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艺术是什么(推荐7篇)
1.演讲定义和分类
从人认识的一般规律来讲,我们习惯于先给出定义,然后像剥洋葱一样把一个事物从外表到本质一层层的剖析。演讲作为具有丰富内容的事物,这种方式一样可以适用。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演讲是一种通过口头语言以及讲话人的相应表情、具有特定含义的动作,通过借助于表情、动作进行情感及信息交流和传播的社会交往活动。最终帮助实现与听众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目的。文章和演讲可谓是“唇”和“齿”的关系。演讲和文章相比,文章是让文字躺在纸上,让读者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所说明的道理;而演讲却要通过演讲人的表情、语言、姿态,让一个一个的字站在听众面前,让人们体察演讲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所讲述的道理。有了对演讲的概括性认识,接下来从演讲的基本结构入手,来进一步认识演讲。对演讲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演讲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划分:
第一,依内容来分有政治演讲、学术演讲、诉讼演讲、社会生活演讲、宗教演讲;
第二,依地点来分有集会演讲、视播演讲、议会演讲、课堂演讲、战地演讲、宴会演讲、教堂演讲,等等;
第三,依方式来分有激昂型演讲、深沉型演讲、严谨型演讲、活泼型演讲。
另外,18世纪著名的演说家乔治·贝贝尔根据演说者的意图和目的把演讲划分为娱乐性演讲、传授性演讲、说服性演讲和鼓动性演讲。
(1)娱乐性演讲。这是一种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使人快乐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多以幽默、笑话或调侃为材料,一般常出现在喜庆的场合。它的特点是材料幽默,语言诙谐,主要为了娱乐听众,一般是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组成系列的笑话,正规内容只是偶尔提及,多出现在年轻人的Party上。这类方式的演讲出现概率很高,娱乐的氛围能使其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
(2)传授性演讲。这类演讲是指演讲者就某个学科、专门的知识和学问而发表的演讲。一般指学校和其他场合的专题讲座。它必须具有内容的科学性、论证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三大要素。这是与其他类型演讲的一大区别。它的目的是解释或介绍某方面的知识,而不是为某些特定的观点辩护。例如,经验交流会或学术交流会上的演讲,等等。
(3)说服性演讲。这是指演讲者就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风俗、现象而做的演讲,它表达了演讲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见解和观点。这种演讲要求,当听众对于某个问题持反对态度或冷漠相待时,演讲者要用感情的魅力和逻辑的力量说服听众,使之回心转意。竟选演讲就是说服性演讲的典型。
(4)鼓动性演讲。它的目的是激励人们,为了他们的信仰、目标而采取一致的行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2.演讲结构
高楼大厦都是从一砖一瓦累积而成的,它的机构决定了它的构造样式、承重系数等等方面的实体。演讲也类似于建筑,它也需要从最基本的结构入手一步步来构建它的样式。演讲内容在结构上包括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由于演讲是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的现场表演式讲话,与一般文章相比,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开头要具有吸引力。开场白有两项任务:一是引起说者与听者的共鸣,也就是,促成演讲者与听众的思想和情感的一致;二是打开场面,引入正题,也就是要开门见山,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演讲的开头一般要针对演讲对象选用适当的具有鼓动教育、启发性的语句开头,务必把听众的思路快捷地引导到讲题上来。
其次,正文部分必须针对讲题的具体情况加以展开。当演讲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时,在这里应对它进行充分的论证;目的是要介绍事物时,则在此要对事物的详细情况予以说明。作为文章的中间部分,不仅要求结构完整严谨、层次清楚,中心突出、语言流畅,推理、论证、反驳、说明和叙述都要有逻辑性,而且要求有一个能助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逻辑顺序。
最后,结尾一定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最高时戛然而止。这是演讲结尾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演讲处在高潮的时候,听众注意力和情绪都由此而达到最佳状态,此时结束演讲,给听众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结尾还要有进一步缩短演讲者同听众距离的语势,使结论显明并具有鼓动性。
3.演讲的开场白
演讲最忌虎头蛇尾或是有头无尾,因而,我们必须要注意演讲的开头和结尾的联系和呼应关系,一定要将开头和结尾这两部分事先准备好一整套的系统性构架。
演讲的开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开场白,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开场白的决定意义在于使演讲者给观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就是要通过开场的几句掷地有声的话语首先打开观众的心扉,令其更容易接受后继续演讲,也算是铺路石的功效吧。开场白有两项功能:一是建立讲者与听者的共同感觉;二是打开场面,引入正题。人们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利用名言警句开篇,注意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用它开头,能够使听众深受启发,发人深思。但应注意,所引用的名言警句一定要符合演讲的整体基调,而且要与时代接轨,不可偏激,令人感觉不快。
(2)发挥幽默的魅力,活跃气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幽默、笑话往往还能说明一个道理,并使听众笑后而回味无穷。结合演讲的内容,适当巧妙地运用笑话、幽默开头,能达到引人人胜的效果。
(3)抓住观众猎奇的心理,开头讲点新鲜事、奇闻逸事往往能引发听众的好奇心,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然后顺势铺开,引出正题,也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4)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用关怀的暖语开篇,用听众最关心的问题开头,最能引起听众的兴趣,也最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压缩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距离,然后水到渠成,引出演讲话题。
(5)充分运用赞美的魅力来激起观众的共鸣,任何人对顺耳的话都是容易接受的,说几句让听众感到舒服的话,有时候能够收到奇特的功效,但千万不要过分。然后自然而然地进入正题。
4.演讲的结尾
头跟尾的关系就类似于手和足的关系一般,人缺失了四肢中的哪一部分都是不完整、不完美的。演讲亦是如此,开头和结尾难说谁轻谁重,其关系确实是一目了然的,彼此依赖,彼此呼应。一般来讲,好的开始演讲的方法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而成功的结束演讲的方法能给听众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上面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开头,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如何结尾,我们也算是“有头有尾”吧。
(1)以颂扬的慷慨激昂的话语结尾,人们一般都喜欢听颂扬的话。用颂扬的话结束演讲可以使演讲者和听众的关系变得更融洽,引起听众的共鸣,把演讲气氛推到一个新的高潮。但赞扬的话不能过分,讲者要表情自然,态度严肃,口气诚恳。
(2)借鉴名人演讲的流行话语结尾,名人的话具有权威性,名言更容易使人信服。恰当地运用有权威的名人的话或名言结束演讲可以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可以为演讲者的观点提供有力的证明。但要注意,引用的话必须恰当,能深化演讲的主题。
(3)运用我国独特的五言七律、词牌词令结尾。用诗词结束演讲可使演讲显得典雅而富有魅力,使听众产生清新和优美的感觉,加强演讲的效果。但应注意演讲者引用的诗词,一般情况下要短,不能太长,演讲者要能正确把握诗词的含义,使引用的诗词确实能为深化演讲的主题服务。
(4)口号式的动员性结尾。演讲者通过有共同思想、共同愿望、共同利益和共同语言的某个问题的阐述,使其观点得到听众的认同,演讲达到一定高潮。接着,演讲者用感情激昂、动人心弦的话向听众指明行动的目标和步骤,对听众进行呼吁。
演讲的目的和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将自己的理解方式和结果传递给别人,让别人能够接受自己的方式方法,最终以个人魅力和处世态度来征服对方的视听和思维。好的演讲应当像磁铁一样,有磁性,把听众的视觉和听觉吸引过来,让听众在听讲的瞬间,眼、耳同时接受信息,使听众受到鼓舞、抚慰、教益,情绪受到感染。演讲者应当以其演讲的知识性、趣味性引人入胜,以其艺术之力,感染人心、潜移默化,使听众如沐浴在春风化雨之中。
感动听众,使之随着演讲者喜怒爱憎的情感而随波起伏,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效果。为此,有的演讲者运用许多有声的、无声的抒情手法,甚至声泪俱下,听众偏偏就是不为所动,因为那些表演没有真情实感。一个成功的演讲,须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真诚而热烈的感情是演讲的内驱力,也是演讲者精神世界、个性特征的真实反映。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感情作媒介;理性的共鸣,也常借助情感的波浪去撞击;积极的行动,更需要激情来推进。如何才能以情感人呢?
首先,要有感动自己的真情。演讲所表露的感情,应是从生活实际产生并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每当想到此、讲到此,那种情感就油然而生,激情就在自己内心深处奔涌,在打动别的听众之前自己就已经被感动了。只有这样的真情,才能打动听众,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其次,须是激情的自然流露。刻意修饰只能弄真成假、弄巧成拙。表达感情固然要借助于某些手段,但必须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仿佛从内心里涌淌出来的一样,有一种直率地表露内心世界的坦诚和天然真趣,而不能像是无病呻吟似的挤出来的矫揉造作之情。
再次,须是有深刻内涵的情感。一个成功的演讲,必须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但这种情是为主题服务的,演讲要阐明的思想、观点、主张,才是演讲内容的核心和根本。这就要使情中必须有深刻的内涵,或以事寓情,或以理托情,而不能情深似海,离题万里。
演讲作为一种宣传鼓动性的活动,是以启发和教育听众为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演讲者就必须在叙述事物、描述场景、抒发感情的同时,进行逻辑分析和充分论证,使其言之成理。也就是说,无论做何种内容的演讲,都必须蕴涵一定的哲理。“理”是演讲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这里的“理”,含有理智、道理、思想、见解之义。
一个成功的演讲,必须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好的演讲应当具有正确深刻的思想、见解,进行充分的论证,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分析,挖掘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生活的真谛,升华出高品位的理性色彩。演讲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强弱,影响的好坏主要就是看它的“理”说得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普遍意义大不大,能否起到释疑解惑、催人奋进的作用。
演讲中的“理”,有时可以包含在所精选的典型材料中,含而不露,让听众自己去思索、品味,使之回味无穷。有时则由于客观事例本身分量较轻,难以充分体现所要说明的观点,或因道理繁杂难以把握主旨,而需要提炼出表达事物“理性”认识的文字,放在演讲的要害处、关节点,警策全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事物本身的主要矛盾。所以要以理服人,不但“道理”要经得住推敲,而且论证过程要严密,无懈可击。
有个性的人,可以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没有个性的人,很容易被人遗忘。演讲也一样,为人所熟知的演讲家都有其鲜明的个性,以语言生动形象、感情充沛见长,或旁征博引、知识广博,或逻辑严谨、析理透彻等等。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演讲者,站在台上虽然也是侃侃而谈,旁征博引,感情丰富,有时还插入一些令人捧腹的俏皮话,但却激不起听众的共鸣,听众既不动心,也不动情。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演讲只有客观内容的表述,而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感受,即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社会经历和知识结构,都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对事物的认识都有独特的感受。个性化是一切文学艺术活动的生命,演讲同样受个性化特点的制约。无论是在正式的演讲,还是在人生中所经历的无数次较正式的讲话中,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都要从其观点、语言、感情、动作上显示出自己的个性。
难道真的可以套用那句早已被庸俗化了的名言——“一千个中国艺术家就有一千种中国当代艺术”吗?抑或真的可以说“什么都是当代艺术”,“人人都是当代艺术家”吗?作为一个长期兼事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研究和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专业人员,本人试图从中西当代艺术比较的角度,依照世界文明的发展规律和人类艺术演变的内在逻辑,谈谈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粗浅认识。
首先,中国当代艺术的时间界限如何划定?“当代”原本是一个历史分期概念。在西方,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后的历史被称为“当代”(Contemporary Age)。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被视为当代历史的起点。但在艺术史上,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这一概念的使用都与历史分期没有关联。也就是说,作为时间界限,当代艺术与当代历史的划分并不相同。
在西方艺术史著述中,“二战结束的1945年”、“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都曾被人确定为当代艺术的起始点。而在本人翻译并于前年出版的《当代艺术》一书中,作者英国艺术评论家朱利安·斯塔拉布拉斯则为当代艺术找到了这样一个时间节点——1989年,因为那一年及其随后出现的一系列世界大事件一一德国统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全球贸易协定的签订——带来的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承认,对于西方乃至整个世界而言,1989年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由此可知,在这位英国评论家看来,当代艺术就是全球化时代的艺术。
我国与西方的历史从未同步,因此,无论是历史还是艺术,我们不可能也不愿意采用西方人的分期标准。最近几年,中国艺术批评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时间节点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更确切地说是1978年,因为那一年的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决定将全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从此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历史时期。
定义中国当代艺术,比时间界限的划分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精神内涵和表达方式的确认。实际上,人类艺术史最基本的问题始终是“画什么”(内容)和“怎样画”(形式),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千变万化推动了人类艺术史的发展,而所谓的“时代精神”永远是通过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来体现的。
人们公认,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越个人的集体的价值倾向和精神追求。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当代艺术?什么才是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当代艺术?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确认什么是中国当下的时代精神。只有深刻认识中国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中透视当下中国人普遍的愿望和意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商品化和信息化等概念均可以用于描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整体或部分特征,但本人更愿意用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这三个概念来概括我们这个时代文明的总体特征,因为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作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文明中,已经出现和正在发生的现象,蕴含着当下中国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意识形态各个层面的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从传统的手工劳动转为现代的机器生产,中国人也开始了从农村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村迅速萎缩,城市急剧膨胀,农民大量进城,“农民工”的出现以及这个群体数量的剧增,都是中国当下工业化和城市化文明进程中出现的崭新现象。机器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迅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空前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欲望,并深刻改变了物质世界的面貌。工业化不仅是劳动手段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管理制度的革新。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农村是一个以土地依附、分散定居为根本,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因而建立在族群基础上的伦理道德和宗法礼教成为社会管理的有效制度。城市化带来的是一个高度密集的陌生人社会,这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给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管理制度提出了崭新的要求。2001年12月10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不仅意味着中国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而且使得中国人的社会身份由“国民”变成了“地球人”或“世界公民”。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民众能够跨越国界,互通有无,享受到彼此创造的优秀物质文明成果,与此同时,按照人们熟知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念,相同商品的消费也必然带来各国人民思想观念上的趋同。
众所周知,由于中国农耕社会的长期封闭,中西历史的发展殊途异步。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这些在西方本为历时性的文明创造在今天的中国变成了共时性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从西方前人的历史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更好地借鉴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西方原属渔猎文明,这造就了西方人的人本主义世界观和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公元前8至前6世纪,古希腊人就建立起城邦制国家,那正是现代城市化社会的雏形,而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自由、民主和法制思想也就在这些城邦公民社会中孕育产生。18世纪发源于英格兰的工业革命不仅使西方拥有了能够富国强兵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而且急剧加快并彻底完成了西方城市化社会的进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生活方式使西方人更强化了科学和民主思想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的决定作用。印象派之后的西方现代艺术尽管看上去流派纷纭、形式诡谲,但不管是塞尚的形式主义还是杜尚的观念主义,究其本质不过是西方艺术家来自现代自然和人文科学的新手段,表达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对理性与秩序、个性与自由的追求。虽然通过“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部分国家从1958年就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先期实验,但作为改革开放的深化步骤,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 1996年成立后不久就加入了该组织,因此在步入并推进全球化的进程方面,中国和西方基本上是同步的。实际上,全球化对全人类而言都是一个崭新的生命课题,这也使得中国人第一次获得了与世界各国人民平等参与、共同探索人类生存发展道路的机会和权利。我们看到,全球化不仅摧毁了各国意识形态之间的铁幕,也打破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屏障,使得世界当代艺术朝着“同质化”方向发展。从对地方和国家(民族)关切的表达转向对人类普遍关切的言说,西方当代艺术将“普适主义”(Universalism)作为重要的价值观。普适主义意味着人类突破了性别、家庭、氏族、阶级、民族(国家)和种族等所有拘囿,意味着个体与人类之间没有任何阻隔,意味着每个个体的彻底独立和彼此间的完全平等。
在西方学者眼里,当代艺术无国界,但由于各国历史的差异,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当代艺术仍然存在着艺术语言和精神内涵上的不同。就中国而言,传统与当代、本土与世界的双重纠缠使得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呈现出鲜明的混杂特征,因而评价中国当代艺术便有了国内与国际两个标准。一些在西方已经完结、属于现代性范畴的创作主题和艺术样式,譬如抽象主义,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仍有存在的价值;甚至作为西方文化本源,亦即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观念之化身的古典写实主义,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仍发挥着“持续启蒙”或“观念补课”的作用。根深蒂固的文化本位主义与势不可挡的普适主义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全球地方主义”的崭新艺术潮流。简而言之,全球地方主义就是用地方语言表达普遍人性和普适价值的艺术观念。
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数字艺术(包括影像、摄影和网络艺术)是西方当代艺术的主要门类,但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包括绘画和雕塑在内的架上艺术仍然占据着突出位置。在艺术创作中观念永远是大于语言的,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人类艺术发展史既是一部人类精神演变史,也是一部艺术媒介变迁史。文明的发展不仅给艺术家带来了新的生命课题,也给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手段。随着各种新的科学手段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当代艺术越来越突破了视觉感知的范畴,而向包括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在内的所有感知领域发展。在我看来,当代艺术应该称之为“全觉艺术”(All-Sensual Arts)或“多觉艺术”(MultiSensual Arts)。全觉艺术不仅是对既定的艺术收藏制度的彻底背叛——这类作品是无法收藏的,也给艺术作品的传播带来了极大挑战——印刷复制品无法呈现作品的性状,更给艺术的接受方式提出了严格要求——全觉艺术要求批评者和参观者的真正在场。除此之外,艺术家及其作品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也是当代艺术创作与欣赏方式上的新趋势。
除了题材主题和材料手段等艺术自身特性的变化,当代艺术的创作和传播也出现了新的方式。团队式的生产和商品式的营销日益成为当代艺术家普遍采用的发展策略。艺术的外部关系也变得空前复杂,艺术与时尚、艺术与市场、艺术与商品、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不可分、浑然一体。
与沙发和坦克一样,当代艺术这个概念也是个外来词。早在一百多年前的1913年,杜尚就已经把车轱辘安在了木椅子上边,而纽约也开始了如今赫赫有名的“军械库艺术展”(The Armory Show)。所以说,当代艺术在西方世界已有正统的百年历史,艺术理论水平,艺术表现能力,大众审美水平都得到了时间和数量的重重历练。而在他们看来已经司空见惯的,甚至是已经不再新鲜的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在中国大陆还是知者甚少。不少在学校研修新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也不知道该如何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解释自己到底在学些什么玩意儿。
那么,新媒体艺术到底在做些什么呢?
首先,新媒体艺术已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范畴,属于当代艺术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顾名思义,新鲜的媒体技术是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按专业解释来说,新媒体艺术主要指——那些侧重利用现代科技、新媒体形式和新的观看方式,去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作品。而这个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又可以按照媒介的不同来细分成许多具体分支,主要的有:数码艺术(digital art), 电脑图绘艺术(computer graphics), 电脑动画艺术(computer animation), 虚拟艺术(virtual art), 网络艺术(Internet art), 互动型艺术(interactive art), 电子游戏艺术(video games), 电脑机械艺术(computer robotics), 3D打印艺术(3D printing), 还有利用了应用生物科技的艺术作品(art as biotechnology)。
以上密密麻麻列出的这一组概念,每一个都可以单拿出来做一个专业课题。在西方艺术院校,通常也会用一个学期的专业培训和艺术实验去研究某一个表现形式。复杂、精准、有效的细分,正好说明了西方当代艺术在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里的发达程度;这就跟好莱坞电影工业一样,每一个工种的专业化分程度,直接代表了整个工业的良性发展水平。
这其中,有很多媒介分支都有所交集,而一般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也会采用多重技术,利用观者的多项观感,涉及好几个专业领域。因此,在较为粗放的理解里,人们也通常把新媒体艺术作品统称为“数码艺术”(Digital Art);或者按照另一个更为时髦的定义来说,新媒体艺术也属于“时基艺术”(Time-Based Art)。在“时基艺术”这个定义里,艺术作品把时间这一概念引入了作品的创作和理解过程之中。在我们三维的、立体的生活里,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维度其实也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这个无形无影、但无处不在的“第四维作用力”,就是时间。
二
时间,一直以来都是各种科学家和人文艺术家所研究的主题。在天体物理里,时间是一个具体的单位,而在人文科学里,时间多半是个感性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个体的生命和人类的历史。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和科技对人类理解力的影响,视觉艺术家也开始越来越普遍地意识到时间这一客观单位的存在,于是越来越多的视觉艺术作品把时间和时间的影响力作为了自己表达和讨论的内容。
目前,国际上重要的现当代艺术机构,例如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汉美术馆,还有伦敦的泰特美术馆都已经将“时基艺术”列位了他们的常规艺术媒介分类。“时基新媒体”(Time-Based Media)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概念里,已经和绘画、雕塑、摄影、装置等常规艺术种类一起,并驾齐驱,被视为了艺术收藏、艺术编辑、艺术理论研究的一个大方向。而中国内地的大众对这个概念可能还非常陌生,那么,这个听起来科幻感十足的时基艺术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依照纽约古根汉美术馆给出的定义来看,时基艺术是,“包括视频、电影、幻灯片、音频和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当代艺术作品;这些新媒体艺术作品把时间作为一个作品的创作维度,并且通过时间的流逝让观者参与其过程之中。”[1]在这个定义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时间的流动性,以及观者的参与性在时基艺术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传统的艺术分类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艺术分类为二维作品和三维作品。二维作品应该最好理解,多为我们熟知的架上作品,包括绘画,摄影,拼贴,印刷品等;而三维作品则会从墙壁上走下来,在长宽高的世界里延展,例如雕塑和装置艺术。而时基艺术则是在三维艺术的长宽高之上,又加入了时间这一抽象的坐标轴。把时间的流逝,观者的参与,身体的感知,这三大要素引入了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式之中。
这么听起来,描述时间的时基艺术似乎还是有些玄而又玄。但实际上,新媒体艺术基于其自身新奇的表现力和观者的参与性,应该是最容易被理解、最容易吸引人的艺术形式之一。这里,就要涉及到人类观看方式的改变。
三
在长期的艺术史里,人类对于艺术的解读和观看都是被动的。就拿我们最为熟悉的油画来说,艺术家将它们创作出来,可以选择让它们永不见天日;而那些被藏家、艺术机构拿出来展览的油画作品,也是安静而正经地待在雪白的墙壁上,保质保温,且不动声色。观众来到它的面前,也只感小心翼翼地观察,搜肠刮肚地去揣摩,用眼睛和脑子去想象,不能与之触碰,更别想和它对话。这种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艺术观看方式其实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投入,是十分被动的艺术审美体验。我们在自己的脑子里绞尽脑汁,胡思乱想,试图了解艺术品背后的用意和故事,但这么多的努力其实还不如艺术家本人的一个词,或是艺评家的一段话。
然而,随着新的科技进步,新的人类交流方式的产生,新媒体艺术正在打破这种被动的艺术欣赏方式,一种交互的、对话式的观看方式正在出现。借着影像声效的吸引,搭着时间的桥梁,时基艺术作品正在把观者的参与和互动带入到当代艺术的语境里。如果说,传统的艺术作品是静态的,那么新媒体艺术就是动态的;如果说,传统的艺术表达是单向的,那么新媒体艺术的沟通则是双向的。
在这种双向的观看方式里,时间成为了新媒体艺术的关键语境。时间的流逝,观者投入在一件作品里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光线、声音、空间、活动对于观者的影响,都是一件时基艺术作品所需要掌控和展现的。所以说,观看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理想型,应该是一次四维的、双向的、全身心的体验。
因此,现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一大趋势就是在时基媒体,数码艺术,和装置艺术的基础上利用时间的作用和人类的感官这两大重要元素,突出艺术作品的“对话性”和观者的参与感。于是,交互艺术(Interactive Art)这一新媒体艺术分支在各大艺术商览和艺术年展上大放异彩,也有越来越多的专业院校和艺术机构把作品和观者的互动性(interactivity)作为了一个专门的课题来研究,来讨论。而对于那些不懂艺术理论和艺术流派的普通大众来说,互动性的艺术作品也是十分有趣的,它们要么是用突出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吸引着来往的观众,要么是用先进的科技完成与观众的交流。总之,作品本身的互动性总是会让是新媒体艺术快速地吸引众人,在单独或者集体的参与活动中传达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这种艺术的“互动性”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做出一只机器人的手臂跟每个前来的观者握手,这是一种直接的、可视的互动;但艺术家也可以营造出一个视觉幻像,用空间和体验去迷惑观众的神经和感知。显然,第二种类型的互动显得较为“隐形”和“诗意”,是我更为欣赏的艺术表达方式,但同时,这种潜移默化的互动性艺术对体验者也有一定的要求,作品意义的完整需要观众的适当参与,审美基础和思辨能力。但无论是哪一种交互形式,大部分的新媒体艺术都是利用时间的作用,身体的参与和我们的感知能力来实现意义和内容的交流与互动。
四
时间的流逝,观者的参与,身体的感知,这三大新媒体要素在不同的艺术作品里所占有的比例各不相同,或者说,所采取的步骤是不一样的。越复杂、越大型的新媒体艺术所需要的观者投入比例更大。例如,一部视频短片作品,用显示屏展示给观众,观众所需要的投入就是站在显示屏跟前,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去观看这部作品,在时间的陪伴和流逝下,逐渐理解艺术家的意图;而许多新媒体互动装置作品所需要的观众投入则显得更多,你不仅需要时间去体验艺术家营造的环境,甚至还需要真刀真枪地去触碰、去操作、去完成一个装置,最后还要根据自己的眼耳口鼻手所获得的信息去消化得出这一段体验中所蕴含的意义。
那么,就观众投入的比例由浅到深的顺序来看,新媒体艺术发生的早期作品,包括录像艺术、幻灯片艺术、音频艺术,到后来的视频艺术,都还只是需要观众的观看和收听,利用我们的视听感官;而到了当代的艺术现场,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大面积、大规模地动用观者的各方面感官,甚至有些作品没有了观众的参与根本就不存在。这些观者参与性的比重加强,一个是新媒体科技的交互创新所带来的,二个也是随着大众媒介、网络环境、社交媒体的不断兴盛,现代人的观看和体验方式已和几十年前大为不同。艺术家一方面用作品传达着这类的讯息,一方面又让观众在体验式的观看行为中意识到这样的时代和文化变迁。
不过,现在再回首新媒体艺术产生的初期,许多艺术家在七十多年前就已经预言了如今的媒体观看模式。例如,2006年去世的韩裔美籍艺术家——白南准(Nam June Paik),他被美国人誉为“录像艺术之父”(Father of video art),也是当之无愧的新媒体艺术先驱。白南准在其1972年撰写的文章中,就预视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他也代表了早期新媒体艺术家的一个共同特质——醉心于钻研科技的潜力和新的视觉表达语言。他们这一批被后人称为“图像工程师”(image technician)的艺术家终日埋首实验室,研究新的图像技术和新的播放技术对艺术的直接影响。例如,白南准与日本籍工程师Shuya Abe合作开发的录像合成器,就利用了电台频道控制的录像装置,成功的将影像透过电子方式加以重组和处理,并结合及时的电视讯号来进行艺术创作。同时,白南准还将当时十分时髦和先进的手持录影设备融入到艺术当中,与传统的文化符合和观看方式产生了有趣的对话,创作出了一系列例如《电视大提琴》(TV Cello, 1971)、《电视佛陀》(TV Buddha, 1974)、《电视罗丹》(TV Rodin, 1978)等重要作品。其中,以他的《电视佛陀》最为著名,白南准采用了一套SONY录影设备,制作出了封闭循环的录影作品,将他自己的古董收藏——一个佛陀的佛像,摆放进入了一个极具后现代风格的语境之中。一架SONY录像机对着闭目禅修的佛陀,拍摄下的影像出现在了一个极具摩登风格的圆型电视机中,结合及时播放的录影影像,让真实生活里的佛像与闪烁的电视萤幕中“倒映”的佛像产生了有趣的面对面。这是一幅极为冲突但又透露出禅意的作品,让人们不断去思考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在、真实与再现等重要艺术主题。
除了录像、及时播放、电视显示屏,还有一项技术常常被运用到新媒体艺术的创作里,那就是投影技术。1957年出生于纽约的美国艺术家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就是一个长期利用图像投影技术的艺术家。虽然他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行为艺术,但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投影装置作品。在奥斯勒的创作里,他常常将人脸和五官的一部分投影到自制的雕塑表面,让一个奇形怪状的物体展现出栩栩如生的喜怒哀乐,再借助投影环境的灯光效果,奥斯勒的投影雕塑往往会给人十分惊愕的视觉效果。那种刻意为之的视觉张力、人类器官的熟悉和不安、怪异的生命力都形成了奥斯勒的艺术语言。通过造型的叠加和投影带来的动态和声音,奥斯勒制造的新生物、新噩梦、新童话都是生动而夸张的,利用观者的感官认知和理性的不安和不适表现了当代生活中的焦虑和奇思。
相较于奥斯勒而言,美国女权主义者、概念艺术家,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的作品则显得更为内敛和严肃。她的大部分作品也利用了图像投影技术,在公共场所,场馆内部,或者建筑的外表上大面积地实施文字投影,用滚动播放的标语改变一处公共环境的视觉表面和文化景观。在霍尔泽初涉艺坛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的兴起时期,作为一种对传统艺术形式物质化和造型性的反叛,观念艺术强调艺术的“非物质化”的过程。于是,许多观念艺术家都通过各种声音、文本、语言等媒介方法来表达个人的艺术思考,而像霍尔泽这样的观念艺术家也将语言、文字的存在和意义作为其艺术作品的主要议题。在公共环境里实验大面积的投影活动,她的作品影射了广告牌、霓虹灯、电子屏这样的公共环境信息输出方式,抓住了普通大众的视线;而用这种公开的、直播的、文字的艺术作品展现了一个已被现代人淡忘的问题——文字的控制力。霍尔泽讨论女性身份,艺术价值,信息的不对等。在我们看似繁荣的信息图像环境里,霍尔泽提出了关于文化的歧义、政府对信息的监管、知识公平、权利对等等社会问题。对于其作品的理解需要观众投入一定的时间读完她所播放的文字,需要一定的语言能力,更需要一种反思的理解能力。霍尔泽依托在投影技术之上的新媒体作品,是一种基于语言文字的直接对话,也是一种敞开心扉与观者互动的行为。
如果说,上面谈及的几个作品只是利用了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来完成艺术表达,那么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许多作品则是利用了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方向感等许多感知能力。他的代表作《气候计划》“Weather Project”,用新媒体手段在伦敦的泰特艺术馆内制造出了伦敦人久违的太阳。把一种日落的美好和天气的影响力引入到严肃的美术馆内。前来参观的观众一时间会忘记自己身在何处,看见头顶的暖阳,会自然地席地而坐,聊天说笑。除了制造特殊的光线、空间和温度,埃利亚松还专门加重了展厅里的空气湿度,并在空气中混入了一种由蜂蜜和糖调制的芬芳,从视觉、触觉、嗅觉全方位打动观者。在时间的流逝中,观众是怀着享受的心情完成着这种艺术的体验。也许,新媒体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让观众忘记所有的技术手段,自愿地、全身心地、放松地融入到一种环境和体验当中去。
注 释
[1]“Contemporary artworks that include video, film, slide, audio, or computer-based technologies are referred to as time-based media works because they have duration as a dimension and unfold to the viewer over time.”
高二语文组崔翠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在创办演讲特色学校的理念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活动。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认为,演讲注重了学生个人感受和体验的抒发,尊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权,更重要的是学生因此而取得的巨大进步,让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开始是畏首畏尾,现在是争先恐后;开始是无话可说,现在是滔滔不绝;开始是忸怩拘谨,现在是声情并茂;开始是不知所措,现在是潇洒自如。真可谓:激活学生并不难,给点“时间”就灿烂。但是演讲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今天我就我们演讲的源头——演讲稿,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演讲要与作文区分开。我们很多同学认为演讲稿与作文一样,其实不然。作文是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则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双向交流信息。严格地讲,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所以,为演讲准备的稿子要遵循以下规律:
1.开头要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演讲稿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它犹如戏剧开头的“镇场”,在全篇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瑞士作家温克勒说:“开场白有二项任务:一是建立说者与听者的同感;二是如字义所释,打开场面,引入正题。”好的演讲稿,一开头就应该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经济的时间,把听 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这样,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开头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开门见山,亮出主旨。这种开头不绕弯子,直奔主题,开宗明义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在《如何对待专业课和文化课》有同学开头就说:“我认为两者要兼得,鱼和熊掌我都要。理由如下:„„”。
叙述事实,交代背景。开头向听众叙述一些事实,交代背景,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听众倾听。如在《向雷锋同志学习》中“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湖南省望城县人。1940年出身于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对中国共产党怀有深厚的感情,先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和青年团。他工作积极,埋头苦干,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工作模范”“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提出问题,发人深思。通过提问,引导听众思考一个问题,并由此造成一个悬念,引起听众欲知答案的期待。如《人生•理想•追求》就是这样开头的:“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青春的时光呢?我想在这里同大家谈谈我的情况。”
引用警句,引出下文。引用内涵深刻、发人深省的警句,引出下面的内容来。如《我的思考与奋起》开头就很精彩:“一个人如果一辈子都不曾混乱过,那么他从来就没有思考过。”开头的方法还有一些,不再一一列举。总之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开头,都要做到先声夺人,富于吸引力。
2.主体部分要层层展开,层层深入
演讲稿的主体,要层层展开,步步推向高潮。所谓高潮,即演讲中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段落。在主体部分的行文上,要在理论上一步步说服听众,在内容上一步步吸引听众,在感情上一步步感染听众。要精心安排结构层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地推向高潮。1
主体部分展开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并列式。并列式就是围绕演讲稿的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表现,其结构形态呈放射状 四面展开,宛若车轮之轴与其辐条。而每一侧面都直接面向中心论点,证明中心论点。
递进式。即从表面、浅层入手,采取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的方法,最终揭示深刻的主题,犹如层层剥笋。用这种方法来安排演讲稿的结构层次,能使事物得到由表及里的深入阐述和证明。
并列递进结合式。这种结构,或是在并列中包含递进,或是在递进中包含并列。一些纵横捭阖、气势雄伟的演讲稿常采用这种方式。
3.结尾要简洁有力,余音绕梁
演讲稿的结尾,是主体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言简意赅、余音绕梁的结尾能够使听众精神振奋,并促使听众不断地思考和回味。结尾或归纳、或升华、或希望、或号召,方式很多。好的结尾应收拢全篇,卒章显志,干脆利落,简洁有力,切忌画蛇添足,节外生枝。美国作家约翰·沃尔夫说:“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到高潮时果断收束,未尽时戛然而止。”这是演讲稿结尾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演讲处于高潮的时候,听众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注意力和情绪都由此而达到最佳状态,如果在这种状态中突然收束演讲,那么保留在听众大脑中的最后印象就特别深刻。演讲稿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格式,或对演讲全文要点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或以号召性、鼓动性的话收束,或以诗文名言以及幽默俏皮的话结尾。但一般原则是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用这句话来形容演讲前的准备工作十分贴切。优秀演讲者除了要有口才、学识、品德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外,在每一次演讲前都要进行认真的准备,广泛收集材料、写好演讲稿、反复演练等。其中演讲稿的撰写是关键,写好演讲稿可以帮助演讲者加深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和熟悉,理清思路,增强语言表现力,恰当掌握演讲时间,使演讲者心中有数,有助于打消紧张情绪。
当然,每个人的语言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撰写演讲稿。
(1)如果你演讲的时候很容易忘词但你平时的表达能力较好,我建议你采取提纲式的演讲稿书写方式,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简单的列出大框,把演讲稿的主干记住了这样在演讲的时候还有可能自己发挥的更好。
(2)如果你演讲的过程中很容易紧张,那么我建议你写那种短小精悍的演讲稿,在演讲的过程中注意把握自己的感情,把你的感情传达出去了,你的演讲稿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如果你是一个很感性而且很能把握自己的情绪的人,那么建议你可以写成一些优美的演讲稿,比如在稿件中你可以写进一些小诗或者一些带有语气词的句子,这样更有助于发挥你的特质勾起大家的心弦。
建议:在演讲稿的书写过程中建议大家经常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可以使你的演讲稿增加很的生动性,比如:排比可以用来增加气势,比喻,拟人让你的文章能更加生动形象,顶针可以使你的语言更有推动和逻辑性,通感可以让抽象的理论和事物具象化。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荀子.劝学》中的语句,意思是说:行程千里,都是从一步一步开始; 无边江河,都是一个个小溪小河汇聚而成;则引申意思是,如果做事不从一点一滴中做起,那就不可能有所成就。而这句至理名言,与我们时下所提倡的精神不谋而合,那就是: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关于幸福,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幸福是什么?这不仅是哲人们沉思的问题,也成了普通老百姓关注的话题。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人生的幸福总是相似的,痛苦却各有各的不同。
著名演员赵本山,有句经典台词,大家一定不陌生:追求了一辈子幸福,到头来才知道幸福就是“遭罪”。
又有人说,幸福就是不“折腾”,淡定的人生最幸福。
还有人说,幸福就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拥有自己想拥有的东西。
也有人说,幸福就是看着别人吃快餐,自己下馆子。^-^
可是,我认为,幸福是你内心的感受。要用内心去体会,才能拥有。幸福就是闪烁在生活中的点点温暖,父母的呵护,亲人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这些都是幸福。幸福就是点缀在工作中的小小激动,上司的表扬,同事的互助,领导的期许,这些也都是幸福。
幸福需要用心感受,更需要用辛劳的双手去创造,需要用智慧去照亮。唯有通过辛勤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幸福之路才会畅通。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主动发挥以下精神和意识。
首先是荣誉意识。什么是荣誉意识呢?荣誉意识是团队凝聚力的来源,是团队的灵魂所在。荣誉意识被库利称为“求荣誉”的心理;被托马斯称为“求荣誉”的愿望。有人有把它定义为:由个人自尊心、名誉感、光荣感、好胜心、自我感、集体主义情感组成的一种复杂的道德情操与价值取向。
就我个人理解,荣誉意识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要心往一处想,想到集团兴旺,员工才能发达,员工才能体会到工作的幸福。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其次是团队意识。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
团队意识是企业的灵魂。一个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会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当然就不会有战斗力;一个企业没有灵魂,就不会具有生命的活力。
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友好互助,团结协作。一个好汉三个帮;单打独斗,难成大气。所以我们每一个电子人都应自觉培养自我的团队意识,相信团队的力量,相信伙伴的力量,为集团增光添彩。
第三是员工的归属感。归属感是职业安全的象征,有了归属感,员工才更加乐于奉献;有了归属感,员工与企业的利益才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个优秀的企业内部环境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不仅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更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任何员工在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感的一种!
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对于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集团要努力创造员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会,营造一个积极上进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员工也要自觉地与领导、同事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互相渗透、互相依存。
第四是感恩意识。古人说得好,施恩勿念,受恩莫忘,知恩图报必大善也。感恩要先知恩,知恩才能做到感恩,知恩才能使感恩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这首歌红遍大家南北。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认为,我们至少要常怀以下感恩之情:我们要感恩于父母,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成人;要感恩于我们的老师,感谢他们的谆谆教诲;我们要感恩于我们的公司,感谢她给我们提供奋斗的平台;我们要感恩于我们的亲友,感谢他们给以我们无私的帮助;我们要感恩于社会,感谢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的无限机遇。
第五是危机意识。在人的一生中,危机处处都有,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其实,生命就是一切危机的累积总和——生理成长,社交情谊,创业守成,聚别欢忧,无不危机重重。总括一句,危机是必然,也是必需的。然而,危机并非祸患,它只是一种必然的过程。人虽有危机之患,但它未必成祸,关键是在于我们是否具有危机意识,能否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意识,那么危机只会成为厄运。
自觉树立危机意识,促使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唯一的选择是义无反顾地往前冲。并且让自己都时刻保持着危机意识,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因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树立危机意识,为自己的工作做一个很好的规划,要敬业、进取,用自己不遗余力的努力赢取职场的每一个亮点!
最后是责任和使命意识。增强责任和使命意识,可以成为鞭策、激励、监督自己的力量,使自己在工作上没有丝毫的懈怠。
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创造者,都是梦想的缔造者,生在这样一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年代,我们是庆幸的。我们庆幸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我们庆幸时代赋予了我们特殊的使命,唯有努力奋斗,才能对得起这个时代。
青春是什么?
难道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时髦装扮?还是“白日放歌须纵酒”的兴奋洒脱?是沉迷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花前月下,还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层楼惆怅?有些人一直在成长的十字路口徘徊。但是,我要说:青春还可以是志向、理想、追求、责任;青春还可以定义为一段披荆斩棘、奋进探索的光辉乐章。
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青春不是乐享美好年华,也不是叛逆与疯狂的代名词,它是人生的十字路口,是我们奋斗不息,成才成功的必经大门。同学们,把握青春时光,选择做正确的自己,我们会因为青春的活力,收获不竭的力量源泉;会因为青春的绚丽,拥有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时光的老人又一次送来了美好春天。在我们安享这阳光灿烂、宁静的幸福生活之时,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为中华独立和繁荣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们。鲁迅先生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燃烧的青春,凝聚成精神的火炬,点燃了中华的未来。这种青春是多么绚丽夺目,这种使命是多么震撼人心!
同学们,青春是美好的,没有使命感的青春是贫血的青春。在任何一个时代,年轻人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形势逼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正视自己,奋发自强。
我们每个人当下的付出,其实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同学们,请不要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匹夫有责”这样的话,仅仅是领导开会时喊出一句口号。请你想一想,我们现在的面貌就是中国未来的面貌,我们现在的付出,就决定了中国的未来。117年前,梁启超奋笔写下《少年中国说》,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真是美哉!壮哉!
所以,我们写好每个字,做好每道题,讲好每句话,做好每件平常的小事,点滴之间都会影响到他人,影响到自己的未来,更会与将来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同学们,千万不要小看自己,更不要再踌躇、彷徨、犹豫、徘徊,别再浪费时间,因为你的青春转瞬即逝!一年之计在于春。赶快振作起来吧!以实际行动实践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使自己的青春无愧于心,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谢谢大家!
青春是什么演讲稿篇二青春是什么难道是携子之手,浪漫而温馨地漫步于桃红柳绿之中吗难道是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大跳千奇百怪的街舞吗难道是无休止地泡吧,疯狂地蹦迪吗有些人一直在成长的十字路口徘徊。但是,我要问:难道青春仅仅就只剩下这些了吗青春可以是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青春还可以是面对峰回路转,霹雳斩棘,举步探索的毅力。
青春不仅仅是一声声的赞美,它更是拥有使命并为之奋斗不息的源泉。因为生命的光环一个个被践踏的躯体赋予了新的灵魂;因为青春的绚丽,一个个飞舞的思绪会聚成一首悲壮的挽歌。
时光的老人又一次送来了五月,迎来了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在这阳光灿烂,安宁详和的幸福生活之时,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为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们,是他们,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时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澜之势救黎民于苦难。在斗争中,青年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以燃烧的精神和鲜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点燃了未来。这种青春是多么绚丽夺目呀,这种使命是多么震撼人心啊!
青春是美好的,没有使命感的青春便是贫血的青春。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我们要怎样才能实践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青春光彩照人呢
放眼看吧,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涌现出许多新时代青年的楷模。从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以服务祖国需要为乐的王杰,从自学成才的张海迪到科技创新的秦文贵……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五四精神诠释了青春的使命!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话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雄浑的青春赞歌!
作为新世纪的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是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紧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我们要坚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形势逼人自强。催人奋进。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更好的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功底。在学习中,还要善于创新,善于实践,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改造主观世界客观世界活动中去,不断成才。同时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提高综合素质,完善人格品质。做有益于祖国个人民的人。
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富裕安康,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人。青年一代的我们,只有做到艰苦奋斗,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才能真正地做到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为祖国奉献青春,这是当代青年最嘹亮的口号,我真心地希望,这不仅仅是口号,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旗帜!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它划过夜空的一刹那,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这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让我们都做夜空下那颗闪亮的星星!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之独立,振兴国家,匹夫有责,赶快行动起来吧!
青春是什么演讲稿篇三巴金在自己的随想录中说过。“人不是点缀太平的。而是工作的,正因为有了荆棘,才需要我们在荆棘中开辟道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平平坦坦过完一生是毫无意义的。要建立自己的天地,让成为主宰自己的主人。这一切都不可以空想,要靠实际行动、勇气、智慧、毅力才能实现。可是这条路不好走。放眼望去它若隐若现,只有一条荆棘丛生、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小路。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我们必须果断的选择这条路。
从我们降生到世上那一刻起,注定要经历一翻彻骨寒。有人要逃避磨难,导致被小小的寒气所困。我走在这条路上,永不后悔。我赤着双脚。用双手扒着荆棘,荆棘的锋芒和我的肌肤一次次零距离接触,伤痛让我一次次动摇决心,但我固守阵地,决不动摇!强忍伤痛依然义无反顾的朝目的地前进。虽说伤痛时常让我疼痛难忍。我却从中总结了不少经验,伤痕弥合留下了不少疤痕,每一个伤疤都是一次挫折,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都是一次成长的标志,所以我不悲伤,坚定的走下去。只有在这样的道路上我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荆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信心、没有勇气走下去,半途而废。没有荆棘的道路,没有挑战性;没有挑战的人生,没有意义;没有意义的人生,生不如死!荆棘的道路上成就有勇气、有自信、有智慧、有梦想的人!荆棘的道路上锤炼了人的意志,荆棘的道路上打磨了人的梦想。走在荆棘的道路上,用古人仁的经验告诫世人,成功的人必须有成功的路,成功路上必定坎坎坷坷、荆棘丛生,荆棘丛生必定能苦其心志。
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荆棘便不会阻碍我们通向成功。相反,荆棘是我们成功的垫脚石,磨难使我们越挫越勇。在荆棘丛中开辟道路!我要在荆棘中开辟道路!
这就是我的人生,像滔滔江河一泻千里,奔腾向前,不论山高路远,将咆哮着、冲刷着、呼啸着、激越着,卷起千层波浪,无所畏惧不怕征途艰险冲向波澜壮阔的蔚蓝色大海。
【关键词】 学校音乐教育;忠于内心;唤醒式教学;规格信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当下,普及学校艺术教育、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中小学范围内,对于学生艺术文化素养的养成与测评,从国家到地方,再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心力。如此一派生机洋溢的景象,确实令笔者感到欣喜与欣慰。但是,当认识层面的美好意愿付诸行动时,方法上的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的种种后果,也着实令笔者感到忧心重重。
“你们喜欢上音乐课吗?”这是笔者于2014年9月担任北京市某初中音乐课程教学工作中于课程开篇时的第一个提问。“不喜欢!”仅从这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中就已经可以窥见诸多问题。在学生用“可怕”、“讨厌”、“恨”、“吓尿了”等词汇描绘了对音乐课的印象后,除了震惊,更是令笔者不禁反思:究竟是什么让音乐课变得可怕了?而在接下来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通过不断对自身以及其他音乐教师身份与角色行为进行反思,逐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撰写此文的目的是希望我们的艺术课不要成为学生们的“惧怕物”。
一、当下初中音乐教师身份存在的三个基本问题
以反思问题作为逻辑起点来看,目前初中音乐教师对于自身身份的认识与理解是不充分、不深刻、不到位的,因此显现出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但从本体的视点来看,主要反映在对音乐、音乐教学、艺术教育三个核心概念认识与理解的欠缺上。
(一)音乐教师对音乐本质缺乏独到见解
初中音乐教师的身份首先要求教师要对“音乐”有个人独到的见解,才有可能围绕课程本体履行好音乐教师的职责。否则,在教学中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1.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的理解出现偏差。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往往将“音乐=音乐技术=音乐素养”。即,将音乐、音乐技术、音乐素养三个概念混为一谈。也就是在教学中往往将音乐课变为以视唱练耳、乐理为主的音乐技术课,并认为掌握了音乐技术就是提升音乐素养。这就是由于音乐教师对音乐以及音乐课程本质没有理解到位导致的。如,北京某附中在提升中学生音乐素养为目的的背景下,开设了“课后一小时活动”,聘请教师讲授《视唱练耳》课程。不可否认,视唱练耳与乐理确实在某个层面可以反映学生的音乐素养,但这绝不是全部,甚至可以说这绝不是最主要的。我们不能仅以能听音、会打节拍为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音乐素养。这样的认识与评价标准,会让音乐教学陷入以音乐技术教授为主体的怪圈中。因此,学生在提到音乐课时都会唉声叹气地说,“又要听音了。”如此教学,也难怪音乐课会变得“可怕”。学生有了对“音乐”的畏惧心理,进而会消极地影响到他们对整个艺术文化的理解和态度。
2.音乐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新意。音乐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陈旧甚至千篇一律是音乐教学中的普遍现象。首先,是音乐教师缺乏创新的意识。认为,“反正就是这些东西,怎么教不都一样嘛,我的老师怎么教的我,我就怎么教他们。”而在这种“被教与教”的身份转换间,时间已过10年,社会环境、社会关系、成长背景、阶层情感、理解能力、性别差异等等这些因素的转变与现实要求,难道还不足以让音乐教师树立创新的专业教育教学意识吗?其次,是缺乏创新的方法。究其原因,就是对音乐本体没有充分理解,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才会不得不按照某一教材、某一形式进行复制式教学。最后,是对“新意”的误解。在多媒体盛行的当下,多媒体进入课堂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但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目的,却出现了偏差。不少音乐教师在PPT的制作、音频的选择上都做足了功夫,认为这就是课程有新意的表现,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依赖于多媒体,出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滥用现象。如,某教师在备课中制作了精美的PPT、精心选择了大量的音频,意图利用多媒体使自己的教学更为立体和丰富,这本没有错。但当该教师走进课堂发现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时,头脑中竟一片空白,不知道这堂课该如何进行,因为课程所有内容都要依附于多媒体来呈现。没有多媒体就不知音乐课该如何进行,该如何上得有新意,这种情况只能说明教师并没有理解音乐艺术文化是什么、音乐文化课是什么。其实,要认识到音乐教师不是某种或某些工具媒介的奴隶。若想让音乐教学有新意,就必须要有独立创新的意识,对音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课程中植入自己的艺术文化理解、情感和音乐教学方法,这样才有可能让音乐课程变得鲜活、灵动、不可替代。
(二)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认识
当下音乐教师,尤其是青年音乐教师,普遍缺乏对于普通教学、音乐教学的认识与系统学习,不能充分将其作为专业来认知与执行。仅“单纯”地认为,学过多年音乐,自然会教音乐。全然不知“自己会”与“让他人会”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因此,一些青年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学无方”的状态。
1.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奴役式”教学。在反思中发现音乐教师普遍具有“脾气大”+“不宽容”+“情感脆弱”+“欠缺耐心”的现象。这一点不仅仅出现在大学的音乐专业“一对一”的教学中,不少中学音乐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似乎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一种“自我膨胀”,认为自己在课堂中拥有了“权威”,可以为所欲为,学生必须“臣服”于自己。这样不成熟的认识,就容易导致音乐教师“奴役”学生的现象出现。如,当学生想就某一首歌曲发表个人观点,而此观点与教师相悖时,教师会认为权威受到挑战,通常会指着学生大吼:“不许说话!谁让你说话的!你才学几年音乐!”;再如,当音乐教师想让学生演唱,而学生表达不想唱的想法时,教师会用威胁地口吻说,“再不唱,我就陪你唱到晚上10点!”种种非音乐教育现象表明,音乐教师并不关心学生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学,并寻求恰当的方式解决,仅“坚定”地认为,“学生就该听我的”。殊不知,音乐教师的这种“奴役式教学”,本质上来说并没有把学生当“人”来看待,没有给予自己学生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导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后,往往成为缺乏个人主见、只会听命于人的“奴才”。以至于音乐教师请学生对自己学校的“校歌”进行客观评价时,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是校歌,所以必须好听。”在以培养学生感受力、想象力、表达力为主的音乐课程中出现此种现象,难免令人感到痛心。那么,笔者想问的是,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教育能让学生获得尊严、健全人格和心智快乐的成长吗?
nlc202309030233
2.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讨好式”教学。“讨好式”音乐教学与“奴役式”音乐教学一样,在音乐教学中并不是少数现象。尤其是面对初中阶段——正处于所谓“青春叛逆期”的学生,音乐教师生怕自己的一句话“惹怒”学生,“逼”学生做出过激的行为。所以,某中学从事多年音乐教学的老师就说,“初中音乐课嘛,就是哄小孩玩,不用太认真,只要他们不出什么事,不跳楼就行”;或是,在音乐教师无法对课堂进行有效调控时,只能用讨好地口气说,“你们别说了,我放歌给你们听还不行嘛”;再或者,音乐教师实在无法正常进行课程,只有无奈地陪学生聊天,以混过难挨的40分钟课程。这样的“讨好式”音乐教学,使音乐教师完全丧失了教师身份的主体地位,完全忘记了音乐教师身份的职责所在,同时无形中也漠视了音乐文化课程的重要价值与地位。试想,此种现象,恐怕也只有在所谓的“小三门”课程中才会出现吧。那么,关键问题是“要不要改”?笔者认为,“改”才是必须的出路吧。
3.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零互动式”教学。音乐课程本应是充满师生互动、交流、表达的课程,但在目前的中学音乐教学中,却出现了音乐教师与学生“零互动”的现象,尤其在经验不丰富的音乐教师身上更为常见。“我就怕学生问问题,他要是问我听没听过某首歌,或者让我做示范,我答不上来多丢人,所以我就不管他们,自己说自己的。”音乐教师为了保留自身“颜面”采取自我封闭的对策,以自己的“不变”应学生的“万变”,以确保课程顺利进行,万无一失。而这样自我封闭的“零互动式”音乐教学的后果,就是音乐教师在课堂中出现自说自话、不投入、不真诚、不灵动、无激情的尴尬局面,这样的音乐教学方式,不仅很难调动起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也是既毁教师自己、也毁学生、毁学校、毁音乐、毁国家的有害行为。
(三)音乐教师对艺术教育缺乏理解
反观当下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以及经学校教育培养出的“成果”——片面发展的、身心脆弱的、以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第一的学生,就不难判断,艺术教师对艺术教育是缺乏理解的,更为重要的是欠缺艺术教育理想、缺失族群社会责任意识。很难想象,一个对艺术教育缺乏理解的教师,如何能把音乐教学搞好,把学生培养好?而对艺术教育的理解缺乏,主要体现在对职责的漠视,以及将艺术教育目的功利化两方面。
1.音乐教师对教师职责的漠视。音乐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正所谓“有教无类”。“你给我好的条件(指对音乐有较好领悟力的学生)我就给你东西(指教学),现在你给我那么差的条件(指‘差生’),让我怎么教”。当面对这样的言论时,我只能说他缺乏对于教师身份、音乐教师职责的基本认知。况且,笔者并不认为有所谓“差生”存在,尤其在音乐教学中,虽然学生对于音乐的领悟能力有高低,但“每个人心里都有音乐”[1]3,对于音乐的感受力、领悟力、理解力是可以在后天得到开发、启发、培养的。更何况若每个学生对音乐都已经有了超高领悟力,以及极高的造诣,还需要音乐教师做什么呢?正是因为学生的条件不同,才需要音乐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承担更多的责任,去思考该如何作为才能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若音乐教师缺乏基本的责任感、仁爱之心等师德素养,是很难成长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师的。
2.音乐教师将艺术教育目的功利化。将艺术教育目的功利化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学校范畴,可以说在艺术教育盛行的今天,艺术教育目的始终没有走出“功利化”的怪圈。但普通中学校作为艺术教育普及的“前沿阵地”,音乐教师作为艺术教育直接实施者,该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紧迫。如在问到学生为何要参加合唱团时,得到的答案大多数是“可以参加比赛,学校有加分”。我们究竟为何要开设音乐课程,为何要进行艺术教育,笔者认为是要通过对于包括音乐、美术、戏曲等在内之艺术文化的学习,形成独立感知艺术文化的能力,获得理性教育之外的“想象力培养教育”“艺术情感教育”,培养艺术品位、艺术想象力、艺术判断力、艺术创造表现力,并“随着年龄渐长而转化成一种改善生活品质的力量”[2],使“人”得到成长的完善,成为“更好的人”。
于此反思、叙述诸多初中音乐教学现象与弊端的目的并不是批评,而是批判。批判,就意味着要以此为鉴,寻求解决方式,让学校的音乐教育、艺术教育能够有所改观。
二、以信念寻求初中音乐教师身份问题的解决
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废奴主义者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说过:“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快逃出这种境地。”[3]艺术教育是需要信念的,音乐教师是需要信念的。只有有了信念,才能产生思想,才有可能寻求方法解决问题,才有可能让音乐课从“可怕”重回“可爱”。
(一)音乐教师应对音乐有个人主张
“一个教师如何理解课程,就决定了他如何实施教学,他的课程视野,甚至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思维方式。”[4]也就是说,音乐教师如何看待音乐,会直接影响他的授课方式,以及影响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音乐首先是“忠于内心”的艺术,即是具有精神性、感受性、想象性、表达性、情感性内涵的艺术文化,而非仅仅是彰显技术性的文化。有了这样的主张,就不会将音乐等于音乐技术,音乐课等同于音乐技术的传授。基于这样的观念,试想同样遇到多媒体设备无法使用的情况时,教师或许就不会头脑一片空白,而是会从音乐本身出发,尽可能寻求及时应对的教学方法,或利用拍打不同物体发声来理解音色,或让学生上台演唱歌曲培养艺术表演与表达能力,或针对学生喜爱的歌曲进行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判断能力,或让学生自己制造声音表达想法等等。若每位音乐教师都对音乐有独到体会、观念、主张、情感,加之不断实践、探索,那么,笔者相信音乐课绝不会再是令学生觉得“可怕”和“讨厌”的存在,而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课程,真正走进音乐世界、艺术世界,任其思想在其中肆意“放荡”、翱翔和分享,获得快乐与满足。
(二)音乐教师应对音乐教学有个人主张
nlc202309030233
懂音乐并不等于懂音乐教学,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是个专业,而且是需要学习的学科专业。需要强调的观点是——不懂音乐专业,不能从事音乐教学活动。同样,不懂音乐教学专业的人,是搞不好音乐教学活动的。因此,在对教育、音乐教育的系统学习与实践中摸索出个人教学主张是必要的。
纵观当下的学校教育,学校开设的课程越来越丰富,学生汲取知识的途径与知识养分越来越多,但观察孩子们的眼神、言语、行为,又会时有呆滞、麻木之感,仿佛缺少在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灵动、鲜活、朝气、精神、富有想象力与情感。基于对现实的感知以及对音乐“忠于内心”的认识,笔者暂且将个人音乐教学主张命名为“唤醒式音乐教学主张”。从“唤醒”的实施者角度而言,唤醒式音乐教学主张,包括音乐教师“对学生的唤醒”以及引导“学生的自我唤醒”。音乐教育要求教师通过音乐教学过程唤醒学生心灵,进而使学生确立“唤醒”意识,并能够时刻进行自我“唤醒”。从“唤醒”的维度而言,唤醒式音乐教学主张包含感受力层面的唤醒,以及自我认知层面的唤醒。对感受力的唤醒又分为两个层次,首先,在音乐教学中首先要能够唤醒学生对于音乐、对于艺术的感受力。如,在开始的课程中,笔者播放音乐让学生说出通过音乐感受到的颜色,很多学生的回答是,“声音就是声音,怎么能听出颜色呢”,不难看出学生的感受力与想象力受到了某种无形力量的禁锢。经过几节课的启发、训练、培养,学生不但可以“听”出颜色,还可“嗅”出味道了,亦可通过音乐与大家分享诸多感受或是故事,甚至可以有超出笔者意料之外的更为丰富的联想。其次,唤醒对于周围一切事物的感受力,提高个人对于幸福的感受力,拓展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最起码不要让经过学校教育、艺术教育的孩子在谈到诸如“母爱”这一话题时,冰冷地将其定义为“个人英雄主义”。对自我认知层面的唤醒,是指唤醒学生对于自我认同、尊严、尊重的认识与追求,让学生能够做到基于此的自我管理。当笔者在所教班级实施“唤醒式教学”后,并未采取其他人的如对学生“记小纸条”“加、减分”等课堂秩序维持的惯用方法,在让学生逐渐认识、理解到“不做奴才”“我可以被信任”“尊重”等观念之后,笔者发现学生是可以进行自我管理的。
正如《希腊罗马名人传》的作者、早期希腊传记作家、伦理学家、教育家普鲁塔克(Lucius MestriusPlutarch,约公元46-120)所言,“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4]的确,音乐教学中的尊重性、情感性、互动性、感受性、表达性、交流性,正是“点燃火种”的极佳方式。同时,笔者也坚信,学生原本柔软、纯净且有温度的心,是需要唤醒、也是可以唤醒的。
(三)音乐教师应对艺术教育有个人主张
笔者坚信艺术教育是人的教育。艺术教育可以“让人成为更好的人”。因此,在笔者的音乐教育理想和音乐教育理念中,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成长是放在首位的。即使教学时间并没有很长,但依旧努力寻求相关教育理念作为音乐教学的有力支撑与指导。当学生对笔者说出“老师你竟然相信我,你傻啊”这样一句话时,笔者真是百感交集啊。对学生欺骗教师的伤心,对学生漠视“信任”的痛心,对学生成长的忧心,对当下学校教育的失望与不满,对家庭教育给予人成长支持的疑虑,对音乐教师责任重担的实在感知与反思等等,促使笔者产生和提出了“规格信教育观”,即:通过艺术教育给予学生“规格”与“信”之观念养成。所谓规格,就是规范、准则,人的良好教养之养成是需要有规格对其进行塑型的;所谓信,是指能够做到“五信”——信任、信心、信誉、信念、信仰的为人最低底线。信任,指充分相信他人,同时可被他人充分信任,这是做人的基本;信心,指对自己有信心,对周围一切事物有信心,避免负面观念阻碍自身发展;信誉,指能够成长为基于信任而有信誉的人;信念,指做人要有信念,没有信念,就会易陷入无追求的混沌生活状态;信仰,指人要有精神依托,并非专指宗教信仰,信仰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可以给人方向与力量,否则人生就会像浮萍,游离不定,易生出诸多不安定来。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实行“规格信教育主张”,一是希望音乐教师以此为理论依托和指导,做到“自己有办法”;二是希望学生可以以此少走弯路,更好地优效成长。
以上所述的诸多观点与主张,并非成熟之见,仅是笔者基于多年音乐学习及短期教学经验与反思的粗浅之见。但可以明确的是,解决当下音乐教育、艺术教育是需要基于反思、依托信念而寻求解决方法的。音乐教育、艺术教育是可以、也应该是可爱、可亲、可感的。最后,真诚希望所有艺术教师可以守候教师身份职责,不忘艺术初心,“一起去创造‘一种与周遭事物相连的动力,一种人类共通语言的梦想’”[2]。
注释:
(1)新华网在2015年6月8日公布了2015年0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6/08/c_1115543964.htm.
(2)录自梓树叶的口头报告。
参考文献:
[1](美)伍顿.音乐课[M].范中洁,孙睿捷,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2](美)爱德蒙·柏克·惠特曼.艺术教育的本质[M].刘美玲,译.台北:五观艺术管理,2003.
[3]教师的二十项修炼,您修炼了几项?[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6a4b0880102vlm0.html.
[4]好教师的二十项修炼[EB/OL].http://edu.qq.com/a/20141208/046234.htm.
作者简介:马琦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理论、音乐教育、民族音乐学。
【演讲艺术是什么】推荐阅读:
什么是领导艺术06-23
艺术评论范文是什么意思06-21
演讲艺术10-26
经典的演讲艺术励志故事10-30
艺术节演讲稿11-01
校园艺术节的演讲稿09-20
《魅力口才与演讲的艺术》读后感07-26
小学生演讲_幸福是什么10-09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