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一、导入阶段
演示:在蔑编上铺上一张纸,用碳条在其上摩擦,形成肌理。
展示拓印后的效果图。
提问:这种方法同学们尝试过吗?有谁知道这叫什么方法?
(拓印,此方法由来已久,操作方法简单、便易。)
指出:画面上的纹理就是材料的肌理。
二、探究阶段
(一)观察比较
观察比较一:牛仔、皮毛、丝绸
观察比较二:玻璃、岩石、不锈钢
(二)交流感受
物体肌理、质感感受
牛仔——粗糙、无光泽、厚重、不光滑粗犷、奔放
丝绸——细腻、有光泽、柔软、光滑华丽、典雅
玻璃——坚硬、透明、光滑、能反光晶莹、纯净
岩石——坚硬、不透明、粗糙、无光泽朴实、原始
不锈钢——紧密、不透明、光滑、能反光冰冷、现代
(三)基本概念肌理: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肌理有天然和人工之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质感:视觉肌理一般被称为质感。
三、发展阶段
(一)《五角星》油画冷军
提问:这个五角星是由什么材料加工而成的?(碎铁皮)
这是一幅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部分)金奖的油画作品。作品通过刻画一颗用弹痕累累、火迹斑斑、凸凹不平的碎铁片焊接而成的.五角星,以极端的写实手法、精致入微的形象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人联想到中国人民军队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寓喻中国革命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让我们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二)《钢水·汗水》油画广廷渤
作品采用了极度写实的绘画造型语言,以富于感染力的细节描写,把作者体验到的炼钢工人以苦为乐的高尚情操、忘我的劳动精神,以及火一
样的热情,钢铁般的意志,排山倒海的力量等准确、形象地体现在画面上,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一、学生中最常见的问题
(1) 审题能力差:审题不细致、不严谨, 不按要求解答;不能有效分析题目信息抓住关键。
(2) 理解能力差: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肤浅, 答题时仅凭感觉和印象。
(3) 实验能力差:仪器使用规则不熟悉, 特别是实验设计能力不足, 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4) 学科结合差:不能用其他学科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简单数学运算错误频出。
(5) 表述能力差:逻辑思维混乱, 语意表达不清, 计算式来历不明, 代入数据错误, 单位“鱼龙混杂”;书写不规范, 作图不严谨。
这些问题的出现, 我们教师一定要警醒、反思、重视, 否则学生中就会出现“一学就知, 一用就错, 一放就忘”的现象。
二、对教学的反思
(1) 反思教学目标。首先, 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把握教材和教学大纲, 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实现三维一体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讲解要到位, 分析要透彻, 要让学生融会贯通。其次, 教学的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是所选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 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要非常明确。最后, 对一些基本知识, 我们应随时获得学生反馈的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让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第一, 要面向全班学生, 同时兼顾“两头”。对学习欲望强烈的学生, 要增加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做好个别辅导。第二, 注重学法指导。第三,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教师自身要提高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第四, 应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3) 反思教学技能。其一, 物理学是一门有着严密科学性的学科, 要保证讲授正确, 推导流畅, 过渡自然;语言要简练规范, 充满激情, 富有感染力。其二, 板书工整精致, 体系主次分明;基本功扎实, 会画直线、圆、小人物等简笔画。其三, 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操作要熟练、规范。
三、提高教学成绩的策略
(1) 改善教法。要充分利用实验的教学功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感性知识;要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动手实践, 分组讨论, 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激活课堂气氛。
(2) 注重双基。课堂教学中, 除了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基础知识外, 还要使其掌握获得知识的基本技能。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自己的结论, 让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要领的理解。对物理规律的讲解中, 要讲清适用条件、范围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进行比较区别, 消除学生对概念规律的模糊认识;在习题讲析中, 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挖掘隐含条件, 抽象物理情境, 找出规律列式求解, 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 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 分析、推理严密。
例如, 光学作图教学时, 我就讲清了注意事项: (1) 要借助工具作图, 作图一定要规范; (2) 实际光线画实线, 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 光线要带箭头, 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 不要断开; (4) 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 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 (虚线) , 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这样, 学生作图就比较规范了。
(3) 尝试诊测。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特点与教学要求来提供诊测材料, 组织诊断性测试, 学生要根据课内初步掌握的知识进行尝试性解答。诊测题主要侧重于新课的概念以及识记类基础性认知目标的考察。教师可以适当运用电化教学和信息技术等方法, 例如:可将幻灯片分发给学生当答卷纸, 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答案, 放在投影仪上, 当着全体学生的面, 现场批改矫正, 使全体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诊测达标结果, 形成认知上的初次反馈。这种有目的、有反馈的有效学习, 能使学生积累顿悟的经验, 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 调整自身的学习策略。尝试诊测的成功实施, 必将帮助教师检查学生认知上存在的缺陷, 帮助教师在后续教学中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 重视课外。课外实践活动, 主要是以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 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教师要恰当引导, 不让他们过多地碰壁而灰心丧气, 但也不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在碰壁中产生兴趣, 在挫折中收获成功。
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重、难点
我认为这是教学中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如果无法很好的把握重难点,则会对重点知识的讲授蜻蜓点水,导致学生也无法分清重、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零散知识上,而忽视了重之之重。教师为了更好的把握重难点就要认真的研读教材,仔细研究教学参考,并且做好教学反思,从同学们的错误中反馈自己的失误,不断地摸索和探索。
二、其次语法讲解一定要清楚,透彻
在讲解重点语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例子,并且要学生造句子,不能光停留在枯燥,抽象的讲解过程中。
三、应加强学生的对话强度,鼓励不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开口
有些学生是对自己不自信,是因为曾经对话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却被老师尖刻的言语刺伤,所以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应微笑着让他坐下,然后再纠正错误。有些同学的对话可能会脱离现实生活,但只要开口说英语就要鼓励。
四、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整个课堂是学生在开口说而不是老师在干巴巴的讲授,尤其是教材的最后一部分,阅读部分。要使同学们在默读的前提下做课本上要求的练习题,也可以确定几个话题,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锻炼他们用英文思考的能力,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课文3a部分教材给出了一篇文章然后学生进行阅读,并且每篇文章后面都有若干个问题,在这一部分一定要让学生在默读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回答问题,锻炼他们的应试能力。
五、八年级英语教学单词仍然是基础
我个人认为应该打好学生的单词基础,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记它们的同义词及反义词,并且让同学们自己造句子。
六、培养学生们的课文背诵能力
严格要求学生要背诵下来课文,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
七、当堂巩固,注重反馈
教学时要处处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评价的得失作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尺度,所以,在学生经过一段学习活动后,进行归纳分析,以鼓励表扬为主,满腔热情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当堂巩固,如果时间许可的话,还可引导学生对一些易出错的地方,如人称变化,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某些习惯表达的异同进行归纳分析,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得。
八、注意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力。因此,我重视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⑴早读课,坚持听新教材的课文录音,加强听力训练,让学生模仿地地道的英美人语音、语调。
⑵指导学生订出学习英语长期计划和短期安排,每天坚持搞好课前预习,发动家长帮助督促实施。
⑶扩大学生课外英语的摄入量.建议学生收看<<希望英语>>等节目,并鼓励他们多读一些英语小故事,尝试去读一些英文原著。
⑷强调作业的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帮助学生认识到,做作业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的运用过程,一定要养成自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⑸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初步运用英语思维和理解。
⑹从音、形、义几方面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打好语音基础。
⑺用联想对比,归纳演绎等记单词和语法知识。
一、学生现状分析:
针对八年级学生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一年的时间,对学校的情况以及学习环境都已经熟悉了。并对美术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对美术的认识有了一定深度,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学生的审美意识有所提高。因此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且有旧知识的支持,可以温故而知新。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差、起步慢,并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尽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
二、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生活体验:
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欣赏、设计、制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也有了较好的发展。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美术的特征。
三.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太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课前材料准备不充分;
2.学生创新能力比较欠缺;
3.学生缺少对事物的领悟能力;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1、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适应社会对美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美术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入德育,美誉方面的理念。使学生在德育的基础上
加强对美育各方面的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质,在同一时期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3、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接纳新知识的同时能于所学知识连接起来,并能融会贯通。在新旧知识的支持下对所学知识做到更深层的理解和顿悟。
4、提高学生对生活、自然以及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生们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属于欣赏与评述,欣赏、鉴赏、讨论、评述课。
第二单元是造型与表现即绘画创作课。
第三单元是设计与应用包括各种手工制作,如:学会认识环境艺术设计、学会认识产品设计、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产品设计的鉴别与选择等。
第四单元是以画展安排、展览布置为主,包括展厅的安排,画片的装裱,请柬的设计能内容。
第五单元是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展示设计,陈列艺术设计等内容。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二、三单元为重难点,第二单元的知识是第一次接触,使学生理解上有困难,第三单元的内容以设计为主,像室内饰品、环境艺术设计等。
四、工作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多种表现手法。
2、通过对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即兴临摹,写生和创作,体会其不同的创作规律,使学生对在现行美术作品和表现行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3、进一步认识设计艺术及其几个主要类别,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的设计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4、能运用美术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宣传自己、宣传集体、宣传学校;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技巧策划、筹备,集体布置一个美术展览。
5、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认识视觉传达实际的范围和特点,体会视觉传达设计的实用性和美感。
五、主要工作及措施
1、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适应社会对美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美术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入德育,美誉方面的理念。使学生在德育的基础上加强对美育各方面的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质,在同一时期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3、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接纳新知识的同时能于所学知识连接起来,并能融会贯通。在新旧知识的支持下对所学知识做到更深层的理解和顿悟。
4、提高学生对生活、自然以及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生们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六、工作安排表
起止章节及内容
第一周新学期新气象——总览全书
第二周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1)
第三周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2)
第四周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3)
第五周丰富多彩的现实——美术可以再现生活(1)欣赏之酒杯
第六周国庆节
第七周丰富多彩的现实——美术可以再现生活(2)线描临摹
第八周丰富多彩的现实——美术可以再现生活(3)速写创作
第九周丰富多彩的现实——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1)欣赏色彩
第十周丰富多彩的现实——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2)表现临摹
第十一周丰富多彩的现实——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3)色彩训练 第十二周期中考试
第十三周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1)环境设计
第十四周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2)产品设计
第十五周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3)室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临摹
第十六周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4)室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创作 第十七周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5)产品设计的鉴别与选择 第十八周我们的画展(1)欣赏
第十九周我们的画展(2)临摹
第二十周我们的画展(3)请柬
第二十一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1)
第二十二周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2)
(一)讲授法。
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应该注意下述情况:
( 1)对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给学生一个合符逻辑的完整的概念。如中国人把描绘大自然为主的作品称之为“山水画”而不叫“风景画”,学生肯定会问一个“为什么?”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讲:一是从中国人的情感习惯去讲,在通常情况下,“山水”、“山河”、“江山”、“河山”是“祖国”的同意词或同义语,因此山水画也可以说是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艺术中的反映;二是山水画的画家经过拟人化加工处理了的作品,它是画家艺术修养的表现。而风景画属西画的称谓,它是写实性作品,是自然的客观表现。经过分析和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山水画”不能叫作“风景画”。
( 2)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动,要富有感染力。
( 3)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
( 4)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做到:
( 1)演示的内容必须与课堂讲述的内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练”是“讲”的深化,是所学知识的表现、运用和实践。
( 2)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 3)为节省时间,有些示范可以在课前先制成毛坯、半成品,在课堂上选择关键的过程适时演示。
(三)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按新编教材的要求,它在整个初中的教学活动中要占80%以上份量。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特别讲究:
( 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当,引起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共鸣;还要注意组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忌盲目性和单纯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作法。
( 2)应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步骤的情况;要科学合理地分配作业练习的时间。
( 3)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应予及时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可以个别问题单独讲,普遍问题集中统一讲。
(四)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同学生互相交谈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包括启发式谈话法、提问式谈话法和指导式谈话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积极反锁。但谈话法的缺点是意见容易分散,不易控制,运用不好还容易使所传授知识支离破碎。因此,运用谈话法应做到:
( 1)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提问的目的要明确,要带有启发性,并且难易得当,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回答问题可能出现的麻烦情况要有充足的预计,并为此还要准备好正确的答案。
2014春学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为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 学生现状分析:
初二年级有5个班,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课堂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绘画技能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本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美术教材共有8课,分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教学总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简要分析):
本教材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学的主要措施:
1、教师方面: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2、学生方面: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三、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题
课时
第1,2周 造型的表现力
二课时
第3,4周第5,6周第7,8周第11,12周第13,14周第15,16周第17,18周色彩的感染力
二课时 构图的作用
二课时 书林漫步
二课时
手工书设计
二课时 方寸钤记—藏书印、藏书票
二课时自己办展览
二课时 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一、转变教学观念,实现高效课堂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具有直接影响。在实践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是开展兴趣教学的首要前提,明确教学主体地位———学生的综合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过重偏向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模式多半以“教师灌输、学生接受”为主要表现形式,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开展兴趣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力,并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全面建设。为此,教师需要正确定位课堂教学的实践主体,扮演引导学习的参与者角色,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为高效课堂提供实践保障。在中学八年级教学中,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利用空闲时间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制定更加详细的课程设计和备课方案,增加趣味性学习任务,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二、注重教学情景,提升教学效益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抓住青少年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时候,可以通过生活化、理论知识简单化等途径,将教材知识形象的展示出来。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中关于四边形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模拟四边形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首先可以请四名同学到讲台上,然后通过绳子将四名同学形成一个闭合的空间,这样通过指导学生的移动,就可以改变四边形夹角的大小,形成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知四边形组成和变化的过程。
2.巧设情境问题
通过情境展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已经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此时教师可以结合情境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设立不同的问题。例如在上述的四边形的情境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四边形夹角的变化和什么因素有关、四边形对角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学生在参与情境演示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对教材的知识进行学习和认知。教师通过巧妙的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促进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模式。
三、开展教学活动,推进自主学习
数学学科由于其抽象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乏味感,这表现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较低上。在课堂上,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较低,学生容易走神。针对此种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的设置,展开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八年级的学生在小组的内部进行一次解题速度的比赛,最后该小组的获胜者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解题速度比赛,让学生们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迸发出学习的热情。
在解题速度比赛完成之后,教师可以乘此机会,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引导学生们课前预习。数学学科的知识带有一定的抽象性,提前预习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教师可以针对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小组内部形成一种互相帮助的学风。针对一些数学学科上的学困生,教师可以在分组的时候把他们和那些数学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内,让学生们能够在互相帮助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这种学习的情境,很容易学生们进行自主的学习,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第三,教师可以在课后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引导。当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上去之后,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八年级的学生们在数学学科上找到自己的解题方法,并在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让学生们自主地去选择一些能够突破自己的数学题目。在八年级的数学中,有比较多的应用题,学生们对这部分题目普遍感到一种解题的吃力,教师可以针对这种情况,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自己去找一些应用题来做,从而培养应用题的解题感觉。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课程作为义务阶段的基础学科,开展兴趣教学活动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实质性作用。在兴趣教学中,注重“教学观念”、“教学情景”和“教学活动”等相关方面的实践内容,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思维能力提供保障,这也是目前素质教育重点倡导的发展任务,对实现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条件。
摘要:自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兴趣教学作为当全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目前教育教学体系中,初中数学教学作为义务教育基础培育对象,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优越的学习环境,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以中学八年级数学课程为出发点,为兴趣教学的发展提供几点优化建议,以望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研究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教学,八年级,数学课程,兴趣教学,趣味活动
参考文献
[1]王粉粉,赵华新.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6.03:27
[2]陈丽华.《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13-14+59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八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八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八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确实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那么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怎样才能提高成绩呢?
(1)自己要有决心提高成绩,树立“成绩差只是暂时的”的信念,这是根本的内在动力。
(2)要有恒心和耐力,不要三分钟热度。“滴水穿石”绝不是一时之功。
(3)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克服学好学坏无所谓,混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的想法。
(4)改善学习方法。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就像勇士手中有了锐利的武器一样。
(5)确定一个竞争对手或确定一个名次,作为追赶的目标,逐步靠近,不要想着一下子提高到第一名。
(6)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持之以恒。
我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了许多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案例——中学生应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
案例1:任静在初三以前数学从未及格过,因此她爸让老师辅导她。其实她也没做什么,只是每周到老师家讲一次课,让她把课堂上学的东西讲给老师听,直到老师满意为止。半年下来,她的数学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高三毕业那年,她参加的二次模拟考试,一次得了148分,一次得了149分。后来保送进北大了。进北大不到一年,又考取了美国的一所大学,去美国念书了。去年她给老师发E-mail说,她的美国同学说她是数学天才,可是美国同学根本就不知道她在初三以前数学是多么的差啊!
案例2:一個老师带着一个数学成绩很差的初一班,他每周都测验他的学生,而且公开告诉他的学生,考题全部是他上课讲的例题。学生开始一片哗然,但90%的学生却有了信心拿满分,只有班上几个较差的学生不敢这么说,很快第一次测验结果出来了,及格率48%,满分率不到8%,第二次情况有所好转,初一时这个班数学成绩与同年级数学特长班平均分相差12.5分。初二时与数学班只差1.5分,比年级平均分高10分。初三毕业,这个班几乎与数学特长班没有区别。所以,学会例题、学好例题才能举一反三,这是学好数学的一条捷径。
案例3:中学生应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以下五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适合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1)培养彻底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与习惯;(2)培养吃透典型例题的方法;(3)培养课堂记忆的良好习惯;(4)培养运算准确性的自信心;(5)培养研究分析的方法和习惯。
沙文华同学觉得5种方法中,“运算准确性”最适合自己。在平时,他很容易犯马虎的问题,不是数抄错,就是加号看成减号,期中数学考试就出现了此类问题。于是我将如何解决“计算准确性”的各种措施告诉他,他就按着方法一步一步地做,不但不马虎了,而且做题的时间还缩短了,考试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美术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册八年级美术教材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着眼点,把欣赏、评述与绘画、手工制作、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开启心智、提升志趣、陶冶情操,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和审美意识的目的。为了切实有效的落实大纲及教材的要求,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和行动准则,切实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变被动为主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练习,提高审美意识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及学法
1、欣赏评述单元:指导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课堂观察、分析、讨论,采用分组讨论、个人评述等方法,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锻炼观察、分析与表达能力,培养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
2、造型表现单元: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校园的美,进行实地写生,学习与研究表现方法,讨论与交流心得,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意识。
3、设计应用单元:学习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知识,锻炼设计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
4、综合探索单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用品的特点,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较高,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部分学生的美术特长有所发展。
四、内容分析及课时安排
本册共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
活动二、三、四,研究、讨论与体验。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约3-5课时。
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
通过欣赏、感受、认识、评述,了解运用美术作品进行居室装饰的多种方法和特点,感受不同作品对其不同的影响,并学习简单的国画、版画、装饰画、铅笔淡彩画的绘画、制作方法,本单元根据课本内容分为六组活动,约6-7课时。
第三单元:增一分活泼添一分情趣
了解和学习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进行创意和设计,了解其特点、方法,学习制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本单元分7组活动,可用3-4课时。
第四单元: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了解居室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装饰物的特点、用途,掌握色彩在空间中的合理运用,学习绘制室内装饰效果图,本单元可分6组活动,可用4-6课时。
第五单元:环境艺术设计
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有关知识,通过欣赏,体会其实用性和美感,约1-2课时。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分析教材,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2、注重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开展教学。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的锻炼、培养。
4、组织有意义的美术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培养集体荣誉感。
5、适时开展比赛,在比中学,学中比,促进提高。
唐 玲
第(三)单元
总第课时 课题
《寄情山水》
主备人
执教者
课型
新授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2)学习山石、树木、云、水等的基本画法。
(3)尝试创作一幅山水画小品,概括地表达出山水画的意境,并配以几句诗文表达对山川自然的审美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与感悟”“总结与练习”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表现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学会观察自然,用笔墨书法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教学难点
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引入
画家笔下的树和山:
欣赏中国优秀山水画作品,重点展示画家对树与山、云与水的描绘。看画家如何用笔墨塑造形象;如何用线与墨色的变化表现笔墨趣味;如何表现景物的神韵,如松树的傲岸挺拔、柳树的俊秀轻盈、南方山石的秀丽与北方山石的厚重等,并从中体会画家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也来学画中国山水画。
(二)新课讲授 欣赏研讨:
欣赏课本上的树木、山石和云水范图,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问题:
1、画中的山石、树木与云水和生活中的有哪些不同?
引出:对形体进行概括提炼,抓住最能体现物体的本质部分进行表现。
2、画家如何用毛笔表现树石的结构和肌理的?
引出:以笔墨造型,辅以颜色。不同的笔法和墨法产生的多种变化和效果。总结:中国山水画是以线条为基础,笔墨变化为根本。不应简单地描摹对象,而是用生动的笔墨“写”出画面,从而取得作品的笔墨情趣。
一、教师演示山水画基本技法,并讲解形体结构和用笔方法,指导学生练习。
1、山石的画法。
画石是画山的第一步,所谓“石分三面”就是要表现石块的凹凸阴阳,画出石块的立体感。中国画画石主要通过线条的轻重转折和皴法来表现。画山的步骤:(1)、勾。用中锋或稍侧的笔锋画石块的轮廓,用墨可以稍淡。(2)、皴。依轮廓加皴,增加石块的质感和立体感。皴笔中锋、侧锋兼用,开始勾皴的墨色也要淡,以后可以逐次加深。(3)、染。用淡墨渲染暗部,渲染时笔中水分要多,即所谓“干皴湿染”,才显得有笔有墨。渲染要用侧锋大笔触,开始用淡墨,逐渐加重墨、浓墨。(4)、点。用焦墨画苔点,表现石上的苔草。
二、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以临摹为主,需注意:
作画时强调用笔的变化,用线不宜僵死,不宜用铅笔起稿,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用笔的尝试,体验笔墨的情趣,即使不像所临摹的对象,但只要能表现出山石的基本特征,就应鼓励。
三、小结
观察优秀作品中山石树木的绘画技法,分析尝试临摹,提高自己水平,传承中国画的精髓。
课堂 达标 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审核人签字: 年月日
诊断反馈: 检查人签字: 年月日
文科组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
总第课题
《寄情山水》
主备人
侯军明
执教者
侯军明
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2)学习山石、树木、云、水等的基本画法。
(3)尝试创作一幅山水画小品,概括地表达出山水画的意境,并配以几句诗文表达对山川自然的审美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与感悟”“总结与练习”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表现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学会观察自然,用笔墨书法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教学难点
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山石的画法导入新课 画家笔下的树和云、水:
欣赏中国优秀山水画作品,重点展示画家对树云与水的描绘。看画家如何用笔墨塑造形象;如何用线与墨色的变化表现笔墨趣味;如何表现景物的神韵,如松树的傲岸挺拔、柳树的俊秀轻盈等,并从中体会画家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也来学画树木和云、水。
二、新课讲授 欣赏研讨:
欣赏课本上的树木、和云水范图,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问题:
1、画中、树木与云水和生活中的有哪些不同?
引出:对形体进行概括提炼,抓住最能体现物体的本质部分进行表现。
2、画家如何用毛笔表现树的结构和肌理的?
引出:以笔墨造型,辅以颜色。不同的笔法和墨法产生的多种变化和效果。总结:中国山水画是以线条为基础,笔墨变化为根本。不应简单地描摹对象,而是用生动的笔墨“写”出画面,从而取得作品的笔墨情趣。
三、教师演示树木的画法和云、水的画法,指导学生练习。
1、树木的画法。
(1)勾勒枝干,取势定位。古人说:“树分四枝”,就是指树枝前后左右生长而形成的立体形象(2)、画出其他树干,皴出树皮的肌理。注意树与树之间要有前后、远近及疏密关系。用墨要有浓淡,用笔要有虚实。(3)、画出树叶,注意用不同的笔法画出树叶的不同形状。(4)、用淡墨补画近处及远处的树叶,整理补充画面。
3、云、水的画法。
云、水是山水画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有留白发或勾线法两种表现方式。
四、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以临摹为主,需注意几点:
教师发给学生一些自制的小课稿,让学生自由选择临摹,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如改变树的形状,再组合等。
展示学生作品,点评技法运用。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课堂 达标 练习
学生练习树木和云、水的画法。
板书设计
寄情山水 树木的画法 云、水的画法
课后反思
审核人签字: 年月日
通过合作学习《绿叶的声音》,掌握本专题所选诗文鉴赏的一般方法。
重点预设:
1.感悟诗歌情感之美;
2.想象诗歌画面之美;
3.通过朗读表达诗歌所蕴涵的美。
一、导入
师:在走进课文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两幅图画。
师:(出示两幅图片——火红的枫叶和热情的白杨树叶)请大家任选两幅图画中的一幅,扣住枫叶和白杨树的特点,为它配上贴切的标题,可以用一个词、一个短语、一句诗、一句话。
生活动1分钟。
师选择两三位同学说答案。
生交流(老师适当鼓励性点评:很有想象力、情商挺高、抓住了叶子颜色之美、发现了叶子的形状特征等)。
师:老师也为两幅画面配了题目,点击(“晓来谁染霜林醉”,“掌声”)。请大家揣摩一下:老师选配的两个标题跟同学们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适当讨论。
师:谢谢大家的理解。老师配的这两个题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除了抓住枫叶和白杨树叶的颜色和形状特征,还附着上了情感和想象,这就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师: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刚才我们从图画中欣赏到了诗情,下面我们一起随诗人青勃去倾听《绿叶的声音》,在诗歌中寻找图画美。
二、过程
(一)初读“叶”之美
师:请大家齐声朗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再请大家选择《绿叶的声音》中的一两个片段,仔细揣摩,共同探讨,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生合作后,推荐代表交流朗读,师生共评。
师范读。
(二)感悟“叶”之美
师:课前布置大家预习,请大家交流讨论:从《绿叶的声音》这首诗的不同片段中,你感悟到诗人心中的情了吗?选择一两段说说(请学生写理解片段)。
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点)
师总结:我们从月夜的叶笛里,听出了思念,听出了幽远;从梧桐叶上的诗句里解读出清静或寂寞哀愁;从白杨树的掌声里,听出了生活的激情……这些不就是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美吗?
(三)想像“叶”之美
师: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经说过:“诗歌就像图画。”现在请大家自己创造,根据诗句想象画面。
教师结合《绿叶的声音》指导想象方法。
1.咀嚼文字,展开想象
举“白天她捻拨阳光的金丝”的例子,学生先说,老师示范。
2.调动生活、知识积累,展开想象
教师示范“青冢上对于美的思念”这一句由知识积累到想象的过程。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将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用文字描绘出来,完成后小组交流,将小组内写得最好的推荐给大家。
师:刚才,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从情感和想象两个角度去感受“叶”之美。其实,“叶”的情感和想象之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再读“叶”之美
生大声激情自由朗读。
师生合作朗读。
师总结:读到这里,大家已经很清楚了,这首诗借助叶的形象,融入自己的情感、发挥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的感悟。
(点击课件,显示本专题选文共同特征)
本专题其他诗文也都是借助叶的形象,抒发了情感,生发想象,表达了古今中外文学家们心中的美。
(五)合作探究:读出美、感悟美、想象美
古诗《红叶题诗》
围绕话题:
1.读出情感。
2.借“红叶”表达什么情感?
3.根据诗句写一个简短的想象片段。
(六)布置作业
课后多方面收集资料,合作学习本专题其他几篇诗文。
三、结束语
罗丹曾经说:“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大家从这普通的叶子里发现更多的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美,学会“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倾听《绿叶的声音》教后记:
《叶》是苏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一个专题,这个专题选编了8篇古今中外写叶的诗文,都是用文学的笔法写叶,通过“叶”抒发情感、传达哲思,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生活中“美”的理解和感悟。
笔者希望通过教读其中一首现代诗《绿叶的声音》和一首古体诗《红叶题诗》让学生了解本专题的选文特点,进而掌握学习这一专题的方法。本节课的预期目标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悟诗歌的情感之美;与自我心灵对话,调动生活积累,想象诗歌画面之美;通过朗读表达诗歌所蕴涵的美。
在整体构思和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一)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彰显。在“感悟”和“美读”这两个主题环节中,给出示范,让学生在朗读和理解时有章可循,而不是泛泛而谈导致课堂的无序和低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参与到其中去,倾听学生、激励学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激情。
(二)合作探究
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中的宝贵资源,教者引导组织得当,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激励,摩擦并迸发出耀眼的思维火花。课前预习时,鼓励学生自由组合,组建学习小组;课堂上,围绕各小组组长展开讨论,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调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真正走进诗歌
诗歌很美,但是理解相对较难。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联系学生的生活、调动积累就显得尤其重要。这节课,主体构思是由画入诗、再由诗到画,紧扣“美”,引导学生去感受、想象、表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联想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而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吟咏美读
对诗歌之“美”的感悟,离不开美读。由初读,到范读,到品读,到再读,到合作朗读,笔者希望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升,在读中想象,构成课堂的亮点。从实施看,学生从初读到再读,进步明显,但因为对现场设备和氛围估计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果。
作为一堂观摩课,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落实预期目标,展示教学效果,对教学中的生成效应没有作过多期待,说明笔者对课堂驾驭能力还没有充分的信心,这将是笔者以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努力的方向。
点评:
关于“叶”的话题,纷繁复杂,《叶》专题选择了古今中外诗文达8篇之多,或抒情、或议论、或叙事,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本专题的教学,难度很大。本教案巧妙地选择了突破口——用文艺性笔调扣“叶”写生活中的“美”,发现并利用了文本的最大价值,为学生学习开辟了一条捷径。
从构思看,本教案选择一古一今两首诗歌作引子,教给学生学法,是“授人以渔”之举,并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整节课紧扣“叶”之美,激发学生感受、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是语文学习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学环节由画入诗、由诗到画,过渡圆润自如;对诗歌的赏析由诵读、到感受、到想象、到创造,符合诗歌解读基本规律,引导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与自己心灵对话。
从学法看,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并保持积极思考,这一点与新课标的精神是吻合的。
从教法看,教师朗读和解读示范,是积极有效的,不流于形式,将教师在课堂引导组织上的主体性充分彰显出来。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Unit 3 I’m more outgoingthan my sister. 中的Section B 1a—1e. 本节课是 一节听说课, 从整体上看, 是在sectionA部分的基础上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拓展和延伸, 1a-1e是一组完整的听力训练, 围绕“my best friend”这一话题展开, 1a-1b在听前让学生谈论好朋友应具备的特质, 1c-1d让学生听一段关于好朋友的访谈, 听后1e要求学生利用所听信息重新组织语言编新对话。
二、学情分析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一系列的听、说训练,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新单词:talented, truly, care about. 并能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结构——比较级, 展开对好友标准的讨论及朋友之间的对比。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课听力部分多层次, 对角度的挖掘, 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捕捉重点信息, 通过设置“interview”这一环节提升学生的对本课内容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 情感与态度
树立正确的对待友谊的态度, 培养朋友间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听力和对话的训练, 让学生熟练掌握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用法, 将听力中使用的对比方法移为己用。
教学难点:通过熟练掌握本课语言结构, 使学生能够对朋友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描述。
三、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and warming up
Make the students get interested in this classand redu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tudentsand the teacher.
Sing a song about friendship and talk something about friends.
Talk with the teacher.
Step 2 Vocabulary
M a k e t h e s t u d e n t s g r a s p t h e n e w w o r d sthrough creating the situations.
Use different situations to show the new items.
Answer the questions “ Is she a good friend?”to know the new items.
Step 3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
Make th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ideas aboutfriends.
Show new items, ask the students to exchangethe idea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then present.
Step 4 Listening practice
Make the students get familiar with the targetlanguages, complete the listening material.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to the recreated chart.
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
Step 5 Presentation of conversations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to expressthe ideas about Molly’s and Mary’s best friends.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Molly、Maryand their best friends.
Talk in pairs.
Step 6 Interview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language in real situation.
Ask the students to interview their classmates
Interview the classmates and write down theinformation, then give a report.
Step 7 Homework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in the life.
【八年级美术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湘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10-21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06-21
八年级下册美术科计划10-07
八年级美术画故事教案10-27
八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09-30
苏少版八年级上美术10-02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说课05-30
苏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案07-02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07-14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