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特色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改革特色(精选13篇)

教学改革特色 篇1

一、紧跟时代步伐,突出信息技术特色

自2003年开始,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130余万元,购置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并强化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教师都能自制课件,都能熟练使用、乐于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网络教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逐步向现代化、信息化、科研型转化。

二、加强集体备课,突出教师专业成长特色

建立了科学的集体备课制度、规定了完整的集体备课体系、完善了集体备课操作流程、形成了集体备课管理评价模式、优化了集体研讨质量提高的方法,洼中的集体备课活动形成了和谐、务实的研究氛围,每个人都能各尽所能,畅所欲言,毫无保留,特别是新教师能主动问、主动学,得到了快速成长,在相应学科迅速脱颖而出,并在学科教学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集体备课提升了所有教师的专业素质,缩短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

三、创新完善讲学稿,突出教学合一特色

讲学稿的实施正在形成以学生自学为主线,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的教学模式和适合校情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合一,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强化特色办学,突显教学成果

教学改革特色 篇2

自2008年开始,我校就明确将“比优乐学、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渗透到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特色化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整体规划。

一、课程规划重统整

在规划学校课程的过程中,我校遵守学校课程结构的基础性、整体性和多样性原则,力求学校课程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同一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力求三类课程在整体布局、框架结构、课程之间形成有机关联,实现三类课程的“学力统整”,即以国家课程规定的各学习领域的科目为“核心课程”,围绕“核心课程”根据学生的学力发展需求,完善拓展型和研究(探究)型相关“子课程”的建构,形成三类课程为一体的“课程群”结构,从内容、要求、方式等方面加强学科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探究型)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国家课程规定的学习领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得以加强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基础性、发展性、创造性学力整体协调提升,实现三类课程的“学力统整”。以下是我校的学力统整“课程群”规划(见下页表)。

二、课程实施务实效

在国家课程方面,我们通过落实学科课程标准的共性要求,以“坚守底线”为原则,夯实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为学生提供共同学习的课程。学科专题拓展课程的设置是基础型课程的拓展,课程通过知识内容结构的转化,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这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部分。

我校通过学域拓展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学生适应未来多样化生活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出国家课程的部分内容和学校开发课程的深度整合。研究型课程作为课程的一种形态,以项目或课题形式保证学生拥有共同修习的经历,给予学生更广的自主研究与合作研究的空间,从而进一步体现出学校“自主教育”的办学特色。

1. 夯实基础型课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学校基础型课程的实施,必须严格遵循各学科课程标准,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方法上,可以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办学特色进行校本化实施。我校以“规范过程”与“项目推进”策略,进行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的实施,以此来把握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方向。

2. 优化拓展型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我校在开发和实施拓展型课程时,围绕“自觉主动、乐群向上”的培养目标,通过合理定位、统筹规划设计,关注学生主动发展意识,通过整合资源、拓展学习时空,培育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同时,我校鼓励并促进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拓展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方式,为学生营造开阔的自主发展平台,并提供丰富的自主发展资源。

3. 深化研究型课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开设和实施研究型课程时,我校促进学生以个人自主创造、团队合作共赢的方式,主动争取教师的指导,选择主导课题或开发自主课题,策划并实施研究活动。

教学改革特色 篇3

关键词:地方服饰;特色教学;服饰设计

中国分类号:G642.0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

在“《瑶族服饰设计与制作》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课题的开展是全面推进课程教育改革的基础,良好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是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健全的机制是课题研究的根本保障,创新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所在。具体而言,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宣传发动,营造课题研究氛围

2008年1月,我校服装课题组接到学校通知:申报一个市级服装课题。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有了服装课题,将会为老师们带来更广泛的交流机会,搭建相互学习的平台;忧的是课题研究并非易事,能否做下去,能否做得好还是一个未知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过反复斟酌,我校服装课题组申报了市级课题“《瑶族服饰设计与制作》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3月15日,我们得到了市教科中心签发的课题立项通知。即日,我校领导召集服装教师开了专题会,并承若对此课题的研究给予大力支持。

(二)网络人才,组建课题研究队伍

接下来,我们成立了服装课题研究小组,由谭海英、李旭东、万凌燕、李荣方、蒋昌书等7人组成,其中有三名是服装教师,蒋昌书老师是校办工厂“瑶妹子服装厂”厂长,经营瑶族服装生产10年多,瑶服生产经验丰富,所以也被吸引进了本课题组。这是一支年轻而团结的研究队伍,学校也对我们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希望。

(三)反复论证,筛选课题研究内容

为了能够确定最有价值的课题研究内容,我们进行的第一个活动就是查阅资料,反复论证。身为瑶家人,长在瑶家,我们却对瑶族服装了解甚少。我们究竟研究瑶族服装的哪一个方面呢?为此,我们课题组老师在一起联系学校和学生现状进行了慎重讨论,并走访了地方瑶族服饰名人,最后将课题研究题目定为“《瑶族服饰设计与制作》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四)民间调查,搜集瑶族服饰资料

为了能获取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联系了县民族服装厂,县图书馆、文化馆等争取到了这些单位大力且无偿的支持。

拟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学校领导亲自过目,并提出了可行性意见。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课题研究很快拉开了帷幕。学校领导全力支持,在学校资金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让我们外出学习,整理课题资料,并常常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

(五)甄别选择编写校本教材

万事开头难。有了这些图片、文字和音像资料,我们感觉课题研究有了方向,顿感明朗了许多。为了使这些难得的资料更加层次化、集中化,我们从中选择了部分编缉了两本课题校本教材。

(六)制定项目优化课程资源

2009年冬,课题研究已进入关键的第二个阶段:我们根据开发的校本教材制定课程项目,经过研究和讨论最后确定为五个项目:瑶族服饰文化史、江华瑶族服饰的设计与制作、其他瑶族服饰的设计与制作、新瑶族服饰设计、瑶族服饰综合设计与制作。

(七)项目实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新的课程资源和项目法教学的结合帮助我们走进学生,在情感与态度上与学生达成一致,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再现,也是教学新思想观念在教学方法上的体现。

(八)及时总结,归档课题研究资料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做到边研究、边总结。①对那些技术难度大,制作工艺复杂,工具材料要求高的内容。②为了拓宽教学空间,我们让学生到校办工厂进行瑶族表演服饰的接单制作。③及时将上课的教案、反思以及撰写的课题文章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类,交给课题组长保存。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反响

1、经过对本课题的调查与研究,我们已经比较完整地了解了江华瑶家服饰的种类,特点及瑶服设计与制作,研究理论成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2、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我们在服装专业课程中运用项目式教学方法,以富有创造性、启发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在积极的专业技能操作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就了课题教师的专业成长

其一,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观念决定行为,只有树立与课题研究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内化为行为外显出来,才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

其二,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其三,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课题研究的开展,迫使老师们去学习、思考、研究、探索,课题组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四、研究结论及分析

瑶族服饰是我县一大特色亮点,作为本县唯一的中职服装专业,继承和发展瑶族服饰是责无旁贷的,也是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1、继承、挖掘与保护地域性民族传统服饰为专家学者所倡导的

对瑶族服饰的继承、发展和研究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传统瑶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

2、结合地域性服饰文化特点进行教改,这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我校服装专业课程理应带有地方服饰文化的元素和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脱离这一实际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结合地域性服饰文化特点进行教改,符合地方服饰文化建设需要。

“根植于地方,服务于地方”,是地方性中职学校办学的基本宗旨,地方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理应成为地方性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我校服装专业结合地方服饰文化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就是要在调整和修订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的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服饰文化,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原生态瑶族服饰,触及到更多的无形教材。

五、问题讨论

我们感到这样一些困惑:

1、如何将瑶家服饰的设计与对瑶族服饰继承的整合,如何把服装專业课程与瑶族服饰有效的结合。

2、如何将瑶族服饰中共存的主要民族服饰元素,在瑶服设计中的继承与开发,设计出更具瑶族服饰特色的瑶服

“《瑶族服饰设计与制作》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已经结束,但对本课题的研究将会始终贯穿我们教学工作的始终。

参考文献

[1]邢颖:“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辽宁丝绸》2011年01期

[2]王伟、叶颖:项目课程的教学设计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10期

艺术教学特色 篇4

艺术是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心智,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把金钥匙。艺术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对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我园以“培养完整儿童,发展艺术特长”为宗旨,遵循儿童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注重“感受、表现、创造”的园本艺术课程构建为基点,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艺术特色化路子,通过教育科研与教学教研相结合,由音乐、美术学科组为龙头开展备课说课、滚动式开课、优质课评选、艺术生成案例观摩与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层层推进教学方法,挖掘艺术教学的多种途径和策略,多通道发展幼儿艺术潜能,培养幼儿艺术特长。同时通过艺术活动为媒介,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发展。

一、课程目标设置

目标一:注重培养对艺术活动的兴趣,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要求:

1、在内容的选择上,选择符合幼儿生活经验、幼儿年龄特点和天性的作品,体现生活化、童趣化,挖掘生活中的人、事、物,从中丰富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手段上注重激趣,采用形象有表征及游戏化的手段,把艺术活动设计成一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唤起幼儿表现的欲望和情感,引导幼儿体验、想象和创造。

目标二:注重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让幼儿充分自如地表达、表现,培养活泼开朗、大胆主动、自信果敢的个性品质。要求:

1、在教室环境上,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成为环境的主人,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布置教室,从中也培养幼儿爱美、装点生活中的美的情趣。

2、心理环境上,教师的教育理念重在引导幼儿乐于表现、创造,对幼儿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幅作品无论好坏都加以赞赏,加以肯定。使每一个幼儿都乐意在艺术活动中表现,无拘无束的参与艺术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大胆活泼、自信果敢地展现自己的个性,为塑造健全人格作铺垫。目标三:注重通过艺术活动,发展幼儿创新能力。要求:

1、给幼儿创造一个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引导幼儿在创新过程中感悟、创新,从而使艺术活动转变成儿童内在精神的创造性显现。

2、给 幼儿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擅用鼓励性激励和引导性启发,注重活动的过程,着重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和重新建构能力。

二、课程构建特色

系统性: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构建小小班——大班一系列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由课程总目标——课程目标、层级发展目标——月目标,具体内容安排,环环相扣,层次性、递进性很强。

实践性:园本课程的构建与我们实践的教研活动、教学活动紧密结全,课程内容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建构形成的。且每年通过实践进行一轮一轮的修改,老师们都是课程的实践者、参与者、构建者,因此,教师对课程也最有发言权,使得课程紧密联系日常教学实践。

操作性:园本课程为教师们的艺术教育作了明确的指导,又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从教材的编配、磁带的录制、教学活动的设计、图片的制作上都比较完善,便于教师们实践操作。

整合性:发挥艺术整合教育功能,探索艺术同构途径,使文学、美术、音乐能够有机兼容,相互渗透,多通道挖掘艺术教育资源,丰富艺术课程的内涵。

生成性:结合市级课题《幼儿园艺术课程生成性的探求》这一课题研究,构建开放的、动态的园本课程,使艺术课程的生长成为幼儿成长的追随点。开展原发性艺术生成活动和继发性艺术生成活动。从中把握预设和生成相契机以及教学目标、过程的调整策略,从而根据幼儿的需要确定课程延伸,紧密结合幼儿的发展阶段合理落实教育目标。

三、教学途径与组织形式

专门性的艺术教学活动和渗透性的艺术教育活动相结合,在课程安排上上午为主题活动,下午为艺术活动。专门性的艺术活动组织形式有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体现分科与综合相结合,如文学与音乐、美术综合、音乐与美术、文 学活动综合。渗透性艺术教育活动则在日常游戏、生活及其他教育活动中体现,形式较为灵活多样,综合不追求形式的拼盘,而是根据目标要求和需要,将各方面内容有机结合,调动幼儿情感、感官、思维、想象多方面因素,从而也使教育效果更佳。

渗透性活动,即隐性课程,包括环境、氛围、创设,对幼儿自发艺术活动引导等。例如,校园音响根据幼儿一日环节进餐、户外活动、午睡、起床播放相应性质的音乐,班级经常播放录音故事,班级开设小喇叭广播、每周五小舞台展示活动,要求在家准备节目,班级上轮流表演等。每学年举行艺术节系列活动、幼儿才艺比赛、幼儿兴趣小组汇报演出等等,这些都为幼儿的发展搭建一个个平台,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弘扬,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拓展。

四、教育策略 情绪感染:即在审美活动中,教师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引起兴趣,激活情感。如:教师对作品表示出喜爱之情,或在描述、讲解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并溢于言表,传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起的情感投入,推动审美感知和想象等活动的开展。

多通道感受、理解:教师在审美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视觉、触摸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调动情感、思维、想象、动作、语言等多通道参与,反复品味,启发联想,促进理解。如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听听音乐,看看图片,做做动作,想想问题,说说感受等,以更好地帮助幼儿认识、把握作品所表现的意蕴。多形式尝试表现: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情境与条件,鼓励尝试、支持创造。如通过各种有趣的小游戏及角落活动、编构活动、表演会等途径,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绘画、语言、歌舞、演奏等形式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表现出来,并对幼儿的创造性表现给予支持与发扬,以不断提高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特色数控教学方案 篇5

随着我校申办省级重点技工院校的成功,在校机械专业学生的增多,我们感觉应该把我校的数控专业做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数控专业。通过了解陕西省内各高职及技工院校的数控教学工作,我们准备在数控专业方面建设方面应做一下几点:

一、数控专业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

(1)提高我校学生的编程水平,在数控编程课程中开设《宏程序编程》课程,以使我院学生在编程技能及技巧方面能够走在全省其他院校前列。

(2)把现有开发成功的机床功能及其数控系统应用技巧在实训教学中进行渗透,以使学生能够在就业中很快胜任工作,尽快成为此行业的技术骨干。

(3)尽快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分两个层次进行培养: ①培养一部分以机械加工为主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机械加工行业。

②培养一部分以系统应用及维护为主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数控系统厂家的售后及技术服务人员。

(4)同高校科研人员联合,进行数控加工课题的研究以提高我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5)编制与我院实训设备配套的校本教材,以使我校的数控教学真正步入“一体化”模式。(6)为我校的数控专业能够早日走上“省级精品课程”积累相关经验及材料。

二、专业建设方面的需要:

从我校的现状来看,如果要在数控专业进行以上几点改革,我们认为应该做一下工作:

(1)给开设《宏程序编程》此门课程提供一定的条件,即提供数控机床及其机床辅助设备进行支撑。因为作为一门最高形式数控编程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具有一定的加工经验,而且要把此种能力同数控机床的各项功能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学生把理论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消化掉。因此,此课程的开设需要以机床为载体。下学期有数控三个班120名将要进行此课程的教学工作,基本理论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但是最终学生编制的加工程序必须在机床上进行加工。

(2)对于一个操作者来说,掌握了系统的各项功能可以熟练的运用机床系统功能处理一些问题。例如:如果不清楚数控机床测量功能的话,我们在采用手动模式下进行分层加工中就必须计算每次的加工坐标。因此,要培养具有特色的数控毕业生,可以说各院校在此方面只是对于参加数控大赛的学生进行了加强,而没有整体的在教学中把这种加工经验或技巧通过机床实践交给学生。当然此方面对老师要求过高,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加工经验及能否接触到比较先进数控系统的培训及学习。同样,对于培养具有此方面能力的学生,也需要学生能够在设备上进行练习。(3)近年来各高职及技工院校都在开设数控专业,我们认为与其他院校相比,我校必须在市场中选择更有利于推进学生就业的模式,尝试多种培养方向,以有利于学生就业。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要培养系统应用及维护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以下硬件条件:

1、FANUC数控维修实训装置(14万)

FANUC 0i Mate-MB数控系统试验台+铣床床身

可以完成数控系统硬件连接、PMC编程、参数设置、系统的备份和回复以及模拟故障检测与维修等课题的一体化教学。

2、SIEMENS数控维修实训装置(14万)

SIEMENS 802D数控系统试验台+伺服电机模拟装置+车床床身 可以完成数控系统硬件连接、PMC编程、参数设置、系统的备份和回复以及模拟故障检测与维修等课题的一体化教学。

3、数控设备的检测装置实训装置(2万)

接近开关、霍尔开关、绝对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光栅尺、数显装置+工作的运动装置(步进电动机+滚珠丝杠)

可以完成数控设备检测装置的特性实验一体化教学。

4、PLC实验实训装置(1.5万)

三菱PLC型号FX2N-48MR。实验装置目前设有以下的项目的一体化教学

1、基本指令的编程练习

2、通信实验

3、装配流水线控制的模拟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启动控制

5、LED数码显示控制

6、五相步进电动机控制的模拟

7、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的模拟

8、天塔之光

9、水塔水位控制

10、液体混合装置控制的模拟

11、电梯控制系统的模拟

12、机械手动作的模拟

13、四节传送带的模拟

教学管理特色报告 篇6

(提纲)

一、确定“能做、会教、善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李潇负责)

(一)理清“能做、会教、善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内涵;

(二)按照“能做、会教、善学”目标的需要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二、探索构建适合职师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李潇容华负责)

(一)广泛建立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

1、校内基地建设情况;(红波副院长负责提供材料)

2、校外基地建设情况;(李潇负责)

(二)加大学生的实践、实训教学力度;

1、到相关企业进行实操教学(观光酒店等)(容华提供材料;次数、时间、人次等);

2、学生平时到企业实训(容华提供材料;次数、时间、人次等))

(三)加强考证培训;(由各专业教研室主任提供材料)

(四)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

三、探索校校合作办学的学科、专业建设新路子(李潇负责提供材料)

四、课程建设(各教研室主任提供材料)

五、依托职业教育科研,促进职师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陶波提供材料)

六、教学、学工工作密切配合,共育职师人才(该部分烦请伍副书记提供材料)

1、入学教育(到相关企业、单位进行体验,包括各专业到何企业、人次、时间等)

2、飞扬职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情况;

教学要有特色 篇7

下面仅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列举几例笔者在实际听课和观看教学录像时认为较有特色的教学片段。

如, 我校二年三班语文教师陈丽荣在教授《他们这样过年》时, 我认为其引领学生认真而实在地积累所学的词语为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完本课生字后, 用小黑板出示积累:煮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扭秧歌……共15个与过年有关的同类型, 同结构的词语, 引领学生读, 并且记入自己的积累本中。这既是对课标有关“积累”要求的落实, 同时也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

观看和拜读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诗意语文的倡导者王崧舟老师的录像课与教学实录, 我简记了下面几个很有特色的片段。

执教《一夜的工作》的结尾阶段:

师: (深沉的) 是啊, 正像你们所讲的那样, 他的一生都是这样做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吧!

接着是播放课件, 教师以沉郁顿挫的语气和节奏介绍周总理从1972年患癌症……1975年病情恶化……6月7日接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8月26日在医院会见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亲王……1976年1月8日9时57分, 周总理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停顿, 静默) 就这样, 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这时, 已经有几名学生哭了。

师: (问一学生) 你哭了, 为什么哭了? (问大家) 你们为什么眼里饱含泪花?学生的回答这里不一一详述, 简直太令人感动了……这时我的心深深地被孩子们的精彩回答打动了, 眼里噙满了泪水。课堂教学在戴玉强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中戛然而止, 这时哭声突然像海潮一样蔓延开来, 学生在哭, 王崧舟老师在哭, 我也在哭, 哭得稀里哗啦的……

至今每当想起那个片段, 我还常常眼睛里含着泪花。这情感目标落实得多么到位, 这不就是教学特色吗?

我认为, 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 施教者应追求超越, 在超越中要突显特色。既有超越又具特色的课, 一定是一节好课。教学特色应成为备课时的一个追求, 说课时的一项内容, 评课时的一个方面。

摘要: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 施教者应追求超越, 在超越中要突显特色。既有超越又具特色的课, 一定是一节好课。教学特色应成为备课时的一个追求, 说课时的一项内容, 评课时的一个方面。

儒雅与教学特色 篇8

特色训练体系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一如既往地抓住特色班级的建设。我们班级的特色叫做儒风雅雅,儒是指中华儒家文化,它是国学的基本组成部分。笔者把班级的特色定名为儒风雅雅就是希望学生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能够博学多才,具有儒雅文雅的气质。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班的特色训练从一开始就不是零碎的东西,而是一个从一年级起就开始逐步由浅入深的体系。

一年级学习的是《百家姓》,这是考虑到学生刚入学,主要处在认识老师、同学,认识自己的程度上,《百家姓》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同学名字,了解中国姓氏来源,认识自己的根。二年级进行了《三字经》的学习,《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年级学习了《弟子规》,这本书是清朝时的秀才李毓秀编写的,是继《三字经》之后影响最大,传诵最广的蒙学读物,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四年级开始了《笠翁对韵》的学习。作者叫李渔,这是一本以指导押韵对仗为目的的书籍。它是古代文人作文的基础。五年级我们进行了《论语》的学习。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六年级,我们学习的是古代著名的散文选本《古文观止》。这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

与此同时,笔者抓住中国文化最璀璨的诗歌,每年不间断地学习,争取把一些名家名作,优秀诗歌都教给学生。

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指导思想确定了,体系也有了,可是这么多的内容真的都能教给学生吗?笔者感觉在处理这些内容的时候,主要注意了几个方面:

浅尝辄止。古人常说好读书,读好书,不求甚解,因为孩子们的年龄的限制,笔者对这些材料的学习并不像我们学习语文教材一样要求学生弄懂,理解。而是注意了三个不要求:不要求学生全部理解,不要求学生全部学完,不要求所有学生进度一致。

不要求学生全部理解指对背诵内容做细致的讲解,说实话,好多古文真的不能翻译,一翻译就失去了文章原有的韵味了。好多先人大德都提倡古文的学习要先背诵,不求甚解,熟记即可。所以,对这些材料的学习,笔者一向都是只要求背诵,并不多讲解文章的内容。

不要求学生全部学完是指这些材料笔者引导学生从头开始学习,但是往往因为时间的关系一学年是学习不完的。这时候笔者就把它放下不再学习了。毕竟,我们现在才是小学阶段。学生对这些名篇的学习将是终身的,所以,目前笔者最重视的是给孩子的脑子里留下一个印象,使他知道这些材料是自己学习过的,将来再学习就会感兴趣,有信心。

不要求所有学生进度一致指对于有些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学一点,学深一点,笔者鼓励支持,但是,对于有些实在难以完成的同学,也并不苛求,只要求他们捡自己感兴趣的去背诵。

激发兴趣,鼓励竞争

学习这些东西,笔者总是以引导兴趣为主,同时鼓励竞争。《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以及《论语》与之相关的都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笔者都在学习中穿插讲给大家听。这些故事更好地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为了更增加趣味性,在学习《笠翁对韵》的同时笔者领着孩子们尝试学习对对子,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到一些简单的诗句,学生对的中规中矩。与此同时,笔者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竞争,凡是有提前背诵,并且背诵的好的,笔者都想办法给予奖励,或者允许一周内有错误不受罚,或者允许座位向前一个使学生能够保持竞争或者要强的心态,形成比着学,抢着学的风气。

抓紧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古人说读书要做到枕上,马上,厕上,这都是为了抓紧零碎的学习时间,特色班级的学习,也是如此,它不可能挤占课堂教学的时间,只有抓紧零碎的时间,并且持之以恒,才能学好。晨读,午读,放学路队,上课前……笔者一点点引导学生把这些时间抓起来。

加强教师的学习。说实话,学生学习的这些书本,对笔者而言也是有深度和难度的。《三字经》《弟子规》笔者小时候没有学过,《笠翁对韵》也是初学,《古文观止》看过的也不过几篇,《论语》只能发发感慨,真的不好懂啊。

为了教好学生笔者只好开始学习: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学好《弟子规》笔者特意买了台湾蔡礼旭老师为教学《弟子规》而编写的《幸福人生的讲座》,为了教《笠翁对韵》笔者参加了对联协会,找来历史书,仔细看里面的故事。《于丹讲论语》、《论语别裁》读了又读。《古文观止》现在就摆在教室里,有空就看上一点。但是这些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够跟上时代,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笔者又继续深造学习,完成了教育硕士的课程。

笔者常常怀有一个梦想,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语文教学一开始就树立一个具体的目标: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句,语文的教与学不是更简单吗?假如所背诵的十来万字,所阅读的几百万字都是中华民族的经典作品,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还会差吗?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还会有危机吗?

儿歌特色教学总结 篇9

中 二 班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本班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的完成,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还是不能安静地倾听同伴或老师说的话;听故事的时候不能安静地听,常常会说一些与当前无关的话题或做一些小动作,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本学期我们针对幼儿的发展,着重通过儿歌教学,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

1.餐后或离园活动和孩子一起阅读图书,反复跟孩子讲重复的故事内容,给孩子听一些配乐的的儿歌磁带,帮助幼儿记忆一些儿歌,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在集体面前念儿歌或做自我介绍,在日常生活中用普通话与孩子们多交流,及时纠正和指导发音不准以及用词不当、语言不连贯的孩子,将一些手偶、布娃娃放在活动区,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与娃娃们聊天。在活动中,我们着重培养幼儿大胆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大方的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引导幼儿会根据语言的指令连续行动或完成一项任务,能够听出一段话或一篇作品的主要意思,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和学习复述简单的故事。

2.在欣赏文学作品方面,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想象

作品所描述的情景。为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教育幼儿爱护读本,再认识封面、封底及页码,很快孩子们能逐页的看图书了,独立阅读能力也明显的提高了。

个性与教学特色 篇10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在教学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张扬个性的世纪。个性孕育了创新,创新展示了个性。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独创的精神是未来一代生存的基本素质。

我们的教育呼唤个性的张扬,教学呼唤个性化的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教学个性,那么他的存在,他的作用都是有限的。有教学个性的老师,他的课堂总是能够体现出一种独立的思考意识,展现自身所蕴涵的丰富学养,就能够不断地吸引学生,展现无穷的魅力;反之缺乏教学个性的老师,就如同读一部平淡无奇的作品,看毫无新意的表演,这样的课学生又怎么会有兴趣听下去,又怎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位思想者,是一位有着高度自立意识的思想者,是一位创新者,他总是能够打破常规,能够匠心独具,别出心裁,能够不断掀起课堂的高潮,能够让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能够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跳跃的思维,闪动的灵魂!

有个性的教师绝不会人云亦云,他们有自己的头脑和独特的思想,他们开放、自信而叛逆。他们具有开放性,知识的开放与思想的开放使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最新的信息;他们充满自信,笑对人生的挫折与磨难,积极投入竞争激烈的时代洪流,充满着教育的理想,不满足于现状,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能获取成功;他们富于挑战,不盲从,不惟上,不惟书,不惟人,只惟实,只惟真理,有批判精神和进取心。个性无价!

一个缺乏个性特色的教师,也培养不出学生的任何特色。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要把我们的教育对象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个有着独特思维的人,一个能适应社会的人,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人,一个能赢得大家尊重和景仰的人!

教学特色,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它包括教师的气质、仪表、语言、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教师长期探索、研究、修养,水到渠成的一种自然表现,而决不是东仿西效、刻意苛求出来的矫揉造作。学生能够从富有特色的教学中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知识的浩淼,人格的魅力,并为之神往。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们不难发现,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的教学,符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的,教师所教的每一堂课都渗透着我们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而这一切又取决于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差异决定着如何去实施这些过程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特级教师之所以为特级教师,总有他独特之处,新的教育理念,纯熟的教学技巧,独特的教学风格,所幻化出的教师魅力,让人赞叹不已,回味无穷。教学特色的形成非一朝一夕,这里我特别引用一位老师的文字:一个教师要形成特色的教学风格,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没有厚实的专业知识积淀,是不可能在教学中厚积薄发、处处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也不可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其次,要有“杂家”的角色意识。要使学生信服,教师必须在信息量上盖过学生。在信息技术时代,知识翻新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要有捕捉、判断和处理的学习与创造能力。只有不断吸收各类信息,才能不断吐故纳新,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第三,要有博采众长的气度。要形成风格,必须博采众长。“三人行必有吾师”,向同行学习,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是明智之举。如果固步自封、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则必然妨碍自身发展,难以独树一帜。第四,要有不拘于时的胆识。要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个性,大胆地去思考、去探索,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法都可以去尝试;至于别人的方法、经验,只有和自己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第五,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要注意情感投入。一个有特色的教师,无论上什么课,都应让学生可亲、可敬、可信,愿意和老师神交,乐意听你的课。一个教师,是否有特色,最有发言权的也是学生。所以要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多倾听学生的心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是一个人的灵魂,特别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每天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他的行为就是盲目的、随意的,甚至是错误的,他的教育活动产生的效果就有可能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每个教师首先应该有自己所推崇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理论。这些理论是他们独创的,作为一个普通老师,我们不可能达到那样的理论高度,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从人类教育思想宝库中选择我们信奉的理论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学生个性的培养有赖于教师,教师个性的培养有赖于学校。学校管理者要有高屋建瓴的眼光,要有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思想,要有容纳不同意见的胸怀,要给老师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

只有教师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个性才有可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当我们的教师都成为个性鲜明的教育艺术家时,我们的教育天地才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课堂教学的个性特色 篇11

一、设计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能让学生未入其课,而先临其境,以激发对新课产生关注的兴趣。我在备课时结合教材实际,采用不同方式导入新课。漫画导入,故事导入,时政新闻导入,诗文片段导入,灵活运用,贵在巧妙。例如:在学习“坚持联系的观点”时,正值中共十七大会议期间,我制作了“导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多媒体课件。先展示大会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会议气氛,关注国家大事;再展示文字,发展——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后展示问题;当前中国社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点题: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简单明快地进入新课。格言、俗语、诗文片段的导入,哲理深刻又富有情趣,很受学生欢迎。例如在学习“矛盾特殊性”时,首先复习矛盾普遍性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接着展示多媒体课件1:“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教师提问:请问不同生产工具作用相同吗?为什么?又展示多媒体课件2:“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教师提问:请问人的一生各个阶段是根据什么区分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接受抽象的理论“矛盾着的事物各具特点”,可谓水到渠成。总之,新课导入切忌僵化、枯燥、乏味。

二、精选内容,贴近生活

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而设计。以往的政治课教学往往以知识为本位,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注意不够。即使在教学目标上也提到了能力的培养,但偏重的仍然是识记和理解书本知识的能力以及解题的能力。与运用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要从单纯的注重书本知识讲授转向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学内容选择的生活化,即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来组织教学内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师应努力把教材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现实生活题材之中。于是课堂设计面临一个认真选材的问题。我将一堂课的内容规范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教材编写的内容,这部分一般由学生自主处理,阅读和质疑。但是,毕竟书本的东西缺乏动态效果,于是我设计了第二部分:学生的生活亲身体验。完全让学生走进生活,形成关注社会发展,乐于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例如,我在上“价格变动的影响”时,首先要学生谈谈价格变动对自己生活及其家庭生活的影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发言记录如下:1.夏天西瓜价格便宜的时候,我家每天都会买西瓜吃;冬天价格贵的时候,我想吃西瓜父母也不太愿意买。2.以前油价没涨的时候,我想去哪我爸都开车送,现在油价涨了,我要爸送我的时候,他总是说:“送,送,送,难道油不要钱?”3.我妈想买一辆车,但看到油价不断的上涨,一直在犹豫不决,到底买还是不买。4.煤气价格上涨前,我家一直烧煤气;价格上涨后,我家烧煤球。通过学生的发言,学生不仅感受到了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活有影响,而且感受到了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不仅会影响该商品的需求量,还会对相关商品的需求量产生影响,从面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即价格变动对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影响。针对学生的发言未涉及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这一内容,老师在旁加以引导,学生也很容易感悟到。其次,我要学生应聘当一次总经理,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各组推选出一名学生当总经理,其他同学一起为总经理出谋划策,看谁能够更好的应对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学生不仅把书上的观点提到了,还涉及了书上许多没提到的内容。整堂课都在学生的感受中顺利完成。学生的主体角色表现得出神入化,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课改理念。第三部分:教师的生活感悟。这部分既是对前面两部分的弥补、提升,又是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说教者的影子不见了,而学生该明白的道理也明白了。正如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所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

三、建构知识,把握联系

根据现实生活设计教学内容,绝不意味着可以不要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知识首先是让学生在我设计的教学内容中去理解和掌握,然后建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我是让学生自主建构,合作完成。教师负责梳理,打开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通道.比如归纳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时,引导学生联想前面学过的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经点拨,学生就知道把新学的知识归口为t(辩证法发展的观点”。

(四)设疑释疑,发散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用设疑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其发散思维.设疑针对性要强,问题不能太滥太杂,不着边际。目的是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设疑形式要灵活新颖,创设一个场景把问题引出来。如讲授“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辨证关系”时,给学生一个背景材料: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白马是不是马?大人是不是人?苹果是不是水果?中学生是不是学生?这叫自主质疑。释疑的一般程序是先讨论辩疑,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再是精讲解疑,这里有一个讲什么不讲什么的问题。原则是:骨架知识必须讲准确,学生提到的有价值,有个性的问题要展开讲;学生看得懂的,讲得清的不讲;枝叶性的东西少讲。另外,对于有争议的,不能定论的问题可以留着空白。留白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对知识的尊重,是对事物的诚实态度。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实践证明:疑点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成为掌握课堂知识的良好契机。

课堂收尾,不能虎头蛇尾,而要形成“豹尾”之势,给学生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体验。结尾方法可以是图表演示法,归纳小结法,即兴演讲法,设置悬念法等等。如学习“多变的价格”后,是这样结尾的,首先归纳价格波动多原因,一强调根本因素,二表明原因不是单一的,意在教给学生从多角度,全面了解事物的方法;然后,抛出一个问题:“面对变化的物价,人们的心理也是变化的,为什么有人买涨不买跌?”再次将课堂推向高潮,给学生留下悬念;再次将学生推向课外,贴近生活,向社会寻答案。此乃自己感悟始为深.总而言之,无论是何种方法结尾,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点:突出教学要求,切合学生实际,短小精悍,画龙点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设计是一门艺术,艺术必须符合规律,这些有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及时总结。

在作文教学中形成特色 篇12

一、培养学生的作文习惯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没有内容可写或是写不具体,没有语言文字的积累,作文苍白无力,平铺直叙。根据这些情况,我从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到“对症下药”。

1. 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我在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让学生准备“素材本”把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大事小事记录下来。素材本分为四个部分:学校活动、突发事件、生活片段和社会见闻。这些生活中的大小事件就成了学生写作的素材。有了素材,学生写作时就有话可说。

2.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习惯。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习惯。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学生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或写作文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

二、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美术特色教学计划 篇13

一、教师情况

我班两位教师是第一次合作,在工作中力求互相学习、互相切磋。我们对美术都有很大的兴趣,并乐意对美术特色教学进行新的尝试,探索新方法,能接受新信息、新方法。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汲取别的老师的经验,不断取经,充实自己美术功底。我们也注意自身的素质提高,通过学习理论和进行实践的操作以及相互学习交流中,对美术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学期,我们将结合二期课改的精神,以主题活动为主线去选取题材,组织活动。开展各种丰富的活动。并把陶艺教学纳入工作的重点。在活动中将更多关注孩子们参与的过程,并及时地把学得的经验和获得的信息与各位教师交流,共同探讨并努力研究出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教学内容,体现自己班级教师的个性和特色。同时努力做到二期课改提出的整合性、创造性等特点。

二、学期目标

1、在了解本班幼儿发展情况下,注重幼儿的经验积累,开展多种活动方式、方法,加强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学习。

2、在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孩子关注的主题内容,开创幼儿的思维,使之成为新的主题内容。

3、在美工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对色彩的辨别能力。

4、注意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加强幼儿对油画棒、记号笔、毛笔、颜料等绘画用具的使用,培养孩子参与各种形式美术活动及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容的积极性和探索的欲望。

5、由课本学习变为人本学习,加强幼儿的自主性学习,多让幼儿观察、讨论,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进步幼儿要以鼓励的正面态度对待,发现幼儿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6、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有意识的去收集各种优秀作品,引导他们去观察、探索美术作品中的绘画技巧,鼓励他们去模仿,同时培养孩子欣赏美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重视美术活动内容的整合性,探究性,选择性,开展一系列以主题活动为主的美术活动。

2、从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活动,并及时调整计划。

3、设计好每周的美术活动内容,并提前做好相应的教具。

4、认真参与每次的美术特色教研组活动,学习新信息及教育的好方法,加强自身的素质。

5、利用空余时间互相观摩美术活动,认真记录和做好评析,努力吸取她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四、教学内容

上一篇:机械行业销售技巧与心得下一篇:我的家介绍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