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教育目标责任书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镇教育目标责任书

乡镇教育目标责任书 篇1

现根据我镇教育水平的发展状况,与各中小学签订教育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如下:

一、教学常规管理(30%)

1、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办学有特色。按规定开足、开全课程。

2、有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体的检查考评记录和结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计划。

3、重视课堂教学管理,有教师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评价的基本要求并落实好,相关材料存档。

4、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经常听课、评课、兼课。

5、抓单元检测过关,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6、学校应狠抓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大力开展说、上、评活动,人人参与,记录真实。

7、教师要不断钻研业务,开展研究,同伴互动;有教学反思、教育故事,有教研活动记录和教师发展档案。

8、“普九”档案规范、齐全。

9、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积极申报研究课题和撰写论文,成绩显著。

10、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竞赛,开展校内学科竞赛活动,措施到位,辅导得力,效果突出。

11、结合过程性评价并以统考、抽考的综合分对学校进行评价

12、有实验室工作的管理制度、实验操作和安全规则,电教和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并逐一落实。

13、支持教师进修提高,有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培训、进修计划,并能得到实施。

14、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师德修养,尊重学生人格,举止文明得体,密切家校联系,为人师表,讲究诚信,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5、学校有完善的控辍措施,小学没有辍学现象,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有详实的学生流动记录。

16、有切实可行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制度,培优补差计划注重实效,落实到位。

17、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竞赛和校内竞赛,初中每期至少组织三科校内竞赛,小学每期至少组织一科竞赛。

18、学校严格学籍管理,有完善的入学、转学、休学和借读制度。

19、有学生请假、销假制度,发现学生未到校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

20、重视学生的发展和综合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充实多样,每期要有两次德育评估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重视过程、实行多元化。

二、教学质量管理(70%)

21、小学一、二、三、四年级我们采用人平、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来评价教学效果,一学年考试评比四次,每次把考试结果(分级按语、数、英综合计分记算)排列全镇1—8名,并把每次结果全镇校长会上通报,每四次考试所排名次相加的和除以4作为整个学年的教学效果。

五、六年级除按四率综合评价计算外,还要完成分配的优秀生(每级全镇前100名)指标。各小学六年级完成指标如下:**小学20人,**5人,*庄19人,**庄11人,**11人,**10人,**13人,**11人。(按每校人数的12.7%计算)。各小学五年级完成指标如下:**小学25人,**4人,*庄18人,**庄11人,**9人,**10人,**12人,***12人。(按每校人数的16.2%计算)。小学1—6年级各学科不准有低分生(30分以下)。

在初中中招考试中升入重点高中人数不低于下列目标: *中(过扩招线)50人,*中2人,*中1人。升入**、*中、**高中目标为:*中(过扩招线)75人,*中10 人,*中3人。升入市属其它高中目标为:*中65人,*中 20 人,*中7人。

22、各中小学在市举行的各种统考中,各学科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中七年级应保持在全市前8名,*中不低于全市前25名,*中不低于全市前40名;*中八年级应保持在全市前10名,*中不低于全市前25名,*中不低于全市前40名;*中九年级应保持在全市前8名,*中不低于全市前35名,*中不低于全市前45。初中各级各科的综合分与镇排第一的分值相差不能超过50分。

各小学市统考目标如下:**小学应保持全市前10名,**小学不低于全市前35名,**小学不低于全市前35名,*庄应不低于全市前50名,**小学不低于全市前50名,*庄不低于全市前55名,**不低于全市前60名,**小学不低于全市前85名。

小学各级各科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的综合评价分值与镇排第一的学校分值相差不能超过40分。

23、各小学考核成绩计算后,与上学期名次相比酌情加减分。

24、对于在其它方面获**市以上表彰、肯定的单位,也予以表彰,如文体活动、科研论文、优质课、通讯报导、特色活动等。

三、奖惩办法

25、a 中招考试奖励:①*中每超额一个重点高中指标奖200元,*中、*中每超额一个重点高中指标奖300元。②每超额一个市直、*中、**中学(依据分数线分类)指标奖100元,每超额一个其它市属高中指标奖50元。

b 小学五、六年级考试奖励:每超一个优秀生指标奖100元。

c 在市镇举行的月考、期中、期末、抽考等各种统考中,对获得镇排学科第一的个人颁发奖励证书,并在职评中加分;每级每科第一名的教师,优先向镇、市级先进推荐;每个任课教师的成绩都将记入《教师业绩台帐》档案,作为下轮聘任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在中招考试中特别优秀的学科教师给予特殊奖励;对在市统考中名列前茅的学校和学科给予特别奖励。

d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校长奖励个人300—1000元。

26、a、①对完不成重点高中指标的初中,每少一个罚100元。②每少一个市直、*中指标罚50元。③每少一个其它市属高中指标罚20元。

b、在小学1—6年级各学科统考中,每出现一个低分生罚20元;在小学五、六考试中,每少一个优秀生指标罚50元。

c、对在市统考中落后于市平均水平的学校要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戒免谈话,对排在全市后五名的学校或学科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并发黄牌以示警告。

d、对连续两次考试、考核排在末位的学校校长要进行黄牌警告。对连续两次考试、考核排在末两位的教师要进行黄牌警告。

27、对本责任书中的各种目标完成情况,每学期一考评,并把考评结果记入档案,作为对校长任期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

28、对因违反政策造成师生越级上访、社会影响极坏的教师和学校实行一票否决。

***教研中心

乡镇教育目标责任书 篇2

一责任教育的兴起

责任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共识。20世纪70年代, 美国提出“责任公民”概念, 其内涵主要是指每个公民承认他人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责任, 具有遵守各种规则、信守诺言的责任。在德国, 《联邦德国教育总法》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日本也不例外, 其《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 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 爱好真理和正义, 尊重个人价值, 注重劳动和责任, 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这些国家都将“责任”这一素质视为国民教育的目标。

在中国, 责任教育首先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胡卫在1994年第2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他主持的“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课题研究总结报告中, 将“学会负责”作为总结报告的题目。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状的考察, 指出中国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就是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 突出表现在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 片面强调自我价值, 而缺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从而提出以“学会负责”作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的目的。宗秋荣在1998年第8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终身学习与家庭教育》一文, 该文通过分析现代社会中中国家庭变化给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 提出中国家庭教育的三个“学会”, 即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负责。并且指出, 之所以强调学会负责, 是因为我们孩子责任感的匮竭。

随后, 责任教育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01年10月, 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2005年9月19日,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4周年、第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 《人民日报》发表长篇评论《论责任》, 文中把责任作为道德的基本元素, 指出“官德、师德、医德、商德、艺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都以责任为基础, 为前提”。

2011年11月, 中共上海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决议》, 提出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作为上海倡导的四大价值取向, 把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

二责任与责任人格

研究责任教育, 首要的问题是要清楚何谓责任。在对责任的研究中, 中国学界对责任的概念使用与界定并不一致。经常使用的概念除“责任”一词外, 还包括“责任意识”“责任观”“责任感”“责任心”等相近的概念和词语。不同的学科领域因侧重研究的维度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词汇, 如哲学、伦理学多使用“责任”, 心理学、教育学领域多使用“责任心”“责任感”, 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多使用“责任意识”“责任观”。

1. 责任的界定

“责任”是一个现代词汇, 在中国传统词汇中没有“责任”一词。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 “责任”一词有三重含义: (1) 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 (2) 分内应做之事; (3) 做不好分内应做的事, 因而应承担的过失。这一解释侧重外在规定性, 强调责任是对人的行为的规定与约束。学者多以此为基础来理解, 使得从外在规定性的角度认识责任一度成为主流。

近年来, 对责任的研究越来越向内在规定性深化, 并展开为人的知、情、意、行的多层面考察与整合。如陈芬认为:“责任如果没有被责任主体意识到, 那么它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和要求。从个体发生的角度分析, 责任感在每个人身上都要经过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具有自律性的责任感的人, 能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自觉地选择和决定行为, 他从内心里感到自己是完全自由的, 自己是自己的主体, 那种曾似乎压抑人、束缚人的外在力量, 反而成为主体尽职尽责的巨大推动力。”从他律与自律两个层面分析责任, 并强调后者的重要意义。

宋晔更加明确地突出责任的内在性:“责任在今天, 常被用于指某种外加于人的职责, 但本真意义的责任乃是自愿行为, 是个体对他人或社会要求的积极‘响应’, 所以‘有责任感’就是能够且随时准备做出‘响应’的一种稳定素质, 即责任意识。责任意识虽然在诸多情况下表现为对外在要求的响应, 但是这种响应成为一种自觉时, 它就不是强制的, 而是自由自觉、自主自律的, 这种自觉是顺应了人的共生性, 或者说是人共生性的自然要求及其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她还从人的知、情、意、行的整体来理解责任的内涵, 认为:“责任不仅是一种意识, 也是一种理性和行动。”

综上所述, 对责任含义的界定有两个路向:一是从外在规定性的层面, 核心主张是认为责任是对人的约束与规定;二是从自我规定性的视角, 侧重探究人的意识、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责任概念的多义性一方面说明责任内涵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为其整合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况志华、叶浩生在对中西方学界对责任及其纷繁的近似概念分析、概括后, 提出“责任概念的整合”, 全面地指出了责任是“一种内化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行为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体系”“个体对行为、事件及其结果的主观体验”“情感体验会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经过整合, 责任的内涵完整地体现了人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2. 责任人格的内涵

从字面理解, 责任人格即是具有责任品性的人格。人格即自我的统一性, 体现为知情意行的统一, 个体存在与意义的统一, 实践与交往的统一。责任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品性, 既包含外界条件对主体的客观要求, 又体现为主体对这种要求的理解、认识、感受并最终转化成行动。责任人格即是个体在实践中, 通过对责任的意识与感受, 表现为自觉履行责任的态度与行动, 并不断在实践中建构自我认同。责任人格的提出, 也意味着对我们而言, 更加重要的不是社会对公民提出什么样的责任, 而是这些责任从何而来, 以及怎样为我们所接受、内化和自觉履行。

责任人格是责任教育的目标。“责任观教育, 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 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 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

三责任人格培育的基本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责任是主体的实践活动。没有主体就没有责任。主体性有两个基本的含义, 一是指完全依赖主体感觉的主观性;二是指主体以理性思考为基础的主动性 (或者一种积极状态) 。一个负责任的行为, 它既是主体自觉自愿做出的, 也是主体主动选择后的结果。

责任的主体一定具有独立人格, 如果是主体, 但人格不独立, 也不会有责任。外在的要求, 只有被主体认识到, 才能在主体意识中形成明确的、具体的规定, 这种具体的规定, 为主体所体认, 从而转化为内在的责任, 只有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才能做到。主体之所以能够承担责任, 是由于其具有独立的人格。

主体性对于责任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的主体性首先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在责任人格培育中, 我们应当让学生作为自由、独立的个体参与到社会情境中, 与其平等地交流与对话, 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判断与选择并感受、体验与领悟其中的责任。

2. 实践性原则

作为主体的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人的主体性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存在。实践是责任的来源与目的。责任来源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实践, 其目的是明确人的交往尺度而达到自由。责任与实践相伴而生, 在普遍存在的社会联系中, 人们只有履行责任, 社会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其中的个体才能发展。

遵循实践性原则, 责任人格的培育必须更多地将学生置入社会交往中, 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与外在世界的密切关联, 关注自己周围生活情境中责任的具体性、多样性与复杂性, 从而避免空洞、单调的理论说教。

3. 层递性原则

人格是一个不断建构着的动态过程, 责任人格因人们理性思维的发展、情感的丰富、意志的磨砺而呈现不同的水平和程度。同情是责任的初始状态, 它是因生命体之间的相似性与关联性而自然生发的。与具体的领域或职业相对应的责任是程度较高的责任。它清楚地意识到外在限制性, 克服自身欲求而遵守角色规范。当人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与他人的存在、社会的存在等一切自身之外的存在一致时, 他不再会感到自己责任行为的限制、约束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时, 就达到责任与自由的统一, 这是具有高度理性与自觉后的境界。

遵循层递性原则, 在责任人格的培育中, 就不能不顾对象而千篇一律。对小学生, 其责任要求不能成人化、理想化。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 除培养其生命责任、家庭责任外, 还需侧重培育其职业责任、社会责任与全球责任。总之, 对责任人格的培育要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

摘要:责任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教育界的重视。《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决议》更是明确提出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作为上海市倡导的四大价值取向。本文基于责任概念的丰富内涵, 提出“责任人格”概念并初步探索责任人格培育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责任人格,责任教育,人格培育

参考文献

[1]钟启泉选编.教育文集——日本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62

[2]胡卫.学会负责——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选择目标[J].教育研究, 1994 (2)

[3]宗秋荣.终身学习与家庭教育[J].教育研究, 1998 (8) :54~59

[4]陈芬.论责任及责任感的培养[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9 (1)

[5]宋晔.“学会关心”与责任生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3)

[6]况志华、叶浩生.责任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13~14

[7]丁泗.论大学生责任观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2)

[8]谢军.责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60

乡镇禁毒目标责任书 篇3

(二)强化“无毒社区”创建和重点整治工作。各村(社区)、单位(企业)按《xxxx-xxxx年xx市创建“无毒社区”工作规划》确定的标准开展“保无毒”、“创无毒”活动,合格率达100%。

(三)加大尿检帮教工作力度。戒毒出所人员的总体尿检率要达到80%以上,在家的戒毒出所人员的尿检帮教率要达到100%,并做好帮教安置工作.脱毒人员绝对数要高于,新增吸毒人员绝对数比上年下降指标以市禁毒办规定为准。

(四)大力开展预防宣传教育工作。辖区居民禁毒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中小学生、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人员等高危人群禁毒知识知晓率力争达100%。

(五)加大打击查处力度。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毒情排查、情报信息收集、吸毒人员收戒等工作。

(六)基本禁绝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杜绝制毒案件发生。

(七)本责任书从签订之日起至xx年12月31日止,期间如有人事变动,继任领导完成责任目标。

二、奖惩规定

(八)对禁毒工作扎实、成绩突出,毒品问题得到明显遏制的,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九)对禁毒工作措施不力,未能完成任务的视情予以批评戒勉;毒情严重,群众反映强烈,及发生大面积种植毒品原植物未能及时发现查处,而被上级禁毒部门督办、查处的,按《温州市禁毒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暂行规定》等文件规定予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中共xx镇委员会 村(社区)、单位(企业)

书记: 支部书记:

xx镇人民政府: 村(社区)委会、单位(企业)

代表人: 代表人:

乡镇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 篇4

根据《森林防火条例》有关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富平县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6-2017年森林防火责任书的通知》 精神,进一步强化森林防火行政负责制,有效地保护我镇生态和森林资源的安全,维护林区和谐稳定,制定本责任书。

一、各村要认真贯彻执行森林防火“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强化管理、落实责任、依法治火” 的方针,切实做好辖区内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下列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负责制。及时调整充实村森林防火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干部责任追究制度、森林防火分片包干责任制和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开展防火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全面落实。

(二)进一步强化森林防火预防工作。建立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引导林农、经营者按照自愿、互助、互利的原则,建立各种联防、联保、联控的护林防火群防组织;健全完善护林防火村规民约和各种护林防火组织章程及公约,建立群众互助自律的森林防火制度;严格野外火源管理,建立巡山护林制度,组织开展巡山护林和林缘田边可燃物计划烧除工作,实行疏堵结合的火源管理新机制,消除火灾隐患;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制定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大力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制定切实有效的森林火灾预警和扑救措施。

(三)大力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应纳入村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区森林防火指挥部下达的生物防火林带和扑火队伍建设任务。

(四)及时组织森林火灾的扑救,严格控制森林火灾。辖区内发生森林火灾后,村居应及时到场指挥扑救,确保科学、有效、安全地扑灭森林火灾。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不发生因扑救火灾引发群体性伤亡事故;保证全镇重点火险区火情监测率达到95%以上,确保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2‰ 以内。

二、各村要按照本责任书规定的工作目标制定实施细则,并报镇农办备案。镇森林防火领导小组按照本责任书的要求制定考核奖惩办法,负责组织对各村森林防火责任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兑现奖惩,及时通报。

三、本责任书自下达之日起施行,如有人事变动,应及时做好交接工作。

乡镇禁毒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5

目标管理责(村居)

责 任 书

朱村街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朱村街2014年禁毒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强化禁毒工作责任制,确保禁毒各项措施的落实,推进“平安朱村”建设,根据《禁毒法》和《戒毒条例》和省、市有关禁毒工作要求,结合我街禁毒实际,街综治办与各村(社区)签订本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

(一)禁毒工作由村(社区)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禁毒工作人员要按照本地实有吸毒人员配备,每30名实有吸毒人员,必须配备1名兼职禁毒工作人员。

(二)强化“无毒社区”创建和重点整治工作。各村(社区)、要巩固“无毒社区”创建成效,“保无毒”、“创无毒”。

(三)加大尿检帮教工作力度。配合街禁毒办及派出所做好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尿检、帮教工作。总体尿检率要达到80%以上,在家的社区戒毒人员尿检帮教率要达到100%,并做好帮教安置工作。

(四)大力开展预防宣传教育工作。辖区居民禁毒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中小学生、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人员等高危人群禁毒知识知晓率力争达100%。

(五)加大打击查处力度。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毒情排查、情报信息收集、吸毒人员收戒等工作。

(六)杜绝制毒、贩毒案件发生。

(七)本责任书从签订之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2-

期间如有人事变动,继任领导完成责任目标。

二、奖惩规定

(八)对禁毒工作扎实、成绩突出,毒品问题得到明显遏制的,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九)对禁毒工作措施不力,未能完成任务的视情予以批评戒勉;毒情严重,群众反映强烈,发生制毒、贩毒,而被上级禁毒部门督办、查处的,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朱村街综治办(社区)委会

负责人: 代表人:

乡镇教育目标责任书 篇6

一、应注重效益审计及绩效评价

当前根据乡镇主要领导所履行的经济责任情况,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 对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及效益效果情况进行审计

审查乡镇项目资金来源是否合法, 项目是否依法决策、按程序决策、民主决策, 项目资金管理是否建立了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 是否制定了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项目招投标是否公开透明, 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等问题, 评价项目管理的有效性。设计相关调查表格和调查内容, 向辖区内群众进行书面调查, 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 掌握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群众的满意程度, 恰当地评价项目社会效益。还可以召开专家绩效评审会议,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绩效评议。

(二) 对乡镇资产负债变动情况进行审计

资产负债情况是衡量乡镇领导实绩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效益审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乡镇资产负债变动情况审计主要是对乡镇财政的资产负债率及其变动情况进行审计, 对乡镇领导任期末与任期前进行比较, 计算出资产保值增值率。同时对政府负债情况进行审计, 重点审查借入资金情况, 审核乡镇领导任期内偿还任期前债务和新增债务情况, 确定至审计日负债总额, 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如何。通过对资产保值增值和政府负债情况的审计, 得出乡镇领导任职期间资产负债率, 评价乡镇领导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三) 对乡镇行政成本控制情况进行审计

行政成本主要由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等组成。行政成本控制情况是衡量乡镇领导行政管理绩效的重要体现。乡镇行政成本控制情况审计主要是通过计算乡镇领导任职前与任职后行政成本与国民生产总值比率进行对比, 计算出增长情况, 衡量行政成本的高低, 评价乡镇领导行政管理的效能。

(四) 对乡镇财政收入增长情况进行审计

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是衡量乡镇综合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乡镇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审计主要对财政收入增长和收入结构进行审计。对财政收入增长进行审计, 主要是通过乡镇领导任期末与任期前财政收入进行比较, 计算年均增长率。对财政收入结构进行审计, 主要是分析税收收入、转移支付收入和其他收入所占比重, 反映乡镇领导任期内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的实绩。税收收入增幅越大, 经济发展势头越好, 干部政绩越明显。

二、应关注乡镇长权力运行的全覆盖

审计机关要在有限的时间、靠有限的人力, 对乡镇长进行全面审计是十分困难的。审计机关在确定审计范围时, 要沿着财政性资金的走向, 把掌握资金额较大的财政、土管、教育等部门作为重点。必须既坚持从实际出发, 突出重点, 又要量力而行, 有所为、有所不为, 集中力量找准权力运行的主要轨迹, 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 确保审计范围与乡镇长权力覆盖的范围大致相对等。在认定和评价乡镇经济责任时, 要把与乡镇责任关联度大的问题作为重点, 站在全面的高度, 历史的角度, 辩证地分析、比较, 注重从深层次剖析原因, 寻找规律。在经济责任的认定上, 应注意把握好审计依据的充分性;对部门乱收费或明显违反国家财经政策的行为, 要认定其经济责任。

三、应注重深化审计结果的应用

乡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7

为深入落实镇党委“打好生态牌、走出转型路、建设幸福美丽新山河”的总体发展思路和“1463”工作重点,圆满完成20xx各项工作目标,实现全镇经济社会争先转型跨越发展,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特签订目标责任书如下:

1、村(单位)党支部书记能够充分发挥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体作用。按时参加镇党委组织召开的各项工作会议,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大会,研究本支部工作重点,贯彻党委有关会议精神,集中解决本支部和党员个人在思想认识等反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党支部书记要按时向党委汇报工作,每半年写一篇关于本支部工作进展情况汇

报(包括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2、村(单位)党支部班子健全有力。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的要求和共产党员“五带头”标准,继续开展以星级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争星亮旗”活动,继续深化“三级联创”,大力实施基层党建“五个一”工程,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设,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和远程教育等措施,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4、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坚持“民主日”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四议两公开”工作规范有序。

5、继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集成升级”活动。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科学组织“集

成升级”行动,充分挖掘和有效整合组织资源,重点抓住六个“致力于”,通过扎实开展“六力升级”活动,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完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

6、开展好“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专题教育月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真正做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完成,使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热心支持、得到实惠。

7、村级干部管理规范。农村干部档案健全;按时参加上级培训;有选用、培训、考核、监督、奖惩等机制,村干部集中培训参训率达95%以上。

8、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继续推行“群众推荐、党委预审、支部票决、全程公示”的发展党员新机制,35岁以下、妇女和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党员应占每发展党员总数的70%、25%和75%以上。在此基础上,把重点向非党村委会

干部倾斜,最大限度地提高村委会成员中的党员比例,为下一届两委交叉任职和提高“一肩挑”比例奠定良好的基础。

9、党员按月缴纳党费到党支部,党支部按规定及时足额上交镇党委,实行党费收缴专人负责。

10、党支部有党员花名册,有入党积极分子名册;积极做好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发展工作,制定有党员发展工作计划;及时办理党员因工作变动的组织关系接转手续。

11、村级农廉网站的内容要及时更新,做到专人负责。

12、做好全国、省、市、县重大节日、重要会议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13、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三个实施办法”、市委“三个实施意见”以及县委“三个实施办法”,坚决杜绝出现“五类歪风”。

14、认真落实农村干部“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干

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农村两主干岗位报酬统一发放制度和农村离任干部生活补贴制度,确保所有款项及时准确发放到位;进一步加大从农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力度。

15、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均要建立党组织并正常开展活动。同时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党员工作,力争到年底使职工人数在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都有党员。

中共山河镇党委书记(签字):

受托责任与煤炭资源审计目标 篇8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保障, 能源问题历来受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能源拥有量较少, 既要关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谋划能源战略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迫切。当前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 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69.3%, 且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 剩余可采储量占常规能源的70%左右。可以预见, 在没有重大能源技术变革和新的主体能源出现的前提下,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难以改变。因此, 煤炭资源能否被合理、有效的开采和利用, 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 也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我国煤炭储量虽大但人均资源量少, 其不可再生性要求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采和利用。作为高层次监督系统的审计, 理应通过加强煤炭资源审计监督, 切实履行审计职责, 谋求在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与保护、节约煤炭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相互协调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现实背景下, 研究如何确立煤炭资源审计目标, 以便审计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其治理功能的意义十分重大。

二、煤炭资源受托责任审计

(一) 煤炭资源受托责任概述

受托责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委托受托关系, 是因受命或受托经营财政或财务收支, 对命令或托付人所负的一种以最大善意充分体现其意志的责任 (杨时展, 1997) 。受托责任的核心是强调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 受托人应以最大善意、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严格地按照委托人的意志完成托付的任务。如果将受托责任的概念引入到我国的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方面, 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受托责任。从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宏观层面来看待煤炭资源受托责任。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 其勘察、开采、利用和保护状况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煤炭资源的所有权归全民所有, 但公民直接管理和处置的交易成本太大, 只能通过政府来进行管理和处置。广大人民群众赋予了政府煤炭资源管理部门对煤炭资源的管理权力和处置权力, 管理权和处置权由政府行使, 这样就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因此, 人民群众是构成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中委托方的主体。委托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必然会关注煤炭资源的管理效率、效果。而作为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政府则具有煤炭资源受托责任。这种受托责任首先表现为受托煤炭资源财务责任, 即保证我国煤炭资源安全完整和合理使用。同时又肩负着受托煤炭资源管理责任, 即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管理应突出管理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二) 煤炭资源受托责任审计

随着普通公众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伴生的社会问题的关注, 政府相关部门煤炭资源受托责任由受托煤炭资源管理责任发展为受托煤炭资源社会责任。即社会公众希望政府能够及时防范、发现、解决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不科学、收入分配不公平等社会问题以及在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政府相关部门则构成煤炭资源受托责任的主体, 由政府负责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管理的部门来履行委托方交给的受托责任。因此, 在宏观层面上政府构成了受托煤炭资源责任主体, 且宏观煤炭资源审计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审计机关, 这是由宏观煤炭资源审计所体现的审计关系所决定的。根据上述客观基础的分析, 审计的授权人是社会公众, 而被审计对象是政府煤炭资源管理部门, 这就要求审计主体有一定的管理层次和权威性, 而由社会审计或内部审计来承担宏观煤炭资源审计是不适当的。从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微观层面来看待煤炭资源受托责任。各个煤炭开采企业的受托责任主要是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 委托主体是企业股东或者企业主。煤炭开采企业的受托财务责任是,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 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要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煤炭开采企业的受托管理责任是, 保证开采过程中的煤炭开采效率, 减少开采过程中的浪费。此外, 煤炭开采企业还具有受托社会责任。即煤炭开采企业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保障煤炭职工的生命安全、要清洁开采, 努力减少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煤炭利用企业的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 即每个煤炭利用企业都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煤炭利用以及有关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利用煤炭资源, 本着对企业股东负责的态度努力节约成本,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煤炭利用企业还具有受托社会责任。即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在利用煤炭资源过程中努力的减少环境污染, 节约利用煤炭资源, 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煤炭资源。

三、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主体及其职责

(一) 宏观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主体及其职责

我国煤炭资源责任主体政府各级部门及其相应的职责:

(1) 国务院部委负责管理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部门。一是中国国家能源局。中国国家能源局是国家发改委管理下的专职能源管理机构。其职责为拟订煤炭资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 提出相关体制改革建议;实施对煤炭资源的管理。国家能源局内设煤炭司, 煤炭司的职责是:承担煤炭行业管理工作;拟订煤炭开发、煤层气、煤炭加工转化为清洁能源产品的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煤炭体制改革有关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煤层气开发、淘汰煤炭落后产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有关煤炭资源的管理职责为, 负责对煤炭资源大型矿产地勘查开采专项规划的管理, 负责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其中煤炭大型矿产地勘查开采归国土资源部管理, 大型矿产地以外煤炭资源勘查开采专项规划, 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报国土资源部批准。三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出资人职责, 负责督促检查所监管国有大型煤炭开采企业和煤炭利用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工作。通过法定程序对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承担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的责任, 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审核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类重大投资项目。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 组织拟订全社会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 协调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六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综合监督管理煤矿安全监察工作, 拟订煤炭行业管理中涉及安全生产的重大政策, 按规定制定煤炭行业规范和标准, 指导煤炭企业安全标准化、相关科技发展和煤矿整顿关闭工作, 对重大煤炭建设项目提出意见, 会同有关部门审核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项目。

(2) 地方政府中负责管理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部门。各省对于负责管理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部门设置是不相同的。在山西、河南、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 专门设置了煤炭资源管理机构对煤炭行业进行管理, 如山西设立了煤炭工业厅, 河南设立了煤炭工业管理局, 内蒙古设立了煤炭工业管理局。而非产煤大省则由省经贸委、能源局、省发改委能源处等部门管理。煤炭资源的开采审批权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实施。一是省煤炭工业厅、煤炭工业管理局。其职责:研究制定全省煤炭工业体制改革、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动国有煤炭企业兼并破产、扭亏增盈、转产分流、发展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研究提出发展全省煤炭工业的政策和法规, 组织制定行业规章、规程和技术标准;协调行业内部关系, 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对全省煤炭企业产、运、需进行平衡, 组织协调外销、外运和全省煤炭行业对外协作。负责全省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全省煤炭系统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护工作。研究制定全省煤炭工业的发展战略、行业规划, 管理省属煤炭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 组织全省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促进行业结构调整, 引导行业合理布局。二是省国土资源厅。其职责:负责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登记管理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审批;负责审核煤炭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机构的资格, 确认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结果;依法征收管理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对煤炭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进行监督管理;负责煤炭资源勘查、开采过程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三是省安全监督管理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研究分析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提出煤矿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建议。依法监察煤矿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安全生产条件、设备设施安全及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等情况;对煤矿安全实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对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作出现场处理决定或实施行政处罚, 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煤矿企业进行查处;检查指导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组织或参与煤矿事故的调查处理、监督事故查处的落实情况;负责煤矿安全监察调度、统计信息工作, 发布煤矿事故、职业危害等煤矿安全生产信息, 指导、协调或参与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四是省能源局。个别地方如云南、河北、河南等省份设立了能源局, 未设立能源局的, 设立能源处, 履行和能源局相同的职能, 归省发改委管理。其主要职责为拟定煤炭资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 提出相关体制改革建议, 负责煤炭资源的行业管理。五是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有的省份称之为省经济委员会) 。负责研究拟订煤炭资源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其中, 煤炭处负责研究煤炭行业规划和政策法规;统筹规划煤炭工业布局, 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煤炭资源, 依法审批开办煤矿;研究提出煤炭工业运行的政策措施, 监测分析运行态势,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维护煤炭生产和经营秩序, 组织对煤炭经营企业进行资格审查;负责全省煤炭行业科技发展工作, 组织协调科技攻关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和现代化矿井建设;负责煤炭行业统计和信息发布工作, 组织煤炭行业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负责组织制订全省工业企业煤炭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考核全省重点企业煤炭消耗指标, 推进以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设备改造;提出煤炭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政策建议, 组织协调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工作;制订煤炭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政策和规划, 推进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进步;负责节能监督工作, 拟订主要产品煤炭消耗定额以及有关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的标准、规范。省节约能源监测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确定的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执法机构。主要任务有:宣传法律、法规, 培训能源管理人员;按有关规定审查项目“可行性报告节能篇”;对超限额用能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等违反法律法规的浪费能源的行为现场取证;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强制淘汰、责令停业或处以罚款。六是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地方大型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监督管理, 督促检查所监管的地方大型煤炭开采企业和煤炭利用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工作。通过法定程序对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

(二) 微观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主体及职责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 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主体主要为煤炭开采企业和煤炭利用企业。从2008年统计数据看, 2008年全国煤炭开采中国有重点煤矿占49.34%;国有地方煤矿12.53%;乡镇煤矿占38.13%。由此可以看出煤炭开采企业的主体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和国有地方煤矿, 这些企业构成了煤炭开采在微观层面上的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主体。其的职责是大力提高企业内部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同时还要提高煤炭回采率和瓦斯、煤矸石利用率, 减少煤炭资源浪费, 降低煤矿事故率实现安全开采。从而降低煤炭开采综合成本, 节约和保护煤炭资源, 保护矿区的自然环境。当前煤炭利用企业主要是电力企业、煤化工企业、钢铁、建材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的职责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利用过程中的浪费。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达到在降低煤炭消耗的同时为全社会节约了煤炭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要设立专门的节能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 完善能源计量器具、原始记录、基础台账, 加强用能计量和检测, 如实报送能源统计资料;企业技术改造资金中应有一定比例专门用于节能技术改造。

四、煤炭资源审计目标

(一) 煤炭资源审计目标概述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 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 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煤炭资源审计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体目标统驭指导具体目标, 而具体目标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 以总体目标为价值取向。煤炭资源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适应于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其目标与谋划煤炭资源战略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将“谋求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与保护、节约煤炭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相互协调。”作为煤炭资源审计的总体目标。煤炭资源审计的具体目标是按照总体目标的要求,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一般来讲, 煤炭资源审计的具体目标是“确保受托责任主体全面有效的履行煤炭资源合理开采、节约利用的受托煤炭资源责任”。它包括一般具体目标和项目具体目标两个层次。项目具体目标因具体审计项目而定, 这里不作讨论。本文仅就煤炭资源审计的一般具体目标进行讨论。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 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二) 煤炭资源宏观审计目标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 首先, 煤炭资源审计应该具有前瞻性。煤炭资源审计主体应该由“观察者”“向推动者“转变, 即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帮助政府煤炭资源管理部门有效运行和承担管理责任的活动中。要为政府煤炭资源管理活动献计献策, 推动政府部门及时改进煤炭资源管理政策。审计主体在进行煤炭资源审计时, 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 要更加注重从总体性、宏观性、绩效性和建设性上思考问题, 使我国的煤炭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其次, 对现行的有关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的审计, 揭示违反政策、法规、标准的行为, 确保这些政策、法规、标准的贯彻执行。当前,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标准。这些法律、法规、标准的贯彻实施, 能够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调整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煤炭资源的关系, 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统一起来,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第三, 对宏观层面的管理体制、政策、法律法规的审计, 完善宏观管理和决策。通过对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政策评估、决策审查、管理审计、直接经济效益的审核和整个社会效益的审计评价, 重点反映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宏观管理体制、煤炭资源开采、利用的法制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配套问题, 以及现有的煤炭资源管理的体制、政策、法律法规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为国家改革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出台煤炭资源管理政策、制定煤炭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调整煤炭资源管理的重点和方向提供依据。以促进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政策措施及各种标准的建立和完善。第四, 对权力层面的审计,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通过对政府煤炭资源管理部门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及管理绩效的审计, 促使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评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煤炭资源管理决策权、监管权、审批权和资金支配权等方面的管理活动绩效, 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绩效。煤炭资源管理要讲求绩效, 即煤炭资源管理活动要符合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效果性原则即“3E”标准。煤炭资源审计主体通过执行审计工作, 对负责在宏观上管理煤炭资源利用的下列政府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的表现发表审计意见:一是中国国家能源局、省能源局、省煤炭工业厅、煤炭工业管理局:是否进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 以便有序开采煤炭资源、保障经济建设需求;是否合理确定重点地区煤炭开采规模和强度、限制开采高硫煤、高灰煤并稳步推进煤炭资源开发整合, 调整改造中小煤矿、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是否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煤炭资源储备体系;是否实行战略煤炭储备制度以建立完善煤炭资源战略储备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 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是否优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布局、调整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是否编制统一部署的实施方案, 引导中央、省级财政各类地质勘查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有序投入煤炭资源勘查并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勘查, 促进煤炭及煤层气稳步开发;是否加快大型煤炭基地普查和必要的详查, 为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是否加强具备找煤条件的南方缺煤省区、西部边远地区的煤炭勘查, 以提供一批新的后备资源基地, 增强当地煤炭供给能力;是否依法、合理的审核批准煤炭采矿权。三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是否对所属的国有大型煤炭开采企业和煤炭利用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通过法定程序对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的时候, 是否将该企业在煤炭资源开采效率、利用效率、节约煤炭资源等方面的表现作为考核企业负责人的依据, 并据此进行奖惩。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涉及煤炭资源开采和煤炭利用的重大建设项目时, 是否将开采利用煤炭资源与节约保护煤炭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 做到开采和保护并举, 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否做好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是否组织拟订全社会煤炭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在制定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规划时, 是否考虑煤炭开采行业与煤炭利用行业应协调发展;对煤炭资源利用行业的发展规划是否与煤炭资源管理部门的煤炭资源开采、保护规划相协调;是否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部署, 按照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煤炭生产开发规划、煤矿安全生产规划、矿区总体规划, 合理、有序的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在审批消耗煤炭资源较多的行业项目如火力发电企业、煤化工企业等项目时, 是否站在国家煤炭资源安全的角度、站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是否在审批建设项目时与负责煤炭资源管理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以使得煤炭资源既能得到有效的节约利用和保护又能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得到满足;在规划和审批耗煤企业和项目时, 是否考虑该项目与我国的煤炭资源现实分布区域以及将来可能的分布区域相协调, 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炭运输成本并保证耗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和审批耗煤企业和项目时, 是否考虑煤炭利用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是否考虑各个不同的区域对煤炭资源的需求, 即统筹协调耗煤企业和煤炭开采企业在我国各个不同地理区域的合理分布, 为国家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五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在拟订煤炭行业管理中涉及安全生产的重大政策、煤炭行业规范和标准时, 是否考虑到煤炭资源开采的效率和对煤炭资源的节约保护;在指导煤炭企业安全标准化、对重大煤炭建设项目提出意见、整顿关闭煤矿、审核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项目时, 是否努力做到高效开采与安全并举。最后, 对资金层面的审计, 促进政府投入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以国家投入的煤矿探矿资金、煤矿瓦斯爆炸防治资金、煤炭利用的新技术研发资金、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改造资金为主线, 对国家投入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揭示资金在拨付、使用管理上的问题, 纠正资金使用、核算上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 检查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合理分配政府资金, 确保资金使用真实、合法、有效。

(三) 煤炭资源微观审计目标

评价煤炭开采和利用企业内部有关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这些内部控制制度, 对煤炭开采企业而言是指被审计单位为实现既定的煤炭资源开采目标而设计实施的内部控制制度, 包括对煤炭开采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的控制。对煤炭利用企业而言则指被审计单位为实现既定的煤炭资源节约利用目标而设计实施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充分性、有效性是煤炭开采企业全面履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开采效率的基础和保障, 也是煤炭利用企业全面履行节约煤炭资源、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和保障。对煤炭开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是煤炭资源审计目标中综合性较强的一项工作, 其目的是对企业管理当局是否可以依赖其内部控制制度来达到一个特定目标的可能性, 提供合理的保证。一是煤炭开采企业的审计目标。煤炭资源审计主体通过执行审计工作, 对煤炭开采企业在下列表现方面发表审计意见:是否实现安全开采煤炭资源。实现安全开采, 即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集中精力切实抓紧抓好, 确保安全生产。要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制度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切实提高安全装备和技术水平, 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必须把安全工作纳入煤炭企业发展的总体布局, 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是否实现清洁开采煤炭资源。清洁开采, 即要切实转变观念, 正视煤炭开采、洗选加工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 落实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搞好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实现清洁开采煤炭资源;是否实现节约开采。节约开采, 即对煤炭资源进行保护性、集约式开采, 千方百计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煤炭消费企业的审计目标。煤炭资源审计主体通过执行审计工作, 对煤炭利用企业在下列方面的表现发表审计意见:是否按照国家有关煤炭利用以及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利用煤炭资源, 该企业的耗煤生产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节能指标;该企业用煤设备是否符合环保标准, 是否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因用煤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该企业是否制定严格的煤炭资源管理和使用的内部控制制度, 是否严格遵照执行。以促进煤炭资源的节约减少浪费,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股东带来更多的效益, 为国家节约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企业的煤炭资源节约保护意识, 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障。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煤炭开采企业尤其是煤炭利用企业的煤炭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十分重要, 要使每一个煤炭资源开采企业、每一个煤炭资源利用企业都明白,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要珍惜国家的煤炭资源, 要给子孙后代留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空间。目前有些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惜浪费煤炭资源以取得一时一地的繁荣和发展。通过煤炭资源审计能够有效地揭露这些企业在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从而督促有关企业从自身的长远发展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出发, 增强煤炭资源节约、保护意识, 重视煤炭资源节约保护工作, 树立良好的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从而促进全社会煤炭资源节约、保护意识的增强, 确保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能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 而且变得越来越严峻。而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体能源, 节约和保护煤炭资源以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显得日益重要。因此, 应该加强对煤炭资源的审计监督。如何开展煤炭资源审计, 这既是当前煤炭资源审计工作的重要课题, 也是今后审计工作发展的方向。本文从煤炭资源受托责任主体及其职责、煤炭资源审计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旨在为探索煤炭资源审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煤炭资源审计,受托责任,主体职责,审计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时展:《杨时展论文集》, 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2]韩晓梅:《论审计的社会责任观——关于审计目标的思考》, 《审计研究》2006年第2期。

[3]李凯:《从公共受托责任演进看国家审计本质变迁》,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4]姚和平:《投资效益审计目标及内容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5年第6期。

[5]王晓震、陈思维:《能源审计的理论结构》, 《中国审计》2007年第5期。

[6]温皓亮:《公共资源审计理论体系研究》《,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2008-2015年) 。

上一篇:业务经理个人工作年终总结下一篇:污水处理站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