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周新闻稿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活动周新闻稿(共12篇)

心理活动周新闻稿 篇1

从“心”出发,抛却烦恼

2015年10月21日周三晚7:00,理学院学生分会心理部在九教东201举办了理学院心理健康活动周之“从‘心’出发,抛却烦恼”系列活动,我院参与人数众多,活动反响强烈,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成功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弘扬了优秀价值观。

活动正式开始前,随着朴树的《平凡之路》舒缓的旋律,同学们陆续入座,工作人员开始分发糖果和卡片。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本次心理健康活动日首次将视线聚焦于国内精神病人的生活实况,播放了首部讲述精神病人的微电影《回家》,该片真实取景于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影片剧情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女精神病人笑笑,在精神病院里接触治疗的时候遇到的人和事,剧中许多人物、情感,乃至细节都值得我们反复回味。

在影片结尾温馨又略带伤感的氛围里,工作人员拿出箱子收集同学们提前写好的烦恼卡片,并以“烦恼”换礼物。看到同学们拿到礼物后露出的惊喜表情,此环节“烦恼换欢乐”的目的顺利达到,我们也由衷地感到高兴。除了《回家》,本次心理健康活动亦特别选取了改编自法国小说家妙莉叶·芭贝里的《刺猬的优雅》。影片中,有看透生命的荒谬与空虚,害怕自己的命运已被注定的天才少女芭洛玛;不修边幅,把自己灵魂隐藏在密室里的的矮胖门房太太荷娜;还有最后出现的日本住户小津先生。观影完毕,有人在“重要的不是死,而是死的那一刻我们在做什么”这样的句子中不知所措,有人在“追逐星辰,莫似金鱼在缸中了此残生”如此的警醒中难以释怀。活动最后,伴随着《We are the world》响起,大家的情绪已被充分调动,积极而饱满,青春的脸上洋溢着这个年纪应有的笑容和阳光,离场时纷纷表示深受感动和启迪,以后将轻装上阵,乐观面对生活。至此,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心理活动周新闻稿 篇2

关键词:心理沟通,新闻采访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时候要利用心理学的各种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被采访对象在新闻采访过程当中的心理特点或者反应,并且根据所发现的情况及时地判断和分析,随时调整自己的采访手段,尽量减小被采访者的负面心理因素,成功完成新闻采访工作。

一、给予被采访对象心理准备时间

在进行新闻采访的时候,被采访对象很容易出现拘谨状态,让其思绪很难进入采访的主题框架之内。一些被采访者可能因为事件发生时间较长或者记忆不深刻等等原因,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思考和回忆;而有的人虽然记忆清晰,但是因为各种其他原因,需要在空闲的时候才能接受采访,并且需要理清思绪,做好准备;还有一些人在之前并没有与记者接触过,记者的突然采访可能会让对方怯场,因为担心说错话,要进行一定的准备时间。所以,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时候,要提前与被采访者寒暄,打好招呼,给予其一定的思想准备时间。

一些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因为急于了解采访内容,没有给予被采访者一定的思想准备时间,这样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得不到让其满意的采访结果,有时虽然记者给予了对方一定的心理准备时间,但是在采访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被采访对象的情绪变化,自己也表露出急躁的神情,这样会让对方产生心理波动,不能进行正常的采访,特别是采访对象是老人的时候,更要有足够的耐心,以平和的心态找到机会、加以引导,哪怕对方所说的话不正确也不要立即指出,要选择适宜的机会与其讨论,这样能减小被采访者的心理顾虑,让他们畅所欲言、思路通畅。当然,对于一些反应快速、经常接受采访的人群特别是一些领导,喜欢随问随答,则不需要准备的时间,这时候记者也不要死板地给予其心理准备时间,但这样做的后果有可能会引起多方的反感,破坏采访的气氛和效果。

二、合理掌控采访时间,考虑对方的心理反应

要合理地把握采访时间,采访的时间不合理可能会让对方不满。记者要充分为被采访对象考虑,把握对方的心理需求状态,选择对方的空闲时间或者方便的时候进行采访,同时还要惜时如金,力求不耽误对方时间,特别是在对领导进行采访时,更要严格遵守预约时间,掌握采访话题的节奏,赢得对方的好感,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选择最有利的采访地点,得到对方的心理认可

对于采访地点记者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否则可能会让对方产生厌恶、排斥的心理。在采访老人的时候,我们登门拜访,保持谦逊的态度,往往会获得对方的好感,取得良好的采访效果;而对于商贩的采访,我们可以选择在店铺内,这样会更符合对方的心态。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和事件选择不同的采访地点、迎合被采访者的心态,让被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信任感,完全放松地进行采访,这样的采访结果又怎么会不好呢?所以说适宜的采访地点是很重要的。

四、注意情绪和语言,做好心理沟通

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记者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以自己的情绪影响被采访者,调动其积极的情绪,让其得到心理放松。有的人第一次被采访难免紧张,这时候如果记者情绪不高或者一直盯着被采访者,那可能会让被采访者更加地紧张。采访过程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记者在观察被采访者的同时对方也在观察记者,如果记者没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被采访对象就会感到不被重视,可能会产生厌恶的感觉,破坏采访的气氛。记者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语言表达要清晰明了,不要用套话,更不能表现得盛气凌人、居高临下,或用命令的口气与被采访者交流,要熟悉各行业的专业用语,可以与不同职业、身份、年龄的被采访对象进行交流,让他们感到亲切、产生信任,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采访效果。

结语

新闻采访记者在采访中充分运用心理沟通的技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新闻采访的盲目性,增强采访效果,更好地为新闻报道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娜,晏欣霞.公关人际吸引律在新闻采访中的妙用[J].现代交际.2009(10)

[2]韩景,吉涛.浅论新闻采访中融洽访谈氛围的营造[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3]金鑫.新闻采访中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互动心理研究分析[J].华章.2011(14)

[4]钟仕安.浅析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7)

网络新闻受众的阅读心理 篇3

时间制约下的功利性选择和喜好性阅读。

从客观的阅读过程来看,除非是重大新闻、突发新闻、个人兴趣所在的新闻事件,受众会花费相对较多的时间阅读和着意去了解更为详实的背景材料之外,一般只会关心有什么新闻,而不会太在意事件的细节,它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便是受众理性阅读的下降和感性阅读的上升。因此,首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站界面是一个网站开向信息高速公路的一扇窗口,是吸引受众"第一眼注意"并巩固受众忠诚度的策略性及技术性保证,界面的简约友好,结构的高效有序,是网络新闻发布平台起码的设计理念和效率追求。尤其应充分考虑每一条新闻全面展示在受众眼前的层次控制,尽量减少信息浏览的关卡,保障受众接受信息渠道的便捷和畅通。其次,尽量避免"信息汪洋"之中"信息孤岛"的存在,重视信息导读的醒目提示。网站主页应如有些学者所形容的那样,如"掰开的石榴",既给人以较强的整体感和层次感,又可以让人一眼就看到鲜艳欲滴的榴果;主页栏目的定位必须鲜明和富有个性,各细分的栏目名称必须词意明确,切忌故意雕凿或含混不清,以至误导读者。此外,由于网页新闻标题与具体内容的分离,新闻标题是引导读者阅读先后顺序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主句要多用实题,少用虚题,尽量在标题中传出新闻事件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在标题主句之后的题解部分应充分借鉴传统新闻导语的倒金字塔写作方法,将构成新闻事件的主要要素言简意赅地表述出来,使读者能不点击正文就能了解新闻概要;根据新闻事件价值的不同,合理分配其所在网页的物理位置,如滚动新闻位置、消息树位置、重点推荐位置、专题新闻位置、一般新闻窗口位置等。一些最为重要的新闻甚至可以通过技术措施对标题文字进行增亮显示、变换色彩、缓慢移动,或在标题上贴上主观标志,如"NEW"、"酷"、"!"、"★"等,向读者推荐阅读。再次,网络新闻写作应充分考虑到读者屏幕阅读的心理特点,文本写作应遵循简单、易读的原则。比如,一篇独立的新闻文稿宜短忌长,尽量使读者不必拉动滚动条;由于屏幕阅读留给读者的思考空间有限,因此文稿句式宜简忌繁,句子成分尽量单纯,少用复句,要使读者一目了然;网络文稿的文风宜朴实,忌浮华,以减少读者阅读时的理解困难与时间压力。

虚拟环境下阅读的低层性和媚俗化。

网络给受众提供的是一种充分开放自我的环境,受众在网络终端前只表现为一个符号化的存在,其匿名的身份特点可以将社会的种种禁锢和行为规范轻易抛弃,况且,网络受众群体还十分年轻,他们对网络上无处不在的各种诱惑还不具备有效的免疫能力。因此,网络读者的阅读心理在遵循传统阅读对新闻信息的普适性、娱乐性、奇异性的追求之外,还表现为对传统媒体有意回避的所谓媚俗性新闻信息的着意关注,导致网络阅读低层性和媚俗化的普遍存在,其表现为除了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受到较多点击之外,那些与家庭伦理、个人隐私、暴力灾难、性等有关的主题新闻被频频光顾。这形成了一种新闻信息点击的"哑铃式"结构,两头部分为重大新闻与媚俗新闻,而中间细长部分则为非突发性一般新闻事件。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媒体应有效发挥"导航"作用,引导受众健康、向上的情趣。对重要新闻、突发新闻应醒目标示;对有些事件,可以通过新闻论坛、专家访谈等形式,加以有效的引导。对媚俗性新闻信息,应有节、有制,既不"有闻必录",也不"有闻不录",在报道方式、报道内容、报道密度上审慎对待。同时,在新闻三度(广度、深度、速度)和新闻服务(新闻搜索、数据库建设)上要注意吸引受众眼球。此外,还要重视各新闻专栏的特色定位,这是除重大、突发新闻之外能够攫取受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即使是做体育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等,如果在信息丰度、信息精度、信息附加值上超越传统媒体,并通过双向互动交流,如网络论坛、BBS公告栏、主持人聊天室等,激发读者的阅读和参与兴趣,必然能培养和巩固各板块自己的核心受众群体。

非线性阅读的随意性与离散化。

心理活动周新闻稿 篇4

10月12日上午10点半,心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宣传部新闻组在学院213室举行了新闻培训活动。

参加该次培训的人员主要是心理学院学生会新闻部,阳光爱心部,咨询部的新干事和学院各班宣传委员们。会议的主讲人是学通社新闻部的三位部长。此次培训旨在介绍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以提高参会人员对新闻写作的了解并掌握专业的写作技能。在新闻写作中,活动新闻和会议新闻是比较常用的两种。学通社的部长不吝赐教地耐心地给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新闻的区别,写好这两种新闻的关键,尤其强调了新闻写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客观性。与会人员都听了后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收获良多,并做了详细的笔记。

最后,学通社的部长们鼓励与会人员多写多练,不断学习,提高自我,会议进行了30分钟,整场会议有序进行,气氛良好,会议在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下结束。

会后,与会人员纷纷讨论交流心得,并提出希望下次还能来参加此类培训以完善自我。

心理剧大赛新闻稿 篇5

为积极响应校“心文化”月的号召,良好的传播积极向上的生活及学习理念,激发学生热情,活跃学院气氛,艺术学院心理辅导站、同辈咨询部于6月1日18点,举办了第二届心理剧展演暨“心文化”月活动闭幕式。艺术学院有幸邀请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莅临现场进行点评。艺术学院心理辅导站站长主任、团委书记以及各专业辅导员老师出席了活动现场。2014级全体同学、各年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积极参加了本次活动。展演的第一个作品是由音乐表演专业的同学们带来的《XX》,展示一位大学生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遇到的冲突、困惑与烦恼,给同学们带来深深的感悟;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同学们带来的《XX》,展示了大学生活中的同学之间真挚友情诉说;舞蹈表演专业同学们带来的《XX》,通过室友之间发生的冲突与和解,讲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的重要性。最后,由戏剧表演专业同学们倾情展示的《XX》,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之心。随后,王教授为4部作品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最终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荣获最佳创新奖;音乐表演专业荣获最佳感动奖;舞蹈表演专业荣获最佳表演奖。同时为“心文化”月征文活动中获奖的同学们颁发了证书和奖品。

通过本次展演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友情、爱情及认识自我的意义,促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去思考自己的生活,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受益匪浅。最后,艺术学院心理辅导站主任为本届“心文化”月活动做了精彩总结,为艺术学院2015年“心文化”月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320心理主题班会新闻稿 篇6

11月18日,以 “微笑生活,远离抱怨”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于枫林校区和红角洲校区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提高我校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此次活动周,以11月15日的签名仪式拉开序幕,我校学生热情参与,展现当代大学生奋发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活动期间开展了趣味心理知识展、微笑校园、心理电影放映、不抱怨活动、TT活动(每天微笑三分钟)等一系列内容丰富新颖、形式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为期一周的活动在微笑中落下帷幕,在校园内又掀起了一股心理健康热潮,繁荣了我校校园文化,资料《心理健康活动颁奖仪式新闻稿》。

心理状态对新闻采访的影响 篇7

新闻采访是比较复杂的心理互动过程, 记者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采访对象进行心理调控, 以充分调动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 使采访顺利进行。在面对突发性、危难性事件中, 记者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要同样加以重视, 记者心理自我防卫功能低下, 或应对挫折的能力降低, 都会使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加大, 不利于新闻发挥其功效。

1.采访中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

新闻记者在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时, 要以尊重对方为基础观点进行采访, 不能以尖锐的问题激起被采访者的反感心理, 才能报道出详实的新闻, 使新闻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于一些敏感性和社会上的负面新闻, 报道时被采访者心理状态可能不佳, 记者就要充分考虑这种情形, 采取合理对策, 平复被采访者的情绪, 委婉地调查出事实的真相。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心理上要同被采访者的心理产生良性互动。从心理学上分析, 记者只有拉近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 找出二者间共同存在的话题, 才能使采访事实和结果同事件真相相契合, 友善、平等的交流, 往往能够引起采访对象的共鸣, 获得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使现场气氛变得十分融洽。

2.采访中记者自身心理状态的调控

新闻记者的工作属于风险很高的行业, 作为社会舆论监督和公众利益的代表, 记者发挥出了巨大的功效。新闻采访中, 记者的情感和心理, 左右着采访效果, 其心理受积极或消极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都会对其主导心理产生严重的制约。记者的负面心理占据主导地位时, 会对其采访效率形成严重干扰, 尤其是在现场采访时, 其应变能力和应激能力, 都需要其经验累积和临场发挥,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 采访时心态的把握, 以及采访中的激情因素、采访表情都会对采访效果产生影响。

3.心理状态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新闻记者采访时, 采访者和采访对象关系不契合, 会使采访无果。对峙性采访时, 记者切忌言语冲击和措辞不当, 应维护自身尊严和揭露事件真相、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消除被访者抵触心理, 则能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

采访中, 记者心理是采访成败的关键所在。心理状态的客观性是新闻价值客观性的影响因素, 记者和采访对象的采访过程, 如果是客观的, 其报道的事件就能满足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新闻需求的性能, 对于形成正确的新闻道德和规范性调节体系具有重要影响意义。客观公正的心理状态, 对于记者自身职业能力和道德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状态的优劣, 体现出对社会或他人有利或者有害的社会性质。

采访对象对采访内容从印象不佳到心存戒备, 都对新闻的报道和挖掘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采访对象当时的情绪、心境, 对新闻采访的拒绝与接受关系很大, 同样的, 排斥采访的行为对于记者自身采访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大力打压, 对于此, 记者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在心理上予以重视, 在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采访过程中, 尽量消减被采访者与新闻记者之间的矛盾, 做好沟通解决。

新闻以其快速传播率和实效率在社会舆论领域引起广泛的影响, 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只有从心理入手, 才能够获取最佳采访效果。

采访者的心理不好, 采访结果中就会产生大量的负面影响。首先失掉了新闻的客观性, 受众心理就会出现偏颇, 新闻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读者对这些负面的宣传和虚假新闻产生质疑, 如果新闻采访过程中, 正面的心理做主导, 就会使新闻公信力上升。以往对于社会阴暗面的客观揭露, 在道德上影响了民众修正自己的内心, 适度把握好采访心理, 采访和报道出的新闻就能立足于客观事实, 不会对新闻工作者带来诉讼纠纷, 更能揭露事实真相。

电视新闻采编同受众心理融合浅析 篇8

关键词:电视新闻 采编 受众心理 融合

中图分类号:TN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245-01

1 电视新闻受众心理需求

电视新闻是各类电视新闻性信息内容与报道模式的统称,为电视台主要的节目核心。电视新闻节目在发挥自身传输信息功能的基础上,还需要获取广大受众的全面认可与有效支持,进而显著提升新闻节目整体收视率,形成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此,采编工作人员需要对受众心理需求展开科学分析。为确保电视新闻节目拥有理想收视率与良好传播效果,便应充分考量社会广大受众的具体心理偏好以及现实需求,进而形成更显著的社会效果与良好的经济效益。

广大受众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根本目标在于获取最新信息并对周遭事物产生更新认识。从内容层面来讲,其心理需求展现为了解新信息与知识,令其猎奇心理获得满足。而新闻的时效性则是获得高收视率的重要保证。伴随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其更需要及时性的电视新闻,因此,如何满足受众先睹为快、效率为先的心理成为电视新闻媒体的共同追求。

电视新闻本质特点在于真实性,在确保时效性基础之上,将各类资料精准无误差的传至广大受众,对电视媒体来讲责无旁贷。另外,受众拥有获取精准公众信息的知情权,通过电视新闻有关信息可反过来引导受众认知,因此,电视新闻节目更应体现真实性。

2 电视新闻采编包含的问题

纵观当前电视新闻节目采编不难看出,其仍旧包含一些不足问题。具体体现在罗列较多数字却欠缺实质内容,涵盖的信息量也不多,会令受众产生平淡无奇的感觉,无法获取到更有价值的信息,这样一来,电视新闻势必减少了可看性。一些电视新闻由于内容乏味且展现方式单一,欠缺新意,无法形成良好的表达效果。特别是地方台,电视新闻内容多报道会议,整个新闻充斥着各种会议镜头,时政新闻占据较大篇幅,势必使受众不能提起兴趣。

伴随受众品味的不断提升以及社会对于新闻类栏目实效性需求增长,一些对时效性无法做出快速反应的电视新闻节目势必丧失了新鲜感。例如,有些电视台新闻节目经常应用近期、日前等词语,使时间概念更加模糊,时效性自然无法体现出来,亦无法使大众产生共鸣。

电视新闻节目价值与真实度成正比,而现实生活之中,一些影响力有限的电视台为提升收视率,过于片面的迎合受众,歪曲新闻事实以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该类行为不但无法持久的赢得受众,还会对社会形成负面影响,对大众形成一定误导。

3 电视新闻采编如何有效融合受众心理

3.1 符合受众新闻内容需要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在整合新闻稿件过程中,应对各个层面与环节全面兼顾。在确保各种类新闻有效搭配的基础上,应丰富新闻节目表现手法。可利用详尽充实的资料画面以及同其互相匹配的文字语言,形成提升电视新闻质量以及收视率的良好效果。对于播音稿件,应尽可能的应用受众理解的口语化字眼表达,体现亲民性。通常,广大受众最愿意接受的语句词汇便是同自身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形式。平常应用的词汇语句更加容易使受众引发共鸣、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编辑电视新闻播音稿件的阶段中,应尽可能的预防应用太过死板或是书面性的言语词汇,而应采用口语、平民词汇。另外,应力求做到言简意赅,尽可能的令受众以最快速度掌握丰富新闻信息,并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引导。

每个新闻节目均有一定的主旨,记者完成新闻采访后,编辑工作者应依照所需表达阐述的宗旨针对素材做合理的选择取舍。将同新闻主旨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删减剔除,进而明确更为重要的新闻事实。另外,电视新闻节目总体时间有限,因此提升信息效率也成为采编人员应全面应对的问题。在固定时间之中,为令受众获取到更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对各条新闻总体长度做有效管控,在确保受众可以认可与接收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言简意赅,有效的缩减新闻节目时间。

3.2 满足广大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时效性需求

能够报道独家新闻对各个电视台来讲均是提升节目收视率的重要保障。因而新闻人应具备的敏感度需要其在引发新闻事件之时,及时快速的报道各个事件环节,以提升节目时效性。一旦记者收到有关信息后,应极尽所能在最短时间到达新闻现场,掌握新闻内容一手资料,并真实的记录具体新闻事件的引发过程。新闻采编过程之中采访是最为基础以及重要的任务,同时也为提升电视新闻节目时效性的重要环节。因此,记者人员不但应具备优秀素质,还应注重同各个工作环节全面配合协作,力争以最快的时间到达新闻现场。

另外,当记者获取到一手采访资料后,新闻编辑应快速针对各类信息作出整理归类,依照电视新闻节目主旨作出合理的删减,快速的对播音稿件进行整理并及时向外發布最权威的信息。特别是有可能对当前社会引发重要影响的新闻事件,节目应利用对重要新闻快速、权威、及时有效的播报以稳定受众情绪,确保现代社会的良好秩序,做出最为合理科学的舆论引导以及管理控制。

3.3 引导受众获取电视新闻节目真实性体验

电视新闻节目由多重文字、丰富画面以及生动语言集成融合,在其中穿插现场画面势必可有效提升新闻节目真实性。新闻编辑在进行视频信息后期制作的阶段中,应就现场各类真实生动画面做合理适度的处理加工,通过蒙太奇等各类方式手段,以提升新闻事件现场画面的整体真实性。

排除现场画面之外,新闻现场声音为另一类可提升新闻节目真实有效性的核心关键。在现场的目击人或是主人公的态度、意见,记者在现场进行的事件报道等,均是提升新闻节目权威性、增强事件真实性的重要渠道。通过现场声音可令电视新闻事件排除主观情感尽可能的将真实事件还原,以全面提升新闻节目可信性。因此,电视新闻节目采编工作中,应有效的利用现场声音引导受众获取更为真实的体验,令他们更加认可并拥护电视新闻节目。

4 结语

总之,电视新闻采标以及制播,应全面考量广大受众的现实心理需要,然而却不应一味盲目的迎合,而是应在确保新闻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之上,借助扩充对受众心理层次的考量,对他们形成合理科学的引导。应积极由提升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做起,有效弥补当前电视新闻采编中包含的不足与缺陷,真正提升节目整体收视率,确保电视新闻行业的良好、健康、持续发展。再者,应提升广大受众认可度与关注度,在公众舆论导向以及管控阶段中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熊任明,从受众需求角度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J].贵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85.

[2]张袖砚,新闻时效性的把握[J].记者摇篮,2009(7):42.

[3]邢虹文,电视、受众与认同:基于上海电视媒介的实证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第六届心理剧大赛决赛新闻稿 篇9

12月15日晚,由我院心理教育中心主办,心理协会承办的以“我演我心,演绎青春”为主题的第六届心理剧总决赛在大礼堂隆重举行。院党委副书记赖经洪、心理教育中心主任桂伟珍、院团委副书记徐月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胡敏老师作为评委出席了本次大赛。

比赛在热情的开场舞中拉开了帷幕,经过初赛的选拔,共有九支队伍进入本次决赛。比赛中,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科院外传》以其幽默诙谐的表演、真实贴切的视角,向大家展示了社会一面,博得了现场阵阵掌声。《生命在继续》讲述了一位身患重病的男孩,在同学的鼓励下克服了自卑自闭的缺点,不断把爱传递给他人,最终也得到了他人的帮助的故事。此外,如《在路上》《不安》等都描述了大学生关于友情、爱情的故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经过评委老师的认真审核、打分后,最终,12英教3班的《科院外传》 荣获一等奖,12地理1班和2班的《在路上》《让生活慢下来》分别荣获二等奖,13经济统计专业的《陌上花开,转身迎来阳光》等荣获三等奖。这些剧目通过主角的情感宣泄来引起大家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深刻反思,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我。最后,领导老师与所有演职人员上台合影留念,“我演我心,演绎青春”校园心理剧大赛圆满结束。

心理竞技运动会新闻 篇10

------暨我校首届心理动力竞技运动会6月10日下午1:30,我校首届大学生“体验快乐,感悟幸福”心理动力运动会在体育场隆重举行。通过团体心理游戏活动,改善个体心理健康,增强团体竞争意识,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党委宣传部部长应邀出席运动会,各学院主管学生副书记及辅导员参加了运动会。开幕式由学工处副处长主持

运动会在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学生工作处处长在开幕式上讲话。学生代表宣读了《相约心理运动会,自信积极,增强“心”的力量》倡议书。团委书记宣布运动会开幕。

伴随着动物科学学院精彩的团体操表演,运动会正式开始了。虽然每一个都是游戏项目,但是可以让你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场上同学们踊跃参加,场下同学们尽情呐喊,将比赛不断推向高潮。最激动人心的是信任背摔,这个项目考验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胆识和自信,更是对队友的信任以及整个团队的合作精神,这个项目真正地摔出了自信和他信,是一项极好的心理拓展训练。

活动类新闻稿写作指导 篇11

[真题回放]

(2013江西卷)星光中学(Xingguang High School)近期举行了一次登山活动。假定你是学校英语报记者,请写一篇短文,报道此次活动。内容包括:

1. 时间与地点:4月10日,大青山(Daqing Mountain);

2. 活动的过程;

3. 你对于这次活动的评论。

注意: 1. 词数120左右。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试题分析]

1. 审题

体裁:活动类新闻稿,属于应用文写作;

人称:第一人称为主;

时态:一般过去时。

2. 思路

首先,交代活动的目的、时间、地点、人物;其次,叙述活动的过程和细节;最后,总结和评价活动。

3. 错误呈现(学生习作错句摘选)

1. From this experience, we all know that the road to success is never smooth. Only if we keep up our mind can we success.

2. In spite of the hardship, all of us made our efforts to arrive the top.

3. This experience not only did w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eamwork but also arose our interest about nature.

4. All the way we sang, chatted and enjoying the fresh air and beautiful scenery.

5. Standing on the mountain and I was proud of myself.

6. The students were so excited that can’t wait climbing the mountain.

[修改建议]

1. success改为succeed。Only位于句首引起倒装句,情态动词can提前,后面应该接动词原形,故用动词succeed。

2. arrive后加at。arrive是不及物动词,后面接宾语应加介词at。

3. 该句错误较多,比较混乱。这位同学本想使用not only ... but also ...引起倒装句,但是对句型把握不到位,出现了一些错误。建议修改句子为:Not only did the experience make us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eamwork, but also it aroused our interest in nature.

4. 该句出现了谓语动词和非谓语部分并列的错误。建议把句子修改为:All the way we sang and chatted, enjoying the fresh air and the beautiful scenery.

5. 去掉and,在I前面加逗号,本句成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

6. 该句出现了从句中缺少主语,时态不一致和固定搭配错误。修改后的句子为:The students were so excited that they couldn’t wait to climb the mountain.

[佳句欣赏]

With the purpose of arous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nature and improving students’ health, our school organized a mountain climbing on April 10th recently, which attracted a good many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it. (朱丽莹)

Our persistence and strong will led us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where we all were hooked on what we saw. (董勤印)

It was persistence that made us have a good view of the top at last. (潘建琪)

Painful as I was, I still kept on climbing with the company of my classmates. (何静)

This mountain climbing taught us that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persisting our dreams and they are bound to be achieved sooner or later. (王加丽)

This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not only broadened our horizons but also made us becom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helping others. (徐强)

nlc202309091425

[范文呈现]

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take outdoor exercise, our school organized a mountain-climbing on April 10. Hundreds of us took part in it.

It was a nice day. At 8:00 am, we gathered at the foot of Daqing Mountain and set out for the top in high spirits. All the way we were chatting, singing and laughing, enjoying the fresh air and the beautiful scenery. When some fell behind, others would come and lend a helping hand. About 2 hours later, we all reached the top. Bathed in sunshine, we jumped and cheered with joy.

The activity benefited us a lot. Not only did it get us close to nature and give us relaxation from heavy school work, it also promoted the friendship among us. What a wonderful time!

[实战演练]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你校近期举办了辩论赛(debate competition)。假定你是校英语报记者,上周三,你观看了其中一场比赛,请根据以下要点提示写一篇短文,报道这场辩论赛:

1. 来自高一高二的八名辩手参加了这场比赛,辩题为“学习是否需要兴趣”;

2. 辩论过程中双方的表现以及比赛结果;

3. 对这次辩论赛的评价(如: 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团队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交际能力等)。

注意: 1. 词数120左右。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参考词汇:辩手debater 正方positive side 反方negative side

[试题分析]

1. 审题

文体:活动类新闻稿;

人称:第三人称;

时态:一般过去时。

2. 思路

第1段:举行辩论赛的目的及时间;

第2段:辩论过程及结果;

第3段:辩论赛的意义。

3. 选词组句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enrich students’ spare life

正方持有……观点,然而在反方看来……:the positive side held the view that ... while the negative side believed ...

精彩/出色的表现:excellent/outstanding/brilliant performance

高度评价:think highly of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broaden the students’ horizons

提高了团队意识:promote the sense of cooperation

激发了学习兴趣:motivate/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培养了交际能力:develop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ability

4. 连句成篇

Aiming at enriching the students’ spare life, our school held some debate competitions recently, one of which I witnessed last Wednesday.

Eight debaters from Grade One and Two participated in the competition, who debated on/over whether interest is needed in our study. The positive side held the view that it’s necessary to be interested in what we learn. On the contrary/However, as far as the negative side was concerned, there is no need to develop an interest in our subjects. They considered interest as a motivation not a necessity. All the debaters gave excellent performances, especially in the free debate period. Eventually, the opposition won the debate for their cooperation an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ll the audiences and students think highly of the debate competition. Not only did it broaden students’ horizons, but also it promoted their sense of cooperation. Meanwhile, it motivated/aroused students’ interest in studying as well as developed their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skills.

新闻播音与受众心理分析 篇12

关键词:新闻,受众,心理,传播

1 新闻播音概论

1.1 对新闻播音的认识

播音工作是依靠声音传播信息的一种工作, 同时需要非常强的个人创作能力。当今社会中信息流愈加的繁琐与复杂, 这要求播音的主持具有鲜明的特色才能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 因此作为新闻播音者要培养自身的播音主持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在新闻播音工作中, 所播报的信息大都涉及到一些政治性的新闻事件, 因此对于自身的定位要清晰, 新闻播音工作者要做好政府的喉舌, 传播正能量,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2 新闻播音的语言样式及特点

对于播音主持工作来说, 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能够充分体现播音员的风格特点, 成功的新闻播音工作者语言运用应当科学化、审美化, 在把握好分寸的基础之上将情感融入于语言之中, 感染听众。因此在播音工作中要做到有理有据, 在播报中将自身的人格魅力、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地展现出来, 具体来说有以下3 个方面。

1.2.1 主持风格定位:亲切、亲近、真诚

新闻节目主旨在于关注受众, 唯有受众接受, 节目才能有播出的意义和存在价值。新闻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因此与大部分听众之间具有非常强的认知感, 新闻节目的特性决定了播音工作者所应当具有的亲切、亲近、真诚的风格特点。在大部分的新闻播音工作中, 播音员的用语习惯可以直接的体现自身的气质修养, 时代在不断的变化, 潮流用语也在不断的产生, 在播音主持工作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当今流行的词语, 可以使得听众更易于接受主持人播报的信息。

1.2.2 主持语言要谦和、平等、口语化

播音员说话时语言生动活泼且庄重, 亲和力也要同时兼备, 此乃类新闻节目的要求。交流感强, 真正贴近群众, 做到口语化、生活化的表达方式。在主持工作中一味的采用刻板的语气播报新闻, 听众感受到的播音员是一个机械的工作者, 并不具备强大的感染力, 使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距离变的愈加的遥远。在新闻播音的过程之中加入适当的口语化的元素, 不仅可以使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 而且消除了播音主持工作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感。

1.2.3 围绕节目宗旨, 和节目完美融合

播音员和节目都是完美融合的, 语言也是如此, 唯有这样, 播音员的语言才能和节目完美相融, 浑然天成。对于新闻类的节目播音员来说, 播音员要做好自己的定位, 并且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对于新闻的播报来说, 最能够代表节目形象的就是主持人, 主持人的风格、语言与节目的定位之间能够完整统一是主持人必备的能力, 在播音主持工作中主持人应当充分的运用自身的能动作用保持节目风格方向的正确性, 避免出现不伦不类情况的出现。

2 受众心理简述

2.1 探讨受众心理的规律

在分析受众心理这一概念之前我们应当明确受众的概念:所谓受众是信息传播过程的接受者, 即是信息传播的受众。如果这一含义拓展到其他领域, 我们可以把受众理解为“接受者”。受众心理指的是信息“接受者”在信息接受过程前、中、后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对于信息认知的一种心理现象, 因此“受众心理”并非像“受众”这一词语一样具有被动性质, “受众心理”具有选择性与能动因素存在其中。人是一种有心理意识的动物, 因此在受众与媒体相接触是有一定的目的性存在的, 在当代媒介传播的过程之中, 媒介试图从规律性上总结受众的心理, 从而使自身的传播活动获得更大的效果。我们以广告的传播为例, 福德勒认为广告信息就是一种劝服信息, 整个广告的传播构成了信息活动完整链条, 广告劝服效果的好坏与受众的心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两者是一种变量的关系, 同时福德勒把受众心理定义为传播过程中的中介变量。在新闻传播过程之中这种中介变量的重要性同广告传播是一样的。

2.2 探讨受众的心理特征

电台的普及, 根源在于电台媒体的种种特性和相应技术的进步, 发展在于我国社会处在一个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交流国际化的状态中, 新闻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换的方式, 也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而萌生和发展。新闻的收视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2.2.1 猎奇心理

由于地域空间的几乎无限广大, 因此新闻也可以包括万象, 既有正规的也有草根的, 既有外国的也有中国的, 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 既有当代的也有历史的, 既有科学的也有娱乐的, 总之, 人们需要看到什么样的内容, 新闻几乎都可以包括, 新闻的传播很大的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

新闻通常是对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进行的报道, 而新闻所展现出的, 通常是新闻事件的进行时。受众看到新闻, 会对新闻背后的事情以及未来的走向产生好奇心理, 这种好奇心理会使得受众继续关注此类节目, 以求对新闻事件进行更好的了解和阐释。

2.2.2 窥视心理

窥视心理和猎奇心理有相似性, 都是对自己没有看到的事物感兴趣, 但是又有着明显的分别, 猎奇心理是好奇心在支撑, 这包括对风土人情的好奇、对知识的好奇等等, 但是窥视心理则往往隐藏着一些不可见光的目的, 属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新闻由于有着广泛传播的特点, 使一些人平时生活中无法介入的空间得以呈现。但是个人的一些事情成为新闻事件之后, 大家就会产生类似的窥探心理, 使得媒体也开始挖掘新闻人物背后的故事, 并成为大家的谈资。

2.2.3 自我价值心理

新闻由于有着强烈的草根性, 与普通民众之间距离较近, 尤其是与网民的生活状态较为贴近, 因此, 不论是视频的制作者还是收视者, 都有着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恶搞新闻事件现在也非常广泛, 这满足了一些人的猎奇心理之外, 最大的心理支撑就是自我价值心理。通过这些新闻, 制作者和受试者, 都实现了自己的某种愿望, 表达了自己的某种看法, 达到了自我价值的某种实现。

3 新闻播音与受众心理分析

3.1 新闻播音与受众心理的关系

在新闻整个的传播过程当中, 新闻播音作为传播者, 听众作为受众, 只有把握受众的心理, 真正实现了新闻播出和受众的心灵契合, 才能真正实现新闻的最大程度的传播。

3.2 播音如何吸引受众

3.2.1 以特定的新闻境界强化针对性的情感效果

境界强调的是一种对待事物的水平与态度, 境界由文境与画境组成。在播音工作中主持人也应当具有境界。诗境之外的文境, 相较而言, 是趋于平实、直白表述的。画境, 即新闻上除文字之外的形象内容。只有当文境与画境密切结合、水乳相容之际, 才能产生最大限度打动特定群体的情感。

一则成功的新闻, 一定是积极地针对特定群体的心理需求, 即新闻的情感诉求。要想满足受众的情感诉求这就要求新闻设计者综合运用文境与画境, 以贴切唯美的画面与准确生动的语言, 让人感受到不可抗拒的视觉听觉的冲击力, 从而深深感染人的情绪, 使人们潜意识中认可了这类情感新闻最终产生情感的共鸣。

3.2.2 以标新立异的艺术表现方式来满足人们的猎奇本能

好奇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本能所使, 人们总是喜新厌旧, 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兴趣肃然, 甚至视而不见, 而乐意去追求变化不已的新奇事物。在新闻心理战中, 以奇取胜, 是成功的新闻策略之一。新闻设计者若能投其所好, 以新颖独特的创意加上别开生面的艺术形式, 无疑能大大引起人们的兴趣与注意, 进而唤起大家的观看欲望, 达成新闻传播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新闻节目的创作过程中, 传统的新闻节目设置都是基于在室内进行节目的录制, 而随着人们对电台节目收听要求的不断提升, 听众更愿意接收到现场的信息, 因此很多的电台将节目创作与现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通过这种录制形式的改变从而促使听众在进行节目收听的过程中能够拥有全新的收听感受, 促使自身能够以更为丰富节目制作形式和创新的节目制作模式赢得听众, 从而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最终目的。要想争取到最佳新闻效果, 新闻制作中心一定要记住, 新闻制作不落俗套、标新立异, 是致胜之本。

3.2.3 以特定的情景和文字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思维的过程离不开想象, 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些成语:望梅止渴、举一反三等, 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引发想象的实例。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确实能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思维, 并左右我们的行为。而好的新闻主持人, 可以通过特定的情景和文字,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想象与联想, 使人产生关注欲望。

3.2.4 以时尚性元素来唤起特定人群的共鸣

时代在不断的更替, 新的观念和事物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年轻人对于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 是追逐时尚元素的一群人, 他们出生的年代是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因此被称为“80 后”, 与尔后出现的“90 后”与“00 后”都同样深受互联网的影响, 因此对于时尚的理解要比年长的人更具有信息时代的特点。他们出生的年代生活相对富足, 但是这一类人在心理上有一种叛逆的性格存在, 他们渴望个性与社会的认可。在播音主持工作中获得他们的喜爱是非常重要的, 新时代的广播人应当对当今社会的时尚有所了解, 在新闻播报过程之中更易获得他们的共鸣, 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

4 结论

通过新闻播音概念、受众心理概念的理解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新闻播音与受众心理的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新闻节目的种类繁多, 每个新闻节目都有自身的定位, 受众的心理差别巨大, 在新闻播报过程中运用良好的知识基础将新闻信息有效的进行传播是广播人的使命, 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受众的心理特点进行新闻传播工作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展.电视新闻的“说”与“播”[J].青年记者, 2006 (10) .

[2]张睛.广播新闻播音的艺术美[J].新闻窗, 2007 (6) :103-104.

[3]刘洋, 林海.综艺娱乐节目主持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4]李忠.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素养[J].新闻窗, 2009 (5) :99-100.

[5]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6]王华伟.浅谈新闻播音中的审美意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5 (5) :139-142.

[7]王琦.浅论新闻播音中的情感把握[J].新闻传播, 2006 (4) .

[8]游锦红.把握时代感播出新鲜感——论基层电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J].东南传播, 2007 (5) :120-121.

[9]华音.谈播音创作的时代感[J].理论观察, 2001 (3) :83-84.

上一篇:病案借阅流程下一篇:关于本命年生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