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征心得体会(精选8篇)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而进。
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从内心不由自主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闻的”。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生活中,学习中经常因为一点点的挫折和难题和放弃面对它,这是一个多么打得错误啊。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学习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只有披荆斩棘,奋勇当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其实,困难的重量是由你的习惯来称的,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就像巨人一样,相反,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只不过是蚂蚁大小,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难做斗争,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人到中年时, 为了了解学生, 还得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了二十五岁成功人士覃彪喜的大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罢我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作者结合自己在大学、求职及工作生涯的经历, 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经验。我们的学生不爱学习, 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上大学的目的, 不知道读大学读什么, 究竟怎么读。本书作者覃彪喜在中国体制下, 和我们所有的大学生一样, 努力学习书本知识, 并按自己的规划获得巨大成功, 这是一本全面描述当今中国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以及高等教育现实与对策的好书。
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心得, 愿和各位同学一起分享。
一、关于专业
“学校无高低, 专业无冷热。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 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千万不要因为你是名牌大学或者热门专业而沾沾自喜, 也大可不必因为你的学校不好或者专业冷门而妄自菲薄。”希望同学们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面对我们的学校和专业, 爱我们所选择的路, 并朝着它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回过头来看时, 你们会欣慰, 会感激那及时的领悟。
二、关于学习
首先, 在课堂上要尽量抓住机会跟老师交流。
其次, 听讲座也是一种与大师进行思想对话的重要方式。聆听讲座并不可能学到系统的知识, 但是一场好的讲座或许可以让我们获得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 对于某一些具体的问题可能获得某些平常我们很难获得的真知灼见。
再次, 读大学, 除了读大师, 最重要的便是图书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真正意义上的读过大学, 是在图书馆里认认真真、安安心心地读过几本受益终身的书。要多读好书, 读大师的书, 看书的过程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思想的享受。
三、关于社团
踏进大学的校门, 各色社团像万花筒一样呈现在眼前, 新生或呆萌或高冷, 老生或沉着或热情。各社团在招新的时候也是使出浑身解数, 新生们犹豫不决, 徘徊左右, 不知如何取舍。大学区别于校园之外的显著特点就是会有相当数量的社团。因为有才能的人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 所以大学时代至少应加入一个社团。依据自己特长加入一个社团, 承担一定的领导职务, 做一些组织策划工作以便展现、加强、提升自己的独立工作的能力, 另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做普通成员, 以扩充自身视野, 体验一下做普通成员的感觉。
四、关于挣钱
不用急于大学挣钱, 因为世上有挣不完的钱, 在校生的劳动力很廉价;即便毕业以后也有很多机会去积累工作经验, 毕业以后很快也能学会读大学期间通过社会实践好不容易才明白的东西。挣钱、社会实践与学习的关系要看哪种事物不复再来。
五、关于校园爱情
花开堪折方须折, 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期而至的, 我们可以期待爱情, 但不可以制造……越是寂寞, 越要经得住考验, 更要时刻警惕爱情。爱情是需要境界的, 泰戈尔说:“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撑着伞。”
六、关于考证
不要成为证书的奴隶, 但毕业证学位证除外。各种证书可以证明自己很牢固地掌握了书本知识, 但各种技能必须在实践中磨炼, 所以说, 证书很重要, 能力更重要。
七、关于创业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我们一定要有创业的勇气和魄力。如果你一直满足于给别人打工, 那么, 即使你工资再高, 也永远只是一个可怜的穷光蛋。日常生活中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之外, 你还可以通过兼职来积攒一些社会经验, 通过与人的交流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态, 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将来创业创新作计划。
八、关于职业规划
虽然提倡早规划、早打算, 但今后能够在哪方面有所作为, 最后还是听从自身所拥有的最擅长最有能力的意志召唤。鲁讯与孙中山本来都想当个医生, 毛泽东的父亲给儿子职业规划的是帐房先生, 他自己本来是想当个教书先生, 可后来却成了“红太阳”从了政, 而鲁迅也从了文, 可见规划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九、关于读大学的意义
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 现实虽然残酷, 但读大学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能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 获得一生中唯一一次集中而大量学习知识、提升思想的机会。若遇暂不能改变社会现实的时候, 只能选择妥协, 千万不要轻言放弃。妥协不等于软弱, 它在某些时候甚至就是勇敢, 所以放弃大学比读大学更难改变命运。我们必须明白社会差距不是读完一个大学就能够弥补得了的, 可能会付出一生的代价。读完大学, 我们必须有独立的思想, 有创新的胆识, 才能够取得个人的成功, 并用自己的成功一点一滴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诚然, 一本书不是灵丹妙药,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 它只是一本普通的励志书, 或者只是一碗心灵鸡汤而已, 但是当我认真看完了这本书以后, 我觉得对我们高职生还是有不少启发的。所以, 不论我们学的是什么专业, 不论专业冷热与否, 好好地看看吧, 因为它会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请热爱课堂, 热爱图书馆吧, 因为那里才是大学的精神地标!
摘要:没读过大学的, 无限向往, 上过大学却又很迷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怎么读?此读后心得就着力回答困扰着大学生们这个绕不开的话题。
【关键词】名著阅读;尝试;反思
一、背景
福建省07年考纲明确规定把中外十二部经典名著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分值为20分。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在省内外语文界引起巨大的反响。从《考纲》引导中学生及全社会崇尚阅读,把我们的社会朝一个阅读型社会的方向引导,这对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有着重大意义。这一考查方向与《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2006年全国两会朱永新代表提出要设立全国性的阅读节,引导全民阅读,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同时“百家讲坛”在全国热播,再次掀起了“三国热”和“《论语》热”。这些都为开展中学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的阅读,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二、尝试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与其坐而待毙,不如主动去适应,顺水推舟,去营造一个读名著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去读去讲去写。2007年初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开展了“读文学名著,讲人物故事,写心得体会”的活动。从“四大名著”中规定《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两部为每人必读,每人每学期选一本作为课外必读名著,利用课前5分钟开展名著人物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用周记的形式让学生写读名著的心得体会。每月利用作文讲评课开展一次名著阅读心得体会交流活动,并利用期中期末自行命题的时机,从《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中各选取10个人物,让学生从中选取一个人物,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以此来巩固阅读成果,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写作能力。
三、反思
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读、讲、写相结合的活动,使阅读成为一种学习习惯,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感想。
(一)激发兴趣,因势利导。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了解学生整体的阅读状况,笔者先发了一份课外阅读调查表,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你平时读了哪些课外书?请写出书刊名。2.你读过哪些文学名著?请写出书名。3.你认为当前最应该读的是哪些名著?请写出书名。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平时读的书多为期刊杂志类,读过的名著多为初中新课标所要求阅读的书籍,诸如《鲁宾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格列佛游记》等,而高中语文所要求阅读的《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只有21%的同学和6%的同学读过。在第3个问题的回答中,50%以上的同学认为当前最应该读的名著是《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问卷调查发现的情况在高中学生中具有普遍性,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学生功利思想严重,作为集多元文化于一身的《读者》对于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教师近几年一直强力推荐;另一个是作为课外阅读,它具有用时少、收效大的优点,学生写作时可以活学活用,作文中每每获取高分。所以《读者》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第一品牌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快餐文化的流行是时代浮躁的一个缩影。我们不能责怪学生,而应在保护其看《读者》的热情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阅读名著。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名著。同时用好高考指挥棒,2007年福建省将《课程标准》推荐的经典名著列入高考考试范围,这对高中开展名著阅读是一个历史性机遇。教师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改变学生的阅读结构,将学生引到名著的阅读上来,向学生阐明名著阅读对于人生的意义,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梳理名著的线索结构,从情节入手,由浅入深进行阅读,激发兴趣,因势利导,这样学生就会由内心浮躁变为宁静,就会由喜欢快餐文化到喜欢经典名著。
(二)构建平台,一石三鸟。
名著阅读开始后,为及时检查阅读成果,首先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把阅读成果写出来,讲出来。这次收获最大的莫过于课前5分钟演讲,学生读了《三国演义》或《红楼梦》后,把其中的一个人物作为故事作课前演讲,这就必须对人物故事进行整理概括,然后写出来,而上台演讲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读讲写三结合,可谓一石三鸟,一举多得。一个学期下来,虽然只有课前短短的五六分钟,但展示给大家的《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中各式各样人物有一百多名,可谓形象丰富,妙趣横生。这些人物不管是背信弃义、有勇无谋的吕布,还是不事二主、从容就义的陈宫;不论是“机关算尽反误卿卿性命”的王熙凤,还是清高孤傲、病弱多心的林黛玉,都对丰富课外知识,提供了品种齐全、内容丰富的营养大餐。与此同时,课堂演讲成为交流的平台,名著的学习成果在三尺讲台前得到了交流共享。
此外,以说促写,把名著阅读的成果转化为学习心得,提高了写作能力。学生要把阅读成果转化为人物故事,这不仅要读,同时要学会整理概述,名著中的人物大多一生经历坎坷,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怎样进行概括,突出哪些事件,着重表现人物的什么思想性格,给人们怎样的人生启示,作文中如何让观点与材料做到完美统一,如何谋篇布局,如何书写成文,这些检阅的是学生的整体写作能力。这也是一次锻炼其写作能力、提高其写作水平的好机会。
(三)认识意义,引领人生。
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文学名著的阅读就是一个发现(与开掘),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开掘),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与开掘)。说到底,这乃是对人(他人与自我)的发现(与开掘)。
一部好的作品不仅能引起读者心灵的震荡,甚至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表现为能用那些英勇的行为和崇高的思想来衡量自我。从自我与作品的对话中找到人生的榜样,从榜样中吸取人生的滋养,以此涵养人生,达到生活与思想的崇高境界。用这些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精神境界,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正如走进《三国演义》,迎面是刘关张的“义气”。
针对《三国演义》中的义气,学生们在读书心得和作文中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人要讲义气,但不能因个人的义气损害集体的利益,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能因此损害集体的名誉,更不能因义气损害国家的利益。同时学生们在作文中更多地赞叹诸葛亮竭忠尽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种精神作为一种儒家思想和民族精神,将引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长征是对党领导的红军的空前严酷考验。这个考验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大搏斗。其次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搏击中,共产党内部的正确指导思想与错误指导思想也存在尖锐斗争。再次,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使红军一再面临着能否克服艰难险阻、经受饥寒伤病折磨的严重考验。经过长征,党和红军如同经受了一次炼狱考验。它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红军不愧为党领导的、任何力量也摧毁不垮的人民军队,是具有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先锋战士。
长征精神的内涵,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 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是红军长征精神的根本要义。
上面讲了,红军长征包括三个方面的严酷斗争。它既要同围追堵截的几十万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又要与党内的错误思想展开斗争,还要克
服无数道大川高山天然屏障的阻隔困扼,特别是爬雪山过草地极端恶
劣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那种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广大红军将士靠什
么来战胜敌人、克服险阻、度过艰辛、挺住磨难?首要的一条就是对
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党能够领导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这是战胜
敌人、克服险阻、度过艰辛、挺住磨难的原动力,是派生长征精神其
他要义的初始源泉,因而也可以说是整个长征精神的精神之源。
二.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是红军长征伟大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这是红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基于理想、信念所铸成的革命
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有了这种精神状态,在正确思
想路线的指导下,长征就能取得胜利。没有这种精神状态,长征不可
能胜利,也就没有长征精神。
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发
挥的重要关键。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党的坚信,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
牲的精神,是红军将士作为革命军人的基本素质。可仅有这种精神,并不能使革命取得胜利。在错误路线指导下,红军将士不知道其错误,也能发挥这种精神,并能谱写出天惊地撼的英雄史诗,如湘江之战,但结局异常惨烈。只有在正确的路线和战略战术指导下,这种精神才
能结出灿烂之果。
四.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是红军长征
精神转化成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红军是无产阶级政党领
导的革命军队。这支军队与其他军队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有严
格的组织纪律性,能够顾全大局、服从整体利益、紧密团结、互助友
爱。因而它具有其他军队所没有的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援与帮助,是红军长征精神得
以形成的重要的外部条件。
有一首诗,它让我感动,有一首诗,它让我为之动容,有一首诗,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得脊梁,它叫《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短短的56个字,却浓缩了红军二万五千里的艰难征程,多么坚定的话语,多么广阔的胸怀,它那傲视群山的气势令人震撼。而毛泽东笔下的红军又是何等的坚强,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中只不过是脚下滚动的泥丸。的确,如果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怎能拖着瘦骨如柴的身子与暴风骤雨搏斗,又怎能在饥肠辘辘中走过草地,翻过雪山,天啊!他们超越了常人难以超越的极限,多少次,红军战士在死亡边缘上徘徊,又有多少次,他们和时间进行着生命的赛跑。
读着读着,我不禁深深的感叹:生命的奇迹究竟是怎么诞生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是最好的见证。
深夜无眠,打开电脑,漫无目标的搜索着。正要关机时,一篇文章落入我的眼睛,我的心为之动了一下,哦《枪林弹雨话长征》。
我的思绪随着文章而波动了,慢慢的飞向远方,飞向那个年代。七十年前的事,发现竟如昨天一样,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还有那一张张疲惫而又坚毅的脸。
长征时期,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时代,有多少人的命运在那时毁灭,有多少人无家可归,有多少人在痛苦中埋怨。可命运又是谁能阻止的了的呢?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无数个中国人站了起来,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肝胆相照,只为了一个梦想而拼搏。
在无数人的响应下,在无数次的拼搏之下,我们胜利了,长征胜利了。结束了那个痛苦不堪的局面,也结束了别人看不起中国,看不起中国人的目光。我们用实力证明了中国,证明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长征路漫漫,生活极其艰苦,却造就了许多伟大的人们。“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亦如此,现在有些同学生活条件优越,却不思进取,停留在原地踏步。经历长征时期的人伟大坚强,和平年代,我们又怎能意志薄弱?生活造就人们,生活也改变人们。我们要继承长征精神,做生活的主宰者。
世界竞争如此激烈,又是一个长征路在等着我们,先辈们成功了,我们也要成功。让我们拿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为了梦想而拼搏奋斗。俗话说,“青出于蓝胜于蓝”,相信我们定能创造出新的奇迹!
图书名称:《〈红军长征的故事〉之一枪林弹雨话长征》
作者:叶心瑜
分类:纪念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
教师评语
而修辞对小学生来说, 似乎言之过早。小学所学英语课文多为简单的句型, 涉及修辞手法较少, 因而在小学阶段没有把修辞手法的学习纳入常规的学习内容。但我发现虽然课文中涉及修辞手法较少, 但英语童谣中却往往蕴涵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反复等。那么, 小学生能不能通过英语童谣的学习也初步了解一下修辞手法呢?我想, 修辞能使人的语言更优美、生动, 对修辞手法的学习和了解能使学生有更好的、更地道的语感, 而且当他们阅读英语课外书籍时, 如英语童话、英语故事、文学作品等都会大大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在小学阶段初步地渗透修辞手法的学习, 对于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之路应该是大有脾益的!因此, 我认为我们可以让小学生读童谣、学修辞、体会英语语言美。
一、英语童谣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分析
1.明喻
明喻是用比喻词来引出喻体, 通过现实存在的, 或想象中的相似点认知本体的意象。这是童谣常用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不仅可使童谣写得更生动、形象, 而且可以帮助儿童了解距离他们生活较远、不易理解的事物。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这首童谣用的就是明喻的手法: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这首童谣把满天的星星比做宝石, 与twinkle这个单词结合起来, 使人宛若真的看见了漫天的星光。
2.隐喻
童谣中的比喻可以是明喻, 也可以是隐喻。隐喻直接通过现实存在的或想象中的相似点, 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不用比喻词。如“What’s spring?”这首童谣:
Little swallow says:Spring is a warm nest.
Little duck says:Spring is a gentle and soft river.
Little bee says:Spring is a sweet flower.
Little goat says:Spring is green grass.
Children say:Spring is our happiness!
在这首童谣中不同的动物眼中的春天是不同的物体, 没有喻词, 属于隐喻的一种, 充分地表达了春天带给大地万物的欣喜。
3.拟人
拟人是用本来只描述人的代词、动词和形容词等直接用来描述人以外的事物, 赋予它们人的特性。拟人手法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审美情趣, 因此在童谣创作中被广泛运用。如这首童谣:
See the big pig,
Wearing a wig,
Eating a fig,
Dancing a jig,
Funny big pig!
它描写一只可爱的大猪, 戴着假发, 吃着无花果, 跳着轻快的舞步, wearing和dancing这几个词一用就赋予了这只猪一些人的行为特征, 使这只滑稽的猪形象生动起来。孩子本来就富有想象力, 这样的文字当然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4.排比
排比其基本用法是将结构相同或类似、意义相关或并重、语气一致的语言成分排列在一起, 造成排山倒海之势。排比在英语童谣中经常被用到, 它能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使其更朗朗上口。如这首数字童谣: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Once I caught a fish al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Then I let it go again.
通过两个排比句, 让学生掌握了1-10的数字英文说法, 由于结构相似, 学生也容易记忆。
5.夸张
夸张是一种言过其实、故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其特点是对表达对象作突破常规的扩大或缩小描写, 以此来取得强烈的修辞效果。童谣中的夸张和想象密切关联, 而且还常常带点幻想的色彩, 也是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如童谣:
Once I jumped into sky,
I jumped so high that I saw clouds beside,
I met a bird singing in the sky,
I was happy and I say“Hey!”!
这首童谣夸张地描述了“我”跳得多高, 一直到天空的云彩里, 可以和鸟儿打招呼, 富有童趣, 读来幽默。
6.反复
反复的基本用法是连续或间隔的反复使用同一单词、短语或句子, 以增强语气和语势。反复的范围很广博, 包括音、词、短语、韵律、内容的反复, 也可以是首语反复或尾语反复。反复在英语童谣中被广泛地利用, 有时是单词的反复, 有时是韵律的反复, 有时是整段内容的反复。如童谣:
Two little fat birds sitting on a wall,
One named Peter, one named Paul;
Fly away Peter, fly away Paul,
Come back Peter, come back Paul.
Two little fat birds sitting on a wall,
One named Peter, one named Paul;
通过反复, 形成了童谣的独特韵律感。
7.拟声
拟声是通过模仿、描绘和渲染人类万物的声音的修辞格。拟声词刺激人们的听觉, 产生语音象征意义的联想, 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给人耳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拟声在童谣中被广泛地运用。学生通过学习童谣, 模仿动物声音, 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如童谣:
The hen has a chick,
What does it say?
Cheep, cheep, cheep,
All the day.
The duck has a duckling,
What does it say?
Quack, quack, quack,
All the day.
The cat has a kitten,
What does it say?
Meow, meow, meow,
All the day.
The snail has a baby,
What does it say?
It doesn't say anything,
All the day.
8.递升
递升修辞格是阐述事理时把一系列相关的事物由轻到重、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有时英语童谣中也有这样的修辞手法, 以增强语言的效果, 使其更加幽默诙谐。如童谣“Little boys have two legs”:
Little boys have two legs,
Little dogs have four,
Little spiders have eight,
But little caterpillars,
Have more and more and more.
在这首童谣中说了男孩子有两条腿, 小狗有四条腿, 蜘蛛有八条腿, 而毛毛虫就有很多很多条腿。学生读来有趣, 富有幽默感。
二、引导学生读童谣、学修辞、体会语言美
我们已经知道了在简单的英语童谣中也有许多修辞手法, 同时也希望能让小学生在读童谣时不仅仅只是一读而过, 说说唱唱, 博个简单的趣味性而已。那么, 对于小学生我们要怎么样引导他们学习这些修辞手法呢?并能让他们体会到有丰富修辞手法的语言是多么美好、生动呢?如果我们一本正经地讲有哪些修辞手法, 阐述它的定义, 给出例子, 以小学生现在的心智发展水平来说, 可能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也学不好。我们要采用更为巧妙的方法, 让学生乐于学习修辞, 真正爱上语言。
1.在诵读中感受
不同的修辞手法却都有一个相同的作用, 都能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或更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即使是不懂修辞的小学生, 也能在诵读中感受到这种语言的优美性, 他们乐读爱读, 作为教师要进一步引导他们诵读童谣, 使他们在读中能体会到修辞的作用。
首先, 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诵读, 让学生体会修辞的作用。不同的诵读方式, 可以凸显不同的修辞特点, 直观性对于小学生特别重要, 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修辞这种抽象的概念。在学习排比这种修辞手法时, 我让学生分成一排排, 每排朗诵其中一个排比句。学生很快就了解并直观感受了这种修辞格。学习拟声时, 让个别学生单独站起来模仿动物的叫声, 学生觉得有趣, 也易于了解这种修辞格。
其次, 要经常性朗诵英语童谣, 培养语感。语言的学习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语感的形成, 学习修辞也有助于形成地道、正确的语感。经常性朗诵有丰富修辞手法的语言, 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语感。反之, 良好的语感又能使修辞的学习变得更简单轻松。反复的诵读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修辞手法, 当他读熟了就会记住句型, 日常交流中有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因此, 经常性大量地诵读童谣, 能起到潜移默化, 渗透修辞意识的作用, 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有效而又常规的方法。
2.在情景中理解
英语童谣中大多数修辞手法都是小学生不难理解的, 如比喻、拟声等, 只要稍加讲解, 学生就能明白。但有些修辞手法, 学生不太容易理解, 如递升, 隐喻等。老师可以借助图片, 情景表演等帮助学生理解。如在教“Little boys have two legs”这首童谣时, 我在黑板上画图, 画一个男孩两条腿, 一只小狗四条腿, 一只蜘蛛八条腿, 最后画到毛毛虫, 我假装不停地画腿, 画也画不完。学生都笑了。通过这几幅图的对比, 他们也初步明白了递升这种修辞手法的含义。
3.在仿写中创造
学生学习了修辞手法, 又建立了一定的语感后, 教师可以尝试着让学生造出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写出有修辞手法的小诗, 真正变语言的输入为输出, 让学生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优美起来。对于小学生来说, 自由创作是他们这个知识水平难以达到的, 但是可以鼓励学生仿写。例如, 学了“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后, 学生仿照其中的比喻句造出了大量的富有童趣的句子。“Jump, jump, I jump high, like a bird in the sky.”“The sun likes an egg.”等。学习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后, 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小诗:Spring is coming;Birds are singing;Butterflies are dancing;Flowers are smiling.句子虽简单, 却也掌握了拟人的基本用法。有的学生仿照反复的修辞手法写道:I study hard, he studies hard, she studies hard, we study hard every day, but we have no time to play.他还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了。
作者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拳拳之心,以其独特的冷静与敏锐审视纷繁的世界,沉着应对国际变幻,迎来一次次外交胜利,蜚声世界外交舞台,殊非偶然。
全书以朴实凝练的笔触,揭示国际关系的玄妙,显现了贯彻中央对外政策的大智大勇。抚卷难眠,几点最初的感慨涌上心头。超越意识形态,重在国家利益
古往今来,意识形态在国家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外交政策,有时还会因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导致冲突和战争,如天主教徒与耶稣教徒的战争、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对抗等。但自民族国家形成以来,国家利益在国家的对外行为中一般都居于核心位置,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1778年)说.“就人类的普遍体验而言,没有一个国家比这个国家的利益更值得信任。”英国人帕默斯顿甚至写道.“英国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很明显,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以经济为基础,是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的。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曾一度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外交十记》第一记“中苏关系正常化”,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观点·要将现实问题的解决置于首位,重点由意识形态的争论转向国家利益:要改善中苏关系就必须消除“三大障碍”,即苏联从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撤军、从阿富汗撤军、劝说越南从柬埔寨撤军。钱其琛同志主持、参与同苏联10年的谈判,最终解决了“三大障碍”,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超越意识形态,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赢得了更多的朋友,开辟了新的外交活动空间,争取和维护了当时我国人民最重大的利益。
此记中,文字的直白和行间的内涵,是全书的画龙点睛之处。
要高屋建瓴,又要脚踏实地
作者善于登高远望、纵览全局,在执行中央决策时又一丝不苟。
书中的第六记——“黑云压城城不摧”,也许是作者在外交生涯中遇到的最严峻的挑战。他写道:198Q年政治风波后,一时电闪雷鸣,乌云翻滚。他坚定贯彻小平同志提出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事情。从耐心做记者工作,揭露一些西方国家干涉我国内政,到与大国首脑周旋,逐步打破无理制裁,从“飞往巴格达”、与沙特建交、与印尼等东盟国家关系正常化,到“通往汉城”,又一次迎来了我国外交的春色融融。
2002年,钱其琛同志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作报告时讲到,“其实,无论中美关系看起来多么纷繁复杂,我们都可以找到它内在的发展规律。运用辩证法来分析中美关系,就可以使我们站得高看得远,不会被一时一事所左右。”短短数语,含意很深。大局在胸,宁静致远,既志在交远,又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三、外事无小事,外交有重点
说外事无小事,是指外交关乎人民根本利益,授权有限,责任重大,务必事事认真。但外交工作又是有重点的,必须善于抓大放小,争取以一两拨千斤,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正当权益。
作者在第八记中对与南非建交历程的描写,发人深省。多年来,我国在道义上、经济上都大力支持“非国大”。1Q94年“非国大”在南非执政后,在我最关注的台湾问题上立场却出现后退。它企图在台湾问题上创出一个美、英、日等西方大国都办不到的“双重承认”先例,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面对这一好心未得好报的情势,作者首先抓紧做关键人和事的工作,多次向南非政要转达和阐述江泽民主席的有关主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南非新政府终于痛下决心与台湾“断交”、“废约”。这是我成功捍卫祖国主权、领土完整的又一外交范例。
四、坚持原则,讲究灵活
这一辩证关系,在外交斗争中无处不在。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硬与软、刚与柔以及举轻若重、举重若轻如何有机结合的问题。个中时机、火候要说清楚都不易,要处理好就更难。
第九记“涉台外交的两次斗争”展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是如何相得益彰的。1991年6月,法国决定向台出售几艘护卫舰,我方试图说服法国,从中法关系大局出发,改变售台军舰的错误决定,但法方态度僵硬。我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外交全局为重,把主要着眼点放在了控制和减少此事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上。我要求法国政府在公布有关决定的同时重申法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这种灵活的做法有利于稳定中法关系,也有助于遏制台湾当局分裂活动的气焰,同时仍为我在必要时做进一步反应留出了余地。然而不到半年,法方又妄图向台出售先进的“幻影2000”战斗机。背信弃义,岂能容忍?我们进行了坚决斗争,断然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使社会党政府受到痛击。1994年1月3日,法国外长致函作者,明确表示…‘法国政府承诺今后不再批准向台湾出售战争武器。”在这场涉台外交斗争落下帷幕之时,人们可以真切地体味到对外工作有时候如同治病救人,关键在于诊断要准,至于用汤药对,还是动手术对,要看是否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有利。
五、继承好传统,开创新局面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外交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以三代领导人为代表的适应不同历史时期和我国国情的外交思想,如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睦邻友好、搞好与大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等。要做好外交工作,必须继承和实践这些思想理论,同时,只有继承没有创新则无法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是唯物辩证法的应有之义。
《外交十记》的作者正是妥善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才使工作卓有成效的。创新,就是运用优秀的传统和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科学观察变化着的形势,发现和用好新的机遇,来为国家的和平发展服务。如《外交十记》中所述,我们几次外交上的胜利,都是发现机遇并抓住机遇的结果。作者甚至利用东京的“葬礼外交”机会,辛勤而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成了我与印尼关系的解冻。其他例子,不胜枚举。
当前我们国家又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牢记发展是硬道理,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聚精会神搞建设。外交工作就是要为此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广交朋友、深交朋友,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合作,用好并延长战略机遇期。
《外交个记》的问世是外交界的一大喜事,它为我们记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上几点初读后的粗浅感想,只是自己进一步学习的开始。
【读长征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长征电影观影心得07-26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体会06-18
弘扬长征精神优秀心得体会10-15
长征精神代代传心得体会10-25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06-15
网上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10-27
长征胜利85周年纪念日心得作文10-07
纪念长征胜利八十一周年坚持信念心得体会09-28
纪念长征——长征精神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