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 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教学难点: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方法:对比法 情境法 游戏法等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教学课件、录音机。

教学流程: 猜杜鹃—— 听杜鹃 —— 唱杜鹃 —— 吹杜鹃

一、猜杜鹃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首世界名曲,猜一猜它到底是谁?

播放:圣.桑的《森林深处的杜鹃》片段

师:你听到了什么的叫声? 师:杜鹃藏在哪里? 生:藏在森林里,可怕的地方,幽静的地方„„ 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孤独的,自由的,害怕的„

二听杜鹃

1、有一只小杜娟飞出了森林到了我们身边,你听它的心情怎么样?(聆听《顽皮的杜鹃》

2、和森林中的杜鹃相比怎么样? 让学生从情绪,速度等各个方面自由讨论,感受到音乐要素不同,音乐形象就不同。

3、再听《顽皮的杜鹃》师:你听到杜鹃的叫声了吗?它是怎么样叫的?叫了几声? 师生一起听着伴奏音乐数一数。(一共 6 声,最后一声连着叫两次。)(设计意图:

1、带着要求聆听,避免盲目性,又能熟悉歌曲。

2、为下面的游戏做 准备。)

4、游戏:扮演杜鹃。师生接唱:学生藏起来,唱“咕咕”的时候探出脑袋要唱出欢快之情。眉毛抬起来,眼带微笑。(设计意图:

1、学生以参与的形式听音乐,会更有趣,对旋律的记忆会深刻。

2、在 情境中玩玩,动动,唱唱,既解决了歌曲的难点,完成了发声练习。)

三、唱杜鹃 学唱歌曲(下面我们把顽皮的小杜鹃请到课堂上来。)

1、按节奏读歌词。要求“咕咕”的地方要读的读得欢快,顽皮。

2、唱旋律。学生歌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节拍感等细微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3、唱歌词。学生轻声填唱歌词,教师画出简笔画。女生唱歌词,男生唱“咕咕”加上动作。(设计意图:

1、学生觉得以捉迷藏的方式来唱很新鲜,有趣,于是枯燥的唱谱也变 得好玩的了。

2、本首乐曲的旋律多处重复,适合接唱,而且难点前面部分已经解决,所以学生唱谱子不难而且有趣。)

4、歌曲处理 :

1)处理歌曲的结尾 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渐慢,渐弱。并用歌声来表现。2)处理歌声 简单了解奥地利 师:你们知道这杜鹃来自哪里吗?(这是奥地利童谣)师:奥地利不只环境优美,还是音乐之乡,那里有着许许多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比如:莫扎特,舒伯特等等。那里的孩子歌声也特别美,童声合唱还是他们国家的国宝呢。奥地利的杜鹃在这样的陶冶下,歌声也特别清脆动听。让我们做出最端正的唱歌姿势,拿出最美的歌声,来唱一唱这首歌曲。

四、吹杜鹃(竖笛教学)

1、教师示范吹奏。

2、讲解难点,学生自由练习。

3、齐奏《顽皮的杜鹃》

五、课堂总结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篇2

一、案例:《顽皮的小绅士》初版执教和改编版执教的教学实录

以下便是某教师第一次执教大班集体舞《顽皮的小绅士》的现场:

观察对象:大(一)班全体幼儿

教学准备:一顶帽子,音乐

教学过程:

1.首先教师出示一顶帽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初次欣赏音乐后,让幼儿说说他们的感受。

2.在凳子上教给幼儿基本动作(右脚踢踏、踢踏、走走走走走走)

幼儿学得很兴奋,开始有些躁动,但还是有几个幼儿“走走走走走走”的时候,不是右脚先出。在幼儿熟练这套动作后,教师开始随着音乐一起做动作。

3.“小绅士要出去逛逛了,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

教师将男孩子围成一个圆圈,女孩子分别找一个男孩子对应站好,男孩子外圈,女孩子里圈,让他们都面向圈上站好。教师说:“现在将你们的右手拉在一起,左手拉在一起。”这句话刚落,幼儿就叽叽喳喳地吵起来,有的说是那只手,有的说是这只手,教师看见这种情况,立刻发起了火,说:“怎么这么笨啊,右手就是吃饭的手啊!”

4.互换舞伴时,教师说:“现在男孩子单膝跪地,把右手抬起来,女孩子要找下一个舞伴了,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接着幼儿开始模仿,可教室里乱成了一团。

第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园内教研组成员共同就幼儿园集体舞蹈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集体备课后,该教师再次组织了教学。

观察对象:大(二)班全体幼儿

教学准备:一顶帽子,若干白色手套,音乐

教学过程:

1.课前,教师先发给幼儿每人一只手套,要求他们戴在“拿筷子”的那只手上。接着教师出示一顶帽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初次欣赏音乐后,让幼儿说说他们的感受。

2.在凳子上教给幼儿基本动作(右脚踢踏、踢踏、走走走走走走),教师补充:“我们把双手放在膝盖上,踢踏的时候,是戴白手套这边的腿先踢。

幼儿学得很兴奋,但没有一个幼儿做错。在幼儿熟练这套动作后,教师开始放音乐,随着音乐一起做动作。

3.“小绅士要出去逛逛了,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

教师将男孩子围成一个圆圈,女孩子分别找一个男孩子对应站好,男孩子外圈,女孩子里圈,让他们都面向圈上站好。教师说:“现在请你们将戴手套的这只手拉起来,然后把不戴手套的那只手拉起来。”幼儿立刻就能反应过来。

4.互换舞伴时,教师说“:现在男孩子单膝跪地,把戴手套的那只手抬起来,女孩子要找下一个舞伴了,顺着你戴手套的这只手向下找到你的下一个舞伴。”教师示范,幼儿观察并模仿,教师检查每个幼儿是否都已找到新舞伴。随后,教师边口呼节奏,边做动作——“1234,5678”伸出戴手套的手——(找朋友),绕着右边的男孩子走一圈——(转圈),“2234,5678”敬个礼(面对面,敬礼),幼儿模仿学习。期间幼儿学习很快,也很快乐。

5.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与反省“手套”的作用。

二、影响幼儿集体舞蹈学习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由上述两个案例可知,影响幼儿快速、有效地学习集体舞的因素有很多,以下简略分析:

(一)师幼的学习情绪

教师在第一次组织活动《顽皮的小绅士》时,只是一味地教给幼儿动作,让幼儿模仿,由于幼儿的不配合,导致教师没有了耐心,甚至发火,让教学无法进行。而在改编版的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态度明显比第一次积极,这便使得幼儿在活动中能真正动起来、跳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二)舞蹈动作的数量和复杂性

在初次组织《顽皮的小绅士》这个集体舞时,教师编排的舞蹈动作过于复杂,而且动作变化的频率太快(四拍换一个动作)。而在改编版设计中,教师首先用了较慢的速度边唱边坐在椅子上进行“踢踏,踢踏,走走走走走走”的基本动作,使得幼儿能更好地看清和看懂教师的动作,从而进行模仿,使得动作的难度大大下降。在交换舞伴时,教师还使用了语言提醒策略(找朋友、转圈、面对面、敬个礼)帮助幼儿掌握舞蹈动作,使教学的难度降低了一些。

(三)空间队形的多变性

《顽皮的小绅士》是双圈舞,复杂的空间变化常常让幼儿不知所措。初次执教时,教师便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结果教师只能一个一个地把幼儿拉到相应的位置。而在改编版教学中,教师改变了幼儿机械模仿老师进行单一练习的模式,而是采取了让幼儿不断反思学习的方法,让幼儿通过讨论手套在舞蹈中的作用以及怎样又快又好地交换舞伴等一系列问题,给予孩子思考表达的机会,从而使幼儿利用“手套”的策略解决了复杂的空间变化问题。

所以,在幼儿园集体舞蹈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选择集体舞蹈材料,教材适宜了,幼儿对学习集体舞就会产生浓厚兴趣,心情愉悦,学习的效果就会更佳;其次,可利用身体装饰物(如头饰、胸饰、臂饰、掌饰、腰带、腕花等),帮助幼儿感知方位的变化;最后,适当利用符号标志帮助幼儿自主学习舞蹈动作,使教师呈现的舞蹈结构具体化、形象化,让幼儿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顽皮顽皮就好 篇3

只有一个不能接受,就是在我的床上大小便!如果它真的这么做了,我会逮住它让它自己闻闻,问它这东西是谁的,必须让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正就是恐吓一下,但是不会打它,因为狗狗犯错一半在于主人没有及时教育与训练。

和狗狗一起合作拍摄,你觉得最痛苦或者最难的是什么?

最痛苦的就是它不理我,我只能一直往它身边凑。通过这次拍摄我发现怎么与狗狗相处了,比如你得先喂它吃东西,让它对你产生好感,然后尝试着给它挠痒痒,让它不排斥你的接触。最后才能跟它建立信任关系,它才肯与你合作。和狗狗一起合作拍摄,你觉得最痛苦或者最难的是什么?

最痛苦的就是它不理我,我只能一直往它身边凑。通过这次拍摄我发现怎么与狗狗相处了,比如你得先喂它吃东西,让它对你产生好感,然后尝试着给它挠痒痒,让它不排斥你的接触。最后才能跟它建立信任关系,它才肯与你合作。

顽皮顽皮就好

与所有人想的一样,张炜自己承认,养狗狗会选择很顽皮的类型,因为那样才能表现出真实的存在感。不过也不排斥像小贵宾犬这样的“玩具”型狗狗,因为他说自己也有天真的一面。

什么性格的狗狗会跟你比较搭调?

喜欢顽皮的狗狗,越顽皮越好的那种,能尽情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但我熟悉的比较顽皮的狗狗都是小狗,让我没有挑战的感觉,因为你可以一把将它搂在怀里控制住它。其实我更喜欢牛头梗、斗牛犬那样的犬种,目前还没接触过。其实我也喜欢小巧的贵宾犬,因为朋友家里养的都是贵宾犬,特别通人性,从它眼神中就能看懂它的内心。

你喂养的第一只宠物是什么?

不限于狗狗这个品种,说说

它的来历?

如果不限于狗狗的话,我养的第一只宠物是小鸡,就是校门口装在大盒子里卖的那种。相信肯定有人跟我有相同的感受,当你看见一群毛茸茸的小动物凑在一起那么可爱的时候,就忽略了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喂养它这个问题。果然,最后那只小鸡饿死了……因为我完全不知道它该吃什么。

说说养狗狗中遇到的有趣或者惊险的经历。

《顽皮的小杜鹃》教学反思 篇4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所以在《顽皮的小杜鹃》这堂课中,我运用了“听音练习、视唱练习、演唱、表演” 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授课,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

歌曲《顽皮的小杜鹃》是一首奥地利民歌,它结构短小简单,旋律优美流畅,情绪欢快活泼,非常适合孩子们学唱。歌曲中加入的“咕咕”叫声使整首歌曲充满了童趣,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感受鸟儿可爱的音乐形象,从而增强对音乐的喜爱。所以,教学目标中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顽皮的小杜鹃》,是活动的重点内容,而并通过模唱唱准弱起小节则是难点部分。

首先在课的导入中我运用了杜鹃的鸟叫声和杜鹃的图片一下子抓住了学生们吸引力,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为了解决歌曲中的知识点:弱起小节,从四四拍入手,逐步向学生介绍歌曲中的特殊小节——弱起小节。虽然这个对于刚升到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但是经过层层铺垫,学生们也都能理解了。

其次旋律学习也是个重点。于是我用了游戏的方式呈献给孩子们。在师生对唱中,我能感觉到孩子们的心情是愉悦的、欢快的,这一练习也就是我们歌曲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教学点,学生愉悦地用着自己方式,快乐地把歌曲的难点部分学会了,同样这个方法我又用在表演杜鹃演唱“咕咕”的时候,在那个环节我通过加上顿音记号让孩子们体会调皮的小杜鹃应该是怎样演唱的。运用这样的手段进行教学就会一举两得,既愉悦了学生又淡化了教学点。

到了歌曲学习的环节,我感到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分神的现象,孩子们的情绪变得有些低落,于是我马上改变了演唱形式,让全体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唱,当同学们合作演唱整首歌曲时,我就明显能感觉到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大大的改善和提高,情绪也比他们单独演唱时要高涨,学生们投入全部了情感,全身心的感受着音乐。在本课的最后,我让同学们设计在森林狂想曲的伴奏音乐中模仿各种小动物,并能根据音乐掌握律动节奏,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用丰富的肢体动作,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融入到歌曲中去,发挥他们的编创力。上完后感觉效果比较理想,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使课堂气氛活跃。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大意,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跳跃的声音模仿杜鹃的叫声。

3、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布谷鸟)的美好情感。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绘有简单风景的图片一幅。

2、可活动的小朋友、杜鹃鸟图片。

活动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春天来了,我走在草地上,突然听到了‘咕咕’的叫声,这是谁在叫呢?”

2、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教师继续操作教具并讲述歌词内容,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小朋友走在什么地方,听见杜鹃在唱歌?最后杜鹃怎么了?

(2)教师:“你们也跟我来找找小杜鹃吧。”幼儿随音乐学念第一段歌词。

(3)幼儿轻轻地学唱第一段歌曲。

(4)在动作暗示下,教师提醒幼儿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双手放在胸前)。

(5)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第二段歌词内容。

(6)幼儿轻轻学唱第二段歌词。

(7)教师提醒幼儿唱准跳音“咕咕”。

3、幼儿完整地表演唱歌曲一遍。

(1)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2)幼儿根据歌词进行表演,感受歌曲意境,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去‘草地’上寻找顽皮的杜鹃”。第一段边走边唱,第二段坐在“草地”(地板)上唱。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欢乐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歌曲增添了几分诙谐与风趣。“5 3”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呼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

教学中,我首先让孩子通过聆听,听出歌曲中,杜鹃的叫声,孩子们都能听出来,并跟着模仿唱,这就掌握了歌曲中“5 3 ”这个音,并在教学中加入“3 1”两个声部模拟“咕咕”声,使演唱更富有意境美。找到歌曲中的相同的旋律也是学习的重点,多数孩子能通过聆听和识读乐谱找到第一句中前后半句旋律相同,第二乐句与第三乐句旋律相同。歌曲的难点在每一句开始的几个音的音准的把握上,尤其是第一乐句主和旋“1 3 5”三个音的音准,主要还通过跟琴声反复模唱掌握的,在完整唱好歌曲后,还给学生加入了情景剧表演环节,孩子们非常乐于参加表演,能把要唱的歌曲变成自己喜欢唱的歌曲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

顽皮的杜鹃听评课 篇6

下面我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与设计,教学方法与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利用课件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自然。在优美的音乐中,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使学生全面感受森林和音乐,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提高想象力和感受力。

2、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歌曲教学中施老师主要采用了听唱法教学模式,通过歌词的语气变化,在读到破坏自然的一些行为时加重语气,表示气愤,深化了歌曲的情感教育。这样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杜鹃声里杜鹃开 篇7

“杜鹃啼处血成花。”每年农历三、四月间, 当杜鹃啼叫着“不如归去”时, 映山红便在大江南北漫山遍野地开放起来, 一团团一簇簇, 如火焰那样热烈, 似鲜血那样鲜红, 似乎要拼了一生的激情来报答这孕育生命和生机的大自然。

你慢慢地发现映山红的美, 她不像雍容华贵的牡丹, 也不像温室里的兰花那样娇嫩。她是那么坚强、潇洒, 无论是在明艳的阳光下还是在和风细雨中, 她昂然绽放于山间地头, 她带着乡野气息的美叫人心醉神迷。

你细细地感受映山红的美, 不是那种花红柳绿的俗美, 也不是那种迎合季节的庸美, 她骨子里藏着一种无比自信的凄美。寻觅、怀念、啼血相思、至死不渝, 那用心血凝聚的爱化作一抹殷红, 染在花里, 滴在蕊尖。“一尊别酒, 一声杜宇, 寂寞又春残”, 怎不叫人惆怅满怀!

“骤雨方晴, 夕阳如金, 清风阵阵, 香气弥漫。”风轻轻地拂过, 打断了我的思绪。她送来了缕缕清香, 使人神清气爽, 怡然自得。淡淡的香气引人无限遐想, 如饮玉液琼浆般陶醉其中。

“细雨微扬, 雨后初霁, 叶叶风姿总撩人。”映山红深深浅浅的绿叶上凝聚着点点水露, 在阳光照射下宛如透明翡翠上滚动着的几颗珍珠, 叶子也仿佛洗过牛奶浴一样显得更加青翠欲滴。而那火红的花儿在绿叶衬托下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似乎要把整座青山都点燃了。

活泼顽皮的书 篇8

我随意看了看这本书的腰封,上面竟然印着一行字“史上最活泼最顽皮的书”。太夸张了吧?我笑了笑,便把腰封丢到垃圾篓内。

妈妈终于回来了,看到我躺在沙发上翻书,高兴地说:“今天太阳真灿烂,我家也有了光芒!你肯定买了本好书,给妈妈讲讲吧!”

我“啪”地一声合上书,有些不情愿给她留下爱看书的印象,却不得不简介一下刚才读过的几页书:大概是讲一个公主的故事。老国王说那些求婚的王子们,谁能杀死囚禁公主的恶龙,公主就嫁给谁。可是这些王子们只会养蜥蜴、壁虎和蝎子当宠物玩,多年没有练过剑,谁也没有本领救公主。被囚禁在黑暗城堡中的公主觉得生活很无聊,便挑拣一堆树枝,当做宝剑苦练功夫,希望自己成为剑侠,向恶龙挑战,没想到被恶龙发现了……

“又是一个俗套的故事,结局肯定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聽不出妈妈是不是在表扬我,就住了嘴,其实这个故事我也就看到这里,只能讲这么多。我站起来,去开电脑玩游戏,妈妈也没有阻拦我。

第二天,我闲得无聊,去找昨天买的书,想看看恶龙发现公主在“练剑”后,会不会放过她。还好,书仍旧放在沙发上,我躺下来,继续翻看。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昨天看到的地方,只好从头看起,却发现故事中的公主和恶龙都不见了,只有一个王子,既不养蜥蜴、壁虎,也不养蝎子、蜈蚣,而是喜欢养奶牛,慢慢将他的宫殿变成养牛场;他的一日三餐全是牛奶和奶制品,他衣服上的图案全是奶牛身上的那种花斑,只有枕着牛饲料枕头,伴着新鲜牛奶的气味,他才能够进入梦乡……

老实说,这个故事也算多少有些趣味,但是我还不想急着看这个养牛王子的故事,我还惦记着那位面临危险的公主,奇怪的是我把开头的几页来回看了好几遍,还是找不到“公主”和“恶龙”的字眼。这本书肯定不是我昨天买回的那本书,遗憾的是我昨天买书时,连书名都没有记住,于是有些犹豫地问妈妈:“你拿我昨天买回的那本书了吗?就是讲公主用树枝练剑斗恶龙的那本书,我给你说过开头……”妈妈从厨房里跑出来,看了我一眼,不解地说:“那本书你不正看着吗?只要是你的书,没有经过你同意,我和你爸爸都不会乱拿,你要相信我们。”

我不再吱声,狐疑地看看封面,书的名字叫《永远讲不完的王子和公主》。这下我不会再忘记书名了,可是昨天我还没有看完的那个公主故事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

我茫然若失地抱着这本书,暂时没有兴致看下去。突然我听到一阵嘻嘻的笑声,不由自主地将这本书靠近耳朵,原来它真的在跟我说话:

“尊敬的小主人,难道您忘了我是一本‘史上最活泼最顽皮的书’吗?事情是这样的,昨天您确实在书中看过那个公主和恶龙的故事,但您没有一口气看完,我就认为这个故事不够吸引人,便决定将所有的字词打乱,用这些字重新讲一个养牛王子的故事,希望您能够喜欢!”

我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怎样回答它,它又慌忙说:

“如果您对这个故事还不满意,我可以马上命令这些字词再重新排列,让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我又好奇又着急地说:“你们这样变来变去,是不是会有无数个故事,无数个开头和结尾?”

“是的是的。”这本“最活泼最顽皮”的书自豪地回答:“我最讨厌一成不变,您打开我以后,我最多只能安静一周时间,不过这一次连一周时间都不到,抱歉!所以您要抓紧时间看完我,否则您只能看到无数个开头,却连一个结尾都看不到。然而只要您摸准我的脾气,尊重我,爱护我,您花10元钱买我还是值得的,我也不会经常捣蛋——”

“捣蛋?你还能怎么捣蛋?”我提高声音问,实际上我更想说的是“我比你还捣蛋”。

书又嘻嘻地笑起来,然后不急不缓地回答:“譬如我会把页码打乱,您看到的‘第一页’,也许是‘第十一页’;我还会自动分裂成三册,很薄是吧?您却有可能分不清‘上’、‘中’和‘下’。这些捣蛋当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我还会让字词们按照最不友好的方式排列给您看,您会抱怨这是用外星文写的故事,糟糕、扭曲、叫人头疼。我还会让那些最天真、最美好、最奇妙的句子离开我,只把最狡猾、最软弱、最愚蠢的句子留下来,但又能靠一种古怪荒唐的魔力吸引您看下去,欺骗您,改变您,甚至控制和扼杀您——表面上看,字和字仍在手拉手,词和词仍在排成排,上一页的句子和下一页的句子仍在背靠背。但我已不是我,我从捣蛋变成了坏蛋,让您看到的都是坏东西,看得多了,您也不再是您,您的世界也不再是您的世界……”

我不愿再听下去,小声嘀咕说:“您捣蛋,我不看您就是了。”

这本书又轻松地笑起来,马上又严肃地告诉我:“最捣蛋的书最大的坏处就是叫您永远不再去读书,去相信书,让您变成一个不知道依靠书的人,王子和公主也不能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看来,您不是胜利了,而是又一次失败了。尊敬的小主人,我也许真的很活泼顽皮,但真的不想当这种最捣蛋的坏书。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怎样友好平等地相处吧,希望您天天看书愉快!”

面对这本与众不同的书,我又怎能去说“不”呢?

三年级音乐教案《顽皮的小杜鹃》 篇9

教学目标:

学唱奥地利民歌《顽皮的小杜鹃》,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音乐知识来感受歌中的童趣,从而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感受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聆听《请你唱支歌吧》导入:

1,播放麦兜唱歌的fiash动画,

师:歌曲熟悉吗?刚刚同学们听到了哪种小鸟的叫声呢?

生:杜鹃

二,师:下面,老师还要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告诉我,这首歌曲里又是哪只小鸟在和我们打招呼呢?(第一遍播放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三,

生:还是杜鹃鸟

师:对了,那你们听到了杜鹃鸟的叫声,谁可以给我模仿一下呢?

``````

师:好的,老师这里有两种叫声,你们觉得哪一种叫声更像杜鹃鸟呢?

1,咕咕(平行)

2咕咕(有高有低)

生:选择有高有低的

师:很好,那谁注意到这首歌里杜鹃鸟一共叫了多少次咕咕?

生……

师:没关系,现在我们听着这首歌仔细的数一数

(第二遍听赏顽皮的小杜鹃)

生:……

同学们你们刚刚数的真棒!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杜鹃鸟在一个地方连着叫了两声呢?

生:有!

师:那下面我们请同学们在杜鹃鸟叫的地方用手放在嘴巴上模仿它的叫声,

(播放第三遍顽皮的小杜鹃)

师:这首歌,讲的是一个小朋友听到杜鹃鸟的叫声,到处寻找,而杜鹃鸟却玩起了捉迷藏,真是一只顽皮的小杜鹃!那这个小朋友去了哪些地方寻找的呢?而小杜鹃又是怎么回应他的呢?我们再听一遍,带着这些问题去寻找一下答案吧!

1当我走在-- -- --,咕咕

听见杜鹃-- -- --,咕咕

我到树丛-- -- --,咕咕

杜鹃飞到-- -- --,咕咕

我又赶快-- -- --,咕咕

但它-- -- -- -- --,咕咕咕咕

2

当我坐在-- -- --,咕咕

听见杜鹃-- -- --,咕咕

这次我再-- -- --,咕咕

可他飞到-- -- --咕咕

你这-- -- --小杜鹃,咕咕

请你-- -- -- --,咕咕咕咕

师:嗯,同学们接的真棒。下面我来教大家把这首歌完整的唱一遍,好不好?

生:好

(师一句句范唱,生跟唱)

师: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的唱一唱,大家一定唱的更好!准备一起把歌曲试着来唱一唱,教师弹琴,慢速齐唱歌曲,教师指导,要求“咕咕”的地方要唱的不只欢快还要机灵,顽皮,加上跳音记号,就像一只轻巧的乒乓球,落到地上很快的弹起来,提示学生声音轻巧,短促。

师: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分男女生试一试,男生扮演这个小朋友,女生扮演杜鹃鸟。(师弹琴伴奏,让学生演唱)

全体起立,做动作伴随伴奏表演歌曲。你们的歌声让老师仿佛听见杜鹃在树丛中轻轻啼叫,看到他们在小河边嬉戏飞翔。

请两位同学,一位表演杜鹃,一位表演小朋友,合作表演这首歌。

游戏:找杜鹃

等一会儿,顽皮的杜鹃就要变成六个不同的小朋友藏在不同的地方,师介绍游戏规则:a,唱到咕咕时要停下来,仔细听听谁谁在唱,把他找出来,看看谁的耳朵最灵,b找第二只,第三只杜鹃时候,都要从头开始唱,提示:游戏的过程要集中注意力,安静聆听,演唱的同学要控制好声音。

杜鹃枝上杜鹃啼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

周瘦鹃,鸳鸯蝴蝶派的重要代表作家。该流派主张文学重在消闲,与“五四”新文学步调颇不一致。周瘦鹃戏剧、散文、译作等方面都有成就,而其哀情小说,虽深度尚欠,然有一定的反封建意味。

二、题目简析

杜鹃既是花名,也是鸟名。杜鹃花也叫映山红,春天到来时,红艳艳簇满枝头,为春天增添了几分盎然生机;而杜鹃鸟的叫声,则带有淡淡的哀愁和几许的悲凉。一个是红艳秾丽,一个是哀声阵阵,这样看似不和谐的两个事物,作者却让它们同时出现在题目中,让人感到新奇。

三、文章主旨与思路

本文篇幅虽短,但情味深长。开篇交代自己名字的由来,然后顺势交代人们由杜鹃引发的不同情感。然后作者从友人题诗、杜鹃兴农、古人伤归等方面,写各种情境下人们的感受,最后点明人们听杜鹃鸣叫而悲哀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希望人们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杜鹃,对待人生。

四、能力训练

(一)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意。

1、“往年之友马孟容兄给我画杜鹃和杜鹃花,题诗也有‘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之句,句虽平凡,我却觉得别有情味。”这一句中别有情味是怎样一种情味?

2、“它的啼声哀切,也许是出于至诚,含有‘垂涕而道’的意思,好使田家提高警惕性,不要耽误了农事”这种解释跟古人听了心酸有什么不同意味?

3、“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哀,为什么古人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古人的心理和现代人的心理有什么不同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题。

杜鹃

郭沫若

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相思,血是遍地踯躅;可怜,哀婉,纯洁,至诚……在人们心中成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民族的感情。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杜鹃是一种灰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杜鹃是不善于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来长成时,甚至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以后,就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想到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的标志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把它认为佳人志士。人的智慧和莺的差不远,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这样的例证多的是。因此,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的。

1、第一自然段,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号在原文中标出。

2、为什么说“杜鹃这种鸟大可作为欺世盗名的标本了”?(不超过30字)

答:

3、文章用对比写法有什么作用?(不超过15字)

答:

4、“莺哺鹃雏”的故事暗指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短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第一问不超过40字,第二问不超过25字)

答: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三项是

A、“杜鹃,敝同乡的魂”、“人面杜鹃”、“杜鹃不能任其咎”中三个“杜鹃”所指的对象各不相同。

B、“杜鹃,敝同乡的魂”与“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这两句话中的“魂”和“化身”的基本意思是相同的。

C、“苌弘化碧,望帝啼鹃”(《窦娥冤》)和“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两例是杜鹃被认为“薄命佳人,忧国志士”的恰当例证。

D、“这样的例证多的是”是指人们对那些“人面杜鹃”的欺骗缺乏认识的例证。

E、文章最后的意思是要我们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顽皮的孩子是天使 篇11

对于这些孩子的举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严加训斥、重复唠叨,孩子便会产生逆反心理。没有谁能容忍并愉快地接受一个喜欢没完没了地啰嗦的人,孩子最烦的就是大人们像小鸡啄米一样唠唠叨叨。有一句话:剩饭炒三遍,狗都不吃。没有谁会把唠叨的事情记在心上的。

而赞美孩子的长处有利于改正他的缺点。巧妙地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就能将缺点转化为优点。那么,怎样才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呢?

要抓住孩子身上的三个点

发现不同点

发现闪光点

发现动情点

我班的周涛同学,来到学校的第一天,我就发现这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在全班排队去拿校服的时候,一年级的小朋友因为都是第一天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都是规规矩矩地手拉着手,不敢离开队伍半步。而他倒好,谁的手都不愿意牵,还在队伍中上窜下跳,引来旁边不少家长的笑声。无奈之下,我赶紧抓住他的手说:周涛,老师来和你做好朋友好吗?他是一百个不愿意,几次挣脱我的手,都被我牵回来了,最后總算把他带回了教室。

放学时,周涛的爸爸就主动找到我说:老师,我是周涛的爸爸,我想向你介绍一下周涛的情况:周涛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很出名了,你去他原来的学校,只要你说出周涛的名字,全校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打人,弄坏别人的东西,还拿别人的东西,我们家长的脸都让他丢尽了,经常要去学校给人家赔礼道歉,赔他弄坏的东西。最后,他长叹一声:哎!老师啊!这孩子就这样了,打也打了,骂也骂过了。总之是什么办法都用过了,他就是天不怕地不怕,谁都拿他没办法。老师啊!我先跟你说这些,是想让你心里有个准备,我不要求他的成绩有多好,只希望他好好做人,不成为一个坏人就好了。

起初,我觉得孩子爸爸是夸大其词,想引起老师对他孩子的特别关照。但开学的第一周周涛爸爸说的每一句话都得到了验证:几个孩子锁柜子的钥匙神秘失踪,这个同学的书跑到另一位同学的抽屉里了,还有一个孩子的钱也不见了。这一件还没有解决,那一件又来了。

就在我极度苦恼时,一个孩子被周涛打了,被打的孩子跑来告状:“老师,周涛打我。”我说:“把周涛叫过来。”过了几分钟,周涛没来,而是被打的孩子带来一句话:“老师,周涛不来,他说他就是要让你知道是他打了人。”

孩子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我连忙把他找过来,并没有提他打人的事,而是和蔼地对他说:“周涛,经过这几天的观察。老师发现你是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孩子,老师想请你当侦探,把我们班同学掉的钥匙很快地找回来。”周涛食指顶住下巴,歪着头说:“让我想一想。”周涛想了一秒,眼睛猛地一亮。把右手高高举起:“老师,我想起来了,在男厕所里。”不到一分钟,周涛兴高采烈地把所有钥匙拿来了。我摸摸周涛的脑袋,表扬了他。并趁热打铁说:“周涛,如果你能象名侦探柯南一样,把我们班这一周发生的那么多奇怪的事的真相都说给老师听,我会更喜欢你。”周涛毫不犹豫地道出了所有事情的真相,一切都是自己所为,原因很简单:一是觉得这样很好玩。二是给那些不跟他一起玩的人一个教训。

面对这个调皮好动的孩子,我想:唠叨说教对他来说肯定是隔靴捎痒;而批评责骂则会令他变本加厉;投诉家长只会遭来一顿毒打。放任不管则会令这个班混乱不堪。为了第二周班上能走上正轨,转变周涛已是迫在眉睫。

根据周涛顽皮好动,爱管别人的特点,我先让他管理路队和眼保健操,周涛非常热心,或许因为他有身材高大的优势,同学们都听他的话。可是,没过几天,周涛在要求别人站好的同时,自己却随便走动,同学们开始不听他的了。这时我严肃地提醒他:路队长要求别人做什么的时候首先要自己做好,否则,同学们不服你,你就要退位了。周涛很紧张,知道做班干部要首先管好自己而不是只管别人。就这样,我班的路队因为有了班长和身材高大的周涛的配合一直都能做到快、静、齐。周涛有正经事做了,班上一下子平静了许多。

可是,周涛的坏习惯太多:乱丢垃圾、桌椅不对齐,一个人霸占两个人的位置,经常不做家庭作业等等。仅仅让他管好路队是不够的,我冥思苦想:为了对他进行行动干预,我在班上郑重地宣布:周涛是我们班的文明卫士,管班上的卫生、纪律、学习等等。凡是同学们做得不对的都要管。从此,周涛不再有时间恶作剧,成了老师的好帮手,当然这中间离不开老师的细致跟踪和家长的密切配合。这学期,周涛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看到他戴着红领巾唱校歌的可爱情景。我想到了一句话:顽皮的孩子是天使。

《飞越杜鹃巢》中的意象分析 篇12

肯·凯西是美国知名小说家, 20世纪60年代一度成为年轻人的偶像。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嬉皮士, 为寻求神秘经验和刺激而酗酒、吸毒, 着奇装异服, 生活放荡。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他一直在探求一种新的生活经验。他的这种与当时社会的格格不入, 是他想逃离现代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的一种途径。小说《飞越杜鹃巢》就是他思想的体现。小说中描写了一个叫麦克默菲的中年男子为了逃避在教养院的责任, 在教养院的人面前表现出异常, 而被送进精神病院。他原以为这里的生活可以自由轻松一点了, 但还是处处受到限制。精神病院单调、枯燥、折磨人的生活, 使健康无病的麦克默菲难以忍受, 于是他采取了一些行为来发泄自己对医院的极度不满。在与大护士最后一次对抗中, 麦克默菲最终被做了额叶切除手术, 变成了一个植物人。但可喜的是印第安人齐弗在麦克默菲的感召下, 终于觉醒而最终逃离了“杜鹃巢”。很明显“杜鹃巢”富含象征意义, 它代表的应该是精神病院, 而精神病院又是整个现代文明社会的缩影。不仅标题使用了象征手法, 而且通篇都能发现大量的意象。肯·凯西也正是借用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来展现特定情景中人物的心态, 诠释人的潜意识活动;通过这些形象的意象表达, 也便于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接受。

二、主要意象

我们通过对以下意象的逐一解析, 进而发掘出作家在描写人物心理合揭示小说内涵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1. 色彩意象

“白色”在西方文化中有两个极端的象征意义:一方面表示高贵、圣洁, 另一方面是死亡、反动的象征。在小说的开头, 作家多次运用了“白色”的色彩意象, 这里的“白色”不是“圣洁”的象征, 而有冰冷、冷漠的意味:“举个例子, 这三个黑男孩的制服总是像雪一样的纤尘不染, 就像她自己的一样雪白、冰冷, 而且僵硬。所有三个人都穿着浆过的雪白裤子、一边有金属摁扣的白衬衫和擦得像冰一样白的鞋子……他脸颊的一边会突然像起了霜冻似的, 他转向那个方向, 只见一个冰冷的石头面具靠墙飘在他的上面。他就看见了一张黑脸, 没有看见完整的人, 墙壁和白衣服一样白, 就像一扇擦得非常干净的冰箱门, 在墙壁的衬托下这黑脸和黑手就像飘忽的鬼魂一般。” (P31) 这段描写这里“白色”出现了多次。白色是医护人员工作时着装的颜色, 它本应该是纯洁、宁静的象征。但在这段中白色都被作者描绘成雪、冰与冰箱门的颜色。白色在此处明显地失掉了它本应有的象征意义, 变成了冰冷、漠视和冷漠的象征。作者通过这个白色象征意义的极大反差, 想要表明精神病院中医护人员不再是平常我们见到的和想到的医护人员的角色, 他们已经彻底地转向了另一面, 变成了冷冻病人激情和自由意志的工具。在这样的冷冻环境下, 病人们都变得麻木不堪、完全丧失了自我。

西方文化中的绿色象征意义跟青绿的草木颜色有很大的联系, 是植物的生命色。就是这样一种富含生命的颜色, 在小说中也被作者变换了有毒物质的象征。“当我走近时, 我看到绿色胆汁一般苦涩的光线从窥视孔里透出来, 员工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 那就是为什么会有绿色透出来, 当会议开到一半时, 墙壁和窗户上到处都铺满这种绿色, 我需要用海绵把它吸走, 挤到我的水桶里, 然后用水来冲洗厕所里的排水沟”。 (P148—149) 齐弗注意到每当员工开会的时候就会有绿光从会议间渗出来覆盖病房的一切, 这里绿光就是“从皮肤毛孔里产生出来的毒药和空气中足以溶解一个人的硫酸”的象征, 象征着员工会议产生的结果只能是毒害病人的有毒物质, 那么精神病院就不再是治疗的地方, 转而变成毒害病人的场所。

2. 动物意象

当哈丁向麦克默菲解释世界是有强弱之别的时候, 他说:“这个世界属于强者, 我的朋友……兔子们接受他们在这一仪式中的角色, 接受狼作为强者。……我们尽管年纪各异, 但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兔子, 我们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我们不能适应自己作为兔子的状态, 因此需要像大护士那样的异常强壮的狼来教我们找到自己的位置。” (P65—66) 白衣天使本来是护士的象征, 但小说中的大护士则被病人描述成了狼的形象。狼在西方的文学传统中历来都是狡诈、凶残的象征, 作家正是借用了这个经典形象来象征以大护士为总代表的那种吃人制度。大护士代表的是西方启蒙时代以来树立的科学理性权威及它所带来的程序化、规范化、高科技、高效率和现代化管理等。 (卞慕东, P102) 在她专制的手段管理下的精神病院变成了一个“多么令人愉快的地方”。大护士是精神病院权威的象征, 也是主流社会道德规则的卫道士。而这些社会道德规则, 往往是打着重视人权的牌子, 在本质上却是忽视人性和压抑人性的。大护士可以说是精神病院的监控者, 她以控制和折磨他人为乐。而这种残忍程度也只有动物界的狼才配得上。以大护士为代表的精神病院打着“关怀人性”大旗的不人道做法和那种社会公认的、以折磨人性、抹杀个性自由的社会道德、规则等才是作家借以批判的。“兔子”是哈丁对于病房中所有人的一种描述。他们接受大护士的统治, 因为他们明白自然界的法则———世界属于强者。为了自卫, “兔子”变得狡猾、容易受惊、难以捕捉, 当狼来的时候他们挖洞躲藏, 并且忍耐着、持续着, 他们知道自己的位置。而一旦狼的权威受到来自麦克默菲持续挑战的时候, 他们也会从最初的冷眼旁观到最终的追随。

3. 机器意象

齐弗在不同场合下都是以机器的形象来形容“大护士”的。在小说的开头“大护士”带着她的工具箱形状的手提袋, 里面似乎塞满了一千种今天她要用到的零部件———车轮和齿轮、擦得冰冷铮亮的嵌齿、像瓷器一样微微发光的小药片、针头、镊子、钟表匠用的钳子、铜线圈……而当大护士发怒经过他的时候, 齐弗听到她轰隆隆的声音, “她已经变得像个卡车那么大, 身后的‘排气装置’里拖着那个柳条编织袋, 就像一个吉米柴油车后面的一个半拖车。她的嘴唇张开, 脸上的微笑就像热气离开散热器一样消失了。当她走过去时, 我能闻到汽油和发电机的火星”。 (P97—98) 作家借用机器的形象来塑造大护士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她的那种无情和冷漠。她是一个无情的管理者, 她制定法则、条例, 人人必须遵守, 否则便会受到处罚, 所以在她的病房里, 一切都按她的意志行事, 病房被她变成了一架机器, 齐弗称之为“联合机构”。齐弗能感觉到也能看到联合机构在运转。在他的幻觉中, 大工业模糊了人的形象, 人和机器融为一体, 都发出叮当滴答的声音并且按照同一程序运转。麦克默菲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联合机构没能控制他。麦克默菲从小缺乏教养, 长大后又四处流浪, 联合机构没有机会去“处理”他, 也正是他的缺乏教育使他有了抵抗联合机构的免疫力, 成为他保持个性的法宝。正如哈丁所讲:“我的朋友, 运用你的才能, 你一定能够创造潜意识的奇迹, 安抚痛苦的本我, 并治愈受伤的超我。你也许能在短短的六个月里给包括‘植物人’在内的所有病人带来治愈的良方。” (P60)

灭绝的威胁和把一个强壮的人简化为机器似乎是那个难以捉摸的“联合机构”的杰作的一部分, 联合机构是一个同化个人来实现自身公司利益的实体, 是一个对于阻挡其前进道路的任何东西无情鞭打、切割和清除的机器。人在这个机器的统治下, 丧失了行动能力、丧失了个体意识和自由意志, 交出了自主权, 成为标准的机器人、木偶。

三、结语

肯·凯西在小说《飞越杜鹃巢》中, 成功地使用了色彩意象、动物意象和机器意象, 让读者对于精神病院和其中的病人有了一个形象的理解。同时作品中不同意象的使用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卞慕东.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冲突[J].美国研究, 1999, (2) :98-112.

“美丽的杜鹃花”教学设计 篇13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一、教学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对杜鹃花的认识和看法,能清楚、连贯地描述杜鹃花。

2.学习使用放大镜和解剖的方法,观察杜鹃花的构造和各部分的特征,体会花作为繁殖器官形态结构上与其功能的相适应性。

3.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杜鹃花的浓厚兴趣。

二、需要思考的问题

1.查找资料,了解杜鹃花的颜色有几种。

2.选择一朵完整的、盛开的杜鹃花,认真观察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特点。

三、预期的效果

1.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杜鹃花进行观察(看、闻、触摸等)。

2.按照一定的顺序解剖杜鹃花,并了解各部分结构的特点与功能。

3.制作杜鹃花标本,感悟生命的美好。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1.什么能够用来证明学生理解了所学知识?

这里主要包括: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杜鹃花的观察和解剖实验,收集证据并填写表格,并与组员交流表达;会解剖、制作杜鹃花标本,并且能指导低年级孩子一起制作;能清楚地向父母描述关于杜鹃花的生物属性,并能将自己学到的科学方法运用到对其他花和植物的认识过程中去。

2.根据阶段1的预期结果,还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这里主要包括:能否按要求解剖并观察花的各个部分;能否推测花蕾的变化过程,知道花的繁殖作用;通过持续观察并描画从花蕾到开花、再到花谢的过程,发现杜鹃花的动态变化过程,由此引发“花是怎样产生出果实和种子的”等问题,进行拓展性学习。

3.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馈

这里主要包括:收集前期资料设计“杜鹃花身份证”,相互学习与交流;小组合作制作杜鹃花标本,汇报学习成果并交流?u价。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

学生先观察一朵杜鹃花,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想:杜鹃花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帮助学生了解杜鹃花的另一个名字―――映山红。

接着,学生观察不同品种的杜鹃花,尝试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描述。教师巡回观察、倾听,可提问:杜鹃花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吗?为什么?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杜鹃花?杜鹃花这么美,你能说出哪些赞美它的话?

小组合作进行“杜鹃花身份证”的汇报展示,并交流评价。

解剖杜鹃花,了解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然后汇报:你观察到了花的哪些结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为什么?仔细观察雄蕊和雌蕊,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雄蕊的形状和结构,并抖动雄蕊,让花粉落下并用放大镜观察,再观察雌蕊的形状并摸一摸顶端,提问:怎么黏黏的?这黏液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说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现在你知道植物为什么要开花后才能结果吗?

学生制作杜鹃花标本,留下花的美,感悟生命的美好。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篇14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其优美、童趣的语言和意境。

2、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感受象声词的韵律美。

3、尝试大胆想像、创编散文诗。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谱、乐器

活动过程:

一、在雨声中,带领幼儿园进入活动室。

1、集体表演“欢乐雨点”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师: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喜欢下雨?

3、师:小雨会唱什么歌?

二、欣赏散文诗、能找出小雨滴好听的声音,感受象声词的韵律美。

1、幼儿看课件、欣赏师朗诵诗歌

2、提问:小雨滴发出了哪些好听的声音?

三、幼儿再次欣赏散文诗,感受小雨滴的童趣,理解散文优美的意境。

1、师:小雨滴的声音真好听,顽皮的小雨滴到处去到找朋友,小雨滴你们找到了哪些朋友?

2、带着问题欣赏作品

(1)小雨滴找到了哪些朋友?和朋友们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2)结合图谱、身体动作分段理解散文优美童趣的意境

(3)完整欣赏,提升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4)幼儿有感情的完整朗诵,表现散文优美的意境

五、幼儿尝试创编散文,大胆表达

1、幼儿讨论,尝试创编

2、师即兴将幼儿创编内容简笔画记录

3、完整朗诵创编后的作品!

六、延伸活动:小雨音乐会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小乐器,听听他像小雨发出的什么声音?我们把小乐器留给你们,回到教室里和你的朋友一起开一个小雨音乐会吧。

(2)小雨滴落在伞顶上,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用手边拍打滴滴答的节奏边去朗诵,鼓励幼儿学习老师和同伴发出欢快的声音)

(3)小雨钻进花蕊,发出什么声音?为什么会发出吱溜溜的声音呢?教师向幼儿解释花蕊的意思,并帮助幼儿理解小雨滴从花的花瓣上慢慢地滚到花蕊里的。引导幼儿用动作来朗诵吱溜溜的声音。

(4)小雨落在窗玻璃上,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用手边拍打叮叮叮的节奏边去朗诵,鼓励幼儿学习老师和同伴发出清脆的声音)

四、第三次欣赏散文诗,感受小雨滴的童趣,体现散文优美的意境

师:小雨滴唱着好听的歌,随风飘呀飘,在雨中和自己的好朋友在干什么呢?幼儿欣赏

(1)小雨落在树叶上,唱着沙沙沙的歌,它在和树叶干什么?幼儿回答后看图片。师:老师用简单的符号把他们记录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X代表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提问:猜一猜,顽皮的小雨滴和树叶会跳什么舞蹈呢?

说课:

设计意图:我选择的是一首非常有童趣、很优美的散文诗,“顽皮的小雨滴”,选择以雨为题材的内容,也是因为发现在生活中孩子们很喜欢下雨,一下雨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不兴奋的,他们都迫切地想冲出教室去听雨声、看小雨打在地上、树上、花上、屋顶上、马路上、池塘里的雨景,如果穿着雨衣,打着雨伞在雨中踩着水瑭,对孩子们来说更是一件无比兴奋的事情了。所以选择孩子们有经验的和感兴趣的的内容,一定会受到孩子们的喜欢。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我去欣赏这首散文的时候,发现散文的意境很美,语言更美,整齐的段落结构,文中的象声词和动词,充满着童趣,把我也带入了美的意境中,所以也想让孩子们一起来享受这首优美的散文诗。

说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

3、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创编。

重点: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

难点:

1、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创编。

说活动的主线:唤起已有的经验--经验的迁移--经验的表达--经验的提升--经验的创新。

说过程:

一、通过师生律动“下雨歌”唤起幼儿对下雨的已有的经验。

二、充分欣赏,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活动的重点)

1、在这个重点的环节,我利用了自身语言的感染力,和散文中优美的象声词和富有童趣的动词,结合自己制作的PPT,视听同步,把平面的散文转化成立体的多角度的散文欣赏,把孩子们带入优美的意境中,孩子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散文中小雨的声音美,从而学习象声词。

2、多次利用PPT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和欣赏散文诗,知道小雨落在了什么地方,感受散文中的童趣,同时利用简单易懂的图谱帮助幼儿感受散文中整齐的段落结构,并为接下来的有感情地朗诵和创遍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幼儿朗诵(经验的表达、提升)

结合孩子们对散文的感受和理解,启发孩子们找到合适的方法如:轻轻的声音和跳跃的方法来集体朗诵散文诗。

教学反思:

在进行活动前,为了让孩子学会欣赏雨景,我特意在不经意时用优美的语言描述雨景引导孩子欣赏,做好课前的经验准备。在活动中,为了引出小雨滴到了哪些地方,我期望孩子回答是在一些物体上。当我把问题抛出去,孩子的回答让我有些茫然,孩子说到南昌、广州等地方。我马上感觉到我的问题问得不好,问之前应有所铺垫,如小雨滴跳到船桨上、小手上,再接着问就比较合适了。

为了将孩子引入散文诗的意境,我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当我朗诵完我观察到孩子们的脸上溢满陶醉的神情,还想听下去,看来老师有感染力的语言很容易牵孩子进入意境。趁孩子对这诗歌还很有兴趣,我提出创编,这时孩子很乐意接受,有几个孩子创编得很好,如:雨滴跳到果园里,与苹果说悄悄话。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为老师提问时应事先多考虑,然后再选择合适的问题来提问,既让孩子打开思维,又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开展活动时要时时融入情境中,这样才有感染力,活动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烈香杜鹃的生药学研究 篇15

1 材料来源

烈香杜鹃药材样品由兰州佛慈制药厂提供, 经宋平顺主任药师鉴定为杜鹃花科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带花枝的叶。

2 药材性状

叶多反卷成筒状。完整叶展平后成椭圆形, 长1.5~2.5cm, 宽1.2~1.5cm。上表面深绿色至灰绿色, 无鳞毛。下表面密生棕色鳞毛, 全缘, 叶先端钝, 具短尖头, 基部圆形。革质。叶柄长3~4mm, 有鳞毛。具特异香气。味苦微辛。

3 显微鉴别

3.1 叶表皮表面观 (见图1)

叶上表皮细胞呈圆多边形, 垂周壁稍呈波状, 无盾状鳞毛, 无气孔。下表皮呈不规则圆形, 表面观有细胞间隙, 表皮细胞分化成毛绒状。密被盾状鳞毛有2种形状:一种盾状, 鳞毛周边为20余个细胞呈放射状排列;一种浅盆状, 整体扁平, 鳞毛周边约有30个细胞组成, 直径120~200μm。具不定式气孔。

3.2 叶横切面观 (见图2)

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上表皮外具角质层。栅栏细胞2~4列, 不通过中脉, 海绵组织较疏散。主脉维管束周韧型, 外具呈半月形纤维环。上下表皮细胞内侧面有2~3列厚角细胞。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

3.3 叶柄横切面观 (见图3)

叶柄横切面类圆形, 两侧略微突起。表皮细胞1列, 外侧被角质层。在上表皮细胞内侧有3~4列厚角细胞, 外壁有盾状鳞毛。维管束周韧型。薄壁细胞内含有大量草酸钙方晶和簇晶。

3.4 叶片粉末显微结构 (见图4)

4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5g, 加70%乙醇100ml、盐酸5ml, 加热回流30min, 滤过, 滤液挥干, 加甲醇5 ml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对照品, 配成1mg/ml溶液。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 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 (5∶2∶1) 为展开剂, 展开, 取出, 晾干, 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 置紫外光灯 (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见图5) 。

5 小结与讨论

甘肃、四川、青海等地已开展了烈香杜鹃资源的开发应用有关其化学、药理、制剂的研究较多, 但生药鉴定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对生药鉴定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以期为生产、经营与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顽皮的孩子和颓丧的母亲 篇16

我瞪着他们不动,心里想:这是孩子对大人的一种试探。如果我不受威胁,他们自然就会停下来。

我很快就发觉,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车子继续向我冲过来,毫无停止之势。我本能地闪向一旁,才逃过这一场无妄之灾。

兄弟三人继续喧哗而去,若无其事。

这是我在一家儿童精神科医院候诊室内的一次经历。

我每周到这里来做顾问工作,心想,这个家庭一定是医院邀来让我做治疗示范的。望着这三只完全不受控制的“顽猴”以及一个心不在焉的母亲,我心中叫苦。主诊的精神科医生说,这个母亲被丈夫抛弃,患有严重的忧郁症。

我说:“忧郁的是她作为被弃妻子的一面,如果我们能够把她作为母亲的一面提升起来,也许母亲的责任感会令她振作起来。”

我很快就发现,这个想法又是错的。

在会谈时,我看她力竭声嘶,想尽办法让三个孩子就范。但是兄弟三人各自东奔西跑,配合得天衣无缝。一言一动,都是专为折磨母亲而设的。

各有各的捣蛋

偏偏儿童医院内玩具特别多,连录音机都安置在一辆玩具车内。三个孩子如鱼得水,在室内四处寻找玩意儿,一个爬上柜顶,一个对着察视室内的麦克风高声呼叫,一个对着摄录治疗过程的录像镜头挤眉弄眼。

此情此景,别说做母亲的忧郁,连我这个做顾问的都要忧郁起来了。

当三个顽童决定与你作对时,任何人都是无计可施的。

母亲说:“你看,你看,他们就是这样不留神!”

这次母亲却没有说对,他们其实十分留意大人的说话。只是无论母亲说什么,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反对。母亲说:“我是个喜欢洁净的人,一天要花很多时间打理家务……”

两个大孩子抢着说:“都是我们打理的,你还说我们收拾得不好……”

母亲说:“我每天下午都要陪孩子温习功课……”

大弟说:“你每天下午都要睡午觉,还要我看住小弟!”

二弟也说:“你睡醒时就时常用扫把打人,我们其实可以控告你虐待儿童……”

连说话含糊的小弟,也在一旁叽里咕噜说个不停口,只是我完全听不懂他的控诉。有趣的是,这一家四口,每人说话都把声音提高八度,是“叫”话,而不是说话。明显地,他们习惯了这种喧闹的家庭气氛,知道惟一不让自己的声音被周围的噪音所掩盖的办法,就是得用足丹田之气。

总有弦外音

只是,我不明白这三个孩子为何对母亲如此怀恨?尤其是两个大的,每句话都有弦外之音,看来这次如果不给他们发泄的机会,很难促使他们与母亲合作。问题是两个大孩子十分机警,大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而且口齿伶俐,我用来鼓励他们的话,立即就被他们捉住把柄。

大弟质问:“连你自己都说大人不一定是全对的,但是大人可以发凶,我们做小孩子的,怎能对抗?”

我想,他肯这样说话,总比初时故意捣乱为妙。因此我支持他说:“做小孩子的确不容易。但是如果你不能坦白说出对母亲的心意,她想帮你也帮不成。”母亲也说:“你可以坦白说话,我会听的。”

对话才是法

几经挣扎,老大终于同意与母亲谈话。为了制造一个母子对话的空间,我提议让不能安定下来的二弟与小弟暂时离室,一来给母亲单对单的机会,免得在原先一对三的形势下她总是败方;二来是加强大弟做长兄的位置,提高他的重要性。只是这时要让两个小兄弟离开,得花费不少气力。

终于一切就绪,人人好奇地静候大弟会对母亲说些什么话,诉些什么怨。

大弟望着母亲说:“你不剪发又不梳头时,样子像个母夜叉,很吓人,你千万要去理发。如果你想省钱,可以找一家便宜一点的理发店。但一定不可不理。”

他继续说:“还有,爸爸给你做家用的钱,你不要用来带我们去旅行。省下来的用来打扮自己就好!”

原来这个母亲认为管教不来的孩子,他的心事竟然全部都系在母亲身上。

母亲也听得十分受用,说:“好,你要我理发,我就去理,我是需要打扮起来的。”

她突然充满生气,转向我解释:“我本来是十分漂亮的!”

我这才发觉,这位颓丧妇人的确是眉清目秀。奇怪的是,大弟对母亲说的话,一点都不像出自一个11岁的顽皮孩子,反而像个丈夫。他为什么这么紧张地叮嘱母亲打扮起来?

天真奇想

原来这位单亲妈妈并没有与丈夫正式分手。丈夫另有新欢,但还保持着与三个孩子的联系,经常见面。大弟不能接受父母分离的现实,总是怪母亲把父亲赶走。小孩子有个天真的想法:如果母亲打扮漂亮,就可以把父亲争取回来。

我问他说:“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可能复合,你会怎样?”

他别过脸去,又开始与已经回到房间来的两个弟弟捣乱。

我问二弟:“你相信你爸有可能回来吗?”

二弟摇摇头,望着哥哥说:“我知道他回不来,你还等什么?”

两个孩子立即又打起架来。很少有人明白,这两个孩子不是为自己而打架,也不是为自己而顽皮。他们是几个失望无助的小童,被困在父母的矛盾关系中,无法抽身。满怀悲愤的母亲处于自怜自闭的心态,无法处理孩子的情绪。

三个好像与母亲作对的孩子,其实像三个守护天使,看守着母亲的一举一动、一思一念。他们为母亲制造麻烦,让母亲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身上,而不继续自我消沉。

《杜鹃圆舞曲》教学反思 篇17

《杜鹃圆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的一首作品。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这是一节欣赏课,其中包含两个知识点:3/4拍节奏和圆舞曲的特点。学生们在这方面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都很有限,而且圆舞曲相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新鲜,但不易理解。

在课堂上,我首先是让孩子们完整地聆听;其次是分段细听,并在欣赏每一乐段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参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最后在完整听并能总结出圆舞曲的特点,学生基本能够把握。我认为,在课堂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整节课上下来,我感觉,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思维十分活跃,学生在听、想、舞中感悟了春天,找到了春天的美。通过这三段式聆听教学,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进入了音乐的美丽殿堂。这节课,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基本思路与环节还是比较正确的,有人说,在孩子欣赏的时候,我们不能去打扰他们,不要加上语言的描述,应该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可是,他们真的能随着音乐的高低变化想象到杜鹃飞上飞下的情景吗?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既然要让学生感受到,偶尔加上语言辅助孩子引导他们去欣赏,也未尝不可吧!

顽皮的弟弟 篇18

我的弟弟很顽皮,他有用不完的精力,整天在沙发上跳上跳下的,所以爸爸给他买了一个蹦床,让他跳个够。他很喜欢躲到桌子下面跟你捉迷藏,一不小心,就会把桌子弄翻。妈妈买的零食,他总要从柜子里把它们全部翻出来,弄的满地都是,最可气的是,每次都要把我最喜欢的奶酪棒给抢先吃掉。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他悄悄地打开门,溜了进来,一开始他还乖巧的看着一本书,可不一会儿,他就坐不住了,嘴上唱起了幼儿园的儿歌,在我的小床上又蹦又跳,我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他却嬉皮笑脸地对我说:“姐姐,”我唱的儿歌好听吗?我跳得高不高呀!我生气地对他说:“你打扰到我了,要是我的作业做不完,我就不能做我想做的事情了。”于是我站起身,把他赶了出去锁上了门,门外听到了弟弟的哭声,但我没有理会他,一鼓作气地赶紧写完了作业。我打开门,看着一脸委屈的弟弟,其实我知道,弟弟是因为喜欢我,想要找我和他一起玩,才故意捣蛋的。我心疼地抱住他说:“我的开心果,现在姐姐写完了作业了,可以陪你玩了,弟弟立马哭脸变笑脸,吧唧一下给了我一个大大的亲吻。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篇19

歌剧演唱者不仅要掌握娴熟的演唱技巧,更要学会把握和塑造扮演的人物形象。笔者旨在探讨歌剧《卡门》的角色塑造问题,并以咏叹调《爱情像一只顽皮鸟》为例论述《卡门》的演唱技巧。

一、把握卡门的性格、体会卡门的心理

在分析卡门的个性特征、内心世界之前,有必要概述歌剧《卡门》的剧情:烟厂女工卡门是一位漂亮而性格坚强的吉普赛姑娘。卡门爱上了军曹霍赛,并且运用自己罕有的女性魅力使霍塞陷入情网。但后来卡门又与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海誓山盟,最后倔强的她断然拒绝了霍塞的爱情,并死在他的剑下。

卡门是自由的,她真实面对自己的情欲,不受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正如小说中写到:“作为罗姆,你有权杀掉你的罗密,但卡门永远是自由的”,“要我跟着你走向死亡,这可以,但是,要我跟你一起活着,决不。”当她不再爱霍塞时,无论他怎么哀求,甚至拿厨刀来威胁也没有用,她宁愿死也绝不改口或求饶。对于自我情欲,以及自我与道德之间冲突的处理,卡门也是独一无二的。她是现实中也许并不存在的人物形象,是超越现实的一种极端表达。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同样高举着男女平等的旗帜,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像卡门那样不受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卡门张扬了一种浪漫和野性的自由精神,因而呈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同时,卡门又兼有泼辣与邪恶的一面。她不择手段,蔑视和反抗来自社会和他人的任何束缚:“宁可把整个城市烧掉,也不愿坐一天牢”。被一起工作的女工调侃了一句,她拔刀相向,在对方脸上画出圣安德烈十字架。卡门像“一只狂野的豹子,光鲜无比的外表下潜藏着无限杀机”。卡门的行为举止惊世骇俗,然而,正像霍塞疯狂地迷上她一样,我们也分明感受到她那光彩夺目的美。

卡门的命运也是悲惨的。她追求自由,但霍塞不理解卡门,不理解吉普赛人对自由的向往,他到最后也无法把卡门对自由的崇尚融入自己的生命,这就注定了他和卡门悲剧的结局——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或者说他们是两条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过了这个交点便是永远的分离。如果卡门是鸟,那么霍塞就是一个漂亮的鸟笼。鸟儿喜欢这只漂亮的鸟笼,但它忘了鸟笼会夺去鸟的自由。卡门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只鸟,漂亮鸟笼和飞翔她只能选择其一——她选择的是自由。“作为我的罗姆,你有权杀死你的罗密,但卡门永远是自由的!”这是卡门最后的自由宣言。

卡门作为具有强烈的个性解放精神的女性叛逆者,在追求自由与个性的人们心中永不褪色。准确把握卡门的性格和命运特点,是成功演绎歌剧《卡门》的重要前提。

卡门所唱的咏叹调《爱情象一只顽皮鸟》出现在第一幕,是表现卡门性格的一首歌曲。它塑造了吉普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顽皮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行板、2/4拍子,音乐开始于d小调,然后转至F大调。这个曲调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

卡门的感情极为复杂,她游离在两个男人之间,最后悲惨的结局也是她敢爱敢恨的性格决定的。在体会了这样的内心和情感以后,不难发现在演唱中,特别在反复唱到“爱情,爱情……”时,应该更加富于音调和强弱的色彩,这样才能表现卡门向往爱情、敢于面对的个性。

二、运用中音区音色表现卡门的热情和真挚

卡门的音色特性是她个性特征的展现,一位有经验的演唱者会借助自己浑厚的、富有磁性的中音区音色,描绘卡门这一角色的热情和真挚。《爱情像一只顽皮鸟》的开始部分唱道:“爱情像一只顽皮鸟,想抓住它可不容易,叫它喊它都没有用处,它要是不高兴就不理;不管你哀求或是恐吓,都给你一个不乐意。”正如歌词所言,卡门是一个热爱生活、了无羁绊、敢爱敢恨的女子。在演唱的过程中,气息要结合声音,胸腔要比女高音运用得更多,这样,才能展现中声区的淳厚和圆润音色,才会显示这位吉普赛姑娘的个性特点。

在选择卡门角色中,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卡门到底是由次女高还是女中音声部演绎?对于次女高和女中音声部如何界定,在声乐界其实存在一些争议。现在主要存在两种流派,分别划分为女高(soprano)、女中(mezzo-soprano)、女低(alto),或者女高(soprano)、次女高(mezzo-soprano)和女中(alto)。前者贴切外语名称转入中文的翻译,但从实际歌唱发声来说,笔者更赞成后一种划分。因为女低音(alto)的音域和音色与女高音的区别没有男低音和男高音的区别大,而更类似于男中音和男高音的区别。所以,笔者比较倾向alto翻译为女中音而不是女低音。次女高音应该是指比女高音音色稍暗稍重、张力幅度更大的一类声部,因为按音域来分两者之间差别不明显。女中音是音色更浓更厚的一类,至于真正的女低音(alto),实际生活中非常少见。所以笔者认为虽然女中音声部也能演唱,但是更确切的卡门音色应该由次女高演唱者来演绎。

三、以清晰准确的法语发音增强角色个性

语言展现人的思维,演唱中除了声音,语言是重要的体现人物内心、思想、个性、情感最直接的工具。由于声乐作品涉及到的国家和语言众多,不禁增加了声乐教学的难度。意大利语、俄语和法语较其他语言更适合演唱,它们能使演唱者更容易获得声音,同时又不失语言清晰度和美感。反之,如中文、英文等语言,例如咏叹调结尾部分:“你不爱我,我也不爱你,你可要当心。”

在谈到法语歌唱中的吐字时,需要简单介绍法语的一些语言规则。语言在歌唱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影响着发音和演唱是否完美,同时也是歌曲内容表达的方式。是否获得正确的发音和清晰的吐字正是优秀的演唱者所追求的。吐字和演唱完美融合是演唱的一种至高境界。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作品,这个歌剧演唱和对白完全用法语。法语采用拉丁字母,共有26个字母,35个音素(其中15个元音,20个辅音)。它的语音规则很多,特别有代表性的规则有:第一,法语单词的重音比较固定,一般只落在单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第二,字母h在词中永远不发音;第三,法语中轻辅音P、T、K与意大利语音的轻辅音P、T、K一样,一般都必须发不送气的轻爆破音(尤其是词首的轻辅音)例如Pa、Pi、Pu、Pai、Po发近似于中文的扒、逼、不、掰、播;第四,两个相同的辅音字母在一起,一般读成一个音:elle;第五,辅音字母c,f,l,r一般在词末要发音,如sac;naif;metal;soir。其他辅音字母在词末一般不发音,如francais(法语);heureux(幸福)。

另外,在演唱中,有一些特殊的规则也要注意:例如法语中的小舌弹音R在演唱中要发成意大利语似的大舌弹音。再如法语的4个鼻化元音是极具特征的,在演唱“鼻化”音时,应该比吐字中更夸张更强调鼻音,这样也会使歌者的语音听起来悦耳并富有音乐感。

在《爱情像一只顽皮鸟》中,特别要注意:歌词中唱到“Lamour”中的R就应该发清晰的大舌弹音;“Convient”中的鼻化音就应该唱得很夸张,这样也有助于声音位置的把握。所以,除了意大利语外,法语也是一种适合演唱的语言,它很有助于歌者去寻找美声“Bel Canto”的位置。“Boheme”中的“h”是不发音的,遵循词尾只有4个辅音字母发音的规则,“Jamais”中词尾的“S”也是不发音的。

四、抓住哈巴涅拉舞曲的风格是展现卡门野性的关键

《爱情像一只顽皮鸟》这首作品采用了哈巴涅拉的舞曲风格。哈巴涅拉又译作“阿伐奈拉”。它是一种源于非洲黑人的、流行于古巴的舞曲体裁。速度中庸,节奏采用第一拍带有附点的二拍子——2/4/。除了比才以外,此体裁还曾被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用在作品中,如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与“圆舞曲”、“波尔卡”一样,哈巴涅拉也是西洋舞曲中的一种体裁。

音准和节奏方面应该注意下行半音阶的演唱,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要边唱边听,能够运用声乐的耳朵鉴别自己演唱时音准是否把握准确。节奏中的难点是三连音的把握,三连音一定要平均分配,演唱者心里的节拍要准确,这样在演唱中,才能给听众留下均匀的节奏感。

五、演唱中注重与其他角色的交流和共鸣

《卡门》上演至今已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在《爱情像一只顽皮鸟》这个情节中,角色对作品的演绎和诠释也不尽相同:有的卡门坐在桌子上与军官边调情边演唱;有的卡门与其他的烟厂女工围坐在一起,一边抽烟一边唱;有的甚至以边唱边跳的形式来完成这首作品。为了演唱者能更生动、逼真地诠释和演绎这个生性泼辣、放荡不羁的角色,笔者为演唱者安排了特定的一幕:比如两名军官(其中包括霍塞),几名与卡门同龄的女演唱者,一起完成《爱情像一只顽皮鸟》的歌剧片段表演。在表演中,其他演员都演唱合唱部分的旋律。

爱情是一只自由鸟,其实卡门才是一只自由鸟,她崇尚自由,向往爱情,爱情来到了,便会不惜一切代价地面对,当爱情离去了,绝不会再眷恋。

概而言之,歌剧角色的塑造是难以掌握的,一个优秀的演唱者在拥有了天赋的嗓音和音乐才能的同时,更要通过准确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细致地去研究和诠释它,掌握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歌唱中的发音吐字,并且获得娴熟和精湛的演唱技巧,最后还要具备把握和表现角色的能力,这样,一个真实的角色才可能展现给观众。

摘要:准确把握卡门的性格和命运特点,是成功演绎歌剧《卡门》的重要前提。塑造卡门这一艺术形象,演唱咏叹调《爱情像一只顽皮鸟》,需要体会卡门的内心世界,并在音色掌握、法语吐字、合巴涅拉舞凿风格展现,以及演唱中角色之间的交流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卡门》,角色塑造,歌剧演唱

参考文献

[1]王景彬:《西洋歌剧咏叹调大全》(1),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2]《音乐周报》,2010年6月刊。

[3]张弦、徐国弼等编译:《西洋歌剧名作解说》(上) (3),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4]张弦、徐国弼等编译:《西洋歌剧名作解说》(下)(3),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5]马晓宏、柳利:《法语》(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6]陈言放、詹士华:《意法德英歌唱语音指南》(3),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上一篇:关于调整审计人员工作补贴实施范围和标准的通知下一篇:关于知音的诗句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