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导学案(精选8篇)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知识点 2感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二、学习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学习难点: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面贯彻执行?(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三、学习过程:㈠ 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题目,你能行)①年中共八大召开,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意义。② 1958年党提出的总路线是 :。紧接着党又发动了和运动,发动以上运动的原因是、这时期“左”的错误的主要标志是、、和。
③ 结合课本29页到30页课文和插图回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英雄人物。
(二)、合作交流
1、我的问题是
2、我们的问题是
3、老师的问题是:
①结合总路线的内容和课本27到28页材料分析总路线是否正确?小组进行讨论并思考导致什么左的错误泛滥?
②结合课本和老师讲解理解什么是“左”的错误?以及这一时期的它的主要标志?
(三)、拓展延伸
1、结合课本27到28页课文思考这一时期的错误带来哪些危害并讨论我们今天应接受什么教训?
2结合课本30页动脑筋思考我们应学习英雄人物的哪些品质?
3.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教训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意义?
四、系统总结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失误 表现原因 →建设成就 工业成就后果 英雄模范
五、巩固训练
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A三大改造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 C大跃进时期D十年文革时期
2.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王进喜B邓稼先 C焦裕禄D雷锋
3.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 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是由于()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C苏联撕毁合同D急于求成4.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开展土地革命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D.开展“文化大革命”
5、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A、浮夸风B、整风运动 C、大炼钢铁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6、“大跃进”时期的一首漫画诗写道:“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它所反映的是()
A、高指标和瞎指挥B、浮夸风和“共产”风
C、高指标和浮夸风D、瞎指挥和“共产”风 7、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 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 急于求成③ 自然灾害④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冒进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9、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是在()
A、电子工业B、钢铁工业C、石油工业D、航天工业
10、连线题:
雷锋“铁人” 王进喜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 六.课后反思:
顾名思义, “导学案”教学就是指以学案为依托, 教师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以完成课程标准规定任务的教与学的过程。“导学案”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要求, 在精研教材, 充分考虑学情、学法、学生的前提下编制的,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物质媒介。
传统的教案教学强调“教”的过程———即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强调知识传授过程,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单向的联系, 教师始终是主动的讲授者, 学生永远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教学往往不能跳出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模式的窠臼, 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虽然有很多教师也在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 但是绝大部分都是怎么让自己讲得更精彩, 或者怎么让学生记得更多, 可我们只要认真看看学生默然的表情, 就可以发现学生对教师的“倾情奉献”并不领情。我个人觉得教师单纯的讲授是最最简单的教学, 学生只会听的学习是最没效率的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敢于创新、勇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才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导学案”教学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摸索出来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那么“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案教学模式有什么区别?实施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目的是什么?
我觉得“导学案”教学和传统教案教学最大的区别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突出“学”和“导”———即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作用, 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主动学习, 学会学习,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由原来的习得性知识获取转变为过程性知识的获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由原来的单向联系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变低效地学习知识为高效地获取知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导学案”教学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学”, 即让学生头脑“动”起来, 学习“活”起来, 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为终身学习奠基。正所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导学案”所具有的目的性和指导性, 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 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以“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当然, 只是理解“导学案”的特点和目的还不够, 还要对导学案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手段和途径有科学的把握。
在进行“导学案”教学的时候, 首先要明确学生的“学会学”是目的, 教师“导”是实现目的的重要手段。明确目的,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我在实施“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三段五步走”策略, 分别是课前阶段的“编”和“学”、课堂教学阶段“导”和“测”、课后阶段的“思”。
一、课前阶段的“编”和“学”
“编”即“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制。这一环节对教师要求较高, 设计和编制学案的时候首先要精研课标和课本, 在吃透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 突出重点, 强调难点, 有的放矢。其次要研究学情和学生。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才能编制出适合学生的学案。最后, 编制和设计“导学案”的原则是要体现层次性和针对性。可以按照“五分法”编制和设计导学案:一是课程标准, 二是教学重难点和核心概念解释, 三是基础知识, 四是探究问题, 五是课堂检测。
“学”即组织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前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 独立完成导学案基础知识部分, 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基本掌握本课重点知识, 初步构建本课的知识框架和结构。在此基础上自己独自或小组合作讨论导学案的探究问题, 写下思考或讨论结果。
二、课堂教学阶段的“导”和“测”
“导”即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这一环节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 是实现让学生“学会学”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怎么引导?在实践中很多教师都会走入两种误区:一种是把导学案当成课外训练, 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另外一种即完全放手, 让学生自学而不管不问。这两种方式都有问题, 或者说都不能很好地发挥学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的作用。我个人觉得要实现正确的引导, 一定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把握“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关键点。当然, 把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放羊”, 教师要发挥“导读、导论、导思”的作用, 对学生不理解的重难点及时地予以解读, 对学生漫无边际的“思考讨论”予以纠正, 将身在教室心在外的学生及时地拉回正常的课堂学习当中。目前, 课堂教学当中学生用于思考、讨论和解答问题的时间比例已逐渐由原来的不到10%变为现在的70%~80%, 虽然我在课堂讲授的时间大为减少, 但是学生踊跃发言, 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而且学习效果也比以往有所提高。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师的正确引导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也体现了教学的艺术。
“测”即课堂检测, 我在“导学案”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是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重难点的理解情况, 更为重要的是, 它是对这堂课学生掌握的解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检验手段, 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通过检测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些课堂上所没有讲到的知识点, 帮助学生查缺补差。我在设计课堂联系的时候主要运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题目主要是一些与重难点有关的题目, 尤其是非选择题, 在设计的时候将本课的知识点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运用, 让学生在点的基础上不断地扩展知识面, 构建起单元甚至是整个模块的知识体系。
三、课后阶段的“思”
“思”即教学反思。一堂课讲完并不代表这一节课就此结束。有的老师可能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方式, 以为自己把需要讲的都讲一遍, 把重难点都强调出来, 下课铃一响, 把书一丢, 即宣告本节课结束了。以前我也是这样。但是对于这节课效果如何?学生都明白了吗?他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吗?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吗?或者这节课学生有什么突出表现?我的这节课存在哪些闪光点?有我所需要坚持或者是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吗?等等。所以我觉得对有效课堂的研究或对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试验, 不能把眼光只停留在课堂, 还应注意课后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和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反思。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反思的形式或者课后随笔的形式将课堂中的亮点或不足用语言的形式记录下来, 在反思中总结, 在反思中成长。对于教师而言, 只有不断反思才可以不断提升能力的高度和经验的深度。
关键词: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03-02
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能否取得革命的胜利给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从“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践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过程中,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论断,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
一、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地考察后,原本设想无产阶级革命将首先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但是,苏维埃俄国是一个小农占多数的国家,而且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如何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国情结合起来,找到一条适合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列宁开始了自己的探索。187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经对未来社会做出预测:即“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1]开始列宁曾经设想尽可能不经过特别破坏的办法逐步地过渡到新的社会经济关系,除了把那些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的私人企业,改造成为国有企业外,其余的私人企业,则通过国家的统计和监督的办法,逐步地进行改造,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计划还来不及全面实施,欧洲战场上的炮火尚未停息,协约国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新生的苏维埃政府的武装干涉。外国的武装叛乱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使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处于极其危急的状态中,在列宁深刻地分析了当前苏维埃面临的严峻形势后指出“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问题就是这样摆着。我们正处在战争状态,革命的命运取决于这场战争的结局。”[2]在这种战争局面的影响下,苏维埃政权逐步形成了后来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体制。“战时共产主义”体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按需要硬性规定粮食征收的数字摊派给基层。在贸易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后,国家禁止私人贸易,取消私人商业网点,有国营与合作社的分配网点,有计划地组织居民的供应工作,一切工农业产品的采购和分配工作全部交由粮食人民委员会办理,并对私人商业实行国有化,对私人的零售贸易实行国有化。在分配方面,全体居民都要参加消费公社,国家凭证给居民分配消费品。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普遍实行义务劳动制,想要得到配给的食品只有完成义务劳动才可以。在工业方面,加速工业的国有化和工业管理的集中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保证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最大限度地筹集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特别是性命攸关的粮食,以供军需民用,从而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工业也不至于完全崩溃,最终赢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转向实行“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虽然使得国内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国内危机,国民经济几乎完全崩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交通运输陷入停顿状态,轻工业品严重不足,许多工厂停工,工人无着落而流向农村,由于物质生活困苦对苏维埃政府产生不满情绪,有的甚至参加了工厂中自发反苏维埃性质的罢工。国内危机的出现固然同战争有关,但是同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行也有密切的联系。残酷的现实告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不能从本本出发,不能从热情出发而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对于当时的情况,列宁并没有固守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结论,而是勇敢地接受实践的裁决,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深刻反思,他说:“是战争和经济迫使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它不可能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3]。
列宁果断地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改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取消国家作为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办法的余粮收集制,实行食物税,食物税额应低于到目前为止实行余粮收集制征收的税额,完成纳税义务后剩余的全部粮食、原料和饲料,由土地耕种者自己全权处理支配。第二,以市场为取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新经济政策从最初实施粮食税时承认商品交换,到进一步承认开展自由贸易时必须在工农国家监督调节之下才可以进行。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对于资本主义是祸是福列宁认为应当辩证地看,与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者以及和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就是幸福。因此,列宁针对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小生产占优势的局面,指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4]。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精神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相当长,在这期间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大力发展,承认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承认和利用市场的积极作用,逐步消除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允许资本主义成分发展,但是这个发展的程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逐步扩大社会主义的阵地,从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三、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
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这项政策实施的后期,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获得了一系列崭新的思想和结论,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和升华。
第一,对小农经济的全新认识。俄国是一个小生产如汪洋大海的国家,小农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因此,如何处理与小农的关系,如何对待小农经济,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性问题。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之前,列宁把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在与小农经济对立的基础上的,把恢复和发展大工业建立在排斥和限制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认为小生产自发势力每日每时都在产生着资本主义,并将小生产的自发势力看作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后最主要、最危险的敌人。列宁曾经指出:“农民经济仍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阔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重新复活起来,同共产主义进行着极其残酷的斗争。”[5]为此采用了限制、压制小生产发展的办法,并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帮助小农走向公有化,过渡到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集体农业。国家对小生产采取的这种措施,没有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列宁在意识到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之后,大声呼吁:“让我们来修正我们对农民的政策吧。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4]52必须把小农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大工业的恢复、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农业入手来恢复和发展大工业。列宁在《论合作社》中指出:合作社可以“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去”[6],用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合作化是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是连接农民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在这个新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工农联盟。
“新经济政策”坚持从农民到国家、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实际出发,不再试图采取排斥、限制甚至消灭小农经济的办法,而是通过支持和适应小农经济,在小农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来恢复和发展大工业,从而带动农民的积极性,国民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第二,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全面认识。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灭商品货币,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自觉的计划经济的观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一直是企图尽快创造条件消灭商品货币。列宁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谈论什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7],“社会主义要求消灭货币的权力、资本的权力,消灭一切生产资料所有制,消灭商品经济。”[8]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在战时共产主义阶段,战争环境加速了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的过程。当时实行的经济制度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由计划直接支配的产品经济。当列宁对商品货币的认识发生变化时是在内战结束后面临崩溃的国民经济以及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所取得的成果的时期,列宁认识到,试图通过禁止和取缔自由贸易的方法在一个以小农为主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是行不通的,而必须用商业把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大工业结合起来。因此,已明确得出了由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承认商品货币关系,必须发展商品经济的结论,从而实现了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全新认识。
第三,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关系的全新认识。内战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难。此时,列宁对以往一概排斥资本主义的思想,如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苏维埃采取的限制商品生产、货币流通等政策等这些对社会主义必须不断“进攻资本”的思想进行了反思。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商品经济尚未充分发展的国家,不进行商品生产就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就不能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就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从而使他在看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争斗一面的同时,也将注意力放在了两者的统一性的一面上。这使他的思想上、策略上摒弃了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割裂开来和完全对立的旧观念,提出了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是小生产走向社会主义的“桥梁”和“中间站”,以及要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成果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利用资本主义的目的不是为了走向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
[2]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2、504、570.
[4]列宁选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17.
[5]列宁选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9、270.
[6]列宁论新经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50.
[7]列宁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1.
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导学案
主备人 李丽涛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并结合典型事例,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学习难点: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自主学习(独立快速阅读教材,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3、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内容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各自的地位
6、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7、发展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地位和重要性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拓展提升
2013年2月19日,《感动中国》2012人物评选结果揭晓。罗阳、林俊德、陈斌强、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等模范人物,或大爱无疆散播无限温情,或爱岗敬业做出突出贡献,或百善孝为先推动时代进步,向社会传递了爱心、敬业、孝心“三大正能量”。
《感动中国》节目至今已举办了11年,与往年相比,本届人物评选规模更大,群众参与度更大,通过网络参与投票人数超过8600万。(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哪一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要高度重视这一方面的建设?
(3)《感动中国》2012人物中,最感动你的是哪一位?他(她)的什
么品质和精神感动了你?
三、当堂检测(看谁最棒!)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A思想道德建设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C社会主义民主建设D、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指导、约束社会公众的交往行为,努力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 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做到()
①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充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④判别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
4、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
A、培育“四有”新人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D、正确处理民族文化的继承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弘扬传统文化B、发展教育和科学
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D、培养“四有新人”
6、小林的爸爸在益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收到这样一条手机信息,一言一行,都体现你的文明修养,一举一动,都代表益阳城市良好形象。下列行为能树立益阳城市良好形象的是()A、尊重、理解环卫工人的劳动
B、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主动清扫街道垃圾 C、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 D、在公共场所吸烟
主备:黄瑜琨审核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及意义;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2、分析失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并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学习重点:中共八大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形势如何?
2、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此后,党中央发动了哪些错误的运动?
4、根据课本28页插图《浮夸风》和相关课文思考: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
5、国家什么时候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结果怎样?
6、中共八大后的十年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请列举出这一时期的模范人物。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
1、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主要任务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总路线 时间:1958年。内容:鼓足上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严重失误
内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工农业上的表现:大幅度提高计划指标,大炼钢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后果:1958年到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
建设成就的模范人物
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雷锋(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三、巩固归纳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失误表现
原因 →建设成就工业成就
后果英雄模范
四、巩固训练
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C)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时期D十年文革时期
⑵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C)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学习目标】
1、掌握:人民群众的含义和范围;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理解: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和方法论
【知识梳理】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依据:
--------------------------;﹙2﹚内容:
-------------------------.2、人民群众﹙1﹚含义:----------.注:不能把人民群众等同于劳动群众。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主要的、稳定的部分。
(2)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作用:①------------------------------;
②-----------------------------③
-。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地位:-----。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
--------------。
3、群众路线
(1)地位:-------。
(2)基本内容:---------------。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重要性:
-----------------------
------------------------------。
一、单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大改造: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推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
A劳动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2、“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决定的。”这是()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3、“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的花朵与果实。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任何个人的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C.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财富,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D.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是四川省西部一个普通村庄,该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了汤营三联农业公司,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汤营模式”。上述材料表明了()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③必须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④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从哲学上看,“以人为本”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③唯物史观的要求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参加者B.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C.劳动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D.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7.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八十五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他重申:“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B.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C.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D.物质资料生产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8“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这一观点()
A.错误。抹杀了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B.正确。认为人民群众都是英雄人物
C.正确。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错误。否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9.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10、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11.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十万筑路大军凭借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巧妙运用现代科技,书写了这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青藏铁路的奇迹表明()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成功的决定因素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下列不属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的是()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是否承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3、上题材料表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 信息素养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信息技术学科纳入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质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成为教育研究者重点关注的话题。相关研究表明, 学生之间由于家庭背景、能力水平等因素的差异, 导致学生间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 而且这种差异状况越来越显著。如何在我国大班授课条件下应对这种差异, 使教学更有利于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难题。笔者所在的教研组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具体实施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 曾尝试着学生作业的分层、教学内容的分层、教学评价的分层等实践研究,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同时, 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最主要是在“层”的确定上, 多数是教师的行为, 学生不能自由选择, 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甚至在心理上造成伤害。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如何选准教学的切入维度, 合理把握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使后进生得到关怀, 特长生得到发挥, 尖子生得到提高, 从而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为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 笔者所在的教研组决定采用具体文案的形式将一堂课的具体内容、任务要求及评价标准呈现出来,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案可查。这实际上就是其它学科都在尝试实践的“学案”。所不同的是, 其它学科的“学案”通常是在课前下发, 类似学生的预习方案, 由于学科的特点,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案”只能是课上展示, 是教师上课的一个依据, 一种手段。我们尝试着以“学案导学”的方式来推进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通过以“学案”为依托、以学生的知识维度和学习能力维度为切入点、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为基础, 用“学案导学”的方式引领课堂分层教学, 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学案的构成与编写原则
(一) 学案的构成
所谓“学案”, 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 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通俗地讲, 学案就是给学生看和用的教案, 强调学生的“学”。学案的提出正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一份完整的学案应包含许多要素, 其基本组成要素有:课题和课型、所教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学习目标、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所教内容的内在联系、重点难点、知识结构、热点聚焦、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等等。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特点, 要求学生当堂掌握, 基本不布置课外作业, 学案仅限于45分钟的课堂使用, 因此,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案组成要素不宜过多,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 笔者认为学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目标或任务要求:学有依据, 学有目标, 是“学案导学”的基本特征, 要想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制定科学而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前提。目标的制定应依课标、依教材, 更要依学情, 明确而科学, 具体而可及, 给学生前进的方向和信心。
(2) 评价标准:让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目标。评价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 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分层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循序渐进的任务要求 (有全体必须完全的任务, 有依次进阶的任务) 及帮助指导 (有基础知识的查询、基本操作技能的演示, 还有拓展的知识及技能) , 有利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当然, 除了以上三个基本要素外, 每份学案可以根据具体实际对其他要素进行适当增删, 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授课形式的学案亦应有所不同。
(二) 学案的编写原则
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 是师生间围绕文本的对话, 更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的学习过程。学案编写科学与否, 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在学案编写上下功夫。笔者认为学案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学诱思”原则
“导”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例如:在讲到图像格式转化的操作时, 学生大多只注意到完成具体的操作, 而没有考虑到图像格式转化的意义, 因此, 笔者在设计学案时, 特别增加了比较文件大小的环节。例如:让学生将31.jpg文件格式更改为31.bmp文件, 然后观察文件大小的变化并填空:原文件31.jpg文件的大小为 () , 新文件31.bmp文件的大小为 () 。让学生在填写具体数值时去思考、体会。学案作为导学的载体, 主要是通过问题来体现“导”, 这就要求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 又要有所深化和拓展,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而“诱思”是指在学案中应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 创设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2. 针对性及分层原则
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的差异性, 在学案的编写中一定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潜在水平和表现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问题和任务, 实施分层诱导。例如:对于具体知识点的学习, 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层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要求, 只有这样, 才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3. 系统性原则
学案的编写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尽可能按照“感知———深化———运用 (巩固) ”循序渐进的学习知识模式来设计。例如:“初识Photoshop”的学案, 就是通过教师的简单介绍, 先让学生初步感知, 再通过让学生使用不同选取工具截取教师精心准备的几幅特点鲜明的图像, 掌握不同选取工具的特点及用法, 最后再对各种选取工具的综合使用进行探索, 让学生掌握Photoshop选取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因此, 学案中既要有知识技能的剖析、深化和拓展, 又要有知识技能的迁移和综合运用。这样, 才符合“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学习规律, 才能有效地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
4. 灵活性、艺术性原则
学案的编写还应遵循灵活性、多样性的原则, 也就是说, 学案的编写绝不应是呆板僵化的固定模式, 而应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依学案学习的的情况不断补充、修改、完善学案, 使学案走向开放, 有时根据学情还可编制一些辅助学案, 使学案的导学功能变得更加流畅、合理。这两年来, 我校在使用Excel学案时, 每位授课教师都会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它进行修改和完善。此外, 学案的编写还应考虑到艺术性,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电子学案的优越性, 尽可能采用多种媒体呈现, 使学案图文并茂, 令人赏心悦目, 如此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学案导学”是指教学过程以师生共同编写和使用的“学案”为载体, 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 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 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般地, 学生课前自行下载编写好的“学案”, 并在教学过程中同步使用。由于“学案”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分层任务、录屏演示、知识拓展等内容, 能有效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导学”的功能, 易让学生步步深入, 各得其所。
(一) 依案自学, 以案导学
每节课的前10至15分钟, 让学生自行下载学案, 依案自学。首先, 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然后在学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的相关内容, 通过上机操作演示边实践边探索。同时, 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的学习, 如:指导学生如何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操作, 如何记下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借助学案中知识库等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 等等。
(二) 信息反馈, 交流讨论
在学生自学的同时, 教师应加强巡视, 有意识地获得学生自学时反馈的信息, 以使讲解时更具有针对性。针对学案中比较简单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一带而过。对于学生自学中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特别是涉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形成共识。而对于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 教师要能及时汇总, 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 精讲释疑, 练习巩固
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及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时要有针对性, 避免面面俱到;要有启发性, 学生能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自主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 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 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 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精讲后, 让学生进一步练习, 确保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当堂巩固,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采用进阶任务, 促使其能力的提高。
(四) 相互评价, 促进提高
每节下课前安排3至5分钟时间, 依据学案中的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一方面, 学生可对本堂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做一个自我的评价;另一方面, 也可以从评价他人作品中, 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相互评价,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总结
(1) “学案导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 有效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而不是把现成的答案给学生, 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锻炼。
(2) “学案导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 始终贯彻“先学后教”的思想,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 让学生依案自学, 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 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 通过教师的“导学”,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策略, 无疑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学案的编写工作量大, 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案的编写, 使其对教师来说是一份优秀的教案, 而在学生手中又是一份能指导学生学习的优秀学案,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4)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导学学案”方法比较单一, 甚至还存在误区, 被“学案”束缚住手脚, 过分依赖学案, 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利用“学案”确实能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也遇到许多问题, 如:如何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如何进一步谋划及论证学案的框架结构, 使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学;如何精心设计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 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认真细致地研究, 从而使“学案导学”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邵菲.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金色年华, 2010, (2) :112.
[2]邓跨虎.数学导学案的编写、实施与思考[J].中学理科:综合, 2007, (6) :19.
[3]吴丹阳.以“学案设计”为载体, 构建新型的学习方式[J].吉林教育, 2004, (4) :31.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案;自主探究;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0-001-01
学案是我们为学生自主学习精心准备的材料,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探究、创新。学案分为预习学案、复习学案、扩展学案,帮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重点学习知识难点,积极展开思维探究,发掘潜在的探究能力,及时反馈疑难信息,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精心设计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学案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要求我们围绕教材精心准备设计,通过学案的展示使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其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涵盖教材的知识点,突出重难点,将导学、练习、作业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学案中题目的设计要有梯度,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探究,深入学习。
比如,我在设计牛津英语七年级Unit 10《A game about signs》的学案时,分三步设计预习要求。第一步,借助工具给生词标音标,明白意思,学会朗读。第二步,能够用英语表达学过的标志。第三步,在预习的基础上,标注自己的疑难点。第四步,思考难点,有个初步的探究过程。此外,要借助学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其探究思考的欲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去解决问题,收获自主学习的体验,促进能力的培养。
二、开展合作探究,讨论解决疑难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借助学案进行自学,在不断的认知过程中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疑问题,我们不要急于指导帮助,先引导学生尝试解题,提供时间和机会让其自由思考,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主动去探究教材,接受新知。在学生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相互讨论、小组合作、全班探讨的方法,开展有效地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发表意见,吸取经验,收获方法,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班级里巡视,鼓励学生针对难题,联想到具体的知识点,尽可能地互相启发,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到突破点。此外,要积极开展合作探究,英语是一门基础类学科,要注重小组成员的分工,让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的发展,形成一种推动式学习。、
三、注重精讲点拨,及时归纳总结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像难题没有解决、知识点不清楚、解题方法不正确等,对于这样的情况,要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解决。一般,我会有两种解决方法,第一种是点拨,在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参与,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很多情况下,对于同一个难点,有的小组已经解决了,但是其他组还在探讨,这时候,就可以让解决的小组充当指导的角色,给学生讲解,便于其理解,之后再做相应的补充说明。第二种是精讲,对于一些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考虑到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需求,我们在课堂上要借助典型题目,针对其中涉及的知识点,一边引导学生跟随我们的思路,快速抓住解题方法,理清关系,层层分析,一边由我们讲的问题进行规律掌握,升华题目的内涵,由一道题目的解决上升到一类题目的破解,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此外,要通过对题目的讲解、知识点的回顾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梳理重要知识点,整合新旧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四、善于鼓励引导,加强当堂训练
初中英语的学习,离不开有效的长期训练,考虑到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有限,我们要紧扣目标,加强课堂训练,限时限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训练的时候,我们应该在教室里巡视,观察他们的答题速度、答题习惯以及正确率,便于之后的讲评。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好之后,先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然后就可以向其展示答案,根据情况开始讲评,告诉学生不要有爱注重正确错误,要明白自己的漏洞在那里,讲评时重点分析思考过程,让学生参考、纠正。
在课堂训练之后,我还会设计补偿练习,提供学生吸收内化巩固的时间。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围绕教材,精心设计学案,将内容逐层分化,具体体现在课堂训练中,很好地利用学生解体的漏洞和不足,引导其开放思路,拓展知识维度,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善于将错误转化为新的知识,融入自己的学习网络中,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五、利用知识拓展,指导学生应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借助学案和课堂有效拓展知识,积极指导学生应用英语。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会创新性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不断地理解、吸收、内化知识,超越教材的局限,拓展学习内容。在课堂上要善于结合生活实际,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运用。此外,在学生利用情境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回顾,回想自己是怎样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在思考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法技巧,出现过什么错误,根源在哪里,对知识进行发散式地延伸,促进更好地应用。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导学案】推荐阅读: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设计09-08
村企联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09-18
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06-08
村小校园文化建设探索06-19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探索与思考06-09
中国特色法治道路探索11-3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07-1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探索10-01
珙县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探索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