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第十卷·畏战原文和翻译(通用4篇)
作者:刘基
凡与敌战,军中有畏怯者,鼓之不进,未闻金先退,须择而杀之,以戒其众。若三军之士,人人皆惧,则不可加诛戮。须假之以颜色,示以不畏;说之以利害,喻以不死,则众心自安。法曰:「执戮禁畏。太畏则勿杀戮,示之以颜色,告之以所生。」
《南史》:陈武帝讨王僧辩,先召文育与谋。时僧辩婿杜龛据吴兴,兵甚众。武帝密令陈倩速还长城,立栅备之。龛遣将杜泰乘虚掩至。将士相视失色,倩言笑自若,部分益明,于是众心乃定。
译文
作者:佚名
原文
第五卷·重战
作者:刘基
凡与敌战,必务持重,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举也。若此,则必不陷于死地。法曰:「不动如山。」
春秋,晋将栾书伐楚,将战,楚晨压晋军而阵。军吏患之,裨将范丏趋进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文子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栾书曰:「楚师轻佻,吾持重固垒以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全胜。」〔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恶,王卒以旧,郑陈而不整,蛮军而不陈,陈不违晦,在陈而嚣,合而更嚣,各顾其后,莫有斗心;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公说。于是败楚师于鄢陵。
译文
原文
凡战,若敌人居近草莽,营舍茅竹,积刍聚粮,天时燥旱,因风纵火以焚之,选精兵以击之,其军可破。法曰:「行火必有因。」
汉灵帝中平元年,皇甫嵩讨黄巾,汉将朱隽与贼波才战,败,贼遂围嵩于长社。贼依草结营,会大风。嵩敕军束苣乘城,使锐卒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阵,贼惊乱奔走。会帝遣曹操将兵适至,合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
译文
第四卷·先战
作者:刘基
凡与敌战,若敌人初来,阵势未定,行阵未整,先以兵急击之,则胜。法曰:「先人有夺人之心。」
春秋,宋襄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请击之。」公弗许。既济,未成列,子鱼复请,公又不许。及成列而战,宋师败绩。
译文
作者:佚名
【百战奇略·第十卷·畏战原文和翻译】推荐阅读:
百战奇略·第九卷·难战原文和翻译06-24
《为学》原文和翻译12-02
满井游记翻译和原文06-14
陋室铭原文和翻译06-30
《汉书》的原文和翻译01-02
过故人庄原文和翻译10-08
高二语文《劝学》原文和翻译10-10
世说新语的翻译和原文10-18
《出师表》原文和翻译10-30
杞人忧天原文和翻译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