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作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工作(精选8篇)

新工作 篇1

胡 伟

从十月份进入调查队以来,通过领导的指导、同事的帮助和自己的学习,让我对统计调查工作有了较深的了解,也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下面是我的几点心得:

一、平凡的工作,伟大的事业。调查队是干活的队伍,是与老百姓最能够亲密接触的队伍。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是认识事物的起点,统计资料的整理、计算汇总与分析研究都必须在调查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调查工作的好坏,取得的资料是否完整与正确,将直接影响到以后各个阶段工作的好坏,影响整个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在调查队工作,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要把工作落实在田间地头,落实在大山深处的村民住户,落实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我们是平凡的,同时又是非常伟大的,我们的劳动成果是国家大计做决策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风向标,一个个重大的决策离不开我们的汗水。

二、共同的目标,和谐的环境。从工作中,能够切身感受到这个集体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能够表现出来的这种相互关心、共同进步、求真务实的精神。队里的领导和同志们都能真切的教诲我政治理论基础和思想素质、生动而又形象的教我专业知识,殷切希望寄予言语之间。这种学习机会对我 来说是很难得的,因此,我非常珍惜这短暂而又美好的时光,像一家人一样,相互激励而言语真切,更像战友一样,相互帮助朝一个目标前进。这个目标就是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高标准、思想高境界、业务高水平、廉政高风尚的调查队系统的业务员。

三、严谨的方案,严格的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是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统计调查只有做到了准确性,才能为正确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只有做到了及时性,才能保证统计资料的时效,提高统计资料的使用价值;而只有做到了全面性,才能很好地满足决策部门的需要。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衡量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的每一个专业项目都是有严格而缜密的制度和调查方案,这是经过专家们反复推敲和实践验证出来的,是我们的数据可靠性能够经得起考验的根本,是我们求真的工具。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案和制度的时候,就要绝对严格要求,为求真做到务实。扎扎实实学好基本功,踏踏实实去实践。

四、开拓的精神,创新的心态。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益发展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分配方式、多种经营方式等复杂多变的调查对象并存的格局,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传统的统计调查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固守传统的调查模式,已难以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和 科学决策,以及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的需要,统计调查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今后的路还必须是踏踏实实的走下去。一方面,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发扬年轻人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将工作视为乐趣,在乐趣中成长自己;另一方面,在多问、多看、多练的基础上勤于思考,把握统计调查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努力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为新时期的统计调查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工作 篇2

1.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新特点

1.1 学生个性的发展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调整, 近几年, 学校在招收生源方面也与前几年有着不同的变化。如今, 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生活条件优越, 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以及自己的个性, 因此, 学校对学生进行工作时, 应当耐心劝导, 以理服人。在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学生的团结意识, 培养奉献班级的精神。

1.2 社会要求多样化

中国的日益发展, 对人才的要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学校的工作已近不仅仅局限在于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 能够满足自身日常生活需求的工作, 而是培养能在自己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能够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与世界接轨的专业型人才。

1.3 与世界接轨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与世界交流越加密切, 西方思想观念也随之传入中国, 作为还未入世的学生来说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因此, 学校要抓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督促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精髓, 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问题

2.1 学校仍是“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在教学

尽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近几年一直在提倡, 但是, 学生在学校中仍是属于被统治者的位置, 仍是无条件履行上级下达的方针、政策。对于学生的意见, 有些学校采取无视与施压, 一切以学校的利益为先。这样的做法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决策与实施中的作用, 任何决策如果只有单方面的努力, 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

2.2 忽视学生党员的质量

目前院校评选党员的标准大部分只停留在表面, 往往根据学生在班级的职位就将学生列入积极分子的名单, 并没有对学生的成绩和人格进行考核。如今中国的党员八千多万, 有许多都是将党员身份作为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 而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 也没有对党员的评选严格要求, 对党员培训也只是一两次党课就结束了。

2.3 思想教育仍停留在表面

尽管学校会不定期举行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学习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思想, 但是, 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 没有进行实践。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仍是一些晦涩难懂又无趣的理论知识, 如果校方可以举行一些实践性活动, 学生在思想的领悟上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2.4 管理队伍年轻化

辅导员是一个专业的核心, 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优秀毕业生留校, 顺理成章地成为辅导员一类的管理学生的教职工, 他们的经验大多数来自于自己当学生时的一些见解, 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 加之每个班级的学生干部也都是一些涉世未深的学生, 学生工作管理仍在摸索中前进。

3. 学生工作管理的新思路

不断创新是一个学校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 因此, 改进学生管理工作在一个学校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3.1 以学生为本, 以服务学生为主

实现以教师管理学校向教师学生共同管理学校的形式转变。学校必须管理学生, 同时, 学校也不能忽视学生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也是学生的学校。学院在实施决策时, 要观察学生实施决策的反映、动向, 以此作为改善决策的依据。坚持以人为本。

3.2 加强学生干部基层的管理

学生是班级的构成者, 也是班级的管理者。选拔一批优秀的班干部以及党员对于班级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在的大学中, 普遍的情况是缺少对班干及党员人格与学业的判定。因此, 在选任党员及班委时, 应当综合考察。还要对班委及党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培养的领导能力, 完善他们的人格。对于有益于学生的学生社团来说, 学校要给予支持, 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培养他们在不同领域的不同创造力。

3.3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

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 拥有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 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现实意义。为此, 校方在进行相关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 要配合实践, 引导对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深入认识, 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4 健全学校管理机制

在扩大管理队伍的同时, 提高管理队伍的质量, 培养有经验的管理者, 树立服务学生, 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了解现代高职院校工作新特点, 形成符合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 创新管理方式, 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 服务学生, 使学校成为学生热爱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董熙.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科学时代 (上半月) , 2011, 6) :138-139

[2]王清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0 (2) :28-29

新时期教育工作方法新探 篇3

一、巧用通讯设备,让家访工作足不出户

随着手机、互联网等先进的通讯设备的推广和运用,使得繁重的教师家访工作变得极为方便快捷,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尤其对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来说,班主任可以通过手机与他们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近况,督促他们给孩子更多的精神上的关爱。

记得班上有位学生,他父母临走时,特意给我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并一再强调,这孩子留在他爷爷身边实属无奈,也让他们不放心,因为爷爷从小就宠着他,凡事都任着孩子的性子来,怕爷爷管教不了孩子而担心孩子走上邪路。后来的情况,正如这位家长所担心的一样,他爷爷的指挥棒在他这里一点都不灵,甚至反过来孩子对他爷爷却是吆五喝六的。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一方面做这位学生的工作,让他懂得爷爷是家中的长辈,辛苦一辈子,要让他过上安心的晚年生活,要孝敬爷爷,同时,经常和孩子的爷爷电话沟通,并与孩子的父母保持电话联系,使得他对爷爷的态度有所转变,能听爷爷的话,保质保量地完成家庭作业。

众所周知,“告状”是教师家访工作的大忌,采用QQ、手机或微信与家长沟通,就不能等到学生犯了错再向家长汇报,这无疑是“告黑状”。因此,班主任要注意这一点,这必定不是面对面的交流。要避免这种现象,就要把沟通与交流放到平时来进行,切忌到了有问题之时再沟通。有些学生尽管看起来没有什么优点,也看不到他们有丝毫的进步趋势,但与家长沟通交流时,也尽可能地从孩子身上挖掘更多的闪光点,着眼于学生点滴的进步。这样,再反馈到学生那里,会增加其自信心,家访才能真正收到效果。

班上一位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在和其家长沟通时,我尽可能列举了他的优点,如劳动中表现好、体育有特长等。不久,学校运动会上,这位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在班级运动总结会上表扬了他,从这以后,他在其它方面也都有了很大进步。后来得知,正因为当初我在电话里跟家长表扬了他,家长反馈到他那里,使其自信心得到提升,进而形成了进步的动力。

二、巧用多媒体设备,让所教学科妙趣横生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如何让你的学生喜欢上你所教的学科,我想这是每位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在,随着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如果再凭着一本教案、一根粉笔授课,不要说学生提不起兴趣,恐怕连教师自己都会感觉枯燥无味。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图片、课件和视频这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课堂教学形式鲜活亮丽,学生听起来会觉得妙趣横生。

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教师也应注意一些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忌喧宾夺主。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既能提供丰富的资源,增大课堂容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于是有些教师把教学内容全都融入到课件中,把上课完完全全变成了课件的展示。这种状况对于学生来说有如过眼云烟,并未掌握知识的重点。其实,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是无法丢弃的,更不能被课件取而代之。其次忌多而杂。教师在课堂频繁地使用课件或者视频,内容包罗万象,还时不时因为切换文件而中断,这样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教师应该有选择地把课堂的重点、难点集中地用课件来展示,或者把这些内容集中到一个课件上为好。再次忌泛泛使用。多媒体的使用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要用得恰到好处,有些教学内容没有必要,也无需运用多媒体手段,那就尽量不用,并不是所有的讲课内容都适合运用多媒体。

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但要自己行动起来,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学科,更要做好排头兵,注意带动其他任课教师,并使得团队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让学生喜欢所学的每一个学科。

三、巧妙运用课外活动,使学校生活丰富多彩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新的教学设施的增多,班主任可以充分运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的在校生活丰富多彩。如随着体育设施的增多,保证了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的顺利开展;多媒体使得歌咏比赛、配乐诗朗诵更加生动传神;一些计时器、抢答器的广泛应用使各种比赛和活动更加精确。同时,班主任还要利用一些有利条件,办好班级的板报、墙报和手抄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使学习虽差但有特长的学生得以表现,增强其前进的动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这半亩方塘要想清澈透明,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充实,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和探究。所谓“干到老,学到老”,就是对我们的鞭策。

新工作 篇4

月 工 作 小 结

作为一个刚入职的党建工作指导员,许多东西我还在探索、学习当中。幸好新入职的还有另一个同事,我们能互相扶持帮助,给予对方信心和支持。因为我们是刚入职的,主任也没有立刻安排某项具体工作给我们,而是叫我们多听多看多问,用最短的时间熟悉办公环境和工作内容。主任给我们介绍了政工办的大概工作内容,有三块:创文、宣传和组织。创文和白云机场第三跑道的征地拆迁工作是目前政工办的主要工作,所以从入职以来,我们这两位新人的主要工作也是围绕着这两点转。录入资料、编辑文档、复印、装袋……这是我们日常主要的工作内容。当然,还有其他的,例如向前来咨询如何把党组织关系转回村党支部的同志解释清楚具体的操作流程,遇到开展今年积极分子培训班我们就打电话通知各党(总)支部组织委员让他们安排好参加培训的人员,因此我们也熟悉了开展一个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具体操作过程。除了以上内容,我还学会了如何开车单、订会议室、写简讯等,虽然工作很琐碎、繁琐,但我深知这是体现一个人能力的细节,应该予以重视,不要因事小而不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听从领导的指示,做好本职工作。

新工作 篇5

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的德育工作?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环境,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过去,学校的德育工作,沿袭“运动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抽象、空洞,缺乏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这种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对今天要求个性发展的中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某种“逆反心理”,难以发挥德育的特有功能。长期以来,部分人的心目中,德育工作被视为“虚功”,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德育工作“口头上有地位,行动上无地位”,致使德育工作投入多而产出少。

(二)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中学生处于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不断扩展、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之中,每天都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在家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种二律背反的现象,已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三)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的正面教育。在学校,学生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教育,而客观存在的社会阴暗面,又迫使他们被动地、茫然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性。这样,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现象,必然使中学生单一的思想和单面的价值体系产生裂痕,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正负抵消的作用。而当前来自社会负面的“冲击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和价值观念的扭曲现象带来了部分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失衡,社会上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造成了部分学生“厌学”和“流失”。二是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如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会诱发和助长“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倾向;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被引入社会政治生活和人际关系、社会非经济领域,搞“权钱交易”,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功利化、实惠化、金钱化倾向;等等。这一切都扭曲了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三是音像书刊、舞厅、电子游戏等社会生活及娱乐环境中存在的“病菌”,侵蚀着中学生的灵魂,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生活方式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四是家庭教育相对畸形的发展与学校全面育人的目标发生了矛盾。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在物质需要上舍得对子女的大量投资,而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少关心。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智育重于德育、甚至智育可以代替一切的片面印象。这种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不平衡,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文件和法令,使学校德育工作从此有法可依,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学校德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新形势下,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具体就是实现四个转变:

(一)面向现代化的改革开放时代,学校德育观念和内容要向现代型转变。德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工作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德育教育要依纲靠本,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凡超越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德育内容要坚决压缩,凡已过时的道德观念要大胆更新。德育工作者要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有健康的人格,有角色的艺术,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智能素质,如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引导和激励学生不迷信盲从、不墨守成规、独立思考、创造进取,重视和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特长,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的修养教育和人格教育。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要求,加强德育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使其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二)建立、健全德育教育基地,强化德育实践,促使德育方式向开放式转变。市场经济全新的社会背景,使学校德育教育已不能囿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方式,德育的开放性已成为潮流。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正确地认识社会,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军事训练基地、学习雷锋基地、劳动锻炼基地等。走出去,组织学生进机关、到工厂、下农村、走市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实践活动;请进来,请老前辈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请模范人物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请企业的厂长、经理介绍市场经济的知识,请民警、交警同志进行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特别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负面因素,如腐败现象、拜金主义等,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讲座和讨论形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免疫”能力。

(三)建立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保持德育工作向社会化转变。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已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全社会都要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弘扬社会正气、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学校德育教育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学校、家庭、社会要配合教育,协同作战;以“家委会”、厂校、警校挂钩等多种形式,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学校党、政、工、团、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齐抓共管、步调一致,形成多元化的格局,使新时期德育工作有地位、有形式、有措施。

探索协会新定位谋求工作新突破 篇6

**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

各位领导、同志们: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地发展,并在经济主体中占居着重要位置。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社团组织,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必须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调整职能,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定

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们**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对拓展职能和探索工作定位等方面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审时度势,冷静面对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党的十五大以后,**个体私营经济进入一轮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队伍的壮大,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协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协会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是会员队伍迅速壮大,管理难度日益增加。1988年,协会成立时全市共有25358名个体会员,共有工作人员157人。近年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至2005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5.1万户,私营企业近1.5万户,日常管理的内容和范围在不断拓宽,业务工作量成倍增长。但工作人员编制却没有相应增加,而且队伍人员逐渐老化,文化层次较低,缺少人员和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法制意识日益增强,要求协会必须依法行使社团职能,但协会在会费收取、活动开展等方面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管理规定等,在现实中存在操作难的状况,依法行使职能与法规不配套及依据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

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协会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新成立的私营企业有三分之一来自公有制企业改制,企业大多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内部管理比较正规。同时新就业的大学生、机关事业单位的转岗人员、原公有制企业的退休、离岗人员等一大批有文化、有技术、有经验的高素质自然人出资成立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大量出现,他们离不开个私协的帮助和支持,而且对协会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还有一大批学校毕业后没有就业的青年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都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后备军,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迫切需要个私协为他们提供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和引导。因此会员服务需求与协会能力局限的矛盾逐步显现。

三是受主观思想的影响,协会工作需要重新定位。长期以来,个私协按照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三自”方针,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为会员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由于个私协成立于计划经济时期,在主观思想上和组织管理上必然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协会工作人员经常以“不是主管部门的主管部门”而自喻,以个体私营经济业主的管理者自居,高高凌驾在广大会员之上,在行使“三自”方针和履行自身职能时,经常自觉不自觉地主要以“政府代表”的面目出现。特别在管理和服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收费轻服务、重管理轻帮扶”等现象。目前关心非公经济的部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政府成立了民营经济办公室、中小企业发展局等组织,工商联也不断强化职能,加大服务举措,同时有条件的乡镇还发展了乡镇街道基层商会。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的社会的进步,迫切要求协会解决好“发挥职能作用与提高影响力和凝聚力”之间的矛盾,将这种职能错位的状况及时予以纠正,将协会工作进行重新调整。

二、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协会工作新定位

党的十六大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步伐加快,市政府为了适应扩大开放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市企业界纷纷成立行业协会,他们在为会员提供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保障行业公平竞争,沟通会员与政府、社会的联系,以及在参与国际商贸的经济纠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冷静分析目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清醒地认识到协会工作必须及时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履行好自身的职责,才能满足广大个体私营业者的需要,才能在其他行业协会中站稳脚跟。近几年,我们多次组织协会干部和骨干会员去国内外考察,借鉴国内外有关社团组织的经验和做法,思考新形势下协会工作的新定位。我们认为作为个私协组织要积极应对挑战,在深化协会“三自”作用的同时,协会工作还必须突出“代表、协调、引导”三项职能。

一是要做忠实代表,切实维护个体私营业户利益。协会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应积极抓好落实,体现在切实的行动中,当好“代表”,即当好广大个私协会员及其合法利益的代表。协会不是党和政府的代表,协会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党和政府的全局开展工作,协会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都要站在会员的立场上,这不是句口号,而是指导思想和理念的转变,角色的转换。2005年,**市总工会在全市评选劳动模范,各行各业都有向上推荐的名额,也有被评选的权利,唯独个体私营企业领域无人管理,无人推荐。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个私协

会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反映会员的基本情况,说明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成果,展示近几年所做的贡献,建议应该把非公有制企业代表纳入劳动模范评选范围。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意见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经协会推荐,***、***等16人分别被评为**市山东省劳动模范。代表会员的利益,就要积极为业户排忧解难。近年来,我们各市、区个体私营企业

协会均成立了个体私营企业维权投诉服务中心,为会员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受理会员投诉。近年来,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维权投诉服务中心共受理会员咨询、解答1825件,投诉案件230起,制止“三乱”等侵害会员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32起,解决问题满意率达98,为会员挽回经济损失168.2万元。

二是发挥协调职能,处理好会员与各方面的关系。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同大企业相比,在规模和竞争能力上都属弱势群体,在所有制偏见没有完全消除的地方,还不能享受公平竞争的待遇。业户在生产和经营中涉及到的管理部门众多,迫切要求协会发挥团体和组织的作用,加强与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解决会员面临的普遍性和特殊的困难。同时,个体私营经营业户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党和政府的很多部门都希望协会能帮助他们在个体私营企业中开展职能工作,加强“协调”职能。因此,近几年尽管遇到许多改革方案的冲击,但市委市政府及许多职能部门明确表示,目前个私协的工作没有其他任何一个部门能够代替。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助手的协调作用,注意区别情况,对其他部门摊派报刊杂志、书籍、强拉赞助、强行培训等一律抵制,对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全力配合,扩大协会影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我们先后同市精神文明办协调,解决了私营企业主不能评“文明单位”的问题,并与市精神文明办联合表彰了全市60家“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60家文明诚信私营企业”。平时经常面向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在人大、政协两会召开前,向出席会议的个体私营企业代表、委员提供“提案”、“意见”素材,通过多种渠道把热点难点问题同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积极协调解决。针对私营企业融资难的总题,各市、区个私协会经多方协商,与当地金融部门签订了“客户群体担保贷款协议书”。几年来,各市、区个私协组织已为会员联系贷款1.6亿多元,有力地支持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是履行引导职能,确保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要确保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正确的方向,个私协应该抓住“引导”这一重要环节,积极采取措施,发挥好社团组织的规范和约束的功能,净化本地区和行业内的经营环境。在引导中,我们以业户“自律”和政府部门的“他律”相呼应、相配合、相渗透,结合建立诚信机制,在普遍进行诚信教育的基础上,抓了市场诚信自律试点,取得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诚信经营者销售额上升和顾客消费放心“三赢”的良好效果。几年来,先后开展了“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活动。各市区个私协会都培养了一两处市场作为样板,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开展“优质优惠服务周”活动。市个私协会组织会员参加“优质优惠服务周”活动,在保证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价格下调5-10,使顾客感受到了实惠。开展党员文明经营户活动。全市各级个私协在抓好党、团组织建设的同时,狠抓了思想教育,注意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市党员会员中开展文明经营户活动,经过认真考核评比,从全市5000多名党员会员中评出党员文明经营户500户,给予了挂牌表彰。开展了“五星级文明户”、“光彩之星”和“青年文明号”活动。全市评选出县级“五星级文明户”一万多户,从双文明中评出“光彩之星”,其中国家级2户,省级9户,市级125户,县级640户;省级“青年文明号”6户,国家级“青年文明户”1户。

三、多措并举,力促协会工作上档升级。

墨守成规是死路,与时俱进是出路。为了解决会员的服务需求与协会的能力局限这个矛盾,我们个私协会面对协会工作新的定位和会员单位新的要求,不断树立忧患意识,力争做到“对形势政策看得清,改革思路想得明,职能调整认的准”,使个协工作在改革中创新,在开拓中前进。

一是抢抓机遇,不断提高协会自身素质。秘书长的素质决定协会工作的水平。因此,我们将稳定各级协会干部的思想,提高协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我们结合省局和省个私协组织的“更新知识培训”和“岗位大练兵活动”,要求秘书长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及经济理论的学习,要成为个体私营经济工作的“专家”。市区协会秘书长全部参加所在市区工商局的法规培训和考试,市个私协会经常用“以会代训”的方法组织干部学习政策法规。同时抓住协会换届的有利时机,积极抓好协会组织机构建设。市个私协组织专门力量对各市区协会现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基层分会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的现状,并结合实际,按照省工商局、省个私协制订的《个体劳动者协会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和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狠抓了协会工作的“四落实”,指导基层分会开展换届工作。目前,**、**、**个私协会对基层协会进行了全面换届,健全了协会工作制度,做到职责、制度上墙,日工作情况登记在册,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各级在基层普遍建立了“会员之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进一步增强了协会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了不断开拓个私协工作领域,在抓好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市个私协坚持“眼光向外”,先后组织各市、区秘书长到**、**、**、**考查学习,请各地协会介绍各自在个私协工作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协会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协会工作规范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是借助东风,创造健康发展的软环境。尽管市和市区是两级社团法人,但**的地域不大,工商系统实行垂直领导以后,更有利于协会工作形成合力。我们坚持全市协会工作统一部署,市和市区协会合理分工,市协会既是指挥部,担负与市级单位工作协调任务,又是能投入一线战斗的突击队,帮助市区协会出点子、想办法,解决疑难问题。在各级政府积极扶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依托党委政府和工商局等其他职能部门的优势,在政策信息咨询,法律服务,行业指导,为会员生产经营牵线搭桥,关心会员的身体和生活等方面为会员提供服务。在协会工作中转变过去“凡是在工商局登记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是协会当然会员”的陈旧观念,按社团法规定,加强宣传,动员自愿入会,不强求“全覆盖”。在做会员工作时,把会员分成核心层(常务理事以上)、紧密层(理事)、联系层(发展会员)、影响层(较差会员),有重点,波浪型地开展工作。和工商联的工作既有交叉,又有区别,把会员工作重点放在工商联覆盖不到的中小型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上。积极实施“红盾帮扶工程”,从会员中选出1000户作为帮扶对象,与之签订了帮扶协议。充分发挥个私协会与个体私营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通过举办法律培训班、座谈会、知识竞赛、普法问卷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普法教育,先后被市普法领导小组评为市“三五”、“四五”普法先进单位;配合开展私营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和检查,多次受到市领导的表扬;组织向社会献爱心,近几年会员的捐款捐物均达100多万元,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协会还与工商局共同创办《光彩通讯》、每月一期印制一万份,编印《新政策法规选编》和《**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手册》2万余册,免费赠发给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到了广大会员的欢迎。

三是巧借外力,积极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协会工作量大、面广、复杂、多变,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难以应对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我们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工作,借鸡生蛋,借船出海。个私协会和组织部、团市委、工商局、工商联、电视台、报社等单位建立了碰头会制度,定期沟通情况,互助合作,充分发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各界的能动作用。在会员帮扶和会员费收取时与工商注册局建立了密切的工作关系,方便了会员;投递《省工商教育报》、《光彩通讯》内部刊物和各种资料,与市邮政局投递服务中心协作,确保按时到位;在宣传工作中,与新闻媒体积极配合,开办专栏进行宣传发动;与劳动部门配合,组织会员积极参加就业和再就业工程,近几年每年吸纳本市城镇就业年龄段人员均达600人以上,为完成市政府的实事工程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沟通,积极组织个体私营企业名、优、新、特产品参加省市展览会,提高了全市个体私营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与市消协联合推出了《会员优惠卡》,在全市选定了168家商业、医疗服务单位作为“会员购物服务优惠单位”,先后向广大会员免费发放消费会员卡10000余套,会员看到了效益,得到了实惠;积极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招商活动,2005年在福建招商项目68个,合同金额46亿元。通过借助外力,既提高了协会的工作成效,又密切了与会员之间的关系,大家都把协会当成了自己的“娘家人”,协会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由于全市协会工作人员和会员骨干的共同努力,全市三市三区协会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充分肯定,受到广大会员的高度评价。有三市一区个私协被评为省市个私协系统先进单位,**市、**市、**市个私协会被民政局社团办公室评为先进社团。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我们**市个私协对拓展协会职能和工作新定位的思考是肤浅的,对协会工作的改革和创新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同兄弟市协会工作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将在省个私协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兄弟市的宝贵经验,共同为个私协工作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新工作 篇7

一、新媒体改变了我们的存在

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撑的信息传播形式。美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认为, 真正的“传播革命”所要求的最直接的驱动力就是技术。正是传播技术的变革, 从物质到精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对新媒体的影响作了概括性的描述:新媒体意味着技术的进步 (数字化) 、传播语境的改变 (传播语境的“碎片化”) 、传统话语权的解构 (话语权的阅众分享) 和内容生产方式的转变 (全民出版的自媒体模式) 。[1]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创新, 其影响特征也在不断被总结。当下的新媒体特征及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 搭建了新的媒介平台。互联网为所有的媒介都提供了具有兼容性、多样性、大容量的交换平台,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且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于是, 各类网络主体不得不将新媒体平台视为一块战略宝地, 与他人争夺之。第二, 速度改变了空间。新媒体发展到今天, 其传播速度已经有了质的跨越, 从传统报纸到网络, 就是从出报再看到网络发布即知;从传统静态网页到微媒体, 就是从网媒管理者发布即知到任何终端使用者的发布即知, 时时传递与分享成为新趋势。新媒体的这种“即时”传播, 深刻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递, 打破了空间限制, 重塑了人类交往及社会关系。第三, 受众范围难以确定。新媒体下的信息一经发布, 其受众范围也将难以确定, 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网络中的一员和任何信息的发布者、接收者、传播者;可以在最快的时间阅读信息, 也可能还没有阅读旧信息就被新的信息所覆盖, 或者已经被修正、被删改、被再造。尤其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传播中, “转发”效应让受众更具不确定性, 现有管理机构也无法确定信息传播的具体范围, 依靠传统的控制传播渠道影响舆论的方式难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第四, 话语体系被重构。新媒体对传播方式的影响最具革命性的是颠覆单项传播, 实现双向互动传播。每个人都是信息接受者, 也是信息创造者、发布者、传递者, 传播网络中的参与者角色改变, 进入“自媒体”时代, 一个人就是一个媒介。“互动双向传播改变了信息传递结构中双方的地位, 中央集权的传播向自由平等的传播回归”。[2]在这个传播场里, 居高临下、命令式的信息发布难以被接受, 受众越来越注重个人感受, “选择性”的使用影响了信息的传播和作用。尤其是人们对快信息倾向和多元主体作用导致的“碎片化”传播, 打破了传统媒介完整传播的模式, 受众阅读到的信息可能只是一个边角或者一个被放大了的观点, 经过媒介放大使局部覆盖整体, 甚至掩盖了真相。第五, 新技术不断创造新媒介形式。从简单的信息获取渠道到门户网站、搜索引擎, 再到QQ通讯、博客分享, 再到微博、微信和移动互联网, 从官方网站到官方微博、微信, 新的媒介形式不断出现, “摩尔定律”的适用使人们的媒介参与方式不断改变。任何一个不知与时俱进的参与者, 注定会有被动的一天。总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不仅仅表现在形式上, 更表现在传播的思维方式上”。[3]

二、新媒体挑战传统宣传方式

“互联网凭借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自主性强、开放度高、交互式活等独特优势, 为党的宣传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手段, 为宣传工作开辟了网络阵地, 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 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平台。”[4]新媒体在增强宣传工作吸引力、拓宽宣传工作辐射面、提高宣传工作实效性的同时, 也构成了新的挑战。

一是多元传播渠道难以管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研究提出的“沟通的位差效应”阐释了现代沟通模式的转变。沟通的位差效应即是: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 而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则不超过10%, 平行交流的效率则可达到90%以上。新媒体实现的正是一种平行交流, 双方处于平等地位, 实现有效的互动与交流, 沟通方式更受欢迎。通过网络, 不但可以即时实现信息告知与公开, 还可以通过受众面广形成舆论压力。实践证明, 网络反映已经成为一个更有效率的诉求渠道。人们的信息反馈方式越来越依赖网络, 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写信等方式日益减少。

但是因为沟通障碍、误读误解等原因, 负面信息也造成了更大破坏。尤其是, 管理部门对各种新媒体渠道已经不像对传统的报社、电视台以及几家主流网站那样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及时管控。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认为, “一个个信息包各自独立, 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讯息, 每个信息可以经由不同的传输路径……正是这种分散体系结构使互联网络能像今天这样三头六臂。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 政客都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网络。”新媒体提供的信息传播途径, 除了各种官方网站、主流门户网站, 还有电子杂志、移动终端、微博、微信、BBS以及各种社区论坛、社交网站, 可以面向所有人, 也可以面向一定范围内的参与者 (如“朋友圈”) 。结果就是信息传递开后, 政府管理者难以应对, 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所有渠道。茂名PX项目事件、杭州垃圾焚烧厂事件就是鲜证。在社会敏感事件发生时, 官方舆论场与网络 (民间) 舆论场往往不同步, 由于体制的原因可以及时控制报纸、电视台等并让其引导舆论, 但是因为传播渠道的可选择性较大, 人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讯, 甚至质疑传统媒体发出的声音。

二是新媒体异化扭曲原始声音。新媒体对信息阅读方式最大冲击就是“浅阅读”, 人们追求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资讯, “关键词”成为信息焦点, 甚至通过标题判断信息内容。“浅阅读”直接导致信息的不完整, 即“碎片化”。“碎片化”指完整的东西破碎成诸多零散的小块, 用在新媒体语境下, “碎片”主要用来“比喻在网络环境下, 思维越来越零化、跳跃化的网络使用者”。[5]碎片化破坏信息完整性, “事物整体风貌被打破, 细节先于整体出现, 通过阅读提取信息之海变成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6]在新媒体下, 意义被解构, 意思比意义更重要, 人们更关注字面信息而忽视信息生产者的意图、信息的原始真相, 拒绝“深度思考”, 不再坚守质疑精神。这种异化了的信息阅读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人们在各种信息的包裹下将各种信息臆断性联想, 然后根据自己的价值取舍或者感性反应作出判断, 真相不再重要, 想表达什么才是关键, 原始声音被异化, 甚至被娱乐化、庸俗化。

三是参与者非理性混淆信息。新媒体缺乏传统媒体的编辑制度, 比如报纸的内容是经过系统筛选和整理的, 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完整性和逻辑性。但新媒体, 尤其是微媒体的信息发布缺乏这一套规范体系, 缺乏理性思考和逻辑规则, 情绪化、片面化、偏激化, 甚至极端化, 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成为网络非理性的负面结果。网民非理性主要表现在诉诸权威、诉诸群体、诉诸反权威和诉诸个人情绪。按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群体容易盲从于权威, 在微媒体时代, 大V、意见领袖受到普通网民的关注和敬仰, 甚至是膜拜。薛蛮子当大V有做皇帝的感觉, 就是群体迷信权威的表现。当一个社会群体集体表达某种社会诉求时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关注, 尤其是在权力结构中处于被动的一方更易获得认可和同情。在医生与患者、城管与小贩的对立中, 社会舆论往往不关心真相, 只对公权力表达抗议。由于过去社会结构和传媒渠道的限制, 民众的一些诉求和意见表达被限制, “信息饥渴”之后信息泛滥导致“信息霍乱”, 而且超乎理性的要反抗权威, 新媒体正好提供了反对权威、质疑权威、否定权威的“发泄通道”。在垃圾焚烧、城市PX项目等紧张关系发生时, 民众基本上持一致立场, 认为是政府不负责任损害民众利益, 而对垃圾焚烧、PX等缺乏理性认识, 这种社会群体惯性心理在政府公共决策中造成很大障碍, 甚至影响到城市公共利益。民众的短期聚集, 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 很容易造成无理性的效应, 而这种短期聚集的群体最容易滑向非理性的陷阱, 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的, “群体的深信不疑具有宗教情感固有的特点——盲目服从, 执迷不悟, 以及一心狂热地布道”, [7]“在心理学意义上, 群体只是暂时的, 当作为集体成分的异质因素合在一起时, 一个新的生命开始诞生, 像一个有生命特征的细胞一样, 它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与单个细胞的特点完全不同。”[7]即使个人并未受到他人信息的影响, 但当自己受到刺激时, 也会非常情绪化地表达出对某个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不满, 直接引发一场网络谩骂和人身攻击。通过这些非理性的放大影响, 事件原委已经不重要, 而是个人想表达什么主宰了舆论的关注点。

四是网络虚无化直接冲击道德底线和舆论规范。在众多网络言行中, 虚无化是最“润物细无声”的, 不像谣言、侮辱、诽谤等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干预, 言论虚无化是道德问题, 但是又很具破坏性, 会让社会失去核心价值观, 冲击社会主流价值, 导致道德危机, 破坏社会舆论规范。2010年前后经策划的凤姐事件、犀利哥事件, 2012年, 网络质疑雷锋事件, “揭露”雷锋助人是为了赚钱、雷锋捐款是贪污所得等。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和包容的社会, 质疑历史事件、宣传娱乐, 是个人选择问题, 但这种选择会在“浸润”中破坏社会秩序, 损害社会公德, 最终让人们无所适从。一些历史事件的庸俗化、娱乐化消解人们的历史认同和社会评价, 破坏的不是一家公司、一个地方政府、一个行业, 而是民族精神。

三、新媒体应是新宣传的新平台

拉斯维尔在《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中写道:“宣传仅指通过重要的符号, 或者更具体一点但欠准确地说, 就是通过故事、留言、报道、图片以及社会传播的其他形式, 控制意见。宣传关注的是通过直接操纵社会暗示, 而不是通过改变环境中或有集体中的其他条件, 控制舆论和态度。”从符号学的角度, 宣传是通过符号表达意义, 符号只是一种工具, 应该关注的是符号的指征内容。英国学者飞利浦·泰勒认为宣传就是“有意图地说服人们按照理想的方式思考和行动”。宣传工作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工作, 作用的是人的精神和思想, 不能以量化标准来衡量, 其作用体现在社会事件和政治事件当中。

新媒体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 也影响着宣传工作的方式和理念。如何让新媒体的发展成为提升宣传工作的新平台、新渠道, 尤其是质疑雷锋事件、薛蛮子事件等考验着新媒体下的宣传工作。

一是认识新媒体规律, 积极拥抱新媒体。新媒体是网络技术发展和市场利益驱使的必然。宣传工作者要认识到新媒体发展的必然性, 正面待之, 拥抱新媒体、利用新媒体, 提高网络化时代的思想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能力, 以新思维、新方式解决新问题, 让新媒体更好地服务宣传工作。要求宣传工作者要把握好时度效、注重互动性, 坚定原则性。

对正面的传播内容, 要利用新媒体宣传和推广, 影响更多的受众。对负面信息, 要利用自身权威性、第一时间介入的优势, 忠于事实、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开诚布公地予以回应。无论是应对积极还是消极的网络信息和社会事件, 要坚定原则。立场问题和价值观问题是第一问题, 价值观决定立场, 立场决定态度, 态度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结果。同时也要具有人文情怀, 这是一种形象和态度, 尊重、互动, 体现平等的信息传播结构, 尊重他人也是一种自信和气度, 可以此赢得信任和支持。

二是注重价值塑造, 培养社会认同。价值多元、快节奏变化的现代社会, 人文精神滞后往往导致价值真空。宣传工作中, 要注重对这种价值真空的“填充”, 塑造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培养应通过典型来实现, 避免单纯的理论建构。“发现并宣传正面人物, 不仅回答了社会关注、公众迫切想了解的问题, 而且能发挥其特有的‘引路’和‘示范’作用。”[8]政府的典型塑造培养的是社会公共价值观认同, 比如道德家庭、公益人物等。

但仅仅通过官方塑造还不够, 还需要民间参与。国家塑造的人物, 是从整个时代主旋律、意识主流和宏观层面把握的, 很多典型人物和事件与民众距离较远, 民众缺乏深刻感受。微观层面, 一些单位、企业的典型就更生动、更具体。在当代, 社会人已经取代单位人, 社会人更注重自我感觉和亲身体验, 一些社会主体机构 (单位、企业) 如果能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塑造和宣传自己的典型, 对其成员个体更具感染力, 也更易于感知和接受、模仿并努力超越。

三是注重阅读体验, 重塑传播语言。语言也是一种权力, 福柯的这一理论影响了20世纪及至今的文学批评和社会学研究。在新媒体中, 受众对语言的感知力越来越敏感, 新媒体下的宣传必然要关注这种语言结构, 预见可能的语言解读, 尤其要避免可能产生的过度解读。在传播语言方面, 命令式、绝对化、强硬化的语言不但不受欢迎, 还容易受到网民质疑和批判。宣传语言要摒弃官僚思维, 运用社会公众易于接受的语言风格, 告别官话、套话, 采取灵活、充实的沟通方式和丰富的语言内容, 淡化官方语言。在媒体宣传中, 应根据不同场合、客体、内容和目的, 使用不同的语言, 但无疑, 新颖、鲜活的语言更容易被记住, 这也是一种文化活力的体现。

四是注重形象建设, 提升公关水平。在新媒体时代, 人们了解信息最直接、最迅捷的渠道就是网络。因此, 网络形象成为一个单位、企业的印象窗口。不断丰富的官网设计, 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的开通, 体现出一家机构对新事物的感知度和对公开形象的关注度。官方网站的页面设计效果, 体现了一定的美学标准和文化风格, 读者通过视觉、听觉等综合感受去判断该机构的机构精神、人文氛围, 党委网站、政府机构网站和公司网站从行业上就体现出鲜明的不同取向。一个呆板、信息陈旧、简单粗糙的网页会被人推断为机构缺乏活力。在微博热之后, 平安北京、广州发布等赢得了网络好评, 而各类“僵尸微博”引来质疑。形象是外表工作, 但不注重这种外表设计, 在新媒体下往往被人遗忘和质疑。

五是关注微媒体, 提高舆论感知力。“微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新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在平面媒体和电波媒体等传统媒体之后, 基于智能终端、网络传输、移动通讯等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9]微媒体具有即时互动性、海量信息、关系化、分众化、个性化、融合性、整合性与超文本性、随意性等特点。微媒体的信息推送、公共服务账户、群体聊天平台锁定了广大的用户群, 通过微媒体已经可以掌握全天和及时的新闻资讯, 报纸要在次日看到, 网页要开电脑, 而微媒体与手机的结合使用户醒来就可以看到。不把握微媒体动态, 不利用微媒体优势发挥影响力, 就会导致主流意识和声音在几亿网民中的缺失。

通过微媒体提高舆论感知度, 了解舆论最新动态。微媒体转发和意见领袖的“魔弹效应”会让一个几十字的信息像病毒一样扩散, 2013年江苏阜宁微博造谣导致全城大逃离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广东省因为单独二胎政策引起的准妈妈卫计委“散步”就是从QQ群散开的。微媒体的发展使政务微博、官方微博、机构代表人物个人微博微信、公共微信号应运而生。

新媒体是技术发展的产物, 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 塑造了新的生活理念, 重塑了个体的存在感。网络是一个社会生态, 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是现实生活的空间延伸, 其发展和信息来源于现实社会也作用于现实社会, 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作了一个定论,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 规范传播秩序。”争取新媒体话语权, 引导宣传舆论, 需要在信息内容、传播规范、体制构建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需要整合整体社会资源, 发挥各层面的宣传作用, 从中央到地方, 从政府到企业, 从意见领袖到普通个人;需要公民意识的塑造, 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参考文献

[1]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J].广告大观 (媒介版) , 2006.

[2]栾轶玫.新媒体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0.

[3]鲜鹏.新媒体的兴起对党的思想舆论工作的影响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 2009.

[4]本书编写组.党的宣传工作操作方法与创新实务[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3:36.

[5]栾轶玫.新媒体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81.

[6]李玲.新媒介传播中的浅阅读现象[J].电影评价, 2007.

[7]古斯塔夫·勒庞 (法)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陈天群, 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58, 17.

[8]薛国林, 等.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正面人物宣传报道的社会效果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2:7.

新工作 篇8

1.更新办学模式,实施送教下乡

改变传统办学模式,由坐等学员上门变为主动送技术下乡。在农闲时节到各乡村把农机手集中起来,实施就地技术培训和面对面技术指导,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开展“科技之冬”农机技术下乡活动,使农机手既学到了真正的农机技术,又拉近了与学员的距离,更增加了农机培训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在农民心中的可信度。实践证明,这些省时、省力、省钱的雪中送炭式的灵活办学培训方式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2.重视农机农艺,实现有机结合

做好土壤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农业机械的合理耕作,给土壤本身创造一个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以充分发挥土壤这个基本农业生产资料的最大经济效能,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对操作先进机械的农机手进行培训时,必须把相应的农技要求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合起来,把农业知识与标准化作业、机组运用、机器保养等培训内容结合起来,把尽可能多的农艺和农机知识传授给农民朋友,使他们学会科学种田,明确农业机械的作用机理,自觉运用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服务,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并把这种作用的最终效果体现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

3.联通农机农技,促进技术推广

农机与农技培训的主体都是农民。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农业机械从事生产活动,而且还要运用农业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二者如果缺一,均不会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只有正确合理地把农机与农技同集约化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农机与农技发挥各自的最大效应,才能把握住农业生产飞速发展的进程。为适应现代农业的这一特点,需要对驾驶员复训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一是把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同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学员认识到农机作业的高标准是实现农技标准的根本保证,认识到农机作业必须服从农技要求,认识到农机与农技结合的重要性。二是农机与农校联合办学,实现教师互通与互聘,旨在使学员真正懂得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使学员认识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农业机械化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能够调动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农机培训与推广必须同步。如今,新机型、新机具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这就需要对农机培训内容加以更新,并及时传授给农民,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和合理运用农业装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

4.强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4.1重视师资培训 目前,县级农机学校的教师大多是八九十年代的中专毕业生,他们掌握的农机知识本来就比较浅显,且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落后知识。如今,农民拥有的拖拉机早已经过多次更新换代,新机型、新标准更需要新的技术来操纵。因此,农机校要下大力度,通过参加函大、电大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素质。

4.2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在教学培训工作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对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农机教师应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领域。正人先正己,教学也一样,教师首先要成为“术业有专攻”的人,那样才能教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学员。要不断收集和掌握农机新技术,及时教授给学员,让学员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4.3创新教学方法 农机校教师要针对学员整体素质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采用直观的实物或实地教学方法,比如电化教学、现场教学等,使教学更形象、更具体、更直观、更生动,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

上一篇:车站第二季度工作总下一篇:写想念朋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