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研究论文(精选10篇)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现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对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进步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解决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系列相关的问题。针对当前社会上广泛存在的相关问题,大部分的院校都开设了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有关的专业,并且逐渐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科学的理论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要做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工作还需要不断努力,这样才能够紧跟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步伐,及时地适应新的社会现状的要求。这样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才能够真正地发挥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建设策略;实际实施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目的是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保护。为了进一步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发展,不少高校都主动地建立起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此为基础积极地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发展。一般来说,目前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来源有这样3个方面:首先,不少学校会从原本的经济管理学科中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分离出来,而后进行整体处理以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次,有的学校会选择从社会学中分离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般来说这种做法普遍被各种综合性比较强的大学所选择。最后,有一部分综合性比较强的大学也会从理工类专业中分离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这三种情况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起源。要做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建设工作,首先就必须要仔细地了解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际情况,找到可以改进与提升的部分,通过采用科学的办法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别:一是验证性实验课程。是指对理论课程中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 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理解的课程, 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课实验,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二是操作性实训课程。是指通过反复操作, 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和技巧的课程, 如社会保险实训课程,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激发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同感,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综合性实训课程。是指通过综合性的实训环境, 进一步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的课程, 如社会保障学实训课程、毕业实习等, 突出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以上三个类别也可称为基本实验课程、专业技能实验课程和综合性实训课程。
一、“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所谓教学评价, 是指依据一些定性的和定量的标准, 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它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反馈, 作为修正教学目标、改进教与学的依据。“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就是在现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 针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和要求, 规范实践教学方案, 确定各个类别实践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教学评价的范围相当之广泛, 本文所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模式, 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系统检测, 从而评定其效果。
二、建立“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高等教育由注重知识传授转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它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 评价的功能也不仅要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还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 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1.检验教学效果。
对于“分类化”实践教学这样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教学模式来说, 及时的测评是必要的, 可以及时地反馈信息, 检验教学效果。有了教学评价, “分类化”实践教学是否是科学的、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才有评判的依据。
2.诊断教学问题。
对于“分类化”实践教学这样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教学模式来说, 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及时地评价, 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通过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确定是否合理, 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是否得当,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讲清, 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发现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改进教学措施, 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经验, 对教学的活动进行改进和控制, 纠正偏差, 使教学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3.提供反馈信息。
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了大量反馈信息, 而且也为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直接的反馈信息。通过教学评价的结果, 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一般来说, 肯定的评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兴趣。否定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差距, 找到错误及其“症结”之所在, 以便在教师帮助下“对症下药”, 及时矫正。
4.引导教学方向。
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 在实践中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学习的方向、学习的重点及学习时间的分配, 常常要受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影响。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确定也要受到评价的制约。如果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内容能全面反映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 能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 那么, 教学评价所发挥的导向作用就是积极的, 有益的。
总之, 教学评价在“分类化”实践教学模式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指明教学目标, 发现不足和问题, 保证“分类化”实践教学的良好实施。
三、“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
1.“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
构建“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方式, 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的考核可分为统一考核和独立考核。
统一考核是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 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分。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刻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可采取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小组讨论或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鼓励和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努力捍卫自己的观点, 解放学生的思维, 形成年轻人智慧的互相激励;对于理论教学的考核仍然采用传统的定量的精确评价;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及批判性。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会学习和学会发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与研究能力的现代人。因此, 教学评估的内容之一就是看在教学中是否培养了学生更广泛的生存能力和方法教育, 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主要依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结果进行实地系统的观察, 由此得出定性的精确评价, 从而全面地搜集筛选评价因素或指标。基本实验课程和专业技能实验课程的考核采用统一考核方式, 考核成绩分别占课程总成绩的30%和50%。
独立考核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合格者记入若干学分, 获得相应学分, 大学生才能毕业。如社会保障学实训课程的考核中, 要突出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检验和筛选, 就要检验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考察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这类课程的考核采用独立考核方式, 以学分的形式记录成绩, 合格以上者可获得学分, 属于定性的模糊评价。在社会实践课程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变化, 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 对学生实践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 更要重视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和态度、完成学习的自信、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认知的发展水平等方面。基本实验课程、专业技能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是有所区别的, 可采取层层量化, 最后等级化的考核方式, 并且各类别的考核标准应保持内涵一致。
2.“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成绩考核相对应, 可分为统一评价和独立评价。
统一评价是指将教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 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教师总的质量评价。教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评价主体是相关专业的专家和学习本课程的学生, 侧重于过程评价。具体做法是成立专职的教育教学评估队伍, 专职评估员从各学科中有多年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学有所长的教师中遴选;兼职评估员可从学校各系、科室聘任。评估员对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教案、教学进度以及课堂教学进行检查, 评价打分;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 发放征求意见表, 由学生对任课教师做出评价, 为教师调整、优化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依据评价结果, 对教学质量优秀者加以表彰和奖励。对基本实验课程和专业技能实验课程的质量评价、考核采用统一评价方式, 考核权重分别占教师整体质量评价的30%和50%。
独立评价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质量评价过程对教师进行考核。为了及时反馈教师的教学行为, 需要对处于动态过程中的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评价。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质量评价采用独立评价方式, 具体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这类实践类的课程评价首先考察教师是否有专业的实践经验;在具有专业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考察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为学校评估组成员和学生, 权重分别为0.6:0.4。评价的指标包括: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学生考核方式合理程度、是否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是否达到了预先的教学设计要求、对作业布置的评价主要看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恰如其分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 能否对症下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考核评估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开学初、期中、期末和学年末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6) .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础
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理论基础宽泛(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的特点,各高校立足于其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专业,形成了多样化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
1.以经济学为基础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目前,国内财经类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多数是以经济学特别是劳动经济学为背景和基础,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在劳动人事学院,并以劳动人事学院为依托,形成了更偏重于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方向的专业特色。人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充分利用其学科优势,其劳动经济学达到4个学分,是学分最高的专业课。此外,人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除了开设社会保障、社会保险课程外,还大量开设了薪酬管理、工资收入与分配、就业与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劳动人事管理方面的课程。其人才培养适应了我国不断深化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大量毕业生进入大企业、大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除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显示出了浓厚的经济学特色。
2.以社会学为基础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在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中,也有部分高校将该专业建立在社会学基础之上,并形成了自身的专业优势,典型代表是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在社会学院,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为特色。这一特色的确立,主要依托于该校社会学院雄厚的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学科支撑,其开设的课程如社会学、人口学、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思想、民政工作概论、发展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也体现了这一特色。其他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同样是以社会学为背景和基础。
然而,无论是以经济学为基础还是以社会学为基础,各高等院校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思路都很明确,主要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扎实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状况及问题
在此以某普通高校为例。
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早,2000年即获批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办学10多年来,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400多名本科毕业生,现有在校本科生约250人。该专业建立了社会保障实训实验室、劳动争议模拟仲裁庭实验室、集体谈判实验室。依托劳动与社会保障教研室和劳动关系教研室以及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创新平台——社会保障研究政策与实务研究中心,教学科研人员在劳动经济理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实务、就业理论与政策、企业单位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理论以及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整体教学和科研实力已达到一定水平,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一定影响。
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理论知识和法律、政策,充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在4年学习期间所修学分不少于170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为100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47学分,实践环节学分为23学分。专业主要学科基础课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经济法、统计学,专业基础必修课包括公共管理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社会学、就业管理。这些课程设置不仅突出了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经济学为背景的特色,同时也体现了注重管理学的特点。
总的来看,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没有明确提出培养规格要求;二是该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偏高,课内学时偏多;三是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设置欠合理;四是该专业的实验实践培养环节相对薄弱;五是对于学生的专业考核要求不明确。
三、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建议
1.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明确培养规格和要求
当前,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等思想的提出、宣传和逐步落实,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等应用型社会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社会管理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对该专业人才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时代变迁的影响。笔者认为,普通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更加强调培养具有较扎实经济学知识基础、掌握现代管理技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要明确提出学生的培养要求和规格,使得师生了解学生经过四年培养后应该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并加深对于培养目标的理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改善培养质量。
2.突出特色,探索分方向培养途径,建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优势
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者保护自身权益意识日益强烈,劳资矛盾、劳资冲突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社会需要大量掌握劳动法规和政策、精通劳动关系管理技术和手段策略的人才,来处理劳资冲突问题,以保证社会稳定发展。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中,可以把劳动关系作为一个重要方向,注重培养劳动关系管理方面的人才。此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各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资源和优势,考虑逐步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保护方向)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向)等不同专业方向,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实施差异化培养。
3.整体优化培养方案,减少学分要求,完善课程体系设置,降低课内学时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否合理,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具体的课程设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应对培养方案进行整体优化,在减少总学分和适当压缩课堂教学时数的前提下,重点围绕提高素质、丰富知识、改善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课程选择和体系建设,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专业理解的深化而不断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课程设置要符合培养目标、规格确定的学生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二是总学分压缩至160学分左右,其中,课堂教学学分控制在120学分左右,其他学分主要用于各类实验实践教学活动;三是课程设置要能够体现专业特色。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合理设置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较强应用性,要求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将主要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专业发展要求以更多的实践、实习环节做支撑。针对普通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在校期间缺少全面、多岗位实习实践机会的问题,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开设独立社会保障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资金筹集、发放、保管及会计核算等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突出对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可以考虑为高年级学生设置专题讲座,介绍劳动与社会保障前沿知识和实务动态。安排大二、大三学生,利用寒暑假从事专业实践活动和顶岗实习。专业实践活动应该预先规划,并制定详细实施计划,确定实践目标,提出实践要求,配备指导教师提供具体专业指导,强化对专业实践环节的考核和实践效果评估。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制定灵活的实习考核标准,对于专业实践效果较好的学生,可以实践学分代替一部分专业选修课学分。在毕业论文撰写环节,鼓励学生立足于实习岗位撰写论文。
5.明确课程考核方式并保持统一
明确统一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并形成对教师的监督,整体而言,将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应明确每门课程考核方式,并以制度的形式统一。具体而言,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均应设置为考试课,以闭卷方式统一对所有学生进行考核;专业选修课程可以灵活设置为考查课,具体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由教研室研究确定,并提供几种备用方案供任课教师进行选择。实验实践课程的考核,应根据课程具体性质确定。如,社会保障实训课程主要是在实验室中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进行,那么,该课程考核方式就应该考虑通过计算机操作来完成。对于实习课程的考核应该与实习单位商讨确定,由实习单位出具实习鉴定,并综合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进行考核。确定课程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时,应广泛征求任课教师意见,一旦确定就应该对全体教师和学生公示,认真执行并保持统一。
关键词:实习目的,存在问题,实习结论
正文:暑假伊始,我开始了我这个假期为期25天的短暂的社会实践-走进沙区社会保障局。因为在学校中的专业就是劳动与社会保障,而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需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己。
在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和前辈交办的工作,得到领导好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譬如理论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化,导致事件解释不清,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失业保险方面靠书本不能套入实际的尴尬。本人针对这些在实际中才能发现的弱项制定了开学后的学习计划及重点学习方向,加强对自身业务能力及工作能力的提高。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领导和前辈求教,认真学习社保理论、党和国家的政策,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社保工作流程,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上了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短短的实习生活已经过去,我感觉到社保工作人员的压力和神圣的使命感。首先是严格的上下班时间,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沙区社保局的长辈们工作的时候,我仔细的观察,详细的了解,遇到不懂及时的去问,在这里也谢谢沙区社保局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一次次不厌其烦的为我解释,并拿出一些实际案例和我共同分析,让我明白在现实社会中,人民对社会保障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在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显得很乏力,他们反复详细的为我演示工作处理流程,处理一些实际事件,我总是紧跟其后,将所有的工作流程及处理方法记录下来,为我以后踏上社保工作奠定了异常坚实的基础,除了在处理事件中学习处理方法,还明白了万事不会千篇一律,强行套用书本知识只会让你束手无策,不但要学以致用,而且要用的好,用的巧。
百日风吹沙满山,千载水流破金石。这几个星期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只是我了解社会的一个开始,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社保工作也有着很大帮助。这里我也真正的感受到了与人文明交往和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领导和同事们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做事先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步入大学即将面临走向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再次感谢沙区社保局所有的领导和前辈,也向所有在社保工作岗位的人致敬。结尾:回顾这近一个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主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
1、ХХ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调查与思考
2、ХХ省人口老龄化基本情况分析
3、关于XXX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调查报告
4、失地农民再就业调查与思考
5、农村社区建设调查
6、农民工参加ХХ保险及筹资意愿调查研究
7、城乡居民一体化养老保险调查与分析
8、对ХХ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发展问题的思考
9、ХХ企业薪酬及员工福利情况调查
10、ХХ市医疗保险基金统筹调查与分析
11、ХХ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调查
12、ХХ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问题的调查
13、农民工子女或留守儿童问题调查
14、城乡居民低保制度实施状况调查与分析
15、ХХ市城镇贫困人口现状调查与分析
16、ХХ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施状况调查
17、ХХ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施状况调查
18、农村老年人养老院养老可行性研究
19、****县****乡农村五保户现状调查
20、ХХ市社会保障基金供求结构调研分析
21、ХХ市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市场调研与分析
22、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23、大学生任“村官”的政策效果调研
24、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实现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
25、社区老人服务需求现状调查与思考
26、社区在社会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调查报告
27、城市社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
28、社区管理个案研究
29、****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30、ХХ省社会保险运行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可单项调查)
31、ХХ慈善事业的展望
32、工伤保险实施中的难点与问题调研
33、怎样推进生育保险发展与完善
34、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作用调查分析
两个月的实习生涯转瞬即逝。短暂的实习生活除了工作经验和知识上的丰硕外,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转变”二字——从校园思维模式到职场思维模式的转变,为今后尽快适应融入职场生涯奠定了基础。说到从校园思维模式到职场思维模式的转变,就不得不提到角色定位。从进入财政局伊始,我就要求自己以职场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能将学生行为带到工作环境中,但是在学习新的问题时依旧要像学生那样保持谦虚的态度。
以下是我前两个月所参与过工作的总结:
1、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
2、负责办公室的清洁卫生;
3、做好办公室内部会议纪要;
4、负责各部门公文、信件、邮件、报刊杂志的分送;
5、负责传真件的收发工作;
6、做好各项宣传专栏的组稿;
7、管理好员工人事档案材料,建立、完善员工人事档案的管理;
8、统计每周考勤并交财务做帐,留底;
9、管理办公各种财产,合理使用并提高财产的使用效率,提倡节俭;
10、接受其他临时工作。
这两个月中遇到的困难不少。比如公司内部文件的处理很大部分是用EXCEL完成的,我在大学时对这个软件用得不多,还不太熟练。而且,我虽然学过人力资源课程,但毕竟只是皮毛,对于办公室涉及到人力方面的工作很多时候还是感觉很触头,有很多知识值得我继续学习。当然对于自己遇到的困难,我也会不断总结。并且通过不断地虚心努力地学习,去解决现在的问题。
经过两个多月的实习,我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工作能力,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为人方面,进步和提升很快很多。感触最深的要属以下几点:
1.任何工作任何岗位都应该认真细致,尤其是机关单位的办公室更需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文员岗位需要经常与很多东西,物质方面,人事方面打交道,经常要处理大量数据,大量资料和文件,这些都要求精确,任何一点细小的错误都会影响到整体的结果。其实不光是在办公室,在单位的任何部门都应该保持着严谨的工作作风。如果将这一工作作风联系到企业当中,也可谓是企业文化的一大体现。
2.讲究分工合作,分工合理,工作程序详细具体,讲究条理。各项工作互相关联,每一步都关系到整体结果,必须大家一起分工合作,才能最后完成工作任务。分工合作不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而要结合每个同事的实际工作能力,合理的分配工作,尽量发挥每个员工的最大潜力。真正做到优劣互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这其实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岗匹配原则的最佳体现。
3.与同事的相处与交流,以及和单位其他兄弟部门的协调非常重要。由于一个完整的任务需要大家分工合作来完成,所以同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突显关键。特别是办公室工作,需要和人力部门、财务部门、预算部门以及国资部门等紧密联系,互相影响,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以单独运作。但是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给其他部门的同事造成不便;或者由于某些客观原因,虽然不应由某个人完全负责,但确实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这时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与同事交流,尽快地解决问题,大家才能齐心协力地搞好工作。另外在办公室的人际关系也很难把握,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实习生。有些同事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亲近或疏远任何一方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我在这方面的经验是少说话,多做事,态度真诚和谦虚,这方面的技巧,书本上是学不到的,要在工作中慢慢地学习与积累。
4.在管理方面的感触是正确的对待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领导应为员工树立标杆,为员工做出榜样,对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无微不至的关怀,主动的解决员工遇到的困难,对员工的管理尽量人性化,俗话说:以人为本、以德服人。这一点我觉得办公室的领导做得不错,我很欣赏,感触也因此而生。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机关单位软件文化的巨大作用。
一、河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概况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事业作为重要支撑。目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河南省还是一个新兴学科, 每年招收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数量比较少, 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欠缺。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需要大力进行社会保障学科建设, 培养大批优秀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保障事业的地位非常重视, 并提出一系列发展指导意见。黄淮学院正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 加强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建设。目前, 河南省开设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主要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黄淮学院等。相比于河南省对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来说, 河南高校培养的学生每年毕业的人数比较少, 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二、黄淮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现状
黄淮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载体是社会管理系。 社会管理系顺应河南省及驻马店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积极开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筹备和建设工作。结合黄淮学院所处中原地区经济社会需求的实际和黄淮学院发展的基本方向, 从社会管理系的师资力量和文化积淀出发, 社会管理系开始论证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可行性和可能性。学校聘请高校专业教师、地方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关人士、企业的经营者作为社会管理系的专兼职教师, 开展深入的研究探讨, 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查, 对开办和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进行科学严谨的论证, 并成功得到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 黄淮学院从2010年开始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 目前已经送走了一届毕业生, 在学生培养等方面初步形成一些宝贵的经验, 正逐渐形成专业特色。
黄淮学院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过几年的筹备与建设, 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 学校在学科梯队建设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 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教师团队来看, 在全部18名教师中, 教授3人, 副教授5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 具有硕士学位的15人, 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共12名。另外, 学校还特别聘请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驻马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驻马店市公用事业管理局、驻马店市金河办事处和河南白象集团人力资源经理等业内资深人士作为我们的兼职教师, 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实力的学术骨干梯队。
目前, 黄淮学院社会保障专业分为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方向, 立足于社会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匮乏的现实, 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实践、强应用为原则, 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为驻马店市乃至河南省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社会保障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 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并具有一定理论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目前, 黄淮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专业建设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迫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一是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师结构不合理, 整体科研水平和能力较低, 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较少, 教师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等。二是相关制度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激励机制方面, 需要完善有效的激励和奖惩机制, 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工作, 积极科研, 认真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和研究, 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等。三是本科培养方案还不成熟, 有很多工作还没落到实处。目前, 本专业学生培养主要是由劳动与社会保障教研室负责日常教学管理事务, 由于对外交流的不足和社会管理系办学经验等方面的局限, 培养方案还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我们要以对学生负责、对整个社会负责的态度, 努力完善、成熟培养方案, 落实各项工作, 改进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 创造出一种积极、高效的培养方式, 推动社会保障学科健康、持续、快速、全面地发展。
三、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转型提升, 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研究劳动关系与就业、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 社会保障法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通过研究, 理解劳动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实质, 认识社会保障的本质, 揭示社会保障发展的规律, 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协调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黄淮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结合社会实际, 从劳动关系与劳动就业政策、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及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等方面着手进行全方位研究。
黄淮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 重在培养具有较高的公共管理理论素养, 具有优良的品质和严谨的学风, 能系统、熟练掌握较深厚的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和方法, 具有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工作的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 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的社会保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可在劳动管理部门、 社会保障部门、科研机构从事关于各类社会保障的政策研究和组织管理的工作, 可在高校从事有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可在政府行政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保障工作以及在商业保险部门从事社会保障工作。在这种背景下, 黄淮学院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在全校范围内整合教师队伍, 强化师资力量。学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奖惩机制, 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吸引并留住大批优秀人才, 此为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鼓励广大教师通过学位进修或课程进修等方式, 优化转型发展教师的专业结构, 提升专业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2.全面推进学科发展。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学科的状况, 调整完善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推进学科全面发展, 不断做大、做强社会保障学科, 实现学科跨越式的发展和质的飞跃。除了巩固、提高现有的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等方向的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实力, 创造省内外知名学科品牌之外, 根据我国和河南省经济、 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人才优势, 采取灵活的政策, 自觉培养出大批满足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3.完善机制, 提高科研实力。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进行科学研究, 本专业教师可以有效提升专业素养, 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 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应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大力发展科研创新, 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科研项目, 建立具有方向稳定、成果突出的科研团队, 争取产生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为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借鉴国内外相关院校的成功经验 , 结合黄淮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完善、成熟的培养方案。确立科学、成熟的培养方案并以一贯之, 是培养出优质人才的关键。只有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 才是学科发展的金字招牌, 才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高丹.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 .
[2]刘玉娟.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定位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8, (4) .
关键词 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体系 档案管理
一、引言
我国当前的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施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构建和谐社会。其主要内容就是扩大就业面,努力完善当前社会保障体系,按照我国人民群众的是情况发放补贴,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然而就当前的社会形式来看,我国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专业档案管理严重落后各项业务工作。给管理工作带来严重的困难。
二、劳动就业专业档案管理现状
劳动就业装专业档案主要指的是在各个事业单位、行政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就业管理,并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维护,以及个人信息统计,形成的专业档案。由于当前的工作流动性非常强,然而在为了保障已在企业的、事业单位的员工其切身利益,就需要对其就业档案进行相关的整理保存。目前,无论是企业单位、行政部们还是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能力以及欧管理方案。
然而当前在劳动就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原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因为自身的原因导致企业破产、改制。这样来就会涉及到很多的员工档案在人才市场上流转,这样一来就使得其他的私营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出现大量的人员流入,使得企业的员工档案管理进行更新,同时由于档案管理的数量增多,使得各个私营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加快劳动就专业档案管理创新模式;同时各个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档案管理随意、基础档案管理设施差、档案管理监督力度不够、劳动就业档案内容存在缺失,以及档案转交手续不全面等现象还有待解决。
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经济以及地域的影响,导致我国城市和农村出现管理上的区别。因此在加强城市事业单位、行政单位、企业单位劳动就业专业档案管理同时,还需要对农村企业的档案进行管理,同时对大量的农民工企业劳动就业专业档案进行整理齐全。由于当前的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不够,无法认识到劳动就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而对企业要求填制的一系列档案不重视,对农民工的劳动利益存在的一定的影响;另外现在农村人口流动性强、受教育程度不够、档案管理意识差,对当前的农村社会建设管理造成非常大的障碍,严重影响农村人员的劳动权益。因此,当前的农村企业劳动就业专业档案管理部门要针对这一现象及时上报企业单位或者政府部门,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农村劳动力输出档案,将农村输出档案进行归类、汇总。在农村建立劳动资源信息库,对当前农村的劳动力信息进行集中管理,保证农村劳动力档案管理完善。
三、社会保障体系专业档案管理现状
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保障方面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社会保险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
(一)社会保险专业档案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在2013年12.月底,我国参与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9427x108,办理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1243x108,办理生育保险的人数为5.247x107,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以及庞大的档案资料,在当前的相关档案管理部门方面,社会保险部门出现严重的管理失衡,各种规章制度知识表面上的存在,社保部门档案管理部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工作效率不够导致很多的缺档、漏档现象。对社会人们的切身利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当前一些地区的档案管理局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针对社会保险专业档案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促进社会人民的切身利益的前提下,制定新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方法。随着心的社会保障专业档案管理方法的提出,对社会保障专业档案进行规范整理,讲不同地区的档案进行归类,然后在当地进行集中式管理。同时针对医疗保险方面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机制,对保险目标进行管理考核,推动各级医疗保险标准化,使得医疗保险服务流程规范化,被保险者信息网络化,实现多层次,多方面的而集中式管理。
(二)社会救助专业档案
社会救助体系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上举办的各种慈善事业。社会救助专业档案指的是档民政部门在对各种社会上的各种救助事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形成的专业档案。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的进步,社会救助档案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是对社会上救助档案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同时,民政部门对社会救助专业档案上提出大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将社会救助档案管理的整体工作水平进行一个提高,从最基本的标准入手保障社会群众的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稳定,建设公益性社会。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事务处理机构,对社会救助对象的个人档案、综合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及时的采集社会救助对象的信息,并及时对救助对象的信息进行更新,使档案与社会救助人员的是信息保持同步。同时建立完善的分来档案管理制度,主要以“三无人员”为社会救助的对象,并及时的掌握对象家庭人员减少现象,实施定期更新原则,并对收入来源明确,经济环境差的家庭,每年進行复审制度,并按时给予一定的人均经济补偿,对于外地户口同样进行社会救助专业档案管理,但是由户籍所在地发放救助资金。
四、结语
在当代社会,劳动者权益是个内容相当广泛的范畴,不是本文都能论及的。本文是《劳动保障学会科研课题》中的一个子题,按照课题分工要求,主要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参加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关权益的理论根据、实现方式和政策、法律、组织保障问题。其中,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能否成为劳动者参加收入分配的理论根据,是个争论已久的老问题,而今又是与分配体制改革实践关系相当密切的理论问题,因此将在本文重点加以探讨。?
一、劳动者参加按劳分配权益及其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6条明确指出:“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只能在公有制企业内部进行,企业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些经济条件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按劳分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劳动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而劳动又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因此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劳动价值论能否成为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呢?这是关系到劳动者能否享有参加利润分配权益的重要理论问题,是当今按劳分配体制创新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传统经济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历来持否定意见,其否定的依据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否定意见的理论根据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配第、斯密、李嘉图都是劳动价值的创始人,但在分配上却都认为劳动创造的价值应该分割为工资、利润和地租,而工人的所得只能限于必要的生活资料水平。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但也同样认为:尽管全部价值都是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的,但劳动者仍然只能分取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至于资本和土地凭什么资格占有“剩余”,不是劳动价值论本身能够说明的问题。他明确指出,“就劳动形成价值并体现为商品价值来说,它和这个价值在不同范畴之间的分配无关。”?①否定意见的实践依据是:我国自实行按劳分配以来,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国民收入从来都是分割为国家、企业和职工所得,劳动者从来也没有凭着价值创造者的资格把全部国民收入变成他们个人的所得;而且《劳动法》规定的按劳分配也只提到“工资分配”,而不是全部国民收入的分配。否定意见凭着上述之理论和实践根据长期在我国经济学界占据主导地位。?
在当今深化社会主义分配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否定劳动价值论成为实行按劳分配理论依据的传统认识要不要重新审视呢?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的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江泽民一语道破了某些传统理论不符合当今现实的问题。关于劳动价值论与当今的按劳分配是否存在着必然联系的问题,传统分配理论的回答存在着不可弥补的缺陷。首先,传统分配理论忽视了社会主义分配规律与资本主义分配规律在根本性质上的区别。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和马克思都认为价值怎样创造与价值如何分配是两码事,那是揭示资本主义的分配规律,是有其特定历史针对性的。资本主义分配的本质是各个剥削集团瓜分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当然就要否定劳动者凭价值创造者参加收入分配的资格。马克思也并不认为那种分配就应该如此,而是说那种经济制度的内在规律必然如此。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特有的分配方式,只能用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制度来说明,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分配规律的理论。这正如马克思说的,“所谓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②其次,传统分配理论以劳动者从来都没有把国民收入全部变成他们个人所得为据来否定按劳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联系,这也是站不住脚的。我们说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全部归劳动者所有,并不意味着拉萨尔的“不折不扣”分配理论的复归。劳动者创造的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只有作了各种社会“必要的扣除”之后,才能形成价值创造者个人可支配的纯收入。但这些“必要的扣除”,仍然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并且用作服务于劳动者的利益。对此马克思指出,“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福利。”?③更何况,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即使在公有制企业也是共存的,国民收入总有一块要割让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由以上分析可见,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不仅是确立公有企业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甚至也是决定整个国民收入如何分配和如何使用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因此,公有企业的劳动者有权凭价值创造者的资格参加企业的按劳分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企业都是商品生产者,其生产成果是以价值指标来计量的。按劳分配,实际上是按照各个劳动者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劳动贡献进行个人收入分配的。按照一般理论粗略地划分,企业当年新创造的价值是由工资和利润两个价值板块构成的,而这两个价值板块都是本企业劳动者劳动的结晶。既然劳动者是以价值创造者的资格参加公有制企业收入分配的,那末劳动者就不仅享有工资范畴的按劳分配收入权,而且还应该与国家、企业一起享有参加利润分配的权益。因此,在深化公有制企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中,应当把按劳分配的内容由工资分配扩展到利润分配,实行“利润分享制”。?
在按劳分配体制创新中,经过改造完善的利润分享制可以成为按劳分配实现方式的一个选项。现在理论上的利润分享制,是指企业职工在参加基本工资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国家、企业、职工按照事先规定的`不同系数分割税后利润的增量部分。经过初次分割之后,再将职工全体分到的那块利润增量在各个职工中实行按劳分配。这种利润分享制模型的缺陷有两点:一是它以利润增量为前提,职工无权参加利润基量的分配,不符合以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按劳分配含义,是不完整的按劳分配。二是在实践上,大多数企业难以保持年年都有利润增量,从而会使利润分享落空,挫伤职工积极性。针对上述弊端,笔者主张应把利润分享制的分配对象,由利润增量改变为全部企业利润,把国家、企业、职工这三个主体的利益紧密结合进企业利润里。允许职工参加全部企业利润分配,孤立地从分配环节来看当然会使国家和企业的收入减少。但是收入分配并不是个孤立的和消极的环节,它对生产有积极的反作用。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价值和利润都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而且扎扎实实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这种模式的利润分享制就能够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在下一个生产过程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更大的利润。这种模式的利润分享制年复一年的滚动推进,将使企业的内在动力越积越大,这是可分配利润不断增大的一个根本性动力源泉。利润分享制及模型经过选定后,终究还得由政府出面规定各方分配系数,以防止国家应得份额流失。?
二、按要素分配产
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分配依据
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来看,劳动者参加按要素分配与其他生产要素产权主体参加按要素分配并不是同时产生的,但在现代社会两者是并存的。因此,研究劳动者参加按要素分配的权益,就必须联系其他生产要素主体参加按要素分配的权利。只有在各种产权主体参加按要素分配的整体中研究劳动者参加按要素分配,才能弄清劳动者参加按要素分配的社会经济根源、特点、分配权益的内容与实现方式等一系列问题。?
一般来说,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各要素主体按照要素的产权含量参加收入分配。生产资料的按要素分配,这在奴隶制社会就已经产生,在封建农奴制社会得以继续,但在这两种社会都不存在劳动者参加按要素分配权益问题。这是因为作为劳动者基本队伍的奴隶或农奴没有独立人格,不享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即使中国封建社会的佃农获得的微薄收入,也属于超经济剥削之后的剩余,无法以佃农的任何生产要素产权来解释。劳动者参加按要素分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产生的,它是劳动者获得人身自由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这两个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方式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指出,“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④“劳动力的、资本的和土地的所有权,就是商品这些不同的价值组成部分所以分属于各自的所有者,并把这些价值组成部分转化为他们收入的原因。”?⑤马克思所揭示的按要素分配社会原因的原理,是后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所公认的。例如:美国经济学家格雷戈里肯定地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变动是经济体制变革的标志,”“有必要说明,所有权在社会不同阶层的分配方式,将对收入分配产生重大的影响。”?⑥萨缪尔森(美)也提醒人们注意,“收入分配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存在的财产分配情况。”?⑦笔者在这些著名学者论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悟出,决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按要素分配向高水平发展的历史动因,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和产权制度的市场运行方式。撇开不同社会制度按要素分配根本性质的差别,我所概述的上述按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因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相通的。然而,资本主义三百多年的发展史已经把按要素分配发展到高峰,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按要素分配才刚刚起步。按照马克思的思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⑧“因为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⑨因此,我们求证社会主义按要素分配的原因,就以资本主义社会按要素分配的成因为典型进行研究。?
笔者在前面概述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按要素分配的共同原因,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得最充分。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使生产要素的种类日益繁多;再加上企业为利润而生产,把凡是能生产利润的东西-不论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也不论它是生产力要素还是生产关系要素,通统都视为生产要素。资本主义社会固然有大部分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少量资本和大量其他生产要素产权广泛分散在众多社会成员手里的另一面。资本主义成熟的产权制度和健全的法律体系,把绝大多数生产要素都界定了产权,包括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通过产权交易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这里所谓的交易要比“交换”的外延更广)。从“产权交易”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它的产权制度运行方式。笔者曾在的一篇论文中写道,为了适应这种产权交易资源配置方式的需要,“资本主义社会不仅界定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横向产权,而且还把同一个生产要素产权从纵向上分割为所有、占有、支配与使用等多段产权”,?⑩从而又衍生出对同一要素的多个产权主体。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终于编织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产权体系大网。各种不同生产要素产权与同一要素的各段产权的主人,是通过各种不同专业市场的交易获取要素收入的过程把生产要素合并入企业生产过程的。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要素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和通过产权交易实行资源配置的产权制度运行方式,必然使资本主义实行按要素分配。实行按要素分配是以承认和保护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和收益权为前提的,有利于刺激各种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创造。所以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同时,又高度评价了按要素分配方式的历史进步性。他说,这种分配方式“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同样的道理,社会主义按要素分配也是如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就必须保护各种生产要素的合法所有权和收益权,以鼓励社会成员广泛参加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创造,特别是高级人才和知识形态生产要素的创造。但是分散在社会成员手里的单项生产要素只是潜在的生产力,在承认和保护要素所有权与收益权的前提下把分散的要素,聚合成现实的生产力,就需要采取按要素分配方式。?
三、劳动者享有按要素分配权益的根据及其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然按要素分配的原因是主体多元化的产权制度和这种产权制度的市场运行方式,那末劳动者参加按要素分配权益的主要依据是对自己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及人力资本产权的市场交易状况。但与物力资本相比,人力资本的产权交易和使用有其特点,所以劳动价值论也是其分配权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根据。劳动者凭人力资本参加按要素分配的资格,至少取决于下面三个要素。?
第一,劳动者凭人力资本所有权参加按要素分配。马克思在多数场合把人力资本称作劳动力商品,但他也曾经说过,“充分发展个人就是生产固定资本,这种固定资本就是人类自身。”?
关于人力资本的含义问题,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我国有的学者根据当代劳动的“新特点”,将其限定为劳动者所具有的智能和知识,而把体力因素排除在外。这种界定既不符合实际,也有按照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智能和知识重新划分阶级之嫌,不利于社会和谐。其实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体力作用下降的趋势,远在产业革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能称为当代劳动“新特点”的只是智力和知识的作用在普遍上升。但是这些变化只是劳动力两个构成部分客观作用的历史变化,并不是劳动力主体结构的变化。从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主体结构来看,它始终是体力和脑力的统一,只要这个统一破坏了,劳动力就会降低甚至消失,很难想象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能持久地进行脑力劳动。?
既然劳动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那么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来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表现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各种费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要素分配中,劳动者作为劳动力商品所有者有权按劳动力价值索取补偿性收入。劳动力商品价值是由人从出生、幼儿扶养到就业以前各阶段学习和生活的全部金钱花费和“学习劳动”创造的价值构成的。其中“学习劳动”创造的价值包含在劳动者所积累的智力和知识中,可以用他放弃就业而选择攻读学历的机会成本(即假定他仍在就业可获得的工资收入)来计算。劳动者在就业以前生产人力资本的金钱和劳动投资是“过去现值”,还必须经过
终值计算才能成为劳动者就业时的劳动力价值。这笔费用或人力资本投资除以退休前工作年数之商,就是劳动者就业后应获得的补偿收入的主体部分,它是制定劳动者就业最低工资标准的主要经济参数。但是经验告诉人们,学校教育只是劳动者继续成长的垫脚石,成熟的劳动者,特别是得到充分发展的高级人才普遍是在工作期间边干边学中形成的,边干边学的金钱和劳动耗费应以基本工资递增的形式摊进就业后的补偿性收入里。
?第二,劳动者参加按要素分配的特点决定劳动者-特别是高质量的劳动力商品所有者,不仅依法享有补偿性收入(即基本工资)的权益,而且在事实上享有按照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分取一部分“剩余”的权益。我们说的按贡献分配是只有劳动者才能享有的权利,而且在按要素分配中也不是唯一的收入权利源泉,因为除此之外还有按劳动力商品产权分配。?
劳动者参加分取“剩余”的权益,是由劳动力商品交易的特点和现代劳动方式的特点决定的。首先,劳动者是凭出卖劳动力商品获取补偿性收入的,这笔收入相当于劳动力商品的产权含量。但问题在于: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象其他生产要素那样可以卖掉所有权,“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对它的所有权。”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力,即使它被作为商品卖出之后,也还是存在于具有人身权利的劳动者的身体中;而后者是劳动力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即劳动的供给过程。在存在着劳资利益冲突的资本主义企业里,劳资双方在劳动供给质量和数量上始终存在着斗争。一方面,企业为迫使劳动者有充分的劳动供给,千方百计对劳动实行监督,如历史上曾实行过的派监工、泰罗制、福特制(即高速度传送带)等各种监督办法;另一方面,劳动力始终存在于人的身体中,劳动供给仍然不同程度上受到劳动者意志的控制,他们不断寻找减少劳动供给的空隙。后来随着劳动方式的变革和智力劳动地位的上升,对劳动供给的监督-尤其是劳动供给质量的监督(例如对雇佣经营管理人员的监督),不仅监督费用昂贵,而且监督的有效性在不断降低。因此,现代一些西方企业为刺激劳动供给,或多或少地承认劳动者按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分取部分利润的权益,如实行“雇员利润分享计划”,“工人分红制”等。但这绝不能与按劳分配混同,因为这只是对监督费用提高和监督效力降低的替代措施,并不是劳动者的法定权益,而是事实上的权益,更何况普通劳动者的主体收入仍然是劳动力商品的产权收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参加按要素分配主要是在非公有制企业进行的,所以上述道理是通行的。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管理科学的巨大进步,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在价值创造中的巨大贡献越来越显示出“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结论的科学性。例如一件卖价几千元的信息软件,其承载的信息全都是智力劳动者创造的,从而软件价值也基本上是他们的劳动创造的。这只要与卖价只有五、六元的盗版软件相比就一清二楚,因为后者基本上只包含点材料费。现代商品生产连市场供求信息都是产前投入要素,企业凭生产供不应求的商品获得超额利润,往往不是碰运气得来的,而是商情信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这些高级劳动者的复杂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如此之大和如此明显,难道在分配中可以忽略吗?更何况他们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来生产自己的劳动力的,除了索取高级劳动力产权补偿性收入之外,还应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资格享有利润分享权。如果否定他们的利润分享权,不仅会挫伤他们劳动供给的积极性,甚至有重蹈平均主义分配时损害高级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覆辙。?
第三,劳动力产权的市场运行方式决定,劳动者参加按要素分配的权益不仅取决于其人力资本内在的价值含量,而且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市场供求关系。社会对各种专业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反映在劳动力市场这个屏幕上,但从动态上看,这块屏幕所反映的是其他各种专业市场产品和服务的供求状况。劳动者在进行劳动力生产或再生产投资时,不仅只看劳动力市场某个时段的人才供求信息,并且要考察各种产品和服务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专业选择。而且不论学什么专业,都要本着“厚基础”和“一专多能”的原则造就自身才能,以增强对市场需求的适应力。?
此外,有些劳动者还拥有凭专利权和其他科技成果的产权参加按要素分配的权益。从这些要素产权所具有的一定人身属性来看,它们仍然属于人力资本范畴,只不过在产权交易方式上与劳动力商品有所不同而已。
四、劳动者参加收入分配权益的保护问题?无论是实行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所涉及的各个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既相一致又相冲突。再加上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内各利益主体存在着严重的权力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控股股东掌握着收入分配的行为权,而普通劳动者只有收入分配的接受权。因此,如果没有相配套的权利保护体系,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权很容易受到侵犯。针对我国实际,这个权利保护体系主要应由制度保障、组织保障、对权益主体的法律保护意识教育三个部分构成。?
首先,必须抓紧建立和健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相关制度。按制度经济学公认的定义,制度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要件。所谓正式约束,主要表现为法律、法规等。所谓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道德观念、价值信念、民族传统等意识形态因素。江泽民提出的“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都是指制度建设和发挥制度的功能而言的。制度的源头是生产方式,“每当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交往形式,例如保险公司等等的时候,法便不得不承认他们是获得财产的新方式。”我国已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按劳分配的实现方式有了许多创新,按生产要素分配已成为经济事实,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劳动法》的修订和相关法规加以肯定。我国是个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国家,不仅是“壮工”过剩,甚至一般大专毕业生就业都很困难。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利用劳动力供过于求侵犯劳动者权益的问题频繁发生,从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到无理克扣工资。甚至不久前报纸披露深圳一个外国经理经常对工人拳打脚踢,这岂不明白欺我“法制贫困”吗?我国在吸引外资和引进人才方面加大立法力度是必要的,但是面对加入WTO后外资企业的大量拥进,加强劳动立法、从法权上硬化劳资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是迫在眉睫的任务。私企和外企老板欺压中国员工的事件屡禁不止,这说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实施机制相当薄弱。我们应当全面理解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精神,从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强维护劳动者收益权及其他各方面权利。?
其次,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加强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组织建设。不论是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为解决普通员工与经营管理者和控股股东之间事实上的权力不平等问题,员工必须依法组成压力集团,以提高自已的谈判地位和增强谈判能力。压力集团是“维权”制度的重要实施机制之一。我国《工会法》第三条规定,凡是“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在其他条款还分别规定:“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工会有权要求纠正,“职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国
家保护工会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等等。但这部《工会法》对于保护与侵犯职工合法权益进行斗争的工会领导成员不被无理解雇这一点强调不够,应参照国际劳动公约的相关规定加以修订。迄今还有许多私企和外企的职工尚未组建工会,这也是员工权益屡遭侵犯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加入WTO后外资企业蜂拥而进的形势下,政府要帮助各类企业的职工普遍建立工会,并提供法律指导。工会组织应有自己的专职律师。要警惕工会领导人被私企和外企收买,为此要加强党对工会的领导和工会自身的民主制度建设。?
最后,要在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始终抓住对劳动者的普法工作不放,使他们既懂得尊重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有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知识。我国员工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中又有大批员工来自农村,使他们的依法维权意识普遍淡薄,这是劳动者权益受损的主观原因。据昆明市劳动监察大队不久前披露,有许多企业利用劳动者对《劳动法》及相关法规的无知侵权,例如与员工签定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用工合同,无理拒发和克扣工资等。许多受损员工对此不知所措。这说明,劳动者依法维权教育应该从学校教育抓起,工会和劳动行政机关对此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①、②、⑤、《资本论》第3卷,第930、998、981、926页。?
②、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0页,第2卷98页,第1卷71页。
⑦萨缪尔森等著《经济学》第1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
⑧、⑨、《资本论》第1卷,第92页、第1版序言、第191页、第190页。
亲爱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抽出时间阅读我的申请信。我是XX大学20xx级财税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选择,很想去你们公司工作。希望与贵公司的同事携手合作,共享希望之帆,共创辉煌事业。
经过四年多的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的磨砺,我在入学的时候已经变得从容淡定。为了立足社会,事业有成,我努力学习了四年,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学期间获得20xx年学院奖学金,英语达到国家四级,计算机通过国家一级和二级。同时在业余时间,也注重拓展知识面,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掌握office20xx、word、excel的实际应用。
学习固然重要,但能力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三年多来,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从大二开始,我就把各种专业课学好了,同时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我较强的自学和适应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和期待。
在寒窗苦读了十几年,现在的我充满了骄傲和自信。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知识、毅力、汗水和机会的完美结合。同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要携带她的载体& mdash& mdash人的无私奉献。恳请贵公司给我一个成为你们一员的机会,我会用百倍的热情和努力回报你们。
四年来,在老师和朋友的严格授课和个人努力下,我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了XX、XX等相关理论;熟悉涉外工作中常见的礼仪;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熟练操作电脑办公软件。同时在业余时间广泛涉猎大量书籍,不仅丰富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的各种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简单、稳重、创新的性格。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四年,深深感受到和优秀学生一起工作,让我从竞争中受益;挑战现实困难,让我在挫折中成长。我的祖先教我勤奋、尽责、善良、诚实。XXXX大学培养了我实事求是、锐意进取的作风。我热爱贵公司从事的事业,并真诚希望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事业做出贡献。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敬礼!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电大06-22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备考)10-11
街道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总结09-19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09-25
实习报告——劳动与社会保障局07-13
社会劳动保险工作总结与社会实践心得体会07-06
新庄村创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06-30
劳动和社会保障站2013年工作总结范文05-31
万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通知)06-23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劳动最光荣》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