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的感悟作文(精选16篇)
是丹霞山。
还未上山,远远地,从车上就眺见一片起伏,不是平素的绿意盎然,绿水青山,而是宝石般的一片红岩,有树于间,阳光打磨着,更是使这一片红泛起明亮的色彩。
未入内,便已被传说中“丹霞地貌”折服,接下来的旅行,更令人期待了。
先至长老峰脚下,向上望,仿若于巨人之脚,而自己渺小的几乎消失,其间山峰奇形怪状——都为红色的岩石。有的顶端极尖,并微微弯下;有的如一圆环,似红玉佩挂在山上;有的形如佛塔,矗立于间——是一片的红与绿交错。
山路不很陡峭,有小溪哗哗流下,环顾四周,岩壁巉峻,又有树林葱郁,脚下红岩,四面红岩,美不胜收,若入奇境,再不想离去。
终至山顶,眼前的,四处的,皆为脚下山石,豪迈之感顿时荡然胸间,置身于山林,却有如琼瑶仙境,看,这一片山川大美,远方的暗红,近处观的鲜红,光影闪烁。
哪一处是相机能够记录下来的?!
向那眺去,是传说中天下第一奇石——阳元石!仿若一柱擎天,携着一身红色盔甲,直插天际,直直的尖峰永远矗立,又似某些令人惊奇的人性珍宝。有人脸红,有人感叹。究竟是大自然多神奇的鬼斧神工,才有了这般丹霞奇景?
是偶然,更是必然!
如丹,如霞,这就是丹霞山。天色渐渐泛起红霞,天空仿佛暗淡些许,却又好像天上的红地下的红互相交映得更加明亮。并没有五光十色,主旋律是红,红霞,红山,红日,丹丹的美,如画,却比画更为妖媚,更为迷人。
再精的笔触,再巧的画笔,也写不出画不出这样的奇丽吧?!
只能可耻地,拿出相机,小心翼翼地,奉若神明般虔诚地将这一景收于一张照片,收于心里……
可那不可说明的意境,照片怎能保存?只能化为一阵模糊的,说不出也描述不出的一阵云团笼入心中,偶尔看到照片,想到那景,想到那可说是悟却又怎么也无法讲明的感觉。
一、透视自然现象, 感悟人生哲理
大千世界, 五彩缤纷。春夏秋冬, 日升月落, 在庸人的眼中, 岁月的脚步, 大同小异。但是, 只要你以审美的人生态度融入自然, 你就会觉得阳光闪耀亦动情, 雨雪飞下也有意。透视美妙的自然现象, 你会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悟自然, 我经常把作文课堂设在室外。今年初春, 校园里已是万物争春, 百花初绽。我们踏春寻芳, 来到葡萄架下。此时的葡萄藤一副枯萎的模样, 褐色的藤皮, 有的剥落, 有的皲裂, 有的露出了绿色的霉纹, 与周围的景物很不谐调。年年夏季枝叶茂盛, 秋季果实累累, 就因为去年的严寒, 今年它真的会死去吗?我让同学们仔细观察, 看有无意外的发现, 不久, 一个同学惊奇地叫到“它还活着, 看, 这里有嫩嫩的、黄色的苞芽呢!”大家围过去一看, 果然在藤节处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嫩嫩的、茸茸的苞芽。我用手在藤节处轻轻地剥去一点褐色的老皮, 露出了一点白里透青的嫩皮。枯藤没有死, 它形似衰竭, 里面却流淌着生命的血液。我趁机提出问题:“同学们, 你由葡萄藤的特点想到了什么?”一阵议论之后, 是一片沉寂。面对同学们不会感悟的现象, 我首先讲了感悟自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 找准感悟点。
仔细观察事物, 抓住其特点, 从众多特点中, 找出其中共同的东西, 形成总的感受, 这是一个基础阶段, 只有准确地把握了事物特征, 感悟才能实现。然后由物及人,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也正是作文的成功之本。
2. 主题的提炼。
感悟点很多, 指导学生思考时力求分散开来, 这是从丰富文章内容来讲的。但任何一篇文章都只有一个主题。因此, 在引发感悟点的时候, 要注意到文章主题的确立。同学们在构思时, 就要考虑从众多的感悟中确立一个主题。讲完这些方法后, 我随机提出了一些问题, 启发学生联想、思考社会问题。
(1) 从葡萄藤盛衰交替的自然现象, 你联想到了什么?有哪些人生感悟?
(2) 葡萄藤外表剥落, 皲裂, 藤根深深地吸吮着大地的营养, 维持着葡萄藤的生命。由此, 你联想到了何种人生意义?
(3) 葡萄藤必须依靠藤架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如此的生存方式, 对我们做人又有什么启发呢?
这些问题, 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研讨, 他们争相发言, 交流自己的感悟:
(1) 葡萄藤盛衰交替的自然现象, 让我感悟到了生命的力量。人的一生有成功, 也有失败, 在受到挫折后, 就应该像葡萄藤那样, 将根伸入地下, 默默地吸收养料, 孕育新的生命力量。大可不必去感伤岁月的流逝, 追悔昔日的失意。
(2) 葡萄藤表面枯萎, 但并没有死去, 它有内在的潜力。到了秋天, 它依旧茂密, 依旧挂满果实。由此我感悟到:一个人, 在力不从心或失落的时候, 应像葡萄藤一样, 蕴积力量, 等待时机, 一鸣惊人。
(3) 葡萄藤是那么纤细柔弱, 但为了叶的繁茂和果的丰硕, 它努力地寻找着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做人不也应该具有这种精神吗?
这一个个触发了灵感的生命感悟, 说明学生对葡萄藤有了全面的了解, 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正是学生对葡萄藤所蕴涵的深意进行思考, 捕捉到了物与意的感悟点, 才有了如此可喜的成果。
掌握了感悟的方法, 学生写作的思路打开了, 看到冬天的竹子, 经受冰雪严寒, 几近枯萎, 可是春风一吹, 它又快快乐乐地钻出地面, 迅速地生长、蔓延, 这砍不尽戕不绝的生机, 让学生感悟到了生命力的顽强。人生也应如此,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 只要有坚韧的毅力和乐观的心态, 都能成为生活的强者。看到碧绿的忘忧草, 学生们感悟到了做人的真谛:生活的道路是坎坷的, 不管何时都应该像忘忧草一样, 忘掉痛苦和烦恼, 永远乐观, 永远向前, 要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别人……这份感悟打开了学生写作的源泉, 是自然给了他们写作的灵感。
二、升华平凡人生, 感悟人生哲理
除了感悟自然, 更应让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大多数同学认为, 初中生活是简单的、枯燥的, 的确, 每天起早贪黑, 三点一线, 步履匆匆, 学习难免艰辛, 生活平淡无奇。但是, 细细品味, 用心感悟, 简单是最本质的美, 朴素是最绚丽的真, 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往往蕴涵着不同寻常的哲理, 蕴涵不同寻常的真、善、美。为了唤起学生的生活热情, 点燃他们热爱生活的火花, 我经常启迪他们要从平凡小事中悟出让人共鸣而又精辟独到的“理”。为了做到这一点, 我告诉学生遇事首先要多角度地想,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事思百遍, 其理也能自见。就像我们看山, 如果囿于一个观察点, 庐山只能给你固定不变的老面孔, 调整视角, “横看”、“侧眺”, 奇峰异岭才会呈现在你的面前。同样, 你和别人用一样的眼光观察, 用同样的心态去感悟, 那你悟出的“理”就会与别人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 而如果你调整视角, 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思考问题, 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现象, 你就会从消极的事情中看到积极的一面, 从平凡的事情中悟出深刻的哲理。例如, 我指导写“最有意义的事”这篇作文, 构思时, 大部分同学都想写自己做过的好事, 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些当然是有意义的, 但大家都这样写, 读作文时, 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你不觉得就像面对着一杯杯清水, 直视无碍, 没有一点新意吗?我趁势启发学生, 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不一定全是好事、善事, 而是能对我们产生恒久影响的事, 它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 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一经启发, 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 一个同学另辟蹊径, 想起了另外的事:“十二三岁那年, 我去偷桃子, 被一个六七十岁的瘸腿老人追赶, 本来这种追赶如龟兔赛跑, 我应该是既定的赢家。但老人永不放弃的追赶使我由充满自信到支持不住, 觉得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的云彩投下阴影笼罩着我, 我跑不出去。这就像马在风中跑, 马比风的速度快, 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一样。这件事让我感悟颇深:认准目标, 执著追求, 永不放弃, 就一定能胜利。”多么独特的感悟啊, 让读者一读倾心。再如, 面对考试, 大多数同学怨声哀道, 特别是期中、期末复习阶段, 同学们见面就互相诉苦、痛骂考试, 情绪消极、低落, 而有的同学却从另一面感悟到了考试的益处, “觉得考试是给人以压力, 可有点压力也是好事啊, 我们本来懒得学习, 经考试一压, 都乖乖学去了。数年后, 看看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东西, 说不定还会感激考试呢”。这样的感悟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身为全国人大常委、致公党副主席的杨邦杰,原任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的总工程师,农业部农业资源监测总站站长,现在仍兼副院长、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博导。一个地道的理工生和科学家,竟然如此长于文艺,对于自己的“全面发展”,杨邦杰却谦虚地说:“大概只是因为有机会可以施展。”
一
杨邦杰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县城。从小,杨邦杰的父母就很注重培养他的才艺爱好。杨邦杰最早接触的是书法,刚刚上小学的他把习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课余活动。“从小就把字写好,把文章写好,这是我家的传统—我的父亲就写得一手好字,家里的兄弟姐妹也大都喜欢学琴棋书画。”杨邦杰在这样的家庭传统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中成长起来。
在小学期间,杨邦杰还自学了吹笛子和拉二胡。杨邦杰说:“在四川乐山这样历史悠久的南方县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很深厚的,在我小时候,亲戚邻里中不乏多才多艺的人。”二十多岁的时候,杨邦杰还自学了小提琴,他得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中学里教音乐。
如果这么看杨邦杰二十几年的成长轨迹,会觉得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青年,将来肯定是要在艺术方面施展才华的。可在高考之后,杨邦杰偏偏选择了农业机械专业,成为了一名理工生。当时,农业机械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国家现代化的象征。此后,杨邦杰的人生都与农业和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些闲情志趣,也随着日渐繁忙的工作,淡出了他的生活。
二
“我非常享受自己的工作。”在采访中,杨邦杰重复了好几遍这句话。读研究生的时候,杨邦杰学的是农业机械工程专业,经常会去全国各地的乡村进行调研。当时的他会用当年的小型胶片相机拍拍照片。真正扎进摄影这门学问,还是出于“工作需要”。
毕业后,杨邦杰去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后来又调入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多年来,他都奔波在世界各地做农业与生态调究。他的工作需要走进乡村、农场,深入土地、走进大自然进行考察和调研。至今,杨邦杰一年中仍有大半年的时间都在国内外奔波,从事农业与农村调查研究。“在路上”成为了他习以为常、甚至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
杨邦杰多年从事农情遥感监测,用卫星遥感监测耕地变化与农情。“遥感和普通的摄影有一些相似之处,一些基础理论与方法都是一样的。”除此之外,杨邦杰在工作中也会拍照记录当地的耕地、作物等农情具体细节。数十年奔走在世界各地的自然和农村中,常和拍照打交道,有时也会拍摄路上的美景。如此,喜欢上摄影也成为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近些年,杨邦杰把撂下了几十年的音乐、书法、绘画重新拾了起来,在摄影上也更加下功夫了。纵览杨邦杰的诸多摄影作品,农村题材可谓是他坚持多年、一以贯之的主线。出自杨邦杰之手的农村影像记录之多、范围之广,都令人叹服。相比之下,杨邦杰几乎不怎么在城市里拍照:“人们应该多去农村走走,回忆乡音乡情,亲近大自然。”杨邦杰也希望人们通过他的照片,更多地关注农村,唤起人们对农业、对农村与农民、对土地、对大自然的感情。农业乃国之本,乡村是文化之源。
打开自己的作品精选文件夹,杨邦杰一张张给我们展示讲解,这张是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拍的,那张拍的是什么人什么场景……看着杨邦杰的照片,好像随他一起环游了五湖四海:广东海边的一家人在殷切地盼望自家的渔船归来,北疆哈萨克小朋友脸上露出纯真的笑容,一名彝族的老太太叼着烟斗在已经渐渐荒漠化的土地上放牧……
走遍中国之后,杨邦杰说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是四川西部和东北的田野。他向我们展示了他挂在墙上的两张照片:一张是四川西部的高山峡谷,另一张是黑龙江北大荒的黑土地。身为四川人,他对自己风光壮美的家乡充满了感情,四川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都让他深深地留恋。虽然已经在北京定居,但是还会偶尔回到四川走一走。而对东北的感情完全是出于对当地农业关注:“东北辽阔的土地对中国的农业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中国的粮仓,是未来的希望。这种土地的辽阔风情,也是国内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三
杨邦杰在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为研究生开设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与农情遥感监测讲座,也会在国内外的论坛上讲农业与农村发展,自己拍的照片是主要的讲课资料,分享自己的目之所及与经验。他说:“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
在杨邦杰看来,他所拍摄的照片不仅仅是一地一景,而更多反映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每按下快门时,杨邦杰的心里都在思考着这照片背后的人与事。也许,这就是科研工作者和普通摄影者爱好者的不同。“每一张照片都是有故事的。”
例如,当他在国内的农村调研,他会衡量这个农村的布局规划是否合理,有的农村建筑拍出来虽然美,但却违反了农村布局和规划的规律,他拍下照片,当作值得反思的例子保存起来;拍摄草原上羊群的时候,他所思考的,是放牧过剩和荒漠化的问题;看上去只是普通的海边,他会用照片里的细节说明该地区有过度养殖的倾向……也许对别人而言,杨邦杰只是拍了一个高原的农村姑娘在牧马,但观者又何尝知道,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杨邦杰感慨的,是当地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还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一群妇女在稻田插秧,虽然妇女们看起来干练勤劳、充满活力,但杨邦杰说:“这个农村的男人都跑去城里打工了,只留下了妇女们在田里干活。某些看起来美好向上的照片,实际上却令人深思。”
“其实也谈不上特别热爱摄影,首先是工作的需要与习惯。在工作中每每看到千变万化的风景与事实,就想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思考与研究问题的资料。” 杨邦杰说。
四
杨邦杰承认自己并非一名“器材党”,也不太看重后期处理,虽然加入了摄影家协会,但却很少有时间参家活动。摄影之于他就像画画和音乐一样,是很个人的爱好,并不为取悦观众。如果说摄影带给了他什么,那就是研究问题的工具和发现美的源泉,让他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愿意寻找美、发现美、记录美。
“每个人的视角都不一样,即便是拍一样的景色,每个人拍到的也是不同的照片。有的人很注重拍细节,有的人偏爱大场面,有的人拍的是一个事实—而我就是那个拍心情的。”
对于杨邦杰来说,拍心情,就是拍意境、拍情怀。“很多艺术作品或是摄影作品,最终反映的,都是创作者的心境。只不过摄影是拍你画不出来也写不出来的,而绘画是画那些你拍不出来的,这两者有一种互补的关系。只有当你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艺术的感觉,你才会去关注到它。可以说,捕捉美的瞬间,也需要个人对艺术审美的积淀,不然即使遇到再美好的瞬间,也很容易与其失之交臂。机会只给有准备的头脑。”
杨邦杰最喜欢的画家是印象派画家莫奈,这位深谙光影与色彩之道的艺术巨匠的作品,给他带来的启发最多。说到这里,杨邦杰兴致盎然地展示了他在慕尼黑拍的一潭湖水,湖光水影与天鹅的姿态交相辉映,他笑着问“有没有一点莫奈的感觉?”
杨邦杰的摄影哲学是“顺其自然”。他很少会特意去拍什么,而更讲求缘分。拍照片,更像是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有点像是在用照片写日记的感觉”杨邦杰这么形容道。有一次,杨邦杰和很多人去到一片开阔的芦苇荡,有人提议找个模特站在芦苇丛中拍照,杨邦杰当时就反对说:“野外的芦苇丛中出现一个模特,实在是太突兀了,还不如出现一只动物来得合情合理。我不喜欢这种营造场景的拍摄方式。也许我只是在回家路上拍了一个路过的老太太,但对我来说,这照片中也包含着一种安详的美感。”如果遇见,就拍下来,如果遇不到便不强求。“也许像我这样的摄影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刻意吧。”每一次回顾自己拍摄的照片,杨邦杰都像是在对自己过去的感悟进行梳理与回味。
“现在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经常在国内外跑,那就好好把握机会,多拍些好的照片。等将来退休了,不用到处跑了,也许就静下心来在家做做研究、再继续写写字、画些画、好好温习年轻时学习的乐器。有什么条件就做什么事,顺其自然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题记
晚风轻拂,树叶沙沙奏响。银白色的月光下,有两个人。一个是小孩儿,另一个是老人。
“娃娃,你可知道那月亮上有嫦娥?”老人摇着一把蒲扇。小孩不信,只是一个劲儿的问老人,那儿怎么可能会有人。这下,似乎着了老人的道。只见,老人把蒲扇往桌上一拍:“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上回给你讲了女娲补天洞,今天就给你讲个嫦娥奔广寒。”
孩子黝黑的眼睛里闪着好奇的神色,看着老人讲的唾沫星子直飞,她也忘了去擦,思绪似乎也跟着去了广寒宫,觉得这人世是多么渺小。可转念一想,这广寒似乎太冷清了些,只有一只兔子和吴刚。“还是现在好。”她想着,视线也散向周围。
这时,孩子的余光似乎看到了什么东西转瞬即逝,等到发现是什么的时候,高兴地大叫:“快看,快看,是流星雨!”伴随着话音的,是她飞奔出门的残影。流星的尾巴从空中掠过,留下的是条条光带,照耀着,绽放着这易逝的美。“咦,为什么那些星星不动呢?”“因为它们知道我们在看着,害羞了,所以就停了下来。”“不对不对,一定是它们知道我们在看,所以刹住了车,要帮我们把流星照得更亮一些!”“也有可能被照亮的是我们,哈哈哈。”
月光渐渐移动,夜也渐深。孩子撑不住,先睡着了,似乎是觉得她睡相太丑,笑了起来。“咔嚓”,老人被惊得一回头,一个男子手上拿着相机,这是老人的孙女婿,也就是那小孩――我的爸爸。
妈妈跟我讲述这张照片的由来,那是我的一岁生日,大人们带着他们的小朋友来为我纪念一周岁,那也是我第一条小裙子,跟小朋友们愉快无忧的玩耍着,我人生的第一个生日啊!由此记录;我想:那天我该是快乐极了的。
后来,妹妹的出生,我偶尔会觉得妈妈偏心,不够疼爱我,翻看后面拍的照片,有妹妹的,有我的,妈妈对我们的眼神是一样的,一样慈爱!只是对我更多了点期望吧!每每翻看照片,这些都记录这我的成长,我的欢乐,以及家人对我的期待,我的爱!
那次春节,我们一大家子在吃晚饭,我那时年龄小,自己不会吃饭,一直赖在爷爷怀里让爷爷喂我,爷爷便顾不上自己吃饭,一直在喂我,那一刻的场景令我怀念不已。
仔细观察那张照片,那时的爷爷身强力壮,憨厚地笑道,露出了一口大黄牙,眼睛好像只有一条缝哪么细,看到的世界,恐怕也是条形的吧!爷爷因干活满是老茧,无比粗糙却能给人温暖的大手抱着我,生怕我乱爬。那时爷爷不算太胖,但也有一个富有弹性的肚子,我拍一下它,它还会反弹呢!爷爷的脸风吹日晒,皮肤有些干燥,摸进来就像林子里风干的树皮。爷爷的头发比较多、比较炸、像刺猬一样,尖尖的,可能是长时间被风刮的,又无法整理的缘故吧!
我喜欢爷爷的怀抱、爷爷的笑、爷爷温暖的大手、爷爷那有趣的肚子、爷爷的脸、爷爷的头发、以及爷爷的一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分步教学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 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苦冰霜, 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 教师要想在学生心田中激起情感的连漪至浪花, 必须着力培养“多情善感”的学生。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的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方面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方面使之树立对自己作文能力或是潜力的自信心。为此, 笔者认为应当采用分步教学法。概而言之, 这分步教学法就是分别锻炼学生的审题、立意、选材、材料组织、行文与完成作文后的改进提高能力。
实际上, 学生之优者, 文中终有瑕玼;学生之劣者, 文中也必有可取之处。如果一味进行整文练习, 往往好的会因为作文整体水平较高, 而忽视其中不足;一般的则无法扬长避短, 进一步提高;差的会以为自己文中一无是处, 更不知从何处提高。因此, 教师应当分解各步, 把各种能力的锻炼与考查放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中进行。这样, 才能更好地发现优点与劣势, 也才能有针对地加以练习提高。
一、审题
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命题质量的提高。命题作文能够引发学生的联想, 开拓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对文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半命题作文是考查和锻炼学生审题能力的很好的命题方式, 它很容易发散学生思路, 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 写出较为优秀的文章;无命题作文一般选择范围更广, 而又有一些约束力很强的要求, 很多学生不知从何处着笔, 最终写成的文章也就难免落于俗套。因此, 提高学生审题能力也应做分步训练:首先, 不考虑事件的意义, 而只要求学生把事情叙述清楚, 锻炼学生对线索的把握能力;其次, 对事件深层意义的挖掘, 使文章基本“脱俗”;再次, 追求语言的生动与文风的朴实。在每步训练中我主张把训练目的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这样, 作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才能使文优者去其骄, 文拙者戒其躁, 就所谈问题引起长期的重视。在这方面的训练上, 大多数教师总是整体评判作文的优劣, 使学生不知如何提高。
二、立意
文章立意方面的训练, 旨在使学生向着更广更深层次发展。很多事情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 孰优孰劣不能凭个人喜恶而断, 而应看看谁想得更深入更细致。范围广是由己及他, 不宜就事论事, 往往能够在一连串的联想中引发出独道的见解。思想深刻, 其实是由表及里, 在不断地追问“为什么”的过程中逐步发现问题的关键。低年级的学生往往由于见识少, 阅历浅而很难从身边小事去领悟人生、剖析社会, 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入手, 使其摆脱纯粹的感性认识, 而逐渐习惯理性思考。思考以情感和生活态度方面为宜, 因为这样不易显得见解过于浅薄拙劣, 是遮羞避短的方法, 但如果学生有独道见解更应积极鼓励其进一步的发展成熟。
三、选材
教师只有督促学生对材料进行积累, 鼓励其多读书看报, 获得更多的信息, 才能写出游刃有余驾轻就熟的文章。同时, 教师也应尽量丰富自己的大脑, 以便在学生一筹莫展时, 给予积极引导。对大多数缺少生活积累的学生, 我们不能过份要求他们写出内容多么丰富的文章, 正如拙于言谈的人我们不能要求其侃侃而谈。然而, 内容不丰富, 也并不一定不充实, 正如言语少的人也往往一鸣惊人, 关键是要能够切中要害, 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材料选择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面对记叙文时犹为突出, 因为要选择有特点、具代表性的事件或人物加以描述, 这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然而, 在自己所掌握材料中很难找到与之相应的东西, 怎么办呢?我认为应当鼓励学生改编细节、制造特点, 但不要虚构事件。因为如果有意地去改动一些细节内容时, 材料的可选择性与可驾驭性都要增强很多, 而且文章显得不俗, 又不会带来通篇虚构时产生的诸多漏洞。总之, 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掌握的材料与文章的主旨之间建立起更为恰当的联系。
四、材料组织
材料的组织也是使文章“脱俗”的诀窍。然而这步往往被教师和学生忽视, 认为只要能把事情说清楚, 详略得当也就可以了。其实妥善地安排组织材料往往能给文章增色不少。不管是从课文中还是在其他读物上的文章中都不难发现这类例子, 但学生的文章中都很难发现精巧的构思, 就是因为缺少这方面的训练。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发现有几种常用又有效的组织材料的技巧:1.舍全体而取局布。写人记事、描景状物, 都可用此法, 集中笔墨、明确线索, 往往效果好于概言备述。例如, 写人时不描述其性格体貌、言谈举止, 而通过其有特色的部位、言语、随身物品等展现人物性格。2.巧设悬念。这种方法在各种文章中都应积极运用, 可以使文章更加引人入胜。3.突然转变法。这种方法往往能使俗文变成精品, 但有时显得难以驾驭, 如果详略失当, 是有损无益。
五、行文
在准备做好之后, 文章的写作就比较容易了。但好的语言是优秀作文不可缺少的因素。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基本的语言驾驭能力, 能够表达文章内容, 不会因辞害义, 但也很少语言精练文辞华美。我觉得很多学生把语言的朴实与用词的考究不能加以区分。教师应不断地提醒学生注意改善自己的语言, 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追求用语的精进。
六、改进
写作的完成不表示作文过程的结束。教师的批改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当然, 每篇文章都逐字逐句地批改是不现实的, 但我认为可以以上面五步为标准做几次认真批改点评, 其它的练习作文可以交给组长完成, 让学生互相点评、取长补短, 并对原文不断改进, 与其写另一篇同样水平的作文还不如将一篇文章反复琢磨, 使学生在文章的改进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以求提高。教师点评学生作文时, 更应肯定每个学生的优点, 指出每一点不足, 使学生作文不断精进。
以上六步, 分开训练, 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缺点, 肯定优点能给学生以信心, 指出不足能使学生更加勤勉。但是不能因此而忽略作文的整体性。在分步练习之后, 应让学生在完成完整作文的过程中注意每一个步骤, 最好是分步列写提纲, 作文水平必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韦志成, 《作文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10
[2].王有声, 《王有声导学小学作文》,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一进姥姥家的门,就能看见一张美丽的照片,那是我们家的全家福。上面有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还有我。我在姥姥姥爷的中间,爸爸妈妈陪伴在我们的后面。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为什么要拍这张照片呢?是因为今年姥姥和姥爷都年满60岁,所以妈妈提议大家一起拍照留念。暑假时,在中山公园旁边不远处皇宫照相馆照的。当时拍照的爷爷用各种方式逗我们开心。让我们留下了最真实、灿烂的笑脸。听姥姥说这是济南很有名的老照相馆,我妈妈小时候就经常在这儿拍照呢!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想起我们温馨的家.
在一次开家长会时,妈妈拿着照相机给我和我的好朋友丁凯健照了几张照片。接下来,我就个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好朋友丁凯健吧!
他是一个团结有心、互相帮助、有难同当的人,他身 高一米一,一头乌黑的头发,高高的鼻梁,两个鼻孔像悬崖上的两个大洞口,一张圆圆的苹果脸。
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在一起玩耍。有时玩藏猫猫的游戏,他先藏,我来找。突然,我闻到了一股臭汗味儿,好像在荡秋千那边传来的,我就向那边走去不料,他果然藏在那边。我大声叫道:“丁凯健快出来,你还在那里傻笑什么,我找到你了。”他说:“你怎么找到我的,我告诉他我是闻到一股臭汗味,就知道你一定藏在这里。”他说:“因为妈妈想让我成为一个男子汉,男子汉要有男子汉的样子。第一、男人要有用不放弃的精神,第二、要有很多的筋肉,第三、男人要有臭汗味,我就按照她吩咐的去做了,男人的勇敢和不放弃的精神,永远是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
维度一: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观察是感悟的基础。走马观花, 对外界事物没有深入细致的观察, 是永远不可能有什么感悟的。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通过观察, 从事物的表面看到内在风采和神韵, 然后在内心深处引起感情的波澜。在一般人的眼里, 山是静的, 但在南朝文学家吴均的眼里, 它“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在这里作者写出了山的内在神韵。同时作者还借助自己的视听感觉, 写自己内心的感悟:“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 窥谷忘返。”这就是吴均在他的佳作《与朱元思书》中的观察和感悟。在有灵性的作家眼中, 无生命的事物可以变得有生命、有思想;静止的东西可以活起来, 可以与人对话。
维度二:要有一颗真挚的爱心
拥有一颗真挚美好的心灵是感悟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 宗璞就写不成《紫藤萝瀑布》;朱自清先生的笔下也不可能出现那样多姿多彩、充满生机的春天;当然也不会有杏林子由寻常小事中感悟出的《生命, 生命》。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世界因爱而美丽, 因爱而生动。朱自清的父亲“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跨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林海音的爸爸下雨天从包袱中拿出来的花夹袄和两个铜板;还有莫怀戚散步时蹲下身子背母亲的动作。这些都是非常普通的人物事情, 但是因为渗透着真挚的爱心, 文章才非常感人。“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从这些千古名句中, 可明显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感悟中的作用, 这些都缘自作者的那颗爱心。
维度三:要有一颗敏感的心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怎样才能有所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对外界事物要敏感, 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 时时注意自己心灵的触动。时间长了, 就会注意到那些不经意发生的现象。如:地上的一阵风, 天边的一朵云, 田野里的一朵小花, 朋友的一个微笑, 父母的一个眼神,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物都可以训练人的感悟能力。著名词作家乔羽老先生创作的《思念》, 被毛阿敏在198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唱红。主持人马东曾采访乔老, 这首歌中的“蝴蝶”是否真的在生活中出现过, 乔老回忆:有一天, 他坐在阳台上晒太阳, 一只蝴蝶落在他的窗前, 后又飞去远方的花丛中。于是敏感的他灵感大发, 写下了开头两句:“你从哪里来, 我的朋友, 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作家杏林子, 夜晚在灯下写作, 一只小小的飞蛾让她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 那样强烈, 那样鲜明!”所有这些, 都是作家们用一颗颗敏感的心灵捕捉到的。
维度四:要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思考就没有感悟。没有深入的思考, 对事物的认识只是表面的, 肤浅的, 是不可能深刻的。如果没有思考, 莫怀戚不会在很平常的散步中领悟到自己作为中年人的“责任重大”;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思考, 杏林子就不会对一只飞蛾和一粒香瓜子做那样入微的观察, 引起心灵强烈的震动, 从而产生对生命的感悟。
可见, 善于思考对提高写作能力是多么重要。中学生的作文是习作, 但它同样离不开作者的思考、想象, 没有思考的作文是苍白的、空洞的、没有生命的, 读起来更是乏味的。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平时多问几个为什么, 要经常回味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人和事, 从中悟出人生的道理。
维度五:要有一种虚心学习的胸怀
中学生对写作缺乏经验, 人生阅历又少, 可以向能够写好文章的人虚心学习, 学习他们怎样把普通的生活变成富含哲理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诗句既是实话实说, 又蕴含深刻的哲理, 耐人寻味。再比如写人记事的文章, 作者的本意是要告诉人们一种思想, 一种人生体会, 阅读时就要注意, 文章是怎样从具体的人和事入手, 一层一层由事及理表达中心的。只要学生经常这样做这样想, 拥有虚心学习的胸怀, 感悟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小学生作文大全
你看,照片上的一只只孔雀多么美丽呀!其中一只孔雀的尾巴像一把五彩缤纷的大扇子。
我们来到了孔雀群中,看到了玩耍的孔雀。我高兴地拿着玉米喂它们,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突然一只孔雀向我开了屏,还不断地抖动着,漂亮极了!我很兴奋地跑了过去,叫妈妈为我与开屏的孔雀合了影。当我离开的时候,它抖动的尾巴给了我一支羽毛,让我留做纪念。
这张照片,把孔雀开屏美丽的瞬间记录了下来。使我时时可以看到它的美丽。
公园里,树木茂盛,小花和小草漫山遍野。
小宁开心极了,找了一片空地,摆出了一个造型,说:“爸爸,给我拍一张!”爸爸马上过来半蹲下来拍了一张。
这时,一阵哭声传进了小宁的耳朵里,小宁听得出哭声很伤心,他马上跑过去。不知道情形的爸爸说:“小宁,你去哪?”
一个小妹妹坐在柳树下,双手捂着眼,伤心地哭着。小宁蹲下来把手伸出来说:“你怎么啦?”小妹妹说:“我摔倒了。”小宁把小妹妹扶了起来。赶到这里的爸爸满头大汗。小宁把经过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了之后,就认真地拍了一张照片。
照片里,两个小家伙干流满面,脏兮兮的,但是掩盖不住灿烂的笑容。小妹妹得到了帮助,小宁也得到了快乐,小宁的助人为乐永远留在了照片里。这是一张最美丽的照片。
新当选的人大领导和常委与代表见面 (这张照片要注意当选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会场一角 (这张照片体现了会场的纵深感)
作为市级档案馆的摄影工作者, 我在档案行业工作快30年了, 主要负责照片档案工作, 拍摄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积累了一些拍摄大型会议的方法和常识, 在此讲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我认为, 应尽可能地为党代会、人大会、政协会及表彰会、报告会留存完整的图像档案, 最好同时进行摄像记录。上述会议参加人员多, 会议场面大, 拍照难度也较大。
怎样才能做到拍摄有价值、有意义的存档照片呢?我的做法是, 在开会之前尽量争取拿到一份详细的《会议须知》, 无论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都有《会议须知》, 而且对会议议程和与会人员介绍得很详细。拿到须知以后, 就要像导演拿到剧本一样, 研究制定拍摄预案。首先, 看哪些是大会的场面, 哪些是小组讨论的场面;然后, 把大会场分为几个场景, 如主席台、观众席、会场全景等, 从中选择主要拍摄对象和拍摄角度。这样, 事先做到心中有数, 拍摄起来就有一定把握。
人大会、政协会基本都在一个会场, 拍摄模式大同小异。值得注意的是, 遇到换届大会时, 因为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变动, 所以要多拍照片存档。小组讨论的照片换届时要每个讨论组都拍摄一遍, 而且对每个讨论组, 要多角度拍摄, 内容应该有全景的、有发言的, 还有当地领导参加讨论和知名人士参加讨论的, 因为这些照片的查档率和利用率很高。
拍摄发言人的人头照片时, 一定要静心观察, 等待时机, 抓拍好发言人神情与讲话内容相吻合的照片。此外, 对会场全景, 尽量使用大广角镜头拍摄一些特殊效果的会场全景照片, 既增强了视觉艺术效果, 还保存了现场的丰富信息。
我拍摄大会时使用的相机是尼康D300S。它的特点是双存储卡, 有CF卡和SD卡两种卡槽, 双卡同时用最保险。由于一个人同时拍摄两会, 用一个卡拍照, 事后挑选照片费时费力, 还容易出差错, 用不同卡分别拍两会, 有助于科学分类。
拍照时我选用3支镜头, 10-24 (广角全景) 、17-55 (小变焦) 、70-200 (大变焦) , 主要是拍特写, 闪光灯不另配, 只用相机本身的, 用作辅助光, 可以把感光度调高, 在一般情况下主席台用感光度ISO400就够了, 而大会会场全景可用到ISO800-1600。我几乎不用三角架, 因为不方便, 但是必须拍摄一张回放一下, 且回放时要放大看, 发现虚的照片, 立即删掉重拍。
拍照时还要注意白平衡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白平衡放在自动档就可以了, 这样现场光和闪光灯的色温都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
从2楼拍摄的闭幕式 (这张照片记录了每次参加会议的领导出席情况)
政协委员投票时抓拍的照片 (拍投票一定掌握时机, 手中的票正好投进票箱的一半为好)
时间就像一列快车,眼间就过去了。偶尔翻一翻相册,看一看照片中每一个难忘的瞬间。照片中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过程: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娃娃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记得当中有一张一两岁时的照片,令我记忆犹新。
照片中那一个长得像男孩的人真的是自己吗?我时常这样问自己,因为小时候的我长得实在是太像男孩子了。如果我拿去给别人看,别人肯定会认为那绝对不是我,如果不是从我妈那里知道是我,连我都认为那是我弟弟呢!只见照片中的取景就是桥头公园。那是我的一张独照,照片中的我扶着一根杆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因为没有找到所以我也不清楚。图中的我打着一双赤脚,那时的脚白白的、小小的,看起来很漂亮。那张照片是夏天照的,我穿着小巧玲珑的夏装,面带微笑,流露出开心的模样,呵呵!其实我很喜欢照相,让照片记录下我没一个精彩的瞬间,等我长大了,偶尔翻一翻陈旧的相册,看着我儿时的天真,勾起美好的回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就想着一张照片,多么天真啊,我还时常会这样问自己:她和我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照片,一样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却又是一样再珍贵不过的东西。它,像一个无形的影子在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总会“咔嚓”一下,让它成为永恒!
那是我6岁是拍的照片。那一天是六一儿童节,放学后,爸爸带我去公园玩。
滑梯
我一步一步地爬上了滑滑梯,慢极了。谁上滑梯太高了呢!爸爸怕我摔跤了,牵着我的手上滑梯。我登上了滑梯口,滑了下去。爸爸见我“平安降落”,松了一口气,看手机去了。我一个人玩呀玩,不亦乐乎。
荡秋千
爸爸接到“紧急情报”,又赶来了。原来是我玩厌了滑梯,又改玩荡秋千了。爸爸先扶我上了秋千,系好安全带,在后面慢慢推。我像一只小鸟一样,在秋千上“飞”呀“飞”。这时我提出:“爸爸,如果一直转圈可以吗?”爸爸和蔼地说:“不行。会摔下去的。”我不干了,又哭又闹的,爸爸只好加大了力气,我才心满意足。
牛奶洗面包
玩了一下午,该吃晚饭了。我从书包掏出了面包和牛奶,吃了起来。
走着走着,我被一块石头拌倒了,被爸爸抓着了,牛奶没洒,面包倒是掉了。
我捡起来,面包已经脏了。黄灿烂的外衣上,像穿了件灰马甲似的,脏兮兮的。我看了看面包,想出了个好点子:“把面包用牛奶洗一洗,不就成了吗?”说干就干,我二话不说,拿起牛奶往面包上泼,爸爸吓到了,说:“干什么呢?面包脏了,别吃了。”我天真地说:“用牛奶洗面包,我聪明不?”我得意洋洋,真有点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
后来,不用说,牛奶和面包全破费。
没有吃的了,只好去外面吃饭。我们去了卤面店,点了两碗卤面。我唏里呼啦地吃着面,突然提出了一个怪问题,毛衣可以用面条织吗?爸爸笑得趴在了桌上,不能回答我。我急得团团转:“别笑了。”爸爸还是回答了问题(等他笑够了)才说:“不行,太软了!哈哈哈……”
吃完面为了纪念这一天,爸爸带我去的地方拍下了快乐的照片。起名为“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一张新闻照片, 其整体形象的构成, 一般说来有如下几个部分:主体、陪体和背景。每幅图片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画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彼此间都应有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在画面上所有物体中最抓人眼球的, 即直接关系到图片思想内容表现的那一部分, 就是“主体”。除了主体, 画面上还有着不如主体重要, 但对主体起着陪衬和烘托作用的次要部分, 即陪衬和背景。主体是照片的核心, 一般为了使照片的思想内容表现得更加突出和强烈, 须剔除画面上一切足以分散读者注意力的多余部分, 使画面中主体的地位更加醒目。而处于附属地位的事物就不能太引人注目, 否则会喧宾夺主。但陪体和背景形象的陪衬、烘托作用却也不容忽视。处理得好, 有助于照片主题的表现;处理不好, 则会使照片缺乏表现力, 甚至失败。
新闻摄影是新闻现场的瞬间纪实。它讲求自然和时效, 一般提倡抓拍。大量的新闻照片具有背景, 这些背景或人或物、或虚或实, 其作用都在于衬托和突出主体, 为典型人物提供一种典型环境。所以在进行新闻摄影时, 在考虑主体形象的同时, 也要考虑把该主体置于一种什么样的背景环境中。如果简单地把“抓拍”理解为机械地按动快门, 或只在意拍摄主体的突出形象, 往往不能得到最佳的综合效果。有人认为新闻摄影只要抓住瞬间动作, 不讲求整体的完美, 能做到瞬间记录就行了。我认为, 如果拍摄的条件允许, 还是应尽可能地实现照片的整体美、综合美 (这里包括构图、用光、角度、背景和动作等) 。况且, 新闻照片并非都是由抓拍、抢拍而成, 大多以重复的形式或持续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图片, 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是可以经过合理组织进行拍摄的。这就为我们的摄影提供了从容易选择最佳技术手段, 到创造理想照片背景环境的良机。即使是非抢拍不可的照片, 也应在拍摄前的高速思维中, 判断选择最佳的摄影条件, 包括选择背景形象。如果我们拍摄一颗千年古松的新闻照片, 要有意识地掌握好新闻主体与陪衬的关系。为了有意识地告诉人们古松的粗壮与高大与古老, 就必须采用若干人拉起手围起这棵古松, 或是在古松旁摆放着人们熟知的物体, 与古松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棵古松的粗壮与古老就体现出来了, 正确地运用“若干人”衬托, 来突出古松的高大, 不失为一幅精良作品。
照片中背景形象不妥, 以致严重影响主题思想表达的, 大体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背景与主体的空间配置不当。有的摄影者在拍照时, 注意的仅仅是主体, 而把与之相应的背景在构图上无意识地安排得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正或偏、或远或近, 给人一种不和谐之感。二是背景处理不当。有些照片是无背景可谈的 (指背景中无形象因素) , 可以剔除不论, 有背景形象的照片, 其背景也有虚实之分。虚化的背景形象模糊, 其主要作用在于突出主体;场景深的照片, 其背景的意义则侧重于衬托, 为拍摄主体造就各种矛盾冲突, 表现主体与环境的联系, 增强了照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应根据主题表现的需要, 对背景进行虚与实的选择处理。三是背景形象与主体的游离。曾经见过这样一张照片, 其目的是反映农村水果丰收, 画面上是一群妇女在选果, 背景却是刚收割完的大田, 割裂了背景与主体本身的有机联系, 成为失败之作。
【照片的感悟作文】推荐阅读:
初一作文照片的故事07-06
有趣的照片叙事作文10-07
定格时光的照片作文12-16
以照片为话题的作文07-16
有趣的照片作文450字07-25
旧照片的故事作文550字09-11
一张照片引起的回忆作文11-01
一张陌生的老照片作文05-31
照片里的童年作文九年级06-29
旧照片的回忆小学作文450字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