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读懂诗歌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如何读懂诗歌(推荐11篇)

小学生如何读懂诗歌 篇1

如何读懂诗歌

【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

【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

【点击考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中对古诗词鉴赏的两点要求:

①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据此我们把诗歌鉴赏分为三个阶段: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

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下面两首诗,说说写了什么内容?其中第一首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是什么?(2014江苏)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二、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

1、品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例1:(海南、宁夏卷)题李世南画扇李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

例2: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知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例3:(全国Ⅱ卷)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 注 ]① 李弥逊(1085 - 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

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 张罗地:指门可罗

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例4: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

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呢?

3、读注释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

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

例5: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思考: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6:鹊桥仙·夜闻杜鹃①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

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

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②惊残:惊醒。③故山:即家乡。

思考: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4、析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

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例7:(全国卷3)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

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思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例8:汴河曲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

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风景。

思考: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5、明典故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齐梁文学用

典太多,晦涩难懂,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

例9:庆庵寺桃花[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

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思考:请分析这首诗的妙处

6、分诗体

一般的,律诗讲究起承转合。“起”——紧扣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渲染气

氛或心境,为后边的抒情或议论作准备。“承”——是“起”的延续,承首联记叙或描写。

“转”——有的未改变前两联记叙或描写,但记叙与描写的对象或视角会转移,有些律诗则

干脆由记叙或描写转到议论或抒情,也有的是把感情基调由悲变喜或由喜变悲,从内容上

与主题更为贴近。“合”——承担突现中心的任务,所以,可以说,每首律诗必有一画龙点睛之句,那就是最后一联。词则上阕写景叙事,下阕抒情议论。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为起句。写秋景:由陆地到长江,由高到

低。由听觉写到视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承首联继续写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上

承耳闻,四周围,秋山重叠,无边无际的树木,落叶飘零,如细雨般沙沙作响。“不尽长江滚滚

来”,则是上承目睹.万里长江,奔腾澎湃,滚

滚东流。四句诗就把登高所看到、听到的,都

联系在一起,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一派深秋的大

自然景象。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颈联转:由一二联的写景转而写悲秋作客和独

自登台的感受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为合:深化了全诗的悲秋,艰难苦恨使得

头发都花白了,而身体不好,连酒也不能喝了,更无法抒发作客他乡的伤感,这是愁上加愁。

试分析下面一首诗的起承转合。《寻南溪道士》2014全国大纲卷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愿望?

例10:(上海卷)壬辰寒食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三、小结诗歌鉴赏的步骤

1、看题目和作者; 2、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

3、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4、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表达的感情;

5、看注解并反观诗歌题目,做总体思考。

6、仔细审读题干,规范答题

【特别提醒】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小学生如何读懂诗歌 篇2

惊鸿一瞥, 留下第一印象

很多人都认为诗歌就是要细细品味的, 没错, 我不否认诗歌应该细品。不过在细品之前我们要对诗歌有个整体的印象。古人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们在读诗时既要能“入乎其内”, 也要能“出乎其外”, 我们要先把诗快速地读一遍, 得到一个整体的印象。对于前后内容差别较大的诗歌, 尤其要有整体印象。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诗人前面写的虽是乐景, 但后面抒的却是哀情, 如果对诗歌没有整体的印象, 只是单纯地从某一个方面 (景或情) 去把握全诗, 就会失之偏颇, 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细细端详, 看清眉眼长相

在速读后, 第二遍就要精读, 细细品味了。这一次的阅读要从多方面进行, 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意诗歌的标题, 要从诗歌标题中获知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歌的类型。如看到《柳》就要想到这估计是一首咏物诗, 所写的物是柳;看到《山居秋暝》就要想到这估计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写的是秋天傍晚山中的景色。然后再结合第一印象, 基本上能准确判断出诗歌的内容和类型了。

第二要注意作者。假如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作者, 那么我们首先要想到该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创作风格。如果是不熟悉的作者, 那么后面的注解就要仔细看了, 看有没有和作者有关的背景知识, 如果没有注解, 那就说明没必要关注作者了。

第三要注意正文, 正文无疑是重中之重。在阅读诗歌正文时我们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 用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把诗歌翻译一遍 (一句话也不能漏) , 然后适当地调整一下使语言稍微流畅一点。第二步, 挑出诗中的景物或人物, 找出其特点, 第三步就是情境再现了, 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 闭上眼睛, 在头脑里勾画出这些景物或人物组成的画面, 感受这幅画面的整体氛围即意境。

下面就以宋之问的《题大瘐岭北驿》为例, 具体说明一下这个鉴赏过程。

初读这首诗获得的整体印象是:这是一首思乡诗, 内容上有景, 有物, 有情。

细品这首诗。由题目可知, 作者身在大瘐岭北驿, 远离家乡。至于宋之问这个人, 很多学生不太熟悉, 如果诗后无注解的话, 要想获知写作背景很难, 所以对于写作背景我们暂且不深究。然后复述诗歌内容:“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开始南飞, 传说飞到大庾岭后它们就全部折回。但是我走到这儿后却不能停下来, 要继续前行, 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潮水下落, 江面平静, 树林中一片昏暗, 瘴气弥漫不散。明日早晨, 我回头遥望故乡时, 应该能见到那岭上的梅花吧!”诗中的景物及其特点是“南飞雁至此回”“潮水下落”“江面平静”“树林中一片昏暗”“瘴气弥漫不散”, 这些是眼前实景。还有虚景是“陇头梅”。诗中的人物是抒情主人公自己, 他的特点是:身处大瘐岭, 但是还要南行翻过大瘐岭, 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最后就是情境再现了, 这首诗应该有两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是:太阳已经落山了, 潮水回落, 水面平静得毫无生气, 树林里开始昏暗下来, 一个清瘦的身影负手而立, 向北方眺望, 可眼前瘴气弥漫, 什么也看不见, 一两声雁鸣引得他抬头, 只见大雁开始向北方飞去, 他多想让大雁带着自己回去啊, 可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奢望, 人虽在此, 可心早已随大雁飞走了。第二幅画面是:清晨, 雾气散开, 诗人又要起身南行了, 他一步三回头, 眺望故乡, 只见岭上的梅花已盛开。这两幅画面营造了孤寂、清冷的氛围, 抒发了诗人忧愁、失落、悲苦的思乡之情。

如何读懂诗歌 篇3

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的意思,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和层次来写的。那么,在考场上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读懂诗歌呢?

一、抓标题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1.把握标题的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例如,从《咏素蝶诗》诗题可知: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②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题可知:①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关)和特定读者(侄孙湘); ②暗示了诗的类别(贬谪诗)。

2.带着标题去读诗。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读者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

以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读标题:①时间是中夜(半夜);②地点是西园;③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

猜想:①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②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

读诗:①我们在诗中就看到了“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②标题里有月,诗中第二句就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③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句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就读懂了该诗。

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就可以依据标题,了解开头的内容。

二、读正文

1.懂得诗词的一般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1)结构章法:绝句一般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律诗一般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词一般上片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片抒情。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①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等。

②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2.读关键语品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古典诗歌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这样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的画面。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词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

抓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就抓住了诗的主旨。抓“情感语言”,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如果抓住了这些字,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

3.抓住景、事、情。

任何类别的诗歌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学生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全诗,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中出现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发开去。只有一个意象的画面,如,荷花、菊花、竹子等,本身就含有诗人全部的思想感情;众多意象组成的画面意境,其中也以一两个意象为主体。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的主旨。

三、挖掘暗示信息,读懂深层含义

诗歌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信息,如,注释和题干等,这些信息也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1.注释的暗示。

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有些诗歌的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诗歌的注释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诗歌的注释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诗词后的小注一定不能忽略。

2.题干的暗示。

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

读懂诗歌 篇4

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3、读懂表达技巧

①修辞格,如比喻、拟人、对偶、通感、借代、夸张、对比、象征、双关、反问、设问等。②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细描等。

③表现手法,如赋、比、兴、欲扬先抑、象征联想、借古讽今等。如果看不出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就难解诗的真意。如怀古诗、咏史诗多用借古讽今手法,目的是讽今伤世;咏物诗多用托物言志手法,目的是抒写志趣;一般写景诗多用借景抒情手法,写景的目的是抒发某种特定的情感。

二、如何来读懂诗歌

1、品读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2、了解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3、细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

4、分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在漫长的诗歌创作过程中,许多“象”被人们赋予了固定的“意”,如“长亭”象征“送别”,“梅花”象征“高洁的人格”,“红豆”象征 1 “相思”。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多读诗歌,积累意象,对我们读懂诗歌大有裨益。

5、明晓典故 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用典若多,晦涩难懂,给我们的阅读带来困难,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

6、捉关键词

诗歌中有一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语,观色彩较浓,如“孤”“独”“悲”“愁”“自”“空”“寒”“凉”“闲”“枯”“老”“瘦”等,这些词一般用来修饰意象,抓住这些词去思考就较容易体会“象”中之“意”。有的词语甚至是“诗眼”或“词眼”,捕捉住了这个词也就理解了诗词的主旨。

7、读关键句

每一首诗都有关键句,这些句子往往透出作者的感情、感悟、观点态度等,读懂了这些句子也就较容易理解诗词的主旨。古诗词尤其是近体诗的结构一般是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议论抒情,虽然“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景语可以体会诗意,但议论抒情句多为直抒胸臆,更明白直露地表达了诗词作者的感情,所以更应重视对议论抒情句的分析。

三、小结诗歌鉴赏的步骤 1、看题目和作者;

2、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

3、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 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4、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表达的感情;

5、细想是否运用了一些手法;

6、看注解并反观诗歌题目,做总体思考;

7、仔细审读题干,规范答题。

四、友情提醒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诗歌鉴赏练习

(一)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思想?

(三)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 注 ]① 李弥逊(1085 - 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四)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五)齐安郡晚秋①

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用哪两个意象来点明“晚秋”的?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六)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⑴诗中所写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⑵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一)此为干谒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

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

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寻”与“不遇”,含蓄之极。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

作用3:题目展示思路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二)(1)梅。(1分)作者从“梅”开花的时间和梅花的颜色、香气以及山野梅花的姿态等方面来写。(要突出时间、花香、姿态)(2分)

(2)用对比的手法。(1分)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地虽不同,开则无异。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表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2分)

(三)有了这一介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容易多了。不难看出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

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四)思归、怀乡。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就是其后的“不如归”(也有说是“布谷”的,与此词无关),借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

(五)(1)稀疏的柳影(或凋落的柳叶);南飞的北雁。

(2)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

(3)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

(六)(1)“幽”。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

读懂你的心的诗歌 篇5

挽起你的臂膀

读你皱纹里弥留的彷徨

聆听你甜蜜的歌谣

读你律动的心率和迷茫

追寻你的梦境

走进你的心灵世界

理出你纷繁的离愁情殇

人生的弥留之海

皑皑白雪难掩心灵折痕

记不清风霜蛀蚀的模样

朝阳和晚霞暗恋的时刻

我读懂了你的沧桑

曲折中学会了

执着而执拗的性格

遨游中学会了

包容 理解 忍让

逆境中懂得了

励炼 逾越 坚强

你用干涸的朱唇

奏响星空美妙的歌谣

你用眷恋和激情

舞动大地颤抖的黄河

斜阳里温馨着岁华晚晴

燃烧秋韵的生命火花

读懂诗歌之树 篇6

诗歌发展到今天, 无论是它们所要表达的内容, 还是表达的方式, 常常会让那些习惯了传统阅读的读者感到不知所谓。因此, 现代诗歌往往被认作是隐晦难懂的。作为英美“新批评”的主将, 克林斯·布鲁克斯明确反对这种看法, 他认为:“现代诗同样能够传达其他诗歌所传达的任何东西。”那些抱怨读不懂诗歌的人, 十有八九就是那些从来没有经过必要的诗歌阅读训练的人。那些没有丰富阅历、语言技巧且矢志不渝地追寻美的诗人, 无法创制出真正伟大的诗歌。正如我们无法在丝毫不懂乐器、乐理的情况下听懂贝多芬的交响乐一样, 我们怎能随随便便企望自己读懂那些精美的诗歌呢?

如何才能进入诗歌的美妙世界呢?一般的读者在面对一首诗时, 第一反应是追问“内容是什么”“什么题材”?针对这样的问题, 布鲁克斯明确地指出, 阅读、分析一首诗应该以“结构”为本体, 而不是“内容”或“题材”。真正导致普通读者“读不懂”的是悖论、隐喻、释义、格调这样一些结构性因素, 它们才是真实的诗歌结构。布鲁克斯精选了10首从伊丽莎白时代到当代、从玄学派到现代派的具有代表性的英文诗歌, 其中包括邓恩的《成圣》、格雷的《墓畔哀歌》、华兹华斯的《不朽颂》、济慈的《希腊古瓮颂》、叶芝的《在学童中间》等, 然后再以分章的形式、大量的篇幅来对这些诗歌进行详细剖析。

布鲁克斯在全书最后结论的一章, 即《释义异说》中称:“诗中共有的精华必然会表现出来, 不是用通常概念的‘内容’或‘题材’衡量, 而是以结构作为标准。”在他看来, 读一首诗就像看一棵根深花繁的树, 不能只看花, 还要看枝和根, 更要看树的整个结构。

如何读懂小学数学实验教材 篇7

一、研读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备好《认识小数》这一课,就要研究学生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具体要研读如下内容:研读课标对年段教学内容的要求;研读本册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研读本单元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当我们认真研读了这些目标对所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备《认识小数》这节课时,就能恰当地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中就不会拔高或降低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实施与教学目标的高度一致。

二、深刻理解编者意图

人教版实验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实验教材的总体编写思想、编写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实验教材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和生活性,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信息资源材料和环境。当然,要备好《认识小数》一课,还需要读懂以下内容:

1读懂“主题图”。实验教材中的主题图,把整个单元的内容用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动物、自然景观图等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了解。《认识小数》的主题图呈现的是一幅超市三种食品价格图,目的是让学生从食品价格初步感知小数,即以学生熟悉的元、角、分出现,以便学生联系实际来认识小数,然后用对话的形式,扩展到生活中的各方面。从这些信息中,我们知道主题图的作用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小数,认识小数点及会读小数,教学时就可以把握好适度了。

2读懂“例题”。例题是教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范例。教师怎样才能读懂读透例题呢?首先要知道例题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它这样呈现的作用是什么。《认识小数》例1,它以一组同学测量身高为题材,其作用在于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建构,进一步了解一、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其写法,知道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3读懂“做一做”和“练习”。实验教材练习中做一做属于基本练习,它主要是对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它的知识难度和呈现形式都与例题差不多,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练习,它不仅具有对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的功能,还具有通过练习对学生的数学思想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等功能。教师只有理解了“做一做”和“练习”与主题图及例题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三、了解和利用其他资源

1了解本节知识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认识小数》的内容在三年级下册是属于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联系,是怎样联系的,学生已经了解了多少,是怎样了解的等等。

2了解本节知识内容与后面要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因此,很多内容首先在低年级出现让学生感知,然后在中高年级再具体的学。《认识小数》在四年级(下册)还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所以在三年级(下册)教学初步认识时不能拔高教学目标,不能脱离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

3了解本节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小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商品价格、容器的容积标记等都用到小数,教师平时要时刻关注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读懂教材不仅是一种教学实践,也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只有当“读懂教材”成为一种理念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能从重视“结果”过渡到重视“过程”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就会从“知识”教育走向“智慧”的教育,让每节课都成为高效的课堂。

小学生如何读懂诗歌 篇8

由于国家的高考政策和高校招生的细则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所以很多家长对于高考的报考并不是很了解,拿在手中的招生简章也都不会利用。为了方便家长和考生,华艺名教育就来为家长们说一说对于简章,我们该如何利用的问题。

当一份简章拿在手里,我们需要先了解它的报考条件。因为这是孩子迈入高校的第一道门槛。高校的报考条件,主要是看各省招生办的规定,以及各校的规定。

比如,报考31所独立设置艺术本科院校及13所参照院校这44所大学,目前除了湖北、江苏等地区外,其他省份必须过联考合格线才能报考。而在山东、福建等地考生还必须过了联考本科线才能参加校考。还有一些地区,孩子必须过了三科总分180分才能参加校考,如河北、山西的考生。

如果您是广东考生的家长,那么您需要知道广东省的情况很特殊,单考专业其考试科目的考试内容,如含省统考的素描、色彩、速写其中两项(含两项)以上的专业,按涉及专业处理,考生必须参加省统考,且成绩合格方可承认单考院校的成绩;如考试内容未含省统考的内容,则可视为未涉及到的专业,其录取以单考院校成绩为依据。

江苏省,凡有绘画(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美术学(美术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在江苏省招生的高校,除校考外,同时考生要参加江苏省的美术统考,并且达到省统考成绩合格者(合格线将在发布考生省统考成绩时划定并公布),才能按招生高校的录取规则参加录取。如果您的孩子,没有上述说的那几个专业,而要报考其他艺术类专业,那么他就可不参加江苏省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考,且不受省统考合格线限制,如院校要求考生还须参加省统考并取得合格成绩的,考生须按照院校的要求执行。

对于报考条件,家长还需要知道,解放军艺术学院只招收应届考生,而且有年龄限制。以2011年解放军艺术学院招生要求为例,20周岁以下(1991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高中应届毕业生或艺术学校同等学力的应届毕业生上22周岁以下(200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人服现役一年以上三年以下(均截止到当年9月1日)、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的士兵。

如果孩子的条件符合报考条件,那么您和孩子就需要再看招生省份,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是全国招生。31所独立设置艺术本科院校及13所参照院校(除了上海视觉学院外)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所有省份符合报考要求的考生都可以参加专业校考。

对于全国招生的省份,有些高校也是分省份和省外的。这些情况,高校都会在简章里说明。比如,鲁美,川美,湖美,这些院校对省内的招生名额比较多。

华艺名教育提醒:对于国内的综合性大学,大部分高校是全国考生都可以报考的。但是,高校会按照专业考试的情况进行各省的招生名额取舍。生源质量不理想的地方,他们就会取消、不投放招生名额。比如人大和北师大。

了解生源省份之后,就要看文化课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很多大学或专业的文化分数线是相对稳定的,一般最低要求就是超过本省的艺术类文化课本科分数线。另外,31所独立设置艺术本科院校及13所参照院校是自己划定文化分数线的,这个是考生需要注意的;其中,中央美术学院的造型艺术从2006年到2012年的文化课分数线都是400分,艺术设计文化课分数线稳定在420分,并且有语文和英语的单科分数要求,如果你能判定您孩子的文化课总分或语文或英语绝对达不到这个要求,就可以放弃央美的考试。

对于孩子们来说,报考高校就要参加专业课的校考测试。家长要知道,各校的专业考试在素描、色彩、速写、设计四个科目中任选1-3个科目。例如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考素描、速写、色彩和创作,如果他所在地画室从来就没有培训过创作,您也没有这些方面的概念,那么不要去硬考央美造型艺术,就是考了也几乎没有希望,因为考央美造型的,可以说是高手如云。这是任何一门低分都难以用其它那三门的高分来弥补。

如果您的孩子想考国美,那么就要知道国美的国画考线描,对于很多考生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线描,考出高分基本也是没可能。四川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考装饰画,如果对这方面不了解,或者没培训过,基本是没有考的必要。对于其它大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您和孩子一定要仔细研究各大学的考试科目,做到扬长避短。

除此之外,您也要了解孩子报考高校的考试内容。每个大学的具体专业都有不同的要求,同样是考素描差别也很大,有的考写生头像,有的考写生半身,还有的考石膏像,有的考默写等等,每个画室的培训内容和重点也一样是千差万别。如果就没有参加过半身素描的培训,就要放弃考半身的专业和相应的招生简章。色彩也一样,没有画过彩头,当然就不用去看清华、央美、鲁美、天美等的造型招生考试和录取方法。还有一些画室,比如山东的因为山东省联考近年来不考速写,一般很少给考生练习速写的时间,就要避免单考速写的专业,家长也就不用在这些招生简章上浪费时间。

另外,同样的考试科目和同样的内容,考试具体的要求和方法也经常不一样。比如同样是素描头像,有的要求是写生,有的要求默写,还有的要求画照片等等,一般这些也在招生简章里都注明。而很多画室为了节省成本就从来没有组织考生画过写生,平时无非是临摹和默写或画照片,这就限制考生要避免写生考试的专业。家长可以适当的在这些里面少做选择。校考事宜,家长们心里有了底,就要看简章中是否列出单科分数限制。例如央美、国美等对语文和英语都有最低分数的限制,浙江省的大部分院校都有英语单科限制,还有部分比较不错的高校对外语单科有最低分数限制,这个是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的,如果非常明确自己的英语和语文达不到要求,就直接放弃这些有限制的院校和专业。不然,也是浪费报考费用和孩子的精力。

绝大多数简章中都会明确列出该校的录取规则,所以作为家长也要吃透学校的规则。一些学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过线的情况下,按照文化课成绩排名录取。但是这类院校非常少,其中山东省各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是按照文化课成绩排名录取的。如果您的孩子文化课不错,那么就适合报考这样的院校和专业。

对于专业课特别好的孩子,家长要知道,在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过线的情况下,按照专业课成绩排名录取的高校。专业越好,那么您就可以考虑放心大胆报考。只要孩子的考试成绩排名在招生人数之内,那么录取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有些高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过线的情况下,会文化课和专业课各占一定比例,合成综合分,按照综合分排名录取。同样,这样的高校,文化课成绩比较不错的孩子会占优势。

华艺名教育提醒:还有些高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过线的情况下,文化课、联考成绩、校考成绩各占一定比例合成综合分,按照综合分来录取。这些院校,主要是湖北省一本院校,而且只针对湖北考生录取。

对于简章和报考事宜,希望家长们要理性对待。不要盲目选择,比如,同一个批次录取的学校选了近十个,可其他批次都忽略掉了。虽然合格证是大把大把有,但是在填志愿时却只有一个选择,白白浪费了机会。对于批次使用,华艺名教育建议,家长们参照本省市下发的招生专业指南类书籍。这类的书,是由学校统一发放的。

如何读懂职场潜规则? 篇9

如何读懂职场潜规则?

。如何在短暂的实习期,给公司主管们留下深刻印象,最终取得过关通行证?

保持良好心态 欣然接受考验

大学实习生初到职场中工作,公司通常只会让他们做一些非常简单、重复性的事务,主要目的是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公司业务及运作。如果表现较好,老板往往会将一些超出实习生能力范围或其职责范围的事务交代下来,其中包括公司业务外的事务,许多实习生在此时易产生较大压力。但这种貌似挑剔的要求或任务,其实正是公司考验自己的命题之一。

明确自我定位 创造商业价值

许多上司喜欢刻意采用苛刻、挑剔的方式来观察员工的反应与能力,从中决定自己对此员工的重用程度。实习生必须知道,公司要招聘的不仅是新人,更是能创造价值的人,所以表现出自己的商业价值,这正是完成从实习生到正式员工的必经之路,

从这个角度上看,实习生必须从心态上把自己当成公司一员,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场中的角色,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如何使自己的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主动承担责任 做职场有心人

有名实习生进入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实习。恰逢年终,公司业务繁忙,许多员工加班很晚,业务主管必须负责为这些员工订餐,等所有人走后检查公司安全、然后才能锁门回家,这个苦差让父亲重病卧床的业务主管苦不堪言,可公司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其他解决办法。这时,该名实习生主动请缨,表示愿意替代业务主管负责这项工作,好让业务主管早点下班照顾家人。主管没想到这项苦差事竟然有人愿意主动承担,不禁赞叹其是个有心人。三个月过去了,这位实习生工作非常细心尽职,如愿以偿被内定为未来新员工。

高考诗歌鉴赏读懂诗歌是关键 篇10

1.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写作手法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如:王昌龄《闺怨》题目即点明诗歌类型、写作对象、感情基调;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冬至夜即点明时间,邯郸点明地点,又有“思”点明情感,通过解读题目我们已能把握诗歌主旨。

2.关注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尤其对一些名家,我们要在平时多积累。

如: 我们读到李煜的作品自然会有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推测,读到杜甫的诗就会有忧国忧民或是因短暂安定而喜悦的推测。

3.关注注释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一般来说,文本后给出的每一个注释都是有用的: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的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的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的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降低阅读的难度。

如:郑协《溪桥晚兴》注释写到作者为南宋移民,我们自然会想到此诗可能写一个亡国之民的哀愁,注释点出了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诗歌的主旨自然容易理解。杜甫《绝句二首》注释为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背景的介绍就暗示了本诗的内容应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的愉悦舒适。

4.运用诗词的章法

诗歌的章法结构为“起”、“承”、“转”、“合”。“起”即起句,“承”是承接,“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合句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的作用。所以,“合”句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如:林逋《山园小梅》尾联即合句“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即可看出作者喜欢在山林里自得其乐而不需豪华场面,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操。

5.抓关键字词

读诗歌时总有一些字词句能比较直观地透露情感,观注这些,我们可以轻易地走入作者内心,直击诗歌主旨。

如:郑协《溪桥晚兴》抓住“寂寞”、“扬花”、“杜鹃”已足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练习题中对“闲”字的理解自然不成问题。

6.翻译诗歌,疏通字面意思

很多学生读诗欠缺足够的耐心,他们还没读懂就动手写答案,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其实对于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考纲中把诗歌鉴赏称之为古诗文阅读,我们可以从翻译诗歌入手,疏通字面意思。当然我们不需要像文言翻译一样精准,但可以通过疏通字面意思找联系。如以下这首诗(2009年高考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这首诗的第二联较难理解,但翻译一下就容易多了,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这时就会想到“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阴过酒樽凉”这一句,翻译过后就会知道原来在写竹阴的凉爽,再结合全诗自然会想到这一联也在凸显竹长势喜人。

读懂差异,如何做好市场营销 篇11

2012年初,笔者在江苏北部某县下属自然村(W村)就农民的消费习惯进行市场调研。针对食品的调研部分呈现出三个具有共性的特点:人口现状未变、品牌意识加强、消费分散与集中并存。针对以上特点作对营销,企业会有更多机会抓住农村市场。

人口现状未变

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农民工总量2.53亿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增长3.4%”。背后反映出农村日常人口仍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近期情况不会发生明显的改观。笔者调研的结果印证了此结论,W村在非春节期间人口分布为:六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占留守人口56%,零至十岁儿童占留守人口的20%。

对于想拓展县乡市场的企业,结合人口结构特点开发产品是成功的关键点之一,毕竟再好的宣传也无法代替产品需求本身。笔者统计了当地一种水果糖的消费情况,超过80%的成年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吃水果糖的习惯,而其中67%则表示会给孩子买这种糖。

营销策略建议:开发特色产品

儿童食品无疑将是农村食品消费的一个热点。

有厂家A就根据当地特点,开发出专门供儿童食用的“干吃”面。方面面本来是成人的应急食品,在当地变成了了儿童的零食——大人没空跟孩子玩时会给一包方便面,让孩子一边吃一边自己去玩。区别于普通方便面125克全重,其中包括一个85克完整面饼的设计,A公司推出了每个大包装包括4个20克小包装面饼的新干脆面类型。小小变化之后,产品区格就显示出来了,在当地很受欢迎。由此A也成功突破了几大方便面独占市场的局面。

结合调研与分析,农村市场象这样的细节应该还有很多。

品牌意识加强 此次调研,“以下哪些因素决定您是否购买”问题中,排名前三的回答分别为,实用、价格低、大品牌。由此体现出,产品实用和价格敏感仍是农村消费的特点。这与“勤俭持家”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不讲究那些花里胡哨的,但是也绝不是越便宜越好。打开农村市场的关键就是提供较高性价比产品。

随着“家电下乡活动”电视的普及,新闻和电视剧里插播广告的情况要远比大城市严重。以前在城里被消费者熟悉的各大品牌,目前在农村也具有了相当的认知度,比如:方便面里的康师傅和金麦郎、牛奶里的伊利和三元。著名食品品牌通过电视渠道被快速推广,但值得注意是仿冒者也大行其道。笔者在调研时发现当地有种“旺奶”在仿冒“旺仔牛奶”。从外观、商标、名称都全面抄袭,同时前者在份量和价格上也做了手脚,每箱规格为275ML*24瓶,比旺仔牛奶245ML*24瓶增重超过10%,价格却低15%。在此情况下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唐师傅”仿冒“康师傅”等。

营销策略建议:强化品牌标识

出现仿冒产品至明两点:第一是相关食品品牌概念已深入农村,第二是大品牌厂家有必要在推广时特别注意加强产品的可辨识度让仿冒者无可称之机。

品牌是消费者对一个企业、一个产品所有期望的总结,也是企业向目标市场传递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产品理念等有效要素并与目标群体建立稳固关系的一种载体。品牌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一旦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形成这一品牌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信念,这种信念就能支持他们继续购买该品牌的产品,为企业创造长期利润。强化品牌辨识度无疑是这一切的基础。

呈现分散与集中并存 因为农村地域广、人口分布密度低,呈现出“分散”的特点,所以一般企业都认为农村市场地区广、食品消费零散,促销和宣传都很难达到相应效果。与此相对,笔者的调研显示出农村消费同样存在“集中”现象,比如:赶集、春节。

赶集是农村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改革开放之后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至今仍然是是农民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而农历春节期间,更是农民食品消费的集中时间段。各地都有“喝年酒,吃年饭”之俗。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过年消费有增无减。

营销策略建议:选对点搞促销

赶集把平时不集中的农村消费者有效集中在一起,此时做促销活动无疑是最佳时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统计表示超过75%的消费都是冲动购买,这在农村也是如此。大家都买物有所值,甚至能够“超值”。想打开农村市场,促销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所谓“一促就销,大促大销,小促小销,不促不销”今天仍然适合农村市场。促销方式有包括:有奖销售、买赠活动和降价。

上一篇:出入院多部门协调机制下一篇:小学一年级画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