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区建设案例(精选7篇)
尽管宜居城市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已经对国内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国内目前关于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在国外,不管城市规模的大与小,都有一批宜居性建设较好的城市,值得我们借鉴。
温哥华:打造大城市宜居的典范
温哥华是加拿大西南的海滨城市,三面环山,一面傍海。人口的急剧增长曾给温哥华的城市发展带来结构上的转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城市地域的蔓延迅速而又稳定地增加了汽车的使用,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连续增加等。为此,温哥华在城市发展建设中遵循“精明增长”的理念,走发展紧凑型都市区之路。市政当局通过刺激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促进就业岗位和住宅数量之间达到平衡以减少对机动车交通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凑的城市形态,而且避免了低密度的城市扩散。
具体而言,温哥华注重营造多中心、多级别的都市中心:运用“集中增长模式”,在划定范围内统一公共基础建设及其他城市服务;增加公共交通,鼓励人们改变出行方式,劝诫单独使用交通工具;减少土地消耗,防止低密度扩张,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为营造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温哥华城区的设计指导思想是,通过贯穿整个地段类型多样的开敞空间体系,将建成区分为若干独立规划的居住组团,合理布置低层和高层住宅,在保持人性化尺度的同时,实现居住高密度。
对于高密度的中心城区,温哥华的城市设计注重规划、比例和色彩等。城市用地生态空间富裕,建筑物以花草树木作为屏障,控制商店店面宽度以适应行人的要求,加设遮蔽设施以避免天气变化的干扰。建筑的底层部分道路红线取齐,以加强街道上的城市
气氛;所有的高层塔楼避免直接进入行人视觉范围,以提高街道的舒适宜人度,并保证街道上阳光充足,令现代化的城市设计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可以说,温哥华是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创造了宜居和充满活力的空间,树立了打造宜居大城市的典范。
新加坡:完善的规划体制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新加坡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热带城市岛国。新加坡发展最大的约束是土地资源,但城市的发展并未受其影响,其开发成功主要归因于有一个明确、清晰和强有力的政府控制体制。它依据坚实的政策环境,使专业规划者与企业很好地合作,它果断地执行了一些重大的政策和规划,才使新加坡有了今天的宜居环境。
新加坡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良好的绿化环境,这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规划部门精心编制了《绿色和蓝色规划》,这确保新加坡在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同时,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其次,新加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提出不同的绿化美化目标,保证与城市变化的方向相一致;此外,政府出台了诸如《公园与树木法令》、《公园与树木保护法令》等一批法律法规,要求所有部门都必须承担绿化责任,对损坏绿化的行为实行严厉处罚。
新加坡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实现“居者有其屋”。首先,政府设有建屋发展局,专门解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问题。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称为“组屋”,政府对购买“组屋”人群的收入有一定限制。至于商品房,政府只根据政策批租土地。其次,为了让居民都能买得起房,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制定公积金制度;坚持“组屋”小户型、低房价原则;对居民购买“组屋”实行免税优惠措施等。另外,为了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建屋发展局在“组屋”的地址选择、样式设计及配套设施建设上都颇
费心思。
此外,新加坡政府重视公共交通发展,制定和完善了城市交通总体规划,投入巨额资金,加快城市陆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并且通过将快速轨道系统延伸到新城镇和居住区中心,来获得一个整体有效的交通系统。
总之,新加坡政府完善的规划体制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保障,并有效避免了城市发展中缺少控制的问题。管理机制能保证不同的规划和执行部门间的紧密合作,保证公众充分参与规划进程并及时提供反馈意见,从而获得一个可信而可行的规划。公私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成功开发中整合意见和资源的一条值得世人借鉴的途径。
西雅图: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西雅图是美国太平洋西北海岸一个商业、文化和技术中心。西雅图在宜居城市建设方面,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率先提出并贯彻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西雅图”模式,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区域意识和社区意识,成为世界上众多城市效仿的对象。
首先,确立了弹性生长的规划框架,提出了独创新颖的规划模式——“都市集合”,制定了完善可行的规划策略,并建立了规划的法律和财政保障机制。其中“都市集合”的用地模式,主要是将西雅图都市区按建设密度从大到小分为“都市中心集合”、“核心型都市集合”、“居住型都市集合”和“社区中心点”四大类,每类按照各自的特点分别进行规划,充分体现了控制增长、节约土地资源、降低能源消耗、高效利用基础设施、保护环境、鼓励公众参与、提倡社会公平、改进生活品质、加强社区意识、保护地方特色及整体规划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交通规划中,力求缩短通勤和购物距离,鼓励公交、小巴、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并为其规划和设计完善的设施及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节能、环保、高效、循环、多样以及区域性和社区性等综合特征。
社区规划则遵循自上而下、协调合作、平衡利益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规划要素上,界定了规划的总体原则和框架,设计了专门的规划程序和格式,以保证每个不同的社区在规划上的同一性。
在国外, 尤其是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 由于经济和文化发展原因, 比中国更具备发展智慧城市的条件。有不少国家和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智慧城市综合体运营商在本文中总结了国外智慧城市的景点案例, 供读者一观。
美国:智能化响应, 对可持续发展有更多责任感
2009年1月28日, 刚就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会见了作为工商业领袖代表的IBM时任总裁彭明盛。彭明盛正式向奥巴马政府提出“智慧星球”概念, 建议投资建设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同年9月, 爱荷华州迪比克市和IBM共同宣布, 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迪比克市风景秀丽, 密西西比河贯穿城区, 它是美国最为宜居的城市之一。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目标, 迪比克计划利用物联网技术, 将城市的所有资源 (包括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 数字化并连接起来, 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 进而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 使迪比克市更适合居住和商业发展。
迪比克市的第一步是向所有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 其中包含低流量传感器技术, 防止水电泄漏造成的浪费。同时搭建综合监测平台, 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展示, 使整个城市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 迪比克市向个人和企业公布这些信息, 使他们对自己的耗能有更清晰认识, 对可持续发展有更多的责任感。
西班牙:传感器项目让智慧城市建设充分立足实践
据巴塞罗那通信研究所传感器项目的负责人马里亚诺·拉马尔卡介绍, 智慧城市是巴塞罗那目前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而原来的巴塞罗那纺织产业老工业区, 现在则是这一项目最重要的试验地。“那边红绿灯上的小黑盒子, 可以给附近盲人手中的接收器发送信号, 并引发接收器震动以便提醒其已临近路口。”拉马尔卡指着马路介绍说。
“你看见地上的小凸起了吗?那是停车传感器。司机只要下载一种专门应用程序, 就能够根据传感器发来的信息获知哪里有空车位。巴塞罗那的标志性景点圣家族大教堂是游客云集的地方, 那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停车传感器系统, 指引大客车停放。”
“这是一个智能的垃圾箱, 它上面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垃圾箱是否已满。根据传感器传来的信息, 垃圾收集中心可以制定一个数据库, 并以此安排垃圾车的路线。此外, 垃圾箱还安装着一个气味传感器, 如果垃圾箱气味超出正常标准, 传感器会发出警报进行提醒。”
“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规模都不是很大, 但种类很多, 其中一些是试验性质的, 有一些则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实施。”作为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负责人之一, 拉马尔卡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技术和产品是死的, 而现实情况却是灵活多变的, 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充分立足实践。”
北欧:智能交通减拥堵, 少排放
早在2007年, 欧盟就提出并开始实施一系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欧盟对于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包括智慧经济、智慧环境、智慧治理、智慧机动性、智慧居住以及智慧人等6个方面。而北欧国家在通过改善交通, 促进节能减排方面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为例,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一座由岛屿组成的城市。随着交通堵塞问题不断加瑞典国家公路管理局和斯德哥尔摩市政厅通过智慧交通的建设, 既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 又减少了空气污染问题。现在智能交通系统已经成为斯德哥尔摩的标签。该市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具体而言, 该市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18个路边监视器, 利用射频识别、激光扫描和自动拍照等技术, 实现了对一切车辆的自动识别。借助这些设备, 该市在周一至周五6时30分至18时30分之间对进出市中心的车辆收取拥堵税, 从而使交通拥堵水平降低了25%,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40%。
另外一个例子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这个素有“自行车之城”的城市在绿色交通方面成绩斐然。为促使市民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轨道交通, 该市通过统筹规划, 力保市民在家门口1公里之内就能使用到轨道交通。1公里路的交通显然还要依赖群众基础深厚的自行车。除修建3条“自行车高速公路”以及沿途配备修理等服务设施外, 他们还为自行车提供射频识别或全球定位服务, 通过信号系统保障出行畅通。
韩国:力推政府行政服务智能化
韩国正以网络为基础, 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
2003年, 韩国政府推出“U-Korea”发展战略, 希望把韩国建设成智能社会。“U”是英文单词“Ubiquitous” (无所不在) 的简写。这个发展战略以无线传感器为基础, 把韩国所有的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 从而促进韩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这个国家级宏观战略具体通过建设“U-City”来实现。
在建设“U-City”的基础上, 2011年6月, 首尔发布“智慧首尔2015”计划, 向世界展示了该市建设智慧城市的雄心。例如, 首尔提出, 发放证明书、缴纳税金等现在由政府机关和网站负责的行政服务, 从2012年按阶段向使用手机的方式扩展。到2014年, 市民可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实现81项首尔市行政服务。
韩国松岛也被很多人看成是全球智慧城市的模板。这座崭新的智慧城市位于首尔以西约65公里远的一处人工岛屿上, 占地6平方公里。该项目从2000年开始兴建, 共投资350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2142亿元) 。由于松岛的信息系统紧密相连, 因此评论人士也把它称为“盒子里的城市”。举个例子, 在松岛, 电梯只在有人乘坐时才会启动。在各家各户, 远程呈现设备像洗碗机一样普遍。松岛预计在2015年全部竣工, 届时全市住户将达6.5万人, 在该市就业的人数将达30万。
新加坡:“电子政务”服务市民
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石是完善的资讯通信基础设施。自2006年6月推出资讯通信发展蓝图“智慧国2015”规划以来, 新加坡一直努力建设以资讯通信驱动的智能化国度和全球化都市, 并得以成为全球资讯通信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提升了各个公共与经济领域的生产力和效率。
截至2012年, 新一代宽带网络已经实现95%的覆盖率, 最高网速达1G, 用户超过25万, 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可以订阅由17家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多种光纤宽带网络接入服务方案。全岛部署了7500多个无线网络公共热点, 相当于每平方公里有10个公共热点, 访问速度高达1Mbps, 目前用户数超过210万。
新加坡建立起一个“以市民为中心”, 市民、企业、政府合作的“电子政府”体系, 让市民和企业能随时随地参与到各项政府机构事务中。目前, 新加坡的市民和企业可以全天候访问1600多项政府在线服务及300多项移动服务, 这为新加坡人的衣食住行和企业的商业运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最新的电子政府调查显示, 93%的民众在办理政府业务的过程中采用过电子方式, 相比2010年的84%, 上升了9%。
日本:抢占智能电网的技术先机
日本2009年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 旨在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 目前将目标聚焦在电子政务治理、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与人才培养三大公共事业领域。
随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 世界各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在智能电网理念逐步成为业界共识的进程中, 政府正成为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的主动力量, 许多国家都确立了智能电网建设目标、行动路线及投资计划。
据了解, 日本也已经开始抢占用电市场中的技术先机, 正在试图将其扩为世界标准。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富士集团以及三菱公司联合制定了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标准, 为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打下了良好基础。日本在大型锂离子蓄电池的研发方面技术领先, 正在联合美国, 将其技术推广为国际标准。
在日本, 智能电网战略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 是在政府统一主导和支持下, 集国家以及相关力量来制定和推动的。智能电网战略已经成为他们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智能电网发展上的“角力”, 不仅是一次综合实力和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较量, 也是推动自身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未来能源安全的需要。
一、世界名城的概念及类型
世界名城不是一个专业的概念,没有官方的概念界定,缺乏系统的评价标准和依据,但凡具备相当国际知名度且城市的综合实力或者某一方面的特色被世界广泛关注并认可的城市都可以称之为世界名城。据此,本研究将世界名城划分为综合型和特色型两大类。
综合型世界名城是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建设水平等具有全面的世界影响力、城市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全球城市,比如东京、纽约、伦敦等世界金融中心。特色型世界名城是指某一产业或某一特色资源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水城威尼斯、圣城耶路撒冷、佛教之都曼谷等等,这些特色资源塑造了城市独特的吸引力,助推了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国外文化特色型名城建设案例研究
国外已有不少城市正在依托文化特色实现转型发展,对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英国的格拉斯哥、德国的魏玛等知名城市为案例,总结当前借助文化创新实现城市转型的基本模式,剖析文化创新对优化城市制度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作用。
(一)德国魏玛:用千年文化经营欧洲小城
魏玛是德国的一座小城市,人口仅6万多,却拥有千年历史和文化积淀。1999年,魏玛被评为德国第一个“欧洲文化之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如今的魏玛在国际聚焦下一直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因宜人的小城尺度和独特的文化、生态特色而被誉为“不是一座有公园的城市,而是一座有城市的公园”。
1.具体措施
“文化博览”:魏玛小城精心保护的22所历史建筑和文学纪念馆、德国国家剧院、魏玛古典主义基金会,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的工作场所、包豪斯大学及包豪斯博物馆、魏玛“弗兰茨·李斯特”音乐学院和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纪念馆,都是这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小城每年会举办文化节,吸引游客的同时也渲染了城市的文化氛围。
“文艺情怀”:经过千年历史的更迭,魏玛小城始终保持着宜人的尺度,僻静的广场和弯曲的小巷,宁静而古老的空间里,文化的气息无处不在,魏玛小城有着大量充满文艺气息的小型艺术、精致的小咖啡店和令人惬意的小酒馆,悠闲的生活方式也吸引不少人在此休闲度假。
“文化活动”:小城经常举办各类演出、夏季艺术节,如每年5月底到7月初在灯火辉煌的帐篷(Spiegelzelt)中举办的音乐、戏剧和小型歌舞联欢节,6月和7月中的伊尔姆(Ilm)河畔公园内的夏季戏剧之夜。具有250多年历史的洋葱市场总是在每年10月第2个周末开市,献出更民间的娱乐活动。此外还有大量精挑细选的小型舞台表演活动,充满活力和丰富多彩的小酒馆演出也别具一格。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文化活动并不单纯为游客准备,普通市民也很乐意参与到各类活动中。
2.启示借鉴
第一,“世界名城”并不需要模仿。魏玛小城古老而宁静的城市环境,为现代生活服务的酒馆、咖啡吧,都充满着文艺气息,成为城市中的艺术品,这样的悠闲、宁静反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向往。我国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细腻的空间肌理、宜人的街巷尺度、宁静的生活氛围、密切的邻里交往,这些本身就是城市真正的价值和魅力所在,不喧嚣,不做作。
第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渲染文化氛围的重要利器。在节假日可结合主题旅游活动,通过承办音乐节、举办文艺演出等方式,将流行的文艺元素融入城市的传统文化,并可通过民间的特色活动,增加市民对活动的参与热情。丰富的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留住游客,同样能够丰富市民生活体验,用文化经营一座城市,并不完全是自上而下对物理空间的经营,还取决于城市人的生活姿态。人文的气息应当渗透到物理空间的各个角落和市民的内心深处。
(二)英国格拉斯哥:文化引导工业城市成功转型
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素有“世界工厂”之称,在后工业化时期成为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摇篮,而格拉斯哥作为英国传统工业城市,也正是利用文化转型这一契机,才使得城市重新焕发出活力与魅力。
格拉斯哥城市面积15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不到70万,包括郊区在内的大格拉斯哥人口160多万。曾经最擅长制造轮船火车的格拉斯哥,重工业没落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陷入经济谷底。1990年,“欧洲文化之都”的称号和舆论的大力关注带领这座城市重回公众视野。新建的文化设施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形象,大型文化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20世纪初,一度被称为“建筑和设计之城”、“欧洲体育之都”、“音乐之都”等。
1.具体措施
格拉斯哥的文化转型模式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滨水用地更新项目带动空间职能的优化。以“一条河的重生”为主题,对流经城市商业中心及国际机场的克莱德河两侧用地进行整治,利用大量空置、废弃和污染土地增加基础设施和绿化景观用地。克莱德河的改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游客,成为格拉斯哥的一大亮点。二是大力发展会议产业,由此带动旅游、餐饮产业及城市就业。1990年,格拉斯哥开始实行“会议大使项目”,以此作为一个品牌推向世界市场,包括组织商务会议,开办运动会,这是英国第一个执行此项政策的城市,政府鼓励并补贴科技人士、医疗人士、科学家及商务人士竞标会议,2009年大使项目带来了3010万英镑的产值,包括餐饮、商旅及工作机会。
2.启示借鉴
第一,我国不少城市早期的工业项目都沿河沿过境交通线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原本的城市边缘区域已经成为核心区域,其用地布局不仅仅关系到滨水区的景观风貌,更关系到这些城市核心空间的土地价值能否被最大限度地挖掘,能否真正打造成为城市富有吸引力的积极空间,并且将城市所需的公共设施很好地填充进去。可以说,对重点地区的用地更新已经成为一项促进城市复兴的积极有效的政策,一方面塑造了城市的特色,另一方面也为中心城区新增文化设施和创意产业载体的需求提供了空间支撑,从而缓解城市化对中心城区的服务设施需求,并且提升建成区的活力。
第二,通过举办或承办相当影响力的大事件(“会议大使”)实现城市营销,对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服务业水平、带动旅游发展和促进社会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Dieter Hassenpflug,刘崇.城市形象和体验环境的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2004(6).
[2]Ivan Turok,邢铭.老工业城市的复兴:格拉斯哥的经验及对中国东北的启示.国外城市规划,2005(1).
[3]郭友群,陈嘉逸.格拉斯哥的兴衰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商业研究,2006(22).
目录
一、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
典型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
1.人员构成2.运作方式
3.专利政策
4.工作成效
二、设立技术转移公司模式
典型代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创办的帝国创新服务公司
1.人员构成2.运作方式
3.工作成效
典型代表:剑桥大学设立的剑桥企业有限公司
1.组织架构
2.业务内容
3.知识产权许可模式
4.投资孵化模式
三、其他模式
【编者按】
高校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重要创新主体,在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创新源泉作用。近年来,随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系列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发布实施,国内高校不断优化完善内部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探索构建符合创新规律和实际需求的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本期内容聚焦国外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报告正文
一
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
OTL(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即技术许可办公室。美国在《拜杜法案》的推动下,自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大学建立了技术许可办公室等专门机构,现已成为美国大学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经营的标准模式。俄罗斯于2003年引入高校OTL模式,目前俄罗斯大学等研究机构创办OTL已超过100个。
OTL模式的主要特点:
将专利营销放在工作首位。OTL模式强调大学亲自管理专利事务,并把工作重心放在专利营销上,以专利营销促专利保护。
工作人员均为技术经理。OTL模式下,工作人员必须既有技术背景,又懂法律、经济和管理,还要擅长谈判,被称为“技术经理”。技术经理只管专利营销和专利许可谈判,在决定申请专利后,专利申请的具体事宜交由校外专利律师事务所办理。
发明人和发明人所在院系参与分享专利许可收入。允许发明人分享收入旨在激励教师不断披露发明,并配合随后的专利申请和许可工作;允许发明人所在院系分享收入,提升了发明人在院系中的地位和声望。
典型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
1970年,斯坦福大学建立技术许可办公室,主要职责是促进学校科技成果产品化,包括技术成果评估和市场风险预测、技术许可、专利申请等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该办公室由学校分管科研的副教务长直接管辖,向上对教务长以及学校校长负责。
1.人员构成目前办公室共有人员52人,其中负责人1名,助理2人,授权专员18人,授权助理9人,产业合同办公室8人,其他行政及管理人员14人。
2.运作方式
一般包括以下6个工作环节:
①发明人向OTL提交申请材料(发明和技术披露表),OTL记录在案,并指定专人(Technology Manager)负责审查和了解其市场潜力。
②在充分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由OTL独立决定是否申请专利(美国专利申请的实际费用高达上万美元,通常情况是先有企业愿意接受专利许可,学校才申请专利)。
③制定授权策略并征集可能对此感兴趣的公司。
④对各企业进行筛选以保证专利许可效果,企业需具备使该项发明商业化所需的基本条件。
⑤进行专利许可谈判,签订专利许可协议。
为避免利益冲突(conflicts of interest),学校规定发明人不能参加OTL与企业之间的专利许可谈判,谈判由技术经理全权代表学校。这是因为发明人往往集多重身份(教师、专利许可收入的分享者、公司顾问和公司董事)于一身。如果发明人与谈判企业之间存在关联,OTL要交研究院院长(Dean of Research)和发明人所在院院长复审;如果与发明人有关联的企业最终被确定为专利许可对象,则OTL还要起草备忘录,证明该企业是经过筛选的,并建议两院长予以批准。
⑥OTL对专利许可持续跟踪,确保许可收入及时收取并进行正确分配。
3.专利政策
斯坦福大学的专利政策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原则性体现为学校在发明所有权的归属问题上持毫不含糊的态度,即依据《拜杜法案》,联邦政府资助的发明所有权归大学;企业和其他机构资助下的发明,依据拜杜法案精神,通常也归大学拥有。灵活性体现在以利益共享为原则的专利许可收入分配制度,即先将专利申请费、OTL办公费从专利许可收入中予以扣除,即为专利许可净收入,再由发明人、发明人所在院、发明人所在系三方平分专利许可净收入。
4.工作成效
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后15年时间里,斯坦福大学获得的总收入不超过5000美元。1968年,斯坦福大学试点由学校亲自管理专利事务,即申请专利,并把专利许可给企业界,当年创收5.5万美元。2013-2014年年报数据显示,该财年斯坦福大学共获得655项发明技术的许可收入,总计约1.1亿美元,其中40件发明带来的收益超过10万美元,40件发明中的6件发明带来的收益超过100万美元。
对于斯坦福大学身处其中的硅谷和生物技术湾而言,OTL许可出的技术是一些高技术产业成长和壮大的源泉,OTL的技术转移与硅谷和生物技术湾的成长和发展是同步的。其中,著名例子之一是1981年,OTL将斯坦福大学教授StanleyCohen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Hebert Boyer于1974年联合发明的“基因切割”(gene-splicing)这一重大生物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并以非独占性许可方式将该技术许可给了众多企业,从而开启了全球生物技术产业。
二
设立技术转移公司模式
设立技术转移公司或称创新服务公司是部分国外高校实施技术转移的重要模式之一。这类公司主要提供知识产权商业化服务,协助高校技术与知识产权向产业转化。高校设立独立的技术转移公司,可以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学校成果转化服务提供专业服务。
典型代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创办的帝国创新服务公司
1986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成立帝国创新服务公司(Imperial Innovations),当时是学校的一个部门,后来独立成为学校所属的一家企业。帝国创新服务公司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与帝国理工学院建立了排他性的合作关系,通过将帝国理工学院的技术许可给其他公司或成立创业公司,对学校优质的技术进行发展、保护和商业化。2006年7月,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另类投资板块(AIM)上市,募集3亿英镑用于技术商业化前期投资。
1.人员构成帝国创新服务公司现有全职人员27人,其中主管1人,业务总监2人,高级授权专员5人,负责IP及技术转移孵化工作11人,负责技术及行政工作8人。
2.运作方式
帝国创新服务公司主要从事技术商业化和投资活动。技术商业化包括保护帝国理工学院及其伙伴的知识产权、协助技术发展并最终将技术许可给企业或者围绕该技术设立新公司。投资行为专注于对治疗、诊断、医学技术、工程与材料,以及信息通讯、数据技术等领域早期公司的长期投资,且主要投资英国“金三角”区域的企业。在英国,由伦敦、剑桥和牛津形成的地区被称为“金三角”,这一区域汇集了一大批世界级研究机构,包括帝国理工、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四个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大学。
3.工作成效 帝国创新服务公司每年评估约400项由帝国理工学院师生提供的发明,完成30至40项许可案件,设立8个新公司及对60个新技术进行专利申请。同时,除了与帝国理工学院合作,帝国创新服务公司还为在伦敦与高校有关的NHS Trusts(NHS综合医院)提供技术转移服务。目前帝国理工学院在数据技术、物联网、生物医学与制药、新材料、清洁技术、能源、设计、基础设施系统、金融服务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都与相关产业建立起了长期而可持续的伙伴关系。
2012年起,帝国创新服务公司与帝国理工学院合作建设帝国理工学院创新实验基地,成为初创企业社区的典范。基地每年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80多场,约有3000多名学生参与各种项目与活动,集中支持80多个初创企业项目,同时特别为帝国理工学院的亮点科研成果和学生团队举办推介路演活动,每年都能吸引400多家伦敦及全英国的高科技企业和投资机构参与,其中70%的推介项目募集到600多万英镑概念验证启动资金。2014年还增设专门资助女性创业者的专项基金。
截至2015年7月,帝国创新服务公司投资的企业达98家,市值约3.27亿英镑,其中最大的企业是位列英国富时250指数的切尔卡西亚制药公司(Circassia Pharmaceuticals)。2015年9月,路透社首次发布“世界最创新大学榜”,帝国理工学院位列第12位,在英国大学中排名最高,其次是剑桥大学第25名、牛津大学第40名。
典型代表:剑桥大学设立的剑桥企业有限公司
剑桥企业有限公司(Cambridge University Enterprise)是剑桥大学全资公司,代表剑桥大学负责专利申请和技术转移工作。剑桥大学在每个系、研究所、中心、实验室都设有联络员,联络员由系主任批准,专门负责本系科研人员与剑桥企业有限公司的联络。剑桥企业有限公司每年召开3次与所有院系联络员见面商谈的会议,剑桥大学分管研究的副校长亲自参加。
1.组织架构
目前剑桥企业有限公司拥有约40人专业团队,管理超过1000个科学技术项目,持有60个以上初创企业股权。在组织结构上,剑桥企业有限公司设有支持服务部、营销部、财务部、种子基金部、顾问服务部、自然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公司董事会成员全部由剑桥大学任命,包括:4位学校代表(剑桥大学教授、剑桥大学分管研究的副校长)、3位学校外部代表(前政要、风险投资家),剑桥企业有限公司高管(不超过3位),剑桥大学财务部主任作为剑桥大学股东代表,是董事会的观察员,剑桥大学财产主管兼任董事会秘书。同时,公司设立投资委员会,成员有剑桥大学教授代表、美国风险投资公司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和欧洲风险投资公司Amadeus CapitalPartners。
2.业务内容
剑桥企业有限公司设立了四个业务单元:技术转移服务、咨询服务、种子基金服务、基础服务。
①技术转移。业务内容包括代表剑桥大学申请专利、项目评估、市场调研、寻找商业伙伴、代表发明人与合作商家进行技术对接、协商谈判、撰写合同协议等。企业有限公司是剑桥大学所有知识产权专利的法定申请人,每年收到200多份商业计划申请,经过严格的程序对技术成果的市场价值进行研判,并在1个月内决定是否申请专利。每年公司的专利申请量约20件,占申请量的1/10,旨在确保申请专利的高品质和专利成本的合理控制。
②咨询服务。剑桥企业有限公司咨询部门工作人员与剑桥大学各个研究室、实验室以及教授保持着密切联系,定期或不定期了解各个领域技术进展,寻找潜在项目。咨询服务形式主要有:科学顾问委员会、企业开发产品咨询、利用各个院系的仪器设备、专家证人以及政策咨询等。剑桥和英国都积极鼓励科学家参与企业咨询。在英国,衡量大学教授的指标之一是影响力,而咨询是增加影响力的重要内容。
③种子基金。剑桥企业有限公司拥有一个独立的风险投资基金,即“剑桥企业种子基金”(TheCambridge Enterprise Seed Funds),为初创企业提供种子基金并扶持孵化。自1995年以来,获得种子基金投资的初创公司5年内的成活率达到97.4%,大大超过44.6%的英国平均水平。剑桥企业种子基金由剑桥大学而非政府所有,只投资于以剑桥大学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新公司,所有盈利返回资金池或重新投资。截至目前,该基金共投资了70家公司,共计1070万英镑,同时带动市场上10亿英镑投资。
④基础服务。主要包括搭建剑桥创新创业载体等相关服务,包括为入驻孵化器的个人或者小型团体提供企业启动时的相关注册、财务支持、法律咨询以及办公场所等服务。
3.知识产权许可模式
①许可方式。剑桥大学将非独占许可放在首位,这样可以增加同一项知识产权的许可协议数量,增加知识产权许可收入。
②许可对象。剑桥大学知识产权许可主要面向企业,并产生许可收入,另有一部分许可给研究机构,不收取许可费用。2010年,剑桥企业有限公司签署了116项知识产权许可协议,其中85项为商业目的的许可协议,31项为以研究为目的的许可协议。2010年正在执行中的知识产权许可协议达695项,其中202项是以研究为目的的知识产权许可协议。
③许可收入构成。剑桥大学的知识产权许可收入分为五部分:知识产权许可费用(fees)、阶段性支付(milestone payments)、企业偿还剑桥大学的专利费用(reimbursementof patent costs)、替代许可费用的股权变现(equity realisation)和产品销售提成。
从实践看,达到产品销售收入提成的许可协议在数量上不占优,但却是剑桥大学知识产权许可收入的主要来源。剑桥大学绝大部分签订的知识产权许可协议都产生了收入,但只有不到1/5达到产品销售收入提成,只有1%产生了显著的产品销售收入提成。从许可收入的分布看,剑桥大学超过80%的知识产权许可收入,来自2%的知识产权许可协议,大部分知识产权许可收入来自于少数明星专利。
⑤许可收入分配政策。剑桥大学知识产权许可是以净收入作为分配基础,即许可收入减去费用支出。相关费用支出包括:专利申请费用和维护费用、法律费用、保险费用、诉讼费用、第三方(例如项目资助方)应得收入,概念证明基金。由剑桥企业有限公司参与商业开发所获得的净收入,由技术发明人、发明人所在院系和剑桥大学三方共享。具体如下表所示:
净收入
发明人
所在院系
剑桥大学
10万英镑以下
90% 5% 5% 10万~20万英镑
60% 20% 20% 20万英镑以上
34% 33% 33% 4.投资孵化模式
①技术转移前孵化。在技术转移之前,即专利生成之前,剑桥企业有限公司提供两项商业化增值服务:
一是支持好的想法。研究人员有好的想法是第一步,但将想法转变为产品和商业,则需要时间、资金和支持。剑桥企业有限公司为此提供概念证明资金(proof of concept fund),为发明的早期阶段提供支持。2010年剑桥企业有限公司获得54项想法披露,有40个想法获得概念证明基金。
二是支持好的应用。好的想法还需要转化为应用,剑桥企业有限公司帮助科研人员从外部获得转化资金。2012年,剑桥大学科研人员获得了1750万英镑的转化资金。
②大力孵化剑桥师生初创企业。剑桥大学将孵化师生初创企业作为技术商业化的重点,在外部资金还未进入时,公司首先投入概念证明基金、转化基金、种子基金,孵化剑桥师生初创企业。其中,概念基金和转化基金都是为帮助科研人员开发产品的原型;种子基金用途更为广泛,不仅可用于概念证明和转化,还可以作为知识产权许可前投资、种子前投资和种子投资。
同时,与外部资金共同推动剑桥师生初创企业发展。外部资金包括首轮新资金和跟进资金两部分。例如,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两位教授研制出塑胶电子(plastic electronics)技术,又称柔性电子(flexible electronics)技术,是引发电子技术革命的开创性新技术。剑桥大学基于这两位教授的科研成果,于2000年成立企业Plastic Logic,该公司已成为全球塑胶电子行业的领导者,研制的全彩色柔性电子显示器获得德国Elektronik杂志2013光电子产品大奖。2011年该企业与俄罗斯国有纳米技术公司(Rusnano)和该企业早期投资者美国硅谷风险资本签订了总计7亿英镑的投资协议。
三
其他模式
船舶101 姜伟
011005111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为了调节旅客流量缓解运输压力而上浮票价,但收效甚微。而美国某市一民资铁路公司的经理,当着所有乘客的面在火车上的厕所里用餐,以表明该公司上乘的服务设施。两个例子对比下来可以得出结论:铁路部门作为我国的行政垄断行业,在春运期间的提价行为其实是一种与市场经济规则相悖的价格任意高于价值的不良现象,其价格已经大大高于价值,使价值规律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而美国民资铁路公司则是市场经济里的典范,他们以上乘的服务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铁路竞争,让他们拥有独立经营的线路和调度系统,结束一家独霸市场的垄断局面,才能形成充足的客运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按照经济规律,运用价格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必须考虑需求弹性。春运期间的铁路、公路客运作为一种服务产品,缺乏弹性或者效果不明显,价格上浮对旅客量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况且,春节是深受老百姓重视的传统佳节,票价的上浮几乎不能阻止人们回家的脚步。加之铁路作为长途客运方式的替代运输工具较少。所以,尽管每年票价上涨,旅客仍然有增无减。
通过提价来调节供求关系,还应当考虑供给弹性。但由于目前的铁路是行政垄断行业中市场化程度最低的行业,所以成了这类行业中产品短缺最为严重的行业。行政垄断主宰的行业,是不会主动提供充足产品的,一旦供给充足了,涨价的理由也就不复存在。
铁路行业与电力、电信、民航、石油等自然垄断行业一样,具有比较复杂的特性:
一、具有行政性特征;
二、具有市场性倾向,行业利润及职工收入和福利的获取有赖于市场;三:其经济资源占有独立性。正是这些复杂性特征,使其在生产经营垄断性的基础上,产生了与市场经济规则相悖的价格任意高于价值的不良现象,甚至在供不应求时出现价格大大高于价值的情况,铁路春运调价就是一种有规律的价格大大高于价值的体现。
目前,我国垄断行业存在五大弊端。
一、服务差强人意;
二、高收入加剧;
三、缺乏竞争力;存在不合理收费和强制供给自然垄断行业存在腐败问题和不正当行为。
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是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重要任务,是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内在要求。从根本上逐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体制改革及其价格改革,直接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稳定价格、支持产业、惠及百姓,而其长远意义是建设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必须进一步引入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行业垄断主要包括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对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非公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
今年一月份,世界银行曾发布题为《铁路行业管理体制的三大支柱》的专题论文,建议中国借鉴欧美经验,在对铁路运输进行统筹管理的前提下,成立一定数量的自主经营的铁路公司,采取新的更加多元化的管理体制。
目前中国铁路货运量居世界第二,客运量居世界第一。世行认为,铁路网的迅猛发展是在中国特有的铁路治理与制度结构下实现的,鉴于交通运输市场的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建立更协调的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的呼声日高,中国的铁路行业可以考虑采取不同的治理结构。
世行发布的《铁路行业管理体制的三大支柱》专题论文介绍了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八个国家的案例,认为这些国家的经验可能对中国有借鉴意义。
这八个国家都拥有较大的铁路行业,铁路总运量加起来占中国以外地区的三分之二。它们的铁路管理体制具有一些共性的特征,包括:都有一个交通运输部,负责管理和制定统筹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政策;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规管职能与铁路服务的商业运营分离;无论民营国有,均普遍采取公司化治理结构来提供铁路服务;同时有多个服务提供商;客货运业务在部门或制度上分离。
A的母亲因此在网站education.com发帖抱怨B母亲的做法。但收到的回帖没有赞同支持她的,反而多是劝导她接受惩罚的。一位网友写道,“我相信你的儿子没有杀他朋友的意图,但是每个人对那句话(指杀人那句话)的反应,就是按照他们所接受的训练,去做他们认为恰当的事(指那位母亲因为儿子受到生命威胁而选择报警)”。另一位网友写道,“小孩应当受到法律顶格惩罚,并且,如果我是那位母亲,我会对你和你的儿子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法律措施”。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发达国家并不是否定惩戒教育;不但不否定,而且在惩戒上做得很细致,即使是轻微的、很可能不会发生的错误行为,也会为了防微杜渐而施以惩罚,并且,其教育惩处机制与国家法治紧密衔接,惩处教育在全社会达到了高度一致的共识。
【案例二】国外著名辩论网debate.org发起了一个关于“学校应否惩罚‘网络欺侮’(Cyber bullying)”的辩论。该论题引起了网友热烈的讨论,网络数据统计,53%的网友认为应该惩罚,47%的网友反对。认为应该惩罚方的主要观点是,其一,网络欺侮与面对面欺侮一样严重,尽管它只是在虚拟空间。欺侮行为是今天孩子们面对的最大问题,学校和父母必须严肃处理。有时网络欺侮的伤害潜力比面对面欺悔可能更为严重和持久;其二,学校要对学生负责,保证其健康的学习环境,网络欺侮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不制止网络欺侮,还有可能最终导致学生无心向学、落伍甚至自杀;其三,学生在校外实施网络欺侮,还会将其带到学校,传染其他学生。反对方的主要观点是,其一,如果网络欺侮行为没有发生在校内的话,学校没有被授予许可去处罚网络欺侮行为;其二,学生有选择不阅读、不接受有关网络欺侮信息的机会,学生有逃离这些痛苦的机会;其三,学校不应卷入处理此事,因为校园外的网络欺侮是私人事务,与学校无关,应由父母处理。如果情节严重的话,由执法机关处理,而不是由学校处理,除非受害人要求学校涉入处理。
从这个案例看,无论正反方的观点如何,都反映了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已经将惩戒教育触角,与时俱进地延伸到了虚拟网络空间。即使对于反方第三条意见,即学校不应处罚学生在学校之外的轻微犯错行为,在规则界限严格而明确的法治国家,似乎很容易站住脚。但是这在英国也被颠覆了,因为英国2010年就已经明确授权学校教师,对学生在校外反社会行为具有惩罚权。
而中国近十几年来,实际上是在倡导“无惩戒教育”,禁止惩戒教育,并把惩戒教育与体罚、变相体罚模糊地捆绑在了一起。
因为惩戒教育缺失,当前很大比例的中国中小学生思想行为严重失范。在这些孩子们身上,明显表现出是非不分,无视纪律,目无师长,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规则意识、担责意识和法制意识等特性。当前屡次发生学生团伙围殴、侮辱弱势同学的事件,手段极其残忍,性质极其恶劣;一般中小学教师已不敢再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正常的批评也有所忌惮,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不仅没能得到及时纠正,还助长了他们的恶习气焰;甚至有的老师因为管学生纪律,反遭学生殴打,被学生殴打还不能还手,否则要担心被追责、丢工作,等等。这些都是缺失惩戒教育机制的典型表现。惩戒教育缺失的环境下,学生只能接受赏识和鼓励,而不能接受批评与挫折;要求他人无条件地尊重自己,却不能最低限度地尊重他人;唯我独尊,罔顾法律纪律;人格扭曲、任性妄为,内心又极度脆弱。
因此,中国中小学应尽快实行惩戒教育。
一、以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权,是为了维护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和正常开展,针对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破坏学校校纪规章的学生,而行使的一种教育管理权。一般由国家法律或国家教育部门赋予学校和教师权利。
国外教育发达国家大多对教育惩戒权有明确规定。比如日本《学校教育法》明确规定:“校长和教师,根据教育需要,可按照文部科学省的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惩戒。”2014年英国教育部发布文件,提出了教师及助教等学校人员均有权对学生在校内外的不当行为,进行惩戒管理。
我国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制度都没有赋予中小学学校和教师教育惩戒权。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八条只是笼统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受教育者犯错进行“处分”的权利,但是没有具体细化“处分”的类型、情形、条件、执行及其程序,因此,该条款的规定并不是为了惩戒学生,而是一种学生酿成重大后果的事后处理规定。第三十二、三十三条对教师的教育权利进行了规定,但是没有规定教师应有的惩戒权。第四十三条虽然规定了受教育者有“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对违反学校纪律、管理制度的学生应该承担相应处罚的义务。第四十二条第四款反而规定,“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可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该条款的规定,在现实中更加使得学校一般不敢处分犯错学生,教师不敢批评学生,更不敢惩戒学生。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制度的效力阶位低于法律,是按照法律规定而制定的,自然也没有规定教育惩戒权。
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因此而要求学校和教师执行“无惩戒教育”,也就自然成为了最“明智”的选择。因为,如果学校和教师对犯错学生实施惩戒而造成家长申诉、上访、诉讼,甚至造成媒体舆论关注,就会对教育行政部门带来影响。有一篇《无惩戒教育是对教育的献媚》的网络文章,在网络上有一定影响,其所持观点不是没有道理。
而在当前行政机制的运转特性下,惩戒教育如果出了岔子,板子肯定就会首先打在学校和当事教师的身上。现实中诸多案例也确实是这样,导致学校和教师对惩戒教育唯恐避之不及。
因此,我国应尽快通过教育惩戒权立法,明确学校和教师的惩戒教育管理权,既保障学校和教师敢管理、愿管理、善管理,又明确清晰界定教育惩戒和违法体罚的界限。
二、全社会重塑惩戒教育观念
对惩戒教育,十几年来,我们一直陷入一个认识误区,认为中小学教育不应实施惩戒教育,而只能倡导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启发教育等等。这个认识的逻辑基础之一,就是中国教育要国际化,要向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看齐,并且以为这些国家的教育是无惩戒性的。
在我们传统教育观念中,我们相信“棍子底下出好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材”。对孩童教育,适当的惩戒从来都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学校禁止惩戒教育后,倡导“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永远是对的”,“尊重学生”的内涵被无限扩大和曲解。而一些教师因为适当或不适当惩戒学生,被扣以教学责任帽子被处理。当前中小学教师和学校对“惩戒教育”谈虎色变,避而远之,唯恐因此触犯“体罚或变相体罚”这一高压线,只能走“无惩戒教育”路子。而西方国家的赏识教育等无惩戒教育理念,被断章摘句式移植到中国,并被绝对化,似乎成为了一些中国80后、90后新生代家长们的教育圣经。
表扬与惩戒是教育的两个方面,没有惩戒就没有教育;惩戒是教育的一种天然权利,只是要把握好惩戒的分寸,以及它与体罚、变相体罚的界限。
三、尽快制定和实施惩戒教育具体规范
即使我们国家法律授予了学校和教师惩戒权,如果仅仅是笼统性的规定而不具体细化,在实施过程中也难以发挥出理想的实际作用。因此,教育惩戒权被立法后,行政法规和国家教育行政规章就应制定严密细致的实施细则,从实体性内容到程序性的内容,都应尽量科学周密规范。
这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做法。比如,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2010年公布的“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该法案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进行惩罚的原因、工具、部位都做了详细规定,并对实施惩罚的程度、时机、方式做了严格限制。再如,美国各州制定的教育法律条文,规定了合法惩戒主体有家长专员、学校教辅人员以及社区学监;规定了惩戒类型,主要包括口头训斥和劝告、约谈家长、禁止乘坐校车等无关法律的惩戒,以及留校察看、参加社区劳动、强迫其转学、被送到特殊教育学校等与法律行为相关的惩戒方式;规定校内教育人员主要实施口头训斥等无关法律的惩戒,法律行为的惩戒则由学校联合校外法律机构来实施;规定了严格的教育惩戒程序,比如惩戒处理、申述、听证、董事会做出决定等等,并且,所有惩罚决不会让教师以个体面对,教育惩戒程序严肃而民主,是一系列的“民主流程”。
按照明确的司法程序和教育行政管理程序,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惩戒处罚,其实就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体验性的法制、规则教育。在惩戒教育中,学生才会懂得法律和规则、纪律,才会懂得责任、后果和担当,才会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遵守法律、遵守规则,从而学会在规则和制度下与人团结协作。在我国中小学校,最缺乏的就是规则和责任教育。而强烈的社会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对新一代建设者最基本的要求。
最后,令人高兴的是,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针对近几年来校园暴力频发,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访谈中表示,要“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戒力度”。惩戒教育在被一概否定而沉寂十几年之后,重新被国家教育高层提出,给教育带来了股春风。
参考文献
[1]Should we punish kids for something they say even though we know they wouldn't act on it?[EB/OL].http://www.education.com/question/punishkids-act-it/
[2]Should schools punish cyber bullying?[EB/OL].http://www.debate.org/opinions/shouldions dions/should-schools-punish-cyber-bullying
[3]Michael Savage.Teachers given power to punish outside school[EB/OL].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education/e-ducation-news/teachers-given-power-to-punish-out-side-school-2098917.html
微课程是现在国内炒得很火的一种教学方式,许多学校都开始尝试。但根据不同的学生,微课程又有不同的运用方式。本文选取了国外微课资源案例展示,力图为我国中小学微课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英国教师电视网站视频库
英国教师电视网站的微课视频资源建设从2004年开播以来至2011年4月被迫关闭,经历了7年时间。英国教师电视网站视频库中的微课视频资源应用和推广远超预期目标,只是后来视频资源服务器无法承受来自全世界范围的众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巨大访问量,无奈之下英国教育部将那些由政府出资开发的3500个精品微课视频通过签约的方式转让给了国内的其他网络运营商,并要求其继续免费给教师开放使用。
1.微课视频的目标:2004年创办时规划用 5年时间帮助学龄儿童和中小学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利用好教师教学以外的时间,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设计研究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2.微课视频的内容:微课内容涵盖了英国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所有课程,每段视频长度一般在20分钟左右,而且视频的中间或开头结尾部分通常会穿插教育研究者或管理者与教师的随机访谈视频,课堂实境教学内容10分钟左右。英国各地课堂教学改革或学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时讯专题节目(长度10~15分钟)也会定期通过该网站播放,然后收录到网站视频库,从预告到发布,最后到入库成为常态。
3.微课视频的用途:帮助教师拓宽教学技能,深化教学实践,通过资源能帮助教师联系更多的同行。这些视频资源能帮助教师节省时间并获取一些实用性的建议、教学思想和课堂资源。
4.微课视频的开发原则:(1)在展示近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候,遵循视频证据的重要性。(2)直观记录教学方法对课堂产生的影响要比教师对教学行为的文字描述更加有效。(3)重点记录学习的发生情境,鼓励观众聚焦学生和他们的学习结果。(4)对有需求的辅助资源提供恰当的综合描述。
5.绩效的考核指标:(1)达标率:微课视频资源受众面百分比以至少每月连续观看5分钟以上,观众数量以每月连续观看5分钟以上来计算。(2)忠诚度:视频观众的百分比每月至少连续观看5分钟和每月观看30分钟(不需要连续观看)来计算。(3)互动性:关注特定用户,以及视频下载的文件总数和流量需要超过一个月。(4)适用性:运用于本校课堂或满足培训要求的视频节目。(5)用时合理:要评定上个月教师观众的学习平均分,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频道视频的用时是否合理。(6)易用性:公开视频发布的时间表,容易发现网站资源。评价量化目标要与视频评价绩效管理模式和评价指标相对比。
基于维基管理功能的微课视频应用
2008年由乔·托马斯博士带领的视频编辑团队创办了基于维基功能的视频资源库“观看知道学习”。他们的工作重点是根据学生用户的多样性推荐视频。为实现这个目标,邀请教师或教育工作者推荐能被收录至目录的视频,然后采用维基框架和理念,对那些视频进行审核和批准,进行恰当分类。这些视频是从互联网上找到的最优质的视频,涵盖中小学(3~18岁)的所有教育主题。
1.视频库目标:打造一个世界顶级的在线中小学教学视频库,这些在线视频的域名可供教育者储存、分类和最佳等级评分。确保这些服务是免费的,以便于教师、家长和学生在世界任何地点能存取与使用。
2.视频库内容:已收录超过 5万个教育视频,整理成一个包含 5千多个类别的目录。授课教师和在家学习的学生无需任何注册费用,就可以自由浏览视频目录,按照科目和年龄进行搜索。为确保效用,视频标题、说明、年龄段和评分得到编辑。网站不拍摄视频,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广泛邀请教育专业团队人员采用维基系统来管理那些优质的微课视频,将优质微课视频的链接提供给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使用。
3.课堂教师自己做主:(1)视频由群组或个人共同管理。(2)视频库可以提供个性化子域名称,与博客和维基服务类似。(3)教师个性化维基视频管理可以展现个性化的徽标图。(4)教师可以选用学校特定颜色和视频的皮肤。(5)教师个性化选用的视频目录,使用权限可对内或对外开放。(6)教师可以将新的视频嵌入自己的课堂中并加到自己的视频目录中,展现众人受益的维基之道。
4.微课视频库的检索和浏览:检索微课视频的数据库非常简单,由于所有的视频表明了使用对象的适合年龄段,可以调整学习者的年龄数字来检索微课视频。
英语学科专业微课视频应用
美国“英语中心”(English Central,简称EC)视频网站在2008年创建,这是一个英语学习视频的内容库,收录了9000多个地道的和特别制作的视频,并提供最新最全的内容。以内容为基础的沉浸式语言学习:看学说学生不仅可以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也可以将英语分为专题来学习。通过初、中、高三个级别来选择课程目录。如“沟通技能”、“演讲技能”,还有专门的“发音课程”和“词汇课程”。
1.视频目标:对英语阅读、听力、口语、语法、写作和发音纠错等学习过程进行整合和指导。
2.技术特点:视频还采用了计算机自适应、时间间隔学习系统,可以追踪每一个从看单个视频到成功掌握的学习过程。
3.应用策略:只要设置一个“课程页面”,教师就可以规划自己的班级,个性化设置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收听学生的录音和跟踪他们的学习进度,下载并打印班级报告。
4.微课视频应用途径:(1)将微课视频与现行的课程进行整合;(2)将微课视频与在线学习内容进行整合;(3)将微课视频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进行整合。首先,技术创新体现在视频字幕播放和词汇释义可以同时进行,甚至语音拼读包括音节和音素呈现可以实现同步;其次,以视频为基础的词汇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课的考试分数,以及利用独特的互动语音评价技术提高口语流利程度和发音反馈进行跟踪式评价;最后可以进入视频博客社区交流,网络研讨会分享其他学校的成功教学经验。
nlc202309012105
案例:捷克共和国EC微课视频课程
捷克共和国的教育企业家妮娜在2010年9月组织实施过为期15周、长达40个小时的EC微课视频课程学习活动。80名学习者在20~40岁之间,他们从中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微课视频来学习,每天30分钟左右。
他们设置微课视频应用目标:在学习者已有数年正规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英语流利程度。学习者不但使用了微课资源,而且他们之间也同时用了Skype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
妮娜在她的研究案例分析中说:“当我第一次发现EC微课视频资源网站的时候,可以毫不夸张地形容自己仿佛进入了语言学习的天堂,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的过程录制语音对比练习反馈词汇学习的效果。在我的学生中反响强烈,他们通过运用EC微课视频资源,快速提升了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一切都在线完成。”
案例:荷兰阿姆斯特丹英语学习中心
荷兰阿姆斯特丹英语学习中心的指导老师布伦达于2010年4月开始使用EC微课视频英语资源,当时她负责31个班级的211名学生,时间为1655小时。在她的研究案例分析中提出:“我建议学生将宝贵的学习时间投入到EC的微课视频资源学习中,因为它在语境中培养你的语言能力,而且是动态方式。适合所有年龄层的人,有时候学习者对微课视频内容的理解确实比教师的讲解更加有效。学习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流利程度和学习信心得到显著提高,可以说学习者已经迈进了第二语言学习的2.0时代。”
大量研究发现掌握词汇是掌握语言和提高流利程度至关重要的部分。EC开发了独特的学习工具,该系统的强大在于利用“上下文”,使用户能够看到单词在真实的视频剪辑的多个实例(搭配)。这在全球微课视频资源中属于首创。
案例:日本新泻青陵大学的课程
日本新泻青陵大学教师木村在2010年给大学一年级2个班的78名学生提供了10个自主学习的英语网站,包括英语第二语言电台音频播客网站和CNN学生新闻网以及免费大米网等。
大学英语课通常两节连堂上(90分钟),木村老师的英语教学设计环节为:(1)前5分钟,回顾预习做小测验。(2)根据教材和课件进行45分钟的教学活动。(3)接着用15分钟时间介绍新网站资源的运用。(4)最后用25分钟时间进行个性化训练(学习效果检查和选择自学)。
建议
如果教师把对微课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放到实践性活动场域中,那么,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的研究就能够寻找到最理想的着陆场。
当翻转课堂能借用网络微课视频资源将优秀教师从繁重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的时候,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关系。因此,老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技术除了打字、发送信息之外,也能使学习过程变成更具意外发现的学习、敞开大门的即时的学习、“揭秘式”的学习。视频是增强实境的学习资源,也有利于学习环境的创设,比较容易实现自然用户界面、实现语义互联的应用。
编辑 王 慧
【国外社区建设案例】推荐阅读:
国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及启示05-25
智能城市论文国外智能城市建设的启发论文06-05
国外税务信息化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1-24
国外名言06-12
国外市场前景07-22
国外医疗体制09-13
国外科技论文11-27
国外人生励志名言06-06
国外的消防教育06-20
国外名著读书笔记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