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历史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通用12篇)
两年前我接到8年前一个学生的电话,“老师,黎平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1934年12月18日”我回答了他,当问及原因才知这天他去参加一家央企的面试,就是这道题把他拦到了。打完电话后作为历史老师的我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乡土历史是乡土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的素材,然而,长期以来受到考试大纲的影响,在教学中总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诚然,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和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都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将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把身边带有着芬芳泥土气息的人、事、物等资源融入课堂中,让学生从身边的历史获取知识,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又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故本文是近两年来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乡土历史的体会。
一、乡土教材引入课堂的原因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动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
初中历史教材的知识比较简单,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因此在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学生往往更赖性教师传授知识,让学生喜欢上初中的历史课程,从学生的身边入手,以身边的历史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形象具体的历史到理解历史,让学生学习事半功倍。
2、培养学生乡土意识,做好情感价值观教育
在新课程的要求提及到“要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在历史课堂中融入乡土历史,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从家乡的历史认知中国的历史,从家乡的变化感受祖国的巨变,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与乡土情怀,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中的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
黎平是一座历史悠久、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城市。从明末何腾蛟支撑明末一主三王到曙光之城黎平会议文化,从天下第一侗寨到万人侗歌,从精妙绝伦的刺绣和织锦到惊心动魄的斗牛节黎平的每一处都让你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气息“月是故乡明”,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引入这些乡土历史,将让学生更深入认识黎平,自觉爱护和守护自己的城市,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3、依靠乡土,扩展历史教学的方式,丰富历史课堂内涵
将乡土历史与历史课堂相结合,通过对教学课堂的创造性设计,利用材料、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现,用题目训练等方式形象呈现,可以也改变单一的历史教学方式,扩展历史教学手段,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活跃课堂氛围,让中学的历史课堂更多元化,更充满魅力。
二、乡土历史在历史课堂的运用
(1)作为课程的导入素材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乡土地理材料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学生时常接触的素材,让学生投入大容量的高中历史课堂,将乡土历史形成为新课的导入素材是适合的方式。如讲述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的时候,我利用大家喜闻乐见的侗家房屋一般为木结构的外廊式“干栏”楼房,屋的下层饲养家畜,二楼三楼住人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体会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的生产、生活情况。同时使学生联系、比较等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2)乡土历史资源既能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也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因此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历史资源,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如在讲红军长征时,可引导学生参观黎平会议会址,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湘江战役后,部队锐减过半。红军在敌人重兵前后追截堵截的情况下,处境异常危险。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长征由湖南通道近入贵州,红军攻下黎平。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当我介绍到此时,看到学生目不转睛的盯我,于是因势利导地问“黎平会议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它与遵义会议有和联系呢?”细心观察的陆同创同学从展厅中找到了答案“焦点是关于红军进军方向问题,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西进贵州、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建议…”没等说完宋晨宇抢着回答“黎平会议是党和左倾错误作斗争的重大胜利,从思想路线上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从而揭开了伟大历史转折的序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在争先恐后的回答中,观察、感受、体会、感悟这段历史,使学生加深对红军长征的印象。可见学生不仅知识理解更加深刻,思想境界也得到升华。学生不仅对家乡充满了自豪感,而且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乡土教学收到了双重效果。
一、著名的遗址遗迹资源
在教学七年级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 笔者将昭通丰富的文化遗存融入教学, 昭通有新石器遗址20余处, 著名的有鲁甸野石山遗址、马厂遗址和巧家小东门新石器遗址, 距今四千年左右。据考证, 距今3000年前殷朝铸造青铜器的铜矿来自今天云南的永善和巧家一带。战国至秦汉, 许多墓葬出土的器物, 有的具有滇文化因素, 有的含巴蜀文化因素, 有的近似邛都文化。昭通市盘营、水井湾、白沙地出土的陶器不少有“刻画符号”, 或者是古代的少数民族文字。著名的《孟孝琚碑》出土就与“梁堆”相关;崖墓分布在昭通九个县 (区) , 有近千座, 为云南之最。昭通市北坡、镇雄县城北, 现存东汉以来彝族乌蒙部、芒部部分遗址。盐津豆沙关、威信棺木岩、永善桥湾, 遗留着众多悬棺墓。石板墓分布于巧家、绥江、盐津、大关、镇雄、彝良、威信, 早至新石器时代, 晚至明代。昭通这块古朴神奇的土地,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1982年, 昭通市北郊过山洞出土了一枚人牙化石, 经鉴定为“早期智人化石”, 距今约10万年, 称作“昭通人”, 填补了云南省猿人阶段到晚期智人阶段之间的空白, 说明昭通市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距今一万年左右至距今四千年到约六千年时间里, 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们已广泛使用磨制石器, 并懂得了制陶、纺织、农业和放牧等技术, 开始了邑居和定居生活。西周末至春秋初期时的杜宇部落, 入蜀, “教民务农”, 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明, 得到了蜀民的拥戴, 当了蜀王, 号“望帝”。公元前250年, 秦孝文王以蜀郡太守李冰开凿僰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 为了进一步经略云南, 派常颔将李冰开凿的僰道延伸至建宁 (今曲靖) , 史称“五尺道”。中原文化的南渐, 今昭通地处“五尺道”枢纽, 得风气之先, 是云南最早、最充分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地区。学生通过对昭通文化遗存资料的学习、阅读, 初步培养了学生理解、认识历史领域内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以及观察、想象能力和比较能力。学生还可以接触到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二、光辉灿烂的历史资源
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人。在昭通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涌现了一大批思想敏锐、敢想敢干的杰出人物。晚清以后的百年间, 昭通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有共和国33位军事家之一的罗炳辉将军;有中共早期领导人刘平楷、李国柱;有辛亥革命元老、护国名将张开儒;有在云南军政界叱咤风云的龙云、卢汉、曾泽生、龚自知等, 他们在抗日战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外, 还有国学大师姜亮夫, 著名学者姜思敏、李士厚、陈一得、张希鲁、谢饮涧、邓子琴、包鸣泉等, 英雄徐洪刚也出生在昭通彝良。一时俊彦, 灿若繁星。笔者适时地把这些乡土历史穿插在教学中, 使学生们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更加了解家乡对祖国革命、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从而增强自豪感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提高对相关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加里宁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 “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 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例如, 在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时, 笔者将昭通军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引入课堂, 讲述滇军奔赴台儿庄前线的60军182师。182师共1.1万人, 大部分是昭通人, 他们告别家乡父老奔赴台儿庄前线。在台儿庄20多天的血战中, 滇军重创日军矶谷板垣师团, 自己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数千男儿倒在台儿庄的战场上。182师为昭通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尽管台儿庄滇军牺牲惨重, 但是昭通健儿仍然踊跃报名参军。据统计, 整个抗战期间, 云南各族人民踊跃应征者数十万人, 昭通一地亦不下三万人。当时青年学生也踊跃参军报国, 据有关资料记载:“仅1942年冬季昭通中学学生响应远征军的号召就有160余名学生踊跃报名投考。经录取的就有120余人。”他们参加远征军出国赴缅作战, 有许多牺牲在异国他乡。学生感到这段历史离他们很近, 很真实, 就在他们的身边。特别讲到营长彭耐夫是靖安人时, 学生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姓氏、老照片、家谱、地方志等资源
老照片、家谱、地方志是一个家庭、一个地方历史的缩影, 真实地记载了一个家庭、一个地方的兴衰命运。如《四十三师在昭通》《红军长征过昭通》《昭通地区剿匪斗争史料》《昭通县志稿》等记录了昭通社会历史发展、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历程, 是昭通三个文明建设、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 帮助学生扩展了历史知识。每个学生都有姓氏,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自己家族的姓氏, 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与家庭的起源、宗教信仰、籍贯、迁徙、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它源远流长, 内容丰富, 各姓的起源, 或来自人名, 或来自地名等。这些有关姓氏源流方面的知识对扩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大有裨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指导学生带着求知欲去查阅村中族谱、家谱, 以追溯自己家族的根, 从而反哺课文中学习的历史知识。
【关键词】史料教学 激发兴趣 思维能力 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149-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稳步推进,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呈现出多样的变化。但无论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运用,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落实。史料作为历史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因其独特的教学功能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历史是再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重要资料,我们要认识历史,感知社会的变迁,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资料。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运用丰富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设想新方法,提出新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史料其实就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因此司马迁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所以在新课程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课本中的史料,精心编排,让学生懂得如何鉴别、分析史料,引发他们对于历史的深层次思考,用史料帮助学生近距离地感知历史。
一、史料运用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历史教学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初中史料教学的运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以说,《新课标》已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开展历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新课程否定死记硬背的历史学习方式,提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以主动接受和探究性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新的历史学习方式,那对史料的探究将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史料运用的必要性,同时要思考如何更有效地结合新课标给史料赋予新的认识。
二、新教材充分体现史料教学的作用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教材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史料教学的重要性,新编教材的史料的种类十分丰富,除了一般常用的文字资料外,还有历史人物画像和照片、地图、名胜古迹照片、漫画、数据表格等。虽然这些插图只是辅助资料,但也能形象生动地补充说明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通过史料教学,使学生们对遥远的历史有一种切实的感受,增强了历史学习的兴趣。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史料已经作为教材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发掘插图中的隐性知识,充分体现新教材史料的教学作用。
三、史料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历史积极性
“兴趣是第一老师”只有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其中。因此历史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利用这些鲜活的史料,再现历史的真实,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历史相关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生动而鲜明,是一个无形的资源,用这些生动的史实、动人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讲述“鉴真东渡”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生动再现鉴真6次东渡的场景(前5次走错航线、第5次失明、第6次盲渡)和引用郭沫若对鉴真的评价,从而激起学生对学习这一历史事件的兴趣,能够主动地了解鉴真为何要如此执着地东渡和亲身感受鉴真为完成中日文化交流的不畏艰难困阻的精神。
通过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之中,缩短学生和真实历史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历史的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究,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2.巧用史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使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增加,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运用史料,为学生营造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情境,通过分析、归纳、概括等方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将史料生动地引入历史教学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可以增加教材的灵活性,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材和史料之间的良性互动,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九年级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当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斯大林的答记者问”,“杜鲁门的国会演说图”和《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材料,充分再现历史,把“死”知识,变成了“活”历史,充分利用材料把学生引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感受历史。
通过史料的“说话”再现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通过激活学生的视觉、听觉细胞,活跃大脑思维,激发兴趣,延伸思维的深度,让史料“话出”的史实可以铭心。
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提供丰富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鼓励学生克服传统思维定势的缺陷,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设想新方法,提出新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由浅入深用史料,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材料辨析题成为近几年中考历史的明确方向,史料大量的出现在中考中,无疑注重了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为了适应当今中考历史命题方向,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史料。因此,在平时的授课中重视史料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讲授“第一次工业革命”这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历史素材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工业革命爆发的前因后果、历史背景,由学生们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出“工业革命”爆发的标志、根本原因、成果及影响。让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明白分析历史事件是需要从内因、外因、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可以让学生很实在地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判断,形成对史料的深刻认知和理解,有效地提升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历史教学应当以这种理念为教学理念教学依据,最大限度地利用史料教学的优势,发挥史料教育功能。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作为中心,从不同的方向形成分支,从而使得知识能够形成网状结构,让学生一目了然就能够掌握所学的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是教学的创新。教师要交给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高效地完成学习内容,从而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历史;课堂;知识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行业的各个领域都在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自身进行深刻的改革,以期能够抢占发展的先机。教育领域也是如此,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此目的,将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因素剔除掉,引进和创新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初中历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里面包含了很多的知识点,如果要想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将这些知识记忆下来并且能够做到熟练地进行运用是非常困难的,也需要学生花费非常大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思维导图所不一样的是,能够利用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将知识的重点淋漓尽致得表现出来,其中用各种色彩和分支所表达的历史结构,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历史的真谛。这是其他的学习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要用好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效率。
二、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历史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这个阶段进行历史的教学,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教学工具,但是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不能够忽略的,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方式出发来进行导图的相关绘制,以各种几何图形来构建属性的图案,形成知识的发散状态。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从历史知识的角度中分散出许多的小分支,从而利用思维导图来对历史教材当中大量的知识点进行记忆。思维导图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因为思维导图虽然有很多的分支,看上去非常大而复杂,但是其中包含的条理性却是其他的学习方法所不能够比拟的。再者,学生使用了适合自己的方式绘制的思维导图能够在脑海中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将大量的信息转化成思维导图刻画在脑海当中,对学生的学习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思维导图允许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彩色对分支进行区分,各种不同的线条形状也能够将知识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条理化,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知识的记忆的时候,更加容易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框架结构,构建出一个树状的体统,这样学生理解历史和记忆知识就能够具备比较强的逻辑性,对于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是非常有好处的,促进其历史探究能力的提高。
三、思维导图有助于加深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思维导图将历史知识当中的重点内容作为构建的核心,将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和桥梁,从而建立出相关的树状图形的一种模式,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大量的历史知识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重点知识,然后从重点知识出发,以重点知识作为中心。再找出与之有关联的知识点,构成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辐射图。不论是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还是观看绘制完成之后的思维导图,都是有助于学生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在树状的知识体系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快速的追踪树状图上的每个知识节点,?亩?加快记忆知识的速度。此外,教师在开展思维导图的绘制教学的时候,有一点必须要引起注意,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当中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从而改变过往学习历史的方式。
四、根据历史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思维导图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比如说在初中历史当中我们学习到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确切地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大致情况,日本为什么要在中国发动这场战争,这场战争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以及在战争当中出现的重要事件以及战争中的重要任务等等,最后战争的结果是什么以及抗日战争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教师要清楚的是,如果光靠死记硬背,这些内容是非常难以掌握的,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思维导图来给学生制定学习的目标。
(二)小组合作和补充思维导图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进行组合展开团队的讨论学习。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组合,团队之间对一个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将思维导图做得更加科学合理,能够适合每一位同学进行学习和知识的记忆。
(三)归纳和总结
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的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此次思维导图的绘制当中还存在着哪些不足。通过团队对各自思维导图的汇报以及和教师的讨论之后得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逐步提升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学习当中的能力,使得课堂教学在学生的创新学习方式中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包含复杂的历史线条和脉络所构成的庞大的网络,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联系,光靠机械式的记忆是不会提高学习的效率的。但是思维导图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思维导图顺应了历史教学的规律和历史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思维导图分支式的延伸恰好就对应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时间分支和事件分支,有助于学生区分历史事件。此外对于重点知识在思维导图当中的体现也利于提高学生把握整体的能力,最终为进一步提高历史综合能力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小梅.Mindmanger思维导图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的运用――以《中国近代史》为例[J].中小学电教,2008(11):32-35.[2] 何苗苗.浅谈思维导图在历史课堂知识整合关键细节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6):25.[3] 周楠.初中历史运用“思维导图”创新课堂教学的讨论[J].教育现代化――知网,2017(20):58.作者简介:
石门县壶瓶山镇中心学校
张晓春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学”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加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活动。关键词: 信息技术
激活
化静为动
有效运用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当中的运用,一改往日教学中的枯燥乏味,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中的直观性,使学生产生共鸣,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质量,它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知识,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及各类知识之间的网状联系。因此,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合理运用与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发挥其高效优势,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呢?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活课堂气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因为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形成学习动机。多媒体技术采用音像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可以 寓教于乐,更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流动。如在教《八国联军侵华》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古代灿烂的科技文化成果图片,在播放鸦片战争后中国落后挨打的影音图片,让学生们深刻体会:中国曾经是一只雄狮屹立于东方的天空之下,而如今为何却成了众多猎物嘴边的尤物?以对比的方法巧在学生的心理设下悬念,让同学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活跃了课堂气氛,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概括、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发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过程
随着新课程颁布实施,现行教材在教学内容呈现上,图文并茂,生动有趣,重视中学生的兴趣及心理特征,但这些信息资源编入教材中,只能是静态的画面,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弄清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采用化静为动策略,在课件中用动态演示,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将抽象的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再现出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并掌握。如在执教“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图,可以制作flash动画。首先把线路图展示在屏幕上,在出发点画上一个传授闪烁的亮点,说明这一闪烁的亮点代表张骞,然后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带箭头的线,用鲜艳的颜色标出,按照先后顺序,在每一个途经点都用闪烁亮点表示,在用动画展示张骞出使西域的全过程,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途经点的名称和先后顺序。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历史课堂中难以解决 的问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
单靠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亦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历史知识具有时空跨度广,容量大,不易说明的特点。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基本史实的落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等,可以分专题到有关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这种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从而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做到内容精要、分析精辟、语言精练,使得课堂教学节奏明快紧凑。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历史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从而大大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各种信息的积淀,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信息世界。传统的历史课堂中,只能依赖一本精而又精、简而又简的教科书,它不可能全面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媒体计算机技术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伴随着图像的闪动、变化,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又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其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体,资料翔实,线索清晰,操作简便等特点,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恰当地将反映教材内容的背景资料展示出来,经过精心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合理优化教学环节,使学生“手中有所物,目中有所景,口中有所言,心中有所想”,学生就会主动地将头脑中已形成的认识与新知识加以对比、分析、判断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河北省张北县白庙滩九年制学校李德宝
初中历史教材中编排了很多形象的插图,在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这些插图,会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并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一、以图为路,转入正题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读,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如教学《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图》:秦始皇头戴冕流,身著龙袍,踌躇满志,左手执剑,右手评点江山。从装束到表情,可以看出他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对于秦始皇,同学们可能有一些了解,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呢?学习本课,大家对他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这一看一讲一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顺利地入门了。
二、以图开路,突出重点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一课中,“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一目指出:为了打退敌人对根据地的反复扫荡,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斗争中创造出了一整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独特方法———地道战、地雷战等。但掌握这些知识,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内容体现党领导的人民战争路线的特点。在此《地道战剖面示意图》和《民兵布雷图》就起到了开路作用。地道战,是华北平原群众与敌人斗争的形式。地道,原为乡村干部躲避敌人的搜捕而设,后来发展成为打击敌人的坚固阵地,它还可以作为存放东西的仓库、安置伤兵的医院。为防止敌人的破坏,还有防毒、防水和通风的设施。原来仅限一家一户,后来家家相通、村村相连,有的长达几里。鬼子进村后,还没有摸清头脑,就遭到冷枪的袭击,深感头痛。地雷战,是根据地人民创造的另一种作战方法。地雷的种类很多,有挂在门框上的“抬头见喜雷”,吊在井里的“蜻蜓点水雷”,互相连接起来的“遍地开花雷”,小雷套大雷的“子母雷”,埋在公路
上炸汽车的“飞雷”等。这大大小孝各种各样的地雷,炸得敌人滚的滚,爬的爬。在这场战斗中,人民群众不分男女老幼,一齐上阵,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这些内容,可使学生认识到“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性,只要抓住这两幅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诱导,主题就会深化,重点就会突出,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以图引路,突破难点
一、新课程改革对乡土历史教学的要求
所谓的乡土历史就是指某个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乡土历史包含了某个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文史古迹、地方特色文化等。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轮改革浪潮下, 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知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中明确说明了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乡土化趋势, 进一步要求各地区高中历史教学要充分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 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乡土历史资源, 开发本地的历史课程, 充分分析本地的教育发展和乡土历史状况, 充分结合本地教育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关联, 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以维护本地自然和文化和谐发展为宗旨, 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事业献计献策。让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源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乡土历史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1.加强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甄别 和筛选
在高中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中除了一些较少的当地地理、民俗文化素材外, 主要以当地的历史资料为主, 但是地方史志大多来源于“民间”, 从而导致所收集的一些当地史学观念、历史素材、信息解读以及相关的逻辑推算会存在一些偏差和错误, 除此之外由于当地民众不正确的乡土历史观念, 使得一些真实的“历史”面貌无法恢复,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土资源的运用。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 为了让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有一个真实、深入、全面的认识, 就必须要对这些历史素材进行充分地甄别辨析,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缺乏真实性, 也就失去了历史的意义。二是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从目前历史高考试题中, 历史观念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从不同的史观角度来认识历史, 所呈现的历史也就不同, 因此, 我们必须要从不同的史观综合地审视历史,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历史的全貌。
2.综合运用与提升乡土历史文化教 学的价值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资源的教学价值, 可以更好的完成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因此, 我们必须科学地运用各种历史教学素材, 充分发挥各种素材的历史教学价值,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乡土历史的教学效能。在充分认清乡土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教学价值的基础上, 分类选择、优化配置。很多乡土资源信息十分生动, 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核心概念, 充分发挥乡土资源的教学辅助作用。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乡土资源都优于其他的素材, 由于乡土资源的一些特性, 其资源的来源、收集、整理过程不够完善等问题, 一些资源和主干知识连接不够充分, 对于一些乡土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地甄选和分析。因此, 在选择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校园。以南通为例,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南通得天独厚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等乡土历史资源为设计的材料, 在讲解“京剧的产生与发展”时, 教师就可以引入“伶工学社———第一所戏曲学校”这一南通历史材料进行充实。
3.优化与创新乡土历史文化运用的 模式
乡土历史文化运用于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素:全面体现历史学科化;明确选择目的;要有思维含量; 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乡土文化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注重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思维的开放性以及综合思维能力, 从而保证课堂的优质、高效, 杜绝懒散、“放羊”现象产生。乡土研究课程的学习评价主要坚持发展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努力使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完美结合。
例如, 在进行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相关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 可以借助于南通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南通的历史文化有更为直观、有效的了解和认识。正确地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南通的历史文化, 可以通过使用PPT、电子投影、录像等进行南通历史文化的教学设计,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同时更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探究教学、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应在研究(探究)型课程中采用,而且应引入各类课程的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索,进而理解运用知识,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形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掌握探究性学习的特点,精心运用,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一、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读史使人明智,即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可以丰富人们的思想,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增添人们以古揽今,鉴往知来,认识现实的智慧和能力。探究性学习不以理解前人发现的知识为主要目标,而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的,它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围绕某一主题,也可以围绕某一专题主动的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特别是实践性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人认为,历史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是前人考证记录下来的,不宜运用探究性学习,也无法探究,更无法创新。其实不然,探究并非对课本知识一味的考证,而是对教师就教材中的知识提出的有关问题分析探索,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而解决问题。
二、学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
在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一定的范围内研究问题。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在师生的交互过程中,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从实践来看,学生的这些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然而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主题作用都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以学生为主体,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探究性教学的作用在于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从传统的课堂上单纯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究,这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性教学,应把握探究性教学的以几个特点:
第一,问题性。探究性学习,以问题组织课程,教师围绕问题提供相关信息,学生围绕问题阅读教材,收集资料,展开討论。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集中,新颖有价值。教材中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历史的时间、地点、人物无须探究。问题的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或者与同学合作,才能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设计出有一定空间的问题。设计要把问题落在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太难或者太易都没有发展价值。
第二,探究性。探究性教学中,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寻求。带着问题去探索,探究中解决问题,探究中发现知识的联系,探究中有创新和突破。
第三,开放性。探究性学习可以是历史学科内的学习,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学习,即使是历史学科内的问题,也可以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多角度的展开学习,这也是探索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四,主体性。探究性学习以个人学习,小组结合为主要形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因而,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在这类学习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很大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时间留给学生,而不是教师自己过多的占用时间独自表演,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了这个教师的教学观,探究式教学决定了作为主体的学生,必须有充分的学习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由支配学习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时间,其实就是这种自主学习的时间。
新课程下,历史课程的人文色彩越来越浓,强调个性是现代化社会的标志,因此,教师必须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前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和书本为中心,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能动性没能很好的体现出来。探究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演。教学“商鞅变法”一节时,“商鞅变法”是体现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社会变革。学生对变法的内容、性质、意义,难以理解清楚。我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同时指导学生编写“商鞅变法”课本剧,让学生自己排练,在课堂上表演。通过活动,学生的对“商鞅变法”的来龙去脉理解透彻。讲春秋战国历史时,组织“春秋战国”成语比赛,历史故事大赛,这些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语言文字的组织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色。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3-16岁左右,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促成了他们智力的早熟。初中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同时,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
1.根据课程标准来收集和筛选视频史料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核心,所有的教学手段都必须在符合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其次,要认真学习课标,根据课标的要求来收集和筛选视频史料,找到对落实三维目标最有效的视频。
第三,在使用视频的过程中要先对视频进行处理,对时间、内容要先处理好。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学生会由充满兴趣产生烦躁的情绪,不但对学习没有帮助,对历史兴趣也会有扼杀的危险。
2.从实践中,我们发现视频史料在一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不要超过1/3的时间比较合理有效,以前我们觉得视频史料直观性强,学生会爱看,就多使用,但是,用多了,却发现学生也很容易视觉疲劳,毕竟是初中生,同一种注意方式不能维持太久,所以必须多种学习方式交替使用。视频史料在一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不要超过15分钟。3.何时使用、怎样使用视频史料才能达到预期的辅助教学的效果?视频史料在使用时间上应该有所选择。4.视频史料教学如何与其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费县新庄镇初级中学 吴玉奎
历史课堂教学承载着历史教育的重任,而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课堂的教学细节。历史是具体的,是动态的,对于历史的叙述也应该是具体而生动的。在学习历史事件的过程或历史人物时,要讲的真实鲜活,不仅要线索清晰,层次完整,而且也离不开细节的支撑。一堂好的历史课一定要有典型的例子,而好的例子一定是有典型的细节。典型而关键的历史细节能让历史课堂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可以掘深拓宽历史,实现微窗眺远景;也可以展现历史的多面风采。做历史教师,很重要的一项基本功是学会怎样讲故事,把教科书阉割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历史教学需要高屋建瓴,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蹲下身子来,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下面,就结合我校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我们的做法和感悟,期待与同仁们交流探讨,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一、历史细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功效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对于历史的深刻认识一般都是从细节入手的。细节决定成败,历史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历史教学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承担。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我们认为可以大胆的运用一些历史细节,把教科书中丢失的那些精彩片段还原。因为细节往往是历史教学的魅力所在。历史细节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情境、文化作品等进行系统生动的描述,增强历史事务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教学中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更加深刻地领会隐藏在史实背后的史学理论与文化精髓。历史的细节在信息传递时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这就好比是一场荡气回肠的电影中那些紧紧抓住人们眼球的精彩瞬间。我们每个人回顾以往所学过的知识,印象深刻的往往是一些经典的例子、生动的趣事或触动心弦的震撼。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把握住历史细节,就可以见微知著,呈现出别样的精彩,其功效不可替代。
1.细节能够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第一个任务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喜欢上历史课。学生如果对历史不感兴趣,其他的也就失去了依托。所以我们就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把握细节,充分运用细节来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使学生能主动进入历史课堂,有对历史探究的原动力。
如在学习“外交事业的发展”时,我在一开始上课就展示出教材上的一幅照片——《乔的笑》,就是乔冠华在联大通过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开怀大笑的照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之后又介绍了照片的一些情况:这幅珍贵照片在新闻摄影展中获得金奖,纽约某大报对乔冠华这纵情一笑也倍加赞叹,称他为“大国家的大人物”。乔冠华的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因为乔冠华的表情是很夸张的,给人的视觉冲击非常大。所以学生马上就被吸引了。这时我适时设问:为什么乔冠华部长会如此开怀大笑?学生很快就能从课本中获取信息: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件事是新中国在外交上的重大突破,是一件令我们自豪的事。图片是无声的,但图片所带来的情感的渲染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就在现
场。这会使他们产生与乔冠华有相同的感受:为我们的国家高兴、自豪。有了这样的铺垫以后,学生自然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有好感,有求知欲。本来教学内容只是一个过程性的描述,一些结论性的语言,相对来说是枯燥的。用细节来刻画特定的场景和对象,非常类似于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抓住了这个精彩瞬间,以情感打动学生,带他们走进了历史。
2.细节能够创设新颖的历史情境,使学生情感升华
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对于教师的设问学生或者死气沉沉,或者无所适从,或者偏离主题。这主要是学生与历史有距离感,学生没有感悟到历史。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是被动地接受的。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能精心挑选一些历史细节知识(或趣味盎然,或发人深省,或感人泪下),利用历史细节来设置问题,唤醒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思维的主动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就会高潮迭宕,扣人心弦。在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关于台湾问题时我们就采用了这样的细节:
出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家乡,家乡不可见兮,不能相忘。”并且补充了于右任先生到台湾时并没有把自己的结发妻子和儿女也带到台湾,而是把他们留在了大陆,这是他于1962年病重时所写的哀歌。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这首诗的意境后,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他为什么要葬于高山之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造成今天“惟有恸哭”、“家乡不可见兮”的原因有哪些?今天我们政府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这些历史细节的及时补充,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新意识,自然使学生的情感也得以升华。
3.细节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解读,有利于点化课堂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有血有肉的,但囿于篇幅的限制,课本往往又是高度凝练、概括性的语言。对于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历史都发生在遥不可及的年代,过程性的描述是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别是一些结论性的语言,学生读起来更是味同嚼蜡。而历史仿佛变得无味难以理解。而细节有一种属性,这在信息传递时最易被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我们应该抓住细节这一特性,创造性地利用它解决在教学中的一些难题,使教学得到升华和深化。
比如在学习《文艺复兴》一课时,针对人文主义的理解,我选取了薄伽丘的《十日谈》的两个故事《绮思梦达的故事》、《修道院的故事》,同时又出示了电影《哈姆雷特》片段中有哈姆雷特的那段著名的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通过解读,学生能够理解文艺复兴中对于人文主义的理解,而教材中只有一些结论性的语言和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如果失去了教师带领学生对于文艺作品的解读,学生就不会感受那个时代跳跃的脉搏,更不会对历史知识有一个真实的理解。显而易见细节的作用举足轻重。
4.细节能够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认知
古希腊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塞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新课标要求: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历史课堂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呢?这中间,历史人物的一句话、一封信、一个动作„„诸如此类的细节都可能成为课堂教学好的素材。
近年来,中日关系比较紧张,钓鱼岛问题持续发酵,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右翼势力十分猖獗,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接连不断的发表反华言论。学生对于这一现实与历史对接的热点问题困惑多多,日本为什么到如今不敢面对历史?至今为什么不敢承认侵略中国?我就出示了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及东京审判时印度法官帕尔——裁决日本战犯“全体无罪”的一面之词。《终战诏书》全文600字,从头到尾找不到“战败”、“投降”字样,仅从标题中使用中性词“终战”喻示战争结束,更不可思议的是诏书说战争“已阅四载”,说明什么?日本只承认对“英美”的终战,而对中国和东南亚一系列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他根本不予承认。相反的,2005年,日本在靖国神社内树起“帕尔显彰碑”,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毫无疑问,当这样的历史细节呈现给学生时,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增强都在悄无声息的生根发芽了。
5.细节能够钩沉思想,培养养育学生的灵魂
史学博大精深,不是因为史学可以研究一切,而是因为这些研究给我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思想及方法,要通过史实及其思考,让我们懂得世界,认识自己,知晓现实,憧憬未来。让历史细节如同久旱的甘雨,不断催生学生的激情与智慧,成为他们的精神密友、生命知己、灵魂导师。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我选取了林觉民的《与妻书》片段,学生听的非常入神,很多学生都留下了眼泪,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的情感正在进行一场精神的洗礼,收到了良好的教育目的。
二、细节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1.运用细节导入知新课,别具匠心
历史知新课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运用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细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时间也长。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都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
如在学习九年级历史“美国独立战争”一节的课堂教学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段英语“ John Hancock”,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意思?教室一下就热闹起来,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普遍认为是“约翰·汉柯克”。我告诉学生:这是个特殊的句子,意思是“亲笔签名”。学生大惑不解。我解释道,它的典故与一个历史事件紧密相连,是什么呢?然后在黑板上板书《美国独立战争》,因为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56名独立运动的倡导者在《独立宣言》上签字,会议主席约翰·汉柯克首先签名,他的字比别人大两倍,并风趣地说“这样英国女王用不着戴眼镜就可以认出来了!”。这个大名,以后就进入了美国英语中,用来代替“your name in writing”来表示“亲笔签名”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英雄的历史。
通过这样做,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求知欲,还新雅高效。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细节夯实基础,突破教学难点
细节是历史的颗粒,过程的链条。历史本来应该是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但由于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用的时间地点人物、知识体系与框架、乏味的抽象概念、生硬的说教、考试升学等等,让学生对历史课没有好感,课堂上昏昏欲睡,历史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这就需要教师恰当地运用历史细节,使学生夯实基础,突破教学难点。
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针对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我选取了两个历史细节:
历史细节1:甲午海战前夕,明治天皇与首相伊藤博文的对话。天皇:能打败北洋舰队吗?伊藤:能打败。天皇:理由?伊藤:战斗力胜过清朝海军。天皇:如何得知?伊藤:北洋舰队纪律涣散,应战准备缺乏。天皇:何以见得?伊藤:士兵将衣服随意晾在船舷和大炮身上。“镇远”、“定远”军舰,管理混乱,缺乏战斗力,随处摸几下,白手套变黑手套了。
历史细节2:甲午海战期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过生日。甲午中日战争前,日本上至天皇下至孩童捐钱买军舰,准备与北洋舰队相抗衡。
通过两个历史细节的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学生们发出愤怒的声讨与对晚清政府的不满。随后的教学水到渠成,问题也迎刃而解。
3.运用细节进行课堂整合,言近意远、情趣盎然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应该是师生双
方通过灵活的方式共同完成的,切忌流于形式。课堂小结又是一门艺术,小结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运用历史细节可以让课堂小结收到言近意远、曲尽绕梁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出示了谭嗣同的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谭嗣同在得知《马关条约》后奋笔而就的,我在课堂上深情地复述当时的背景:戊戌变法之前,浏阳青年谭嗣同望着腐朽即将坠落的清王朝,不禁黯然神伤,这样一个国家若再不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政治、法律理念,亡国灭种是那样的难以避免,到时候神州大地不免沦为外国列强分割之地,四万万同胞将成为亡国奴。此时的他不得不为国之未来、民族之未来所哭泣,写下了如此的诗句。他在这之后积极投身变法,践行了自己变法维新的理想。历史细节的巧妙运用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理解,又为下一单元戊戌变法章节的学习做了铺垫。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细节,恰当的运用细节,让历史不再乏味,让历史因为拥有了细节而不断地可爱可亲,也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生命力永存。
三、细节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首先,要求真,要让每一个历史细节因真实而崇高。历史是真实的,我们每位老师在构筑起历史这栋“高楼大厦”时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粒沙的历史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历史细节不能因为小而乏真,“真”是我们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历史细节的“生命底线”。我们在叙述细节时不能随意的编造、想象甚至拼凑。课堂是严肃的圣地,史学以真实而崇高。
其次,要有魂,历史细节的选取要注意目的,必须为一堂课的“主题”服务。在课堂上,任何教学手段的选用都要服务于教学,细节也不例外。如果历史细节不能围绕主题,缺乏灵魂统率,为渲染课堂气氛随心而用,率性而为,这样的运用就失去了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学会选择,不能把历史课变成纯粹的故事会,因为史学因严谨而美丽。
再次,要和时,历史细节运用要注意对时机的把握。恰到好处是历史细节运用的不二法门。一堂精彩的历史课中,精彩和典型的细节运用要在恰当的时候出现,精彩的东西只有用在恰当之处才会春光无限。“火候”要用到刀刃上,一般来说,对于历史事件的讲述,细节运用于事件的高潮处或转折处。对于历史人物的讲述,细节就要出现在事迹中。只有这样,历史事件才会高潮迭起,激动人心,历史人物才会更加丰满、栩栩如生。
一、开展乡土历史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乡土历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是历史教师应该研究的一个问题。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乡土历史,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及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为学生所具有的社会知识来源于他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他们对于有关家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以及山水草木等都有着特殊的深厚感情。每当教师讲到家乡史时,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过来,有一种兴奋感和临境感。可见,开展乡土历史教学是由近及远启发学生历史兴趣的好办法。
2.乡土历史教学是加强“双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加强历史课的“双基”教学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基础,欲达到此目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而补充讲授与课本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乡土知识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乡土资料中那些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本身就属于历史基础知识,需要学生掌握。虽然课本上没有编写,但是这些材料对某个地区来说很重要,是本地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不仅传授了地方史知识,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助于學生加强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3.乡土历史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最好的素材
思想教育常常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史实教学来实现的。这些史实与学生联系越紧、距离越近,则教学效果越明显。在这方面乡土历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乡土历史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通过乡土历史教学,使学生从局部到整体了解历史发展趋势,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家乡名人的非凡经历、生动感人的事迹及其体现的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思想教育的最好素材。
4.乡土历史教学是历史新课标的真正体现
它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目前学校教育和考试制度长期偏重于选拔功能,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这与新课标不相符合。乡土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营造“寓教于乐”的氛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探讨和充满乐趣地学习,从而获得知识以及能力的提高。乡土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捷径。把乡土史引入课堂,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过来,不但认真听讲,而且还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充分利用这种好奇心,巧妙地加以引导,能使这种好奇心转化为追求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乡土历史进行课堂教学要注意几个问题
1.处理好“讲与收”的关系
讲与收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调控课堂气氛的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讲什么内容,以多少时间为宜,在备课时就要慎重考虑。
2.依据课本内容选用乡土历史材料
例如讲授中国古代史。可以利用家乡历史的文化遗迹、古建筑、历史文物、历史文献、图片等进行直观教学。教师在介绍拓展类知识时要言简意赅,不能偏离主题。乡土历史材料补充是课本中没有的内容或者不够详细的部分。
3.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而定
当课堂教学沉闷,学生有厌学的情绪时,可以引入一些内容精悍、趣味性强、富有感染力的传说传记等历史小故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情绪很激动,所谈论的内容偏离了学习目标时要迅速刹车,巧妙地把这种高昂的激情保持到完成学习目标上。
4.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课堂注意力来决定
如果课堂教学任务较多,教材内容与家乡历史没有联系,就没有必要画蛇添足。每节课高中生的注意力集中一般能持续30分钟,因此穿插乡土历史教学一般安排在课前15分钟或者下课前10分钟。
5.注意考虑内容的层次性和学生的知识积累
教师在选择乡土历史知识时,应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历史教材为突破口,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如顺口溜、打油诗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学习课本知识,如讲述北宋科学家沈括根据四季二十四节气制定“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结合家乡流传的一个谚语“清明芋,夹断箸;夏后芋,没一箸”说明清明后农事安排急迫,这样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掌握。
6.要坚持观点的正确性、史料的真实性
乡土史料来源庞杂,观点混乱。我们选用这些材料必须经过分析、批判、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审慎用之。
高中历史教学形式无疑是多种多样的,充分利用乡土史资源并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但是要运用合理,否则就会喧宾夺主、牵强附会。
关键词:历史影视教学,多种教学方法,注意问题
历史教学方法异彩纷呈,方法多样,运用多媒体、影视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让历史课堂教学呈现开放且富有创新活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和工具。影视历史以其广阔的视角和精细的描述 , 呈现出多元的社会场景,给予学生强烈的现场感受和视听冲击。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不仅切合历史课程资源的范畴与开发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要求,而且可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历史教学中引入影视 资源的原因及类型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不能再现,历史课如果单凭教师的语言描绘和阅读抽象笼统的教材,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历史内容又是纷繁复杂的,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决定了影视资料的广泛性。
随着现代媒体科技的飞速发展,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录音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且易于获取的课程资源。以动态图像为特征的影视资源,对辅助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有哪些类型的影视资料适合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呢?
(1)文献纪录片(如《抗日战争纪实》《中华文明——英雄时代》)。文献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史料的真实性,它不仅如实记载了某些历史的事实,而且形象逼真,客观地再现了历史原貌。
(2)课堂教学片(如《世纪中国》《中华历史五千年》)。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教材某一专题或者某个历史事件,以服务教学为目的而编制的视听教材。它融合历史文物、图片、影视片段、绘画、人物等形象资料构成画面,配以解说、字幕、音响,以直观性和针对性为特点,最适合历史教学,效果最好。
(3)历史题材故事片。糅合了较多的艺术成分,但是它以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为基础,虽然与教材有差距,但它能再现历史风貌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其中的一些影片(如《甲午风云》《林则徐》等)具有较高的学术研讨价值,对历史教学同样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4)专题片和科教片。与历史教材内容相关,目的非为教学设计,但同样能比较好地辅助中学历史教学。
二、运用影视辅助历史教 学的具体方法
1. 利用影视的娱乐功能性,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习的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娱乐性是影视最重要的功能和目的,影视的娱乐功能直接导致学生对电影作品的兴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材料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充分唤醒,主观能动性被积极调动的情况下,寓教于乐,历史教学就会别开生面,产生超乎意想的效果。历史影视片用声音、图像来传递信息,比文字材料更为生动、具体,很容易吸引和感染初中学生。在讲授清朝前期历史时,针对学生喜欢看金庸武侠小说的心理,以电视剧《鹿鼎记》为话题,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之上设题:《鹿鼎记》中青年皇帝是谁?请你评价一下这个皇帝。学生对此问题异常感兴趣,整个课堂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改以往上课沉闷、呆板的气氛。
历史课本中的许多人和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的素材,如果教师只靠语言叙述,难以描绘当时的情境。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使历史事件更直观、形象地再现,可以增强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一国两制》一课时,给学生播放录像《重大历史事件本末·香港回归纪实》的纪实影片;在教学《重庆谈判》一课时,播放电影《重庆谈判》片段。通过运用这些电影素材,还原历史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抛砖引玉的教学效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了兴趣才会乐于学习,乐学才会去积极地探究,这样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而为,才会出现历史教学的良性生态。
2. 利用影视化解教材重、难点及疑点
历史学科教材的内容讲述的都是过去曾经发生的事件,对初中学生来说时隔甚远,有极强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学生对这些内容感到生分。而且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又没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来借鉴印证,学起来感到抽象、无据可依,所以,这样的历史教学内容单靠教师用单调的语言讲解无法完全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利用影视手段,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声、光、画的立体表现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强化学生表象感知,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感悟。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节内容时,为什么日本侵略者在短时间内就击败并摧毁了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对于这个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先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几个剪接的场景: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北洋水师官兵英勇应战,结果与两百余名战士壮烈殉国;而后宫里为了筹备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庆典,挪用海军军费大肆铺张;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威海卫溃败,最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通过影视画面,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清政府腐朽统治、政治腐败、指挥不力。这样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3. 利用影视引发情感共鸣,陶冶学生思想情操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和发展做贡献的理想。单靠教师枯燥的讲解很难发挥历史教材对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 等思想教育,而影视具有以情感人的功能,在历史课堂引进影视就能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达到教材设计的预期效果。在学习“鸦片战争”内容时,播放电影《林则徐》《中国近代战争风云录·鸦片战争》《百年叱咤风云录——世界重大史实再现》中的几个情景片段:烟馆林立,清朝官民吸食鸦片,精神萎靡不振,营务废弛,战斗力削弱;清政府腐败,受贿放私猖獗造成白银外流,国家财政危机;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利益,不畏强权,上书道光帝,关闭烟馆,毅然销烟于虎门;短短几个镜头,影片中不同人物的形象、神态和举止言谈,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被激发,尤其是影片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明白了毒品的巨大危害,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防毒缴毒的教育。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中,通过放映电影《火烧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劫掠下,无数奇珍异宝被抢夺一空,精美绝伦的瓷器被敲碎殆尽,八国联军个个兴高采烈,满载而归,在他们身后,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在浓烟中轰然倒塌……这些震撼的电影场面,无不令所有学生扼腕痛心,学生因此坚定了爱国、强国的意识。很明显,这些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有着难忘和深刻的教育。
三、运用影视为历史教学 服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影视知识以及深厚的影视艺术修养,了解影视的基本特征、类别和内容(比如,百部爱国影片及相关内容),对影视事件具有深刻敏锐性。
(2)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水平和电脑操作能力,能够运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搜索影视素材,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影视编辑剪辑能力。
(3)注意选择材料的精度和与历史课文内容适合的尺度,否则会造成历史教学的喧宾夺主。
【浅谈乡土历史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推荐阅读:
初中历史课堂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6-13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10-08
浅谈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12-07
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06-26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07-05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09-27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06-25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