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优质课教案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跨越式跳高优质课教案(推荐11篇)

跨越式跳高优质课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学习是在学生掌握的基本各种跳跃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跳高技术的基本知识。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在13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多好奇,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展现自我,学生将会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跨越式跳高是本课重点学习的内容。属于下肢运动,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动作技术和提高学习兴趣,我首先设置了体验跳跃的小游戏,同时让大家思考在跳跃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腿的不同姿态对跨越高度的影响;然后用顶球的方式来锻炼学生弹跳能力,同时也用利用顶球来帮助学生做单脚起跳的动作,为起跳腿和摆动腿的协调配合,学习后面的跨越式跳高的起跳做准备。让学生在本课中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为以后学习各种跳跃项目打下基础,让学生掌握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手段。

二、教学内容 跨越式跳高

三、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本课时教学活动课程资源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初步建立跨越式跳高的运动概念,让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形式

2、技能目标:90%的学生能理解技术动作,70%的学生能在学习之后初步作出摆动一次过竿的动作

3、情感目标:学生能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是初学内容,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直腿摆动依次跨跳过竿的动作方法上。难点放在了完成动作时,起跳腿和摆动腿的协调配合上。

五、教法和学法

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交流多练习多引导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着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生,我给自己定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参与,指导学生学与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使用讲解示范法、游戏法等教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配合,合作探究式学习,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程序

我将本课将本课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3个阶段。

(一)开始部分

1、教学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②师生问好。④宣布本课目标及内容并强调安全意识。

2、热身跑、小游戏、热身操 数脚丫游戏

当听到老师口令的时候,每个小组同学要在就近垫子上完成相应脚数。

(二)基本部分

1、完整技术动作展示

2、辅助练习

支撑腿摆动腿协调配合练习(1)跨越一步单脚跳跃练习(2)跨三步单脚起跳摆动练习强调:支撑脚先迈

(3)头顶球三步单脚跳跃练习(体会尽量向上跳的过程)(4)完整动作三步单脚直腿摆动练习

3、小组分组练习

4、教师巡回个别纠错

5、集中纠错

强调:外侧腿先迈,靠近绳子的腿先摆

6、再次小组练习。

7、优生展示。出示动作要领几个关键处的疑问,让同学们带着疑问看优秀动作学生示范,找优点,教师适时点明动作要点。

8素质练习:传统游戏:编花篮,回归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腿部力量

(三)结束部分

带领同学进行放松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消除运动后的紧张疲劳,加快身心恢复,达到放松的目的。师生交流学习心得,让学生自己体会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到什么,悟出什么道理最后。

跨越式跳高优质课教案 篇2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田径,教学,背越式跳高

前言

田径课程是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少的专家学者也在不断进行田径课教学改革的尝试,将诸如“发现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引进到田径教学当中,对田径教学改革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技术水平以及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掌握技术、理解田径文化内涵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基础好的学生能很快掌握上课所学内容,并且希望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然而由于教学进度比较慢,使其觉得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造成学习兴趣降低;差生则可能觉得所学内容技术难度较大,相对其接受能力而言,教学进度显得较快,使他们几乎每次课都有掌握不了的内容,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以上几种教学方法虽然在教学中也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但他们仍然沿用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法,即面向集体中的多数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对少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很难一一解决,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田径普修课的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法在田径普修课中的运用就很好的克服了这一弊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因人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鲁东大学体育系2005级六个小班124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和CNKI网站查阅了近十年来中外关于田径教学改革及其有关分层教学法等方面的专著和期刊,并进行了分析总结。

1.2.2 实验法

通过进行教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以验证分层教学法对田径普修课教学产生的效果。实验时间2006年4月—2006年7月,共12个周,每周2学时。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T检验,并且在电脑上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使实验结果量化,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 实验设计

2.1 实验步骤

2.1.1 实验前对实验对象的处理

首先,对实验对象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并以学生的智力水平作为附加条件,作为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教学班级的依据。(1)测试指标:身高、100米、摸高、五级跨步跳;(2)统计学生入学时的文化课成绩,作为检验学生智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第二,分班。先依据身体素质测定成绩将学生分为优秀、中等、较差三个等级,再根据智力水平将各级人数做适当调整,尽量使各个等级的人数均等。从三个等级中各抽出1/2人数组成一个大班,定为对照组,将对照组的各个等级的人数进行平均分配,组成三个教学班,然后将剩余三个等级的人数分别组成三个教学班,作为实验组,分别为优秀、中等、较差班。

2.1.2 实验后对实验对象的处理

实验结束后,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统一的技术测试和理论考试,两组学生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均一致,然后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2.2 实验控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工作均由研究者本人承担,两组在人数、教学时数、场地器材等方面均保持一致。在实验期间,对照组的教学按以前的教学方式上课,不施加任何其它的干扰,而对实验组的三个班的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2.2.1 对优秀班的教学安排

A.教学目标。对优秀班的学生,要求其具备较高的专项能力,扎实的专项技术,熟练的掌握的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以及裁判的方法。

B.教学内容。因为这些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好,有些学生还具有一定的背越式跳高的基础,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应高于大纲规定的要求,稍低于或达到专修课的标准。

C.教学方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主要以自学辅导法和比赛练习法为主。

2.2.2 对中等班教学安排

A.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基本具备背越式跳高的教学、训练以及裁判能力。

B.教学内容。中等班教学内容的安排以教学大纲为主。

C.教学方法。教学中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加强其学习动机,使他们尽量向优等生靠拢。

2.2.3 对差等班教学安排

A.教学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学会背越式跳高的组织教学以及简单的裁判能力。

B.教学内容。已基本知识为主,并通过减缓教学进度来降低其学习难度。

C.教学方法。采用期望成功的方法,鼓励其每一次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术课平均成绩对比分析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技术成绩整体上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实验组学生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实验前两组学生的技术无显著性差异,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后,两组成绩有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达到优秀的学生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及格的人数却大大少于对照组。这说明,分层教学法在提高背越式跳高教学效果方面作用显著。从图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成绩分布有显著性差异。

3.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课平均成绩对比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由于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不再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而是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式讲解,使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技术原理的认识,同时拓宽了知识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

4 分层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4.1 分层教学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全方位改革

在课程结构上,分层教学体现了从宏观课程结构改革向微观学科课程设置的转变;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分层教学实现了从单一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形式多样、统分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分层教学实现了从千篇一律、以学科为中心的统一模式向灵活多样、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结构模式的转变;在教学要求上,分层教学实现了从目标划一、脱离学生实际向分层递进,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激励学生不断趋向更高目标的方向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实现了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转变。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教会全体学生,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

4.2 有利于因此施教、区别对待

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分别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目标,从而使学生能学有所长,好的学生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特长,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差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提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多数能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各个层次中,由于学生之间的水平相当,可以对他们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指导。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面对集体中的大多数学生,对优秀和较差的学生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很难做到逐一解决,即使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实行分层教学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传统教学中的个性问题成为新集体的共性问题,从而做到对学生进行统一指导,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练习密度,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4.3 分层教学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素质教育具有五个特性: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创新性。在这“五性”中,创新性是核心,差异性是难点,解决好差异性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在一致性很强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他们的主动性、创新性就会受到很多限制;而西方个别化、自由发展型的教学模式又不适合我国班级人数较多的国情。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实施分层教学是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

5 结论与建议

1.在田径普修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及体育理论知识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分层教学法符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3.建议广大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对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其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正明.浅谈体育学科的分层教学[J].体育教学,1997,(1):26.

[2]曹善华.实施因材施教搞好分层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1986,(7):32-34.

[3]龚少清.体育课分层教学的探讨[J].学校体育,1990,(6):53-55.

[4]郑定明.体育分层教学的初步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4):44-45.

[5]王大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设计与实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13-114.

《背越式跳高》教案 篇3

试题剖析:

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组成的,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过了跨越式跳高,他们已经掌握了跳高的一般技术。而高中阶段学习的背越式跳高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改变了跳高姿势,最大的区别就是助跑起跳技术和空中的过杆技术。学习背越式跳高这个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跳跃能力,感受成功过杆带来的快乐。助跑与起跳结合是教学的重点,过竿动作是教学的难点。

动作要领: 1.助跑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包括直线助跑和弧线助跑两段。左脚起跳的人在右侧助跑,右脚起跳的人在左侧助跑。直线助跑段,一般跑4~5 步,动作轻松、自然、有弹性,重心较高,后蹬、前摆的幅度较大;弧线助跑段,一般也是跑 4~5 步,身体稍内倾,以前脚掌着地,节奏鲜明,摆臂与弯道途中跑相似;倒数第二步,步幅稍大,用全脚掌着地,最后一步稍小,速度要快,两臂配合积极摆动,准备起跳;起跳点距横杆垂直面约 70~100 厘米。

2.起跳

助跑倒数第二步时,支撑腿以全脚掌着地,步幅稍大,重心稍下降,同时摆动腿积极擦地面前迈,向前上方推送髋关节,上体稍后仰,保持内倾;起跳腿踏上起跳点时,摆动腿顺势上摆,同时摆臂向上;起跳腿迅速蹬伸髋、膝、踝关节,起跳腿的异侧臂上伸,躯干充分伸展,整个身体几乎与地面垂直。

3.腾空过杆

保持起跳腿蹬伸、摆动腿沿起跳腿异侧臂方向向上摆动、躯干充分伸展的身体姿势,继 续向上;离地后,身体转动成背对横杆,起跳腿下垂,摆动腿逐渐放下;当头和肩越过横杆后,迅速沉肩,两臂置于体侧,髋关节向上挺起,形成“背弓”;这时两膝自然弯曲、分开,小腿自然下垂;当髋关节过杆之后,肩继续下潜,稍抬头,收腹,抬大腿,小腿自然上甩,使整个身体过杆。

4.落地过杆后以肩和背部落海绵包缓冲 教案:

一、课题:背越式跳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和安全练习的方法,能正确做出背越式跳高动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和学生自主体验以及对同伴练习的观察与讨论,能进一步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增强协作精神和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增强自信心,体验学会技能时的喜悦。

三、重点: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四、难点:腾空过杆技术。

五、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说明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的纪律问题;4.检查着装;5.安排见习生。组织:成四列横队。

(二)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成两路纵队绕田径场慢跑 1 圈。2.热身操:(2x8 拍)1.头部运动;2.扩胸运动;3.振臂运动;4.体转运动;5.腹背运动;6.弓步压腿;7.弓步侧压腿;8.膝关节运动;9;手腕踝关节运动。组织:成体操队形散开。

3.专项准备活动:

1.成一路纵队结合口令沿跑规定圆形路线慢跑,跑 5 步用起跳脚(左脚或右脚)。2.两人一组压肩;教师备考微信 3.两人一组下腰;(三)基本部分

1.导入:同学们!刚刚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热身活动,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有一种运动它是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大家猜一猜是什么运动?。对,是跳高,那跳高项目采用什么姿势可以跳的更高呢?同学们都很聪明,是背越式跳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背越式跳高技术,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挑战高度。

2.新课讲授

(1)首先,教师结合挂图讲解背越式跳高各技术环节的动作要领并示范。

(2)助跑技术的练习,教师给同学们做动作示范。将学生分四组自主组模仿练习,直线与弧线相结合。教师强调助跑阶段的动作要领,并进行指导纠正。教师提问(预设): 同学们在练习过程中思考一下为什么助跑要采用直线加弧线的方式助跑? 学生回答(预设):1.提高起跳效果;2.为起跳做准备。

(3)起跳技术的练习,分四组自主进行原地起跳练习和助跑起跳练习,并强调助跑倒数第二步时,支撑腿以全脚掌着地,步幅稍大,摆动腿上提。

(4)腾空过杆与落垫技术的辅助练习。

1.分四组借助海绵垫做原地倒肩、挺髋收腿辅助练习,小组同伴可帮助练习者提拉髋关节,根据自身体会,小组共同学习,探究。要点:背对海绵垫,起跳、仰头、倒肩、展体、挺髋成背弓,最后肩背落垫。

2.分四组借助海绵垫自主进行完整动作过橡皮筋辅助练习,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根据自身体会,小组共同学习,探究,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技术。要点:挺髋,踢小腿。

教师提问(预设): 同学们在练习过程中思考一下腾空过杆过程中身体那哪一部分最容易碰杆?落垫时最先着垫的部位是哪里? 学生回答(预设):最容易碰杆部位是臀部、肩部。最先着垫的部位是肩背部。3.巩固提高

跳高展示,挑战自我,同学们利用本节课所学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积极参加比赛,超越自我(注重个体差异,发展技能),学生自我分析评价。

(四)结束部分

1.组织学生做身体放松运动,主要活动腰部和腿部肌肉。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优质教案 篇4

2齐读课题。指导峡的书写:本义是指两山夹着的水道。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海峡?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1昨天预习了课文,你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主要人物是?

板书:1999年9月22日,杭州,台湾,小钱,青年,李博士

黑板上的这些词语都是记叙课文的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如果把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说清楚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谁能根据老师的板书试着说一说呢?

指名说

评价:以后在学习同类的课文时,我们都可以用这样的要素串联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词交流解决 3检查初读:a凋零 含苞 绽放 你发现这组词有什么特点?

(出示句子)在文中,这三个词语还是在形容花吗?快速读一读这句话,看看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了?(自由读,回答。)

面对这样的小钱,你有怎样的感受?

评价:瞧,抓住关键词来谈体会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习

把这句话改成这样好不好,为什么?“生命即将结束” 评价:是呀,作者是生动的比喻来写小钱,让我们对他的不幸遭遇更加痛心难过,带上你刚才的体会,再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试试? 指名读,评价,配乐朗读。B暂停 间隔 骨髓 涓涓流出 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你还会读吗?

出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涓涓流出”

3. 词语都读准了,长句子读通了,现在我们把整篇课文连起来读,一定能读得准确、流利。

4. 指名接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个场景,分别是什么?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哪个场景?

三、细读课文谈感受,指导朗读感受深的语句。

1.台湾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险捐献骨髓的那一幕,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同学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尤其是让我们心中一动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最好画下来,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我们就会发现,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词语表面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3、4、5、6自然段,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举动感动了你,把它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在一旁记下来。2.默读画语句,小组交流。台湾青年:

句1‘’在这场灾难中……期待他的骨髓‘’ 你能想像此时他的家人都会有怎样的遭遇?

展开丰富的联想是走近人物内心,感悟品质的好方法。引读:此时,他的家人也许在地震中受了伤,他不知道,他只知道……

他的家人也许平安无事,他也不知道,他只知道……

他和小钱远隔万里,非亲非故,却把他看得比亲人更重要,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句2“针头向皮肤刺去……涓涓流出”

比较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同样是静静的,小钱和台湾青年所处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从这个静静地,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同样的一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但两次的情感和意义都不同,作者通过具体的环境描写,用了一个静静地,将台湾青年那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他着想的品质刻画地淋漓尽致。

自由练读句子,指名读,齐读。李博士:

句A(“步履匆匆”,“沉着”句。谈体会。)

沉着,打动你的原因是?李博士却沉着地站在那充满危险的地方,他在想些什么?你,走进了李博士的内心。齐读最后一句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句B.(音乐中深情朗诵)“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屏幕出示: 10时20分,李博士从花莲飞往台北;14时15分,由台北抵达香港后,立即飞往上海;16时45分,飞机在上海降落;20时50分,李博士直奔杭州;22时15分,李博士乘坐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的医院。从李博士带着骨髓出发,到把这生命的火种送到小钱的身边,用了多长时间?只差5分钟。就是整整十二个小时啊?对于65岁的李博士来说,这是怎样的12个小时?用一个词语形容!(紧张、争分夺秒、扣人心弦、艰辛、辛苦、漫长、惊心动魄、疲劳)

难怪文中用上了奔波和连夜两个词语来写李博士的不辞辛劳。请你再读这句话

出示:骨髓的保存期……移植手术“ 3小钱得救了,你的心情怎样?

带上你的感受,一起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钱得救了……传下去“ 4小结:课文学到这里,无认是身患重病的小钱,还是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台湾青年和李博士,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我想,此时此刻,你一定对“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有了”更深的体会,更新的理解,能不能说说你的体会?

是啊,这是一次跨起海峡的生命大营救,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是地域无法阻隔的,而且会永远流传下去。

5拓展写话:

跨越式跳高教学思路 篇5

一、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在水平二教材中出现。作为单元第一课时跨越式跳高学习是在学生掌握的基本各种跳跃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跳高技术的基本知识。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游戏竞赛为特点,为学生创建愉快自由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建立高度的合作品质和团队意识,从而真正实现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育,快乐体育的有机结合,为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在11、12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多好奇,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展现自我,学生将会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跨越式跳高按动作结构可以分为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四部分。通过对学生和教材的分析,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助跑和起跳上。让学生在本课中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为以后学习各种跳跃项目打下基础,让学生掌握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手段。

二、教学内容:跨越式跳高。

跨越式跳高是本课重点学习的内容。属于下肢运动,为了使学生全面的活动,我选择了跳高架、长绳为练习工具。让学生在本课中身体技能得到充分的活动。

三、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本课时教学活动课程资源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生能说出跨越式跳高过竿动作的要领,多数同学在过竿时能做出摆动腿移髋动作,部分同学能完成落地时身体侧对竿动作。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身体的灵敏协调能力。

2.学生能对多次重复练习具有兴趣,并通过与同学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水平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教材特点,我设定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助跑和起跳上。学生在跨越式跳高练习中常出现助跑不积极、起跳不充分、摆动腿和两臂的配合不够协调等毛病,我确定本课时教学难点为:助跑、起跳动作的连贯

五、教法和学法

学生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意识。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是他们的特点。但他们理性思维不是很强,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太高,认识比较粗浅、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这又是他们的弱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法和学法的过程中,我不将过多过细的把时间放在动作的纠正上。比如跨越式跳高动作,姿势基本正确,助跑放松协调,角度适中,就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学习时以多变的内容,使他们时时有新鲜感、成就感。经老师的调控,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下学习、锻炼和娱乐。在整堂课中,始终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作为目标和归宿。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课堂上积极参与、体验、创想、感受,最后达到目标要求。本课教法和学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1、讲解和示范法:利用挂图讲解和示范动作,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及做法。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生动、直观的方式和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对跨越式跳高动作来说,讲解与师范法应用的好坏,对于很好的完成动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2、分解与完整法:通过分解练习,使学生逐渐体会动作要领,然后逐步提高要求,最后完整掌握动作,本课学习跨越式跳高,先体会过杆落地的动作技术,最后掌握完整的技术。

3、练习与分层相结合:当学生在一个高度上跳过很轻松时,跳过多次后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时教师组织他们分层,再到不同高度上去练习,这样就会提高他们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更有利于完成教材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结构安排分四个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提高部分、结束部分。

(一)激发学生兴趣、热身与导入阶段。

准备部分: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考勤;宣布本节课内容、任务、要求等。这部分约为3分钟(1)、愉悦热身 听口令慢跑与站在不同位置队形结合进行。(2)、跳皮筋练习双脚跳、单脚跳。这些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基本部分作好准备,也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这部分约为7分钟。

(二)师生互动,练习纠错与评价阶段。基本部分:本部分是课的核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技能和手脑并用的能力。

(1)学生自主选择高度,自由跨越长绳,这样主要是让学生尝试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有意识地支配下肢动作,培养其灵活性和柔韧性。(2)助跑3-5步起跳跨越低杆练习,这主要让学生体会助跑、踏跳、摆腿、摆臂动作的协调。

(3)出示动作要领几个关键处的疑问,让同学们带着疑问看优秀动作学生示范,找优点,教师适时点明动作要点。

(4)自由组合,挑战新高度,这主要是让学生尝试做全程助跑的跨越式跳高练习,通过挑战新高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纠正错误:教师在学生练习时要巡回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个别错误个别纠正;普遍错误集体纠正。要使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技术 与技能,并且经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程度。这一部分大约为16分钟。

(三)提高技术与自我展示阶段。

分层练习:在一个高度连续跳过了3—4次可以升入下一个高度。通过这种练习,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奋性,让学生体验跳过高度后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这一部分大约为9分钟。

(四)身心恢复阶段。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篇6

说课内容:1.跨越式跳高,2.游戏快乐皮筋舞自选.设计思想: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依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结合教学器材、设施来设计,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通过学习“跨越式跳高”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健身能力。做到以强身育人为宗旨,始终贯彻“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教材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跨越式跳高》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人教版)第二册跳跃单元内容之一。“跨越式”在生活中常被运用跨越跳过一定高度物的自然动作,更是许多孩子用来展示自己跳跃能力的方法。跨越式跳高因简单易行,并具有发展弹跳力,提高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锻炼身体的作用而深受师生喜爱。“跨越式”跳高的学习不仅是深入学习“俯卧式”、“背越式”跳高的奠基石,也是其它跳跃运动项目学习的基础。

(二)教材重点难点:跨越式跳高技术并不复杂,学生基本有了些跳高技术,但都比较自然随意。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这节课我确定重点与难点为:

1.重点 起跳技术,过杆与落地技术。

理论依据:跳高过程是人体运动由动能(冲力)快速转化成势能(高度)连续过程,主要通过起跳来转化;而过杆姿势方法决定跳高的水平。

2.难点 助跑、起跳、过杆及落地用力协调性、连贯性。理论依据:因跳高技术是一个需要完整动作过程,如果跑、起跳、过杆、落地不连贯,不能协调完成,那么整个跳高技术就不能掌握,就不能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定它为难点。

二、说学情

学情分析:学生的身体骨骼、肌肉、韧带、关节处在快速增长时期,这阶段学生思维敏捷,模仿能力强,体能恢复快特点,加之争强好胜,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具有初生牛牛犊不怕虎的性格,正是开展体育锻炼黄金阶段。但由于个体差异大,独生子女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相对偏弱些,自我抑制能力差,练习时间无法长时间集中弱点,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既要鼓励素质好的大胆创新学习,又要考虑弱势群体的帮助,引导他们掌握技术的同时树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学生的跳跃基础,结合教材的作用,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按水平四《标准》来确定学习目标的。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进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运动技能、技巧,运用所学跳跃各种障碍。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熟练运用所学的跳跃技术安全的进行体育锻炼活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教学过程中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以教学目标为准绳,依据学龄特点,结合学生原有基础,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法优势基础上。主要运用:

教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语言、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创新火花。2.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动作,提高学习的信心。3.游戏法,用游戏活动的方法开展教学。

学法:自主尝试法,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采用“听、看、想、练、问、比”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对比,讨论,观察、练习等方式获得新知。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即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的过程,结合学生的运动基础,本课教学流程为:准备部分、游戏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实施步骤: 1开始部分,约5分钟 2准备部分,约2分钟 3基本部分 约27分钟 4结束放松游戏部分,约3分钟

六、预计课的效果: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全班同学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完成率在85%左右。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让学生既出汗又脸带微笑,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跨越式跳高教学案例 篇7

1、跨越式跳高;

2、接力赛跑

教学目的:

1、积极参与体育课的学习并利用已有的场地器材练习跨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绝大多数学生能跨越横杆。

2.发展弹跳、灵敏、协调等综合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树立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重点:体会摆动腿过竿后内旋并下压。难点:移髋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一)集合、整队;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的内容,任务;

(四)安排见习生,检查运动服装。

二、准备活动:

(一)小游戏:猜拳蹬跳 教法:

1、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按友伴两人一组进行分组

2、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

3、组织学生开展比一比,赛一赛

4、小结并评比游戏中的最佳组合 学法:

1、仔细听教师讲解和自己的好朋友一组准备进行游戏,并努力在好朋友的面前展示自我

2、学生进行近距离的尝试练习

3、积极进行游戏比赛

4、积极参与评议,争当最佳组合

(二)、针对性的辅助练习

1、踝关节 膝关节 髋关节等。

2、分组进行练习原地单脚交换跳、小马跳、两腿摆动交叉跳等。组织:成体操队形。要求:大胆参与,积极投入

三、基本部分

(一)跨越式跳高 教法:

1、师讲解提出要求和注意安全事项;

2、巡视、引导,纠正;

3、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组织:同上 学法:

1、组织学生分组尝试跨越过杆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摆动腿过杆内旋并下压的练习动作;

3、跨3-5步练习过杆动作;

4、完整动作的练习;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练习;

6、个别学生展示;

7、师生评价,得出结论,继续练习。

(二)换物接力 教法:

1、师将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表扬优胜队伍。组织:分为若干组 学法:

1、遵守规则和方法;

2、集体参与练习

四、结束部分

1、与老师一起放松小游戏:高人、矮人和巨人;

2、小结、评价;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篇8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等教育理念,突出体育学科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终极目的一门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也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八年级学生有较强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有一定合作精神。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运用模仿、游戏、程序等多种方法,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建立正确的过竿技术动作,并通过动态分组,激发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追求成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三.教材分析:

初二年级安排跨越式跳高教材,是有其生理、心理特点依据的。这个时期学生的骨骼弹性好,关节活动范围大,神经灵活性高、反应快,容易接受、学会新的动作。学习跨越式跳高不但能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还能培养勇敢、坚定、果断和自信的意志品质。而发展跳跃能力的素质练习又正好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说出跨越式跳高过竿动作要领,多数同学在过竿时能做出摆动腿移髋动作,部分同学能完成落地时身体侧对竿动作。

2、掌握锻炼方法;发展跳跃能力和身体的灵敏、协调能力。

3、乐于多次重复练习具,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及克服困难、挑战新目标的优良品质。

根据学生认知、技能水平和实际能力确定本次课重难点为:

重点:摆动腿过竿后内旋并下压;难点:移髋

五.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和实际能力,本课主要采取创设情景,提高兴趣;设置游戏,自然过渡;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动态分组,自我选择的方法,结合挂图、游戏、音乐等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辅助练习、模仿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等多种方法,使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指导评价,互相勉励提高,体验到学习和运动的乐趣,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六.教学程序:

在轻松愉快的图形跑过后,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激发了运动兴趣,并且为主体部分的学习做好身心等方面的准备。

技能学练阶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由越过地上的短绳,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为下面的跨越式跳高起个引导、铺垫作用。第二部分是跳高的学练阶段,主要采用程序教学法,将学习过程分成连续的“小步子”,每一步就是一个小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小目标,逐步达到本课总目标。首先进行跳高的辅助性练习,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出问题—学生边练边思考—集体观看图解,对比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再进行体验练习。练习中各小组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指导与评价,互相勉励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当学生对过竿技术动作有所体验和了解后,教师再向学生分析什么样的技术动作最为合理,并鼓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使学生真正达到了“懂”与“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活动空间。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对象,将“横竿”设置成不同高度,让学生依据个人的情况自主选择进行练习。尽量使每个学生在心理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达到区别对待、共同提高。

发展素质阶段:本节是教学的第二个内容,发展跳跃能力的身体素质练习。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运动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是自我健康的前提。采用“素质练习超市”的方法,学生既耳熟能详,又感到特别新鲜,在加上精美的动作图解,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最后,在舒缓、悠扬的乐曲中,师生共同学习三步舞蹈。让学生跳起来,笑起来,使紧张的机体得到调节,然后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指出闪光点与不足

七.特色设计:

1、教学手段多样化。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在设计中充分运用挂图、游戏、音乐等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辅助练习、模仿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等多种练习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注重营造学习氛围。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师生互动,注重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达到了寓教寓乐的目的。

3、不断创新和拓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法,关注差异,区别对待,循序渐进,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智,努力探索,不断进取。

八、效果预计: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篇9

本课依据“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从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特点出发,激发学生体育健身的兴趣,了解、掌握有关跨越式跳高的体育健身知识;逐步掌握跨越式跳高技能和方法;提高身体素质,促进体能发展,增强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设计的是水平三跨越单元中的一节,进一步掌握和改进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跳高是一种开放式的教材,它没有固定的动作规定,没有硬性统一的要求,这样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体验、自我探究的广阔学习空间,体育活动:教师结合实际,挖掘一些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材来充实体育教学内容,这与新课标相融相合。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身体状况正处在男女生身体特征变化的青春期,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正是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发展体能的有利时期,发展其跨越、速度和平衡能力以及各种有节奏的练习便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也是本课想达到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和改进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

2、发展身体灵敏素质和协调性,提高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展跳跃能力。

难点:起跳与摆动腿配合,动作自然协调。

六、场地器材:跳高架一个,皮筋4条

七、教学流程

(一)课堂常规《整齐队伍跑步进场》

(二)热身活动(器材上的各种跑和跳的练习)

(三)跨越式跳高教学(原地跨越练习---连续跨越练习—— 助跑起跨越练习——跨越式跳高完整练习——纠错与提高环节——继续练习——个体差异辅导——随堂小评价环节)

(四)身体协调性练习

(五)放松活动、课堂小结

八、教案

授课年级:五年级 人数:40人 授课教师:柳敦俊

九、课后反思:

《跨越式跳高》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初中的跳高教学要充分发挥它趣味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弹跳力。教学中,以皮筋代替横竿,消除学生对横竿的畏惧心理。充分利用呼啦圈、排球等器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练习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恰当巡回指导,进行纠错。结合后面的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表现能力。跳高是运动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也有人称跳高是一失败者的运动,学生在跳过一个高度以后,还要向新的高度挑战,直到最后跳不过去为止。抓住跳这点作为德育教育,向学生灌输“只要从失败中走出来,就能越过新的高度”。“不怕失败,始终充满信心”。树立用于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志品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练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多种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学生在了解跳高的知识后,初步练习简单而易上手的跨越式跳高的技术。练习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行调整高度进行练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自我组织互帮互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跳高,是单元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发展弹跳性练习),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跃发展起来的。小学中已学过,技术不是很难,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起跳技术,难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本课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贯穿运动的快乐。学生在跳跃中充分发展跳跃能力,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课中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才能,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自己的跳高方式(包括跨越式、蹲踞式等),引导学生学习跨越式跳高,简单实用的技术动作,对于发展学生身体灵敏、协调性和下肢力量、弹跳力都有良好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勇敢、坚定、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向高度挑战,树立信心,战胜困难,体验乐趣。后面的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的年龄为13、14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也称为青春期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他们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中已经了解和学习了这一教材,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高。而学生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要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模仿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比赛,体现现代人追求成功,尝试冒险、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生能积极参加体育课的学习并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进行身体练习

2.运动技能:绝大部分学生会起跳技术,并用跨越式跳高越过横竿

3.身体健康:发展弹跳能力、灵敏协调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心理健康:通过跳高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竞争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树立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游戏的创编,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阶段:课堂常规,宣布课的内容。

激发兴趣阶段:在轻松愉快的“军民同心共”的游戏中,不仅使学生的各部位分活动达到热身的目的,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还发展了学生的跳跃能力。

技能学练阶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由越过横竿,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为下面的跨越式跳高起个引导、铺垫作用。第二部分是跳高的学练阶段,因跳高技术易学,所以简单介绍技术后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调节高度。通过互评选出优秀学生。

合作探究阶段:每人一只球和一组一个圈自由创编游戏,并展示。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合作探究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跨越式跳高教学练习方法一例 篇11

利用橡皮筋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通常的做法是:在场地中央固定一根柱子,在柱子的适当高度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成放射状地拉出四至六根橡皮筋,用人或标枪固定,然后按不同起跳脚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练习.这样做由于“横杆”多,试跳机会多,练习密度大,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处于高度的和谐与兴奋之中,因而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运动欲,较好的完成体育课的任务.

然而,实践又告诉我们,学生人数多,性别不一,在同一性别中,体格、体质和运动能力又不相同,所以,上述“一锅煮”的练习方法虽然解决了学生的运动欲问题.但还没有解决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特别是不能满足青少年天生爱好表现的心理.也就是说,在满足他们运动欲的同时,还要想办法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否则,其练习积极性难于持久,特别是那些身体素质好,跳跃能力强的学生有可能因“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情绪低落.

怎么办?“逐步升级”是一个好办法.其做法是把原来同样高度的横杆改变成不同高度,由低到高分别命名为起码级、及格级、达标级、“健将”级,级差可定十厘米左右,然后约法三章:一要保证动作质量;二要由低向高,逐步升级,在同一高度三次不过或动作变型的要自动降级;三要严格遵守练习纪律,不准随意插队.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同时满足学生的运动欲和表现欲,而且练习积极性稳定持久,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使教学效益显著提高.

上一篇:安全的周记450字下一篇: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