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精选8篇)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篇1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年,我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将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以服务为载体,树立药监形象,以履行新职能为契机,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以提高食品药品质量,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健康发展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力促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实施素质提升工程,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以责任、效率、质量为主题,深入解决认识问题,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增强干部队伍敬业、奉献意识。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强化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常抓不懈,把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继续完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以制度管人、管物、管事。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不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围绕工作重心开展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消除分歧,逐步形成心齐、气顺、实干的工作氛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全员依法行政能力和自律能力。围绕工作抓学习,抓好学习促工作,通过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和各类业务学习的开展,努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在执法工作中,一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找文章,到那一

世范文网]、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严格对执法案件的调查、审核、处罚等程序进行把关,确保执法案件的内部审查落实到位,扎扎实实地提高办案水平、增强办案能力。二是加大内部审核力度,严格执行“十看”制度。三是严格执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要求全局人员在案件合议或做出行政处罚时,实行“立、查、审、罚”交叉分离,使每起案件均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四是严格行政处罚案件合议制度,定期对所有行政处罚案件从事实、证据、程序、法律适用等各方面进行检查,适时召开案件合议会和评审会,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确保案件质量上水平。五是通过公开举报投诉电话,聘请行政执法行风监督员,发放政务监督卡、召开药品协管员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强化内外监督,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转变机关和执法人员的工作作风,逐步建立内外结合的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确保行政执法有序、高效运

行。、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围绕工作目标,及时宣传报道药监政策法规信息和工作动态,充分利用“、、”等活动,积极开展药事法规、职能职责、咨询投诉、消费提醒、工作成果展示等内容的宣传活动,提升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认知度,树立良好地单位形象,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二、继续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确保监管到位

食品放心工程:

坚持“全国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责、综合组织协调、部门业务指导、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方针,以食品放心工程和专项整治来带动食品综合协调职能的发挥,以强化对外宣传为突破口,增强社会对食药监管职能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将食品安全监管的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或争取相关工作经费。全面研究全县食品安全基线调查资料和有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抓手”作用,认真

履行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的查处职责,积极做好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衔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药品放心工程:

1、继续加强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后的动态监督检查。一是严格落实《药品质量管理规范》,防止企业认证后的滑坡倾向,将gsp跟踪检查与日常监督检查有机结合,经营企业监督检查频次和诚信记分评价达到3次以上,确保认证成果。二是加大对2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帮扶工作,针对企业软件建设差、管理滞后的实际,我局将确定2名专业人员分别开展结对帮扶,促其认真加以改造,争取在软硬件建设和质量管理方面有大的突破和改进,确保在规定时限内通过gmp认证,不断提升全县药品生产经营的质量管理水平。

2、积极推进药品分类管理,遏制不合理用药。一是认真贯彻“积极稳妥、分步

实施、注重实效、不断完善”的方针,按照省、市局的统一部署,充分利用监管手段,注重实效,加强流通领域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大农村药品分类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工作基础;三是加强抗菌药物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广泛宣传和普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的知识,促进合理用药,提高社会各界对药品分类管理、药品安全性和合理用药的认识。

3、继续深入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一是着力加强组织领导。紧密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两网”建设力度,推进“两网”下乡进村步伐,确保“两网”建设在基层乡、镇、村顺利实施,探索把农村“两网”建设纳入乡镇政府目标管理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中,促进“两网”建设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二是着力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继续完善和探索长效工作机制。把药品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全县农村,不留监管盲区,做到乡有监督协管员,村有监督信息员。确定4

名药监干部为8个乡镇“两网”建设的联络员,落实社会监督员工作职责及管理办法,注重在“规范、质量、活力”上狠下功夫,对监管网络的组织形式、工作机制、保障机制等进行大胆探索,对选聘的村级药品监督信息员进行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在管理上实行县局定员联络、乡村两级监管网络齐抓共管的模式和监管格局。牢固建立运转协调、长期有效的县、乡、村三级监管网。三是积极探索符合全县农村实际的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紧密结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注重发挥现有农村医药卫生资源的潜力,形成“两网”建设与整个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大融合、大协作。稳步探索推行直配供应模式,减少流通环节,保证药品质量,保障农民用药安全有效、购药方便,让农民得到实惠。

3、全面推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诚信建设。一是以创新监督和管理方式为手段,在药品生产企业实行监督自主化,在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实行经营

使用规范化,对执法人员实行执法行为公开透明化,打造诚信平台,实施诚信等级管理,抓好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二是按照统一部署、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入开展“八统一、六评比”活动,引导各涉药单位以德管药,诚信经营,制定药品生产、经营、使用企涉药人员培训计划,建立学分制考核办法,努力提高涉药人员参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采取设立诚信举报箱、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积分卡管理、评选质量管理等次等方法,建立诚信监督制约机制。充分运用监管手段,发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药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推动、规范、监督、服务作用,倡议、引导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积极加入“张掖市药学会”,逐步完善约束机制,把行政监督与行业自律紧密结合起来,督促各涉药单位以诚信为本,强化管理,提高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4、加大药械市场整顿力度,规范涉药

单位经营使用行为:一是重点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的药械监管,规范药械购销行为,推进“标准化药库、规范化药房”的建设步伐,使医疗机构在药械购进验收、储存、销售、使用等环节得到进一步规范;二是组织开展出租柜架、专科门诊、疫苗、检验试剂、临床科室急救药品、医疗器械、药学技术人员在职在岗、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用后毁形等各类专项监督检查,坚决查处无证、挂靠、现货直销、邮购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并以贯彻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特殊药品监管。三是积极与卫生部门联合,督促城区小型医疗机构严格执行《甘肃省小型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完成用药备案工作;四是积极和工商等有关部门配合,加大治理力度,开展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专项治理;五是大力扶持中药材种植项目建设,争取立项开展益母草、甘草、大黄、沙棘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完成对农场罂粟壳

种植、调拨情况的调研,掌握相关情况,做好罂粟壳的监管工作;六是完善联合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联动、衔接机制,坚决打击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药品的大案要案。

三、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根据中纪委、省、市局党组和纪检工作确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结合基层实际,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把反腐倡廉工作贯穿到队伍建设、机关建设和行政执法的全过程。二是加大廉政教育、纠风打假、执纪执法、查办案件的力度,坚决杜绝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依法治药落到实处。三是在局机关干部中继续开展以“两个务必”为内容的优良传统教育,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从加强执法教育,建立健全制度等方面入手,开展以廉政典型为主的正面教育和以大案要案、以身试法反面典型

为内容的警示教育,教育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基层药监执法队伍,形成公正、廉洁、公开、高效的行政执法氛围。

四、加强联系、主动参与,认真做好社会性工作 根据县委、县政府对省市驻丹单位的管理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签订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内容,积极做好法制宣传、市场经济秩序整顿、打假治劣、综合治理、扶贫济困、植树造林、门前三包等社会性工作。总之,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局的直接领导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药监工作、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执法能力、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力争使全县药品市场秩序健康有序地发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篇2

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敬礼,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局、市场监督办公室、直属单位负责人, 各省 (区、市) 食品药品监管局分管领导, 总后卫生部药品监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管分局负责人, 各省 (区、市)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处长等共87人。福建省政府副省长李川出席会议并致辞。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敬礼在会上肯定了2008年食品药品稽查工作取得的成绩, 并对做好2009年的稽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推广“示范县”建设经验, 保障农民用药安全。在强化药械经营监管方面, 要开展药械经营法规制定修订工作;推进药品现代物流试点工作;深化药品经营分级分类管理工作;巩固药品专项整治成果。在加强稽查能力建设, 改进和完善抽验工作方面, 要加强药械稽查能力建设;开展药械专项检查工作, 药品邮购、狂犬疫苗、兴奋剂、物理治疗设备和隐形眼镜将是检查的重点;完善药械抽验工作。在完善广告审查监督机制方面, 要继续加强对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建设广告发布企业诚信体系;严打通过互联网违法售药行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局长王立丰在会上回顾了2008年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工作, 对2009年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 开展药械专项检查工作进行了部署。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篇3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思路,迅速融合

新食药监局组建后,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局和方城县委县政府对食药工商体制改革的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对待和拥护食品药品和工商体制改革,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和市场监管工作。

一是整合资源,快速融合,积极开展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将原两单位工作办公场所、执法设施设备、相关业务股室科学整合,高效便捷开展业务。召开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之间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彼此了解熟悉,相互协作,压缩磨合期,对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法制建设以及食品药品监管和市场管理等进行研究部署,确保改革意图落到实处。

二是分工协作,认真履行新职能。依据新的职能和班子成员自身特点,结合工作实际,经集体研究明确了各班子成员临时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强化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领导。在机构整合、改革推进的关键时期,局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按照分工大胆工作、不推不拖,主动克服困难,直面矛盾,遇到困难不回避、不推脱、不上交,扎扎实实,一抓到底,勇于担当、遵循规矩、密切协作、坚守原则,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完善了一系列的工作规范、管理机制、绩效考评、督查督办机制。根据工作实际,制订了《方城县食药监局工作规则》,完善了公务接待、车辆管理、印章使用、物品采购及固定资产管理等制度。为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结合实际,制订了三章十节九十条的《行政处罚行为规范》,对各股室队所法定职责、办案程序、行为规范、文书制作和案卷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梳理各股室队所职责,制订量化目标任务,开展科学绩效考评和效能监察机制;加大对重点工作、重要事项的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创造性工作,开创食品药品监管事业新局面

新组建四个月来,全局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树立“发展、培育、服务、规范、监管、打击”相结合的监管理念,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触及高压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商户1358多家,餐饮服务单位1146多家,学校食堂168家,医院68家,药店111家,抽检食品样品160多份,送检40多个批次,对318多起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移送公安机关64起,刑拘、羁押60余人,对24家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媒体公示,查处没收过期食品300余公斤。

一是摸清底数,建立监管台帐。组织各基层所建立监管台账,对经营“四品一械”的监管服务对象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对监管服务对象手中有账,心中有数。经排查,基本摸清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对象底数和基本情况,目前方城县共有“四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和个人6490家。其中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750家,食品生产企业78家,食品经营企业3212家,餐饮服务单位1874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120家,化妆品经营企业34家,食品生产小作坊和流动摊贩412户。

二是加强培训,提升执法水平。新局整合组建后,采取派出去、请进来、专家讲、师徒帮、典型引、法规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措施进行培训。四个月来,先后组织20人参加省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3人参加了国家工商总局举行的竞争执法专题培训班并取得合格证书。结合新职能,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了《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餐饮许可管理办法》、《商标法》、《广告法》等法规培训。同时,编印食品药品安全法规教材,对监管对象进行法律法规培训,止目前已培训食品药品从业人员456人次。

三是加强监管重点,突出关键环节。该局针对食品药品监管特点和监管实际,确定了四项整治重点:一是加强食品药品生产、流通、使用三个环节的监管,着重对加工小企业、小作坊、食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社区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店、药品零售企业的检查;二是对餐饮服务企业、旅游景区、农家乐、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民工食堂等餐饮服务从业者的监管,监督企业认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和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行为,从源头堵住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三是加大食品药品的监督抽检力度,以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豆制品、儿童食品、即食食品和各类保健用品为重点,扩大检测范围,增加检测频次;四是加大食品药品违法案件办理力度,在检查、抽检的基础上,按照依法、及时、从严、从重的原则查处一批违法案件,震摄违法分子,切实维护食品药品市场秩序。

四是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为了加大整治力度,确保整治效果,该局组成4个执法联动队伍,采取“领导带队、局所联动、所所互动”形式,分辖区进行联动执法检查,解决基层所执法力量薄弱问题。同时,加强与公安、教体、住建、商务、畜牧、粮食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形成执法合力。

五是加强宣传舆论和信息报送。对内通过“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简报、OA办公系统等途径,营造“交流、交心、交融”的良好氛围;对外通过“随心呼”短信平台、方城网、方城消息报、方城贴吧、公众微信号、社区论坛等媒介,宣传监管执法成果,展示两局整合后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取得的良好成效。同时,收集整理食品药品典型案列和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监管情况,制作视频材料,在方城电视台、方城信息报“食药安全与消费维权”专栏播出。

六是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深挖案件线索。充分利用“12315、12331”举报投诉电话、消费者来信来访、日常监管、暗访、职业打假、新闻监督、群众茶余饭后杂谈、贴吧论坛、微信朋友圈等渠道,收集案源,掌握各类制假售假的来龙去脉,专门成立举报投诉中心,具体负责各类案件线索的搜集,发现案件及时移交相关股室查处,并跟踪督办。

七是抓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不放松。按照年初工商工作会议部署及省、市工商局的相关要求,狠抓农资市场整治、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合同欺诈、无证照经营、打击非法集资、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等领域不放松。共办理一般违法案件700余起,其中万元案件33起,有效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民生无小事,百姓问题大于天,各项民生问题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该局表示,方城县食药监系统将在省、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以及方城县委、政府的领导、指导下,通过本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严格落实责任,切实明责、强责、督责、问责,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履职尽责,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篇4

省局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省局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的要求和《xx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实施方案》的部署,我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现将近期我市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局党组对

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措施,xx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结束后,4月12日,局党组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原创:http:///5月8日上午,局党组召开会议,学习了治理商业贿赂的有关文件,通报了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发生的案件,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出了安排。会后,党组成员分头向各科室传达了党组会议精神,要求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在行政许可、稽查办案、药品检验等岗位的工作人员要自警自醒,廉洁自律,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充分认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纠正错误观念,把思想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5月12日,组织市局机关全体人员、各县区局、直属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二、制定方案,抓好落实

一是制定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将我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即动员部署、自查自纠、整改落实和督促检查四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解,要求各单位按照进度要求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特别是自“齐二药”假药事件后,我局结合自身实际,重点查处工作人员利用权力插手、干预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经营活动,牟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的行为,积极协同经贸委抓好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领域的自查自纠工作,确保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和支持。

二是建立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联系点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分工,分别对各县区局、局直属各单位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情况进行重点联系,定期向局党组汇报情况。

三是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宣传,并发函至全市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征求他们对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便使我们的治理工作更有针对性。

三、把治贿专项工作与行风建设相结合,与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与行风建设相结合。为了摸清基层工作实际情况,为切实解决本系统在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打下基础,我们组成了基层行风建设调查小组,到各县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店、乡镇医院调查了解情况,发放调查问卷200份,认真听取对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分析研究群众和管理相对人反映的热点问题,发现和纠正了错误的行政执法行为,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是与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相结合。原创:http:///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药品市场“百日集中整治”活动,以xxxxxx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无证经营药品等违法行为,坚决纠正不良等现象。同时,加大对各县区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力度,推动了药品市场秩序的进一步好转。

三是建立起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集中治理,更要常抓不懈,第一是加强教育引导,运用典型,在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分局开展法律、法规、纪律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广泛宣传有关政策,引导大家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积极营造科学监管、规范经营、公平交易的良好氛围。第二是强化企业制度建设,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要树立以守法诚信、优质服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严格遵守公平竞争规则,制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积极推行反商业贿赂承诺制,严格行业自律。第三是加强监管,深化改革。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规范经营秩序。强化对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认证后的督查。严格执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退出机制,对达不到g要求的一律停止经营;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依法予以吊销许可;对新开办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依照法律法规,严格准入管理。第四是加强企业诚信建设,积极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信用体系建设,划分企业信用等级,按照信用等级,采取相应的监管

措施。对违规的经营企业要教育帮助、限期整改,经教育帮助未改的,我局将采取措施予以制裁,直至吊销其许可证。第五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坚持依法审批和“集中、透明、便民、高效”的原则,规范行政审批工作程序,完善行政审批项目的具体内容、标准和要求。制定优化审评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的办法和措施,建立健全科学、公正、透明的审评审批机制、制度和审查

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监管工作思路 篇5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监管工作思路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突出机制建设部署思路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结合近年来监管工作的实践,以及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长效机制建设着手,研究和部署工作思路。

一是围绕保障民生安全,强化科学监管机制。从强化监管责任体系、技术监管体系、信用评定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入手,促进餐饮、涉药行业自律,提高科学监管能力。

二是围绕提高监管效率,探索信息化监管机制。面临监管任务繁重和监管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必须从信息化监管入手,破解监管任务和监管力量悬殊、监管手

段落后的难题。

三是围绕消除风险隐患,建立风险监管机制。抓实风险隐患排查、紧盯重点企业和严控风险环节三项工作。通过资料分析、抽样检测、实地检查和鼓励举报等方式,积极排查风险隐患,四是围绕强化监管力度,形成社会化监管机制。做好投诉举报、宣传报道和网络问政三项工作,使公众成为遍布城乡的食品药品义务监督员。五是围绕夯实监管基础,巩固常态化监管机制。从健全基层网络,夯实监管基础,开展示范创建,加强胶囊监管,落实专项整治,强化教育培训等入手,巩固监管工作。

六是围绕强化队伍建设,建设规范化管理机制。通过改进作风、改革审批、改善监管,规范监管工作,打造人民满意机关。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科学监管长效体制机制

为适应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体制调整新形势,夯实工作基础,促进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科学发展,以来,甘肃省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制度废改立工作小组,提出建立八大体系,加强六方面制度建设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工作协调运转、决策权力阳光、分工科学合理、执法保障保证、监督考评公正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体系,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一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作职责制度。按照以事设岗、以岗定人的原则,重新修订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职责统一。同时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构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的基本框架。二是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按照食品药品监管需要,制定日常监督管理办法、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办法、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等,细化工作职责,量化工作任务,确保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形成食品药品监管制度保障体系和企业诚信自律体系的基本格局。

三是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应急预警工作制度。按照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局系统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程序与流程、药品不良反应、药物滥用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等,明确不良事件的报告范围及方法、步骤,通过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对能力,形成科学合理的安全监测评价预警体系和快速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雏形。四是加强依法行政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作程序规定和准入设置规定。按照保障安全,方便群众,促进发展的原则,明确准入条件,制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机关工作程序规定,明确工作流程及各环节的工作原则、任务、方法和要求,完善办文、办会、办事的程序

和规定,确保准入阳光运行,执法公平公正,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构成依法严格监管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互联互通的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的制度基础。

五是加强监管能力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培训学习制度和法制宣传教育制度。按照必须和因需的原则,制定定期培训,上岗培训、学习交流、外出考察、法制宣传以及培训考核等规定,强化干部培训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和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认知程度,形成依法严格监管的质量保证体系和面向社会、贴近公众的宣传教育体系的基本模式。

六是加强队伍管理与监督制约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廉政建设和机关管理工作制度。按照廉政建设和队伍管理工作要求,制定工作禁令、工作纪律、休假制度、考勤办法和廉政监督、问责办法等规定,形成廉政建设有实效,全员自律有保障的制度体系,确保打造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务实创新、廉洁

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汇报 篇6

一、近期工作情况汇报

(一)日常监督和专项整治结合,有效规范我县医药市场秩序。一年来,我局把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有机结合,以专项整治促进日常监管,以日常监管巩固专项整治。对全县12家药品生产企业、2家药品批发企业、390医疗机构进行了有重点的检查,对已通过GSp认证的65家药品零售企业进行了跟踪检查,对药品不良反应和以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了按时统计上报,对药品、医疗器械违法广告进行了监测和及时的移交,对假、劣药品进行集中清理和销毁。在专项整治工作中,我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先后开展了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期间的药品质量专项检查活动、终止妊娠药品等专项整治活动,特别是“齐二药”假药事件和“欣弗”事件发生后,我局执法人员迅速行动,全面清查,有效防止了药害事件在我县的发生。截止目前,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85人次,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338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92起,涉案货值2.36万元,罚款18.03万元,有力的打击了制售假劣、医疗器械违法犯罪活动,规范了我县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秩序。

(二)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自承担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以来,我局紧紧围绕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三句话”职能,认真找准定位,扎实开展工作,当好政府的抓手和参谋,不断提高全县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一是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了《--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16项食品安全工作制度,促进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并建立了食品、保健品行业管理档案,为加强行政监管奠定了基础。二是以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为平台,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以召开会议为形式,为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分析形势,部署任务。今年,已组织召开4次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会议,4次办公室会议,对今年的食品安全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牵头组织作用。三是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制定并实施了《--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进了农产品生产基地、酒业、食品超市、餐饮四个食品行业的信用体系试点工作,努力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引导食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四是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主线,规范食品市场秩序。通过整合监管资源,加强部门协调与指导,使我县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监管初步规范。同时发挥牵头作用,组织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开展了春节、“五一”、中高考、国庆等重点时段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截止11月份,共出动检查人员2519人次,车辆335台次,检查各类企业单位8481家次,查获伪劣食品592公斤,假冒劣质农药、农资14吨,查处违法案件19起,取缔无证经营户4家,并对假劣食品药品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和销毁,基本消除了食品市场安全隐患,有效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以建设新农村为抓手,农村“两网”建设取得实效。药品监督网建设,我县在26个乡镇都成立了协管办,聘任乡镇食品药品协管员32名,村级食品药品信息员290

名,从而建立了“县有食品药品监管局、乡(镇)有协管办、村有信息员”的三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实现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有效延伸。今年上半年,重点对26个乡镇的325名协管员、信息员开展了上门培训,通过现场讲解,使协管员、信息员掌握了药品监管的基本知识,并无偿为各协管办统一定制了“食品药品协管办公室”的铜牌、食品药品监管组织结构示意图及协管员、信息员职责等各项制度,为协管员、信息员开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保障山区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工作汇报《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汇报》。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全县设置零售药店65家,乡镇药品零售设置率达100%,同时在县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农村药品配送中心,直接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品种齐全、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药品配送服务。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我们按照“严格标准、分布实施”的工作思路,将在年底对达标的医疗机构规范药房进行联合授牌。

(四)以宣传教育为先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坚持集中宣传、媒体报道、自办简报“三位一体”的宣传模式,扩大食品药品监管的社会影响面,营造食品药品安全“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浓厚氛围。截止今年11月份,全局在各类宣传媒体共刊载信息160多篇,自办简报18期。开展了“关注食品安全,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活动。共悬挂横幅标语68条,制作展板22个,散发各类宣传资料5600多份,接受现场咨询3300余人次。我局还以各类执法检出为契机,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共出动宣传车82台次,印发宣传资料7000多份,开办食品安全和“两员”培训119场次。通过以宣传和培训,营造了社会共同参与,群众自发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氛围。

二、医疗器械监管情况汇报

1、明确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工作。今年初我局就将医疗器械的专项检查作为工作重点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并将具体工作目标分解到股室,责任落实到人。在今年农村药品“两网”培训会及召开的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将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作为重点在会议上传达、部署,要求企业加强自查;在对药品经营企业的GSp执行情况跟踪检查中,对医疗器械的经营也作了重点检查;初步建立了我县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

2、突出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整治。为进一步贯彻市局关于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率先制定并印发了《--县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实施意见》。并按照市局《2006年――市医疗器械流通监督管理工作计划》的要求,针对性地开展了口腔医疗器械、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橡胶避孕套、医疗机构再用医疗器械、自制试剂和高危器械等重点品种的专项整治工作。仅2005年就查处了无产品注册证号的“假牙”器械案件15

起,并依法给予了行政处理。今年,又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和橡胶避孕套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对违法销售行为处以19000元的罚款。

目前,我局对医疗器械的监督检查已形成日常化、长期化的机制,在检查中作了详细的专项检查记录,检查的重点是医疗器械的购进渠道及索证情况、经营范围、购进验收记录、包装标签说明书。今年在专项检查中共出动车辆67台次,出动执法人员95人次,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140家次,药品经营企业78家次。在监督检查中查处违法经营医疗械的单位9家,其中实施当场行政处罚8起,立案7起,结案7起,罚款4.9万元。

3、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按照“夯实基础、以人文本、重点整治”的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思路,我局早在2004年就在全县开展了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专项调查,并对较大规模医疗机构的重点医疗器械建立了档案,为加强医疗器械监管夯实基础。并把2005年作为我县“医疗器械监管年”,以此为契机,举办了全县医疗器械法规培训,共培训医疗器械从业人员324人次,培训率达95%,使广大涉械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今年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周年之际,我局充分利用报刊、网站、简报宣传医疗器械相关知识,又组织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开展法规宣传,营造了共同关注医疗器械的良好氛围。

三、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情况汇报

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历年局党组都高度重视,今年,在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会议后,局党组立即召开全局会议,传达全市政风行风评议会议精神,调整我局政风行风评议工作领导组,制定《2006年度政风行风评议实施计划》,并在会上进行了动员讲话,使全局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并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主抓分管股室,股室责任人具体抓落实,全局人员人人参与的“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按照政风行风评议实施计划的要求,今年我局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在宣传动员阶段,我们印发了《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组织全局人员开展学习,在新闻媒体以及县局简报上,广泛深入地宣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一法两条例”,食品药品安全、机关效能建设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开展情况,做到对政行风评议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公布了政风行风评议投诉举报电话,设立了举报箱,拓宽了举报渠道,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利用大数据推动食品药品监管 篇7

关键词:大数据,食品安全,食品药品监管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将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提升监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建设数据中心,建设食品安全追溯系统。2013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建设国家、省两级数据中心,实现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为科学决策和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近些年来,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都处于快速发展中,大数据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而是采用全数据模式;不再热衷于追求精确度,而是注重数据的混杂性,从寻找因果关系向探索相关关系转变。通过大数据,挖掘数据潜在的信息价值,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大数据技术被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三大技术变革之一。随着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的建立,加上大数据技术的整合使用,势必将加快食品药品监管的信息化。

1 大数据在我国食品药品监管领域的积极作用

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来获取、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有效、适时的大数据管理能够让我们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很多智能的、深入的和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技术在经济、金融、农业、交通和科研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在我国食品监管领域,大数据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1 为建立高效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与风险预测机制提供契机

大数据产生于信息爆炸时代的海量数据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其核心是预测,通过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基于事实和数据分析作出决策。食品安全涉及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以稻米为例,产地、品种等环节,无一不影响稻米安全状况,通过收集、分析各环节的数据,可以预测即将收获的稻谷或生产的稻米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运转效率。因此,建立食品安全大数据,对食品安全进行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将食品检验机构的数据融入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为食品安全监管与预警分析提供决策支持,也可供研究人员、政府监管机构等查询使用。这些举措都将有力促进我国在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上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1.2 可以满足传统手段难以实现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品种越来越多,传统手段难以满足当前复杂的食品监管需求,人们在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都产生着大量的数据,食品产业的大数据,更多地与即时趋势联系在一起。大数据管理将海量数据聚合在一起,将离散的数据需求聚合为数据长尾,从而满足传统治理中难以实现的功能。例如,大数据管理的虚拟性,有利于信息跨越区域进行管理,避免由于行政区域划分,各地政府职能部门地方保护,食品监管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

1.3 解决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深层次原因。食品安全信息来源广泛、数量庞大,食品安全规制中各主体(食品供给者、监管者、消费者、社会组织、媒体等)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建立食品企业、食品供给者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机制,结合大数据思维便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了。我们通过强化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搭建食品安全信息交换平台,形成中央、地方、部门、行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机制,运用我们掌握的食品安全大数据,逐步将信息公开机制法治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由政府提供充分、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消费者在食品消费维权、诉讼方面的能力,减轻消费者在食品安全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个体在食品纠纷诉讼中的信息弱势、成本压力。

1.4 让“人人都是食品安全监管员”

大数据时代,既是全球、全人类的大数据时代,同时也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个人化、个性化的大数据时代。个人的大数据汇聚起来,形成“个人的大数据”。因此,我们可以说大数据是个人化与社会化高度结合的数据。食品安全大数据亦是如此,需要整个社会的全员关注,主动反馈各类数据和信息,形成信息逆流,让民意成为执法监管的辅助利器,而不仅仅是表现在牢骚和疯狂转发自己都不确定的信息。食品安全得到全民和结构化的关注,人人都能够有渠道得到可信信息,并负责任地上传可信信息,大数据对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才能得以实现。

2 食品药品监管方面大数据存在的问题

2.1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顶层设计不足

利用大数据推进食品监管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更是提高食品监管效率的一项新的监管思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新生事物的成长道路往往是曲折的,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上至总局下至省级、地市级监管、检验单位以及生产企业都在利用大数据思维,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监管、监测系统或数据平台,虽然这些系统或数据库应用效果明显,但仍存在统一性或者系统不兼容等问题,造成数据共享困难。

2.2 大数据采集质量较差,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的大数据管理,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数据来源,各种各样的不同结构与属性的数据开始是分属于很多部门,甚至个人所有,大数据采集质量较差。如何把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保证信息的实时、有效。使大数据对食品监管起到应有的作用,数据的收集与共享是问题的关键。另外大数据在带来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数据泛滥,这种泛滥导致人们对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保护的忧虑。大数据扩大了信息范围,加快了信息传递和共享速度,若不加以严格控制,其所含的商业信息或私密信息就可能泄露,例如,某种食品生产加工的原料、时间、条件等。一旦人们发现这些信息泄漏,就会抵制大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

2.3 大数据应用依然存在“单兵作战”现象

近几年,我国在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迅速,但各部门、各单位信息共享较难,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比如说食品检验部门的属地管理现象,同一假冒伪劣食品在此地被查处,而因为信息壁垒,数据不能共享,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造成没有进行该问题的信息共享,同种问题食品在其他地方安然无恙,由于缺乏沟通,很多数据的潜在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利用。

3 大数据推动食品药品监管的解决方案

3.1 强化顶层设计,建设数据中心

针对前文提出的“大数据在食品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在推广建设大数据中心和新系统之前统筹规划,分级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一指导,确保全国上下一盘棋。顶层设计的核心在于建设数据中心,应由国家级单位牵头,实施大构建,按照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加快整合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全系统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强各数据中心的整合,实现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形成一个从下到上的信息逆流和从上到下的信息瀑布共同作用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打破信息孤岛,架构起基于大数据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云平台,为科学决策和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3.2 提高数据采集质量,消除数据安全隐患

建设数据中心,各类数据是基础,数据采集质量好坏是保证利用“大数据”监管的关键。前文提到数据采集质量上存在许多问题,建议制定国家层面的《食品药品监测管理条例》明确各级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保证各类数据不发生“泄露”,消除安全隐患。

3.3 加强数据中心的应用

在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后,应用是核心,针对单兵作战问题,建议加大各部门沟通联动力度,彻底克服“单兵作战”缺陷,形成全过程、全环节“合成”作战局面,在组建监管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加强各数据中心的串联力度,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推进食品安全监管。

3.4 加强大数据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从人才兴检、科学监管出发,进一步加强大数据技能型人才,包括数据采集、储存、分析、挖掘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同时注重与食品药品学科知识的联合培养,建立食品药品为基础的大数据技术人才队伍。

4 结论

近些年来,我国在食药监管信息化建设方面进步明显,国家、省级食品药品监管、检测机构以及生产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大数据在食品监管中的应用,出现了许多效果明显的实例。2015年,基本完成了国家、省及省以下各级监管业务平台建设;加强了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应用、发布等统一管理,完善了国家、省两级数据中心建设;实现以食品药品行政许可、认证评价、检验检测、日常监管、稽查执法为重点的全业务信息化管理,实现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为科学决策和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建设了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但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方面面临诸多难点与挑战。随着国家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大数据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会得到逐步解决。加上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大数据”中心的建立理念的深入发展和平台的建立,整合食品药品监管数据库,真正把大数据做“大”,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利用,从中找出各种数据的相关性,摸索出其中的规律,提高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做到切实提高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

[3]陈冠如.善用“大数据”成就智慧监管[N].中国医药报,2014-04-08(8).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 篇8

摘 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过程的顺利与否、建设目标的成功与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成功的建设并实施信息化系统,必须充分认识并具备掌控这些因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规划;探讨;分析

一、引言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完善覆盖全品种、全过程、可追溯的药品电子监管体系。整合信息资源,统一信息标准,提高共享水平,逐步实现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与有关部门以及企业信息化系统对接。《关于印发2011-2015年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的通知》要求,2015年年底前实现药品全品种全过程电子监管,保障药品在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安全,最有力地打击假劣药品行为、最快捷地实现问题药品的追溯和召回、最大化地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帮助各级监管部门及时、全面地掌握食品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情况,而且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追溯和召回,为公众的饮食用药安全提供保障。在当前食品药品质量事件多发、监管手段缺乏和基层监管力量单薄的情况下,加强食品药品电子监管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紧迫。对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成为重要的课题。

二、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探讨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调整以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加速发展,很多省市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的建设思路、建设模式、应用推广等很多方面可借鉴之处。

2.1领导重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规律

信息化工程必须是“一把手”工程,组织高层领导对信息系统规划建设介入的程度,对系统的成功与否由直接的影响和决定作用。随着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对系统内固有的工作思维、工作模式、流程制度等都会有较强的冲击力,会在极大的程度上改变工作思维及模式、工作流程也会有相对应的重组与改变,以适应计算机信息化的要求和融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因此,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仅要求单位主管领导要亲身参与,率先垂范,更需要全体机关职工在思想上进行充分的认识,审视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喜欢,理解信息化工作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要吸纳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就必须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迎接新的挑战。信息化建设其规划、建设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和约束要求。

2.2明确目标,界定工作范围和任务

目标的确定是系统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合适的目标有利于提高规划、开发的成功率。目标的设定会涉及多种因素,但较关键的因素是投入的限制。需求概况、人员素质、基础硬件等同时对系统目标进行影响。因此,系统的目标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确定,并能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匹配。明确的目标,确立了信息化建设的地位以及在日常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

2.3科学规划,强化顶层设计与标准规范制定

科学完整的顶层规划设计、健全可扩展的标准规范体系制定是信息化规划的核心内容。信息化规划对后续的系统建设、开发实施起到了规范性、指导性的作用,是整体信息化建设一盘棋、规范化、统一化的保证,是后续监管数据大统一、大融合、实现充分数据共享利用的保障。因此,必须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工作和标准规范制定工作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先行领航定位。

2.4成立小组,建立项目管理机制

成立总体规划项目小组负责对整体规划的实施工作,引入项目管理协调机制,对总体规划项目小组进行管理和协调。总体规划项目小组应有领导协调组和实施组构成,领导协调组主要有单位主要领导和各业务处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对总体规划项目的进度的监督、问题协调以及成果的鉴定;实施组有技术人员和各业务处室业务骨干组成,负责对需求搜集的整理、数据信息资源的规划以及标准规范的制定的具体工作。

2.5分步实施,依据需求缓急进行建设

信息化建设重点就是要工作落地,形成可见、可用、可发挥效能的信息系统。实施工作即是按照前期的规划内容和标准规范进行信息系统的设计、编码、部署和应用工作。信息化实施工作必须在按照规划内容和标准规范的前提下,按照组织的需求缓急情况,战略分级目标分层、分步进行相应的实施工作。分步实施的重点是对规划的内容进行拆分、细分,根据现状进行优先级安排,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逐步信息化建设对初期的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又有一个促进和完善的过程,即保证了全盘信息化建设成果的统一,又保证了系统功能先进和需求满足。

2.6强化组织,培养专职信息化队伍

随着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应用水平和作用的不断提升,信息部门在组织机构中的位置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具备一支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专职信息化队伍是信息化工作在组织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断提高的保障。专职信息化隊伍可以负责药监局各业务系统的需求汇总审查、技术开发、系统维护以及开发商的管理等工作,保证了各项业务系统的顺利运作和日常维护升级的需要。

2.7制度保障,强力推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科学管理是组织信息化的基础,作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行政效率、优化监管服务,必须有一套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管理制度做匹配,用制度约束信息化建设的各个过程,为信息化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信息化建设相配套的制度建设方面,要求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循遵循统一制定的相关标准;对各业务处室提出需求进行汇总整理,从全盘进行考虑,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按照规章对需求进行满足并统一实现;各业务系统由对口的业务处室负责进行推广和培训,并制定绩效标准对各业务处室进行考核,这保障了信息化成果的推广利用并极大程度的调动了业务处室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总之,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工程,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监管工作效率,消除监管盲区,是化解监管矛盾,帮助各级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效率,同时也为公众的饮食用药安全提供保障。我们在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上应该广泛、积极借鉴经验和不断总结探讨,并加以创新。

参考文献

[1] 国发〔2012〕5号《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2] 国办发〔2012〕36号《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

[3] 国食药监办〔2012〕64号《关于印发2011-2015年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的通知》

上一篇:大班班主任幼小衔接计划下一篇:高一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