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检验报告规范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民医院检验报告规范(推荐6篇)

人民医院检验报告规范 篇1

LIS检验报告系统............................................................2

一. 系统目标...................................................................................................................2 二. 总体业务流程图.......................................................................................................2 三. 系统设计要求...........................................................................................................3 四. 系统设计原则...........................................................................................................3 五. 系统特点...................................................................................................................5 六. 系统关联分析...........................................................................................................5 七. 系统功能模块列表...................................................................................................6

 系统配置管理...........................................................................................................6  标本管理...................................................................................................................7  报告管理...................................................................................................................8  查询统计.................................................................................................................10  质控管理.................................................................................................................11  主任管理.................................................................................................................11  酶标管理.................................................................................................................12  试剂管理.................................................................................................................12  与其它系统接口.....................................................................................................13

LIS检验报告系统一. 系统目标

      帮助医院管理逐步走上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道路 帮助医院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 规范检验报告单,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不断满足医院科研和教学的需要

检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帮助检验实验室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自动多角度智能化审核数据,减少外界随机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二. 总体业务流程图

三. 系统设计要求

根据医院建设LIS的需求,系统设计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 较大的业务容量。整个网络内的站点数量,都要满足业务的要求。平滑升级和及时响应。无论是查询活动还是业务活动,升级活动都必须平滑实现;用户的请求必须得到及时响应。 运行可靠性。系统在业务大的情况下仍可正常有效运行,不致出现由于系统原因而导致的长时间中断,如有故障也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修复。 数据安全和完整。应有足够的备份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四. 系统设计原则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将充分考虑医院对LIS的具体设计要求,遵循系统先进、实用、安全、可靠、可扩展、易维护、经济的原则,编制功能实用、经济合理、资源优化的系统方案。下面就系统设计原则进行简要论述。

1、系统先进

总体方案先进,不仅满足当前业务需求,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以适应新业务、新技术带来的系统变革。故此我们将采用当今国际国内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使新建立的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今后技术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采用先进的、开放的的系统结构 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 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2、功能实用

实用性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为此将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 系统总体设计充分考虑LIS业务的各个层次,考虑管理各环节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把满足LIS业务管理需要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 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技术方案,如此可使系统始终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紧密联合,不但增加了系统的实用性、及时性和经济性,而且可使系统建设保持很好的

连贯性。

3、安全可靠

LIS系统每天处理数据量较大,任何系统故障都有可能给医院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主要措施有:

 采用具有容错功能的服务器设备和网络设备,出现故障时应有适当的应急措施,并在故障得到处理后能迅速地恢复系统。    采用设备可离线应急操作,设备间可相互替代。采用网络管理系统,监控系统运行。

采用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日志记录与审查、故障监控与处理等系统安全对策。采用分布式设计策略,避免集众多功能于一身而带来的风险。

4、数据保密

在考虑选用服务器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重要支持平台时,必须使系统处于C2安全级基础上;采用操作权限控制、设备钥匙、密码控制、系统日志日程表、数据更新严格凭证等多种手段防止系统数据被窃取和纂改。

5、扩充性好

对于硬件及软件系统,在设计、选型和安装时将考虑保证将来业务量增加的情况下,方便地增加模块、进行系统扩展的功能,并保护原有系统的投资。

6、易维护

对于硬件及软件系统,在设计、选型和安装时要考虑保证实际运行过程中使用直观、管理简便、维护容易。

7、投资经济

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价格便宜的设备,以便节省投资,即选用性能价格比较高的设备。由于计算机价格逐年下降,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分步购买,以降低总体成本。

8、整体设计合理

尽量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提供基于同一厂家全面解决方案。这是在构造大型复杂

系统时首要考虑的因素,这样一来,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安装、调试、运行,都可从技术上、商务上和管理上易于操作、便于协调,系统兼容性好,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以上这些原则是我们建设一个高效、高可靠性网络的重要保证。

五. 系统特点

1、先进的报告审核功能

为了提高实验室检验质量,杜绝人为误差和仪器的不稳定误差造成的错误报告,我们专门为用户设计了报告审核功能。利用这个功能,实验室有资质的检验人员根据系统产生的各种报警和提示进行分析,对错误的报告进行复查及验证,确认无误后才可以审核通过,并向外打印和发布报告。

2、独具特色的微生物管理子系统

吸收和遵循了国外先进软件(如:Whonet)的特点及标准,并在统计分析功能和报告打印功能上大大加强,并突破了单机的局限完全实现网络版,达到数据的全面共享;同时支持:简单输入法(R,S)、DISK、MIC、ETest。在用户选择了DISK、MIC、ETest方式时,系统将根据输入的测定值自动判断耐药结果。

3、完善的质控管理

采用Westgard多规则作为失控判断规则,绘制质控图,记录失控处理,与LIS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对仪器质控数据自动接收,自动绘制质控图,自动失控报警,并可使用优顿图对质控数据进行分析,辨别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六. 系统关联分析

1、机构间关联性

实验室→门诊医生:确认开出的检验申请单(检验处方); 实验室→门诊收费:确认检验收费信息; 实验室→病区护士:确认检验补记帐信息; 实验室→病区医生:确认开出的检验医嘱申请; 实验室→临检中心:接受临检中心的质量监督。

2、系统间关联性

HIS→LIS: 读联病人及检查申请信息;读取门诊检查申请收费信息。LIS→HIS: 检查申请接收确认;检查费用确认;检查报告发布。HIS、RIS、UIS等→LIS: 相关病史资料及历史检查报告。LIS→检查设备: 病人信息和检验项目(workList)

七. 系统功能模块列表

检验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将各种免疫、检验、放免、细菌及科研用的分析仪器,用微机完全联网。管理和传输实验分析过程中全部数据。包括检验申请输入、分析结果自动采集或手工录入、结果审核、报告单生成。也可将结果发送给门诊、住院等各临床科室及财务科。并同时解决一些一直困扰检验科的工作难题,例如:检验费用的管理,质控管理及产生实验科室管理的各种统计报表和工作登记表等。

 系统配置管理

员工维护

定义医院员工信息,设置检验系统中用到的员工信息,使用时可以直接调用。

权限组维护

定义各个拥有不同权限的组,并可增加、及删除组内权限。

人员权限分配配置

根据具体情况将不同的仪器分配给不同的人员操作,使人员能够操作特定仪器,再将权限分配给仪器,使规定人员可对某个仪器拥有不同权限进行相应操作。

字典配置

在字典配置菜单下包括三组八个子菜单:基本项目设置,连机仪器设置,仪器项目配置,组合项目配置,计算公式,审核条件,特殊参考,结果转义。

连机仪器配置

定义连机的仪器信息。

仪器项目配置

定义仪器代码与仪器的联机参数

项目组合维护

定义一个检验项目的集合,将相关的检验项目定义为一个集合,这样可以方便对项目的管理和操作。

计算公式

定义检验项目的组合计算公式。

特殊参考

某些检验项目根据仪器,性别,样本,病人特征,年龄的不同参考值不一样,在此定义。

结果转义

对某些检验项目的检验值及其特征码和上下限进行转义。

系统设置

配置系统的一些设置和选项。

 标本管理

1、标本采集

目标:对检验标本的采集、条码的生成(包括条码打印和条码绑定)进行管理。用户:门诊抽血处、病区抽血、其他标本采集处 时机:病人检验收费后或医嘱下达后,执行检查前 功能要点: 1.2.3.4.门诊申请执行确认; 病区医嘱执行并记帐

条码生成和绑定,并支持条码打印功能;

条码生成后,每份试管将对应一个条码,每个条码包含病人信息,以及该标本所要做的检查项目。

2、标本签收

目标:对送检的标本进行登记,便于标本的清点、查询和内部处理。用户:标本签收处

时机:标本采集后,上机检查前

功能要点: 1.2.3.实验室签收抽血处和病区所采集的标本,杜绝标本遗矢的情况; 通过条码的扫描进行签收;

记录标本签收人、签收时间、送检人、标本数等信息。

3、标本排号

目标:对送检的标本进行排号,便于医生处理手工检测的项目。用户:各个检验室

时机:标本签收后,结果传回系统前 功能要点: 1.2.实验室签收后送达各个检验室,医生对标本编号; 使用排号后的编号进行手工检测操作;

4、标本入库

目标:对送检的标本进行入库,标本上机测量。用户:各个检验室

时机:标本签收后,结果传回系统前 功能要点: 1.2.3.实验室签收后送达各个检验室,医生对标本编号入库; 通过条码的扫描进行入库;

入库操作后把标本放到仪器上,仪器开始测试。

5、标本查询

目标:查询标本的执行情况,防止漏做标本和项目,方便标本查找。

用户:检验医师 时机:检测过程中 功能要点: 1.2.3.查询某标本当前状态,获得标本的执行情况; 查询当前某类标本或所有标本的漏做情况,防止漏做;

查询某标本在其他设备上的位置,便于标本的共享,减少病人的抽血量;

 报告管理

目标:对检验的各种报告进行输入、修改、保存、审核的管理,包括生化、临检、免疫、微生物等报告

用户:检验医师 功能要点:

1、数据结收

支持对各种检验仪器的检验结果接收,包括阻抗图、散色图等;

2、多类型报告输入

多种类型的报告支持,包括生化、临检、免疫、微生物等报告;

3、数据校正

灵活的报告结果输入修改功能,支持单个项目和组合项目的输入,也支持代码方式输入,并可记录修改历史;

4、报告审核

强大的审核功能,系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找出某病员以往所做过的检测结果,提示变化情况,也可以预先设好审核条件,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审核;

5、异常提示报警

强大的报警功能:对于高于正常值或低于正常值的给予不同的标志(多用颜色来区分)。项目生命极限的报警提示,对于某些测定结果接近生命危险值的,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操作者;

6、样本合并

为用户提供多个样本结果合并为一个报告的快捷操作。

7、糖耐量合并(胰岛素)

提供多个项目的报告合并功能,简化用户操作

8、批量处理

对一批样本号一次性输入某个结果(这对于体检测目,或某个项目在人群中带有阴阳性倾向的项目特别有效);批量修改样本结果等;

9、多种格式打印

报告单格式方面,系统设计了多种报告单格式供选择。对于特殊形式的报告单如血球仪的图形报告单、免疫的阴阳性项目等作了相应的处理,而且还可以根据用户需

要进行定做;又因为WINDOWS本身带有的后台打印功能,操作员可以让计算机一边打印,一边做其他事;

 查询统计

目标:对检验数据进行各种查询统计,满足检验科内的日常业务需要。用户:检验医师、主任 功能要点:

1、报告查询

功能强大的报告查询功能,根据各种复杂条件组合查询病人的报告;

2、工作量增长统计

1)工作量趋势分析 2)显示超限病人查询

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出超出范围的病人,便于医生检测超常病人。

3、工作量统计

单一条件和复合条件的工作量、财务收入的统计:按科室、按病人类别(如住院、门诊)、按开单医生分别统计项目数量和收费情况;

4、病人的动态趋势分析

对于化验多次的病人,如果存在相同项目,可以对这些项目进行对比分析,以时间作横坐标,测定值作纵坐标,描绘出一条变化曲线,对此称之为动态趋势分析;  统计一段时间内任意项目的阴阳性率、平均值、方差、标准差、大批量标本的项目均值分析,如当天某一个项目的均值与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项目的均值应该变化不大(如差异较大是有临床意义的)。我们逐渐认识到统计分析在检验科室的重要性,所以在这方面会有更多的投入,以配合临床、科研、教学的需要;  其他专业统计,包括超限病人统计、浮动均值、超值统计、ROC曲线、直线回归与相关性统计等。

5、病人细菌培养结果查询

6、细菌比例分析统计

对某一区域的细菌数量比例进行分析统计;

7、细菌分离趋势

统计一年内一定条件下各细菌发现情况;

8、抗生素敏感百分率

统计某时间段内一定条件下选定的多个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情况,通过统计结果用户可查看某细菌下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也可查看某抗生素对各种细菌的敏感情况;

9、动态报表

系统预留开放式接口,实施人员以及经过简单培训的用户就可以二次开发,增加报表。

 质控管理

目标:系统采用Westgard多规则对每天的质控数据自动判断,并自动提示操作者失控信息,操作者可进入到质控系统查看质控图,分析失控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用户:检验医师 功能要点:

采用Westgard多规则,同时可自定义失控规则;

网络支持,科室主任可以通过网络监控所有仪器的质控情况; 支持质控数据的统计,如均制、方差、CV值等;支持优顿图显示

为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数据显示,更容易分析和判断失控数据和原因。

 主任管理

主任通过系统将查询到整个检验科的运行情况及管理日常事务

 统计检验科收入情况:可分两级分类对工作量进行统计,如可按病区和检验类别进行统计。该功能将可产生128种不同的报表需求,能满足不同的医院要求;  各检验仪器的测试情况:主任能查询网络上所有仪器的运行情况,包括某仪器某项目今天测定的均值、标准差等以及与前段时间测定值的比较,从而判断仪器运行的好坏,也可通过查看各仪器的质控情况从整体上分析仪器的运行情况;

 试剂消耗量与购买情况:通过记录试剂的消耗量以及实际的购买量,可统计出各仪器上试剂的损耗率,及各项目的测试成本;

 排班管理及考核管理:利用计算机自动排班、奖金考核从而减少日常的烦琐事务。 分析检验科内部的运营成本:通过检验科内的各项消耗统计检验科内部的运行成本,各种消耗包括:仪器的折旧费、试剂的消耗、操作人员的工资及日常的办公开销等。 主任排班管理。

 酶标管理

酶标仪在免疫学上的运用是使用比色原理,测出某样本的吸光度,然后将此吸光度与临界值(CutOff值)比较,得出定性结果(阴性、阳性)。界面采用测试板96孔的形状,可以在测试板上直接输任意孔的含义(比如对照、质控、样本等)。

 系统能够新增检验项目、设定项目代号、设定CutOff计算公式、设定参考范围。 阴阳性计算公式由可自行定义。

 能够随意指定板孔上对应的样本号,且样本号随着用户的改动自动作出调整。 数据处理后能将数据备份,供日后查询。

 试剂管理

试剂字典

定义试剂的基本信息,使用时可以直接调用。公司字典

定义试剂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使用时可以直接调用。项目<—>试剂

试剂和检验项目之间定义关系,使用时检验项目自动识别试剂,扣掉库存。入库登记

登记试剂的入库情况。试剂领用

登记试剂的领用情况。

入库情况

查询汇总试剂的入库情况。试剂领用情况

查询汇总试剂的领用情况。采购情况查询

查询汇总试剂的采购情况。

 与其它系统接口

名称:与其它系统接口

目标:完成与 HIS系统的接口,包括病人信息登记、病人收费、报告发布(回传)。用户:检验医师 功能要点:

人民医院检验报告规范 篇2

1 危急值相关知识的培训

1.1 什么是检验报告危急值危急值是指急诊检验结果或普通检验达到规定的异常范围时的检验结果。

1.2 检验报告危急值项目有哪些

中国医师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 关于“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报告制度”明确指出: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 至少应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培养阳性及危及生命的检验指标等。

1.3 危急值检验报告的临床意义

危急值的及时报告与应用, 是保证医疗安全十分重要的环节。危急值一旦出现, 必须立即报告, 检验科出具报告后, 多数是护理人员最先看到结果, 如能在此时迅速报告医生, 给予有针对性的监护, 患者就能及时得到抢救、治疗。因此, 护理人员在熟知检验指标的危急值的同时, 还要掌握其临床意义, 可以根据患者病情, 有目的、有重点地对患者进行观察、护理, 在确保护理安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4 危急值报告的培训方法

有关危急值报告制度知晓率的调查表明, 护士的知晓率低于检验师和临床医师, 且护士的学历、职称对知晓率的影响很大[3]。医院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培训之前, 应先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测试, 对掌握较好的护理人员进行重点讲解;对于对危急值检验报告不重视、掌握不好的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讲解和培训, 并将检验危急值内容打印出来, 粘贴到各科醒目位置。护理部在进行危重患者查房时, 将患者病情与各种检验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讲解, 使各科护理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得到不断的强化和提升, 最终达到人人掌握并认真落实的目的。

2 危急值标本的护理管理

在危急值报告的护理管理过程中, 标本的采集、储存及运送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危急值的准确性。因此, 必须加强标本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2.1 不规范标本有哪些

2.1.1 采集

操作不当引起的溶血:包括注射器使用过程中抽、拉、推等动作不规范;穿刺不顺利;抽血不畅;抗凝血用力振荡, 抗凝剂比例不合标准;真空采血管内负压过大等。

2.1.2 储存

标本的存放、储存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 储存不当也可导致标本检验结果与实际有偏差。

2.1.3 送检

标本运送渠道不畅也可引起检验结果不准确:检验标本运送不及时;运送过程中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用力不当等。

2.2 不规范标本导致的危急值结果

在采集、储存及送检等各个环节中,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可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如果护士对检验质量控制程序缺乏认识而不按规程操作, 检验报告很可能引起误导[4]。

3 危急值的登记与传递

临床医护人员在接到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结果后, 应在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上做好登记, 并立即通知主管医生, 为临床诊断提供预警提示。危急值报告记录本应存放于固定位置, 由白班护士保存, 在接到电话通知时, 按要求填写记录本, 记录完毕立即通知医师。

4 检验报告危急值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危急值的及时报告与应用, 是保证医疗安全十分重要的环节。在临床工作中, 如果出现危急值, 说明患者的病情十分危险, 如果护理人员能充分认识危急值报告的重要意义, 及时、准确地将信息传递给主管医师, 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救治措施, 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否则, 患者将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导致疾病出现不良的转归甚至死亡。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 认真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 熟练掌握危急值内容及临床意义, 保证护理安全, 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伟锋, 蔡锡雅, 张健, 等.危急值报告的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8) :743-744.

[2]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第二周期医院评审暨综合评价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 [S].2009-08.

[3]范红玲, 郭晓红.采血不规范造成的“危急值”报告[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18) :3326.

检验科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论文 篇3

在未来检验科室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对检验科室内部的房屋设置等进行重新的设计以及改进,将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等进行明确的隔离,在尽可能满足医院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所有要求,在实验室的操作入口处张贴相关的生物危险标志、对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相关生物安全的等级进行明确的解释与介绍,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入,并严格禁止非操作工作人员未经同意擅自进入检验室的行为。

2.2提高医院领导对检验科感染问题的重视程度

首先,医院内部的各级领导必须对检验科医院感染问题的重视程度进行增加,强化当前医院感染组织的合理建设与完善,为其支付充足的管理预防经费,招收大量人才提供后备支持,并未检验科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提供先进的、可靠的管理设备,使用计算机传输打印或者紫外线照射消毒的方式进行检验报告单的传递与交流,降低感染的发生概率。

2.3强化检验科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

首先需要对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感染知识的培训,通过聘请知名感染科教授、医院感染科控制专家等现身讲座的方式,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讲解,确保医院在感染教育工作的开展中能够迈向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化、其次,应该对检验科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的组织实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学习无菌操作技术与消毒方案,掌握职业暴露的专业化应对措施,然后经过实践测试与考试等手段进行检测,只有合格的工作人员才可以继续上岗就业。第三,检验科的领导应该定期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员学习医院感控知识,对其讲解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使其深刻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提高工作人员预防检验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通过在日常工作及检验操作中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及规范的方式,提高预防以及控制能力,并把医院感染预防工作的开展制定为工作的前进目标,从而不断的激励自己,提升自身应对感染问题的防护能力与水平,降低感染风险的发生及扩散。第四,检验科工作人员由于需要操作大量的仪器设备,所以必须对一次性用品进行正确的使用,并严格遵守、落实、执行无菌操作规章制度。由于在现实操作中手是极易携带病菌进行传播的,为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了便携的途径,所以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重视手部的消毒,在操作的整个流程中均应进行及时的洗手以及消毒处理,降低病毒的携带及传染发生的概率。第四,操作过程中应避免锐器损伤,研究显示,锐器损伤传播传染病的几率明显高于皮肤和黏膜传播,检验科由于应用吸管、滴管,稍有不慎则可出现被划伤的风险,样本若含有传播性病原体,增加血源性感染的概率。检验科医务人员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利器丢弃前应及时消毒,若出现意外应积极采取处理措施。

2.4对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规范

医院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得到上层领导的重视,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开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医院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成立专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相关生物安全的负责人可以就近取材,选择检验科主任作为相应的人员;同时在管理中采用个人责任制的方式;同时,检验科室应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与标准的操作流程作为管理及工作实施的参考标准,对应急预案等应该及时的做好制定,通过不断对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完善的方式达到预防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在处理临床标本的运送问题时,应该聘用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护送,并严格的按照医院检验科制定的相关计划的时间、路线等进行临床标本的收集,然后对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清洗消毒。

2.5检验科环境规范化管理

为了能够做好检验科环境规范化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基于检验科常规工作制度的基础之上充分的对相关科室的具体状况进行结合分析,然后落实积极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管理。相关工作具体包括:在工作区内部应明令禁止吸烟、进食、穿戴工作服后不可进入休息区、餐厅等公共场所;如果在工作中需要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发生接触,那么必须佩带手套等防护用具,在细菌的培养中应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并佩带相应的手套与口罩。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将实验室划分为洁净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等,并及时的对各个区域进行有效的、独立的管理,避免医务工作人员在流动中出现交叉感染等现象,确保相关科室的有效通风,尽可能的防止或避免由于离心操作下出现的溶胶感染等问题的发生。在检验科室内部的离心机与振荡器必须放在气流外排的操作台上,并做好通风处理,避免发生感染。其次应大力进行资金投入,对检验科室的工作条件进行完善,提高其自我防护的能力。医疗垃圾同生活垃圾分开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分类收集,并由专人焚烧,装垃圾的桶具定时消毒。将医疗废弃物分为感染性、病理性、药物性、化学性、损伤性,将感染性、病理性和化学性废弃物放入消毒容器中,并贴上警示标示,损伤性废弃物应放置在黄色塑料利器盒中,张贴废物警示标识。

2.6加强检验科消毒管理措施

在检验科的内部进行培养物、血液等的处理处理中应注意其携带致病微生物的问题,在操作中应强化消毒管理工作,通过使用含氯成分较高的消毒液对操作平台进行擦拭,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紫外线消毒工作。同时应该强化对检验报告单的管理与处理,采用自动报告机打印自取的方式进行检验报告的传递,从而避免致病菌通过检验报告单传染给患者或者医师,进而起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在检验科工作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不携带任何致病细菌,为保障相关工作档案工作开展的安全性,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对相关检验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并将其健康状况绘制成档案进行保存,从而对检验科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起到保护医务工作人员及患者健康的目的。

2.7增强监督执行力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成立检验科感染控制小组,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担任组长、副组长,其余各室业务骨干人员担任组员。督促各科室各种预防措施的落实,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规章,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提供法规保障。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没有完全按规章制度执行的,严格给予扣分处罚,并与科室奖金挂钩,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整改。

综上所述,在检验科医院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做好检验科室内部工作人员的感染防护工作,不仅会对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健康安全造成影响,也会对医院内部的医疗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只有不断的提高对医院、检验科室及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严格落实医院感染规范管理制度,才能够真正的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使工作人员与患者能够工作的舒心、治疗的放心。

参考文献

[1]崔建新.加强检验科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296-297.

[2]黄萍,李峰.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3,6(1):155.

[3]文宏宇.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有效预防检验科医院感染[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5(5):293-295.

[4]李英姿,邱跃华,刘金国.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预防策略探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5(17):127-128.

[5]董华,陈红梅,王静.县级医院检验科医院感染隐患及管理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56-1857.

[6]胡旭,金燕芳.检验科保洁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范对策[J].江苏卫生保健,2010,12(2):11-12.

[7]何宏,刘蓬蓬,刘佶,等.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及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22-223.

[8]徐连江,李升玲,冀会萍.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3107-3108.

[9]宋刚,倪红芬,黄卫权.加强检验科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5(9):102-103.

人民医院检验报告规范 篇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级各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体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的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750.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消毒技术规范 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清洗 cleaning

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1.1 冲洗 flushing 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3.1.2 洗涤washing 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3.1.3 漂洗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3.1.4

终末漂洗 end rinsing 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3.2 超声波清洗器ultrasonic cleaner 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3.3 清洗消毒器 washer-disinfector 3.4 闭合 closure 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3.5 密封sealing 包装层间连接的结果。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3.6 闭合完好性 closure integrity 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3.7

包装完全好 package integrity 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

3.8 植入物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3.9 湿热消毒 moist heat disinfection 利用湿热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代谢发生障碍,致使细胞死亡。包括煮沸消毒法、巴斯德消毒法和低温蒸汽消毒法。

4.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4.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所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4.2 应根据WS310.1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4.3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310.3的规定。4.4 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4.5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6 设备、药械及耗材应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其操作与使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5.1 回收

5.1.1 使用者应将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与一次性使用物品分开旋转;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直接置于封闭的窗口中,由CSS集中回收处理,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5.1.2 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

5.1.3 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5.2 分类

5.2.1 应在CSSD的去污区进行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点、核查。5.2.2 应根据器械物品材质、精密程度等进行分类处理。5.3 清洗

5.3.1 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手工清洗。

5.3.2 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的清洗。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

5.3.3 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清洗操作及注意事项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5.3.4 精密器械的清洗,应遵循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5.4 消毒

5.4.1 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方法首选机械热力消毒,也可采用75%乙醇、酸性氧化电位水或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药械进行消毒。

5.4.2 湿热消毒方法的温度、时间应参照表1的要求。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min,或A0值≥3000;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其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1min,或A0值≥600。

表1 湿热消毒的温度与时间

温度 消毒时间 温度 消毒时间

90℃ ≥1min 75℃ ≥30min

80℃ ≥10min 70℃ ≥100min

5.4.3 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应用见附录C 5.5 干燥

5.5.1 宜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金属类干燥温度70℃~90℃,塑胶类干燥温度65℃~75℃。

5.5.2 无干燥设备的及不耐热器械、器具和物品可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进行干燥处理。

5.5.3 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管腔器械,应使用压力气枪或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5.5.4 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5.6 器械检查与保养

5.6.1 应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5.6.2 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有锈迹,应除锈;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应及时维修或报废。

5.6.3 带电源器械应进行绝缘性能等安全性检查。

5.6.4 应使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5.7 包装

5.7.1 包括装配、包装、封包、注明标识等步骤。器械与敷料应分室包装。

5.7.2 包装前应依据器械装配的技术堆积或图示,核对器械的种类、规格和数量,拆卸 的器械应进行组装。

5.7.3 手术器械应摆放在篮框或有孔的盘中进行配套包装。5.7.4 盘、盆、碗等器皿,宜单独包装。

5.7.5 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有盖的器皿应开盖,摞放的器皿间应用吸湿布、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管腔类物品应盘绕放置,保持管腔通畅;精细器械、锐器等应采取保护措施。

5.7.6 灭菌包重量要求: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公斤,敷料包重量不宜超过5公斤。5.7.7 灭菌包体积要求: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30cm×30cm×25cm,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 30cm×30cm×50cm。5.7.8 包装方法及材料

5.7.8.1 灭菌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 的要求。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纺织品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灯光检查无破损。

5.7.8.2 硬质容器的使用与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其清洗消毒应符合本标准。

5.7.8.3 灭菌物品包装分为闭合式包装和密封式包装。手术器械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应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

5.7.8.4 密封式包装如使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可使用一层,适用于单独包装的器械。

5.7.9 封包要求

5.7.9.1 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

5.7.9.2 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松紧适度。封包应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

5.7.9.3 纸塑袋、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6mm,包内器械柜包装袋封口处≥2.5cm。

5.7.9.4 医用热封机在每日使用前应检查参数和准确性和闭合完好性。5.7.9.5 硬质容器应设置安全闭锁装置,无菌屏障完整性破坏时应可识别。5.7.9.6 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等内容。灭菌前注明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标识应具有追溯性。5.8 灭菌

5.8.1 压力蒸汽灭菌

5.8.1.1 适用于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

5.8.1.2 包括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根据待灭菌物品选择适宜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灭菌程序。灭菌器操作方法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用水标准参见附录D。

5.8.1.3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参数见表2。硬质容器和超重的组合式手术器械,应由供应商提供灭菌参数。

表2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参数

设备类别 物品类别 温度 所需最短时间 压力

下排气式 敷料 121℃ 30min 102.9 kPa 器械 121℃ 20min 102.9 kPa

预真空式 器械、敷料 132~134℃ 4min 205.8kPa

5.8.1.4 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程序包括灭菌前准备、灭菌物品装载、灭菌操作、无菌

物品卸载和灭菌效果的监测等步骤。

5.8.1.4.1 灭菌前按以下要求进行准备:

a)每天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灭菌器压力表处在“零”的位置;记录打印装置处于备用状态;灭菌器柜门密封圈平整无损坏,柜门安全锁扣灵活、安全有效;灭菌柜内冷凝水排出口通畅,柜内壁清洁;电源、水源、蒸汽、压缩空气等运行条件符合设备要求。

b)进行灭菌器的预热。

c)预真空灭菌器应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B-D试验。5.8.1.4.2 灭菌物品按以下要求进行装载:

a)应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装载灭菌物品。灭菌包之间应留间隙,利于灭菌介质的穿透。

b)宜将同类材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同一批次进行灭菌。

c)材质不相同时,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上层、竖放,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d)手术器械包、硬式容器应平放;盆、盘、碗类物品应斜放,包内容器开口朝向一致;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器皿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纸袋、纸塑包装应侧放;利于蒸汽进入和冷空气排出。

e)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大包宜摆放于上层,小包宜摆放于下层。

f)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80%。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的90%;同时不应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5.8.1.4.3按以下要求进行进行灭菌操作:

a)应观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及设备运行状况。b)灭菌过程的监测应符合WS310.3中相关规定。5.8.1.4.4 无菌物品按以下要求进行卸载:

a)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待温度降至室温时方可移动,冷却时间应>30min。b)每批次应确认灭菌过程合格,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合格;检查无湿包现象,防止无菌物品损坏和污染。无菌包掉落地上或误放到不洁处应视为污染。5.8.2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5.8.2.1 适用于对裸露物品的灭菌,灭菌时间见表3。

表3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132℃)所需最短时间

物品种类 灭菌时间

下排气 预真空

不带孔物品 3min 3 min 带孔物品 10 min 4 min 不带孔+带孔物品 10 min 4 min

5.8.2.2 注意事项

5.8.2.2.1 宜使用卡式盒或专用灭菌容器盛放裸露物品。

5.8.2.2.2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方法可不包括干燥程序;运输时避免污染;4h内使用,不能储存。5.8.3 干热灭菌

5.8.3.1 适用于耐热、不耐湿、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的灭菌,如玻璃、油脂、粉剂等物品的灭菌。灭菌参数见表4。

表4 干热灭菌参数

灭菌温度 所需最短灭菌时间 灭菌温度 所需最短灭菌时间

160℃ 2h 180℃ 30min 170℃ 1h

5.8.3.2 注意事项

5.8.3.2.1 灭菌物品包体积不应超过10cm×10cm×20cm,油剂、粉剂的厚度不应超过0.6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应超过1.3cm,装载高度不应超过灭菌器内腔高度的2/3,物品间应留有充分的空间。

5.8.3.2.2 灭菌时不应与灭菌器内腔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温度降到40℃以下再开灭菌器。

5.8.3.2.3 有机物品灭菌时,温度应≤170℃。

5.8.3.2.4 灭菌温度达到要求时,应打开进风柜体的排风装置。5.8.4 环氧乙烷灭菌

5.8.4.1 适用于不耐高温、湿热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100%纯环氧乙烷的小型灭菌器,灭菌参数见表5。其它类型环氧乙烷灭菌参数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

表5 小型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参数

环氧乙烷作用浓度 灭菌温度 相对湿度 灭菌时间

450mg/L~1200 mg/L 37℃~63℃ 40%~80% 1h~6h

5.8.4.2 注意事项

5.8.4.2.1 金属和玻璃材质的器械,灭菌后可立即使用。

5.8.4.2.2 残留环氧乙烷排放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设置专用的排气系统,并保证足够的时间进行灭菌后的通风换气。

5.8.4.2.3 环氧乙烷灭菌器及气瓶或气罐应远离火源和静电。气罐不应存放在冰箱中。

5.8.5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

5.8.5.1 适用于不耐高温、湿热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灭菌参数见表6。

表6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参数

过氧化氢作用浓度 灭菌腔壁温度 灭菌周期

>6mg/L 45℃~65℃ 28min~75min

5.8.5.2 注意事项

5.8.5.2.1 灭菌前物品应充分干燥。

5.8.5.2.2 灭菌物品应使用专用包装材料和容器。

5.8.5.2.3 灭菌物品及包装材料不应含植物性纤维材质,如纸、海绵、棉布、木质类、油类、粉剂类等。5.8.6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5.8.6.1 适用于不耐高温医疗器械的灭菌。灭菌参数见表7。

表7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参数

气体甲醛作用浓度 灭菌温度 相对湿度 灭菌时间

3mg/L~11 mg/L 50℃~80℃ 80%~90% 30min~60min

5.8.6.2 注意事项

5.8.6.2.1 应使用甲醛灭菌器进行灭菌,不应采用自然挥发的灭菌方法。

5.8.6.2.2 甲醛残留气体排放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设置专用的排气系统。5.9 储存

5.9.1 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

5.9.2 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5.9.3 物品放置应固定位置,设置标识。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5.9.4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5.9.5 无菌物品储存有效期

5.9.5.1 环境的温度、湿度达到WS310.1的规定时,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d;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7d。

5.9.5.2 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5.10 无菌物品发放

5.10.1 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5.10.2 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

后,方可发放。

5.10.3 发放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5.10.4 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应清洁处理,干燥存放。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6.1 朊毒体污染的处理流程

6.1.1 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病人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

6.1.2 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再按照本标准5.3~5.8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6.1.3 注意事项

6.1.3.1 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

6.1.3.2 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和手消毒。

人民医院检验报告规范 篇5

四川五洲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受仪陇县人民医院委托,对仪陇县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政府采购项目以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现就该项目的资格条件和技术需求广泛征求各供应商的意见。

一、招标编号:SCWZDL-201007-GHYLXYY

二、招标项目:仪陇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政府采购项目

三、资金来源:自筹资金,已落实

四、投标人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1、在中国境内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法企业;

2、非投标产品生产厂家,须具有生产厂家的授权委托书;

3、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4、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5、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6、参加本次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五、采购清单:(六个包,参数详见附件)

六、征求意见截止时间:2010年07月29日17:00(北京时间)。

七、如您认为该项目的资格条件和技术需求存在倾向性或不合理性,请具体指出存在倾向性或不合理性的内容,并进行说明。所提意见请在2010年07月29日下午17时前,以书面形式反馈至招标代理机构。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八、采购代理机构: 四川五洲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成都市临江东路36号锦江花园城水晶座10楼C 联 系 人:郭先生 朱先生

联系电话:028-85446608、85445511转802; 传 真:028-85431100

四川五洲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2010-07-22 附件:

仪陇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参数

第一包:麻醉机

(一)4.1 麻醉机基本要求:

4.1.1 适用于成人、小儿、新生儿的低流量、微流量麻醉 4.1.2 具备快速开机功能,启动时间小于15秒,满足急救需要 *4.1.3 麻醉机显示屏≥152mm×76mm,*4.1.4 显示屏可调节角度方便临床观察

*4.1.5 世界著名品牌,原装进口(注册证产地是国外)4.2 技术要求及配置(技术参数和功能)4.2.1 气体供应

4.2.1.1 氧气、笑气高精度双管流量计,精度±2.5% 4.2.1.2 低氧保护:笑氧联动装置保证氧浓度不小于25% 4.2.1.3 快速充氧:35~50 L/min 4.2.1.4 氧气流量计:0~15 L/min 4.2.1.5 笑气流量计:0~10 L/min *4.2.1.6 驱动气体:氧气 4.2.2 麻醉蒸发罐

*4.2.2.1 双蒸发罐罐位,标配麻醉蒸发罐1只(异氟醚)4.2.2.2 具备压力、流量、温度自动补偿 4.2.2.3 输出精度 ≤±2% 4.2.2.4 无需工具的挂入式安装,安全互锁装置基于罐身 *4.2.2.5 标配Easy-Fil加药装置,加药便捷,无泄漏 4.2.3 呼吸机

*4.2.3.1 气动电控呼吸机 *4.2.3.2 采用上升式皮囊

*4.2.3.3 风箱显示刻度:300ml~1500ml *4.2.3.4 皮囊运动可直观反应患者呼吸,系统漏气一目了然 4.2.3.5 容量控制通气 *4.2.3.6 压力控制通气

4.2.3.7 在低流量及微流量麻醉时保证新鲜气体的持续供应 4.2.3.8 具备潮气量实时动态补偿 4.2.4 回路

4.2.4.1 完全无需任何工具拆装呼吸回路 *4.2.4.2 标配废气排放系统

*4.2.4.3 呼吸回路中所有与新鲜气体接触部件(流量传感器除外)均可134℃高温高压消毒,且不含任何橡胶成分

*4.2.4.4 一体化回路设计,呼吸回路和主机间无需任何外接连线即可同步通讯 *4.2.4.5 新鲜气体供给无需外接连线 *4.2.4.6 流量传感器无需外接连线 *4.2.4.7 氧传感器测量无需外接连线 *4.2.4.8 气道压力测量无需外接连线 4.2.4.9 标配氧浓度监测

*4.2.4.10 微分可变口径技术的流量传感器,4.2.4.11 流量传感器在5~1600ml范围内可保持线性 4.2.5 报警

*4.2.5.1 吸气流量传感器故障 4.2.5.2 呼气流量传感器故障 4.2.5.3 氧气冲洗故障

*4.2.5.4 吸气流量传感器未连接报警 4.2.5.5 呼气流量传感器未连接报警 4.2.5.6 二氧化碳吸收罐未连接报警 4.2.5.7 潮气量低报警:OFF;0~1500ml 4.2.5.8 潮气量高报警:20~1600ml;OFF 4.2.5.9 分钟通气量低:OFF;0~10升 4.2.5.10 分钟通气量高:OFF;0~30升 4.2.6 技术参数

*4.2.6.1 VCV设定潮气量:20~1500ml PCV: 5~1500ml 4.2.6.2 吸气压力(设定):5~60cmH2O 4.2.6.3 压力限制(设定):12~100 cmH2O 4.2.6.4 呼吸频率(设定):4~100次 4.2.6.5 吸呼比(设定):2:1~1:8 4.2.6.6 吸气平台(设定):5~50% 4.2.6.7 PEEP(设定):OFF;4~30 cmH2O 4.2.6.8 流量调节范围:1~120L/min 4.2.6.9 呼出分钟通气量(监测):0~99.9L/min 4.2.6.10 呼出潮气量(监测):0~9999ml 4.2.6.11 氧浓度监测范围:8~100% 4.2.6.12 峰值压力(监测):-20~120 cmH2O 4.2.6.13平均压力(监测):-20~120 cmH2O 4.2.6.14平台压力(监测):0~120 cmH2O *4.2.6.15 可选配SIMV模式和 PSVpro模式 4.2.6.16 APL阀调节范围:0.8~70cmH2O 4.2.6.17 流量补偿范围:200ml/min~15L/min 4.2.6.18 峰值流速范围:120L/min+新鲜气体流速 4.2.7 系统要求

4.2.7.1 内置电池,工作时间大于90分钟 4.2.7.2 系统工作温度范围:10~40℃ 4.3 售后服务 4.3.1 保修期1年 4.3.2 响应时间≤24小时

4.3.3 厂商负责免费安装并提供现场培训 第二包:麻醉机

(二)1、采用稳定的气动电控通气方式,上升式风箱,小儿麻醉无需更换风箱;适用于成人,小儿和婴幼儿患者;

2.8"以上彩色TFT显示屏;能显示氧气和空气电子流量计; 3.具有手动模式、VCV(容量控制通气模式);

4.可选配PCV(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和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该通气模式同时具备流量和压力触发,提该技术相关供监测报告;

*5.呼吸机设定参数:VCV模式下,潮气量设定范围:20ml~1500ml,6.呼吸频率4bpm~100bpm; 7.吸呼比: 4:1~1:8 *8.电子PEEP设定范围:OFF,4 cmH2O~30cmH2O 9.具有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实时气道压力、顺应性监测和氧浓度监测

10.具备压力-时间、流速-时间、容量-时间波形显示,能直观地观察到病人呼吸的变化情况

11.配备一个进口挥发罐,确保麻醉药的准确输出;

*12.集成回路设计,系统容积量小,拆卸方便,可134℃高温、高压消毒; 13.流量传感器内置在回路内,无导线外露,以免影响回路整体性; 14.配备有ACGO接口,能外接T管回路; 15.完善的报警功能,确保麻醉的安全; 16.内置充电锂电池,持续供电60分钟;

*17.可选配插件式即插即用EtCO2(呼末二氧化碳)监测模块。可同麻醉机显示屏同屏显示呼末波形和设置报警上下限。测量误差:在0%~5%(0mmHg~40 mmHg)测量误差因为±2 mmHg。提供该设备的检验报告。

第三包:呼吸机

1、适用范围:成人、儿童 *

2、驱动方式:气动电控

3、设置方式:轻触式按键或触摸屏操作

*

4、显示方式:10.4"高分辨率TFT彩色大屏幕显示

5、后备电源:具有后备电 *

6、具有同步雾化功能

*

7、操作屏可与主机分离,保护操作人员

8、具有可更改默认参数的紧急启动功能

9、具有氧浓度监测功能,非耗材

10、通气模式:VCV, PCV.SIGH, VC-SIMV, PC-SIMV, PSV, SPONT(CPAP)等

11、潮气量:50ml~1300ml

12、呼吸频率:4~80bpm *

13、吸气时间:0.1-lOs;屏气时间:0~4S

14、PSV水平:0~60CnH2O

15、压力控制水平:5cmH2O,0~50cmH2O

16、压力触发灵敏度-20~OcmH2O(自动跟踪PEEP)*

17、流速触发灵敏度:具有基础流的动态流速触发,0.5~15LPM *

18、电子PEEP;PEEP/CPAP: 0~30cmH2O

19、Fi02 调节:21 %~100%连续可调 20、监测参数: 潮气量(吸入、呼出)、总计呼吸频率、自主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自主呼吸分钟通气量、气道峰值压力、气道平均压力、气道平台压、呼吸末正压、氧浓度、流量波形、压力波形、容量波形

21、报警参数: 氧气不足、空气不足、分钟通气量上限、分钟通气量下限、吸气潮气量超限、自主呼吸频率超限、气道压力上限、气道压力下限、窒息、交流电源断电、氧浓度上限、氧浓度下限、电池电量低、持续气道压高

*

22、具有报警回顾功能

*

23、产品标准:具有美国FDA或欧盟CE认证并随投标文件提供相关认证证书(国外认证证书需有相对应中文说明证书)第四包:监护仪

(一)1.配置要求 数量2台 *1.1.原装进口高档多参数模块化监护仪,注册证为进字号;*1.2.配置可做到:ECG,NBP,SPO2,HR,PR,内含3个二氧化碳监测模块加双有创及体温监测; 1.3.2.*2.1.以上模块可在所有机器上通用,可进行热插拔。技术参数

彩色TFT显示,可视面积≥10.1英寸,分辨率≥800*600。可外接标准PC屏幕。主机与显示器一体化设计,显示器为原装进口医用显示器,测量参数模块化设计,便于升级。标配四参数插件槽。

低功耗,无硬盘,无风扇设计,适应科室的层流环境,为2004年以后发布的新款监护仪;

用户界面为旋钮操作,操作方便快捷。

中文化操作界面,波形及数字的位置,大小可变化。配有十余种屏幕可灵活切换,提供十二导同步心电显示,水平趋势图,ST环状图,大字显示屏幕等。

报警:同时用四种方式报警:按严重程度分级的声音报警;带彩色编码的报警信息、报警的参数数值闪烁,明显的不同颜色(红,黄,绿)的报警灯;

通过升级可支持有线及无线联网。*2.2.2.3.*2.4.2.5.2.6.*2.7.*2.8.2.9.*2.10.*2.10.1.*2.10.2.*2.10.3.*2.10.4.2.11.*2.12.*2.13.2.14.*2.15.2.16.*2.16.1.2.16.2.2.16.3.2.16.4.*2.16.5.2.16.6.2.16.7.*2.16.8.3.*3.1.*3.2.3.3.可支持连续微创心排量(PiCCO),主路及微流CO2,主路二氧化碳采用的是Capnostat5代技术,脑电双频指数(Bis)等高级功能。使用升级时,只需要购买相应的模块。有创压力:具备测量所有有创压力功能,并能以相应的标识分别注明,并且每条压力转接电缆都是独立,且可互相通用。具备最新的PPV(脉搏压力变异)检测技术,在不需要增加模块或其他耗材的情况下,仅用一根动脉导管获得PPV。

基本参数多功能(心电/呼吸,血氧,无创血压)模块可在无电源情况下存储6小时病人数据,可作病人数据无缝转运,有创血压/体温,CO2,PiCCO模块可在该系列在所有仪器上通用。

连续微创心排量(PiCCO)监测: 不需肺动脉导管 可监测连续心排量(PiCCO),心搏容积(SV),心搏容积变量(SVV),全身血管阻力(SVR),心输出量(CO),胸内血液容积(ITBV),血管外肺水(EVLW)

适用于2kg以上的婴幼儿及新生儿

测量模块上同时可做金标准--传统连续心排测量

脑电双频指数BIS采用最新版本的BIS-X 技术,可使用半复用电极以节省科室成本.心电采用EASI技术,心电监测可用5个电极监护12导联心电图,节约成本,提供十二导ST数值和ST环状图。

具有防运动/低灌注的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提供灌注指示,血氧探头采用指套式,提高测量准确性和病人 舒适度;

床旁监护仪具有向除颤器传送心电数据的接口,方便抢救时使用.可选配基本参数测量模块:可显示波形和数值,用于病人转运。软件配置:

具有≥23种全面心律失常分析功能 具有血液动力学,氧和、通气功能计算 可储存48小时趋势,并可以表格和图形形式进行回顾,趋势回顾间隔时间最小达到12秒.具有联网软件

具有心脏科专用分析软件

成人、儿童、新生儿中文专用分析软件 内置教学软件

可选支持2006修定版SSC Sepsis Protocol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管理指南运用 其它

产品保修一年,售后服务由厂家负责,厂家在四川省内有专业的售后服务工程师

随机包含原厂同品牌进口有创电缆、心电导联线、血氧探头、体温探头、有创压力传感器等附件各一套;

监护仪

(二)1.配置要求 数量 1台 *1.1.原装进口高档多参数模块化监护仪,注册证为进字号;*1.2.1.3.2.*2.1.*2.2.2.3.*2.4.2.5.2.6.*2.7.*2.8.2.9.*2.10.*2.10.1.*2.10.2.*2.10.3.*2.10.4.2.11.*2.12.*2.13.2.14.*2.15.2.16.配置可做到:ECG,NBP,SPO2,HR,PR,内含3个二氧化碳监测模块加双有创及体温监测;微创连续心排(PICCO)测量模块,麻醉深度(Bis)监测模块

以上模块可在所有机器上通用,可进行热插拔。技术参数

彩色TFT显示,可视面积≥10.1英寸,分辨率≥800*600。可外接标准PC屏幕。主机与显示器一体化设计,显示器为原装进口医用显示器,测量参数模块化设计,便于升级。标配四参数插件槽。

低功耗,无硬盘,无风扇设计,适应科室的层流环境,为2004年以后发布的新款监护仪;

用户界面为旋钮操作,操作方便快捷。

中文化操作界面,波形及数字的位置,大小可变化。配有十余种屏幕可灵活切换,提供十二导同步心电显示,水平趋势图,ST环状图,大字显示屏幕等。

报警:同时用四种方式报警:按严重程度分级的声音报警;带彩色编码的报警信息、报警的参数数值闪烁,明显的不同颜色(红,黄,绿)的报警灯;

通过升级可支持有线及无线联网。

可支持连续微创心排量(PiCCO),主路及微流CO2,主路二氧化碳采用的是Capnostat5代技术,脑电双频指数(Bis)等高级功能。使用升级时,只需要购买相应的模块。有创压力:具备测量所有有创压力功能,并能以相应的标识分别注明,并且每条压力转接电缆都是独立,且可互相通用。具备最新的PPV(脉搏压力变异)检测技术,在不需要增加模块或其他耗材的情况下,仅用一根动脉导管获得PPV。

基本参数多功能(心电/呼吸,血氧,无创血压)模块可在无电源情况下存储6小时病人数据,可作病人数据无缝转运,有创血压/体温,CO2,PiCCO模块可在该系列在所有仪器上通用。

连续微创心排量(PiCCO)监测: 不需肺动脉导管 可监测连续心排量(PiCCO),心搏容积(SV),心搏容积变量(SVV),全身血管阻力(SVR),心输出量(CO),胸内血液容积(ITBV),血管外肺水(EVLW)

适用于2kg以上的婴幼儿及新生儿

测量模块上同时可做金标准--传统连续心排测量

脑电双频指数BIS采用最新版本的BIS-X 技术,可使用半复用电极以节省科室成本.心电采用EASI技术,心电监测可用5个电极监护12导联心电图,节约成本,提供十二导ST数值和ST环状图。

具有防运动/低灌注的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提供灌注指示,血氧探头采用指套式,提高测量准确性和病人 舒适度;

床旁监护仪具有向除颤器传送心电数据的接口,方便抢救时使用.可选配基本参数测量模块:可显示波形和数值,用于病人转运。软件配置: *2.16.1.具有≥23种全面心律失常分析功能 2.16.2.具有血液动力学,氧和、通气功能计算 2.16.3.可储存48小时趋势,并可以表格和图形形式进行回顾,趋势回顾间隔时间最小达到12秒.2.16.4.具有联网软件

*2.16.5.具有心脏科专用分析软件

2.16.6.成人、儿童、新生儿中文专用分析软件 2.16.7.内置教学软件

*2.16.8.可选支持2006修定版SSC Sepsis Protocol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管理指南运用

3.售后服务及其它 *3.1.产品保修一年,售后服务由厂家负责,*3.2.厂家在四川省内有专业的售后服务工程师 3.3.随机包含原厂同品牌进口有创电缆、心电导联线、血氧探头、体温探头、有创压力传感器等附件各一套;

第五包: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1、设备名称: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2、数量: 1台(套)

3、主要技术指标及基本要求

3.1、检测原理:化学发光技术或电化学发光技术; 3.2、检测速度≥80测试/小时; 3.3、样品位≥30个; 3.4、试剂位≥16个;

3.5、仪器配置样品条码识别装置; 3.6、样品可使用多种样品杯和原始试管; 3.7、仪器可自动读取试剂信息及实验参数; *3.8、所有试剂均采用2点批定标方式; 3.9、带试剂盒自动开关盖装置;

*3.10、试剂货架有效期≥12个月,开封后2~8℃可保存2个月以上; 3.11、HCG检测上限不稀释也可达到10000mIU/ml;

*3.12检测项目包括甲状腺功能、激素、肿瘤标志物、心肌标志物、传染病指标等多个项目,必须包括HCG、胰岛素、C-肽、NSE、CYFRA21-1,CA72-4,ACTH等项目;

3.13、操作系统:中文界面操作系统,带触摸屏显示器; 3.14、提供所有配套试剂、消耗品的供货价格; *3.15、国际一流品牌,整机为原装进口设备。第六包: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参数要求 1.*进口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1台

2.检测项目:五分类检测项目≥24个,网织红细胞检测项目不少于6个参数(RET#,RET%,HFR,MFR,LFR,IFR),研究参数不少于4个(IG#,IG%,OTHER#,OTHER%)。

3.*检测原理:激光流式细胞技术+核酸荧光染色。

4.分析模式:CBCCBC+DIFFCBC+RETCBC+RET+DIFF四种模式任选。5.进样模式及样本量:手动进样小于90ul、自动穿刺进样小于155ul、末梢血模式40ul。

6.*白细胞五分类检测和网织红细胞测试可单独测试也可同时测试,单独或同时测试时其速度均≥80个测试/小时

7.*网织红细胞测试为全自动检测,无需人为辅助,无需机外添加试剂。8.*血小板检测原理:电阻抗法、激光流式结合核酸荧光染色法双方法检测。

9.*能提供幼稚粒细胞(IG)定量信息。10.红细胞检测:鞘流电阻抗原理

11.进样系统:可手动进样,自动进样时可一次装载至少50个样本。可选配条形码阅读器。

12.*配备原厂中文报告及数据处理系统

13.数据储存:可外接电脑工作站实现无限制储存。

14.供应商能提供原厂配套并获得FDA和中国SDA的质控和校准品。15.*可实现网络实时在线质控和远程维护功能。16.*血红蛋白检测采用无氢化物配方试剂,比色法。

17.该品牌五分类在四川地区拥有15家以上三级医院用户(在用),并提供名单。

18.电源要求:100~117V/220~240V±10%(50/60HZ)19.标配电脑和打印机。

人民医院检验报告规范 篇6

1 资料与方法

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集的2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根据国家ADR监测中心对ADR因果关系的分析判断方法, 利用Excel软件和手工统计的方法, 就患者的性别、年龄, 药品种类, 给药途径, ADR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生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203例ADR报告中, 男性98例, 占48.28%, 女性105例, 占51.72%。年龄最小者1岁, 最大者89岁。发生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见表1。

2.2 发生ADR的给药途径

203例ADR报告中, 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为172例, 占84.73%;口服给药引发的ADR为17例, 占8.37%;肌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为8例, 占3.94%;外用药引发的ADR为6例, 占2.96%, 具体见表2。

2.3 发生ADR的药品种类

根据《新编药物学 (第16版) 》药品分类方法, 将引发ADR的药品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 203例ADR中涉及的药品有9类56种, 排序前3位的药品分别是: (1) 抗微生物药, 有94例, 占46.31%, 其中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ADR发生率较高, 分别占49.62%和32.64%, 这两类药物ADR发生率高是因为其临床应用较广泛。 (2) 中药制剂, 有60例, 占29.56%。 (3) 循环系统药物, 有18例, 占8.87%。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分布见表3。

2.4 ADR累及的器官

203例ADR报告药品所致器官和系统损伤主要在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其中, 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为常见, 有86例, 占42.36%, 消化系统损伤的有40例, 占19.70%。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4。

2.5 ADR的转归

203例ADR报告中, 164例好转, 39例治愈, 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由表1可知, 203例ADR报告中, 女性ADR的发生率略高于男性, 这可能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特点及女性具有月经、妊娠生理周期, 致使女性对药物的敏感性高于男性[2]有关。60岁以上老年患者组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的肝、肾等器官功能趋于衰退, 且患多种疾病, 临床都以多种药物治疗, 故ADR发生率较高。≤10岁儿童, 因其组织器官、内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也致使ADR发生率较高。因此, 建议临床应加强对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监护。

由表2可知, 临床给药途径中, 静脉给药方式引起的ADR发生率较高 (84.73%) , 其高于口服给药引起的ADR发生率的原因是:静脉用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溶媒选择、配置液放置时间、输液速度、给药间隔等, 都可以成为引发ADR的重要因素。所以, 静脉给药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途径[3]。因此, 建议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ADR意识, 从而减少用药潜在危险因素。

由表3可知, 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有94例, 占46.31%, 这与全国其他地区的ADR分析报告一致[4]。因此, 笔者建议应加强对抗微生物药物的管理, 严格控制无指征应用抗微生物药物。中药制剂在临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ADR报告也大幅增加, 调查显示由中药制剂引起的ADR达29.56%, 仅次于抗微生物药。这是因为中药注射剂中有效成分复杂, 药材质量不稳定, 分子量大, 某些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物质易成为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且容易与其他药物配伍产生不溶性微粒, 进而引起发热或过敏。“中药较为安全”这一传统认识误区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改变此观念, 临床要注意对中药制剂的合理使用。

由表4可知, 203例ADR报告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 占42.36%, 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 (19.70%) 和神经系统损害 (13.79%) 。这与皮肤及其附件暴露于体表, 其反应易于发现、诊断有关。但对于一些需要临床进一步生化检测或多方面考查的ADR, 如肝、肾损害, 血液系统损害, 心脑血管损害等, 则需要医护人员高度警惕, 加强临床用药全过程监测。

尽管完全防止ADR发生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可以做到尽量减少ADR发生。临床用药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患者的体质及既往用药史: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要仔细谨慎,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同时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及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以防止ADR发生。 (2) 注意给药方法及药物配伍: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 尽量减少静脉给药方式的比率;同时要减少多种药物的配伍, 如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 以减少ADR的发生。 (3) 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或避免预防用药种类时间过长、联合用药种类过多、疗程过长等情况;通过药敏试验来指导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 (4) 加强ADR监测报告及上报后的反馈工作, 提供和完善药物的安全性资料, 避免或减轻潜在的ADR, 降低ADR发生率, 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2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引起的ADR较多, 分别占46.31%和29.56%;引起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占总报告例次的42.36%;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 占84.73%。结论 临床应注重合理用药, 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张掖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参考文献

[1]谢金洲.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

[2]戴昆怡, 梁雪茵, 肖翔林, 等.5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 2009, 21 (8) :189.

[3]程素华.我院2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 2010, 21 (30) :2864.

上一篇:学习《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感悟下一篇:形容孝顺的经典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