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推荐8篇)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 篇1

1、某高瓦斯矿井,在临时施工项目中,因事前无计划、无措施、无检查,工程开工未及时检查瓦斯及风量,瓦斯已高达3.0%,但未停止作业,领导盲目指示瓦斯超限作业,导致在用铁镐刨岩石柱窝时,崩出火星引起瓦斯爆炸。

2、某矿采煤工作面采用不合理串联通风,瓦斯浓度达7%时仍进行作业,由于通讯用的电话不防爆,铜线裸露在外,在使用中产生火花,引爆瓦斯。

3、某矿矿井停风造成瓦斯积聚,当巷道瓦斯已达10%左右时,工人还冒险进入巷内,瓦斯员未在局部通风机附近检查瓦斯,盲目开启局部通风机(井下未断电),以致开关短路冒出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4、某矿局部通风机发生循环风,且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达30m远,造成工作面大量瓦斯积聚,放炮前不检查瓦斯,违章装药放炮引发瓦斯爆炸。

5、某矿局部通风机管理混乱,安装位置不当,巷道贯通时,未检查停掘巷道内瓦斯浓度,对巷道积存瓦斯未进行处理;工人违章作业,用电钻线代替放炮母线,带电拆接线头,引起瓦斯爆炸。

6、某高瓦斯矿井按低瓦斯矿井管理,风筒严重漏风导致瓦斯积聚,在发现风筒破口处理时,未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就随意停止风机运转更换风筒,使工作面无风作业,瓦斯浓度急剧上升,此时,由于某工人矿灯接触不良,电瓶电缆线接头漏电,导致发生明火,引起瓦斯爆炸。

7、某矿井下因随意改变巷道风流方向,使施工地点由原来的无瓦斯进风巷道变为有瓦斯的回风巷道,使密闭墙中的瓦斯溢出,造成巷道内瓦斯超限,工人在井下拆灯引发瓦斯爆炸。

8、某矿通风设施管理混乱,作业人员运料时,将工作面回风巷道两道风门全部敞开,造成风流短路,下部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瓦斯积聚,煤电钻引线盒4个螺丝全部丢失,用2个木楔钉上,违章作业,打眼过程中,煤电钻产生火花引爆瓦斯。

9、某矿回采准备巷道掘进遇断层后退回60m掘切眼,风筒断开形成60m的盲巷,积聚大量瓦斯,工人常把风筒改向,风流射入瓦斯积聚的盲巷,瓦斯被吹出,造成风流中瓦斯超限,煤电钻电缆“鸡爪子”接头跑火引起瓦斯爆炸,爆炸震起煤尘,又引起煤尘爆炸。

10、某矿掘进工作面串联4个工作面回风,且局部通风机产生循环风,风筒距工作面约11.6m,造成瓦斯积聚,放炮员用电插销放炮产生火花,发生局部瓦斯爆炸。

11、某矿因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当,使煤仓涌出瓦斯吸入通风机后,吹入准备巷道,巷道内7名维修工人钉钉子和用撬棍撬石头,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12、某矿井下因擅自调整通风系统,造成瓦斯积聚,不防爆绞车启动时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燃烧,随即发生爆炸。

13、某矿因局部通风机循环风,造成瓦斯积聚,煤电钻接线盒失爆,产生明火引起瓦斯爆炸。

14、某矿掘进巷道贯通时,未提前排放旧巷内的瓦斯保持正常通风,在距旧巷1.5m时还放炮,导致与旧巷贯通,贯通后旧巷内大量瓦斯涌出,顺风流进入机电硐室,因电缆漏电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15、某矿某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运达12小时,导致瓦斯积聚,电缆防爆状态不好,接触不良,停风后未执行断电,电工在盲巷操作电气设备时产生电弧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16、某矿通风设施管理不严,为运送设备、行人方便,擅自拆除进回风大巷联络贯之间密闭墙,使新鲜风直接进入回风巷,采煤工作面形成无风区,造成瓦斯积聚,启动皮带时产生火花造成瓦斯爆炸。

17、某矿掘进上山头地质条件变化,后退17m开掘绕巷,风筒也随之断开,停止上山头供风,造成瓦斯积聚,在重开帮处两次放炮,煤层瓦斯涌出,致使开帮处瓦斯达到爆炸浓度,放炮时,炸药燃烧,引起瓦斯爆炸。

18、某矿煤仓是独头巷,靠钻孔通风,由于钻孔堵塞,造成瓦斯积聚,附近一部小绞车闸皮用44个铁钉固定,其中一个铁钉突出闸皮3mm,宽2.5mm,与闸轮摩擦严重,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19、某矿盲巷未进行永久密闭,而只是做了一道临时密闭,瓦斯从密闭墙四周渗透出来,在其附近施工时,工人未检查瓦斯,用明火试验放炮母线是否导通,引起瓦斯爆炸。

20、某矿矿井停电,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7小时之久,造成井下各地点瓦斯积聚,在恢复通风排放瓦斯之前,强行送电排水,信号线相间短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21、某矿掘进工作面与回采工作面串联通风,因上部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风11小时,恢复运转后,未严格制定和执行排瓦斯措施,工人擅自开动局部通风

22、某矿因某段巷道风速低,导致该巷道冒顶区顶板瓦斯积聚,由于电缆接线盒失爆,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23、某矿因井下违章排放瓦斯,瓦斯流经通道上未断电撤人,煤电钻电缆接头打火引起瓦斯爆炸。

24、某矿掘进面遇特殊地质构造带,瓦斯涌出增大,局扇供风不能满足稀释瓦斯需求,形成瓦斯积聚,工人违章打开矿灯换灯泡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25、某矿主要通风机无计划停风,未能及时恢复供风,造成井下瓦斯积聚,由于巷壁矸石片帮压倒支架,架上电缆受拉与电缆连接的接线盒砸在轨道上,产生撞击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26、某矿采煤工作面盲巷封闭墙处,用压风处理积聚瓦斯时,静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27、某矿巷道贯通后,未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造成风流短路,巷道处于微风状态,瓦斯大量积聚;工作面反拉小绞车时,车皮刮住电缆,使负荷线从小绞车电机接线盒内抽出,引起电弧火花,发生瓦斯爆炸。

28、某矿矿井停电,掘进工作面瓦斯积聚,恢复供风后,随即向工作面电钻送电,由于电缆破损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29、某矿掘进工作面排放瓦斯未完全时,工人即进入独头巷作业,在调整输送机过程中,由于金属撞击火花,引发瓦斯爆炸。

30、某矿局部通风系统不合理,局部通风机产生循环风,造成工作面瓦斯积聚,又违章爆破,爆破母线短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31、某矿盲巷停风瓦斯积聚,发生瓦斯爆炸,后经调查推测,主要原因可能是:①轨道未断开,杂散电流从轨道冲击中产生电火花;②吊风筒铅丝来回摆动与坚硬物撞击,产生机械火花;③顶板硬砂岩冒落或腿棚脱落撞击轨道产生机械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32、某矿采面结束后封闭不及时,通风系统上形成角联通风,导致瓦斯积聚,电工带电处理电缆接头,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33、某矿巷道积存瓦斯未处理,擅自安排人员作业,由于更换棚子时,顶板落石将电钻电缆砸断冒火,引起瓦斯爆炸。

34、某矿施工大巷穿过断层时,由于采取措施不力,造成顶板冒落形成瓦斯积聚,又未处理,由于在冒空处勾垛人员矿灯失爆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35、某矿某工作面溜煤眼堵塞,于是便在下部爆破捅煤,引爆溜煤眼内的积聚瓦斯,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36、某矿某掘进工作面因爆破震断风筒,导致炮后瓦斯浓度上升时,又遇炸药质量差产生爆燃和缓爆产生的火花,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37、某矿某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和上隅角瓦斯积聚,顶板岩石垮落冲击采空区内丢弃的金属材料而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38、某矿由于井下涌水突然增大,积水升高堵塞了回风巷道断面,造成了井下多处地点瓦斯积聚,由于排水时电缆失爆产生火花引起了瓦斯爆炸。

39、某矿因工作面部分炮眼内封泥充填不足,也未用水炮泥,造成放炮拉筒窜火,引爆了炮后积聚瓦斯,造成瓦斯爆炸。

40、某矿回采工作面采用上下两段分段作业,使用两台发爆器同时发爆,下段放炮后,爆破落煤涌出的大量瓦斯,随风流排至上段工作面放炮地点,而上段放炮时打筒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41、某矿某采煤工作面瓦斯员违反“一炮三检”制度,造成瓦斯漏检,同时放炮员也未检查瓦斯违章放炮,引起瓦斯爆炸。

42、某矿使用一台局部通风机向多头供风,导致其中一个掘进工作面风量不足,瓦斯积聚,由于工人矿灯失爆引起瓦斯爆炸。

43、某矿停掘巷道内,拆运耙斗机时撞倒棚子,使风筒断开,造成内部巷道内瓦斯积聚,机电工又擅自进入瓦斯积聚区拆绞车开关,带电作业,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44、某基建矿井主副井联络巷垮塌,堵塞了风流,两井变为独眼井,导致井下局部通风机变为循环风,瓦斯大量积聚,由于电气短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45、某矿检修电气设备与排放瓦斯同时进行,检修产生电火花与高浓瓦斯相遇,引起瓦斯爆炸。

46、某矿掘进工作面遇地质构造带,揭穿煤层时,裂隙内突然涌出大量瓦斯,由于供风不足以稀释瓦斯,造成瓦斯积聚,又因失爆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47、某矿采煤工作面割煤时瓦斯喷出,发生瓦斯爆炸。后经调查推测,火源可能是:①机组割顶打火;②顶板岩石垮落碰击滚筒冒火;③瓦检仪器放电冒火。

48、某矿一台局部通风机向两处供风,风筒末端吊挂太低,工作面往下攉煤时挤压住风筒,使工作面风量更加降低,导致爆破后瓦斯不能迅速有效排除,形成积聚达到爆炸界限,再次爆破作业时导致瓦斯爆炸事故发生。

49、某矿排放瓦斯时未执行《规程》规定,致使排放的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爆炸界限,瓦斯员使用瓦斯检定器在此处操作检查瓦斯时,瓦斯检定器开关接触点产生火花,造成瓦斯爆炸。

50、某矿两个掘进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由于被串局部通风机大于上风侧局部通风机风压,巷道形成循环风,导致巷道内瓦斯严重超限,因被串风机供电线路鸡爪子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51、某矿因矿井采掘失调,使用大串联通风,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局部断面小,通风阻力大,造成工作面风量不足,导致瓦斯积聚,工人带电检修引起瓦斯爆炸。

52、某矿某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只安设有一道调节风门,因采煤面温度低而故意将风门敞开,造成风流短路,加上风压变化,使上隅角采空区积存高浓瓦斯泄入巷道,电钻电源未停电,被矿车拉断,接头处短路产生火花引发瓦斯爆炸。

53、某矿掘进上山与采空区打通,瓦斯严重超限,排放瓦斯未制定安全措施,不停电不撤人,由于某工人矿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 篇2

煤矿生产受顶板、瓦斯、煤尘、水和火等五大灾害的威胁, 事故发生频率比其他行业高, 而瓦斯爆炸事故又是我国煤矿生产的头号大敌。据劳动部统计, 1990—1994年我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恶性事故283起, 死亡5 379人。其中瓦斯爆炸事故190起, 死亡3 605人, 分别占总起数和总人数的67.13%和67.02%, 因此, 控制瓦斯爆炸事故刻不容缓。

如何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严格执法和管理、强化对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加大对现场安全检查的力度和频率等传统措施也不失为抓安全的有效方法。但从危险源抓起, 对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作出评价, 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

1 系统设计

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 导致事故的基本因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即人为的原因、物的原因和环境的原因。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 应当对这三方面进行危险性分析和评价。

危险性评价的方法很多, 按照K.J.格雷厄姆 (Kcnnefh.j.Graham) 和G.F.金尼 (Gibere.F.Kinney)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理论, 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

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Likelihood) 。L与事故发生的概率相关联, 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为实际不可能、极不可能、可以设想但非常不可能、完全意外极少可能、不经常但可能、相当可能和完全会被预料到等7种情况给予不同可能性分数。

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 (Exposure) 。危险因素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久, 人员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大, 相应的危险性就越大。

3) 事故严重度C (Consequences) 。事故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的严重程度范围广, 包括轻伤到死亡。

作业条件危险性D定义为以上3个因素分数值的乘积, 即:

D=LEC

在此, 仅对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中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

通过对造成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和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提出瓦斯爆炸事故危险因素分类, 按照事故机理推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运用专家系统的方法, 建立瓦斯爆炸事故可能性评价系统, 其结构如图1所示。

2 瓦斯爆炸危险性因素分类

从瓦斯爆炸的发生机理及其参数指标可知, 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是瓦斯积聚超限且浓度达到5%~16%, 空气中氧含量大于12%, 引燃引爆大于甲烷最小点燃温度为650~750 ℃。在一般矿井条件下, 氧浓度是满足的, 只要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和引燃引爆热源2个基本因素同时具备, 就有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可能性。

2.1 瓦斯积聚超限的主要因素

通过系统分析可知, 造成煤矿井下瓦斯积聚超限的多发地点为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老空区等, 造成瓦斯积聚超限的可能因素有以下32种, 分别记为M1, M2, …, M32, 见表1。

2.2 引燃引爆火源的主要因素

通过系统分析可知, 煤矿井下可能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主要有20种, 分别记为F1, F2, …, F20, 见表2。

3 瓦斯爆炸致因严重程度

各种危险因素因时间、地点和工作范围的不同, 其严重程度有强弱之分。为了准确描述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将瓦斯浓度和火源这两种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分别定为严重、中等和一般。

3.1 瓦斯积聚严重程度

煤矿井下瓦斯在不同浓度下危险程度是不同的,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其管理方法上是不同的, 瓦斯浓度低于1%是安全状况, 高于1%时必须采取措施, 予以处理, 见表3。

3.2 火源严重程度

因为瓦斯的引燃温度为650~750 ℃, 最小点燃能量为0.28 mJ, 所以明火、煤炭自燃、电气火花、赤热的金属表面、吸烟、撞击火花、摩擦火花甚至静电产生的火花等煤矿井下所能遇到的绝大多数火源都足以引燃引爆瓦斯。所以考察火源严重程度主要是看该火源在危险的瓦斯环境下暴露的频率, 见表4。

4 瓦斯爆炸事故逻辑推理模型

根据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条件, 在有足够氧气的井下作业环境中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且遇到火源即可发生爆炸。因此, 在氧气充足的井下作业条件下, 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逻辑推理模型为瓦斯积聚并达到爆炸浓度与火源同时存在, 即:

{M1∪M2∪…∪M32}∩{F1∪F2∪…∪F20}→B

式中:“∪”表示事件之和, 即M1, M2, …, M32中最少有一个发生, 也就是说32种情况中至少有一种瓦斯超限情况发生;“∩”表示事件之积, 表示两事件同时发生, 也就是说32种瓦斯积聚超限的情况至少有一种情况发生, 同时20种火源中至少存在一种火源;B为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和事故推理模型, 按照系统分类方法约定, 由瓦斯积聚和火源存在严重程度推理的结果模式有6种, 相应将其可能性程度分为6级, 见表5。

5 设计程序

该评价所进行的分析推理过程和综合评判工作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输入瓦斯爆炸危险因素及严重程度后, 计算机能够快速地进行逻辑推理和爆炸可能性评判, 评价结果可作为矿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采取措施的依据。其程序设计结构见图2。

上述确定的瓦斯爆炸危险因素及其严重程度采用定性分类, 因而在逻辑推理和评判灾害事故危险性时均采用了逻辑代数方法。对部分危险因素的定量分类方法以及逻辑推理分析中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匹配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6 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措施

1) 对于评价结果为爆炸可能性较小时, 应继续严格管理, 切不可麻痹大意;

2) 对于评价结果为爆炸可能性较小时, 要加强通风, 使瓦斯浓度降到安全范围内;

3) 对于评价结果为爆炸可能性中等时, 应采取通风措施, 降低瓦斯浓度, 严格控制火源;

4) 对于评价结果为爆炸可能性较大时, 停止一切工作, 排放瓦斯, 严格控制火源;

5) 对于评价结果为爆炸可能性很大时, 停止一切工作, 撤出人员, 研究和采取紧急对策;

6) 对于评价结果为爆炸可能性极大时, 应停止一切工作, 撤出井下所有人员, 切断电源, 全矿处于紧急状态, 立即通知救护队和医疗人员做好抢险救灾准备。

7 结语

1) 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根据事故树求顶上事件的逻辑推理方法和瓦斯爆炸的发生机理, 依照系统分析所确定的各种危险因素及严重程度, 建立了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可能性评价系统。

2) 该系统把现场收集到的通风瓦斯和火源信息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逻辑推理和综合判断, 对瓦斯爆炸事故可能性严重程度进行辅助决策, 计算机软件可操作性强, 为预测预防瓦斯爆炸事故和进行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3) 根据评价结果的不同,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是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前提。

4) 只有技术措施与有效的管理手段相结合,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对煤矿井下作业场所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致因和严重程度进行系统分析, 提出瓦斯爆炸事故致因因子及爆炸模型, 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手段, 对煤矿井下瓦斯爆炸可能性作出评价。

防止煤矿瓦斯爆炸的通风系统措施 篇3

【关键词】防止瓦斯爆炸;通风系统;具体措施

1.煤矿瓦斯特性及爆炸的危害

瓦斯是煤矿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中甲烷占的比例最大,因此通常所说的瓦斯也就是指甲烷(CH4)。当瓦斯浓度在5.3~16%的区间内时,遇火容易发生爆炸。但新的研究发现,当瓦斯中含有其它的可燃气体或粉尘时,其爆炸下限会降低,甚至浓度在3%左右就会发生爆炸。为了确保有充足的富裕系数,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正常生产过程中瓦斯浓度不得高于1%。瓦斯始终是影响和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对2000-2009年的煤矿事故分析,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占到了煤矿事故死亡总量的36.4%。瓦斯灾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爆炸、突出、窒息和燃烧,其中以瓦斯爆炸为主。瓦斯爆炸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浓度达到爆炸界限,火源,足够的氧气。一旦具备上述条件,就会发生爆炸,其间形成强大爆炸冲击波,对人造成直接伤害,同时还可能破坏通风、运输系统导致矿井瘫痪;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火焰造成人员烧伤,并可能引起矿井火灾;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会使人在短时间内中毒死亡,同时还可以扬起煤尘而参与爆炸,形成更惨重的事故。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发生24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煤矿特别重大事故,其中22起是瓦斯事故或有瓦斯参与的事故。如1960年5月9日,山西省大同老白洞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煤层爆炸事故,造成684人死亡,场面惨不忍睹。

2.防止煤矿瓦斯爆炸的通风系统具体措施

为防止瓦斯积聚,一方面需通过各种手段强化瓦斯抽采,将高浓度瓦斯通过瓦斯抽放管路排放到井上,避免瓦斯在井下和空气混合,而导致瓦斯超限;另一方面,为避免未经抽放的部分瓦斯在采掘过程中涌入到井下采掘空间,矿井一般采取强化通风措施,确保瓦斯浓度控制在1%以下。通风是治理瓦斯的最重要方法,为此要确保通风设施完好,确保风机正常运转,两道风门要随手关闭,也不可同时打开,确保用风地点风量充足。防止瓦斯积聚合理可靠的通风系统是防止瓦斯事故和控制灾害扩大的重要措施,瓦斯防治工程与采掘工程,必须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风路畅通,每个掘进工作面必须有合理的进风和回风路线,避免形成串联通风。具体措施如下:

(1)煤矿的开采过程中,保证通风的不间段是十分重要的,通风必须做到不间断的运做,才可以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所以对风机的要求十分高,为了防止其他设备的问题影响到电路,从而进一步影响到风机的正常运行,所以对风机必须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同时风筒需要经常的移接、修补;风机需要定期注油、清洗、换轴承,开关、电缆、变压器也需要维修管理。因此必须再配置一套变压器、电缆、开关、风筒。即双电源、双风机、双风筒,一套工作,一套检修。另外,有了冗余的设备,还应该做到设备之间的转换能过迅速做到,当一台设备由于问题停止运行后,应该迅速的切换到另一台设备上,为了做到迅速,在采用人为的切换的基础上,应该设计自动的切换,这样就可以提高了通风的可靠性。在实现通风机的通电线路专用,通风机和通电线路上的所有设备冗余的基础上,同时做到了设备间自动的切换,就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通风的不间断。

(2)通风系统力求简单,实行分区通风,各水平、各采区和工作面应有独立的进、回风巷,无用的巷道应及时封闭,特别是连通进、出风井和总进、回风流的巷道都必须砌筑两道挡风墙,以防止瓦斯爆炸劝风流短路。另外,主要局部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备,并应定期进行试验。为了保证实现反风,连通主要进、回风流的巷道内要装设两道方向相反的风门(双向风门)。

(3)增加工作面通风量加强矿井通风是稀释采掘空间瓦斯浓度最有效的方法。在矿井水量比较富余的条件下,适当加大工作面风量对防治综放工作面瓦斯超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单纯依靠加大风量防治综放工作面瓦斯超限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受通风能力、巷道及工作面风速的限制。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又是一个高浓度瓦斯库,加风会增大工作面进回风的风差,使漏风强度和宽度增大,导致工作面瓦斯量增加,要引起重视。我们建议改善矿井通风系统提高矿井抗灾能力要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优化选择矿井台理的通风系统和改造方案;要采用降阻、堵漏、改造通风机性能等技术措施,提高矿井通风能力。对采区、工作面必须保证生产所需风量,并有一定备用系数。坚决实现分区通风,消灭不台理串联风、老塘风、微风和无风,最大限度减少角联风,降低通风阻力,消灭入排之间平面交叉。凡是风量不足的矿井、采区、工作面必须坚持以风定产,不准超能力强行组织生产。

(4)加强排风:应该提升煤矿瓦斯防治机械设备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定向钻机设备,加强设备的技术条件,真正做到在矿井中不产生电气火花,做好瓦斯超标报警的准确、及时,不能漏掉任对何角落的瓦斯监测,这样即使瓦斯浓度超标,也不至于发生爆炸,能够通知人员做到迅速撤离,同时加强排风,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加强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的根本措施:①矿井必须根据规定配足风量;②所有矿井都要采用机械通风,且矿井主通风机的安装、运转等均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35条的规定。③每一个生产水平、每一个采区都要布置单独的回风道,实行分区通风。④在瓦斯矿井中,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⑤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控制风流的设施如风门、风桥、挡风墙、调节风门、风窗等设施的设置、质量和管理制度由矿务局统一规定。⑥瓦斯矿井的掘进工作面,禁止使用扩散通风。对于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工作面,要根据瓦斯涌出量的大小确定风机能力和风简口到工作面的距离。无论在工作或交接班时,都不准停风。如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都要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3.结束语

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可靠的安全通风装备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外,还应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重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应不断的研究、探索,进行防范和治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企业要加大瓦斯管理投入,拿出资金,进行瓦斯治理与监控及其他安全问题的研究,以寻求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保障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改善。另外瓦斯又是一种优良的资源,相信一定可以把目前单纯的瓦斯灾害防治逐步转变为瓦斯治理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圣程.防止煤矿瓦斯爆炸的通风系统措施[J].现代矿业,2009,V25(10):107-109.

[2]刘亚丽.煤矿瓦斯爆炸主要原因的几点启迪与思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09).

[3]王宝兴.煤矿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初探[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3,(09).

[4]王涛.我国煤矿安全监测装置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1994,(12).

[5]张学霖.对“均压”通风技术用于灭火中发生瓦斯爆炸一例的分析[J].煤矿安全,1982,(04).

[6]郭勇义.瓦斯爆炸及预防[N].山西日报,2001.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 篇4

2013年3月29日,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的吉煤集团通化矿业公司八宝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瓦斯事故。2013年4月1日,因通化矿业公司擅自违规派人员到八宝煤矿井下再次处理火区,八宝煤矿井下再次发生瓦斯爆炸。两起瓦斯事故,共造成35人死亡,16人受伤,11人失踪。

1.事故简介

2013年3月29日22时36分,地处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的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发生一起瓦斯事故,经全力抢救。

2.再次爆炸

2013年4月1日,吉林省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八宝煤矿井下发现冒烟,入井21人采取措施试图控制火情,10时许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4人安全升井,17人被困井下。已造成6人死亡,11人被困,抢救工作正在进行,这距离2013年3月29号发生的造成28人遇难的瓦斯事故仅仅4天。

3.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八宝煤矿防灭火措施不落实,采空区漏风,煤炭自燃发火,引起采空区瓦斯爆炸。管理上的原因:一是未按规定采取有效的防灭火措施;二是在连续三次发生瓦斯爆炸后继续违章指挥、冒险作业,违抗省政府禁令擅自决定再次组织人员下井冒险作业;三是吉煤集团对矿业公司安全管理不力;四是吉林省白山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不到位。

5.伤亡情况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的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八宝煤矿连续发生两起瓦斯事故,共造成35人死亡,16人受伤,11人失踪,截至2013年4月2日20时。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公司八宝煤矿“3.29”瓦斯爆炸事故死亡人员,除先期已发布的29人名单之外另有7人遇难。对于事故相关方是否存在瞒报行为,国务院将派出调查组对此展开调查。

6.救援情况

接到事故报告后,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省长巴音朝鲁立即作出批示,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要求全力以赴营救涉险人员,坚决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千方百计救治伤员,认真做好遇难和受伤矿工家属工作,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加强全省煤矿和非煤矿山、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坚决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王儒林、巴音朝鲁还到医院看望了受伤人员,要求尽最大努力救治伤员。

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监局局长付建华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协助做好事故救援工作。至3月30日上午,现场已清理完毕,相关善后工作和事故原因调查等正在进行中。

7.责任处理

吉林省政府调查组根据初步调查,对2013年4月1日发生的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矿瓦斯事故7名责任人作出处理。

其中,通化矿业公司副总经理王升宇、八宝煤矿矿长韩成录、主管安全的副矿长王新江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追究其法律责任;通化矿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显文,吉煤集团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徐晓东、通化矿业公司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王力停职接受调查;吉煤集团董事长袁玉清接受调查。

对吉煤集团通化矿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显文,吉煤集团通化矿业公司副总经理王升宇、王立,吉煤集团通化矿业公司八宝煤矿总经理韩成录等16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给予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谷春立(对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也负有领导责任)记过处分。给予吉林省安全监管局原局长金华记过处分;给予白山市市长彭永林记过处分,副市长王树平记大过处分;给予吉煤集团董事长袁玉清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党委书记张金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总经理贾立明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 篇5

18日下午,记者从四川省宜宾市人民检察院获悉,涉嫌在筠连2・3重大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玩忽职守的3名官员已被检方正式批准逮捕。

据了解,上述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挂牌督办此案。据通报,被正式批捕的3名涉案官员分别是:筠连县安监局驻钓鱼台煤矿安全管理员陈某、筠连县安监局执法二中队队长龙某、筠连县维新镇安办副主任彭某。

2011年11月25日,筠连县维新镇钓鱼台煤矿被安监部门要求停产。此后,筠连县政府再次发文要求全县所有煤矿停产整顿。今年2月1日,钓鱼台煤矿违规开工。2月3日,该矿组织30名工人下井进行维修作业时发生瓦斯爆炸特大事故,致13人死亡、1人失踪、4人受伤。

据检方通报,上述涉嫌玩忽职守人员犯罪事实为,陈某作为驻矿安监员,明知该煤矿属于停产整顿矿,没有经过专家组评估,不能进行任何作业,且明知该矿要开工,却不执行驻矿安监员管理办法的规定,擅离职守,严重不负责任;龙某作为执法二中队队长,对驻矿安监员陈某的工作没有及时安排布置,没有督察其是否按时到岗,未正确履行职责;彭某身为维新镇安办副主任并系该矿盯守人员,没有认真履行每日监控职责,未发现和及时制止煤矿私自开工和违规组织工人下井作业。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 篇6

查报告

2003年5月13日16时07分,我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86名矿工遇难,直接经济损失1940.6万元,影响恶劣,教训极为深刻。我们完全拥护国务院对事故的处理决定,并作深刻检讨。

一、深刻反思和牢牢记取“5.13”事故的惨痛教训

(一)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固,没有真正树立起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责任意识。这次事故夺去了86名矿工宝贵的生命,面对无可挽回的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损失,我们深感愧疚,难以自谅。近年来,尽管我们对安全生产问题逢会必讲,部署检查也不少;企业的安全设施投入也有所增加,但在思想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不够牢固,安全生产这根弦绷得不紧,长期作战、常抓不懈的意识不强,在工作指导上存在着时紧时松的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没有真正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存在很大差距。

(二)安全监管不严,部分企业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错误倾向。前些年,煤炭行业普遍不景气,历史包袱较重,许多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欠账较多。这几年,煤炭市场形势好转后,少数企业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思想抬头,出现了大矿超能力突击生产、小矿无视禁令“要钱不要命”拼命生产的现象。尽管我们也反复强调“安全第一”“不安全不生产”,但在衡量企业的发展时,往往还是看效益的多,看安全投入的少,看政绩的多,看弥补安全欠账的少。发生事故有企业自身的问题,我们要求不严、监管不力也是重要原因。

(三)抓落实不够,安全生产检查中存在着整改不到位的现象。近年来,在安全生产管理上部署多、检查多,但在整改上抓得不紧、落实不够。企业则往往单纯强调安全投入资金紧张,导致安全投入不足。“5·13”事故后,在对淮北地区煤炭企业进行停产整顿期间,我们在排查中发现不少安全隐患,这些隐患有的事前尚未发现,有的事前虽已发现,但督促整改不到位。这反映出我们工作中作风不实、官僚主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贯彻不力,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不严。芦岭煤矿2002年4月7日曾发生瓦斯爆炸造成13人死亡的重大事故,时隔一年又发生86名矿工遇难的特大事故。从血的教训中反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宣传力度不够,贯彻执行不力,特别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彻底,责任追究失之过宽,没有用铁的手腕抓安全。

二、着眼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使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实实在在的加强和改进

为吸取“5·13”事故的惨痛教训,遏制安全事故多发势头,我们一方面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另一方面着眼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全省安全生产工作。

(一)迅速开始行动,全力扭转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一是立即对有关煤矿进行停产

整顿。“5·13”事故发生当天,立即决定对准北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和淮北市、宿州市地方所属煤矿全部停产整顿,并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由各煤矿自查初验,省政府组织验收组逐矿进行验收,达不到安全生产标准的绝不允许恢复生产。二是迅速在全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5·13”事故发生第二天,迅速召开了全省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8月13日,又召开全省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深入部署全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三是认真研究部署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政策措施。5月18日和19日,先后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和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会议,就如何抓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认真研究;8月20日,王金山省长主持召开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5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3]36号)文件精神,下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力度的通知》;8月26日,又在淮南召开全省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现场会,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四是努力维护淮北矿业集团的安全稳定。为确保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矿区稳定,7月4日,省委研究决定成立了由黄海嵩副省长为组长的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组,进驻矿区,采取地面听汇报、下井看现场、召开部分在职和离退休职工座谈会、到伤亡职工家庭慰问等形式,加强安全督查,维护矿区稳定。

(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安全生产三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责任,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逐级抓好落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县政府直属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充实人员,保证安全监管工作必需的经费和装备。狠抓县、乡两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基层。努力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备的责任链,并将责任链延伸到生产一线。

(三)严把市场准入关,坚决从源头上遏制安全事故发生。按照“谁管理、谁发证,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依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规程和标准等规定的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严把市场准入关和清出关。对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单位及其他重大危险设备、场所,严格执行安全审批程序和年检制度,严厉打击和取缔无证、证照不全等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对新建、改建、扩建矿井的各项安全设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落实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三同时”原则。未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和验收的煤矿建设项目及达不到安全生产标准的项目,不得施工和投入使用。

(四)加大投人,努力提高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省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补助经费,引导企业进行安全设施技术改造。按照标准足额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安全设施技术改造、安全生产技术规划和研究以及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等。

(五)加大安全执法检查的工作力度,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以生产作业一线和重大事故隐患为重点,建立全省的安全事故隐患监控信息网和资料库。按月调度,切实纠正少数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混乱、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严重等问题。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密度和力度,并定期跟踪督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加大专项整治工作的督查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查活动,重点督查当地政府和

企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安全隐患整治进展情况,关闭和取缔等强制性措施的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安全事故处理决定的落实情况。对安全生产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当场下达行政执法文书,依法实施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对拒不执行的,依法强制执行,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加大安全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力度,依法严惩相关责任人。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格责任查处,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绝不姑息迁就。对各类伤亡事故起数或者死亡人数同比上升幅度达到10%的地区,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一切评选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对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企业,依法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行政责任,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以“5.13”事故为鉴,大力加强安全警示教育。省政府决定把5月13日定为全省“安全生产警示日”,每年这个时候,在全省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活动,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组织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让全省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记这次血的惨痛教训,真正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八)充分发动全社会力量,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利用电视、广播等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先进经验;实行安全事故公告制度,每月在省“一报两台”公布各地当月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对停产整顿的矿井、列入取缔关闭对象的矿井、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矿井,要求相关市、县政府必须在当地主要媒体上进行公告。设立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鼓励广大群众对各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切实做到有举报必追查,追查必有结果,并将处理结果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对举报有功者进行奖励。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 篇7

我国学者对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了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个矿井的瓦斯爆炸危险性进行评价[2,3,4,5],未涉及我国煤矿整体的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估;或通过数据定性地对我国多种瓦斯事故的现状进行研究[1],未单独详细分析瓦斯爆炸事故的变化规律,且未对其变化原因进行定量研究。

1 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变化情况

1.1 瓦斯爆炸事故的特点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的煤矿瓦斯事故数据,对我国2001—2011年的839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按事故死亡人数划分为特大事故(30人及以上)、重大事故(10~29 人)、较大事故(3~9人) 和一般事故(2人以下)4个等级[1]进行分析,其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a)可见,瓦斯爆炸事故中较大事故发生起数远大于其他级别事故,较大级别以上事故所占比例为83%。说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一旦发生会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由图1(b)可见,死亡人数最多的也是较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紧随其后,但是特大事故、重大事故死亡人数所占的比例大大超过其事故起数的比例。说明较大事故是造成瓦斯爆炸伤亡的主要事故,同时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极其巨大。

1.2 瓦斯爆炸事故的变化规律

在统计的839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各级事故起数及总起数的年份分布如图2(a)所示,各级事

故死亡人数、总死亡人数及平均每起死亡人数的年份分布如图2(b)所示。

图2(a)表明,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总起数在2002年达到高峰,此后6年以平均每年减少21.5起的速度快速下降,2008—2011年保持在每年23.5起的较低水平,仅为2002年的15%。在各等级事故起数年份分布上,较大事故的起数及总体下降幅度均最大,一般事故起数2003年以后大幅降低,2006年以后保持稳定状态。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起数在2005年以后基本保持稳中有降的趋势。总体看来,近11年来,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总起数及各级事故起数均经历了降低,然后保持在较低水平的过程。

图2(b)表明,2005年瓦斯爆炸事故总死亡人数和平均每起死亡人数达到最高,2006年总死亡人数由前一年的1 269人降到547人,这是由于2005年以后国家对煤矿安全给予了足够重视,每年向煤炭行业投资30亿元来改善安全状况,2006年以后总死亡人数小幅下降,最后保持小范围上下波动。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当2005年以后瓦斯爆炸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时,每年平均每起死亡人数保持上下波动的状态,甚至2009年平均每起死亡人数高居近11年来的第2位。

由以上分析可知,近11年来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总体大幅降低,最后在较低水平小幅上下波动,但每年平均每起死亡人数并没有显著下降。说明我国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事故状况正在好转,但事故中对井下作业人员的防护做得还不够。

2 瓦斯爆炸事故状况好转的原因分析

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严重,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压力及含量、地温、地压随之升高,同时原煤产量也逐年增加,这些都会加大瓦斯爆炸的风险。但是由上述数据分析发现,2001—2011这11年间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状况有所好转,这种现象与现在日趋恶化的开采条件不相符。为此,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瓦斯爆炸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其权重,并请煤矿安全领域的专家对这些因素的情况打分,定量计算出我国煤矿瓦斯爆炸的风险,揭示瓦斯爆炸事故好转的原因,同时指出安全状况相对不足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2.1 层次分析法原理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先按问题的要求建立起一个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构造上层某要素对下层相关元素的判断矩阵,以给出相关元素对上层某要素的相对重要序列。

2.2 评价指标的选择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6,7,8],从事故发生所需要的人、机、物三方面条件选出7个主要因素,构建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7个主要因素分别为C1采煤与监控现代化、C2安全政策的制订与执行、C3三违行为、C4通风系统、C5瓦斯抽采、C6原煤产量、C7开采环境。其中,采煤与监控现代化指先进仪器对井下参数有效的监测、监控,大型本质安全型机械化设备采掘;安全政策指关闭与整合小煤窑、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安全激励与责任追究,以及井下采掘、通风、抽采瓦斯规范等;通风系统指通风系统结构设计是否合理,风量是否能满足要求,通风设施是否容易发生故障等;开采环境指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瓦斯涌出量、煤的自燃倾向性、地温、地压及地质构造等。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如图3所示[3]。

2.3 判断矩阵的构建

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度及层次分析法中比例标度的意义,构建了瓦斯爆炸危险性矩阵,见表1。

2.4 计算权重向量与一致性检验

1) 权重的计算

采用和法计算权重向量,得到:

W=[0.049, 0.370, 0.234, 0.154, 0.074, 0.036,0.083]T;

AW=[0.347, 2.704, 1.724, 1.122, 0.523, 0.257,0.595]T;

λmax=7.202。

由此得采煤与监控现代化、安全政策的制订与执行、三违行为、通风系统、瓦斯抽采、原煤产量、开采环境的权重分别为0.049、0.370、0.234、0.154、0.074、0.036、0.083。

2) 一致性检验

undefined

将n=7,λmax=7.202代入式(1)得CI=0.034。

查表知n=7时,RI=1.36。

undefined

将RI=1.36,CI=0.034代入式(2)得CR=0.025<0.1,所以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即所得该组权重可以接受。

2.5 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

从权重可以看出,安全政策的制订与执行、三违行为、通风系统对瓦斯爆炸影响较大,三者的权重加起来为0.758。由此可见,煤矿瓦斯事故是否发生主要受人可控因素影响。

邀请煤矿安全领域的8位专家为影响瓦斯爆炸的7个因素打分,满分为10分,分数表示各因素状态的好坏,分数越高,状态越好,表示此因素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低,反之越高。瓦斯爆炸事故整体好转的原因只需均匀选出3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即可反映出,故请专家对这7个因素的状况进行打分,然后求出平均值,结果如表2所示。

将各因素的平均值组成的矩阵记为R,则煤矿瓦斯爆炸的风险评判结果:

Z=R·W (3)

将数据代入式(3)得:Z2001=5.185,Z2006=6.751,Z2011=7.688。

可以看出,这3年中瓦斯爆炸的风险是逐年降低的,其原因是采煤与监控现代化、安全政策的制订与执行、三违行为、通风系统及瓦斯抽采状况等人可控因素情况的好转,且这些因素对瓦斯爆炸影响权重较大。由这3年的情况可以推及近11年,从而解释了在近11年中瓦斯爆炸情况好转的原因。从表2可以看出在人可控因素中,通风系统、安全政策的制订与执行及三违行为的安全性较低,在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中应加强相应的改进工作。

3 改善措施

虽然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状况在近11年间出现好转,但煤矿开采环境持续恶化、产量快速增加,对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仍不能松懈,尤其要注重合理设计、优化通风系统,保证其灾害时期的可靠性;继续完善安全政策,加大执行力度;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对三违行为严厉处罚,从而将瓦斯爆炸事故危害控制在更低水平。

由于我国每年平均每起瓦斯爆炸事故的死亡人数并没有显著下降,所以应在继续加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防治的基础上,注重防护设备的研发及防护措施的制订与执行(例如配备救生舱,建造新型永久避难硐室等),研究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扩大的有效方法,同时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以减少井下工人数量,以期在瓦斯爆炸时大大减少煤矿人员的伤亡。

4 结语

1)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具有群死群伤的特点,防治瓦斯爆炸事故具有严峻性与紧迫性。

2) 我国瓦斯爆炸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总体降低,事故状况有所好转,但每年平均每起死亡人数没有明显降低,瓦斯爆炸事故中对井下作业人员的防护做得还不够。

3) 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出影响瓦斯爆炸的7个主要因素,并基于AHP算出这7个因素的权重,得出人可控因素对瓦斯爆炸事故影响的权重较大。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到人可控因素的安全状况在上升,从而定量分析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状况好转的原因,同时比较出在人可控因素中通风系统、安全政策的制订与执行及三违行为安全性较低。

4) 在防治瓦斯爆炸事故中要重点加强通风系统优化、安全政策的制订与执行及三违行为管理工作,针对瓦斯爆炸事故的现状,应采取加强井下作业人员的防护,阻止瓦斯事故的扩大,减少井下矿工人数等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润求,施式亮,念其锋,等.近10年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9):143-151.

[2]林柏泉,钱立平,翟成.矿井瓦斯爆炸危险性分析评价系统[J].中国煤炭,2003,29(7):12-15.

[3]宋士学,曹庆贵,林乐顺.基于AHP和模糊数学的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及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6):57-59.

[4]施式亮,李润求.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演化危险性评价的AHP-GT模型及应用[J].煤炭学报,2010,35(7):1137-1141.

[5]王世鹏.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鱼刺图分析[J].煤矿安全,2011,42(2):113-116.

[6]孟广实.影响煤矿瓦斯爆炸相关因素集合的选取及分析模型的建立[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31(2):15-17.

[7]范启炜,王魁军,曹林.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J].中国煤炭,2003,29(7):9-11.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 篇8

4月22日,由运行四班工长杨建平、国梁俩位工长组织班组职工针对“5.11泸州桃子沟煤矿瓦斯爆炸”与“吉林省通化八宝煤矿3.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和4.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警示教育片进行探讨学习,每一位都聚精会神地观看着,会场一片寂静。

当我看到这三起事故,我再一次感触很深,受到教育很多。正是这样的惨痛事故,让多少家庭失去了欢笑的权利,家境一度深陷困境,我的思想再次发生转变,内心尤为沉痛,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该视频介绍了两个煤矿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主要问题,及最后对相关负责人的处罚。其中,桃子沟煤矿事故主要问题有几个方面:违法违规生产、通风管理乱、现场管理也一样、职工培训不到位以及安全监管不到位。以及在观看八宝煤矿事故视频中,让我记忆深刻一点就是两次职工现场汇报,一次是现场突发情况汇报,一次是瓦斯爆炸后的汇报。从中发现个问题,第二次汇报中提到—416采区又响了,这把(瓦斯爆炸)更厉害言语中,可以知道,发生瓦斯爆炸,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而职工对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危害认识不够,不到位。爆炸之后,仍参与现场施救工作,职工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造成事故的发生。在前后不到4天的时间里竟发生六次大大小小的事故,真叫人寒心。

总之,作为一名煤矿员工,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到第一位,杜绝“三违”现象,事故的发生都是人为造成的,没有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牢牢记住“违章”是安全的大敌,是事故的源泉,只有我们何时、何地都按章操作,事故就会远离我们。

运行四班崔龙

上一篇:天天练答案下一篇:产品供货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