道疾病、甲状腺疾病,尤其擅长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胃肠肿瘤微创手术、腹腔镜胃束带减肥手术及经皮内镜下胃造口营养置管术。

血管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血管外科临床医疗及科研工作的单位之一。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在曾宪九、朱预等老一辈著名外科学专家的带领下,该科室就已经率先在国内开展诸如大动脉瘤等各类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工作。目前,该科室共开放床位39张,每年接诊人数高达2万余人,每年收治住院患者800余人,每年进行各种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及血管外科手术700余例。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擅长诊治各种血管外科疾病,包括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盗血、布加氏综合症,尤其擅长做各种动脉疾病的血管重建手术及血管微创治疗,包括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和腔内隔绝、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和微创治疗、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微创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主髂动脉闭塞的髂动脉支架和主髂动脉架桥等。

刘昌伟医生简介:

刘昌伟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外科学系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卫生部国家药监局药物评审专家组委员、教育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美国血管外科学会会员。刘昌伟主任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曾先后两次赴美国进修,此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在诊治各种血管外科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能,擅长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和支架治疗及糖尿病足的血管腔内治疗,特别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等方面有极深的造诣。

李拥军医生简介:

李拥军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会员、美国血管外科学会会员。李拥军主任曾先后赴德国法兰克福外科中心、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及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进修,他擅长诊治各种血管外科疾病,尤其擅长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足、主动脉瘤、外周动脉瘤、静脉血栓等疾病的外科手术及药物治疗。

上一篇:愚人节给老公的短信下一篇:初三毕业班教室布置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