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起源发展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太极拳起源发展(通用8篇)

太极拳起源发展 篇1

大纲

一、概述 1.太极 2.拳与太极拳 3.太极拳的来源 4.太极拳的社会价值

二、太极拳的起源和流派 1.太极拳的起源 2.太极拳的流派

三、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 1.太极拳的推广 2.太极拳的普及

四、太极拳的现状 1.民间老龄化严重

2.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 3.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太极 原理和观点:

K01:太极拳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拳”。太极拳来源于易、道、医、武四个方面。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世界第一的有氧健康运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K02:现传各式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太极拳的流派还有杨式、吴式、武式、和式、孙式等。

K03:在太极拳成为武术竞赛项目的同时,太极拳广泛地进入全民健身活动,而且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采用为健身锻炼项目。

K04:太极拳的现状:民间老龄化严重;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

正文

一、概述 1.太极(1)太极出处

“太极”一词最早出自于《易传·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2)太极含义

“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太极”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意为宇宙万物的起源。

(3)太极图

太极(白上黑下 顺时针方向)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

太极图这个圆圈:就是代表的一,代表的宇宙,代表的无极。

图象的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4)文化价值

“太极”是一个哲学概念,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是华夏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影响了儒家、道家等中华文化各个流派。

2.拳与太极拳(1)拳

“拳”者,技击之术也。拳就是一种用于技击的技术,不能用于技击,就不能称之为拳。拳有内家拳和外家拳之分。拳是一种载体,可以去承载不同的思想、文化,而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拳种。

(2)太极拳

太极拳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拳”。简单地说,太极拳就是把“太极”的阴阳之理,融到“拳”里的每个招式里面,而成为太极拳。

(3)时代性

时代不同和社会主流思想不同,对“拳”也赋予了不同的时代意义和社会要求。

3.太极拳的来源(1)易

阴阳——太极拳就是把太极的阴阳之理,融入到拳里的每个动作里面。(2)道

修心——人生无处不太极,强调在不平衡中找到平衡点。(3)医

养生——太极拳是人体的运动,每一个动作都要吻合人体骨骼最佳受力状态,保证经络畅通。

(4)武

技击——太极拳是相互矛盾而统一的运动,强调节节贯穿、不丢不顶、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4.太极拳的社会价值

(1)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太极拳是最能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拳种,也是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2)太极拳是世界第一的有氧健康运动

迄今为止,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约1.5亿人在习练太极拳。太极拳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有氧健康运动。

(3)太极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太极拳富含丰富的哲学内涵,倡导以柔克刚,不丢不顶等原则,蕴含对立统一、辩证包容的理念。边体悟,边心悟。可以达到身心双修,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平衡。坚持练拳,可以影响习练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二、太极拳的起源和流派 1.太极拳的起源

其中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

(1)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

许宣平,新安歙(xi)县(现安徽境内)人。许宣平的太极拳功名曰“三世七”,据言因以三十七式而取名。此拳又称长拳。因为这套拳打法不分何式为先,何式为后。只要将每式学会,打起来可以相继不断,绵绵不绝。

(2)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

在《王征南墓志铭》中,黄宗羲说,内家拳“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

(3)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

张三丰为元末明初著名道士。据张三丰自述,他曾任中山博陵县(今河北定县境)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曾游武当山,预言武当山异日必大兴。张三丰与其徒在武当山披荆斩棘,创草庐以修道。在修道炼丹过程中,观察蛇雀之争,探索龟鹤长寿之秘,由此创编了太极拳。不久又离武当山云游四方。

(4)明朝(公元1644~1911年)王宗岳

王宗岳是明朝万历人,内家拳名家。一位在太极拳传承史上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所著《太极拳谱》中之《太极拳论》,被视为太极拳经典理论。

(5)现传各式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

现在多数拳家以“现传各式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武术史研究者唐豪在实地考察了河南温县,并查阅了县志和《陈氏家谱》等后,得出结论:追根溯源,太极拳的发祥之地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就是太极拳的创造者。

2.太极拳的流派(1)陈式

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廷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陈氏14世的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再树里程碑。他将陈王廷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陈式太极拳,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陈长兴之曾孙陈发科(1887~1957年)于1928年去北京传拳,成为陈式太极拳的中兴者并确立了陈式太极拳的地位。

(2)杨式

杨露禅,河北永年人,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

(3)吴式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拜杨露禅次子杨班候(1837~1892年)为师学杨氏小架太极拳,以善于柔化著名。经全佑之子吴鉴泉进一步修润,定型为吴式太极拳。

(4)武式

武禹襄,清末河北永年人,从杨露禅学陈式太极拳。后又从陈青萍学习新架太极拳,又严格按《太极拳论》参悟太极拳,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从而创造了武式太极拳,经李亦畬(1832~1892年)进一步完善,最终定型为武式太极拳。

(5)和式

和式太极拳,始创于清末河南温县赵堡镇太极拳名家和兆元,因地域亦被称为赵堡太极拳。和式太极拳除具有一般太极拳的要点外,在理论、技术技法、强身养生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和式太极拳特点:处处走圆,自然圆活。(6)孙式

孙禄堂,清末河北完县人,擅长形意拳和八卦拳。后又从师郝为真学习武式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三、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 1.太极拳的推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族武术遗产的研究、整理和推广,把太极拳作为重点武术项目来推行,并广泛应用于医疗体育方面。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太极拳专家编制简化太极拳,也叫24式太极拳。1957年,整理出88式太极拳。1979年编成“48式简化太极拳”。

为适应竞赛需要,1989年,国家体委组织专家创编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及用于全国武术锦标赛的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从1986年起,正式举办每年一届的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国际武术联合会1990年成立后,翌年举办首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将太极拳设为比赛项目之一。

2.太极拳的普及

在太极拳成为武术竞赛项目的同时,太极拳广泛地进入全民健身活动,而且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采用为健身锻炼项目。

现在,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早在十多年前已有太极拳传习者逾百万。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成立后,其注册会员已达1000万人,其中大多数参与太极拳传习。

四、太极拳的现状 1.民间老龄化严重

(1)缺少标准化的教学体系:由于国家对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使得很多人练太极拳。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许多年轻人和社会精英都不喜欢去公园练习,以及年轻人对外来文化的崇拜高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现代年轻人练习跆拳道、瑜伽的特别多,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导致了太极拳好像是老年人的专利。无法真正实现商业化,只能在公园进行锻炼和传播,成为老人锻炼的专利。

(2)缺少场馆化的运营模式:缺少适合青少年锻炼的专业场地和教学方法,使得青少年市场没有真正打开。

2.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

(1)国内现行太极拳比赛的规则和标准,是长拳和体操的标准。讲究的是动作难度的系数和动作的漂亮程度,而真正缺少太极拳的内涵。太极拳比赛中拿到冠军,不等于就是真正的太极拳冠军。(2)比赛化(强调:规则和观赏)、体操化(追求:难度系数)、舞蹈化(强调:动作漂亮)。

3.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

(1)缺少准确性,没有完整的标准体系,导致“十位大师,十种拳架”的现状。太极拳老师对拳的理解都是一知半解,往往把结果当成是过程来练,用过程当结果去比。

把结果当过程练:比如说:“用意导气”它其实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过程。意是一种信息,如果用意去导气,气会跟着意走。前提是气从哪里来,通过特定的结果首先产生内气才可以用意去导气。在练习的过程中首先就用意导气,往往导致身体的亏空。

把过程当结果比:例如“太极推手”它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手,太极推手也绝对不是摔跤、磐手等项目,不适合用于比赛,是太极拳学习中用来检验太极拳架是否准确的一种方法。推手是用来训练“知彼”的功夫。

(2)检验的模式:例如“不丢不顶”,怎样检验“不丢不顶”呢?我们要求在你练拳的过程中,让对方推你在使不出力的情况下完成结果。如果在对方使出力的情况下完成动作可能就是顶。为了不让对方出不了力,自己完不成动作而对方把你推出去了这个就叫丢。检验动作的训练是一种“不丢不顶”的方法。让对方推着你做动作其实也是太极推手一种简化的方法。

太极拳起源发展 篇2

1 关于太极拳起源的几种说法

1.1 关于太极拳起源和创始人,大致有唐许宣平、宋张三峰、明张三丰、清陈王廷和王宗岳等五种不同说法

唐代许宣平,安徽歙县人,李白东游,见许宣平题诗传舍,以为是“仙诗”,至歙县屡访之,不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本末》说许“辟谷不食,行如奔马。唐时每负薪卖于市中。李白访之不遇,为题诗于望仙桥”。说他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则无他证。

宋张三峰为武当丹士之说,宋、元、明三代并无史料可据。黄黎洲于清初为明遗民内家拳家王征南撰《王征南墓志铭》,系据高辰四所写王征南言行而成,以为内家拳“盖起于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阙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其言荒诞不足信。明代内家拉扯宋徽宗时代有所谓武当丹士张三峰为祖师爷,原与清初创造的太极拳无关。

张三丰,据《明史·方伎传》记载,“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但《明史》又说:“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至于张三丰创太极拳一说,是辛亥革命(1911)后的一种附会而已。

王宗与王宗岳是两个时代的人。据现有资料,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间人,著有《太极拳论》。关于王宗岳的生平待后详述。

陈王廷是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陈氏家谱》说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但族谱、墓碑、《温县志》都作“王廷”,故应作陈王廷。

1.2 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创始人这一说法证据相比之下更具有说服力也最为可信

陈王廷出身地主家庭,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如《遗词》上半首说:“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寇,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陈王廷于明亡时正当壮年,到“年老残喘”,尚能“耕田”、“造拳”,可推定其创造太极拳,应在十七世纪的七十年代,即1644年明亡后的三十年光景。《黄庭经》,是道家“嘘吸庐外,出入丹田”的导引、吐纳方法,从《陈氏拳械谱》可知,太极拳套路有太极拳(一名十三式)五路,长拳一百零八式一路,炮捶一路。结合导引、吐纳,成为内功拳一种流派。他的《拳经总歌》却总括了其所创拳套的理法,录于后: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此歌诀见于陈氏两仪堂《拳谱》,歌词深受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影响.戚继光是明代整理民间拳术的杰出人物,他总结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间著名拳法,并吸收了其中三十二式编成拳套,收入《纪效新书》中,被称作士练武之源。戚氏的《拳经》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远及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三十二式,长拳短打,去芜存精,用刚用柔,兼收并蓄。它的拳法“式式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大大矫正了当时流行的满片花草,华而不实的花拳之弊害,成为新的拳派。

戚继光与陈王廷相隔约半个多世纪,对陈王廷创造太极拳影响很大,戚氏《拳经三十二式》被陈王廷吸收了二十九式编入太极拳套路,如《拳经》以“懒扎衣”为起式,陈王廷所造拳套七路都以此为起式。甚至陈式《拳谱》和《拳经总歌》的文辞,也仿造戚氏的《拳经》,可见影响之深了。然而,这仅仅是说继承和影响,并不是说陈王廷的太极拳抄自戚继光,更不能说戚继光创造了太极拳。陈王廷的功绩在于继承了戚继光的拳术遗产,并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新的拳派,这就是太极拳。陈家沟的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丕1927年在北京宣武门外立下擂台,与各路武术高手交手,一连十七天不败,轰动京城,由此引发了太极拳源流问题的一场争论以后,虽经民国和当今政府有关部门及专家的反复论证,认定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但目前仍有异论。有人提出张三丰创拳之说,其中典型的说法有几个,一是吴图南在其《国术概论》中讲的太极拳传递:张三丰(元末)——王宗岳(明孝景间)——蒋发(清康熙间)——陈长兴(1771年—1853年,作者注);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邢喜怀——张楚臣……,此为二;另一种说法是: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陈王廷……。

在进一步研究之后发现:前述几种说法,虽矛盾很多,但都讲张三丰传拳王宗岳。此说真假,弄清王宗岳的生活年代是个关键问题。但是否真有王宗岳其人?如果有,是何时代人?主要活动在哪里?一直是太极拳研究中需要解开的谜团。

2 太极拳的出现及其发展

2.1 三百年来,历经陈氏子孙及其门徒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太极拳便成为我国重要的拳种之一。

从《陈式家谱》可知,陈王廷三子一孙的拳艺一般,玄孙甲弟则拳艺精到,但从此后继无人。然而,陈王廷的族系第四代秉壬、秉旺、秉奇三兄弟,是陈家沟著名的太极拳手,人称三雄,与同族陈公兆、陈大兴齐名。不过,这时陈王廷所创的七种拳套,已由博返约,原有的一百零八式长拳和太极拳(十三式)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很少有人练习,而第一路、炮捶(现代陈式太极拳第二路),推手和粘枪,则精益求精。至五传陈长兴和陈有本时,为适应不同的学习对象,第一路太极拳又有老架和新架之分,至六传又派生了赵堡架。

新架据说是陈有本所创,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逐渐扬弃了某些高难度的动作,陈家沟人称之为“略”。陈有本的门徒族侄陈清萍,也创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加圈,在不改变套路的原则下,由简到繁,以至极为复杂,逐步提高拳艺的技巧难度,与陈有本同时的陈家沟拳师陈长兴,承祖辈的老架系统,架式宽大,难度高,直到他的学生杨露禅在北京传习拳艺时,为了适应保健需要,有逐渐改变了拳套动作,遂成杨式太极拳。后又从杨式派生了吴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吴鉴泉。

永年人武禹襄先从杨露禅学陈式老架,又从陈清萍学新架套路,其后自创一派,称武氏太极拳。后由武氏又派生了孙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孙禄堂。

2.2 二十一世纪为太极拳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太极拳在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历程后,这项古老的传统体育运动,终于焕发出无尽的青春魅力。曾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从人类健康角度来看,将是人类自我保健的世纪,而人类自我保健手段中,最卓有成效的,首推融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为一体,代表东方文化智慧结晶的——太极拳。

2.2.1 太极拳的作用将会被全人类所认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极拳已从过去单纯以技击为主的拳术,逐步发展走向融技击、健身、养性、娱乐为主要功能的运动项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极拳也将要接受新的实践,在新的世纪太极拳的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等功能将进一步得到扩展加强,以适应和满足不同层次人的要求,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同时,太极拳的文化功能将在下世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展示。太极文化将成为展示东方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代表。太极拳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充分运用到社会管理、企业管理、以及人际关系等各个领域。将会出现以阴阳互变、刚柔相济,随曲就伸,以柔克刚等太极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太极管理学说》。太极文化现象,将是下世纪人们对太极拳重新认识的新视点。可以说,二十一世纪太极拳,将实现由传统的体育项目,向代表人类文明智慧和具有浓郁文化特征的高雅艺术的方向转变。

2.2.2 太极拳二十一世纪将稳步推进,并在世纪末普及全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形成巨大的太极拳产业市场。

二十一世纪,将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大融合时期,作为东方文化代表之一的太极拳,将在这场文化融合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文化交融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太极拳传播范围的扩大和太极拳拥有人口数量的剧增,根据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经过努力,预计在下世纪中叶,将形成以中国为核心,以日本、韩国、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瑞典、芬兰等国家为中心,并向非洲、中美洲、南美洲、中东、中亚等国家地区,渗透辐射的太极拳传播网络,届时太极拳人口将达5亿左右。由于太极拳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防身、健身的完美结合及广泛的适应性,再经过50年的努力,太极拳将在全球普及流行,并成功进入每一个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良好生活习惯之一,并且成为名符其实,参与人数最多的“世界第一运动”。

由于太极拳在全球的普及,将形成巨大的太极拳市场,从而带动太极拳产业的形成。除大量的太极拳传播学校、中心、俱乐部出现外,与其相关的太极拳图书、音像、服装、器械、标识、食品保健品及服务旅游业都将形成产业化、专业化。同时,赢得国际著名企业集团的关注和投入。太极拳走向产业化、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也只有太极拳产业化,市场化的形成,才能为太极拳国际化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2.2.3 太极拳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献给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有人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古老的针灸、太极拳、气功,是下个世纪中国献给世界的又一财富,将极大地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在当今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高度发达的科技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兴奋剂等阴影将危害竞技体育健康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物质生活,竞技体育等发展到极致时,必将激起人们对回归自然,回归自我的追求和渴望。而太极拳正是一项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宗旨,完全遵循人体生理及大自然运转规律的运动,太极拳全方位的功能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满足了新世纪人们对健康、对自然运动的要求,也代表了下世纪由竞技体育,向回归自然运动的转变。我们认为,随着二十一世纪太极拳在全球的普及,太极拳将成为人类健康交流的语言和工具,成为人类维系感情的纽带。这一宝贵的财富,将为世界人民所共享。

2.3 太极拳在当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3.1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加快传播速度,是太极拳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当务之急。

太极拳三百余年历史和近期20年的成功发展经验证明,任何事物离开了政府的重视,离开了媒体的宣传,将一事无成。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太极拳好”题词已经20周年了,至今尚有很多太极拳人士还不知有此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首先,要利用今年是“太极拳好”题词20周年之际,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纪念活动;让世纪伟人意味深长的话,妇孺皆知,把太极拳“好”在哪里说清楚、讲明白。使人们对太极拳“由知到练,由练到爱,由爱生情”,将太极情结系在每个人的心中。其次,让太极拳进入邮政,同时,争取国外邮政部门,也能发行有关纪念太极拳方面的邮品,扩大太极拳的影响,使太极拳在国际上“邮路畅通”。三是,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加快太极拳传播速度。将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内容,全面系统地进行整理后,进入国际互联网,让太极拳通过电脑网络遍迹全球。四是,继续加强图书、音像、光盘的编辑翻译、出版工作;并在近几年内,拍出一批高质量的反映太极拳的影视作品,掀起新的太极拳热。

2.3.2 提高太极拳师资队伍素质,是太极拳在二十一世纪的关键。

随着二十一世纪太极拳普及和范围的不断加快扩大,将出现太极拳师资匮乏现象。如何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太极拳师资队伍,来适应二十一世纪太极拳发展的需要,是太极拳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关键。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太极拳界的高度重视,从现在开始,太极拳界要精诚团结,相互支持,注意选拨、培养一批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全面掌握太极拳技术,具有组织教学能力和社会经验的,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彻底改变过去人们对习武者的偏见,以高素质、高文化、高水平,造就太极拳传播者全新的社会形象。同时,要改革传授方式,筹建国际性的太极拳高等学府,将传统授徒模式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快培养高素质太极拳人才速度,把一大批能适应国际太极拳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向国际舞台,为太极拳在全世界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3.3 筹建太极拳国际组织,建立全球性的太极传播网络。

现在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数以千计的太极拳组织。许多国家的太极拳组织都呼吁,要求以中国为核心,成立国际太极拳联盟组织,使之成为世界太极拳运动发展的最高决策机构。通过国际太极拳联盟,建立全球性太极拳传播网络,使太极拳更加全面完整,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科学化;加强纵向指导与横向联合,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将太极拳传播网络遍及世界各国。要有组织地做好太极拳专家、教练的国际交流工作,在太极拳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际太极拳运动水平。

2.3.4 加强太极文化研究,挖掘太极拳丰富文化内涵。

要实现太极拳由传统体育运动,向高雅太极艺术的转变,就必须要加强对太极拳文化性的研究。太极拳是中华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要成立太极文化研究机构,通过对太极拳的练习,来领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并加强与知识界的合作,吸引大量的知识分子参加太极拳的研究工作,把太极拳与哲学、医学、易经、导引吐纳、力学、数学、美学、兵法、音乐、管理、调和人际关系等诸多学科的关系阐述清楚,将太极拳这一东方神秘文化中寓含的“哲理”,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表述清楚,让更多的人了解她、认识她、热爱她。使太极文化成为新世纪人们重新认识太极拳的全新视点。

如果说,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那么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高度结合,将是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我们相信,经过不懈努力,太极拳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必将随着二十一世纪的脚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成为二十一世纪,具有高雅艺术特性,人类共同参与的“世界第一运动”。

3 结论

太极拳自诞生那天起就为中国武术人所重视,太极拳以其实用的技击与健身效果于一身,也因此才得以流传至今,陈王庭所创的“太极拳”在当今社会已是一种融合时尚与健康的代名词,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延传至今,甚至为全球的中华武术爱好者所青睐,在其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太极拳也在不断地完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太极拳已由过去单一的竞技搏击转变为一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健康的武术运动项目,与此同时太极拳也在对全中国甚至全人类的健康与进步做贡献。

摘要:中国太极拳渊源之谜,虽早有官方定论,但近一个世纪各门各派依旧纷争不休,近些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太极拳的出现在历史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受到当今世人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明显,不是因为太极的历史影响;更主要的是人们在这项渊源流传的且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太极拳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有力证明。

关键词:太极拳,起源,发展

参考文献

[1]编辑部.太极拳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席庸.太极拳与科学健身[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华武术杂志编辑部编.登堂入室:太极拳疑难解答[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3.

[4]臧凤儒,等,主编.大学教授谈太极拳[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5]吴图南,著.国术太极拳[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陈式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篇3

摘要:在著名的拳乡河南温县陈家沟子,男女老少都会打拳,他们所练的拳法只有一种,即陈氏世传太极拳,它就是今天各种流派的太极拳之源。太极拳是一种攻防兼备,内外兼修,既对立又统一的拳种。陈式太极拳有着其他太极流派没有的招式套路如跳跃,腾空,震脚等。陈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的始祖,经历300流传至今。

关键词:太极拳;陈式太极拳;起源;发展

1、陈式太极拳的起源

1.1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太极拳即取义于此。太极拳的渊源,其说法不一,有谓创始于唐代隐士许宣平者,有谓创始于唐代李道子者,有谓始自梁元帝时的程灵先者,也有人谓太极拳是殷利享所传,当时此拳名为“后天拳”,还有人认为是元代辽阳人张三峰所创立[1]。但无论如何,陈式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这一事实则是毋庸置疑的;以陈式太极拳为母体的杨、武、吴、孙等其他太极流派的广泛传播也是从另外的角度印证了陈式太极拳在中华武术的重要地位;当今在众多支持陈王廷创立太极拳的学者则构成了陈式太极拳坚实的发展基础。

陈王廷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清初文、武痒生,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好学。陈王廷天生面部血色就红于常人,再加上他蓄有美髯并且经常以红色的战马作为坐骑,因此讲话中人都称他为“二关公”[2]。陈王廷武艺精湛,箭术也是超群,在崇祯年间的一次应试考武举中,他就以一马三箭、三马九箭的成绩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喝彩。然而当时的陈王廷却因为小人的从中作梗,因为擂鼓报靶的鼓吏受人贿赂,才使得他与冠军失之交臂,由于不满当时昏暗腐败的考评制度,陈王廷立刻怒发冲冠,驾着骏马挥舞大刀劈死了鼓吏,并逃离了校场[3]。

1.2陈式太极拳理技渊源

1.2.1陈式太极拳理论基础

一、结合阴阳五行思想

关于阴阳,易学认为,凡属于温热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活动的等方面的事务或现象,纯属于阳的范围;凡属于寒冷的、下降的、灰暗的、抑制的、静止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纯属于阴的范围。而太极拳就顺从阴阳变化之理,在一招一式之中,阴中含阳,阳中具阴,阴阳互变,相符而生。

二、结合导引、吐纳等理论

陈王廷在创造太极拳时,把始祖陈卜所传授下来的一百单八势长拳等技术与导引方法相结合,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使形体的运动符合并且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起到练拳养生的作用。吐纳术就是呼吸之术,吐,意为呼气;纳,意为吸气。太极拳把权术的形体运动与养生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使形体运动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和技击功能的发挥。

三、与中医经络学说相结合

陈王廷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相结合,形成了太极拳理论之一的“一静无有不静,一动百骸皆随”。陈王廷又将拳术与经络的运输作用相结合,通过经脉运行气血而营养阴阳,以丹田刚中柔表之气,使练习者体格强健,内气充足,同时还使其身体各部位活动轻盈,以己之静化彼之动,以柔克刚。

1.2.2陈式太极拳技术来源

从技术上来看,陈王廷创立的陈式太极拳堪称是综合了明代武林的拳术百家之长,特别是以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武学成果为基础,从而独树一帜。

陈王廷在创立陈氏太极时是以祖籍山西洪洞旧传拳术作为基础,对各家武术进行博采众长。民间古今有十六家拳法,陈王廷对这些拳艺进行取精去粗,吸取了其中二十九势编入太极拳套路。陈王廷还从戚继光所编的《三十二式拳经捷要》中精心选取了二十九式,结合陈家祖传拳法等,由此形成了创新的陈式太极拳。

2、陈式太极拳的发展

2.1流派初成阶段

从明末清初的陈王廷至陈长兴,历经五传,完成了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演变,在这一阶段,陈式太极拳发展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为:首先推出了在太极拳领域具有百鬼开创性的理论著作,代表性的有陈王廷的《拳经总歌》《太极拳十大论》《用武要言》等。

至陈长兴、陈有本一代时,陈王廷时期七个套路中的一百零八式长拳和太极拳二至五路,已逐渐被舍弃,很少有人练习,取而代之的是陈式太极拳一路和炮锤(先称之为二路),在一路的基础上又分演出老架、新架。新架扬弃了原有的一些高难动作之后有发展出了赵堡架,代表人物有陈清平等。经过这个时期的发展,基本上完成了陈式太极拳以及赵堡太极拳自身的改造,形成了现代意义上传统太极拳的雏形,并未由此衍生出新的太极拳流派打下基础。

2.2百家齐放阶段

从杨禄禅陈家沟学拳到孙禄堂晚年定孙式太极拳,使中华太极拳的流派定型期。在太极拳史上,陈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打破门户之见与小农意识,毅然将陈式太极拳传于河北杨禄禅,他决定了当代四海流传的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定型为目前深入人心的的陈、杨、吴、孙五大流派的太极拳以及数不胜数的的其他衍生派等。在这一时期出现众多的太极拳大家如陈长兴、杨禄禅、孙禄堂等的武功事迹在中华武林脍炙人口;层出不穷的太极理论成果同样构成了中华武林的一大景观。

2.3广为传播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陈式太极拳和其他太极流派一起,开始了以服务大众为宗旨的广为流传阶段。1956年,国家体委创编了简化太极拳剑,到1979年编制完成了简化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48式太极拳等。为了适应国内、外比赛,创编了陈、杨、吴、武、孙五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总体来看,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各式太极拳虽在风格和特点上有所不同,但从套路结构和拳势名称以及锻炼要领上看,都与陈式太极拳有着明显的技理渊源。

太极拳真正进入鼎盛时期,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加强国际太极拳的交流与发展,太极拳发源地文献从1992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多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各种太极拳交流大赛与太极拳报告会如火如荼的在各地举行。一系列的壮举同样也吸引了众多电视媒体的高度关注。

3、结论

陈氏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自陈王廷创编以来,首先经陈氏宗族内部之个人不断发扬和改创,如陈长兴在技术上由博归约、精炼归纳以及陈鑫在理论上集历代宗师之长、自身习练之精华;又经陈氏族人和外姓人氏共同将太极拳传出陈家沟,走向外部世界,开枝散叶形成陈、杨、吴、武、孙五派百家争鸣局势;后经各种组织赛事传播,利用组织的影响力和权威使陈式太极拳逐步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逐步进入大众生活并成为世界所瞩目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志龙.浅谈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J].文化体育,2009,38(5):135-136.

[2]张斌,王鑫.陈王廷与陈式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初探[J].档案溯源,2013,(8):115-116.

龙舟起源与发展探究 篇4

编号:28

13级产品设计三班 张晟

学号:1307160125

赛龙舟是发源于中国,在东亚、东南亚地区盛行的民间活动。龙舟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最早兴起于汉代。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我国传统的悠久历史文化继承性和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端午节龙舟赛、元宵节舞龙(也称舞龙灯、耍龙灯)及二月二龙头节是大东亚龙文化区重要的民间活动,因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也因为东南亚华人多,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区流行。

提起龙舟的起源,人们自然就会想起纪念屈原,其实,龙舟作为一种文化,它的出现比屈原所处的年代要早得多。据专家考证,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产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区,这正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东汉。据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可能只在长江下游吴越民族中流行,后来吴越文化逐渐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

又盛传龙船源于湖南西北部沅陵之说。在反映中华龙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沅陵龙船历史渊源的《沅陵千年龙船》一书里,收编了104篇作家、学者对沅陵龙船的精辟论述。这些文章科学、系统地论证了沅陵传统龙舟的起源,记录了沅陵龙舟活动的参赛规模、船建等情况。沅陵龙舟起源于5000年前,所以比纪念屈原的说法要早3000 多年

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旧唐书》中记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其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还有长之四十丈的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宋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即描绘此景。又明代皇帝,在中南海紫光阁观龙舟,看御射监勇士跑马射箭。清代则在圆明园的福海举行竞渡,乾隆、嘉庆帝等均往观看。

也有的是游船式竞渡。如《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是划着龙船、摇船在水上奏乐、游玩。在《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杭州“龙舟六只,戏于湖中”。湖上有龙舟,只是画舫游船的一部分。

杉木和樟木是造龙舟的上好木料。造大龙舟,最困难的是寻找木材。要寻找25米长以上的整木,将其切分成5片接成船底,这样造出的龙舟才会坚固结实。这样的木材只能在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树头的直径必须在20厘米才能符合条件。

在闽南地区,龙舟通常是某个自然村的公共财产。水上人家有句俗语“一日造船,千日过波”,意即造出的船必须坚固美观,才能经受风浪,故造船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岸上人家建房,“礼路”丝毫马虎不得。钉船板犹如建房的“奠基”,还要举行“奠基典礼”,摆上供品祭拜。特别是在“点睛”这一重要环节,还必须举行隆重的仪式。

闽南龙舟的龙头是写意的、象征性的。龙舟的“龙须”是将金箔纸折成约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绑在一根对折的红布条上,象征“龙须”;将一块红布折成三角形,钉在船头,象征“龙舌”;将6条龙须等距离分布钉在“龙舌”上,这就成了“龙头”。

制船者在两侧船舷的船眼睛各贴上三根红布条加小方块金箔的组合,再钉上三根“目周钉”。从左至右,分别代表千里眼、顺风耳、妈祖婆。妈祖婆殿后佑护,千里眼、顺风耳在前观测,顺序不能改变。不仅是龙舟,再大的帆船也是这样钉的,有些帆船还会在船艉供奉妈祖婆神位。

这些程序完成后,该的村的老人在龙头前摆上“三牲”,持香对着龙头祭拜。然后,一村民手持香炉,绕着龙舟转了一圈。这意味着,将龙舟上的不洁之物驱走,龙舟变得圣洁而有灵气。随后,燃放鞭炮、烧金纸,仪式就结束了。

经过几名壮汉六七天的劳作,新龙舟完工了。之后,请村里地位高的老人身穿长衫戴毡帽,带领全村70多名壮劳力,到船厂“请船”。大家人手一桨,浩浩荡荡地将龙舟划回村里。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龙舟的丰姿就会出现在附近的江上。主要规则

▲航道

△根据河道条件,设男女400m,500m,600m,800m,1000m直道竞(可按当地条件变更距离)。

△比赛应设在静水水域,航道是直的,起航线与终点线必须平行并与航道线垂直。

△根据参赛队数及场地条件,设2或4,6,8条航道,每条航道宽度可按9m,11m,13.5m布置。

△航道最浅处水深不得少于2.50m,航道内不得有水草、暗礁和木桩,航道外5m内应无障碍物。

▲器材

△按各地传统龙舟式样规格制造,制作材料不限。△舵桨及划桨规格按各地传统要求制作。▲附属装置

△传统龙舟可按各习惯制作龙头和龙尾,并备有锣、锣架、鼓和鼓架等,另可带水标二个,预备划桨若干个。

▲队员

△队员必须身体健康,会游泳,熟悉水性。

△龙舟参赛队员为25人。

△每队设队长一名(运动员兼),比赛时必须佩载标志。

△每队登舟比赛队员为23人,包括: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划手20人。

△每队替补队员2人。替换时需经裁判员验明资格,并于检录登舟前替换完毕,登舟后不能够替换。赛舟规格

小龙舟

根据中国龙舟协会竞赛规则:(暂没统一标准,一般比赛要求)龙舟长度:12米(由龙头至龙尾)船身长度:9.6米

龙舟宽度:96厘米(中舱最宽处)

龙舟重量:不设统一标准。(唯要求同一赛事所用之最重龙舟与最轻龙舟差距不超过5公斤)

1984年,原国家体委决定将龙舟赛列为体育比赛项目,举办了“屈原杯”龙舟赛。

龙舟赛历史悠久,传入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1983年,我国首次派队参加龙舟大赛,一举夺得全部两项冠军。1984年国际龙舟大赛在香港举行,有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新西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澳洲、澳门、香港等16个队参赛。中国队又夺得冠军。

旅游的起源和发展 篇5

一、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二、现代中国旅游的发展

三、旅游的概念

四、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旅游活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古代旅行阶段:19世纪40年代以前

近代旅游阶段:18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现代旅游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一)古代旅行活动

1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沒有旅行的物质基础,仅有受战争、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为生存而被迫进行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行的范畴。

2 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交换的扩大,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并在奴隶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

3封建社会:在欧大洲批城市开始兴起,中产阶级逐渐成长起来,商人阶层也在逐步发展,促进了旅行的进一步发展。

古代旅行的特点:

1、旅行活动兴起和发展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从整个古代时期来看,旅行活动主要繁荣在古代文明国家,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和古中国等。

2、古代旅行中商务旅行人数较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西方和中亚由于政教和一,宗教旅行较为活跃。而在东方,帝王巡游和文人旅行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古代旅行参加人数有限,消遣性旅行只限于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人士。

4、旅行活动的范围与交通工具有很大的关系,在古代旅行时期,主要的交通工

具是马车、船,速度较慢,所以决定当时的旅行仅是区域旅行活动。

(二)近代旅游活动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开端

事件: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火车组织了570人,从莱斯特

到洛赫伯勒去参加戒酒大会,当日往返,全程24英里,经库克联系,往返车票

每人一先令。

特点:(1)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

(2)组织方式同现代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的情况基本相似;

(3)其规模在当时是空前的。

所以,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的团体旅游 被认为是划分古代旅行

活动与现代旅游活动的标志。

1、近代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发生,产生了先进的交通工具;

(2)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促使更多的人试

图通过旅游来暂时改变紧张的城市生活和拥挤嘈杂的环境压力。

(3)产业革命带来了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扩大了有条件外出旅游的阶

层。第一,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第二,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无产阶级,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工人阶级的斗争,工资逐步提高、劳动时间逐步缩短。、旅游业的出现及其发展

(1)旅行社的出现

1845年,托马斯·库克在英国的莱斯特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

性质的旅游营业所,1865年,他正式成立了旅行社“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

到20世纪初,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旅行代理业的三大公司,它们是:

英国“托马斯·库克旅游公司”

“运通公司”美国

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

(2)导游书籍的出版

1839年,德国人卡尔·贝德克尔编印了《旅游指南》,介绍荷兰、比

利时的有关情况。

1848年,托马斯·库克编印了《利物浦之行手冊》

3)运输业与旅游业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1822年,英国人罗伯特·斯麦脱经办了轮船旅游业务。

(4)为旅游者服务的旅馆业和饮食业的出现

随着旅游活动的发展,过去的客栈、驿站已不能适应旅客的需要,因此,在铁路、公路和码头建造了许多较舒适的旅馆。19世纪初,在德国的巴登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豪华的旅馆。

(5)金融界介入了国际旅游业

1879年,托马斯·库克发明了一种简便的用于货币兑换手续的“旅馆联券”,旅游者持有此“旅馆联券”可以在同托马斯·库克的旅行社有合同关系的交通运输公司和旅馆中用于支付,并可以在指定的银行兑取现金。可以说这是最早的旅行支票。

(6)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地的建设也不断发展,出

现了国家和私人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兴办各种旅游活动的情况。

(2)现代旅游活动的新特征

1、游客的大众性(旅游活动的普及性)

2、规模发展的持续性

3、活动空间上的国际性和相对集中性并存

比特币起源,发展和现状 篇6

一、比特币的概念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二、比特币的起源

2008年11月1日,一个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讨论组上贴出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阐述了他对电子货币的新构想——比特币就此问世。

比特币用公开分布总账的方式摆脱了第三方机构的制约,中本聪称之为“区域链”。用户乐于贡献出CPU的运算能力,运行一个特殊的软件来做一名“挖矿工”,这会形成一个网络共同来维持“区域链”。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生成新货币。交易也在这个网络上蔓延,运行这个软件的电脑争相破解不可逆密码难题,这些难题包括好几个交易数据。第一个解决难题的“矿工”会得到50比特币奖励,相关交易区域会加入链条。随着“矿工”数量的增加,每个迷题的困难程度也随之提高,这使每个交易区的比特币生产率维持约在10分钟一枚。此外,每达到21万个区域,奖励就减半,从50比特币减到25,再从25到12.5,一直持续下去。这样到2140年,比特币将达到预定的2100万枚上限。

三、比特币的发展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成为挖到比特币的第一人——他从创

世区挖到50枚比特币。

佛罗里达程序员拉斯勒·豪涅茨,他是第一个在真实世界使用比特币的人,他花10,000比特币在“棒约翰”叫了两块匹萨外卖。(他把比特币发给英格兰的一个志愿者,然后收到一份来自大西洋彼岸的信用卡订单)。马萨诸塞州一位叫大卫福斯特的农民在卖羊驼毛袜时开始接受比特币付款。

2010年12月5日,比特币使用者开始要求维基解密接受比特币捐赠。

2009到2010年初,比特币毫无价值,2010年4月开始交易的头半年,1比特币的价值低于14美分,2010年夏天比特币交易开始进入黄金时期,由于供远小于需,网上交易价值开始上升。到11月初,比特币在29美分处沉寂多日后窜升至36美分。2011年2月,继续升值,和美元的兑换率达到了1:1,此后比特币稳定在87美分上下,也曾涨到过1.06美元。

2013年春天,比特币价格实现“大爆炸”式增长,《福布斯》报道的《加密货币》是刺激因素之一。4月初到5月末,从86美分升到8.89美元。接着,在6月1号,一周内窜至3倍,达到1比特币兑换27美元。整个比特王国市值约为1.3亿美元。一个自称MB骑士(KnightMB)的田纳西州人,持有371,000个比特币,价值超过1000万美元,是比特王国最富有的人。豪涅茨买匹萨花的10000个比特币,如今价值272,329美元。“我觉得没啥,那些匹萨的确好吃。”,豪涅茨说。

与此同时,灾难的种子在孕育。比特币作为数字组成的货币单位必须存储在某处。2013年在六月中旬,自称Allinvain的人称自己的2.5万比特币被人从电脑偷走了(时至今日,没人能证实事情是否属实)。大概一周后,一名黑客成功地策划了一起巧妙入侵,对象是位于东京的交易站点Mt.Gox,这个站点掌控着全世界90%的比特币交易。于是Mt.Gox限制用户每天只能提取价值1000美元的比特币(约35比特币)。入侵Mt.Gox’s系统后,黑客进行了大规模抛售,把比特币兑换比率拉低到接近零,使自己有机会大量提取其他用户的比特币。

四、比特币现状

2014年2月25日,比特币在中国的交易价格为3562.41元,比24日下降235.59元。2月26日,比特币的交易价格到达今年最低点,成交价格仅为3331.71元。而相较于本月初2月2日的最高点4966.01元,价格下降了1634.3元。

通过网站的交易价格曲线图,记者了解到,从今年2月初以来,20多天的时间,比特币交易价格一直处于大幅度下滑趋势,最高一天的降幅达到了358.48元。

27号上午,记者再次打开“比特币中国”网站,发现其价格又略有上浮,达到3517.18元。

悲观者说,损失最大者,几百万被套牢。“诺丁山的邂逅”被网友戏称为“48万哥”,其称自己“刚刚48万入手100个比特币”,并称这是全家七八年的所有积蓄,原本准备买房用,现在拿出来炒比特币,希望能大赚一番,用作全额买房款。截至2014年2月27号上午,“诺丁山的邂逅”一共损失12万元人民币。

图论的起源和发展 篇7

关键词:团论,染色体,四色猜想

图论是组合数学的—个分支, 与其他的数学分支, 如群论、矩阵论、概率论、拓扑学、数值分析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参见文献[1]) 。图论中以图为研究对象, 图形中我们用点表示对象, 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对象之间的某种特定的关系。事实上, 任何一个包含了某种二元关系的系统都可以用图形来模拟, 而且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由于我们感兴趣的是两对象之间是否有某种特定关系, 所以图形中两点间连接与否尤为重要, 而图形的位置、大小、形状及连接线的曲直长短则无关紧要。

20世纪后, 图论的应用渗透到许多其他学科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 由于计算机的迅速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图论的发展, 使图论成为数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

一、图论的起源

图论是一个古老的但又十分活跃的数学学科, 也是一门很有实用价值的学科, 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领域均有很多应用。近年来它受计算机科学蓬勃发展的刺激, 发展极其迅速。应用范围不断拓广, 已渗透到诸如语言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电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数学的其它分支中。

1736年是图论的历史元年。这一年, 欧拉 (L·Euler) 研究了哥尼斯堡城 (Königsberg) 的七桥问题, 发表了图论的首篇论文。欧拉也因此被称为图论之父。

古老而美丽的哥尼斯堡城濒临蓝色的波罗的海, 是著名的哲学家康德 (Immanuel Kant) 的出生地, 城中有一条普莱格尔 (Pregel) 河, 河的两条支流在这里汇合, 然后横穿全城, 流入大海。河水把城市分成4块, 于是, 人们建造了7座各具特色的桥, 把哥尼斯堡城连成一体, 如图1.1 (a) 所示。

早在18世纪, 这些形态各异的小桥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游人在陶醉于美丽风光的同时, 不知不觉间, 脚下的桥触发了人们的灵感, 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居民中传开。

谁能够从两岸A, B或两个小岛C, D中任一个地方出发一次走遍所有的7座桥, 而且每座桥都只通过一次?这个问题似乎不难, 谁都乐意用这个问题来测试一下自己的智力。可是, 谁也没有找到一条这样的路线。这个问题极大的刺激了德意志人的好奇心, 许多人热衷于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始终未能成功。“七桥问题”难住了哥尼斯堡城的所有居民。哥尼斯堡城也因“七桥问题”而出了名。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七桥问题。

问题看来不复杂, 但谁也解决不了, 也说不出其所以然来。1736年, 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拉仔细研究了这个问题, 他将上述四块陆地与七座桥间的关系用一个抽象图形来描述 (见图1.1 (b) ) , 其中A、B、C、D分别用四个点来表示, 而陆地之间有桥相连者则用连接两个点的连线来表示, 这样, 上述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就变成了由点和边所组成的如下问题:

试求从图中的任一点出发, 通过每条边一次, 最后返回到该点, 这样的路径是否存在?于是问题就变得简洁明了多了, 同时也更一般、更深刻。这样一来, 七桥问题就转变为图论中的一个一笔画问题。即能不能一笔不重复的画出图1.1 (b) 中的这个图形。

原先人们是要求找出一条不重复的路线, 欧拉想, 成千上万的人都失败了, 这样的路线也许根本不存在。于是, 欧拉接下来着手判断:这样不重复的路线究竟存不存在?由于这么改变了一下提问的角度, 欧拉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最后, 欧拉认真考虑了一笔画图形的结构特征。

欧拉发现, 凡是能用一笔画成的图形, 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每当用笔画一条线进入中间的一个点时, 还必须画一条线离开这个点。否则, 整个图形就不可能用一笔画出。也就是说, 单独考察图中的任何一点 (起点和终点除外) , 这个点都应该与偶数条线相连;如果起点与终点重合, 那么, 连这个点也应该与偶数条线相连。

在七桥问题的几何图中, A、B、D三点分别与3条线相连, C点与5条线相连。连线都是奇数条。因此, 欧拉断定:一笔画出这个图形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 不重复地通过7座桥的路线是根本不存在的!天才的欧拉只用了一步就证明了这个难题,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图论的威力有多么的强大!

欧拉对七桥问题的研究, 是拓扑学研究的先声。

1750年, 欧拉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的现象。欧拉得到了后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多面体欧拉公式”。正4面体有4个顶点、6条棱, 它的面数加顶点数减去棱数等于2;正6面体有8个顶点、12条棱, 它的面数加顶点数减去棱数也等于2。接着, 欧拉又考察了正12面体、正24面体, 发现都有相同的结论。于是继续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终于发现了一个著名的定理:

这个公式证明了多面体只有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五种。这个定理成为拓扑学的第一个定理, 这个公式被认为开启了数学史上新的一页, 促成了拓扑学的发展。

二、图论的发展

从19世纪中叶开始, 图论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图论问题大量出现, 诸如关于地图染色的四色问题、由“周游世界”游戏发展起来的哈密顿 (W.Hamilton) 问题等。

图的染色问题一直是图论研究的焦点问题。最早记载染色问题的是英国伦敦大学 (University of London) 的数学教授德·摩根 (D.Morgan) 。

1852年, 一位刚从伦敦大学毕业的学生费南西斯·古色利 (F.Guthrie) 在研究英国地图时想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这个问题被称为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这就是著名的“四色猜想”。问题的起源是这样的:

古色利望着挂在墙上的英国地图发呆, 他边数着英国的行政区域, 边查找它们的位置, 同时还注意各区域的地图着色, 看着看着他突然发现, 该地图仅用四种不同的颜色便可以将地图中相邻的区域分开。古色利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于是他写信给仍在大学读书的弟弟, 让他向该校有名的数学家德·摩根请教。摩根首先注意到:区分地图上的不同区域少于四种颜色不行。但遗憾的是摩根本人也未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向自己的好友、著名数学家哈密顿爵士请教。哈密顿接到摩根的信后, 对四色问题进行论证。但直到1865年哈密顿逝世, 问题也没有能够解决。

1878年, 英国数学家凯莱 (Cayley) 在伦敦数学年会上正式提出该问题——平面或球面上的地图仅需四种颜色可以将任何相邻的两区域分开——且征求解答, 人称“四色猜想”的问题便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重视。许多一流的数学家纷纷参加了四色猜想的大会战。1878—1880年, 著名的律师兼数学家肯普 (Kempe) 和泰勒 (Taylor) 两人分别提交了证明四色猜想的论文, 宣布证明了四色定理, 大家都认为四色猜想从此也就解决了。但是数学家赫伍德 (Hedwood) 仍然花费毕生精力致力于四色研究, 前后整整60年, 终于在1890年发表文章指出肯普证明中的错误, 不过, 赫伍德却成功地运用肯普的方法证明了五色定理, 即一张地图能够用五种或者更少的颜色染色。不久, 加拿大数学家托特 (Tóth) 又举出反例, 否定了泰勒的证明。后来, 越来越多的数学家虽然对此绞尽脑汁, 但仍一无所获。于是, 人们开始认识到, 这个貌似简单容易的题目, 其实是一个可以与费尔马猜想相媲美的难题。

进入20世纪, 科学家们对四色猜想的证明基本上是按照肯普的想法在进行, 并陆续有所进展。1913年, 伯克霍夫 (Birkhoff) 在肯普的基础上引进了一些新技巧;1939年, 美国数学家富兰克林 (Franklin) 证明了22个以下区域都可以用四色着色。随后又有人给出了更多区域的情形, 直到1976年初, 人们还是仅能对区域数是96的地图主色的四色猜想给出证明, 但这些对区域数是自然数的情形来讲还远远不够。

1976年6月,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黑肯 (W.Haken) 和阿佩尔 (Appel) , 经过四年的艰苦工作, 在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的帮助下, 用了1200个小时, 作了100亿次的判断, 终于完成了四色猜想的证明。四色猜想的计算机证明轰动的世界, 该证明不仅解决了一个历史一百多年的难题, 而且有可能成为数学史上亿系列新思维的起点。不过也有不少数学家并不满足于计算机取得的成果, 他们还在寻找一种简洁明快的书面证明方法。

在哈密顿的周游世界问题中, 他用一个正十二面体 (具有十二个五边形的面和二十个顶点) 的二十个顶点表示世界上的二十座大城市, 见图l.2。提出的问题是要求游戏者找一条沿十二面体的棱通过每个顶点恰好一次的闭路。图1.3所示的a, b, …s, t, a表示出了这样的一条闭路。由于运筹学、计算机科学和编码理论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哈密顿问题, 从而哈密顿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我们看到, 正是上述那些似乎没有多大意义的游戏的抽象与论证的方法, 开创了图论科学的研究。遗憾的是, 由于当时社会生产落后, 对图论知识的要求甚寡, 这一学科的发展颇为迟缓, 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两百年以后, 即1936年, 匈牙利著名图论学家柯尼系 (König) 发表《有限图与无限图理论》, 这是图论的第一部专著, 它总结了图论二百年的主要成果, 是图论的重要里程碑。此后的五十多年, 图论经历了一场爆炸性的发展, 终于成长为数学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主要分支有图论、超图理论、极值图论、算法图论、网络图论和随机图论等。近二十年来, 图论在科学界可以说是异军突起, 活跃非常。

参考文献

[1]卜月华.图论及其应用.福建: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2]卢开澄.图论及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4.

[3]王树禾.图论及其算法.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4]邹庭容.数学文化欣赏.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书籍起源发展和传承 篇8

关键词:书籍设计;装帧艺术;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40-01

一、书籍起源

书籍的起源与发展源于文字的出现,文字流传至今经历了千百种变化,其载体的演变也多种多样。至今被发现并保留下來的文字或刻在动物骨骼上,或画在石器陶器上。当然,在这些流传至今的文字载体之前,树干、地面同样可以作为载体记录史实。或以石子划刻,或以手指作笔记录在各种地方,只是历经千年、沧海桑田无法保存至今。

(一)甲骨文。甲骨文流传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研究的深入,甲骨文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甲”专指龟甲骨,“骨”为兽骨。

甲骨文作为文字形式出现对于现代书籍发展的意义远大于其作为载体对于现代的影响。而在其他方面,甲骨文由一种中国古代文字符号逐渐成为一种代表中国的符号对现代平面设计意义重大。从内容上看,甲骨文对于古代文明的学习探究,文字的传承、发展、演变和创新,对书籍内容及表现形式的革新产生长久深刻的影响,引导并制约着书籍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竹简、木牍。竹子经过加工制成竹片,在火上烘烤制成竹简,经火烤过的竹简没有水分会变得干燥结实,长时间不会变形,也能够防止虫蛀等弊端,木牍的制作方式与竹简类同。用草绳将竹简串接相连成为简策。简策的出现对于现代书籍装帧形成体系有重要历史意义。

但是竹简木牍对于当今的书籍形态和装帧工艺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历史文献与古籍大多追求复古的设计形式和装订手法,这样通常方便被广大消费者了解,便于接受古代书籍文明,并且使书籍本身更具备传承意义和收藏价值。

二、书籍发展

伴随着纸张的出现,书籍在西汉时期的发展取得较大的进步,直至东汉,纸张被应用于书写记录,这时的纸张对书籍的发展才真正逐渐产生重要影响和历史意义。隋唐时期出现的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都属于书籍装帧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如今书籍的发展变得更具功能性和多元化,多种多样的纸张品种、印刷工艺、装帧方式和书面版式可供选择,人们对于书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更加注重书籍设计品质和内在情感意义的表达。

(一)缣帛。缣帛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00年左右随着纺织业的发展,缣帛逐渐登上书籍形态历史的舞台。缣帛可以展开卷拢,中间部位有卷轴,其特点是幅度长,幅面广,可截断,易于书写。由于其材质胜过竹木,轻变柔软,便于携带,从战国时期到西晋,缣帛是最为常用的书籍材质。

缣帛作为一种书籍制作的材质对书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的出现表示人类对于事实记录的关注与讲究,对于文字载体的更新升级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仅是书籍材质的进化,更是人们在意识上对书籍的深入解读与研究,虽然当时并未形成书籍这一概念,缣帛的用途也多样不一,但是这对今后纸张的出现产生很大的借鉴作用。

(二)线装。线装是我国传统的书籍装帧形式,平放线装书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还有直角折、卷折、观音折,后来演变为经折装、旋风装,到宋朝的蝴蝶装、包背装。

线装书籍是我国古代最完美的一种装帧形式。普通书都用“四针眼订法”,贵重的书常用绫锦将书包起,每一页衬上一张信纸,这种线装书在摆放上只能平放,竖放久了容易磨损书口,但在当时书籍装订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三)纸。中国是第一个发明纸的国家,纸的出现是书籍材质上的一次革命性飞跃,蔡伦之前有一种叫做纸的东西,它是一种丝质物质,并不是缣帛。这种丝质纸把漂丝时剩下的丝绵和丝屑在水中捣成浆状,再用竹帘抄起铺开,晒干制成,这种比蔡伦纸要早137年的丝质纸的制作方法和性能同蔡伦造纸一模一样,只不过蔡伦纸的制作原料要远比原料的稀少丝质纸便宜。

纸张的出现对书籍装帧和印刷工艺发展的影响可谓是空前绝后的,早期的丝质纸经过改良,成本更加低廉,效果同样可观。直至今日纸张的批量生产和大量使用,相信它的贡献不会因电子书的出现而止步不前,其用途不仅限于书籍装帧,在平面设计创作、产品包装工程、视觉传达艺术等方面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精装。精装书分为书芯、书壳内外两部分。书芯的制作,操作与平装书一致,只是订书一般都采用中缝穿线订,或用乳胶粘合称无线订,同时在前后加环筒衬页,粘在第一页前和尾页后,称环衬页。书壳制作是先按照规定尺寸大小把材料分别裁切好,同时在三面外切口要大出书芯三毫米左右的飘口。

精装书籍作为一种外来书籍装订形式,比平装书更加精美耐用,多用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经典著作、精美画册等贵重书籍和一些翻阅频繁的工具书,在装订方面也更加讲究。精装书的封面一般大于书心2毫米,便于保护。

三、继承与传承

(一)起源继承:文字,纹样形式方面的继承多于其他方面的继承,如大篆、小篆、隶书等文字形式或直接运用到书籍设计、版式设计等工作项目中,或经过改良创新成为新的字体样式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书籍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是记载历史发展至今最有力的证据。古为今用不仅是对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会随时代发展被赋予新的意义,体现不同程度的文学价值。所以,对书籍文化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在追溯其发展源头的过程中,是对书籍文化深入解读,也是广泛了解、深入认知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次必要实践。

(二)发展传承:书籍文化的传承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内容传承:主要是文字和版式上的传承,文字作为知识的载体以信息传达和展示为主,字体变化作为其形式的变化在现在的书籍设计也格外讲究。然而,各式各样字体的出现在满足书籍设计需要的同时,也在逐渐明确各种字体的定位和方向,分门别类,表达各自的形式美感。

上一篇:生产部副经理个人简历下一篇:物业客服主管工作思路