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科学活动的反思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幼儿科学活动的反思(精选12篇)

对幼儿科学活动的反思 篇1

教学时间:9月27日

教学反思:

《会滚动的物体》这个教学活动是让幼儿通过玩各类能滚动的物体,引发对滚动现象的好奇。愿意表达自己在探索活动中的发现。

上课一开始,我通过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物体能够滚动?”小朋友的答案很单一,“老师,球能滚动。”“除了球能滚动外,还有哪些物体能滚动?”我让小朋友玩一玩百宝箱里的物品,让他们自己尝试哪些物体能滚动起来。通过操作探索小朋友找到了许多能够滚动的物体。如:旺仔牛奶罐子、圆形的积木、双面胶、橘子、西瓜等塑料玩具。“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滚动,有的物体不能滚动呢?”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仔细观察能滚动与不能滚动的物体的特点。孩子们说:“圆的物体能滚动。”

对幼儿科学活动的反思 篇2

一、探索与操作的内容要表现出层次性

确定探索与操作的内容是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现实生活中, 可供幼儿进行探索与操作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精心选择、设计内容, 并在要求上体现层次性。一是就同一对象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中安排有不同要求的系列性探索与操作活动, 使各年龄段的幼儿各有所获;二是根据幼儿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层次, 为幼儿提供多种层次的活动材料, 以适应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 让幼儿亲自动手, 积极参与活动;三是同一个活动内容在同一个年龄段的多次探索过程中, 体现由低到高的层次要求, 让幼儿在各方面获得发展。例如, 我们在幼儿园开展了“有趣的色彩”系列活动。小班的孩子虽然年龄小, 知识经验少, 但同样有积极探索与操作的愿望。教师给幼儿准备了红、黄、蓝三原色的系列玩具, 幼儿通过操作和认识, 能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 并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述这三种颜色, 从而感受颜色带给自己的乐趣。而中班幼儿可能会对调色活动本身更感兴趣, 但他们的兴趣也只是停留在操作层面上。所以本活动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的机会, 让幼儿在认知和感受三原色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将三原色互相调配后又生成橙、绿、紫三间色的过程, 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认识新的颜色, 并用这些新颜色涂各种物体, 以便更加充分地感受颜色的丰富性和创造性, 从而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活动中出现的科学现象的兴趣上, 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大班幼儿在积累了上述经验的同时, 探索的欲望大大提升, 对颜色的变化也更感兴趣。因此, 要通过反复对颜色调配的操作, 使幼儿从中发现色彩的美, 并应用到生活中和绘画创作中, 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从多方面培养幼儿探索与操作的能力

培养幼儿观察、分类、测绘、表达等操作技能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任务之一, 教师必须把这一任务渗透到科学教育的各种探索与操作活动中去。在实践中, 我们在满足幼儿好奇心的同时, 应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引导他们动手操作, 动脑思考。

第一, 我们对幼儿的观察技能进行了训练, 使他们学会了用各种感官去考察事物。并及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和感知活动机会, 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师要做个有心人, 要善于在活动中观察幼儿, 了解幼儿的“兴奋点”, 并善于把幼儿自发的观察纳入到教师有组织的活动中去。例如, 我们在科学区提供了多种视觉材料, 开展了相应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幼儿通过观察, 找出其共同特征与特殊之处, 从中发现其外形特征的各种变化;提供香水、鲜花、水果、蔬菜及物品, 让幼儿通过嗅觉分辨各种气味, 通过气味来识别不同的物品;提供各种布料、不同温度的物体等, 让幼儿通过触摸增加对物体的认识;提供各种食物和无害液体等味觉材料, 让幼儿通过品尝识别各种物体的味道。

第二, 提供多种物品训练孩子的分类技能。通过对物品进行分类, 幼儿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各类物品的特征和联系。为此, 我们发动师生和家长共同收集了许多物品, 如各种各样的钮扣、小石子、种子、树叶、果核、小图片等, 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分类。例如, 让中班幼儿对数量众多的钮扣进行分类时, 教师应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分类, 允许幼儿争论, 并引导幼儿在多次尝试中积极思考, 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分类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 鼓励幼儿不断变换分类的方式并讲出为什么这样分的道理。这样, 既训练了幼儿的分类技能, 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些感悟 篇3

著名的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非常强调教学方案的弹性和幼儿园课程的生成。瑞吉欧教育中的课程取材来自幼儿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共建,课程注重过程的设计而非活动前的设计。由于科学活动需要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获得感悟和发现,因而某些科学教育活动常常伴随着手工制作的环节,教师要对这些环节加强探索与监督。

关键词

科学活动 学前教育 幼儿 科学教育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获得对周围有关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和经验的重要途径。由于科学教育活动特有的操作性和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幼儿教师常常需要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经验的增长和科学的认知。材料的选择与准备对科学教育活动的成效至关重要,笔者通过数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和反思,总结以下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抓住幼儿生活中的兴趣点提供科学教育的主题

著名的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非常强调教学方案的弹性和幼儿园课程的生成。瑞吉欧教育中的课程取材来自幼儿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共建,课程注重过程的设计而非活动前的设计。这一点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教师选择什么样的科学探究主题,如何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科学活动设计等诸多问题离不开幼儿的参与。例如,大班科学活动“神奇一线”的主题来源就是我在一次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偶然发现的。我经常组织班上幼儿在户外玩“跳纸筒”的体育游戏,孩子们对粗长的硬纸筒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拿它当“望远镜”,有的孩子拿它当“火箭筒”,也有的孩子拿它当“传声筒”,简单的一个硬纸筒在孩子们手中变成了极富象征性的各种不同事物。我敏锐地抓住了孩子们将纸筒当“传声筒”这一兴趣点,并陪他们一起玩传声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扩展和延伸,最终形成了“神奇一线”这个有关声音传播的科学主题活动。幼儿最初的探究行为是由好奇心引发的,并且这种探究行为具有明显的自发反应性,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如果幼儿这种自发的探究行为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支持和引导,孩子的兴趣和行为很快便会从生活中一闪而逝。

二、侧重科学活动的探究性而非制作性

由于科学活动需要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获得感悟和发现,因而某些科学教育活动常常伴随着手工制作的环节。例如,当我在课堂上组织“神奇一线”这个有关声音传播的科学主题活动时,就需要制作“土电话”。我将“土电话”的制作过程详细地向幼儿展示了一遍,并在某些关键的制作环节(比如穿孔、打结)上反复地向幼儿展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技巧。由于制作“电话”的环节在我设计的整个科学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占很大分量,而且制作“电话”只是为了能让孩子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更好地去探究声音传播的奥秘,探究活动才是我这次科学教育活动的侧重点。然而,事与愿违,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起材料制作“电话”的时候,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到来。虽然大班的孩子在穿孔、打结这种精细动作的发展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有部分孩子精细动作发展较慢,无法顺利地制作“电话”,因而表现出焦虑不安和兴趣丧失。这次有些失败的科学教育活动让我明白了探究活动和制作活动尽量不要放在一起,否则就会本末倒置,重点偏移。科学活动应该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而非制作,我们可以事先为孩子制作好科学活动所需要的教学用具,也可以在活动之后专门为孩子准备一节手工制作课,这样既能保证科学活动的探究核心,也能延续孩子们对这一主题的兴趣。

三、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错误”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反思 篇4

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探索欲,既然孩子们这么感兴趣,我想我因该给他们创造好条件,给孩子们充分的观察时间。于是,我请孩子们自己找一个位置蹲下,看看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有哪些地方不同,它在水中是如何游动的,它在水中吃什么?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孩子们有目的的进行了观察,并积极讨论着。他们不会因为看的时间长而乱跑,不会因为无聊而拿柳条去动小蝌蚪,而是很认真地观察,仔细地看着蝌蚪的游动和外形特征。

对于小蝌蚪,孩子们有很多的问题,如:小蝌蚪为什么和妈妈长得不同?为什么小蝌蚪长大后就和妈妈长的一模一样?小蝌蚪的到底是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腿?小蝌蚪的尾巴哪去了?带着种种问题,我引导着孩子们展开了讨论,用孩子们以往听过的的知识解答着这些问题。最终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到底是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腿?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有的孩子说:“小蝌蚪是先长前腿的,因为前腿有一个“前”字,当然应该先长。”幼儿孩子说:“我猜小蝌蚪是先长后腿的,这样它会游得更快!”而有的孩子说:“前腿和后腿一起长,这样它才会跳呀!”在孩子们的争论中,我听到几个孩子比较肯定的回答:“我知道,一定是先长后腿,这是他们生长的规律,我老爸以前说过的!”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反思 篇5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吹泡泡》是中班的一节活动课,孩子们对于泡泡都非常的喜欢,日常也经常吹泡泡,这次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孩子们日常使用吹泡泡的工具比较单一,因此我设置的目标为:

1、学吹泡泡,能发现吹出来的泡泡有大有小。

2、知道有多种吹泡泡的工具,体验游戏的快乐。

对幼儿科学活动的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不同特征的动物尾巴图片若干(如水牛、狐狸、小兔、孔雀、蛇等)。

2.幼儿用书:《小兔借尾巴》。

活动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兔)。看,小兔长得什么样啊,小兔的尾巴是怎么样的?(短短的尾巴)你觉得可爱吗?可是小兔却对自己的尾巴不满意,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讨论。教师: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呀?听到了谁?故事中的小兔都向谁借尾巴的?它借到没有?那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三种不同的形式提问:一、听到了谁,问谁借?二、除了这个还有谁?三、出示图片再问)小兔需不需要向别人借尾巴呢?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尾巴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领,都有自己特殊的用途,不是其他动物可以替代的。

(三)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探索操作的形式来进一步掌握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张操作卡,上面有xxxxxx,他们的本领都会在旁边,一会请小朋友来匹配。操作卡上的一条线是代表平衡,花朵是代表漂亮,你们在做之前要先看好动物后面的标记的意思。[.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2.幼儿操作,交代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做好的幼儿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看看都做对了没有。

3.评价,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给小动物找到了尾巴,还找到了他们尾巴的作用。

(四)老师引导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

教师:除了故事里的小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他们的尾巴也有不同的作用,你们知道吗?老师在桌上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找找、看看。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你看到了哪些动物,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五)教师引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动物们有趣的尾巴,动物朋友们还有哪些秘密呢?让我们再去找一找,看一看!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里和孩子一起探讨其他动物的尾巴的不同之处。

教学反思:

动物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在分享阅读《尾巴》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幼儿对尾巴的外形特征已有所认识,但是对尾巴的作用却不是很了解。为了让幼儿更进一步的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我设计了《动物的尾巴》这一科学活动。

对幼儿科学活动的反思 篇7

关键词:科学探究,学习方式,程式化,开放性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科学探究, 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初中阶段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实施,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

一、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更容易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内化, 能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科学探究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其他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下大力气推进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例如“溶液PH改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程序一般设计为: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凭推理接受结论, 对“溶液PH改变”感受不深, 可能只是把结论死记硬背下来。如果教师转变思路将其设计成科学探究活动, 可以根据问题让学生去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结果再归纳出结论。这样就使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学生既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又训练了探究方法,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科学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

课改以来, 部分教师形成了“探究万能”的思想, 他们错误地认为新课程强调自主探究, 一切知识都应该通过探究的方式获得, 把自主探究与教师讲授对立起来, 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探”, “为活动而活动、为探究而探究”的课堂泛滥成灾。

学习方式不止一种, 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一方面, 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本身并没有错, 错就错在教育者把它当成了唯一方式, 不加选择地加以使用。另一方面, 探究式学习也不是万能的学习方式, 也有诸如计划性差、耗时多、不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等缺点。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教与学的方式, 适合讲解的内容要讲解, 适合探究的内容要探究, 不能把科学探究当做唯一的学习方式。

三、科学探究不能搞程式化

课程标准归纳科学探究要素是为了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理解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没有固定地环节, 不应使学生误认为科学探究有现成的“套路”。如果错误地把科学探究当成生搬硬套的知识和按部就班的程序进行教学, 那么这是无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的。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可以开展各种层次、不同水平的探究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探究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 只要是从问题出发, 经过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的活动就应是科学探究。这里的探究活动中包含的探究环节可多可少, 不一定有猜想与假设, 也不一定有实验。如“分析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 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的活动并不具备所有的探究要素, 但确确实实属于探究活动范畴。在探究活动中各个要素的呈现顺序也不是固定的, 又如在“探究马铃薯汁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的探究活动中“进行实验”既可作为收集证据的途径, 也可作为提出问题或作出假设的一种依据。

四、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义务教育的化学课上, 科学探究的问题可大可小, 时间可长可短, 方式也多种多样。科学探究活动包括实验、调查、讨论等多种形式, 不能简单等同于实验, 不能拘泥于实验这一种形式。例如,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从物质的可燃性、氧气、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方面进行探究。还可以让学生从图书馆或互联网查阅有关“钻木取火”“燧石取火”的资料, 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最终归纳出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

五、科学探究是开放式的学习方式

1. 探究过程要开放。

教师不提供探究方案, 为学生留出大量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 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方案, 然后在小组成员交流改进的基础上, 按修改的方案去探究。例如在酸碱指示剂教学时, 可以鼓励学生选择生活中的物品替代实验器材, 可以鼓励学生查阅资料, 可以鼓励学生自制酸碱指示剂, 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2. 探究结论要开放。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探究活动的结论不必刻意追求完全一致, 应允许学生得出不一致的探究结果。如在“谈谈你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认识”活动过程中, 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切入, 可以是用文字描述, 可以是表格图像展示, 还可以保留对“氧气、二氧化碳的功与过”的不同见解。

幼儿科学教育现状的透视与反思 篇8

科教兴国是我国基本国策。科学作为一门学科一直存在中小学教学中,但是在幼儿教育中却是以自然知识、自然常识作为存在。在幼儿教育改革之后,幼儿科学教育才被列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点,虽然通过幼儿教育改革幼儿科学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摸索实验中,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不准确

幼儿时期的教育中,要求孩子们对于一些知识感知,并不会要求说出事物具体的本质。作为科学教育,则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些幼师也常以此为目标,但是却忽略了孩子们的年龄问题,结果在老师看来教育目标就没有完成。其实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只需要告诉孩子们对与错就行了,强求太多会使得定位太高,孩子们也接受不了。比如,幼师在教导孩子们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的时候,只需要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去知道这些知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科学教育目标定到让每个孩子熟悉每个季节的变化是怎样引起的,又有什么规律。

二、科学教育中材料准备不当

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在实验活动教学中让孩子们感受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准备一些实验材料。然而在教学中一些幼师由于准备不充分,导致实验材料不完整,从而用其他的替代,给孩子们造成了视觉感官上的误差,也会使得教学效率下降。

三、幼师在教育中直接指导过多

科学教育由于学科的性质,要求动手动脑相结合,然而在现实教育中,由于幼儿年龄问题,一些幼师往往对于实验活动直接指导过多,导致了孩子们不能更加直接地感受这些科学知识,也就无法加深学习印象。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幼师害怕孩子们发生事故,或者幼师不注意孩子们的感受,自顾自地进行填鸭式的实验教育,这些都不利于孩子们更好地感知幼师所教科学知识。

四、忽略过程

幼师们在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孩子们的接受程度,而不重视教学过程,忽略了孩子们其他方向的发展,导致教学的教师自主化。

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针对以上幼儿科学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找准定位,树立好教学目标

幼师在科学教学中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一整套的教学计划,对于一些成人都难以理解的科学现象,不要去要求孩子们去理解。做到教学有计划、有目标,当然这个目标不是不合实际的目标,而是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教学任务给出具体的目标,在科学教学中去发展孩子们的创造性,独立思考性,去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对事物的感知力。比如在教学中,幼师做到每节课有计划,有目标,每个实验有目标,在目标下进行合理教学,使得幼儿能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够更好地感知科学的神奇。

(2)加大投入,完善幼儿科学教育

加大对幼儿科学设备的投入,引进师资,加大幼师的培养。幼师的工作比较烦琐,不仅要教学,还要照顾孩子们,涉及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这也就占用了幼师的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学则退,一些科学信息更新飞快,幼师不能很好地获取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因此要加大幼师的培养培训力度,使得幼师能够很好地对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中变成通俗易懂的感官内容,使得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接受。这就更加考验一个幼师的专业素养,也就更加需要幼师们不断地更新自身知识系统,利用更多的闲余时间进行培训学习。

(3)加大师生的互动,学大于教

一些幼师在意识中就认为,幼儿是不会理解自己大人世界的,所以就在教学中对于孩子们更多的是灌输式教学,不能很好地营造幼儿学习科学的氛围。一些教师对于孩子们也不能给予更多的尊重,不能放下自己作为教师的架子,反而常常按照自身的意识主宰科学教学,把教师的权威凌驾在孩子们之上。这就限制了孩子们自主发展的空间,幼儿在心理上也没有很好的安全感,也降低了孩子们的自尊心,使得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上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不能很好地自主生活学习。可在进行科学试验中,由教师准备好实验材料,让幼儿亲自进行实验。课堂上进行吹泡泡实验,可用大小不一样的铁丝圈分别让幼儿进行尝试,使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现象,加深印象。

(4)注重教学过程,更好感知教育

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师应当更多地去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好的过程与好的结果是相对的,如果过程不理想,结果必然也是不理想的。在科学活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感知程度,不要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强行进行教育。教学要活,不要死板进行教育,要把科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思维当中,在生活学习的每一天都进行教学,灵活性教学。

幼儿改进科学活动的方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教育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另一方面就是将新观念渗透到幼儿科学活动中去,以幼儿主体为先,以幼儿发展为重。作为幼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过硬的知识涵养,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事业。

对幼儿科学活动的反思 篇9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

2.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3.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红色印泥若干盒:白纸,抹布若干。

2.放大镜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给幼儿讲一个关于用指纹破案的故事,引起幼儿观察指纹的兴趣。

二展开

(一)印指纹

让幼儿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观察指纹

1.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和纸上的指纹印,说说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

2.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指纹印,说说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同。

三、了解指纹的作用

1.出示老师们的两种较为典型的指纹印,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差异,找一找自己指纹的特征。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指纹永远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来辨认人。

2.演示用蘸有印泥的手指一一触摸玻璃杯、笔、电话等物,请幼儿说说有什么发现。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这一点对哪方面有帮助?(警察叔叔能够利用罪犯留下的指纹作为证据抓住罪犯。)

3.还有什么用处?老师出示图片——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为幼儿讲解,开阔幼儿眼界。

4.还有什么东西像指纹一样有一些纹理?

四、进行指纹印画

1.引导幼儿指纹印画。

2.引导幼儿相欣颀赏指纹印画、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越来越渴望探索他们身体的奥秘,在平时的活动中许多孩子无意发现他们手指上的线条,他们惊喜地告诉我:“老师你看我手指上有一条条的线。”但对于这个问题却只停留在发现的阶段,如何将孩子的兴趣点提升出来,引导他们更进一步的探索?这对孩子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设计了次活动。

对幼儿科学活动的反思 篇10

活动目标:

1、利用幼儿园玩水池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感知水的特点,巩固对水的认识。

2、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3、让幼儿感受水中发现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提前几天告诉幼儿星期×下午我们到“玩水池”玩水。老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制品:积木、树枝、冰糕棍、树叶等;纸制品:硬纸壳、皱纹纸、报纸、作业纸、纸盒等;泡沫制品以及小石块、鹅卵石、小铁块等。并让幼儿用塑料袋将材料装好,作上标记,放在玩具柜里。

2、活动前,检查水池的安全、卫生。池底是否有异物,池水是否清洁,池水高度是否适当。

活动重难点:

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

活动过程:

1、感觉游戏。

鼓励幼儿同老师一起到水池玩水(个别胆小不愿到水池玩的幼儿暂不强求,允许他们在水池边玩)。引导幼儿看看水中的小脚丫或凉鞋;试试用双手捧水;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体验水中走路的感受。帮助幼儿回忆、再现过去所学知识,如:能看见水中的小脚丫,是因为水透明、无色,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因为水会流动等等;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发现,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听觉游戏。

请幼儿将塑料袋里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让幼儿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再试一试、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从高处、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幼儿反复对比实验,相互讨论,得出结论:从高处将材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轻的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让幼儿闭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声音;回忆的故事《咕咚来了》,想象木瓜掉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小兔为什么会吓得惊慌失措。

3、观察、比较、归纳游戏。

观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比较材料的轻、重、厚、薄;感知材料的轻、重、厚、薄和“沉”、“浮”的关系;归纳那类材料会沉于水中,那类材料会浮于水中。

4、触觉游戏。

用手触摸、感知那些材料吸水,那些材料不吸水;那些材料遇水会烂,那些材料遇水完好如初。

5、收拾整理材料。

请幼儿把水中的所有材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无杂物。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一一保护水资源。

注意:在上述每一种游戏中,均让幼儿充分讨论、交流、合作。如相互提供材料,交流新发现等。以此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体验分享的快乐,体验“发现学习”的惊喜、乐趣。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玩水材料带回家,把今日的“水中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请家长作好记录,次日交给老师。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孩子“水中发现”的多与少、深与浅;了解孩子的表达能力;了解孩子对这种活动方式的兴趣及认可程度;了解孩子某方面的个体差异,如听觉、触觉、记忆等。以便教师根据幼儿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从中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扩散或寻找新的教育活动内容。

活动点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突出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思想。《水中的发现一一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力求体现这一思想并遵循了幼儿学习的三个特点:

一是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直接驱动。玩水是幼儿感兴趣的,所以,他们会积极投入、主动探索、发现学习。在发现学习中获得成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二是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需要用动作和各种感观来帮助思维。因此,给幼儿提供操作机会和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观共同参与尤为重要。三是由于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与幼儿间相互作用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乐意接受。同时,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均得到发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表现的相当有兴趣。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大点的孩子基本可以自己完成整个过程,小一点的孩子需要教师从旁指导。在游戏环节中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这种在玩中学习知识的目标正是我想达到的。纵观整个过程,探索的意义无处不在,只是在科学知识方面应该再加强一些。教师在设计这个活动时如果再能加入面粉,沙子,木块之类的材料效果应该更好。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策略 篇11

一、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领域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更要顺应幼儿的学习要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环境和材料,以提高和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

1.贴近幼儿的生活。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们生活的世界,对于幼儿来说,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疑问在小脑袋中产生: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泡泡为什么是圆的?……各种物体的千姿百态,自然现象的千变万化,以及规律的奇妙作用,都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对现实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想象。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兴趣,从而获得科学教育知识。

2.利用游戏的形式。

游戏的内容形式非常丰富,以游戏组织科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抽象的事物和现象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既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能维持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从而实现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例如:《磁铁的秘密》开始,教师设计了一个“钓鱼”游戏,引发幼儿思考:用磁铁做的钓鱼竿能钓到小鱼吗?给孩子造成悬念,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在活动过程中,以游戏化的方式将一些抽象的事物和现象具体化,帮助孩子理解、感受并认识,能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活动之中,感受科学的奥秘。例如:科学活动《找空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孩子认识、感知呢?这就需要教师动脑筋、想办法。教师把空气装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子里,请小朋友猜一猜袋子里的神奇宝宝是谁?告诉幼儿空气在和小朋友捉迷藏呢,它就藏在我们的周围,请小朋友拿着塑料袋子去找。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快乐自主地寻找着空气,从而感知空气无处不在。

3.选择有层次的材料。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提供游戏化的探究材料,在玩一玩、摸一摸、动一动中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发现科学的奇妙,积极建构科学知识,提高幼儿的探究兴趣。例如:《弹弹弹》在材料提供上大多是幼儿可以进行游戏的皮球、拉力器、弹力球等,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运用拉一拉、拍一拍、压一压、捏一捏的方法感受物体的弹性。

二、利用提问引导幼儿不断探索

1.开放性提问,提出疑问。

我们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细心斟酌,怎样的语气及表情才能诱发幼儿对问题产生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问题的探究中,萌发学习、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科学活动《小鸡出壳》时,我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而出现的不同现象。为了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我会这样提问:“小鸡是从哪里出来的?蛋壳究竟是鸡妈妈从外面啄破的,还是鸡宝宝从里面啄破的?”这种拟人化的语言一定能成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意愿。

2.挑战性问题,不断实践。

在让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幼儿在操作中往往会出现困难。这时教师恰当的提问可以引导幼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让幼儿做“吹泡泡”小实验时,有一些孩子总是做不出正确结果。因此,我提出了以下问题:“你吹之前蘸了泡泡水了吗?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想一想应该怎么吹,用多大的力气?”这样使幼儿意识到:吹之前一定要蘸有足够的泡泡水,吹的时候要时间长些,就可以吹出泡泡了。这样的提问使幼儿学会遇到困难时,要积极观察、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幼儿探索事物的信心,提高探索能力。

三、资源的整合

整合就是要调动一切可以为幼儿科学探索利用的资源,为幼儿的各种探究提供可能,利用资源拓展探索的广度及深度。

1.环境的创设。

环境是幼儿学习及获得知识的重要资源。为了引起幼儿科学探索的欲望,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我着重设计了班级环境。在我带的每一个班级中,都设置了一个科学区,针对各个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供相应的科学探索材料。比如小班提供了内含各种气味物品的小罐子,吸引幼儿去闻;中班我们提供了秋天的各种树叶和果实,让幼儿发现物体的多样性,并比较相同与不同点;大班,我们提供了天平和各种重量的材料,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重量与体积无关。

2.与一日生活相结合。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是具有整体性的。因此,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必须渗透在园的一日生活之中。比如:在开展中班“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时,我们会利用晨间谈话时间,让幼儿介绍自己家里养的小动物,并了解它们的不同习性;散步时间,幼儿能观察到幼儿园里的一些小昆虫,认识它们的外形;班级自然角里也有小朋友们带过来的适合饲养的小金鱼、小乌龟等,每天都有值日生记录自己的饲养过程。这样就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操场上、教室里、家里,处处可见幼儿自主探索的身影。

3.利用家园互动的形式。

让家长成为幼儿科学探究材料的收集者。由于科学探索的需要,充足的材料是幼儿科学活动的重要保障。有时候,单凭教师是很难及时收集足够幼儿进行操作的材料的,此时,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发动家长参与到幼儿探索材料的收集中。比如:收集一些科普书籍、仿真实物和一些半成品材料等。

对幼儿科学活动的反思 篇12

活动目标

1.知道在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过积极探索, 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多少的关系。

3.学习小组合作探索, 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6只瓶子, 瓶子中的水量分别为小半瓶、半瓶、大半瓶 (不同水量的瓶子各两瓶, 分别挂上1、2、3标签, 用石子实验时放三瓶, 用沙子实验时再放三瓶) , 一盆小石子、一盆沙子、一把小勺、一个漏斗。

2.幼儿记录纸笔。

3.集体记录表一张, 纸剪的石子和沙子的堆积图。

活动过程

一、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乌鸦喝水》, 导入活动主题

1. 师:

小朋友, 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能讲给大家听听?

2. 师:

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投入石子后, 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6个人一组, 每组有3个瓶子, 可以怎样做?

3. 师:

两个人选一只瓶子合作做实验, 看看加入石子后水能不能升到瓶口, 然后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记录纸的第一格写你们拿的是几号瓶;第二格写实验结果, 水能升到瓶口的表示乌鸦能喝到水画个“√”, 水不能升到瓶口的表示乌鸦不能喝到水画个“菖”;第三格写上两个人的名字。

二、用石子进行实验并记录

1. 幼儿分组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

2. 交流实验结果:实验后发现了什么?

3. 教师和幼儿一起看记录。提问:往3只不同水量的瓶子里放入石子后, 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吗?

4. 得出结论: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 乌鸦还是喝不到水。

三、用沙子进行实验并记录

1. 提出要求:现在我们再用沙子试一试, 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还是两个人合作, 做好实验后分别记录。

2. 幼儿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

3. 幼儿实验后交流:这次发现了什么?乌鸦能不能喝到3个瓶子里的水?

四、比较两次实验结果的不同

1. 师:

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 乌鸦喝不到水, 放入沙子可以喝到水, 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小朋友讨论一下。

2.

出示纸剪的石子和沙子的堆积图, 帮助幼儿理解, 因为石子和沙子的缝隙不同, 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乌鸦仍然喝不到水, 加入沙子后乌鸦才能喝到水。

五、小结

师:通过实验, 我们知道了, 乌鸦在瓶子里加入石子不是都可以喝到水的, 还得看瓶中水量的多少。瓶子里至少应该有半瓶左右的水, 乌鸦才可以喝到水。看来《乌鸦喝水》的故事要改一改了, 以后, 我们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 有的事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更准确、更科学的结论。下次, 老师请你们来讲新的《乌鸦喝水》的故事, 好吗?

活动延伸

1. 尝试用其他材料做实验, 并做记录。

2. 讲述新编的《乌鸦喝水》的故事。

执教教师反思:本次活动通过故事引出问题, 再提供操作材料, 让幼儿通过尝试、探索、实验, 主动建构新的科学经验, 寻求问题答案, 是一次操作性、探索性较强的科学活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探索, 只是操作活动中的行为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如用剩的石子、沙子应及时包好, 不能撒得到处都是。

园内教师评议: (1) 目标方面, “知道在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这一目标偏低了, 因为大班幼儿在平日的生活和玩水游戏中, 已具有这方面的经验。 (2) 材料准备方面, 在不同水量的瓶子上分别挂上1、2、3标签, 便于幼儿做实验记录, 但没有标注瓶中原有水位, 不便于幼儿在添加石子或沙子后对水位进行对比观察。 (3) 活动组织方面, 导入活动目的是引出问题, 所以不需要请幼儿完整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幼儿完成实验记录的时间有先有后, 不应该等待所有幼儿完成操作才一一交流实验结果, 应让先完成记录的幼儿先交流, 并把记录表贴到记录总表的相应位置, 以减少消极等待的时间;再者, 让幼儿讨论、讲述用石子和沙子实验的不同结果的原因, 虽然出示了纸剪的石子和沙子的堆积图, 但仍显抽象。总之, 整个活动虽然具有操作性、探索性, 但环节不够紧凑, 活动用时偏长。

根据众人的反思, 执教老师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到活动组织都作了调整。第二次活动设计是这样的:

活动目标

1.通过积极探索, 自主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多少的关系。

2.通过沙子和石子的对比实验, 初步感知在少量水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和沙子后, 水位升高的不同。

3. 学会小组合作探索, 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乐趣。

4. 在“设问—解疑”的过程中, 初步形成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的科学探究意识。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

教具:实验记录总表、双面胶。

学具: (1) 每组6只瓶子, 瓶子中的水量为小半瓶、半瓶、大半瓶 (不同水量的瓶子各两瓶, 分别挂上1、2、3标签, 并标注原水位线) , 一盆小石子、一盆沙子、一把小勺、一个漏斗。 (2) 幼儿记录纸笔及集体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 导入活动, 引出问题

师:小朋友, 我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 谁能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呢?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投入石子后, 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我们一起来做做实验吧。

二、用石子进行实验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及操作要求:老师准备了三种不同水量的瓶子, 还在水面处做上了标记。请小朋友两人选一个瓶子合作做实验。看看加入石子后水到底能不能升到瓶口来, 然后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记录纸的第一格写你们拿的是几号瓶;第二格写实验结果, 水能升到瓶口的表示乌鸦能喝到水画个“√”, 水不能升到瓶口的表示乌鸦不能喝到水画个“菖”;第三格写上两个人的名字。实验时要细心一点, 实验结束时把材料收拾好。

2.幼儿分组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

3.幼儿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并将记录表粘贴在记录总表上。

4.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记录总表, 讨论:往3种不同水量的瓶子里放入石子, 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吗?得出结论: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 乌鸦还是喝不到水。

三、提出疑问, 让幼儿猜想

师:有没有办法让少量的水也升到瓶口来呢?

四、用沙子再次进行实验

1.师:我们再用沙子试一试, 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还是两人合作实验再记录;实验时要用勺子和漏斗把沙子灌进瓶子里, 不能撒在桌子上。

2.幼儿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

3.幼儿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并将记录表粘贴在记录总表上。

4.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记录总表, 讨论:这次你发现了什么?得出结论: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沙子, 水可以升到瓶口。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 水不能升到瓶口;放入沙子, 水就可以升到瓶口了。看来《乌鸦喝水》的故事要改一改了。以后, 我们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 有时还要亲手试一试, 这样才能得到更准确、更科学的结论。下次, 老师请你们来讲新的《乌鸦喝水》的故事, 好吗?

活动延伸 (同第一次设计)

执教教师反思:为提高活动效果, 减少静听和等待时间, 在第二次活动设计中, 我把开始部分的讲故事导入改成了问题导入, 同时省去了最后环节的讨论。原以为通过调整, 教育环节会更加紧凑, 谁知实施过程中当子涵小朋友拿着瓶子和实验记录准备到前面来交流时, 和她一同实验的卢清阳提出了异议:“瓶子里的石子没有装满, 如果装满了, 水就会被压上来了。”为了尊重幼儿的自主探索, 我便让她再试一试, 结果她花费了好长时间慢慢地琢磨、研究。我和小朋友们一边探讨着问题, 一边等着她……导致活动过程又过于松散、冗长了。

园内教师评议:导致第二次活动过程过于松散、冗长的原因还有:上次活动中幼儿用“√”表示乌鸦能喝到水, 用“菖”表示乌鸦不能喝到水, 简洁明了, 远处也能看得很清楚。第二次活动过程中, 教师尊重幼儿的意见, 用“笑脸”表示乌鸦能喝到水, 用“哭脸”表示乌鸦不能喝到水, 这本来是一个亮点, 符合幼儿情感外显的心理特点。但当时用于记录的纸比较小, 且记录笔是黑水笔, 笔头较粗, 同时教师未能提醒幼儿画得大一点, 所以幼儿坐下来讨论时不能看清记录, 也就不能较快地得出结论,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参与讨论的兴趣。

专家引领:江苏省幼教特教研究所的张晖老师启发我们思考: (1) 科学教育活动的形式有哪些?如何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进行运用? (2) 设计教育活动 (包括目标、过程、组织策略等) 时应该从幼儿角度出发, 还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如何根据幼儿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组织教育活动? (3) 活动中, 卢清阳小朋友为什么会提出疑问?

在张老师的点拨启发下, 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1) 科学教育活动应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 可以是正规的, 也可以是非正规的;可以是集体活动, 还可以是在区域中进行的小组活动或个体活动。教师应根据活动需要恰当运用。在一次教育活动中, 让幼儿先用石子进行实验、记录、讨论, 接着又用沙子进行实验、记录、讨论, 最后再进行对比讨论, 知识点偏多, 活动容量嫌大。因此, 沙子的实验可以放于区域活动中进行。 (2) 卢清阳小朋友之所以会提出异议, 且长时间摆弄石子仍拿不定主意, 是因为她只参与了小半瓶水的探究, 没有与其他水量的实验进行对比观察, 即教师没有为幼儿提供充分探索的机会;活动中的合作也只是形式上的, 幼儿在操作前并没有就三种不同水量的瓶子自主地进行协商和选择, 操作中也没有对三种不同水量瓶子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教育活动的目标、过程、组织策略等每一个环节, 都应当从幼儿角度出发。

鉴于以上的认识和反思, 我们对《乌鸦喝水》的科学活动进行了第三次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积极探索, 自主发现乌鸦在瓶中加入石子能否喝到水还与瓶中水量多少有关系。

2.学会小组合作探索, 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乐趣。

3.在“设问—解疑”的过程中, 初步形成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的科学探究意识。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

学具:每组3只瓶子, 瓶子中的水量为小半瓶、半瓶、大半瓶 (分别标注原水位线) , 一盆小石子、一盆沙子、一把小勺、一个漏斗、小组合作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 导入活动, 引出问题

师:小朋友, 我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 谁能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呢?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投入石子后, 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我们一起来做做实验吧。

二、用石子进行实验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及操作要求:老师在每张桌子上都准备了三种不同水量的瓶子, 还有一张记录表、一盆石子等工具, 请小朋友4人一组合作实验。每组先共同商量选出1人做组长, 专门负责记录, 剩下的3人分别往不同水量的瓶中加入石子, 看看水到底能不能升到瓶口来, 石子不能掉在桌上。最后大家共同讨论实验结果并由组长记录下来。加入石子后水能到瓶口表示乌鸦能喝到水, 可以商量一种标记在相应的格子里做好记录;加入石子后水不能到瓶口的, 表示乌鸦不能喝到水, 也可以商量一种标记在相应的格子里做好记录。

2.幼儿分组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

3.将每组的记录表展示出来, 让幼儿共同观察、讨论:往3种不同水量的瓶子里放入石子, 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吗?从而得出结论: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 乌鸦还是喝不到水。

三、提出疑问, 让幼儿猜想

师:有没有办法让少量的水也升到瓶口来呢?

四、用沙子再次进行实验

1.刚才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 水没能升到瓶口来。现在我们再把沙子灌进去摇一摇、试一试, 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还是4人合作做实验, 这次每组只有一只瓶子要灌沙子, 看看你们能不能很好地合作。要用勺子和漏斗把沙子灌进瓶子里, 不能撒在桌子上。

2.幼儿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

3.幼儿交流实验结果, 并讨论:为什么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 水没能升到瓶口来;再把沙子灌进去摇了摇, 水就升到瓶口了。 (沙子把躲在石子缝隙中的水挤了出来)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 水不能升到瓶口;再在其中灌入沙子, 水就可以升到瓶口了, 真有趣。以后我们遇到问题就要像今天一样多动脑筋, 还要亲手试一试, 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活动延伸 (同第一次设计)

上一篇:办公文秘新下一篇:棋艺大比拼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