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指导意见(精选6篇)
(试行)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精神,结合我省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对我省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积极推进、重点突破、兼顾各方、逐步到位”为基本思路推进我省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遵循规律,注重创新,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提供学习空间,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满足教师精神探寻和实践创新的需求,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以促进我省高中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任务目标
(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全面、积极、稳妥地开展课程实验工作,取得适合我省实际的语文课程改革经验;确立现代课程观念,更新课程内容,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建设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我省基础教育实际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语文课程体系;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快高中语文教育评价和高考语文命题的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和语文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监管机制;建立新的校本培训机制,促进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建立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有效工作机制,确保语文课程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二)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在完成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后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获得发展:
1.知识与能力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描摹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梳理并掌握教科书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2.过程与方法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
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各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能用普通话流畅的朗读,恰当的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情感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注重合作学习,善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乐于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
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作品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共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恰当的评价。
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空间,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三、课程设置 1.课程结构
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必修课程由“语文1”“语文2”“语文3”“语文4”“语文5”五个模块组成; 选修课程由“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每个系列包括若干模块。
选修课程分为三类:“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 “选修ⅠA”是全省指定的统一选修模块;“选修ⅠB”是全省指定的供学生选择修习的模块,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一个模块修习;“选修ⅠC”是学校视条件在除去选修ⅠA、选修ⅠB的其它模块中选择开设的供学生修习的模块,模块内容和数量由学生、学校视实际情况确定。必修、选修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通知》(鄂教基[2009]10号)执行。
2.教学安排
(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等)11周。
(2)每学期分两学段安排课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在学段组织教学,每个模块36学时,每周一般按4学时安排。
(4)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在高一至高二的学段中按模块顺序开设,其中必修
1、必修2模块的教学在一个学段内完成,必修
3、必修
4、必修5模块的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完成;选修课程在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起与必修课程并行开设,选修ⅠA、选修ⅠB模块教学的先后顺序由学校自主确定,每个模块的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完成。
3.学分要求
学生完成一个模块修习并符合相关学分认定要求即可获得2学分。高中生语文水平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学生修满必修课程的10个学分便可视为完成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
第二层次:学生在第一层次基础上再修习“选修1A”的两个模块和“选修ⅠB”中的一个模块,再获6个学分,达到16学分的第二层级水平。
第三层次:学生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再选修“选修ⅠC”的若干模块,获得2学分或2学分以上,加上第一、第二层次的学分,共获得16学分以上,达到第三层次水平。
附表: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指导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学段1 必修课1 程设置
周学4 时 学学段学段学段学段学段学段段1 2 必必修必修必修必修必修必修修3 2 选修1A、选修1B(模块教学的先后 顺序由学校自主确定)
444444(各(各(各(各(各(各2学2学
2学
2学2学2学
学学学学段段段段 1 2 1
学校自主安排选修ⅠC模块教学/复习4 4 4 时)时)时)时)时)时)
四、教学建议
1.实施新课程教学,语文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要全面把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同时还要了解高中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在高中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统摄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积极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2.了解语文新课程的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特点:必修课程由“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由五个系列构成,每个系列可以开发出若干个模块。要积极探索选修课教学中资源利用与开发、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创造性地组织好语文选修课的教学。
要把握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总体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准确把握必修课程关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具体课程目标和选修课程关于五个系列的具体课程目标。要正确处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共性目标与个性目标、即时目标与长效目标等关系。依据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不同特点、不同功能及其内在联系制订和选择课程目标的达成策略。
3.认识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全面发挥语文课程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实施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能够胜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自觉转变教师角色,提高教师的课堂实施水平。
4.认真开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研究工作。教科书是最重要的课堂教育资源,要正确把握新课程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把握教科书的结构体系,理解教科书模块之间的联系和各模块的丰富内涵,了解必修课程内容和选修课程内容的关系;把握教科书的特点,能够针对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要切实做好对学生选用教科书的指导工作。
5.加强新课程教学研究工作。新课程教学研究重点要放在优化教学过程上面,总结探讨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关系,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优化的要求,切实解决新课程教学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开展教学常规研究,不断探索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灵活性、选择性,并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方法。
开展教学策略的研究,积极进行主体性、探究性、开放性、民主性等多方面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开展选修课程的教学研究,做好选修课程的教学和开发工作;研究选修课程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问题,探索选修课的教学组织方式。
五、评价建议
1.建立新课程评价理念。评价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在高中整个阶段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以评价手段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2.进行学习评价,重点研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如,如何确定发展性评价的重点;提供什么样的情景才合适;评分方法如何确定才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建立自信,形成学习能力等等。通过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尝试建立学生语文学科成长记录袋,制定高中学生语文学业成绩测试及学分管理的实施方案。
要十分重视学生模块学业评价工作。模块学业成绩评价包括终结性的学业成绩测验和过程性评价两个方面。模块学业成绩由学校认定,教育行政部门和专业机构负责监控。选修课的评价与必修课的评价应有所不同,要注意选修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评价方式也应具有多样性,例如,可以开卷笔试,也可以采用小论文、演讲、口试等多种方式。
3.开展新课程评价的研究工作,切实解决传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评价内容要改变过去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的倾向,重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标准要改变过去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的倾向,重视体现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评价方法要改变传统的笔纸考试为主、过多倚重量化结果的做法,重视采用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主体要改变过去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的现象,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评价重心要改变过去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的做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4.开展对语文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研究。“以学论教” 是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是教学内容、过程和效果。对一堂课的评价,要关注教师是否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应该观察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强调学生文化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思维能力的训练、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教学中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教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加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语文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除了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外,还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等。此外,教师与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根据教学情景的需要而收集到的教学信息、生活信息、音像资料等也是重要的资源。3.学校应认识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城市有城市课程资源的优势,农村也有农村独特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树立强烈的利用和开发资源的意识,认真分析当地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努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4.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此外,学校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逐步推动语文课程新资源生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校际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5.各级教研部门要重视新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研究,切实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要对课堂教学资源、新教材活动方案的组织实施、专题教学资源的整合、语文选修课程的开发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促进课程改革实验水平的不断提高。
七、保障措施
1.省高中语文学科新课程专家指导组及各市州相应的专业支持机构,各级教学科研专业机构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学科教学推进方案,指导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推进工作。加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指导、服务和决策咨询等工作,对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评估和检查,在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教学、考试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专业支持。
各级专业支持机构要依托样本校,组织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努力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发现和培养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各级语文教研员,要以学校为基点,以课程改革研究为中心,统筹安排语文的教研活动,特别要重视抓好校本研修,并结合实际及时转化研究成果,为我省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提供优质服务。
2.建立并完善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语文教学教研与管理机制。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教学指导机构,形成有效的教学研究机制,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校本教研,并主动寻求专业支持,以解决语文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遇到的实际问题。坚持以教学科研为先导,把改进课堂教学的研究贯穿到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3.开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评估,定期跟踪调研,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引领调整。结合高中新课程评价制度的整体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课程优化的评价体系和语文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研究。
4.加强学校教育资源开发和硬件建设。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要加快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硬件建设,努力开发有利于语文学科新课程实施的教育资源,特别要解决目前与选修课程相适应、相配套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
5.提高语文课程管理的科学性。学校要建立与课程发展相适应的课程管理制度与机制,从课程支持、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实施对课程的相应管理,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管理体系,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
八、教学实施中要注意的问题
1.重视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教学过渡和衔接问题。一是观念上的衔接,要认真研读《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了解初中语文教学实施情形,在实践中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二是高中教学本身的衔接,要研究高中新课程的继承与革新问题,教师要做好大纲教材教学与课标教材教学的衔接和过渡工作。
2.大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温故知新,采取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多种教学方式;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切实解决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因为教材容量大、课时有限而导致时间严重不足的矛盾。
3.教材容量大,体例新,综合性强,专题性突出,教师要对教科书做全面了解,系统把握,防止造成教学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重复;要注重课标教材模块中各板块教学的均衡性。
4.课标教材教学要解放思想,在资源利用、教材处理、策略选择和学习评价等问题上逐渐克服习惯的影响,把新课程理念变成生动有效的教学实践。
九、研究专题
依据新课程的特点和实施的需要,湖北省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专家指导组提出下列课题供学校、教师开展研究。
专题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课标教材研究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比较研究(2)课标教材与大纲教材比较研究 专题二: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研究(1)语文知识及其教学研究(2)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利用(3)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基于模块和学段的教学内容研究(5)选修课教学内容研究(6)模块中各板块教学内容研究 专题三:高中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和策略研究(1)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达成研究与实践(2)体现“过程与方法”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4)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研究与实践(5)新课程课型设计研究与实践
(6)基于模块和学段的教学方式方法研究与实践 专题四: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研究(1)语文新课程评价理念研究
(2)语文学习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研究与实践(3)语文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与实践(4)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5)作文教学及其评价研究与实践(6)教学评价方式方法研究
专题五: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研究(1)语文教师对新课程适应性研究(2)语文教师专业化内容和路径研究(3)语文学科建设研究
(4)语文学科校本教研内容和形式研究
本文来自布克网:()范文栏目:http:///fanwen/
一改变观念, 研究新课程标准
教育者必先接受教育,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课题, 我们要努力学习有关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 学习有关新的课程标准理论, 转变教育观念, 坚定改革步伐, 在工作实践中逐步走出一条新路。从教师角度来看,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材编排、教学设计、教学顺序、课时安排、评价方法等不做硬性规定, 这样对教师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从学生角度来看,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就感, 体现出大众教育, 这样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同时新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所有这些要求能够全面体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使素质教育理念切实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教学, 改变以往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 要求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社会以及现代科技兼顾的学生的品行、能力、身体素质。这些特点都要求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基础而进行教学的观念。
二端正思想、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教材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主要材料, 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介, 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为此,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 主要有: (1) 知识内容和知识点的变化。 (2) 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逻辑结构的改变。 (3) 知识的呈现方式的改变。 (4) 知识点的教学要求的改变。 (5) 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重视化学知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作用。
针对以上变化我们的教学方式要有大的调整, 不能束缚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学为引导、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正渐渐代替了以前那种课堂上老师严肃地讲、学生安静地听、课后认真地练的教学方式。以前是学生看老师表演, 现在是老师引导学生表演。新课程标准称之为“互动教学”,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必须放下教师的架子, 学会多以商量的口吻和态度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沟通、合作, 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 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增长知识。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来“以教促学、以学长教、互教互学”, 力求在轻松、民主、活跃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变为现在强调探究知识的过程, 是“授之以渔”。事实上, 在知识快速更新的现代, 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重点, 掌握知识的方法才是至关重要的, 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财富的源泉。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拓展学生成才渠道
现行课程有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等类型, 重视因材施教, 主张人才资源的多样化、多层次性。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教好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 同时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 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保证。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或者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在教学高一化学“小河被污染了”时, 将全班学生按角色需要分成七组, 鼓励大家可以通过参观、社会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组织各自论点, 学生们积极性很高, 结果这节课上得出乎意料, 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所以, 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 敢于放手, 尽可能地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学活动相结合, 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发学生潜能。
四强化德育意识, 培养现代意识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化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可结合学科特点适时渗透一些德育教育和现代科技教育。
第一, 化学学科本身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中可通过质量守恒定律, 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建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化合和分解、溶解和结晶树立对立统一观点, 通过元素周期律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第二, 通过化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时确定好知识传授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 潜移默化地渗透。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和石油的国家、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的“候氏制碱法”填补了我国纯碱工业的空白、我国首先在世界上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现代我国化学工业迅猛发展, 钢铁、能源、水泥、化纤等年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这样寓德育于教学中, 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 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创新思维即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对问题对象进行思考, 从而得到解决方案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创新性思维有很强的要求, 学习数学同时也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受到交通、信息、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农村地区依然对素质教育不重视, 并存在轻德重智的现状, 导致农村初中教学中尤其是数学教学水平远远低于城市, 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 使数学基础不好、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的农村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农村初级中学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因素
1. 教学观念滞后
在农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诸多原因导致很多年轻有活力的教师不愿意加入到农村教师队伍中, 甚至存在教师资源流失的情况, 这成了农村初级中学师资力量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 由于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以及教学资源的缺乏, 许多农村的中学教师了解素质教育的途径仅通过新课程标准的文件, 所以很难真正理解素质教育及
第三, 联系实践, 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及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穿插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如淡水资源的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如在教学“NO和NO2是大气污染物”时, 可介绍氮的氧化物受日光照射后发生一系列反应, 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CO2、CH4引起的“温室效应”、氟氯烃引起的“白色污染”等, 以此来培养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正确对待应试教育, 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而教学
没有考试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 显然也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 然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公民, 而不是考试得高分的高分低能儿。事实上, 随着考试内容及考试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 高分低能现象正在减少, 从这个意义讲, 考试与新课程标准的方向是一致的, 那化学教师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中驾驭考试呢?一方面, 考试所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对于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及品德、体质等难以通过考试检测, 但学校及教师是不是抓住了“应付考试”就抓住了一切呢?要改变这种状况, 第一,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不再单纯看升学率, 同样, 学校评价教师也不再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因为缺乏对创新思维的认识这些教师更容易相信自己的经验, 局限于自己的认识, 他们对素质教育及创新思维的错误理解, 导致农村初级中学数学教学观念滞后。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 对素质教育及创新思维的不重视, 直接造成学生及家长对素质教育及创新思维的忽视。
2.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当今, 我国农村初级中学中师生之间存在代沟的现象较普遍。由于农村初级中学教师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 农村初级中学中老年教师比重偏大, 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又基本处于青春期, 比较叛逆且容易躁动, 年龄差距大是导致农村初级中学师生关系存在代沟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 由于地处偏远地区, 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使身处农村的教师及学生形成了朴实内敛的性格, 同时, 也在他们的交流沟通中设置了无形的屏障。青春期的初中学生逆反心理较强, 不易管理。大多数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师不懂如何与学生交流, 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根本意义,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对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产生影响。
3. 教学方法死板
由于农村教师资源的缺乏使农村教师呈现老龄化趋势,
以升学率为唯一尺度。第二, 实践证明, 教师除了上好课外, 也应多与学生沟通情感, 关心他们的品德、身体健康等诸方面的进步, 考试成绩也一定能上去, 相反, 那种教师只为考试而教, 学生只为考试而学, 不注重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应理智地予以摒弃。化学教学的任务是既要用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武装学生, 也要使他们在思想品德、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锻炼。
总之,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 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领会新课程的精神, 深入细致地研究、思考和理解, 明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 才能让自己成为新课程标准的新一代教师, 才能真正地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摘要:新课程走进基础教育,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使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化学教学顺利推进, 广大化学教师必须改变观念, 端正思想, 钻研教法, 树立以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教学。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标准,大众教育,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左丽梅.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定位及知识技能储备[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 (4)
(冀建村〔2006〕426号)
各市建设局、规划局,各扩权县(市)建设局(规划局):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冀发[2006]10号),扎实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根据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河北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目标分解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农
[2006]3号)精神,现结合建设系统工作实际,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工作使命感和紧迫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我省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逐步改善,农村建设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村镇规划体系不完善,村镇规划编制滞后,不能有效指导村庄各项建设;人居环境质量较差,一些村庄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落后、生活环境脏乱差;农宅建设不按规划实施,村庄盲目外延、“空心村”问题较为突出;村庄建设缺乏特色,各项建设混乱无序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中,建设系统承担着指导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科学指导农民建房等多项重要职责。因此,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重大历史意义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完善村庄规划、开展村庄治理、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切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理清思路,明确建设系统的主要任务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村镇建设工作全局,以规划为龙头,以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突出特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主要任务:搞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完善村镇规划体系,优化县域城镇与村庄空间布局;加强对村庄规划建设的指导,出台指导全省村庄规划与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审批、管理与监督;开展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搞好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免费向农民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传统民居;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抓好村镇规划和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的典型示范,做好新农村建设“十县百村”联系点相关工作。
三、强化措施,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完善村镇规划体系。结合当前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抓紧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合理确定村镇体系发展目标与布局,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提出村庄布局基本原则和目标,统筹配置给水、垃圾、污水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提出共建共享方案。全面开展乡镇总体规划修编,提出镇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目标,明确镇区和村庄的发展定位,明确重点建设的中心村,提出城乡居民点集中建设、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和村庄调整合并的具体安排以及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的分类管理措施,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按照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对村庄规划编制的组织和指导,把村庄规划编制与乡镇总体规划修编有机结合起来,统一组织、同步编制。按照《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要求,开展规划确定的中心村和保留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优先开展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对规划确定需迁并的村庄,要编制村庄近期环境整治规划,提出限制村庄发展的控制性要求和村庄迁并措施。2006年完成县域城镇体系规划、150个省级重点镇规划和“十县百村”联系点村庄规划的修编工作,启动省级重点镇所辖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2007年完成文明生态村创建“百个强镇带百村”的帮建村庄和“百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2008年基本完成中心镇及所辖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基本完成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二)搞好村庄规划。编制村庄规划,要立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市、县(市、区)要积极申请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抓紧对辖区内的村庄规划编制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调动各方面编制力量,切实加强领导,统一部署、打捆编制。按照《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要求,发挥县(市、区)规划建设部门行业优势,组织辖区内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积极投入到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引入外埠规划设计单位投身村庄规划的编制活动,努力提高我省的村庄规划设计水平。同时,允许注册规划师个人领衔、有关专业设计人员参加的规划设计小组,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积极鼓励村民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增强村民对规划的参与程度和监督意识,提高规划实施的刚性。
(三)开展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指导村庄组织开展以“三清三化”(清垃圾、清路障、清杂院和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院净化)为主题的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工作,切实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容貌环境。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农村集中建设给水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督促村庄建立健全村内卫生保洁、垃圾集中堆放和处理等长效管理机制,以县域为主体,逐步推行“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清除村道、田边、活动场地、房前屋后的垃圾,修建村内垃圾池、垃圾掩埋点,做到垃圾定点收集、堆放,及时清运,集中处理;拆除村内影响交通和观瞻的残垣断壁,打通断头路,清理占道堆放杂物和粪便;结合农村沼气建设、改圈、改厕、改厨等活动,制定拆除、改造、美化等具体措施,进行街院和圈舍改造,规整和净化农户庭院。硬化村内主要街道,安装简易照明设施,结合街巷改造工程,建设污水排放设施;绿化、美化村庄环境,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按照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要求,改善村庄环境,为村民乘凉、休憩、交流提
供方便;开展治理柴草乱垛、污水乱泼、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禽畜乱跑等“五乱”现象,美化、净化街道和庭院。大力开展“村民中心”建设,结合村委会、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卫生室、信息服务站、露天剧场、农村超市和体育健身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村民活动中心,提供村民活动场所,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功能。2006年为启动阶段,各地对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工作作出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开展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试点示范,积累经验。2007年完成“百个强镇带百村”中帮建村的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工作,2008年完成“十县百村”联系点和“百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工作,2010年全省40%的村庄完成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工作。
开展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工作,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护农民权益,不搞违背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要建立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审查制度,规范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农宅拆迁行为。凡年拆迁比例超过50%且涉及农户200户以上的村庄治理方案,由县级人民政府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省建设厅审查。其他村庄的治理实施方案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审查办法。重点审查治理方案是否存在单纯追求城市化率,为城镇建设腾挪用地指标搞宅基地整理,脱离农村生产需要和农民生活习惯集中建新村,搞不切实际的广场、公园等形象工程。
(四)加强村庄的规划建设审批管理。要严格规划的审查和报批程序,强化规划的实施与监督,确保村庄各项建设按规划进行。县(市)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要把村庄规划实施作为县、乡政府层级监督和效能监察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村庄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建筑法》、《河北省建筑条例》、《河北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村庄建设管理,严格按照各项程序进行建设,提高村庄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农村住宅建设,治理私搭乱建,确保新建翻建农房按规划建设,有效遏制“空心村”现象。各县(市)要公布举报电话,及时查处不按程序进行建设的各类违法行为。
(五)强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健全村镇建设服务体系,抓紧成立以县乡两级为主体的村镇建设服务机构,有效指导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年内全省村镇建设服务机构要突破100家。结合建设系统“三下乡、五服务”活动,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认真组织好《河北省村镇民居建筑设计施工方案》和《河北省文明生态村规划建设技术指导》等的发放工作。抓紧制定村庄建设与环境治理标准,印发《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公共建筑优秀设计方案》、《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优秀规划设计方案》、《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等技术图书和文件,完善“河北省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指导”系列丛书,开展“河北省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大赛”,实施“100种房屋设计方案送到农村”活动,免费向农民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和各种技术资料。
(六)加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开展乡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摸清我省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抢救性地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传统民居,防止对农村传统文化、乡土风情、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的破坏。历史文化名镇(村)要编制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提出建筑高度控制及保护修缮措施,对与传统风格不相协调的建筑及时进行整治,促进优秀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结合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专项资金的使用,加大对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力度。2006年完成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村)申报和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命名工作,2010年完成三个批次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申报、确定和命名公布工作。
四、健全机制,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建立任务明确、分工负责、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制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二)建立长效机制。一是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帮扶力量,发挥市场的能动作用,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推动机制和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工人、老教师”等人员的积极性,组成“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理事会”,对村庄的规划建设实行民主管理与监督,形成村民自治、主动参与的良好局面。三是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探索建立驻村规划建设指导员制度,强化对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形成政府引导、规划调控的有效格局。
(三)抓好典型示范。一是要以新农村建设“十县百村”联系点、乡村旅游实施“百村示范、千村创建”和文明生态村创建实施“百个强镇带百村”活动为契机,抓好村庄规划建设和治理典型示范,总结经验,全面推广;二是组织设计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开展村庄规划、公共建筑和农民住宅实地采风和设计竞赛活动。全省乙级以上规划设计单位、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要结合所承担的乡镇总体规划编制任务,按照《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要求,编制1-2个村庄规划样板,探索我省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村庄规划建设新模式,有效指导村庄规划建设工作。各市要将乙级以上规划设计单位和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承担规划编制的村庄名单、完成时间于2006年10月底报建设厅。
(四)搞好培训和宣传。一是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班、讲座、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各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省建设厅将与有关部门合作,每年对全省重点镇主要领导进行轮训。二是通过标语、图画、小册子等手段,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村庄规划建设技术知识和法律常识,提高农民群众对村庄规划建设的认识。三是高度重视并热情支持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创造,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办法,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活动,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的新成果。
各市、县(市)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各自职责,抓紧提出本地本部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阶段性目标以及政策措施,于2006年10月底上报省建设厅。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一日
(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鲁教基字[2009]29号)》以及市教育局《关于切实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的通知(潍教办字[2009]77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更新课程理念,规范课程管理,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制定本意见。
一、课程设置
1.确保幼儿园主流课程的设置。全市统一使用由山东省教学研究室编写、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8年审查通过的《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以下简称《省编教师用书》)。《省编教师用书》是山东省幼儿园普适课程教材,各幼儿园要将其作为主要教育用书。
幼儿园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使《省编教师用书》的内容占总课程内容的绝大多数。其所占比例应分别为:省级十佳、实验、示范幼儿园,市级十佳幼儿园达到80%以上;市级示范幼儿园达到90%以上;其他幼儿园达到95%以上。
提倡创造性地使用《省编教师用书》。在使用过程中,对教材中一些不适合本园幼儿的内容或目标,可做微调。同时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省编教材园本化研究。
2.确保幼儿园课程开设的严肃性。严禁开设超越幼儿发展阶段的学科课程和小学化课程。未经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不准进行写字教学、拼音教学、珠心算等小学化课程内容,不准布置有书写要求的家庭作业。开设英语等非幼儿园规定课程的应上报县市区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执教教师必须具有相应专业资格并持证上岗。
3.确保实验课题开展的严谨性。幼儿园开展实验课题研究,须向县市区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课题申请报告,经审批备案或立项方可开展。未经批准或立项,严禁在幼儿园开展任何名目的实验项目(含兴趣班、特色班、实验班)。
4.确保幼儿园课程内容安排的均衡性。幼儿园课程应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内容均衡安排,并考虑各领域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培养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5.控制幼儿园集体教学节数。幼儿园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不宜过多,原则上控制在小班5次,中班8次,大班10次。
二、课程实施
1.制订各种课程管理的图表。如“幼儿园课程实施管理网络”(样表见附件1)、“幼儿园各年龄班作息时间总表”(样表见附件2)、“幼儿园各年龄班课程安排总表”(样表见附件3)等,以便于管理。
2.制定各项幼儿园课程实施常规计划。
(1)制定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园长是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带领管理层和教师共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参考山东省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结合幼儿园地理环境、硬件设施、师资队伍、教研科研水平、家长情况、社区资源等因素,制定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样表见附件4)。
(2)制定学期教研计划(样表见附件5)。内容包括教研活动现状分析(教师的教研水平、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本学期教研工作的目标、重点;采取的方法措施;具体内容与时间、人员安排等。
加强教师教研活动管理,促进落实各项课程计划,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和专业素养。保证教师的教研时间,合理设定教研任务。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每周或隔周定期组织一次教研活动,重点研究各项课程计划落实中的问题,并做好教研记录(样表见附件6)。要做到主题明确,方案具体,资料齐备,措施可行,讲究实效。活动前要让教师明确任务,做好知识、经验和活动材料的准备;活动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做好学习笔记,通过分析现象,找出原因,寻求教育对策,指导教师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活动后要求教师认真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3)制定级部或班级课程实施计划。教师要根据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和要求制定班级课程实施计划。具体内容包括班级情况分析(幼儿基本情况、幼儿发展状况、家长情况)、本学期重点工作、具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含学期主题名称)、教育策略、月保教重点、特色研究(各班根据教师特长、自主选择)、家园合作等。
(4)制定每个主题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简称主题教育计划)。包括主题名称、主题目标、时间安排、次主题名称、活动内容等。在每个主题活动实施前,由幼儿园级部教研组长组织级部教师,采用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形式,对所确定的每一个主题作细致分析,把握其核心教育价值,研究和制定主题教育计划。
一般每学期安排6—8个主题活动,每个主题实施计划一般安排2—4周的时间完成。
(5)制定周课程安排表(样表见附件7)。各班教师要根据主题教育实施计划,提前安排下周课程,对一周中每一天的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包括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等,要注意在内容、形式等各方面的全面性、系统性、丰富性和层次性。
(6)制定每日教学实施计划(样表见附件8)。根据周计划,贯彻“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对一日活动内容进行备课,做好活动实施前的准备。对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应写出详细的实施方案,使各项活动内容具体、目标突出、形式新颖、方法多样、动静搭配,并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还应根据计划,做好相应的物质准备(如教具、学具、课件、投放的区域材料等)和心理准备。
3.加强教师备课管理。保证教师备课时间,常态下不备课不上课。做到教师上课有教具(挂图、图片、音像资料等),幼儿上课有学具,教师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类教具及教辅设备,儿歌能熟练背诵,故事能脱稿讲述,歌曲能熟练弹唱,舞蹈律动能动作熟练,科学实验事先做过,避免活动无准备。认真分析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所特有的价值元素;活动目标体现该领域教学的特质;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选择适合幼儿的兴趣需要;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到低成本高效益;环境创设随着主题活动内容的演变而进行;课后反思关注幼儿的发展等。备课内容范围除集体教学外,还应包括户外活动、室内区域活动和生活活动。
4.科学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把游戏、参观、实践、探索、操作等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要做到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相结合,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相结合,集体活动和自由游戏活动相结合,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指集体教学活动)与间接指导的活动(室内区域游戏活动)相结合,使集体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室内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相辅相成,促进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和习惯养成。
三、课程管理
幼儿园成立课程管理领导小组,由园长、业务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制定、实施(落实)、反馈、调整、评价等。
幼儿园成立课程研究小组,由业务园长、保教主任、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课程实施的研究、课程内容的拓展、教师培训等。
幼儿园成立课程实施小组,由教研组长(年级或领域)与骨干教师组成,开展每周一次以上参与式研讨、教材培训与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班级情况交流、课程活动案例分析、观察方法与记录的研究等,以保证课程全面、深入的实施。
四、课程评价
幼儿园课程评价包括幼儿发展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
1.幼儿发展评价。以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对幼儿进行一次全面的发展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主要用来指导教师分析、生成新的教育内容,调整教育目标,改进教育方法,从而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评价应自然地伴随整个教育过程,以日常观察为主要方式,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幼儿发展信息,建立幼儿成长档案,保证评价工作的合理性。切忌为评价而评价,避免人为地设计情境和试题对幼儿进行评价。切忌简单地公布评价结果或对幼儿进行排队。
2.教师成长评价。教师评价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包括班级计划制定、备课、组织一日活动、教研活动与自我发展等,幼儿园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水准、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制定教师评价激励制度。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幼儿园应为教师建立并负责管理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系统性、规范性地记录整理教师职业生涯中个人的工作计划(总结)、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研究课题、发表(获奖)论文、工作成果荣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信息,让教师体会到专业自豪感和职业成就感。
3.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包括课程实施方案(方案编制、方案内容、时间安排、资源支持)、环境创设和利用(园所环境、班级环境)、生活活动(安全与保育、行为观察、自我服务、交往机会)、户外活动(运动时间与运动量、器械与材料、资源利用、运动保护)、室内区域活动(条件提供、游戏观察、游戏的支持)、集体活动(目标、内容、方法、师幼互动)、卫生保健、家园共育等。通过现场考察、访谈、问卷、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采集信息,查看课程落实情况。
新课程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正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与传统教育观念不同的是,新课程强调了课程的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面对这样新的课程理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构建自己的适应教育改革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生们一道走进新课程,在新课程中共同成长。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主体观”
谁是教学的主体?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语文教育界曾为此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各种观点,基本上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学生主体论”、“教师主体论”、“双主体论”。而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则一锤定音,宣告这一争论的彻底终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突出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要树立以下几个观念:学生观上,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教学价值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师生观上,强调师生互动,提倡尊师爱生、民主和谐;教学方法上,强调知能统一、知情和谐,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对知识和规律的内化;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观上,要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以学生主体性素质生动活泼的发展为主要评价标准。
二、树立以灵活多样为特征的语文教学“开放观”
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客观依据。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的开放性特征,无不为语文教学的开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历史的必然回归。
开放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开放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开放的语文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本、教室、校园,还应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相沟通。
2.教学形式多样
现在的语文教学形式太机械化、单一性了,只限于一种教学形式即课内的教学形式。真正的百花齐放的教学形式还没有展开。
3.教学评价灵活
语文教学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的因素众多。开放的语文教学评价应该灵活而富有弹性,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评价主体参与。在当前的条件下,语文教学评价的开放可从以下几个侧重点去努力:(1)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2)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3)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4)单一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5)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6)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等。
三、树立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的语文教学“素养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首次从“素养”这一角度对语文课程的功能进行新的规定。行文中“语文素养”一词前后出现十多次。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首次把高中语文课程的功能规定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多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于“语文能力”的说法,这里摒弃“语文能力”而提“语文素养”,意在强调“素养”高于“能力”,“素养”丰富于“能力”。
长期以来,就语文教学来说,我们都习惯于解释“语文能力”为读写听说的能力。而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表达,语文素养则主要包括下列几项:1.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2.培养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探究能力、是非能力;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感情;4.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和文字欣赏能力。5.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文字、文化知识等。由此可见,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总之,“主体”是出发点,“开放”是途径,“素养”是归宿,是目标。“主体”“开放”“素养”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这一整体构想对落实《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学生发展的“五个方面”的目标能起到保证作用。那么,现在语文课上我们该怎么做呢?我是从学生的人文自悟和学生自我赏识教育两方面尝试的。
一、学生人文自悟。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突出学生本位,强调形成个性,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课堂上实现学生自学和自悟,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求育人,把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看作是语文课堂的基本任务,把听说读写思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让语文课堂焕发师生个性和生命的活力。
1.让学生在角色中自我学习。语文学习是以感知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主体必须对文本感同身受,形成表象。产生独特新颖的个人体验,才能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把握文章旨趣,形成读者与文本、作者的交流,实现人文教育。我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要大家把自己想象成是烛之武去感受他“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说这句话的心情,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同学甚至模仿起来:手做摸胡须样,弓着背,点着头。引起同学们的一片笑声,接着同学们便高声回答说此时的烛之武有怨恨不得志之情,但毕竟“国危矣”他顾全大局欣然前往秦国说服秦退兵。
2.让学生展开情感联想。课堂教学是针对人的教学,而人是有情感的,因而在教学中融入情感联想,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人文教育。我在上《雷雨》时,我要同学们想象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见时的特殊感受,想象并描述周朴园当时汗涔涔而下的情景,体会他们相见时的情感。
3.让学生提升感知力和评判力。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各抒己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会自主感知和客观评价,促进感知力和评判力的逐步提高,追求健康个性和高尚志趣,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作用。
二、学生自我赏识教育。
学生自我赏识教育是指以赏识为核心的“赏识教育”,在学生学习和活动中,优化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创新,逐步完善,超越自我。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缺乏自信心的人,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制约学生的行为,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有始无终。因而在语文教学我们应经常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能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心。
1.创设被赏识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使学生说得结结巴巴,都要给予肯定的赞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过程中,我设计了颂读比赛的环节,让学生大胆读出当时毛泽东的情感。只要有同学能站起来朗读,无论朗读怎样,我都进行表扬,树立学生自信。因而在教《再别康桥》这课时,同学们便争着来朗读。
2.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滋味。在语文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中,我都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试成功的滋味,特别是后进生。记得有次我在课堂上一后进生普通话说地很标准,还要他进行朗读示范。后来,我发现他上课特别认真,每次有朗读时便积极参与。又如,在上作文课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在分别寻找合适资料的基础上,共同讨论、研究,然后让其中一人执笔撰写文章,最后我把好的文章贴在教室后的黑板上,受到表扬的小组里,每一成员都为自己出了一分力而感到骄傲。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让他们在赏识中不断完善自己。
3.以导促探,以探解疑,让学生在赏识中完善自我。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应像对待问路的人那样,只指示他的方向,而不牵着他走。在语文教学上,我以引导为主,促使学生探索,让学生在赏识中自主解决问题。如教学《祝福》时,在初看全文后,我便提问:“这篇报告文学很长,有没有同学能给课文划分结构。”同学思考一会后,便有人回答说以“芦柴棒”的遭遇为线索可以分为两部分,还有个同学说以书是的三个时间为线索分为三部分。我对他们进行表扬,而且要同学们进行讨论,最后一致同意后一个同学的说法。我做了总结,答案不是死的,只要有理由有根据便可以。这样,在以后的阅读中,学生们的脑子里就拼发出无穷无尽的点子来,从而训练了学生求知探索、质疑问难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语文是一个人文教育课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更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我们教师必须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全新的角色,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成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传递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关心学生终身发展的长者;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完成新课标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景教学,研究
情境创设不仅能够给课堂教学提供很多有效的辅助, 在多样化且趣味性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下同样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 让大家更主动的开展对于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探究。这不仅能够深化学生们对于教学知识点的领会, 这同样是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种推进。
一、趣味性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的形式非常多样,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选取不同的教学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趣味性情境创设是非常普遍的一种, 在很多情况下趣味化的情境同样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 大家只有对于某个问题或者某些知识点存在较为强烈的探究欲望, 学生们才会更积极的开展对于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这也是趣味化的数学情境能够很好的辅助课堂教学的依据所在。教师要把握趣味化的情境创设的这一特征, 可以更多的将知识点融于一些有意思的问题中来引发学生思考。同时, 也可以让一些有趣的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 为后续知识点的教学提供铺垫。这些都是非常灵活的情境创设的方式, 也能够很好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良好的应用。
在“函数”的教学中, 我给学生们创设了如下情境:在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 有一个马尔克广场, 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82米的雄伟教堂, 教堂的前面是一方开阔地, 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到这里来做一种奇特的游戏, 先把眼睛蒙上, 然后从广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 看谁能到教堂的正前面, 你猜怎么着?尽管这段距离只有175米, 竟没有一名游客能幸运地做到这一点, 他们都走了弧线或左右偏斜到了另一边。学生们对于这个趣味化的小故事都听的非常投入, 大家都完全融入到这个情境中, 同时, 对于之所以会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也充满了好奇。随后我告诉大家, 这个“不解之谜”最后被挪威的一位生物学家得以解答, 他用到的正是函数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就会开展对于函数的学习, 并且让大家来一起体会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说到这里大家都立刻专注起来, 不仅对于本节课将要讲到的内容充满了求知欲, 学生的注意力也非常集中。这充分显现了趣味化的数学情境对于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二、阶梯式情境创设
很多时候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 促进大家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 教师会采取阶梯式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循序渐进的开展课堂教学, 这是一种非常值得采用的教学模式。高中数学中的有些知识点并不是太容易理解, 尤其是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而言, 想要深化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点的领会, 这需要让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的开展。阶梯式的数学情境则能够非常好的满足这一需求,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逐渐将学生们引入教学主题中, 同时, 这种问题的分解与逐层深入也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 让大家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为牢固。
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中, 可以创设如下情境:
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 是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建, 她宏伟壮观, 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醉神迷, 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陵寝以宝石镶饰, 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 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 共有100层 (图略) , 奢靡之程度, 可见一斑。
问题1: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颗宝石吗?
问题2:图案中, 第1层到第99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
问题3:图案中, 第1层到第n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
这是非常典型的阶梯式的数学情境, 三个问题不仅在难度上层层递进, 问题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对于这三个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不仅能够极大的活跃学生的思维, 同时, 也能够促进大家对于等差数列的理解与体会。
三、矛盾式情境创设
矛盾式情境创设也是一种很好情境创设的形式, 借助这种教学方式同样能够很好的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辅助作用。学生们通常习惯了正向思考, 习惯了线性思维, 当有些问题的出现极大的挑战了学生的固有思维与已有的知识体系时, 这不仅会激发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对于这些问题的剖析也能够极大的深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领会。这是矛盾式数学情境的显著优越性所在, 对于这种数学情境的合理利用同样能够很好的为课堂教学提供推动作用。
在“复数概念”的教学中, 可以创设如下数学情境:
问题:已知a+1/a=1, 求a2+1/a2的值, 学生感到很容易, 很快计算出a2+1/a2= (a+1/a) 2, 随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为负数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都非常惊讶, 大家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这一问题, 学生的探究欲望立刻被点燃。教学实践表明, 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 能够非常有效的使学生的探索发现意识在“冲突—平衡—再冲突—再平衡”的循环和矛盾中不断强化。这个过程能很好的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开展对于自我的反思, 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以及良好的数学观。这也是矛盾式教学情境的优越性所在。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推荐阅读:
湖北省实施老年人权益07-07
湖北施工图审查意见11-13
湖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10-20
湖北省普通话测试样卷06-09
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11-07
湖北省中考语文试题11-20
湖北省历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12-17
湖北中考语文试题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