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规划社会实践报告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信息规划社会实践报告(精选8篇)

企业信息规划社会实践报告 篇1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作为一名即将走进社会的大学生,需要提前感受一下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趁此机会,我在实习公司里获得了很多实习的经验和工作的经验。未来,我们学生要一步步的告别学校,告别我们学生的身份,来到社会上为了自己努力奋斗。在这次实习活动中,我从惶恐、不解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在实习过程中,我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头脑,充实自我,走好迈进社会的第一步。这段实习经历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回忆,也提高了我们的自身价值。

一、实习目的 实习一直都是我们大学阶段的主要的实践环节之一,也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经历的环节。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知识,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习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让我开始了工作的第一步。

这次我的实习内容就是观察和研究实习企业的信息规划情况。根据资料显示,企业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集成化,综合利用帮助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的有效利用,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信息化水平是一个标准。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技术的及时采纳与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已成为提高 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性选择。鉴于此,我国政府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国民经济信 息化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度和广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IT 产业已渐渐走进人们生活,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主流,趋势。这个趋势是不可扭转的。而且,现在很多企业都以实现信息化管理为荣。

二、实习内容 (一)实习公司概况 我的实习公司——华夏润邦信息技术公司成立于 1995 年 6 月 1 日。2001 年的时候,华夏润邦信息技术公司已经被改制为中外公众股份制公司。华夏润邦信息技术公司一直都坚持着“科技兴企”的发展思路,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高科技企业,全面推行集成化产品研发管理体制,建立了研究院——开发中心——专业设计所的三级研发体系,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品研发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华夏润邦信息技术公司拥有覆盖面广、服务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在国内建立了 50 多个营销分公司、数百个销售经营部及 3000 多个维修服务网点,海外业务也已拓展到世界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华夏润邦信息技术公司已经先开始实现了低成本扩张的成功探索,构建了布局合理的生产经营战略格局,推行了价值经营与三大工程的竞争策略,实行业务单元事业部运作制,实施内部交易,全面推进企业的向前发展。在 10 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华夏润邦不仅成为了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龙头企业,而且在不同时期也形成了独具华夏润邦特色的企业文化。从最初的“团结开拓、求实创新”的华夏润邦精神到“我为你,你为他,人人为华夏润邦,华夏润邦为国家”的华夏润邦风格,从“创新生活每一天”的经营理念到“创造卓越,成就梦想”的企业文化理念,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了“以人为本、员工至亲”的华夏润邦特色,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如分享企业经营成果的“苹果文化”、启动未来发展战略的“泰山誓师”、感受残酷市场竞争的“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充分展现了企业在应对激烈市场挑战时的使命感和尊严感,产生了强烈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成为了企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

(二)实习工作内容 1.实施单机维护,采购,计算机系统和文字处理工作 2.网络维护,支持,系统提供文件及打印共享功能,个别部门使用的系统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工作。IT 员工进行了一定的培训工作,提高了有兴趣的部门使用计算机处理的能力。

3.进行网络维护的工作,帮助企业建立起来无纸化的办公环境。华夏润邦企业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工作和分析工作,IT 部门应该做好 MRP 或者是 ERP的工作。

4.系统维护工作,公司已经有了 MRP 和 ERP 的系统,本部门开始参与公司流程优化的工作,具备较大的权威。

5.信息收集工作,分析和处理工作,为华夏润邦企业的战略战术决策提供了主要的参考依据。

三、实习概况 (一)弱电工程基础建设

为了确保公司搬迁后立即恢复正常办公,进行了弱电工程基础建设。每个工作点配有两个电话和一个信息点接口,不仅确保了目前的工作需要,也为将来的信息化发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所有网络、电话线路上架进柜,通过配线架和理线架的方式规范、有效,整洁的管理网络和电话线路,确保了线路的稳定和故障排除时的高效。架设了 ups 系统,有效避免了临时断电带来的工作数据丢失风险。完成了由原来的 2M ADSL 到现在的 2M 光纤的线路升级,提升了网络带宽和稳定性。

2.计算机及外设的管理和维护

制定了计算机软硬件日常维护管理规程和计算机维护计划,规范了计算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进行了计算机及外设的统计工作,根据业务发展和工作需要,添置了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打印机等,为公司的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添置了杀毒软件,解决了因共用一套杀毒软件而无法升级的问题,提高了公司网络的防病毒能力。将耗材统一规范管理,使用贴标签的方法并在标签上标注加粉的时间,方便了耗材费用的分配和统计。采用备用耗材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耗材用尽时影响工作的问题。

(三)加入 IOA 网络协同办公平台

随着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深入,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越来越重要;为了和异地的分支机构、上下级部门等保持实时的联系,并且即使身处异地仍能了解和处理单位事务,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上半年完成了加入网络协同办公平台的工作。加入工作分三步完成,第一部分为员工培训熟悉期,为员工培训平台具体使用方法具体,并在此期间解决员工的各个使用疑问;第二部分为平台测试期,在此期间部分员工开始使用该平台并进行测试;第三部分为正式使用期,在此期间所有员工加入到该平台并开始正式投入使用。

四、实习成果 (一)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够 这里所讲的认识不够,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是对企业员工认识不够,企业要发展就需对企业作一个长期和短期的规划,这要求我们对企业内部及外部关系有个充分的认识,针对具体情况领导者需作分析及重要部署,各部门职责规划与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员工,我们应有个充分的了解,了解其在工作上的态度,现在很多企业讲就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其实往往过程才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且重要的认识,员工是企业的生力军,要让这支生力军在工作中突出自己的生力为企业创造出应有的价值。领导者应了解员工对工作的态度与工作计划,这样才更有利于为企业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2.企业流程不能充分体现 流程对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将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并不是所有企业的管理者都能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虽然,每一个企业都在经营过程中,迫于某种需要,自觉和不自觉地建立了一些流程,或者自然形成了一定的运作习惯。但是,由于未能系统地、深入地研究流程,至使低效流程、断口流程、部门流程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效果。

3.企业文化建设不足 无论什么企业,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每个企业都存在一种文化氛围。这种实际存在的文化氛围,要么是有益的,要么就是有害的。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一个管理问题。依靠制度可解决一些管理问题,但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人们的观念、价值观往往决定着人们的行动。一个企业如果处于错误观念的笼罩下,就将会使正确的行动寸步难行。所以,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可能会对企业带来长远的、根本性的伤害。对进、销、存、资金没有一个整体管理,很多企业还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帐方式,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管理及生产效率,没有一个整体思路管理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成果 第一阶段:企业初级信息化 企业初级信息化的工作重点在于解决企业不同的部门信息的共享及信息的交流问题。在此期间,企业内部往往以 E-mail 为主要的交流和联络的工具;对外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增加与外界沟通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同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对于处于信息化发

展初级阶段的企业,不管当前网上业务是否有条件开展,以极小的代价利用网站为企业宣传,对于今后进一步发展网络业务,并与国内外大企业电子化运作方式接轨都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阶段:企业内部业务管理的信息化 比起第一阶段的电子邮件、网站建设来说,内部信息化工作更加深入到企业实质性的业务运作中。它的重点在于解决企业内部各部门业务的繁琐及低效率。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完全接受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以及生产设计领域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系统都属于这个范畴。此外,企业内部网络的建设也应属于这个阶段的任务。利用内部网,可以使企业各部门信息共享水平上升一个台阶,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第三阶段:实现企业的集成化管理 实现企业的网络化管理,其最重要功能在于对企业各种系统信息的集成,由此实现对企业的信息资源有效的整合。具体来说,就是指企业的前台资源(客户端)和后台资源(供货商及其内部资源)能够无缝地链接在一个开放的闭环式的网络平台上,从而使企业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内外部的信息,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状态。这阶段信息化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一个系统的简历,而更多的是伴随着一个管理组织、管理体制、业务流程的创新。因此,它被称之为企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具,是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载体。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资源计划,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外有效利用和整合资源;二是对内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要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业务流程中的一些环节被省略或合并。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不可避免地对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以及控制理念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企业信息化改变了数据和信息的获取方式。传统方式下,原始数据的获取靠的是企业员工肉眼观察、手工计数或使用仪器测量。在信息化条件下,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全自动地获取所需的数据或信息。

3.企业信息化改变了信息存储的方式,存储介质由纸变为数据盘。与纸介质

相比,磁介质或光介质具有存储密度大、擦写不留痕迹的特点。

五、实习总结 (一)实践感想

进入 21 世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部门的支持,信息技术存在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影响着企业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模式,也推动了企业往更加先进和高效的方向发展。企业一直都通过提高企业的信息技术的方式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部门对企业来说也越来越重要,信息部门一定要做好自身的职能转变的工作。现在很多企业的信息技术人员的职员和经理都是技术出身、半路出家,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的途径和效果等等都是一知半解的。

(二)实习存在的不足 我认为,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让我认清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和缺点。

第一个就是缺乏工作 经验。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培训或是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实习工作的进行,我想我会逐渐积累经验的。

第二是工作态度仍不够积极。在工作中仅 仅能够按时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不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若没有工作做时就 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这主要还是因为懒惰在作怪,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惰性,没有 工作任务时主动要求布置工作,没有布置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在工作中,因为自己不只为公 司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象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多问来 积累经验。特别是我们的工作并不象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只是自由观摩,如果 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 高。

第三是工作时仍需追求完美,在工作中,不允许丝毫的马虎,严谨认真是时刻要牢记的。另外,我认为自己在学术上还不够钻研。这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也是我自己选择的,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被市场认可的技术才有价值,同时我也认为自己更适合做与人沟通的工作。

但我毕竟是 一名本科生,需要作一些基本的实际工作,这就需要我个人多关注科研的最新进展,同时,这也对我的工作有促进作用。

(三)下一步改进计划 1.积极融入集体 融入工作,就是要融入整个大的工作环境,不仅仅是工作本身,还包括与工作有关的人和事。首先,要熟悉整个工作环境。学会与自己的同事沟通,面对不同的人,学会说不同的话,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简单来说,就是要学会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跟身边的同事相互熟悉,相互了解,从而使自己处在一个熟悉又轻松的工作环境中,这是让自己尽快高效地融入工作的第一步。由于这次实习的公司和自己的工作性质,我的同事都是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大哥哥,我们有着相似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相似的兴趣和爱好,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生涯规划,这让我们之间的交流变得容易了许多。

2.熟悉工作任务 了解了自己的问题之后,我就给自己时间反思了一下,重新整理了自己。首先,停下手中的工作,向自己的师傅请教,看看他是如何测试的,他的思路又是什么样子的。这么多年测试的实践经验,是我们书本上学不到的。这些思想让这些方法在用例上实现了用最少的用例发现最多最有价值的错误。比如,等价类法,这让我们将用例范围缩小,不用进行那些重复无用的操作。这些问题都是对于现在正处于一个真实的工作岗位上的我需要熟悉和了解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尽快地学习。要保持积极主动,不懂就问,大胆地向大家请教,耐心地听同事给你讲解现阶段的工作需求。要大胆主动,不怕犯错,勇于实践,遇见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才能更快地提升。要以一种后者的心态,谦虚地向前辈们请教,不管他们的学历如何,他们都比自己有经验,在这方面都是自己的前辈。

3.提高工作效率 我首先的工作是软件测试,针对于公司开发得较为完整的挪拉斯坦特芬进销存管理系统。在单元测试时期,我主要测试了系统设置模块。此时是我刚刚进入工作的阶段,工作环境也还未太熟悉,这一阶段的任务完成要困难许多。对于一个优秀的测试员,就是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最多最有价值的错误。当时的我还没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只是一味盲目地输入用例,结果当然也是可想而知,没有什么效果,似乎只是重复劳动。所以,这阶段我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尽

企业信息规划社会实践报告 篇2

1 企业对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不足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除了被强制要求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交所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板块、金融类公司和深交所“深证100”成分股公司之外,有285家公司主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1],其中创业板和中小板中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量占板块内发布该报告公司总数量的比例均超过78%,而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这一比例仅有21.53%和54.96%。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少传统大型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是出于证交所的要求,没有强烈的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整体普遍对社会责任及其报告的认识不够、存在旁观心态,且这些已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总体质量并不高。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完善,还需要更多的企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迎接这个挑战。

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形式不一

在当前强调企业担当的大环境下,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许多企业都通过多种渠道践行了社会责任,而由于社会责任信息内容多样、披露的形式没有明确规范统一,实践中不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形式不一。

部分企业将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不进行单独列示,而是直接纳入常规财务报告中进行披露。企业财务报告通常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伴随着社会公众和企业本身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很多企业将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分散在财务报告的部分科目里进行披露[2]。例如,“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既囊括了企业进行公益事业的支出、各类捐助等,也包含了企业由于为良好履行社会责任而支付的罚款;在“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里披露企业环保改进工程、废水废气处理设施等;在“管理费用”里包含了缴纳的各种排污费等。

企业社会责任单独披露的方式主要有社会责任报告、官网、大众传媒等。大多上市公司都采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众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以系统地发布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非财务信息。自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元年2006年起至2015年,我国企业在这十年间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每年度数量逐年增加。作为发布企业信息和宣传企业文化的重要平台,企业官网目前在一些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工商银行、宝钢集团等都在其官网专门设置了“社会责任”板块,及时权威发布企业的社会责任相关信息。在信息传播日益便捷的背景下,不少企业通过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包括企业组织参与的公益活动、捐款捐建、为环保做出的贡献等,以此树立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声誉。而与此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也时刻接受着大众传媒的监督。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形式各异降低了信息使用者获取相关信息的效率,而且给不同企业间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比较评级造成了不便。

3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

在我国,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准则的参与方既有政府部门也有非营利组织,是典型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双重主导模式。例如,两大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和深交所都发布有社会责任披露指引,财政部、国资委、工经联与中国机械工业协会等11家行业协会等分别制定和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建议指南。这些社会责任报告指引涵盖了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员工权益、股东权益、慈善公益等多方面,但却没有强制规定企业具体披露项目与格式,故在实践中各企业社会责任报表披露的内容差异较大、不太全面。

首先,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不够全面。在对2015年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查阅中,有过半的企业披露了股东权益、员工权益和社会公益。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关系着自有资本的多寡和企业的实力;员工是企业的人力资本,他们的归属感和满足感关系着企业能否留住和吸引人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客户是企业服务的对象和收入的来源,维护客户的权益是保障企业收入、进行再生产的基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会声誉,帮助企业获得客户和公众信任。伴随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视,一些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都对环境保护活动做出了详细披露。相比之下,企业对债权人、供应商和安全生产等责任信息披露较少。其实,无论是作为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的债权人还是作为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的供应商,从长远考虑,保障他们权益、维护与他们之间的稳定关系有助于实现共赢,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而安全生产不仅是员工的重要保障、关系着企业的社会形象,也是企业生命的延续。如果企业忽视了对债权人、供应商和安全生产的责任,就企业自身而言无异于对资源的舍近求远,难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社会责任信息内容的角度不同、差异较大,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也无法契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其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各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具体指标不够全面,例如在员工利益中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员工待遇和培训。而对于员工工作环境安全、参与工会运转情况、业绩考核与晋升渠道、带薪休假、职业病防治、事业安置等信息披露不足。再次,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篇幅而言,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5)》统计,2015年内容在50页以上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占总数的26%,而篇幅在30页以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接近60%,这些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信息较全面社会责任报告较少,大多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不太全面。

4 社会责任信息可比性不高

纵观我国近几年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笔者发现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时倾向于采用陈述性的文字描述和图片信息。在社会责任报告运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报喜不报忧已经成为常态。社会责任报告被企业当做歌功颂德的工具,可用于比较的定量信息、分析性数据很少,没有使用会计方法来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无法满足预期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虽然一些企业迫于压力编写社会责任报告时尽力契合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的社会责任指引或者参照相关权威标准,但结果却像作答条例式的问题,流于形式,漠视自身实际情况,欠缺具体、深入的企业履责信息和数据,不注重报告质量[3]。上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定性的编写方式再加上报告编制的参照标准多样,使得不同企业间的社会责任报告缺乏可比性,也难以客观地进行质量评估。

5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地区分布不均衡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地区分布不均衡,就城市而言,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区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数量最多,将近占了总量的40%。就地区而言,华北地区占比最高,西北地区占比最低。这一方面是由于华北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企业基数众多且往往与政府关联程度较大或者直接是国有企业,因此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并贯彻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华东、华南地区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对外交往程度和国际化程度较高,且出于对外贸易的需要企业易于接受先进的社会责任理念[4]。就企业性质而言,2015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里有58.4%的企业是国有企业,33.2%的民营企业和8.4%的外企。企业性质、所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会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动力。

6 社会责任报告缺乏第三方审计

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至今没有强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必须进行审计,所以第三方审计的进行与否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经过第三方审计的社会责任报告其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更强,从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来看,只有不足十分之一的报告经过独立第三方的审计。企业不进行第三方独立审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没有意识到社会责任报告审计对于提升报告可信度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性、不愿支出额外的审计费用,也可能是为了维护企业形象或当地政府业绩而心存侥幸,披露虚假信息担心被审计。未经过审计的社会责任报告由企业内部编制,呈现的是一家之言,没有明确报告的预期使用者,也缺乏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反馈机制。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努力。在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的完善中,政府起着重要作用。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强调将加强我国的社会责任立法。此举一方面反映出政府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和建设社会责任的法律政策机制和环境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推动社会责任履行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引导作用。企业则必须认识到自身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并充分理解恰当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信息的重要性,遵照相关法律制度,良好履行社会责任。

摘要:随着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日益重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逐年增加,但报告总体质量不高。通过分析2015年我国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总结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在企业认识不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形式不一、披露内容不全面、可比性不高、地区分布不平衡及社会责任报告缺乏第三方审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第三方审计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5)[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

[2]刘振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1-98.

[3]张亚连,汪平凯,吴俊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规范问题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34(3):117-120.

信息系统规划理念与实践分析 篇3

关键词:信息系统概念;系统有效性;系统开发人员

引言

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科学,由人通过计算机和其它设备渠道组成的可以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加工,维护使用的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最大限度的完善企业和相关部门的信息管理。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逐步认识到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支持业务的自动化,还可以作为一种战略手段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实现其战略目标,获得竞争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信息系统的规划定义和发展

信息系统是规划组织目标所必需的有效信息,它是为了支持决策和组织控制而收集(或获取)、处理、存储、分配信息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组件。为了面向组织中信息系统发展远景的系统开发更长远。

1、信息系统的结构

(1)基础设施层是由支持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硬件、系统的软件和网络组成。

(2)资源管理层包括各种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以及实现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存取和管理的各种资源管理的系统。

(3)业务逻辑层由实现各种业务功能、流程、规则、策略等应用业务的一组信息处理代码构成。

(4)应用表现层是通过人机交互等方式,将业务逻辑和资源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以多媒体等丰富的形式向用户展现信息处理的结果。

2、信息系统的决策者

信息系统是由管理人员决策服务于系统用户的,只有使用户方便满意的系统才是好的系统,为满足用户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成功的信息系统,是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从最初的总体规划制定,到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最后系统的实施全过程,都离不开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的真诚合作。信息系统开发的用户不仅是使用信息系统的主人,也是开发信息系统的主人。只有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真诚合作,才是系统成功的关键。

3、信息系统的战略管理步骤

(1)绘出组织关联集团,识别关联集团的要求,解释和验证组织的战略集,定义组织相对于每一个关联集团的任务和战略。信息系统规划过程通常是由组织中的有关人员提出规划的需求,发起规划;然后进入分析阶段,对组织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最后产生规划方案。

(2)战略集转化成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应包括系统目标、约束以及设计原则等。这个转化的过程对应组织战略集的每个元素识别对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约束,然后提出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战略集的转化过程还不能形成算法的形式,因为对于不同的组织,其战略集的内容相差很大。不过确定和评价组织的战略集的过程,还是有系统化的方法,即用关联集团要求的概念。一旦确定了组成的战略元素,要由组织的最高负责人审查,这一过程可以采取结构性的提问法。

二、信息系统规划实践的不足

信息系统规划的理论是要提供给整个信息系统规划。依据可靠有效的信息系统规划理论,建立一个基础的信息规划流程,这种系统规划可以服务于各个领域,为帮助高层管理者去建议计划和优先建设信息系统规划,提高效益,带来了保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信息系统规划开发的复杂性

信息系统规划理论出现以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是仍然有很多的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各个领域的投资强度不断的加大,所获得的投资效益也难以量化了。市场的多样化,对信息的需求样式也多样化,信息内容也会相应的多元化和复杂。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通过多种手段获得,着也决定了信息的不完整和虚拟度。

2、缺少对信息技术架构的支持

信息构架是指一套确定IT原则、标准、方针和促进提升设计和购买能够共同使用的系统的指导,而这些都是信息系统规划的理论所忽略的;信息系统规划的理论忽略了与信息构架相关的实施问题。

3、信息结构面临的生命周期

面向不同的用户,不同观点的转变,很难实现信息资料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不同领域的分工也要严格划分。

三、信息系统规划分析

信息系统规划是一个识别支持企业规划(战略)和目标的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的过程,系统规划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迅速构建出一个初始系统模型。用户和开发人员在此原型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改善和完善设计方案,开发人员根据改进后的方案,对原型进行修改,再去征求用户意见,反复多次直至取得满意的结果为止。

1、信息系统的管理规划

(1)时间区段:方向是持久的,无终止的,无时限的。而目标是有时限的,可以为子目标所替代的。

(2)特殊性:方向指的内容较广,较通用,是涉及印象、风格以及认识上的东西;目标则较专一,是在某一时刻可以达到的东西。

(3)聚焦点:方向常根据外部环境叙述,而目标则是内向的,隐含如何利用企业的资源。

(4)度量:方向和目标均是可量化的,但方向是以相关项叙述的。

2、信息系统规划的特点

(1)可以使系统开发的周期缩短、成本降低、速度加快,可执行性良好,得较高的综合开发效益。

(2)是以用户为中心来开发系统的,并且组织人事落实,战略计划要求一级级落实,直到个人,这样一级级的细化,做到深入人心,人人皆知,战略计划也就个人化了。

(3)由于用户参与了系统开发的全过程,使得系统的移交工作比较顺利,更加灵活,现在所制定的战略计划只是一个暂时的文件,只适用于现在,应当进行周期性的校核和评审,灵活性强使之容易适应变革的需要。

3、信息系统规划的使用前提

(1)并非所有的需求在系统开发以前都能准确地说明

(2)有快速的系统开发工具

(3)项目参加者之间存在通信上的障碍

(4)需要实际的、可供用户参与的系统模型

(5)需求一旦确定,就可以遵从严格的方法

(6)大量的反复是不可避免的和必要的,应该加以鼓励

结束语

总之,在系统建设中缺乏科学的、有效的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概念信息系统规划是基于企业发展目标与经营战略制定的,面向企业信息化.在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前,应该结合企业内外部的实际情况,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出清晰准确的目标,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之列,进行优化和改造。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可能将导致原有的利益分配关系的打破,变职能导向为流程导向,人员的裁减、控制更趋于风险最低化等等。只有目标制定了,才可以决定项目的范围大小,才可以决定项目成本预算和实施周期等等。

参考文献:

[1]《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教程》左美云,邝孔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萍.企业信息系统项目中用户参与有效性实证研究[fJl.科技管理研究,2013C03):185-186.

[4]苏棋.基于网络化环境下的学术交流[fJl.学会,2009C08):34-35.

集团分公司信息化规划报告 篇4

×

××集团公司×厂

信息化规划报告

2005年7月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1/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目录 ××集团×××厂信息化规划的背景和目标.......................................................5

1.1 ××集团×××厂信息化规划的项目背景....................................................................5 1.2 ××集团×××厂信息化规划的总体目标....................................................................6 ××集团×××厂信息化规划概述.......................................................................7

2.1 ×××厂信息化规划遵循的原则....................................................................................7 2.2 ×××厂信息化规划考虑的影响因素............................................................................7 2.3 ×××厂信息化规划内容概要........................................................................................9 同行业信息化情况分析.........................................................................................10

3.1 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调研分析..................................................................10 3.2 国外同行业先进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18 ××集团×××厂发展战略、信息化需求和信息技术战略.............................23

4.1 ××集团×××厂的发展战略......................................................................................23 4.2 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23 4.3 信息化核心需求分析......................................................................................................25

4.3.1 管理决策层...........................................................................................................25 4.3.2 生产执行层...........................................................................................................27 4.3.3 过程控制层...........................................................................................................29 4.3.4 综合集成平台.......................................................................................................31 4.4 ×××厂信息系统体系架构..........................................................................................34

4.4.1 ×××厂信息系统体系架构...............................................................................34 4.4.2信息系统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35 4.4.3各层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37 4.5 信息系统功能规划..........................................................................................................39

4.5.1 决策支持系统(EIS)功能规划.........................................................................39 4.5.2 客户关系管理(CRM)及供应链管理(SCM)功能规划..............................41 4.5.3 企业资源计划(ERP)核心功能规划................................................................50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2/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4.5.3.1 人力资源管理............................................................................................52 4.5.3.2 财务管理....................................................................................................62 4.5.3.3 采购和物料管理........................................................................................81 4.5.3.4 生产计划....................................................................................................91 4.5.3.5 设备维修/维护管理...................................................................................92 4.5.3.6 质量管理....................................................................................................96 4.5.3.7 销售和分销................................................................................................98 4.5.3.8 健康安全与环保(HSE)......................................................................107 4.5.4 生产执行系统(MES)核心功能规划.............................................................110 4.5.4.1 生产计划与调度......................................................................................110 4.5.4.2 操作管理..................................................................................................121 4.5.4.3 数据调理(校正)与物料平衡..............................................................124 4.5.4.4 生产管理..................................................................................................130 4.5.4.5 绩效监控与绩效管理..............................................................................136 4.5.4.6 实验室信息管理......................................................................................141 4.5.4.7 储运管理..................................................................................................145 4.5.4.8 MES信息平台..........................................................................................151 4.5.5 过程控制系统(PCS)......................................................................................152 4.5.5.1 集散控制系统DCS.................................................................................153 4.5.5.2 紧急停车系统ESD.................................................................................159 4.5.5.3 先进控制APC.........................................................................................161 4.5.5.4 流程模拟与操作优化..............................................................................162 4.5.5.5 故障诊断..................................................................................................163 4.5.6 数据接口与数据规范.........................................................................................164 4.5.7 企业信息门户(EIP).......................................................................................183 5 IT基础设施建设规划...........................................................................................186

5.1 网络硬件设施建设........................................................................................................186

5.1.1 网络设计.............................................................................................................186 5.1.2 网络安全.............................................................................................................192 5.1.3 网络管理.............................................................................................................196 5.2 信息中心建设................................................................................................................198

5.2.1 信息中心机房的设计要求.................................................................................198 5.2.2 信息中心机房装修设计要求.............................................................................199 5.2.3 信息中心机房电气系统设计要求.....................................................................200 5.2.4 信息中心机房通风消防设计要求.....................................................................200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3/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5.2.5 信息中心机房的管理与维护.............................................................................201 5.3 数据库系统....................................................................................................................201

5.3.1 关系数据库系统(RDBS)..............................................................................202 5.3.2 实时数据库系统(RTDBS)............................................................................202 5.3.3 企业核心数据库(综合数据库)系统.............................................................207 5.4办公自动化系统(OA)...............................................................................................209 信息化建设投资估算...........................................................................................214

6.1 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的内容........................................................................................214 6.2 项目投资总体估算........................................................................................................214

6.2.1 ERP及EIS/BW、CRM、SCM等投资估算..................................................215 6.2.2 MES投资估算..................................................................................................216 6.2.3 OA及其他信息系统投资估算........................................................................219 6.2.4 信息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投资估算...........................................................219 7 信息化建设的阶段目标和建设规划...................................................................221

7.1 信息化项目进程安排....................................................................................................221

7.1.1 IT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安排..............................................................................221 7.1.2 ERP/EIS及MES系统实施进程安排.............................................................222 7.2 项目定义和分析............................................................................................................230

7.2.1 项目的目标与效益分析.....................................................................................230 7.2.2 项目实施的风险与对策.....................................................................................240 8 信息化建设与资源管理策略...............................................................................247

8.1 信息化建设策略............................................................................................................247

8.1.1 ×××厂信息化团队建设.................................................................................247 8.1.2 信息化方法运用策略.........................................................................................258 8.1.3 信息化持续投资策略.........................................................................................259 8.2 信息化资源管理策略....................................................................................................261

8.2.1 信息化项目管理.................................................................................................261 8.2.2 信息化标准及规范管理.....................................................................................265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4/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集团×××厂信息化规划的背景和目标 1.1 ××集团×××厂信息化规划的项目背景

根据××集团(简称“××集团”)确定的“以较快的发展速度、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好的发展质量在2008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能源公司,全面建成现代企业制度。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国际一流的综合型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集团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能源公司,目前的产业链建设尚不完善,缺少炼油和成品油进出口中间环节、成品油批发和零售终端环节,因此下游产业的发展对于××集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厂作为下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上半年投产,总投资人民币200亿元,加工规模为1200万吨/年,是国内单套最大的炼油厂,×××厂的建成将为实现具有竞争力的国际一流综合型能源公司的集团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厂的总目标是建设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炼油厂。总人数控制在700人左右(含芳烃100人),而国内同等规模的炼油企业人数在3800人左右;汽柴油质量达到欧洲燃油规范III类以上标准;保证四年长周期的连续生产;能耗及加工成本低,轻油收率和综合商品率高。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先进的控制手段和高效的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的经营管理。而要实现“全面建成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信息系统的建设、特别是以ERP为核心的包括流程规范和信息平台在内的管理手段和工具正是强化制度落实的有力保障工具和手段。为此,××集团于2003年进行了集团信息化总体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作为集团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目前××集团已进入了以ERP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阶段。为了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成效,××集团信息化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集团集团的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各二级单位应根据本规划纲要制订本单位的信息化规划,上报××集团批准后执行”。

因此,××集团××市炼油项目组为了使将来建成后的×××厂更具有行业竞争力、实现×××厂及××集团的战略目标,并站在集团的高度上、本着集团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决定进行×××厂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工作。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5/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1.2 ××集团×××厂信息化规划的总体目标

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相关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集团×××厂信息化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以×××厂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以及各部门、各车间的目标与功能为基础,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确定×××厂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制定未来信息系统架构,并根据×××厂的信息化核心需求,规划出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为×××厂提供信息化建设的框架依据,以全面系统地指导×××厂信息化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成效,提高×××厂未来生产控制与管理、经营与决策的水平,促进×××厂战略目标的实现。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6/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集团×××厂信息化规划概述 2.1 ×××厂信息化规划遵循的原则

 需求驱动原则

企业信息化过程是信息技术和企业业务活动密切结合的过程,这种结合最重要的是实际应用需求。如果信息化项目缺少对炼厂整体业务的考虑、对应用需求分析不足,在不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或不清楚此项目与其他信息化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业务关系的情况下,就盲目上马,往往容易导致失败。因此,×××厂信息化规划首先体现的是需求驱动的原则,即信息化整体规划是针对×××厂将来的实际生产、管理、经营需求而制定的。 投入产出原则

总体规划从×××厂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根据炼油企业的特点,从对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入手,抓住关键环节,紧紧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规划,确定实现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实施的计划和措施,从而提高信息化投入产出的效果。 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总体规划的正确性,要求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企业内外部环境匹配;二是总体规划的可行性,要求总体规划适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做到与企业战略匹配。×××厂的信息化规划回答了“要求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全局性原则

×××厂信息化规划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分析企业对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需求,逐步得出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和总体方案。总体规划是高层次、全局性的分析,规划的目的是要给后续工作以指导,而不是替代后续工作。

2.2 ×××厂信息化规划考虑的影响因素

 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7/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企业信息化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与效果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不能离开信息技术发展程度而谈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发展历史短,发展速度快,成本下降快。针对信息技术这样的发展特点,在信息化项目和信息技术的选择上,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既要注重所选用技术的先进性,更要注重所选技术的成熟性和实用性。 行业信息化进程

由于现代流程制造行业面临同样的社会环境和竞争环境,全球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影响着每个企业,企业信息化战略已经具有共同性和紧迫性,企业面临的是信息化的国际市场和信息化的国际企业。因此必须研究整个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不仅要注意信息技术在行业中应用的现状和所起的作用,更要了解竞争对手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具体技术、实现功能、应用范围、实施手段及成果和教训等。清楚的了解同行业信息化的进程情况,对于正确制定信息化总体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社会信息化程度

企业信息化的社会关联度强,它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的事情,而且还与其他企业及全社会各个层面密切相关,要求相关社会支撑环境的建设和配套。它的发展不能超越社会信息化程度。当前阶段,由于信息产品的关键部件和软件开发平台技术基本上是由境外厂商提供,核心技术和软件仍是由世界顶级的厂商所拥有,具有高度先进性和稳定性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多由国外著名品牌公司所垄断,使得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与运营成本比较高;加之我国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信用体系不健全,行业编码等技术规范滞后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物流、生产、财务、结算的社会化体系支撑不够,企业信息化自然受到很大制约,为此在制定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中必须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 企业的内部状况

企业信息化是要建立起科学管理体系,它与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稳定的生产秩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完整准确的原始数据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能等待管理基础完善后再上信息化,也不等于上了信息化就自动完善了管理基础,力求在信息化过程中逐步做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业务的标准化、报表文件的统一化。这是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也是改进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信息化不能解决决策、经营、生产各层面的所有问题,而是帮助企业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8/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因此企业的应用基础也是信息化规划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

2.3 ×××厂信息化规划内容概要

根据×××厂信息化规划的主要背景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本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 同行业企业信息化情况调研分析

本部分介绍了国内炼化企业中具领先水平的镇海炼化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并对国外同行业先进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为×××厂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厂发展战略、信息化需求和信息技术战略

结合×××厂的发展战略以及世界同行业信息化管理和应用的先进水平,确定×××厂的信息化战略定位、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信息化核心需求以及信息技术战略,描述×××厂未来信息系统架构、主要信息系统功能规划,以及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接口和数据规范。 ×××厂IT基础设施建设

IT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在本部分中主要对计算机网络(网络设计原则、网络安全体系、网络系统管理)、信息中心、数据库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办公自动化(OA)等方面进行了规划。 ×××厂信息化建设投资估算

包括×××厂的局域网建设投资、主要信息系统(包括管理决策层的ERP系统、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和生产管理层的MES系统)的硬件投资估算、软件投资估算和外部实施服务费用投资估算。 ×××厂信息化建设的阶段目标和建设规划

包括项目进程安排、系统的目标和效益以及项目实施的风险及对策。

 ×××厂信息化建设及资源管理策略

本部分主要对×××厂信息化团队的建设、方法运用策略、持续投资策略以及信息化标准管理等方面了进行规划。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9/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同行业信息化情况分析

为深入了解国内外炼化企业的信息化现状,指导×××厂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我们对国内炼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比较先进的企业——镇海炼化进行了访谈调研,并对国外同行业先进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访谈调研情况及分析中可以看出,信息系统在企业生产过程的监控、生产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因此加快×××厂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对提高×××厂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1 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调研分析

 镇海炼化信息化建设

 公司简介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特大型炼油化工企业,地处沿海开放城市宁波市郊,1994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镇海炼化目前拥有1600万t/年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和60万t/年尿素生产能力,自备海运码头吞吐能力达2500万t/a。自80年代中期以来,企业销售额一直名列全国工业企业前50位,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炼油行业中一直名列前茅,曾荣获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等多项荣誉,是国务院表彰的全国十四家先进企业之一,2002年被美国《财富》杂志列为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中的第十位。 信息化建设情况

 信息化建设发展策略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借鉴和实施国内外先进技术,从生产装置的自动化逐步扩大到储运、销售、采购、公用工程和辅助决策管理,由单一的控制系统或计算机管理系统向控制、管理和经营一体化方向发展,广泛应用PCS、MES及CIM单元技术、智能决策支持和优化技术,大力推广ERP,妥善规划、稳步推进。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10/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 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框架

镇海炼化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结合MIS系统的建设建成了覆盖全公司管理部门和主要生产装置的高速以太网,其后又对网络进一步进行了扩容和提速,到2002年底为止,已经分别在生产区和家属区建成了千兆高速以太网。其中,生产区的光纤网络已经连接到各运行部、科室,总长度达50多公里,并与Internet及有关外部专业网站连接;拥有十多台小型机、30多台PC服务器和2000多台PC机;建成了以ORACLE为主的数据库系统,以及多个先进的应用开发平台;计算机技术应用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围绕降本增效总体目标,在集成了实时数据、关系数据、物料平衡、数据整合、实验室信息管理、油品移动、生产计划优化等系统的基础上,又成功地实施了ERP项目。

 实时数据库系统

 生产实时信息集成

镇海炼化公司在1997年引进了美国OSI公司的实时数据产品PI(Plant Information)。此后又不断致力于实时数据库在生产管理上的应用,从而不断取得新进展。 PI实时数据库系统结构

PI实时数据库系统为三层结构,即接口层、服务器层和客户端应用层。该系统采用了分布采集、集中控制、信息互通的方式,使用一台PI主服务器,所有接口机和用户客户机都和该服务器联接,是一种典型的C/S结构。服务器原先采用的是Alpha 4000小型机,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NT4.0。2002年系统扩容改造后服务器改用两台SUN4800,组成CLUSTER,操作系统采用UNIX。扩容后服务器上加入的数据点(TAG)也从原来的20000点(PI系统支持的最大数据点数是10万点,即10万个TAG)增加到50000点。目前已经有30多套生产装置的现场数据集成到PI数据库中,为实时监控生产装置的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镇海炼化1999年从英国LabSystems公司引进了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11/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平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 System,LIMS)和色谱工作站(CDS)系统,并将其列入公司CIMS一期工程项目。同年下半年,用户化工作初步结束,系统投入正常使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LIMS系统以数据管理为中心,集工作管理、样品管理、仪器管理、试剂管理等功能于一身,系统地管理实验室整个工作流程,以电子化的介质取代手工记录,把实验室的整个管理提升到对实验室的整个信息流管理。它能够记录数据流动过程的所有相关信息,真正做到事事有记录、件件可追溯。在提高工作效率、分析仪器的使用效率和样品的利用效率,加快分析数据的周转速度,减少分析数据的差错率,降低分析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罐区自动化系统

 概述

镇海炼化公司油品储运系统十分庞大,主要分成算山仓储公司罐区以及公司本部油品罐区两大部分。其中,公司本部油品罐区共拥有近200台油罐,总容量达130多万m3。公司在“九五”期间就着手建设公司本部油品罐区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由油罐数据采集、罐区监控和油品移动三个子系统组成,实施后使本部油品罐区全部实现了油罐的库存信息和油品移动信息的管理,能够准确反映生产装置的生产的各种物料的真实产量,因而是公司整个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小结

镇海炼化公司油品罐区自动化系统的成功实施,使镇海炼化的数据源建设又取得了重大进展,对于提高公司的生产过程控制水平,进一步实现高效集约化生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罐区自动化系统的成功实施结束了延续20多年以手工为主的油

品操作与管理,较好地实现了罐区操作与管理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另外还加强了动态监控,减少人工操作失误的机率,提高油品储运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

 罐区自动化系统是公司PI实时数据库系统、ADVISOR数据调

理系统和PIMS计划优化等管理软件的数据来源,是公司信息化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12/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为成功实施ERP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国内油品移动管理的先例,缩短了

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为未来实施油品自动调和创造了条件。

 无铅汽油管道自动调和系统

镇海炼化公司无铅汽油管道自动调和设施项目于1994年下半年动土兴建,1995年8月上旬全面竣工。

系统投运后运行情况良好,能够将多种汽油组分通过在线辛烷仪调和成不同牌号的高标号清洁汽油,产品辛烷值能控制在目标值的±0.2范围内,减少了成品汽油中辛烷值资源的过剩现象,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MTBE等价值比较昂贵的高辛烷值组分,既满足了用户多层次的需求,又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以往单纯依靠人工需要多次调和才能成功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汽油调和一次合格率大为提高,从而减少了油品输转损耗,也为缓解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罐容紧张的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另外,由于系统实施DCS操作,既可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可有效地对调和的全过程实施监控。

 区域化集成及先进控制(APC)

 炼油生产区域化集成

20世纪90年代初,公司借鉴国外石化企业的先进经验,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对炼油800万t/a新区实行区域化集成的模式,打破以往一套装置设一个车间、一个操作室的传统惯例,将800万t/a常减压、300万t/a催化、100万t/a连续重整等六套大型装置的控制系统合并在一个操作室,只设立一个车间建制,其人员不足200人,已接近国际水平。操作人员已经完全打破原来的岗位设置,全部实行系统化全流程操作(只分为内、外操),另外,还在装置的控制室安装了现场远程监控设施,完善了自动报警以及紧急停车系统(ESD)。2002年,由公司设计部门分别为炼油老区和新区设计的两个现代化中央控制室先后建成。这些举措使镇海炼化新、老区向实现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13/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区域集中控制迈进了一大步,为进一步推行系统化操作,提高过程控制水平,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先进控制的应用

镇海炼化是国内较早采用先进控制技术的企业,90年代前期在气体分离装置丙烯精馏塔尝试基于DCS资源的先进控制系统建设,取得一定成果。90年代后期为配合炼油800万t/a新区建设推行区域化集成的需要,准备在连续重整装置和芳烃抽提装置实施先进控制项目,并将其列为公司CIMS一期工程项目的一个分系统。

2001年,中石化从美国Honeywell公司引进了一批先控软件,镇海炼化分别安排在Ⅲ套常减压(设计加工能力为800万t/a,后改造为1000万t/a)、Ⅱ催化裂化(设计规模为300万t/a)装置开展实施。

镇海炼化装置APC投运后效果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先控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装置操作人员对先控技术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被动使用APC到主动学习应用APC技术;另外通过多套生产装置APC项目的实施,使有关的技术人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既为上述装置APC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帮助,又为公司未来更多的装置实施APC打下了基础。

 数据调理与整合

 数据调理系统的结构

镇海炼化1999年结合CIMS一期工程的实施,引进了某公司的数据调理软件,由浙大中控负责实施。数据调理系统主要由数据集成接口,平衡方程的生成及维护,显著误差检测,数据协调计算和专家推理四个功能模块组成。

 数据调理分系统的运行平台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 运行平台

数据调理系统运行在一台HPPC服务器上,运行环境为WindowsNT服务器端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7.0。客户端运行环境为Windows98/NT,用于协调结果及显著误差显示,人工确认、报表打印、手工数据输入。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14/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 数据源的集成方式

物流所涉及的基础仪表→DCS→PI→数据调理服务器。化验值→LIMS→Oracle关系数据库→文本文件→数据调理服务器。

散点测量、人工读表值→Excel文件→文本文件→数据调理服务器。

罐区数据→Oracle关系数据库→文本文件→数据调理服务器。生产方案→Oracle关系数据库→文本文件→数据调理服务器。 数据库接口

数据调理服务器与PI实时数据库接口提供支持定时读取和随机读取。

数据调理服务器与Oracle关系数据库的接口利用文本文件读入方式实现,在数据接口设计了文本文件转发器。

 流程模拟软件的应用

镇海炼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了美国Aspen公司的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单机版,主要供设计人员在开展工艺设计时使用。随着流程模拟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加上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设计人员和工艺技术人员对利用流程模拟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1999年,镇海炼化公司又引进了Hypro Tech公司的流程模拟软件Hysys,另外,还将原先的Aspen Plus软件进行了扩容升级。

 重油催化馏出口质量软仪表的开发与应用  催化裂化装置烟机能耗的模拟和优化  信息门户网站建设

为充分利用公司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据源建设的优势,镇海炼化于1998年7月正式建成了Intranet——“镇海炼化信息网”。几年来,镇海炼化信息网在为公司内部快速及进传递信息、帮助领导决策和指导部门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已经成为该公司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信息媒体。

 努力提高油市商情服务水平

 实现公司内部信息刊物电子化,扩大信息覆盖范围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15/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 充分发挥公司各部门主观能动性,开设部门主页  加强信息保密性,确保网络安全畅通  充分利用WEB技术,建设企业门户网站  ERP系统建设

 实施背景和目标

中石化股份公司于2001年初正式制订了实施ERP系统的总体规划方案,并明确提出先行试点,再进行推广,努力架构从上到下、集成一体化的中国石化ERP系统建设推进方案。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比较选择镇海炼化、仪征化纤、江苏石油公司、天津石油公司分别作为炼油、化工、销售板块实施ERP项目的试点单位,选用SAP R/3系统软件,并选择埃森哲(Accenture)公司作为项目实施咨询单位,试点工作于2001年8月正式启动。

镇海炼化认真借鉴了国内外ERP项目实施范例,在ERP试点总体方案中,力求实现两个方面的重要提升:

 结合ERP项目的实施,按照“扁平化”的原则对企业的组织

架构进行改造,使之更趋向于现代企业的模式,同时对业务流程按实施ERP的最佳模式进行重组(BPR),这些涉及企业内部改革的重大举措,对镇海炼化现有的运作和未来的发展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 在镇海炼化炼油生产结构中,进口原油比例高,品种多,优

化生产方案潜力较大,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结合ERP的实施,使生产信息集成更加完善,达到优化生产、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时也为石化炼油企业全面推行ERP创造经验。

 建设内容

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镇海炼化ERP项目第一阶段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SAP应用软件的安装实施;ERP系统与企业原有的信息应用平台的连接与整合;在业务流程重组的基础上完成财务会计/成本控制(FI/CO)、销售分销(SD)、物料管理(MM)、工厂维护(PM)和物资装备(MRO)等五个功能模块的实施。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16/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 项目实施的风险与改进意见

 管理理念的转变

实施ERP并非是一个单纯的IT项目,而是企业的一项重大的管理改造工程,最终将要产生符合企业特点的先进管理模式与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因此,项目实施的涉及面广、要求高、难度大,特别是将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企业应当由一把手亲自挂帅,全程负责,以便及时协调和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机构改革与业务流程重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业务流程重组本身也带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对主导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咨询公司的人员素质要求很高,要求他们不但对软件本身的特点掌握得比较透彻,另一方面,还应对实施单位的业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再结合国内外成功实施的范例来修改现有的业务流程或打造新的流程。 管理的持续改善

ERP系统上线,只是成功的开端,在其后的运行过程中必然还会不断遇到新问题,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不断地进行维护和改善,才能使系统日臻完善。

 对×××厂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 在信息化建设之初就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避免造成信息孤岛、集成困难的局面

 积极采用过程控制系统(PCS)及先进控制技术(APC)、过程优化  提高装置过程控制的集成度,实施区域化集成、乃至全厂集中控制  做好企业数据源的建设工作,包括装置现场生产数据、实验室分析数据、油品罐区生产数据的综合集成

 借助于先进的数据调理和整合手段,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和真实性  要加强系统在线和离线的装置全流程模拟、生产计划优化、生产调度作业排程优化和罐区油品移动的综合应用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17/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 应由单一的控制系统或计算机管理系统向控制、管理和经营一体化方向发展

 信息化队伍的建设是确保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因素

 外部力量(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咨询、服务公司)也是信息化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重要的技术力量

 内部的组织结构应尽量扁平化,以提高管理效率

 信息化建设要深化认识,从管理层到操作层的人员都要达成共识,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成功

3.2 国外同行业先进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炼化企业为了应对日益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都非常重视和充分利用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以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加强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把基于信息技术的先进管理思想、管理体系与加工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对国外同行业一些先进企业在综合自动化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炼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在向着信息高度集成、管控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总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模式及相关技术:  管理控制一体化的业务模式

以泰国加德士公司(SPRC-Caltex)为例,其信息系统实施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基本上从涵盖了生产到管理的各个方面,并实现了各系统之间的有机集成,使管理与控制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益。

 生产计划与调度;  人力资源管理;  财务管理;  设备维护管理;  绩效管理;

 化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 先进控制(APC);

 OMB(油品输转调和)APC;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18/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 流程模拟与优化;  油品输转和调度优化;  储罐标定系统;  成本分析;

 紧急停车系统Emergency shut down。

 过程控制与生产管理一体化——生产执行系统(MES)

早期的生产执行系统MES仅应用工厂某一领域,注重的是在某一个业务方面的应用,如生产调度系统、储运管理系统、数据校正与物料平衡等。MES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集成化的生产执行系统(I-MES),所谓集成化的MES就是在一个软件内有机地集成了多个MES功能。全面覆盖生产计划优化、滚动调度、实时数据库、数据校正、收率计算、成本控制、生产统计、KPI指标实时监控、绩效分析、流程模拟、在线优化、先进控制、设备维护、罐区油品计量输转、库存管理自动化、在线调和优化控制、质量控制。并且下联DCS、PLC、ESD(紧急停车系统)和ASM(异常事件管理系统),上联ERP、SCM、HSE、E-Business、E-Cooperation和DSS(决策支持系统)。过去的10年,MES理念、技术和软件产品已经显著成熟,今后10年或20年,将是石油化工业看好并且迅速普及的技术领域。

由于MES是应用于工厂的信息系统,不同的工厂存在很大的差异,许多工厂采用了不同厂商提供的MES软件产品,这给工厂信息的集成带来很多的问题,如果要想再与其他应用系统集成就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由多家计算机厂商和软件商发起并成立了NIIP/SMART(National Industrial Information Protocols/Solution for MES-Adaptable Replicable Technology)组织,使MES厂商在一个共同协议下开发自己的产品,该组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和分布式技术,搭建MES的框架协议,就像一个软的HUB,只要遵守此协议,不同的软件产品就可以方便地集成在一起,不用开发接口。 生产过程控制一体化——自动化与仪表技术

在高新技术推动下,自动化仪表与装置正跨入真正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其技术发展主流是测量信息数字化,检测仪表智能化和控制管理一体化。 仪表的智能化和柔性化

智能化是采用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达到具有某种拟人的智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19/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能特性和功能。柔性化是在仪表电脑化的基础上,采取硬件、软件集成、软测量等人工智能方法和技术,实现名符其实的智能仪表。新型传感器和智能变送器—固态传感技术是利用固体物理特性引起的敏感机理,开发成物理、化学、生物等敏感元件或传感器。使传感器技术向微型化、高精度、低功耗、智能化、集成化发展。 现场总线技术

使原来的模拟与数字混合的、分散控制系统(DCS)更新换代为全数字式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并真正做到危险分散、控制分散、集中监控和全数字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它以现场智能传感器、数字执行器、控制计算机、数字通信、计算机网络和工控软件为主要内容的系统集成技术。在现场总线领域,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交换机、现场设备内置WEB服务器,是现场总线技术与互联网新型工业自动化手段,将业务信息处理与工业过程的自动化连接起来,代表了工厂综合自动化的关键。通过执行系统层,进行生产总体优化,将业务层信息(由少变多)下载分发至控制层;同时,通过执行层,将控制层信息(由多变少),重点是生产状态和产品质量息提取,汇总至业务层。 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继续改进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更大、更便宜的平面板;用于运动状态的交互式接口;以及更小的分布式、基于万维网的显示器。

 工艺过程一体化——流程模拟技术

流程模拟软件以石油化工行业为代表,成为在这个行业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核心和CIMS的基础,石油化工模拟技术是一门高新技术。早期这项技术成本昂贵,加上软件本身不完善,常常需要做大量的二次开发,难以被一般用户接受。因此,一段时期只限于工程设计。后来,随着软件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形式的严峻,模拟技术使由设计部门走向生产部门。

从DCS采集的装置操作数据和从化验分析部门来的分析数据,经过数据拟合分析,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这些数据被送到经营信息系统、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和仪表维护系统,同时送入过程模拟软件中运行,再现当前装置的运行工况。利用模拟软件还可对基础模拟更新,进行工况研究和优化。通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20/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过计算得到的时间序列分析和装置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预测,则用于技术分析、设备维护、操作员培训以及装置设计条件的重要估价。操作员还可以通过开环或闭环改变DCS的给定值,实现优化操作。值得注意的是,过程模拟系统进行的模拟与优化,与APC所实现的优化是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差别是前者为全局性、整体性,而后者还限于局部性。模拟的目的多用于优化,局部优化并不等于整体优化。

 管理与决策一体化——协作商务技术

目前,国外排名前50名的石化公司都普及应用了ERP基本模块。近90%的石油天然气企业也都实施了具有行业特色的ERP基本模块。

以财务为核心,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包括财务会计(FI)、管理会计(CO)、销售与分销(SD)、物料管理(MM)、流程行业生产计划(PP)、工厂与设备维护(PM)、人力资源(HR),甚至包括资产会计、项目管理、库存管理、电子市场(e-Procurement & e Marketplace)等模块。覆盖了石油勘探、开发、原油储运、炼油、化工、石化产品配送和销售,以及油库、加油站的整个供应链的企业资源计划。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其目的主要是提高企业内部业务管理水平和集成水平,既增收,又节支。ERP与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集成把生产制造和供销活动直接集成或联系到一起,ERP与CRM(Consu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集成把成本和赢利活动直接集成或联系到一起。SCM和CRM将与ERP同等重要,ERP、SCM、CRM等都将集成到协作商务系统中,实现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自动化的转移,缩短对市场需求的响应时间,全面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地优化各种资源和占领市场。

知识链管理又是ERP的另一发展方向,ERP将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环境下,将企业或社会的知识资源纳入其管理之中,即把知识的创造、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继承、共享、评判、使用等组织成一条与生产经营关联、与管理矩阵交织在一起的知识链(Knowledge Chain),并进行有效而优化的管理。

 市场、环境与生产经营一体化——工厂智能化

目前国外先进的炼厂在朝着清洁、智能化和高价值的炼油厂方向努力。清洁(Clean)意味着环境友好;智能(Smart)意味着高度集成化。它拥有丰富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21/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的数据和知识,根据定量的化学反应工程模型控制操作。这些模型包括整个企业(Enterprise),而不仅限于炼化厂的每个活动,并实时优化其效益。微型化的传感器和先进模型在分子级进行跟踪和控制,从原油的进厂到产品出厂,以确保每桶原油实现最大的潜在价值(highest potential value)。微型智能传感器在线实时完成化验分析。材料和设备也都是智能的,内嵌传感器,可连续测量温度、振动、应力、应变等参数,发现潜在的损坏部位,预测是否维修,并在出现事故前维修完毕。

开发专家系统、人工智能决策咨询工具,各个层次都广泛使用辅助决策。开发供应链管理的新方法,建立自助式的新型供应关系,及时供货,进行货物自动跟踪,实现小库存和零库存。建立全球性网络,支持全球性供应链活动。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标准化,提高供应效率,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灵敏生产水平。

 对×××厂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 应尽快采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改造传统炼油产业,给其注入新的生机,从而使生产过程各环节一体化、生产过程与经营一体化、企业与社会环境一体化。

 炼化企业已经基本上依赖信息技术,而且越来越强烈,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发布和应用,主要挑战为:及时获取、存储数据和信息,并转化为生产管理和操作的知识;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用户能用熟悉的语言和格式及时得到有用的知识,并及时做出决策。 通过信息资源与技术资源的整合与集成,打破传统经营面临的组织、领域及时间壁垒的挑战,快速响应市场能力的挑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22/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集团×××厂发展战略、信息化需求和信息技术战略 4.1 ××集团×××厂的发展战略

在××集团发展战略的框架下,充分发挥××集团的资源优势,按资源多样化、供产销一体化、市场多元化和业务国际化的发展方式,跨越式发展××集团的炼化产业。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炼油、石化生产厂;大力开拓成品油和石化产品销售业务,快速发展原油、成品油和石化产品进出口贸易,为真正建立起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与合理的企业产业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把××集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能源公司奠定基础。

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主要思路包括:

 “上下游一体化、炼油化工一体化、产销一体化、国内国际一体化、经营管理差异化”的炼化产业发展思路;

 合理利用中国海上含酸重质原油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集团所有资源;

 统一优化配置和销售××集团国内外成品油资源;  构建差异化油气利用和开发产品体系;

 以规模、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提升中国炼油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完善海洋石油产业链条,实现上下游平衡收益的最佳化,提高总体的抗风险能力;

 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和信息技术,人员机构精简高效,实现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管理,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 为实现具有竞争力的国际一流综合型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4.2 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

信息化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战略服务于其他发展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23/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战略,并带动其他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根据上述的发展战略,确定×××厂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是,为全方位增强企业核心能力和实现企业基本战略思想服务,使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将企业过程控制系统、生产执行系统和管理决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综合运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生产加工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从生产过程的全局出发,通过对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信息的集成,集控制、监测、优化、调度、管理、经营、决策于一体,形成一个能适应各种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总体最优的、高质量、高效益、高柔性的现代化综合信息系统,从而满足企业持续发展和持续保持竞争力的需要。

 配合企业产品研发战略的实施,搞好产品质量和研发信息化建设

通过实现产品研发与质量保证过程的信息化,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和质量,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产品研发成本,增强产品创新能力。在产品研发中,努力应用信息技术改进产品,促进产品自身的信息化,增强产品使用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有效促进企业产品研发战略的实施。 配合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搞好生产过程信息化建设

通过实现生产过程信息化,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效率;改进生产监控手段,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配合企业管理创新战略实施,搞好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通过搞好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开发应用,引进现代管理思想、先进管理手段和世界优秀企业管理经验,有效促进企业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 配合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搞好企业市场信息化建设

通过搞好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提升企业与产品品牌形象、增进客户关系、改善客户服务,有效促进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实施,更好地开拓国内外市场。 配合企业战略的全面实施,搞好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信息系统集成

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信息系统集成水平,才有能力全面支撑各业务领域信息化,才有条件为增强核心能力和实现基本战略思想提供全方位服务。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24/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4.3 信息化核心需求分析

我国炼化工业发展的历史比较短,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炼油化工企业网络格局已经形成,炼油化工产品产量逐年提高,但国内炼油企业加工损失率较高,国外一般在1%以下,我国在1.3%左右;炼油厂综合能耗(标准油)较高,欧美国家平均为66.18kg/t,我国为82.12kg/t;装置运行周期较短,大检修、维护费用高,国外公司普遍达到3-6年一修,最高7年,我国一般1.5-2年一修,因此与国外企业相比,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又加上长期以来,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始终受国家较多保护,加入WTO后会面临较大挑战,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下降。国内两大石油巨头——中石化与中石油,在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都形成了稳定的体系,并拥有畅通的进、销渠道和固定的客户群,因此扩大再生产的投资风险将大大增加。×××厂作为一个新建的炼油企业要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与国内外大公司相抗衡,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实力,这种实力的最主要体现是企业要有自身的比较性优势,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要立足于内部挖潜降耗、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增强与国内外产品竞争的能力。

因此,×××厂只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要求,及时组织和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实现生产、经营过程的整体优化,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了加快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响应能力,必须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优化生产与管理,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提高产品质量,这也是提高×××厂未来国内国际竞争力的极其重要的环节。根据炼油企业的生产特点、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厂的发展目标以及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整个炼厂的信息化核心需求根据管理层面的不同,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4.3.1 管理决策层

×××厂在未来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将会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市场变化越来越快,×××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借助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实现国际化、规范化的经营。这就需要相应信息系统的有效支撑,加强以下各方面的管理,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力: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25/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 着眼于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强化对市动态的及时把握,为企业的高效经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推动从以计划为龙头、调度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向以市场为导向、财务为核心的经营模式转化,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对核心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和优化;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宏观规划和动态计划的密切结合;以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动态集成为手段,实现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最佳利用。

 支持财务会计、生产计划、销售分销、物料管理、人力资源等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处理;以财务为核心,通过业务实时集成,在“三流合一”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产、供、销等业务的紧密结合。

 支持企业精细化管理体系,借鉴全球相关行业的最佳业务实践,改善和提升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模式;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经营和业务处理的规范化和自动化。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ERP系统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整体地提供与各项业务相关的、具有准确及惟一特性的数据和信息。首先,这些信息能够完全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各项业务活动情况,有助于企业各级领导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为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保障,为企业实现精细管理提供基础,也同时为集中式的绩效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其次,系统可以提供详细、完整的成本分析信息,帮助企业准确了解成本结构,针对症结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降低成本。第三,系统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使企业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从而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实施ERP系统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可以帮助炼厂在未来的生产经营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 首先,企业在建立生产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通过借鉴行业最佳业务实践,进行企业过程重组,改善组织结构,更加关注实时控制整个体系,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应变能力。也为企业实现扁平化、整体化、分布式的现代管理模式提供技术基础,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支持是不容忽视的。

 其次,在经营管理方面,通过市场预测和分析,制定科学的采购与销售策略,降低经营成本;还可以通过对客户的订单追踪等关注客户的售前、售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26/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中和售后服务,对客户快速准确地响应,提高客户满意度并降低服务成本。 第三,在企业管理方面,促进建立成本中心,将企业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可控成本及时、正确归集到相应的成本中心,并采用期前预算、期中监控、期后分析考核的方式,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监控手段,从而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 第四,各级管理人员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及时发现问题,快速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浪费。最后,还将与生产过程数据和生产管理数据紧密集成,增强生产过程的实时可见性、可控性,使生产过程数据、能耗物耗数据、质量数据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及时、准确、安全、有效的共享。

4.3.2 生产执行层

炼化企业在生产执行层面上的任务是在完成企业正常生产计划的前提下,保证装置长周期、满负荷、优质运行。由于炼化企业的生产特性决定了能量流可以交错使用,物料流可以循环加工,使得生产装置呈紧耦合性。这就对生产执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能保证生产装置的能量、物流供应对突发事件作出应对;另一方面要求各种资源分配适量合理,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的资源,降低能耗,提高产品收率。因此,炼化企业的生产管理要尽量全面地收集现场数据、真实地反映生产过程,还要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帮助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判断生产状况,快速、正确地制定调度决策。这就需要在生产调度、工艺管理、设备管理、物料平衡、数据整合(校正)、油品移动、罐区管理、质量化验等各方面提供相应的信息系统支持。

生产调度需要将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工艺流程按充分小的时间周期进行分解,分解过程应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结合生产现状去完成分解后的生产计划。生产调度执行的频度比生产计划要高许多,同时生产调度内容也较生产计划更详细。生产调度面临诸多的挑战,诸如产品堵库、供应推迟、预测错误、设备故障、能源泄漏、产品不合格等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导致生产调度需要不断更新,因此需要生产调度管理系统,针对供需变动、工艺切换、资源波动、设备故障变化等装置状况,实时地作出生产方案、工艺路线、资源分配、进行生产作业计划的优化调度,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27/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以最少的能耗、最高的安全性或最大的产品效益,确定各个生产装置的负荷。

质量化验需要对化验数据按照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加工方案和加工时间,采用不同的采样周期,按照生产的需要,进行记录、存储,并进行统计、对比等处理工作,为企业领导、管理人员、上级质检部门和最终用户提供产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信息查询和统计,不只管理企业的原料、馏出口、半成品和成品采样、它们的质量指标信息,还要对产品进行全流程的质量跟踪,为全面的质量管理提供支持,为搞好生产的精细操作、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支持。

过程数据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数据,过程生产数据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来自生产实时数据(DCS或仪表数据),一部分取自化验室分析数据。从生产现场采集或收集过来的数据,反映的是生产单位瞬时数据,但由于仪表数据的漂移、中间罐的增减都会导致数据的不准确,使测量数据失去真实性,因而难以反映生产的真实情况,因此需要数据整合(校正)系统,对仪表原始数据进行修正,还可以计算出某些无法计量仪表的工艺位号应有的测量值,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为跟踪分析装置和企业运营的真实状况提供有利的手段。

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需要站在全厂的角度,从原油进厂到产品出厂的物料流动和损耗情况出发,对各生产装置、罐区等进行平衡,对装置生产进行评价,这对指导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操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料平衡的基础是现场物料,包括能量数据,所有的平衡都是基于这些数据上的平衡,平衡按次序分为:罐区内油品平衡→罐区与装置之间的平衡→装置内部的平衡。罐区内油品平衡是全厂物料的基础,罐区内不论是成品还是半成品一律都要平衡。需要根据油罐的动态,库存和交库按油品种类进行平衡。罐区与装置之间的平衡要在罐区内油品平衡之后才能进行,要以罐区内油品平衡的平衡数据为准。装置内部的平衡工作是在上述两个平衡完成之后进行,它的约束条件是每月制定的收率、损失、拨出率等方面的情况。因此需要物料平衡系统帮助管理人员找出物料损失的原因,进行全厂的物料平衡计算。全厂的日/周/月/季/年的平衡数据,对生产计划优化和调度优化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一方面,这些数据是相对可信的,通过历史的积累,为优化算法提供原始数据;另一方面,根据优化算法的需要,可以适当地调整平衡数据的结构,以满足算法的要求。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28/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油品移动需要跟踪整个炼油厂的各类产品库存状况,记录油品进出炼厂及厂内各库之间的移动状况,需要收集原油罐区、原料罐区、产成品半成品罐区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倒进、倒出、收装置、付装置、出厂、进厂等油罐动态和来去向、油罐液位、油品名称和是否合格等信息。这些信息为管理人员提供综合信息和生产装置运行状况的查询,为生产计划和调度计划优化提供基础数据。

对于炼化这样一个大型企业来说,设备是其运行的资本和基础,设备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炼化企业的种类繁多,如果没有相应的信息系统作支持,可以说难以管理的。它包括动设备、静设备、特种设备、工艺管道、建筑物等,其中的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计量器具、仪表、电器设备、热工设备、水设备、起重设备等,日常的设备管理工作包括防腐管理、保温和油漆管理、润滑管理、密封管理、技术参数管理、设备工艺状况管理、检维修管理、设备配件管理等。由于流程行业的连续、稳定运行是企业安全、优质、低成本、高效益的关键,因此这些设备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生产,所以设备的维修管理也就成了设备管理的重点,设备的运行状态监视、在线故障诊断、制定合理的维修周期、定期维修与按需维修相结合以减少全面停工停产时间成为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艺技术管理是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工艺技术参数是生产状态控制的重要指导指标。企业中每上一个新产品、每进行一次技术革新,都需要制定或修订相应的工艺参数。日常的工艺指标执行情况考核有助于企业保证安全和产品质量。因此需要工艺技术管理系统,来管理工艺技术参数的制定、修订和执行,包括工艺指标方案管理、工艺指标执行情况管理、工艺标定方案管理等。

成本考核是企业生产效益的关键,需要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成本考核,生产成本考核的内容包括工艺指标考核、质量指标考核、物耗指标考核、能耗指标考核等。

总之,×××厂需要建立以经济指标为目标,以生产过程优化运行、优化控制与优化管理为核心技术的功能模型。实现成本的预测、控制和反馈校正,以形成生产成本控制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实施生产全过程的优化调度、统一指挥,以形成生产指挥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质量跟踪、安全监控,以形成质量管理体系和设备健康保障体系,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

4.3.3 过程控制层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29/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石油炼制属于典型的流程型生产模式,其生产过程具有如下的特点:  生产过程连续,加工能力强,物料和能量的供给要求连续、及时、可靠。 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涉及多种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生产控制技术要求高、信息量大,故障诊断和处理比较复杂。

 生产环境苛刻,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加工过程常伴有燃烧过程和三废排放,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社会环境造成污染。 产品结构复杂,除了主产品外,还会产生大量副产品和中间产品,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关联性较大,一套生产装置单股进料可以有多个出料。 产品种类繁多,同一类产品根据规格可以细分为不同的产品,不同规格的产品相互混合可以产生更多规格的产品。

 对产品的存储要求较高,大部分产品不允许混装,存储的时候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

 对公用工程的供应要求较高,需要大量不同形式的水、电、汽、风等能源的供应。

 基础自动化水平较高,对自动化的依赖性比较强,绝大部分的物料变量依靠仪表进行测量或通过分析仪表间接获得,少量人工计量。

 生产以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优质、均衡、高产、低耗和减少污染为主要目标,通过计划调度、优化操作、先进控制等手段使过程实现优化生产,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针对炼化企业以上的生产过程连续化的特点,对生产过程实时性要求高,又加上过程的非线性、纯滞后、多变量、多扰动等影响,因此×××厂要加强底层设备的自动控制水平,实施稳定可靠的过程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装置的先进控制、过程优化、全厂集中控制、生产流程模拟、故障诊断等,实现生产的“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优质”运行。

过程控制系统可以针对生产过程的需求和特点,运用控制理论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并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加以实现,以满足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等经济技术指标。由于流程行业生产规模大、工艺流程复杂,若由人力直接参与操作与控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容易出事故,因此需要采用过程控制系统,特别是集散型控制系统(DCS)来控制底层的生产过程。

先进控制包括用于过程优化控制的多变量先进控制、智能控制方法和算法,它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30/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是一种基于模型、基于知识的控制策略,用来处理那些采用常规控制不好,甚至无法控制的复杂的多变量过程控制的问题,如大时滞、多变量耦合、被控变量与控制变量存在着各种约束等。

基于工艺目标与技术经济指标的过程优化,建立过程参数与工艺目标或技术经济指标之间关系,提供以保证工艺目标或技术经济指标为前提的过程参数优化支持,并通过接口向先进控制层提供最优操作条件。经常遇到的优化问题为稳态操作工况优化,包括:生产负荷、蒸馏的回流比、中间馏分组成、化学反应器反应温度、压力等。

全厂集中控制可以实现系统化全流程操作,提高过程控制水平,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流程模拟通过基于模型的“虚拟工厂”,可以模拟装置开、停工和故障异常处理,验证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能量平衡,培训操作人员,改进生产方案和设计方案。

故障诊断与安全管理提供基于数据、模型和知识的生产过程故障诊断和预报、过程故障状态下运行模式的调整组态以及基于远程网络支持的安全事故处理等支持,用于生产过程及生产设备的故障检测、诊断和处理,实现故障预测、装置安全运行约束条件判定和具有容错性的过程安全保护。

4.3.4 综合集成平台

上面分析了×××厂在管理决策、生产执行以及过程控制方面对信息化的核心需求,以及需用到的信息技术和应用系统,这些系统分布在不同的层面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这些系统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特别是各种数据信息需要在各系统间传递与共享,因此需要一个综合的平台,将这些数据信息加以集成,从而发挥信息系统在炼厂中的整体效益。

综合集成平台通过对生产过程数据的集成、加工处理,提炼出真正对生产管理、经营决策有用的数据,从而在经营决策管理和实时过程控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达到两间之间的信息交换和紧密集成。信息集成是实现过程系统管理与技术综合集成的基础与关键,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与应用系统具有分布、异构与自治等特征。因此,信息集成主要解决不同类型对象之间的映射与转换,支持应用系统相互联系的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31/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问题。目前主要有CORBA、COM/DCOM以及Java/RMI为代表的技术与标准,运用这些标准与技术实现分布异构环境下的信息集成与应用互联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过程综合集成平台支持企业实现从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存储、传递、利用、反馈或再生等全生命周期的集成。过程系统综合集成平台应该提供合适的信息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信息分类编码体系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和适用性,消除信息的多义性和歧义性,满足各部门的应用需求和系统集成要求。

在过程系统信息分类编码的基础上,过程系统综合集成需要设计与建立企业在经营管理、生产执行和过程控制三个层次上的各类数据库。如下图所示:

在经营管理层,需要建立包括市场需求、客户、供应商以及经营规划及财务等信息的经营管理数据库。而且,需要进一步建立指导生产的方法库与知识库。方法库包括管理、调度与优化控制所使用的各种数学模型及系统动力学模型求解方法等,方法库还应包括状态方程、辅助方程及其他方程,确定和估计参数、各种初值。知识库系统主要包括实现问题求解所用到的决策知识、生产流程知识等。

在生产执行层,则需要建立企业的原油物性数据库、物料数据库、产品数据库(包括原材料、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协产品等数据特征)。建立包括装置指导值、作业计划、岗位、加工方案与采样等信息的生产指导数据库;建立物料平衡数据库、资源(水、电、汽、设备、人力等)平衡数据库,作为调度人员进行总体调度的依据;建立装置工艺数据库、催化剂、添加剂评价数据库、产品标准数据库等各种专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32/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业数据库,用来直接指导生产。

生产装置中进行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需要建立装置模型库。装置模型动态描述装置的输入/输出物流、物理化学反应和控制参数等,装置模型不仅描述一个装置动态特性,而且还描述多个装置之间的约束关系。过程控制层直接控制各种装置的优化运行,因此,需要建立实时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包括实时采集的现场数据、图形化的系统组态、实时变量定义、控制系统的接口以及预警设置等方面信息。

为了实现企业信息集成结构模型,针对企业操作系统、信息资资源、应用系统异构与分布性特征,采用面向分布对象的设计思想、基于WEB浏览器技术和CORBA/Java规范和分布对象代理技术以及数据仓库技术,建立综合集成结构模型。

综合集成平台可以帮助×××厂在未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做到:

 根据与综合集成平台相连的其他模块所提供的信息与知识,构造这些模块所代表的企业生产控制与管理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模型,主要包括物料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模型。物料流的增值过程涉及原料性质、生产装置状况、工艺操作条件等相互关联的环节,由于连续化生产,物料流的增值过程质量、成本的监测、控制和优化都必须在线进行,因此对生产过程模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产过程模型化的基础上,通过实时跟踪控制生产计划、原料供应、操作人员、过程信息和设备信息,使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生产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收集并存储生产过程信息,将这些数据以可追溯的形式提供给生产管理人员。

 从全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收集生产信息,并按照全局信息模型组织这些数据,最终提供给企业管理人员和其他软件使用。

 收集、计算和分析能够真正代表生产成本的数据,并提供给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使用。

 收集、存储并分析合格产品和不格产品的生产数据,为持续的生产过程优化提供依据。

 集成所有与生产过程有关的操作规程、技术文档和设备文档等,并以友好的界面提供给企业管理的操作人员。

 标准开放的数据存储和服务,使得综合信息系统各层次的软件可以按自己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33/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的需要访问、组织和使用系统中的所有数据。

总之,综合集成平台提供基于信息和基于知识的支持,将其他模块送来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相应的方法、算法或软件,为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提供支持,进而为全厂的优化管理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

4.4 ×××厂信息系统体系架构

4.4.1 ×××厂信息系统体系架构

根据×××厂的战略发展目标,结合×××厂管理和信息化核心需求及世界同行业信息化管理和应用的先进水平,并综合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和功能适用性,我们提出了×××厂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为:“ERP — MES — PCS”三层结构。通过ERP(企业资源计划)、MES(生产执行系统)与PCS(过程控制系统)的有机集成,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的、先进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如下图所示:

由于×××厂未来的定位是一个成本中心,其销售策略和生产经营决策由炼化销售公司来制定,因此要明确体系结构中各层面在实际工作中的职能界面划分及信息系统应用的侧重点,其中销售与分销、采购物料管理中的原油采购、决策支持以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34/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用的侧重点在炼化销售公司。

三层结构的优势所在:

 更适合于扁平化的现代企业结构

过去,炼化企业一般采用传统的五层CIM结构,自下而上依次是监控层、优化层、调度层、管理层、决策层。虽然这种体系框架在炼化综合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研究与开发的深入,在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实践中遇到了较大问题。在炼化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除了底层的过程控制和顶层的管理决策外,中间层次是很难将生产行为与管理行为截然分开的。因此,在牵涉到大量既有生产性质又有管理性质的信息时,根据五层结构就很难明确应该归于哪一层次,造成了炼化企业综合信息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标准的难以统一和概念的混乱。相比于传统的五层结构,PCS-MES-ERP(EIS)构成的三层结构更符合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结构的“扁平化”思想,促使管理以职能为中心向以过程为中心的转变,更易于集成和实现,进而解决信息系统在经营层和生产层之间脱节的现状。 开发成本低

MES广泛采用分布式技术和重构技术,容易建立和被操作人员迅速掌握。同时,目前许多软件供应商支持MES软件,而且提供了相应的接口或接口标准,MES厂商在开发MES软件时也比较注重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问题,所以在MES与管理系统ERP的集成时,开发费用较低。 适用范围广

这一结构将炼化企业综合信息系统分为考虑生产过程问题的过程控制系统PCS,考虑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考虑生产与管理结合问题的中间层制造执行系统MES,使炼化企业综合信息系统中原本难以处理的具有生产与管理双重性质的信息问题得到解决。

4.4.2信息系统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

 企业资源计划(ERP)

炼化企业中ERP系统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物料管理、生产计划、工厂设备维护、质量管理、销售和分销以及健康安全环保管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35/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理等模块,还可以由此出发建立数据分析、数据仓库等决策支持系统。其作用主要是根据企业的人、财、物各种资源的状况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信息,对生产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使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地进行。并由决策支持系统根据企业内外部信息对企业产品决策、中长远目标、发展规划和企业经营进行决策。 生产执行系统(MES)

MES主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动态优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流程行业生产过程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包括生产计划与调度、操作管理、数据调理与物料平衡、生产管理、绩效监控与绩效管理、储运管理、实验室信息管理等功能。其主要作用是根据ERP系统下达的计划,通过生产调度、生产统计、成本控制、物料平衡和能源管理过程组织生产,并将信息加以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及时呈报ERP系统。达到实现ERP与PCS间数据的连接与共享,实现生产全过程的一体化,统一计划与物流调度,对现场的生产、质量的控制与管理的目的。 过程控制系统(PCS)

PCS系统包括整个炼油工艺过程控制和单体设备基础自动化两个部分,主要解决设备的自动控制以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平稳、生产出合格产品,完成对生产过程的监测和常规控制,并根据根据MES下达的生产指令进行各流程的过程控制,设定各种设备的具体动作参数,进行各种模型计算和控制计算,以达到过程优化操作、先进控制、故障诊断、过程仿真等目的,同时收集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数据上传MES和ERP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CRM)CRM则定位于产品的整个营销过程的管理,包括市场活动、营销过程与售后服务三大环节的管理。完成的工作主要是如下一些方面:客户(分销商或最终消费者)档案、客户历史信息的管理;通过接触中心对与客户进行沟通的各种渠道(电话、Email、传真、网上的服务请求、打印机)进行管理;服务请求的记录、服务任务的分派、服务备件的管理、服务方面的财务管理;销售员、销售队伍、销售机会的管理;市场活动的组织、市场活动的效果的管理。 供应链管理(SCM)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36/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供应链管理致力于打破企业间、企业内的信息壁垒,从而加快从物料到产品、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整个供应过程,加快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的全流程优化,而不是局部优化,特别是企业间的全流程优化。供应链管理优化的方向:从客户的眼光来创建和优化供应链体系,包括:

 全面实现库存的最佳状态  缩短供应链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 低成本运作  信息全供应链共享

它一般包括DP(需求计划)、APO(先进优化计划)、SCP(供应链计划)、TM(运输管理)、供应商协同、客户协同等优化工具。 企业信息门户(EIP)

是一个将企业的所有应用和数据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之上,并以统一的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使企业可以快速地建立企业对内部员工和企业对企业的信息平台。它是一个基于Web的应用系统,使企业能够释放存储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使企业员工、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能够从单一的渠道访问其所需要的个性化信息。例如:可以通过把供应链上牵涉到的第三方物流、制造商、客户分销渠道等环节都通过网络集成起来,建成企业的门户,客户可通过这个门户在网上下订单,而企业也可以在网上进行产品报价,了解客户的需求,并通过网络监管物流供应厂商以及其他厂商的执行过程。

4.4.3各层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

管理决策层利用ERP进行企业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等方面的优化,给出企业的产品策略和生产计划,其中包括产品种类、产品质量与产量等,并将生产计划、安全环保质量要求等信息传递给生产执行系统MES。MES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装置设备、原油、原材料等情况,由生产调度模块编制生产调度指令,对各生产装置(或单元)进行优化计算,给出优化配方或生产方案,并据此制定操作指令、控制参数、加工方法等,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过程控制系统执行实际的生产过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37/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程。控制层PCS按照优化的配方或生产方案对底层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操作与控制。同时,过程控制系统采集生产过程数据,再把生产状态、测量数据、质量数据、设备状态等信息传递给生产调度模块,作为生产调度模块进行生产绩效分析、资源状况分析、质量分析的基础数据,也为调整生产经营计划提供依据。这样,实际上是完成了计划指令下达和生产执行情况反馈的闭环过程。

从数据流方面看,各层次上的应用系统存在业务数据的传递关系,主要表现为:  过程控制层次主要将过程控制中产生的过程数据传递给生产执行层的生产实时数据库,并通过数据整合和平衡手段,进行相应的生产数据平衡。 生产执行层将相关生产计划优化数据,平衡后的生产数据(投入和产出),传递给管理决策层。

 在管理决策层的ERP系统中,整合了企业全部的核心业务数据(从原油原辅料采购、库存、生产、质量管理到销售分销)、辅助业务数据(设备检维修、人力资源以及健康安全与环保)以及与此相关的财务数据。并汇总企业经营所需的各种业务数据,形成决策支持相关的数据信息。各层信息系统之间业务控制和数据流向如下图所示: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38/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4.5 信息系统功能规划

4.5.1 决策支持系统(EIS)功能规划  总体功能定位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行为控制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经济数学方法和神经网络技术为手段,主要面对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中高级决策者的决策活动的一种人机交互。系统以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技术为基础,以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OLAP)和数据挖掘(DataMining)工具为手段,将企业应用系统中客户、生产、销售、市场、财务、竞争对手、人力资源等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转换、抽取整合,并通过数据挖掘工具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它能为炼厂的决策者迅速而准确地提供决策需要的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帮助决策者明确目标,建立和修改模型,提供备选方案,评价和优选各种方案,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决策支持系统功能规划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功能应包括:  数据管理

用于收集、整理和提供系统中与决策问题有关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各种数据。决策支持系统对数据的使用是非结构化的。它的一次查询操作可能要涉及上百张表的上千行数据,复杂的表连接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而且用户仅仅在分析的时候才查找有关数据,查找条件是随机的。因此,本决策支持系统是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数据仓库是集成的、面向主题的数据库的集合,它是用来支持决策支持功能的,并直接为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提供数据能力。其中每个数据单元都不随时间改变。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常从系统内部和外部数据源中抽取。主要功能应包括:  收集、整理和提供与决策问题有关的内部数据。内部数据主要来自于炼厂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如生产数据、库存数据、财务数据和  设备运行维护数据等;

 收集、整理和提供与决策问题有关的外部数据。外部数据包括行业数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39/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据、国家经济数据、市场需求、产品价格和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等;  收集、整理和提供与决策问题有关的各项活动的反馈信息。如计划完成情况、产品销售情况和用户反馈信息等;

 联机分析处理。联机分析处理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数据分析而产生的一种技术,它满足决策支持系统从多种角度对数据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分析,使决策者能够对数据进行深入观察。OLAP服务器使用为用户预定义的多维数据视图对数据仓库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形成分析报表,为具有明确分析范围和分析要求的用户提供高性能的决策支持。如分析报告设备状况、工程技术服务能力、物资运输能力以及生产协调能力等;

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有价值的及未知的关系、模式和趋势,并以易被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在决策支持系统中通过进行数据挖掘用以发现数据之间的复杂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决策的影响。在数据仓库基础上挖掘的知识通常以图表、可视化、类自然语言等形式表示出来,但所挖掘的知识并不都是有意义的,必须进行评价、筛选和验证,把有意义的知识放到知识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积累更多的知识。知识库根据挖掘的知识类型包括总结性知识、关联性知识、分类模型知识、聚类模型知识,这些知识通过相应挖掘算法得到。

 模型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库(MB)及其模型管理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也是决策支持系统区别于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主要功能应包括:

 存储和管理各种与决策有关的模型,以满足不同的决策内容需要的不同的决策模型的支持;

 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的建立通常是随系统解决问题的要求而定的,不同的企业不同层次的决策需求是不一样,如战略分析模型、投资模型、筹资决策模型、成本分析模型、利润分析模型、库存控制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40/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 知识管理

许多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问题非常复杂,除了通常的决策支持能力外,系统还需要提供特别的专业知识支持,使用户能将自己已掌握的有关决策的知识有效地管理及应用。

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是以相关领域专家的经验为基础,形成一系列与决策有关的知识信息,最终表示成知识工程,通过知识获取设备形成一定内容的知识库。并结合一些事实规则及运用人工智能等有关原理,通过建立推理机制来实现知识的表达与运用。本模块具体提供知识库及其管理的功能。 方法管理

本模块包含有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提供存储和管理各种数值方法和非数值方法。包括方法的描述、存储、删除等问题。主要功能应包括:  预测方法(时序分析法、结构性分析法、回归预测法等);  统计分析法(回归分析、主成本分析法等);

 优化方法(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动态规划法、网络计划法)。

4.5.2 客户关系管理(CRM)及供应链管理(SCM)功能规划  客户关系管理

 概述

CRM定位于产品的整个营销过程的管理,包括市场活动、营销过程与售后服务三大环节的管理。完成的工作主要是如下一些方面:客户(分销商或最终消费者)档案、客户历史信息的管理;通过接触中心对与客户进行沟通的各种渠道(电话、Email、传真、网上的服务请求、打印机)进行管理;服务请求的记录、服务任务的分派、服务备件的管理、服务方面的财务管理;销售员、销售队伍、销售机会的管理;市场活动的组织、市场活动的效果的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功能规划

 客户接触

 营销分析--包含市场调查、营销计划、领导分析以及活动计划和最优化。并提供市场洞察力和客户特征,使营销过程更具计划性,达到最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41/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优化;

 活动管理--保证完整营销活动的传送,包括计划、内容发展、客户界定、市场分工和联络;

 电话营销--通过各种渠道推动潜在客户产生。包含名单目录管理,支持一个企业多联系人;

 电子营销--保证互联网上个性化的实时大量的营销活动的实施和执行。始于确切、有吸引力的目标组,通过为顾客定制的内容和产品进行进一步的交互;

 潜在客户管理--通过潜在客户资格以及从销售机会到机会管理的跟踪和传递准许对潜在客户的发展。

 业务交易

 销售分析--包含销售和利润计划、预期和销售指标分析、销售周期分析、销售组织分析,实现销售过程的最优化;

 客户和联系人管理--能够监督、跟踪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的所有相关信息;

 机会管理--提供销售跟踪,销售预测,识别主要的决定人,估计潜在购买和潜在结束日期;

 电话销售--利用交互中心来管理接入和输出的电话、支持电话销售活动。掌握大量的电话纪录,集成从企业系统到产品信息到在线目录的销售信息;

 现场销售--将主要的客户和前景信息传递到现场销售人员,促进销售活动的计划和维护,提供活动报告,形成报价,获得订单;  电子销售--为因特网上产品销售和服务提供全面的功能。支持销售周期的所有阶段,以及复杂的产品挑选、多媒体产品目录、先进的个性体现、网上产品配置、便捷的购物篮管理、安全的实施、全面的定购情况检查、付款处理和实行。包含合同完成、智能网络分析和灵活的网站设计;

 网上定价与配置--允许用户网上配置产品,通过目录和市场比较价格。包含购物篮的功能;

 订单定购--通过产品建议、价格、税收决定和有效性检查保证订单定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42/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购与订单入账的过程。

 履行实现

 实现分析--包括供给能力分析和财务营收分析,使实现过程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最优化;

 后勤管理--随订单管理、生产、分派和服务过程全方位跟踪订单,事先积极地通报客户更正以免影响前端资源配置的传送,包括实时获取货存等级、生产性能、网络配送需求;

 信贷管理--运用支付历史和信贷风险分析的信息提供信贷检查;  支付--提供客户合同、折扣、支付状况和账目的信息;  客户服务;

 服务分析--包括服务状况和过程分析,以及服务成本,收益率分析达到服务和支持过程的计划和最优化;

 客户关怀和桌面帮助--通过增加和工作流程处理,支持解决各种问题、抱怨、反馈,以及以专用服务水准协议为基础的活动;  合同和基础安装管理--掌握客户安装和合同的历史纪录和细节,包括服务水准协议,担保处理和质量监督;

 企业智能--通过复杂的调查运算和智能代理支持引导、交互式的问题决议;

 现场服务与分派--为现场服务人员传递、跟踪客户和账目信息,保证快速准确的客户服务,提供服务计划、预告、行程安排、以实现系统综合为基础的分派;

 电子服务--为客户、前景、在线业务伙伴提供获取专用信息的途径,如产品目录、内容、价格和解决方案。实现网上自我服务功能,例如订单入账和跟踪请求。

 供应链管理

 概述

供应链管理致力加快从原材料到产品、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整个供应过程,加快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的全流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43/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程优化,而不是局部优化,特别是企业间的全流程优化。供应链管理优化的方向是以客户的眼光来创建和优化供应链体系。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所示:

供应链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供应链管理(SCM)关注于整条供应链的优化,和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供应商网上采购iProcurement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分销商或客户物流供应商(物流平台)

 供应链管理系统功能规划

供应链管理系统将使炼厂及合作伙伴能够及时获取客户需求并共享整个供应链中的信息,能准确预测存货短缺发生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补货以避免由此可能导致的任何延误,自始至终确保计划和执行的同步。整个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供应链计划

 供应链需求计划能够将历史需求数据、相关因素、营销活动和销售目标考虑在内,创建一个将采购、生产、经销与运输要求和限制因素考虑在内的总体供应计划,然后与供应链中所有合作伙伴共用该计划;  具备数据的图形显示和向上向下挖掘能力,以确保最大程度对整个供应链进行全面了解;

 能够对供需变化迅速做出响应,能够快速重新平衡与优化经销网络;  将客户服务目标、预测错误和供应量的变化考虑在内,以确定每个客户的最佳存货水平;

 供应链中的每个成员无需等待信息传送,就可直接了解下游的存货情况与需求。整个供应链可共享对单个客户需求所做的准确预测,以减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44/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少信息传递时的错误以及鞭长莫及现象,并有助于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 能够使承运商能够提前了解预测的运输量,从而更有效地制订运输计划。运输计划与车辆排产功能能够实现对执行过程的密切监控;  提供强大的供应链网络设计能力,能够确认与选择位置,优化网络,同时将需求与成本结构考虑在内。能够协助选择供应商,重新设计经销与运输网络,并对现有的供应链进行评估与控制,从而找出并强化薄弱环节;

 提供用于模拟供应链设计变化的先进工具,能够制订与评估多种措施,并迅速了解设施位置或数量的变化对成本与收入目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可以考虑或者不考虑生产约束而对各种选择方案做出评估,并根据最好或最坏的情况深入了解未来的供应链要求。

 供应链网络

供应链网络是整个供应链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的平台,通过供应链网络模块,炼厂的合作伙伴可构建自己的网上协作平台,并将其转化为真正的协同电子商务社区。应包括以下两个主要功能:  安全交易集市

创建并操作一个安全的交易集市,让供应商、合作伙伴与客户集合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化环境中,以此确保信息共享。这意味着整个供应链将具备加快步伐、提高响应和协作能力的基础。运用此功能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 交易集市关系管理

通过交易集市关系管理功能,可以管理与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所有关系。业务伙伴能够全天候追踪订单状态,查看标准与特殊的定价方案,检查存货水平,追踪发运状态,查询退货状态,或者查看订单记录等。 协同供需管理

使业务伙伴能够即时共享供需预测信息,制订出统一的客户需求预测结果。同时,通过实现合作伙伴更有效地协调生产与物流,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45/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以消除信息传递的延误,并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资产利用率。

供应商与销售商能够依据共享的预测数据与实时需求信号自动补充库存,在减少供应链内物料数量的同时,仍保持较高的客户服务水平。更全面地了解供需计划可以对整个协作过程进行监控,使业务流程的运作更为顺畅。 协同采购

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结合,可对原材料和组件进行汇总,充分利用自己的采购能力,从而了解直接物料的总体支出情况。此外,内部业务单位能够实行集中采购,这样就能与供应商洽谈更优惠的价格和条件。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关系管理能够处理间接与直接物料的采购,并支持不同的RFP与RFQ格式、谈判、拍卖与交易集市购买方式。 供应链企业门户

供应链网络系统中的企业门户应是炼厂企业信息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炼厂各个业务单元的员工能与所有业务伙伴、客户进行协同工作。使每个用户能够以个性化方式访问所需的信息。

采用基于角色的技术,可以根据供应链网络中不同的职责向用户提供信息。只需将选择出来的相关信息提供给特定类型的用户,这种选择能力确保决策人能够掌握可行的信息。例如,为供应商提供一种易于使用的功能,让其员工调用并确认交货日程信息,查找采购单,使供应商无需翻阅大量信息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

系统至少应该包括以下预配制的门户角色:  专业买主  供应链经理  战略计划员  需求计划员  供应链计划员  生产计划员  采购计划员  运输经理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46/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 供应链执行

 协同采购

供应链管理的协同采购功能在与各个业务伙伴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和采购与库存管理模块的无缝集成的环境下运行,优化物料从订货到发运、开票整个采购流程。主要功能应包括:

 提供基于标准的采购处理、自动补货和多供应商支持能力,满足

企业商品原料和定制生产材料的采购需求。利用互联网,相关的供应链伙伴能够参与某一采购过程,无论他们使用何种后台系统和采购应用系统。当合并备件,调整库存时,不会影响库存的安全备用量;

 提高采购流程的效率:从购置到付款,整个采购过程实现自动化

处理,将消除大量手工数据录入、以及耗时的、重复性工作。从而提高生产能力,降低货物采购成本,直接物料开销和单次交易成本;

 快速灵活地选择供货商: 当出现需要介入人为因素的情况时,通过先进的供货商筛选工具识别最佳供应商,从而快速方便地确定新的供应商和替换产品;

 采用货源替换战略和手段:可以开展在线竞标,向新供应商和现

有供应商招标,方法可采取公开招标和限定招标两种形式。也可以采取反向竞卖方式,由供应商通过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成本竞标;

 分析并改进供应链运行活动:先进的集成分析和扩展呈报功能可

用来跟踪了解经营和战略方面的成本及走势。有关信息可协助磋商协议,调整购买模式。

 协同生产

供应链管理中的协同生产能力,可与合作伙伴共享信息,协调生产,使每个参与者都能通力协作,提高响应能力和生产效率,其主要功能应包括:

 支持各种生产战略:可帮助开发实施基建工程等成套项目;可根据客户订单按各种物料单配置产品;可执行拉式生产,精简生产过程;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47/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 在设计、计划和执行过程中生成持续信息流:当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更改时,各个环节能够立即获得更新信息,为协同生产建立坚实的基础。订单变更管理功能应从设计到生产,全面跟踪客户订单和物料单的变化。变更跟踪和订单进度安排相结合,可迅速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对生产安排进行调整。执行与计划之间形成的信息反馈渠道,应当使后续计划考虑生产过程中新出现的制约因素;

 优化整个供应链的生产:可以在充分考虑物料和生产能力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优化生产进度,并掌握从供应链其它计划过程所采集来的信息,如需求计划、供应网络计划等。可定制的并且面向用户的演绎能力,能够快速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迅速制定经过优化的生产日程安排。这些优化工具能够方便地与原有系统和第三方应用技术集成;

 支持生产计划的落实:供应链管理可将订单信息集成到各种关键生产流程中,如成本核算、人力资源、物料管理、仓库管理、设备维护和质量管理系统等;

 能够方便地链接各种工艺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流程,并且可链接设备数据采集系统,用以检索制造过程的有关信息;

 支持设备操作工作的日常需求,为人工处理的生产流程提供基于浏览器的工艺说明,以及生产过程中所有步骤的执行文档。

 协同履约

供应链管理中的协同履约功能可使企业实时地智能确认交货日期。通过优化制造、仓储、运输过程,使所有环节准时执行订单,实现优质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结合运行,客户新的需求能够根据实际库存量和生产能力的现状来满足,不会造成断档或供货不足。协同履约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 订单确认:通过供应链的多条链路核实供货能力,可行性确认功能可通过优化生产、仓储和运输流程,落实各地成品、部件和设备的签单、订单执行能力。根据实际库存量、计划和分配,确认订单数量。当供货网络受到生产资源和运输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时,系统能够通过灵活的资源配置和产品调拨为销售战略提供支持;

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48/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 产品分配:供应链管理对销售渠道至最终销售者的产品流具有管理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以最获利的方式,智能地配置供货,确定成品和部件供给量;

 供求二次调配:供求匹配关系能够进行二次调整,以便按照优先的原则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可以对短期供给变化和需求的意外增长做出及时响应,避免发生断货现象;

 协同运输管理与计划:能够设计自己的物流网络,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准时、低成本的发货架构。供应链管理可根据成本选择承运人,可与物流业务伙伴一起,采用联合招标方式管理货物运输。自动化运输流程和运费核算应当保证网络中的物流效率;

 仓库管理:流畅地执行收发货过程和物流单证的处理,有助于优化仓库管理和物料周转。

 供应链协调

供应链管理还要提供监测、控制与管理供应链活动所需的工具,使各企业在高响应能力的适应性供应链网络中实现协作。为了实现高效的供应链协调,供应链管理应该提供关键活动所需的工具与功能:  供应链事件管理

供应链管理应定义与管理多种预期事件——业务流程的重要日期,例如货物发放与货车出发。可以利用预先定义的各种事件,其中包括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最佳实践。这些预先定义的事件一旦准备就绪,就可以立即运行相关的解决方案。

在监控供应链活动的执行时,供应链管理应该确定并标记出问题,例如,计划的交货日期已过期,或者销售商报告由于产品未及时开始生产而无法满足预定的交货日期。

很多情况下,供应链管理可使用共享的操作程序自动处理问题。例如,如果首选的承运商在特定时间内没有对招标做出答复,供应链管理系统应当发出二次请求。这种自动筛选例行事件与处理常见问题的能力能够使员工将精力与资源集中于更复杂的问题以及更具有战略意义的事务。

当出现问题需要解决时,供应链管理的事件管理能力使供应链合作保密

©2005 中华咨询 49/272

××集团惠州炼厂信息化规划

伙伴能够真正开展协作,以确定并实施解决方案。支持以下功能:  通知:出现问题时,供应链管理应当通知有关的合作伙伴,为他

们提供独自或与其它多个合作伙伴协同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 模拟:供应链管理可生成和提议某些问题的可选解决方案。系统

也可对其建议的多个选项进行评估;

 适应性协作: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能够采用从历史事件数据总结

出的经验,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做出调整。

 供应链性能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性能管理能力应当能够定义、选择并监控关键性能参数,从而全面了解整个供应链的性能。这样就可以调整并优化业务流程,确保从供应链活动、设备和人员的投资中获得最大的回报,主要功能应包括:

 提供全面的必需工具,用于确立可计量的供应链目标,评测供应链性能,确定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给予有效的解决。所有这一切有助于确保供应链网络中的每个成员良好地运作,并为整个网络创造价值;  在日常的业务运作层面,性能管理应持续监测关键性能结果,并在背离计划时自动给出通知,使业务流程保持最高的效率;

 从战略层面讲,性能管理应提供闭环供应链管理所需的反馈信息,这对于促进持续的改进,始终保持卓越的性能,以及确保供应链持续保持高效与竞争力非常关键;

 供应链管理能够支持供应链委员会制订的供应链操作参考(SCOR)模型,并包含多个预先配置的供应链关键绩效指标(KPIs),例如交货情况、预测准确性和投资回报。

 使用供应链管理能够将供应链计划与执行系统和供应链性能评测标准集成在一起,并全面了解整个供应链网络的性能(而不是网络中的某个环节);

 支持在线分析处理与多维查看方式,能够从不同的明细级别以及不同的角度查看数据,从而对各种可能的行动迅速而准确地进行评估。

4.5.3 企业资源计划(ERP)核心功能规划

保密

XX集团信息化规划方案建议报告 篇5

集团领导:

随着集团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深化,无论是在生产管控,还是在行政办公支撑方面,信息化系统都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当前,信息化需求层出不穷与系统建设工作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集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矛盾。

2011年11月22日,集团邮箱系统业务因技术故障发生业务中断。随后,我处及时对故障采取了应急措施,在无法对系统进行修复的情况下,进行了系统重新部署工作。邮箱系统作为集团信息化基础业务,此次技术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时间、系统恢复时间长达120小时以上,已远超可接受的正常范围。此次事件,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集团信息化系统备份、系统容灾、故障恢复解决方案和系统建设的缺失。目前,集团信息化工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各分公司分别投资,集团统一管理。此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前我集团信息化建设工作规模化的主要瓶颈。各分子公司提报项目只考虑项目需求,不考虑与其他项目系统的整合,并由于项目预算有限,造成了数据中心机房小型服务器数量庞大,服务器独立工作、相互无法备份、难以统一管理的现状。

二、软件系统陈旧,后期维护投入不足。虽然在信息化建设初期,公司已投入大量资金,自主开发或购买了各种业务系统,但是由于自身软件开发实力有限,对软件系统后续升级投入工作的不够重视等原因,各种业务系统已经趋于陈旧,各种问题陆续暴露。系统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带来了人力资源成本、时间成本的不断提高。

三、业务系统部署缺乏规划,缺乏统一部署。在公司业务不断扩展过程中,各业态对信息化系统的需求不断提出,为满足单一需求而部署的业务系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系统重复建设现象。因此,公司高层领导每天需要进入不同的业务系统查看各种报表数据,除浪费大量时间外,系统数据分散,无法对数据进行统一分析挖掘,难以为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数据。

目前,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生产指挥调度中心、视频会议系统。作为决策、生产指挥调度的核心,信息化系统应为指挥中心提供最全面、及时的业务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因此,针对集团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现状和集团业务的发展趋势,我处对集团未来3到5年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出以下规划和建议:

一、加强行政办公信息化支持系统建设。

广义上的行政办公信息化系统(OA),包括工作流程、集团邮箱、会议管理、车辆管理、通知公告、内部交流等一

系列功能,涵盖行政办公、业务流转、事务管理、通讯交流等方方面面。行政办公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业务的正常展开。如何将大量行政办公人员从繁琐、复杂的行政事务流程中解放出来,利用系统规范、简化行政办公流程,自动完成督办、催办工作,从而提升办公效率、减小个人因素对业务的影响、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是行政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的基本目标。

二、加强各项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升级。

集团业务多元化发展,新业务不断增加,业务的展开和管控都需要利用先进的业务系统去约束、规范、管控和督察。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挖掘工作需要由专业系统自动完成。目前,我公司在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销售管理系统的建设上,大部分都处于空白状态。现有的系统无法满足业务部门对系统功能的需求,大量工作由手工完成,耗费大量人力资源成本。部署成熟的业务管理系统,不仅能很好的对业务进行管控,还能大幅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电子商务系统建设。

随着糖纸集团、投资臵业集团的业务不断扩展,制浆造纸、物流、商业零售等行业项目的启动,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迫在眉睫。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应包含或者支持与专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销售、财务、客户管理系

统等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统一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加强生产部门对市场变化的感知度,从而灵活调整生产工作。

四、加强各业态之间信息化的整合。

当前,我集团各业态之间信息化工作建设相互独立,软件系统、硬件系统之间完全独立。业态之间资源的共享和深度挖掘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当前,酒店集团与实业集团之间一卡通系统的重复建设和相互不兼容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各业态之间在前期工作中缺乏沟通所导致。只有通过对业务系统的整合、数据共享,对硬件资源实现共享管理,减小硬件投入,增加可控性。

五、加强网络系统统一融合工作。

我集团原信息化规划框架中,为确保核心业务系统(生产、财务等)的安全稳定运行,将网络结构划分为生产专网(内网)和办公网(外网)两套网络。这样的网络框架具有易于部署维护、高安全性和低投入等特点,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期的最佳选择。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此架构已无法满足业务系统对网络的需求。超市供应链管理系统、移动办公用户的接入等都需要安全、灵活、互通的网络架构的支持。加强网络建设在安全方面的硬件投入,推进网络整合工作的展开,对于集团信息化建设工作尤为重要。

六、集中投资,建立大型分布式数据中心。

目前,公司在总部24楼建立了数据中心,但是由于集

团业务飞速发展,各系统服务器陆续进驻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增长速度已经超出原规划设计,空间已接近饱和。并且数据中心选址位于写字楼内,消防水喷淋、防雷、防静电、空气净化、空调系统均未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相关配套系统的缺失存在安全隐患,能耗成本、故障风险不断增加,事故一旦发生,损失不可估量。集中资金力量,建立统一数据中心,可大幅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灵活调配服务器资源,增加信息化工作响应速度,并可很好的根据各分子公司资源利用情况,划分信息化成本。

七、建立统一决策、数据分析挖掘平台。

当前,集团业务系统繁多、分散,给领导查看分析业务数据、审批业务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并且,各种数据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数据中,不能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更难以对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挖掘。因此,在各业务系统的基础架构上,建立统一的业务决策、数据分析挖掘平台是十分重要,更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该系统整合各种业务系统,决策层领导只需登录一套系统即可对所有业务数据的查阅和业务审批,极大的方便决策。

在当前经济的大环境下,融资成本增加,信息化投资预算有限。根据其他上市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引进信息化建设供应商(IBM、思科)所提供的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的投资模式,构建数据中心,建设有关信息化系统,或可帮

助我公司实现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高速发展。

特此汇报,请领导阅示。

信息管理处

企业健康规划工作报告 篇6

各有关企业:

为中小企业做健康体检,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指导、工信部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联合用友软件共同推进的旨在推动中国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一项公益计划。计划以“健康才是竞争力”为主题。为企业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大讲堂”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业务创新与转型。

除主城4个辅导站外,市政府和中小企业局很重视区企业的健康成长。特意在区设立了一个辅导站,为辖区企业提供专业的辅导体检服务。希望各企业接通知后积极行动起来,参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比比谁健康,通过健康体检发现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有的`放矢的针对问题进行计划性调整,以抵御经营寒冬对企业自身的打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参加“健康成长计划”企业可以获得如下服务:

1、专业体检师上门进行企业健康状况检查;

2、针对企业管理现象进行把脉;提供企业健康状况的分析报告;

3、和同行业先进管理指标比较。

4、为企业提供改进建议;

5、参加系列管理讲座;

6、参评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单位;

7、获得专家面对面沟通的机会;

二、辖区内所有行业的中小企业均可参加“体检”及“信息化大讲堂培训”主要有三种参与形式:

预约“体检师”上门检查企业的健康状况:

1、中小企业可通过我区中小企业局报名。针对企业管理现象进行把脉,并提供系统全面的企业健康状况分析报告。

企业信息规划社会实践报告 篇7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 往往只盲目追求产值和利润, 而忽视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从而引发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枯竭、诚信危机、工人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这也使人们开始意识到, 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高额利润, 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简称, 是指企业为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遵循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和商业道德, 有效管理企业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在报表中披露企业社会责任, 始于20世纪60年代。1997年全球首个社会责任认定标准SA8000 (Socia Accountability 8000) 提出, 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 应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 我国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问题进行关注, 并逐步成为企业、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消费者权益被侵、职工健康受损、资源浪费严重以及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 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要求企业的发展不能再以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污染为代价, 要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科学发展观应用于企业这一微观经济活动主体, 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推出了首份社会责任报告, 披露了公司2005年度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 从而掀起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浪潮。本文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 通过介绍其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内容, 设计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框架, 为我国企业提供借鉴。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 是经国务院同意进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单位, 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公司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努力实践着“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和社会责任观。公司的社会责任观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发展公司、服务社会、以人为本、共同成长”, 具体表现为:以公司的发展实现员工成长、客户满意、政府放心,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善待员工、善待客户、善待伙伴、真诚服务, 共谋发展, 实现公司利益、行业利益、社会利益的协调统一。

(一) 提供优质服务, 对用户 (消费者) 负责

“消费者 (用户) 是企业的上帝”道出了企业的价值和利润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 (消费者) 的选择。消费者 (用户) “用脚投票”, 把“拒绝购买”作为手段, 只有当企业提供了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时, 才能得到消费者 (客户) 的认可并获得“投票”, 企业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因此, 企业应该承担对消费者 (客户) 的社会责任, 除了向消费者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公平的价格外, 还应赋予其充分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并且尊重消费者 (客户) 的弱势地位, 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在企业研发和管理等方面, 将尊重和保护消费者 (客户) 更多的权益作为重要因素参与其中。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全面落实始于用户需求、终于用户满意的服务要求, 不断提升优质服务理念, 健全完善优质服务机制”, 认真履行优质服务责任, 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公司价值。

(二) 实现员工成长, 对员工负责

员工作为企业人力资本的所有者, 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 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利益, 更为了促进企业的永续发展, 各国无一例外地将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列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项主要内容。企业对员工的责任是多方面的, 既包括劳动法意义上保证员工实现其就业和择业权、劳动报酬索取权、休息权、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权、社会保障取得权等法律义务, 也包括公司按照高于法律规定的标准对雇员承担的道德责任。员工需要了解企业对其承担责任的信息, 以评估自身的利益、评估自身的职业前景, 做出是否继续为企业服务的决策。

国家电网公司在履行员工发展责任时, 深入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公司通过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员工常规体检制度化、改善环境和条件、保证作业环境安全, 使员工人身健康与安全得到充分保障;通过规范劳动合同管理, 维护员工合法劳动权益, 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 使员工劳动权利与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满足;通过深入开展全员培训、开展建功立业和岗位练兵活动, 建立员工职业成长机制, 促使员工持续提升个人能力、激发员工创造活力, 实现员工价值。

(三) 倡导协作共赢, 对伙伴负责

合作伙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与合作伙伴展开友好合作和公平竞争, 共同维护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 企业要承担对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 除依据契约履行相应的经济义务外, 还应自觉维护商业伦理, 摒弃恶性竞争, 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电网公司在履行协作共赢责任时, 坚持着眼长远、合作共赢, 加强与发电企业、供应商、科研设计建设单位、银行金融机构等业务伙伴的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 实现共同发展。

(四) 争做“企业公民”, 对社区负责

与社区的和谐相处以及对公益事业的贡献是社会公众评判公司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尺, 慈善责任虽然是非强制性的社会责任, 但体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慈善责任体现的是一种企业文化和人文精神, 这些支出虽不能直接给企业创造财务收益, 但能给企业创造好的声誉, 使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总体价值得以提升。国家电网公司履行企业公民责任, 依法合规经营, 确保诚信和廉洁自律, 自觉发挥中央企业履责表率作用;大力弘扬社会道德风尚, 热心社会公益, 成立爱心管理委员会, 出台爱心基金管理办法, 提高公司公益事业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建立员工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 完善公司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促进社会公平进步, 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五) 履行环保节约, 对环境负责

环境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国家电网公司履行环保节约责任, 积极推进全面环境管理, 努力推行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 运用全寿命周期环境管理, 推进能源的高效使用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全方位落实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要求, 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六) 完善公司治理, 激发企业价值创造潜能

公司治理结构通常被认为是公司内部的责权体制安排, 事实上, 治理结构安排会涉及到股东与管理人员的权利制衡, 从而影响公司对投资者、管理者的责任履行。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了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决策机制, 提高利益相关方满意度, 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公司建立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 成立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 由公司总经理担任主任,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副主任, 公司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公司制定并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指南》, 把“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的履责要求融入建设和运营电网的全过程和管理体系, 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 全面、全员、全过程履行社会责任。

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框架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企业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履行社会责任有关的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书面材料。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应包括:披露目标、披露原则、披露内容、披露方式等基本要素。

(一) 披露目标

葛家澍在《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构想》一文中认为, 财务会计目标的关键是:1.谁是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2.使用者对信息主要用途是什么;3.现行财务报告能提供哪些主要信息。作为会计信息的一部分,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同样涉及上述三个问题。因此,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与传统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相比, 社会责任信息的使用者更为广泛。企业社会责任主要调节企业与除股东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和环境之间的利益关系, 信息的使用者除了股东、债权人、税务部门外, 还包括广大消费者、企业员工、环保部门、社会团体以及社区居民等。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另一个目标是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也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一个显著特征。传统会计主要向企业的投资者、经营管理者提供信息, 目的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追求股东财富或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主要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社会影响进行反映, 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社会成本进行正确计量和评价,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消除企业外部“不经济”, 实现企业社会效益最大化。

总之,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目标有别于传统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目标, 其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他们所需的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 谋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 披露原则

北方经济·2009年第8期6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应遵循:可靠性 (客观性) 、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八个原则。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作为会计信息的一部分也应遵循上述8个原则。同时,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 其具有自身特征, 因此, 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时, 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社会性原则。

社会性要求企业站在社会角度, 而不是自身角度来反映经济活动, 对企业进行考核, 在核算中应把社会净贡献作为重要指标。

2. 充分性原则。

充分性原则要求企业披露的信息能全面地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社会责任信息, 服务于消费者 (用户) 、合作伙伴、员工、社区、政府等相关的团体和个人, 以减少投资的盲目性, 降低决策的风险性。

3. 成本效益原则。

与传统会计信息披露相比,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具有范围广、内容多、确认要求高、货币计量难等特点, 因此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时应在成本和效益之间进行权衡, 从而保证企业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和长期性。

(三) 披露内容

2008年1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从8个方面概括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即“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可以说, 国家有关部门已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内容作了一个概括性指导。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使用者的需求决定了社会责任信息应披露的内容, 信息需求者需要什么信息, 就披露什么信息。因此,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1.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主要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向税务机关缴纳的税款等。2.环境保护方面的情况。披露的内容有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环境资产等, 具体包括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支出, 因积极改善环境受到的奖励以及因破坏环境受到的罚款等。3.人力资源开发的情况。包括职工的招聘、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改善职工的劳动保护条件和工作环境;保证职工职务的稳定性, 积极实施提升政策等。4.参加公益事业活动的情况。主要包括:在本社区为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医疗保健服务、市政建设、游乐设施等方面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对文化、教育、体育以及慈善事业的捐赠;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并对失业者、少数民族、妇女、残疾人等就业方面提供的方便。5.反映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包括产品的使用效能、产品的安全性、社会咨询服务等。

(四) 披露形式 (方式)

如何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 各国、各企业做法都不相同。目前, 主要的披露形式包括文字叙述模式、依附传统报表披露模式和独立报告模式三种。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可以按照企业的不同规模分别采用不同的披露模式。

1. 对于小型和一些中型企业可以采用文字叙述模式, 以

非正规的形式或文字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 基本不用货币计量, 这是报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简单的方法。

2. 对于中型和一些大型企业可以采用依附传统报表披露模式。

企业在另外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有困难的情况下, 可在现有的传统三大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增加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项目或者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如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列示用于环境保护的设施, 也可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情况的资料。

3. 对一些大型公司, 尤其是上市公司可采用独立报告模式。

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社会、经济、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的, 应当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 比如“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社会责任利润表”、“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以及“增值表”、“环境报表”、“人力资源报表”等辅助报表。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报表结构的设计。

目前, 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还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 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实践刚刚开始, 因此, 还没有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目标、内容、方式、体系等形成统一认识。各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许多误区, 尤其应避免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选择性披露。当公司业绩好时, 管理层希望报表使用者更好地了解这种业绩时, 就会选择比较详细的披露方式, 并且采用较为通俗的语言增加信息的可理解性;而当公司业绩较差时, 管理层往往会试图掩盖出现的问题, 对其避重就轻或者避而不谈。因此, 在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时应避免对信息进行主观筛选, 丧失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客观性, 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不合理的决策。

摘要:本文以国家电网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为例, 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目标、原则、内容、方式等, 提出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2008社会责任报告[R].http:∥csr.sgcc.com.cn.

[2]王薇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5) .

[3]牟涛.利益相关者导向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构想—中石化社会责任报告的启示[J].财会通讯, 2008 (7) .

[4]沈洪涛, 金婷婷.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 (6) .

[5]杨忠英, 邹双梅.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J].学术探讨, 2006 (1) .

[6]时薛原.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框架[J].会计之友, 2008 (2) .

演艺场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践 篇8

【关键词】演艺场馆;信息化;社会化媒体;媒体化纪实;三维展示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4.10.011

【Abstract】Taking Guangzhou Opera House for example, the planning and practice of performing venue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 and some aspects were expounded such as informatizatio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marketing of social media, media documentary and making, 3D virtual simulation display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elf-help check-in.

【Key Words】performing venues; informatization; social media; media documentary; 3D display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也日渐凸显,已经成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与手段。而演艺场馆作为所在地区的文化发展中心和产业实践基地,其信息化应用程度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文化影响力与票房号召力的效果。所以,演艺场馆的现代化发展应当着力于信息化建设,努力建立一个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现代化运营平台,进行信息的集成与推广,并按需求进行配置和共享,从而提高演艺场馆对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和综合利用的能力。

广州大剧院与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并称“国家级三大剧院”,采用“央地合作”的运营管理模式,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和中演院线的支持与指导下,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化运营,不仅为剧院带来了发展空间和文化增量,而且为演艺场馆的综合性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崭新道路。

1 演艺场馆的信息化基础开发

演艺场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完成基础开发及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官网建设和用户体验的改进、移动客户端开发、CRM(客户关系管理)以及OA(内部协同办公)系统建设等内容,为演艺场馆进一步对内提升运营效率、对外拓展推广渠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1.1 官网建设及用户体验的改进

官方网站具有品牌形象推广、产品信息公开、新闻发布等作用,它颠覆了观众通过报纸杂志和大型海报获取演艺资讯的方式。对于演艺场馆的经营,官方网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以在线选座、在线支付为代表的场馆官网服务方式的改进,革新了观众通过热线或前往售票点现场购票的传统习惯,带动了整体演艺行业向信息化、技术化、便捷化服务方向的发展。

广州大剧院官方网站于2011年5月开通使用,独特的设计风格与剧院建筑设计相互协调,成为剧院品牌建设及演出项目宣传的重要渠道。同年9月,广州大剧院官方网站开通在线购票支付功能,并于2012年9月开通在线选座功能,使观众足不出户即可畅享购票的便捷,有效促进了大剧院演出的票房销售。目前,广州大剧院官网设有演出介绍、选座购票、艺术教育活动、新闻热点、会员资讯、自助服务等栏目,达到了较好的信息传递和服务效果。运营至今已获得来自全球超过300万人次的定向访问量,达成的票务在线交易与支付累计超过1 500万元人民币。

1.2 移动客户端的开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客户端的电商交易服务及用户交易量均呈急剧增长之势。如能不断改进提升移动客户端的用户体验和功能,将会极大地降低用户观演习惯培养的成本,使用户享有更便捷的资讯获取方式,让剧院的演出宣传及品牌建设更有针对性和延展性,形成“低投入、高回报”的良性循环。虽然前沿技术的应用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和潜在风险,但从行业发展的长远趋势来看,此举能够及时享受高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效益,提升整体行业的科技含量和集成水平。

广州大剧院把握技术前沿,于2012年提出了“无线大剧院,数字改变生活”的理念,并将核心服务拓展至移动客户端。2013年初,广州大剧院开发了支持在线选座及支付功能的苹果手机(iOS)客户端,并开通微信服务号、以内测身份接入微信支付服务,两者均属业内首创,亦成为微信支付企业推介案例及后续重点示范合作伙伴。

1.3 CRM与OA系统建设

CRM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等活动自动化的一种管理经营方式,能够使企业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于演艺场馆来说,经官网运营而持续积累的订单、会员、浏览习惯等数据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每个演艺场馆的数据存储在演出院线平台上,则可以沉淀为演艺行业大数据管理及信息挖掘的基础,为演出策划、目标人群划分、消费潜力挖掘、精准营销等许多工作环节提供参考,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演艺产业的大数据管理及挖掘的需求应运而生,中演院线为适应这一需求,提出了相应战略——广州大剧院于2012年开始探索及筹备CRM系统的建设,至今已初具规模,并在票务管理、会员管理、数据管理等层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下一步更深入地应用示范提供坚实的基础。

随着剧院内各项业务及规范的开发与成熟,无纸化、标准化、流程化的协同办公就更显必要,OA系统的应用需求也日益显现。OA系统即针对组织内部日常运作和管理的应用系统,具有整体性、规范性、高效性、易用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广州大剧院于2013年起自主研发了适应剧院行业运营特点的OA系统,现已涵盖流程申请管理、公文管理、工作单管理、公告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块,对优化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损耗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广州大剧院下一步将发挥OA系统的扩展性功能,针对剧院运营核心的演出管理、场地管理模块进行深度开发,借助模块集成的设计理念,力争将资源配置优势发挥到最大化,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营市场化、集约化水平。

对于演艺产业整体来说,如果单体演艺场馆的信息化基础开发具备了一定规模,那么就会催生出新的产业模式。具备一定规模的演出院线组织将来可以在信息产业模式中寻找合适的技术服务商进行长期合作,由其统一开发及配备上述软、硬件系统,以规模运营的方式降低技术开发、需求规划、功能培训及后期维护的综合成本,从而实现产业终端之间的无缝链接,形成演出院线并组织强大的信息化协同服务系统。

2 演艺场馆的社会化媒体应用及整合营销

社会化媒体是指允许人们自由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支持,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

广州大剧院以微博作为最初的社交化媒体应用试行手段,于2011年开启了官方账号的运营和推广,并与新浪微博华南区开展深度业务合作,为国内剧院行业带来了社会化媒体应用的新模式,各地演艺场馆开始纷纷效仿。以广州大剧院#我在现场#、国家大剧院#在现场#为主题发布的演出后微博为例,定位在演出结束后半小时内曝光,均能引发现场观众与场外粉丝的传播互动热情,持续带动演出宣传和口碑建设。目前,在微博应用逐渐趋冷的趋势下,广州大剧院的微博粉丝仍能保持较高活跃度,证明了此种推广模式的阶段性成功。

基于微博平台运营的经验,广州大剧院继而将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拓展至微信、豆瓣、百科类等多个平台或渠道,吸引了众多精准度、参与度、忠诚度较高的粉丝群体关注。广州大剧院微信公众平台累计运营20个月,已吸纳珠三角地区忠实艺术粉丝15 000余人。通过定期公布精彩演出资讯、台前幕后新闻、艺术教育类普及活动、明星见面会或发布会、购票优惠折扣等内容,广州大剧院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自有媒体中效率最高、用户粘度最大的传播渠道,凡是通过开放微信报名参与的活动均场场爆满、好评如潮。此外,基于公众平台特性而定制的演出自助查询、在线支付购票等服务,更是借助微信发展的便捷化趋势使演艺场馆综合推广和会员服务水平有了快速而持续的提升。

在自有渠道建设及运营的同时,广州大剧院积极跨地域、跨行业开拓与多个社交账号的良性互动,共同策划线上营销方案并合作推广。如在微博中,与广州市政务微博@中国广州发布,娱乐类的@三色娱头煲、@新浪广东有着数,面向学生群体的@广州微博招聘,商业类的@正佳广场、@广州塔,演艺类的@中演票务通、@大麦广州、@大麦古典等账号合作;在微信平台则开拓了与@芭蕾世界、@演艺科技传媒、@道略演艺等账号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将事件营销进行深度而全面的推广,力求达到跨界辐射的效果以影响更大范围的潜在消费人群。

实践证明,社会化媒体的应用对于演艺场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票房号召力的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演艺场馆经营者要在多渠道覆盖的同时抓住重点,通过总结归纳各社交平台的运营经验和群体细分,开展差异化运营推广,以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演艺场馆经营者也应安排产业链中各环节人员均参与到社会化媒体的推广进程中,定期组织培训及交流学习,逐渐摸索出一套全时性、多维度、深层次的运营模式。

3 演艺场馆的媒体化纪实及制作

媒体化纪实即利用流媒体手段来记录演出的台前幕后,由于舞台表演艺术特殊的时效性和临场感,其现场表演内容和幕后制作过程的全景再现就显得尤为珍贵,并成为后续演出策划、市场分析、宣传推广、品牌塑造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料和素材。

广州大剧院作为大型综合性演艺场馆,年均举办各类演出超过200场次,举办各类发布会、艺术展览、大师班、艺术教育活动等超过100场次。据测算,对于像广州大剧院这样的综合性演艺场馆来说,以多媒体方式对日常演出运营进行记录,其策划、摄制、剪辑及归档的工作量几乎超过一家中等地级城市电视台的总量。所以,如何有效分配人员、优化活动安排、科学管理素材,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课题。正式开业4年多以来,广州大剧院在确保100%全景式记录各类活动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各类不同事件的记录归档规范,参考媒体行业标准,进行最优的资源配置。目前,大剧院已记录完成超过500场演出及各类活动的全本影像素材,为剧院的宣传推广及演出院线行业的数据平台建设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

同时,大剧院在对基础流媒体信息全面采集整理的前提下,重点向历年自制的大型歌剧演出投入资源,进行多机位的同步超高清摄制及剪辑,目前已完成2011年版《托斯卡》、2012年版《蝴蝶夫人》、2013年版《图兰朵》和《茶花女》、2014年版《卡门》的剪辑成片,并辅以对装台、彩排期间的多机位延时摄影纪实手法,全景呈现了国内大型实景歌剧的制作过程,为推动歌剧艺术的传播、提升广州大剧院“年度歌剧”的品牌建设、市场培育及衍生产品销售起到促进作用,也为下一步大剧院探索大型自制品牌活动高清直播的新型推广模式奠定了基础。

4 演艺场馆的三维虚拟仿真展示及自助换验票研发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已极大地降低了现代服务行业地域性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但由于演出行业的特性,演艺场馆在单体运营上仍存在着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和限制。对于长周期、跨地域的巡演项目,演出团体需克服演艺场馆单体差异和市场环境因素,需要逐个对场馆进行现场勘察以判断演出计划是否可行。而通过建立演艺场馆的三维虚拟仿真模型,运用互联网技术、三维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成熟技术,将演艺场馆相关内容立体化、形象化地呈现出来,并通过舞台机械、灯光、音响等智能互操作系统与使用方进行互动,不仅能提高巡演准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还能借助该系统开展虚拟艺术生产等艺术创作的前期工作,从而使艺术生产方向更为明确和富有针对性、可行性。

广州大剧院作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项目组的一员,于2011年成功申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文化演出网络化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成为《演出场所管理技术研究》课题的承担单位。该课题于2012年起实施,预计2014年12月结束,主要任务是负责建立演艺场馆基本信息和舞台基础信息的标准数据库,建立基于三维虚拟仿真模型的演艺场馆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演艺场馆客户信息系统,研究解决不同票务供应商演出票据的统一验票技术问题,并研究演艺场馆监管服务接口技术等工作。该项研究以信息化和科技化为导向,重点提升科技对于综合性演艺场馆的支撑作用,大幅度优化用户体验,为完成演艺场馆之间在演出院线平台上互连互通奠定基础,使演艺场馆能够和艺术生产单位、观众市场真正形成信息无缝对接及互动机制,从而促进演艺产业整体升级。对于演艺场馆来说,该系统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内宣传推广其环境、设施、技术等信息;对于演出院线来说,该系统能够集成分析旗下各演艺场馆的细节信息,能够为引进、运营演出项目提供更为深入的指导和参考。

目前,广州大剧院已完成了演艺场馆管理系统主要标准的制定和业务功能的研发,并已试点建成包括广州大剧院、山东省会大剧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上海大宁剧院、甘肃大剧院、 青海大剧院、湖南大剧院、深圳大剧院、大庆歌剧院、厦门闽南大戏院等在内的共10个三维虚拟演艺场馆模型。每个虚拟演艺场馆模型均包括全景虚拟漫游、舞台设备设施等展示功能和智能互操作系统两个组成部分。该系统还同步收集了上述演艺场馆的各项数据及资料,并已纳入演出院线协同服务平台信息库,供平台用户调取使用。

在票务运营及观众的票务体验方面,目前业内多家票务系统因各自独立的运营需求,使得同一演艺场馆票务系统验证缺乏统一规范,不利于防止假票、错票的泛滥和流通。而在售票环节,由于电子票尚未得到全面的推广支持和技术保证,用户的购票体验离便捷化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使演艺场馆验票终端能够在线服务于不同的票务供应商,广州大剧院设计并研发了用于各演艺场馆终端的统一验票闸机,有效解决了不同票务供应商演出票据的统一验票技术问题,并形成了相应的运营规范和技术标准。此举有效提升了场馆验票的速度,为票务公司的良性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并提升了观众通过速率,避免出现假票、错票猖獗的态势。

另外,由于在线支付的普及,观众可以凭移动端信息在剧院自助换取演出票,从而大大优化了观众的购票体验,为下一步电子票的实行奠定基础。作为演艺场馆票务服务系统的先进技术验证手段,这些工作将为观众提供更加专业化、便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有效降低票务公司的人力、资源和管理成本,也使演艺场馆在演出院线平台上能够最大程度地共享资源,实时更新市场数据,从而整体提升演艺产业集约化、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目前,广州大剧院已完成闸机、手持设备的统一验票功能设计开发及自助换票设计,并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多个演出项目及体育赛事的应用示范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能够为后续进一步完全实现无纸化购票及验检票流程奠定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演艺场馆信息化建设符合文化与科技融合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趋势与要求,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演艺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提升演艺场馆信息化水平,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场馆各项经营工作的开展,优化观众的观演及文化服务体验,还能够促进艺术生产、票务服务及营销渠道拓展等演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发展,建立起一个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现代化运营平台,从而服务于演出院线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票房号召力。

上一篇:大二团支书工作计划下一篇:新河村党建工作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