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系统信访工作总结(精选8篇)
组织系统信访工作总结2007-12-07 16:49:31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组织系统信访工作总结组织系统信访工作总结(2)年,我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委关于信访工作的一系列部署,把信访工作作为组织部门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立体抓信访,依法办信访,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不断加大重要信访案件督查督办力度。2003年,共接待来信来人访56次,全部处理完毕,结案率100,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社会稳定和发展。
一、完善信访工作制度,规范信访工作机制为推动信访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的开展,我们用更高的标准来重新审视全县组织系统信访工作,对部长接
待日制度、信访工作例会制度等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制定了一整套更加科学规范的制度。重点抓了五项制度的落实。
一是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全县组织系统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部内各业务科室负责人、乡镇主管副书记、组宣委员为成员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全县组织系统信访工作的领导。各乡镇也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层层负责、覆盖全县的信访网络。各级领导小组定期部署信访工作,指导处理有影响的的信访案件,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工作目标,为信访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信访隐患苗头定期排查制度。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组织系统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完善三级排查网络,对组织系统信访苗头实行周排查、月调度、季通报,重大节日或政治活动期间一日一排查。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把问题
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2003年,共排查出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36件,及时进行了处理,有效地消除了信访隐患。三是信访“督办卡”制度。对各党委及组织部各科室承担的重要信访案件,由部长签批“督办卡”,限期解决。全年共对8项案件进行了重点督办,全部按期解决。四是信访责任追究制度。对各基层党委及部内各科室实行季度、年终考评考核,对全面完成信访工作任务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出现失误,未完成工作目标的,视情况对主要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谈话诫勉、警告直至降职处理。五是信访回访制度。对已解决的重要信访案件,全部建立档案,由部内信访工作人员在半月内进行一次跟踪回访。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立即做出反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案件反弹,确保不出现重访。健全完善的信访工作制度,使信访工作机制高效运行,提高了信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二、突出
信访工作重点,消除信访工作隐患围绕上级重大部署、重要活动以及县委重要决策,确定信访工作重点,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努力提高信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创优转后,规范管理,建强村级班子,巩固信访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信访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基层的关键在村级班子建设。我们针对组织系统信访案件大部分来自农村特别是后进村这一实际,通过深入排查摸底、认真聚焦核实,确定出13个农村后进党支部列入省市治理重点,进行专项治理整顿。13个后进村全部由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包,为13个后进村选派了驻村工作队,细化了后进村治理转化方案,帮助查找问题,制定发展规划,解决难题,形成了县级领导带头抓、乡镇党委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有利格局,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使13个后进支部全部实现转化,降低了信访案件发生率。
2、深化“衣食父母观”教育,深入开展“攀穷亲”和帮扶城镇
特困人员活动。全县副科级领导每人联系一户农村贫困户,正科以上领导联系一户农村贫困户和一户城镇特困户,帮助其谋划致富门路,解决实际问题。活动中,共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889项,帮助联系致富项目681项。此项活动的开展,使贫困人员摆脱了困境,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减少了上访隐患,维护了社会稳定。
3、严格政策,认真做好老党员生活保障工作。针对部分农村老党员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况,县委组织部积极协调,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争取到资金17万元,对537名农村老党员进行困难补助,解除了农村老党员的生活之忧。非典期间,为老党员发放了温度计、肥皂、消毒药、口罩等,保障了老党员身体健康,充分体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杜绝了农村老党员因生活困难引发的上访。
三、把握信访工作规律,增强信访工作的前瞻性针对可能诱发上访的问题,采取了四方面的针对性措施,有效增强了
信访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了防患于未然。一是抓住源头,把问题解决在未访之前。对过去的上访户以及可能引发上访问题的各种案件,凡涉及组织工作的,都指派专人进行综合调查与分析,对可能诱发上访的问题,及早解决。在今年农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中,在党员队伍中开展了整训活动,统一了党员思想,加强对各乡镇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解决问题,保证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没有出现重大信访案件。二是特事特办,防止重信重访。对县内的重要上访人员,县委组织部指派专人进行专项督办。特别
一、六安市地方海事系统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现状。
步入“十二五”规划建设时期, 面对黄金发展机遇, 实现六安水运新跨越, 必须继续维持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 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现阶段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必须进一步强化领导意识、创新工作方式, 全力构建“平安水运、和谐海事”。近年来六安市地方海事系统的维稳工作, 综合来看, 安全态势保持稳定;信访工作方面, 人民来信呈下降趋势, 未发生恶性上访事件, 以往一些不断重复上访的情况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是当前信访维稳工作依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信访问题的复杂性, 以及矛盾的对抗性显得较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改制矛盾不断凸显。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 以及政策的变化, 系统内许多下属的企业正面临着丧失生存空间的问题, 部分企业相继进行了改制或将要面临改制, 这涉及企业人员的安置补偿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
2. 行业规范管理仍不到位。
因行政管理和执法上的不规范、不到位, 所引发的乱收费和个人违法乱纪事件未能杜绝, 由此产生较坏的社会影响, 极易引发信访事件, 一旦引起社会及媒体的广泛关注, 造成的恶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3. 市场主体经营性矛盾不容忽视。
当前, 水运市场竞争激烈, 由此导致的恶性竞争不断出现, 市场主体矛盾时有发生, 并有激化的趋势。
4. 内部民主建设有待加强。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 信访工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渠道, 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深入基层, 贴近群众, 倾听基层呼声, 及时了解、发现、掌握、处理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对群众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要敢于直击矛盾核心, 能解决的尽量解决、及时解决, 不能解决的坚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第一时间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二、加强六安市地方海事系统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措施
1.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六安市地方海事局成立了局综治信访维稳工作领导组, 建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所有行政领导任副组长、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局综治信访维稳工作领导组。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 市局对局属单位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 逐级签订责任书, 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同时, 健全了综治委全体会议制度, 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综治信访维稳工作, 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检查督促工作措施落实情况。
2. 夯实基础, 完善制度, 不断提升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水平。
首先应突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原则, 将“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融入到综治信访维稳防线中去。哪个层级出了问题, 就要切实负起责任, 绝不允许把应由本级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其次, 建立通畅的信息预警上报系统, 将其作为防控核心措施来抓, 全力做好当前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 做到定期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并将发现的相关问题及时予以处理, 防止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 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最后, 建立应急保障机制, 继续深化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 预防与应对有机结合, 加快基础设施、安全监管、专项救助、治安防控和协调机制建设, 逐步实现管理规范化、监管法制化、人员专业化、应急高效化, 进一步健全完善责任链, 建设长效机制, 确保系统内外的安全、稳定。
3. 强化宣传, 多措并举, 着力确保安全势态持续平稳。
结合信访工作的实际, 按照有利于稳定、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群众的方针,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强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加大信访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 宣传中选择一些典型案例, 公开处理程序, 透明处理过程, 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信访程序, 培养群众识大体、顾大局、遵纪守法、依法信访的意识, 不断规范信访秩序。另外, 不断探究在新形势下创新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方式方法, 如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与本市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结合起来, 与全省海事系统开展的行业服务“三三三”行动 (即深入3座码头、登上3艘船舶、调研3家企业) 结合起来, 通过改进作风、提高效能、贴近基层, 认真梳理我局的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成效与缺失, 总结经验, 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4. 强化监督, 闻过纳谏, 依法化解矛盾纠纷。
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司法部门的监督, 认真做好议案和提案的回复;通过开门纳谏等有效方式和渠道, 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受理群众的投诉和接受社会及媒体的监督, 积极查找、反思存在的问题并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努力化解执法中出现的矛盾。
5. 强化值班, 加强检查, 强化单位节假日安全内保工作。
为切实做好节假日期间综治维稳和信访安保工作, 首先要充分认识当前社会稳定形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把综治维稳和信访安保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高度重视, 周密部署, 认真落实“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和内部, 全力维护单位内部和行业的稳定, 确保节日期间的和谐稳定。其次要加强技防设施的维护保养, 保证防控监控设施和报警设施的完好。结合地方海事系统“12395”应急救助电话值班制度, 进一步落实好安全保卫值班人员, 做好值班记录及数字上报工作, 确保信息畅通。
当前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形势紧迫、责任重大, 我们要从全局着眼, 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的意识,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各项措施, 不断开创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新局面, 为六安水运的新跨越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摘要:本文阐明了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要性, 并分析了六安市地方海事系统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的开展现状及问题所在, 深入探讨了加强六安市地方海事系统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所应采取的措施与途径, 为实现六安地方海事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六安市,地方海事系统,信访维稳工作,现状加强措施
参考文献
[1]徐敬杰.新形势下的企业信访维稳工作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 2012, (10) :35.
信访工作属于言辞型交往工作,这要求信访工作者在语言运用中要具有较强的言语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因而,在信访工作中如何做到语言准确、精炼、生动、易懂、得体便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信访工作话语中存在大量模糊限制语,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是一种促进信访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方式。文章以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为语料,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理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调查信访工作中模糊限制语的运用情况,并且进一步分析信访工作中模糊限制语三大元功能与信访交流艺术的关系,以利于促进信访工作的有效沟通。
二、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
信访工作者面对复杂的信访情况,需要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观点,从而会使用大量的模糊限制语。合理使用模糊限制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信访工作者有效处理各类信访事件。信访工作中,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功能与信访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关系密切,人际功能则与信访工作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有关,语篇功能在很大层面上与信访工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相关。
三、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
在信访工作中,模糊限制语可以有效地发挥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语篇功能。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在发挥三大元功能时具体的体现方式与其他语言成分稍微有些差别。第一,就概念功能而言,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发挥的是逻辑功能,而很少涉及经验功能;第二,从人际功能的角度看,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所发挥的人际功能主要指评价功能和权势功能。 具体体现为,信访模糊限制语通过介入系统和极差系统为对语言的态度功能做一定的评价。第三,从语篇功能的角度看,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所发挥的语篇功能不亚于人际功能,体现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四、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三大元功能分析
(一)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功能: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观点,概念功能包含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人们普遍认为,模糊限制语一般只与情态系统有关,其实不然。就信访工作中的语料而言,模糊限制语还与概念功能的逻辑意义有一定联系。信访工作者所使用的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没有经验功能,但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却具有逻辑功能。Halliday从相互依存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研究语言的逻辑功能。 此外,他还认为,逻辑语义关系虽然形式多样,但这些关系大致可分为扩展和投射两类。文章以此为准,以间接缓和语为例,从逻辑语义关系探讨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逻辑功能。
例一: (个体上访案例)
上访者:我的林业用地有120.4亩,但是我现在发现林权证上只写了105.4亩,……我觉得不对,肯定是村委员和林业局搞错了。
信访工作者:如你所述,你认为你的林业用地应该有140.4亩。但是根据你的林权证,你的林业用地只有105.4亩,不是120.4亩。
上述对话中信访工作者为了详细了解上访者所述情况,使用间接缓和语“如你所述”和你认为再次投射上访者所表达的话语含义,这足以体现模糊限制语具有投射的逻辑功能。
(二)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
语言的人际功能包括互动功能、评价功能、和权势功能。信访工作者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在发挥评价功能和权势功能的时候,作用尤为突出。
(1)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评价功能
根据马丁的观点,评价功能的核心是态度功能,态度又包含情感功能、判断功能和鉴赏功能。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则主要涉及情感功能,其中,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归属于介入系统,而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则归属于极差系统。这两类模糊限制语分别通过介入系统和极差系统体现语言的情感功能。下面我们将逐一探析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情感功能。
例二:(个体信访案例)
上访者:我哥哥于xxxx年在xx政府就职,…… 我哥哥因病死亡,国家有没有补偿?
信访工作者:您的这份心情,我们特别能理解。您的孝心,我们特别尊重,也非常敬佩。但是根据xx部门提供的证明,……所以根据目前国家政策明确规定……, 经我们信访局商议,……
上述例子中,首先,信访工作者使用程度变动语“非常”和“特别”,这两个程度变动语是评价功能极差系统中的高量值情态副词,高量值情态副词的使用 有效地传达了他们对上访者的赞扬和同情之情。其次,信访工作者又使用了间接缓和语“根据xx部门提供的证明”“根据目前国家政策明确规定”和直接缓和语“经我们信访局商议”将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而言,信访工作者通过评价功能介入系统中的“他言”和“自言”的方式有效地发挥了语言的评价功能。
(2)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权势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权势功能的核心是话语的正式性,而信访工作者所接触的上访对象大多是人们群众,这就决定了信访工作者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既有专业性特征,又具有非正式性特点,但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权势特征并未受到丝毫影响,他们的话语在信访工作中仍然占绝对优势,更具话语权。他们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不会像法庭审判时法官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那般正式,但也不会像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那样随意,信访工作者一般使用间接缓和语发挥语言的权势功能,如下例:
例三:(网络信访案例)
上访者: xxxx年x月x日……
信访工作者:您好,您的上访信件我们已经收到,根据《XXX市网上信访工作暂行规则》第十六条,……
上述例子来自书面信访案例,语言通俗易懂但又不失专业。信访部门使用了间接缓和语“根据《XXX市网上信访工作暂行规则》第十六条”体现了信访工作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人民群众和信访工作部门都必须遵守这一准则。这个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充分发挥了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权势功能。
(三)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语篇功能:
经过实际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信访工作者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实际上也是构建信访语篇的衔接手段之一。其一般通过衔接中的照应、重复方式构建信访语篇。在此,我们只列举其中的一个例子进行分析,如:
例四:(个体信访案例)
上访者:我是XXX学校的一名代课老师……
信访工作者:如您所述,您大约工作了10年,…… 我相信学校也是为您着想的,……,您的情况与……有几分相似之处,……
上述例子是信访语篇的一部分,这个对话肯定还未结束,但对话中已经出现了构建语篇的衔接手段:模糊限制语。首先,间接缓和语“如您所述”与之前上访者所讲的内容相呼应,是照应的衔接手段;其次“大约”与上访者所说的“差不多”属于近义词,也属于照应的衔接手段;而“一点”则使用重复的衔接手段与前文呼。以此得知,在信访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篇构建方式一般都采用上述两种方式。
五、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运用与信访工作交流艺术
信访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信访问题复杂多变,这就要求信访工作者处理问题必须有根有据、有理有节,既要符合国家当下的政策和客观实际,又要符合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由此可见,信访工作者必须具有很强的業务能力,如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其中,信访工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尤为重要。信访工作者需要谨慎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才能促进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上述系统语言学关于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分析,笔者就信访接访语言提出下述三点建议:
第一,尊重上访者的原意,恰当使用间接缓和语。在接访过程中,信访工作者所说所写的内容必须尊重上访者的原意,适当使用间接缓和语,以便更清晰地转述上访者的意思。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于上访者本人,他认为信访工作者在切切实实了解他的具体情况,没有主观臆测;于转办单位,他们也能清晰地了解到上访者本人的意思,而非信访工作者的意愿。
第二,正确体现相关政策精神,合理使用间接缓和语。信访工作者处理群众问题的依据是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信访接访过程中,信访工作者在说明相关政策的时候,有必要使用诸如“根据……规定”等间接缓和语来准确表达相关政策的具体规定。体现信访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这样的话语方式会让上访者更加信服。
第三,使表述更加准确且严密,必须适当使用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信访工作中难免会涉及不确定的因素,如时间、地点等等,这就需要信访工作者使用程度变动语和范围变动语,以便更精确地表达话语的含义。如“一个月之内”等表述。当然,在能确定信息的时候,则不该过度使用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否则会给人造成敷衍了事的印象。
六、结语
在信访工作中,信访工作者应该注意锤炼语言艺术,只有合理使用模糊限制语,信访工作者才能有效控制话题,了解上访者的意愿,妥善解决上访人员具体问题。因此,强化模糊限制语意识、使用模糊限制语对信访语言进行提炼, 才能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者的语言技巧,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希望能以此激发更多语言学学者去发现、分析和分享信访工作中模糊限制语的语言特性及功能。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这项研究能在信访工作者语言培训方面提供一些见解。此外,从系统语言学三大元功能的角度分析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功能,仅仅是抛砖引玉,研究仍未大量触及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况且今后的研究还可以从语用学、语义学等角度展开调查,从而进一步深化信访工作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
——***就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良好环境的探索与尝试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政治使命,也是维护企业稳定大局的迫切需要。******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几年来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不懈地把信访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先争优”中发挥作用,有效的维护好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及时化解了各类矛盾,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二部共3个井下施工***,1个地面运料班组,现有职工***人。职工成分有全民固定、全民合同、城镇合同、农民工、破产安置工,其中农民工占70%左右,职工年龄最大的51岁,最小的20岁。随着企业体制的改革更新和用工形式的多样化,单位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加之单位施工调出调入频繁,人员流动快,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因此,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对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和谐文明平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实践党的宗旨的高度认识信访工作,切实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信访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党组织体察社情民意、听取职工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是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教育引导的重要手段。为此,***成立了以单位正职为组1 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在公司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一岗双责”、责任追究、“一票否决”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信访工作“一岗双责”制暂行规定、党政负责人公开接访、主动下访制度、接访事件处结程序、信访工作创“三无” 工作预案等一系列信访工作制度。按照“谁的人谁负责、谁的岗谁负责”原则,对单位整体信访工作实行区域包管划分。领导小组以学习贯彻国务院《信访条例》为主线,全面落实上级一系列有关信访工作的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把信访稳定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把做好信访工作当作实践“三个代表”、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大事来抓。***党政领导坚持认真开展定期接访、主动下访,带头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每月的15日为党支部书记(车间工会主席)接访日,25日为***经理接访日;在国家重要节日、重大会议和活动期间或信访问题突出等特殊敏感时期,适当安排增加接访次数。小组成员每季度召开一次信访工作研究分析会,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工作领导小组例会,研究部署工作任务;重要信访问题随时研究。对职工反映的问题不强调理由、不回避矛盾,大家相互配合,及时落实,做到公平、公正,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尽力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原单位,让职工满意、让职工放心。
由于我们认识比较到位,采取措施比较得力,有效地化解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矛盾,积极稳妥地处理了一些职工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有力地维护了单位稳定。
二、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信访工作做好了,职工群众有了反映解决问题的渠道,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从而更好的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面 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新情况,及时解决职工生产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为此,支部除了每周做好3个***重点人员不稳定因素排查外,还坚持每月至少与每个***2名以上不同岗位的职工进行谈心交流,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倾听职工对安全生产、工区管理、制度执行,工资劳保等各方面的反应,对职工群众反应的各类问题进行分类登记,有利于及时解决问题,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而职工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向组织反映问题,既是对组织的信任,也是职工群众对组织的期盼和厚望。
单位有3名年龄大的老职工,参加工作时间早,文化水平低,文字记忆力、书写能力差。但3人老实能干,有较好的实际工作经验,安全技能掌握的也很好,是各自岗位上的好手。由于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安全考试,按照规定考试不及格将受到考核。3人虽然都按时参加工区组织的各类安全、业务知识学习,但一到月底考试,却是赶着鸭子上架了。由于天天担心考试问题,时间长了,给3人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支部在每月与职工的谈心交流中,了解到此事后,考虑到实际情况,支部一方面要求3名工人仍然坚持按时参加工区组织的各类安全、业务知识学习,促进各项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将实际情况向公司安监部反应,申请免除了3名老职工的安全考试。通过处理这类事件,支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负面影响为正面影响,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单位的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积极作为。
三、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一定要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具体落实到解决职工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问题上
实践中,党支部坚持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原2 则,把解决工作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认真处理职工反映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关心职工的生活,倾听职工群众心声,多做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工作。通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处理职工在生产工作中反映的问题、异议,化解矛盾。
职工产生思想问题,除了工作上种种因素外,还有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各种矛盾集结,常常使人消沉、苦闷,甚至造成不安全因素。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具体地落实到解决职工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
单位有一位职工夫妻感情不和离婚,因财产纠纷与妻子娘家人打架,其妻子娘家人到***上来找,并欲冲进***里闹事,在***中门岗被***治安保障部人员拦住。得知情况后,支部有关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进行详细了解情况,耐心向女方家属做思想工作,经劝说,女方家人散去。为防事态扩大,影响***及单位形象,支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又多次找这位职工座谈交流,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安排本人妥善处理好家中事务。由于后续工作跟得紧,做得勤,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女方家人再也没有来单位找事,既使这位职工的家庭矛盾纠纷得以妥善处理,又让职工放下包袱,集中精力专注安全生产。事后该职工找到支部道谢说:“事情多亏了领导帮助解决,要不然,我自己非但不能安心上班,家里也不定会乱成啥样子了。”
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要同时发挥工会、团支部作用,协同有关部门,扎实开展工作 信访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决定了信访工作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党支部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从大局出发,充分发挥工会、团支部各自优势,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协 同上级有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网络机制,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积极为职工群众解疑释惑,共同做好信访工作,维护好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
去年我单位有2名受伤职工,其中一位是下班途中遭遇车祸,另一位是工作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腿部骨折。事发后,党支部、工会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积极救助。同时,由党支部牵头,工会、团支部配合,发动全员为困难职工捐款。在职工病养期间,支部、工会还经常进行走访慰问,了解职工困难需求,做好安抚工作。今年初,伤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又及时联系公司有关部门到***专业机构为2人做了伤残鉴定,帮助处理相关事宜。现在伤者病愈后,单位再根据本人身体状况,安排适合的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既维护了职工的根本利益,家属满意,也让更多的在职职工感受到了党组织以人为本的关爱,体会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事情不但没有出现信访事件,2名返岗上班的职工工作比以前更加积极主动了。
五、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还要发挥好兼职信访信息员预警机制的灵活性
为畅通信息渠道,使单位决策制度上通下达,及时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支部按照“一岗双责”制,在3个***分别配置了1名兼职信访信息员,以增强信访工作的敏感性。
信访信息员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与职工群众朝夕相处,对及时掌握信访信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一方面及时宣传上级法规政策,增强宣传教育工作说服力和吸引力,引导信访人员依法信访、逐级上访,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局面,使员工理解、支持各项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认真听取和反应职工的正当意见和要求,逐级向领导和公司信访办反映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排查线索,发现倾向性、苗3 头性问题,协助领导调处职工在生产工作中反映的问题、异议,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努力将各类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今年3月份,部分新工人因不能在***灯房安架充电需将***灯每天带回家中充电,造成工作不便,一些新工人对此不满。项目兼职信息员发现问题苗头后,立即将情况反映到***,***与***及时联系***灯房,解决了新工人***灯充电问题,理顺了职工情绪。6月初因******井下改建喷浆,施工地点粉尘多,空气质量差,造成职工出勤率低。兼职信息员又及时将信息反映到项目,***在下午的碰头会上将该信息作为专门议题研究,第二天便申请公司为职工配发了防尘口罩,以加强职工劳动保护,从而消除了职工顾虑,各班组出勤率大大提高。
——滕州市委组织部处理群众信访工作的启示
近年来,滕州市委组织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充分发挥组织部门优势,对典型信访件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通过分析案例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整合各方力量扎实做好群众信访工作,有效化解了信访矛盾纠纷,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透过一件典型信访案例,对滕州市委组织部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做法进行深入剖析,来看组织部门如何做好群众信访工作,能够得到许多可资借鉴的启示。
一、基本情况
张某,现年65岁,1964年参加工作,196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系滕州市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副科级退休干部。由于张某所在单位效益差,社会保险费不能按时缴纳,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凡不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一律暂缓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致使他不能按时领取退休金,有病得不到正常的医疗保障,妻子术后在家,儿女下岗,家庭条件非常困难,无奈下向组织部门写信上访。
二、主要做法
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滕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邵士官同志亲自安排,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由人社局、民政局、张某所在街道等单位相关同志组成的联合调查小组,对张某的问题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退休人员享受不到退休后的正常待遇,不能及时领取退休金,与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与企事业单位缴费挂钩有关,那么这项制度规定是否应该进一步修正?全市面上还有多少类似张某的情况,是否应该全部摸排到位?
2、张某的家庭如此困难,妻子有病,子女下岗,本人也疾病缠身,这样的情况为何没有纳入社会救助的范围?民政部门对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有关机制是否应该反思?是否需要一个覆盖面扩大的问题。
3、面对老张的困境,所在镇街和社区等基层组织为何没有掌握?各级党组织每年“七一”都要对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为何没把老张纳入?这反映出在体制机制和干部的身上,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
就剖析出的问题,民政局将张某纳入社会救济对象,一次性给予2千元救助金,以解其燃眉之急,日后视困难程度优先给予救济。同时,在全市范围对类似情况进行摸底汇总,逐一制定救助方案;人社局对所有类似张某因单位无法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而迟领退休金的,统一梳理汇总,集中研究,针对“缴”与“领”的问题,分别制定方案,从根本上解决迟领退休金的问题;张某所在街道,靠上做好张某的安抚工作,交流思想,2
沟通感情,动员所在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帮助包括张某在内的困难人员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三、几点启示:
1、必须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问题,把群众信访工作当成组织部门的“份内事”。很多信访表面上反映的是事,实质上反映的是人,因为事是人干的。拿张某的事情来说,表面看是退休金问题,实质上却是个别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老同志如此困难,单位的领导在哪里?每年的“七一”走访慰问老党员时,为何没有发现?若发现了,为何没有解决?要是一心想着群众,立足于解决问题,还需要老张四处奔波求助?这本身就说明个别干部身上存在问题,只有通过组织部门推动,这类群众的利益诉求才会顺利解决。
2、必须立足于解决问题,构建有效工作机制。重信重访始终是信访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从近年来的组工信访来看,老访户绝大部分集中在落实待遇等申诉类的信访上,而很多通过现行政策却无法解决。但我们决不能简单地拿政策当“挡箭牌”,一句没有政策便打发了事,就老张的退休金领取问题,表面看确实没有政策,但站在他本人的角度想一想,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到头来连退休金都无法及时领取,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如何体现呢?组织部门要努力构建涉及各个层面的工作机制,实现工作的全覆盖。要夯实干部的作 3
风,切实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在每一级组织、每个岗位、每名干部身上得到最大化、最有效的体现。
3、必须靠制度解决问题,推进信访调处制度化。群众信访就是一面镜子,从中能够折射出我们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张某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要举一反三,学会总结归纳,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用制度解决问题。组织部门要学会通过解剖案例来放大、发现社会管理和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缺失,使组织信访工作向制度化演进,由制度来推进工作,用制度来夯实基础,用制度来促使干部作风更扎实,工作更到位,服务更全面,社会矛盾消除得更彻底,社会更加和谐。
4、必须发挥职能优势,整合集中各方力量解决群众疑难问题。组织部门受职能、人员所限,单靠自身无法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一定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协同各方、牵头抓总的政治优势,本着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信访工作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的工作理念,坚持群众工作大家做,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联席会议统一领导、协调各方的综合效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主体作用,增强解决问题的执行力,确保群众信访举报问题调处到位,真正让群众满意。
溆浦县煤炭系统拥有干部职工多人,,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其中在册职工多人,离退休多人,下岗职工多人。多年来,由于资源枯竭、开采成本高、企业欠帐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机制不活等多种原因,导致国有煤矿相继停产,企业生存、职工生活极其困难。全系统
拖欠干部职工工资万元,拖欠离退休干部职工应该享受的医药费和因工致残、患职业病药费万元,拖欠因公死亡职工的抚恤金万元,拖欠下岗职工的生活费万元。这些问题的积存,引发了大量的不稳定因素,导致前几年职工频繁到县政府上访,堵县政府大门,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间月不间季,给全县人民形成了“煤炭系统的职工多、拖欠工资的数额多、上访请愿的人员多”的印象。这种情况不但给各级领导增加了工作压力,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全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局党委一班人继续围绕“抓稳定保发展、求发展保稳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健全了切实可行的信访稳定工作机制,完善了信息网络系统和严格的工作制度及过硬的工作措施,使一起又一起的上访事件化解在源头,一桩又一桩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一年来基本消除群体上访事件,给全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营造了安定的环境,给全县的信访稳定工作尽了我们应尽的责任,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到位
一是把信访稳定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我们把信访稳定工作当作本系统致关重要的大事来抓,做到条条会议讲信访稳定工作,项项工作讲信访稳定工作,人人下矿抓信访稳定工作。并根据本系统实际,党委专门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制切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通知》,对抓好信访稳定工作的“包保”责任制、信息网络、工作纪律、信访接待、奖惩措施、责任追究等都做了详细部署,做到思想上有位子,工作中有班子,工作经费上有“票”子。
二是层层深入思想发动。在统一一班人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层层召开会议,进行思想发动,形成全局上下齐抓共管信访稳定工作的局面,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抓信访稳定工作的意识。局里召开中层以上负责人抓信访稳定工作会议两次,参会人员达余人次;各矿召开班组以上骨干人员会议达人次。在会上由主要领导反复传达学习局党委的号文件精神,反复讲清抓信访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普遍提高干部职工齐抓共管信访稳定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组织领导到位
一是成立专门领导班子。根据本系统信访稳定工作的特殊性,成立了特别领导小组。局长朱德照同志亲自任领导小组组长,指挥全系统的信访稳定工作;常务副组长全裕后同志主管全系统的信访稳定工作;副组长王爱香同志协助全裕后同志抓信访稳定工作;副组长张晓叶同志兼任信访稳定工作办公室主任,负责信访稳定日常工作;各矿长为领导小组成员。使信访稳定工作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也使全系统的信访稳定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日常化、制度化。
二是领导以身作则。在抓信访稳定工作过程中,局长朱德照同志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事事以身作则、处处模范带头。哪里有上访苗头,他第一个去制止,哪里有不稳定因素,他第一个去现场。只要是涉及稳定工作的,他从不放过,都要亲自到场,亲自过问,亲自解决。今年,他在局里接待的来访者不少于人次,到下面各矿做稳定工作不少于余次,给全局的信访稳定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由于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我局的信访稳定工作效果显著,给全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创建了一净土。
三、工作责任到位
⒈具体分工、责任明确。在抓信访稳定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除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外,还确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全系统的信访稳定工作和碰头分析会。一是碰头汇报各矿信访稳定工作情况;二是交流互授稳定工作的经验;三是分析信访稳定工作动态;四是根据各矿各地的实际,明确信访稳定工作重点。与此同时,明确规定重点对象,实行“一对一”和“双下”专人“包保”责任制。确定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信息网络责任制,使信访稳定工作在全系统上下开展得有声有色。
物业管理是一个典型的服务行业, 但物业管理的人力资源构成具有与其它服务行业不同的两个特点:首先是专业涉及面广, 从经济、企业管理、财务、机械电子到外语公关甚至动植物学等等, 管理经验与管理技巧非常重要, 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次是人力劳动占的比重极大。因此人的因素是影响到整个物业管理公司兴衰的关键。
目前物业管理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 物业公司中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素质分化严重。人力资源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由于企业内部、行业内部等因素, 物业管理行业整体的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2) 人才机制落后, 企业用人只讲使用, 不讲培养, 后备人才培养不足; (3) 行业吸引力小, 人力资源非正常流动频繁, 人才流动性大; (4) 人力资源供求状况不平衡, 中、高层主管人员与基层专业人员相对短缺; (此处总结了张锦歌、彭莱和胡海云等人的研究结论, 具体见参考文献) 。
就当前多数物业管理公司情况来看, 多数企业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很难选拔到优秀员工并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当他们自身发展的愿望长期受挫时, 就会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也限制了企业的扩张速度。因此物业公司如何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 增强其组织承诺及角色绩效, 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成为本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研究目的与动机
组织可以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有很多, 技术、规模经济, 或者人才等都可能为组织创造竞争优势。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技术和规模经济等优势极易被取代或复制, 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研究开始将竞争优势的焦点转移到组织内的员工身上, 因为与其它因素相比, 组织内的员工比较不容易被竞争者模仿, 更能为组织带来持久性的竞争优势。
要让组织内的员工能成为重要的竞争优势来源,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因为它可以影响员工的行为, 使员工协助组织达成目标。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 高绩效工作系统被看成是最能替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 它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在于它把员工看成组织最重要的资产, 这种重视员工的人力资源系统可以让员工更具有弹性和工作动机, 进而可以增加组织绩效。同时由于这些员工并不是竞争者短时间内就可以轻易模仿的, 因此高绩效工作系统已经成为组织不容忽视的一个研究问题。本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以物业公司的员工为研究对象, 探讨高绩效工作系统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 同时检验何种人力资源实践措施对提高物业管理组织绩效来说最为有效。希望通过实证研究弥补国内研究在这一方面的理论空白, 同时也希望对我国物业公司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案例研究
杭州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 注册资金500万元, 从最初的3人逐步发展成目前员工100多人, 公司业务涉及公建基础设施管理、公园管理、安置房小区管理等多项管理业务。目前公司紧紧依靠总公司及上级单位, 通过实际操作, 积累资金和经验, 锻炼了队伍, 夯实了基础, 逐步走向市场, 开始向着现代化物业公司方向发展。
(一) 公司一度面临的人力资源问题及策略解析
1.整体人员素质不高, 人才流动率高———绩效薪资留住员工。公司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当一部分员工是从原房产开发企业转行过来的从业人员, 不仅专业知识欠缺而且服务意识不强。还有一批员工是物业管理的中专、高职及大专生, 他们能够胜任基本的物业管理工作, 但往往不具备战略管理的思维和创新服务思想, 在工作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不利于公司业务的长远发展。而且由于物业公司工资水平普遍偏低, 人才流动率非常大。
为了留住人才, 公司对人力资源实践进行改革, 采用了高绩效工作系统, 针对留住员工主要采用了有吸引力的绩效薪资措施。 (1) 薪酬分配原则。员工薪酬分配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本指导原则, 体现市场性、激励性、公开性、增长性的原则。 (2) 薪酬结构。薪酬包括基薪、绩效工资及福利等部分。基薪是以员工的工作岗位职责、完成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及劳动强度等为基准, 按员工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实际劳动消耗而计付的薪资。绩效工资是根据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绩效考核而计付的薪资。福利包括:社会保险 (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及生育保险) 、住房公积金、通讯补贴、高温补贴、节日津贴 (元旦、春节、五一、国庆、中秋等重大节日, 发放节日福利, 相近节日可合并发放) 、带薪休假、工会各类福利等。 (3) 具体操作。实行等级工资制。共分六个职级、每一职级分八个档位。第一职级50%为基薪, 按月发放, 50%为绩效工资, 按月度40%、季度20%预发及年度40%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发放。第二职级至第六职级的基薪标准为每人每年3万元, 按月发放, 绩效工资按月度40%、季度20%预发及年度40%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发放。遵循“易岗易薪”原则, 随岗位、职务的变动而调整。其中, 上调遵循“就近就高”、下调遵循“就近就低”的原则。执行工资正常晋升制度, 连续两个年度考核称职, 正常晋升一档;若年度考核不称职, 下调至下一级的起始档。
2.员工工作主动不强———内部升迁通道激励员工。公司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强, 对待本职工作玩忽职守, 得过且过。针对员工“混日子, 看不到工作前途”这一想法, 公司采取了内部升迁措施, 对于工作表现良好, 有上进心的员工进行重点培养, 一旦公司内部有职位空缺, 首先考虑内部提拔, 其次才是外部招聘。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司制订了包括给予员工工作安全保障、提供轮岗机会、鼓励员工参加培训、扩展内部升迁通道等措施来留住高素质员工, 并将其培养为更优秀的人才。
3.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团队合作的工作设计。当员工可以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后, 如何激发员工愿意负担更多的责任、做比职责更多的工作, 并有比预期更好的表现成为人力资源设计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增加员工对组织的一种情感依赖和认同, 让他们主动帮助他人, 自愿承担非规定中的工作, 保护组织资产, 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方面, 公司除了考虑上面提及的绩效薪资、轮岗机会、内部升迁等措施外, 还给予员工良好的工作自主性, 并尽可能地将任务设计成团队完成。
总之, 物业管理市场环境瞬息万变, 我们应积极探索建立高效能、更灵活的团队管理运作模式, 不断增强竞争力, 以期在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 案例分析总结 (下转第223页) (上接第221页)
物业公司的人力资源改革主要以留住员工、培养员工和增强员工对组织的依赖、认同和投入为目标, 采用了包括绩效薪资、内部升迁机制、工作安全保障、团队工作设计等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措施。经过两年多的实践, 我们发现员工流失率从40%降低到了25%, 员工之间表现出更多信任和互助, 以公司为家, 节约资源、主动加班等屡见不鲜, 员工的敬业精神、主人翁精神等发生了很大变化, 公司也获益匪浅, 正快步向一个现代化的物业公司迈进。
三、研究的意义
1.研究的理论意义。由于组织行为的重要性已开始慢慢地被理论界和实践界重视, 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有什么样的因素会导致员工产生组织行为。但是大多数研究是探讨个人态度、个性及领导类型等前因变量对于组织行为的影响, 很少有研究试图去探讨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对于组织行为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一方面通过实证去探讨高绩效工作系统是否通过组织承诺这一中介变量, 进而影响组织行为;另一方面探讨变量间关系时都是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 研究结果都获得实证支持。希望通过本研究为以后学者了解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与组织行为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2.研究的实践意义。首先本研究证实物业公司中高绩效工作系统的实施, 除工作自主性对组织承诺无显著影响和绩效薪资对情感承诺、持续承诺有负向影响外, 都可以增加员工的组织承诺。所以组织在人力资源策略上, 采用内部升迁、重视培训、提供工作安全、重视员工参与、实施团队工作设计等措施可以使物管企业员工的组织承诺提升。当组织承诺提升时, 说明员工相信并接受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 愿意为组织利益而付出, 并且希望继续留在组织, 成为组织的一员, 愿意努力提高组织绩效。
其次从本研究的结果可发现, 物业公司高绩效工作系统实施之后, 员工会对组织产生情感性及规范性承诺, 而这些态度又会让员工增加展现组织行为的程度。因此建议物业公司可以实施工作自主性、绩效薪资、晋升体制、信息分享、工作安全保障、团队工作设计等高绩效工作系统, 以便能让员工自愿负担更多的责任、做比职责更多的工作等, 进而使企业从中得利。
综上所述, 本研究建议企业先将人力资源部门提升到战略高度, 在其具有战略性思考后, 再去实施高绩效工作系统, 更能让员工产生对组织产生信任、情感性与规范性承诺, 进而让员工展现更多的组织行为。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中, 应当就员工工作自主性和绩效薪资等措施时应当根据各个企业实践, 充分采纳员工建议, 才能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作用。
摘要:现代企业面临着瞬间万变的经营环境, 组织不仅希望员工完成任务, 更希望员工可以主动承担比职责更多的责任, 可以有比预期更好的表现。所以物业公司如何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 增强其组织承诺及角色绩效, 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激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成为文章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物业公司,高绩效工作系统,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
参考文献
[1].王军.物管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09)
[2].张锦歌.河南省物业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J].宏观管理, 2008 (9)
[3].陈景刚.国企员工组织信任知觉、公平感与组织行为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4].侯新, 陈晋.物业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 2008 (6)
[5].胡海云.当前我国物管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与管理策略[J].管理研究, 2008 (6)
一、我国信访制度的历史形成与发展
信访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社会现象,其雏形承接封建社会类似“告御状”的制度安排。虽然类似“信访”的活动古已有之,但信访工作、信访制度作为表达民愿、参与政治和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殊手段的正式确立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信访制度在新中国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1949年—1951年,信访工作的初步确立阶段。
这一时期由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信访制度事实上是作为党中央加强群众联系、监督干部作风、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渠道。虽然这一时期信访工作没有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但已经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49年8月中央正式成立了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1950年变更为中央办公厅秘书室,该室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处理人民群众写给中央领导同志的信件,接待上访群众。1951年5月16日,毛泽东在《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上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态度”。
(二)1951年—1981年,信访制度的正式确立和发展阶段。
1951年6月7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于人民的来信或要求见面谈话,均应热情接待,负责处理”,这被视为我国信访制度正式确立的起点。同年,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分别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和总理办公室,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96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处成立,在党内正式确认“信访”一词。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信访”概念开始公开化。
在这一阶段,由于一系列社会政治运动的开展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调整,信访制度的作用和功能也经历了从“诉情”(反映民情)向“求解”(解决问题)的转变。如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三反”、“五反”、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等政治运动中,信访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各种政治运动的痕迹,其内容、数量与政治运动紧密相联。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拨乱反正的开始,信访迅速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边缘位置走到了中心位置,要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平反冤假错案的信访大量增加。1977年至1981年,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短短四年左右的时间里完成了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案平反任务,信访人数之多、解决问题之多,都是史无前例的。
(三)1982年至今,信访制度在法制化的轨道下逐步完善的阶段。
随着历史遗留问题的逐步解决,信访工作转入健康发展轨道,其“求解”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和实现救济功能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1995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信访条例》,这标志着我国信访工作开始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并最终在国家政治制度层面得到确立。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各种社会利益和群众矛盾增多,针对信访制度体制松散、职责不清,法律地位不明,权利救济渠道不畅,信访人员不断向中央集中等情况,根据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信访局坚持“搁置争议,先规范”的指导原则,于2005年颁布了新《信访条例》。其中重点突出了畅通信访渠道、维护信访秩序、强化行政机关的责任等内容,赋予了信访部门交办权、督办权,便于信访案件的监督和相关部门的及时办理,由过去的两级信访变为三级信访,加大了对相关部门的督办力度,使信访制度从制度设置和信访处理程序上进一步走向规范。
二、新时期信访制度存在的主要困境
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法制不全、政法不分和其他救济渠道有限,加之政府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控制,信访制度的存在和运行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治国家的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情况的不断变化,信访所承载的过多责任和希望,显然已经超出制度设计本身的预期,越来越多群体性和突发性信访事件的出现,值得人们从理性角度进行思索和探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
(一)“人治”思维惯性的障碍。
从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来看,信访制度的设置初衷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人治色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信访制度,明确表示信访工作的性质是群众政治工作,并被视为党和政府群众路线的宝贵经验,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制度反映,是党“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识形态的体现,而并非确定的法律制度。以至到现在依法治国已成为治国基本方略的情况下,在一些执政者的意识中,信访仍然是一项政治工作而非法律工作。政治意识的过度强化和法制意识的相对薄弱,使得“人治”思维必然成为信访工作的实质内涵。在“人治”理念下,权力的行使与维持依靠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身份联系,社会矛盾和纠纷的解决,除了行政、司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度框架外,还留有宽泛的官员个人意见裁断的空间,信访案件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依赖于上级机关的权威特别是领导的批示。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法制的权威受到了威胁,也一定程度上为上访者努力谋求最高领导的关注以满足个人诉求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信访途径事实上已经演化为司法、行政救济渠道的“救济渠道”,致使基层问题层层升级,这也导致了近年来进京上访的现象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
(二)社会活动多元化和政府控制能力的下降。
从信访制度设立之日到如今,其存在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大量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渗透到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中,社会行为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情况。如果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还能够拥有比较充分的政治、行政资源,通过行政努力化解社会矛盾还算比较有效的话,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则给政府的管理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政府所直接掌控的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公共政策和行政行为的不当往往就会引发难以预计的矛盾纠纷,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政府管理的难度,也弱化了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在缺少有效化解资源的情况下,信访难题不断积累升级,在上级政府“维稳”考核指标压力下,基层政府只能通过采取“截访”、“劝返”等非常规的控制手段暂时对信访活动予以干预,有些基层政府为了让上访者“息访”,不惜动用公共财政满足上访者利益诉求,有的甚至对信访人进行迫害,造成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践踏,由此又为信访秩序和氛围的继续恶化埋下了伏笔。
(三)行政、法制等救济手段的相对滞后。
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法制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信访仍然是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实现权利救济的重要途径。但法制的不断健全和行政活动的不断规范,也并未使信访活动随之减少。这是由于,虽然各种司法和行政救济途径相继出现,但这些救济途径在现实中并未完全担负起应有的救济功能和效果。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门槛较高,司法不公、行政效能低下,以及政府利益和地方保护仍然普遍存在,这些都导致地方司法和政府权威的丧失,民众向上一级司法和政府机关上访的需求迫切。同时,由于受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民众法制意识薄弱,在权利救济方面有着严重的“政府依赖倾向”,有困难找政府已经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公众选择信访途径解决问题仍然是首选的制度途径。
三、关于改进信访制度的几点思考
从以上三方面原因分析来看,造成目前信访制度的困境既有传统信访治理理念的偏差,也有信访外部制度环境不断变迁以及现有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不尽完善的因素。面对复杂的形式,面对不断严峻的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我们必须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目前的信访工作。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对策建议:
(一)弱化信访政治功能,改变以往信访工作“人治”化观念,构建“法治”思维下的新时期信访工作格局。
在政治诉求表达方面,随着国家民主机制的不断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构和人大代表工作机制的建立,为公民的民主政治诉求提供了理论上的有效途径,也为各方面利益群体表达不同声音和对政府行为有效监督提供了渠道,因此,信访理应褪去浓重的政治色彩,逐步弱化这一功能。而在权利救济方面,社会需要的是法治这种最高和最后的权威。信访部门事实上的权力真空,使得信访制度难以从根本机制上成为化解矛盾的有效制度。因此,解决纠纷机制的基本渠道应该是复议、诉讼和仲裁,适应法制社会建设的要求,信访应该只是起补充辅助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党各级领导树立高度的法制意识,改变过去那种“靠领导批示、不靠法律”的工作作风,而群众也要逐步改变以往“求助法律不如求助领导”的观念。同时,信访作为我们党加强与人民联系的一种制度补充,也必须在一定法律制度框架下实行,如2005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信访条例》,从信访途径、信访受理以及与行政、司法救济途径的关系等方面对信访行为进行了初步的制度设定,一定程度上显示信访制度正逐步走上制度化和正规化的道路。
(二)提高公共决策和社会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
信访活动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根据有关调查,当前民众上访主要是有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乱收费、地方官员腐败以及国有企业改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与地方公共政策和行政权力的行使紧密相关。必须在对社会形态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公共政策水平,完善现有法律法规覆盖面和社会规范效力。只有一个公平合理的政策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各类社会不公的出现,而只有将社会各种行为纳入到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之下,并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才能从根本上使各类矛盾纠纷的解决确立良好的制度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各类政策和法律法规时,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诉求,一切为了人民,充分考虑全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依法行政,赢得民心,减少信访源。这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当前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三)提高行政、司法救济亲民性和准入门槛,增加社会救济渠道。
司法、行政公正对于一个法治社会的意义毋庸多言,然而没有一个较低的准入门槛,也难以使行政、司法的权威得以体现。目前上访中的许多官民纠纷,法院因受到行政部门的压力,拒不受理或裁决不公的现象时有发生,进而引发民众上访。要改革现有行政、司法程序,提高亲民性,并将对权力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与法律监督结合起来,除去“司法行政化”色彩,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加强司法的独立仲裁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司法判决、树立司法最终裁判权威的氛围。同时,适应社会活动多元化的格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进入社会管理和矛盾调解过程,是完善社会管理结构的必然要求。以往社会活动多元和政府治理单一之间的矛盾,使得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因此在这一方面,要大力引导社会团体、协会、组织发挥作用,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如社会义务工作者对于各类信访人群的义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和政策咨询等,各类社会调解组织和行业协会的矛盾化解功能等,逐渐形成法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社会基础。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学员、上海市卢湾区环保局干部
【组织系统信访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组织系统工作计划07-13
地税系统组织人事要点10-18
组织系统加强自身建设07-23
党组织信息管理系统06-18
系统思考与学习型组织09-06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系统10-06
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公开承诺书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