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2024-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研究方法之访谈法(精选8篇)

教育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篇1

一、概念

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与日常谈话的区别?

二、优缺点(适用范围)

优点1.灵活

(1)访谈调查是访谈员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有关问题,通过被访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可以按照研究的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2)访谈调查是访谈员与被访者双方交流、,双向沟通的过程。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弹性,访谈员在事先设计调查问题时,是根据一般情况和主观想法制定的,有些情况不一定考虑十分周全,在访谈中,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反映,对调查问题作调整或展开。如果被访者不理解问题,可以提出询问,要求解释;如果访谈员发现被访者误解问题也可以适时地解说或引导。

2.准确

(1)访谈调查是访谈员与被访者直接进行交流,可以通过访谈员的努力,使被访者消除顾虑,放松心情,作周密思考后再回答问题,这样就提高了调查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访谈调查事先确定访谈现场,访谈员可以适当地控制访谈环境,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灵活安排访谈时间和内容,控制提问的次序和谈话节奏,把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这有利于被访者能更客观地回答访谈问题。

(3)由于访谈流程速度较快,被访者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因此所获得的回答往往是被访者自发性的反应,这种回答较真实、可靠,很少掩饰或作假。

(4)由于访谈常常是面对面的交谈,因此拒绝回答者较少,回答率较高。即使被访者拒绝回答某些问题,也可大致了解他对这个问题的态度。

3.深入

(1)访谈员与被访者直接交往或通过电话、上网间接交往,具有适当解说、引导和追问的机会,因此可探讨较为复杂的问题,可获取新的、深层次的信息。

(2)在面对面的谈话过程中,访谈员不但要收集被访者的回答信息,还可以观察被访者的动作、表情等非言语行为,以此鉴别回答内容的真伪,被访者的心理状态。局限1.成本较高

访谈调查常采用面对面的个别访问,面对面的交流必须寻找被访者,路上往返的时间往往超过访谈时间,调查中还会发生数访不遇或拒访,因此耗费时间和精力较多;另外较大规模的访谈常常需要训练一批访谈人员,这就使费用支出大大地增加。与问卷相比,访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由于访谈调查费用大、耗时多,故难以大规模进行,所以一般访谈调查样本较小。

2.缺乏隐秘性

由于访谈调查要求被访者当面作答,这会使被访者感觉到缺乏隐秘性而产生顾虑,尤其对一些敏感的问题,往往会使被访者回避或不作真实的回答。

3.受访谈员影响大

由于访谈调查是研究者单独的调查方式,不同的访谈员的个人特征,可能引起被访者的心理反应,从而影响回答内容;而且访谈双方往往是陌生人,也容易使被访者产生不信任感,以致影响访谈结果;另外,访谈员的价值观、态度、谈话的水平都会影响被访者,造成访谈结果的偏差。

4.记录困难

访谈调查是访谈双方进行的语言交流,如果被访者不同意用现场录音,对访谈员的笔录速度的要求就很高,而一般没有进行专门速记训练的访谈员,往往无法很完整地将谈话内容记录下来,追记和补记往往会遗漏很多信息。

5.处理结果难

访谈调查有灵活的一面,但同时也增加了这种调查过程的随意性。不同的被访者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没有统一的答案,这样,对访谈结果的处理和分析就比较复杂,由于标准化程度低,就难以作定量分析。

三、分类

1、按控制程度分类:

(1)结构型:在这种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走向和步骤起主导作用,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了的、具有固定结构的统一问卷进行访谈。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所提的问题、提问的顺序以及记录方式都已经标准化了,研究者对所有的受访者都按照同样的程序问同样的问题。

(2)半结构型:在这种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同时也允许受访者积极参与。通常,研究者事先备有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对受访者提出问题。但是,访谈提纲主要作为一种提示,访谈者在提问的同时鼓励受访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根据访谈的具体情况对访谈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灵活的调整。

(3)非结构型:这种访谈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目的是了解受访者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对意义的解释,以及他们使用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访谈者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尽量让受访者根据自己的思路自由联想。

2、根据访谈者与受访者双方接触的方式:

(1)直接访谈: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一起坐下来,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2)间接访谈: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事先约好时间,通过电话等交通工具对对方进行访谈。

3、根据受访者的人数:

(1)个别访谈:通常只有一名访谈者和一名受访者,两个人就研究的问题进行交谈

(2)集体访谈:可以由一到三名访谈者和六到十名参与者组成,访谈者主要协调谈话的方向和节奏,参与者自己相互之间就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4、以调查次数划分

(1)横向访谈

横向访谈又称一次性访谈,它是指在同一时段对某一研究问题进行的一次性收集资料的访谈。这种研究需要抽取一定的样本,被访者有一定的数量,访谈内容是以收集事实性材料为主,研究一次性完成。

横向访谈收集内容比较单一,访谈时间短,需要被访者花费的时间较少。横向访谈常用于量的研究。

(2)纵向访谈

纵向访谈又称多次性访谈或重复性访谈,它是指多次收集固定研究对象有关资料的跟踪访谈。也就是对同一样本进行两次以上的访谈以收集资料的方式。纵向访谈是一种深度访谈,它可以对问题展开由浅入深的调查,以探讨深层次的问题。纵向访谈常用于个案研究或验证性研究,这种访谈常用于质的研究。

四、过程

1.做好访谈前的准备活动。访谈前的准备活动包括确立访谈的提纲、准备好访谈的工具、访谈的抽样和与被访谈者确立研究关系等。首先,访谈前应该有访谈提纲,无提纲的访谈使访谈变得漫无目的,从而影响了研究的意义。有提纲的访谈有助于节省双方的时间和提高访谈的效率。其次,要有访谈的工具。纸笔和便携式录音机和采访机是访谈前应该有的准备工具,在现场的笔录和录音可以真实地再现被访谈者的言语活动和双方的对话互动过程,对以后的资料登录和进一步分析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使用笔录和录音时必须经过被研究者的同意。最后要与被访谈者确立“研究”关系。在双方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在征求被访谈者同意访谈之后,提前确定进行访谈的时间和地点,以便使访谈顺利进行,并避免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

2.恰当进行提问。提问技巧 :第一,从简单问题入手 第二,提问有序 第三,适时追问 第四,题目转换自然 第五,注意引导 第六,保持客观中立 第七,敏感性问题不要直接提问 第八,语言表达方式要恰当。比如想了解农村母亲对课堂教学的看法时,有位母亲这样说:“娃娃的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说闲话呢!”这对于研究者是一个很重要的暗示信息。如果在此时转入另一话题,这个信息就会被中断,以后在整理资料时可能会感觉很遗憾,但如果继续追问下去,“老师在课堂上说什么闲话呢?他在哪一堂课上说闲话?他是哪个科目的老师?”这一连串的信息链由此而产生,对于研究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教师的情况有很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访谈中的追问。有时候在访谈过程中由于被访谈者的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常常有比较长的沉默时间,此时研究者不要急于求成,打断被访谈者的思维,而应该认真倾听,使对方把自己想说而暂时没有倾诉的话语表达出来。所以,应该允许访谈过程中存在“冷场”。如果被访者确实不愿意说,研究者应该及时转移话题。

3.准确扑捉信息,及时收集有关资料。访谈法收集资料的主要形式是“倾听”。“倾听”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在态度上,访谈者应该是“积极关注的听”,而不应该是“表面的或消极的听”;在情感层面上,访谈者要“有感情的听”和“共情的听”,避免“无感情的听”;在认知层面,要随时将受访者所说的话或信息迅速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加以理解和同化,必要时还要与对方进行对话,与对方进行平等的交流,共同建构新的认识和意义。另外“倾听”还需要特别遵循两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打断对方和容忍沉默;

4.适当地作出回应。访谈者不只是提问和倾听,还需要将自己的态度、意向和想法及时地传递给对方。回应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诸如“对”、“是吗”很好"等言语行为,也可以是点头、微笑等非言语行为,还可以是重复、重组和总结;

5.及时作好访谈记录,一般还要录音或录像。

在访谈

注意

第一,礼貌、谦虚、诚恳、耐心是访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表现; 第二,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1~2小时为宜;

教育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篇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文件要求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首要条件是“领导能力领先”。高等职业教育能否转型内涵发展成功,首先取决于院校长是否“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领导能力”。职业院校的领导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领导能力才能有效的引领学校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胜任力模型理论”,探讨我国高职院校领导需要具备的核心胜任力。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是“特定个体满足高职院校校长岗位要求的程度”。其内涵包括:在内容层面,由一系列细化内分、相互关联并有机统一的要素或特征构成,这些要素或特征可以称之为“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要素”或“高职院校校长胜任特征”;在条件层面,对高职院校校长工作产生效用的、从外显的知识、才能到内隐的态度和动机等个体特性的反映;在结果层面,根据其满足高职院校校长岗位要求的程度可分为不同的层次类别,也可简单地二分为“普通”与“优秀”[1]。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模型是构成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诸要素的集合。为挖掘提炼高职院校校长这一特定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以便进一步把握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的本质特点,拟通过样本区域高职院校校长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其行为特征,即进行实际校标样本测试,因为“最好的测验是校标取样”[2],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模型,为胜任力理论应用于高职院校校长的管理提供基础性保障。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1. 研究方法的选择。传统上,胜任力模型的建构方法主要有职业分析法(又称职能分析法、工作分析法)、行为分析法、专家评定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利弊共存。其中行为事件访谈法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被访谈者在任职期间最具典型特征(最成功和最失败)事件的详细阐述,挖掘出事件背后的原因与细节,比较绩优群体和普通群体之间行为特征的差异,进而提炼总结出满足特定岗位所需的胜任力。这一方法是目前最为有效且得到一致公认的建构胜任力模型的方法[3],有鉴于此,本研究也采用这一方法作为模型建构的主要方法。

2. 访谈对象的确定。从理想的角度出发,一项研究如果能够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那么其研究结果的误差相对就会更小。但是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时间、经费等),“无论什么研究方法,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穷尽对研究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研究”[4],因而科学的抽样方法对研究精度的保证就显得非常重要。尽管遵循“随机化原则”的概率抽样对总体代表性最高,但是考虑到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研究实施的可行性,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经济发达、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境内担任“一把手”正职校长、具有一定年限的16名高职院校校长,包括三年制高职和五年制高职各8名。这些样本校长中,绩优者8名、普通者8名。本研究中的绩优校长是指受到省级及以上表彰或获得相关荣誉称号的高职院校校长, 具体包括在校长岗位上获得过“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称号1、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校长”以及获得过“省级职业院校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的校长。

3. 实施行为事件访谈。根据访谈提纲,对访谈对象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并录音。事先联系并将访谈提纲提供给对方,以便对方提前进行适当准备,以提高访谈效果与质量。在最初的访谈候选对象中有2位因为某些原因(如工作繁忙)未能接受访谈而被替换。在访谈前均向对方出示书面《访谈协议书》并当场签署,明确告知对方整个访谈要被录音并说明访谈所得资料的使用等情况,在得到对方的当面认可后再正式进行访谈。访谈时间一般控制在1小时左右。实际访谈录音时间最短的59分钟40秒,最长的2.5小时,平均访谈时间1.5小时。

4. 访谈录音文本转录。文本转录繁琐而耗时。尽管如此,转录过程仍以确保文本最大限度地符合实际录音内容、忠实于访谈对象的原意为原则。最后形成的16份访谈文本共计27.33万字, 作为本研究最主要的数据资料。

5. 编制《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编码词典》。“胜任力编码词典”是建构胜任力模型的来源和基础,包括胜任力的名称、定义以及等级。胜任力词典有几个用途:“第一,它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概念框架,或为模型建构工作提供一个起点。框架在有关工作要求的初始观念分类中有重要作用,模型建构者可以自由地修改和增删这个框架。第二,在小组会议中,使用框架请每一个参加者把这一系列与工作相关的胜任力按照其重要性排序。第三, 框架能够用于指导行为事件分析”。尽管如此,通常“最终建构的模型不会受一般胜任力词典的制约”[5]。

本研究通过借鉴参考美国Hay公司《胜任力分级素质词典》(1996年版)[6]、弗布克人力资源研发中心的《素质三级定义词典库》[7]、英国国家教育评价中心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Assessment Centre,简称NEAC) 研制的《 学校管理 者胜任力 模型》《大学校 长胜任力模型》《中国高校领导者胜任特征模型》等中外代表性的胜任力词典和模型, 初步编制出本研究的《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编码词典》(以下简称《编码词典》)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包括知识、才能、素养、态度和动机等共计51项胜任力编码条目。然后聘请了国内相关领域教授、职业教育科研机构高职领域研究人员、江苏省内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和高职院校代表等多方面的专家,征求他们对《编码词典》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本研究的《编码词典》,共计39个条目,见表1。每一个条目包括名称、定义和等级描述。其中等级指每一胜任特征行为的强度程度情况,通常编码词典中的行为等级以5±2为宜[8],不难设想 ,等级分得越细,编码的操作难度越大,一致性越难以保证。本研究按照特征行为的表现情况,从低到高设定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

6. 编码。编码(Coding)就是将研究所获得的资料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代码的过程[9]。编码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模型建构的质量,编码人员的选择又是影响编码质量最为直接的因素。事先通过编码测试,选择一致性程度较高且最接近标准编码文本的两位心理学专业人员组成本研究的正式编码小组。运用主题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提炼访谈文本中的关键事件主题,对照《编码词典》逐项归类编码。完成全部文本的编码后再独自进行核查、辨识,判断胜任力归类是否相互交叉或包含,确认编码的正确性。此外,还要对文中反复出现的、但《编码词典》中又没有的行为特征进行单独标注,形成《编码词典》的补充材料。本研究中的补充特征包括感恩、现状认知、教育改革、兴趣、执着、民主意识等,共计6项。

7. 数据统计与分析。统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1访谈时间;2访谈文本字数;3各胜任特征在不同等级上出现的次数;4各胜任特征的总频次;5各胜任特征的平均等级分数;6各胜任特征的最高等级分数。

数据统计工作完成后, 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的主要项目包括长度分析(时间长度和访谈文本字数长度以及各胜任特征频次、平均等级分数、最高等级分数与访谈长度相关系数)、差异检验(各胜任特征频次差异检验、平均等级分数差异检验和最高等级分数差异检验)、信度分析(归类一致性、编码信度系数和两名编码者在频次、平均等级分数、最高等级分数的相关情况),据此确定胜任力要素、建立胜任力模型。

三、结果情况分析

1. 访谈长度情况。本研究访谈录 音整理的文字均在1万字以上,平均字数1.71万字。其中绩优组平均访谈文本字数为17685字,普通组为16484字。根据行为事件访谈长度的一般要求, 时间范围应该是1.5~2小时 , 录音整理 成中文文本 的长度必 须大于10000字[10]。学者王继承在中国国情下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行为事件访谈录音整理的字数必须要达到1万字以上的长度、访谈时间约1.5小时以上,所得数据才能够较稳定地反映被访谈人样本的水平。本研究达到了这一要求。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绩优组和普通组在访谈长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 各胜任特征频次、平均等级分数、最高等级 分数与访谈长度相关情况。根据Spencer等人的研究,在编码数据统计时,既可以采用各胜任特征的发生频次,也可以采用平均等级分数或最高等级分数,具体要视哪种指标最为稳定。本研究对所有文本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发生频次计分,共有15项要素的频次总分与访谈文本长度相关,其中有6项指标在0.01水平上相关,分别是教育管理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法律知识、决策力、信息处理、服务意识;另外9项在0.05的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分别是专业知识、系统思维、分析判断、目标管理、应变力、学习力、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以人为本。也就是说,高达15项的胜任力要素指标,随着访谈长度的增加,其出现的频次也随之增加,表现很不稳定。采用最高等级分数计分,只有2项要素存在相关(人文社科知识、权限意识)。采用平均等级分数计分,只有系统思维1项要素与长度相关。由此可知,与频次和最高等级分数相比,胜任力要素的平均等级分数这一指标最为稳定。这一结果与国外Hay公司的经典研究和国内时勘、徐建平等人的相关研究相同。

3. 访谈文本编码信度情况。信度指研究的 前后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11]。本研究采用归类一致性及编码内容分析信度来考察访谈文本编码信度情况———因为两位编码者对相同文本独立编码的一致性程度是衡量编码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建立的 模型可靠 性的重要 因素。归 类一致性(Category Agreement,CA) 是指评分者之间对相同访谈文本资料的编码归类相同的个数及占总个数的百分比。编码内容分析信度就是指两个及以上的研究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材料进行评判分析结果的一致性程度1。

根据计算,本研究中的归类一致性的数值范围是0.455~0.726。低于0.5的有两个,分别是被试编号为F5的0.455和F10的0.4832,其余均在0.5以上。最高的归类一致性达到了0.726(被试编号F7),所有被试的总体归类一致性为0.603。与此相对应,其编码信度系数值范围是0.625~0.841, 总体编码信度系数为0.752。根据实际情况和以往经验,这个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4. 特征要素的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检验情 况。描述性统计, 就是对一组数据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于描述测量样本的各种特征及其所代表的总体特征, 进而把握测量样本及其总体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从频次指标看, 均值最大的是“分析判断”, 达到了26.625,其次是“系统思维”和“自信”,均在15.0以上。最低的不足1.0,分别是“公关知识”和“自我控制”,表明这两项特征极少被涉及。其余的34个胜任特征介于两者之间。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经验,对要素单项指标的界值确定尽管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通常以不低于编码词典胜任特征数目的半数为宜,具体到本研究中,共有专业知识、教育管理知识等22项要素的平均值达到了4.4以上。同理,从最高等级分数单项指标看,达到1.5以上的要素共有自信、分析判断等23项。从平均等级分数看,模范带头、效率感等19项要素在1.8以上。

差异检验的结果表明,以总频次为指标,绩优组和普通组在“专业知识、育人情怀、批判性思维、成就导向”等4个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专业知识、批判性思维、成就导向”三个要素,均是绩优组高于普通组。而“育人情怀”则是普通组高于绩优组;以平均等级分数为指标,绩优组和普通组在“战略思考、目标管理、公关力”等3个要素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绩优组的平均分数均高于普通组; 以最高等级分数为指标,绩优组和普通组在“系统思维、分析判断、行动力、责任心、影响力”等5个要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样也是绩优组高于普通组。

四、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模型建构

本研究的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模型是指构成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所有要素的集合。因此,要建构胜任力模型,首先需要确定构成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的主要要素。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情况,尤其是最为稳定的平均等级分数统计结果, 结合访谈校长对这一问题的见解,本研究确定构成合格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的要素有“全局观念、决策力、育人情怀、敬业精神、进取心、模范带头、自信、心胸宽广、凝聚力、创新意识、以人为本”等11项。这些要素是胜任高职院校校长岗位必须的基本条件。从这些要素的类别来看,大多集中在素养类(5项)和态度类(5项)。换言之,决定能否胜任校长岗位的基本条件和要求,首当其冲的不是知识掌握的多寡和具备才能的高下(当然掌握一定知识、具备一定才能是必须的),关键的是当事者的素养和态度,这个特征和人们的常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专家咨询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同理,本研究确定的优秀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要素有“专业知识、战略思考、目标管理、公关力、系统思维、分析判断、行动力、责任心、影响力、批判性思维、成就导向”等11项。这些特征表明,作为高职院校校长除了必备的素养和应有的态度外,要能够产生更高的工作绩效,需要持有“成就导向”的动机意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同时要具备多样化的“才能”,才有可能实现目标。

据此确定的合格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要素和优秀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要素,见表2。

“合格”与“优秀”不能截然分离,两者共同构成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分离的整体”并由此形成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格式塔”模型,如表3所示。

“格式塔”系 德文“Gestalt”音译 ,主要指完形 , 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 具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形状或形式,即物体的性质;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12]。本研究建构的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格式塔”模型,由“二阶模块”组成。即在纵向上,有“优秀”与“合格”两个阶层模块构成。其中,“合格”模块是基础,“优秀”模块是“合格”基础上的提升,后者是前者的更高层次和努力目标1。在横向上,“合格”模块由才能类、素养类和态度类的11个要素组成,“优秀”模块由知识类、才能类、素养类、态度类和动机类11个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既是分离的独立个体,又是紧密关联的统一体,共同构成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的“塔体”。

五、分析与讨论

1. 本研究所建构的高职院校校长胜任 力“格式塔”模型分为“合格”和“优秀”两大模块。前者包括“全局观念、决策力、育人情怀、敬业精神、进取心、模范带头、自信、心胸宽广、凝聚力、创新意识、以人为本”等11项要素, 这是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校长胜任 校长工作的基本条件,是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校长必须具备的最低要求。后者则包括“专业知识、战略思考、目标管理、公关力、系统思维、分析判断、行动力、责任心、影响力、批判性思维、成就导向”等11项要素,这些要素具有一定的区分、预测和鉴别功能。

2. 高职院校校长需要具备更为强烈 的“敬业精神”“进取心”和“自信”等心理特征。与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校长胜任力相比1, 两者的主体尽管都是高等学校校长,但要求具备的胜任力既有同也有异。相同的地方首先表现为作为学校校长,均要求具有“责任心”(社会责任),具备“战略思考”(战略规划、愿景能力)和“目标管理”(明确的办学理念、定位能力)的能力,工作中要具有一定的“决策力”和“行动力”(执行能力),要有“育人情怀”(师资队伍建设、团队建设能力),要能够做到“心胸宽广”(心胸开阔),同时,面对激烈的竞争,要具备“创新意识”(开拓创新能力)等。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作为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研究型大学校长, 自身要有“深邃的教育思想”,具备一定的“学术造诣”才能有利于领导工作的开展。而作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重新起步并得以一种崭新面貌和类型出现的高职院校,在历史欠账甚多、现实条件不足、层次地位局限以及国家和民众较高期望的综合作用下,要迅速发展、科学发展,作为其校长需要具备更为强烈的“敬业精神”“进取心”和“自信”等心理特征,要能够做到事事“模范带头”,以自身独到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基于“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基础上的“分析判断”开展工作,“以人为本”,团结广大 师生员工 ,充分发挥 其主人翁意识和创造性精神,上下齐心、师生协力,才有可能成就这项“前无古人”恐也“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

3. 高职院校校 长胜任力 的时代特 征 , 不仅在专家咨询中获得认可, 而且在校长访谈中也得到印证。这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尽管被访谈的校长们对这一问题见解的表达语词与上述规范化的特征要素名称不一定相同,因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每位校长现场表达的也不一定很全面、很具体,但是透过他们朴实的话语还是不难发现其中的共性存在。在他们的眼中,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校长,要胜任这个工作,需要有“使命感”“责任 心”“敬业精 神”和“ 忘我精神 ”, 同时“视野”要 “宽广”。工 作中 ,要能够“设置 目标”,懂得“营造 环境”, 注重“能力建设 ”, 同时要“ 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尊重学生”, 不断“善于学习”“胸襟宽”“注重方法策略”,并且要能做到“思想解放”“理念先行”,具有“担当力”“正直”“公正”。这些观点和认识可谓与上述通过行为事件访谈得出的胜任特征要素不谋而合。

4. 运用行为事 件访谈法建构模型 , 要取得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访谈过程和编码过程的严格、规范是关键所在。前者包括样本选择的覆盖面和代表性、合适的访谈氛围营造以及访谈者STAR技术的正确使用等2;后者包括编码者对研究目的和要求的了解、编码词典条目内涵的准确把握以及访谈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等。本研究采用归类一致性及编码内容分析信度来考察信度情况。结果表明,归类一致性的数值在0.455~0.726之间,总体归类一致性为0.603。与此相对应,其编码信度系数值范围是0.625~0.841,总体编码信度系数为0.752。Boyatzis和Burrus、Klemp等学者研究证实,受过训练的不同编码者采用最高分和频次编码,其一致性介于0.74~0.80之间。但是实际上,从已有相关研究的情况看, 达到这一目标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归类一致性要求比较高, 不仅要求要素相同、出处一致,而且还要求等级相同,操作时有相当难度。本研究也是一样,尽管过程很努力,但结果依然没有能够达到理想目标区间,不过总体而言,这个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努力提高编码水平使归类一致性得以提升是今后需要继续努力的。

5. 由于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研究过程的主观倾向十分明显,因而如何客观地、严格规范地验证,仍然有待探索。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研究主观倾向是毋庸讳言的。不仅访谈过程是访谈者和访谈对象主观诉说的对话过程,而且源自访谈对话的访谈文本的编码过程也是基于编码者的主观判断过程。因此,要避免主观偏见和随意性, 要客观地评判建构的模型质量,除上述来自校长们访谈原始资料中的初步验证之外,还应该进行更为严格规范的验证,这将是在后续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摘要: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样本区域16名高职院校校长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构我国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格式塔”模型。该模型由“优秀胜任力模块”和“合格胜任力模块”构成。前者包括“专业知识、批判性思维、成就导向”等11项要素,具有一定的区分、预测和鉴别功能;后者包括“全局观念、决策力、敬业精神”等11项要素,作为高职院校校长胜任校长工作的基本条件,可用作高职院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的制定依据。原始资料验证结果表明,建构的模型信度良好。

教育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篇3

充满矛盾的建议

《投资者报》: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席之后,很多人给他写信,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位股市里的“圣君明相”,大力推动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您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华生:任何进步从根本上说不是靠个人而是要靠制度。但我想大家对新任证监会主席有所期待也是很正常的。人类在历史变革中,最终采取了什么制度和当时有作为的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我和郭树清在国内国外做过两次同学,他是中国官员里典型的学者型官员,过去曾在国家体改委工作,是长期参与改革的人,因此眼界更加宏观,也更有改革的使命感,就更容易让人对他抱有期待,所以大家关心新任主席能否有番大的作为也是自然的。

但问题和麻烦在于,大家的期待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很多甚至是冲突的。这从那些信里就能看出,非常多的人是希望他把股市搞上去,更简单地说就是股市不能再这么萎靡不振了,得出现大牛市,这是一种期待。还有些期待是从制度建设和股市政策等各个方面出发的,如果对这些建议仔细分分类,其实好多建议也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你不可能都满足。从郭树清上任到现在,他基本上还没有表什么态,我认为这是慎重的,因为要调查研究,要形成专业意见,这都需要时间。

《投资者报》:您对您的老同学郭树清有什么建议吗?

华生:我没有参与提任何建议,他需要时间做调查研究,自己做扎实的工作,其他人不必干扰他。我相信他有自己的辨别能力,知道怎样听取和筛选不同意见。

强化分红不能简单化

《投资者报》:郭树清上任伊始,证监会就推出了“强化分红”的政策,赢得市场一片掌声,也让市场对郭树清有了更高的期待,您如何评价被市场称为郭树清“首秀”的这一行为?

华生:从长期来说,鼓励分红,提高分红比例肯定是没错的,特别是对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性,提高资本回报率是有积极作用的。

不过咱们也要面对现实。现实是,除了金融股和几个大盘股以外,其他的股没多少东西可分。最有能力分的就是金融股,但金融股的公司资本充足率不足,一边分还得一边到市场上大额融资。证券市场本来就受不了,它要再扩大分红,资本充足率就更不够了,就更得年年都来大额融资。好不容易分了点红,再来大额融资,绕了一圈,没解决什么问题。

把这些有能力分红的公司剔除掉,剩下95%以上的企业都是30多倍的市盈率以上,就是说每股全部利润也就占股票价格的3%。都拿出来分红,也就3%,而且不可能都拿出来分掉,企业还得发展,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设备要更新,技术要升级,还要搞研发,利润都分光了,企业不发展了,投资者的损失更大。所以分红这件事的方向虽对,但不能简单化。

更严重的是,在现在中小盘股“三高”发行没解决的时候,过分强调分红还可能对投资者造成更大的傷害。

分红并非股市当前的症结

《投资者报》:很多投资者都认为强制分红是好事,和过去“铁公鸡一毛不拔”相比,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您却认为这可能会对投资者造成更大的伤害,为什么?

华生:怎么伤害的呢?先是“高募集”。公众投资者一下掏了10个亿,然后公司就高分红,表面上是分利润,但公众投资者的10个亿里可能有7.5个亿一下就分给大股东了,这就成了募集的钱还没用来企业发展,就先分红了,还基本都分给大股东了,这不是更糟了吗?本来“高募集”就已经从普通投资者头上捞了一大笔,然后再把这一大笔的多数都拿回大股东家里去,以后你的钱就跟你没什么关系了……

高募集时,小股东30块钱买一股,分红的时候一股分5毛。大股东分5毛钱,投资回报率很高,他原始成本低嘛,可能才2块钱,分红的回报率是25%;小股东30块钱才分5毛,投资回报率才1.6%,显然,这不是单靠分红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说,任何东西都不能走极端,一定要有深入的分析。不能光考虑到分红是给投资者回报,我们还要认识到企业的成长性和发展才是更大的回报,企业不发展就是最不好的回报。再加上“三高”没解决的情况下,分红有潜在的漏洞,所以不能本末倒置,尤其是,如果前面是“三高”发行,后面高额分红,很可能适得其反。

还有人说要强制分红,这肯定不能强制,全世界都没强制分红的。有些企业,像微软,好多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时候是不分红的,苹果一开始也没分红,各个企业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而且,改革的方向是减少行政干预,现在分红再来强制,行政管得越来越多了,又会与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驰。正确的做法是,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自己的分红政策取向,这样让投资者自己选择。

再进一步说,除了要求强制分红,很多人还要求取消红利税,这又不对了。全世界都对红利征税。公司所得税税率一般显著低于个人所得税税率,红利税不存在一些人所说的重复征税问题。我们现在对劳动收入征了那么高的税还缴高比例的保险,红利征了那么小的税,还要把这点红利税取消,收入分配不是会越来越不公平吗?现在个人所得税最高累进到45%,红利税本来20%,已经减了一半了,就10%了,还要取消掉,就成了让投资的红利不征税,劳动所得要交重税,这就太有问题了。我们得考虑大局,考虑到和其他税种之间的平衡。

另一个问题是:现在对上市公司分红,红利税减半征收只有10%,但对没上市的中小企业个人分红还是收20%的红利税。本来是应该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现在上市公司分红就10%的税还要取消,这不更是歧视人家中小企业吗?

总之,我们不能用五花八门的行政干预去把配置资源的市场搞死。高分红和牛市谁都喜欢,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所以,分红应当提倡鼓励,但恐怕不是当前股市的症结所在。中国经济和股市在这个发展阶段上主要还是靠成长性,靠分红绝大多数中小盘股根本支撑不了现在的股价。可以说不提分红不知道我们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之少,市场股价之高。分红从长期看是大好事,但目前还属于中国股市不可承受之“轻”。

说“国际板准备好了”并不负责

《投资者报》:在郭树清履新之后,除了分红,有关国际板的声音也多了起来。最近上交所官员又公开表示“国际板已经准备好了”,但现在推国际板时机合适吗?

华生:“准备好了”这话宣布过十遍、八遍了吧,有一些人天天讲“时刻准备好了”。我说我也准备好了,我准备好了随时当领导,但没人来叫我当啊。这等于没说嘛!

国际板是个正确的方向是没错,中国要成为世界性的大国,资本市场不对外开放是说不过去的。我们可以到东京、纽约去挂牌上市,也得让人家来挂牌,要不上海怎么成世界金融中心,最多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就了不起了。从这个角度讲,国际板是100%对的事,但100%对的事不等于今天就要做,还有个时机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他们老说国际板都“准备”成熟了,但他们准备好什么了,我们大家都不知道。我们需要知道,既然叫“国际板”,这个板的规则是什么,跟现在的A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有什么区别?这一点上至领导、下至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到现在没一个人出来跟大家说清楚。你们准备好了,那准备的是什么东西呀?

你要说“国际板”完全是按照纽约规则设计的,那我也算知道了,我就去研究纽约的制度,可到现在也没说出来。所以我怀疑他们推出的国际板基本上又如同当年创业板的翻版,全是中国特色,那我们要这个东西干嘛呢?那能叫“国际板”吗?你准备好的是什么版本?伦敦版本、东京版本、还是纽约版本,还是又来一个中国特色板?

国际板公司退市不退市,融资是市场化还是非市场化,再融资是按国际惯例还是按中国的审批制度走?什么问题都不回答,就喊要推出,推个什么呢?创业板吃的亏已经很大了,推出来一年多,最开始的退市规则到现在都还没研究好,没研究好当初为什么那么急呢。

动不动就喊国际板“准备好了”,说了又不推,这不是干扰市场吗?天天喊“狼来了”,搞得大家一阵恐慌,过一阵子又重喊“狼来了”,而说了又不算。严格地说,这是对市场不负责任。

对上海的机构来说,推国际板有利益在里面,对政府而言,推国际板可能被视为本届任期内的政绩。但推不推国际板,不能看哪个领导来了,哪个领导走了,而要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推。我眼下反对“国际板”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我认为他们根本就没做好准备,根据就是现在的创业板还存在“三高”、没有退市制度等毛病,带病运行。创业板还是小企业,国际板都是巨无霸,要再来个带病运行,我们能受得了吗?那损失就大了。

市场化改革不能老说“在研究”

《投资者报》:不管是分红,还是国际板建设,正如您所分析的那样,目前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完善制度的迫切需求,您认为现在资本市场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华生:上市公司发债的审批制、非整体上市、国企比重太大都是要解决的问题。不过当前最突出的就是从首次发行到再融资再到退市这一系列过程的市场化问题,这个问题引发了一连串问题,扭曲了市场。

新股的“三高”即高募集额、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大家已经谈了很多。而再融资又是寻租和滥发。一个公司觉得股价到底了,6块钱一股定向增发,审批一年,一年以后股价13块钱了,这个发给谁都赚大了。反过来,6块钱定向增发,过几个月,股价掉到4块钱了,然后就出一公告:“本公司决定取消本次定向增发”,或者换个价格再圈钱,这叫什么再融资,有这么再融资的吗?只赚不赔,只会发对,不会发错,等于在鼓励上市公司滥发融资,市场肯定供求不平衡。市场化的再融资就不一样了,今天股价7块钱,定向增发就7块钱左右,晚上就把钱交进来,明天开盘怎么走,大家都不知道,这就让再融资有了风险,不再是想着只赚不赔,这样市场的力量就自然把随意再融资的闸门合上了。

还有就是退市制度的缺失。为什么中小盘股发行时会有“三高”?因为中小盘股可以重组,永远死不掉,搞个非经常性收益又可撑3年,就是死了5年还可以复活。这样市场的生态就被搞乱了。

《投资者报》:这些弊端已经在资本市场横亘多年,为何拖延至今?是这些问题很棘手不好解决吗?

华生:其实有些事情是马上就可以做起来的。比如再融资的市场化改革,这是明天就可以做到的。让董事会确定增发后立即停牌,发完后复牌,这可以马上做起来。既提高了再融资的效率,同时也抵制了寻租和滥发的行为。这样公司就很难找到愿意参与增发的对象,再融资对市场的冲击也大大减少。而那时候,还能融到资的公司那才是真正的好企业,市场也就发挥了它应有的力量。

在退市问题上,可以分步做。逐步推行更严的标准。提前跟大家说好,明年政策收紧成什么样,后年收紧成什么样,再到大后年就谁也别想去买壳重组了。发出个安民告示,给个过渡期,市场就按这个自动调整了。

再融资的改革对市场没有冲击,可以马上做;退市对市场有冲击,可以一步步来,但今天就要有个时间表,得做起来,不能老说“在研究”。

至于新股发行,可以采取补救办法。因为现在既不能一下子全放开,像有些人讲的搞“注册制”,谁爱上谁上,这在中国肯定不行。但现在这样“三高”发行也不行,要有补救措施。对高市盈率发行的要有一系列针对措施,比如要高管和大股东附加承诺,三五年不許减持。因为既然你高市盈率发行,那就说明你应该有什么特殊优秀之处,那就请你承担特殊条款,给点承诺。如果最后业绩变脸,严重破发,发行人、保荐人是不是也要承担经济责任?一套约束的规则下来,发行人自己一掂量,还会高市盈率发行吗?现在是只有好处没坏处,高募集、高承销费,但股价掉下来跟他们都没关系,那怎么行呢。

教学方法之——讨论法 篇4

概 念

讨论法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既是一种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研究性的教学方法)

优 点

其优点在于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组织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与此同时,学生能够及时的表达自己的上课思想,可以增加讨论机会增强同学之间感情,使学生达到达到对课堂记忆深刻的目的。

缺 点

1、教师责任过重,难以掌控秩序,把控不好教师容易吵闹,结果不尽人意;

2、气氛两极化,气氛容易受到参与同学的影响(包括学生的素质、表达能力、对讨论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分组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3、必须花大量时间提前准备,容易碰触敏感话题;

4、学生无法聚焦,课程内容品质无法追求一致;

5、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

1.2 基本要求

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3.做好讨论小结

1.3 注意点

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讨论法在高年级运用得比较多。训练好讨论的技能 编辑本段

讨论中要求学生具备以下三种主要能力:1.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具有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聚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2.口头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用口语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清晰、准确、有逻辑性。3.交际能力: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的能力,试图改变部分学生封闭的倾向。这些技能可以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更重要的是经常讨论,使学生喜欢课堂讨论。

访谈法教案 篇5

学做小记者 实践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运用访谈法的步骤和技巧;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转化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精神;在访谈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设计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对访谈法的运用步骤和运用技巧的理解与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合作分享的意识;在小组合作中体验组员之间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能力,体会集体合作的力量。

课前准备:

在上课前让学生看一些访谈的节目视频,如《杨澜访谈录》,韩寒,易中天、周杰伦。在看之前让学生考虑以下一些问题:杨澜的访谈中的开场白是怎么说的?杨澜都提了哪些问题,她是怎么提出问题来的?这些问题为什么这样安排先后顺序,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先提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看片子。

课堂流程 导入:我们这段时间的综合实践的开题报告已经结束,余下的任务是进行课题研究,而在课题研究中,有时需要我们去进行一些访谈,访谈的过程中会采访我们的一些同学、家长、有关方面的老师或专家,你从电视或其它地方见过记者采访吗?你想来试一试吗?

教师: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可是我发现你们的采访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离真正的采访还有很大距离,作为一名小记者应该怎样去采访,采访时应注意什么? 这节课我们来理顺一下。

一、我们在对某人进行采访时,应注意哪些原则:(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可以有重点的强调几条)如:

(1)调查员应取得访谈对象的理解与信任,得到他们的真诚合作。

(2)调查员应对自己的工作有所了解,明确研究目的,并预先拟好访谈提纲。(3)调查员应采取公正、中立的立场,不能让调查对象感到有压抑感、委屈感。(4)保护被访者的名誉和利益,特别对于涉及政治观点、个人隐私、家庭关系、同事纠纷等问题,更应严守秘密,不失信用。

(5)访谈时紧扣主题,抓住要点按计划进行,防止偏离访谈提纲。

(6)每次访问,尽量一次完成。临近结束时,再次检查访谈提纲,以防遗漏重大问题。

(7)调查员应掌握恰当的记录技术,保证资料的准确性。(8)访谈结束时,应真诚地感谢对方的配合与合作。

二、在我们正式采访之前,应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小组讨论,整理起来,在全班交流)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1.访谈提纲

2.事先告知被调查者 3.了解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 4.准备好调查工具与物品 5.整洁的服装

6.选择访谈地点。

关于设计访谈提纲,我认为是比较重要的一步,那我们应怎样设计问题呢? 设计访谈问题时要注意:

1、每个问题要明确单一,一次发问不要包含多个问题。

2、要围绕主题进行,问题内容要集中。

3、提问语气应有变化。

4、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年龄等特点,问题要让对方有回答的空间。

5、不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及隐私问题。

6、问题与问题之间应有衔接过渡。

7、问题应由浅入深。

假设我们今天要采访一位关于家庭教育研究的专家,你们来设计一下,我们最好来问哪些问题,写下来,之后交流。

三、访谈技巧

1.开场白的设计:在正式采访之前,我们应设计一段话来开始你的采访,假如我们要对这位家庭教育的专家进行采访,我们应怎样设计一段开场白呢? 说明采访的原因,态度有礼貌、恳切。2.倾听的态度:目光、非言语技巧、表情

放一段事先录好的录像,让学生指出采访者在采访中表现的不当之处。3.谈话技巧

结合课前所看的《杨澜访谈录》,给学生明确

(1)问题明确、具体。(2)控制话题。(3)针对不同的场合、对象使用不同的谈话方式。

四、访谈实践:

1.请出一名同学来向一名专家进行采访,用上我们刚才所总结出的各种技巧。在采访之后,其他同学指出他的不足之处。2.小组内互相采访,体验采访的乐趣。

五、小结

这节课大家尝试体验当一名实习小记者去采访,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要想当一名真正的、合格的记者,我们还需继续努力,要不断从个人修养、文化知识、扎实的基本功等方面刻苦学习、钻研。

六、课后延伸

访谈法教学设计(共) 篇6

作者:xiehaili…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研究所 点击数:

190 更新时间:2008-12-8

访谈法

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谌蕾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堂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学习课,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短片(展示鲁豫有约视频片段)。

【过渡】日常生活中,我们把该片中主持人与嘉宾进行的活动称为什么?(采访)采访运用到社会调查中就是访谈调查法,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访谈调查法。

一、理论知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访谈调查法,即访谈调查法的含义:

1、介绍访谈调查法的含义(幻灯片):访谈调查法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那么,具体的一个访谈调查该如何进行呢?

2、访谈调查的设计步骤(幻灯片):确定采访主题;选定采访对象;拟订采访计划,进行采访。

【过渡】任何一个访谈调查都少不了这几个基本的步骤。其中,关键就是拟订采访计划,要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问题是最难的。下面我们可以看看本校高年级一位学生采访的提问实录。

3、访谈法提问实例(幻灯片)关于浏阳市典当业的调查

先生,您好!我是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的学生,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校园科技节”,我们自发组织了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怀着对典当行业深深的好

奇和浓厚的兴趣,我想请教你几个问题。<开场白(自我介绍和此行的目的)> 黎先生,你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比较冷门的行业呢?<了解入行原因> 黎先生,你为什么选择浏阳呢?听你的口音好像不是本地人。<察言观色随机应变>

你有没有信心长期做下去并且做大你们的产业呢”? <了解行业前景> 黎先生,你的顾客主要是哪些人呢?

<行业的经营对象> 黎先生,什么时间是你们经营的高峰期呢?

<行业的经营时间> 利润方面呢?你们有没有什么标准?

<行业的营业利润>

黎先生,很多人不了解典当业,总认为它是封建剥削的产物,关于它的历史你可不可以给我介绍一下呢?或者提供一些相关资料? <加深对行业的认识>

谢谢你,黎先生,耽误你这么长时间。希望你的生意越做越好,再见!

<结束语>

【过渡】好了,相信大家现在对如何进行访谈调查在心里有些底了,有些同学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接下来我们看看下面这组图片和实例,看看它们反映了什么问题?

二、学生思索、探究 幻灯片展示:

金华火腿—敌敌畏泡制;西安工商局查缴“黑酱油”案;致癌大米;地下作坊生产劣质月饼;成都“毒泡菜”;劣质果冻竟拿食用胶做成;有毒“龙口粉丝”;阜阳惊现“大头娃娃”。(学生边看边发出声声惊叹声)

图片看完了,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呢?(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危害人体健康,谁做的,商家缺德,政府要管)

大家从这些实例中看出了食品安全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同学愤怒地问是谁造成的,那么这就是我们采访的主题: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是采访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什么?(确定采访对象)也就是谁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同学们认为

应该由谁来解决呢?(生产者,工商局,卫生局)还有没有?比如买食品的人要不要负责?(哦,对了,还有消费者;不光是直接生产的厂家,还有销售商)好的,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找出了很多方面的人士来共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食品从原料生产直到卖出去的整个过程,看看应该由谁来解决。

首先,要生产必须要有原料,然后到了哪里?(生产企业)对,也就是生产厂家,接下来呢?(销售商),最后是(消费者)。那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不是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共同解决就足够了呢?(还要有工商局、卫生局、质监局监管),非常正确,就是说还离不开国家的监管,这样,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得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三方:国家(包括工商局、卫生局、质监局等)、企业(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和消费者。

但是具体采访时,我们要采访具体的人,这三方中,我们可以具体采访那些人呢?比如国家部门的可以采访那些人?(工商局、卫生局、质监局的局长、副局长、执法人员),企业呢?(老板、经理、技术人员、一线工人)很好,那么消费者又该采访哪些呢?我们人人都是消费者,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行呢?比如采访一个三岁小孩行不行?(不行,我们采访时还是要尽量选择成年人,尤其是经常买东西的人)。

【过渡】经过同学们共同思考,我们找出了解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三方,又找出了三方具体的采访对象,下面进入模拟采访时间。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如何采访。采访中关键就是设计问题,现在我把全班同学分为三组,一组同学采访国家部门的人,二组同学采访企业,三组同学采访消费者,大家各自针对你们的采访对象,设计一些问题,看看他们是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同学们分别设计问题)

三、亲身体验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这是一个提问思路提示,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提问。

1、国家:

①国家机关(各职能部门)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起什么作用?(职能)②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国家有那些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③国家现在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开展了那些工作? ④目前的工作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⑤一旦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会如何处理?

⑥在法律规范没有详细规定的情况下,能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实行有效监管?

2、企业:

①企业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有多大?

②贵企业是如何保证食品安全的(进原料、生产条件、管理;一线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③贵企业有没有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一旦出现会如何处理? ④贵企业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还存在什么不足?将如何改进?

3、消费者:

①消费者如何选择食品?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起什么作用 ? ②如何是否买到过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食品?如何避免? ③如果买到了会如何处理?

④消费者采取相应措施后的效果如何?

数学发现的基本方法之联想法 篇7

一、联想的重要性

在客观世界里, 各种各样的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当人们回忆或感知某种事物时, 就会连带地想到一些有关的事物, 这样就产生了联想。联想是回忆旧知识, 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是联系生疏问题和熟知问题的心理桥梁。如果缺乏应有的联想能力, 就不容易找到解题所需要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思想方法, 也就难以建立题设条件与解题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因此, 联想在解题中是十分重要的。

二、联想的方法

在数学发现和解题过程中, 解某些数学问题时, 如果直接求解就较为困难, 但如果先通过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 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变换, 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或者转化成比较熟知的问题, 再通过对新问题的求解, 最后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 这样就比较容易一些。这一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也比较简单的思想方法。联想的方式一般有五种。

1. 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又称为形似联想, 主要由概念、原理、法则的接近而产生的联想。它是由命题的已知条件和结论的外表形态与结构特点, 联想到相关的、类似的定义、定理、公式和图形等。

2. 类比联想

类比联想又称为对比联想, 主要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 从具有类似和相似特点的书、式、图形, 以及相近的内容和性质等进行联想。从抽象到具体, 从空间到平面, 从数量关系到几何图形等。

3. 关系联想

关系联想是根据知识之间的从属关系、一般关系、因果关系, 以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的一种联想。

4. 逆向联想

逆向联想是指从问题的正面想到问题的反面。当有些问题从正面解题遇到困难时, 往往会产生逆向联想, 即反面解法、倒推法等一些间接的解法, 就会使问题转向比较容易的方向, 从而解决问题。

5. 横向联想

横向联想是指数学各分支之间, 乃至于物理、化学等学科之间的联想。

联想通过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而使一些数学问题得以解决。运用联想思维使一些数学问题由表及里、由难及易、由阻变通。可以说联想是灵感诱发而产生的, 特别是在一些问题往往无从下手的时候, 需要由联想来产生解题灵感, 使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例:若 (z-x) 2-4 (x-y) (y-z) =0, 证明2y=x+z.

解:此题一般是通过因式分解来证明, 但通过观察发现, 它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是比较难的, 于是, 我们就运用联想来创造等式:

- (z-x) = (x-y) + (y-z)

等式两边分别平方就可以得到

(z-x) 2=[ (x-y) + (y-z) ]2

再进行转化化解得

(z-x) 2-4 (x-y) (y-z) =[ (x-y) + (y-z) ]2-4 (x-y) (y-z)

即:

[ (x-y) + (y-z) ]2=0

从而得出:

x-y=y-z

最后就可以得到:

2y=x+z

这个例题就是运用接近联想, 创造一些条件使三者之间原本没有直接联系的式子产生一些接近结论的联系, 这样就使原问题变得简单化, 也使题目变得流畅, 进一步解决问题。由此得出, 联想思维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 可使问题的解决事半功倍。

三、联想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联想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那如何培养和创造联想思维呢?首先, 重视基础知识, 掌握各知识之间的联系, 掌握的知识越多,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越多, 就容易展开联想。将零散、孤立的知识信息迅速联系和重组, 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信息。其次, 展开自由联想, 进行没有目的、方向, 不受任何条件约束的联想, 但又要控制联想, 使联想不离开解题的范围, 这就使解题思路开阔, 容易解决。最后, 运用联想把问题进行推广, 举一反三, 使联想得到发展。

总而言之, 运用联想的思想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没有统一的模式可遵循, 需要依据问题本身提供的信息, 利用动态思维, 去寻找有利于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灵活地运用。学会联想, 寻求联想的方法, 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善于联想, 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摘要:数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发现是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标志的, 随着对数学对象研究的深入, 联想成为数学解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联想是思维的一种形式, 也是记忆的一种表现。联想是回忆旧知识, 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即所谓“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等。

教育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篇8

罗仁琳,1948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母子情》参加“200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和睦之家》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获纪念奖。

《蜀乡故土熊猫情》入选“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和平使者》参加“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天籁之韵》参加“2005年‘长江颂’全国中国画提名展”评为优秀作品。

《合家欢》参加“苏州胥口太湖情中国画提名展”评为优秀作品。

《家园》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趣》入选《当代国画优秀作品提名展作品集》。

《和谐》入选《2007年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中国著名画家作品集》。

《祥和天成》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第五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家园》入选“和、美首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家名家邀请展”获优秀奖。

2008年,杨柳青画社出版中国画技法书《工笔动物画法》。

2011年,杨柳青画社出版中国画技法书《工笔家禽画法》。

2011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罗仁琳花鸟艺术》。

罗仁琳艺术工作室:13348886722

本刊:从您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深情,尤其是动物之间的那种亲情交流,表达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不知您在创作这些动物题材时,灵感来自于哪儿?作品中,您通过画熊猫表现的“和谐之美”最多,是出于什么情结呢?

罗:造化自然,山川花草、树木、鸟兽,各臻其美。因我从小喜爱动物,特别注意观察动物的生活、情态、神韵,赋予自己的无尽想象和感动,特别是它们的憨态,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从而自己因心造境,以手造心,情寄于画,托于物象抒发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大熊猫是“国宝”,是国人的骄傲。当今重大的国际活动常选大熊猫为吉祥物,象征和平、团结和友谊。大熊猫栖息于我的故乡四川卧龙、宝兴等地。四川为大熊猫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四川因有大熊猫而更加和谐美丽。我爱我的家园,更痴爱“国宝”大熊猫;我挚爱为保护与之朝夕相处的野生动植物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民,更挚爱故乡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这就是我的情结。作为故乡的儿女之一,我有责任、有义务为宣传大熊猫与造化的和谐美贡献我的微薄之力。

本刊:在下笔画这些大自然中的动物时,您最注意画动物的哪个部位?为什么?

罗:大自然中的动物千姿百态,但最能表现情感的我认为是头部,特别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细致地刻画动物的头部、面部和眼睛能淋漓尽致地写出动物的传神之处,唤起人们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晋代顾恺之善画人像,有时他画好人像间隔数年还不点上眼睛。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我以为,人和动物一样。所以我画动物特别注意它们的头部和眼睛。

本刊:您在学习绘画过程中,有过困难期吗?您师承著名工笔画家王申勇先生,不知王老师对您有过怎样的指导与帮助?

罗:我从小就喜爱画画。特别喜欢画动物,因此临了许多大家,诸如刘奎龄、刘继卣、华三川的画作,给以后学习绘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当然,要学好画动物,只凭这点基础,困难是很大的。后来师承著名工笔动物画家王申勇先生习画。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心追手摹,画技有了一定提高。同时奉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宗旨,临了许多宋画,取人之长,充实自己,达到付诸现实理想的目的。绘画技艺逐渐提高,学养知识逐渐提升。多次参加大型画展,多次入选并获奖。

本刊:您从事了多年的艺术创作,请根据您的体会谈谈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罗:在时间不算太长的绘画创作过程中,对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了不少认识。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大自然的供养是无穷的,从中给予我以神思、感悟以及创作的欲望。我在大自然中深入生活,捕捉灵感,将自然“物象”融入“心象”,并从中锻冶艺术与生命价值,从而再现自然与生命的和谐。

本刊:2013年已过去了三分之一,请您谈谈接下来的绘画创作的思路与计划。

上一篇:我骄傲我是班主任下一篇: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