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区建设汇报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园区建设汇报(精选8篇)

生态园区建设汇报 篇1

自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来,分局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并制定细化行动计划,强力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村庄环境整治及道路提升、餐厨垃圾处理、餐饮油烟整治、道路扬尘管控等各项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工作措施

(一)制定行动计划。

分局按照区ZF制定的*-*年行动计划,制定了详细的三年行动计划,并经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后,以分局名义下发至各科室和大队。

(二)加强组织领导。

分局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调动及时进行调整。目前,分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分局创建办。

(三)每周例会汇办。

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汇报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对重点难点问题现场协调处理,确保工作顺利完成。

(四)强化镇村管理。

制定了《*区乡镇镇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并与各乡镇签订了*年镇村环境改善提升目标责任状,下发了《关于下达*镇村环境改善提升任务的通知》,对市级下达的*项农村环境改善提升任务进行逐一分解,落实责任。

连续多次召开镇村提品升级改造重点项目讨论推进会,推进《*区乡镇镇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考核办法》出台,推动《*区镇村提品升级改造“*+*”工程实施细则(*-*)》尽快落实。

二、*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生活垃圾处理方面

*-*月份,各乡镇(街道)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奖补、市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模式积极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共转运生活垃圾*.*万吨至光大环保或小岭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市级下达的任务量为*.*万吨,完成率为*%,超额完成了转运任务。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以上。开展全区督查考核*次,编发督查通报*期。

(二)村庄环境整治及道路提升

*.重点道路沿线整治成效明显。组织相关乡镇对宿新高速沿线、*省道、*省道及老宿沭路、宿泗路、宿关线部分县乡主要道路沿线、集镇区出入口环境卫生进行了大整治、大提升,全面清除了道路沿线乱堆乱放、乱扯乱挂、杂物草垛、生活垃圾、污水塘、臭水沟;拆除了废弃猪圈、简易旱厕、破旧看鱼棚、护林棚等;规范了集镇区、沿线集市、商户占道经营、灯箱靠牌、车辆随意停放等市容秩序。整治累计投入资金*万余元;投入人力*人次、机械*台次;清除杂物、草垛*处;清理、转运生活垃圾*吨;拆除废弃猪圈、简易旱厕*个,整洁有序、优美靓丽的道路沿线初步显现,展示了良好的对外形象。

*.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稳步推进。各村居按照有制度、有标识、有设施、有经费、有考核的“六有”要求,全面建立、完善镇村环境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五位一体”的镇村长效管护机制,全区村居配备专职保洁人员达到*人,所有*个自然村村规民约、村庄铭牌全部上墙。通过区村整办考核,区财政拨付乡镇*-*月份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奖补资金*.*万元,*-*月份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奖补资金*万元。

(三)餐饮油烟整治方面

*.露天烧烤整治方面。分局不定期开展露天烧烤、流动摊点专项整治,白天以大队为主,每天晚上*点至*点抽调*多名队员会同*名公安交警进行联合执法,对城区范围内的露天烧烤、流动摊点进行集中整治;*点之后安排机动大队及渣土大队人员对于易出现烧烤点的地方采取定点看守的方式,在湘江南路和惠隆花园附近进行定点看守,确保及时制止露天烧烤的苗头,确保城区无烧烤摊点。在今年*月、*月、*月的三次整治*查扣灯箱*个、烧烤架*余个,电子秤及其他物品若干。专项整治结束后进入长效管理,由分局机动大队和渣土大队对全区进行不间断巡查同时在湘江路等重点路段进行定点管理,目前城区范围夜间露天烧烤已经基本取缔到位。

*.餐饮油烟整治方面。分局创新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责任范围,由相应的棋盘队员对自己辖区内餐饮单位进行跟踪管理。要求棋盘队员加大餐饮单位油烟净化器使用情况巡查频次。同时分别在*月及*月分局督促大队安排专人对城区所有的餐饮单位进行重新排查,并对所有餐饮饭店及机关食堂进行登记造册。对未安装油烟净化器、未正常使用或直排等饭店下发整改通知书,并进行跟踪督促,确保安装、使用并定期清洗。

(四)餐厨垃圾处理方面

我市的餐厨垃圾由市里统一建设公司,统一收集餐饮垃圾,统一处理,建设地点在宿城区。目前已经完成项目稳评、能评,环评正在进行二次公示,等待市环保局批复;项目立项备案工作同步开展,已经通过可研报告审查,即将完成备案;土地指标经上报市主要领导批示办理,现已顺利到位。

该项目注册资金*万元,获得省财政厅ppp试点项目奖补资金*万元,获得国家发改Wppp项目专项补助资金*万元,累计到位资金*万元;预计此项工程今年八月底开工建设,明年三月份投入运行。

(五)道路扬尘管控方面

为切实加强城区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扬尘污染。按照相关要求,京宿公司根据季节特征制定详细的道路保洁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定期冲洗去污和定时洒水降尘的道路保洁制度,提高道路机扫率,做到全方位、全时段路面保洁。

我区现有机扫车*辆,洒水车*辆,清洗步道车*辆,确保主次干道路每天上下午各洒水*次,每天湿扫至少*次,每天对主要道路进行一次全面冲洗,遇有道路积尘或抛洒污染及大雨后及时冲洗。人行道每*天湿扫*次,护栏及底部积尘每*天冲洗*次。加强社区(小区)内道路扬尘防控,加大保洁频次。做到全方位、全时段路面保洁。加强对道路洒水的管理,按照检测点附近道路每天洒水*次。如遇雾霾天气加大洒水频率,作业时间向两头延长。

在集中冲洗后,积极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主要交通干道两侧绿化带,每*天清洗一次,降低道路扬尘污染,城区两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半径一公里范围内的道路,每天上午、下午各洒水*次,定时定点安排专人专项进行巡查,发现没有准时准点洒水的,及时发送交办单督促其整改,保持集中整治成效不反弹,常态维护好空气质量。

三、*年工作计划

*年,我局将按照相关文件要求,以道路扬尘得到有效治理,道路基本无扬尘;建立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防控机制,实施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污染防治长效监管;协助市局做好餐厨垃圾处理工作;长效保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以上;村庄环境得到稳步提升等相关目标任务为工作落实的出发点,严格按照序时进度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完成市区下达的各项任务。

*.村庄环境整治及道路提升:组织各乡镇、顺河街道重点开展卫生环境、秩序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四大环境”集中整治工作,选优配齐城管、环卫、绿化管养队伍,建立健全镇村环境长效管护制度;对重点道路(宿新高速、*省道、*省道、老宿泗路、老宿沭路等)及进镇入村主要道路沿线环境进行常态化整治,对道路沿线露天垃圾池、废旧物品收购点、废弃猪圈、旱厕等进行全面清理,保持镇域及主要道路沿线环境整洁有序;积极帮助镇村塑造具有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出入口景观。

*.生活垃圾处理:督促各乡镇(街道)按照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模式积极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长效保持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以上。

*.餐饮油烟整治:督促城区餐饮经营单位,严格执行“三安装”要求,按照规范设置专用烟道,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定期进行清洗维护,保持正常运行。加强露天烧烤管理,逐步向疏导点进行疏导。

生态园区建设汇报 篇2

关键词:惠农区,林业生态,建设

1 惠农区生态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1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惠农区在“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中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四套班子领导分片包抓目标责任制, 区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驻惠各企事业单位签订责任状, 将“生态林业建设”的工作指标和具体责任, 分解落实到各单位, 将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列入对各单位党政领导政绩考核之中。

1.2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生态林业建设”工作

不断提高干部群众对“林业”工作的认识,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林业、支持林业的浓厚氛围, 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形成全民、全社会兴绿、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绿色文明新风。

1.3 严把质量, 强化督查

区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绿化委办公室对各单位的工作落实、工程质量和进展等情况实行日督查, 日通报, 随时督查、随时通报制度, 同时将督查结果纳入年终对各单位的目标考核中, 对完成任务好、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通报表彰;对不服从安排部署、行动迟缓、任务完成不好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通报批评, 对个别情节较重的进行了组织处理。针对新植树木灌水工作, 区委还专门成立了灌水督查小组。

1.4 大幅度增加财政对生态建设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把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各承建任务的单位, 要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 努力推行国家、集体和个人投资兴办造林绿化事业, 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优惠。为确保我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的顺利进行, 创建工作任务将纳入政府年度考核目标, 签订目标责任书, 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2 惠农区开展“生态林业建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绿化经费严重不足

近几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林业建设工作安排, 我区造林绿化约3 666.67hm2, 植树1018万株, 动用土方200多万m3, 铺设输水管道126km, 敷设小管触流约25 333.33 hm2。总投资1.3亿元, 其中绿化苗木工程投资7606万元;水利工程投资3050万元;土建工程投资2398万元。在一年内要达到双创指标, 任务十分艰巨, 而且点多面广, 资金严重缺乏。

2.2 林木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林木管护资金不足。随着我区造林数量的增加, 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越来越重, 林木管护费用严重缺乏;二是管护面积增大, 管护人员偏少。截至目前, 我区城市区及城市外围管护面积达到18600hm2, 由于林木管护面积大, 路程远, 管护人员偏少, 一旦发生林木病虫害, 难以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防治。

2.3 义务植树尽责率不够高

个别单位和企业对开展“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的认识不到位, 积极性不高, 有时发牢骚, 推诿扯皮。

2.4 惠农区园林与其它城市相比, 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一是园林绿化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布局不均、管理落后;二是园林绿化宣传力度不够、营造氛围不浓、群众意识不强;三是惠农区园林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影响不广;四是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存在规划滞后、体制不顺、保护不力;五是园林人才奇缺, 包括科研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六是部分园林干部还存在“门票意识”, 等、靠、要思想突出, 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等现象;七是惠农区园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还面临发展方向、管理体制、作用发挥、实现方式等问题。

3 惠农区开展“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3.1 加强绿化宣传

利用3.12植树节开展的“倡导绿色文明、绿化美化惠农区”为主题的绿化宣传活动, 大力宣传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大力宣传生态环境建设在我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努力营造“全民搞绿化, 全社会办园林”的舆论氛围。

3.2 加强法制建设

惠农区的园林绿化紧紧围绕“依法执法, 依法治绿”的目标, 坚持规范化管理, 把“依法治绿”落到实处, 强化管理, 巩固成果。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惠农区实际, 我区先后制订、发布、修改、完善、颁布了《惠农区全民义务植树条例》、《惠农区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惠农区城市公园管理办法》、《惠农区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重要地方性法规、规章, 为新形势下加强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3.3 加强绿化队伍建设

园林绿化队伍是惠农区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的主力军,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城市绿化建设发展。从园林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各方面,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再教育, 成立惠农区风景园林学会, 吸纳绿化工作者为会员, 召开各种主题明确的专业研讨会, 广开渠道, 搭建平台, 为绿化建设学术、技术交流提供空间。

生态园区建设汇报 篇3

“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丽江市古城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努力调动积极因素,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丽江保护行动计划”和“森林古城”建设,紧紧围绕建设享誉全球的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目标,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持续推进国家文明城市、节水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使城乡环境得到综合整治和改善,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滇西北生态屏障得到充分保护,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得到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得到综合整治,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初步建立,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更加协调。如今,古城区生态文明建设悄然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以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丽江古城作为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不仅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更是在各种省级、国家级、甚至世界级评比中屡获殊荣,“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影响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小城市”之首、“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欧洲人最喜爱的旅游城市”“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改革30年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这一项项殊荣,如同皇冠上的明珠,为古城不断增光添彩。而这些荣誉的取得,与一直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密不可分。

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成功创建,就是古城区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一个阶段性成就。自2006年全面启动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古城区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克服困难,先后实施了一大批城市绿化工程,相继建成了一系列公园绿地、道路绿化等城市园林绿化精品工程,推进了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人民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幅上升,城市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通过不懈努力,于2008年8月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并于 2012年2月获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的“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生态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古城区委书记金光闪说。正是对这样理念的坚持,才让古城区成为欠发达地区成功创建园林城市的示范。而2014年成功成为国家级卫生城市,2015年进入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关键阶段,则是古城区在先进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砥砺奋进的一个个脚印……

通过全区各族干部和群众的不懈努力,古城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管理、循环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推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到2014年城镇化率达76.2%,区域发展由原来五乡四街道改变为两乡两镇七街道新格局。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高,供排水管网覆盖率达90%,城市绿地率达38.5%。能源保障能力较快提高,彻底消灭了“无电村”;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得到有效推广,滇缅天然气管道进入古城区,清洁能源基地基本形成。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树更绿了,环境更美了,这是生活在古城区23万人民群众最真切的感受。而“丽江蓝”这一新名词也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渠道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丽江人最愿意上网晒的“幸福”之一。

以构建生态产业为重要支撑

丽江就像一幅山水画,南来北往的游客把它作为背景,永远定格在自己的记忆中。居住在古城区的父老乡亲,既是丽江风景最美的元素,同时也是这幅山水画的缔造者。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一个都不能丢,一个都不能偏废。”这是金光闪书记铿锵有力的回答。而古城区所做的就是给生态文明建设找到产业支撑,把生态建设和三大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让生态建设融入其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分不开、割不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立足高原特色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丽江古城区至今保持着水源清洁、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土地无污染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着无可比拟的立体气候、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旅游开放优势,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保护好这个大自然赋予的良好生态环境,是古城区高原特色农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古城区立足全区气候及资源优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思路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走出具有高原特色、古城特点的农业发展路子。

做大优势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扶持烤烟、蔬菜、水果、马铃薯、药材等优势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把烤烟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抓,深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2014年全区烟叶产量达4.9万担,产值6199万元,烟农户均收入达到24946.24元,蔬菜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9900亩扩大到3万亩,产值7500万元,优质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产值6200度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9800亩,全区农民药材年销售收入达6000多万元。做强品牌产业。古城区立足区域特色,走农业品牌化之路,发展名特优农产品。重点建设金山红水塘循环农业示范园、七河旭辰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园、束河雪桃科技示范园、金安玛咖科技示范园、金安玛咖科技示范园等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百岁坊玛咖、红水塘苹果、旭辰无公害蔬菜等数十个农产品品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古城高原特色的品牌之路。做好新兴产业。古城区以科技为载体,并结合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发展,有针对性的引进、转化和开发新兴农业产业。先后成功引进种植铁皮石斛、伸筋草、岩黄连等药材产品,蓝莓、食用玫瑰、青刺果、蜜饯果铺等优质水果产品,辣木等观赏性产品。现在,这些当年的新兴农产品已经推开普及,逐渐成为全区农民的“绿色银行”。做活林下产业。古城区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很大一部分农民生活在山区。林地和果林是群众经营和依托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国家生态的保障,也是农民增收和林区发展的出路,发展林下经济意义重大。为此,古城区出台多种措施,给予林下经济发展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目前,全区老百姓利用森林资源和果林地开展林草鸡、林药、林菜、林菌、林畜等多种林下生态种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兴林与富民三者的有机统一。

(二)调结构 转方式 努力实现绿色发展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也不是古城的目标,不过一些地方粗放发展、产能过剩的老路,古城区不愿走、也不能走。绿色、低碳、环保的产业发展之路才是古城发展的不二选择。

把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建设低碳城市,古城区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的相关精神,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耗能高、污染重、附加值低的企业适时进行停产、限产调控,坚决按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严格实行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施“绿色照明”产品惠民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节能热水泵推广工程等“六大节能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共推广了节能灯 426919支,受益居民达1.8万多户,完成沼气池建设5713口,年可代柴1.8万吨,相当于封山育林1.5万亩,在丽江古城、束河古镇推广节能热水泵700台(套),年节电约200万度。按照清洁能源办工业的思路做强工业。古城区着力培育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金沙江“一库八级”电站中的金安桥、龙开口两大电站相继投产运营;依托生物资源优势,加快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建设,抓好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做大做强生物制药、绿色食品等产业,百岁坊玛卡、绿丫头果脯等一批本土企业不断壮大;2010和2011年连续两年跨入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行列,2012年进入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行列;2014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1.2亿元。建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区,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古城区大力推进集建筑、生活、餐厨垃圾等处置与再生利用为一体的丽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置已进入正式运营阶段,粪便无害化处理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进入试运行阶段,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污水处理率达94%。

(三)提升文化内涵 依托良好生态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古城区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厚重。近年来,古城区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深入挖掘丽江东巴文化、土司文化、纳西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山体、森林、江河湖泊、湿地、现代都市和乡土风情等自然人文资源,推进旅游产品创新,强化旅游要素配套,塑造自然生态特色,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提升文化内涵,促进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没有文化的旅游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古城区着重发挥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突出民族特色元素,逐步形成“游丽江山水—览丽江古城—品丽江文化”的旅游发展模式,涌现出了《丽水金沙》、樱花屋、千里走单骑、小巴黎演艺吧等许多文化企业典型。在旅游的带动下,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了弘扬,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反过来,文化产业的繁荣又极大地丰富了丽江旅游的内涵,提升了旅游品位,增强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依托良好生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古城区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古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品的保护和规划工作,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每一个旅游项目的上马,每一个景区(点)的建设,都要求进行上档次高规格的规划,做到“保护第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征求游客和广大市民的意见,虚心学习其它兄弟地州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因此,古城区目前已开发的旅游产品如束河茶马古镇、观音峡景区等,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旅游业现已成为全区支柱产业。旅游形象宣传短片《丽江欢迎你》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滚动播出,电视剧《木府风云》在央视热播再掀文化旅游新高潮,先后有15个世界知名品牌酒店进驻我区。2014年,古城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73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8.4亿元,全区正一步步迈向旅游强县的目标。

多年来,古城区委、区政府着眼长远,立足于区情实际,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不断实施污染减排和生态环境治理,有效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换来了鸟语花香、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好风景。

以美丽家园建设为着力点

驱车沿着新修的公路登上红山村,崭新漂亮的庭院建筑错落有致地点缀在森林之间,远处繁华的丽江城区和近处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相互呼应。望着日新月异的丽江和村里一栋栋新居,曾经抱怨贫困落后的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龙泉社区红山居民小组的居民,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这是红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农庄建设项目的一部分。大企业介入、大项目带动、大融合发展,古城区探索出了保护坝区耕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红山模式”。整个红山村顺山势而建,景观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并充分融入民族元素和丽江特色,打造出城在山中、房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特色城镇面貌,实现山、水、田、园、城有机融合,一个升级版的农村正在崛起。

而这可以说是古城区美丽家园建设的一道缩影。

近年来,古城区先后在七河道生村、金山红河村、金安增明中村、束河红山村进行了试点。在这些试点村,古城区加大了农村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用于民居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整治、环卫设施、村容村貌整治等,努力构建以农业游览、有机饮食、民俗体验、农特旅游产品等为支撑的旅游产业体系,建成一个有机生活与纳西文化共生、产业配套、布置合理的郊外休闲度假区式农庄。从2015年起,按照逐年增加投入的办法,古城区重点实施七河、金山、开南3个片区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全面巩固提升古城区新农村建设品质。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村企联动、村企共建等模式,整合资金集中1.6亿元建设4个优势明显、产业支撑有力的特色农业庄园。通过试点建设,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不断形成,实现了在以点突破的基础上,梯次连片推进。

古城区人民正通过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农庄来实现自己的幸福梦。而这个“梦”的发端和结点都在于“生态”二字。从主打生态牌的高原特色农业到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从农村危房改造到农村环境集中联片整治,从治理农业污染到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植树护绿,古城区的乡村正在变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下一步,古城区将以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进一步树立树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立区、环境优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建设、培育生态文明建设良好风尚等战略措施,努力和全省同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力争到2020年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编后记:

这世上是否有个地方,让你心醉在那里。让你许多年以后只敢在回忆里张望和徘徊,却再不敢,回到梦境般的秘境中去捡拾。

美丽的湖光山色,神奇的东巴文化,古朴的民族村落,醉人的古城恋歌,蜿蜒的青石板路,独具特色的客栈酒店,幸福的现代农庄,充满欢乐的魅力乡村,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每一次走进丽江古城区,都让人更加沉醉、迷恋。这就是古城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先导区建设汇报材料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永城市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压煤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年产原煤达1800余万吨,造成的年塌陷面积近万亩。城厢乡是永煤集团采煤主沉区,通过在此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先导区,发展新型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塌陷区域的再利用,探索煤炭塌陷区土地治理利用有效途径和成功模式,为全市各塌陷区土地开发利用提供成功经验是我乡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永城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在当前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是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品增质的迫切需求。

发展新型现代农业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要求,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先导区与工业化、城镇化要求相适应,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有效途径。为此,我们从永城发展大局出发,着眼长远,立足社会效益第一。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永城是省直管(县)市之一,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的中心地带,又是城市密集区。先导区位居永城东西城区之间,交通便利,已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规划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先导区,建立高标准、高效益、高利用、多功能、零污染的塌陷区综合治理模式。乡党委、政府责无旁贷,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打破传统观念,组织相关单位人员赴外地考察,充分借鉴外地生态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梳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打破常规,先行先试,从土地流转,集约化综合利用入手,先期完成土地流转2000亩,为建设新型农

业现代化先导区,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建设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前提必须是规划先行。建设永城新型农业现代化先导区,我们充分考虑科学规划,超前规划。多次聘请国家、省农科院专家实地考察论证、评估。依托资源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坚持生态高效、资源节约、休闲观光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突出生态农业、拓展园区功能,强化科技支撑、完善综合服务”的总体思路,整合区域资源,创新发展模式,融入文化内涵,实现园区经济高效发展,打造集农业生产、生态保护、文化体验、健康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农业产业先进、旅游功能多样,接待水平服务一流,突出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的国内、省内一流的观光生态农业园。

先导区规划三大功能区:生态农业区、观光农业区、游乐与商务服务区。

生态农业包括:蔬菜花卉、工厂化育苗、生态林果、水产养殖、高效种植、锦鳞湖湿地、桑基鱼塘6个分区。

休闲观光农业包括:农艺馆、百果园、百花园、昆虫馆、观赏动物养殖区、农家垂钓园、开心农场、生态餐厅休闲游乐设施、观光平台、景观小品、体验农业场所等。

游乐与商务服务区包括:汉源文化园、放飞游乐园、金流湖戏水区、商务中心、健身馆、温泉疗养中心、婚庆中心、荷塘茶社、休闲别墅等。

新型农业现代化先导区计划投资8亿元,建成后,效益以产业收入和旅游收入为主,可实现年收入7000万元。

永城是“汉兴之地”、“能源之都”、“面粉之城”、“生态之市”、“长寿之乡”。发展新型现代农业是“生态之市”的亮点,“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随着永城塌陷面积的扩大,率先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先导区2000亩,可新增示范区2万亩,辐射区10万亩,与后期永城煤碳资源枯竭,经

济转型接轨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先导区主干道路已修通,具有现代化理念的大门正在建设,栽植各类风景数木9000余株,各类果树6000余株,总投资1000余万元。

中华大地,崛起之时,“三化”之略,理应先行。我们坚持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务实的作风,激情奋进,先行先试,为把新型农业现代化先导区打造国内一流的“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尽心尽力,苦干实干。

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情况汇报 篇5

尊敬的******处长,各位核查组领导: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欢迎你们来到******区,对******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2012年企业税收完成情况进行核查。下面,我将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敬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不妥之处,我们将认真整改。

一、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位于******市东北部,是充分利用山前坡地、荒地开发建设的产业集聚区,2009年经省政府正式批准后才全面启动建设工作。由于集聚区起步晚、基础差,发展还仍处于培育阶段,与先进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集聚区原规划面积6.5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对集聚区向西,向北进行适当的扩展,新增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总面积达8.75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底,集聚区建成区面积已达3.3平方公里,累计固定资产投资37.3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1.94亿元,工业完成投资25.45亿元。

二、产业集聚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2年,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集聚区经济发展速度较2011年略有减缓,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收入14.03亿元,同比增长8.8%,较2009年增长342.6%;税收8832.6万元,同比增长3.2%,较2009年增长129.1%;其中:2012年“三税”全口径收入2229.9万元,同比下降8.9%,较2009年767.6万元增长190.5%。

三、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状况

截止目前,集聚区已累计引进工业项目18个,总投资22.92亿元,累计已完成工业投资17.44亿元。其中亿元项目10个,完成投资19.65亿元;引进省外项目2个,总投资3.4亿元,完成投资2.3亿元。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整合”“配套”--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围绕我市六大支柱产业,结合我市矿用设备生产企业较多的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初步形成了以全国500强--河南煤化集团为引领的山久管业、柯如机械、鼎力机械等先进矿用机械生产企业集群;围绕厦工机械、奇瑞发动机等项目抓配套,建设强信科技、中晶特玻等高科技企业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群;先后引进了力合热导压力容器项目、金结化工压力容器等专业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二是“突破”“创新”--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我市四大新兴产业,结合我市碳酸钙产业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高科技纳米碳酸钙产品生产线,打造新型纳米碳酸钙生产基地;通过建设多碳醇助溶剂及醇醚燃料项目,推进了河南省车用民用新型燃料的应用。该企业通过新型醇基燃料的研发,申报了六项国家专利技术、一项重大科技成果,是国家科技部新型醇基燃料燃具示范基地。三是围绕集聚区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着力培育集聚区电子、电器产业,提升电子、电器产业的集聚发展。

同时,集聚区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积极谋划投资12亿元的机械制造产业园项目,努力引进投资5.7亿元******旭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全面服务投资1.5亿元的中州机械厂搬迁项目,跟踪洽谈投资1.5亿元的丰田汽车发动机外壳项目,争取早日落地开工建设。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银企服务

三年来,集聚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零基础零配套到满足项目建设企业生产需要。始终坚持银企服务,加快融资体系建设,努力撬动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速度。

1、完善配套,增强项目承载能力

先后融资1.87亿元,建成三路、二路、六路、七路、十五路等共8.2公里的集聚区主干道,与原有道路形成了集聚区“四横四纵”的道路框架体系;先后完成12.6公里的管网(供排水)建设、10公里的供电线路建设、6公里的弱电入地线路建设,为集聚区项目提供基础设施配套保障;进一步加快标准化厂房和公租房建设,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新锦绣、江昊电子等企业已入驻生产。

2、银企服务,加快融资体系建设

认真研究金融政策,以全市集聚区金融专项服务活动为契机,利用集聚区短信平台,定期发布项目情况,主动邀请银行到集聚区,和企业面对面交流,加强银企业间合作。通过银企对接,已为企业融资1.7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五、下步工作和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融资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创新,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服务,全面加快项目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培育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1、加快项目建设速度。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力促续建项目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形成经济增长点,扩大经济总量。同时,加快投资12亿元的集聚区机械制造产业园、投资1.3亿元的强信公司陶瓷、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等主导产业项目建设速度,年内开工,年内投产;二是加大招商项目落地进度。服务好中州机械厂搬迁项目、投资1.5亿元的发动机外壳等在谈项目落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储备。

2、加快主导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按照建链、补链、强链的产业发展模式,壮大集聚区主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依托集聚区机械制造产业园的建设,培育矿用设备、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的产业集群;围绕多碳醇助溶剂和纳米碳酸钙的投产,吸引新材料企业集聚发展;围绕集聚区标准化厂房建成,着力培育电子、电器等高科技产业,提升集聚区产业发展水平。

3、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道路路网、供电、供水管网等建设。计划建设项目20个,总投资约5.5亿元。重点完成规划八路、中原路、南山路、贵苑路等道路,总长度10.21KM,形成集聚区南北贯通、东西连通的“六纵五横”路网体系;开工建设集聚区蓝领公寓项目,可有效解决入驻项目职工住宿问题;完成集聚区供气规划、供热规划编制,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完成管网建设;投资建设110千伏变电站,确保满足集聚区项目中、远期用电需求。通过不断完善基础配套服务,提升集聚区项目承载能力。

4、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

黄村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篇6

根据园区总体规划,黄村新农村社区位于紫阳东区,设计面积121亩,预计建设住宅楼14座,约容纳居民500余户。

2010年,我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园区率先启动。目前,3#楼4楼业已封顶(含地下室),4#楼2楼也已经于2011年春节前封顶(含地下室)。两座住宅楼建成后建筑面积将达到9100m²,可容纳住户60户,预计最迟于2011年9月底完工,10月份可正式交房。

2010年虽然我村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但是也遇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圆通路征占住宅的农户上楼难。我村圆通路修建征占住宅的农户绝大多数由于认为居住小区楼房农作不便等种种原因,不愿进住住宅楼,要求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能够规划一些每座占地二分半的农家小院;二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筹资难。由于物价大幅上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种成本都有所增加,需要资金加大,对于筹资造成了一定困难;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我村新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为群众集资,基本都用于主体楼房的建设。而对于新农村社区的绿化、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目前仍没有可靠着落。2011年,我村村两委将积极寻求困难解决办法,在禹王路街道的指导和支持下继续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建设

3#楼、4#楼的同时,我村将于2011年3月底4月初开始1#楼及2#楼的建设。根据规划,1#楼、2#楼建成后,建筑面积约为9100m²,容纳住户约60户。

生态园区建设汇报 篇7

一、辽西生态恢复的路径选择

总结国际国内长期实践的成功经验,生态建设主要采取三大措施,即保护、自然恢复和人工治理,其中人工治理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快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需求的必然选择。在辽西生态建设中,辽宁省林业、水利、农业等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实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有机结合的生态建设工程,优化配置不同区域水、土、林、草,建立符合生产与生活需求的人工或半人工生态系统,以期实现生产、生活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 植被恢复工程

植被恢复是一个地区整体生态环境条件改善的基本标志。辽西地区植被恢复与建设是控制水土流失、拦蓄泥沙、保护上游生态工程、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平衡区域水分与抵御洪涝灾害的根本性措施。本项工程应在辽西各县广泛实施,但不同区域植被恢复需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

1. 植被恢复工程的总体目标。

生态效益是评价植被恢复的第一标准。植被建设与恢复的目标是通过植被覆盖率的提高,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和群众生活条件。植被恢复与建设的近期目标是以流域为单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植被覆盖度,控制土壤侵蚀。在森林草原带,退耕地通过4-6年自然恢复,群落总盖度可达0.7左右,基本能发挥控制土壤侵蚀的作用;在干草原带,退耕地植物群落恢复到生态功能发挥的时间至少在8年以上,需要人为措施促进恢复。植被恢复的远期目标是建设与当地土壤气候相适应、可以自我更新的森林、灌木或草地生态系统,实现群落稳定、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功能最大化。植被恢复是长期建设与维护的过程,人工促进措施及建设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促进群落正向演替,缩短恢复过程。各地应根据实际,由水利、林业、农业、环境等部门联合制定近期和中长期植被与生态恢复目标体系,实现植被整体恢复与局部快速恢复相结合。

2. 植被恢复工程的主要途径。

辽西地区虽然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干扰强烈,但植被恢复的环境条件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可因地因时采取不同的恢复与建设途径。

(1)遵循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和植被演替规律确定不同区域适宜的人工林草植被类型,以自然恢复为主,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促进恢复相结合的天然植被恢复方式,建设可持续利用的植被生态系统。

(2)建造人工林草植被,以乡土树、草种为优势种,合理应用外来种为伴生种,建设乔灌草复林层的水土保持人工林和人工草地,通过天然化培育,实现永续利用。

(3)建设水保与经济兼顾型复层经济生态林、经济生态草地,培育土壤结皮,实现水土保持功能和经济效益均衡发展。对较为重要的经济树种,如山杏、沙棘、柞树、大枣、大扁杏等适合经济生态兼用型的林木,应进行专业区划,以确保在适生范围内种植。

(4)除退耕还林还草外,可选择条件适宜的坡耕地,充分利用自然恢复潜力,实施退耕封禁或生态修复。退耕封禁措施是退耕后不再要求农户栽植林木或种草,严格封禁,减少人为干扰,促进植被向更复杂、更稳定的方向发展。退耕封禁适应范围为人均耕地多于0.2公顷的地区。对于部分环境严酷的地区,仅依靠天然恢复时间过于漫长,应采取生态修复与人工促进恢复相结合的措施。

3. 植被恢复工程的分区对策。

生态恢复技术主要集中在植物种的选择、植被结构配置和植物种植技术等。可在坡度较缓、水肥条件相对较好的退耕地上有计划种植一定比例经济林,但比重不宜过大。应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使其达到退耕应有的生态效益,而且也要符合农民的长远利益,因此退耕地植被建造是以生态公益性植被为主。广义上说,牧草亦是农作物,但退耕人工草地一般不宜再视为农地。另一方面,天然林禁伐后,林区也不能完全排斥速生丰产林、经济林、薪炭林等的发展,但毁林造林是不可取的。除保持水土外,能够提供燃料、木材等多种产品的植物及植被,可以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选用多用途的植物及建造混交林、林草间作植被或坡耕地带状植被比较有利。

(1)西北干旱风沙盐碱区、饶阳河上中游低山丘陵区和老哈河流域区北部地区,包括阜蒙、彰武两县和建平县北部地区,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植被恢复应以防止土壤沙化和风蚀为主要目标,发展水保林和农防林,同时可以发展用材林。水保林以油松(容器苗)、沙棘、五角槭、胡枝子混交林为主,用材林以杨树、沙棘混交林为主。从垂直方向看,应形成“山脚地带、平原河滩用材林层次”和“山中上腹水保乔灌林层次”。在造林措施上水保林不提倡大面积整地,应以人工辅助下种(或更新)和容器苗造林为主,辅以封山育林;用材林以植苗造林为主。在比例关系方面,水保林与用材林之比为4︰1,阳性灌木与乔木之比为3︰1。

(2)牤牛河西河流域山丘区、大凌河青龙河上游山区和老哈河流域区南部,包括朝阳、凌源、喀左、北票四县和阜新市郊区,以及建平县南部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植被恢复应以水保林为主,坡地可适当发展干果类经济林和用材林。水保林重点是灌木林,可适当混入乔木。油松纯林改造是这一地区的艰巨任务。油松纯林应带状混以山楂、蒙古栎、元宝槭、小叶锦鸡儿、沙棘等,提高郁闭度和林地覆盖度以增加土壤肥力和林分空气湿度。此类厚土层区和河滩地可适当发展用材林,从垂直结构上形成“边缘经济林层次”和“主体水保灌乔林层次”。水保林与经济林之比应大于4︰1,灌乔比也应大于4︰1。

(二)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本项工程适于在大凌河青龙河上游山区、老哈河流域区、牤牛河西河流域山丘区和饶阳河上中游低山丘陵区实施,包括朝阳、凌源、喀左、建平、北票、阜蒙六县和阜新市郊区。

1. 水土保持模式。

该地区控制水土流失的具体做法是控制塬面径流就地拦蓄,防止沟头侵蚀,塬面减少,又可在干旱时灌溉农田;在塬边线到封沟埂中种植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在田边路旁挖水窖,作为蓄水工程,以调节塬面旱涝不调状况;改变传统耕作制度,应用覆盖秸秆还田、喷施抑蒸剂等多种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农田生产力,使粮食产量持续高产稳产;保护林果牧用地,防止陡坡开垦,促进退耕还林还草,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见下图)。

水土保持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四项措施。

(1)修建水窑将塬面上的水积蓄起来,一是可以减少入沟水量,二是可进行灌溉或者铺设管道,直接将降水送到沟底排出。

(2)采取沟头设埂,埂内挖渠,将流进沟头的水通过水渠导入沟头蓄水池,也可以在沟埂附近种上草皮以增强沟头的抗冲能力。

(3)小于25°的山坡可以造一些梯田,较缓的可以做水平梯田,较陡的可以改造隔坡梯田;耕作时采取等高线耕作的方法,也可以进行林草措施治理,做水平沟,种植果树、薪炭林,或者种草。大于25°的山坡应该进行封禁处理。

(4)秸秆覆盖和少耕或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增大了地表粗糙度,也是一种很好的减少坡耕地侵蚀的方法;耕作中采用不同作物间作,由于其生长状况和收获时间不同,可增加年度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2. 小流域治理模式。

辽西众多小流域由于长期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必定是景观层次上的农林牧复合经营系统或嵌合体。因此,调整和改良景观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用地,可将小流域变成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生产的经济小区。实践表明,以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综合治理,是辽西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形式。

结合小流域水土流失、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特点,充分利用生态的自然恢复能力,以拦泥蓄水、发展灌溉农业为突破口,采取沟道建设坝系、开发坝地和中下游坡地、山脚发展台地节水灌溉、山腰退耕还林还草、山顶封育保护、支毛沟打谷坊、建沟头防护的综合治理模式,涵养水源,拦蓄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延长骨干坝寿命,满足台地灌溉用水,进而推动小流域种、养、加各业协调发展。由于地质、地貌等因素制约,区内水土流失的类型及程度各不相同,必须针对各自特征“辨证施治,对症下药”,采取“草上坡、树下沟、山顶草灌、沟谷林果、阳坡草、阴坡林”,建立科学防治体系。

(1)对15°以下缓坡地及河谷川台区,建设以粮食生产为主的防治体系,采取粮草轮作,增加农田覆盖度,延长覆被期。

(2)对15°至25°坡地,修成隔坡梯田,坡埂种草种树;25°以上坡耕地逐渐退耕种草种树,发展林果为主的经济林,形成坡面生物防护体系。

(3)对梁峁及沟坡营造以薪炭林为主的防护林,实行统一管理使用。

(4)建立沟道防护体系,在沟底种草种树,修筑护沟护坡工程,分散径流,控制沟头延伸。

(5)田间地埂,村庄道路,发展经济林或用材林。

3. 生态恢复模式。

生态恢复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人类作用,根据技术适当、经济可行和社会能够接受的原则,使受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重新获得健康,并有益于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生态系统重构或再生过程。

退化农业生态系统修复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封禁治理顺利进行的首选措施。针对辽西地区的特点及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该地区实施能源保护措施,畜牧业实行舍饲圈养、半舍饲圈养,同时进行能源结构调整,防止由于饲料和燃料缺乏而进行的毁林毁草活动。在此基础上,遵循植被生态演替发展规律,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规划,按照“生态适应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应用先进的造林技术,如良种壮苗技术、径流林业技术、A TP生根粉技术、抗旱保水剂和高效吸水剂技术等,提高植被的成活率,进行农业群落、混农林业群落等人工植物群落建设,坚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与合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相结合,发展生态经济复合型农业体系,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和充足的热量资源、纯净无污染的土壤资源,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结构的农林复合型生态农业。

(三) 土壤退化治理工程

本项工程适于在老哈河流域区、西北干旱风沙盐碱区和饶阳河上中游低山丘陵区部分地区实施,包括彰武县、建平县北部、阜蒙县西北部地区。

1. 防风固沙模式。

应用生态学原理,组合林草措施、农业技术耕作措施和水利措施,集成生态工程化的技术体系,有效制止科尔沁沙地南侵、防治土地沙漠化。

(1)林草措施。营造农田防护网、防沙林带是防止耕地沙化,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农田防护林可以增加农田表层细颗粒、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大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抗御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使土壤改良和精耕细作得以充分发挥增产作用。在北票、阜蒙和彰武三县与科尔沁沙地接壤的地方建设防护林带,其结构以紧密型为佳,即林带上下紧密,生长期中枝叶很稠,基本上不透风,是由乔木、亚乔木和灌木三层组成,借其密集枝叶截阻气流,减低风速,防止大面积流沙和风沙流侵入,保护农田免受沙害。在沙化耕地中,需要改变土地经营方式,不宜再进行粮食生产,退耕还林还草,采用林网保护下种植饲草及引进灌木恢复植被,控制沙化,逐步恢复土地的生产潜力。强度沙化地区农田防护林带间距应缩短,林带内灌木比例不小于50%。灌木除起防护作用外,还可提供饲料,用于发展畜牧业。林网之间的牧草以豆科植物为主,用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2)农业耕作措施。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覆盖耕作,通过增加地面覆盖来增强地表抗蚀力,主要包括保留作物残茬的留茬覆盖;秸秆粉碎铺地的秸秆覆盖;以及利用地膜覆盖地面的地膜覆盖等方法。覆盖耕作对保存耕层养分和细粒物质有重要作用,从而增加土壤的抗蚀能力。二是粮草结合耕作,采用粮草轮作、间作、套种、复种等形式种植豆科牧草,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的抗蚀力。有关粮草结合耕作的形式、周期可因地而宜。粮草结合方式有:轮作,一般采用“作物(2年)-草(1年)”3年轮作制或“作物(3年)-草(1年)”4年轮作制;套种,作物与牧草隔带种植,主要形式有“粮(玉米)-草”套种、“向日葵-草”套种、“粮(玉米)-豆(大豆)-草”套种。三是不同作物带状间作。在基本农田上,横对主风向,带状间隔种植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收获时留下高秆,在冬春风季类似立式沙障或灌木林带,有一定防蚀作用。

2. 防风林模式。

农田防风林可采用较高大的乔木组成林网,以营造通风结构和疏透结构的窄林带为好,充分发挥其连续防护农田的效应。通风结构林带上部树冠稠密,基本上不透风,而下部为裸露树干,通风情况良好,通常由3-5行多至10行的高大乔木所组成,林内或林带两侧无灌木。而疏透结构林带上下或多或少呈疏透状态,整个林墙上透光孔隙分布比较均匀,多为1-2行窄冠形乔木所组成,林带两侧亦无灌木或灌木稀疏。在林带配置上,鉴于辽西地区大风频繁,风沙活动强烈,以营造窄林带、小网格的护田林网为好。一般说来,主林带间距200-300米,副林带500-600米,即每一网格内的条田面积为10-18公顷,严重沙化地区间距可适当缩小。防护林带应与主风向垂直,如某地主风向为南风偏西,主林带应为西北—东南走向。但如受耕作习惯或其他生态因子的制约,主林带与主风向可有一定夹角,一般不小于45°。在护田林网的树种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乔、灌木树种特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树种。除做到适地适树外,还需要考虑其寿命和稳定性,以期护田林网早日发挥其防护作用。

3. 盐碱治理模式。

土地盐碱化治理必须走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道路。首先是治理对象的综合,即将旱涝盐碱瘦作为一个统一系统,统筹考虑,综合治理,不能相互割裂。其次是治理方法上的综合,即根据不同条件,将水利工程措施,如灌溉、排水、冲洗、放淤等,与农业技术措施,如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平整土地、耕作、轮作、地膜覆盖、种植耐盐作物及绿肥、牧草、植树造林等,以及水盐养分的监测预报和管理结合起来。

二、打造辽西生态恢复区的政策建议

生态建设是综合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过程,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十二五”时期,辽西生态恢复区建设既要巩固来之不易的现有成果,更需不断开创崭新局面,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政策,协调相关运行机制,确保生态建设深入持久开展。

(一)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不懈着力经济建设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生态建设的内生动力和根本保障。辽西生态恢复区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立足于百姓生活加快改善。

1. 围绕“三年翻番”目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辽西“十一五”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既包含着国家和省里的积极帮助与扶持,同时也得益于该区域各县财政实力的迅速增强。生态建设离不开县级财力的大量投入,县域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决定了生态恢复区建设的成败与成效。目前的问题是,该区域的县域经济发展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对矿产资源的依赖,部分县财政持续快速增长存在隐忧。最近几年,各县在产业提升和拓展方面取得较好成效。阜新市基本确立液压、皮革、氟化工、林产品加工、铸造等产业集群,朝阳市确立新能源电器、有色金属、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形势可喜,应尽最大努力,坚持不懈抓下去,尽快培育新型主导产业,稳步实现县域经济第二个“三年倍增”目标,做大经济总量,做实县级财政。

2. 发展设施农业,坚持保护地建设目标不动摇。

辽西地区属大陆型季风气候,温差大,积温高,日照长,光能资源丰富,光质优良,但降水不足,干旱频发,制约气候资源潜力的发挥。近年来,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取得显著成效,使得这一地区具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基础条件。全省已经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进朝阳100万亩大棚建设投入大量资金,要求今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巩固现有成果,防止面积萎缩,优化种植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效益,确保农民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获得稳定高效的增收渠道。

3. 继续实行相关补助政策,加快推进畜牧小区建设。

辽西地区要实现生态与生产双赢目标,契机是退耕还林还草,突破口是建立能兼顾生态生产协调发展的支柱产业。一个支柱产业要达到生态和生产的有效,其生产属性及过程必须适应于生态地理背景,这是保证系统优化和功能持续性的基本前提。从地形地貌、水热分布及自然植被特征的角度分析,以农为主的产业发展,与该区域的生态地理背景存在一定矛盾,而以草食畜牧业为主农林牧综合发展,可以减轻对土地的压力,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生产有效性。畜牧小区的生产方式与传统放养相比,不仅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效率,便于集中管理,也减轻了对环境的破坏。辽宁省自2008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对畜牧小区建设给予一定数额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促进了畜牧小区快速发展。出于多种原因,该项政策自2011年起范围有所缩小,对于发展畜牧小区的数量也有所控制。目前,辽西地区正处于生态恢复的关键期,封山育林的成效仍不稳固。因此,应加大对这一地区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保证标准质量前提下,继续实行以往优惠政策,为辽西生态恢复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助力加油。

4. 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力培育重点龙头企业。

辽西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天然优势,荞麦、小米等特色杂粮以及杏、大枣等特色水果在这一地区的生长条件得天独厚。多年以来,结合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在山地种植沙棘子、大扁杏等经济林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此类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加工水平低,精深加工企业几乎空白,对于扩大生产规模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拉动作用极不显著。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招商力度,加大对此类项目研发的投入,力争在一定时期内,建立起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 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县级政府统筹作用

从现有体制和经验看,生态建设要以县为单位制定统一规划。县是我国各项政策落实和行政管理最有效、活跃的基本单元。就生态建设而言,以县为单元的规划最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具有综合、协调和易于实施的特点,是行业或部门规划难以比拟和替代的。辽西生态恢复区建设,必须明确县级政府在规划与实施中的责任和地位,以保证因区施策,提高效率,有效解决目前生态建设中重复投资、质量不高、效益较低、管理交叉等诸多问题和矛盾。

1. 项目整合,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实施。

生态建设项目牵涉到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等多个部门。目前,各职能部门在每年申报项目时,侧重点容易局限在本部门,缺乏整体和长远的通盘考虑。为切实解决生态建设项目分散实施,效益不突出等问题,在项目设立之初就应坚持科学规划论证,统一组织实施,在时间进展上有序衔接,在项目规模上相互匹配,各部门协作配合,按照总体规划各负其责,全面落实项目建设任务,形成一条完整连贯的项目链,凸现项目整合实施的巨大效益。在整合计划上,各部门应立足自身职能,提早制定申报项目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再由相关领导小组会审,分类分项进行项目筛选、归并和整合。对于多个项目在同一区域建设的管理,应采取“一个部门牵头、一套建设方案、多个责任单位、通力协作建设”的办法,落实工作责任,促进有序建设。对项目整合形成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建设招投标制、项目建设监理制,切实提高建设质量。在不改变项目性质的前提下,对不同来源的项目,按照突出重点,集中突破的原则,向重点部位倾斜。

2. 资金整合,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

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条块分割”问题长久困扰着各项事业发展,对于生态建设这样涉及部门较多、综合协调复杂的工作更是如此。对于这种矛盾的解决,县乡政府无能为力。省政府应早下决心,加快各类专项资金整合,逐步削减各部门专项,加大对县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为县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目前条件下,也可采取过渡性措施,对于涉及生态建设的各类专项资金,坚持统一规划、明确分工、统筹安排,按照项目资金性质不变、投资方向不变、管理部门不变、管理程序不变、管理办法不变的“五不变”原则,对土地整理、造林绿化、水保工程等生态恢复相关项目资金进行有机整合,集中打捆拔付至县,在县政府按照规划安排统一协调下,各部门各负其责加以落实,以解决生态建设项目资金多头申报、多头管理、使用分散、优势不集中、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三) 建立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辽西生态恢复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既要注重标本兼治,搞好综合整治,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1. 建立持续投入机制。

生态建设不仅资金需求巨大,而且需要长期投入。一方面,生态恢复本身就是十分复杂与漫长的过程,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等作为必要手段加以采用之后,仍需长时间的自然恢复过程,才能达到生态环境改善。另一方面,生态建设工程具有较强的反复性,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经常会对以往的建设成果造成严重损害,栽植多年的树木因旱枯干,水土保持工程因洪水而毁坏,都需要不断进行补充建设。因此,必须树立生态建设持久观,并在投入方面建立稳固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实现持续投入,保证辽西生态恢复区建设深入持久,力争早见成效。

2. 建立和完善管护机制。

除自然灾害外,对生态建设项目缺乏管护、管护不当甚至直接破坏,都是造成生态建设易于反复的直接因素。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封山禁牧仍然禁而不止,部分农民对此项政策不理解,思想上存在抵触情绪;县乡政府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对于封禁区域界定不清,对于部分农民的违禁行为处置不力,客观上形成一种容忍和迁就的不利局面。二是水利工程及设施缺乏管护主体,责任不明,一些水利设施任由破坏却无人干涉,灌溉设备及配套管线等缺乏保养与维护,使一些本应多年重复使用的设备却需年年更换或补充,造成大量浪费。对于上述两个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对于封山禁牧问题,应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继续鼓励农民对家畜实行舍饲圈养,推动畜牧小区建设。同时,划定封山禁牧区域,设立明显标志,或直接采用网栅进行圈隔,阻止人畜进入。对于水利设施的管护,可参照农村设立护林员的办法,成立管护队伍,指派专人负责,分区划片,减少对各项设施和设备的损害。

(四) 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本

投入是生态建设的关键因素,而生态建设所需投资巨大和各级财政投资能力有限的矛盾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思路,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生态建设。

1. 完善现有补助政策。

对于农民进行生态建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必要补偿,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补偿标准的制定,应当符合当地实际,做到科学合理。目前辽西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补贴标准为160元/亩,这是根据2003年和2004年粮食价格确定的,现在已经远远低于农民种粮收益。国家对种粮农民进行直补后,农民退耕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对于公益林抚育的补助政策,目前国有公益林的补助标准是5元/亩,集体公益林补助标准平均在3.5元/亩,无法满足抚育、防火、防治病虫害等管护需要,应及时进行调整,保护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广泛吸纳社会资本。

一些地方通过具体政策引导,吸纳农民、企业等社会资本进行生态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值得推广。

(1)在继续推行荒山荒坡承包制度的同时,对农民承包的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植树种草后,由当地农业和林业主管部门进行核实登记,并由当地政府发放林草权属证书,对承包或购买“四荒地”使用权的要限期治理,对没有能力治理或不治者要收回承包权。

(2)引入股份合作机制,组建生态建设经营实体。挖掘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劳动积累入股的方式作为替代资本(以劳代资)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同时,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农机户以农机服务入股、集体以土地所有权和苗圃种子投入入股,国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共同组建生态建设开发经营实体,从事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3)引入现代企业运作方式,优化生态建设资金的使用,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确保投资者对小流域治理增加的土地享有使用权和支配权。

(4)对生态建设成果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对社会各界投资建设生态环境的治理成果,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经营者转让这些成果时,政府应当建立保护性的收购政策。

(5)保护承包大户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建设期后,要有足够的维护经费和具体管理措施。承包农户和企业在短期治理时间(3年-5年)内很难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就是较长的时间(5年-10年)内也很少有比较突出的经济效益。对此,政府制定长期规划,对流域治理、植被恢复、坝系建设等项目,按建设期与维持期,分期拨款,确保重点、长期治理的经费需求。地方政府在拍卖“四荒”经营权时,对农户与企业承包治理流域等行为予以鼓励,并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原则上按照同等生境条件下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和退耕封禁等补偿标准执行,并对表现突出的承包大户给予适当奖励。

(五) 加强生态建设的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

应加快辽西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技术开发,设立专项研究经费,加大投入,重点支持与生态建设领域相关的科研项目。整合科研力量,鼓励农、林、水、土和经济等多学科联合,集中攻关,研究更为经济的工程措施,更为科学的治理模式,解决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中重大技术理论问题。在植被恢复建设上,要采用最新技术与理论,为当地植被恢复工作服务。当前应重点吸收森林近自然经营、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分类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理论。同时,不同地区要针对本地植被恢复的特殊性,开展攻关研究,解决关键科技问题,使植被效益最大化。要加快推进生态恢复建设的科研成果转化,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建设效益。强化科学实验示范基地建设,探索研究成果转化为生态恢复的运作模式,实现科研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双赢。在各类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经费中,至少要有5%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定期公布监测情况。建立与遥感解译相结合的地面生态环境监测站,采用先进的生态恢复区环境监测方法与指标体系,形成省级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监测体系。

摘要:辽西地区生态建设攻坚战已经开展近两年时间,成效卓著。在这一特定背景下,从区域生态恢复角度出发,分析考察辽西地区生态演化,通过有机结合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土壤退化治理三大工程,林业、水利、农业等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实施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优化配置不同区域水、土、林、草资源,建立符合生产与生活需求的人工或半人工生态系统,实现生产、生活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长春生态涵养区村镇规划策略探索 篇8

关键词:生态涵养区;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路径;生态城镇化

1.研究區综述

长春市生态涵养区指长春市东南部大黑山脉区域,包括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石头口门水库水源涵养区、新立城水库水源涵养区及大黑山脉腹地范围其他自然资源在内的生态涵养区。大黑山脉横贯吉林省中部,是长白山余脉,植被丰富,覆盖茂密的树林,是长春市以及吉林省中部地区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源和能量源,也是该区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基因库与能量库,有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水系分布及水资源特点可以看出,长春市的水源主要来自于松花江流域,主要水源地也分布在大黑山脉沿线,因此,对大黑山脉及其南及东南部水体环境进行保护,既是对长春市水资源安全进行保证的重要战略。

2.生态涵养区村镇发展现状分析

涵养区内含新立湖镇、劝农山镇等小城镇及所辖多个乡村,随着乡镇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整个涵养区呈现人工化斑块侵蚀自然斑块的趋势,涵养区作为长春城区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的生态功能面临挑战。村镇产业主要包括林业、农业、少量工业及休闲旅游业。耕地以分散的自留地为主。近年来涵养区民俗旅游、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形式休闲游发展迅速。度假村、采摘园、农家乐等类型用地不断扩张,造成对森林植被的侵蚀与分割。但是,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属于粗放式扩张的阶段,在旅游服务产品的特色、服务水平、卫生标准、营销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亟待提高。旅游用地及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垃圾、废水等对环境的破坏在加重,所以需要对环境容量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政策对环境进行保护。

3.基于“生态观”的涵养区村镇新型城镇化模式选择

3.1生态城镇化模式

涵养区村镇作为区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功能。长期以来,乡村建设用地低效蔓延导致生态空间破碎化,“低、小、散”的乡村工业污染严重,极大地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加剧了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恶化。“十三五”期间,涵养区村镇规划需本着“集约发展”的理念,通过划定村镇各类功能性空间,严格控制村镇建设规模,推动村镇用地的高效与集约利用;本着“区域融合”的理念,加强村镇生态系统与周边生态功能板块的联系,融入区域生态网络的大格局中;本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引导循环型工业、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等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构建村镇生态产业体系;本着“低碳生活”的理念,完善乡村沼气工程、污水净化系统的建设,通过建设“乡村文化绿道”,将村镇整合进区域休闲网络,整合配置城乡公交网和村镇公共设施。

3.2特色旅游新型城镇模式——基于产业主导的模式

涵养区村镇区位条件优越,位于大城市近郊,城镇化道路选择可以大城市为中心建设旅游新型城镇。涵养区村镇通过建设长春市近郊旅游休闲区,打造成旅游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形成旅游城镇发展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小镇的中心思想是要有独具的特色,就是将现有的城镇转化成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要注重融入民族风情的元素。长春市乡村旅游发展应克服目前景区点状分散经营的缺陷,扩大单一景区的发展规模与运营项目,形成以核心景区为支撑的乡村旅游集聚区,或者多景区联动集群发展,逐步实现由“点状经营”向“区域发展”的升级,形成区域性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和大品牌共享,这样既有利于强化景区品牌,同时可以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产业联动融合,形成具有区域性支撑和引领效应的“大品牌”、“大景区”。特色旅游城镇的发展模式,不单单是简单的旅游,还要有一定的基础性产业支撑。形成特色旅游城镇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使新型城镇化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4.基于“生态观”的涵养区村镇规划策略

4.1优先进行涵养区生态系统规划

以生态保护为区域发展的前提,对涵养区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涵养区作为长春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主要任务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山体、森林、湖泊、湿地、农田、林网、人工绿地等自然斑块进行有效保护,尤其对花卉基地、风景名胜区、休闲公园等绿色斑块进行保护。提高生态绿地系统多样性,使不同类型绿色生态斑快形成生态涵养区综合生态系统。加强对涵养区自然保护区、交通道路、江河岸线、森林公园、大中型水库、水土流失易发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处于特殊生态区域背景下的涵养区应以大面积生态基质为载体,让城镇、乡村、建筑等人工斑块镶嵌其中,形成在自然生态基质中镶嵌活动空间的用地布局。

4.2生态理论与方法在村镇规划不同阶段的结合

在正确认识人与生物、自然、环境等关系的生态观基础上,对城乡空间生态和谐的未来状态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保持该趋势发展的空间建设措施和对策,包括生态效率、生态活力和生态稳定等三大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的确立是对城乡生态系统辨识和规划途径初步确定的过程。

规划编制程序包括:生态调查、生态评价、生态反馈、生态补偿、生态分区、结合生态工程的规划等,试图将各种生态因素和循序渐进的规划方法加以实现或趋近规划目标。

上一篇:ss4b电力机车试题下一篇:不给陌生人开门小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