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精选7篇)
关于院党委(党总支)工作的暂行规定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证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学院党的委员会(以下简称院党委)、院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党总支)是本单位的政治核心,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与院行政共同负责本单位的工作。
第三条院党委(党总支)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充分发挥院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二院党委(党总支)的设置和组成第四条党员100人以上的学院设立党委;党员不足100人的学院、研究院设立党总支,经校党委批准,也可设立党委。设置或撤并院党委、党总支,由校党委组织部提出意见,报校党委批准。
规模比较大的院党委,经校党委批准,可设立院党委所属的教职工党总支、研究生党总支和本科生党总支。
第五条院党委(党总支)委员会一般由5-9人组成,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并设纪检、组织、宣传、统战等委员若干人。设副书记2人的学院,副书记的分工按分管本科生工作和研究生工 1
作进行;院党委副书记可兼院党委所属党总支书记。院党委设专职秘书1人。
第六条学院党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三年。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校党委批准,延长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三院党委(党总支)的职责和任务
第七条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
第八条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一)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院务委员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与行政班子成员共同完善院务委员会的决策机制、议事规程和办公会议制度。
(二)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有关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工作计划、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师资培养、职务评聘、经费管理等重大事项。
(三)定期召开院党委(党总支)委员会或党员大会,听取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报告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九条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指导党支部的工作。
(一)本着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的原则,合理设置党支部,教工党支部的设置要与教学、科研实体相对应;退休教职工党员一般应单独设立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要与专业方向、学科团队等相对应;本科生高年级党支部要建在班上。
(二)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题,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国情教育;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党员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员工作能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员管理。坚持和完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谈心制度和党员思想汇报制度,把经常性的党内生活作为教育党员的主要途径。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表扬和宣传党员中的先进事迹,对不履行党员义务和违反党纪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必须给予相应的处分。
(四)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推进党务公开,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等权利;规范和完善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和党内选举制度。
(五)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虚心向群众学习,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尊重和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听取和反映师生员工的意见;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六)制定发展党员规划和计划,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切实加大在学生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加强在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工作。根据授权做好新党员的审批和预备党员的转正审批工作。
(七)加强党支部建设工作,改进和创新党支部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及时处理党支部反映的意见、要求和问题。根据本科生、研究生、教职工、退休教职工等党支部的不同特点,分类指导他们开展工作。
第十条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坚持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员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广泛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教育,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帮助广大师生员工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坚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本单位的教学、科研、管理及学生工作中,发动党员带头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三)坚持从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出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区分不同对象、层次,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要重视青年教师和青年干部在政治上和业务上的成长,对他们既热情关心,又严格要求。要关心离退休教职工,做好离退休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育人的各个环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经常了解和关心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反映师生员工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第十一条做好本单位干部的推荐选拔和管理工作。
(一)在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学院行政领导班子的配备和领导干部的选拔向校党委提出建议,并协助校党委组织部
门进行考核。
(二)根据学校党委的授权,与行政领导一起做好本院系主任(所长)、副系主任(副所长)的推荐、考核和选拔工作。
(三)与行政领导一起,做好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的配备和管理工作。
(四)根据校党委的决定,做好后备干部的推荐、选拔、培养、考核工作。
(五)做好本单位人员出国(境)的政治审查工作。
第十二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本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协助行政领导做好院务公开工作,加强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在规定范围内述职述廉。定期检查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并向校党委和纪委汇报。
第十三条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众组织,支持他们按各自的章程独立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本单位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
第十四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做好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发挥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加强党外干部培养,向上级党组织推荐党外干部。
四院党委(党总支)工作的基本制度
第十五条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院党委(党总支)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书记与院长要经常沟通思想,互通情况,团结协作;在重大问题上发生意见分歧时,应及时协商解决,必要时可向校党委请示。
第十六条建立健全院党委(党总支)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分类指
导、整体推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十七条健全工作会议制度。院党委(党总支)委员会要定期研究讨论院党委(党总支)的各项工作。
第十八条 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参加所在支部、小组的组织生活会,又要参加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一次,会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明确议题,会上要积极交流思想,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解决班子内部存在的问题,增强班子的团结与活力,把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
第十九条建立向校党委报告工作的制度和情况反映制度。院党委(党总支)负责人每学期至少向校党委领导同志汇报思想与工作情况一次。遇有重要情况应及时向校党委汇报。
第二十条建立向下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通报情况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院党委(党总支)定期召开党支部书记会议、党员大会,及时向下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文件、决定,通报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征求对本单位重大决策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履行党内监督职责,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
五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校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长期以来,郑州大学党委坚持思想引领,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思想理论建设永远放在首位,把好理想信念的“总开关”。为此,学校党委坚持做好“六学”,不断用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切实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近年,学校党委依托着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等,开展理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多本理论读物,其中,《共产党员理想信念论》被评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
为深入开展“中国梦”“三个一”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想引领中的积极作用,一批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在教育部优秀校园文化成果评选中获奖。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学校党委制定了《郑州大学党委全体会议制度》《党委常委会议制度》等制度,为推进领导班子决策科学化、制度化,形成了和谐融洽、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以党校为阵地,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而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学校重视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近年,多名辅导员在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殊荣。
为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大在优秀中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着力引导师生党员在学校建设发展中树榜样、做表率,学校党委大力推进在二级单位建立基层党委工作,积极推进本科生在班上建立党支部,研究生在学科点、科研机构建立党支部,在学生社团、外出实习或社会实践的学生中设立临时党支部。校党委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以党校为阵地,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每年年底,校党委要对全校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建设开展情况进行年终考评,进一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以制度建立健全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和师生群众的广泛认可。郑州大学行风评议工作在全省教育系统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多次受到省政府表彰。
加强党的建设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促进一流大学建设的源动力。近年,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事业均迈上新台阶。学校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化学、材料等4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录取人数居地方“211工程”高校首位。学校有长期在校工作的院士9位,7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7项,获批项目数分列全国高校第30位与第9位。学校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迫切需求,着力打造高端智库,形成中原历史文化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心。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要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的要求,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同志在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精神,现就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教育系统关工委建设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系统各级党政领导要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全局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关工委建设和发动、组织老同志参与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关工委的建设,为新时期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准确把握教育系统关工委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方针
教育系统关工委是在同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有在职同志参加的工作机构。以现职党政领导为主导,提出工作任务;以老同志为工作主体,开展工作。
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工作方针是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
教育系统关工委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指导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同志,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对高校和中小学校学生以及青年教职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全面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
三、努力建立健全各级关工委组织和机构
1.教育部关工委在部党组领导下,负责指导、组织、协调、服务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工作。关工委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分工协助主任工作。关工委设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挂靠在教育部相关司局,配备若干行政编制,由教育部提供必要经费支持。关工委主任、秘书长由部党组任命。
2.省、市、县三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工委组织,由现职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关工委在同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负责指导下级关工委工作。
3.省、市、县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关工委应设日常办事机构,可独立设置或挂靠有关部门,并配备一定的专兼职人员(现职干部或离退休人员)。
四、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关工委队伍建设
1.要高度重视关工委队伍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委要宣传、动员、组织引导老同志,特别是新退休的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尊重老同志的意愿,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专长,逐步发展建设一支素质高、乐于奉献的老年志愿者队伍,为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要加强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委要根据工作需要或在职领导的人事变动、老同志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及时调整关工委领导班子;动员、选配组织能力强、理论水平高、有热情和威望、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同志充实领导班子;特别要选配好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
3.要加强关工委日常办事机构建设。要选配服务意识强、热心关工委工作、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同志担任负责人。
4.要发挥、保护好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老同志的积极性。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政领导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老同志。对担任关工委领导职务且坚持日常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个人给予适当补助;对因工作需要并经领导批准返聘的秘书处(办公室)工作人员,应执行本单位返聘人员的有关规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老同志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逐步完善关工委长效工作机制
各级关工委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勇于创新。从实际出发,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健全必要的工作会议、学习培训、信息交流、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保证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六、切实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
1.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政领导要切实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要有同级党政领导担任关工委领导职务,要把关工委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统筹安排部署,指定专人分管,定期听取汇报和研究工作,及时解决关工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大力支持关工委的工作。有关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要及时向关工委传达、通报;召开涉及全局性的工作会议和有关德育、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党建等专题性会议,要请关工委负责同志参加。
3.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为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支持。
4.要加大宣传力度,为关工委和老同志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东 北 财 经 大 学
文件
东北财大委发 [2010] 1号
★
关于许继等任免职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
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任命(校长聘任): 许继任学校办公室秘书科科长;
刘金鸥任学校办公室秘书科副科长; 牛志勇任学校办公室行政科科长; 陈亚东任学校办公室行政科副科长; 蔡晓琳任学校办公室综合科科长; 贾妍任学校办公室信息科科长; 王金蕾任组织部干部科科长; 李爽任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计艳平任宣传统战部宣传科科长; 刘晓楠任宣传统战部统战科副科长;
赵长生任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处)信访办公室主任; 高奎明任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招生办公室主任; 田文治任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学生管理科科长; 陈晓峰任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学生管理科副科长;
段志锦任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思想教育与人格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赵婷婷任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社区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罗琳琳任校工会办公室主任; 何方任校团委办公室主任;
范涛任校团委勤工助学办公室主任;
张天胤任校团委勤工助学办公室副主任; 王锡明任校团委大学生文化艺术中心主任; 杨秋艳任人事处人事科科长; 吴显红任人事处工资科科长;
王逸强任人事处工资科副科长;
滕晓任人事处安全生产办公室主任;
王熙东任教务处师资科(职称办)科长(主任); 娄道凯任教务处教学建设科科长; 陈鹏任教务处教学建设科副科长; 薛凤英任教务处教学管理科科长;
施德欣任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科科长; 任永奎任教务处教学技术中心主任; 康敏任教务处教材供应中心主任; 王大宇任科研处项目科科长; 张茜任科研处学术交流科科长;
邹化勇任科研处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主任;
吕晓乐任学科建设处(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主任;戴华任就业指导与校友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邱飞任就业指导与校友工作处就业管理科科长; 高敬华任就业指导与校友工作处校友工作科科长; 丁晓玉任国际交流处外事科科长; 余涛任国际交流处留学生科科长; 吕桂玲任财务处会计科科长; 王筱莉任财务处会计科副科长;
高凤岩任财务处综合财务管理科科长; 张瑶任财务处学费管理科科长;
徐俊晖任财务处学费管理科副科长; 娄丽敏任财务处薪酬税管理科副科长; 薛静任审计处工程项目审计科科长;
张丽丽任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离休科科长; 白淑贤任离退休人员工作处退休科科长; 刘吉顺任保卫处调研科科长; 谭震任保卫处治安科科长; 张国发任保卫处综合科科长;
杨积光任保卫处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 曹卫平任保卫处校卫队队长;
王艳雪任校园建设管理处办公室主任; 韩莉任校园建设管理处工程管理科科长;
盛旭华任校园建设管理处交通管理办公室主任;
王秀永任校园建设管理处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主任; 张暖任校园建设管理处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李华任校园建设管理处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
孙铁任校园建设管理处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办公室主任; 王中任资产管理处综合科科长; 韩建东任资产管理处设备科科长;
李如伟任资产管理处房地产与公寓管理科科长; 王国华任研究生院综合办公室主任;
王世伟任研究生院教学科研管理科科长; 汤琼峰任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
李增森任研究生院学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宫胜先任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管理科科长;
王玮任研究生院研究生管理科(分团委)科长(书记); 孙晓东任MBA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 李云波任MBA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 李勇任MBA学院数字化教学部主任;
张庆斌任MBA学院MBA项目办公室主任; 张晓东任MBA学院EMBA项目办公室主任; 郭霄鹏任财政税务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于晓媛任财政税务学院分团委书记; 徐凯楠任法学院办公室主任; 王红娟任法学院分团委书记;
孙彦慧任法律硕士(JM)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 安晓燕任法律硕士(JM)教育中心教学管理部主任 徐刚任工商管理学院办公室主任; 修新路任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
王锦任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远程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 孙宇芳任公共管理学院办公室主任; 张亚卓任公共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
王智任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 刘蕊任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教学管理部主任 赵永丽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 安斌斌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 汪大为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团委副书记; 刘伟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办公室主任; 李荣荣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分团委书记; 王洪波任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办公室主任; 杨德志任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分团委书记; 杜芳芳任国际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孟妹任国际商学院国际项目部主任; 刘欣任国际商学院国际项目部副主任; 吕宁任国际商学院教学工作部主任; 赵烁菲任国际商学院学生工作部主任;
石天煜任国际商学院联招联考项目部副主任; 魏艺超任金融学院办公室主任; 马富春任金融学院分团委书记; 于文艳任经济学院办公室主任; 董晓舫任经济学院分团委书记; 周世斌任会计学院办公室主任; 丁玲玲任会计学院分团委书记; 王莹任会计学院分团委副书记;
栾辉任会计硕士(MPAcc)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
张惠任会计硕士(MPAcc)教育中心教学管理部主任; 李晓慧任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办公室主任; 徐长波任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 张秋霞任人文学院办公室主任; 杨波任人文学院分团委书记;
郭伟奇任萨里国际学院院长助理(正科级); 陶硕任萨里国际学院院长助理(正科级); 刘芳任萨里国际学院教学工作部主任; 郭璞任萨里国际学院行政管理部副主任; 白杨任萨里国际学院学生工作部副主任; 姜莲珍任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办公室主任; 郭宣任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分团委书记;
李兆丹任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东北分中心办公室主任;孙鹤香任统计学院办公室主任; 孙永钢任统计学院分团委书记;
曾祥宇任投资工程管理学院办公室主任; 张冰融任投资工程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 夏丽娜任新闻传播学院办公室主任; 李国涛任新闻传播学院分团委副书记; 印明鹤任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办公室主任;
张德鹏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办公室主任; 姜彦臣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办公室副主任; 杨德水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分团委书记; 辛华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学生管理科科长; 马永来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学生管理科副科长; 刘伟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学生管理科副科长; 朱雪海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教学管理科科长; 刘杨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教学管理科副科长; 熊大明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培训管理部主任; 于亚南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培训管理部副主任; 桑丽华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夜大管理部主任; 李如海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教学设备管理科科长; 姜厚财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保卫科科长; 孟霞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总务科科长;
仲伟君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总务科副科长; 臧岩任网络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
林波任网络教育学院教务管理科科长; 车丽任网络教育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 张黎薇任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资源部主任; 王治国任网络教育学院技术部主任; 罗强任自学考试学院办公室主任;
李义任自学考试学院教学管理科科长;
崔爱香任自学考试学院教学管理科副科长; 孙廷祥任自学考试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 宋涛任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管理部主任;
隋月晖任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管理部副主任; 王华任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管理部主任; 郭建军任体育教学部办公室主任;
李寒窗任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 张玉涛任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高峰任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辛进任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
陈伟任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正科级); 杨海霞任档案馆办公室主任; 燕皓任图书馆办公室主任; 单素华任杂志社办公室主任;
刘勇任校医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
免去:
王俊奎学校办公室综合科科长职务; 蔡晓琳学校办公室秘书科副科长职务;
赵长生津桥商学院图书馆馆长兼工会主席职务;
宋梅兰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学生管理科科长职务;
田文治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社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职务;薛凤英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科科长职务; 施德欣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副科长职务; 邹化勇科研处学术交流科科长职务;
张丽丽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管理科副科长职务; 宁霜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职务;
李增森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管理科副科长职务;
秦丽红研究生院研究生管理科(分团委)科长(书记)职务;宫胜先继续教育学院教学管理科副科长职务; 王玮津桥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张玉涛MBA学院MBA项目办公室主任职务; 张庆斌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办公室主任职务; 徐凯楠津桥商学院管理系支部书记职务; 赵永丽信息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职务; 安斌斌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职务; 汪大为津桥商学院分团委副书记职务; 葛清俊金融学院办公室主任职务;
魏艺超津桥商学院财会系支部书记职务;
刘正浩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职务; 徐长波电子商务学院分团委副书记职务;
陶硕萨里国际学院国际项目部副主任职务; 张德鹏职业技术学院培训科科长职务; 刘杨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科科长职务; 吕长庆职业技术学院总务科科长职务;
于亚南继续教育学院教学管理科副科长职务; 孟霞继续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职务;
范大军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资源部主任职务; 崔爱香自学考试学院教学管理科科长职务; 宋涛津桥商学院教学部主任职务; 陈伟津桥商学院网络中心主任职务。
同时,由于年龄原因免去:
孙述香宣传统战部统战科科长职务;
董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处)信访办公室主任职务; 齐惠敏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离休科科长职务; 龙海校园建设管理处工程管理科副科长职务; 梁文武财政税务学院办公室主任职务; 赵丽荣法学院办公室主任职务;
王琪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职务。
特此通知
中共东北财经大学委员会
东 北 财 经 大 学
2010年1月5日
主题词:干部 任免 通知
拟 发 展 学 生 党 员 公 示
(2012年修订样本)
根据学校党委组织部有关规定,为增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建设高素质学生党员队伍,现对×××等×位拟发展对象予以公示:
×××,男(女),×年×月出生,团员(群众),××级××专业×班学生;现(曾)兼任学生公益职务情况;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成绩排名情况;获得的高中阶段以来主要奖励、荣誉情况。
……
经过严格的审查,以上×位同学本人、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政治历史清楚,均没有发现问题。
欢迎全院教职工、全体同学对以上拟发展对象提出意见。
公示时间:×年×月×日——×月×日
办公地点:×××
意见收集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学校党委组织部监督电话:80789820
学校党委组织部电子信箱:zzb@mail.hebtu.edu.cn
中共河北师范大学×××学院委员会
(2011年3月22日校党委会研究通过)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一年。学校党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西南林业大学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启动实施学校“十二五”规划和发展纲要,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水平
1.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认真总结创先争优活动经验,巩固扩大学习成果,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校园之优,进一步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2.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主题教育,继续实施三生教育工程,努力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师生员工,增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力争进入云南省优秀高校行列;加强大学生廉洁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及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进头脑工作;认真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
团结教育,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做好党建思政研究课题的申报、评选、结题等工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认真抓好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学习活动,制定学习计划,结合形势及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开展学习。继续抓好基层党组织、师生员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高党员及广大师生的政治理论素质。
3.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完善决策程序,科学划分决策、执行、监督、学术权限,努力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做好第七届中层干部的考核及第八届处、科级干部换届工作;通过集中学习和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加强领导班子党性教育,提高领导班子党性修养;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考核评价等工作制度;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参加挂职锻炼,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政水平。
4.加强党内民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和《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积极探索党代表常任制、党委会向党代表汇(通)报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加大对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主体
地位和民主权利,逐步健全“网上提案”等新途径,完善党员意愿表达机制,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
5.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创新基层组织活动方式,推进“创先争优”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抓好党总支换届选举;发挥党组织及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和功能,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和服务,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按照“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探索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继续做好“云岭先锋”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拓展联系师生的渠道和领域;继续发挥好党校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及学生党员的培养培训工作;深入实施党员人才工程,继续做好在优秀大学生、青年教师、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双高人员”及留学归国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整体活力。
6.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强化党的宗旨意识为重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坚持讲党性、讲政治、顾大局,培养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的领导作风;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培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各项规定,培养勤俭节约、情趣健康的生活作风。进一步健全信访制度、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努力为师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
7.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按照党的十七大、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省纪委八届六次全会的部署,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进一步抓好《廉政准则》的落实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目标,以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以加强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建设为重点,通过继续推进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加快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等措施,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各项工作,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政治和纪律保障。
二、加强和规范学校管理,推动学校建设迈上新台阶
8.科学谋划学校发展。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调研,集思广益,讨论审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适应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的发展要求,制定院系布局结构调整实施方案,调整和充实院系领导班子,完善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学习贯彻我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执行大会的各项决议,详细制定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9.做好新校区经费筹措及规划使用工作。努力寻求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与投入,积极推进银校合作,早日完成昆明理工大学白龙校区的经费筹措和校园移交工作,认真做好校区整体规划、有序组织搬迁和学生入住配套工作,有效解决办学资源不足问题,切实保障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的需要。
10.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做好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工作。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抓好高层次人才和国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优秀中青年学者的引进和选拔体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继续完善教师培养、进修和深造制度,努力培养与引进领军人才;不断提高教师师德水平,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浓郁氛围,不断提高师生满意率,切实把师德表现和教书育人实绩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11.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按照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的要求,做好学科规划与建设工作。认真做好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相关工作,迎接上级部门中期检查;加强学科梯队建设,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依托汇聚人才;巩固基础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强化优势学科,培育一批有影响的重点品牌学科,努力创建以省部级重点学科凸显学科优势、以校级重点学科彰显学科特色的学科体系;坚持学科分委员会制度,重视校外博导的申报工作,严把培养监督关和论文质量关;在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上,围绕前沿的、主流的、有生命力的发展方向,形成优势特色学科与相关基础学科的深度交叉和融合,推动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12.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修订科研工作办法和资质使用管理办法,探索科技信息化管理;继续增强现有科研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的学术实力,切实做好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建设工作;依托优势学科群,加大科技创新团队申报与建设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学校承担重大科研任务、产出原创性应用性成果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做好国家级、省部级和重大横向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科研成果报奖工作;适时召开科技大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学术声誉;力争在获得国家级项目、科研经费、高水平成果、高层次奖励方面有新的突破;大力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途径,提高科学研究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树立精品意识,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学报期数,力争获得社科版办报权,进一步扩大学报的学术影响。
1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招生“阳光工程”,严格执行招生考试管理制度,加强招生宣传和生源基地建设,建立吸引优质生源长效机制;着力抓好“质量工程”申报与建设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切实加强青年英才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培养;推进学分制改革,不断完善教学督导和学生评教制度;进一步抓好课外学分工作,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校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施研究生创新计划,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4.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深化校地合作,切实把服务区域或地方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云南“两强一堡”战略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主动面向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瞄准区域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大领域,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要求,努力提高服务社会水平,充分发挥学校在技术、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加强科技服务基层林业,继续做好“挂钩扶贫”和“兴边富民”工作,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5.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行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自主办学的现代大学制度,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消除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权力和任职条件,实行全员聘用,岗位管理,积极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和绩效考核工作;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办法,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加强督察督办,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形成合力机制;创新对外合作交流机制,扩大和深化校际交流,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强化分类管理,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以科学管理促进科学发展。
16.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坚持开源节流、勤俭办学。加强财务管理,合理安排收支预算,积极争取化债资金,继续做好筹资工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正确处理学校地产有关事宜,完成管道煤气和自来水工程;结合院系调整,统筹并合理使用校内办学资源,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后勤工作,积极应对物价上涨,确保后勤供应质量,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的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推广节能技术,切实降低能耗,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17.做好大学生就业和助困工作。全面开展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以科学的理论引导大学生自主择业;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到西部就业、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就业,积极参加入伍预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依托行业协会,创新就业途径;抓好有形就业市场和无形就业市场建设,深入开展“青年创业就业行动计划”,以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对家
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制度和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制度,积极开辟校外勤工助学途径;认真总结助困经验,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推动和促进校园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8.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坚持“内聚人心,外塑形象”,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更好地发挥舆论宣传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整合宣传资源,不断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积极联系各类新闻媒体,切实做好对外宣传报道工作,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为学校发展拓展外部空间,争取更多社会资源。
19.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继续举办好绿色的希望大合唱、校园十大歌手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不断推进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引领作用;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开展主题活动,形成具有西林特色的工作品牌,逐步构建起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大力倡导坚持和探索真理的勇气,尊重和保护个性发展,培育民主的学术风气,形成兼容并包、开拓创新的学术理念。
20.做好统一战线和群团工作。继续加强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支持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建设工作,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领导才能的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做好情况通报会、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工作,为党外人士发挥积极作用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党的民族、宗教等政策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按照十七大“全面做好离退休干
部工作”的要求,继续抓好离退休党员的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工作,认真落实离退休教职工的各项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积极发挥离退休人员在教育子女、影响学生方面的榜样作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筹备召开我校五届三次教代会暨工代会,认真审议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为学校科学发展建言献策,落实广大教职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推动二级教代会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督促基层工会认真履行责任;继续推进“非在编职工”工会小组建设,积极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诉求;正常开展教职工体检和女工专检,关心帮助困难教职工,认真开展送温暖活动。强化共青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完善共青团自身建设;加强以共青团为核心的青年组织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社团建团、网络建团等有效的团建模式,科学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独立自主开展工作。
校党委坚持和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带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学风上为干部职工树立了新形象。学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向全校职工开放,邀请了各党总支书记、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职工代表共37人列席,并清晰地表明了领导班子坦荡为政的自信和抓好整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决心,受到省委第六巡回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列席会议的同志的高度评价。
校党委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强化理论武装,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2015年,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校领导做到先学、多学、深学,先后给处级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作专题辅导11次;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专题报告;先后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理论辅导和专题报告4次。各党总支认真落实学校党委制订的理论学习计划,强化对全校教职工学习理论的安排和辅导,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学校党委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为载体,以服务教学、促进发展为目标,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党总支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总支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工作,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格标准和条件,把牢入口关,积极组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和培养。
学校通过公布办事流程、公开服务承诺等,提高了工作效率,扎实开展“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和“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专项治理,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签署严守政治纪律承诺书,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逐项检查,列出“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整改清单并督促整改落实。强力推进学校各项制度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学校因之被评为河南省“依法治教年”活动暨“六五”普法先进单位。
学校推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对领导班子主体责任进行细化分工,落实到人,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办法》等制度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当学校新校区建设面临巨大的资金困境时,校党委勇于担当,在广泛倾听教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一方面积极争取外资贷款项目,另一方面,根据省政府关于学校资源整合、校院深度合作会议纪要的有关精神,克服种种困难,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了康复校区的资产处置,取得了较高的收益,解决了资金难题。而随后推进新校区建设时,校党委攻坚克难,为实现今年9月份的整体搬迁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教师评聘职称难”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缓解,职工收入有了进一步提高。
学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发展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与郑州地铁公司合作打造校企共同体,创新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针对性,为郑州市地铁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较好地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了骨干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推荐阅读:
中共东北财经大学委员会09-22
中共奉节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09-23
中共滁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文件01-02
中共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名单12-22
中共政府06-29
中共纪委11-27
中共党史讲稿提纲06-11
中共五大参观心得07-23
在中共历史上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