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通过分析当今中职学前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舞蹈教学的意义与策略,以期为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学生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所谓“以学生中心”的教学形式,就是指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创新型教育理念。为了使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对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探讨势在必行。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在中职学前舞蹈教学课堂中的积极意义
(一)符合舞蹈教学需求
舞蹈和中职教学中其他教学内容不同,要求学习者应具有一定的肢体协调能力、音乐欣赏能力以及舞台表现力,因此只通过理论教学并无法达到提高舞蹈素养目的,这就需要中职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实践,而教师通过学生舞蹈实践成果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指导,方可达到提高学生舞蹈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教师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在舞蹈课堂上进行实践,才可以依据学生个人能力以及舞蹈基础,对舞蹈教学内容进行布置,并根据不同的学生施行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无论高矮胖瘦、柔软僵硬以及肢体协调与否,都可在教师因材施教的科学教学方法下,得到舞蹈能力的提升。
(二)符合中职学生发展需求
中职学生大多处于花样年华,身体处于发育期,适当的舞蹈教学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教师对舞蹈实践强度应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出现肌肉拉伤以及影响学生骨骼发育的消极后果,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舞蹈教学课堂的中心,无论是进行舞蹈编排还是安排练习实践,均应依据学生身体能力、发育特点,使学生在舞蹈教学中得到良性发展。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实践应用
(一)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同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主体上存在本质区别。在传统形式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对舞蹈教学内容,通常是通过主观理解、教案布置以及课程进度进行掌控与调节,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只能经由教师指导以及知识的被动接收进行舞蹈学习,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使教师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较甚远。基于此,在新课标课堂创新思想引导下,中职教师应主动转变教学中陈旧的教学观念,将“以学生为主体”的舞蹈教学实践经由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法得以充分落实,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学习以及实践舞蹈教学内容过程中,掌握舞蹈教学重点、激发舞蹈创新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肢体协调能力、音乐理解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指导可以有的放矢,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索、实践、创新以及求知等综合能力。例如,中职教师在进行学前新疆舞蹈《巴浪仔》的教学时,可在课堂先播放音乐,并给学生一些时间自主思考,并进行舞蹈编排,教师在学生准备过程中,可将学前新疆舞教?W要点结合学生编排情况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以有效结合教程重点,达到落实教学目标作用。此外,中职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舞蹈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在言传身教中,使这些未来的幼儿教师可以明白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心中埋下正确教学思想的种子,并在未来可以有效落实教学内容。
(二)开展互动教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并通过创建师生和谐沟通、互动的教学环境,并在教师和学生高效、平等、友善、和谐的沟通学习探讨过程中,可以做到学生群体中的观点与教师的教学观点得到互通互融,从而在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中,自身学习效率以及教师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互动教学不仅可以使学习内容在互动中得到有效落实,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感以及感知都得到互动与沟通,使得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状态得以充分掌控,为教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布置学习内容、教学节奏、教学进度提供有效依据。例如,中职教师在进行学前舞蹈《一只小青蛙》的舞蹈教学时,可通过舞蹈道具、节奏以及音乐等课堂教学内容的探讨与互动,使得学生可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强化舞蹈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以及提升审美能力。在学生进行舞蹈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放下身段以学生为中心并引导学生放开自己,放下思想负担并解除胆怯和不自信对自身舞蹈实践的束缚,从而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使得学生逐渐卸下心防并积极参与到舞蹈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以及教师舞蹈教学质量。为了使互动教学更加趣味横生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激情,教师应运用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积极吸收学生对课堂的意见建议,从而可使舞蹈教学形式与学生心理预期相符,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及师生关系中完成舞蹈教学目标。
(三)利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下,学生们围绕共同学习内容,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并在教师引导下开展互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而教师则根据学生任务驱动学习成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形式。由于任务驱动学习形式主要依靠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真实情景中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学生协同合作积极作用,因此在完成教师制定的“任务驱动”内容的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确立学习目标(任务)、有效评价、合作学习以及创设情境的实践过程,可起到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在落实“任务驱动”过程中,教师均将学生为主体来落实整个学习过程,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学习资源提供者、任务制定者以及情境创设者,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结合教学内容,从而达到落实教学目标。
例如,中职教师在进行学生学前舞蹈《顽皮的小猫》舞蹈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结合音乐、故事以及图片等学习资源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情境中,以3人为一组并在4个八拍内自主编排创意舞蹈为教学“任务驱动”内容。在学生们积极讨论以及落实舞蹈编排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积极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有效指导,促使学生可顺利完成任务。当学生以3人小组形式向教师以及班级同学汇报任务成果后,教师应秉持肯定、鼓励、友善的评价原则,对学生提出中肯意见,从而在与教师的高效沟通中,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有效缩小了师生距离,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营造良性氛围。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中职舞蹈教育迎来了变革创新的春天。为了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应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应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欢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落实舞蹈教学内容,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
在近几年高校改革的过程中, 公寓管理成为高校管理的重点, 针对公寓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相对薄弱的特点, 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 搞好公寓管理成为高校的新任务。
1 构建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
1.1 坚持以人为本, 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良好氛围
加强学生公寓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良好氛围, 是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并取得实效的基础。首先根据学校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改善公寓内外部环境, 从细微入手, 在公寓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 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改进。如注重新建学生公寓在安全、方便、合理、耐用方面设施的配备, 优化学习、生活环境, 不断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其次要重视公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经费投入, 如设立学生活动室、宣传栏、球场、多功能娱乐厅等设施, 满足学生的业余文体活动的需要, 将校园文化引向公寓。
1.2 齐抓共管, 使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趋于网络化
随着众多高校的不断扩招, 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 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针对学生入住公寓园区的实际, 应适当转移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心, 即由学校向学生公寓转移, 以抓好大学生思想教育为主线, 及时做好学生公寓的规范化管理, 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方面的优势, 将班级建设和管理的中心向公寓倾斜, 将寝室建设纳入班级集体教育中来, 从而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具体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a.构建一个管理重心, 突出思想教育在公寓管理中的作用。公寓管理是高校思想教育管理的薄弱环节, 将思想工作深入公寓势在必行。在公寓范围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优势, 建立以辅导员为核心的基层管理体制, 及时解决公寓中学生的思想方面出现的问题, 充分体现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b.实行“三级”思想教育模式, 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强化学生骨干的主导作用,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建立辅导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的思想教育模式, 形成思想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共同开展。定期召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交流会, 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 从而将思想教育和工作分析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 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召开学生干部工作例会, 使他们增强政治觉悟, 发挥其模范作用, 以突出学生在公寓管理中主体地位, 有效地配合辅导员的日常工作, 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公寓中学生出现的问题, 及时有效的处理并解决问题。c.构建辅助管理, 深化寝室单元。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心, 寝室建设可有效地增强班级凝聚力, 因此要发挥好寝室学生骨干的作用, 进而带动班级建设。在寝室内部设立寝室长, 深化对寝室单元的直接管理, 形成快速有效的反馈机制使管理终端的要求和工作思路得以准确及时的传达, 形成责权分明, 分工有序, 配合到位的寝室管理局面。
1.3 不断完善学生在公寓中的行为表现测评机制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中成绩优秀, 在寝室里则不讲卫生、污言秽语。当前高校实施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很少涉及学生在公寓里的表现, 为那些语言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打开了方便之门。实际上我们在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同时, 更要充分发挥综合测评的作用, 加大对学生在公寓的日常行为表现的测评力度。逐步实行量化考核、大学生思想品德学分制, 把测评结果作为入党考核、评优、奖学金、助学贷款等的重要依据, 既有助于规范学生在公寓的行为, 又能更好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实行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模式取得的效果和作用
2.1 信息反馈速度快。
在以辅导员为管理高端的管理模式下, 信息的流动呈现金字塔的传递形式, 强化了信息传递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加强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明确了个人在集体中的主体性, 提高了信息传达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克服了责任不明、相互推委的弊病, 从而使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2.2 及时消除隐患。
随着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 公寓的管理更趋于透明化和服务化。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模式将寝室长和团小组长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力地带动了寝室的整体工作, 有助于寝室管理者深入掌握每个成员的情况, 准确客观地判断事情的发展, 使学生管理者即时了解隐患所在和发展情况, 从而科学地处理事故隐患, 将事故的隐患及时地消灭在萌芽阶段。
2.3 思想优势明显, 工作准确到位。
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 对学生公寓的管理, 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行为的管理, 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将团小组长直接设到寝室, 使共青团的工作直接扎根公寓, 将思想教育的阵地直接设到学生管理的第一线, 由寝室开始上升到集体, 突显寝室长及团小组长的主体地位, 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两条管理线的辅助配合, 有效地使学生工作深入到同学们中去, 从而降低了学生管理者的工作难度, 为形成强大集体凝聚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 彰显了以公寓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地位。随着学分制的不断推进, 深入开展合适的思想教育模式对于推进学生工作, 强化集体意识, 深化学生主体地位, 开展学生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思想教育扎根公寓, 实行一个重心两条管理辅助线的三级管理模式, 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地深入到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公寓, 不仅使学生管理者更加高效快捷地管理学生, 更使思想工作的中心转移到学生生活的核心, 为学生管理的细致化、深入化、层次化作了良好的铺垫。尽管其存在形式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 但对于发展中的高校来说, 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以公寓为中心的高校思想工作模式始终是学生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 不论改革怎样发展, 学生的思想教育阵地不能社会化, 因此从素质教育的大局出发, 我们应当在创新与稳定中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模式。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语言课堂教学 学生的角色 学生的言谈 师生互动模式
近些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课堂的主导者由老师转换为学生,教学的重点也更偏向教学对象——学生。然而,在实际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具体指什么?如何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他们在课堂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哪些模式?如果不清楚这些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就成了一句空话,甚至会误导课堂教学。本文将从学生的角色(learner's roles),学生的言谈(learner's talk),以及师生互动模式(Interaction pattern)这三个方面对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课堂教学(learner-centered classroom)中学生的因素进行论述。
一、 学生的角色(learner's roles)
根据Chaudron(1988)的观点,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有以几种角色:
——互动者:在教师,其他学生,教学内容和教材之间的产生互动
——倾听者:一个学生既需要听老师的教导,也要听取其他学生的观点。
——协商者:一个学生应该有能力和老师以及学习小组里的其他组员进行协调协商,比如:如何调整他们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进程,学习速度,和学习成果。
——贡献者和接收者:学生是课堂讨论和决策制定的贡献者,同时也是建议和意见的接收者。
—— 表演者:学生是课堂活动的表演者,同时也参与了个人成长的进程。
——负责人: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发展、自主性和学习技能负责。课程也需要培养并发展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意识。
——电脑者:现在很多的学习工作学要用电脑来完成,所以学生需要是熟练的电脑操作者。
——研究者:鼓励学生进行与语言学习教学相关的研究,特别是高级的语言学习者,比如大学生和研究生。
—— 课程的计划者(设计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有责任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和计划,因为他们参与设计的课程更适合他们的需要和水平。这会帮助提高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 评估者:学生应该对他们自己的语言熟练程度,学习策略和风格,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估。这有助于他们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调整他们的学习风格和策略。这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课程发展。
二、学生的言谈(learner's talk)
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学生的回复。学生的回复分为两种:1)具体回复:在具体有限的答案范围内用比较熟练的答案回答老师,比如说大声朗读,听写。2)对不受限制的问题的答复或由学生发起的谈话:比如说学生自己的观点、意见、反应及感受;或者对于开放式问题,学生需要经过思考给出答复。
—— 较混乱的言谈(confusion):即好几个学生同时都在说话。这种言谈也可分为两种:1)有任务导向的(Work-oriented),学生们因急于参与课堂活动或急于完成课堂布置的任务而都在兴奋的大声说话。这是一种正面的言谈。2)无任务导向的(Non-work-oriented),即在课堂上学生不是为了参与课堂活动,而是不听从老师要求毫无秩序的乱说话。这是一种负面的,需要制止的言谈。
——非语言的,即学生和老师用肢体语言或是表情来进行交流,这也属于教师或学生课堂行为的范畴。
三、 师生互动模式(Interaction pattern)
根据Van Lier (1988) 的观点, 语言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有四种类型。如下是分析课堂师生互动的框架:
1. 较少主题导向,较少活动导向(less topic-orientation, less activity-orientation), 如同闲聊和一般的对话。
2.较多主题导向,较少活动导向(More topic-orientation, less activity-orientation),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宣布,指导,解释和讲演。
3. 较多主题导向同时较多活动导向(More topic-orientation, more activity-orientation),比如教师引导学生给出语言输出,面谈,报告,总结,讨论,辩论和讲故事等活动。
4. 较少主题导向,较多活动导向(Less Topic-orientation, more activity-orientation), 比如说替换训练和两人一组的语言练习活动。
互动意味着相互作用。一个课堂应该有示范性的互动。教师按照课堂的情况采取教学活动,学生的回应又影响并改变老师的下一步行为。而学生的回应本身也是一种课堂行为。如此交替循环下去,就成了一个持续的,互相影响和调整的模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应鼓励学生的参与。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实践所学的知识,应用他们学习策略,并和老师及同学进行协商切磋。同时,为了上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根据Stuart (1997), Canale & Swain(1980) 和Slavin (1983) 等人的观点,当教师在准备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注意关心学生的需要和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加强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合作,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找到自己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 Chaudron, C. 1988.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CUP
[2] Van Lier, L. 1988. The Classroom and the Learner [M]. London: Longman.
[3] Stuart, A. (Sep/Oct 1997).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Learning, 26, pp. 53-56.
[4] Canale, M. & Swain, M. 1980.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1-47.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探索
作者/林常青
“舞蹈”作为专业能力,又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和必修的一项专业技能。其主要任务培养具有舞蹈教学能力的幼儿园教师。因此,通过幼儿舞蹈全面系统地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规律、特点、表现形式和基本方法等,熟练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打好基础。所以,如何切实做好学前教育的舞蹈教育,完成舞蹈教学目标,针对学前教育的特点,我有以下一些做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根据学生状况安排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的舞蹈训练与艺术院校的专业训练不同,学生所掌握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的基本技能,主要是作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并不是要培养专业舞蹈演员。根据培养目标我们要精选教学内容,把教材分为基训、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幼儿舞蹈创编四大板块。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各项基本功、身段训练组合、民族民间舞组合,而且还要让他们能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对幼儿身心进行美的耕耘,提高从教的实践能力。
二、降低课堂教学中对技巧训练的难度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重要来源是普通初中毕业生,身体发育已基本定型,没有受过正规专业训练,但理解力和想象力较好。针对以上特点再加上每周只有二节舞蹈课,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把基本训练中软开度的训练、控制能力的训练等技巧方面的练习减少,对软度、开度、弹跳等方面的难度要求降低,避开学生生理条件的局限,在基本训练中尝试借鉴现代舞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通过头、颈、腰、臂、腿、掌等关节部位作为基础训练入手,结合正确的站姿,从分解练习到综合练习,同样可以达到使学生肢体灵活、动作协调的目的。在训练腿的软度时,选择压腿和大踢腿,跳的练习选择“一位小跳”,翻的练习中选择“踏步翻身”,转的练习中选择平转,同时再进行各种风格不同的舞蹈组合练习。如,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的手位、脚位组合、身韵、幼儿基本舞步、韵律操组合及幼儿集体舞创编。实践证明,这样做使学生不仅进行了形体训练,还广泛接触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为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三、改进复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靠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还要靠学生课后经常复习。课堂上存在的许多问题还需要学生在课后的复习中逐步解决、巩固和提高。我主要选择以集体复习为主,分组复习为辅。集体复习的.好处有:一是能调动集体的积极性,利用集体的记忆能力回忆和再现舞蹈。二是集体复习会给那些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起到带头和示范的作用。在分组轮换训练的情况下,学生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自己的动作更加熟练优美。另外,集体复习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在复习过程中音乐和节奏对舞蹈不但起到烘托作用,而且能起到进一步刻画形象的功能,使回忆更连贯、准确和完善。
四、突出社会实践,提高教学能力
社会实践与教育实习,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认真搞好这项工作,抓住在校期间的最后教育时机,查漏补缺,向社会输送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幼儿教师。这工作主要安排在第四学期。对学前教育生来说,就是要走上社会,真正地与幼儿园小朋友走到一起,检验自己在专业上还存在哪些不足,心理上与幼儿有多大距离。还要不断地向老教师学习他们的经验,丰富自己,了解他们对舞蹈欣赏的情趣。对于学前教育生来说,就是走进课堂,在传播舞蹈文化艺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同时,找出自己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加以弥补。
如何保证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也就有着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措施。以上所谈,是本人结合本地区多年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经验进行的探索。
一、给耳朵增添点营养
听力这类题型在考试中所设置的比重越来越重,难度也逐渐增大。首先教师应该在课程安排中增大听力课的比例。听力想要得到高分,只能多听反复听。在课程中,教师应该训练学生学会抓关键词与学会速记。关键词往往是考试题目的答案,主要是训练学生能否在短时间内准确掌握关键词。例如:Good morning,ladies and gentlemen。Welcome to the University Studio。I’d like to guide you all the way in the amazing park and share the wonderful moments with you。通过其中的“guide,park”,从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说话者的身份应该是一名导游。其次教师在平时讲解单词时,应该让学生多听单词的发音。在英文单词中与汉语字词一样会出现同音字词,辨别的方法是需要将单词放在具体的句中去理解。但是在听句子时,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划分意群,通过意群来快速理解掌握句子的含义。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听,再多的训练也很难帮助学生形成句子的整体性。中学英语听力是基础的简单句子,应该督促学生打好基础,能够应对以后学习中将会出现的复杂长难句。最后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坚持听力训练,可以适当地拓展听力的范围。练习听力是学习英语的基本功,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只有多听多练,才能有助于口语的发展。教师可以与同学分享一些免费学英语的网站,例如可可学英语、每日英语听力、BBC系列纪录片等等,也可以在课堂中与同学们分享一些英语歌曲、英语视频,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二、让嘴巴发出声来
大量的听力训练才能够帮助学生开口讲英语,很多学生能够流利地写出英语句子或者文章,却无法与别人用英语交流,主要是因为不敢说,怕出错。那么,首先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少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从简单句型做起,虽然学习了基础的各类语法,但是学生并不能完全灵活运用起来。例如:提问:There is much pollution all over the world now。Can you tell me what it is?学生可以回答Water pollution;Air pollution;Noise pollution;soil pollution……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特定的场景,激发学生想要用英文表达的兴趣。学生的英语表达很容易出现中国式习惯错误,教师在指导时不能急于否定学生,在学生完整表达完之后再指出。其次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与背诵。朗读课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的语法知识,能够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有的学生一时半会不知道该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所学过文章中的语句。在朗读中,学生很容易养成中式口语,不注意英语表达中的语气与语调,教师应该多播放一些相关的音频,让学生在模仿中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密切配合起来,创造良好的班级英语氛围。鼓励学生大声发音,大胆说话。学习一门语言,外界环境至关重要,让英语交流成为一种习惯,在习惯中轻松进行交流。教师可以每一周根据课本内容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们在课下搜集相关的资料,并且之后进行一次交流会,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互相沟通。多向学生分享一些关于英语口语比赛的视频,例如新东方举办的全国性的英语口语演讲比赛,能够使学生在视频中获取一些口语表达的经验。
三、让笔尖活起来
有些学生单词背的不错,但一下笔就出错,语句不通,不注意英语表达中的时态用法,尤其是过去式的用法,总是会出现句子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是不同的时态。教师首先应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很多学生一提起单词就万分头疼,总是背了就忘。独个的单词记忆不牢固,单词必须放在句子中来理解记忆。单词需要反复记忆,反复检测,要学会归纳总结,适当运用在自己的英语文章中。英语语法中五大基本句型是必须掌握的,之后所学习的语法都是在此基础之上。比较容易出错的是主语+谓语+宾语结构,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必须明确区别开,及物动词必须跟宾语,不及物动词不能跟宾语或者不能直接跟宾语。其次教师应该多向学生普及英语相关的文化以及习惯用法。有些学生所写的语句只是多个单词的罗列,而在英语中实际并不是这么用。例如For this cause I have changed my major。这句话显然是错误运用“cause”,应该使用“reason”,前者是造成某个事件的直接原因,后者是事后提出解释的理由。教师可以多向学生分享一些英语相关的名人谚语,让学生运用在作文中,给作文增添一点新意。最后教师应该多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能力的集中体现,很多学生都是根据某一个固定的模板,缺乏自己的思考与新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多积累一些语句,并且背诵记忆下来,能够恰当运用在作文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检查作文,查找出病句,并相互帮助改正,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利于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总结
中学英语教育中应该格外重视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本篇文章从学习英语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四个方面听说读写入手,让学生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黎茂昌,潘景丽.新课程中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蔷,张虹.高校与中学英语教师合作行动研究的实践探索: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
[3]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理论与实践[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41-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也将进行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将逐步退出教育的历史舞台,而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形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随之改变。教师已不只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不仅仅是课堂舞台上的“主演”,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是课堂舞台的场外“指导”。在信息时代,教师的功能更应集中体现在如何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把“智能”转化为“智慧”。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授或灌输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始终是主角,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着教师传递或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始终担任着配角;资料、网络等媒体,则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这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往往处于角色错位中,认为自己是一个“教学生知识的老师”,急着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表面上看,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他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师组织,管理和控制课堂教学;但它存在一个很大缺陷,即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能把学生认知主体作用更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探索能力,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所以,我们认为,平时精讲精批,扮演在而不在,不在而在,有中有无,无中有有的灵动的角色,才能满足不同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需要,真正体现信息时代背景下,“让学习过程本身成为价值”的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课程有它独有的特点——不断更新的资讯、实践性强、富有意想不到的挑战、丰富的多媒体感官刺激等,这一系列极富魅力的因素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决定了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有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计算机中有太多奇妙的东西,在这个领域中,信息以惊人的速度更新,能够极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计算机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充满幻想的空间里,学生可以尽情放飞想象的翅膀;计算机是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合作与沟通的主题贯穿始终;计算机世界里充满了声音与色彩的交响、智慧与灵感的碰撞,创新思维的火花随时被激发;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动手操作往往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其他学科无法比拟,信息技术课程与创新教育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互相促进的影响力。
一、抓住信息技术教材特点,进行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任何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体系,都是通过学校课程来体现的。课程教材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离开了教材这个核心,素质教育的落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门学科会象信息技术学科这样发展得那么快。知识迅速老化,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材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相脱节。这就是计算机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1.正确认识游戏对学习电脑的作用。
电脑游戏以其宏伟的场面,诱人的情节,极具挑战性,吸引着广大青少年。电脑游戏能激发初学者对电脑的兴趣,加深对电脑的感性认识,对学好计算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但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仅仅停留在玩的阶段,影响学习就不值了。教师绝不能谈“戏”色变,应通过游戏积极培养兴趣,提高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掌握一些基本技巧,学习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继而为深入学习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一日千里。计算机教学要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速度,必须尽可能追随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方向,及时向学生传授和介绍一些新科技、新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多地讲解计算机发展史、工作原理、汉字输入法,而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提供时下流行软件的学习,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先进技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前沿的东西。
3.使用入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讲理论再做实践,学生们最畏惧的恐怕是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从使用入手开展教学,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在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大量的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自学为主的小组学习法。
除课堂教学形式外,还应以分组教学为主。将学生分成小组,自行认题,列出所选取参考资料目录,学生查找资料,上机操作,并按要求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有意识地创造以同学自学为主、教师巡回辅导为辅的教学条件。这种学习班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操作能力。结果表明,学生不满足已有的知识,会主动进行信息交流。学生学习的知识从固定的范围转向大范畴、大概念和整体关系。定期举行软件应用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计算机知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二、加强课堂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1.告诉学生如何去学。
与其他学科不同,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很快,学习计算机的过程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强调实践能力的积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懂得学习计算机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识、培养新能力的过程,而不是为了学习某种软件而学习某种软件,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计算机学习观。这是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的观点。
2.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对于计算机教学是没有多大的效果。我发现计算机操作熟练、实践能力强的同学并不都是其他学科成绩较好的同学。学生学习计算机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和主动的参与才可能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程度。教师不能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从提高接受知识的主动性转到初步自主地学习。
3.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情感是发展认知能力的动力,努力培养学生兴趣。当学生带着问题步入知识的殿堂,就会产生一种饶有兴味的感受,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忍受。兴趣是成功的开始,成功能带来更浓的兴趣。学生学习计算机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才可能是成功的。上机实践、多让学生动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4.加强基础操作。
计算机软件种类繁多,形式各样。但是基本操作都很类似。在中学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学习这么多软件,所以只能学习一些有共性、有启发性的内容。Word、Excel的教学内容丰富,例题详细,操作容易上手。这些软件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强。对于这些基础操作,学生应该熟练掌握,通过学习能够举一反三地使用其他类似软件。
5.需要合理的尝试。
学生从开始学习计算机起,就会不断遇到新软件,因而培养学生自己的探索和研究精神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我认为。教材的每个部分都应留一些内容引导学生或让学生自行研究它们的作法或功能,当然这些内容应该具有“可接收性”。也就是让学生上机边试边学。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信念:对自己不明白的,可以看看书,再想一想,上机试一试,练一练,必要时再问一问,问题就一定能搞清楚。我觉得教材在这方面需要加强,比如增加一些思考题、练习题等。在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时,很多学生不知道干什么,所以每次上课(尤其是上机)总要给定很多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让他们实践、让他们摸索,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
6.加强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计算机教材的使用要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动手动脑的能力。因特网的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人们的想像,网页制作应运而生,学生不可不学。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中最神秘、最具有魅力的一个分支,体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英语教育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英语教学理念的提出
1.历史回顾。在古代的中国和西方,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英语教育、教学思想古己有之。无论古今,大凡成功的教育教学实践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2.近代的发展。1952年,罗杰斯首先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要求国际高等教育决策者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注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并预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必将对21世纪的整个世界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3.现代教育重视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因。首先,信息技术的影响,使大学的学生超越了传统教育和传统课程与教学模式。其次,是心理科学、教育科学发展的结果。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对教育教学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建构主义的产生。最后,班级授课制的严重缺陷。从小学到初中甚至大学,班级授课制都是我国教师采用的一般形式,它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英语教育理念的诠释
1.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就是要在英语教育中,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学习着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要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不同发展階段的各自特点,然后有针对的实施教育教学,使教育这一外在因素对学习者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实现,学生在学习中发展。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根据他们的需要来教学。英语教学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中不断的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对教师教学观的影响。以学习着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英语教育教学时,要转变传统教育中的角色。因此,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习者的位置,使他们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成自我主导的学习者并被置于教育的中心。这必然要求过去处于教育的中心位置并作为唯一的主体的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发生转换,从事人生观教育的教师尤其需要这样的角色转换。
三、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对教育的启示
1.理解学生。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所教学生的需要,而不是盲目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的需要才能和他们深深的产生课堂交流,这不仅是单一的知识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情感交流。教师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与自己的学生同步成长。教师只有伴随学习者体验成长的经历,才能真正对他们有所理解。因此,教师在深刻理解学生的同时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在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理念影响下的升华。
2.平等的对待学生。不同学习者的智力水平和情感水平、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认知方式和个体经验等都有较大差异。但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偏向,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该有所谓的优等生和差生的区别,更不应该有被忽视的角落。
3.启迪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教师应该对他们给于启迪而不是单纯的教学。简而言之,处于中心位置的学生未必个个优秀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通过教育来使其不断进步。然而,这种教育不宜采用指使、训斥或强制的传统教学方式,也小能强加于人。主要应该通过影响、熏陶和启迪,使他们逐渐有所感悟,自我觉醒,实现其应有价值。例如,许多中学生甚至大学生都迷恋网络游戏,对于此种情况教师不应该严令禁止反而应该给于理解他们,给他们谈谈网络游戏的危害,让他们对网游权衡利弊,这样慢慢的促进学习者的认识,最终达到解决这一目的。
4.激励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中心英语教育理念的根本目的是使得学生扬长补短。教师则应激励学生使他们尽可能地释放潜能,展示才华,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千万小能用标准化的指标去评价他们,抹杀学生的个性,压制学生的冒尖倾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学习的乐趣,才会认为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总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教育理念要求教育教学必须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过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述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社,1990.
[2]刘萍.对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再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
[4]肖锋.试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
[5]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近年来教育思想不断发展转变,然而,解剖学这一课程仍然是非常枯燥的一门课,学生难学老师难教,从而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更应该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性,为让学生自由虚席,为自己设定目标计划、学习内容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随着解剖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方法的发展,个案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根据不同学生的气质、性格、承受能力,面对不同的患者案例和社会经验,总结出不同的规律。
2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感知和思想,充分强调学生的课堂地位,主要是以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关注点为中心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更加注重弱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和地位,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再由教师从知识的角度上给予指导。到目前为止,这些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所谓的以学生为本主要就是在教学中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来对待,区别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讲求学生的教学中心地位。倡导人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每个人都有巨大的能量可以被激发,这是教育思想的实施,也是其具体实践操作的理论指导。
在实际操作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教学中,必须满足解剖学教学材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制备,应有针对性。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实用科学的方法,选择最实用的实践理论进行实践教学教材的编写,并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层次的教学材料。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要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教学的重点和主要内容。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我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对学习的兴趣。
3 以学生为本的解剖学教学实践
3.1 以学生为本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存在,高高在上,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从学生的主体需要的角度,来帮助学生学习,教授他们喜欢和有意义的知识。在解剖学课程中教师应该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匿名向学校或者教师提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将自己的建议的课程和期望教学方式提出来,老师也尝试使用学生的视野教学。在这方面,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力争让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在课堂中得到反映。
3.2 以学生为本优化教材
教材是优化解剖学教学的根本,目前我国高校医学类教材主要由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但大多数主要按照本科教材版本编写,拼凑痕迹明显,无法摆脱的本科解剖学教材的内容,只调整内容压缩章节。因此应以学生为本编写的解剖学教材进行教学。
3.2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解剖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角色扮演和情景教学等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解剖实践课程的兴趣。以往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都非常低,只有教师一个人在唱着独角戏,学生以观众的方式看完热闹仍然无法对解剖实践课程产生兴趣,对于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也是转头就忘记了。究其原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体验感,很难刺激脑部产生刺激,所有的学习都停留在浅层记忆的部分,因此学习的过程会产生枯燥无趣的情感体验,由此,也不会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深度记忆的兴奋。到最后,使得解剖教学实践课流于形式,并不能给学生带来美好的学习体验。而角色扮演和情景教学则相反,这种“体验式学习”有存在的意义及个人发展的动力,学生接受以后是不容易忘记的。可以发挥高效激励的作用,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学习状态,创造出更好的学习条件。
一直以来,如何通过解剖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困扰高职医学教学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法”的建立,同时通过实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要通过解剖实践教学彻底激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这需要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只有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才能逐渐让学生对医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循环动脉和静脉课程讲解完成之后,可以在同学中如此提问:“通过静脉净注射药物,药物通过什么途径达到患者伤疾处,这样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同时也很自然地增加这个新知识,当然,在解剖学教学中建立起来一个情景,让学生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情景想象和潜能发挥。学生们站在老师的问题上的立场,易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该模型的强度,将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特征。
3.4 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进行教学
与其他课程相较,解剖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解剖学作为形态学课程,需要建立在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上,包括病理学、胚胎学以及组织学,这些学科与解剖学关系极为紧密,必须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在解剖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先进行相关问题的详细解说,从组织学的角度对于各个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分析清楚,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各个部分进行病理学解析,让学生了解各个器官可能会出现的病理学原理。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人体解剖学、组胚、病理学的有机结合,通过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4 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解剖,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解剖学,教师可以教解剖学,某个些方面也融入了心理学思想,因其将“人”放在了实践的中心,将人的能力作为信任的对象而更具操作性。以学生为本分析解剖学教学可以让观点脱离陈旧和重复,给当前解剖学教学注入新鲜活力。
摘要:解剖课的实践教学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能在解剖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解剖课程的重点。以学生为本分析解剖学教学可以让观点脱离陈旧和重复,给当前解剖学教学注入新鲜活力。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高洪泉,田忠富,徐艺丹.兴趣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02).
[2]孟萍萍.解剖学教学的一点体会——让解剖课堂活起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1).
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这节非常传统平常而又比较难上的课时,我一改往日教学口诀,采用了“创设生活情景——列出乘法算式,说意义——编口诀——巩固乘法口诀”的教学模式,收到了可喜的教学效果。之所以改变原来教学口诀的普通模式,主要源于在教学“4的口诀”时我发觉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模式已经较为清楚,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涨,所以我对教材和教学环节作了尝试性地调整。
上课开始,我便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同学们,猜一猜今天的数学课我们要学什么了?”“5的乘法口诀。”(几乎是异口同声)“你会背5的乘法口诀吗?”一听我这样提问,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样我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背出“5的乘法口诀”,并板书出5句口诀。然后我挑选“二五一十”这句,采用语文教学中的“倒叙法”:“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2个5是10)谁能用小棒摆一摆?”指名到前面的磁力板上去摆。学生一行摆了5根,摆了2行,这时我问:“这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很快会意:“表示2个5相加是10。”就这样从口诀自然地引出口诀表示的意义,很巧妙地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接下来我以同样的形式要求同桌任选一两句口诀,用小棒摆出来,写出算式,填好表格。学生开始活动,学得不亦乐乎。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本节课从“口诀——意义——情境”的教学策略出发就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我觉得,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重新认识学生。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关键是我们教师要去充分地估计和了解学生的这些已有的积累,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备课。在备课之前,我们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关于这个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教师就知道如何面对学生。
3.善于取舍教学环节,调整教学顺序。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具体的教学目标,恰当地选取教学环节,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安排教学顺序。
课堂上,尊重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学生才能得以畅所欲言。我们教师应为动态生成的课堂提供适宜的环境,我们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适时地改变教学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得愉快,同时也增强了教师自身的驾驭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个“变”,“变”得有价值。
【责编 周春晓】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推荐阅读:
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