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的谚语(共15篇)
1、三人行,必有我师。(多问)
2、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6、多行不义必自毙。
7、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多读)
8、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9、无事不登三宝殿。
10、树挪死,人挪活。
11、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12、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13、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财。
14、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
15、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6、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17、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18、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9、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20、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21、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22、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23、心慌吃不成热粥,骑马看不好《三国》。
24、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25、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26、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27、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28、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29、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30、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31、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3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3、不怕慢,就怕站。
34、喊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35、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36、上梁不正下梁歪。
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
38、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39、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40、挂羊头,卖狗肉。
41、好学深思,心知其义。(多思)
42、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43、天上掉下馅饼来。
44、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
45、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46、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47、浪费时间,等于缩短生命。
48、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49、猫哭老鼠假慈悲。
50、人心齐,泰山移。
51、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52、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53、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54、满瓶不动半瓶摇。
55、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56、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57、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58、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59、满招损,谦受益。
60、邻居好,赛金宝。
6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62、办酒容易请客难。
63、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64、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5、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66、细水长流,吃穿不愁。yxi.cc
67、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6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69、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70、好汉不提当年勇。
7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72、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
73、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
74、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75、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76、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77、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7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79、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
8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81、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82、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多问)
83、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
84、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85、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8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87、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8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89、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90、当面是个人,转脸是个鬼。
9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
92、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93、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94、精益求精,艺无止境。
95、勤人睡成懒人,懒人睡成病人。
96、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文明,从小事做起。
97、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多写)
98、家丑不可外扬。
一、课堂提问应当适时
在合适的时间提出合适的问题, 这是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应当把握的首要原则。三年级的小学生还不具备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当让问题形式与问题目标直接联系, 分别置于导入、过渡等教学环节。在进行新课导入时, 教师可以采取设问的办法, 造成知识的悬念, 这会让课堂显得浑然天成, 更加符合学生口味。比如在接触My friends这一单元时, 教师可以呈现一幅朋友聚会的图片, 指着图片中的人物形象要求学生回答:“Who is he?/ Who is she?”等, 并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句子:“He’s.../She’s...”这种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 符合从浅到深的认知规律, 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不至在新语言面前受到阻碍。在进行教学过渡时, 教师应当注意知识点的衔接, 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借以锻炼学生的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与课堂接受能力。在进行基于突出重点目的的提问时, 课堂提问起到的是串联知识主线的作用, 当问题的答案被锁定以后, 学生也就基本解决了课堂的重点学习内容。对于教师来说, 从学生的回答中, 完全可以了解学生对于重点内容的领会与理解程度, 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纠正与补充课堂教学内容, 达到让学生反复演练、重点演练的目的。在进行基于化解难点目的的提问时, 适时提问可以有效解决语音、语调等小学三年级学生易于犯错的问题, 减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障碍。比如在My friends这一单元中, 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能熟练地听懂、会说、会读并会写he、she、my friend和goodbye, 并能够准确发音, 教师可以以难点训练为出发点, 逐一向同学们询问准确发音, 以便加深学生印象。在导入、过渡、重点、难点几个方面的提问上, 适时性原则始终是适用的, 教师要打有准备之仗, 在课前就应明确什么时间节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二、课堂提问应当艺术
课堂提问应当艺术的一个基本前提是, 所有的问题都应该言之有物, 而不能出于凑时间的目的提出一些价值不大的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为了图方便, 会提出一些以Yes或者No来回答的极简单问题。从表面上看来,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教师可以一直发问, 学生能够顺利作答, 然而实际上, 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打开, 也不会因为这种表面的活跃氛围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仍以My friends一文为例, 教师在大屏幕上给学生提供这样的画面:在写字台边上, 有一名女孩背对大家而坐。教师要借助这个背景和同学进行交流, 可以用这种方式提问“Who is she? Is she Lucy?”虽然学生可能热烈地给出答案, 但是教师满耳充斥的无非是Yes或者No的声音, 除此以外, 再难听到其他的回答。在这种问题模式下, 学生并非不想做出更多的思考, 而是无需做更多思考, 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全部的回答都如同条件反射一般, 极不利于锻炼学生思维。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下述方式和学生交流:“Who is she?”虽然较上面的方式少了一句话, 但是学生的发挥空间更大了, 同学之间可以就此问题进行更大幅度的交流, 同时给出回答:“She is Lucy.”或者“Thisis Lucy.”等。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 可以用英文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 这些主动思索后的答案, 远胜于教师的讲解说教, 当然也远胜于“Is she Lucy?”那种画蛇添足般的问句。
三、课堂提问应当有序
课堂提问应当注意循序渐进, 给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问题。维果斯基指出:最好的教学, 是应当走在学生前面的教学。提问教学模式同样如此, 只有教师把提问的内容置于学生既有经验之上, 学生才不会有疏离感;而只有教师在提问的内容中融入新知识, 提问才会为课堂增效带来帮助, 也就是说, 新旧知识的两相融合, 才是有序提问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 需要把设置的问题看成一座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 让学生从此岸走到彼岸。比如若想使学生了解friend这个词汇的复数含义, 教师不必过多强调英语的语法知识, 仅在提问中渗透friend代表一个朋友, 而friends代表两个或者多个朋友即可。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 作文教学 教学思考
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老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具体反映,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的具体体现。可是,在农村偏远小学里,一些学生存在厌倦作文、怕写作文的现象,这一直阻碍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和体会,就如何提高农村作文后进生的写作水平谈谈看法。
一、激发兴趣
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很重要的。根据三年级的学段目标,结合教材的特点,首先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第一位。教材中的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划定一个大致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可以把想写的写下来,存题目也行,设题目也行。这个宽泛的条件不再使学生感到写作有压力,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另外,我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请同学们评价;建立写作园地,自我欣赏、自我评价;以教师口头、书面评价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其次,我以赏识的眼光看待能表达真情实感、有创意的习作并及时给予肯定,把三维目标落实到习作中。
二、体验生活
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以往作文题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平时没有写作材料的积累,到了写的时候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更谈不上真实情感。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疼,要么觉得没什么可写,要么心中有话说不出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积累,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我结合教材对习作的要求,让那些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既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过程,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例如,我让学生写“熟悉的小动物”,没有给学生划定范围,更没有念范文,而是让他们用眼睛观察,把观察到的写下来。有一个同学写我喜欢的“小花猫”,她不仅写出了小花猫的外形和习性等,还写出了与小花猫之间的感情。她写道:“我每天放学回家小花猫都会跑到我的面前用它的头蹭我的腿,是在欢迎我回来,让我抱抱它,还不断地用它的头拱我的脸,伸出脖子,这是让我给它抓痒痒,一边和它说话,它好像能听懂似的,等抓完痒痒,它就安静地回它的窝里趴着去了……”我把这篇作文读给大家听,当读到小花猫白天睡觉夜晚出来时,我随机问学生:这是为什么?他们答不出来了。这时,我没有立即告诉他们原因,而是让他们回去做个小调查或者查资料。过了几天,同学们把调查到的告诉了我,我随机引导学生要注意观察写事实。这就是要求每位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积累大量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乐于把亲眼看到的事写下来,密切了写作与生活的联系。
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作文训练踏上了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我总结出下面几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1.“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学生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这的确是经验之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既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又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文章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甚至有人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认真修改”的习惯。古训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如是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出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4.“保持文面整洁,书写力求规范”的习惯。“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2)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3) 时刻像性命,一刻值千金。
4) 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
5)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6) 多个兄弟姐妹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7) 猫哭老鼠假慈悲。
8)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兄弟姐妹。
9) 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10) 人心齐,泰山移。
11) 追赶时刻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下时刻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12) 追赶时刻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下时刻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13) 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
14) 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多写)
15) 多行不义必自毙。
16)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
17) 时刻像性命,一刻值千金。
18) 浪费时刻,等于缩短性命。
19)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
20)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21) 邻居好,赛金宝。
22) 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财。
23) 精益求精,艺无止境。
24) 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25) 勤劳是个宝,生命离不了。
26) 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27)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8) 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29) 办酒容易请客难。
30)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31)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2) 三人行,必有我师。(多问)(独木舟经典语录)
33)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34)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5) 众人条心,黄土变成金。
36)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37) 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38)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39)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0) 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41) 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
42)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43) 不怕慢,就怕站。
44) 宁喝兄弟姐妹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45)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6) 不怕慢,就怕站。
47) 痒要自我抓,好要别人夸。
48)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49)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50)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51) 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礼貌,从小事做起。
52)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53) 兄弟姐妹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5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55) 满瓶不动半瓶摇。
56) 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57) 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58)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9) 勤人睡成懒人,懒人睡成病人。
60) 兄弟姐妹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61)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62)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63) 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64)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6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66)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涂磊经典语录)
67)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68)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69) 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70)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7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
72)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73) 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财。
74) 上梁不正下梁歪。
75) 宁喝兄弟姐妹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76)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7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
78)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多问)
79)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80)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81) 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习并领悟落后。
82) 浪费时刻,等于缩短性命。
83)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84)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期望。
85)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86)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有哲理的话)
87)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88) 树挪死,人挪活。
89) 好汉不提当年勇。
90) 十生活哲理
91) 好学深思,心知其义。(多思)
92)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93)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94)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95)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96)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97)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98)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99)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2、花很长时间学会的东西,是不会轻易忘记的。——塞内加
3、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的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就愈大。——列夫·托尔斯泰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
5、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
6、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赵翼
7、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9、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苏舜钦
1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1、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13、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九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天。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麻雀叫声懒洋洋,定有雨一场。
蚊子见血,麦子见铁。
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
一日南风三日曝,三日南风狗钻灶。
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暴雨。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清晨雾浓,一日天晴。
云从东南长,下雨不过晌。
日垸长江水,夜垸草头枯。
直闪多雨,横闪多雹。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一熟早,熟熟早。
早晨游云走,中午晒死狗。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闪烁星光,雨下风狂。
烟不出门,阴雨来临。
三月三,脱了棉袄换布衫。
三日黄沙,九日晴。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狗进灶,雪就到。
三年级有关的常用谚语
先雷后雨不长久,先雨后雷下不停。
西虹跨过天,有雨在眼前。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
久雨见星亮,明日雨更明。
日落涨,半夜听雨响。
重阳不打伞,胡豆麦子光杆杆。
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燕子高飞晴天靠,展翅低飞雨天报。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三年级有关的好谚语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
早晨云如山,必定下满湾。
八月雷轰,十个铃子九个空。
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早雾晴,晚雾阴。
日光早出,晴明不久。
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行云方向相反云层厚,要下雨。
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
布谷布谷,赶快种谷。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八月飐,无人知。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蛤蟆大声叫,必是大雨到。
官清衙役瘦,神灵庙主肥。
三年级有关的谚语大全
1、秋风镰刀响,寒露割高粱。
2、惊蛰地气通,搂麦要进行。
3、雨水修渠道,抽水把地浇。
4、芒种麦登场,龙口夺粮忙。
5、寒露下葡萄,白露打核桃。
6、小雪不畏寒,建设丰产田。
7、白露收大秋,早熟又早收。
8、冬至副业忙,有钱又有粮。
9、立冬不砍菜,受害莫要怪。
10、小暑管玉茭,人工授粉好。
11、秋分已来临,种麦要抓紧。
12、大寒不停闲,总结再向前。
13、间苗要间早,定苗要定小。
14、碱地施层砂,强似把肥加。
15、春打六九头,备耕早动手。
16、谷雨麦怀胎,麦喜胎里富。
17、九月菊花开,小麦苗出来。
18、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趁早
三年级有关的谚语
弱者认命,强者抗命。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志在中华。
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生命的绝唱来机只争朝夕,如诗的年华更需惜时如金。
生命因进取而辉煌,青春因高考而壮美。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不搏何时搏。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弱者等待时机,强者争取时机,智者创造时机。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失败的尽头是成功,努力的终点是辉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
一、三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课标中的习作目标看似简单, 真正操作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 它表现在:
(一) 忽视衔接。 一二年级若忽视口语表达训练和写一句话或几句话的训练, 忽视与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衔接, 三年级一开始就正式启动作文教学, 坡度太大。
(二) 序列不明显。 作文教学实际上是整体系统工程, 但由于它被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年段, 不同单元,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 固有的作文序列没有认识清楚, 各年段衔接处理得不好。
(三) 教不得法。 教师如果对教学目标理解不够, 不注意读写结合, 不注意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作文指导课点拨不得要领, 学生就会对作文感到无所适从。
(四) 淡漠情感。 在作文教学中忽视情感作用, 造成学生记忆型障碍、趋同化心理障碍、挫折感心理障碍, 再加上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语言积累有限, 构段能力弱。
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素材单一, 作文语言不鲜活, 层次紊乱。 来自客体和主体的困难, 最终导致三年级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的头疼现象。
二、如何做好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 一) 由低年级的口头作文向三年级书面起步作文的过渡。 现实中, 不少教师口口声声叮嘱学生:“三年级要写作文了, 一定要认真学!”可这样无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难度。 另外有些老师“心比天高”, 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 多挑剔, 一味训斥, 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 更丧失对作文的兴趣。 因此这个过度很重要, 我们要积极创造保持作文兴趣的条件, 它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 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 减缓坡度, 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 导入方式要多样, 例如:
1.故事式导入。 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 一上作文课, 我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 接着由老师讲个小故事, 学生听得专心, 笑得开心, 然后让几个学生复述, 最后再分头写作, 这样大家都感到较顺手。 批改时, 只要故事较完整, 错别字不多就评“优”等, 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2.活动式导入。 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 老师先选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或课外活动, 让大家参与, 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 最后有重点地写下来, 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有话可写, 效果较好。
3.情境式导入。 就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发挥想象, 从而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 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 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像等, 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讲评时, 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录音下来, 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充分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三) 注意命题, 选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 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 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才能表达“真情实感”, 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 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 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 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 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 另外, 不能“老调重弹”, 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 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 无形中降低作文的兴趣。
(四) 注意讲评要以激励为主。 教师在作文讲评时要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 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 比如优秀作文展、推荐发表、向校园广播站投稿、范文宣读等。 另外, 我还借鉴了一位名师的一种新颖记分法———“二次记分法”, 做法是:每生准备两本作文本, 一本为习作练习用, 老师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后让学生修改, 达到符合作文要求后, 老师在原基础分上加分, 然后让学生誊写在另一本作文本上 (即个人优秀作文集) , 大多数学生都提高分数, 不少学生还得满分。 这样持之以恒, 修改作文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 调动学生修改的积极性, 改变过去学生只看分数不看文的面貌, 有效减少老师批改作文的无效劳动。
总之, 教师要把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放在首位, 无论什么时候, 教师都要以满腔热情关爱学生, 以和蔼的态度亲近他们, 和他们交谈,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都能在任何一个机会中得到锻炼, 得到提高。
摘要:诸多因素导致三年级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素材单一, 语言不鲜活, 层次紊乱。如何做好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由口头作文向书面起步作文的过渡;注意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 减缓坡度;选材要结合学生实际;讲评要以激励为主。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现状,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廖文娟.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训练方法例谈.小学教学参考, 2009 (30) .
关键词:农村小学;三年级作文;作文实践教育;问题研究
作文教学一直是三年级学生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制约作文教学发展的因素很多,在我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文批改。我们发现,在许多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学生的灵性与活力,体会不到少年特有的稚气与眼光,觉察不到敏感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力,读不到鲜活灵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作文中没有孩子,没有灵魂,没有个性,有的是千人一面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要改变这种状况,改革现有的学生作文教学模式是必要的手段之一,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学习的现状制订三年级学生作文教学的思路,通过作文实践练习提升学生作文的质量。
一、素质化作文实践课堂的构建
在三年级小学生的作文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小学生要体验什么、探究什么,“课程目标”中都有具体的体现。实践性的作文教学过程,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使命,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批判性、创造性的过程。小学作文实践性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促进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增强协调能力。同时,作文实践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重要的作用,加强课堂的素质感受体验,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文实践性的感官体验作为学生兴趣培养的第一要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不但是学生写作能力的体现,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表现,所以教师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低级和高级之分,其中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作文引导教育中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耐心的心灵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教师应把学生写作时注意力的培养与基本功训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排除外来干扰,维持长时间的、集中的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力越强,注意力越高。所以,在作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时刻注意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并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兴趣与需要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的注意力,它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学习才能愉快,才能有乐趣,而人只有在愉快和兴奋的状态下,才会具备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用一些变换并且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老师需要依据学生的梦想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通过对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价值观念的总结和优化,找出各个学生梦想取向的具体方面,对学生自我梦想的树立加以深化指导,给出具体的发展前景,充分激发学生为梦想奋斗的动力。“做人—作文”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作文批语必须改革,朝着“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方向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边作文边做人。也就是说,作文实践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写作,更重要的是能够与作者实现心灵交流和沟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素质。
三、学生人性化作文教育实践
学生的作文代表学生的内心世界,代表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老师把一份真诚、一份情谊借助文字注入学生情感的小溪中,让它永远流淌。教师通过作文指导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让他们感觉在他们高兴的时候,老师在鼓掌,在他们伤心的时候,老师在为他们流泪。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做人讲究一个“情”字,作文也讲究一个“情”字。学生既富于情感又难免不成熟,作文指导理应影响他们做人的尺度,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做人原则,把学生带入一个有芳草、有绿叶、有溪水的美好境界。学生作文犹如一架钢琴,当你触动它的琴键时,总会发出叮咚的声响。但愿我们语文老师都能深谙乐理,真情投入,指导好学生的作文写作,奏出和谐美妙的旋律,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生动评语中提高写作能力,发展人格修养,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理世界用笔完美地描述出来,释放自己的梦想。
农村三年级小学生的作文实践教育是一个立体工程,要想做好此项工作不仅需要结合学生的作文实践构建学生的作文梦想,更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人性化关怀,满足学生作文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云生.儿童个体作文的源与流[J].语文教学通讯,2007(33).
2、科学不神秘,实践出真理。
3、见识见识,不见不识。
4、为了战胜大鲸鱼,牛奶喂大小白龙。
5、既来会场,莫要闭嘴。
6、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7、看肚吃饭,量力干活。
8、千根柳条编成筐,不编不知编筐难。
9、不当木匠,不知木头好坏,没进天山,不知山路弯弯。
10、不上高山,不知平地。
11、路是走熟的,事是做顺的。
12、对亲近之人要有羞愧,对常骑之马要有翡翠。
13、吃惯的嘴,跑惯的腿。
14、只有勤奋,应有尽有,若是懒散,一无所有。
1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6、饱汉子不知饿汉饥。
17、不到衙门打官司,哪知衙门门难进。
18、狗转神庙,为得神馐。
19、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20、船到桥下自然直,羊走山路一条线。
21、老手旧胳膊,神鬼挨不着。
22、书读十年,不如就手干一年。
23、**伤疤好医治,心灵创作难医治。
24、想浇旱田地,先挖坎儿井。
25、人到三十五,仅是出山虎;人到四十五,才像山中虎。
26、虽无比父亲年长的儿子,却有比父亲勇敢的儿子。
27、数落女儿,骂到媳妇。
28、大路不走草成窝。
29、挑瓜隔层皮,甜不甜鬼难知。
30、肚里几本经,文章见高低。
31、不去迈三步,怎能誉天下。
32、大病三年,行医赚钱。
33、父母在时修建新房,子女时代拆房卖梁。
34、下河才知水深浅。
35、外行人扎格格,内行人摇盒盒。
36、饱带干粮热带袄。
37、无罪小鸟捉的小虫,多如有罪大鹞捕的鸟。
38、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
39、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最新三年级语文期中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關键词:求知欲;想象力;情趣
三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大转折点。从思维特点来说,他们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作文习作中,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每当我看着一篇篇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生拼硬凑的文字,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觉。于是,我警觉起来,对学生每次作文的过程进行分析,试着尝试了几点做法,还真有点奏效。
一、激发作文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推动力。生动、有趣的情景,能吸取学生的注意力。我训练学生写作的好办法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说话。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表演课本剧,唱儿歌,在黑板上画上大头娃让贴鼻子,击鼓传花等,先让学生细心观察表演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表演后让学生描述表演的场面。学生表演得好,描绘也非常生动。如出现“眼前一片漆黑”“心里怦怦直跳”“笑得合不拢嘴”“哄堂大笑”等形象的词语。然后再让学生写下来,就成了活动场面、写人记事等好文章题材。
二、据实观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不丰富,在教学中让学生实景实物观察,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他们才能较完整、具体地说出实景实物的特点来。三年级教材中有一篇习作训练,内容是“观察中的发现”,上课时我带领学生利用拓印、肉眼等观察指纹,教给他们观察方法、观察顺序、观察结果,一部分一部分地说清楚,最后连起来说,最有趣的地方要详细的说。先分小组讨论,让每个人都有练说的机会。准备充分的到讲台前去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一内容也如此这般……这样的教学,学生劲头足,看得仔细、也看得清楚,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写文章热情也高,也有话可写了。
三、分类提炼素材积累学生作文语言
小学生观察力差,作文素材积累较少,平时我分类整理了写人、记事、写景等相关词语。每天出示一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用提供的词语适时练习说话、写话,这样抽象的变形象了,就解决了没有题材可写,语言不美之说了。
四、情趣作文投入让学生乐于表现
心理学告诉我们:“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不是当作负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要从内容入手,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又要注意教学手段、方法的趣味性。如写人的训练,先练写人物的外貌特征,然后有目的去看书练习写人物的神态、表情、心理活动等。写人物时我引导学生就地取“材”,相互观察,对像描绘,上台演说,让大家推测辨认写的是谁,评比看谁写得最像,学生的兴趣随之而来。为了拓宽学生的见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我要求学生每天必须留心一件所见所闻,上第一节语文课前几分钟说说、讲讲最有趣、最令人高兴的一件事,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提高得非常快,为以后的作文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激发作文兴趣,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的推动力。生动、有趣的情景, 能吸取学生的注意力。我训练学生写作的好办法是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说话。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表演课本剧, 唱儿歌, 在黑板上画上大头娃让贴鼻子, 击鼓传花等, 先让学生细心观察表演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表演后让学生描述表演的场面。学生表演得好, 描绘也非常生动。如出现“眼前一片漆黑”“心里怦怦直跳”“笑得合不拢嘴”“哄堂大笑”等形象的词语。然后再让学生写下来, 就成了活动场面、写人记事等好文章题材。
二、据实观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不丰富, 在教学中让学生实景实物观察, 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 他们才能较完整、具体地说出实景实物的特点来。三年级教材中有一篇习作训练, 内容是“观察中的发现”, 上课时我带领学生利用拓印、肉眼等观察指纹, 教给他们观察方法、观察顺序、观察结果, 一部分一部分地说清楚, 最后连起来说, 最有趣的地方要详细的说。先分小组讨论, 让每个人都有练说的机会。准备充分的到讲台前去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一内容也如此这般……这样的教学, 学生劲头足, 看得仔细、也看得清楚, 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写文章热情也高, 也有话可写了。
三、分类提炼素材积累学生作文语言
小学生观察力差, 作文素材积累较少, 平时我分类整理了写人、记事、写景等相关词语。每天出示一类, 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用提供的词语适时练习说话、写话, 这样抽象的变形象了, 就解决了没有题材可写, 语言不美之说了。
四、情趣作文投入让学生乐于表现
心理学告诉我们:“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 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 不是当作负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既要从内容入手, 使学生有内容可写, 有话可说, 又要注意教学手段、方法的趣味性。如写人的训练, 先练写人物的外貌特征, 然后有目的去看书练习写人物的神态、表情、心理活动等。写人物时我引导学生就地取“材”, 相互观察, 对像描绘, 上台演说, 让大家推测辨认写的是谁, 评比看谁写得最像, 学生的兴趣随之而来。为了拓宽学生的见闻,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我要求学生每天必须留心一件所见所闻, 上第一节语文课前几分钟说说、讲讲最有趣、最令人高兴的一件事, 这样日积月累,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提高得非常快, 为以后的作文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3、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4、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6、狗泡水天将雨。
7、黑猪过河,大雨滂沱。
8、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9、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10、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11、馒头云,天气晴。
12、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13、云绞云,雨淋淋。
14、暮看西边明,来日定晴明。
15、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16、辰间电飞,大飓可期。
17、早雨一天晴,晚雨到天明。
18、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19、开门风,闭门雨。
20、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21、乌龙打坝,不阴就雨。
22、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23、六月多星,天必晴。
24、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25、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26、大暑不浇苗,到老无好稻。
27、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28、雨下垂虹,霎时晴明。
29、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30、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31、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32、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33、夏至东南第一风,不种潮田命里穷。
34、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35、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6、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37、大雾不过三,小雾不过五。
38、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39、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40、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41、六月出大雾,大旱到白露。
42、瓦块云,晒死人。
43、柱石脚下潮有雨。
44、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45、蚂蚁搬家,天将雨。
46、行云方向相反、云层厚,要下雨。
4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8、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49、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代代相传。
50、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51、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52、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53、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54、恩义并用,相处合道,扶持并肩,相伴终身。
55、保持地方常洁净,才有快乐之心境。
56、夫妻和睦,一家之福,简单分享,知足常乐。
57、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
58、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珍惜时间,懂得付出。
59、不要夫妻千担粮,只要夫妻好商量。
60、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61、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62、少吃荤,多吃素,健康又幸福。
63、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64、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65、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66、劳动是百宝之根。
67、勤奋是幸福之母。
68、要吃鲜鱼先结网,要吃白米先插秧。
69、懒惰是万恶之源。
70、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71、身经百战,浑身是胆。
72、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
73、扑地烟,雨连天。
74、种麦不过霜降关。
75、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7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7、要望来年熟,寒冬三场雪。
78、麦种毒谷拌,不怕害虫犯。
79、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80、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一日不读口不生,一日不写手生。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刀不磨要生锈,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不怕走得慢.就怕路上站。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火到猪头烂.功到自然成。
比赛必有一胜,苦学必有一成。
日日行,不怕路途远;常常学,不怕知识浅。
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予随。
宁思考一天,不硬写两日。
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心灵手巧。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光阴勿虚度,青春不回头。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
走不尽的路,读不完的书。
身不怕动.脑不怕用。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念书不用功.等于白搭工。
知识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学习。
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
学习没计划.盲人骑瞎马。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学海无涯勤是岸,云层有路志是梯。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学好三年,学会三天。
学无老少,能者为师。
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学问勤中得,巧自熟中生。
话中有才,书中有智。
非因报应方行善,岂为功名始读二括。
种田不离田头,读书不离案头。
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读书。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读不尽世间的书,走不完天下的路。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酒多人癫,书多人贤。
海洋深处鱼儿大.书海深处学问多。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最明亮的是阳光,最宝贵的是时光。
强记不如善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寒门出才子,高山出俊鸟。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勤奋使人志高,安逸使人志消。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读一书,增一智。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一、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兴趣是知识的来源,没有积极的学习兴趣,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尤其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非常重要。数学学科本就较语文、历史、科学等学科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教授数学课程的时候,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标,来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
二、注重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有些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来配合,这样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一节的学习中,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 制作一些课上需要用到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模型, 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到实物,并让学生准备好直尺等测量工具, 进行测量来验证周长公式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三、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授新的数学课程之前,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知识的预习,培养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知识的能力。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例如,在学习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中,可以设计思考题:什么是余数?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与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样的话,学生就会积极思考,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四、重视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理解探索能力
教师讲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提出疑问和教师解答疑问的相互学习的过程。那么,在教授新课的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深入挖掘知识,勇敢地对书本的知识提出疑问,疑问越多,说明学生挖掘得越深入,理解知识越透彻,通过此种方式就提高了学生的理解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有些教师想不到的,反而会得到学生的启发,共同获得有价值的知识。
五、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练习运用的能力
在学习新课后,做一定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在要求学生做练习时,首先,要掌握好习题的数量,既要保证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不能给学生造成太大压力,让三年级小学生轻松地学习和接受知识。其次,还要关注习题的质量,做到能够真正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这样会让学生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六、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寻求规律能力
数学知识本就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规律性,只要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就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知识的掌握带动能力的提升,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掌握规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数学学习方法,课堂教学要灵活多样,以数学规律的教学为主,促进学生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规律的引导,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多样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正确促进学生的逻辑能力与寻求规律的能力。小学三年级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转折期,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培养出学生探索与发现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
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去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与自主学习能力,随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中的逻辑规律,做好培养学生的练习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举一反三,培养出积极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
摘要: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最关键的时期,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基本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了自己的独立想法,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和以后的学习生涯极为重要。就如何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出了看法,希望对教师同行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小学三年级的谚语】推荐阅读:
通俗易懂的小学三年级谚语03-03
小学二年级天气的谚语01-09
小学二年级劳动的谚语02-03
时间的谚语 小学五年级02-05
小学一年级气象的谚语02-14
小学二年级气象的谚语03-06
有关学习的小学五年级谚语02-20
小学生五年级谚语01-26
小学六年级语文谚语成语歇后语 答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