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读后感(精选8篇)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渊源以及经典体现,它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共同构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的整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同时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 19 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反思对象,从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发展、劳动者生产劳动,以及战后国家的现实状况出发,站在实际情况及需要的立场上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因而马克思发展理论有着历史实践性和批判现实性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问题进行的反思。马克思发展理论,第一次科学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对其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观点、理论的总和和体系。
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根本内容:人类为了生存,就要消费物质资料要消费物质资料,就必须从事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有消费的存在就必须有生产,这样才能满足人的需要。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它的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决定其他一切因素的根本力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即提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在物质生活的生产中,必然要研究分析生产力本身,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俨然成为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它也是马克思发展理论中最根本的内容发展是人类历史变迁的永恒主题。
马克思认为: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种最初的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在这一时期,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力在总体水平上是落后的,但是生产力本身缓慢地发展,并且形成了人与人的依赖关系。在社会发展中,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旧有的生产关系却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种社会关系也必将被扬弃,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社会形态。资产主义社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发展中,产生了极大的生产力,和过往世代相比,这时所创造的生产力比后者的总和还要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出现势不可挡的趋势。机器的大规模使用,自然也逐渐被征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之前无法想象的轮船、铁路、电报都出现在大工业生产中。从生产力本身来看以及社会的发展来看,人与社会在这一时期都出现了飞跃的进步,不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人的发展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与此同时,也促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从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来看,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根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来看,它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首先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也就是生产力引起生产关系以致上层建筑不断变化,从而使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的历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客观
必然规律。因此,马克思认为: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由此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表现。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是人和社会生存的基础,没有这些生产力条件,人就无法生存,社会也就无法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人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不仅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而且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是人和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才能保证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保证社会有序的发展。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规定、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程度。马克思认为,人们在历史的每一阶段都会因为一定的生产力,使得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形成互相的关系,任何的前一代都会给下一代留下生产力,留下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每一阶段生产力的发展都影响着后续社会的进步,要消灭私有制社会的“异化”现象,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
第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必然会促进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最终决定着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社会形态的变迁。没有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就没有可能,社会最终会发展到如何的程度,还要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
只有发展先进生产力,才能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当一个社会的生产力遭到破坏,社会发展停滞,民不聊生时,最容易发生社会动荡,更无从谈起社会的发展
人的发展理论在一般意义上,是指自然与社会的长期发展,赋予个人的一切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潜能。它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充分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应树立协调的 人本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加强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自由时间的增多,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等内容。具体说来人的发展的表现包含着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四个方面:其一,个人的各种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它主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丰富和发展。其二,自由时间的增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效率的提高会缩短人们的工作时间从而使人的自由时间增多。其三,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社会交往的日益普遍,使得人对社会关系有了共同控制的能力。社会关系是在人们日常的实践生产活动中展开的,人的发展也就是社会关的发展,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生活交往关系等等,由单一变得丰富,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而且个人之间实现对他们社会关系的共同控制,将各种社会关系维系、处理,实现个人的发展。其四,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个性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在内的个体素质的独特性及其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表现。只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才可以实现社会自由地发展,“要不是每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未来新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因而它也构成了马克思发展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马克思发展理论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遵循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强调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一,遵循和谐共处的原则。重新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将两者看作是单纯的利用和被利用、改造和被改造、征服和被征服的对立关系,而是看作是一个共生共荣的整体。
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人类在索取、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承担起补偿、养护、建设自然的责任,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第二,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立足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互相协调的基础上,人类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维护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潜力,确保自然界能够长期提供良好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保障经济社会和人类福利的增长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基础。既强调发展和人类需要的满足,又要保障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第三,遵循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原则。实现人、社会、自然的良性互动,减轻对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防止社会因不堪重负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保护自然界的再生循环能力,既使人们从大自然那里不断获得正面回报,又使社会的繁荣发展获得生态文明支持。
因此,马克思发展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发展进程也是受到一定规律支配的,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都必须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才是指导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理论,从而改变人与自然相对立、人支配自然的传统观念。
马克思理论自创立以来,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马克思发展理论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总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求得进一步的完善。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基本原理会不断地同新的实践和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将因为这种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而获得更广泛的发展。
马克思发展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正确揭示和把握。马克思不是用先天的观念来解释历史,不是关于社会发展的认知图式,也不是对于社会发展的具体设计,而是对社会发展的本质揭示和原则性说明,是随着社会生活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更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生活出发来研究历史,是建立在事实分析基础之上的,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始终没有离开“现实的历史”,而是在研究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随时修正原有不合时宜的观点与结论,因而它才体现出显明的当代性或当代价值。
马克思从各个角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发展模式、发展进程、发展阶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同,都是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级社会阶段,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高级于资本主义社会。由于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现状的敏锐洞察和长期研究,因而他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是对往历史发展的详尽分析,而且对研究当代各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具有理论基础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
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推进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
随着人们对马克思发展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发展理论依据、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既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问题的积极应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国情,将发展放在首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形成了关于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主义列宁、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伟大创新。
一、青年有关职业的选择
《青年有关职业的选择》一文是卡尔·马克思于1835年中学毕业时所写的毕业论文。在文中马克思建议青年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为主要指针。
首先,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时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2),这也是人优越于其他生物的地方。因此,青年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坚定深刻的信念,相信自己的目标,只有如此,在进行工作时才不会因为没有方向而陷入不幸的境地。
其次,马克思认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要不以虚荣心为指引,不以名利为目的,不以欲念为选择。马克思认为:“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以虚荣心为选择的职业,只能激励人去奋斗一时。但这种虚荣心并不足以支持我们长期从事这个工作而不感到厌倦。一旦这份职业不是因为自身的意愿,而是因着虚荣和名利等因素进行的选择,那么这份职业很快就会被我们自身所懈怠。
第三,马克思认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还要充分地考量自身的体质。“如果我们选择了力所不能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因为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自身的体质并不适合所从事的工作,尽管有着无限的热情去努力、去工作,但这份热情不足以超越体能的限制。长此以往,由于体质的限制,会导致工作的成果不如自身的预期,进而青年也会产生力不能逮的挫败感,亦有可能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不自信。这样即使从事的是自身设定的目标亦无法达到最好的结果。
第四,马克思认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也需考量,这份职业是否能为青年带来尊严。“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马克思认为只有一份职业为我们带来了尊严,我们才能在从事这份职业时不是仅把它作为一种工具,而是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进行创造。
综上,马克思建议青年根据自己的目标、兴趣、身体素质、能力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在马克思看来,职业的选择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能,对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都是有好处的。人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不能离开现实社会的需要,“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青年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以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需要为前提,只有具有了这样崇高的目标后,青年才能不被个人工作的困难或压力压倒,从而更多的奋斗和工作。
马克思对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观点是我们进行就业观教育时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二、马克思有关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商品,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劳动力价格和劳动力贡献是不等值的。“所谓就业,就是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实现其价值,其实用价值作为资本的要素进入生产过程;所谓失业,就是劳动人口作为商品停留在流通领域,未能实现其价值,其使用价值未在生产活动中发挥作用。”3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所在,因此,马克思提出了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
马克思认为,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需要。按照马克思的设想,一旦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无政府状态的竞争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会消失,对劳动力的使用是有计划的,因而失业最终也会消失。(4)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主人的身份决定着生产,建立在公有制生产资料基础上劳动者获得就业权。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相对过剩不能并存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就业就能够真正合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决定了社会劳动力资源供求的均衡性,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社会中由经济组织和运行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的长期大规模失业现象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存在,即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在全球文明国家同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背景下实现零失业的状态。但是社会主义普遍就业没有考虑“把劳动无例外地分配于一切社会成员”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过高、职工吃大锅饭、企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该问题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已经充分体现。另外,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没有考虑到部分实力强劲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扩张,科技革命等方式加速生产力发展,对先行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构成压力。
因此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就业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快速的情况下,失业问题的存在并不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的,只是我国目前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到达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状态还有一段很长的道路要走。因此如何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的指引下,缓解目前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是我国专家学者亦在研究的课题。
三、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综上,马克思提出来的有关青年在选择职业时,要充分考虑目标、兴趣、身体素质等因素,同时还要为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而努力,这样一种就业观对我国就业人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是设想在未来社会,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无政府状态的竞争和经济危机就会消失,劳动力的使用和调配是在计划内的,因此失业问题就会随之消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有计划配置,避免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公有制经济的建立,使生产和消费可以计算和估计,从而按照需求进行生产。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为我们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对我国就业政策的制定也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思想原则。
摘要:就业问题一直都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就业问题如何解决已经成为全球都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即将长期行走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路上。因此,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进而指导我国的就业实践是目前我国重要的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就业问题,探讨
注释
1阿如娜.马克思恩格斯就业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4).
2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周巧云.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视角下中国就业制度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一级学科设立之后,还处在发展的起始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涉及到很多的东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课程的建设上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也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对于二者的关系,应当恰当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精品课程进修建设,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发展,提高其理论建设的水平,这对于这门学科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
在高校的高等教育中,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是在学科的基础之上的,为了使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就要注重学科的建设,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在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最终要的就是要使学科建设好,队伍建设好,科学研究得到发展,只有这三者共同发展建设,才能使精品课程办好。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门精品课程,这门课不仅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这门课程的设立,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得到陶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和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课程就失去了精髓,没有了魅力,也无从论其精品性。
1.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学科支撑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作为其发展的根基,而国家的相关文件中也说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过程中,起支撑作用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使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其支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是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而建设的。这些例子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是有很多学科起支撑作用的,才能使得这门课程得到快速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支持,它使得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门课程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修养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1.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撑,而这门课程设立的目的是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一种一流的课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的队伍和管理方面,都要做到一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这门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塑造他们的人格,通过向学生们传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这也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目的之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理论原则、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
2.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迫切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精品”体现在这门课程是一门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课程,课程的质量是优质的,教学是一流的。要使得这门课程继续得到发展,就迫切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得到发展并支撑这门课程的建设。
2.1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教学吸引力,迫切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性首先体现在其吸引力上,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吸引力,才能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去,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才会深入学生心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印象,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学中过于抽象,吸引力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研究,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进行授课,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喜欢上这门学科。
2.2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教学影响力,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性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掌握这种理论,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利用它来解决问题,这门课程的真正影响力在于指导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和严格的教学纪律要求,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解决已经无济于事,必然要求上升到学术高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研究,使其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3.结语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起到了基本的支撑作用,要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科学性以及实践性的研究,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雷声.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系——兼析认识与实践中的几种偏误[J].教学与研究,2006,10:5-11
[2]李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间内在关系及其教学衔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宋连胜.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兼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09:19-22
[4] 宋连胜.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兼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7,19:40-43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就能一帆风顺,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各个时期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灌输到人民的思想中,并且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对于踏出这个实际的路程,中国在经历了很多时期的阶段过程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
新民主主义: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国家,在这一段时期内,无产阶级政党是如何实现对中国革命领导的呢?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当时的基本国情。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不断的入侵,改变中国“封闭”的状态,使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加速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逐步的变为半封建的中国,虽然帝国主义的入侵,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事实上讲,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不仅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觉醒,也促进了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觉醒,并且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的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路线,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的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心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是一场为了挽救空前慎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在不断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创造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贡献就是提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这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以毛泽东为主要敌啊便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过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定,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定,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主要论题之一。(1)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2)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要发生变革。(3)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生活方式,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4)当社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或所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相反,当它所维护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或破坏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发展就起阻滞作用。这就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概括的结论。
2、社会变迁有哪些类型?
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按社会变迁的规模,可划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整体的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结果。局部变迁是各个社会体系要素自身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不一定与社会整体变迁的方向和速度一致。②按社会变迁的方向,可划分为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进步的社会变迁是指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带来社会物质和各种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变迁。反之,则是倒退的社会变迁。在社会变迁的实际过程中,二者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尽管人们对“进步”有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和评判标准,但促进社会进步一直是人们研究社会变迁的主要目的。③按社会变迁的性质,可划分为进化的社会变迁和革命的社会变迁。进化的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量的方面。它是一种渐进的部分质变的社会变化过程,是社会有秩序的、缓慢的和持续的变迁。革命的社会变迁即社会革命,是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在社会革命时期,全部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解体、改造和重组,社会由一种形态迅速过渡到另一种形态。④按人们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的程度,可划分为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自发的社会变迁指人类在很多方面对于社会变化的方向、目标和后果没有理性的认识,只是盲目地参与和顺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指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目标和后果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变迁都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3、社会变迁的内容有哪些?
社会学着重说明下列社会现象的变迁:①自然环境引起的社会变迁。社会变迁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自然环境依其自身规律演变,影响社会的变迁,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社会的变迁。②人口的变迁。人口变迁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及人口流动和分布的变化。一定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人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口的变化给整个社会的变化以极大的影响。③经济变迁。它包括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量的增长和生产质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之一,给整个社会变迁以决定性的影响。④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等结构要素的分化和组合;二是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社会成员由于其经济地位、职业、教育水平、权力、社会声望等的不同和变化,所造成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⑤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系表现出来。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程度不同地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⑥科学技术的变迁。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结构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变迁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变化和研究规模、组织形式的变化,一方面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促使现代社会变迁日益加速。⑦文化的变迁。这是分析社会变迁内容的一种综合角度,主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包括因文化的积累、传递、传播、融合与冲突而引起的新文化的增长和旧文化的改变。
4、社会变迁有哪些理论?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非常感谢长航公安局党委这次安排我到交通部党校武汉分校来学习,也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培训班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党校资深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深入学习马列主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系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也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证明,这一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就是理论创新。但是并不是任何新的观点、新的思想都是对的,并不是任何“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在今后学习中更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长江航运公安局周伟)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一个比较新潮的学术概念。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和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相比, 它究竟“新”在何处?下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就这一概念进行简要论述。
(一) 概念的提出和争议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是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提出的一个概念范畴, 用来指认战后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广松涉、望月清司、平田清明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支具有特殊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流派。它与追随前苏东的日本共产党传统理论家们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有着本质的区别, 强调在同当代学术思潮的对话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1]。
这个概念自提出以来, 一直在国内学术界颇受争议。反对方的代表人物是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韩教授主要提出两点理由:一是简单地将广松涉等人的理论与日本其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区分开来是不恰当的, 它们之间不是完全对立的, 而是有相互交融的部分, 应都归纳到“日本马克思主义”这一更具包容性的概念中。二是在“日本马克思主义”的概念都还没有确立的情况下, 一下子就使用“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一词不妥[2]。
张一兵教授将“新”字加入命名中, 是为了突出这支哲学流派内涵上的特殊性, 以区别于其他流派。张教授在强调特殊性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它当然也和其他学派一样具有共性。而韩立新教授争论的重点主要在名词之争, 对于概念的内涵并没有太多的论述。笔者认为, 尽管韩教授对于命名的具体用词的质疑是合理的, 但并不影响我们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使用这一概念。所以, 下文的论述都将以张一兵教授所提出的“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为蓝本。
(二) “新”在与传统教条主义的抗衡
如上文所说,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当代学术思潮的对话中坚持和发展”起来的。结合时代背景来看, 当时的马克思主义领域的主流学术思潮主要有两支, 前苏东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 (这里主要指斯大林式的意识形态话语) 和西方“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 (人本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该理论在根本上已经背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前者对对亚洲国家的共产党理论家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日本亦不例外。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无一不对教条式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而对人本学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则是因人而异的。其中, 广松涉既反对教条主义, 又反对人本主义;望月清司在反对教条的同时隐性认同人本主义。他们分别代表了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中的两类理论逻辑[2]。由此可见, 区分“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流派主要取决于其对传统教条主义的态度。
张一兵教授认为, 广松涉 (1933年—1994年, 日本的哲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1949年加入日本共产党, 年轻时曾活跃参与日本社会各项政治运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有《青年马克思论》、《唯物史观的原像、》《马克思主义的成立过程》、《资本论的哲学》等。———选引自日本维基百科“广松涉”词条, 贺译。) 堪称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奠基者。广松涉的全部学术思想是很庞大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进程中第一个非常出彩的主要逻辑模块”。“反对和拒斥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的教条主义逻辑构架, 是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起点。”这“代表了一种异质于传统斯大林式的意识形态话语的日本战后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为上个世纪中多马克思主义学者主要他性镜像的前苏东的意识形态文献学构架, 被广松涉毫不留情地骂得狗血喷头。广松涉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 起步于斯大林教条主义大写意识形态他者的解构, 这注定使他成为与理论意识形态上追随前苏东的日本共产党正统理论家的‘教条主义’相异质的一代新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望月清司等人的思考往往是对广松涉这种突破的理论的回应。”[3]
二、“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
关于日本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在上文中已经进行了阐述, 即与追随前苏东的日本共产党正统理论家的“教条主义”相异, 强调在同当代学术思潮的对话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更进一步论述, 两派代表学者的核心观点又有不同之处。
(一) 广松涉的理论特色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广松涉的核心思想是用“物象化”批判来发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广松涉把青年马克思的思想中的人本主义异化论逻辑的批判性否定, 与一个全新的逻辑诠释结合了起来, 即物象化的逻辑。”[3]广松涉主张, 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分界点, 马克思的思想是从异化论向物象化发展的。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使用了黑格尔的“异化论”概念 (黑格尔的异化论, 指既为实体又为主体的绝对精神的自我异化和自我恢复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来阐述私有财产的产生过程, 但未能说明劳动的异化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与此相对, 《德意志意识形态》将基于分工劳动的社会关系视作历史的基轴, 以此摆脱了黑格尔的异化论。这个转换是由实体主义是阶段向关系主义世界观的转换。然后, 广松涉在这个诠释的基础上大胆进行衍生, 创立了自己的一整套涵盖“物·社会文化·历史”等领域的“物象化”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选引自日本维基百科“物象化”词条, 贺译) 。
(二) 望月清司的理论特色
望月清司的核心理论是“市民社会论”, 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进行了一番史无前例的全新诠释。望月并不承认后来列宁等人提出的并为后来中日等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界所广泛接受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历史发展五分法, 而是立足于马克思本人所持的“资本主义以前的人类社会共同体可以分为亚细亚、古典古代、日尔曼三种类型”。望月认为, “所谓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就是说明‘市民社会’的产生、发展过程的理论。”“马克思对历史的描述从宏观上来说就应该是‘共同体→市民社会→社会主义’这样一个三阶段, 它们分别对应过去、现在和未来。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则是对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揭示和证明。”[4]
三、“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启示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具有反对教条主义的积极意义, 在其特色理论的构建上也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但它最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的, 更在于它的方法论。
(一) 回归原典
广松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始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的复原整理。“双联页排印、重现删改踪迹、再加马克思、恩格斯文字的异体标注, 产生了经典文献出版史上第一个复原构境式的经典文献物……这开启了日本新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理论激活和问世。在手稿性文献编辑的复原构境出版物的开创性这一点上, 广松涉功不可没。”[3]
我们再来看看望月清司的情况。上文已经说到, 望月清司提出“市民社会论”的原点, 正是由于他立足于马克思的原始文本, 而非后人的解说。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虽然马克思本人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发展五步论, 但应该说马克思的论述中已经包含了这个想法”, 对此望月清司提出了质疑:真的是这样吗?在仔细研读马克思的原文之后, 望月得到的答案与大众是大相径庭的。
回归原典, 就是指回归到原始的典籍, 不轻信后人的注解, 而回归到原文、甚至是原始手稿里面去找答案, 从原始文件的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 因为只有原典, 才能最准确地代表原作者的意图。经过列宁、斯大林等人的加工,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部分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易容, 这些改变究竟是否全部体现了进步,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派的学者们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经过考察马恩的原始典籍, 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提出了自己的创新见解。无论他们的新见解具体到底有多少价值, 这种实事求是、尊重原典的做法无疑是一项值得推崇的学术规范。
(二) 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 是指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们无一不具备非常丰富的知识背景, 他们并不是单单研究马克思的, 而往往是在通晓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甚至近代科技以及拥有实际斗争经验的知识大背景下, 来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与我们国家的很多同志一辈子只读“红色经典”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门孤立的科学, 而是与其他学科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没有相对完整的知识背景是不可能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的, 这也就是前苏东和我国早期陷入教条主义的原因之一。
上文中已经提到, 广松涉的全部学术思想是很庞大的, 新马克思主义是其中的“一个模块”, 其余在他思想中同样举足轻重的还有现代自然科学和当代西方哲学。“在长达三四十年的执著的理论思考进程中, 先后有马赫、爱因斯坦、量子力学、康德、马克思、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格式塔心理学、生态学甚至后现代思潮等重要学术资源不断渗入到广松涉的思想构境之中。”[3]如果不熟悉黑格尔的理论, 广松涉是不可能透彻看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经历了一个从遵循黑格尔到摆脱黑格尔的过程。我们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中, 没有分清“异化”和“物象化”这两个概念、将它们混为一谈的人, 正是由于没有读懂马克思师承的黑格尔。
(三) 与时俱进
读罢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代表学者们的论述, 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 无论“物象化论”还是“市民社会论”, 它们的时代感都非常敏锐。抓住当红热点、探讨现时需要, 是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建立者们在方法论操作上给予我们的非常重要的启示。
“市民社会”一词由来已久, 19世纪中叶以后曾一度被人们忽视, 直到二战结束后, 这个概念又在西方再度流行开来[5]。但是西方学术界对它的解说并不完全适用于东方社会。直到望月清司出现, “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作为一个范导性原理”来看待和研究市民社会问题, “突破了传统的机械决定论模式”[1], 有助于东方国家从更加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个理论。
(四) 三点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他们思维的跨度之大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他们的出发点是原始典籍, 终点是当代热点, 中间搭建“越洋大桥”的是学者本人博大的知识背景。如此,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三点方法论不是相互孤立的, 而是呈现出一个合理的过程。缺少任何一环, 这场博大精深、深入浅出的思维构建就不可能完成。
四、总结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 有关它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 或褒或贬, 各持一方。例如, 在第四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王代月和黑龙江大学江海波质疑望月清司的“市民社会论”能否直达马克思思想深处;中山大学刘森林指责广松涉没有注意到卢卡奇对“物象化”和“物化”两个概念已经做出的区分;还有上文阐述过的清华大学的韩立新教授亦表示“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一词用语不妥。但这些批判在日本新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深厚根基面前终显薄弱, 逃不出名词之争的意味。要想对其做出更有力的批判, 恐怕还需要苦下一番工夫。它究竟功过如何, 以后历史自然会给出评说;对我们普通学习者来说, 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其中那些难能可贵的学术精神。
参考文献
[1]周嘉昕.“日本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市民社会与国家暨第四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研究, 2010, (1) .
[2]“日本马克思主义”还是“日本新马克思主义”? (下) [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4-06.
[3]张一兵.广松涉: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奠基者[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11) .
[4]韩立新.望月清司对马克思市民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 .
关键词:生态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解决途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生态观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生态危机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高速发展、战争与社会动乱的频仍,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全球各地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生态危机。面临如此局面,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生态理论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者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创立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说。在西方诸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理论相结合,积极探寻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全新解读,对我们现阶段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主要代表及其思想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奠基者威廉·莱斯在《自然的控制》一书序言中论述道“由控制自然观念所带来的广泛的迷惑势必掩盖现代社会发展的最关键的动力源泉之一,即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控制和服从的辩证法”[1](p9),直接揭示出莱斯思想的理论结构即——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们对大自然的观念,控制危机的关键在于控制人的思想观念,在《自然的控制》这本书当中,莱斯分析了古代神话、宗教世界观以及人类控制自然观念的历史变迁。莱斯认为,历史积淀而成的控制自然的观念和生态危机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如何才能顺利解决生态危机,莱斯的主张不是消除“控制自然”的观念,而是对其从新的角度进行诠释:控制自然的要义在于伦理和道德的发展而不在于科学与技术的革新。莱斯重新解释“控制自然”的概念内涵,他认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生态危机,人类要走出窘境就必须革新理念。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高兹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生态批判性理论模式,《劳动战略》一书的发表也成为其标志性著作,高兹的生态学批判思维是全面而且深刻的,他从生态学的深层次底蕴中探索出人文生态、政治文明的科学因素。高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资本积累为目的,这种理念将会造成人们对自然资源无休止的开采和使用,长久下去肯定会导致资源的极度溃乏,从而无法维持人们长久的生存需要。
加拿大哲学家本·阿格尔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生态学发展到“红绿交融”阶段的主要代表,阿格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阿格尔认为,资本主义的危机形式已经从经济危机转移到生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从更深一层的发达资本主义的角度来理解矛盾的。因此,“生态危机理论对发达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更为适应,它将为社会主义变革的战略提供具体的经验的展望。”[2]
奥康纳把“文化”和“自然”引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范畴的讨论之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全新解读,形成了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并建构了“生态危机理论”。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成就是“生态危机理论”。他把批判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他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本性促使其不断要求扩大积累,从而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
福斯特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他通过认真研究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将当代的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先进科学运用到对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思想的分析中去。他试图通过对马克思生态学思想的挖掘来揭示现有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发生的原因,福斯特指出:“彻底的生态学分析应该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二者结合起来。”[3]福斯特认为应该将生态马克思主义置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告诉我们,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认识和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在新时期为提高发展质量而提出的重要理论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4]
面对21世纪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人类要重新反省自己的实践活动给生态系统带来的生态破坏。人与自然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人类的主体地位不可更改,自然规律亦不可更改。人应尊重自然规律,并合理地利用自然规律。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同时在全球性生态问题上,我们也要担当起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有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个国家通力协作,坚决反对生态侵略主义等错误主张,进行合理有据的适度斗争,探寻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促进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江西省2015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现代性境域中的生态价值观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2] 本·阿格尔著,慎之中译:《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 J,B.Foster.Marx's Ecology:Materalism and Nature,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2000,P15.
【马克思主义理论读后感】推荐阅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07-01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09-27
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认识11-08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理论话语09-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0-17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专题研讨体会10-11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2-13
马克思 读后感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