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发展历程(精选8篇)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
而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如今,中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
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远在公元3,圣马力诺就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
国庆节的发展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庆的庆祝形式曾几经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游行。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均采用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再举行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1910月1日,国庆50周年,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举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国庆庆典。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4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年国庆50周年、国庆60周年的三次。
国庆节的来历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
而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世界各国确定国庆节的依据千奇百怪。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节的国家有35个。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
18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还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作为国庆节。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
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另有一些国家以重大会议日为国庆节。
美国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为国庆日。
加拿大以英国议会1867年7月1日通过《大不列颠北美法案》这一天为国庆节。还有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的,如尼泊尔、泰国、瑞典、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家。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国庆节的意义
1.国家象征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2.功能体现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3.基本特征
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国庆节阅兵仪式
每逢五、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的六次大阅兵。
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今,共举行了十四次国庆阅兵。
1949年至1959年十年,共举行了11次国庆阅兵。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实行“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第一次列出阅兵条款。随后,由于“_”及其他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
1984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阅兵式。
1999年,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建国50周年阅兵,于199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大型的阅兵式。
1、海尔
在海尔产权变革的历程中,引发热议的有两次:一次是2005年,海尔集团海外借壳上市成功,海尔集团高管层通过海尔内部持股会成为上市公司最大的股东。这次事件,郎咸平指出海尔董事会成员持有职工持股会股权,就是明显的透过利益输送,集体侵吞国有资产。而支持海尔的经济学家则认为,海尔内部持股会成为海尔真正的主人有利于激励管理层提高绩效并且利于打工者参与财富分配。而第二次则是2009年,海尔“缩水版”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迟到三年后终于通过审议并通过。此次获审通过的股权激励明显将激励重心放在了高管阶层,显然海尔是为了改变2008年初公司内部数名高管相继离职的情况。
在另一个层面看,海尔作为公有制企业,它的集体所有制则给了它特别的优势、劣势以及尴尬之处。作为集体企业,海尔是有了在市场经济中自主决策的很大自由。但是同时,海尔也在发展过程中,也享受到了许多“国企待遇”,譬如以划拨形式兼并企业,获得技改贴息政策等。海尔“沾上”国有企业的边为其扩张带来的好处,其实也毋庸否认。
而在产权改革中,作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海尔则比国有企业面对更多的尴尬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海尔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弄清楚:企业是谁的?如果海尔不是国有企业,青岛市国资委的监督就有监管越位问题,但是又没有相关的部门监管集体企业。而产权问题没有明晰,更谈不上交易性和多元性。
2、联想
柳传志等创办联想25年来,为解决联想的产权问题而出手进行了三次重大动作。第一次是在1996年,中科院把35%的分红权给了柳传志及其团队极大地激励了联想的团队;第二次是在2000年,通过香港联想资产重组的机会,创业者使用积累的分红资金,购买了35%的股权,联想控股公司就由一个国有独资企业变成了真正的股份制企业;而第三次就是2009年9月8日,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成为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持有联想控股29%的股权。联想产权制度上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
与海尔相比,作为国有企业的联想有着更为清晰的产权和所有者,因此联想更早开始产权改革并且进展也相对顺利一些。同时,另一个方面看,联想作为高科技企业也存在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特别需要。2002年4月13日,柳传志指出,从历史上看,谁投资谁所有的产权规则被打破最先发生在硅谷,它的实质是承认技术、智力与资本拥有同样权利,应该参与利润分配。当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因创业成功而进一步扮演天使投资人角色的时候,硅谷地区就形成了创业者快速地聚集财富(股权转让),进而成为天使投资人的良性循环,而资金也形成了从创业到增值,再到投资创业的循环运作。
而对于国有企业为联想带来的有利因素,柳传志认为科学院所办的企业还有计划体制外的企业,国家当时并没有投入什么东西,投的不是资源而是精神性的东西,所以这些主要靠企业家本身。但是也有观点质疑联想产权改革的公平性,认为联想发展至今,除了联想经营者的持续努力之外,在相当程度上与其国有企业的身份和中科院背景紧密相关。当年在中关村发展的企业比联想发展早、规模大的企业不少。现在这些企业大部分已经不在了。除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能力差别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那些企业都是民营企业,而联想是国有企业。在联想成立最初,靠着使用计算所的科技成果“联想式汉卡”,该公司在成立后的头3年产值以年平均500%的速度递增。
而2009年,中科院为什么这么热心做“散股童子”?按照国科控股的解释,因为科研机构的文化和运行机制,与企业是截然不同的,技术转化到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规模化发展,需要具备市场、管理、资本等多种因素和条件,是复杂的过程。而这个“复杂的过程”让国科控股有些力不从心。而从这一点看,股权结构多元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3、万科
比起海尔和联想,万科在制度创新方面是走在前面的。而在所谓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对职业经理的激励制度,万科在9 0年代初也已经进行尝试。也正是因为万科的制度创新走在前面,万科产权鉴定就清楚,产权清楚后就可以扩股、引进民间资本等,通过上市做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万科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就更少的受到了产权变革带来的阻碍与非议。就像王石的节目《财经郎闲评》讲的:“我是唯一敢拍胸脯敢来的,没有丝毫的畏惧,因为我就是个职业经理人。”但是万科也在产权改革的过程中遇到过问题,最新的对于万科产权改革的议论则是2010年1月4日,万科推出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股权激励为期3年的股权激励计划,仅成功实施一年,万科再度宣布因为2009年股价不达标,终止2007年股权激励计划。本来奖励给高管的“金手铐”,如今却变成实至名归的“镀金手铐”。舆论认为万科的股权激励计划过于苛刻,同时也质疑万科的发展显示疲态。
二、公有制企业的产权改革脉络
从产权改革过程的回顾可以总结出公有制企业产权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实现目标: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实现股东所有制多元化,并且上市是解决产权问题的手段,因为上市使得这样产权鉴定就清楚,产权清楚后就可以扩股、引进民间资本等,这样通过上市也做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1、从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看
公有制企业面对的最大问题一直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的处理。一方面,公有制企业所有者缺位,经营者缺乏激励,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率低下,而国有企业现在有国资委监管,集体所有制企业还面临一个“无人监管”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公有制企业由于政府部门的监管,因此使其很难有效的界定、区分和平衡社会性职能和经济职能。很多学者因此强调推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而私有化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从国有企业自身来看,进行私有化改革,可能使得企业经营者获得激励和动力。但是这些知名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政府的支持。但是,政府对于企业的支持,则未必限于国有企业。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发现,俄罗斯在推行大规模私有化以后,政府给许多原大型企业的补贴比大规模私有化以前更多。原来国企存在的问题还继续存在,并且捷克及其他东欧实行大规模私有化的国家也出现了俄罗斯这种现象。
从政府的角度看,进行私有化改革,可能会使得政府的公共性职能无法得到支持。但这也未必。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的企业全是私企,但一样风雨飘摇甚至破产倒闭。原因与中国的国企几乎相同,它们因承担政府的战略性目标安排而向政府要求支持,并因政府支持而高速发展,然而因“战略目标”违背了赢利的规律,导致了经济危机,企业也走向覆灭。
因此大规模私有化未必是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良药,如何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产权改革使得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科学的分开才是需要继续探索的道路。例如作为国资经营的成功模式的新加坡淡马锡的经验对于我国的国企改革就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国资配置首先要为满足公共目标的国资部分找到较为合适的准价体系,使其能够实现保本经营。在企业微观层面,满足公共目标基础之后,进入经营性领域的国有资本还需要重新定位,进一步平衡潜在的行政目标和商业目标(张晖明,2009)。国有控股的背景也不干涉企业在市场中的自由决策与自由发挥,并且通过改变对政府官员的激励方式,从而使得官员对企业的监管从强迫企业完成政治任务到促进企业健康自由发展。因此重要的是能够划分清楚政府于企业的职能边界建立适当的约束机制。
2、从管理层的股权激励看
中国的产权制度一直秉承“谁投资谁所有”原则,这使得创业者不能拥有股份。而国资的做大与民企的成长,都有赖于一大批面向市场且经历考验的企业家锐意进取。对于这些先行者和成功者,从市场经济的效率与公平原则出发,必须要激励足够。其中的关键,就是股权激励,这也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所在。改革30年,改到深入必是破题产权,第一阶段的初步产权明晰曾造就了中国30年里最长时间的爆发式增长,这种权责利相统一,让人人为己的同时,形成集体性发展动力,是市场经济的魔力所在。至于在这一过程中,是否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那么就要让市场定价,通过市场来保证公平性。同时在股权激励制度的设计上要兼顾好退休职工、现任员工、管理层以及普通员工的关系,使得在股权激励上达到相对公平。
3、从股权结构多元化看
股权结构多元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技术和事务转化到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规模化发展,需要具备市场、管理、资本等多种因素和条件,是复杂的过程。而这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市场主体的集体智慧,尤其是需要对市场最为敏感的私营企业和制度已经趋近成熟完善的外资企业的共同智慧,但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要使得国有资产的转让在阳光的市场中进行,在市场中形成价格来保证公平性。
对于公有制企业的产权改革是从以上三个脉络展开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要区分企业的行业性质,所有制性质。比如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急,核心技术人员甚至要有控股权;而对于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而言,集体企业则更加需要一个合法的监管部门,更加迫切的需要使得产权问题更加清晰,从而促进其解决其他一系列由产权引发的问题。总之,企业的所有权是否国有是否完全国有都是不确定的,重要的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不同企业的具体特点制定适当的制度使得产权清晰化,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也推动中国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参考文献
[1]《郎咸平四问海尔管理层》,慧聪网2004年8月9日
[2]刘润葵:《学者回应郎咸平:海尔的真正挑战是什么》,搜狐财经2004年8月27日
[3]《青岛海尔股权激励一波三折重启方案高票通过》,《IT时代周刊》2009年11月27日
[4]张瑞敏:《国企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产权改革》,《海南日报》2002年4月15日
[5]崔新升:《柳传志先生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访谈全部实录》,《安邦每日经济》2009年9月10日
[6]胡泳:《20年:海尔教科书》,《中国企业家》,2005年5月
[7]王石:《财经郎咸平:访王石-中国企业家的心态》,财经郎咸平2008年4月15日
[8]魏和平:《林毅夫:大规模私有化不是国企改革方向》,《中国青年报》2005年1月12日
关键词:《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心理历程
古语常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句话放在新时期著名小说家张贤亮身上最是恰当。张先生是以诗人身份初入文坛的,身上自带有诗人特有的浪漫、奔放的精神气质,却不想在初露头角时,便以一首《大风歌》获罪,自此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苦难历程。这期间,世易时移,几经流转,在颠沛流离中,诗人心理的变异扭曲导致张先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小说家的身份再次步入文坛,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短篇、中篇、长篇小说,而其中又以《灵与肉》、《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最具代表性。《灵与肉》、《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相继问世,作品主人公历经苦难,几经沉浮(去掉,和跌宕起伏重复),主人公的心理历程也可谓是跌宕起伏。
一、主人公心灵孤独内核的深藏
张贤亮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一篇文章《满纸荒唐言》中说到:“一个人在青年时期的一小段对他有强烈影响的经历,他神经上受到的某种巨大的震撼,甚至能决定他一生中的心理状态,使他成为某一种特定精神类型的人……如果这个人恰恰是个作家,那么不管他选择什么题材,他的表现方式,艺术风格,感情基调,语言色彩则会被这种特定的精神气质所支配。这段文字可以说是张贤亮前半生的自我剖白,于21岁这个昂扬意气、挥斥方遒的年纪被打为右派,十几年的孤独漂泊、与世隔绝的劳改经历,奠定其反思小说之孤独的内核,因而他的小说总带有一种悲怆的、孤独的、感人的悲剧色彩。
张贤亮笔下的知识分子,因其半生的苦难凛然的寂寞,不论是许灵均还是章永璘都逃不开孤独半生的宿命。我们在《灵与肉》中清晰而哀婉地看到许灵均为父亲所抛弃,母亲撒手人寰,舅舅携款潜逃,共产党收留他却又遗弃他,他打为右派劳改的日子还真的是白茫茫一片干干净净,了无牵挂。许灵均受困于孤独的处境,整日与牲口为伍,然而正是孤独的劳动、劳动的孤独以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取代其消沉、悲怆和对命运的委屈情绪的消散,于孤独中获得内省的力量。作为张贤亮1979年重返文坛后最早的作品之一,《灵与肉》坦露直白地诉说文革时期的最最痛苦的经历,迫不及待地倾诉漫长而幽怨的孤独。《绿化树》相较于《灵与肉》而言直白坦露孤独的文字甚少,但我们也能从小说行文中隐约体会其内敛的寂寞。有人之所在便是江湖,“营业部主任”的敌意,另两人的冷漠,不得不使其孤独,所以章永璘宁可直面墙壁,宁可坠入梦海,品尝体味无尽的孤寂。《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里,章永璘的身边围绕着各式人等,男人、女人、队友、队长,看似热闹非凡,只是在众人调侃嬉闹之时,独自幽会梦女郎的寥落令人心惊。小说的最后,新的中国又要变“天”,章永璘毅然抛下发妻,慷慨赴义,居然有一点我一人背道而驰,鼎力天地的悲怆色彩。在张贤亮的这三篇小说里,孤独从来不是主旋律,它是一颗内核,深藏在张先生的灵魂里,透露在张先生的笔底下,更是埋藏在许灵均与章永璘的心灵深处。
二、内心充斥理智与欲望的尖锐冲突
这里说的理智乃是作为一个现代文明产物下的知识分子,在道德上而非出于人本性的对于情感的理性思考。而所说的欲望是人内心真正的情绪与渴求,是赤裸裸的,不加藻饰的。在张贤亮苦难生活里,由于肉体经受的种种磨砺,由于精神上经受的种种挫折,理智与欲望不是平衡的状态,而常常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互相冲击的状态。
像在《灵与肉》中,面对父亲归来,面对“是还…还怨恨吗?”的询问,许灵均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乖巧的儿子的形象,这其中固然有许灵均个人忠厚寡言的性格原因,更深层次的大概是儒家传统的父慈子孝纲常伦理对于许灵均的束缚吧。对于父亲的抛弃,间接导致母亲的死亡,许灵均怎么可能不怨恨,躺在冰冷的土坯房里时许灵均是怨恨的,与牲口为伍时许灵均是怨恨的,父亲归来勾起他痛苦的回忆时许灵均是怨恨的,可终究表现出的是一副儿子应有的形象,不曾咒骂父亲抛弃妻子,不曾歇斯底里地怒吼,不曾冷漠的仇视,这其中理智与欲望几经消长,归于平静,化于理性。在《绿化树》里,章永磷“被求生的本能所驱使,耍各式各样的小聪明”,为缓解饥饿,摄取更多食物,绞尽脑汁,费尽心机,选用罐头桶取粥,砌灶台设计多要了一团稗子面,甚至于欺骗老乡用五斤土豆换三斤黄萝卜。白天强烈的生存欲望占据主流的地位,所谓读书人的气节,崇高的精神被现实撕裂成虚幻的景片,只在黑夜中,章永磷的睡梦潜意识中悄悄汇集,在理性的角度审视自我,诅咒自己,厌恶自己,这时的理智上升,驳倒了生存的欲望。在强大的饥饿与死亡的威胁面前,他笔下的知识分子总是抛却理性的外衣,赤裸裸地奔向欲望,《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也不外如是。
三、充满纯情与爱欲的爱情纠结
话本、戏曲、小说中才子佳人的传统模式里,偏好才子力量强大,才华横溢,将佳人纳入羽翼之下保护,深情专一,矢志不渝;而佳人呢,亦是一腔深情,唯才子不二嫁的类型。可能我的偏好太过美好和理想化,张贤亮笔下才子落难,佳人相救的爱情故事也同样美好而戏剧性。《灵与肉》中秀芝从天府之国远道而来,因其原先的丈夫身死而嫁给了许灵均。秀芝的到来给他带来了酸楚的甜蜜,不敢相信的幸福,新奇的情感,使他的生活焕然一新“她的动作有条不紊,而且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一切的一切都马上光鲜起来…上房里会响起一串非常和谐的音符。”爱情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家庭的温暖与对土地的归属之情。到了《绿化树》里,开始有了对情欲直接露骨的描写,“此时,那种强烈的、长期被压抑的情欲再也抑刻不住了,以致使我失去了理性…于是我突然的张开双臂把她搂进怀里。”章永磷的欲望来的急切而猛烈,而马樱花的回答简直就是一个母亲的翻版:“你还是好好念书吧”这句话对于章永璘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他醍醐灌醒般跑回了家。这里的马缨花不像是一个爱人,其充满了母性的救助与劝告真切的给了章永璘当头棒喝,将其从欲望的漩涡拉回,赋予狼孩以人性。章永璘对马缨花的情感关乎性,但又超越性。不是情欲,甚至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而是一种纯洁的神圣的感情。《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里对于情感与爱欲的描写则更为露骨,但也同样包含了一个女人对其爱人的救赎。章永璘在黄香久的引导之下,由半个男人突破成了一个全新的男人。章永璘无疑是喜爱黄香久的,只是这份喜爱在不能人道时一次次被虐杀,直至亲眼目睹黄香久出轨,便下定决心想要离婚;在偶然一次机会恢复人道的能力后,与香久过上了正常的夫妻生活,只是裂痕再难磨灭罢了。
许灵均和章永磷迥异于传统知识分子之处,在于他们都擅长劳动,抛却知识分子惯有的矜持;相异于普通劳苦大众,他们又带有理性,常常在其理性与欲望中挣扎。一方面他们享受孤独寂寞带来的心灵的沉思,另一方面也摆脱不了凡夫俗子情欲的沦陷,人都是有多侧面的,作为知识分子的许灵均与章永磷也不例外。《灵与肉》、《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知识分子的心理都是一个成长的轨迹,最终都归于中国这片热土。
参考文献:
[1]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2]张贤亮.《灵与肉》.
[3]张贤亮.《绿化树》.
[4]张贤亮.满纸荒唐言.《飞天》1981年3月号
1.我想知道上帝怎样创造了这个世界,对这样或那样的具体现象我不太感兴趣。我想知道世界的内在规律,其余则是细枝末节。
剖析:这是文章的题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我想知道的是什么,二是我对什么不太感兴趣。实际上是说爱因斯坦所关注、探索的是世界的创造、发展等内在规律问题,而不关注世界上的那些“具体现象”,只把那些“具体现象”视为“细枝末节”。这句话反映了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科学家认识现实世界的态度以及对于科学研究的认识所达到的理性高度。
文章以此为题记,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崇敬,反映了这位伟大科学家对自己的重大影响,并以此表明自己在科学道路上的理想、追求。
2.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剖析:两件事,一是对鲤鱼世界的遐想,二是对爱因斯坦事业的痴迷和向往。这两件事对童年的“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丰富了“我”的理解力,激励着“我”去探究未知世界的奥秘,引导“我”一步步走上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这一句放在文章的开头,总领下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3.由于不能理解在看不见的水面上存在的水波,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它们可能给这种错觉起一个高深莫测的名称(如超距作用,或没有任何接触睡莲即会运动的能力)。
剖析:作者设想鲤鱼科学家对身外世界的种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从根本上说表现了作者对未知世界的浓厚兴趣,表现了他对不严谨的科研之风的否定。事例本身也充满趣味性,鲤鱼科学家对未能理解的现象,不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而是凭主观臆测,想当然地杜撰某个虚构的结论去诓骗没有多少知识的“鲤鱼”大众。——作者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
4.最奇怪的是那个抓住我的生物竟然一点也不像鱼。更使我震惊的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它的鳍,但是没有鳍它还是能够运动。
剖析:用“最”限制“奇怪”,突出了奇怪程度之深;用“更”限制“震惊”,强调了震惊之大。这两个表程度的副词都表现出在鲤鱼眼中人类是一种奇形怪状的物体。而“竟然”“也”则明确点出人类在鲤鱼眼中是如何怪异的一种东西。这足见作者用语的准确、周密。
5.我常想,我们就像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剖析:“自鸣得意”,即自己表示称心如意。作者由“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想到人类自己,“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可见视野狭窄。“只包含……”,表现了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肤浅,也就进一步表明进行科学研究、探求未知世界、开拓人类视野的重大意义。
6.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
剖析:“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拒绝承认”,也是不接受不愿意承认。以“自以为是”限制“拒绝承认”,更突出了态度的偏执。对“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的客观存在的东西拒不承认,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必然导致认识的偏差。语句体现了作者对一些眼界狭隘的研究人员的批评。
7.一些科学家鄙视更高维数世界的说法,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它。
剖析:“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便加以“鄙视”,这样可以看出一些科学家不愿作深入研究,便想轻而易举地得出结论——这是多么的荒谬。这里从反面着笔,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上的鲜明立场——潜心探究,勇于创新。
8.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
剖析:“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其中的“许多东西”是指人们对爱因斯坦的崇敬之情、爱因斯坦的思想、爱因斯坦的发现引起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的改变、爱因斯坦的伟大等。“撒手人寰”,包含了对伟大科学家去世的痛心遗憾。通过“但是”的转折和“最”的强调,表明爱因斯坦“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对我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进一步突出了爱因斯坦伟大发现对我走上科学道路的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9.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剖析:“畏葸”,是畏惧之意。语句通过“年轻人”与“成年人”的对比,称赞了年轻人勇于冲破约束、敢于创新的优点。“大多数”“通常”“似乎”,表明并不是否定所有的成年人,体现出用词的周密谨严。
10.为了产生电子感应加速器所必需的巨大磁场,我说服我的父母亲让他们帮助我在我读高中的那个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1英里=1.61千米)长的铜线。
剖析:科学重在实验,而为了实验,“我”说服父母,让他们帮助“我”在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这些行动,突出了“我”对科学的热情和执著。“说服”可见作者的研究未能引起广泛的重视和支持,困难重重;“足球场”“22英里”,足以看出作者付出的努力。
二、重点语段
1.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我想这些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他们认为,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池就是一切。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剖析:语段叙述对鲤鱼世界的遐想。作者娓娓道来,很有逻辑顺序地写了自己对鲤鱼及其世界的好奇、观察和思考。在这里,“我曾想”“我想”,表明是作者的遐想;“冷嘲热讽”“他们认为”,写这些鲤鱼“科学家”们。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鲤鱼”的眼光来审视鲤鱼世界,写出鲤鱼们对自身以外看不见的世界持否定态度。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向我们展现了鲤鱼世界的“奇妙无比”。池中之鱼如同古代寓言中的井底之蛙,这种写法,由鱼我们可以想到人类,可以悟出科学探索对人类认识世界的重大意义。
2.“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至“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剖析:爱因斯坦这个伟大科学家的故事迷住了我,好奇心不断促使着我,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我。连续提出三个问题,从“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到“桌上论文的内容”再到“什么问题”,由大范围到小范围,由笼统概括到具体细致,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谨周密。谈到决心学习爱因斯坦的理论时,作者表现出严谨认真、专心致志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兴趣。在一个孩子眼中,神秘谋杀故事是格外吸引人的,而我却认为爱因斯坦的故事更加激动人心,这就表明“我”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向往的程度。“曾想像的”“任何事情”“都”“重要”等词语的修饰与限制,进一步突出爱因斯坦未竟事业在我心目中的重要位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热爱对成就事业极为重要的道理,也可以从这句话中悟出。最后一句,“刨根究底”指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底细;“在所不辞”指绝不推辞。再加上“决定”“纵然”“也”等词语的运用,进一步表明我在科学探索方面浓厚的兴趣、执著的态度、坚定的信念。
可见,这一段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它不仅告诉我们,一名优秀科学家应具备的品质: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勤奋执著等;还紧扣文章题目告诉我们,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怎样的。
审美鉴赏
本文可欣赏的美点很多,现选三项呈现如下:
1.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形象的描述,可以增强感性认识。本文对鲤鱼世界,尤其是那场暴雨之后,对鲤鱼“科学家们”的心理行为的遐想,描述得栩栩如生。
作者借助想象,让鲤鱼“科学家们”会看会想,会提出问题,会说话,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引出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此生动活泼的笔法,如此丰富多彩的联想,甚至会引发我们一系列关于“鱼”的文学记忆:庄子笔下自得其乐的濠梁之鱼,《汉乐府•江南》中“东奔西钻、南游北走地戏于莲叶间”活泼欢快的小鱼,柳宗元《小石潭记》中那“皆若空游无所依……恬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游鱼,从而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在写到最后建成电子感应加速器时,他写道“耗掉了我屋子中所产生的每一点能量”“烧断每一根保险丝”“屋子变得漆黑一团”“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妈妈常常在摇头”,这些生动的描述,形象再现了作者进行科学实验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他浓厚的兴趣、无限的热情。
2.恰当准确,周密严谨
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本身就以逻辑谨严著称。作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作者,行文讲究遣词造句,讲究用恰当准确的词句来表达周密严谨的意思。
如文中“然而,作为一个孩子,我却不能理解,畅游在茶园池水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一句,“可能”说明作者并未武断地下断论,因为作者当时是一个孩子,并没有掌握充足的资料,没有实践经验,是自己的一种推测。“某种”也是一种假设的情况,是对两者之间联系的程度加以限制,而不是对其全面的可能进行肯定。词语选用严谨,分寸感把握得很准确。
3.简洁凝练,词约意丰
作者善于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在谈到决心学习爱因斯坦的理论时,他说:“我记得,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短短两句话,内涵深广。“花了好多时间”,表明我投入学习研究的时间之多;“静静阅读”,表明我专心致志的科学态度;“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说明我阅读面之宽,涉猎范围之广;“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回忆如此甜美温暖,表现了作者探究的兴趣是多么浓厚,对科学事业是何等的热爱。
日积月累
一、学海拾贝
推断和想象
推断和想象,就是要求在充分理解并正确把握文意的前提下,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这种推断和想象,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有根有据的,其“根据”和“情理”都隐藏在所读材料之中。要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推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推断哪些说法是合理的、符合文意的。近几年高考科学论文阅读试题都十分重视这一能力点的考查。
推断和想象类阅读试题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举例验证类,二是添加接续类,三是辨析评价类。这类试题具有较大的开放度、明确的指向性等特点。在推断和想象时要充分关注文中的隐含信息,并注意以下几点:抓因果关系,由“前因”推出“后果”;抓条件关系,由条件推出结果;将有关信息联系起来作前提,由此推出结论。
二、典题精讲
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文中信息,推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
文段:北斗山区发现的化石中的这种多细胞动物非常小,它的体长只有0.2毫米,还不及两根头发丝的宽度,肉眼无法看清,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尽管这一古老动物躯体很小,科学家还是辨别出了它内部的几个器官:一对体腔和成对排列的感觉窝,消化道前端有向腹部开口的口部和紧接其后为多层构造的咽壁所包绕的咽道等。它的形状像是压扁了的龟壳,机体由外胚层、内胚层和完全中胚层组成。它的组织构造的复杂性表明它已经处于成年期的发育阶段。这一化石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古老的真体腔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代表,而真体腔动物的起源至今仍是科学之谜。
推断:“小春虫”的发现,表明真体腔可能是两侧对称动物的一个特征,这将为研究真体腔动物的起源提供重要线索。
指点迷津:将本推断与语段中“它的组织构造的复杂性表明它已经处于成年期的发育阶段。这一化石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古老的真体腔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代表,而真体腔动物的起源至今仍是科学之谜”对照,可以看出这个推断是合理的。
在我们党95年的历程中,每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根据时代的变化和需要对党章进行修改。自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章程。95年来,党章历经十六次修改,共产生过十七部党章。这十七部渗透着历史烟云的党章文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虽历经曲折仍不断获得成功的全部过程,记录着党的思想理论、政治主张、路线方针政策、制度机制不断发展的历史轨迹。党章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历程。
民主革命时期制定和通过了一部党的纲领、6部党章
党的二大至六大。这一时期我党处在幼年,独立性较差,党章的制定带有强烈的共产国际影响的色彩,但党章的修订内容也反映出早期的共产党人对自身建设的探索。
我们党的一大没有制定党章,而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纲领》,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我们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党员50名),最开始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个民居里召开,后为安全起见,会议地点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的船上继续召开。我们党的第一部纲领《中国共产党纲领》就是在嘉兴的船上讨论通过的。由于当时没有条件把档案保存下来,这部纲领现在没有中文原本,目前的版本是依据俄文版和英文版翻译过来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共15条不到1000字,非常简短,可第一条就确定了我们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宣告了党的诞生。
1922年党的二大(党员195名)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党章的制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立工作的完成。第一部党章对党的组织、党员的条件、接收党员的条件都做出具体规定。更重要的一点,虽然这部党章只有6章29条,但专门把纪律单独作为一章,并且用了9个条文进行规定。此外,党章还对党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党一开始就注重纪律建设。
1923年党的三大(党员420名)对党章条文只做了个别改动。主要规范了党员入党的程序。
1925年通过的四大(党员994名)党章,第一次将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单位。党章中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同时,规定将“中央委员会委员长”改称为“总书记”,将地方各级党的“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改称为“书记”。
1927年党的五大(党员57967名)没有修改党章,党章是大会闭幕后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修改通过,这是唯一一部不是由党的代表大会修改的党章。因为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中共党员,在反革命政变后的半个月,我们党在武汉召开了五大,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党的代表大会就在闭幕后委托中央政治局修改。
五大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第一次规定入党者的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五大党章是建党以来对党章的一次较为全面的修改,充实了党章的内容,调整了结构,确立了基本框架,这是我们看到的党章文本中条款最多的党章。
六大(4万人)通过的党章是唯一一部在境外通过的党章。党的六大于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相比于此前的党章,六大党章特别强调共产国际的领导,比如在第一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之一部分,命名为„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支部”。
七大(121万人)党章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实际、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总纲。1945年七大召开时,共产国际已经解散,中国共产党靠自己的能力独立自主制定了这部党章。七大党章标志着党在政治上和党的建设上的完全成熟。
七大党章共11章70条,第一次增写了总纲部分;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总纲,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四项义务、四项权利;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特别强调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写入党章。
建设时期制定和通过了四部党章
这一时期对中国革命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八大党章充分体现了执政党建设的新特点,明确提出了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探索执政党建设的新成果。
八大(1073万人)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制定通过了新的党章。
八大党章共9章60条约1.5万字,其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重大历史转变,比如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正是在八大写进党章。
1969年党的九大(党员2200万人)党章和1973年的十大(党员2800万人)党章是在“文革”时期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党章。从1957年的反“右”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了失误,党的自身建设也遭到挫折。党自身状态在这20年中制定的九大、十大和十一大党章中体现出来,这三部党章都带有明显的“左”倾错误的痕迹。
1977年党的十一大(党员3500万人)制定的党章是转折时期的党章。十一大党章是一部既有积极作用又有严重缺陷的党章,尽管这部党章把“在本世纪内,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写进总纲,但是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十大党章的“左”倾错误观点,这些错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到彻底的纠正。
改革开放以来已制定和通过了7部党章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对执政党建设进行新的探索。在党章的修订中更具理论底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实际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82年十二大(党员3900万人)党章是现行党章的蓝本,是党章发展史上继七大、八大党章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它是拨乱反正的产物,在七大、八大党章的基础上发展、提高形成的,吸取了九大、十大党章的教训并彻底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存在的思想错误。30年来,党章基本内容保持稳定,在党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行党章第10条中关于民主集中制规定的6项基本要求来源于十二大党章。我们现在的入党誓词也是在十二大时写进党章,此前,我们党的各个组织、各个地区根据不同特点确定入党誓词,十二大时对入党誓词作出统一,一直沿用至今。
从1987年十三大(党员4600万人)到2007年的十七大,历次党章修改最突出的特点是把我们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成果及时写进党章。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采用部分条文修改案的形式修改党章;1992年的十四大(党员5100万人)党章第一次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总纲,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贯穿党章全文;1997年党的十五大(党员5900万人)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党员6600万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2007年党的十七大(党员7000万人)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十八大(党员8200万人)党章共11章53条,1.7万余字,内涵丰富。十八大党章修改的原则之一是“只作适当修改,不作大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普遍要求修改、实践证明是成熟的就改;不成熟的不改,可改可不改的原则上不改”。对比十七大党章,十八大党章共42处修改,新增1000余字。
十八大党章主要有6个特点: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新增写“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在党章进行完整表述;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增加了“纯洁性建设”;对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部分条文作了修改。
通过了解我们党一部党纲和17部党章,可以感受到党章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我们学习党章的历史一方面是了解历史知识,最重要的是,在学习党章中体会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体会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伟大精神,体会我们党发扬民主、集中智慧的伟大作风,体会我们党高扬旗帜、凝聚力量的伟大作用,学习把握党章的脉络主线,在“不变”与“变化”的辩证关系中深化对党章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深入学习党章,我们应做到5个牢记:牢记入党誓词,始终践行诺言;牢记政治信仰,始终对党忠诚;牢记根本宗旨,始终为民服务;牢记党的纪律,始终坚守规矩;牢记政治本色,始终积极工作。
学院: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学号:2010214127姓名:朱雄侨
指导老师:梁煜鹏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上的特殊人群,其心理健康与发展已成为社会上的焦点。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注重我们的心理发展状况。从小学到大学,走过了多少个春秋,在父母的呵护下,在老师的叮嘱下,我们成长着。如今,在大学的学习殿堂中,我们都会发现每一处都发生变化着,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安逸舒适,而是要沉入社会与人们一起翻滚。此时,我们的心理也承受前所未有的撞击和摩擦,这要求我们要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的心理和行为适应新情况,让我们心理健康发展和成长,心理健康与否关系着我们未来的发展状况,我们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心理发展学习生活工作恋爱人际关系状况分析
正文:心理,会随着人的处境不同而不同。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是不同的,不同领域的心理状况也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处理方式来解决我们的心理问题。想到这里,先谈谈我的心理发展历程和起伏波动。我的心理历程到底怎样?如何波动起伏?如何克服不良心理问题以及我的解决方式怎样?
一、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
1、上大学之前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分析
在进入大学之前,我的心理发展状况总体来说是健康的。曾记否,中学之前我的性格是属于外向型,那是童真无邪,过得逍遥自在,当然也夹带些许忧愁吧,主要以学习为主。在此之前,我所交的朋友比较多,过得挺融洽,人比较开心。但是好景不长,进入中学后,我整个人开始变了,心理变得冷漠起来,对人对事完全不在乎的感觉,人际交往稀疏,很少有几个朋友谈得来,把自己封闭起来了。这时,对待学习往往草草了事,糊糊涂涂过日子,觉得自己很单调却无法改变这种局面。那时,心理调控能力较差,遇到事情喜欢感情用事,不计后果。面对困难时,喜欢逃避,喜欢知难而退。处理自己的生活问题时,虽然大体来讲蛮不错,但是有时也会生活无序,无休止“开夜车”。心理由平静变得波动起伏,情绪大起大落,处理心理的方式更是一团糟。
面对自己的心理状况,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分析和解决建议。看着自己如此变化,及时弄清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运用心理调控能力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健康发展生活,遇到这些心理障碍,我特意买了几本关于心理方面的书,了解一下如何解决我的心理困惑,走出困境。在生活方面,我自觉地过上按时作息的生活状态,充满活力,过着精力充沛的生活状态。学习方面,以勤奋为主,喜欢每天学习一两小时,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劳逸结合,日子过得舒坦。人际交往方面,敞开心胸,坦诚相待,结交许多朋友,与朋友关系慢慢融洽。总之,我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分析我的心理状况和应对心理问题的措施方法,让自己生活在健康理想的心理王国。
2、大学时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分析
进入大学以来,心理成长逐渐走向成熟健全。当然,在大学之中,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
压力。看着别人逐渐地成长着,自己也跟着走向成熟。在此期间,心理变得更加健康有夹带着忧患意识以及压力。学习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的不同,加上每个人的心理发展程度不同,此时的心理状况更加复杂。我们不单单是学习上心理压力还有将来工作的压力,总之,心理承受的能力要越来越来大,处理心理问题更加有序有力度。最为特殊的一点,在大学可以自由自在谈恋爱,对于该问题,我不知所从,因为我对于恋爱问题继续琢磨着。我总是想该来是就来了,不要刻意去勉强。对待此问题,我认为该谈的时候就谈,有时我也有些许心动,反正心理起伏较大。大学人际交往更为重要,这考验着我们的心理更加开放,而此时我的心理变得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有时,我也会又不愉快的事,考试失败,学习不顺畅,导致心理压力过大,甚至失眠,心理很不舒服。面对这些,我慢慢地静下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面对困厄和采取积极的心理分析态度解决心理问题。如果有不开心的事,我常常独自一人去散步来缓解自己心理压力和释放情绪。总的来说,自己的心理状况较复杂又夹带感性的东西以及调控自己心理能力不完善导致心理问题出现。
二、不同方面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分析
1、学习方面:有时较轻松,有时压力过大;有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如考试失败),往往采取消极态度去面对,喜欢耍脾气,喜欢闷闷不乐。遇到自己解不了的题,心理波动起伏大,紧张,焦虑以及失望,自卑。总而言之,学习往往会给自己的心理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冲击和状况。面对这些,我经常采取一些方法解决,例如看电影,参加体育活动和朋友出去外面舒展心情,减缓自己的情绪波动。
2、生活方面:一直以来都是按时作息,但是,遇到心烦事情时,心理承受压力过大,往往会失眠,导致心烦,急躁,焦虑的心理状况。我常常控制自己每天心情舒畅,作息有序,但心理波动往往导致不良后果。面对这些,我如果遇到心烦事情,听听音乐舒缓心情,或适当让自己情绪平静下来,达到最佳状态。
3、工作方面:该方面心理易受到波动,当自己工作出现错误时,自己心理会出现紧张,惭愧和自责,往往让自己安静不下来,表现出自己坐立不安,徘徊,焦虑。面对这些,我会小心谨慎地做事,避免出现错误,一出现,自己的心理受到打击,难以平静!
4、恋爱方面:这方面到现在尚未涉及到,但有时自己的心理比较冲动,有时有点苦涩,有点失落,不过还不想进行这方面的事情。面对这些,我只能祝福那些人希望他们长长久久。
5、人际交往方面:当认识陌生人时,心理往往是好奇的。对于比较熟悉的人,心理总是自然。总之,在于别人交往过程中,总是以积极的心态去跟别人谈话,畅谈双方的有趣的。遇到尴尬的问题,往往以幽默的方式去处理,让彼此都感到自然,舒适。
总结:自己的心理如何发展,这取决于自己的心理处理方式。对于自己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解决,让自己处于健康发展的心理状况。作为大学生的我,更应该有一颗健康的心理去面对这个社会的竞争和挑战,积极处理自己所遇到的心理问题。通过对自己的心理状况全面了解,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特征,针对自己遇到的情绪和问题,采取正确的方式去营造自己一个健康的心理发展状况。关注我们自己的心理状况,以健全自己心理的方法去分析自己的心理发展,给自己的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为自己的未来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规划,规划好自己的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经济的知识化和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的创新,科技的发展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越来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知识要素通过国家创新系统的作用,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经济功能。当前,我国正在依托“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目标的实现。因此,促进知识的创造、扩散、应用和商业化,是实现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对发达国家“技术追赶”的重要途径。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复杂性体现在构成要素的多元性、层次的多样性、相互关系的动态性和多样性。因此,很难从某一特定层次对国家创新系统开展研究。本文在OECD提出的“知识流动”[2]的基础上,利用复杂系统论分析和研究知识流动视角下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和演进过程,期望对我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提供有益的视角和思路。
2 知识流动视角下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界定
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可追溯到1841年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riedrich List)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系》中对“国家专有要素”如何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落后国家的技术政策选择等问题的分析,初步构建了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ehumpeter)在解释经济发展机制时,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即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把关于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后,学者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1987年,英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在分析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时,第一次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定义为与新技术启发、引进、改造、开发和扩散相关的机构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网络集合。1992年,伦德威尔(Lundvall)在《国家创新系统:一种走向创新和交互学习的理论》一书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产生、扩散和使用经济上适应的新知识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这些要素和联系既可以是植根于国内的,也可以是地处国内的[3]。纳尔逊(1993)在《国家创新系统:一个比较研究》则认为是通过其相互作用决定某国企业创新活动的一组机构[4]。1994年,OECD启动“国家创新系统研究”项目,认为知识流动是联接国家创新系统各主体的关键要素。OECD在《国家创新系统》(1997)的研究报告中,给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单独或共同开展新技术的开发和扩散的机构集合,这些机构的相互作用为政府提供一个制定、执行影响创新的科技框架基础[2]。
此后,我国学者在上述基础上,对国家创新系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但基本上是建立在OECD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何传启(1998)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分别地或联合地贡献于知识创新(包括科学知识创新和技术知识创新)的一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体系,其主要功能是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新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发生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全过程[5]。
考虑到国家创新系统是多要素、多层次和相互关系的复杂性,本文结合系统论从知识流动的视角对国家创新系统作如下定义: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科技中介、金融机构等参与主体,为推动知识的开发、扩散和应用并实现经济价值而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1)国家创新系统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在、政府、科技中介、金融机构等六大主体;(2)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知识的商业化价值,其功能的实现是以知识的纵向发展为主线的;(3)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转,需要以六大主体要素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联系为支撑。
3 知识流动视角下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分析
从知识流动视角下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看,国家创新系统的功能实现是以知识的经济价值为标志的,显然,知识经济价值的实现必然需要知识的开发、扩散和应用的支撑。有些学者,将国家创新系统解构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扩散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OECD;刘文雯等[6];)。但是,知识开发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即包括基础研究又包括应用研究。可见,技术创新系统是知识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本文从知识流动视角下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将国家创新系统解构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四个子系统——知识创造子系统、知识扩散子系统、知识应用子系统和支撑子系统(如图2)。
其中,知识创造子系统是以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为主要参与机构,通过研发活动创造新知识的有机组织,该子系统创造的新知识是知识扩散和应用的媒介,是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的源动力。知识扩散子系统是知识在国家创新系统各主体之间以知识应用为主线进行扩散和传递,随着社会“知识存量”逐渐丰富和积累,该子系统决定着知识“存量”被有效利用的可能性,知识扩散和传递的方向和速率对国家创新系统运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知识应用子系统是以企业为主要参与者进行的知识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开发等活动,并最终创造出可被使用或消费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知识的经济价值,该系统决定着知识能否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关键一跃。支撑子系统则是政府、金融、教育和培训等机构的集合,为知识的创造、扩散和应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其中政府是最重要的部分,它通过政策、法律等设计和塑造着整个创新环境。各子系统之间存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如下:知识开发子系统是知识扩散和应用的“食粮”,是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的源动力;知识扩散子系统是知识实现经济价值的重要“路径”和“桥梁”,影响着知识被吸收和利用的可能性;知识应用子系统是知识实现价值的载体,决定着知识能否实现经济价值的“梦工厂”;支撑子系统则为知识流动的整个过程提供政策、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
4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演进历程
每一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国家创新系统,它与这一国家或地区的原有制度、资源禀赋、科技的强势与弱势、甚至文化传统和习俗都密切相关[7]。因此,本文以知识流动为主要线索,从时间发展的过程来分析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过程。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本文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国家创新系统的萌芽、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
4.1 国家创新系统的萌芽
1840年以前,我国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商业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知识创新和发明创造多是个人的自发行为,知识扩散和应用十分缓慢。然而,清朝后期的“洋务运动”、民国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短暂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国外知识和技术开始向我国扩散和传播,培育了初步的工业基础,形成了一批企业家和技术人才。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推行工业科学化,并发出科技救国的号召,鼓励知识和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的危亡贡献才智,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育系统;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时,很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也被迫转移到西北和西南地区,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扩散。到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我国国家的创新子系统(知识创造系统、知识扩散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和要素(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仍不完整,没有形成连续的知识开发、扩散和应用链。此时,国家创新系统的知识创造能力较差,知识存量较少,知识扩散机制尚未形成,国家创新系统靠近平衡态。因此,并不存在现代意义的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尚处于无序的状态。然而,经过几千的知识积累,特别是“洋务动动”以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系统和初步的工业基础。知识创造子系统、知识扩散子系统、知识应用子系统以及支撑子系统均进入形成的过程中,国家创新系统正处于初步的萌芽状态。
4.2 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采用计划经济的模式开展国家经济和创新系统的建设。在建国初期,国家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前苏联的技术援助以及一批爱国人士和科学家从国外带回的技术和知识。国内工人和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是吸收和消化国外的技术和设备,使其正常运转,创新的成份微乎其微。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以及工程技术,知识研发和创造能力较弱。在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任务是按计划生产,没有新技术和产品研发的自主权,因此,也没有创新的积极性和动力。然而,国家通过计划和行政命令的方式,推动知识在工业体系中随着生产的需要流动,知识持续创造、转移和应用的链条初步形成,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健全的教育和科研体系,从而促使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实现了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显然,此时的国家创新系统刚刚形成,并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知识创造能力较低,知识存量较少,知识扩散功能较弱,知识应用系统不发达,知识扩散以线性为主的方式传播,知识流动的速度和效率较低,但是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实现了从无序向有序的质的飞跃,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图3)。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形成的,使得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在这一阶段具有如下特征:(1)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是一个被组织的过程。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经济决策权的高度集中,政府通过计划和指令的方式指导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事实上是国家开展经济建设过程中被组织产生的,即被组织作用居于主导地位,自组织作用处于辅助作用。(2)政府是事实上的创新主体,企业仅仅是被动的实施者。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掌控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通过行政审批垄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企业的作用则是被动完成政府制定的创新和生产计划,产品则由国家统购统销,这导致了企业的创新积极不高,被动完成计划的局面。(3)知识流动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呈简单的线性关系。政府输入计划和指令,创新系统根据计划的要求,开展知识的创造、传递和应用。国家创新系统的知识创造、扩散和应用的功能较低,仅限于计划的完成。这一时期,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仍不完善,支撑子系统仍不健全。(4)由于无法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这一时期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建国之初,我国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导致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对我国长期的孤立和封锁。与苏联短暂的蜜月期后,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陷入了政治敌对,经济被封锁的处境,因此,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几乎是在封闭的外部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由于无法与外界进行知识、技术、人才以及资金交流,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较为缓慢。
4.3 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要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启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新高潮。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得到强化,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得国家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机制逐步增强;对外开放,改变了我国经济封闭的状态,与国外的信息、知识、技术、人才和资金的交流广度和深度持续提升,为国家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992年,党的十四大郑重宣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此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科技发展和知识产权战略,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科技发展,其中知识产权战略则从制度上保障了知识流动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有企业改组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培育了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经过20年的探索、改革和实践,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知识创造、知识扩散、知识应用和支撑系统已经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持续加强,系统创新功能日益明显。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由线性结构转变为非线性结构(如图4),实现了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跃升,知识创造能力不断提升,知识存量持续增加。知识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被持续创造、扩散、应用和商业化,知识流动的速度和效率大幅提高。
这一时期,我国国家创新系统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实践和发展而发展的,与上一时期比较,其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企业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地位持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提高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企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和主体。2009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支出5802亿元人民币中,企业支出份额超过70%;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中,68%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2)国家创新系统的自组织作用增强。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国家行政部门在资源配置中则渐渐处于辅助和补充的地位。知识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被持续的创造、扩散、应用,并通过商业化实现其经济价值,同时,知识所带来的巨额利润又被投入到知识创造中去。其次,国家创新系统自组织特性不断改善。对外开放,提高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开放度,客观上也推动国家创新系统远离平衡态;科教兴国等战略强化了国家创新系统各要素、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作用。(3)知识流动非线性化和网络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到主要作用。此时,知识是在市场的“无形的手”推动下,被创造、扩散和应用以及商业化。知识流动不再是政府推动下的线性扩散模式,而是以实现知识经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非线性和网络化传播模式。
5 结论与启示
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系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掀开了新的一页。目前,我国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知识创造、知识扩散和知识应用子系统初具雏形,知识流动的速度和效率显著提升,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初具成效。
知识的创新固然重要,然而只有流动的知识才能实现其社会和经济价值,造福人类。知识的创造、转移、应用和商业化集中体现了国家创新系统的运转过程和最终目的。因此,重视知识创新的同时,提升知识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流动速度和效率将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这需要加强各子系统、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同发展,弥补各子系统和要素协调联动的短板。此外,通过科技体制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完善,进一步强化国家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性,这有利于国家创新系统在市场的作用下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摘要:以知识流动的视角进行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界定和结构分析,以知识流动为主要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的三个阶段(国家创新系统的萌芽、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进行分析,期望对我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提供有益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知识流动,知识创造,知识扩散,知识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东.论知识经济与知识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6):134-135
[2]OECD.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M].Paris,OECD:1997:7-11
[3]AKE L B.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M].Pinter:London,1992
[4]NELSON R R.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 Comparative Stud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5]何传启,张凤,李宁.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8(4):30-34
[6]刘文雯,史占中.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知识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2004(3):30-32
臭鼬工厂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外人所知晓,没有人能够接近它,更没有人知道它具体在从事些什么研究。随着一项又一项的先进武器装备展现在世人面前,才慢慢揭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并从一开始毫不起眼的临时飞机研发团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最具创新力的飞行器研发机构之一,并在世界航空工业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臭鼬工厂被世界公认为航空工业界设计研发领域最受尊敬的名字之一。
创立背景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初期,纳粹德国利用闪电战,占领了大部分欧洲大陆,并将英国困在本土,使其毫无还手之力。在这种世界局势下,虽然此时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欧洲的战争与自身毫无干系,但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为首的政治家们早已看清希特勒的野心决不局限在欧洲大陆,而是想占领美国,称霸世界。美国虽然说两面临海,却也不免腹背受敌,再加上南美地区一直极不稳定,战争初期就有纳粹的暗流涌动。更为严重的是,1941年德国盟友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给美国造成了巨大损失。德意日联盟的嚣张气焰已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的安全和地位,迫于这种急剧恶化的世界局势,美国决定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然而,此时美国的军力,特别是空中力量,相比纳粹德国略显弱势。美国地处北美大陆,远离纷争不断的欧亚地区,在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只要是不直接损害美国重大国家利益的事件,美国政府就不会介入。因此,长期以来,美国侧重发展海军,并没有将陆军(包括当时归其统辖的航空力量)的军力维持在很大的规模上。相比之下,德国由于战前军事扩张策略的刺激,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积累的空中力量基础,其军事工业高度发达。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德国在军事上处于最强大的阶段,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和空中装备。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生产数量最大的、型号最多的战斗机Bf-109.它可胜任所有可能的任务,不管是截击、支援、夜间战斗,还是侦察、护航、地面攻击等。当世人第一次观看了Bf-109充满挑衅意味的巡回表演后,包括美国航空界人士在内的一大批有识之士认为:研发新型战斗机已迫在眉睫。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德国云集了当时世界上顶尖的喷气式飞机设计师,诸如冯·奥海因·扬和布瑞·兰,开始了喷气式战斗机的研究。不久后,冯·奥海因·扬的项目在德国纳粹党重建军备的大背景下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展,搭载其研制的Hs-3b喷气式发动机的He-178飞机于1939年8月27日成功实现首飞。此次飞行也让纳粹德国军方看到了喷气式动力在航空方面的巨大价值,纳粹空军积极支持、鼓励各研发机构研制喷气式飞机,大大推进了德国喷气式技术的发展。
当德国的喷气式飞机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茶时,美国则更多地依赖于成熟且可靠的活塞式发动机,其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制进程异常缓慢。虽说美国各个公司都有喷气式飞机的研究项目,但进度只能说是按部就班,更多的只是进行一些试验飞行以获得数据,并没有任何惊人之举。不过,战场上德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Me-262于1942年7月18日登场却极大地震动了美军。Me-262由德国梅塞斯密特公司研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它所使用的喷气式发动机和后掠式机翼均显示了战斗机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也揭开了空战史上新的一页。从技术角度看,Me-262在整体作战性能上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的其他任何飞机都整整领先一代,其速度在当时无可比拟,具有极大的空中优势。在当时,空中优势的争夺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美国想要夺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制空权,就必须拥有一型能与Me-262相抗衡的战斗机。因此,研制新型战斗机已成为美国军方当时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
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国会开始批准拨款建立新的航空兵部队。军方对新战斗机的设计要求非常明确,规定要采用两台液冷式发动机,速度应达到587千米/时。而当时洛克希德公司设计的飞机速度可达640千米/时以上。因此,凭借这个在当时无可比拟的速度,洛克希德公司顺利拿到了新战斗机的研制合同。
新型战斗机被命名为XP-38(X代表试验,P代表驱逐机),并于1939年初成功实现首飞。XP-38战斗机后来相继有18种演变型,它们对飞机设计的发展也做出了一些贡献。P-38飞机采用活塞式发动机驱动的对转螺旋桨推进,这既消除了扭矩效应,又使飞机不再拉向一侧,这是当时战斗机设计的一个新的重要特征。然而,这是一架时速最接近声速的飞机,设计师们担心会遇到从未遇到过的麻烦,即压缩性问题。
随着飞机性能的提升,当时压缩性的影响日益明显。它不仅常常使飞行员的生命受到威胁,而且似乎已经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其负面作用已经开始影响各种高性能飞机的基本设计。到1940年,压缩性已成为众多未知气动领域中最重要但人们最知之甚少的问题。正如约翰·贝克尔在他的著作《高速新领域》中所提到的那样,“所谓‘跨声速障碍’主要指一系列不确定的负面气动力影响,可导致阻力系数以数量级增加,产生严重的甚至致命的振动,以及引起飞机稳定性和控制特性的突变。”
P-38在俯冲时的飞行马赫数可达0.75。尽管该机的翼型剖面并非专为超声速性能而设计,不过它的最大俯冲速度已经非常接近声速,并因此受到压缩性的影响,导致严重的、有时甚至是不可恢复的振动、结构、控制和稳定性问题。例如P-38高速飞行时,尤其是俯冲时,其尾部会开始剧烈振动并且机头下垂,随后进入可压缩性失速,从而导致舵面锁死,而飞行员只能跳伞逃生或是等飞机降到大气密度较高的低空时再试图挽救。这一压缩性问题导致了多名飞行员的损失。
nlc202309031350
于是,作为P-38主要设计师的凯利·约翰逊找到了当时世界上气动领域最好的两位专家——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博士和米里肯博士,试图解决可能会出现的压缩性问题。由于这是飞机设计领域达到新的速度后首次遇到的新问题,以前从未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所以解决起来很困难,进展极其缓慢。后来,设计师们发明了一种方法来使飞机减速,以避免压缩性现象的产生,即在飞机外部装上减速板。该方法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却限制了飞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P-38战斗机的发动机功率提高了一倍,但由于压缩性效应,收到的效果只能使速度提高27 2千米/时。压缩性效应最早是出现在螺旋桨上(比出现在机翼上早得多).因此,“如果希望提高性能,很显然,我们首先应该抛弃螺旋桨。”也就是说,螺旋桨技术已无法满足航空技术发展的需求,“战斗机动力装置的形式必须有一个重大的改变。”
自洛克希德的设计师们在P-38战斗机研制中遇到压缩性效应以后,就开始对喷气式动力产生了极大兴趣,并敏锐地嗅到了航空技术悄然而至的一场巨大变革。于是,他们自己做出一个接近声速的飞机初步设计方案,并使用了由洛克希德公司顾问内特·普赖斯设计的喷气式发动机。但是当他们向陆军航空兵建议研制一架喷气式原型机时,却遭到了拒绝。殊不知,德国和英国早已进入喷气时代,德国当时已有自己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英国也有了喷气式战斗机格洛斯特“流星”号,而美国才刚刚开始起步。很多事实证明,喷气式飞机相比活塞式飞机而言确实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在当时还不太明显,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喷气式发动机取代活塞式发动机乃是大势所趋。喷气式飞机的先行者,英国皇家空军上尉弗兰克·怀托说:“在未来,喷气式飞机将是天空的主宰。”因此,从航空技术发展的需求来看,美国空军也必将向喷气时代迈进。
实际上,早在1941年上半年,美国就开始从英国引进喷气式发动机和相关技术。在得到英国的技术支援后,在喷气式发动机方面已有雄厚技术积累的美国通用公司立即对其样品进行技术分析并开始仿制,而贝尔公司则对飞机机身进行研究,造出了编号为XP-59A的喷气试验机。然而,美国陆军对此飞机评价并不高。随后,又在XP-59A基础上了仿制了几种喷气式飞机,但由于技术原因,飞机试验一再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研制一种新型喷气式飞机的计划被提上议事日程。1943年5月,洛克希德公司高层决定用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的喷气发动机制造一种单发喷气式战斗机,并向美国国防部提交了一份名为L-140原型机的报告,这就是后来的XP-80。
臭鼬工厂的成立
1943年5月,美国陆军和各大飞机公司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有关未来飞机发展方向的会议。会上,洛克希德公司负责人霍尔·希巴德公开表示支持活塞式飞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喷气式飞机还处在萌芽阶段,无法与活塞式飞机一较高下。回到洛克希德公司后,他马上开始部署新型活塞式飞机的研发计划,并宣布此项目在公司的所有研发项目中享有最高优先权,这就意味着原有的L-140喷气式飞机研发项目将被完全搁置。然而,早已对喷气式飞机怀有浓厚兴趣的洛克希德公司年轻设计师凯利·约翰逊毅然表示对L-140项目有信心,请求继续下去。最后洛克希德负责人霍尔·希巴德和罗伯特·格罗斯同意了他的要求。
与此同时,美国陆军航空兵考虑到当时严峻的战争形势以及美国前一种喷气式战斗机XP-59研制的不顺利,正在寻求一种新型的喷气式战斗机方案,以对付德国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从而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的空中优势。鉴于洛克希德公司对喷气式飞机的研究有了一定基础,而且与陆军航空兵也有过合作的经历,陆军航空兵最终选择了洛克希德公司来研制新型喷气式战斗机。一个月后,洛克希德公司以L-140喷气式飞机研发项目为基础,向美国陆军航空兵航空战术勤务部( AirTactical Service Command,ATSC)递交了一份设计方案。两天后,即1 943年6月17日,洛克希德公司被正式授权按此设计方案研制飞机,飞机编号为XP-80(F-80的原型机)。洛克希德公司被要求必须在签订合同后的1 80天内完成研制工作。自然而然,这项紧迫的任务交到了凯利·约翰逊手上。
值得注意的是,XP-80的正式合同直到工作开始后4个月,即1943年的10月1 6日才到达洛克希德公司。后来这种方式成为臭鼬工厂的惯例。多数情况下,客户会带着需求来到臭鼬工厂,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项目立即上马,没有现场合同,没有官方的审批程序。
凯利·约翰逊一直想在公司的体制内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负责新式飞机的研发工作。这将是一个完整的研发机构,在这里,设计师能够和技术人员畅通交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商讨和解决,这既可以极大地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又有助于设计师将其设计思路变成现实。“我希望能在设计师和制造者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交流桥梁,给他们一个尽情发挥的空间,让创意的种子在这个地方盛开灿烂之花!”凯利·约翰逊的这种愿望由来已久,于是他决定XP-80这个型号将采取这种研发模式。
不过,该部门的建立并不是那么容易。虽然公司领导表示支持,但由于当时公司正在集中力量生产P-38、B-17等飞机,所以没有空闲的工程师,也没有多余的机床和工作场所。公司领导罗伯特·格罗斯指示:“按照你的想法去干吧,但是你要想办法组成自己的工程部,亲自去找生产人员,还要想办法找工作场所。”
几经波折,凯利·约翰逊终于亲手挑选了20名他了解的工程师和80名技术工人,组成一支工程队,他本人任总设计师。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工厂这支专门的研制队伍也就由此诞生。后来在回忆那段日子的时候,约翰逊说:“我简直是从整个公司的各个部门把他们‘偷’过来的。”1943年6月,臭鼬工厂在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正式成立。
臭鼬工厂这支队伍组织好后,队员们便开始忙活起工作场地的事情。他们在靠近洛克希德公司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的风洞处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棚子,作为办公室和实验室之用。墙体是用之前闲置的发动机包装箱堆起来的,屋顶则是用从马戏团租来的帐篷搭建而成。这样不仅有利于保密,而且能够较快地进入风洞做试验:但是噪声较大,而且由于是临时性建筑,没有安装空调,不通风、不散热,工作环境非常艰苦。然而,这个临时的厂房就是臭鼬工厂的雏形。几天后,洛克希德公司还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了XP-80项目的开发细则:
【知识产权的发展历程】推荐阅读:
浅析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06-10
印发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0-18
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11-18
对高校知识产权的认识07-02
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的联系06-29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创新创造10-23
论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09-14
中医药学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申遗”12-07
知识产权专利知识06-30
知识产权法相关知识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