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要求(精选8篇)
1.参观招聘会谈感想,10分,要求形成800字以上文字材料,手写,内容要求为真情实感,重点谈自己参会的体验感受。校园就业招聘会将于3月29日进行,各班级由课代表带队组织参加,参会感想在4月4日由课代表收齐,并交给任课老师。
2.视频观摩课点评,10分,要求形成500字以上文字材料,手写,内容要对视频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进行点评,并形成自己的看法,或以自己为例加以剖析,总结经验得失。视频观摩课点评要求在4月11日由课代表收齐,并交给任课老师。
3.递交个人简历,40分,简历制作要求打印或手写,个人信息真实、准确、详细,要有个人和专业特色。个人简历要在简历课程讲授完之后课下制作,4月18日由课代表收齐,并交给任课老师。
4.职场体验谈感想,20分,要求形成1000字以上文字材料,手写,要求内容真实、职场体验感受深刻、切忌敷衍了事。各企事业单位均可作为体验职场,体验形式由课代表组织、学生自行安排,半天时间即可。职场体验要在就业指导理论课程结束后进行(第七周),五一前结束(第九周)。学生要在五一前形成文字报告,4月25日由课代表收齐,并交给任课老师。
渤海大学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
一、以就业为导向, 推动高等职业思政教育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指出, 高职教育的目的, 是为了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 为了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 为了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 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素质, 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可以预计到, 我国就业的形势趋于严峻, 受迫于城乡双重就业压力和就业总量饱和与结构缺员的矛盾, 新生劳动力与失业人员的相互交织, 所以我们在进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注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关、教学观、服务观, 国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当中提到:“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 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 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 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高等职业思政教育过程中,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培养人、塑造人而不是筛选人、淘汰人。我们所要达成的目标是让更多的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把更多的学生培育成合格的人才比培养少数优秀的人才更重要;在成才的学生中间不再强调更多的优秀, 而是强调跟多的人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我们不能光是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学习, 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灌输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 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走进企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及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这对其一生都是具有莫大的帮助。
二、工学结合对高职思政教学的要求
工学结合的理念是学习与工作结合, 以学习提高工作技能, 以工作经验提高学习领悟力, 工学结合在我国还处于全新的一种教学模式, 但是在国外已经广泛流行并证明了其可行性和相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 我国各高职院校也开始引入这种更契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 所以我们在进行高职思政教学时, 针对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自身也应对教学方法做出改变来更好的推动整个高职思政教学的质量, 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教育方法的要求。
(一) 工学结合对于思政教育的好处在于给学生提供了工作的岗位, 在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模式下, 只要教师引导得当便能够更好的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 学生在工作的社会实践过程中, 也会逐渐找到自身的价值, 发现自己的不足, 并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加以改进, 思政教学与工学结合相契合的目标便是引导学生在这种模式下, 能够更快更深的认清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使他们尽快的适应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交往的环境, 教育学生加强品德修养, 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 在工作实践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并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
(二) 工学结合下高职思政教学方法的特点, 主要有:
1.讲授法:这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理论知识, 强调当今社会环境下, 我国青年应具备的思想品德、素质修养、道德观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能得到更多的体会, 更深的自我认识、自我改变, 更快的成长起来, 有益于将来真正走向社会, 快速的融入和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整个人生的发展目标。
2.讨论法:在课堂上, 围绕相关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既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也能帮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 学生将自己在工作实践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体会到的社会经验作讨论、总结、分享, 能够加深他们再工作实践中所领悟到的知识和经验, 倾听、感悟每个同学分享的不同的感悟, 对高职思政教学课得到更良好的效果, 达到教育目的。
3.案例教学法:学生在进行工作实践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教师应及时的了解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 并在课堂中以案例的方式进行讨论, 对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 并教会他们产生问题的原因, 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如何在发生此类问题之后及时的解决。这种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更能让学生们切身体会、总结、反省, 在将来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 就会有意识的避免相关错误的发生。
三、结语
当代我国的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下, 以“就业导向、工学结合”为教学方针对高职思政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乃至人生目标和未来的方向都要树立起正确的思想, 帮助他们在走向社会时能够更快的融入, 并实现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高职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在随着企业的需要做出全新的改变, 企业需要更加专业、素质更高、思想品德过硬、职业素养更优良的员工, 各高职院校为了能让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和企业要求, 为企业、社会、国家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 也为了给学生们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杰.高职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对策[J].职教论坛, 2011, (05) .
关键词:课标 课堂 阅读指导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英语五级(初三)对阅读的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这是对初三学生毕业时所要达到的英语阅读水平的规定,也是中考所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据。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根据课标的要求进行详细的阅读指导渗透。笔者根据课标提出的要求、本人对课标的理解、中考阅读参考题型及个人对阅读教学的浅显的研究,在这里提出课堂中进行阅读教学指导的几点建议。
一、 通过教材中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猜词悟义的能力
猜测词义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巧,中考命题允许文章中有一定量的生词,考题中需要考生猜测词义的内容有可能是一个单词也可能是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即使考题中不直接考猜词,但在阅读理解文章大意及进行细节理解时遇到生词或是不太熟悉的单词、短语或句子时都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猜词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教材中阅读文章进行指导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对牛津英语8A Unit 6, Reading, The Taiwan Earthquake课文中生词的处理就可以用一些策略让学生进行猜词悟义,具体做法是不让学生预先阅读课文,然后设计几道猜词题,让学生猜测下面句中划线部分单词及短语的含义,可以提供选项也可以让学生直接写出汉语意义:
1. I felt a slight shaking through my body.
2. Some people screamed because they were very frightened.
3. People ran in all directions.
4. I calmed down and asked myself, “Did I really survive?”
学生需要通读该句话或该段,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信息,理解划线部分单词及短语的意思,当然有时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构词方面的知识,通过词根去猜词词义。另外,学生常做这种猜词悟义的题型,并适当做些真题,会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例如下面就是一道真题:
The underlined word “void” in Paragraph 3 means “ ”
A. space B. seat C. distance D. sign
这样,通过课堂指导及真题训练,揭开中考猜词悟义题神秘的面纱,学生会轻松应考。
二、 通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英语课标要求学生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中考英语会针对该项要求出相应的主旨大意题,或是排序题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2011年南通中考英语试题阅读41题就属于这种类型的题。
Which might be the proper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Mars: differences form Earth.
B. A probe: to learn more about Mars.
C. Mars: change of temperature.
D. A probe: to tell the future of Earth.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每单元两篇英语文章,设计有针对性的把握文章大意的题,并给予做题指导。一般情况下,英语阅读文章由四个部分组成:标题、首段、文章主体段落及尾段。文章的主旨大意通常出现在首段,但有时也会出现在尾段,有时需要学生通读全文再进行归纳才能概括出文章大意。
三、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首先,学生在考试中会遇见各种不同题材的英语短文,内容涉及到社会文化、人物传记、说理类、广告信息类、轶闻趣事类、科普知识类、时文报道类、生态环保类等。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立足教材,适当拓展,给学生提供上述各类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给予详细的做题指导。在牛津英语8A Unit 6, Reading, The Taiwan Earthquake中学生学习了解了地震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就会根据文章的体裁及题材作出合理的判断。2011年南通中考阅读题中B篇就是和地震有关的阅读题。
其次,学生会遇见各种体裁的材料,比如记叙、议论、描述、新闻、诗歌、故事小说、广告、信函等,体裁不同,文章的要素不同,阅读的重点就不同。例如新闻要素是: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其中最重要的是“谁做了什么”。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理解课标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考试说明,精通中考阅读材料及出题特点,在课堂中渗透各种阅读方法,有效指导学生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幼儿园说课方案是按照说课内容的内在逻辑来撰写的。在教学工作中,可以把说课的方法简单地总结为“四个说,一展示”,“四说”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指“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辅助教学课件”。
(一)说教材
说教材内容就是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它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说清楚此次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要说明教材选择是从当时、当地幼儿群体的需要而准备的,如果在选材方面涉及到地域特色,甚至是幼儿园特色就要更加突出说明,以此来发展幼儿园的本园课程。活动内容和教材不是同一概念,活动内容应包含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幼儿园里的说教材不单指说教材内容,还包括说幼儿的情况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活动准备。因此,在说明活动内容时,必须说清楚教材及与教材有关的内容。
说幼儿现状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幼儿原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智力的发展情况;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儿的兴趣,动机,行为习惯,意志等发展状况。这一环节,教师要将平时对幼儿观察的零散印象,逐步条理化、明晰化,有针对性地表述出来,既能更清楚地了解幼儿,又使教师能将幼儿发展水平与教学活动设计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去考虑目标、内容的确定与选择,从而逐步真正做到使教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育目标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的终点。说教育目标时要先说主题目标,再说本次活动目标,主要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综合地表达出来,并能体现主题的教育要求,最后说确立此目标的依据。同时在这部分还要针对活动谈谈自己对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说活动准备,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家长工作、社区协调、环境创设、资料收集、幼儿园活动等),活动中的准备(即有关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等)。活动准备是为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这一点在说课时必须说清楚。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有效地传递信息、指导幼儿的途径,说教法主要说明在本次活动中将采用的教学
方法和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要着重说明自己其中独创的做法,特别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说教法时注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或手段的依据。
说教法就是 教师要说明“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的环节。教师要说出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手段来实现。既要说出整个活动用什么教学形式及方法,是集体的、分组的还是个别进行的,更要说清为什么用这种形式方法、教师如何指导、为什么要这么指导等。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尺度也不同。目前我们在进行活动中主常运用激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电教演示法、交流讨论法、互动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在一些艺术活动中也会用到审美熏陶法等。
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教师对教法本身的探索、积累与运用,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系统化、规律化,教师应尽量把自己的每一个教法设计上升到学前教育教学理论高度。
(三)说学法
说学法就是说明幼儿要“怎样学”、“为什么这样学”的环节,教师要说出教给幼儿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哪些能力。教师在说学法时要说出活动中幼儿怎样学习、依据是什么;自己在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探索的;还要讲出怎样根据班级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幼儿进行学习的。
在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常用多通道参与法、体验法、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等学习方法。
(四)说活动过程
说活动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 只有通过对活动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活动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活动过程就是说明整个活动的流程,即各个活动环节的实施过程。活动步骤的安排、方式方法的选择必须以活动目标为核心,而活动目标既有赖于整体的教育活动过程来实现,又以不同的侧重点分散实现于各个活动步骤,因此,教师必须分解活动目标,并分析各层次活动目标与各步骤及方式方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要进行延伸,教师也要说出怎样延伸活动、延伸的作用、为什么要延伸的依据。说这部分,可以反映出教师对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的掌握程度、对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的理解认识与做法,以及因材施教、个别教育原理的运
用等。
三、说课活动的实施
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课堂教学,它要求说者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上。在说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使用普通话、充满激情,慨慷自然、紧凑边贯,简练准确、自然而有效地使用媒体。
幼儿园中班语言欣赏活动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欣赏活动《耳朵上的绿星》。
一、说教材
(一)说设计意图:
《耳朵上的绿星》这一内容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诙谐有趣,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扩展孩子的词汇量;其二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环境限制,缺乏与周围人相处的经验,普遍存在对周围事物缺乏感情的行为,所以这一内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二)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从能力和情感两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从能力上,a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b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2、从情感上,使幼儿懂得,做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故事情节、内容,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别人着想,教学难点是请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小松鼠等角色教具,教学图片一套,故事课件一套,表演用头饰若干个。
三、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角色游戏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课件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角色游戏法是因为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进行角色表演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四、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等。
观察法是
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五、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出示主要角色,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2、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4、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一、出示小松鼠,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以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角色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并且通过一个提问直接进入了课题:今天晚上,小松鼠要上台表演唱歌,请小朋友帮它出出主意,怎样才能打扮得很美呢?(请幼儿讨论并说说)
二、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此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法和提问等方法,把故事进行分段讲述。
1、到“小松鼠不摘草,也不采花,他真好。”通过提问:a、小松鼠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得很美?b、小松鼠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他怎么想?c它为什么不用花草打扮自己?d、这件事别谁看到了,它们怎么说?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到“小松鼠从来没有这么漂亮过。”提问:a、小松鼠怎么会这么漂亮?b、小松鼠耳朵上闪亮的绿星是什么?是从哪儿来的?
3、到结束,提问:小松鼠上台表演了,为什么台下的观众都惊呆了?
三、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此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通过看课件的形式完整欣赏故事,有利于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涵。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到底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要扮成闪亮的绿星停在小松鼠的耳朵上?揭示出了小松鼠因为善良美好也得到了萤火虫的回报,请小朋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对待人和事物,进行思想提升。
四、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提供给幼儿头饰和布置简单的场景,请幼儿自己选择扮演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把故事的叙述部分该成简单的旁白,主要让幼儿练习角色的对话及表演相应的动作。
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解,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使一个语言活动成功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不当指出,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大班语言《七彩世界》说课稿
一、说教材今天我选定的课题是幼儿园大班语言《七彩世界》主题里的一个语言教育活动《调皮的七彩光》,下面,先说说我的设计意图。经历了小班、中班的学习过程,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更强了,他们不但对五彩缤纷的颜色十分喜爱,而且更对五彩缤纷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会由自然界中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蓝蓝的大海、绿绿的草地等景象的观察及认识引发出更深一步的思索:大千世界为何会有这么多的颜色?这些美丽的颜色是怎么来的?……通过《调皮的七彩光》这个故事就可以让幼儿知道:色彩来源于光的作用,是调皮的七彩光娃娃从天空来到地上“玩”出来的。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七彩颜色。有了七彩颜色,画画更美丽,打扮东西更漂亮,游戏起来更有趣。本活动有利于帮助幼儿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究者,发现自然界中的许多奥秘,培养幼儿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生活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作品展示的主题,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各方面的目标:
1、获得光与色的感性经验,初步了解光的七色
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2、在感受作品语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时,理解光
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3、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充分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
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在感受作品语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时,理解光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续编过程中,地点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于大班幼儿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才开始萌芽,极易引起思
维上的逻辑混乱。
三、活动准备为了给幼儿展示优美意境的作品,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得以充分的表达和练习,我们
作了以下准备:
(一)硬件准备
1、彩图:苹果、香蕉、彩虹、太阳、沙滩、大海等
2、卡纸做的:七彩光宝宝
(二)知识准备课前必须丰富幼儿有关光与色的知识经验
和生活经验,并加以提取和整理。
四、说教法、学法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通过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教学法,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生动性、寓教育于生活,使主题活动得到深化。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本次活动幼儿采用讨论法、尝试法来理解故事,欣赏故事,创编故事。通过幼儿互补学习,师幼合作来表现主题。
五、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漂亮的色
彩宝宝.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以下吧!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调皮的七彩光
2、演示法(欣赏作品)教师逐一出示(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彩宝宝让幼儿辨认.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后提问:太阳公公有几个光线宝宝.他们的名字分别是什么?(红、橙、黄、绿、青、蓝、紫)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有关它的故事
3、教师再次讲故事.出示彩图.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完整的作品传递完整的画面展示(1)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则尝试了理解在先,欣赏在后的教学策略,我们认为,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完整欣赏,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同时,我们还采取了教师设疑――幼儿猜测――揭示答案的手
法,紧扣幼儿心弦,引其入胜。
(2)让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完整的作品传递完整的画面展示,配有优美的音乐,听觉和视觉的完美统一,把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音乐性传递给幼儿,容易产生
情感上的共鸣。
(3)启发幼儿讨论光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幼儿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已初步了解光线宝宝由七种颜色组成,教师再次以提问的方式给幼儿设疑,并启发幼儿进行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光会怎么样?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讨论环境,这也符合《纲要》中“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待幼儿讨论完以后,教师小结光与环境和人们
生活的关系。
(4)接着,教师继续启发幼儿联系生活中事物的颜色,尝试续编故事。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他们内部智力活动的机会,这也是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是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从而增进了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六、活动延伸幼儿自选方式作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因为一个目标的达成,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来进行,这也体现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把教学的意图、内容、形式有机的交织在一起,通过视听结合、交流、表达的形式,使幼儿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容,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达到的活动目标。
《大班语言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快睡吧,小田鼠》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作者采用诙谐滑稽的 笔调夸张的描写小田鼠如何磨磨蹭蹭,不肯睡觉的,一连
串具有捉狭性的 睡前行为,会使孩子提起阅读的兴趣,针对我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磨蹭,拖拉的行为习惯,而本故事中主人公也有这样的习惯,阅读这样的 作品时幼儿会将小田鼠当作自己拖拉行的象征形象,展开回忆、联想和心灵共鸣,是一篇蕴涵着深刻哲理的好教材。同时,在该童话故事中还蕴涵着多领域的价值,体现了活动的多元化与整合。
二说活动目标:在现代社会,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明显增强,它要求社会成员要有较高的口语表达水平。我班幼儿年龄在5-6岁之间,基本上会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意思,能简短地讲述自己经历的事情,使听者基本明白讲述的内容。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不够丰富,词汇的积累还少,所以在大众面前讲述的过程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不能完整、连贯地叙述一件事情。根据新《纲要》中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提出的要求:“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我制定了本次的活动目标为: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能根据小田鼠的特点,分析并评价小田鼠睡前拖拉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2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3、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能根据小田鼠的特点,分析并评价小田鼠睡前拖拉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深入,到最后帮小田鼠改掉拖拉行为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重点逐渐攻破。当然,培养幼儿懂得判断对与错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的,因此,本次活动是先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是一个累积良好体验的好机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为大班幼儿对故事的学习,已由喜欢听逐渐倾向想讲,但由于缺乏表达的经验,在说故事中常是说了前句连不了后句,难以完整复述。所以,我将活动难点定在“指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主要是创设一种积极的语言环境,利用环境和积极的教具(课件)让幼儿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想象,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来解决这个难点。
三、说活动准备: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物质准备:多媒体图片课件,为幼儿理解故事做准备。
四、说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其自主主动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此,我将教学方法中的互动式的动静交替灵活应用于其中,具体如下:
1、启发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常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小田鼠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呢?田鼠爸爸、田鼠妈妈原谅小田鼠了吗?为什么?”等等这样的问
题既能启发
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见解。
2、角色转换法:故事中的小田鼠是幼儿所熟悉的,特别是它的活泼、调皮的性格特征,深受大班幼儿的喜欢,让他们自己来转换表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在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符合幼儿爱看动画的特点。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此外,在活动中我还采用了角色游戏法,动静交替法,这些方法的应用,克服了教师传统的说教形式,在活动中,我力求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快乐,同时使幼儿的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氛围中主动参与讨论、讲述、表现,从而轻松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了讨论谈话法、学思考、学观察等学习方法来获得知识。具体如下:
1、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活动中,我以老师首先揭示或引发讨论内容,然后由幼儿进行补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我多次让幼儿讨论自己对小田鼠拖拉行为的看法,以“为什么”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并让幼儿提出自己与/
别人不同看法,甚至让幼儿反过来向老师来发问。讨论法结合了《规程》的要求,为幼儿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其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避免了儿童因说教、指导过多而产生的腻
烦、抵触心理和行为。
2、学观察:通过观看课件,把幼儿带入美丽、清新的画面中,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使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意
境,感知故事内容的涵义,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学思考:教师以适当地提问,通过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思考、感受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总之,我始终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鼓励多样性的学法,使幼儿得到全方位地发展。
六、说活动过程: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次活动的目标,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设计了以下五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具体过程为:
(一)以题质疑,激发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在活动开始时,我就以开门见山点出主题,并以题目提出疑问,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去倾听故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关于小猴要去城里找工作的故事,你认为什么工作适合小猴?我们来听听小猴找了哪些工作。
(二)带着疑问,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此环节是让幼儿带着疑问去倾听故事,让幼儿在听的过程中对小猴工作中的对与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和认
识。
(三)结合多媒体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这个环节是为解决重点设计的,我结合了幻灯片进行教学,以分段讲述故事及讨论为主要形式,通过
引导
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具体讨论如下:
1、逐一出示图片,师问:小田鼠拖拖拉拉地不肯上床睡觉都做些什么?以直观,启发性的 提问,引导
幼
儿观察图片,知道小田鼠在睡前做的事情。
2、再次完整看图欣赏故事,注意图片中用红色表示的 数字,培养幼儿的 观察力,知道是按倒序排列的。
根据要求,教师资格认定面试(试讲)环节采取的是说课形式。因此,同学们首先需要认真把握说课的形式和基本要求,理解说课和试讲的区别,把握说课和教案的关系,避免在形式上犯重大错误。
“说课”是青年教师刻苦钻研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后,青年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用科学手段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基本功训练的一项内在要求。但不管是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还是已在教育战线上工作过多年的中青年教师,往往对“说课”一词并不熟悉,对什么叫“说课”,说什么,怎么说,知之甚少。
一、什么叫“说课”
说课是教师通过对教育目标本身的分析,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通俗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说课”以说为主,是教师对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说明,是一种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
二、“说课”和教案的关系
“说课”和“教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学概念,但两者有着极其紧密的相互联系,也存在有许多共同点,许多考生分不清“说课”和“教案”的区别,甚至有的考生把教案拿来读一遍,就以为是“说课”,这是不正确的。
从目的上讲“说课”和“教案”都是为了上好一堂课,“说课”和“教案”都要求教师要掌握和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都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目的,并根据教材内容,安排正确的传授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内容上讲“说课”和“教案”都离不开教材,但它们的侧重点是截然不同的,“教案”侧重于对某一教学目标实施过程的安排和某种教学手段的实现。而“说课”则侧重于对某一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施的理论依据的说明,“说课”要求教师能理论联系实际,从理论上阐述对某一教学目标安排的理由。
从对象上讲“说课”和“教案”截然不同,“说课”的听众主要为教育工作者,说课者的“说课”本身,带有一定的经验介绍和经验交流性质,对教师的理论要求比较高,而“教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则要求教师能通俗易懂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不需要教师向学生讲解教育学、心理学等与教育目标不相关的理论知识。
三、“说课”的基本要求
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教案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它们在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课时所含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相关密切,是阶段性的关键点,甚至是本教材的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如何认识每一课时教案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进而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至关重要,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为什么能称之为“把关”老师,也就是因为他们熟悉了学科知识体系中的要点和关键,并善于抓住这些知识关键点来指导学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确保教学质量。分清每一课时教案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是青年教师必须下功夫掌握的极其重要的一项基本功。
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一般讲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要点需要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从而起到提纲领的效果,便于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点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掌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要点找出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些都需要“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掌握并说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3、说清本课的课时结构和目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掌握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基本功,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很有讲究的,如何突出重点、掌握要点,如何化解难点、巩固知识,如何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如何演绎示范、归纳总结,如何提问设问、布置练习,都有一个时间合理安排问题,一节好的课离不开一个好的课时结构,要使每一课时的各个教育环节均能恰到好处,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尤为突出,作为说课者,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在说课过程中,体现课时结构,反映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在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极为重要,它要求“说课”者根据教学要求和所教对象,说清如何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并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来强化教学目标的重点、要点,化解难点,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俗话说,“教无成法,但教要得法”,充分说明了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们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同一课时中,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变化,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必须和教学效果相一致
5、教学过程状态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状态的调控,与教和学信息的传递、反馈,实质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但往往又容易被“说课”者遗忘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虽是相互联系的,但有主动和被动、先后快慢之分,有时也许老师讲的快的地方恰恰正是学生一下子不能领悟到的地方;有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偏离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信息传递、反馈来适当调控,而教学状态的有机调控必须注意提问、设问、练习等信息传递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在“说课”中说课者要充分说明。
(一)说课要求:参赛课要选题得当,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课堂设计要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说课时间为10—15分钟,包括自我介绍、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说手段等环节。
(二)语言要求:双语类参赛作品需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主,难点部分可以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辅助解释。
(三)媒体要求: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媒体的使用应符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要求。参赛课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必须为本人制作,设计合理,能较好地服务于教学主题,界面新颖,画面流畅,声音清晰,操作方便。
(四)视频要求:说课视频统一编码为FLV格式。视频:比特率512kbps、大小720×576像素、帧率25fps。音频:采样率44.1Kh、比特率128kbps、双声道。
作业内容的科学性, 不仅指知识的精确性, 表述的准确性, 内容的典型性, 更是代表现代社会新的教育理念, 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而且新课程标准中有大量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因此, 教师要选择科学性强且严谨的作业,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方式具有多元性
1.题型多样:有选择题、判断题、读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等书面作业和课堂练习。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训练。为了巩固“双基”, 适量的常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但习题的设计应有开放性, 富有真实生活气息。
如何让练习更灵活、更贴近学生的需要?我认为应注意如下两点:首先, 要注意灵活把握时间和强度, 要把练习穿插在讲授及师生双边活动之中, 恰当掌握练习的“火候”, 对于简单内容不做长时间操练, 避免学生厌烦;对于有难度的内容, 不能一笔带过。其次,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练习方法要灵活, 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动而不乱、活而有序。
2.作业多元性除了指题型多元外, 更是形式多元, 既有一般的书面作业、口头作业, 又可布置一些有关联系本地实际问题的思考与练习。
无论哪种形式, 目的都是为了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如让学生设计一个暑假旅游计划, 要求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多个旅游景区的游玩, 以节省经费和路途时间为前提选择交通工具, 且根据各景区的气候特征准备衣物和必备品;也可让学生不依赖向导, 仅利用城市交通图或旅游景区图游览陌生的城市和景区;还可以让学生分析如何根据交通图选择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 如何根据旅游景区图选择游览路线, 如何根据地图比例尺估算两城市的距离等等, 这样,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地理的用途, 自觉地在生活中应用地理。
三、作业手段具有先进性
地理课程是以大量地理信息为基础的课程, 教师可以利用地理课程的特点, 创造性地设计作业, 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如在学习“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内容后, 教师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当地经常发生哪些自然灾害?灾害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要完成这个问题, 学生必然要通过实地调查访问, 查阅本地报纸, 观看本地电视, 收听本地广播, 特别是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等多种途径, 从而使学生懂得地理信息的重要性, 以及获取、加工、运用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四、作业要求具有层次性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 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 也有与此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 学习水平有高有低, 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必须正视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 作业布置上, 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 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 区别对待, 让全班所有同学都有适合自己情况的作业。当然这种分层次布置作业, 更要激励一些程度较差的学生知难而上, 攻克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以提高其成绩。这样一来, 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就在作业中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五、作业设计具有开放性
开放的地理作业, 能全方位地解放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引进选择机制。
学生的学习总是受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及原有知识经验, 认知结构以及情感性格特征的制约。为此, 我将选择机制引入课堂内外。首先, 将同样的作业设计试用于不同的班级, 气氛和效果迥然不同, 这是因为每个班级的特征和气氛不一样。这样因人施教, 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 树立学习地理的信心, 凝聚全班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其次, 根据学生个别差异、认知经验、学习兴趣, 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这样就形成了人人可以参与, 个个都乐于参与的局面。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1要使学生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
1.1学习方法是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科学发展史既是记录成果的历史,也是研究方法、学习方法的历史。物理学是一门很成熟的学科,特别是中学生学习的经典物理学部分。它所阐述的概念和规律是完整、深刻、系统的。充分体现了研究思想和方法的完善与正确。著名科学家们对自己方法论的评价远比对科学成果的评价高得多。巴甫洛夫认为:“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总结,认识一个科学家的方法远比认识他的成果价值更大。”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反复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两重意义:一方面掌握知识本身,这是学习更高深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训练自己的思考方法,这是继续探求新知识的能力。在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沿着科学家已用过的正确思维方法,自己去思考,得出规律,以加强科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1.2科学的方法是科学成果获得的重要条件
要用实例使学生认识科学成果的获得常常与方法的突破有着密切的关系。著名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发现之前,安培和科拉顿都做了与法拉第相同的实验。只是科拉顿将电流计放在另一间,结果将磁铁插入线圈后再去观察电流计,没有看到感生电流的产生,错过了一个重要现象发现的时机。
1.3要使学生认识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科学世界观的体现
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过程是辩证唯物世界观形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对自己近期学习效果和未来成才都是极为重要的。
2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2.1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2.1.1掌握观察实验的方法
要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有意观察。并养成综合分析观察习惯。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善于根据观察的目的发现现象的特征,这才是有意观察,然而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有意观察。有意观察是需要培养训练的。每次观察实验现象均要求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有意观察的习惯。同时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全过程,不仅看结果,还要注意观察现象如何随时间变化,注意现象出现的条件,边看边想,养成综合分析的观察习惯。
2.1.2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的技能技巧
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技能技巧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学物理教材中,实验可分为物理量测量和规律的探索与验证两类。无论对科学家做过的但现在不能再现的探索性实验,还是现在可做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我在教学中都注意实验原理的分析和实验设计思路的剖析,以便加强对学生进行设计思路和方法的训练。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独立设计实验,上好实验设计方案讨论答辩课。在分组实验中,注意总结有独到见解和实验操作巧妙的学生的经验,用以启发提高其他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
2.1.3掌握理想化模型法
将复杂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中最本质具有共性的东西抽象出来,将其理想化、模型化,略去其次要因素和条件,研究其基本规律,这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在中学物理中应用的理想化模型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①实体物理模型:质点、系统、理想气体、点电荷、匀强电场、匀强磁场。
②过程模型:匀速、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简谐运动;稳恒电流等等。
③结构模型:分子电流、原子模式结构、磁力线、电力线。
指导学生掌握此研究方法时要特别注意指出理想化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事物,是有条件、有范围、有局限性的抽象,所以在运用时就要十分注意其规律的适用范围和运用条件。
2.1.4掌握等效思想方法
等效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又一重要方法。中学物理教材中体现出的等效思想方法有下面几种:
①作用效果等效:力的合成与分解,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功与能量转化关系;电阻、电容的串、并联计算。
②过程等效:将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平均速度等效为匀速直线运动;将变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平均加速度等效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抛体运动等效为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等等。
总之,在学生学习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时候,还要将研究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揭示出来,以帮助指导学生掌握这些正确的思考方法。
2.1.5掌握数学方法的应用
研究物理问题离不开数学工具,数学方法在物理上的应用很多,如比例,一次、二次函数方程,三角函数、指数、对数及正、负号,数学归纳法,求极值等等。
值得突出提出的是函数图象在物理上的应用,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在力学中有:s-t图,v-t图,振动图象。热学中有:P-v图,P-T图。电学中有:I-v图。可以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导出表示物理规律的函数式;可依据物理图象求解物理量,对物理问题进行判断论证。
以上所述为研究处理问题的五种基本方法。在平时章节教学中分散训练,贯彻始终,总复习时可分专题总结归纳,以达到使学生条理清晰的目的。
2.2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指导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两个转化”,即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再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最终再回到实践中去认知过程。实现“两个转化”,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更需要教师指点迷津,授予“点金术”。我们在规范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法进行宏观指导、使之更趋科学化的同时,又着重抓了“听、看、记、议、做、结”等六个方面的具体指导。
2.2.1教学生会“听”
“听”,不但要认真听教师讲课,还要听同学发言,而且要在听中想、听中记,以想促听,以听助记。在指导过程中,我向学生介绍教师讲解“概念”、“规律”时应如何“听”,并用于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努力排除外界干扰,把自
己置身于一个忘我的境界。为激励学生的“听”,有时在教师刚讲完一个概念或提问某一学生后,再让其他学生复述,或指出学生刚才问题回答的是否完整、严密,若不完整,要求补充完善。对于能够完整复述或能予以补充完善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没有能很好地复述或完善的,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再让学生回答。这样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学生不仅学会了听,而且提高了注意力。
2.2.2指导学生“看”
“看”,即认真阅读教材,看板书,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学生的自学是从阅读教科书开始的。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步骤。“五步程序阅读法”对学生阅读教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是:“通览教材,认识全篇:精心研读,挖掘提炼;字斟句琢,深化概念;合作交流,巩固完善;联系生活,应用实践。”板书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通过板书即可一目了然。观察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出发点。物理学就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并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实践中的物理现象。在实验中要求学生知道实验器材的名称、作用,看懂实验过程,看清实验现象,并重在指导学生会分析综合、概括总结。
2.2.3指导学生“记”
“记”,包括识记和笔记。要求学生阅读教科书时,必须拿笔,或圈或点或画或批注、记录。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记”,重、难点知识必须记笔记,并定期检查评比。同时给学生介绍遗忘的规律,记忆的方法。如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分散记忆、联想记忆、对比记忆,手脑并用,及时复习,早晨和睡前记忆效果好等。
2.2.4鼓励学生“议”
“议”,即议论、讨论、争论,这是思维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大胆提问,讨论、争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质疑、争论。要善于“走出去,请进来”,要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当然是在自己独立思考钻研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对于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我们要求学生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在习题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看谁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使学生懂得,“议”有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物理概念的完善,也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巩固。大胆“议”有助于学生形成开放的思想品格,以适应当今改革开放的社会。
2.2.5鼓励学生“做”
“做”,一是做实验,二是小制作。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小实验和专题实验。中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它要求培养的学生不是眼高手低的文弱书生,而是既会动口又会动手的技能性人才。在演示实验中我们努力给学生提供再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边讲,边演示。专题实验中为解决人多器材少的矛盾,我们组织学生分批实验,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实验,亲自操作。对于书后的小实验、小制作,我们要求学生动手制作,亲自实践。并组织小制作展评,由学校颁发奖品,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2.2.6教会学生“结”
【就业指导课要求】推荐阅读:
就业指导课社会调研09-26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06-21
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心得感悟06-17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学习总结07-03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学大纲06-26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结课感想07-02
就业指导学习总结09-24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09-19
2024年就业指导心得09-24
大学生就业指导项目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