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旅游开发报告(共8篇)
一、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指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就是生态旅游,我们可以从九寨沟、香格里拉、张家界等景区对旅客产生巨大吸引力的事例可知,生态旅游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旅游业的主题,石门关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石门关生态状况决定了必需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全县1957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除去水域、房屋、道路以及悬崖、山石等土地外,96.97%的土地上都有草木植被,其中:森林、灌丛、草坡等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2.2%,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7.2%,而石门关的植被保存得最好,森林比较茂密,处于横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区系复杂多样,为众多特有植物的分布与分化(变异)中心。生态旅游最原始的含义是森林旅游,可见,石门关得天独厚的生态状况为石门关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优越基础。第二,石门关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西坡之中,山势雄伟,观光效果较好,是天然的生态植物园,拥有各种植物200多科,2000多属,近万种。由于历史原因,交通阻塞,人烟稀少,使石门关纵深处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许多地方至今人迹未至,实乃生态旅游的理想环境。第三,石门关人文景观丰富,有距今3000多年的苍山崖画,始建于明代的福国寺、玉皇阁等。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白族学者李元阳也曾到过这里,并在《徐霞客游记》和《游石门山记》中均有记载。第四,石门关在古代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要冲,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必经之地。如今,随着320国道及大漾二级公路相继建成及投入使用,石门关距州府大理市仅21公里,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第五**作为“中国核桃之乡”,据统计境内核桃树共有24.86万亩,248.6万株,在石门关景区就有0.72万亩,5.1万株(包括光明村、金牛村)。如此众多的核桃资源为石门关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现状旅游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承载物,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发的重要依托。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几年来在石门关共投入300多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景区公路、游路、栈道、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共投资420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旅游度假村、石门竹园、光明核桃生态园(农家乐)等一批项目,使石门关的接待能力得到改善。随着旅游业的投入不断加大,石门关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到石门关旅游的中外游客逐年增加,从1995年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今天的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00万元(截止2002年),占全县GDp的比重达1.05%以上。
三、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石门关景区的硬件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石门关景区的一些矛盾渐渐显现出来,其主要矛盾是:一是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二是规划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配套差;三是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工作与发展不相适应;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一时难以形成大气候。
四、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在加快实现计划经济转变的背景下,发挥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新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筹措:一是以政策换资金;二是以项目换资金;三是以利益换资金。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和优惠政策,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允许集体、个人在石门关景区详细规划的总体指导下,独资投入对某些旅游景区、景点资源进行开发建设。
2、加强整体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石门关生态旅游景区应从现在收费站起列入整体规划,任何建筑物应体现古色、古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味,加快实施与古崖画连通的便道,选好光明生态园的选址,对生态园的农户进行必要的指导。加大探险、科考、运动竞技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力度。
3、尽快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加强旅游局的管理职能,管理好旅游市场,旅游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环境卫生、安全保障,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外地引进急需人才,特别要引进懂管理、善经营、有业务技能的人才。
民宿度假是根据国内外休闲度假成功经验和恩施大峡谷的资源禀赋状况, 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是恩施大峡谷首创的一种独特的休闲度假模式。民宿度假不同于一般的度假宾馆或度假村的传统度假模式, 它不依赖于专门修建的度假设施。民宿度假系统的基本单位是民宿度假村, 民宿度假村的基本单元是民居。民宿度假村是恩施大峡谷首创的一种定位于普通大众的、阶段性 (侯鸟式) 的休闲度假形式。
2 恩施大峡谷民宿度假市场趋势分析
民宿度假村的模式是对传统旅游休闲度假模式的根本创新, 这种模式非常科学的整合了各种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大峡谷自然风光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独特气候等当地资源, 通过将当地民居建成度假村的方式变成旅游产品。基本不耗费额外多余的资源, 却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堪称低碳经济的典范, 是“仙居恩施”战略的最大成果。恩施大峡谷的民宿度假村具有明显不同于传统度假村的以下特点:
2.1 为旅游市场提供一种全新的旅游度假产品
我国正处在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以各类不同度假区和宾馆为主体的度假产品由于成本过高, 基本只能满足高端和较高端的需求, 而对具有广大休闲度假需求的大众市场, 还没有合适的度假产品。恩施大峡谷的民宿度假村正好为这一市场提供了非常合适的产品。
2.2 为大峡谷道路环境改善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沿线居民众多, 村民沿路而居, 开荒种地, 许多地方环境脏乱。民宿度假村的模式可以为居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 沿线居民将主动向民宿度假村迁移, 大峡谷民居将形成沿线组团分布的形式, 生态走廊沿线的环境将会得到根本的改善, 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走廊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2.3 为大峡谷景区的居民致富提供一种最佳模式
开发民宿度假村卖的是自然风光、在已建居民住房的基础上, 额外投入不多, 经济效益却十分巨大。以每户平均接待10名游客, 居住三个月, 每户每年将会有6万元收入, 4万元的净收入, 大峡谷景区若发展2000户, 每年总收入将达12亿元。
2.4 为完善景区旅游功能提供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民宿度假村可以实现一物三用, 居民住宅, 民宿旅馆, 自驾游营地, 能够满足当前蓬勃兴起的自驾游营地需求, 完善大峡谷景区旅游功能。民宿度假村以小区为单位配套完善民宿度假村居住、生活、休闲和娱乐功能。以乡镇为单外配套完善游客商娱、消费、医疗、游览景观 (本区域内) 等功能, 全区域 (大峡谷区域) 配套外联、安全、观光、交通等外部衔接功能, 最终建成国内休闲度假的典范, 恩施大峡谷旅游最大的亮点。
3 恩施大峡谷旅游环境总体评估
3.1 恩施大峡谷地理环境评估
3.1.1 旅游资源总体简介。
恩施大峡谷位于一座绵延了渝、鄂、湘、黔4省, 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大的山脉中, 那就是巍巍武陵山。武陵山是褶皱山, 长度420公里, 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 最高峰为贵州的凤凰山, 海拔2570米。山脉为东西走向, 呈岩溶地貌发育, 主峰在贵州的铜仁山区, 梵净山。武陵山脉覆盖的地区称武陵山区, 现在也习惯称武陵山片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宏伟的三峡大坝、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浓的巴楚风情, 使恩施大峡谷成为气候宜人 (全年平均气温16.9℃~17.9℃) 的理想休闲去处。
3.1.2 恩施大峡谷周边的地理环境。
恩施大峡谷旅游区位于武陵山深深的腹地中, 境内有恩施市屯堡乡、板桥镇及利川市团堡镇, 总控制面积300余平方公里, 大小峡谷50余个。满眼所见的, 是山连着山, 山套着山, 山衔着山, 山抱着山。千山万岭, 峰峦叠蟑。农民们在狭窄的坡地上种瓜点豆, 连一尺见方的泥土都不肯放过, 统统被垦为耕地。山里汉子在那里犁地, 三五步便到了头, 半站在悬崖边, 既不能进, 也不能退, 于是, 人们只得从泥土里提起沉重的犁辕, 使劲儿往后拉, 身子后坐, 几乎悬空在山崖外。
3.2 恩施大峡谷人文环境评估
这里有土家族, 苗族, 侗族, 白族等少数民族居住, 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秀丽的风景, 其中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 奇峰石怪, 为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乌江画廊穿越其中;张家界, 为世界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湘西凤凰为古代的南长城;黔江的小南海为世界保存完好著名的地震遗址;恩施的清江河和黔江的阿蓬江、酉水河, 为土家族的发源地。这里山同脉, 水同源, 树同根, 人同俗, 经济文化长期落后, 不为外人所知, 但是这里的民族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 武陵人已经走出“有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中所说的“武陵”便为今日的湖南省常德市, 而桃花源就在该市的桃源县;他们正在走出大山, 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 这块土地正在成为中华大地腹心地带的一颗倍受关注的璀璨明珠。
3.3 恩施大峡谷交通评估
起于屯堡乡大龙潭止于板桥镇大山顶, 全长约150公里、途径屯堡乡、沐抚办事处、板桥镇的山区道路均已完成施工任务, 道路状况良好, 路边照明等交通设施齐全, 停车场满足旅游高峰期的需求。
3.4 恩施大峡谷旅游现状整体评估
根据大峡谷景区旅游管理办事处负责人的介绍:该景区3月—10月为旅游旺季, 最高峰日接待人数为8314人, 平均接待人数为1000人左右。十一黄金周期间总接待人数为1.3万余人, 票价为150元/人, 为当地创收195万元。
十一黄金周期间, 客流高峰期出现的主要问题为, 排队买票时间过长, 景区中部分路段过于拥挤, 不存在停车位不足或交通拥挤现象。可见恩施大峡谷景区附近的交通设施能经受起游客的考验。十一黄金周期间, 游客主要为自驾游与随团游两种。其中旅行团主要来自于武汉、宜昌、襄樊、重庆等周边市区;自驾游游客遍布祖国各地, 也有港澳游客前来。可见从项目启动到现在短短4年时间, 恩施大峡谷景区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未来的发展将不可限量。
4 民宿度假在武陵山区的适应性与优越性
4.1 民宿度假在武陵山区的适应性
武陵山区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 常年平均气温16.9℃~17.9℃。是如今候鸟式休闲度假的夏季首选之地。未来有望打造为, 冬季去海南, 夏季来武陵的全国性的候鸟线路。季节性旅游主要由自然和体制性所决定。其中自然表现为温度、降水、降雪等气候变化。体制性表现某些法规的出台, 最一般的表现为国庆等节假日的出现。作为典型的季节性旅游地, 当地的民宿度假行业的发展与如何利用好自然和体制性是密切相关的。
4.1.1 自然性的合理利用。
季节性旅游的给当地农民带来的财富是不稳定的。当地农民主要以种地与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春秋为农忙期, 而本地的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同时鉴于民宿度假的经营方式简单, 劳动强度低;对农民务农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可以说他们民宿的经营是一种额外收入。通过对当地居民的实际调查可知, 民宿的经营方式普遍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与欢迎, 可以成为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案。
4.1.2 体制性的合理利用。
从五一黄金周起, 截止到十一国庆, 当地居民可以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组织一系列的旅游季活动。主要反映地方文化, 民俗民风, 即丰富了当地文化建设, 又对当地旅游业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也不影响务农务工, 一举三得。
4.2 民宿度假在武陵山区的优越性
中国人口中老龄人的比重越来越大, 针对老龄人的旅游市场非常开阔。根据调查发现老龄人出游有以下特点:人数众多, 团队规模庞大, 时间充裕, 自理能力较差, 对旅游的本土化要求很高。服务要求细心、耐心、爱心, 不喜欢豪华, 讲究舒适。对于消费上, 喜欢全报价, 不喜欢自费项目和购物。旅游线路多选为轻松山水行或纯粹文化游。当地的民宿度假的休闲游方式非常符合老龄人的胃口。
摘要:文中对武陵山区民宿度假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做了分析。
在自然保护区,凡经得起时间推敲和实践检验的正确的决策、规划和工程建设,都需要有相关学科研究的坚实基础,需要遵循生态规律,符合生态学原理。同理,通过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我们也能发现不当的决策、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问题症结所在,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和改正方案。2007年始,我和几位长年关注长白山的专家一起,以道路生态学的研究为突破口,对长白山保护区的旅游大开发进行考察、评估与论证。愿我们此次的调研成果不只是“立此存照”,用教训来昭示后来者,而能够有现实意义,及时改进政府行为和保护区的资源管理。
大自然保护区到“保护开发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白山保护区地处的州,市,对控制或分享长白山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不断展开争夺战,力图将之纳入本地区经济开发的目标。但历届省委、省政府对长白山保护区高度重视,对旅游开发持谨慎态度。吉林省人大还特别为长白山保护区制定了“一区一法”——《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时值2005年6月,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届的吉林省政府决定成立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长白山管委会)。2006年1月,新组建的长白山管委会正式投入工作。吉林省称之为“9+1”模式——9个市、州加1个长白山管委会的行政管理模式。
长白山管委会下设池西、池北、池南3个县级旅游经济区,内设11个机构:10个事业单位,1个集团公司(长白山旅游开发集团公司),省政府授权长白山管委会对所辖区域“按开发区模式进行管理”。原长白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和职能被分解,归入管委会的不同部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只剩下了一块牌子,实际已不复存在。
那么,成立长白山管委会的根本宗旨,究竟是为了保护,还是为了开发?
根据吉政发[2005]19号和吉政发[2006]30号两个文件,成立长白山管委会有三个目标:一是加大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二是加快发展吉林省旅游优势产业,三是理顺各方面关系,实现对长白山的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和统一管理。2005年8月16日,在长白山管委会组建工作会议上,当时吉林省一位副省长讲得十分明确,指出组建长白山管委会是基于三大“迫切需要”一是“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二是“更好地打造长白山品牌,树立长白山整体形象的迫切需要”;三是“解决现行管理体制弊端和矛盾,探索真正适合长白山发展管理模式的迫切需要”。在领导讲话中还谈到,为了实现吉林省由“快走”变“快跑”的目标,需要将“旅游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其主要依托之一即是长白山旅游资源。”长白山是“立体聚宝盆”,众多资源“有待整合开发”,“以增强长白山对外竞争力”。
简而言之,成立长白山管委会的目的,是运用旅游产业,拉动吉林省经济。对长白山管委会工作目标的这种定位,已明确地将经济目标放在了首位。
政府的行政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用于“加大保护力度”,可能比原来作为事业单位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更加有效;但是如果醉心于经济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可能会无以复加。
自然保护区行政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只需要经过重新规划,并通过地方政府的审批,就可以轻易地改变自然保护区的土地用途,从而绕过法律法规的“障碍”,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当下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追逐GDP政绩的大潮中,将自然保护区变成“保护开发区”,将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公益事业单位变成兼顾经济发展,甚至以经济发展为更重要目标的政府机构,可以肯定是弊大于利。
大手笔还是大败笔
长白山管委会成立以来,2006-2008年是大投资,大开发、大建设阶段。所进行的主要经济项目除如前所述的道路“通达工程”之外,更有众多的政府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让我们扼要地介绍如下:
政府项目,大盖楼堂馆所、宾馆酒店
长白山管委会自成立之日开始,便大兴土木,大盖楼堂馆所,宣称要在3至5年内“把长白山的基础设施建设成省内一流,全国超前的区域”,“使之更符合投资者的要求”。果然,短短三年长白山管委会共组织实施了包括办公大楼、政务大楼、长白山科学院、长白山博物馆,蓝景戴斯酒店、西坡和南坡山门建筑群、水坝电站、西坡换乘中心,以及未完成的长白山会展中心、医院、客运站等等总计62个重点项目,将保护区内外都变成了大工地。在16.8亿元的总投资中,12亿为国债和贷款,仅此一项,每年需要偿还的利息高达7000万元,占旅游年收入的2/5。
2008年,长白山管委会在保护区的原始森林中建蓝景戴斯酒店,除一栋主楼和一栋客房楼之外,未经审批非法砍树,又盖了3栋别墅和2号客房楼。据举报人和媒体披露,共非法砍伐1400棵树(长白山管委会只承认砍了200棵树)。这场无视森林法的毁林大案惊动了国家林业局。2009年,在长白山管委会上报的3点处理意见中,只是对其下属的长白山开发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和施工单位方的项目主管予以起诉,追究法律责任。让人无法治置信的是,如此一个用来专门“为接待各级领导”的重点工程,居然会不是当时的管委会主任兼长白山开发建设公司董事长的主意,甚至此人也毫不知情,不负任何责任,最后竞拍拍屁股调到省里一走了之。
招商项目,堪与亚龙湾比拼的旅游胜地在崛起
用政府财政的前期投入搞基础设施建设,而后大举招商引资,快速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区的发展模式被套用在长白山这样的生态保护区,结果必然造成生态区的经济化。我们从长白山管委会的招商引资项目,不难感受到这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
香港紫玉集团在原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建度假村,长白山管委会卖地坐收2亿元;长白山国际度假酒店,招商引资1亿元;园池旅游开发项目,招商引资1.2亿元;长白山森林假日酒店,招商引资0.5亿元,长白山森林高尔夫球场,招商引资2.5亿元,参花高尚体育休闲,招商引资4亿元;卧龙国际商务中心,招商引资13亿元;和平营子国际度假村,规模十万平方公里,招商引资200亿元……
在长白山管委会的总体规划中,池北区的原二道镇
要“打造艺术生态精品”的白河小镇;池西区原松江河林业局白西林场被整体搬迁,用于“打造欧陆风情”的白溪小镇,建设成“长白山国际旅游新城”,池南区则“打造地热、温泉,购物的漫江小镇”。加之新建的高速路,连通大城市的飞机场和连接环线的铁路,“堪于海南省亚龙湾比拼的旅游胜地已在我国东北崛起”!
并非环保的“环保项目”
长白山管委会称,前三年共实施生态保护项目56个,总投资19亿元(另一说是涉及保护的资金达7.1亿元),保护的力度可谓历史空前。但认真分析,这笔巨资中究竟有多少是用于有效保护,有多少是做了无用功,又有多少产生的是负作用,就没有人说得清了。试举3例并非环保的“环保项目”,这些项目既无生态学家,生物学家的参与,又无环境影响评价,就“大干快上”了。
景区的步行栈道。修筑架空栈道是为了保护地表植被,但由于使用的木板遮光挡水,加上施工过程的破坏,原地表植被实际多已死亡。在温泉区架设栈道,不仅有损于景观,而且造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温泉瓶尔小草的极度濒危。又造成了上好木材的不必要浪费。
“河段综合治理”。激流本是长自山河流的自然形态和特点。但长白山管委会自源头始用推土机将二道白河加以平整改造,或修成“水的台阶”,将激流变成漫流,破坏了保护区的河流景观与河流生态。
小天池的补水工程。长白山管委会采取了两项荒唐措施,一是将二道白河的掺入富含硫化氢温泉的河水抽八小天池,从而改变了小天池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成分,造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极北小鲵濒临灭绝;二是挖了一道排水沟将上游小泥池的水排出补充小天池。造成小泥池沼泽的草甸化,使我国东北唯一一座高海拔的高位泥炭沼泽的生态告危。
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瞎折腾
长白山管委会为将保护区“全力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胜地”,规划了49处景区景点,不少景区景点已深入法律法规严令禁止旅游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旅游开发规划的近期与中期发展目标颇为宏伟:2010-2012年,成为东北旅游的龙头老大;2013-2015年,成为“北国度假天堂”,“南有亚龙湾,北有长白山”;2016-2020年,成为“东方阿尔卑斯山”。配合实现上述目标,长白山管委会还计划建造五星级酒店11家,温泉度假村15-20家,滑雪场5家,高尔夫俱乐部3家……
为“全力打造‘南有亚龙湾,北有长白山’”的品牌形象,长白山管委会三年内投入7000多万元进行广告宣传和营销推介。但问题是长白山与亚龙湾毫无可比性,亚龙湾是纯粹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而长白山是国家级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至于将长白山“打造成东方阿尔卑斯”,就更令人匪夷所思了,因为长白山目前的旅游开发模式恰恰与阿尔卑斯山的旅游开发模式大相径庭,可谓南辕北辙。阿尔卑斯的旅游开发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史,所依靠的也不是政府的大量投入和外部资金的引进。那些令人神往的旅游小镇,均由社区居民自主开发,既实现了百姓的整体致富,又保留了小镇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包括建筑、习俗、节庆、饮食、服饰和手工艺。这正是它的迷人之处,是大砍大拆大建,甚至让原住民搬迁的开发模式根本做不到的。阿尔卑斯山的旅游又是本来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造型简约,规模适度,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区内许多道路均修得十分隐蔽或者就是砂石路,拒绝奢侈与铺张浪费;旅游方式以自驾车和徒步为主,引导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对大自然的认知体验与感悟。这同将旅客送上快速交通的“传送带”,从一个景点匆匆奔赴另一个景点的“快餐式”旅游迥然不同。只有目标景点而忽略过程体验的旅游是低层次的旅游,与生态旅游风马牛不相及。
其实,不必远学阿尔卑斯,只要看看较近的富士山,长白山旅游开发中的弊病已一目了然。我们将道路修到山顶,而富士山只修到五合目——海拔2400米的半山腰,剩下的1700多米没有公路,更无索道或“天梯”,无论尊卑贫富一律徒步攀登。差别在哪里?我国一些人的价值观中多了花钱享受大山,享受自然的消费者心态,少了对大山、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呵护。
在自然保护区,更重要的不是“想做什么”,“要做什么”;而是多问几个“不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道路“通达”,动物遭殃
道路作为生态系统内新的干扰因子,对系统的结构及生物的影响日益加剧。随着道路的迅速扩展并日趋硬质化和网络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尤为显著。我国绝大部分道路在建设之前缺乏规划环评,建成之后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又缺乏跟踪研究和综合评估。因此,在实践层面上,道路的生态学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随着大规模的旅游开发,矿产开发和水电开发,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国家公园和自然圣境等保护地中大量铺设道路并升级改造路面,对森林、湿地、草原、荒漠等各类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长白山管委会为旅游大开发搞了一个道路的“通达工程”,包括七个主要项目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池北区至松江河公路:西山门至池南区公路;池北区至园池公路:池西区至卧龙至西山门公路:池南区至望天鹅、十五道沟公路以及“对建成的硬化路面进行改造升级”。
目前,长白山保护区已修建道路约350公里,近20年间道路里程增长了1倍。我们考察的区内10条主要路段,在80年代之前修筑时均为土石路。90年代后,其中9条已经或者正在改造成水泥路,路面宽度也由原4-6米扩展为6-10米。
2007年,在长白山保护区道路网中北坡的白河一白山公路车流量最高,而且最大流量集中于七八月的旅游旺季,月均26620辆,日最大车流量为887辆。
调查显示,长白山保护区的路域分布有104种野生动物,其中紫貂、黑熊、马鹿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通过两年时间对长白山保护区道路生态学的研究,发现存在四大问题:
硬质化道路的修筑和对土路砂石路的硬质化改造大大提高了野生动物的致死率。
道路里程的增长和路面的加宽带来车流量增加,道路升级改造带来车速提高,大量两栖动物被碾压致死,严重抑制了保护区两栖动物的种群数量,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我们在长白山保护区外围的4条主要公路上设置了5条样带。
2007年4-10月的66次调查统计显示,道路致死的野生动物种类共43种,在其中3条道路上,道路致死动物1867只,平均每日每公里致死动物2.82只。
长白山保护区大量蛙类,蟾蜍的季节性迁移导致了道路交通的高致死率。许多蛇类也容易在过路时被车辆碾压致死。环区公路的头道路段野生动物致死率高达75.95%,主要致死类群为两栖类和兽类。对比之下,林区土路仅为4.65%。
长白山保护区公路交通的动物致死高峰发生在每年8月,与旅游季节的车流量高峰吻合。动物致死的个体数与日车流量成正比。鸟类致死的首要原因是路面改善大大
提高了车速。调查显示,长白山保护区道路的数量及密度已经导致行动迟缓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利用率高的公路两侧两栖类已明显减少,年复一年的反复碾压几乎耗尽了道路周边生存的两栖动物类群。调查还显示,本来栖息地状况较好的土路、环区公路以及利用率较低的林区公路也已经变得不适于两栖类生存。这些土路两侧过去的水泡数量很多,可供两栖类繁殖,而今改善公路的排水设施使这种水体干枯率高达85%,严重地抑制了两栖类的种类数量,两栖类繁殖地的破坏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不亚于主要旅游公路上交通对两栖类的致死率。
道路里程的猛增和网络化,导致动物栖息地的破碎化。
长白山保护区将原始动物栖息地转化为人造路面的占地面积,虽然仅占整个区域面积的0.3%,但是横穿保护区内的4条主要公路已将保护区分割成5大块和若干小块,大大降低了动物栖息地的连接度,造成大型野生动物种群之间的基因隔离,近亲繁殖。
随着道路密度与人类活动的剧增,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相应萎缩并破碎化。曾经大面积连续的栖息地,被人为割裂为小的孤立的斑块状栖息地。道路的增加固然会使一些“边缘物种”从新增的栖息地的异质性中获益,然而对于大多数森林系统内部核心物种的生存则带来不利影响,本土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加大。当种群之间基因交流和扩散被抑制,道路便成为景观中野生动物迁移的主要障碍。因道路而形成的小斑块互相隔绝的栖息地,对于生活空间广阔、低密度、低繁殖率的食肉动物的捕食、寻偶繁殖和扩散,尤其具有毁灭性。
尽管道路对长白山大多数物种栖息地的影响是负面的,然而我们发现了也有正面影响的有趣现象。人为产生的森林道路两侧提供了异质性空间已成为边缘栖息的鸟类活动的场所,从而提高食种子鸟类、食草动物和小型啮齿动物的数量;道路边沟潮湿的水洼,有利于两栖类繁殖;沿路边缘的草本植物萌生的枝条,结果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发达,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增加了捕食食草动物的肉食动物,但同时增加了其交通的致死率。因此,这种增加异质空间的正面意义又与负面影响基本抵消,没有多少生物学价值。我们认为,对于修路,特别是修硬质化道路增加生物的异质空间的正面作用,不应给予过高评价,更不能作为在保护地内滥修道路的合理依据。
景区公路和景点栈道网络对鹿科动物的影响甚大。长白山保护区景点栈道分布在河流两侧,这些地段正是马鹿、原麝的栖息地和饮水地。调查发现,在已建成的栈道区域已经没有了以往马鹿和原麝活动的迹象,说明它们有意回避并且无法逾越人工铺设的架高木质栈道。
道路交通的便利方面了人们出入保护区从事各种活动。
前面已经谈到,目前长白山保护区有大小八区路113条,纵横交错。反复踩踏形成的宽窄不一的步道,已几乎遍及整个保护区。
道路的改善和密度的增加提高了人类活动的能力,增大了动物被捕杀的几率。1983年修筑环区公路是以便于巡护为主旨,事实却是这条环区公路更加便于非法八区者利用车辆交通出入保护区,偷猎和乱采滥挖随之激增。由此可见,在自然保护区搞工程项目,需要慎之又慎,否则即使是出于生态保护的良好动机,也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新旧两条平行的环区公路完全割断了保护区森林与其他林业局森林的有机联系,长白山保护区彻底“生态孤岛”化。
综上所述,道路建设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道路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导致大量野生动物被直接冲撞碾压致死。受害者以鸟类和两栖爬行类的小型动物为主;
道路分割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致使栖息地破碎化和孤岛化,动物难以完成迁徙、繁衍等生命活动,造成生存危机。受害者以马鹿、原麝,狍子、野猪等大型食草动物为主;
道路的改善,对于保护区提高资源保护管理水平,加强巡护工作发挥的积极作用小于为非法八区猎杀野生动物者提供的便利条件。受害者以大中型哺乳动物为主,特别是紫貂,水獭之类所谓“毛皮兽”,和黑熊、马鹿等所谓“经济动物”。
保护区森林或成“空林”
2006-2008年间,两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调查的结果显示,几乎全部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均呈急剧下降趋势,这种态势若不能大力扭转,再过十年,长白山保护区森林势必将变成“空林”——空无野生动物的森林。以下数据可证明此言绝非危言耸听。
马鹿,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033头,种群数量为33-83头,仅为70年代的1%,狍子,全区种群数量为300-722头,较70年代下降了49%;野猪,全区种群数量为231-769头,较70年代下降了58%;原麝,曾经在保护区广泛分布,自2002年后再未见有其活动的蛛丝马迹;处于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作为旗舰种的东北虎,金钱豹等猫科动物,长白山保护区科研所自1985年~2007年共进行了433次野外调查,结论也是每况愈下,有的已经宣告灭绝,有的已岌岌可危。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中,处于濒危之中的首推栖息于河流湿地的鸟类,如中华秋沙鸭,鸳鸯、绿头鸭、斑嘴鸭等等。由于人们在保护区水域反复大剂量投放农用杀虫剂进行灭绝性捕鱼,自1999年以来,区内主要河流中已经很难见到鱼类,蛰虾和水面昆虫,导致水生食物链断裂,直接影响了水禽的生存繁衍。而今研究人员与当地居民不谋而合都认为长白山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甚至不如邻近的林业局林场多。岂非咄咄怪事?这种怪事其实不怪。
应该说是长期的和综合性的人为因素,造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众多野生动物的锐减、濒危和消亡。然而,政府部门将保护区内的旅游开发置于栖息地保护之上的错误指导思想,道路规划设计中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缺失以及施工建设中为节省成本造价,野蛮施工,肆意伐树和破坏路边地表植被,不考虑给野生动物留下任何通道的传统筑路形式,无疑是被人们长期忽视的一大重要因素。
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西江千户苗寨
实习地点: 2011.11.17~2011.11.19
指导老师: 祝 小 科 学
院: 贵州大学 林学院
专
业: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081 姓
名: 张 海 波 学
号: 080903110092
一、实习概述;
实习地点: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西江千户苗寨; 实习时间:2011.11.17~2011.11.19;
实习内容: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及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
1、了解实习地点旅游现状、存在问题。
2、了解实习地点旅游资源特征。
3、了解两个景区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方法、总体布局原则方法、景物和功能设施的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4、通过实习了解森林公园旅游规划设计编制内容、程序及方法。
实习方法:主要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收集文字和影像资料来完成; 实习路线:贵阳-凯里-巴拉和苗寨-南花苗寨-季刀苗寨-上郎德苗寨-雷山县城-雷公山-雷山县城-西江千户苗寨; 实习要求:
1、实习过程中听从指导教师安排,遵守纪律,注意人身安全;
2、实习过程中要认真和实事求是地观察分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实习过程中,有效的将课堂所学的只是运用在实践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次实习时间为3天,日程大致安排为:17日早上从贵阳出发,入住雷山县城,下午行程是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18日早上前往西江千户苗寨,途中顺道参观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郎德苗寨,入住西江,接下来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学习;19日早上返回贵阳;实习全程主要由祝小科老师、李秀君老师和黄莉老师的带队,通过老师们的生动的讲解和耐心地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整个实习可以说是“寓乐于学”,最终圆满地画上句号。
二、实习区域概况;
(一)雷公山概况;
雷公山,苗岭山脉主峰,地处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之间,由十多个1800米以上山峰组成,主峰在雷山县城东32公里处,万山拱卫,岿然独尊,为黔东南第一高峰。雷公山,苗语意为雷公居住的地方,山上夏季雷暴频繁,山也因此得名。雷公山海拔2178.8米,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生态优美。各类生物近2000余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43种,尤其是“活化石”植物-秃杉,是中国特有一类保护树种,且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原生性最强的一处,是中亚热带唯一的天然秃杉研究基地。
1、雷公自然、人文景致独具特色;
雷公山巍峨挺拨,雄伟壮观,森林苍翠,溪水晶亮透明,瀑布垂直飞泻,气势夺人,处处鸟语花香。在红、白、紫玉兰、杜鹃盛开的时节,美不胜收。山下,到处分布着半坡苗寨,可领略迷人的苗族风情,主峰观日出日落,云吞雾绕,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其中响水岩景区犹如美人,更是独具魅力,但是此次实习我们没能得见其美丽的一面;雷公山景区内原始森林茂密,四季百花争妍,投身其中,宛若荡漾在花的海洋。内建有电站、水库、宾馆,基础设施完善。景区旅游,一可登爬1983级台阶,感受山这巍峨;二可欣赏响水岩五级瀑布;三可沿途考察原始森林植被和苗寨风情。雷公山自古就以林木幽深著称。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贵州苗族英雄张秀眉、杨大六率领苗民抗清起义,现存当年张秀眉点将台遗址。昔日人迹罕见的雷公山,如今已辟出盘山公路,游人可驱车直达山顶,但是由于我们所乘汽车体积过大,上不了山顶,只好在半山停下来了。据说雷公山看佛光,观日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尤其山顶上有一奇井,水深过膝而终年不涸,很是奇怪,因此祝老师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此外,雷公山气候独特,负氧离子含量很高,暗雨变化莫测,阴天较多,盛夏如秋,宜于宜于避暑。
雷公山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7300公顷,是国内第一个以秃杉林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区内保存完好的秃杉天然林有35片,面积约15公顷,最大一片面积约2公顷,主要分布在雷公山东南坡的沟谷地带。据初步统计,胸径在10厘米以上的现存5000多株,树姿优美、挺拔,最大的高达近50米,枝条呈弧形,弯曲向外伸展达七八米以上。
雷公山是清水江和都柳江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天然植被丰富,雨量充沛,属典型的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有多类多属的动植物。
春天盛开的杜鹃花树干比一般常见的高大,花形有如碗口大小,形似喇叭,色彩艳丽,有红、白、粉红、紫色等。还有一种名贵花种,称之为白玉花,未等绿叶披身,枝头早已白花点缀。雷公山四季有花开,四时闻鸟鸣。
2、保护区、森林公园锦上添花;
雷公山还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大片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森林面积26199公顷。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雷公山是许多古老生物的“避难场所”,生物种类近2000种。已鉴定的植物有1390种,分属273科679属,属中国特有的16属。原始森林中,森林植物有54科、135属、286种、14变种,具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浓厚色彩。有许多珍贵树种:秃杉、花榈木、小叶红豆、楠木、裂叶白覃树。蕴藏有多种经济价值高的植物,有营养价值高的猕猴桃和提取芳香油的木姜子;还肴许许多多的樱桃、杨梅、甜包、板栗等野果。盛产天麻、党参、雷五加、三
七、杜仲、白芨、蛇连、血藤等名贵中药材。珍稀植物除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秃杉外,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揪、马尾树、钟萼木、十齿花、香果树、水青树、金佛山兰、福建柏等。据有关专家综合考察证实,雷公山已鉴定的动物有518种,分属132科39目,有白鹇、大狗熊、野猪、猕猴、穿山甲和角怪、娃娃鱼、石蚌等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还有种类繁多的蛇类和昆虫,其中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大鲵,猕猴、黑熊等。
(二)西江千户苗寨概况;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据统计,在清朝咸丰年间(1729年)西江千户苗寨有600多户,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1040户,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至1227户,1997年为1115户。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有住户1288户,人口近600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
1、自然资源;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西江千户苗寨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1300~1500mm,年平均气温14~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当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长沙等城市炎热难耐之时,这里却清凉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苗寨东南侧,是白水河长期侧向侵蚀塑造成的一个山间盆地,盆地虽然不大,却是西江苗族同胞世代耕作、赖以为生的地方,盆地底部是成片的水田,北面山地已被开垦为梯田和旱地。苗寨四周的山地上,森林植被保存较好,尤其是苗寨西南部的山坡上,尚保留着大片的乔木林。苗寨内的也东、羊排、南桂等自然村寨内零星分布着小片的枫树林,呈现出苗族居民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和谐安宁的苗寨、清澈诱人的白水河、茂盛的植被覆盖、成片的梯田景观,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苗岭山水田园风光,极具旅游美学和开发价值;
2、人文资源;
西江有着悠远的文明史和发展史,是苗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苗文化的一方厚土。芦笙、银饰、吊脚楼、刺绣、鲜鱼煮酸汤是苗文化在生活上的主要表现方式。这里是芦笙的故乡,每年十月苗年“芦笙节”这里的男女老少披着接人的盛装,齐聚芦笙场踏着芦曲翩翩起舞。苗族妇女的服饰鲜艳夺目,以银饰取胜。可谓:戴银盔、穿银甲,别银簪、戴银环,挂银培、镶银边,银光闪烁、银饰生辉。银饰工艺精湛驰誉全国。苗族的吊角楼分上下三层,第一层为家畜家禽居所。二层为人的居住之地所。正中间为祭祀场所和客厅,两边为人的居住房间。最顶一层为粮仓。每家杜在堂屋前面六一间别有情调的空间,在檐柱上装有花曲栏杆,俗称“美人靠”以供人们休息和远眺观景。正是:盛装银光闪闪,苗妹花枝招展。芦笙曲曲委婉,滚烫烈酒满碗。篝火堆前聚会,山歌唱出心愿。不爱金垠万贯,就爱眼前醉汉。绣球抛给好汉,花前月下再见.。对月盟下誓愿,陪你海枯石烂。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三、实习调查方法;
主要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收集文字和影像资料来完成;
1、实习前期:实习地域概况了解,相关资料查阅、搜集整理,认真阅读实习指导书,并且做好物资准备;
2、实习期间:主要通过走样线,实地考察,调查访问,了解实习地点旅游现状、存在问题,了解实习地点旅游资源特征,了解两个景区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方法、总体布局原则方法、景物和功能设施的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了解森林公园旅游规划设计编制内容、程序及方法;同时做好实习重点记录;每天回来后做好资料整理和写实习日记;
3、实习后期:实习回顾,资料整理,撰写实习报告;
四、专题调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一)、雷公山;
1、雷公山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1)开发现状
虽然开发了旅游,但是雷公山仍然保持着原始生态美。随着雷公山旅游的逐步开发,雷公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完善。共完成24km雷公山油路改造,修建20km的林问步道、2个管理用房,3个景区大门、6个休息平台、3个停车场、20个蹲位的公厕、200个垃圾桶和一批观景台、凉亭、小桥。投资800多万元修建的集会议、食宿、娱乐为一体的响水岩避暑山庄已经对外营业。此外,景区通讯也已经开通,移动、联通通讯全部覆盖。这些基础设施,都是本着保持雷公山的原汁原味和便利游客休闲、观赏、步行而建设的,既不破坏原始原貌,又达到了让游人顺畅游览的目的。(2)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雷公山每年有数万人光顾,但与其丰富的资源相比,开发得还很不充分,潜在的效能还没有发挥出来。目前的情况和问题主要是: A.旅游宣传工作薄弱。
游览过雷公山的人都会为它的自然风光、高山气候、原始森林、林间小道、小桥流水、民族风情所倾倒,然而它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不高,报刊上很少见到宣传、介绍它的文章和资料,这很不利于组织客源。搞好旅游资源,对外宣传促销,让外界了解雷公山丰富的旅游内容,是加快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扩大雷公山对外影响,搞好招商引资的需要。因此应广覆盖、大密度、多渠道地开展雷公山的旅游宣传,树立雷公山旅游的整体形象。B.交通条件还不够完善。“要致富,先修路”,道路是发展旅游的基础设施之一,没有便利的交通,游人不便进出,花费时间长,这样会影响客源。雷公山虽距凯里市、贵阳市不远,但从凯里市到雷山县的公路狭窄,大量的汽车进山时很不方便,因而很多游客为此放弃了旅游。
C.住宿设施不足,其他基础设施也不配套。
雷公山脚下的响水岩避暑山庄已对外营业多年,但它只能满足高消费能力的游客需要,而大部分的普通游客则因消费不起而找不到食宿地。雷公山半山腰虽建有普通的休闲避暑山庄,可以满足一些普通游客的食宿需要,但当大量游客到来时,游客就只有回到雷山县城甚至凯里市解决食宿问题。此外,到雷公山山顶观光的游客找不到东西买,甚至找不到公厕;虽然移动和联通通讯已覆盖雷公山,但没有公用电话;旅游商品相对较少,品种单一,不能满足游人的购物需要。这些也都令游客在吃、住、购物等方面感觉不便。D.缺乏娱乐设施。
雷公山目前除游览观光之外,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也就是说,雷公山没有任何娱乐场所。游客感到旅游生活十分单调、乏味,到雷公山后找不到能够消费的地方。
E.景区(点)的规划建设不够充分。
雷公山各景区(点)在规划时,忽视了准备每个游客都能得到的,详细介绍各景区(点)的资料,现仅有门票后附的风景区路线图。对于各景区(点),在没有标记也没有导游的情况下,游客往往擦身而过,不知观赏,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这对于日益增多的客流量也是极为不利的。此外,景区内一些地方的步道规划不够合理,坡度过陡,没有护栏等保护设施。
2、雷公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
雷公山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突出特点,抓住雷公山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进行旅游开发,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这一战略思想,首先应抓住雷公山“山好、水美、林丰花香”、山地气候和雷公山脚下的苗族风俗文化资源优势,开展3种不同形式的旅游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一是普通观光,以二三日游为宜,游览山地风光和观赏动植物资源、历史古迹、苗族风俗文化等。如每年11月份雷山苗族同胞的苗年举办丰富多彩的苗年文化活动。二是消夏避暑旅游;雷公山对于生活在夏季炎热、拥挤的大、中城市的人来说,是最好的休闲避暑胜地。在这里,能尽快消除长期工作的疲劳感,增进身体健康。因此,雷公山可以吸引贵阳、凯里、都匀乃至更远的南宁、重庆等周边地区的游客。三是大力发展度假游、生态游、疗养保健游、科学游、探险游、登山游、实习游、雷公山顶观光游等。
3、对于雷公山旅游规划几点建议;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各景区(点)的建设,旅游接待能力,搞好包括以住宿为主的旅游基本设施建设。在雷公山半山腰建1~2个星级宾馆或度假村,考虑到绝大部分游客的经济水平,住宿档次应以中、低档为主,食品以突出当地特产为宜;也可以在半山腰的苗寨新建高起点、高标准的“苗家乐”,做农家饭,规范服务并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雷公山的接待水平。一切建筑要与原始原貌的景观和谐,使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不破坏原始原貌,又达到让游人顺畅旅游的目的。
(2)举办丰富多彩的游乐活动;修建游乐设施及乡村酒吧等娱乐设施。游客白天游览观赏,晚上可在娱乐场所消遣。应不断加快娱乐设施建设步伐,丰富旅游内容,不断创造条件让游客游得舒心、玩得开心,打造良好口碑。
(3)保护好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雷公山是国家级保护区,许多古树名木和稀有树种要重点保护,防止各种污染和破坏。做好雷公山当地居民的思想工作,增强保护雷公山生态环境的意识,只有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资源。
(4)交通是旅游业的命脉;交通及路线组织的好坏,不管是区外交通还是区内交通都直接影响旅游区的发展,雷公山应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快速、安全的交通条件。同时,与周围风景区建立旅游网络,组成环形旅游线路,这样可以组织更多的客源,游客一次可游览更多的景区,也可免去因往返一条线造成路途的枯燥乏味。
(5)加快宣传促销,不断提升雷公山的知名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宣传:一是充分利用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大篇幅或者头版头条的专门报道;二是多方寻求宣传“走出去”的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把雷公山旅游资源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广辟客源,谋求效益;三是雷公山脚下的苗族村寨每年都过隆重的苗年,可以通过每年举办“苗年文化周”大力宣传雷公山;四是有效利用网络途径,建好、用好雷公山旅游网,用现代媒体网络技术与国内外网络媒体沟通,形成网络宣传;
(6)加强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力度;邀请能工巧匠设计、开发适合游客消费的旅游产品,通过成立各种行业合作社或旅游协会行业分会,对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力争做到旅游产品内容丰富、设计新颖、外观精美、价格合理,让游人见到了有非买不可的心态,如小芦笙、民族刺绣、民族特产等。
(二)、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是一个蜚声海内外的非常著名的千户苗寨,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很有特色。它是西江、雷山县、贵州省、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份文化财富。在世界和国家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大背景下,怎样保护好西江、合理地利用这笔文化遗产,是各级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相关人士都非常关注、关心的一件事情。
1、旅游开发是西江发展必由之路;
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讲,西江保持它的原生形态是最好的,但是西江并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村寨,而是一个村民聚落。西江文化的特色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人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不能够也不可能把西江凝固起来。我们需要保护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形态。社会在发展,西江人民也需要发展,所以旅游开发是西江千户苗寨发展的一个需要。旅游是把“双刃剑”,旅游可以给旅游地带来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会带来很多负面作用,并不全是一件好事情。但是旅游开发是西江的优势,也是它的无奈,别无选择。西江苗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以种植水稻为主。西江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吃粮而言已经没有问题,一是因为农业科技带来的优良稻种提高了产量;二是很多人外出打工,减少了人口的压力。但是在用钱的问题上,西江人民仍然算是贫困。随着生活水平的渐渐提高,外出打工或者通过电视的传播,生活对人的诱惑增多了,生活的欲望也提高了,这就需要更多的钱。针对西江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现状来看,发展旅游是必经之路。
2、保护传统文化是西江旅游开发的前提;
去西江看什么?西江的自然风光是很美的,它位于贵州省雷山县的北边,距县城37公里,海拔833米,坐落在雷公山脉起伏不平的群山之间,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西江的苗族风情更美,从可视的角度讲,西江苗族风情例如山寨、建筑、服装、银饰等都独具特色。当我第一次看见西江千户苗寨时就被他的壮观震撼了:西江千户苗寨既粗犷又典雅,清纯,古朴。美观大方,宽敞明亮的“吊脚楼”;这样的建筑样式在黔东南苗族聚居区非常普遍,但数西江苗寨的规模最大,特别气派,更多姿多彩。而且不是孤零零的一堆建筑,而是在大山的背景下,和大自然融成一个整体,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加之层层叠叠的梯田,优美的田园风光,这些构成了千户苗寨看不尽的景观。苗族服饰很美,而以雷山县为代表的这种所谓“长裙苗”的盛装款式,由于其大方美观而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苗族服饰的典范,这种服装具有大家风范,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辉煌和气概。黔东南苗族妇女喜爱银质饰品,因而就有了一个“银匠村”的出现,这个“银匠村”不在别处,就在西江。
3、保护传统文化要走实事求是之路,开发旅游首先要考虑当地人的利益;
西江的旅游开发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保护,但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却不仅仅是为了旅游开发。保护传统文化首先是为满足当地人民的需要,其次才是满足游客的观看需要。那么就需要了解西江人民需要什么;简单地说,是生活富裕和精神愉悦。从生计的层面讲,西江苗族人民过去只是求生存,现在进而是求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旅游开发是为了满足西江人民的发展需要。但是这个发展需求是以不影响西江人民基本生存基础为前提的。旅游开发必须以维持西江人民的原有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最低底线。也就是说,西江人民的生存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第二位的。所以,保护文化的意义首先是为了保护西江人民自己的生存基础。文化保护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够杀鸡取卵。旅游开发是为了西江人民,那么就要兼顾西江发展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不要只顾眼前不及其余。基于以上的事实,旅游开发就要考虑旅游活动的实施给当地人带来了什么。第一,旅游开发要“锦上添花”,不能“釜底抽薪”,要确保旅游给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发展机遇,但是不能破坏原来的生存基础;第二,要搞清楚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是谁受益,有没有当地人受益和是不是当地人最受益,在旅游带来的市场中,当地人是最大的卖方,是他们祖祖辈辈创造积累了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所以才带来了旅游的市场。
4、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再生发展途径;
上面已经说过,开发旅游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使自己的村寨永葆青春,百游不腻。所以,西江在搞旅游开发之前就要有措施,先把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展起来。2005年11月16日,中华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西江挂牌成立,这从国家的层面上给西江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很大的支持。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实施了“民族文化传承和妇女发展”项目,旨在探索民族文化活形态传承模式,这是从民间的层面上推动西江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种形式正好是一种互补,国家的博物馆保存了有形的文化遗产,民间的项目促进了民间艺人的活形态传承。这些无疑是非常好的举措,也是西江的一个福音。此外,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也在西江小学实施,本地知识分子的积极推动,外地和本土专家的研究抢救等都在从不同的方面使力,就更不用说政府的关心和行动了。
仅仅这样还是远远不够,还需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例如:怎样寻找市场?民间工艺市场化以后又面临文化艺术的变异问题,需要如何处理?文化传承还有文化创新的问题;
西江苗寨在苗族村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因而西江成为一个苗族文化的中心,成为一个苗族文化传承的基地。这样,西江不仅应该传承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还应该收集和保存其他地区的苗族文化,成为苗族文化的基因库。这是西江文化传承的途径,也是我们对西江的期望。西江不改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希望西江朝健康合理的方向改变,使西江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
五、结语;
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日期:2011-11-3 【打印】【大 中 小】
【关闭】
o
o
o
o
o
o
o
o
o中研网讯:2011-2015年中国铝桌行业市场发展趋势研究及投资 【出版日期】 2011年11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200个 2011-2015年中国木材行业市场发展趋势研究及投资 【出版日期】 2011年11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200个 2011-2015年中国生活日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研究及 【出版日期】 2011年11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200个 2011-2016年中国电脑外设行业市场发展前景预测与 根据中国电脑外设行业发展的现状,综合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工信部、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 更多相关研究报告>>
恩施地处鄂西,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生态自然环境保存相对完好,具有发展旅游业先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再者恩施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风情与山区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文化景观。特别是恩施争创“全国旅游城市” 的目标提出后,恩施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一个个旅游景点和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得以开发和建立。我们不可否认恩施旅游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由于开发商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政府盲目的追求政绩,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且由于受制于交通,经济等因素,恩施旅游业还是未能取得大的突破口。
一、恩施旅游开发现状
近年来,恩施州党委、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的发展战略。发展恩施的生态旅游是实现“三州”战略的重要选择。恩施州生态旅游业的现状恩施州地处武陵山区,是土家族集聚地,既拥有奇特秀丽的自然景观,又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主要景点有清江、腾龙洞、鱼木寨、大水井宗祠、星斗山原始森林、土司王城、土家摆手堂、梭步垭石林等。除此以外,土家族的吊脚楼、侗乡的风雨桥、七月的女儿会、耕耘时的薅草锣鼓、葬礼时跳的撒叶儿荷、吉庆时跳的摆手舞,都展示着绚丽多彩的恩施风情。恩施州素有“鄂西林海”、“华中植物园”之美誉,境内名胜纷呈,民族众多,风情独特,是湖北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生态环境最好,民风民俗最独特的地区之一。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被誉为“休闲胜地”。
1.环境现状:恩施位于湖北西部山区,其森林覆盖率将近60%,加上本区无大型的污染类的工厂,因此环境质量较发达城市高。但是近几年来,恩施政府扩大市区建设,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因而伴随产生了一系列的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质量降低,水污染程度加深,大量的森林被砍伐,珍惜动植物正在锐减甚至消失,固体废弃物垃圾增多,白色污染加重等。
其中某些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旅游景点的质量,据我们走访一些民众的说道,10年前恩施主要的几条河流是清澈见底,清如明镜。而10年后的今天已经是不堪入目,尤其
是龙洞河最为严重,10年前河水可直接饮用,而现在人们连沾都不敢沾,更不用说喝了。恩施大峡谷也是如此,原本水流湍急,很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派,而现在这是干涸一片。这些的环境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恩施的旅游业的发展。
近几年全球的酸雨问题也很严重,虽然恩施地区的酸雨问题不是很明显,但其对恩施股建筑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恩施土司城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物之一,但在参观中我们发现这些建筑物颜色已经严重衰退甚至发生糜烂情况。这些问题也影响到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同时也影响到了旅游业的发展。
另外由于恩施地区的人文素质不高,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加上政府的规划与管理不当,恩施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表现的尤为明显的是恩施地区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已十分严重,在大街上我们可随意可见人们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这些问题不仅已经影响到了市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而且严重影响恩施旅游业的发展。
2.民族风情现状:恩施州是一个以土家族和苗族人民为主要居住点的自治州,这里聚居了土家族、苗族、侗族和白族等28个少数民族,因而它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人民的长期辛勤劳作中,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人民创造了别具特色的土苗文化,如芭蕉的侗族乡,土家族的“西南卡普”就是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许多传统文化正借助于旅游的势力而得以重生。比如:濒临失传的民族歌舞和传统的节俗活动,消失了的牌楼、鼓楼、风雨桥等民俗建筑,淡忘了的民族服饰、工艺品等,少数民族地区有他们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虽然恩施的民族文化氛围浓厚,可以说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优势,但是恩施旅游业并没有很好的将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特色很好的结合,没有创造出生态人文特色景观。因而造成旅游景区景点单一,没有新颖性,不能突显景区特色,所以导致景区整体质量不高。
再者由于恩施大多的土苗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被汉化,现在保存下来具有土苗特色的东西已经是微乎其微。常言道:“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芒”。从这一小点,我们不难看出土苗等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风俗正面临着危机。民族风情,民族风俗是恩施旅游业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将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因而我们需要好好的保护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和风俗,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发展好经济的一方面。
3.恩施的基础设施现状:恩施是坐落于湖北西部山区的一个中等城市,2000年至2001年,全州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狠抓路网改造结构调整和西部通县油路建设,以“两路”、“两港”为枢纽,以高等级接线和“三横四纵”为骨架,以县乡等级黑色路面为基础,以达到基本养护级别的乡村公路为延伸,积极推进公路“三化”,实施“131”工程,形成州内配套,出口衔接的交通运输网络。恩施交通历史悠久,素有“川蜀咽喉,荆楚屏障”之称。恩施州属老、少、边、山、穷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运输工具落后,加上恶劣的地理环境,恩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其交通建设严重受到了地形的影响,就是因为多山地丘林,地形复杂,至今还没通火车。可以说地形是恩施发展张旅游业的一个瓶颈,由于地形的原因,给游客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政府的规划与管理的不当,恩施景点专线车几乎没有一辆,给游客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若眼要到某一景点恩施游玩,需要转几到车才
可到达目的地。再加上恩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高速公路可通。交通的不便也严重影响到外地游客到恩施来游玩的兴趣,因此改善交通现状已成为目前恩施政府和相关旅游公司的主要任务与使命。另外恩施旅游的配套设施,如宾馆建设,也个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
4.宣传的现状:恩施旅游的开发以及以旅游业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不好,就旅游宣传而言恩施市是做得很不好的,首先就对内宣传来说,在主要的交通干线以及电视广播上很少看到旅游地点的“身影”,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同时也是服务性行业,它的运作情况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传的力度够不够深。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将近70%的市民不知道某旅游景点在作宣传广告。可见旅游宣传力度是很不够的。在我们向他们调查他们是如何知道景点,有90%的人介绍他们是通过朋友或者是家人得知的,6%的人是通过政府或者广告得知的,4%的人是通过自己查询得知的。可见政府和相关的旅游公司在宣传上是很不够的。从对外宣传来看,宣传更是微不足道。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没有一个旅游景点能在恩施以外的地方引起人们的关注。即使是宣传,宣传力度和影响力较小,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恩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薄弱。恩施州地理环境复杂,交通线路密度低,公路等级低、路况差,通信落后,造成旅游者出入不便,严重制约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缺乏总体规划,粗放性经营方式造成对旅游资源的低层次开发。一方面恩施州以及各县、市缺乏整体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又没有合理的市场机制引导,导致旅游开发趋同性强、效益低下;另一方面,由于恩施州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强烈的利益动机驱使人们为了自己获取好处,而不惜给人和社会带来灾难(大量砍伐林木)。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的整体美感。
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发展生态旅游要求必须把旅游资源尤其是环境资源的消耗纳入旅游成本之中,但这需要大量资金,我州经济欠发达,资金问题尤为突出。同时,生态旅游业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行业,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缺乏与旅游业配套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恩施州第三产业发展普遍落后,旅游的八大环节“吃、住、行、游、购、娱、康、教”,存在着“小、散、弱、差”的状况,产业链条不完整,难以形成产业优势,更难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的问题:
1.旅游硬件设施,没有跟上发展步伐,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发展旅游,硬件设施必须过硬。在山区发展交通比较困难,但是发展交通意义重大,尤其对发展旅游产业来讲更是如此。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恩施旅游交通发展程度评价不高。本地游客由于熟悉路径,对其来讲,交通的这个影响因素对其来讲还不算太明显。但是,从长远来看,特别是从恩施要打造国家级旅游城市这个目标来说,完善交通网络,提高旅游交通的通达度始终是恩施旅游走出湖北、推向全国的一个瓶颈。另外,游客对饭店的饮食安全、旅店的数量和质量、停车的管制等一系列基础服务设施的评价都不是太高。旅游游的是一个心情,对此,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对恩施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不利影响。
2.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层级不高。现有景点的规模比较小,旅游内容十分单一,旅游资源的深层次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同时,开发技术不高。目前景点的规模一般都不大,区域过小,无法产生让游客产生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而且,开发时没有注重创新,没有注重开发与一种旅游资源相关的其他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种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从而使游客感觉到景点过于单调,旅游内容过于单一和贫乏。另外,在当前旅游资源的开发把重点过于集中于浅显的旅游内容,至于相关的一些必不可少的连带资源尚无被充分得到利用。恩施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但是当今的开发景点中大多数都将其忽视,没有认识到其存在价值,这无疑是一种损失。所以,景区内容的不尽丰富无法达到让游客在景区内长时间滞留的目的,因此,游客的产值不高,游客对景区的评价一般不会太高。同时,开发所采用的技术没有高规范化和高技术化,没有形成对旅游质量提高的强大的推动力,没有一套先进和独特的开发方法和技术。其开发水平与国内知名景点的开发水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恩施旅游的发展现状可想而知。
3.开发机制的活力不足,针对旅游的宣传力度也不够。本地人对景点的名字都比较熟悉,然而,据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一些初来者,其中的绝大多数不知道恩施的景点,更不用说了解。至于,对于未曾到恩施的人来讲,知道并了解恩施旅游的只占很少一部分。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受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在宣传上对无法对旅游进行长期的投入,持续“单兵作战”,独当一面,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且还要求恩施旅游走出湖北,走向全国,对企业来讲其压力着实不小。就目前而言,在比较有影响力的媒体上,大众是很少看到关于恩施旅游的宣传。
4.旅游景点组合程度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从整体上讲恩施旅游景点的分布不尽合理,虽然其中存在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但在旅游的组织开发上没有进行全局考虑。景点分散、景区各自为战。若要游客方便的游玩几个景区,就从现阶段来讲难度是相当大的。由此,恩施旅游的规模效应没有或者很小。对于游客来讲,由于市场距离的加大,无疑在游客心理上产生一种负面影响。
5.战略开发尚显不足,缺乏长远性规划开发旅游是一个长期性、战略性的开发,其成本绝非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收回的,甚至在一定时期内收益还会呈现负增长。所以,开发是一定要注重战略性,从长远利益着眼。如果忽视了战略性、长期性,结果只能是“竭泽而渔。当前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且不说开发质量如何,单是靠较高的旅游收费价格就想在短时期内取得较大的收益,这不仅仅给自己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而且对旅游的长远发展都十分不利。
三.对恩施旅游开发的若干建议
1.交通:交通是恩施旅游的大动脉所在,是恩施旅游开发的排头兵,若要保证恩施旅游交通的畅通无阻,必须重点加强恩施交通基础建设,而加强交通建设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交通道路建设。依据我们本次问卷调查和一些访谈可以知道,恩施本地居民对恩施交通道路建设普遍不满意,90%的被调查者认为恩施道路交通有待提高,恩施绝大多数联系景点的交通道路质量普遍较差,当然不排除这与自然环境有很大关联,但恩施政府对道路建设还是对交通道路建设投入相对较少,笔者认为,若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交通道路问题将会滞后于恩施旅游景点建设,这将会导致恩施旅游景点供血液不足,旅游市场不能充分开发,这将使景点建设达不到期待的效果,所以政府必须加强对恩施旅游交通的财政投入,把恩施旅游道路建设当重点来抓;二是交通运输建设。依据我们本次问卷调查、访谈和笔者的亲身体验发现,恩施旅游公共交通很成问题,以恩施柳州城为例,恩施城区去柳州城的公交是20
路汽车,车费为3元,大约45分钟一班车,在平常(节假日以外的时间)客运量还是满足需求的,但是遇到节假日就会出现问题,游客会明显感觉很难打上20路公交,而搭黑车成了很大一部分旅客的首选,或者有些旅客直接到20路公交发车站的舞阳坝等车,这给游客节假日出游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是恩施旅游运力不足的表现,若把道路交通比作恩施旅游的血液管,则可以说公交是恩施旅游的血液,恩施旅游的又一大症结是血液流通不畅,在恩施许多旅游景点中,通旅游公交的还为少数,这也是恩施旅游公交建设的一大不足,笔者认为,要解决旅游公交问题,政府也必须加强旅游公交系统建设的投入,加大运力,合理安排公交发车时间与公交车数量,可在节假日增加旅游公交班次和发车间距时间,当然,恩施许多还未通旅游公交的景点必须找准原因,让其通公交,例如芭蕉的侗族乡。
2.宣传:古语常言“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这信息与交通及其发达的今天恐怕有些不适用,对于恩施的旅游业就更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恩施旅游发展离不开形式多样的宣传,特别是正在建设全国旅游城市的恩施,更加需要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据我们调查得知,恩施旅游景点还存在宣传力度不足的问题,在与被调查者访谈过程中,绝大多数恩施本地居民认为景点的宣传力度不足,并对恩施旅游景点宣传提出了诚恳的建议。笔者认为,加大恩施旅游宣传力度,要从两方面着手,恩施地区宣传和恩施外的潜力市场宣传,宣传形式可以多样化,在对内宣传上应突出景区休闲作用,让市民感到恩施旅游景点都像一个休闲放松的公园,可以在市区人口流动较大的地方投放广告。根据笔者亲身体验,恩施旅游在旅游潜力较大的武汉投放广告仅局限于车身广告和少量的旅游交流活动。针对恩施旅游在对外宣传上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有可能,恩施旅游可以在武汉的主流媒体上投放广告,广告内容以介绍恩施旅游特色为主,争取在对外宣传上赶超神龙架,因为两路即将开通,在交通条件同等条件下,旅游市场距离已经虽短,比的是特色与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恩施旅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就是要让旅游潜力市场的人们认识恩施,了解恩施。当然,宣传不仅仅局限于媒体广告,比如可以在武汉定期举办恩施文化节,将恩施的民族风情带给旅游市场的居民,譬如武汉,增强他们对恩施的了解。
3.景区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恩施许多旅游景点开发开出在一个低水平的阶段,景区旅游配套设施不全成了制约恩施发展的又一瓶颈,如果旅游者在景区感觉在吃、喝、住上有很大的不便,旅游景点将给旅游者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在旅游景点的硬件配套设施一定要齐全,开发者做好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可以建立不同档次的酒店,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这样不仅提高了景点质量,而且改变了过去“一日游”的面貌。狠抓景区服务质量,绝大多数恩施景点的服务人员还是本地居民,景点开发商可以加强对居民的培训,提高居民素质,特别是旅游景点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4.规划:规划要“宽”,不能各自为政。所谓规划要宽,一方面是旅游资源要统筹规划,整体开发。恩施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目前尚未形成整体运营规模,还停留在分散运营、各自为政的层面,各旅游景点仍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各个角落。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规划之初就要形成旅游线路,用线路意识来指导景点开发,形成恩施旅游明晰的线路印象和规模效应。另一方面,还要巧借旅游抓经济、建产业。笔者以为,恩施旅游也要借鸡生蛋,要跳出旅游抓旅游,要以旅游为名片,推介高附加值、高经济效应的服务和产品。比如恩施玉露茶、绿色富硒食品、中草药等特色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都可以进入旅游线路,既打“旅游牌”,又打“特产牌”。
5.旅游景点环境保护: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景区的环境保护程度,所以从战略角度出发,旅游景点的环境问题将是恩施旅游开发的重点问题之一,不仅在开发过程中,而且贯穿于整个景点发展的全过程,环境保护的程度决定恩施旅游景点的发展,不仅要保护旅游景点的原生态环境,而且在旅游景点运营过程中不能造成新的污染。那么如何才做到旅游景点开发与环境保护两不误呢?笔者认为必须立足长远目标,做到整体规划,切不可急功近利,盲目开发,否则只会带来短暂的利益,在每个景点开发动工之前,必须经过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证,听取各方意见。在旅游景点运营过程中,也应当注意环境的保护,建立垃圾回收站,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建立污水处理站。在景区推广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沼气池,政府可以给予部分补贴这,样将会给景点带来更加长远的发展。据笔者调查得知,恩施大部分景点都承包给私人老板,这有利于利用社会资金来开展景区建设,但这也造成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私人承包商为个人利益而盲目开发景区,一旦对景区在成不合理开发,那么损失将是不可弥补的。所以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在引进开发资金上要严格把关,要优先考虑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或个人,在景点开发过程中,要加强监管,对旅游景点开发与运营加强监控,杜绝违规开发现象。
(湘潭大学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411105)
摘 要: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和旅游大省,湖南拥有十分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开发湖南农业观光旅游,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个性独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准确定位,合理规划,系统开发,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又一张湖南旅游名牌。
关键词:农业观光旅游;市场导向;整体开发;湖南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3)01—0128—0
3农业观光旅游是近年来国内新兴的旅游活动。尽管目前国内外对农业观光旅游的概念和范围尚无完全一致的定义,但一般认为它是指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到广大的农村去观光、度假旅游。具体来说,农业观光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景观、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的农村习俗为主要内容,融观赏、考察、学习、劳动、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观
光、度假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具有自然性、知识性、参与性、娱乐性等特点,能够使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旅游者暂时离开喧嚣、繁杂的城市,在清新、静谧的农村环境中短暂生活一段时间,食用新鲜蔬菜瓜果和粮食,购买新鲜农副土特产品,从而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因此,农业观光旅游在我国刚一问世,便很快为广大的城市居民所接受和欢迎,迅速发展成为新兴专项旅游产品中的一枝奇葩。
湖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又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一、必要性和可行性
农业观光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的高度有机结合。合理有效地开发湖南农业观光旅游,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湖南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有利于完善湖南旅游产品的结构,扩大城市居民节假日出游选择余地,减轻旅游热点地区的环境压力,提高湖南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在湖南开发农业观光旅游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备了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所必需的资源条件、市场前景和政策环境。
1.湖南拥有丰富、独特的农业旅游资源自明清以来,湖南就一直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作为内陆山地省分,全省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复杂,气候温暖宜人,十分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农作物、农副土特产品丰富多彩。在以农业为基础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三湘大地上形成了底蕴深厚、地域特点十分鲜明的农业文化。同时,由于湖南三面环山,历史上因交通不便而与外界交往不甚密切,因此湖南的农业文化不仅地域特色鲜明、风格各异,而且仍然保持乡土气息纯朴浓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特点。
2.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的湘中城市带的兴起,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为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提供
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尽管目前农村人口仍占湖南总人口的绝大多
数,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长株潭一体化和
岳阳、衡阳等一大批城市的崛起,城市规模将进一步
扩大,城市人口将迅速增加,这为以城市居民为主要
服务对象的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
城市居民为了调剂因节假日增多而延长的假日生
活,普遍希望到农村中去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
农村生活。近年来,我省益阳等地推出的以“住农家
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农家
乐”旅游深受广大城市居民的欢迎和喜爱,就是一个
明证。‘
3.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群
众的积极参与,为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群众基础。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
活是各级党和政府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因此,开
发农业观光旅游得到了各级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得到旅游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同时,许多当
地农民也认识到了开发农业观光旅游能为他们带来
实惠,因而积极配合并参与到实际的开发工作中来。
二、指导原则
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尚处于
初级发展阶段。农业观光旅游的内容还不够丰富,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农村观光、农事劳作、瓜果采
摘、水上垂钓等为主要形式,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和整
体规划。因此,湖南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不能盲目
跟风,一哄而上,随意开发,而应在科学的理论指导
下,认真分析市
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走可持续发
展之路,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
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1.市场导向原则
认真分析市场动态,并根据目标市场顾客的需
求来设计、开发产品,是产品开发取得成功的前提。
参加农业观光旅游的主要是大中城市的居民,因此
必须充分了解城市居民来到农村的动机与行为特
征,分析其需求及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合城市居民需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各
种类型的农业观光旅游产品。只有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生存、发展并壮大起来。
2.个性独特原则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力所在,惟其有特色才
能真正吸引旅游者。湖南农业观光旅游产品必须在塑造带有鲜明地方特色方面下功夫。从宏观上说,就是要根据几千年在湖湘大地上兴起、形成的农业
文化,来设计、开发出与其他省分不同的、具有湖南
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产品;从微观上说,湖南境内各
地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条
件、民族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在农村自然景观、民俗
风情、民间艺术、民居建筑和传统农事活动等方面都
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在开发农业观光旅游产
品时,不能盲目模仿,而要充分挖掘、比较、整理,找
出真正属于本地农业文化的东西,精心设计,才能开
发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产品。
3.因地制宜原则
在农业观光旅游产品的开发、具体旅游项目的设计方面,应充分考虑各地的资源基础、交通条件等
方面的因素,从实际出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切忌
简单照抄照搬,劳民伤财。这样做,一方面使来自城
市的旅游者觉得真实可信,产生一种真正回归大自
然的感觉;另一方面节省了投资,便于取得良好的经
济效益。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开发农业观光旅游产品所依托的资源既有自然
环境、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又有历史文化景观、民俗
风情等。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
重,使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与充分挖掘和弘扬先
进的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农业观光旅游与
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确保湖南农业观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整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开发措施
1.认真分析市场,了解目标客源市场动态,准确
定位。[找文章到大☆秘☆书☆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农业观光旅游的目标客源市场是广大的大中城
市居民,因此要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就必须对城市居
民的生活状况、出游动机、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等方
面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通过市场调研,掌握第一手
资料,经过客观准确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合城市居民需要的农业观光旅游产品,这是农业观光
旅游开发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当前,随着收入的增加,节假日的增多以及城市生活的紧张压抑,城市
居民渴望到清新、宁静、自然的农村环境中去,以放
松精神,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且大多数城市居
民具备了出游的经济实力,因此开发农业观光旅游
必须紧紧围绕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这个主题来进行精心策划,系统开发。在开发
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保持原貌,开发出来的产品要带
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不能盲目模仿其他类型旅游产
品的开发模式,坚决避免开发中的城市化倾向。
2.合理规划,精心设计有吸引力的农业观光旅
游项目。
目前,大中城市居民到农村去观光旅游大多集
中在节假日期间,出游目的是为了丰富假日生活内
容,出游时间一般为1—2天,出游地点主要在交通
较方便的城市周边农村。因此,在选址时,应选择具
有良好的农业资源基础且交通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
近郊农村,待条件成熟以后再扩展到偏远的农村中
去。目前我省开展农业观光旅游较好的地方也主要
集中在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等地区级城市周边农村。同时,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农业观光旅
游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29
r ~ 一的主题和重点,制定具体有序的开发措施,精心组
织、设计适合目标客源市场需要的有吸引力的农业
观光旅游项目。如岳阳推出“仲春君山采茶游”、“洞
庭渔汛摄影游”、“洞庭渔歌船膳游”就深受广大旅游
者的喜爱。
3.立足自身优势,深入挖掘特色,创出富有浓郁
湖南地方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名牌。
湖南农业观光旅游开发不能走“人有我有”、“千
人一面”的老路子,而应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充
分展现和突出湖南的地方特色,这是农业观光旅游
产品是否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关键。湖南的农业旅游
资源原汁原味,异彩纷呈,既有令人陶醉的农业自然
景观,又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既有瓜果飘香的农
林基地,又有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既有充满情趣的民间文化艺术,又有极富特色的传统农事活动,等
等。这为湖南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十分雄厚的资源基础,各地应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出一批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湖南地方特
色的农业观光旅游产品。
4.不断创新,丰富农业观光旅游产品内容。
从目前我省已开发的农业观光旅游产品来看,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
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旅游;二是以
收获农作物和采摘瓜果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三
是以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庆活动为
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四是以垂钓、水上娱乐等为主
要内容的农家娱乐旅游。在上述四种形式中,又以
参与性较强的采摘旅游最受旅游者的欢迎。随着城
市旅游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农业观光旅游的内容
和形式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的需要。例如,针对城市三口之家可推出“欢乐家庭农
家度假旅游”;针对城市青少年可推出“农村知识修
学游”;针对曾经插过队、下过乡现已回城生活的当
年知青,可推出“忆峥嵘岁月游”,以唤起他们对过去
岁月的回想,等等。只有在产品开发上不断地推陈
出新,以新、奇、异、特的旅游项目来吸引旅游者,才
能使农业观光旅游产品在市场上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和竞争力。
5.搞好综合协调,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不仅是农业部门和旅游
部门的工作,而且还需要交通、电力、卫生、通讯等部
门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搞好
综合协调,以利于各项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其
他旅游活动相比较,城市居民到农村进行农业观光
旅游,主要目的是感受农村浓郁纯朴的乡土气息,亲
身体验清新、自然的乡村生活,因此他们对餐饮、住
宿等服务接待设施的要求一般来说不太高,只要求
整洁、卫生、方便、舒适即可,对这一类设施主要由当
地农民家庭经过适当的改造后加以解决。重点应放
在水、电、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方面,尤其是要改善交通条件,以便于旅游者进出旅
丽江市区域面积2.06万km2,人口总量120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以上。丽江市经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旅游业是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收入。2014年,丽江市完成区域生产总值261.8亿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5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3元;旅游业综合收入378.8亿元人民币,接待国内外游客2664万人次。2015年,丽江市政府调结构、稳增长,全市共完成区域生产总值177.1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0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24元;旅游业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4.6%达443.2亿元人民币,接待海内外游客同期增长17%达3053万人次。
丽江作为一个旅游业发展中城市,2008年被列入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是全国唯一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地级市,其中“丽江古城”享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美誉,“三江并流核心区域”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极具特色的“纳西东巴文献古籍”则被列为世界记忆遗产之一,丽江市旅游城市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2 丽江市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做法
早在1994年的滇西北旅游会议上,丽江各级政府就依托丽江丰富的旅游资源,逐步确立了以旅游业为“先导产业”的区域规划。1996年丽江大地震,灾后的城市重建工作更符合旅游城市的要求,从侧面给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1997年12月,丽江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瞬间提高了丽江市在国际和国内的享誉度。1999年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得丽江旅游业产业结构成功调整,逐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2006年,丽江旅游业在省政府“走出去”战略中,发展更具“国际化”与“现代化”。前后20余年的发展,丽江已成功打造了旅游名牌效应,游客接待量从1994年的21.69万人次大幅度上升为2015年的3053.98万人次,而旅游综合收入则由8141万元,增加到了443.2亿元。
丽江市发展旅游业主要有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旅游战略规划。各界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增长极作用,为把丽江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名市,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行政力量,从政策上、资金上、项目上给予全方位支持。加大旅游宣传工作,投资景区开发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市场环境不断优化,使丽江旅游业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二是坚持树立品牌效应。从1997开始,“丽江古城”、“三江并流核心区域”、“丽江东巴古籍文献”先后获得世界级荣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成功列入国家5A级景区。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景点基础奠定了丽江市旅游发展的名牌效应。泸沽湖、古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又进一步给丽江旅游业增加了新鲜“血液”,充分发挥丽江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人文资源,加快培育和建设民族文化品牌。三是坚持突出民族特色。坚定不移的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加强民族文化保护研究,从市场规律出发挖掘整理和开发宣传当地特色民族文化,打响有代表性的知名文化品牌。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开发,推动旅游与文化有机结合。
3 丽江旅游业发展中民族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旅游“商业化”日趋严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丽江旅游地的“商业化”不断加剧。目前,向丽江古城的市中心辐射200m左右的区域,都已经成为商业用途的店铺。这些店铺往往卖一些简单的旅游纪念品以及开设千篇一律的客栈酒肆,经营设置生硬的照搬了文化符号,完全为了“古城”而“古城”,存在着和中国其他古城一致的通病,浅薄的古城气息下包裹着浓重的“商业化”气息。适度“商业化”是发展旅游业无可避免的,但丽江的“商业化”已严重影响了古城的旅游形象和游客对纳西文化的感知。长期以往必将使其旅游地景观和文化缺少核心竞争力,最终导致丽江市旅游业出现断层,无法长久良好发展。
3.2 旅游的“符号化”倾向
所谓旅游的“符号化”倾向就把旅游的行为和过程看做简单流程,而忽略了旅游相关活动中的文化内涵,无法真正体会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精神。丽江政府在民族文化的展现和融入方面,出现明显的“符号化”倾向,缺乏延展性。东巴文化被虚化成符号,只是简单的刻画在纪念品和古玩字画中。且最初在旅游景区的纳西族手艺人也逐渐被外来经商者代替,这些外来经商者往往看中了丽江旅游业发展的商机,却由于缺乏对纳西文化的了解,普遍处于一知半解的现状。外来文化经销商普遍为了低投入、高回收,更趋于制造旅游符号。这两种不利现象的叠加,使丽江旅游的“符号化”问题更加严重。
3.3 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
丽江市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当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击,“商业化”以及“糟粕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侵蚀了当地传统文化,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受到重大的挑战。少数民族特有的饮食、手工艺、民风民俗也正在慢慢消失,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当地少数民族“汉化”现象严重,现在的纳西小孩子由于缺乏学校教育和家庭环境都不学母语,而开始学四川话和昆明话。他们认为纳西语晦涩难懂,纳西习俗繁琐复杂,对种族文化缺乏强烈认同感。
3.4 管理跟不上,落实不彻底
由于丽江市旅游业的蓬勃式发展,当地旅游管理部门逐渐出现“疲软”现象,行政管理跟不上,政策落实不合理。在旅游景点和旅游文化的开发中没有采取可持续发展模式,往往存在着重经济而轻社会效益的问题,更多景点和文化的挖掘暴露出“粗放式经营”的劣势。如丽江古城、束河茶马古镇及古村落等景点大量旅游者的涌入,超过丽江接待地的接待能力。景点内草坪践踏、环境卫生、河流污染等不文明现象已十分普遍。长期的超负荷运营,给当地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与旅游城市本身应具有优美环境的要求极不吻合。
4 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4.1 政府制定旅游发展和保护的总体战略规划
为了确保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以及丽江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丽江市政府应贯彻落实旅游业总体规划的政策战略,政府的职能绝不仅仅是增加生产总值,还应合理处理好经济与社会效益、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矛盾的关系,在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等方面承担相应责任。现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要求丽江市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民族文化的选择性挖掘和全面保护工作,尤其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在当地少数民族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观,注意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文化形式,加强民族文化与商业文化的融会贯通。同时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旅游生态环境和软硬件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实现旅游经营从数量规模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确保丽江旅游业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和国内外竞争力。
4.2 营造民族文化氛围环境,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政府应鼓励当地企业、人民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创造文化产业大背景,对文化产业进行不定期监督和控制,让丽江民族文化和谐融入,增加文化产业的国内外交流项目,引导文化产业向正面的方向发展。同时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根据当地纳西文化的民族特性设立专业的民族文化研究单位和组织。在丽江市义务教育阶段,设立纳西民族文化学习传播课程,注重文化传承的阶段性,培养纳西文化方面的人才,必要时可由政府出面出台相应政策,整合现有商户吸引少数民族回迁古城,使“人—地—文化”三者有机的结合,创造古城独特人文气息,无形中提高当地人民民族文化意识。
4.3 完善民族资料收集工作,注重传统节日传承
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需进一步做好传统民族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保存分发各种民族文化仪式的音像资料,宣传举办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促使纳西文化的永续传承。其中传统节日就是民族文化最好的表现仪式,传统节日以习俗的力量让民众自发在同一个时间经历相同的活动,在相同的仪式中体验相同的价值,这就是传统节日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产功能。以纳西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二月八”节为例。在这一节日纳西族族人要求在白地村生活三天,进行祭祀祖先、歌舞表演和男女对歌等传统习俗活动。“二月八”等传统节日的举行对纳西文化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加大宣传此类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族节日,这有利于当地民族自然地体会传习民族文化精神,增加文化认同感。
4.4 加大科技制度创新,发挥非正式组织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旅游业发展与科技有机结合,从物质基础上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设置景点保留地保护性开发机制,建立民族文化三层保护区域,“第一层”主要接待国外来的游客,传统民族文化活动展示;“中间层”,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减少商业经营,阻止过渡的商业化;“第三层”区域,禁止对外开放,保证民族文化的神秘性和原生态。同时政府发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宣传,鼓励社会各阶级成立非正式民族文化保护组织,制定相应团体规章制度,明确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和权力。通过对政府、非正式组织以及国内外民族文化保护者募捐义卖等活动,依法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管理。同时政府创新多种民族文化传播活动,激发民众参与到当地的旅游开发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和社会公平,实现旅游业与社区协调发展。(指导老师:李秀辉)
参考文献
[1]邓绍辉.中华文化瑰宝——纳西古乐[J].文史杂志,2009(01).
[2]高烈明.丽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现代意义和旅游价值[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3]韩雪.丽江风情,古乐风韵——谈“纳西古乐”文化与舞蹈创作[J].才智,2009(23).
[4]高世祥.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探析[J].民营科技,2009(08).
[5]王顺华.纳西古乐历史探源[J].民族音乐,2009(05).
[6]孙明跃.“纳西古乐”与纳西族传统民族音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7]宗晓莲,保继刚.解构纳西古乐神话——对一项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的人类学分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关键词】广西北海旅游;旅游英语;人才模式
一、广西北海旅游发展和品牌开发
北海拥有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热带气候特色浓郁,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有“中国最大天然氧吧”之称,北海具有“海水、海滩、海岛、海鲜、海洋珍品、海底珊瑚、海洋运动、海上森林、海上航线、海洋文化”十大海洋旅游特色资源,珍珠、红树林、珊瑚礁、美人鱼、白海豚等都是北海千金不易的宝贝,涠洲岛火山地质地貌、海蚀景观与合浦古汉墓群堪称北海的烫金名片。这些旅游资源总量之大、类型之多、品质之高、功能之全、集中度之高,在中国沿海城市中极为罕见。除了自然资源之外,北海还拥有以南珠文化为代表的两千多年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也是中国——越南海上国际旅游航线的始发港,既是中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个国家级及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1个国家地质公园。这些都为北海建设高品位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条件。北海具有成为滨海旅游目的地城市的优势。北海位于包括越南东海岸在内的北部湾旅游圈的中心地带,具备了培育发展成为中国南方旅游枢纽城市或目的地城市和泛北部湾邮轮游艇基地的有利条件;交通等基础设施十分完善,目前已建成海陆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城市综合配套设施在中国西部地区处于较高水平,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强大支撑力。2010年,北海入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有助于提高城市美誉度,增强外界在文化上对北海的认同,提升城市竞争的软实力。
二、广西北海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广西北海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改善需要英语旅游人才
据统计,2008年,北海市共接待国内游客694.97万人次,同比增15.6%;接待境外游客5.6万人次,同比增长1.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94亿元,比增28.7%。2009年,北海全市接待国内游客约810万人次,同比增长16.55%;接待入境旅游者5.97万人次,同比增长7.1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33.1%
,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00万美元,同比增长9.05%。2010年共接待国内游客938万人次,同比增长14.98%;接待入境旅游者7.3万人次,同比增长18.89%。
海外市场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客源市场,在消费层上属中高档消费,多以组团方式来访。东南亚市场——近几年来东南亚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客源地,也是北海市较大的客源地,特别是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后,北海市国内外游客总接待量逐年增加,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对旅游英语需求更呈增长之势。
2、广西北海旅游的蓬勃发展,与之相适应旅游人才显得匮乏
北部湾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发展。随着旅游快速发展,旅游开发人才、旅游管理人才、各语种导游人才等问题都凸显人才匮乏,大有供不应求之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全国旅游业人员600万人,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800万以上,市场需求“缺口”很大,尤其是既懂英语又懂旅游业务的专业人才缺口更大。又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对全国导游人员、旅行社经理人员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我国导游人员、旅行社经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在导游队伍中,高中(中专)学历占41.7%,大专以上学历只占48.3%;旅行社经理队伍中,大专及以下学历者超过73.1%,本科以上只占26.9%(冯颖,冯伟,2010)。一方面是全国每年有大量英语人才就业难,一方面是北部湾地区的旅游企业找不到合适的英语人才。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发展对英语人才需求存在一些供需矛盾。
三、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现代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其目标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趋向的基层性等特点。高职旅游专业也从原来的人才基本技能的培养转向以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因此,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应以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为主,突出“应用”为主和“够用”为度,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旅游英语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大专层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听、说、读、写、译技能,了解旅游经济和市场营销策略及旅游法规,熟悉导游业务,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合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第一线工作的高等复合型专业人才。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旅游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导游、旅行社管理、英语翻译及秘书、主题公园和风景点的管理等基层工作(孙敏,赵晏榆,2010)。
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脱离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有一定的英语理论知识,但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功能运用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特色是“英语+专业+职业技能”,旅游英语教学既要抓英语教学又要抓专业实践。所以培养旅游英语人才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服务本行业为指导思想。在旅游英语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定位上,培养有英语专业素养、有旅游文化知识积累、实践能力强、服务意识强、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四、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探讨
1、坚持旅游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原则,突出地方特色
旅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旅游英语教材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要紧密结合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工作过程各个环节为基础进行内容选材,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突出口语特色,创造交流环境。根据高职教育理念、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编写校本教材,增加部分关于北部湾地区文化和旅游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北部湾旅游品牌,了解北海旅游品牌。校本教材应以职业为导向,学生为中心,以地方为特色突出实践技能教学的地位,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的能力,以适应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和当地的旅游特色。
nlc202309030620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由于旅游英语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复合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有很强的本专业知识,还要熟知各种旅游专业知识,熟悉各个景点,尤其是本地的景点的英语介绍,以便于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旅游专业素质。提高英语教师的旅游专业素质,培养“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使之成为“双师型”教师,具备“旅游+英语”的复合教学能力。
高职旅游英语是属于专门用途语言,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英语与旅游文化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这就要求从事旅游英语教学的教师要不断实践和摸索,做实践型和创新型教师。目前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主要的经验和成果,需从旅游业发达,职业教育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的地区引进。积极从旅游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到学校任教,他们可以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带入学校,传授给学生,促进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同时,还能帮助其他老师提高实践能力。提高相关旅游行业、企业的参与度,聘请资深旅游从业人员为兼职教师,讲授旅游实践知识与技能,和校内的教师互相配合,为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这样,既可缩短教育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是缓解目前“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有效办法之一。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第一,对于来自普通高校的教师或者是刚从高校毕业到校任教的教师,要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采取有效措施,每年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专业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实践,为他们获得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提供机会和时间。第二,对于来自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教师,要让他们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教学基本功训练,给予他们进修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其学术水平。第三,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订出具体的培训计划,让他们到教育部批准的旅游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或者聘请旅游师资培训基地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教员,利用寒、暑假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针对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各高职院校要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进一步加强师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实用人才。
3、改进考核方式设置多元化的考核评估方式
考核是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旅游英语教学的特点,考核应重点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案,实现对培养对象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可以有效地检查教学效果。(欧阳莉,2010)
多元化的评估学生的成绩,包括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分别占40%和60%。加大平时成绩的分值,增加实践环节,更多的去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能力,注重应用和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平时成绩可以是平时的模拟场景练习,模拟导游现场讲解或者是小组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旅游的知识,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相关的讨论,交流,或者是现场模拟,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体验学习中培养综合的能力。卷面成绩主要以口试形式为主的考察学生听、说能力的掌握情况。
4、实现校企合作,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
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给旅游英语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高职旅游英语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其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工作岗位实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学的顺利进行一定要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与方法,这是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最基本的途径。围绕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按照教学进度或者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实习,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学校可选择一些与旅游专业对口的、急需此专业的涉外业务较多、比较规范的宾馆和旅行社,开展联合办学,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实行订单培养。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也可与合作单位商议平时双休日或长假期间安排学生到酒店进行短期的顶岗实习。这种“校企合作,订单式定向培养”教育的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满足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又大大缩短了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期和磨合期,确保了学生适销对路的就业岗位,创新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结果(范洁修,2010)。
【丽江旅游开发报告】推荐阅读:
丽江旅游计划06-08
丽江生态旅游调查11-02
酒庄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9-27
旅游地产开发策划09-21
旅游扶贫开发论文12-15
旅游规划与开发06-05
运河旅游开发策划书07-02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论文07-17
旅游规划与资源开发10-04
饮食文化旅游开发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