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管理规定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动车辆管理规定(精选8篇)

机动车辆管理规定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用车管理,确保行车安全,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真正做到“安全第一、优质服务、保证重点、节省高效”,结合本局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本局公用机动车辆的管理。

第三条

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主管部门领导具体管、办公室进行动态监督”的机动车辆管理责任机制和工作机制,把车辆管理纳入工作议事日程,把安全工作当做重中之重落到实处,不断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管理、检查、考核、追究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四条

机动车辆管理部门应按照本局的要求,全面加强对机动车辆的管理,真正实现“四个确保”、“四个做到”的目标,即:确保局领导办公用车,确保检验检疫业务用车,确保行政办公用车,确保局领导交办的临时公务用车;做到安全正点,做到服务热情,做到节省高效,做到各方满意。

第五条

机动车辆管理情况纳入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发生问题,除按照本办法的相关规定处置外,还要按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行量化考核。

第二章

主管部门管理要求

第六条

机动车辆管理部门应对机动车辆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管理:

(一)安全教育。

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建全并有效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有关车辆安全方面的文件和指示,促使驾驶员不断强化纪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做到懂法知规,并在确保安全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技术水平,服务水平,进而把涉及安全的各项工作抓实抓好。

(二)年检。

1、检查驾驶员是否有违章记录;

2、身体健康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3、驾驶证的审核;

4、行车执照的审核;

5、其他内容。

(三)换证。

按车型和年限的要求及规定更换驾驶证。

(四)车辆停放。

严格执行车辆集中停放规定,采取动态方式检查车辆停放执行情况并做好记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批评和整改。

(五)车辆购置。

根据工作需要、车辆技术状况和有关车辆使用等规定,及时提出车辆购置计划。

(六)车辆报废。

根据车辆使用的年限、行驶里程、技术状况,按国家有关各类车辆报废规定,向局党组提出报废申请。

(七)车辆保险。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资质较强、管理规范、服务到位、价格合理的选择要求,向分管局领导提出车辆保险计划,经局党组集体审定后实施。

(八)车辆借用。

未经局党组审批,不得将机动车辆借给外单位使用;未经分管领导同意,不得将机动车辆借给本局驾驶员以外的人员驾驶。违者一切后果自负,并按照本办法的相关规定承担相关责任。

(九)车辆转让。

凡是纳入本局固定国有资产管理的所有机动车辆,严禁对外拍卖转让。确需拍卖转让的车辆,必须首先报告辽宁局机关车管部门,请示局领导同意后方可按照《拍卖转让程序》实施。拍卖转让时,必须组成拍卖领导小组,根据“公开、公正、透明、合理”的原则,按照《拍卖转让程序》实施。凡是被拍卖处理的车辆,必须和买方签定协议并收取一定押金,待买方办完所有相关手续后,方可解除协议、退还押金、交接放车。

(十)事故处理。

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应马上向交通部门、部门领导、分管局领导及保险公司通报情况。相关人员应及时到达现场,协助处理相关事宜。

(十一)车辆维修。

按照及时处置、保证质量、节省支出的原则和车辆维修的规定实施。

(十二)建档存储。

对本局使用的不同型号车辆建立事故档案、维修档案、技术档案、油料供给档案和用品更换档案等相关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对车辆各方面状况做到胸中有数,使车辆管理工作逐步迈向规范化。

第七条

办公室及局指定的专项工作检查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机动车辆管理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向分管领导及党组汇报。

第八条

对不认真履行管理、监督职责的部门和人员,视情节轻重,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惩处。

第三章

驾驶员的管理

第九条

驾驶员应严格执行下列管理规定:

(一)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

(二)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安全、学习活动。

(三)服从领导,执行命令,遵守纪律,坚守岗位。

(四)认真搞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坚持搞好“例保”,坚持

“三检”制度,使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车辆正常使用。

(五)建立驾驶员行车档案。

(六)爱护车辆,保持车容整洁,随车工具和证件齐全有效。

(七)讲究职业道德,做到安全、正点、热情、优质服务。

(八)因事、因病请假或休假时,应将车辆停放到本局指定位置。

第十条

驾驶员应认真落实下列工作要求:

(一)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岗位。

(二)不私自出车。

(三)不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

(四)不将车辆开回家停放。

(五)不酒后开车和开“英雄车”、“堵气车”、“故障车”、“疲劳车”。

(六)不违章行驶和隐瞒事故。

(七)不讲不团结的话,做不团结的事。

(八)不顶撞领导或消极怠工。

(九)随车携带灭火器,每年检测一次,做到会使用会自救。

(十)做到安全、正点、热情、车容整洁。

第十一条

聘用驾驶员应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一)聘用。

1、遵守辽宁局及本局聘用临时工的管理规定;

2、必须持有辖区派出所开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3、必须持有所需驾驶车型的驾驶证;

4、必须有三年以上连续驾驶并无任何事故发生的驾龄;

5、必须是自行负责“两种保险”的人员;

6、拟聘用人员思想觉悟较高,个人修养较好,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7、年龄在___岁~___岁,身体健康人员;

8、经局党组研究审定;

9、对拟聘用人员,试用三个月后,签订一年劳务合同。

10、拟聘用人员必须在签订合同的同时,交一万元人民币做风险金,待解除劳动合同时,本金与利息一并返给本人。

(二)聘用期管理。

1、组织被聘用人员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

2、要求被聘用人员认真学习交通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懂法知规,行车安全观念不断增强;

3、对被聘用人员在工作上严格管理,思想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予以关心;

4、督促聘用工克服临时思想,积极要求上进,确保驾驶业务精益求精,行车安全常抓不懈,服务态度好中求佳;

5、对违反有关规章制度而屡教不改者,或在社会上违法违纪者解除劳动合同、6、对发生交通事故,按不同责任、不同情节给予教育、罚款、赔偿、解聘处理。

第十二条

对驾驶员的奖惩按照本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及《事故处理罚款规定》等要求执行。

第四章

公务用车管理

第十三条

公务用车实行用车申请和审批制度。机动车辆主管部门按照用车申请派车,并做到“四个确保”。

第十四条

用车人在使用车辆前,应填写公务用车申请/审批单,由所在部门领导签批后提交车辆主管部门领导(未在本局时,可提交主管局长)批准并由用车申请人执单。填写公务用车申请/审批单时,应详细填写用车事由、出车地点、申请时间、审批时间、出车时间、回局时间等信息。用车结束后,用车人对车辆调度、车辆服务等内容填写评价意见并将用车申请/审批单送交办公室存档。存档的申请/审批单作为目标管理考核的依据。

第十五条

驾驶员必须按公务用车申请/审批单规定的时间、任务、路线及时出车并安全行驶,对未经批准私自出车或擅自改变车辆用途、行车路线和地点的,视情况给予处罚。对车辆使用人实际用车与申请/审批单不符的,驾驶员有权拒绝行车。

第十六条

驾驶员须经常对车辆的安全状况、技术状况等影响安全行驶的项目进行检查。长途行驶前,必须提前一天对车辆情况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检查、维护、维修等情况要形成相关记录。

第十七条

上班期间、下班后、节假日和公休日期间,驾驶员要严格执行机动车辆集中停放规定,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

第十八条

原则上禁止因私使用本局车辆。特殊情况下,非公务用车以及节假日和公休日期间公务用车,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填写临时用车申请/审批单并经一把手批准后方可出车。

第十九条

原则上禁止本局非专职驾驶员驾驶本局车辆。特殊情况下,须由主管局领导审批。

第二十条

严禁本局局领导驾驶公用机动车辆。

第五章

车辆的维修和保养

第二十一条

车辆发生故障或需维修保养时,驾驶员须向车辆主管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并填写《车辆维修审批单》,提交分管局长审定后报一把手审批。一把手按照重大事项财务支出管理制度的要求自行或者召开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

第二十二条

在外地执行公务时,车辆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驾驶员须按照程序汇报请示,并按照领导指示意见处理。请示及处理情况须填写《车辆维修审批单》。

第二十三条

车辆主管部门按照经领导批复的车辆维修意见对车辆及时进行维修。

第二十四条

所有车辆一律到经本局审定的定点修理厂或者维修中心进行修理。

第二十五条

车辆主管部门负责对维修车辆进行检查验收,确保车辆维修项目按照本局要求完成,并在认真核对厂方修理单上的工时、配件等无误后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十六条

维修费用的结算按照本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的补充规定》实施。

第六章

燃料供应

第二十七条公务用车加油可根据燃料市场的总体情况,采取持专用加油本或现金加油的办法加油,并确保燃料的质量和行车的需要。

第二十八条

驾驶员应建立公用车辆加油记录本,详细记载加油的相关情况。

第二十九条

报销时,应持加油发票、加油记录本、专用加油本等进行签批和报销。

第三十条

车辆主管部门每月对车辆行车里程和耗油量进行统计核算,报分管局领导审核。

第七章

车辆集中停放

第三十一条

本局所有公用机动车辆均应按照指定位置进行集中停放。公用车辆管理和监督部门应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报告。

第三十二条

当天下班后,驾驶员应对车辆集中停放情况予以准确记录。

第三十三条

公休日以及节假日前,车辆管理和监督部门应共同封车,填写封车记录,详细记录封车时间、封车地点以及当时里程等信息。

第三十四条公休日以及节假日期间因公务原因需要使用车辆的,需填写临时用车申请/审批单并经一把手批准后方可出车。

第三十五条

开放车辆时,应由车辆管理和监督部门共同进行验证,并填写车辆开放记录。

第八章

交通事故处理责任追究

第三十六条

公务用车发生责任事故,取消驾驶员及车辆主管部门当年评先选优资格,并依据交通部门的裁决,扣发驾驶员当年目标管理奖___%。造成人员死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___万元以上的,扣发驾驶员全年目标管理奖,在职驾驶员取消驾驶资格,聘用驾驶员作解聘处理。

第三十七条

未经局领导批准驾驶公用车辆办理私事发生责任事故,取消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主管部门领导当年评先选优资格并扣发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主管部门领导及驾驶员当年目标管理奖,同时追究行政责任,驾驶员个人按交通部门的裁决承担事故的责任和全部费用。在职驾驶员取消驾驶资格,聘用驾驶员作解聘处理。

第三十八条

车辆发生“独立”事故发生后,在没有交通部门裁决情况下,可按照所承保的保险公司的裁决和现实情况按照第三十六条的规定酌情处理。

第三十九条

处级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违反规定驾驶工尺发生事故,按照第三十六条和第三十七条规定承担行政及经济责任,并按照辽宁局的规定给予降职处分。

第四十条

对所扣发的资金,由本局办公室保管,并登记造册,作为车辆管理和奖励基金使用。

第四十一条

发生重大事故后,实行第一时间逐级报告制度,做到始有报告,终有结论,并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措施。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辽宁局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局工作质量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辆管理规定 篇2

关键词:供电企业,机电车辆,交通安全

供电企业是国家电网管理的主要企业, 随着市场的发展, 供电企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展, 企业办公机动车辆数量也不断增加, 产生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供电企业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是缓解交通拥堵, 解决交通问题的主要方式, 对供电企业正常发展具有很大意义。因此, 供电企业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 认真做好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 实现交通责任零事故, 为供电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提高思想认识, 认真落实相关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主要指导者。因此实施供电企业机动车辆管理时, 首先要让员工和车辆交通管理部门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经济与发展的联系, 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经济社会要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同时将安全作为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保证各项作业的顺利进展;和谐社会要求, 将安全生产作为主要着力点和切入点, 只有从本质上改变安全状况, 才能减少各类生产产生的安全事故, 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因此, 开展供电企业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时, 要求每位驾驶员做到:忠诚企业、爱岗敬业、安全行驶, 保证供电的正常进展。同时结合实际工作要求, 对员工开展健康安全教育, 提高驾驶员对事故的认识, 必要时可利用实例介绍, 纠正驾驶员的行为, 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驾驶对企业和自身的影响。此外, 还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加强车辆交通安全管理, 消除安全隐患, 预防各类交通安全事故。

二、安排职责, 明确人员分工

进行供电企业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时, 要求领导人员必须提高思想认识, 重视企业交通安全, 同时将企业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任务, 结合供电企业实际建设情况,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供电公司可以成立以公司领导为主导、各级单位负责人员为成员的安全管理委员会, 统筹兼顾, 共同开展交通安全管理作业;同时基层生产车辆及驾驶人员自己的车辆都必须由公司统一实施管理, 接受车辆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安全管理工作;单位可设置兼职车官员, 负责好单位日常管理工作。采用一手抓政策, 从基层开始, 落实好各层人员的职责, 结合交通实际情况, 认真开展日常管理监督作业, 形成自上而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保证供电企业日常作业的开展。

三、落实规章制度, 提高学习教育效果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已经成为规范车辆管理, 保证交通运行的主要举措。供电企业可结合发展情况, 成立专门的交通安全委员会, 以总经理为交通安全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领导分管安全生产车辆, 单位领导为交通安全委员会成员;交通委员会与安全保护部相邻, 形成全面的安全监督体系;其次, 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岗位责任制, 将安全责任分配到人, 直接将车辆安全列入到年终考核中, 提高人员的重视, 认真履行车辆交通安全管理中布置的任务。此外公司还要制定车辆安全检和安全管理监督制度, 引导驾驶员人员学习, 保证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进展。

进行实际工作时, 还要将新型的供电安全方法成功引入到供电企业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中, 并坚持每月对驾驶人员的安全驾驶情况进行分析, 每周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 及时分析事故原因、危害和后果, 提高驾驶员遵守交通安全的责任心。同时, 定期组织驾驶员学习国家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及有关规定, 结合天气、气候和道路状况, 利用先进化平台提醒驾驶员, 要求驾驶员及时掌握行车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 掌握安全形式规律, 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采取多种管理措施, 提高管理效率

当前供电企业机动车辆主要存在车辆多、用车多和员工多等问题, 产生的交通安全管理问题较多, 所以必须结合实际发展, 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手段, 提高管理效果。

(一) 转变方法, 适应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需求

第一, 开展“家庭联合保安全”活动。公司在每年春节之际, 可以结合员工的实际表现, 给员工家庭写家书, 详细介绍公司实施的各项管理制度, 并要求家书给予员工安全嘱咐, 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 发挥亲情的教育及监督作用;第二, 实现“走进来”与“走出去”的联合, 灌输安全理念。车辆管理领导可以组织人员学习其他企业的安全管理方式, 加深人员对机动车安全的认识;邀请当地民警到单位讲课, 结合当前路段和交通情况, 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举办施工队伍安全教育培训班, 讲解驾驶和文明行车的内容, 全方位保证车辆的安全, 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第三, 将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制定成小手册, 提醒员工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采用个人、家庭和社会联合的防范强化交通安全教育, 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保安全的安全氛围。

(二) 加强检查, 消除安全隐患

实行监督检查是消除安全隐患的主要措施, 因此供电企业也可以结合实际发展, 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措施, 形成监督检查安全化、规范化和标注化发展。

进行车辆行驶状况控制时, 不仅要开展年末安全检查, 还要实现季度检查和自查的结合, 开展多形式的检查;第一, 企业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可以每月开展一次车辆安全检查, 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认真做好车辆安全检查工作;第二, 天气变化、路况变化或重点节假日时, 车辆管理部门可以组织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检查, 并结合实际需求, 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第三, 强化长途运输车辆的监督和检查, 必要时可由车辆安全员或车辆管理人员亲自检查, 并详细记录。如果检查中发现问题, 必须及时进行整改, 并上报整改情况, 消除安全隐患。

检查车辆定点停放检查时, 第一, 每月由领导人员开展以此车辆单位停放检查;第二, 由生产值班安全员定期抽查, 及时上报检查问题, 并考核当事人驾驶状况;第三, 构建实时调度系统, 全方面控制车辆形式状态。多方位堵缺补漏, 要求每辆车辆按车位停放, 实现交通安全的有序化管理。

(三) 多方位联合教育, 提高教育效果

第一, 宣传引导。结合供电企业机动车辆运行状况, 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可以利用图片、短信和多媒体电视宣传等方法, 将交通中出现常见问题进行整理, 加强教育。例如冬季受雨雪天气影响, 交通事故多发, 此时可以利用上述方法开展教育, 指导驾驶员提高思想认识。第二, 说服教育。可以利用抓典型、抓重点的方式开展说服教育。例如对思想认识浅薄和容易出现操作问题的员工实施批评教育, 同时注意驾驶员情绪变化, 利用谈心方式提醒驾驶员, 认真克服机动车辆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三, 案例分析法。交通事故突发性较强, 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只要积极做好预防, 就可以减免不良问题的出现。因此供电企业可以选取一些员工生活中出现的典型实施教育, 并分析事故原因, 制定出预防措施, 让员工学习机动车辆驾驶经验, 并将其应用到实践操作中。第四, 检查督导。为了落实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提高驾驶员与机动车辆的管理, 可以由领导带头, 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将交通安全管理列入到日常工作重要内容中, 形成人人说、人人管的局面。第五, 加强技能考核。供电企业在招聘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时, 不仅要求人员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 还要通过实践考核, 了解机动车驾驶者的行驶状况, 同时通过市级医院体检合格、视力合格后签订劳动合同, 提高驾驶员的技术操作。

结语

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由于该项工作较复杂, 容易受到天气因素、人为因素、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开展供电企业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时, 必须将其列为供电企业核心工作, 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 加强交警配合协调, 创建安全、文明的运行环境, 保证供电企业机动车辆的安全运行, 促进供电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志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的影响研究[J].吉林大学, 2011, 2 (9) :34-37.

[2]田长庆.企业机动车辆交通安全宣传的特点与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 (22) :234.

[3]王永毅.加强企业车辆交通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发展, 2014, 2 (7) :111-112.

[4]李敬民, 梁文华, 施建忠.加强机动车辆管理确保交通安全长治久安[J].设备管理与维修实践, 2010, 2 (3) :120-122.

如何办理机动车辆报废登记手续 篇3

近来有农机户、专业户、农民联户及农机经营组织询问,机动车辆报废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办理机动车辆报废登记手续的问题,现根据国家公安部机动车辆驾驶员管理有关规定答复如下: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机动车辆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应强制报废:1.汽车累计行驶里程。载重汽车50万公里,矿山特种车40万公里,大客车70万公里,其他车辆55万公里。2.使用年限。载重汽车12年,矿山特种车10年,大客车14年,其他车辆13年。虽未超过以上使用年限,但二次大修技术状况下降,已无修复价值的也在报废之列。3.汽车经过长期使用,虽经检修更换零部件,但在正常路面条件下行驶,耗油量仍超出国家定型车出厂标准规定值15%的。4.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车辆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一次大修费用为新车价格50%以上的。5.车型老旧,使用多年的进口汽车或国产非定型杂牌车,已无配件来源,技术状况低劣,又不宜修复的。6.排污量、噪音都已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以上车辆除按规定强制报废外,国家还定期颁发报废车型目录,又车辆因自然磨损、交通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损坏已无修理价值或规定淘汰的车型以及因故不允许继续行驶的车辆,都应办理报废登记。具体办理程序如下:

1.申请报废车辆,必须持单位(乡镇)介绍信,到车辆管理机关领填《机动车报废更新技术鉴定、回收、优惠凭证》。2.经审查同意报废时,收缴号牌及行驶证。3.办完车辆报废手续后,在注册登记册中予以注销。车辆档案保存适当时间后,作废销毁。4.已经报废的车辆其发动机等主要总成送交废旧物资部门处理。报废的车辆不准变卖、改型、转籍以及重新办理申领号牌和行驶证。

厂区机动车辆管理规定 篇4

规范机动车辆出入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出入厂区的机动车辆。

3 职责及权限

3.1 综合管理部门卫负责机动车辆出入管理和登记,有权拒绝不执行规定的车辆出入厂区。

3.2 市场营销部负责与运输车辆签订《安全责任书》,并负责向运输车辆传达公司规定和进行安全教育。

3.3 生产管理部负责本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有权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 4 正文

4.1 进入化工装卸区“十不准”

4.1.1 未经批准,任何车辆不准进入装卸区;

4.1.2 安全防火设施不齐全的车辆不准进入装卸区;

4.1.3 手机、香烟、打火机(火柴)等火种不准带入装卸区;

4.1.4 穿易产生静电服装或带钉鞋的人员不准进入装卸区;

4.1.5 未经批准,与生产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去装卸区;

4.1.6 不准在装卸禁火区内使用电器、音响设施或修理机动车辆;

4.1.7 无《动火安全作业证》不准在装卸区内动火作业;

4.1.8 未经批准,不准在装卸区内施工作业;

4.1.9 不准用汽油、溶剂油等易燃溶剂擦拭设备、工具、衣物及地面等;

4.1.10 不准损坏、圈占或挪用安全消防设施。

4.2 所有机动车辆必须有公司相关人员带领,并在门卫处进行登记,经门卫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准进入厂区。

4.3 进入厂区(包括装卸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遵守公司“十大禁令”和“进入化工装卸区十不准”规定,对不遵守规定、不听劝阻、强行进入者,门卫人员要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制止,并及时报告。

4.4 运输车辆依此排队登记,服从门卫管理和指引,严禁堵塞大门道路。

4.5 进入装卸区或装置区的机动车辆必须带阻火器,危险品车辆需自备灭火器,驾驶员应持危险品准运证、运输证等相关证件,登记后按指定路线行驶。

4.6 车辆装卸作业时,驾驶员必须在车旁监督。

4.7 拖拉机、摩托车、电瓶车等不得进入装卸区和装置区。

4.8 车辆出门时,门卫人员要按照出库单查验货物,核对无误后方可放行;确属私人物品或特殊情况,驾驶员应主动说明,由门卫负责验看。

4.9 凡车辆违规进出厂区,每车次罚驾驶员和门卫各100元;车辆在厂区内违反规定的,每次罚驾驶员200元;因违规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驾驶员或车主赔偿全部损失,公司带车人员负连带责任。

5 相关文件

无。

6 相关记录

无。

7 其它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 篇5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内(以下简称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提高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保障作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厂内机动车辆,是指限于企业厂区范围内(含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及作业的机动车辆。

第二章

安全技术要求

第三条

车辆应车容整洁、车身周正。车辆的装备、安全防护装置及附件应齐全有效。

第四条

车辆的整车技术状况、污染物排放、噪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规定。

第五条

全车各部位在发动机运转及停车时应无漏油、漏水、漏电、漏气现象。

第六条

车辆的液压系统应管路畅通,密封良好;操作杆无变形,无卡阻;分配器元件配合良好,安全阀动作灵敏可靠;工作部件在额定速度范围内不应有爬行、停滞和明显冲动现象。

第七条

车辆发动机应安装牢固可靠,动力性好,运转平稳,无异响,起动和停机性能良好。

第八条

发动机起动系、点火系、燃料系、润滑系、冷却系应机件齐全,性能良好,安装牢固,线路、管路不磨碰。

第九条

车辆方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从中间位置向左右各不得大于30度。

第十条

车辆转向应轻便灵活,行驶中不得轻飘、摆振、抖动、阻滞及跑偏现象。在平直的道路上能保持车辆直线行驶,转向后能自动回正。

第十一条

车辆的方向盘转向力及前轮侧滑量应符合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第十二条

前轮定位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第十三条

转向机不得缺油、漏油,固定托架必须牢固。转向垂臂、横直拉杆等转向运动零件不得拼凑焊接,不得有裂纹、变形。球头与球头座、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配合松紧适度,润滑良好。

第十四条

车辆及挂车必须设置彼此独立的行车和驻车制动装置,制动装置的各零部件应完好有效。

第十五条

行车制动装置的制动力、储备行程、踏板的自由行程及制动完全释放时间等指标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及该车整车有关技术条件。

第十六条

气压制动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标准及规定,必须装有放水装置和限压装置。

第十七条

机械式制动器、拉杆拉线等机件应完好无损。

第十八条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不应有自行制动现象;当挂车与牵引车意外脱钩时,挂车应能自行制动,牵引车的制动仍然有效。

第十九条

车辆的制动距离、跑偏量、驻车制动性能要求等应符合有关标准及规定。

第二十条

车辆照明及指示灯具应安装牢固、齐全有效。灯泡要有保护装置,不得因车辆震动而松脱、损坏、失效或改变光照方向。所有灯光开关应安装牢固,开关自如,不得因车辆振动而自行开关。

第二十一条

车辆均应设置喇叭,其性能应可靠,喇叭的音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噪声规定。

第二十二条

车辆的各种仪表应齐全且灵敏有效。

第二十三条

车辆轮胎的充气压力应符合其技术性能要求。轮胎胎面的局部磨损不得暴露出轮胎帘布层。

第二十四条

车辆同一轴上的轮胎应为相同的型号和花纹。车辆转向轮不得装用翻新的轮胎。

第二十五条

车辆的钢板弹簧不得有裂纹、断片和缺片现象,其中心螺栓和U形螺栓须紧固。

第二十六条

减震器应工作正常。车架不得有变形、锈蚀、弯曲,螺栓、铆钉不得缺少或松动。前后桥不得有变形、裂纹。

第二十七条

车辆的离合器应接合平稳,分离彻底,不得有异响、抖动和打滑现象。踏板力和自由行程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及该车整车有关技术条件。

第二十八条

变速器应无裂纹,变速换挡灵活、轻便,自锁、互锁可靠,变速杆无变形。

第二十九条

传动轴万向节应无裂纹和变形,锁止齐全、可靠;传动平稳,在运转时,不发生震抖和异响。

第三十条

驾驶室的技术状况应能保证驾驶员有正常的劳动条件。

第三十一条

车辆驾驶室必须视线良好,风挡玻璃不得使用有机玻璃及普通玻璃。必须装设后视镜、刮水器。

第三十二条

燃油箱及燃油管路应坚固并有防护装置,防止由于振动、冲击而发生损坏及漏油现象。燃油箱与排气管的位置应相距300mm以上或设置有效的隔热装置。燃油箱应距裸露电气接头及电气开关200mm以上。

第三十三条

运送易燃、易爆物品的专用车,必须备用消防器材和相应的安全措施。排气管应安装在车前,尾部应安装接地链。车身应喷有“禁止烟火”字样或标志。

第三十四条

进入易燃易爆场所作业的车辆必须具有防爆措施。

第三十五条

全挂车和半挂车中间应加装安全防护装置。

第三十六条

各类厂内机动车辆还应符合各自特有的安全条件和要求。

第三章

安全管理

第三十七条

企业应加强对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保证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运

行。

第三十八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第三十九条

厂内机动车辆应逐台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

___车辆出厂的技术文件和产品合格证;

2.使用、维护、修理和自检记录;

3.安全技术检验报告;

___车辆事故记录。

第四十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

在用、新增及改装的厂内机动车辆应由用车单位到所在地区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建立车辆档案,经劳动行政部门对车辆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核发牌照后方可使用。

第四十二条

厂内机动车辆牌照由劳动部统一设计、监制。

第四十三条

厂内机动车辆遇有过户、改装、报废等情况时应及时到所在地区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四十四条

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由地、市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发证。

第四章

安全技术检验

第四十五条

企业应对厂内机动车辆进行年、季、月度及日常检查。

第四十六条

劳动行政部门在企业自检的基础上对厂内机动车辆进行检验。检验不合格的车辆由劳动行政部门限期整改,并予以复检。

第四十七条

厂内机动车辆修复、改装后必须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第四十八条

受检单位如对检验结果有异议,可向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复议。

第四十九条

从事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验人员,必须经省级或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检验员证书,方可从事检验工作。

第五章

第五十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企业,劳动行政部门可视情节轻重,并根据有关规定,分别给予通报、停驾、停驶、罚款的处罚。

第五十一条

对在检验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检验人员,应按有关规定查处。

第六章

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第五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2

一、厂内机动车辆使用单位应加强对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保证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运行。

二、厂内机动车辆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三、厂内机动车辆应逐台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

1、车辆出厂的技术文件和产品合格证;

2、使用、维护、修理和自检记录;

3、安全技术检验报告;

4、车辆事故记录等。

四、自觉接受各级质监部门对本单位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督检查。

五、在用、新增或改装的厂内机动车辆应及时到所在地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登记,建立车辆档案,经检验机构对车辆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核发牌照后方可使用。

六、厂内机动车辆牌照由质检总局统一设计、监制。

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由设区质监安全监察部门组织考核、发证。

七、厂内机动车辆遇有过户、改装、报废等情况时应及时到所在地质监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八、每年对在用厂内机动车辆进行安全定期检验。

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自行检查,如有异常,应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使用。

九、厂内机动车辆司机应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

1、组织贯彻执行上级部门关于厂内机动车辆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2、全面负责本单位厂内机动车辆使用管理工作。

3、建立本单位厂内机动车辆管理体系,制定规章制度并经常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4、制定厂内机动车辆定期检验计划和修理改造方案,并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5、经常深入现场,查看厂内机动车辆使用状况。

6、组织厂内机动车辆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7、组织做好厂内机动车辆使用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厂内机动车辆技术档案。

8、抓好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的技术素质。

1、认真执行厂内机动车辆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

2、精心操作,防止超速、超长、超高、超载运行,如实填写运行记录。

3、经常检查安全附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4、按时定点,定线巡回检查。

5、认真做好厂内机动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车辆在检验有效期内,同时保证车辆完好。

6、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位、脱岗,不做与岗位无关的事情。

7、努力学习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8、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厂内机动车辆操作证才能上岗。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31、机动车的制动器、转向器、嗽叭、灯光、雨刷、后视镜必须保持齐全有效。

2、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装置必须牢固,并应加挂保险链条。

3、装载货物超高、超宽时,必须经安全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4、装载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货物时,须获得安全管理部门批准,按指定路线行驶,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在厂内行驶时,主干道限速___公里/小时,其他道路限速___公里/小时。

5、行驶中车辆不得无故紧急制动或突然停车,不得做“之”字型行驶。

大连市机动车辆报废管理规定 篇6

第一条 为加强机动车辆报废管理,淘汰老旧车辆,防止大气污染,美化市容环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大连市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辆的报废管理。

第三条 大连市公安局主管全市机动车辆报废工作,其具体业务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

大连市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及汽车更新工作。

市经贸委、工商局、环保局等部门应依据各自职责分工,做好机动车辆报废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机动车辆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的,应予报废。

第五条 机动车辆报废,其所有人应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将拟报废的车辆交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车辆的发动机、变速器、车架、方向机、前后桥、车身等六大主要部>(简称六大总成)必须齐全。

第六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申请后,依据车辆档案对车辆整车(含六大总成)及使用年限、行驶里程等进行认定,符合报废条件的,批准报废,发给《机动车报废审批申请表》。

第七条 报废车辆所有人持《机动车报废审批申请表》,将车辆交给有资格的报废车辆回收(拆解)企业回收处理,凭回收(拆解)企业签字、盖章的《机动车报废审批申请表》领取市经贸委《报废汽车回收证明》。

第八条 报废车辆所有人持《报废汽车回收证明》、《机动车报废审批申请表》,到养路费征稽部门办理停缴养路费手续。

第九条 机动车辆因故需要延缓报废的,其条件、审批程序和检验,按国家和省、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办理。

第十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汽车报废标准》,不得给已报废的汽车办理注册登记;对延缓报废的汽车不准办理过户、转籍登记。

第十一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于每月10日前和每年12月10日前,将上月已报废或下一年度应报废机动车的`有关情况向市经贸委通报。

第十二条 市经贸委会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监督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对报废汽车发动机、变速器、车架、方向机、前后桥(简称五大总成)作破坏性处理。

第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应予报废的车辆超过3个月未办理报废手续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滞留车辆,限期办理车辆报废手续,属于非经营车辆的,处500元罚款;属于经营车辆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逾期不办理的,强制报废。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应下达处罚决定书;实施罚款处罚,应严格执行《大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实行票款分离和罚没收入实行罚缴分离暂行办法》,罚款全部上交同级财政。

第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涉及其他行政管理机关权限的,由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七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严于律己,秉公执法。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驾驶、倒买倒卖已报废车辆或五大总成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对我国机动车辆保险的思考 篇7

机动车辆保险 (简称车险) 是我国财产保险的最大险种,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汽车生产量和保有量迅速提升, 相应的车险业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保费规模已占到财产保险业总保费规模的80%左右。近年来, 随着汽车进入家庭, 购买车险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开支的一部分。

随着业务的高速发展, 车险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投保容易理赔难、高保低赔、暴利等负面报道不断地见诸于电视和报纸。机动车辆保险在国外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 而在国内仅有几十年的发展, 因此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之处也是情有可原的, 病来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 集中表现为理赔难的车险问题不是一两个原因造成的, 而是各种矛盾交织后形成的一个综合表象, 只有在剖析各种原因的情况下,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关于车损险的保险金额

目前, 我国车险对车损险保险金额的确定基本上有三种方式:1、按照新车购置价确定;2、按照实际价值确定;3、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协商确定, 但不得超过新车购置价。其中, 后两种方式在理赔时需要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相应比例的损失。一般情况下, 车主、被保险人和保险公司都愿意选择按照新车购置价的方式来确定车损险的保险金额。从保险行业的角度出发, 之所以这样确定车损险的保险金额是因为车辆无论新旧, 在维修时更换的零部件是全新的, 同时新车和旧车维修的工时费是一样, 不会因为是旧车而更换旧配件或降低维修工时费, 即新车和旧车的维修成本是一样的, 保险公司需要支付的赔款也是一样的, 此说法是合理的。但是, 由于在现行车险条款中有车辆发生全损时, 按照实际价值赔付的约定, 故而产生了高保低赔的质疑。按照百度网的解释:高保低赔指车主在为所购买的车辆向保险公司投保时, 需要按照车辆新车购置价格进行投保;而投保车辆发生整车被盗或发生事故后造成全车损失时, 保险公司只能按照车辆现行实际价值进行赔偿。这确实是现行车险条款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对车主和被保险人来说显得不够公平。面对质疑, 中国保监会和保险行业协会采取了行动, 在行业示范条款中采取了以车辆的实际价值确定保险金额的方式, 此方式看似解决了高保低赔问题, 但是却未必真正保护了被保险人和车主的利益。例如, 某辆车使用年限较长, 从而折旧后的实际价值较低, 在发生部分损失后, 配件价格和修理费用超过了实际价值, 此时被保险人得到的赔款为实际价值减去残值, 此金额可能低于车辆的实际修理费用, 被保险人的权益反而未得到充分保障。因此, 建议在保险金额的确定上采取分步模式。首先是部分损失保险金额, 仍旧按照新车购置价确定;其次, 增加推定全损保险金额, 或全部损失保险金额, 按照实际价值确定。同时, 改变车损险的费率模式, 通过精算分别得出部分损失和全部损失两部分相对应的费率, 然后乘以各自的保险金额相加后得出车损险的保险费, 并在保单上明确列明部分损失和全部损失的保险金额, 此方法可以兼顾按照新车购置价和实际价值确定保险金额的优点。

二、关于车险的费率体系

目前我国车险费率基本上是按照省、直辖市、自治区加计划单列市的区域划分为36个体系, 而我国幅员辽阔, 每个省内的地理条件、人文特色各不相同, 事实上, 不同地区的交通密度和气候条件等差异很大, 被保险车辆的风险水平不可能完全相同。从其他国家汽车保险的经验来看, 地区差异也十分显著。既然计划单列市可以有单独的车险费率, 那么也可以根据每个省、自治区内的不同地区特点, 将一个省和自治区内的车险费率分为几档, 以更好地体现风险与责任对等的保险原则。

三、关于车损险的保险责任

目前, 我国车险无论是行业A、B、C款, 还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推出的行业示范车险条款, 在确定车损险的保险责任时采取的是窄责任加低费率的方式, 即只承担最基本的碰撞、倾覆和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车辆本身的损失, 而将玻璃单独损坏、车轮单独损坏、发动机涉水损失、自燃损失等列为附加险的保险责任, 需要投保时购买相应的附加险后保险公司方才承担这部分的损失。相对于保险公司来说, 车主和被保险人是外行, 往往不知道和不了解车损险和附加险在保险责任方面存在的不同, 加之某些媒体和代理机构炒作的根本不存在的“全险”概念, 所谓“全险”通常是指同时投保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全车盗抢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损失险和不计免赔特约险等几个险种, 它涵盖了车辆可能会遇到的绝大多数的风险事故, 但是并不包括所有的风险, 例如发动机涉水和车轮单独损害等方面的损失是不属于保险责任的, 同时对于某些特定情况下的损失被保险人是要承担一部分的免赔金额的, 并非购买“全险”后就由保险公司承担所有损失。因此, 往往出现发生保险事故后, 保险公司认为应该按照条款规定的责任和免赔率进行赔付, 而车主和被保险人认为自己购买了“全险”, 所有的损失保险公司都应该赔付, 不应该有不陪和免赔的部分, 这也是造成理赔纠纷和产生理赔难感觉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我国经营车险的保险公司中, 基本上每家的车险条款中都有20个左右的附加险, 这些附加险除了常用的七八个以外, 大多数处于聋子耳朵的尴尬地位, 绝少会被购买, 保险公司和业务人员也很少去主动推销这些附加险, 因为这些附加险发生保险事故的概率较低, 相应的费率和保费也低。因此, 笔者认为与其花费人力和物力去开发这样的附加险, 还不如索性扩大车损险的保险责任范围, 取消家用客车、非营业车辆和营业车辆在车损险保险责任方面的不同, 将一些附加险一并并入车损险, 例如将玻璃单独损坏、车轮单独损坏、发动机涉水损失、自燃损失等统统增加为车损险的保险责任,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险”, 对一般情况下可能会遇到的车损险损失, 保险公司均负责赔偿, 同时微调车损险的费率, 实现宽责任中费率。这样做首先可以消除和化解大量的保险纠纷, 减少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对于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和免赔额的争议, 充分发挥和实现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 破解车险理赔难的问题;其次, 对保险公司来说, 可以通过承保量和费率的提升, 增加车均保费, 通过大数法则的作用来抵消车损险保险责任扩大后增加的经营风险;第三, 可以提高保险合同对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二者的约束力, 实现依法和依照保险合同办事, 遵守保险合同的约定, 为我国的法制建设添砖加瓦。

四、关于商业车险的费率调整系数

机动车辆管理规定 篇8

关键词:机动车检测系统 检测技术 检测现状 对策

1 机动车辆检测系统设计问题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产品日益更新促进消费者更容易形成先进的消费观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曾经属于高档消费品的汽车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全国范围内的机动车保有量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从《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以来,机动车检测的工作逐渐呈现出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趋势,国企改革的浪潮兴起之后,检测站必然要面临着转制的命运。于此同时,民间资本也开始不断投入这块市场,检测站犹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投资者投资检测站的目的,无非是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为了满足投资者的这种心理和需求,众多小型的检测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生产商开始陆续在市场商品大潮中涌出水面。初步看去,无论是从投资者的角度还是生产商的角度,检测市场呈现给人们的无不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果深入地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这种繁荣只不过是“泡沫”之下的一种假繁荣。首先,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机动车的保有量的确在数目上增多了,但是对于与发达地区相比的欠发达地区来说,机动车并没有增长,增长的部分全部集中于发达地区;而经济发达地区也只是分阶段的、持续、稳健的增长,但是检测站完全没有考虑的地区的接受能力和经济影响等因素,不分地区差别盲目增加,甚至是一个小县城都会出现数家检测站。因为客源很少,所以不得不处于半停业的状态。有的检测站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抢占更多的客源,不惜动用恶性的竞争手段;还有的检测站想要获得更大的利润和更多的客源,擅自减少检测项目,往往是将其中需要时间较长的项目进行撤销,例如前照灯检测、车速表检测;甚至极少数的一部分检测站直接利用电脑完成检测单的修改,使所有受检车辆都可以通过检测,这样一来,检测站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无形当中埋下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小型的生产商抓住了商机,它们生产的检测设备及控制系统价格比较合理,在市场上具有更大的诱惑力,为什么同样的设备与品牌生产商相比具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呢?专业人士对其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型生产商所生产的商品两年之内一般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一旦产品过了保修期,这样、那样的设备问题就会接踵而来。这些生产商通常都是小型生产规模,员工多的有几十个人,少的甚至只有几个人,遇见设备需要维修的情况,他们会趁机索取高昂的维修费用或者是拒绝提供维修服务,甚至有的连厂址都找不到。投资者在采购检测设备时,不要仅仅考虑价格因素,更要从长远的眼光进行思考,免得日后受到经济损失。

近些年中,机动车安全技术逐渐制度化和规划化,待检车辆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大部分的大中城市已经形成了车辆检测线,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为了满足车辆检测的需要,不断新增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检测线,并且呈现出极为客观的发展态势,如此看来,我国机动车的检测系统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规模。

初次检验:初次检验指的是机动车申领牌证时进行的第一次安全检验,检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车身进行丈量,包括车厢的面积、拦板的高度以及车辆的轮距,驾驶座位的程度、轴距等等,此外就是机件的检验,包括发动机的底盘、变速机传动、制动、电系、车身等等。三是对车辆的载货量和载客量进行核定。

定期检验:定期检验的方式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逐车检验。逐车检验主要是为了能够清楚地掌握车辆的技术状况。无论是采取逐车检验还是其他的检验方式,依据的标准都是《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检查的过程要认真进行记录,同时还要确保车辆状况良好。我国机动车的检验通常采取年检的方式,个别情况下也会进行季检。

我国现有的机动车的检测系统当中,由于数量急剧增加的原因,所以呈现出良萎不齐的局面,需要不断加强管理,提升检测系统的整体性能。例如当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出现车轮抱死与滚筒间打滑,此时倘若制动力显示为不合格,应当以后进行处理以免发生误判,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需要借助检测系统才能得以显示,所以检测系统就决定了检测的结果是否可靠。想要避免此类的问题出现,对于任何一个检测系统来说,最重要的是具有过硬的技术,这样无论是哪个检测员进行检测,结果都是正确无误的。这样就会避免合格的车辆被误判成不合格,同样也不会把具有安全隐患的不合格机动车放出去,成为马路上潜伏的“杀手”。

伴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辆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我国现阶段在汽车检测技术和管理制度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弊端,机动车检测应该向着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从而提高汽车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机动车辆检测系统设计的对策

机动车辆检测系统具有实时检测、实时监控、管理、传输、打印设备,统计和系统管理等功能的机动车全自动的检测线,不同的检测线只需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系统的输入接口就能与之配套。

计算机技术现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它的身影出现在各个领域。在汽车检测过程中如果引入计算机技术,不仅仅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汽车检测的工作效率,同时又使得汽车检测具有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机动车辆检测系统主要的检测对象就是机动车安全、尾气排放两个方面,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机动车检测设备、第二个部分是机动车自动检测系统、最后一个部分则是检测场网络。机动车辆检测系统不仅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通过对车辆的检车,不仅仅可以得到比原来人工检测更加可靠的结果,最主要的是避免了原来人工进行检测出现的误判现象。该系统无论是在提高车辆的安全行驶方面,还是控制车辆的尾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与当今倡导的环保低碳理念互相吻合。此前,我国车辆排放管理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一直沿用的是“老车老标准,新车新标准”的政策。如果是没有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管理检测系统,很可能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实行网络化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此种现象的产生,体现出车辆监管的公正性,获得更为显著的社会效益。伴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日益激增,怎样才能保证车辆的安全、降低能源消耗、避免车辆对环境造成污染,成为全社会不断研究、寻求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改善以上问题,提高车辆检测水平与设备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说,对机动车检测网络系统进行不断推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十分具有市场前景的一个项目。当前,计算机网络应用于机动车的检测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在今后要逐渐化解此类问题,使网络技术更好地为车辆检测所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继福,王亚慧.微机全自动汽车检测系统[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94(04).

[2]朱程辉,罗国军.汽车安全检测线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J].电子技术,1997(08).

[3]王建平,罗国军,朱程辉.机动车辆安全性能检测线微机控制系统[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8(06).

[4]张晓红,邵淑华.基于PLC和组态软件的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06).

上一篇:未选择的路免费教案下一篇:XX年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